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学理论的重要性

教学理论的重要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教学理论的重要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学理论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事实上,早在20世纪80、90年代,便已经有不少音乐教育界的前辈认识到了加强高校钢琴教学理论的对外借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以中国知网(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为例,1980年至2014年上半年,以“高等院校钢琴教学”为主题的教学理论研究成果高达8167条,其中涉及国外高等院校钢琴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文献近千篇,这些研究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我国高等院校的钢琴教育教学理论,而且为我国高等院校总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育环境的改善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二、当前对我国高校钢琴教学最具借鉴意义的三种教育理论

通常认为西方钢琴教学理论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8世纪——早期键盘乐器(古钢琴和近代钢琴)的教学理论及传统弹奏法占主导地位的时期;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期——各派钢琴教学观点确立、并存、对抗或融合的活跃时期;20世纪初至今——钢琴教学理论作为专门学科逐步朝纵深发展的时期。笔者仅对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实用主义教学理论三种应用较为广泛的钢琴教学理论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关于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是由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最早提出并进行系统阐述的。加德纳教授在其1983年出版的著作《智力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中对多元智能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概述,在他看来,智力是一种或一组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或制造出在一种或多种文化背景中被认为是有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框架之下,教师不应当单纯为了教学而教学,而是应当在保证课程教学进度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状况,要采用那么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本,帮助其形成理论学习——理解掌握——实践操作——反思并再次学习理论——再理解——再实践的良性循环,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建构主义,最早产生于心理学研究的过程中,并迅速向周边领域扩展。与早期的心理学研究理论相比,建构主义格外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认为学习的重点在“学生”而不是在教师,要想切实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就必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根据构建主义教学理论的观点,高校教师在进行钢琴课教学的过程中要格外注意两点:一是要切实考虑到每一个个体的实际状况,力争发挥每一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多给学生传授钢琴学习和练习的技巧、方法,在确保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不变的前提下帮助学生制定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学习目标;二是不断帮助学生培养科学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体系,引导学生自觉发现其在理论学习和钢琴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协助其明确自己与老师、其他同学之间的差距,从而为其不断提升自身的钢琴演奏水平而不断努力!关于实用主义教学理论。实用主义教学理论,是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约翰•杜威对教育教学理论的一大贡献。他反对传统的以学课教材为中心和脱离了实际生活的教育形式,更多的主张是把学习融入生活、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学习。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时候,一定要牢牢把握这个中心,实现钢琴教育为陶冶学生的情操服务、为学生感知和把握社会服务、为学生更好地融入和享受生活服务,同时加强钢琴专业的教学同其他各门学科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加强同社会属性和实践属性较强的学科的练习,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展现出钢琴这种乐器对于一个人成长与发展的巨大魅力!

三、做好高等院校的钢琴教学理论对外借鉴工作的思考

教学理论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局面,在强行灌输的过程中被迫接受枯燥的理论知识。探究式教学理论改变了这一传统教学模式,它主张通过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在活跃的思维过程中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循循善诱的引导中让学生在问题探究中感知理论的深度,拓展自己的认知。问题的提出意义重大,不仅可以诱发学生的思考,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内在强烈的求知欲。有了问题才可以让学生深入思考,突破事物的表层与形式。在文学理论教学实际中,因为理论自身深度和难度需要老师在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而且,老师不直接给出答案,这个过程需要贯穿整个课堂始终,在积极思考过程中,结合具体文本、具体文学现象、文学思潮等逐步让学生认识到问题的本质是什么。通过问题的提出让枯燥的理论知识慢慢内化成学生的体验,在体验的过程中让学生从文学现象的感性认知逐渐过渡到深入的理性思考。问题主导式教学均是从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在文学理论研究中关注热点、关注理论前沿与文学理论教学关注现实、关注生活中的审美现象不可等同。现实中,文学理论和文学实践之间的关系如何?文学理论未来发展如何?这些问题固然重要,但不是理论教学要解决的问题,而是学术研究和理论发展面临的问题。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文学理论教学如何通过可操作性的实践设计,将貌似枯燥、教条的理论和生活中的文艺现象联系起来,恢复其本有生命力。要求学生把讨论中的理论要点、基本观点形成文字,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论证结构,并学会对自己的论证进行概括和总结。主动思考问题是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寻找和发现知识。相信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逐步扭转学生对文学理论课程的错误认识,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真正训练学生理论思维、提高学生理论素养的作用,从而使文学理论教学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合作与交流,开放探究环境

探究是一个过程,探究是一种行为,同学之间需要展开交流,这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自己思想和倾听别人意见能力和态度的需要。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既能让学生自主探究,又能促进师生、生生合作互动,以培养适应现代化社会生存发展的人的阵地,教师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合作学习”,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文学理论教学不单要求学生掌握文学基本概念和文学理论基本知识,更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理论思考,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的能力和理论思维能力。理论不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精神。在理论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逐渐进入到自主学习氛围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尽力为学生营造深入学习理论的良好氛围,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在合作性学习中,教师的功能在于设计教学方案,并以指导者和参与者的身份进入到师生互动中,引导学生体会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之间的依赖关系。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理论分析作品,或者就文学现象对文学的普遍规律进行归纳,如讲授文学活动时,对世界、作家、作品、读者之间的具体关系,需要学生在具体作品中认识到文学源于生活,生活是文学产生的源泉,这个认识是在就这个问题具体文本讨论过程中清晰起来的。就作家和作品的关系、作品及读者的关系同样需要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多角度地思考,呈现出思考的多维度,让学生对问题中彼此的关系有明确的认知。就读者和世界的关系,在读者接受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是接受者,就这个问题谈自己在阅读中的切身体会,在阐释与批评中理解和诠释读者对作品进行评价反馈的重要性。学生在合作与探究过程中深入理论学习,不仅是对以往文学认识的梳理和修正,更是对理论思维方式的切身感知,与此同时强化学生对文学理论本身的理解。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课下可以组织学生组建各种学习团队,针对文学现象、文学思潮进行相互交流与探讨,在师生互动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理论学习兴趣,不仅对课堂教学起到辅助作用,而且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引导探究,课堂教学可操作性实践环节设计

