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技术新方法

新技术新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新技术新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技术新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公路设计 新技术 新方法

景观设计是公路设计开展的主要模式,在公路设计中各项环节都要得到完善,勘察设计作为公路建设的基础,就当前公路建设而言,设计的优秀能够确保公路建设得到长足发展,提升公路质量和景观,但是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遵循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一、公路设计开展中的几点重要因素

(一)节约土地资源为原则

因为目前我国的人口数量较多,城市化进程也逐渐加剧,土地沙漠化等现象也日渐突出,这些因素让土地资源变得日渐紧缺,现有的土地资源也需要合理利用,因而在公路设计上一定遵循节约土地资源的原则,科学合理的设计土地的使用方式,最大程度的节约土地资源成本,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

(二)以原有的公路设计作为基础

新的公路施工设计必然会有更多土地征用,新公路的投入和使用老公路也会随之遗弃,造成土地浪费,所以在设计上如果能够运用原有的公路地基,不但可以提升工程进度还能避免浪费和土地的限制,这也是现代公路设计的理念之一,在能够运用原有公路地基的基础上不要开设新的路基,在提升公路建设的整体效果的同时,起到节约材料和成本的目的。

(三)防止环境污染

环境的污染是目前各国污染项目的突出因素,如果能够对环境污染的源头加以控制,就有效的防止污染源的恶化,因为公路设计和施工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项目,因公路在施工中具有线路较长的特点,所以施工中会穿越各种生态系统领域,比如说自然保护期和森林草原等,公路在穿过该地域的时候,对该地域或多或少的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以及破坏。因而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尽量减少对生态领域的破坏,如果在建设时一定要穿越,最好设立相关的保护措施,在川藏公路建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穿越藏羚羊生态领域地区,为不破坏该珍稀动物自然保护区,设计上运用高架桥方式穿越该地,虽然在工程技术上有一定难度,但自然环境得以保护,体现人与自己和谐共处的原理。

二、公路设计的新方法以及新技术

(一)生态公路设计

生态公路设计是公路设计中推崇的新方法和新理念,也是现有公路景观设计范畴内的新模式,西方国家在开展公路设计的过程中都融入园林景观设计理念,所以对生态环境的设计有着比较深入的研究,设计中都融入设计师的个性理念,突出以自我为特征对公路周边环境开展设计,但我国传统的东方园林设计理念是以自然和谐作为其整体设计风格,突出天人合一的境界,能更多体现征服自己的设计模式和设计方式,在色彩运用方法其层次更加鲜明。但在近今年环境的恶化程度加剧,人与自然的动态平衡已经成为公路设计的重点,并以环境保护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理念,以其思想为核心开展的综合性设计流程,对快速统一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九十年代末以后中西方文化日益加深,各方面理论思想探究也逐步加大,对现有文化精髓进行消化和理解的精髓也逐步涌现出,在城市景观建设上也取得一定的成绩,在公路设计中运用现有的公路设计成果,吸收和消化先进的理念和思想,形成新的设计概念和设计方法。

1、自然景观设计

自然式设计是把传统设计理念作为其设计基础,以新技术作为指导开展的新技术模式,设计中要符合自然界的发展规律,统一合理分析植物群和地形,实现高速良好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要求,是和谐发展模式和发展前景的关键点,目前的设计理念是传统设计和自然设计相融合,把公路景观建设和自然界和谐统一,公路不仅起到了沟通道路的作用,还能体现更多人文化景观,在公路上行驶能够给人视觉享受,并且开阔心情。

2、乡土化设计

现阶段开展的公路优化设计是基于公路上现有植被状况开展的设计体系,并结合自然历史调查结果,让设计融入日然风光,在设计中突出当地的民族特色和景观模式,反映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理念的基础上,不要对当地的自然景观和植被产生破坏,联合当地政府和当地相关保护部门制定完善的生态保护计划。

3、恢复设计

恢复设计主要是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运用多种技术恢复前期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公路建设建设中的废弃材料不利于植被的复苏,所以要针对这种情况开展相应的恢复设计方案,提升其恢复能力,公路建设是为了加大经济发展,方便人们生活,公路设计中土壤定桩的时候要适度合理,不是越深越好,桩子的过深阻碍地下土壤的水分流动,在土地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保障土地资源的产出率是关键,对能够利用的土地资源一定要进行整改使用,在土地上种植植被,对土壤质量进行改善,合理的恢复土地利用率,填海的土地能够作为林业和农业用地使用。

(二)曲线法定线

目前公路设计运用的主要方式是曲线法定的设计模式和设计流程,这类设计工作进程中,很多外国的先进施工理念和施工技术需要引入,对工程技术人员也有较高的施工要求。其工作主要设计思路是,第一,建立圆弧道路,根据固定线路的控制因素确定圆曲线的位置。第二,运用线性曲线过渡,进而确定电弧和连接间的关系。曲线法定线的运用,体现其设计优势,当要对物体和地形进行控制的时候圆曲线应用法最值得推崇,因为曲线法定线不需要寻找焦点和确定导线的位置,该方法在周边曲线连接的时候,多运用直线或缓和的曲线,因而形式变化多样,灵活性更大,曲线定线法在国外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论体系形成也很完整,所以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三)断面设计中以点作为设计基础

目前我国运用的设计的软件对断面处理法应用的是统一模板,根据路段的不同套用,但是这种固定的模仿化断面处理方式,在相对简单的路幅设计以及路基处理上可以运行,但是如果遇到比较困难的问题,就不能满足更加严格和细致的设计要求。

