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日常管理的要点

日常管理的要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日常管理的要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日常管理的要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冷库 设备 维修 维护

冷库制冷设备在社会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已经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例如:大型冷库是水果、水产品、肉类产品、蔬菜的重要保存库。冷库在确保人们正常生活方面发挥着中重要作用。冷库制冷设备是保障冷库制冷功能的关键。冷库制冷设备的维修与维护是冷库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

1 冷库制冷设备维修与维护工作的要点

冷库制冷设备是维持冷库稳定低温环境的关键。如果制冷设备发生故障则需要第一时间抢修,否则可能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现对冷库制冷设备的维修与维护工作的要点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1.1 重视制冷设备的安装维护

制冷设备的安装过程对后期的维护工作有重要影响。在设备安装设计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设备安装的规章。一定要杜绝安装人员凭个人意志违规安装。一方面,设备安装规章统一了设备安装习惯,后期的维护人员可以对整个制冷设备有清楚的了解。反之如果没有按照规章安装就可能导致维护人员对设备电路等各方面的不熟悉,增加了设备维修和维护的时间和成本。另一方面,违规安装冷库制冷设备容易对设备造成不利影响。例如:减振系统的不科学安装直接影响到设备的稳定性,甚至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最后,重视制冷设备的管道安装是非常关键的。管道保温是确保冷库环境温度稳定有效途径,加强低温环境下管道的保温处理,预防管道发生危险的物理变化是管道安装的要点。

1.2 重视制冷设备及性能的日常监督与检查

冷库制冷设备的日常监督与检查是设备日常养护工作的关键。任何设备在投入使用一段时间后都会出现一些或大或小的故障和问题。及时设备检查可以帮助管理者及时发现设备可能出现的问题,将问题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有效降低设备检修成本。做好设备日常监督与检查工作的关键在于建立完善的设备巡视和检查制度,明确设备正常和非正常运作的性能参数。通过对设备日常的性能参数做有效监控,根据相关数据信息的分析和研究,及时发现隐含的设备运行问题。例如:温度的变化、制冷剂的储存量等等。在制冷设备的日常监督和检查工作中,维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重视维护人员专业技能和专业水平的提升也是非常必要的。最后,设备的保养是是日常维护工作的重要内容。科学的保养能有效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及时更换油和部分磨损零部件、补充必要的制冷剂等等是设备日常保养的重要内容。

2 做好冷库制冷设备维修与维护工作的对策

制冷设备的稳定性直接影响了冷库温度的稳定性。做好冷库制冷设备的维修与维护工作能有效控制冷库的管理成本,确保冷库正常运作。本人结合自己在冷库的多年工作经验,现对冷库制冷设备的维修与维护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 严格执行制冷设备的安装规章要求

首先,在设备设计安装阶段就需要将设备后期的日常养护纳入设计的考虑范围。在设备安装过程中要选择通用标准的零配件,设备的电路设计等都需要遵循严格电路安装要求,同时安装结束后要绘制好整个制冷设备及整个冷库电路的路线图,方便后期日常维护工作的开展。其次,制冷设备的工作环境其温差比较大。对制冷管道除了要做好管道的保温工作,可以采取在管道外包裹保温棉的方法。对处于高温环境的设备要重视排气扇等设备的安装,将温度控制合适范围内,提高设备稳定性。最后,在设备安装后对整个设备系统进行一次严格的排查,检查防震装置的安装情况,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做及时调整。在设备安装过程中要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并对设备安装使用后暴露的问题被认定为安装不当造成的要追究责任人责任。

2.2 重视制冷设备日常维护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提升

首先,对于从事制冷设备养护工作的工作人员必须取得了一定的岗位资质,掌握一定的制冷设备日常养护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严格岗位人员筛选提高设备养护岗位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其次,重视养护岗位人员的专业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在专业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增加职业道德方面的专业培训是有必要的。通过培训提高职工的职业素质和岗位责任意识,还可以帮助职工认识到日常养护工作的重要性,积极重视自己的工作任务。最后,建立有效绩效考核制度。结合设备养护工作的性质,在职工的绩效考核中将日常养护工作的开展落实情况纳入考核范围,确保日常养护制度有效执行。