文学理论是一门基础理论课程,需要系统阐述文学的基本知识、规律和理论,但是文学理论也是一门应用性课程。文学理论在理论指向和诠释方面具有多功能性,必须让学生清楚明晓文学理论的理论指向和最为合理、最适合的诠释方法。文学理论之间存在着相互渗透、相互沟通的关系,因而要让学生在理论视域方面认识到其交融互摄、旁通统贯、相浃相洽的思维脉路。文学理论具有广且厚的内容涵盖面和阐释的界域极宽的潜在理论因素。要顺利展开对一个理论问题的“探究”活动,仅靠课堂上三言两语的思考讨论是不能根本解决问题的,往往只能停留在问题表面,不能将理论深化。因此,注重课外资料收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延伸思考是探究式教学方式的关键环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关注学术前沿,并及时把相关学术观点带给学生,让学生在文学理论应有的语境中审视文学现象,如果不站在当下文学发展语境下,那么学生始终都会把自己当做理论的外人,不能真正理解理论的发展状况。所有在探究理论发展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当下。教师在具体课堂教学中需要针对具体实际调整教学内容,灵活针对学生提出的关于文学理论认知的相关问题进行讲授,层层深入,理解理论精髓所在。大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感知体验和认识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概念的接受、学科视角的形成、方法的训练和知识类型的再生产等。这些方面都建立在教学个体之间的感知和互动过程中。文学理论课程教学过程是一个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推动学生对文学理论和文学现象的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加强逆向体验,增强学生解读文学与理解文学现象的能力。

教学理论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一、 教学实践

下面笔者基于接受美学的观点,来谈谈高中课文《项链》的阅读教学。

师:故事中的玛蒂尔德为什么由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变成了负债累累的女性了呢?(用问题使学生产生了各自的期待视野,想要自己探究这是什么原因。)

生:玛蒂尔德自身极强的虚荣心导致了其悲惨的结果。

师:你们只看到了文学作品交代的内容,并不是全部原因,因为你们只一味追求故事的结果,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得到的结果只是感性表面的。(学生此时的表现用美学的观点来说就是他们还处于初级的审美感受阶段。)

生:主要是受到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风气的影响

师:是的,那么下面我看看文章中容易被忽略的内容。(依据接受美学的观点,引导学生由定向期待进入新期待。)师:讲述一些当时的主流思想和政治立场。(按照接受美学观点,拉近读者与作品的距离,引导读者深入了解作品。)生:资本主义恶性发展,竞争激烈,资产阶级骄奢逸,社会道德沦丧。(学生通过深入阅读和感悟,逐渐形成独立理性的思维)

师: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自身感受?(符合接受美学理论,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实际和所学所感形成对文学作品的主动阐述,树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应用策略

1.建构学生阅读期待视野

为了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生通常会从比较熟悉的角度开始阅读,这样能起到良好的阅读赏析效果。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会调动自己的阅读经验,有助于构建良好的期待视野。教师应针对高中生思维活跃和阅读积累有限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教学,促进学生阅读期待视野的提高。

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加大学生阅读量,摆脱学生从熟悉角度开始阅读的习惯。其次,在课堂中开展丰富的阅读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阅读的机会。最后,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性作用,对学生的阅读给予指导,加强沟通和交流。

2.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传统的阅读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更多发表见解的机会,展现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地位,这对强化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能力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倡导个性化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体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阅读感想。如在《拿来主义》一课中,教师可以将“拿来”作为理解文章的主要切入点,引导学生在文章中寻找答案。

3.培养学生反思阅读能力

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作品的再创造能力,是对作品内涵的重新理解。接受美学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首先,初级阅读阶段,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阅读文字能够在脑海中以具象的形式展现出来,是学生感悟审美体验的过程。其次,反思性阐述,教师在运用该方法时,要在每个阶段给学生设置问题,让学生读后进行问题的解答,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把握阅读中的重点内容。最后,哲学阐释阶段,学生希望通过阅读能够与作品有结构性的碰撞,期待能与作品产生情感上的交汇。

4.正确利用文本召唤结构

文本召唤结构主要是针对阅读文章的空白处和未定性处而提出的教学理论。其中,空白处主要是指在文章中没有明确指出来的地方,读者无法了解写作目的,作者通过在文章中设置悬念,有助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展现出读者对作品的反应。教师在进行阅读讲解时,要给学生提供大量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进入到作品中去,找寻文章中的空白点,这对提高阅读兴趣、阅读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作用,也能强化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能力。如在《林黛玉进贾府》一课中,教师问学生为什么林黛玉表现得小心翼翼,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中来。

教学理论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一、概述

自20世纪末以来,教育学改革成为社会各界人士争相关注的重要课题,教育学理论发展历程却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由全国十二所师范大学合编的《教育学基础》中明确指出:教育即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产生的推动社会个体化和个体社会化的一项实践性活动,并系统化地归纳了教育的各要素及要素特征,明确了各要素之间相互规定、相互独立的实质性联系。

纵观我国已有的关于教育学理论的文献资料,极少部分提出了对发展历程的回顾,为教育改革的合法性做铺垫。然而,对教育学发展历程的回顾不仅可让研究人员充分认识到不足,还可为现代知识型背景下教育学理论的转向提供理论基础。著名哲学家伽达默尔指出:一切实践的最终涵义均超越实践本身。,教育学理论未来转向的适用性也需通过反复的教学实践进行论证,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20世纪70年代,非学校化社会这一概念被纳入整个教育改革的思想浪潮中,批判了制度化、组织化、仪式化的教育体系,称其阻碍了人类责任感的培养和自我发展,应由倡导自主学习之教育网彻底取代现代学校教育及学校化社会,构建人人自律、人人平等、团结友爱的非学校化社会。