(四)数字地面模型解决复杂工程计算

在路面设计中开始广泛运用数字地面模型技术,国内也开始进行相关技术的引入,并且在实践中得以运用。数字地面模式专业上简称数模技术,主要是借助计算机作为设计辅助工具,期间运用大量的三维地形点构网,在数据处理和转化中模拟地面状况,包括地面的起伏变化情况,植被的分配,以及相关技术方案的施行可行度分析。这项技术的运用,让施工人员无需亲自到达现场,通过数据对地貌地形的模拟,提升工作效率,技术水平的发展,测绘数据模拟软件的水平也得到提升,并且其应用领域也得到延伸。

结束语:

道路设计中新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得到应用,很多技术在过去因为技术水平限制不能运用技术现今也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在设计中新的理念和设计深入研究非常必要,这不但为设计工作带来活力,同时还能为道路设计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桂佩华.浅谈公路建设过程中新技术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4):42-43.

新技术新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油地质 新理论 新技术 新方法 勘探开发 应用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于石油、天然气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石油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一种十分重要的能源。由此石油开采工业的难度逐年提高,油地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在勘探开发中的应用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和重视。

二、油地质勘探开采工作在理论上所取得的进展

世界石油地质理论在科学理论方面主要取得了以下几点突破,主要表现在板块构造理论、储层流体地球化、层序地层学和储层横向预测这四个方面。

1.板块构造理论的研究和发展主要是通过与盆地石油含量分析技术相互结合而得出的理论,通过这套理论研究使得人们充分的认识到了克拉通盆地以及裂谷盆地等各种类型的含有石油的盆地的具体地址特性,这对于我们研究油地质的特征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初人类将有机地球化学进行了十分深入的研究,充分发挥了化学动力学的作用,实现了生、排烃的定量模拟,而且充分利用这一方法制定了一种全新的资源评价方式,在有机地球化学的研究中引入了能够对成熟勘探区的资源进行测评以及做出客观分析储集层流体的一种方式,这对于油地质理论研究中关于成藏模式的研究以及在地质学开发这一问题的研究等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在油地质理论的研究过程当中,关于这方面层序地层学理论的研究要比传统的地震地层学的相关研究要更加的深入,在对层序地层学理论进行研究之前首先要对沉积体系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还要对如何有效提高层序地层学理论的分辨率以及如何才能够使得层序地层学理论能够与陆相地层之间进行良好的相互适应等问题进行十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通过层序地层学理论这一理论指导对含有石油的地带的实际位置进行预测,而且在当今的油田勘探过程中该理论的应用价值应经被人们所广泛的接受。

4.在油地质理论研究的过程中详细的地震资料以及相应的利用钻井进行预测的方式对其层位进行相应的标定以及综合分析等方面的进展已经使得人们在油井四周的地层研究的分辨率取得了明显的提高,这是当今时代进行储层横向预测过程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手段和方式。

三、油地质新技术、新方法在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1.通过采用新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油田的生产效率,实现老油田的增产

通过在油地质勘探开发的过程中新技术的运用是老油田增产的主要方式。例如:在墨西哥湾的一些靠石油为生的一些国家通过采用埃克森公司的技术,将老油田的生产量提高了许多,这是传统的技术所不能够比拟的。这种技术中首先就是通过运用分辨率比较高的方式对油田的岩性进行相应的探测;之后在通过一些手段向其中加入一些混合物,从而使得岩层中存在的一些裂缝被塞满,从而使得老油田的生产量能够有所增加;通过采用三维地震勘探仪器使得油田中参与的石油能够被完全开采,而且能够检测出存在于油田周围的一些新的油层,而且利用这一技术还能够准确的探测到在海底中所蕴藏的石油资源,在墨西哥国家海底中蕴藏着有百万吨以上的石油;在阿拉斯加通过连续软管这种新的钻井方式实现对传统的开采方式需要成本非常高的石油的开采。

2.在低渗透的油地质勘探开发中应当注意的相关问题

根据我国石油资源的储备情况调查研究发现,低渗透石油资源占我国石油储备总量的一半以上,为了能够真正实现我国油地质勘探开发技术水平的跨越式发展,更好地满足我国工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求,做好低渗透油田的勘探和开采工作已经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我国目前对低渗透油田的开采在勘探技术、钻井技术以及对传统油田的增产改造和并网规划等方面都需要做出新的突破。在对低渗透油地质进行开采的时候要求尽量使用低压钻井的相关技术,例如雾化钻井、充气液钻井等方式实现;在进行井田开发的过程当中要求使用非射孔方式,并将无伤害钻井技术与裸眼完井技术两者进行融合,确保能够安全的打开油井;同时在低渗透油地质的资源勘探与开发过程当中要求根据当地实际的井网密度灵活的运用好密井网、强驱替;为了进一步提高油田的开采价值和经济效益,在一些低渗透的地质进行开采之前要结合当今先进的科学技术做好油井的改造工程,例如通过水力压裂的方式在油田中制造一些裂缝,这种方式在国外的油田资源开发过程中是十分普遍和常见的;在低渗透油地质的勘探和开采过程当中,也要充分的利用自然能量,结合人为的强驱替方式,来实现对低渗透油地质的勘探与开发工作。

3.在含水量比较大的时期对注水开发油田的水驱油的收率应当提高

根据我国现阶段在进行生产的油田实际情况调查发现,其含水率普遍都比较高,不过其生产能力以及石油的储量仍然非常高,为了能够真正的保护我国石油开采行业的发展稳定,在对这类含水率比较高的油田的石油开采工作必须要做好。这类油田通常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这类油田的油层大多都被水层所淹没,所以在未来注水开发油田的水驱油的收率的主要工作就是要做好薄砂层以及三角洲状砂的残余原油储备。