2.3 制定科学的设备养护制度

设备的养护制度是规范和制度工作人员日常工作的重要制度体系。结合冷库的实际情况,制定冷库的设备养护制度体系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对设备正常运作的各项性能参数整理成册,作为监测和检查设备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标。其次,对设备养护的日常工作及日常工作流程做出明确的规定,规范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最后,对设备养护过程中出现的异常问题,对问题的申报制定科学流程。即要将设备的问题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同时也需要给出问题检修意见,以便以最快速度对设备出现的问题进行检修。制定设备日常养护数据档案是非常必要的。对日常养护记录的设备数据定期进行分析处理能提高日常养护的工作水平。

3 结语

冷库在社会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社会生活物资存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冷库制冷设备是冷库工作的核心,是冷库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冷库制冷设备在运作过程中极易发生或大或小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冷库的日常运作。重视冷库制冷设备的维修与维护工作是保障制冷设备稳定工作的关键。做好冷库制冷设备的维修与维护工作将有效推动冷库经营的经济效益,对当前社会经济建设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常洁莹.冷库制冷设备维修与维护工作的要点和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9).

日常管理的要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煤制油 煤化工 设备管理 信息化管理 控制要点 实施要点

1 引言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中国能源需求维持高速增长,原油进口量不断刷新历史纪录,至2013年我国原油进口依存度可能突破60%,石油资源瓶颈已成为制约国内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发展清洁高效的可替代能源是应对石油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我国总的能源特征是“富煤、贫油”,煤制油已成为我国能源战略安全的一个重要趋势。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作为世界首套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示范项目拥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

鄂尔多斯煤直接液化项目自2008年底首次试车一次成功,通过一系列流程优化及设备国产化改造,克服高温、高压、高磨损等诸多技术难题,目前已实现商业化稳定运行。在工艺设备优化过程中发现:复杂的介质工况及固、液、气三相操作环境,给生产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耐用性带来很大压力,生产操作难度极大,安全隐患多,同样也给设备管理带来难题,常规的设备管理程序已不能解决煤制油设备管理现状中所带来的问题,适用煤制油自身需要的的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在实际设备管理当中逐步体现出其重要的一面。为此,本文结合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在建设及应用过程当中面临及解决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以供学习、交流。

2 设备管理基础信息标准化

通常情况下,煤制油、煤化工设备管理对象涉及面较广、管理事务复杂、涉及数据类型多样,以及保障性质强等显著特点,给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设计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这就要求技术人员在系统的开发和设计当中,应具备较强的软件开发技术和管理服务水平,从而提高系统的运行和作业能力。

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设备管理的基础信息内容包含基本的专业设备台帐信息、装置信息等,基础信息设置又包含设备类别划分、参数分类、参数定义等。煤制油、煤化工设备类别划分、参数分类、参数定义与石油炼化行业均有不同之处,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在调研、建设期间,鄂尔多斯煤制油和系统建设单位紧密沟通,充分结合煤制油设备与石油炼化设备的共性与特性,在原石油炼化设备类别编码基础之上更新、完善了很多内容,逐渐形成了一套适用煤制油设备专有特点的基础信息设置体系,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对设备管理内容及功能合理划分,为设计系统提供了基本的准则及依据,同时为设备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管理提供了保障。基础信息设置的标准化直接关系到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质量。

3 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在鄂尔多斯煤制油实施、应用中的控制要点分析

鄂尔多斯煤制油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实施、应用中控制要点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软件层。在控制系统的软件方面,需要确保系统采用的技术先进性,以满足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日常管理,满足煤制油企业生产与管理的需要。这就决定了技术人员在开发基于煤制油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软件时,应该采用面向技术对象进行开发。同时,还要保证面向技术对象开发的应用软件能够支持互联网上的客户/服务器体系架构及与相关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信息交互。