二、教育学研究历程分析

与后现代教育学相比,现代知识型背景下的教育学倡导结合客观规律和必然规律,提出综合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理论,使其与教育学有机结合,强调个人理解的重要性。

后现代史学的兴起对现代教育学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其使人类用变化甚至冷静的态度看待一系列全新的教育改革思潮。此外,虽然后现代史学无论是在视角,还是研究方法都风格迥异,但其与人类学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其对社会学的继承性,灵活运用多种学科教学方法渗入到社会发展理论中,主动构建出一种全新的教学体系。

纵观我国教育学研究历程,始终倾向于通过外部视角,充分关注行政管理、政治在教育学研究中出现的重大事件。教育肩负着阐述事实、维持行动的重要职责,是教学制度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导致教育研究中存在大量的潜在因素不被重视。在此基础上,教育学研究者缺乏对教育学发展历程的认识,难以实现教育学研究的目的。

由此可知,历史为教育学研究带来了过去,为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方向设定了初步的框架,其是现代知识型背景的先决条件。只有以教育学发展历程为研究主体,才能让现代知识型背景下教育学理论获得稳步、有序的发展。

三、现代知识型背景下教育学理论的转向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主张打破传统、落后的思维模式,换一个角度来看待教育问题,教育学理论也必然会发生转向。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内容:

1.教育研究转向本土化、民族化

我国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教育研究内容遍布全球,逐渐成为国外教育研究的附庸,脱离了本土特征,导致教育体系变革的设想与实际之间产生巨大的落差,使我国教育学理论研究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因此,教育学理论研究应综合考量少数民族聚集地的未来发展,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小,居住面积却占总面积的3/5,且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有着独特的关联性。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在该区域开展特色教育,结合该地域特殊的文化传统,实现教育学理论研究的民族化发展,杜绝因笼统的教育体系带来了我国地域文化的缺失。

相关研究人员对教育需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明确我国教育事业是一种或多种文化的载体,各国教育均应具有该国的民族特色,中国也不例外。广大教育研究者忽视了教育学本土性、民族性等特征,缺乏反复的教学实践,不利于教育理论的全面发展。

2.教育学理论研究转向多元化

鉴于教育实践者价值观、个人经历、生活环境的个体差异性,教育学研究也应围绕一系列差异性进行改进,突出体现人的体验性。我国教育学理论应深入挖掘现代教育体系中存在的诸多漏洞,寻找教育教学规律,重视人文、地域等因素,进一步实现教育学理论研究的多元化发展。与此同时,在对不同地区、不同对象的教育研究中,须结合各对象的主要特征进行反复的论证。除此之外,教育研究者还须尽可能摒弃理性为上的教育研究法,从多个角度入手,,力求从实际生活中找出问题,得出真理。

教学理论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学文化文化转型平衡转型

加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处于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整个社会不仅在物质层面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精神层面上,人们的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及思维方式也随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种社会背景之下,教育引导的重要性凸显。尤其是新课改的提出,加深了人们对当前教学文化的深刻思考,许多学者就此展开了讨论,论述了教学文化的内涵、教学文化的冲突、教学文化的变迁及新课改下课堂教学文化的建构等。从哲学视角来看,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伴随着和旧事物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教学文化也不例外。根据已有研究,一般将新课程实施前的教学文化称为“记忆型教学文化”或“传统教学文化”,对新课程实施后的文化称为“嗯维型教学文化”或“现代教学文化”。在新形势下,现代教学文化和传统教学文化之间的对立是教育领域内的主要矛盾,实现两者教学文化的平衡转型至关重要。

一、教学文化的平衡转型

教学文化的平衡转型可以视为“文化转型”的一个下位概念,而“文化转型是指特定时代特定民族或群体学习习以为常地赖以生存的主导性文化模式为另一种新的主导性文化模式所取代”。与此相应,教学文化的转型也是一种教学文化模式向另外一种教学文化模式的转换。这表明教学文化转型不是同一种模式的自我进展,而是在不同模式之间的平衡过渡转换。研究文化转型的机制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探讨人自身的发展和演进的机制。文化的内在的矛盾运动实际上也就是人的活动的内在的矛盾。所以,教学文化的真正转型关键还是在于处于主体地位的人,只有人在认识上得到真正的转型,教学文化才能实现真正的转型。借用皮亚杰认识发展理论中的“平衡”过程,个体的认知图式是通过同化和顺化而不断发展达到认识上新的平衡以适应新的环境的,而且这种平衡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变化不定的。因此,在这里将教学文化的平衡转型定义为:在个体的认识上,教学文化模式通过冲突、变迁或建构向另一种教学文化模式转换以求达到一种平衡状态,而且这种平衡不是绝对静止的,是处于动态生成的过程。

二、传统与现代教学文化平衡转型的重要性

(一)传统与现代教学文化平衡转型的理论价值

1.有助于教学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教学文化的历史研究表明,每一种教学理论都是有其深层的文化意蕴与依靠。同样,每一时期的教学文化存在着与之相对应的一种教学理论。在特定时代的文化背景之下都会有一种教学理论和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实践,而这种教学实践在相应的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得以成长和发展,从而又推动教学理论的进步。教学文化永远都是新旧教学文化相互产生冲突、变迁以至达到平衡转型。在这种平衡转型期间,相应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在动态生成的过程中使得教学理论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2.有助于正确认识教学文化的内容,把握教学文化的发展方向

