首页 > 文章中心 > 金融期货

金融期货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金融期货 第6期

金融期货是指以金融工具作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金融期货交易是指交易者在特定的交易所通过公开竞价方式成交,承诺在未来特定日期或期间内,以事先约定的价格买入或卖出特定数量的某种金融商品的交易方式。

金融市场的逐步发展产生了纷繁复杂的金融商品,构成了金融风险的源泉。各类金融机构在创新金融工具的同时,也产生了规避金融风险的客观要求。20世纪70年代初外汇市场上固定汇率制的崩溃,使金融风险空前增大,直接诱发了金融期货的产生。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世界各大金融期货市场,交易活跃的金融期货合约有数十种之多。根据各种合约标的物的不同性质,可将金融期货分为三大类:外汇期货、利率期货和股票指数期货。其中影响较大的合约有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美国长期国库券期货合约,东京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TIFFE)的90天期欧洲日圆期货合约和香港期货交易所(HKFE)的恒生指数期货合约等。

外汇期货,是指协约双方同意在未来某一时期,根据约定价格―汇率,买卖一定标准数量的某种外汇的可转让的标准化协议。外汇期货包括以下币种:欧元、日圆、英镑、瑞士法郎、加拿大元、美元等。利率期货,是指协议双方同意在约定的将来某个日期按约定条件买卖一定数量的某种长短期信用工具的可转让的标准化协议。利率期货交易的对象有长期国库券、政府住宅抵押证券、中期国债、短期国债等。股票指数期货,是指协议双方同意在将来某一时期按约定的价格买卖股票指数的可转让的标准化合约。最具代表性的股票指数有美国的道・琼斯股票指数和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英国的金融时报工业普通股票指数、香港的恒生指数、日本的日经指数等。

金融期货的基本特征是:第一,交易的标的物是金融商品。这种交易对象大多是无形、虚拟化了的证券,它不包括实际存在的实物商品。第二,金融期货是标准化合约的交易。作为交易对象的金融商品,其收益率和数量都具有同质性、不交性和标准性,如对货币种类、交易金额、清算日期、交易时间等都作了标准化规定,唯一不确定的是成交价格。第三,金融期货交易采取公开竞价方式决定买卖价格。它不仅可以形成高效率的交易市场,而且透明度、可信度高。第四,金融期货交易实行会员制度。非会员要参与金融期货的交易必须通过会员,由于直接交易限于会员之间,而会员同时又是结算会员,交纳保证金,因而交易的信用风险较小,安全保障程度较高。第五,交割期限的规格化。金融期货合约的交割期限大多是三个月、六个月、九个月或十二个月,最长的是两年,交割期限内的交割时间随交易对象而定。

金融期货的主要经济功能就是规避风险和价格发现。投资者通过购买相关的金融期货合约,在金融期货市场上建立与其现货市场相反的头寸,并根据市场的不同情况采取在期货合约到期前对冲平仓或到期履约交割的方式,实现其规避风险的目的。金融期货合约的买卖双方通过类似于拍卖的方式来确定交易价格。这种情况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能够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出投资者对金融商品价格走势的预期和金融商品的供求状况。因此,某一金融期货合约的成交价格,可以综合地反映金融市场各种因素对合约标的商品的影响程度。各相关市场的职业投资者通过参考金融期货市场的成交价格,可以形成对金融商品价格的合理预期,进而有计划地安排投资决策和生产经营决策,从而有助于减少信息搜寻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实现公平合理、机会均等的竞争。(辑)

全文阅读

金融期货管理

摘要:本文对我国发展金融期货的必要性和现实性进行分析,指出当前我国发展金融期货所面临的障碍,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期货;股指期货;外汇期货;利率期货

一、我国发展金融期货的必要性

发展金融期货有利于释放风险,防止风险积累,在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完善资本市场体系、丰富资本市场产品、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为投资者开辟更多的投资渠道等多方面有重要意义。金融期货的缺失之弊端逐渐显现,推出的必要性日益突出。

(一)全球前20大经济体中,唯中国大陆未推出金融期货。国内人士认为,金融期货的特点是国际化比较强,本土市场不做,境外市场就做,金融资产定价权会被境外市场所抢夺。如目前芝加哥已开始操作、香港市场也正在研究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期货,新加坡也于2006年9月率先推出我国A股指数期货——新华富时中国A50指数,对我们金融期货的推出是一种推动。