现阶段我国的石油开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限制,例如:在水驱油开采工作结束之后进行驱油的工作效率比较低以及石油开采中的平面波及和石油厚度的波及等这几个方面的影响,可以说要真正实现对这类油田的开采就必须要做好水驱采收率,所以说在含水量比较大的时期做好这三个方面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现阶段在我国共有8个含水量比较大的油田,其石油开采的收率平均为39.1%,能够从油田中实际开采出的石油大约为26%,可以说有超过13%的石油资源不能够被我们开采出来,石油开采过程中这个问题必须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4.向油田中注入空气来实现石油开采率的提高

现阶段我国的石油开采工业中采用注入空气的方式已经成为一项非常纯熟的工艺水平,这一效率也为提高我国石油开采工业水平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帮助和作用,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会由于其成本的限制更不能够普及这项技术,而在未来的油地质勘探以及开采中合理运用此项技术已经势在必行。

现阶段石油开采工业中注入气体的方式的特殊优势就是其是通过物理条件以及广泛的地质条件相结合而实现的,而且与其它的石油开采方式之间的结合比较容易实现。根据我国石油储备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知道我国的石油资源储备主要可以分为低渗透油藏、深层油藏、气顶油藏、高含水油藏、高粘油藏这几种情况,如果能够做好利用注气的方式实现对这类汽油资源的开采工作,在我国石油开采工业的发展历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且这类较难开采的石油资源储备量在我国的石油资源总储备量中占据着80%以上。

四、结束语

石油资源是国家发展和进步的必备资源,合理的开采石油资源对于推动我国未来发展和服务于子孙后代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本文中笔者就油地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在勘探开发中的应用进行了几点探讨,希望能够对我国石油开采工业的发展和进步能够有所帮助。在以后的工作中还要不断的加强对石油勘探、开采工业的研究,以期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的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术才,平洋,王者超.基于离散介质流固耦合理论的地下石油洞库水封性和稳定性评价.《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11期 .

新技术新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体验式 职业指导 新方法

中图分类号:G473.8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059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根据地方性院校的生源结构及教学模式进行了调查与探讨,并就应用在职业指导的方式方法进行了自身的研究,以下就院校在职业指导方面遇到的问题及如何引用“体验式”职业指导新方法进行有效管理进行推介。

1 “体验式”职业指导新方法产生的背景

高校传统的职业指导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体验式”职业指导新方法应运而生。此处先就当前社会就业形势及传统职业指导的不足之处进行探讨:

1.1 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压力

自1999年全国高校扩招以来,每年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同时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东莞地区的高校普遍是以东莞本地生源为主,这种在家门口办学的特点存在一定的弊处,特别是独立院校的学生生源结构就决定了学生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及价值观多样化,这使得他们面临多元选择的困惑,具体表现为学生依赖性强、学习积极性不高、对未来缺少规划,往往在学生毕业时,他们会感觉到彷徨与迷惘。

1.2 传统职业指导方式的不足

传统职业指导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确实发挥过应有的作用。但随着就业形势的改变,其不足之处也逐渐显现出来。传统职业指导把“学”与“实践”割裂开来,学生仅仅获得“被告知”的知识,永远只能停留在“知道”的层面上,至于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决策能力、适应社会和环境变化能力的培养等方面都无从谈起。在传统培训中,学生是被动式的参与,仅停留在感知的程度上,而就业是一个实践过程,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提高就业综合素质,提高择业成功率。

2 “体验式”职业指导新方法的介绍、功能与作用

“体验式管理培训法”培训的对象是从业人员或预备从业人员,除了进行工作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的培训外,更多的是让学员通过各种体验方法进行企业文化、职业道德、献身精神、人际沟通等技能素质的培养。把“体验式管理培训法”结合高校职业指导的实际情况,创新了高校“体验式”职业指导新方法。

2.1 “体验式”职业指导新方法的介绍

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引入“体验式”培训理念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一般而言,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特点是让受教育者系统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或一个领域和一个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不是针对某一特定的职业或工作。“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合理移植将会给传统的高校职业指导带来以下转变:学生将由“被动接受” 向“主动拓展自我素质”转变;教学内容将由“单纯的政策法规讲授”向“更广泛的职业素质的训练”转变;教学中心将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教学方式将由“单纯课堂讲授”向“多种方法并用”转变;教学重点将由“注重课程本身”向“注重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转变。

“体验式”职业指导新方法,改变了传统的“就业指导”模式。真正意义上“以学生”为主体,落实“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实现职业指导全程化、专业化,构建了高校相对完善的职业指导体系建设。

2.2 “体验式”职业指导新方法的功能

2.2.1 “体验式”职业指导新方法的导向功能

一切的职业指导都是以人为本,“体验色”职业指导新方法的导向功能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对不同职业角色的具体要求,培养职业角色意识,了解企业文化,价值、经验和规范,从而确定个人职业理想,懂得个人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的职业道路。

2.2.2 “体验式”职业指导新方法的定向功能

“体验式”职业指导新方法的定向功能主要是基于运用多种测评方法与人职、能职匹配相结合,帮助得出学生对职业选择上能有更客观与科学的判断。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择业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对个人做出明智的职业选择起到了重要作用。