教学文化的平衡转型并非是把原有的教学文化全部否定,也不是简单地接受新的教学文化,更不是教学过程中教和学形式上的变化,而是立足于传统的教学文化,吸收现代教学文化的精华,剔除其糟粕,使得教学思想上同化(顺应)最终达到平衡。这个过程是在原有教学文化的基础上,与现代教学文化之间产生冲突、变迁、融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必须真正了解有关教学文化的内容,明确教学文化的构成及特征,在现有发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深刻理解教学文化内外部各要素和范畴之间的各种关系,从整体上把握教学文化的发展方向。

(二)传统与现代教学文化平衡转型的实践价值

1.有利于新课改的顺利实施

在全国首届教学文化研讨会上,研究者认为:“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已进入了攻坚阶段,已有的教学文化越来越成为影响教学改革的重要阻力,当前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教学论研究必须关注教学文化,必须对教学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这对于深化教学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推进新课程改革也具有关键性意义。能否塑造和生成新教学文化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成败。”毋庸置疑,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与现实中教育实践仍存在较大的落差,改革所追求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仍旧是一种理想状态。主要原因还在于教学理念或教学文化未真正得到平衡转型。教学文化是教学的内核,教学改革的实质是教学文化的转型,没有教学文化的平衡转型,任何教学活动枝节的改变都是徒劳的。

2.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与教学文化交叉相连的学校文化是教师成长的微观环境,教学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亚文化,它对教师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教师专业发展重要的影响因素。文化的冲突容易给教师造成内心上不安全感觉,不知何去何从。为了促使传统与现代教学文化的平衡转型,教师必须学习足够的学科知识和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这是最基本的物质因素。只有将自身的文化素养提高到一定的程度,教师才能立足于自身的文化背景有选择性地接受外来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从而达到传统与现代教学文化的真正转型。另外,这种转型可以避免教师在教学文化冲突流行的文化环境下,因受到当前教学文化冲突的攻击而采取“安全策略”,即保守的、经人尝试过的、具有防御性的策略。

三、教学文化平衡转型的建议

(一)教学文化的平衡转型是尊重传统的转型

要实现教学文化的平衡转型,首先必须重视自己所处社会的主流文化,尊重并深刻理解传统的教学文化。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吸收新鲜事物的精华,剔除糟粕。所以实现传统与现代教学文化的平衡转型,必须在传统教学文化的基础之上实现转型。这就要求我们深刻理解传统的教学文化,从表现形式和发挥作用上剖析传统教学文化与现代教学文化的各自功能和特点,立足教学文化的内涵,寻求不同教学文化之间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在尊重传统教学文化的基础上,发掘传统之魂,吸取现代之新,搭建传统和现代之间交流融合的桥梁,避免两者间的直接转化和冲突,在变迁中创建和谐平台,实现两者教学文化形式上的软着陆。

(二)教学文化的平衡转型是渐进性的过程

教学文化的平衡转型不是把原有的教学文化全部推倒重来,也不是对新的教学文化的简单接受,更不是教和学在形式上的变化。所以教学文化的平衡转型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能完成的,而是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的、渐进的文化融合的转型过程。它包含着新的教学文化与旧有教学文化之间的冲突与整合,也包含着教师和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情感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冲突与适应。教学文化转型得越慢,涉及的范围就越广,转型的程度就越深。因此。教学文化的平衡转型需要一个长时间的逐渐转变的过程。

(三)教学文化的平衡转型是创造性转型的过程

社会历史文化转型的一般规律告诉我们,转型不管是由文化内部的发明或发现所引发的,还是由外来文化传播所引发的,它都必须是在自己原有的文化传统基础上,融合新的文化要素的创造性的转化。教学文化的平衡转型也应同此理,合理吸收新的或外来的有益及相合的文化元素,对教育文化传统中的一些可以改造、值得改造的符号和价值系统进行创造性转化,使之变成有利于转型的种子,从而实现对我们教学文化的更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课程改革:新视点与生长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5(8):20-22.

[2]衣俊卿.文化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167.

[3]衣俊卿.论文化转型的机制和途径[J].云南社会科学,2002(5):53-58.

[4]陈效飞.任春华.教学文化历史研究及启示[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6(3):75-76.

教学理论的重要性范文第6篇

关键词:整体语言教学;高职院校;英语听力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7-0168-02

一、整体语言教学理论综述

整体语言教学理论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中小学的语言艺术及阅读课的教学上,其强调语言的整体性,反对把语言分解成音素、词素、词汇、语法等部分;强调口头语言(听说)和书面语言(读写)是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的;认为在自然真实的环境中,儿童书面语言能力的发展过程与口头语言能力的发展过程十分相似。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同时培养儿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卢凌,2002)。后来,整体语言教学理论被应用于第二外语教学等领域,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整体语言教学不是一种简单的语言教学方法和技巧,而是关于语言、语言学习、语言教学、教学内容及学习环境的一整套理论和原则(Goodman,1992)。它强调语言的整体性,因此学习语言也应该是整体地去学习,语言教学也应该是整体地去教;它还强调语言学习者应该是“全学习者”,语言教师也应该是“全语言教师”;它同时强调课程的综合性,认为综合对于语言能力发展和语言学习而言是一条关键性的原则,主张综合应当成为全语言课程的中心和要旨(龚海平,2013)。因此语言技能的习得不能单纯的分成听说读写,而要同时学,同时教。

二、整体语言教学模式

众多周知,听、说、读、写是人类进行正常的语言交际所必备的基本技能,其中,听力理解在人类语言交际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听力理解能力对其他语言技能的获得和提高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具备良好的听力水平是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场合和日常社会交往中能运用英语进行有效口头交流的前提。鉴于英语听力课的重要性,大多数英语听力教师利用课上及课下时间使学生反复听,反复练习,但收效甚微。对于这样机械化的练习部分学生出现了厌学的情绪,即使在现代化的语音室里部分学生也能睡着了,导致部分学生讨厌英语听力课。显然,这种传统的教师放录音,学生听,教师讲解生词,学生记笔记,学生再听,教师对答案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高速发展社会的需求了。