(二)对外贸易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市场参与主体必须规避风险。我国无论在外债还是在外汇储备上,都有长足的发展,如果没有套期保值机制,外债外汇储备风险受制于国际资本市场,损失变得不可避免。同时,愈来愈多的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将面临更大的价格风险、国际货币市场及资本市场的风险,这使我国市场参与主体规避风险产生内在需求。

(三)融资方式多元化需要避险工具。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融资呈现证券化趋势,在证券市场体系中,市场行为将风险和不确定性转嫁给投机者,这些投机者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来规避风险并获取利差,使市场机制进一步深化,金融期货市场避险功能得到强化。我国加入WTO后,外国金融机构开始逐步渗入,资本市场必然会出现金融创新潮,证券化融资激增。然而,如果证券化融资缺乏一个成熟、发展的资本市场,特别是能规避风险的金融期货市场,来使外资的投资具有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那么一切都无从做起,一切都是空谈。

(四)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性要求规避金融风险的工具。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下的资产价格,由于受各国利率、汇率等因素影响,其波动幅度明显增大,这就使市场风险增加,由此产生了避险的要求。在西方发达国家及许多新兴市场国家的资本市场上,都有成熟的金融期货市场,而我国资本市场却没有这种规避系统性风险的工具。因此,有必要建立金融期货市场,发挥其规避市场风险和价格发现功能,稳定资产价格,减少经济的不确定因素。

全文阅读

金融期货浅析

摘要:我国金融市场日臻完善,期货交易不断繁荣发展,期货金融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简述了利率期货、外汇期货和股指期货,阐明了金融期货的一些基本功能,简明地介绍了期货交易的基本知识。

关键词:利率期货;外汇期货;股指期货

1.利率期货

利率期货标的物是债券类证券,它最重要的作用是规避商业银行因利率波动而引起的价格波动之系统风险;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利率波动幅度也将进一步加大,如果没有效果很好的利率风险管理工具作为避险机制,势必会影响利率市场化健康发展,从而影响了整个金融市场对经济之发挥;一些欧美国家经验表明,利率期货不仅有规避利率风险作用,而且还能够增加价格信息含量,为那些投资者搭建收益曲线和为宏观经济调控做出预期信号等,从而降低交易成本,进而对现货市场资金流动产生巨大影响;这些年以来,全球利率期货成交量不断提高,现在已经远远高于其他金融期货品种的成交量。

2.国债期货

国债期货是指通过有相关规范组织提前确定买卖价格,并在某个时间点内通过钱券交易的国债派生交易方式的合约,在上世纪70年代经历全球经济局势大变动,美国政府为满足投资者规避利率风险的要求,才推出了美国的国债期货。而国债期货交易对现货市场发展的要求比较高,它同时要求必须有相当规模、流动性比较强盛的国债现货市场的存在,这样才会健康发展。2013年9月6日,我国5年和10年国债期货重获新生,已经正式在中金所上市对社会投资者交易。

在我国,1992开始到1995年6月到期兑付的3年期限的国库券,当时国家这个现货的国库券发行总量只有240亿元人民币,最后兑付是按照票面利率8%加保值贴。到了1995年2月23日,当时作为空方主力军,当日最后8分钟期间却出了1056万笔卖单,当时的面值将近2112亿元,此时现货已经满足不了期货市场,所有的“3・27”国债现货的总额却只有240亿元,这就是著名“3・27”国债期货事件;后人也正是通过对此类期货事件的深刻总结,有了很多的思考。随着我国经济形势和金融格局的根本性变化,利率市场已有一席之地,中国国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5年和10年的国债期货;投资者也变得更理性,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和规范法规也得到不断完善,国家监管体系和相关期货经济法律法规也已相当成熟。

3.外汇期货

全文阅读

股指期货:中国金融期货的必然选择

摘要:股票指数期货是一种以股票价格指数作为标的物的金融期货,是机构投资者规避股票市场风险的重要工具。随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CFFEX)的成立,股指期货即将成为我国首个金融期货品种,这将对完善我国金融体系,积极稳妥发展期货市场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股票指数期货;金融期货