2.2.3 “体验式”职业指导新方法的信息提供、能力训练功能

“体验式”职业指导新方法的信息提供、能力训练功能是一个整体功能。其包括在职业指导中根据学生针对目标职业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能力训练以及在收集、整理相关信息对学生进行指导。总体而言,“体验式”职业指导新方法的信息提供、能力训练功能能让学生在增强自身能力与选择目标职业中处于有利位置,取得了求职、择业的主动权,也为了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基础。

2.2.4 “体验式”职业指导新方法的促进发展功能

“体验式”职业指导新方法的促进发展功能主要体现在促进职业发展与职业心理健康发展两方面。通过认知、选择、总结、反思这四个“体验式”的核心步骤,不断完善职业发展的方向,最终促进了学生在个人能力、个人发展空间、为社会做出的贡献都有比较大的提升。

2.3 “体验式”职业指导新方法的作用

2.3.1 “体验式”职业指导新方法可以帮助职业选择

有效地帮助求职者实现就业是“体验式”职业指导新方法应用的最基本的作用。通过“体验式”职业指导新方法的应用,可以帮助求职者解除“职业意识缺乏”、“难以定夺职业决策和策略”、“职业信息匮乏”、“自我认识不足”等各种有碍于职业选择的问题。

2.3.2 “体验式”职业指导新方法可以帮助职业选择稳定

许多求职人员在进行职业选择进入了岗位后,由于不能适应岗位要求,或难于融入企业文化等问题造成的职业选择不稳定比比皆是。“体验式”职业指导新方法从一开始就相对科学、客观地给求职者做出测评、并给予指导,协助其完成职业规划。“体验式”职业指导新方法同时强调跟踪服务,强调过程服务,排除了更多的不稳定因素,帮助职业选择稳定。

2.3.3 “体验式”职业指导新方法可以帮助实现职业生涯的发展

“体验式”职业指导新方法重视职业指导的全程化,在指导求职者做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会以比较系统的理论与操作去帮助求职者做出相对完善的规划。伴随着求职者职业生涯的发展,可能会出现新的问题,职业指导会全程化地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更好的分析与建议,从而让求职者在其职业生涯上有长久稳定的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体验式”职业指导新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成效,对于学生在职业目标定向、人职匹配认知、职业能力训练与职业生涯发展意识等方面水平的提高都有着显著效果。对于其存在的不足,要进一步总结地方性独立学院其他职业指导方式中的成功经验,继续探索,不断完善,并且加大工作力度,让更多的同学从中受益。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下,学校职业指导理念和形式的不断创新下,更多为广大同学所喜闻乐见的辅导方式会应运而生,地方性独立学院的职业指导体系将更完善。

参考文献:

[1][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3]薛保红.体验式培训师培训教程[M].中国计量出版社,2009.

[4]章义伍.共赢领导力:提升领导能力的五种技术(第一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EB/OL].教育部网站,http://,2008-2-24.

[6]韩威,祁金利,魏搏.多层次、综合式大学生职业辅导模式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8,(15).

[7]韩威,魏搏,蔡甄.教练技术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9).

[8]陈静.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实践教学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1.

[9]吴旭红.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关系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1).

[10]陈健源,于海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存在的问题与实践探索[J].阅江学刊,2011,(3).

新技术新方法范文第4篇

标签: 2010下半

网络规划设计师

下午试卷2

标准答案

分析

it 分类: 网络规划设计师

1. 本试卷满分75 分。

2. 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填写你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名称。

3. 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填写准考证号、出生年月日和姓名。

4. 在试题号栏内用“Ο”圈住选答的试题号。

5. 答题纸上除填写上述内容外只能写解答。

6. 解答应分摘要和正文两部分。在书写时,请注意以下两点:

① 摘要字数在400字以内,可以分条叙述,但不允许有图、表和流程图。

② 正文字数为2000 字至3000 字,文中可以分条叙述,但不要全部用分条叙述的方式。

7. 解答时字迹务必清楚,字迹不清,将不评分。

从下列的2道试题(试题一和试题二)中任选1道解答。请在答卷上用“Ο”圈住选答的试题编号。若用“Ο”圈住的试题编号超过1道,则按题号最小的1道评分。

论题一 论校园网/企业网的网络规划与设计

校园网(或企业网)是计算机网络的一大分支,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及代表性。对于校园网/企业网,完备的应用是关键,而稳定可靠的网络是基础,完善的安全和管理手段是保障。由于学校/企业的类型和规模的不同,校园网/企业网的规划设计有着多种解决方案。校园网的规划、设计、硬件建设、软件建设以及网络的使用、扩充等都要从全局、长远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网络的安全性、易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等。

请围绕“论校园网/企业网的网络规划与设计”论题,依次对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概要叙述你参与设计实施的网络项目以及你所担任的主要工作。

2、具体讨论在校园网/企业网网络规划与设计中的主要工作内容和你所采用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以及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3、分析你所规划和设计的校园网/企业网网络的实际运行效果。你现在认为应该做哪些方面的改进以及如何加以改进。

试题写作要点:

一、论文论述的是校园网/企业网网络,要体现出校园网/企业网的应用背景,例如校园网中的教学、科研、资源共享等,企业网中的生产、销售、库存等应用。

二、叙述自己参与设计和实施的校园网/企业网网络项目应有一定的规模,自己在该项目中担任的主要工作应有一定的分量。

三、能够全面和准确地描述该校园网/企业网网络的应用环境和需求,深入地阐述采用了哪些技术和方法,这些技术和方法要针对校园网/企业网网络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四、对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应有具体的着眼点,不能泛泛而谈。

论题二 论网络规划与设计中新技术的使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也可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在计算机网络的交换技术、网络安全技术、光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网络存储技术等等诸多方面不断地涌现出各种新技术。在网络规划和设计中,如何根据项目的现状和实际需求,积极地引进和使用新技术,是网络规划设计师的职责。

请围绕“网络规划中新技术的使用”论题,依次对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概要叙述你参与设计和实施的网络应用项目以及你所担任的主要工作。

2、具体阐述你在网络规划与设计中采用了哪些新技术和新方法,使用这些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背景、需求和目的是什么?