而整体语言教学理论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截然相反,它强调语言学习的整体性,主张“整体总是大于部分之和”。所谓整体语言教学中的“整体”是指教学中要把语言作为一个整体看待,而不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并让学生学习一些支离破碎的“技能”。整体语言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主动地、有意义地、持久地学习,而不是教师在课堂上填充式的直接讲解,或让学生被动的重复课文中或教师讲解中已经提出的信息(戴炜华,2001)。

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由此可见,整体语言教学的理论契合了高职教育的目标,对高职英语听力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三、整体语言教学理论在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

整体语言教学理论强调语言的整体性,提出语言教学应从整体到部分,而非从部分到整体,强调语言教学的整体性和语言技能的整体性。因此,高职英语听力的教学也应尽量体现整体语言法则,以听、说、读、写全面发展为目标,改变过去应试教学的模式,以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由此可见,整体语言教学理论为高职英语听力教学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听力教材的选择与运用

目前大多高职院校考虑到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学习兴趣较低的现状,英语听力课往往选择较为容易的教材。这样的教材一方面使学生的听力任务变得容易许多,增强了学生的自信。但是这些较为容易的听力任务通常脱离实际语言环境,与现实严重脱节,只是为了听而设计的。而整体语言教学理论强调,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大量自然、真实的语境和情景,使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通过自然的语言环境加以培养,提高其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王军营,2011)。因此,高职英语听力教材要突出语言的真实性、趣味性和实用性。教材在形式上要多样性,如主要教材与辅助教材,纸质教材与电子教材,图片教材与音频教材等,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教师应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修改、取舍并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张瑶娟,2012)。教师在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本听力材料后,还应根据所练习的内容进行深化与延伸。如教材《英语初级听力》中第16课的Section B中有关百慕大三角的听力习题。在弄懂课本听力内容后,教师可布置与此内容相关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查阅与百慕大三角相关的文献,在第二次课上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如讲故事、做对话等方式),这样就能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向课外延伸,同时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改变传统的听力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中心

应试教育强调教师是整个课堂的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零碎的知识,课堂上无法实现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交流,导致学生丧失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而整体语言教学理论强调在教学中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充分运用情景教育,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王军营,2011)。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状况,根据其基础、兴趣、动机、目的、差异等,采取启发式及合作型的教学方法,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根据需求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增强学生对英语听力的兴趣及信心。同时,考虑到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要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差异,针对不用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给予不同的评价方法等。

(三)创设真实语境,突出高职职业特色

高职英语听力教学应从学生未来就业的需求出发,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就业岗位的学生的需求。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特别注重真实性,使英语听力教学更好地为就业服务。创设真实语境是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有效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造真实的语境,将真实的社会场景搬进课堂,加强听说训练,使课堂社会化和交际真实化(周玲丽,2011)。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考虑到教室教学的局限性,教师可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各种实训设备及实训基地,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例。课上或课后可以根据每个单元练习的重点,组织学生进行现场模拟对话,在练习表达交流能力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听力水平,可谓一举多得。

四、总结

整体语言教学理论倡导英语教学应从整体出发,听、说、读、写同步发展,对高职英语听力教学改革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以学生在顶岗实习中遇到的问题为课堂练习的话题,使学生发现使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从而提高英语听力课堂的有效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但是,整体语言教学理论在英语听力实际教学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听力教材是否符合学生专业需求,课堂教学如何从一言堂真正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如何操作等,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诸多问题能一一解决。

参考文献:

[1]Goodman,K.(1992)I Didn’t Found Whole Language[J]. The Reading Teacher,46,(3).

[2]戴炜华.关于整体语言教学[J].外语界,2001,(2).

[3]龚海平.“全语言教学”及其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江苏教育,2013,(10).

[4]卢凌.“整体语言教学”探索[J].课程・教材・教法,2002,(8).

[5]王军营.整体语言教学理论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商情,2011,(41).

教学理论的重要性范文第7篇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 文学理论课教学

[作者简介]张柯(1977— ),男,回族,河南开封人,开封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文学理论。(河南 开封 47500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9—0152—02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近年来,高校的教育改革掀起了一个又一个,无论是教育思想、教学模式、课程设置,还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在进行着全方位、多层次的改革,不少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网络化时代的到来,更是催生了多媒体与教育教学的结合。多媒体课件教学越来越多地进入了高校的课堂。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育“教师一言堂,学生一堂听”的教学模式,这种变革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发挥学生“自主式”的学习。因此,原有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授课方式也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网络化时代的要求。如何利用这一个教育改革的契机,在新的形势、新的要求下,在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是每一门学科生存和发展需要迫切思考的问题。文章将就多媒体课件在文学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目前文学理论课教学的困境

文学理论课是高校中文系主干课程体系中的基础理论课程,是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等中文学科的指导课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以及指导各类文学研究都起着关键作用。文学理论课是中文学科里一门极其重要的课程。高校的文学理论课大多开设在大学一年级,这有利于为以后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但由于大一的学生阅读和知识水平的单一,再加上中小学教育对于文学理论的忽视,导致了学习这门课程有难度。

(一)文学理论课教师的讲解传授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的单一枯燥。文学理论教材充斥着有关文学的概念、规律和范畴,这些东西对于大学的新生来说是很陌生的。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只会照本宣科,那么这些枯燥的理论、烦琐缜密的文学理论原文在学生听起来是很费力的,教学效果当然也不会好。现在部分教师在文学理论课的教学中不但对自己所面对的教学对象和所要组织的教学内容、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含糊不清,而且教学方法依然陈旧,就是讲道理、举例子,举例子、讲道理,结果导致课堂气氛极度沉闷。如何改变目前传统的教学方法而代之以科学有效的现代教学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枯燥的文学理论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并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是文学理论教师需要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文学理论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必须得到不断的锤炼和改进。