一、 股指期货是完善我国金融体系的必经之路

以金融期货为主的金融衍生品市场是经济、金融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现代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期货就是指以金融工具作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股指期货产生的根源是股票市场规模扩大以及投资者进行风险管理的内在要求。进入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市场上机构投资者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对风险管理工具和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股指期货的运用更为普遍。目前,全球有37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一百三十多种股票指数期货交易。

1、我国开展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的必要性

(1)完善中国资本市场的迫切需要。作为股市风险管理和控制的有效工具,推出股指期货对于规避金融市场系统风险有重大意义,也是完善我国金融体系的必经之路。从国际潮流看,金融期货的发展远远超过了商品期货,而股票指数期货在完善资本市场功能与体系方面的作用已得到广泛的认同。目前,发达国家与许多新兴市场化国家都已推出股票指数期货交易,形成完整的股票衍生产品体系。随着我国金融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期货市场的环境逐步好转,特别是随着股权分置等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的逐步解决,为资本市场产品创新拓宽道路。适时推出股指期货,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与国际的接轨,也有利于增强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2)创造性培育机构投资者的需要。首先股指期货是规避系统风险的有效工具。从市场需求面来看,中国股市的一个特点是股指波幅较大、股价风险中系统风险的成份较多,这种风险难以通过分散投资加以回避。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股指期货交易,建立风险对冲机制,长期投资者还可以通过套期保值以锁住投资收益,回避股市系统性风险。其次是丰富投资工具,有利于创造性培育机构投资者。随着社保基金、保险资金、QFII和开放式基金等机构的入市,我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规模、数量及类型不断增加。机构投资者是资本市场稳健发展的主要力量,但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功能单一,没有卖空机制,使得这些投资基金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风险。而通过股票指数期货市场交易,可为机构投资者增加了投资品种,提供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

(3)股指期货是中国金融期货的必然选择。从传统来看,发达国家金融衍生市场的发展一般以农产品期货为开端,然后陆续设立金融期货、外汇衍生交易、利率衍生交易、股票(指数)期货(期权)、互换等交易品种。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衍生市场发展往往受政府推动作用更大,直接引进发达国家的交易机制和交易模式,市场的发展顺序与发达国家差之甚远。出于国际竞争和本国投资者规避风险的需要,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往往把股指期货作为开设金融衍生交易的首选品种。

全文阅读

推出金融期货迫在眉睫

金融衍生品市场是规避风险、价格发现、套利和投机的重要工具,具有资源配置、降低风险和容纳社会游资的功能。发展金融衍生品有利于迅速扩大金融市场规模,完善中国的金融市场体系和结构。

国际期货发展的历史是期货品种、交易方式和市场组织形式不断创新的历史。期货品种创新不仅表现在品种数量增加,而且品种涵盖领域在不断扩大,已经从传统的谷物、畜产品等农产品期货,发展到各种有色金属、贵金属和能源等大宗初级产品,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衍生品兴起并迅速发展,在全球期货和期权的交易量中占比不断增长。中国期货市场走出规范整顿之后,管理层和市场应该清醒地认识所面临的形势、明确战略目标,以推出股指期货为契机,金融期货和商品期货超常规发展或跨越式发展,逐步成为亚洲乃至世界最为关注的期货市场定价中心。

金融衍生品是创新方向

20世纪70年代,金融衍生品交易异军突起,为衍生金融市场的发展开创了新纪元,其发展速度令世人瞩目。1972年5月16日,由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的分部――国际货币市场(IMM)推出外汇期货合约,成为世界上第一张金融期货合约。1975年10月,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推出第一张利率期货合约(美国国民抵押协会的抵押证期货,GNMA)。1982年2月,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KCBT)开办首支股指期货品种――价值线综合指数期货的交易,这标志着金融期货三大类别的结构初步形成。

9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使金融衍生品的发展更是如虎添翼。金融衍生品的交易量占整个期货交易总量的比例不断攀升。截至1999年底,全球金融期货交易量已达到20.22亿张(包括股票期权),其中,股指期货交易5.21亿张,金额达21.67万亿美元;金融期货的交易量占世界期货交易量的80%以上。金融期货所占比重不断提高,2002年已经占到90%以上。