业务层。鄂尔多斯煤制油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业务包括日常办公、设备档案、运行管理、缺陷故障、计划、检维修、合同管理、综合管理(资源市场管理)、报表管理、固定资产、知识管理等,重点业务在缺陷故障、计划、检维修三个核心模块,并以计划为中心前后连接为一体。如何控制月度及年度检修费用、编制月度及年度检修预算费用,计划的编制、审批、、工单签证等环节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鄂尔多斯煤制油结合自身设备管理特点,对每一个环节要点都做了相应控制。一、计划编制负责人为各生产中心设备主管,要求设备主管熟知设备检修规程及施工定额。二、依据计划类别及项目专业分别配置了不同审批流程,基本上所有计划都需要生产中心设备经理、机械动力部专业主管、工程造价主管、计划主管、机动部经理审核同意后才能够并进入检维修实施环节,计划明细中包含项目专业、项目名称、计划预算费用、施工工序内容及所需材料、施工分类、施工单位、计划开、完工时间等信息,检修项目不同工序可以是一条或多条,并链接到待检修设备台帐及所在装置。各审批环节责任人分别从不同管理角度对检维修计划进行审核、审批;三、计划审批通过后由计划主管根据不同计划类型所要求时间节点统一;四、结算工程量以经相关负责人审批后的实际工程量签证为准,工程签证以检修计划为依据,实际工程量超出计划工程量15%以上时,需要重新补报计划并经审核后才能够给予结算,同时在计划准确性方面给予考核。通过以上环节的针对性控制,鄂尔多斯煤制油以综合计划为核心的管理理念通过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得以充分开展并贯彻实施。

在此以月度检维修计划为例,简要介绍如下:设备在运行中出现的缺陷故障,根据缺陷故障的类别,如一、二、三类缺陷,分别转入抢修工单、转隐患及转计划处理、转保运工单等方式进入下一处理环节。转月度计划并完善相关信息后进入月度计划审批流程,各审批环节顺利通过审核后,统一在月末。待下月具备实施条件后,由计划提报人员提交检修工单并打印任务委托单给施工单位,检修完毕后工单关闭,至此实现了由缺陷故障产生到转月度计划,月度计划经审批后提交检维修工单实施的闭环管理。

4 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在鄂尔多斯煤制油应用中的实施要点分析

从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在鄂尔多斯煤制油的实施情况来看,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促使鄂尔多斯煤制油的设备管理实现在办公、管理和决策上的转变,实现办公无纸化、管理程序化和决策科学化等。具体分析如下。

4.1 无纸化的办公模式

无纸化的办公模式,是企业实现信息化的基本表现。在实现无纸化的办公模式过程中,企业应该在配置必要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软、硬件的基础上,加强对投资周期的考虑,超前考虑富余量,从而尽可能防止因反复、重复投资等浪费现象所造成的成本增加。同时,企业应该认真落实设备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对于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操作不熟练、不规范的管理人员,应该定期组织信息化管理系统专业知识的讲座和培训,让设备管理人员从纸版检修计划、报表审批等书面材料逐步过渡到熟练使用信息化系统进行流转、审批及报表导出等工作当中,并通过现场演练,提高设备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操作水平和管理能力。

4.2 程序化的管理模式

优化管理模式,可以帮助煤制油、煤化工大大加强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日常生产与管理当中的应用。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设立系统及应用管理员,负责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日常维护和技术管理,最大限度减少信息化管理系统发生故障的时间,确保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有利于提高系统软件的业务服务能力,降低工作强度,同时负责相关业务模块功能的优化提升,包括设计、改进和控制等方面的工作,鄂尔多斯煤制油依托设备信息化系统研发单位先进的技术平台,逐渐摸索出适合煤制油设备管理的一整套思路,并在原有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模块设计的基础上,先后完善并实现了纪要、公文模版、设备缺陷管理、技改技措施工计划、小改小革施工计划、隐患治理施工计划、科研项目施工计划、外委垫片加工计划、外委修理机加计划等一系列管理应用;另一方面,企业应该加强日常管理工作的规范,可以通过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制度,规范各部门、生产中心之间的工作流程、界面及职权范围,逐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设备管理程序并贯彻执行。

4.3 科学化的决策模式

煤制油、煤化工企业还应该加强对信息化管理系统相关管理机制的建立。对于输入的数据台帐、纪要、故障、计划、工单、合同、供应商、报表等数据进行备份,并确保各类数据的准确性,尤其是计划审批及设备台帐数据新增流程审批,对于关键数据的审核及校验环节应加强重视,以此来实现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实效性。只有在数据准确的情况下进行分析和判断,才能保证领导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制定出符合管理需求的方案。而且,通过调取系统数据,还能够帮助煤制油、煤化工企业真实地了解到设备历次检修档案,便于对设备的高效管理。

4.4 相关信息化管理系统集成

目前,煤制油、煤化工企业中各类信息化管理系统蓬勃发展,包括生产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系统、物资采购系统、LIMS、ERP、状态检测等等,这些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及业务交织且侧重点各有不同,如果能够把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与之相关功能巧妙的搭接集成,避免形成信息孤岛,从而实现信息化管理业务领域的全面覆盖及信息共享,将是设备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的新高度。