2.教师要适应时代和学生的变化,因材施教。目前,学生文学素质下降,学习接受习惯改变。教师要因材施教,研究学生素质和习惯的变化,探究哪些方式方法适合当下信息时代大学生们的阅读习惯和接受模式,并对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甚至是变革。当下的学生接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多元化,大多喜欢上网,看电影电视,看杂志,接触文学的途径大多是媒体、影视作品,很少有去阅读纯文学作品的,文学素质下降,而习惯了多媒体视野下直观的、形象的、便捷的表达方式,对思辨性较强、比较难懂的文学理论的接受就有些不适应。

(二)文学理论课学生的学习接受中存在的问题

1.习惯形象思维,缺乏理性思维。文科学生习惯并擅长形象思维,对理性思维重要性的认识是不到位的,他们认为文学是具体可感的、充满了灵感的,而忽视了在文学创作、文学接受以及对于各种文学现象的认识中理性思维的存在。他们认识不到社会性的学科也需要理论的指导,他们习惯了用直观感受去体会文学,习惯于感性的创作、鉴赏和认识,没有主动寻求规律性指导原则的习惯和认识。除了认识上的局限性以外,学生缺乏理性思维的又一原因是,在网络信息时代,学生习惯于网络上的直观的形象的信息接收,而对于抽象的概念、规律不感兴趣。文学理论课是一门渗透着大量理性思维的科学,它的逻辑性、严谨性、抽象性既决定了它的深度也决定了它的难度。比如关于文学的文本层次,应该如何理解文本具有文学语言组织层、文学形象层、文学意蕴层三个层面,这并不是文章表面的分层,而是一个抽象的内在结构。要理解这个问题,运用直观的感性思维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运用抽象的理性思维才能接触到问题的实质。应该说运用理性思维是学习这门课的基本要求,也是学习一切科学性课程的要求。

2.囿于局部,忽视整体的思维方式。文学理论课程中包含了大量的定义、概念、古今中外诸多的文论原著以及与文学活动相关的众多文学现象,形成了信息量大、各个知识点互相联系、互相印证的错综复杂的局面。在学习过程中一些学生习惯于学一点理解一点,而没有能力去把学过的知识点融会贯通起来,从而陷入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境,所以他们掌握的知识往往只能是孤立的、静止的、支离破碎的。例如,对文学四要素及它们之间互相作用所形成的整个文学活动系统的理解来说,学生们往往理解了四要素之间的关系,但当讲到文学形象分析、文学创作过程、文学接受过程时,学生不知道运用文学四要素的关系去分析这些理论规律,也就是说他们学到知识也是僵死的、静止的,不足以挖掘到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

3.各种文学活动的体验薄弱。文学理论来源于文学实践,最终又要去指导文学实践,学生在学习中最缺乏的就是实践。只有具备了大量的创作实践和阅读实践,才能对文学创作中的回忆与沉思、理智与情感、意识与无意识、文学接受中的期待视野、接受动机、接受心境、灵感与直觉、填空与对话等问题有比较充分的理解。文学理论课对于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的阐释仅限于说明文学理论中的某个问题,不可能全面地展开,同时为了说明问题,教师也可能同时需要举好几个例子,这课堂教学的时间和传统板书的局限性,使得教师无法把经典的文学作品系统全面地应用于具体文学理论的阐发上,比如说,教师讲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是什么,如果以《红与黑》中的于连为例,把于连复杂的性格通过教师讲解和板书罗列出来是明显没有说服力的,如果学生没有接触过这部作品,那更是如听天书。而解决学生文学体验薄弱的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尽量弥补学生的这些缺点。

二、多媒体课件应用于文学理论课教学上的优势作用

多媒体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教学设计,并以多种媒体的表现方式和超文本结构制作而成的课程软件。在文学理论课的教学中,经常涉及如何处理好感性材料与理论阐述的关系问题。这门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主要以口头讲授为主,在描述艺术的具体形态,进行理论的演绎时,大都是口头讲授和板书描绘,其教学效果还很难达到理想的要求。多媒体课件教学法,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手段,也加强了教学的效果。其优势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手段单一枯燥,没有直观的形态供学生了解,有了课件教学,使古板变生动了,抽象变形象了,深奥变浅显了,沉闷变愉悦了。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其意义。使用电教化课件能把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直观形象逼真地展现出来,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情绪,从而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讲解文学起源时,可以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人类原始艺术形态:洞穴绘画、彩陶艺术、巫术活动遗址和考古文物等大量图片信息,既让学生对文学的起源这个遥远的问题产生兴趣,又能很直观地展示原始人类精神活动、生产活动对艺术产生所起到的作用。多媒体课件逐渐普及后,教师以生动的语言加上有声有色的课件,使学生对知识掌握更加容易,提高课堂教学的知识传授的效率,加大了知识传授信息量,在有效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清晰透彻地了解所需掌握的知识,并能灵活运用。