根据美国期货业协会(FIA)对可统计的58家衍生品交易所(含期货交易所、期权交易所、证券或股票交易所)的最新统计,2006年,全球在交易所内交易的期货与期权交易量高达118.59亿张,比2005年增长了19%。其中,全球期货交易量达到52.8亿张,同比增长30.85%。交易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墨西哥衍生品交易所(MexDer)的TIIE28天银行间利率期货、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欧洲美元期货与电子迷你型标准普尔500指数期货、欧洲期货交易所(Eurex)的道琼斯欧元Stoxx50期货等主要期货合约交易量强劲增长,以及原先以公开喊价方式交易的期货交易市场在电子化交易领域的大力扩张。

在2002年全球交易量排名前二十的衍生品合约中,除原油期货外,全部被金融期货期权占领。2006年,全球期货与期权分类交易上,金融类仍旧占据主导地位,而商品类期货交易量增速却快于金融类。具体来说,2006年全球股指、利率、个股和外汇类的期货与期权交易量依次为4453.95百万张、3193.44百万张、2876.49百万张和240.05百万张,同比分别增长9.16%、25.89%、22.05%和43.59%;同期,全球农产品、能源和金属类的期货与期权交易量依次为486.37百万张、385.97百万张、218.69百万张,同比分别增长28.37%、37.78%、27.84%。

当前,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呈现四个最主要的特点:金融衍生品需求日益旺盛。国际金融市场近年来的利率、汇率以及股票的价格波动越来越剧烈,市场保值和投机的需求相应也越来越强,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也越发活跃。新产品层出不穷。经过30多年的发展,国际市场的金融衍生产品已从最初的几种简单形式发展到1200余种,而由它们衍生出来的各种复杂的产品组合就更不计其数了。期权从现货股票为交易对象开始,逐步发展为可进行外汇期权、利率期权、股票指数期权和期货期权等多种载体的期货交易,交易额迅猛增长,成为20世纪国际金融创新实践的一个成功典范。金融衍生品风险控制和金融稳定问题突出。目前,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市场未结清的合约金额增长很快,会在衍生品杠杆特性的作用下,放大现货市场上的波动,并导致市场风险向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转化,给整个金融市场带来不稳定。

全文阅读

金融期货与商品期货比较分析

摘 要:金融期货和商品期货之间,由于其本质上所存在的期货特性,那么都拥有着法律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等因素,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这两者所标称的物不同,这也就使得执行交割期间,其方式、涨跌停板、保证金率都有着较大差异性。本篇文章主要针对金融期货以及商品期货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分析。

关键词:商品期货;股指期货;风险

金融期货中主要涉及到了股指期货、中小指数合约、利率期货、货币期货,在这几种金融期货形式中,应用最为广泛并且最为大众所熟知的便是股指期货,股指期货所表现出的相关特性具有了良好的金融期货代表性。股指期货本身和商品期货是有相同点的,都是直接约定在某个特定的日期,来依照事先所确定的价格进行标的物交易。但是股指期货本身是通过股价指数来作为资产标的的,但商品期货则完全是现货商品,那么这两者又存在着根本差异。下文针对金融期货与商品期货进行了分析比较。

一、从交割方式比较交割风险

无论是何种期货在进行交割的过程中,实际上都有两种基本的类型,一种是现金交割,而另外一种便是实物交割。实物交割的过程中,也就是交易双方的买卖合约在到期之后,依照之前交易的相关程序、规则,针对期货标的物的具体所有权进行转让,主要是一种对于到期之后未平仓的合约加以结算的行为。在进行交割的过程中,如果说交割量大,那么就代表着市场表现出的流动性较差;而交割如果说较少,那么也就代表着市场本身所表现出的投机性较强。从大量的统计资料来看,现如今较为成熟的商品期货市场,其所呈现出的交割率通常在5%以下。我国现阶段的商品期货交割依然是实物交割,但实施执行的过程中,商品期货的交易目的是为了能够通过合约的买卖来达到差价盈利的目的,所以,目前在商品期货市场上真正进行实物交割的合约较少。