3、分析你使用上述新技术、新方法的效果如何,以及相关的改进措施。

试题写作要点:

一、论文论述着眼点是网络技术,且是新技术,所论述的技术过于陈旧就不符合要求。网络新技术可以涉及到:光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网络存储技术、安全技术等方面。理论上比较成熟而在工程上没有大规模普及应用的技术也可算新技术,例如IPV6技术等。

二、叙述自己参与设计和实施的网络应用项目应有一定的规模,自己在该项目中担任的主要工作应有一定的分量。

新技术新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萃智创新方法;甘蔗机械;研发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S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24-0019-03

一、萃智创新方法理论

萃智(TRIZ)创新方法理论是由前苏联发明家阿利赫舒列尔(G.s.Altshuller)在1946年创立的,Altshuller也被尊称为TRIZ之父。萃智(TRIZ)的含义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其拼写是由“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俄语含义的单词首字母(Teoriya ResheniyaIzobretatelskikh Zadatch)组成,在欧美国家也可缩写为TIPS。

萃智创新方法理论是分析了世界上大量高水平的发明专利,总结出各种技术发展进化遵循的规律模式,以及解决各种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的创新原理和法则,建立一个由解决技术,实现创新开发的各种方法、算法组成的综合理论体系,并综合多学科领域的原理和法则,而建立起来的理论体系。

萃智创新方法理论成功地揭示了创造发明的内在规律和原理,相对于传统的创新方法,它着力描述清楚并强调系统中存在的矛盾,其目标是完全解决矛盾,而不是采取折衷或者妥协的做法,而且它是基于产品或技术系统的发展进化规律去研究整个设计与开发过程,而不再是随机的行为。尤其它采用了科学的问题求解方法,将特殊的问题归结为TRIZ的一般性问题――问题模型,再应用TRIZ中的相应工具去寻求解决方案的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最终得到针对初始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充分体现了科学的问题求解思想和特征。

萃智创新方法理论的强大作用正在于它为人们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了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工具。萃智创新方法理论认为,一个问题解决的困难程度取决于对该问题的描述或程式化方法,描述的越清楚,问题的解就越容易找到。萃智创新方法中,发明问题求解的过程是对问题不断描述、不断程式化的过程。经过这一过程,初始问题最根本的冲突被清楚的暴露出来,能否求解已很清楚,如果已有的知识能用于该问题则有解,如果已有的知识不能解决该问题则无解,需等待自然科学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该过程是靠ARIZ算法实现的。

二、甘蔗机械研发旧模式存在的问题

甘蔗机械研发旧模式是通过对甘蔗机械的需求分析,得出产品设计要求作为甘蔗机械开发的设计输入,根据设计输入通过设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及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创新直觉和创作灵感反复计算和试验,最终才能研发出满足设计要求的产品。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往往由于为了满足设计要求,需要解决的问题非常复杂,那么尝试的次数就要很多,如果解决方法是某一领域的经验的话,则尝试的次数就会少一些,但是如果在某一领域找不到解决方法的话,设计人员就要到其他领域去找了,那么这种尝试的数量就很大。

2.要求设计人员要掌握心理学知识,比如头脑风暴、直觉知识和创造力等。直觉和经验是很难在一个组织中传授给别人的。这就导致了被称为心理惯性的现象,发明被局限在某种经验之中,在新产品概念设计阶段,不可能产生多种解决方案。

三、萃智创新方法在研发中的实际ig_用过程介绍

萃智创新方法在产品研发中的运用过程:设计人员首先将待设计的产品表达成为萃智(TRIZ)问题,然后利用萃智(TRIZ)中的工具,如发明原理、标准解等,求出该萃智(TRIZ)问题的普适解或称模拟解,最后设计人员在把该解转化为领域的解或特解。

设计人员首先运用创新方法体系通过对技术系统进化分析和问题分解,识别内在的技术矛盾,针对技术矛盾和工程问题使用萃智(TRIZ)方法解决问题并找到多种概念方案,为确定技术方案提供更多更全面的选择方案。

在对主要的技术难题攻关时,通过对材料学、金属加工等其它相关专业领域专利查询、搜索解决方案知识库、运用萃智(TRIZ)创新方法原理等得到解决方案。如横输送系统得到退让活块结构、带张紧的皮带传动等多个解决方案;甘蔗切割系统得到自适应刀盘、水刀切割等解决方案;甘蔗剥叶机剥叶系统得到橡胶指剥叶元件、高速气流剥叶等解决方案。通过对这些方案的优选和可行性、可靠性验证,并根据现有技术条件、技术成熟程度、制造成本等因素确立选定其中的技术方案进行开发设计,从而大大降低了解决问题的难度,减少了反复尝试试验的次数,缩短了产品开发时问。

应用计算机辅助创新技术(CAI)工具对产品研发过程中问题的转化、定义和求解、用CAI软件创建组件功能模型、进行系统理想度分析、创建技术难题的RCA及资源分析,使设计人员的产品研发过程思路更加清晰,对技术难题的求解更加准确、全面,对问题的解决更加系统。例如:

如在针对甘蔗破头率高及刀片易磨损等技术难题,借助计算机进行技术方案仿真分析,使公司找准产品技术研发突破口,找到最优的技术解决方案,可以大大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如通过对甘蔗切割刀盘系统分析,找到刀刃变钝的主要原因,选择最恶劣的工作状态,针对不同材质和刀具结构的技术方案,对刀具的工作冲击过程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刀具应力、刀具碰撞作用力指标对各种方案进行对比,校验技术方案的可行性。经仿真分析,最终确认刀片主体采用45号钢材料、刃部采用非常耐磨、且耐冲击的GU30硬质合金钢材料的3号技术方案,通过硬质合金钢熔化与刀身的基金属碳钢结合在一起,使硬质金属合金切削部分比刀具基金属硬度更高,刀具形成耐用主体和硬质抗磨损工作面,熔化的硬质金属合金将刀具硬化。当刀具结构中的最大应力出现在刀刃部位,应力最大值为2146MPa,由于刀刃采用了高硬度钨铬钴合金材料,应力最大值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降低,且未超过材料屈服极限值,即可认为在与石块碰撞过程中不会出现塑性变形,也未超过材料抗弯强度值,因此不会出现断裂。

萃智创新方法在产品研发中运用,有效地解决了甘蔗机械研发旧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使产品研发中可以快速获得多种概念解决方案,并通过分析找到产品技术研发突破口,确定最优的技术解决方案,可以大大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

四、创新方法在运用中的提炼,模式的固定

运用创新方法理论在运用中,重点应注意通过对技术系统进化分析和问题分解,识别技术矛盾,然后通过专利查询、搜索解决方案知识库、运用TRIZ创新方法原理等形成概念解决方案,再应用计算机辅助创新技术(CAI)工具解决技术难题,才能高效地正确解决问题,大大提高了研发效率。

通过创新方法理论运用,可以为研发人员打破传统思维束缚,突破思维惯性,打开创新思维,并提供了一种高效的解决复杂问题的全新途径。为了把这种好的研发模式保留下来并在今后的产品开发中更广泛地应用,应在此基础上建立全新的技术创新研发体系,把这种高效的创新方法研发模式固定下来。

可通过明确基于TRIZ理论的创新流程,寻找与企业原有创新流程的结合点,对企业原有的产品研发流程进行改进和创新,构建萃智(TRIZ)创新系统平台,并辅助对设计人员开展基于萃智(TRIz)理论的创新能力拓展的培训,通过对研发中心的软硬件建设,建立起全新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创新方法在企业的应用,促进企业主体和企业内部人员创新能力的提高,提升企业在产品创新、方法创新、市场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和组织创新等方面的创新水平,从而有效加快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技术创新方法国际比较与案例研究[M].科学学出版社,

2011.

新技术新方法范文第6篇

英文名称:Chinese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physics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长江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672-7940

国内刊号:42-1694/TV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4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新技术新方法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新技术;新方法;公路设计;应用

新技术和新方法运用于公路设计这一理念就是要在传统公路设计的基础上,汲取以往的成功经验,使之不断地将新技术和新方法将其融合,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公路设计中,从而不断地服务于公路设计。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公路建设可谓是遍地开花,不论是公路里程,还是通车里程每年都在创新高,而且初具规模。但是,越先进的公路设计越能促使经济发展,也能为公路施工提供更多的帮助。因此,本文在相对优越的技术和方法中进行选择,并对其应用作了简单的分析和思考。

一、新技术新方法在公路设计中的应用

1.曲线法定线的应用。

在国外许多公路设计中,普遍都是运用曲线法定线这种方法来设计,相应地,由于这种方法在众多公路设计中的应用也使得公路在投入使用后取得了一定的良好效果,所以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内外许多工程师的重视。

曲线法的定线思路是在遵循一些特定规律的基础上来确立圆弧所在路线上的设计主导地位的,并且在定线的同时要根据控制因素来确定圆曲线的准确位置,进而再去利用直线和缓和曲线来决定圆弧与圆弧之间,连接和过度之间的这些关系。采取这样的定线方法,具有以下两个好处,第一是可以直接采用圆曲线来针对主要地形或者物体进行控制;第二是用直线或者缓和曲线去连接周围的曲线可以使之多变灵活,从而就不需要去寻找导线和焦点的位置。由于曲线法定线这一理念是在国外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时间运用过的,因此它不仅拥有实际操作的优势,同时也具备一套相对完善和成熟的理论基础。

在实际操作中借助曲主要点的切线方向互相交错而获得的导线和交点,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设计以及图表的相关需要,并且进一步将其思路拓展开来,也可以使圆曲线的定位和建立更加具有灵活性,从而解决众多复杂的控制要求这一难题。

2.网络化公路设计管理系统的应用。

我国许多公路设计研究院,普遍都存在竞争力缺乏或发展缓慢的这一现象,为了解决这一现象,公路设计院也投入了相应的人力和财力,最后得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管理体制的欠缺落后。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扩大,不少研究院纷纷改变了自己的管理体制,并且采用了项目管理体制。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一体制的实施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工程不能按期完成项目、成本总是超出预算标准、缩减或更改设计图纸以减少成本支出和缩短施工周期等。

首先,采用网络技术进行公路设计项目管理这一模式的运用打破了传统企业管理的等级制度结构,并且取代了过去分工的组织形式,构成了一个企业家联合体、非中心化的网络模式,并且实现了由各项目小组来实现网络化项目管理的协作组织模式。