(二)多媒体课件提供大量直观的感性材料,促进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接受

文学是形象的,理论是抽象的,如何把形象的文学形式与抽象的理论相结合,使理论的阐述更为有效,一直是文学理论课教学需要探讨解决的问题。多媒体课件技术的引进,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技术。多媒体提供的是感性直观的影像,文学理论课的抽象是建立在文学形象的基础上。这是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对于大一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文学的认识还是零星的、不成系统的,他们的文学作品的阅读主要还是在中小学时期语文课本上的范围。在这样的基础上直接进入理论的阐述,显然是不恰当的。作品阅读范围小,基础不牢固,理论也就成了空中楼阁,理解也不深入。如果没有直观的实物展示,很难进行具体的理论推衍。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为了弥补感性准备的不足,主要还是依靠课后的阅读观摩补充,很难在课堂上实行直接的教学,这就使理论与实践脱节,达不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可以系统地帮助学生打下感性认识的基础,教师可以在实物面前进行讲解,具体入微,然后作理论的升华,这样学生不会因抽象感到难以理解。

(三)多媒体课件动态信息展示,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深入

当前,学生的文学体验大多来自影视或者网络,动态信息生动形象,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形象的展示也使得体验效果很好。但当前的文学教学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只凭板书或者诵读来展示文学作品,学生对有些文学作品的体验效果就受到很大限制。书面和口头表达往往是间接的、有限的,其有效性还与教师的描述方式和口头表达能力直接相关,不管教师描绘得如何细致,传统教学仍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多媒体课件能对信息进行动态展示,把具体形象的文学材料呈现给学生,将有利于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直观感受和深入思考。

文学理论课教学既要让学生学习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又要对学生进行理论思维和文学鉴赏实践的训练,最终能够对具体文学现象进行理论的升华,达到更高层次的认识。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仅仅依靠单一的手段是很难达到的。多媒体课件的引进,可以使教学手段多样化,使教学内容更加广泛丰富,甚至在教学观念上会带来新的变化。如何将理论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总结了一些经验,希望多媒体课件在文学理论课的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教学理论的重要性范文第8篇

关键词: 《法理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考核

《法理学》是法学本科专业的第一门主干课。一般说来,法理学的作用可归纳为研究法律现象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1],其中涉及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原理、制度、体系等基本理论,涉及其他部门法的基本概念、原则、价值、理念,可以认为法理学是其他法学学科的基础,同时也是所有法学学科的升华。法理学比之刑法、民法、行政法等诸部门法而言,具有浓重的哲学理论色彩[2],内容较抽象难懂①,加之法理学的授课对象是大一第一学期新生,虽然传统教授――接受式教学无不可,但可能会事倍功半。究其原因,在于大一新生对法学知识懵懂,若单纯以“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传授晦涩的法学理论,则较难让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的知识要旨;若加之采取传统的理论考试方式,则很可能会助长学生死记硬背、不重理解的不良风气。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法理学知识,构架学生学习与理解、传授与接受的桥梁,力争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的教育目标[3],法理学需要在教学内容方法及考试上做出革新。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

1.法理学的教学内容要由浅入深,递进式地传授给学生。作为法学本科学生的第一门专业课,法理学可以说是法学专业课中最抽象、最具哲学性的课程,让刚脱离高中阶段,习惯应试教育的大一新生伊始就学习如此抽象的一门理论课程,就需要在教学设计中由浅入深地排列知识链接,教学生阶梯式地理解晦涩的法学理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关键点在于结合大一新生已知的知识,解释未知的知识,一步一步使学生从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渐进式地接受更深奥的理论知识。当然,这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教师不仅要试着熟悉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要深入理解法理学的体系和内容,将两者恰当地连接起来。

2.法理学课程应当侧重由具体到抽象地安排知识教授。所谓具体,指的是以案例或制度实践为例证。这一教学模式注重把抽象的知识分解、提炼后融于案例之中,让学生通过案例解析,渐进地渗透、理解抽象性的理论。案例教学的最大益处是案例具体、贴近生活,可以生动地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有利于他们从内心感悟知识,理解知识。同时,不可否认,案例教学有难点需要攻关。一是讲述法理学知识点分布广,数量多,若坚持案例教学则需要广泛、大量地找寻、挖掘案例;二是案例必须“典型”,恰如其分地反映知识点。只有很具强代表性的案例才可以清晰地阐明、概括知识点。所以,教师在课后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收集、总结案例,并在此基础上将案例融于理论知识内,并制作教学设计与课件。

3.法理学课程应当科学地设置。既侧重法学基础理论的内容,又囊括法学前沿②理论研究[4]。目前,法理学正在不断地重组与革新。世界法学理论的发展进程已经远远超越了我国现今法理学研究速度,我国的法理学教材所囊括的法学理论虽然仍适应于本科教学,但是从广度和前沿性的角度讲却是十分有限的,如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的世界法学理论新发展在法理学教材当中体现得很少。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上有必要做出适当调整,在以法理学的教材为基点的基础上,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前沿法学理论知识的传授,拓展其思维与视野,使学生在打牢传统法理学基础的前提下,了解此门学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为其进一步深入学习法学创造有利的条件。

4.法理学课程应当既注重共性的法学理论讲解,又看重特性的部门法理论教授。倘若将部门法学比作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那么法理学就可以称之为“工具的工具”[5]。因为法理学首先是研究普遍法现象的法学理论科学,所以先要注重对普遍性法学理论知识的教授,但仅仅依靠这类知识的传授难以满足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要求。法科学生学习法理学的目的是通过学习一般性的法学理论,解决部门法中的实际问题。这就需要“一般性法理学”与“部门法学法理学”接轨,法学理论与民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学理论相接轨,以一般性的法学理论更好地指导部门法学的学习;从部门法法学理论中总结一般法学理论的知识,进一步完善法理学知识体系③。这样有利于学生融会贯通各个部门法,也有助于他们自身法学知识体系的完善[6]。授课老师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钻研共性的法学理论与各部门法学理论的结合。