现金交割形容的便是在到期之后,通过结算价格的形式来针对未平仓的合约盈亏情况进行全面详细的计算,也就是直接通过现金支付的形式,针对期货合约进行结算的一种交割行为。这方面的交割措施目前被广泛的使用在金融期货这一类型的无需进行实物交割的期货合约之下。例如沪深300指数,就是通过最后两个小时所有的指数所涉及到的算术平均价,以此来促使期货本身的价格能够完全收敛于现货价格体系下。

在交割方式制度上的设计差异性,直接使得金融期货下的股指期货与商品期货之间表现出了极为明显的交割风险,单纯从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历史,便能够明显的看出,交割风险因素本身,实际上就是商品期货之下所表现出的最大风险因素。一方面来说,实物资源本身是极为有限的,而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实如果说资金上出现了过渡的追逐现象,那么就必然会引发价格波动、扭曲、逼仓现象,从我国期指交易的历史状况来看,相关操纵者通过现货流通控制,达到期货价格操纵目的的情况也是较多的。

实际上,完全可以对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进行学习,将商品期货也直接引入到现金交割体系之下。和如今的实物交割相比较来看,现金交割的优势在于连个方面:有效的解决了由于实物交割所导致的较大成本上升,这尤其是适合牲畜活体交割上。如此一来,交割也就更加的便利,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交易风险;有效解决期货价格所涉及到的合约到期日,进而朝着现货价格进行回归的先,最大限度的减少了相关的价格操纵现象出现的可能性,并且减少交易成本。

全文阅读

金融期货向我们走来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的金融期货交易所即将挂牌成立,中国的期货交易范围,即将由现在的商品期货扩展到金融期货,期货市场将顺应世界期货发展潮流,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的期货市场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金融期货快速发展

在期货市场上,除了商品期货,还有金融期货,金融期货是指以金融工具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按被交易的金融商品不同,金融期货又分为股票指数期货、利率期货和外汇汇率期货,金融期货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融期货诞生较晚,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金融领域市场化和自由化,增加了金融风险管理的需求,汇率期货、利率期货、股指期货等金融风险管理工具也就随之问世。1972 年,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率先推出了外汇期货,开创了金融期货的新时代。随后,1975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推出了GNMA利率期货,1982年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KCBT)推出了价值线指数期货合约。伴随着全球金融创新,金融期货新品种不断涌现。尽管金融期货比商品期货晚诞生百多年,但从诞生开始就具有极强的生命力,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带来了金融全球化,这进一步促进了金融期货品种的创新。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提高了资金和资本的流动速度,又推动着金融期货市场的快速成长,使其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金融期货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期货市场发展的主要潮流和趋势,其主要体现在:一是金融品种不断创新,为金融期货市场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据上海期货交易所研究,至2004年仅仅股票价格指数期货和期权领域,全球就有39家交易所进行188个股指期货品种和235个股指期权品种的交易。二是金融期货市场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2001年-2003年,全球交易规模平均增速最快的期货品种是股票指数期货,平均增长43.88%;后面依次是利率期货和个股期货,分别增长24.43%和21.77%。而商品期货平均增长仅3%左右。2005年全球主要交易所的期货交易总量中,金融类期货交易量占总成交量的92.32%,比2004年增长12.10%;而非金融类交易量仅占总成交量的7.68%,比2004年增长6.83%。三是金融期货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越来越大。金融期货的不断创新,加速了资本的跨国流动,进一步促进了金融的全球化,为各国的经济实体提供了规避风险的工具和场所,使其能够通过金融期货市场转移市场风险和金融风险。同时,金融期货的快速发展也为金融强国进行金融扩张提供了主要通道,金融期货市场成为各国投资资金和套期保值者博弈的场所。

推出金融期货的重要意义

金融期货的快速发展不仅是世界潮流,更是促进金融市场发展和维护经济安全的必然要求,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我国金融期货的推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一,金融期货是经济、金融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现代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金融领域的改革步伐加快,金融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金融市场体系迫在眉睫。在我国发展金融期货市场,可以更好地增加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和透明度,有利于金融市场合理价格的形成,优化配置资金、资本资源,提高金融市场效率。