其次,实现了对查询项目计划中人力资源的分配。这一操作方法是通过网络的形式,直接将项目的计划到网络系统中,各项目小组或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客户端查询各自的项目任务以及项目安排,成员在登录网络平台后,首先要查看自己的任务,并且阅读相关的资料和任务要求,确认无误后在点击确定按钮,则该项目就正式启动。

再次,一般情况下公路设计都是经过不同专业和各部门之间相互合作来共同完成的,然而网络化管理系统的文档和问题这两个功能就可以直接取代以上繁杂的程序,使得公路设计更趋于方便简洁,高效适用。这两个功能的作用是,使用文档功能可以相互间提取资料,并且可以使资料共享,从而免去复杂的纸质文件交接方式;使用问题功能,可以及时地解决工作人文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并且可以通过在线进行相互交流和讨论,以确定最佳的解决问题方案。因此,这一网络化系统运用在公路设计中不仅增加了公路设计管理的科学合理性,同时也提高了公路设计的效率,节约了大量的设计时间,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该公路设计计划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以点为基本元素进行横断面设计法。

我国公路设计所使用的设计软件一般采用的横断面设计方法都是“模板法”,也就是最为常见也是最为普遍运用的横断面处理方法。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它不需要太多的复杂程序,并且在不同的路段只需要提供相应的模板,直接套用就行。当然,有些软件也不止这点功能,相应地还提供了其他的扩展功能,比如建立自定义模板。但这一功能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在比较简单和常见的路段中利用该软件的自定义模板来设计和处理基本上没什么问题,但是遇到相对复杂的横断面问题是,就会显得力不能及,即使勉强达到,也会在另一方面投入很大的时间和精力。

在所有的横断面中,都具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是由许多的横断面点相互连接而组成的,只要我们把这些面点控制住了,也就控制了横断面线的产生,所以这种技术的存在为公路设计的工作者提供了一系列具有专业功能性质的宏命令,有了这些宏,再适当具备一些程序开发必备的思路,横断面的设计就可以迎刃而解,轻松实现。

二、公路设计需要考虑的几点基本因素

1.节约土地资源。

人口的增多、城市化的加剧、土地沙漠化的蔓延等这些因素都使土地资源日益紧缺,不断减少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这些因素的不断侵蚀下,土地资源越显珍贵。因此我们在公路设计的同时,要以尽量节约土地资源为主,使之更加科学合理。

2.以原有的公路为设计基础。

新公路施工必然会利用更多的土地,新公路的投入使用也必然会使原有的老公路被遗弃,从而造成土地的浪费。因此,我们在公路设计的同时要尽量考虑以原有的公路为设计基础,利用现代化的公路设计理念同原有的公路特点相结合,进而在其基础上作重新设计更改,使之达到一定的使用功能。这样做不仅节约了土地资源,相应地也节约了公路施工的开发成本。

3.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由于公路设计以及公路施工都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工程项

目,其公路也具有线路长这一特点,在施工中势必就会穿越各种自然生态系统,比如各自然保护区,以及动物保护区、公园、草原等等。由于公路在穿梭这些地区时,或多或少的都会对该区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和破坏。因此,在公路设计的同时我们应当尽可能避免从这些地区穿过,以保证原有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和独特性,或者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该地区的影响和破坏,从而使人类的发展与自然生态相平衡。

三、结论

总而言之,在公路路设计上力求更科学合理外,设计时还要使道路更加人性化,更多地考虑使用者的感受,更多地体现“以人为本”的道路设计新理念,让道路的使用者更加安全舒适,最大程度的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另外,还要讲求环保,提倡人文精神,共建一个美好和谐的交通路况格局。

参考文献:

[1] 赵秀锋.简议新技术及新方法在公路设计中的应用[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1

[2] 司树文.浅议公路设计中新技术及新方法的应用[J].中国科技纵横,2011

新技术新方法范文第8篇

关键词:创新方法;创新思维;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创新是进步的灵魂。当前,不论在哪个领域,创新成为都成为了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特别是在灵活性特别强的建筑领域,创新更是推进建筑设计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建筑设计是完成建筑物、建筑群及建成区的环境与设施等各类最终产品的首要环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创新要求极高。因此,创新思维建筑设计的生命之源,没有创新,也就失去了建筑设计的美感。

关于创新性方法,如果从广义的范围上来看的话,就是指运用个人的全新的理念和获得的新的知识结合实际的情况来对进行创造,这种思维方式所产生的思想火花,将和常规的思维结果有着很大的不同。狭义的范围上,建筑设计的创新方法,就是利用在建筑中的某一种或者几种元素来进行改革创新,从而改变建筑的原有形式,使建筑具有更加新颖,更有创造性的形式。在建筑设计中,为了使建筑的功能有所提升,以及提高其实用价值和美学价值,开展建筑设计的创新性方法研究很有必要性。

1创新性方法的特征

建筑设计创新方法对于建筑设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除了具有一般思维的共同本质和属性外,又遵循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具有区别于其他思维方法的独特性质,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1.1逆向性

逆向性思维指的的是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于常规的思维,这种方式多是对于现实中的实践和思想从反面进行思考,并且从中得到思维的闸口。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

1.2重组性

建筑设计师在对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在原有的经验和思维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或者是有所增加或者是有所删减,不固守原有的模式,对这些要素进行重新的组合,形成一种全新的设计思维模式。类似于重组,也可以成为重组创新或者组合创新,这也是一种很好、较容易是实现的一种创新方法,这就是重组性。