5.法理学课程应当注重既关注普世性的法学理论,又突出中国特色的法学理论讲授。就法学理论的发展的目标而言,建立有我国特色的法学理论与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学理论是诸多学者达成的共识[7]。目前,法理学教材中多为普世性法学理论知识的罗列,针对我国特色的法学理论编排较少。不可否认的是,无论中国法理学还是研究内容还是研究方法都受到西方普世性法理学的深刻影响。然而,法理学必须直面中国国情,法科学生终将需要将普世性的法学理论运用到分析中国法学现象中。因此,法理课教学过程中需要将世界性的普世法理学理论与我国特色的法学理论充分结合起来,较系统地阐释我国国内的法理学研究特色及发展进程,此有益于学生将西方的理论法学与中国的特色理论法学相结合,为其分析与研究中国法律现象,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方法方式上的改革

1.改良传统讲授法,注重启迪与互动性的讲述授课方法。改良传统讲授方法并不是全盘放弃讲授方法,使用恰当的讲授方法有益于传递和积累知识[8]。传统教授法需要加入更多的启迪效应与互动环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变教师主导为学生主导。为达到以上目的,需要遵循以下步骤:一方面,梳理、分解、合成有机联系的教学知识点。通过梳理教学知识点,了解各教学知识点体系结构与特点、内容;将知识点分解成各个单元,其后根据各知识点的相互联系、互相作用对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排列组合,建立具有启迪性、适合互动性课堂教学的逻辑知识体系。这要求教师不能拘泥于课本上的知识结构,还应当根据课时量、学生的实际能力、学生的知识积累灵活整合知识点,以期通过启迪与互动传授达到更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加强互动式的问答,通过各类相关问题提问,启迪学生问题思考,引导学生理解知识,而不是采取“填鸭式”的灌输。所以,在法学教学过程中,可以以互动的方式讲授知识点,并通过对讲解问题的反问或知识点的重申,测试学生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实时决定之后的讲授应当增加难度还是降低难度。此外,还可以通过试探学生的接受知识状况决定讲授课程的深度和广度。

2.以课堂讲授为基点,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堂知识传授不是全部课本的知识灌输,应当有所侧重,着重讲解作为重点、难点的法学理论知识,对于可以自学或相对简单易懂的知识应当留给学生课后自学。当然,为了督促学生自学,检测自学效果,课上要对课后自学的内容进行交流、讨论及测试。自学避免学生形成惰性,只听而不看,当然也不能使学生单纯依赖自学,忽略课堂听讲的重要性;应当逐步形成讲授―自学―反馈―补遗的教学模式。

3.理论结合实践,法学理论教学应当结合实时性案件进行讲授。例如在讲授法律责任时,可以结合2015年国庆期间发生的“天价大虾”事件解读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及解决途径选择问题。结合近来热点案例和事件讲解重点、难点知识,其一可以使学生懂得如何运用所学的法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其二是以此形式激发学生对法学理论学习的热情,有助于他们从实践的角度审视法学理论知识,培养法学理论的兴趣。

4.运用辅助手段培养法科学生的综合素质。法科学生未来就业主要面向法官、检察官、律师等行业。这需要他们不但逐步养成专业化的法学思维,更要求他们锻炼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在授课之余,亦要注重学生以上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教师可以就某一法学理论重点问题组织一次辩论会,辩论会应当让学生互换正反方角色,即让学生于同一辩题中承担正反方双角色,如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正逆向逻辑思维,拓展其法律思维空间,锻炼其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结合法学理论的焦点、热点开展课堂即兴演讲,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口头表述能力。辩论或演讲后,教师应当适时作出评判与总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并对辩论主题和演讲主题进行更深入的剖析,引导学生在辩论或演讲中强化法学理论学习。

5.合理利用多媒体工具。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归纳与展示知识要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播放视频可以教学生更直观地感知、审视实践案例等。教师在多媒体播放的基础上要对多媒体的课件、案例等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演绎,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感悟与理解。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在考核方式上,在不放弃传统的考核方式的前提下,加入多元性的考核元素,以综合评判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程度。考核应当包括平时课堂表现考核、课后自学考核与期末试卷考核三位一体式的考核方式。平时课堂考核要通过学生的出勤率、学生回答问题质量、课堂综合表现给予分数;课后自学考核则是对学生课后的自学情况,参考书目阅读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检查从而得出的分数;期末考试则是通过课程结束后以试卷方式进行考核,试卷中基础题、升阶题、综合题的比例可以参照4:3:3。课堂表现考核、课后自学考核与期末试卷考核的比例建议是各占25%、25%、50%,如此相对突出学生的平时学习成绩,有利于学生侧重平时的学习、复习,不至于养成只以应试为目的的学习态度。

注释:

①法理学属于“理论法学”中的牵头性学科,而理论法学属于思想性、思维性学科,它相对区别于法学中的直接以具体法律为研究对象的部门法学,因而,法理学的“理论性”,主要是指它的“思维性”,在这种意义上,它具有哲学的特点。

②在西方文献中,前沿(frontier)具有边界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法学前沿意味着在已有的法学疆域之外,向着未知领域又迈出一步。在法学史上,这种突破边界的理论活动,可以理解为扩张法学研究的对象与领域。

③学者们达成的共识是,一个完全不懂部门法学的法理学家一定是无源之水,一个没有法理学、法哲学知识与思维的人,也不可能成为该部门法学的专家。

参考文献:

[1]刘星.法理学的基本使命和作用[J].法学,2000(2).

[2]刘作翔.法理学前言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3).

[3]朱伯玉,徐德臣.《债与合同法学》教学改革探讨[J].考试周刊,2015(51).

[4]喻中.话说“法学前沿”[N].法制日报,2007(4).

[5]韩思阳.法理学还要与部门法学疏离多久――以桑本谦先生的法律解释理论为分析视角[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0(2).

[6]刘诚,祝爱珍.法理学与部门法哲学理论研讨会综述[J].法学,2007(11).

[7]刘雪斌,李拥军,丰霏.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法理学:1978-2008[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