全文阅读

金融期货市场缺陷研究

【摘要】金融期货从诞生到现在仅有四十余年历史,但发展速度却远快于出现更早的商品期货。自我国进行金融期货交易以来,中国的金融期货市规模逐渐扩张,但由于我国金融期货市场起步和发展较晚,金融期货市场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成为阻碍期货市场发展的障碍因素。本文结合金融期货市场发生的相关实例,具体分析我国金融期货市场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我国金融期货市场能够获得长足健康发展。论文将从期货品种、法律制度、期货交易所的自律监管问题等方面展开,对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缺陷进行研究。

【关键词】中国金融期货市场金融期货品种法律制度自律监管

一、文献综述

20世纪70年代,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浪潮的冲击,国际经济环境动荡,全球范围内利率、汇率波动风险增加,具有套期保值功能的期货应运而生。此时,一些西方学者利用随机过程展开始对市场价格进行研究,获得了许多关于金融期货理论的研究成果。至20世纪90年代,国内也出现了许多对金融期货基本问题的研究。金融期货研究组(1993)孙超英(1995)等基本上都介绍了金融期货的基本情况及功能,并对于中国金融期货市场的发展提出了相关意见。杨玉川(1998)以国际金融期权期货发展为实证,对我国发展期货期货市场进行探讨。钱小安(1995)还曾从市场关系角度对金融期货进行研究,认为国债期货存在崩溃可能,但由于之后国债期货被暂停,这方面研究并未继续深入。21世纪以来,国内对期货研究逐渐增多,武春晓、姚文平(2001)讨论了股指期货交易规模问题,吕晓峰(2003)基于效率层面对金融期权、期货与基础市场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但我国对金融期货市场研究仍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二、我国金融期货市场交易品种少、创新性不足

金融期货是指以金融工具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金融期货作为期货交易中的一种,具有期货交易的一般特点,同样具有发现价格、回避风险、套期保值的功能。但与商品期货相比较,其合约标的物不是实物商品,而是传统的金融商品,如证券、货币、汇率,利率等。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经历了二十多年历程,时间稍短,因此在交易品种方面还是有所欠缺。相较于国外发达的金融期货市场,我国金融期货市场品种稍显匮乏。20世纪90年代,我国曾推出外汇期货、国债期货和股票期货等金融期货品种,但由于当时市场的问题,大多期货类型都未形成规模,只有国债期货得以幸免,但国债期货后又由于327国债事件被停止。如今我国金融期货市场上外汇期货市场难以运行,股指期货交易品种数量少。而交易品种数量过少直接限制了中国金融期货市场的交易规模,使巨额资金有机会对金融期货价格进行干预,为大资金操纵金融期货提供了可乘之机。早在2007年就有过关于沪深300指数是否被人为操纵的讨论,今年股指期货正式受监管层同意批复之后,中信证券就曾出炉一份报告,暗示股指期货存在纵的可能。倘若金融期货市场不进行品种创新,使金融期货的品种更加丰富,金融期货交易规模因此扩大,就难以消除被大资金操纵的风险。此外,品种缺乏还抑制了金融期货的交易需求。金融期货品种是金融期货市场的交易对象,是金融期货市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资源,期货市场所具有的价格发现和规避风险的功能也是依托于期货交易品种展开的。我国金融期货市场上金融期货品种过少,不仅导致大多数行业规避风险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而且容易造成市场系统性风险积聚,即可能产生大笔资金相对集中于少数几个品种的现象,造成市场集聚效应,个别品种不堪重负,市场泡沫化;甚至引发金融震荡,成为社会不安定的诱因。我国金融期货市场品种单一,主要是由于缺乏适宜的运行环境,市场参与者对金融期货了解不够深入,市场不够成熟。加之新品种上市机制存在缺陷,一个新的金融期货品种上市往往需要经过复杂的审批程序,面临环节多、成本高、周期长、不确定性大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金融期货市场品种单一的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针对品种匮乏问题,可以积极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的经验,并依据中国金融期货市场的现状进行一定改造,优化品种结构,改善金融期货市场中的问题。