1.3实践性

在建筑设计的思维方法论中,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都要以实际情况、实际需求为蓝本,不能脱离实际,要结合具体的实践情况来对其进行创新改造。对于一个特定的建筑设计师,他所拥有的专业知识,所处的时代背景,所接触到的思维理念范围都比较具有局限性。因此,从他的思维中体现出来的建筑设计蓝本,也就具有一定的相对性。他们所设计的具有创新思维的作品,在他们所处的一个时间段内,是一种创新,但是放在历史长河中,可能就不是一种很好的创新了。但是,创新总是不断涌现的,一个时代都会有和这个时代相对应的创新出现。

1.4辩证性

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的研究涉及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的本体主体、客体、方法载体等多方面的研究内容。经研究发现,建筑设计创新思维诸多子系统的要素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认清这些辩证关系,有利于整体把握建筑设计创新思维,也有利于培养和正确运用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方法进行建筑设计创新。

2建筑设计创新性方法

2.1以绿色思维为方法创新导向

当代,绿色节能成为了出色建筑设计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在能源与环境危机的大背景下,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唯一选择。在建筑设计领域,绿色建筑作为建筑领域循环经济的具体体现,作为建筑实体环境友好的外在表现,如何以绿色环保为主题进行创新,成为了我们大家共同的思考方向。绿色建筑要以较小的成本最大限度地控制能源消耗,建筑师应当以绿色思维从事每项建筑设计活动。

此外,创新性思维方法也反作用于绿色建筑设计。

创新对绿色建筑设计的理论、方法、内涵将产生一定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不同的思考问题的切入点、设计内涵的丰富与扩充,以至于设计管理体系也可能作相应的调整。另外,绿色建筑创新方法的推行不可避免的要用到新技术、新材料,也自然涉及了投资造价问题。创新平衡之下的绿色建筑设计应提倡“精宜之道”。“精”是指常规技术精细化,具体项目具体分析;从经验中挖掘提升常规技术的效能,减少资源的浪费。“宜”是四新技术应用适宜化:风险管理意识下与项目定位匹配的四新技术应用。新技术应用一定会有风险,不能因“新”而盲目应用,也不能因为有风险就不用。关键是针对项目本身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应用的模式和范围,控制和化解风险。

2.2以人为本创新建筑设计

我们知道,百年教育,以人为本,其实,在建筑领域,也不例外。建筑创作并不是孤立的,它是人们心理认知以及美学意象的转换和映照。建筑艺术形象应具有充实的视觉表现力和冲击力,具有和当地历史人文地理想照应的特色,因此,应坚持以人为本。人,才是建筑的根本。城市发展中,市政建筑、公司建筑这些迅速增长的新建筑所具有的意义是异乎寻常的,它应该是一座城市的人文代表,是一座城市标志性的建筑,代表的这座城市的发展理念,和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人们息息相关。因为它联系着一种公众精神,聚合力和新城市所承载的首创精神,是新的人文景观、心理认知与归属感的凝聚点,体现着现代人文精神的追求。与象征性的表现、市民自豪感相结合的新的美学意象。

2.3数字技术创新建筑设计

在当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数字技术,在十几年前,还是一个很陌生的概念,但是建筑设计已经发展上千年了。作为一种创新方法,在当代,数字技术越当之无愧。数字技术是一次信息产业的技术革新,同时,它也给建筑设计带来了新的发展,影响着建筑设计的方方面面。数字技术打破以往的简单形体,追求多元的审美情趣。形体塑造方面则反叛了以往现代主义的单一形体和强几何形体,体现为非线性形体的倾向。数字技术在建筑设计领域中的应用更促进了这种多元化的趋向。建筑师可以利用多种建筑相关软件对建筑形体进行任意变换,根据自己的设计灵感进行创新。

此外,数字媒介文化的兴起将原来被看成是非建筑的因素推到了前台,在图像文化的影响下,建筑师营造烘托氛围的手段更加宽泛。在对建筑的感知中,各种因素同时起作用,从科技到时尚,信息与媒介都可以成为建筑的设计元素和表达手段,数字技术对建筑设计的创新发挥了不可限量的作用。

2.4实现建筑设计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不可否定的是,只要是实体建筑,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实体场地之内的。但它不是简单的在一块空地上孤立着,而是与周边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场地环境对于建筑具有很大影响。一般而言,一栋出色的建筑,通常和环境场地创新性地综合在一起,并巧妙地和当地社会的历史文化、生活情趣保持某种内在的关联。此古今中外的建筑师历来都十分注意对于建造场地的地形、环境及地质等的选择和利用,并力求使建筑能够与场地环境取得新颖的有机联系。建筑是自然环境的产物.世界上没有抽象的建筑.只有具体的、地区的建筑。它总是扎根于具体的自然环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受具体地形、地貌环境所制约。

尊重环境的整体性、多样性,创造整体建筑形象,把建筑当做一件艺术品来打造,与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完美的结合,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表现现代建筑新美学观念;同时,反映出建筑设计艺术的本体特征,体现建筑自身的艺术美,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浑然一体。

3 结束语

建筑设计的动力来自创新,建筑设计的发展来自创新。本文以建筑设计中的创新性方法为研究切入点,探讨了创新性方法的特征,从绿色节能、以人为本、数字创新以及与自然融合等角度提出了建筑设计中的创新性方法。本文论据充足,理论联系实际,在建筑设计实践中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叶财华.浅谈数字技术时代下的建筑设计[J].山西建筑。2009(3).

[2]魏志敏.现代建筑设计创新构思论述[J].四川建材,2008(2).

[3]邢凯,邹广天.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方法的双层结构[J].华中建筑,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