三、中国金融期货市场相关法律制度尚不完善

我国期货市场的往往法规是当某方面问题发生后针对相关问题制定的,金融期货市场利益诱人,易出现各种类型的非法事件,而发生的问题越多相关的法规也随之增加,过多的法规给期货市场上的执行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如中国证监会针对期货主要市场的问题就制定了十几个规范市场运行、控制市场风险、严厉打击操纵市场行为的文件。不过是主要问题便已经制定十余个文件,那么要想解决市场上其他林林总总的问题所需要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数量之多便可想而知了。若是以这种方法用来全面规范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的问题,那么将是繁复低效的。规范性文件过多只是我国金融期货市场法律制度不完善的问题之一,中国金融期货市场的法律监管方面同样存在着问题。在我国,虽然有许多关于金融期货市场的行政命令与法规,但到现在仍没有一部期货交易的法律,只是依靠效力层次和权威性并不足够的法律法规支撑,行政色彩过于浓厚,十分不利于期货市场的监管和规范。哪怕是美国,从创建期货市场到法律法规逐渐完善也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时间,何况由于历史局限性,中国在金融期货市场走的是“先发展,后立法”的路子,因此法律体系存在不完善的情况情有可原,但法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还是必须着手解决。要想改善我国金融期货市场存在的法律缺陷首先必须建立全国性的立法支持,使得监管能够有法可依,监管进行起来能够“底气十足”;其次还要转变“一事一立法”的法规制定方式,建立一套完备的期货市场法律体系,更好的对金融期货交易进行监督,减少市场中违规行为的发生,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的平稳运行。四、期货交易所的自律监管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行与改革开放的扩大,中国金融期货市场继续深入发展的趋势不会改变。相较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我国的金融期货市场还很年轻,金融期货交易所自律监管也难免存在缺陷。首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定位模糊,导致交易所自律性受损。《期货交易管理条例》规定期货交易所是不以营利为目的法人,而《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又明确规定金融期货交易为公司制的组织形式,二者内容相互矛盾,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定位不明确。不同法律主体的目标是不尽相同的,如果实行公司制,那么交易所将以营利为目标,而实行会员制则相反。如今的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处在一个尴尬的地位,若是以公司制为出发点,那么交易所很有可能会为了获得更多利益而减少自律监管的支出,放松对会员交易行为的监管,交易所的自律性自然也就大打折扣。其次,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自律监管自身的积极性不足。中国金融证券交易所是经国务院同意,中国证监会批准,由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共同发起设立的交易所,属于期货交易所,与证券交易所的性质相同,共同收到中国证监会的监督管理。并且,在金融期货市场问题的处理中交易所的规定和一些行为也是由政府主导的,这种力度的监管大大降低了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独立性与自主性,易滋生其对政府的依赖,自律监管的积极性必然也受到影响。有问题并不可怕,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促进我国金融期货市场成长才最重要。对于交易所自律监管所存在的问题,寻求期货交易所营利性与自律性的平衡是关键,只有定位明确了,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才能更明白自身的职责所在。当然,我国政府对期货交易所也应进行适度引导,给予交易所一定的独立性,使其能够积极进行自律监管。

全文阅读

金融期货,你准备好了吗?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金融期货交易所,必将给中国未来的金融机构、监管体制甚或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带来巨大的影响,谓之以“洗牌时代即将来临”丝毫也不显得过分

9月8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正式在上海期货大厦内挂牌。这是中国内地成立的第4家期货交易所,也是中国内地成立的首家金融衍生品交易所。新成立的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实行的是公司制,注册资本金为5亿元人民币,出资股东分别为: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5家股东分别出资1亿元人民币,各占20%股份。这是我国内地首家采用公司制为组织形式的交易所。千呼万唤始出来的金融期货交易所,必将给中国未来的金融机构、监管体制甚或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带来巨大的影响,谓之以“洗牌时代即将来临”丝毫也不显得过分。

洗牌效应之一:机构风险管理的重构

中国金融界现在是西风东渐,甭管是不是真的要施行,先比照国际经验“照猫画虎”出来一套制度框架再说。交易制度、上市品种等等皆属于市场硬件,重要性当然不能忽视,毕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在一个交易产品推出之后,其平稳运行乃至存续发展,参与交易机构的风险管理水平同样重要。遗憾的是,各路机构对交易所、交易品种提出的希望多,对自身的准备工作却谈得少。或许“成竹在胸”不足为外人道,但少有人关注机构运作金融期货时的风险控制,实在不正常。

金融期货不单是交易盈利的工具,更是风险配置的手段。有了它,可以使过去的风险敞口得到覆盖,并且可以设计创造出很多新的投资工具。谁都知道,风险配置不当反而会放大风险,因此,金融期货带来了市场机遇的同时更带来了挑战。现在,第一个指数期货产品在跃跃欲试的机构们眼中,根本就没有风险顾虑,整天在讨论交易量、佣金、获利,券商和期货公司的争论也只是围绕怎样在其中多分杯羹而已。如此情势,实在让人担心。

首先,期货公司不应太乐观。全国有180多家期货公司,但目前的期货市场集中度很高,前50位公司已经基本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加之金融期货将实行券商IB(Introducing Broker)制度,关联期货公司显然会“强者恒强”,对其他本就被边缘化的期货公司而言,要么接受购并,要么被逼出局。如此,金融期货市场将会使期货市场的经纪资源分布进一步集中。考虑到金融期货交易占全球期货交易的90%以上,远远超出了商品期货交易,市场先机一旦被把握,则市场格局就会逐渐稳定并被强化。

其次,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也不应太乐观。随着金融期货产品线的丰富,股指期货、利率期货、外汇期货将会被逐渐引入市场,那时,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将面临严峻的考验。严格意义上说,中国的证券从业机构还是在“靠天吃饭”,昨天还可以把业绩不好归罪于市场调整,而当对冲手段健全后,这套词儿恐怕就不灵了。比起券商或基金,银行的结构化产品、保险公司的资产管理也都将面临巨大挑战,未来市场竞争中,出险就意味着出局。不过,在市场交易机构的洗牌过程中,中国必将出现更专业的机构――专司金融期货市场套利的对冲基金,这一曾经被妖魔化的市场主体将借助专业化获得蓬勃的生命力,并填补机构角色的空缺。

最后,即使是交易所也不应太乐观。市场资金在一定时期内毕竟是有限的,而且金融期货的吸引力超过商品期货,这对于大连、郑州和上海的其他几家期货交易所而言,是模仿还是创新,仍是未解之题。

全文阅读

金融期货必要性发展

摘要:本文对我国发展金融期货的必要性和现实性进行分析,指出当前我国发展金融期货所面临的障碍,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期货;股指期货;外汇期货;利率期货

一、我国发展金融期货的必要性

发展金融期货有利于释放风险,防止风险积累,在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完善资本市场体系、丰富资本市场产品、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为投资者开辟更多的投资渠道等多方面有重要意义。金融期货的缺失之弊端逐渐显现,推出的必要性日益突出。

(一)全球前20大经济体中,唯中国大陆未推出金融期货。国内人士认为,金融期货的特点是国际化比较强,本土市场不做,境外市场就做,金融资产定价权会被境外市场所抢夺。如目前芝加哥已开始操作、香港市场也正在研究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期货,新加坡也于2006年9月率先推出我国A股指数期货——新华富时中国A50指数,对我们金融期货的推出是一种推动。

(二)对外贸易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市场参与主体必须规避风险。我国无论在外债还是在外汇储备上,都有长足的发展,如果没有套期保值机制,外债外汇储备风险受制于国际资本市场,损失变得不可避免。同时,愈来愈多的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将面临更大的价格风险、国际货币市场及资本市场的风险,这使我国市场参与主体规避风险产生内在需求。

(三)融资方式多元化需要避险工具。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融资呈现证券化趋势,在证券市场体系中,市场行为将风险和不确定性转嫁给投机者,这些投机者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来规避风险并获取利差,使市场机制进一步深化,金融期货市场避险功能得到强化。我国加入WTO后,外国金融机构开始逐步渗入,资本市场必然会出现金融创新潮,证券化融资激增。然而,如果证券化融资缺乏一个成熟、发展的资本市场,特别是能规避风险的金融期货市场,来使外资的投资具有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那么一切都无从做起,一切都是空谈。

(四)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性要求规避金融风险的工具。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下的资产价格,由于受各国利率、汇率等因素影响,其波动幅度明显增大,这就使市场风险增加,由此产生了避险的要求。在西方发达国家及许多新兴市场国家的资本市场上,都有成熟的金融期货市场,而我国资本市场却没有这种规避系统性风险的工具。因此,有必要建立金融期货市场,发挥其规避市场风险和价格发现功能,稳定资产价格,减少经济的不确定因素。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