5 结束语

本文通过结合神华煤制油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建和系统在企业的实施要点,展开分析讨论。可以看出,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通过加强无纸化办公、程序化管理及科学化决策、相关信息化管理系统集成等来进行开发实施和完善,最终实现设备在日常生产与管理中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同时,还可以通过设备档案的系统导入处理及补充完善,尽量避免设备档案保管与维护的难度,以及数据重复填写等问题的发生。除此之外,煤制油、煤化工企业还可借助互联网,实现各企业之间的设备信息交流,提高设备的管理与使用,共同推进煤制油、煤化工行业的良好生产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卫巧,邢辉.浅析化工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际应用[J].炼油与化工,2007,12,(03):23-25

[2] 聂小光.化工设备安全管理创新思路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08,(07):183-184

[3] 付平.化工设备可视化管理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及实现[J].机械,2010,11,(07):11-12

日常管理的要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体系化思路

当前,数字化和网络化的信息技术已经逐渐影响了当代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图书馆的日常管理也逐渐开始转向于高新科学技术主导的时代。所以,要真正认识图书馆在当前高新科学技术影响下的发展,就需要全面分析图书馆在日常管理的过程当中所能够运用到的各项信息技术,并且采取更加高规格、严要求的管理模式,促进图书馆在日常管理的过程当中更具备针对性。所以,各个地区的图书馆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有体系思维,以更加科学的方式进行信息化管理和建设。

1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基本思路

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是以信息化人才作为核心,采用更加科学的信息化技术进行应用和发展,以信息化资源的建设作为主要的内容。信息化建设所能够提供的各项高效和优质的服务,是图书馆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依据所在。图书馆信息化的建设重点就是通过这一种服务提高自己的服务效率。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数字化的图书馆出现和发展,已经转变了传统意义上图书馆的信息储存方式,图书馆的信息传递和检索方式也大为革新,这也意味着当前图书馆在信息化管理的过程当中,需要转变传统的方式,要结合这些信息化的手段进行管理,其主要的侧重点包括以下方面:第一,信息化服务的内容需要更加新颖。公共的图书馆除了传统意义上提供一些图书方面的相关信息进行搜索之外,还应该根据图书馆的相关读者的一些个性化需求,进行个性化的资源搜索和定制的情况。用户的需求实际上会在信息化的阶段得到更进一步的满足,从而提高了图书馆在信息检索方面的综合效率。第二,信息化服务也决定了大量的信息已经采用了一些数字化的方式进行储存,特别是一些传统意义上的一些资讯,也转而存储在一些光盘或者其他的数字化介质当中,这样也节省了图书馆大量的馆藏空间,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图书馆在信息调阅方面的一些综合效率。第三,在信息化以及数字化的一些技术不断发展的条件下,公共图书馆也必然要朝着一种更加高效率的检索模式发展方向发展,特别是很多图书馆要充分分析自身在管理过程当中所出现的问题和困境,运用云计算以及相关的信息化系统进行进一步的管理,这样可以更进一步的将图书馆的信息化资源结合在管理与运用的过程之中。由此可见,在信息化手段的影响下,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不仅仅要熟悉各种信息化建设的服务内容以及服务方式,还应该结合信息化的一些具体化的信息和资源,结合当前社会上各类读者的实际需求,进行更进一步的系统化建设。只有采用系统化的方式进行建设,才能够让图书馆的各种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可以结合具体条件进行发展,尤其是在检测的指标和检测方法上进行发展,帮助图书馆进行信息化的发展。

2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体系化要点

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体系化,实际上是整合各项图书馆相关信息化资源进行管理的过程。特别是图书馆在信息化的检测和发展的过程当中,要对图书馆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等方面进行充分评估,特别是要结合信息化的人才资源以及相关的信息资源,对图书馆进行更加全面的建设。而且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都应该统一于实际的管理过程里面,只有结合图书馆的管理和日常运作实际状况,对各项信息化的资源进行调配,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图书馆的信息化发展,并且从过程的测度和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要形成一定的指标思维,这也是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当中需要把握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不能够完全没有具体指标的建设模式,只有具备综合测评的指标,才能够让图书馆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更加具有针对性,在日常的管理和建设过程中调整各项资源,投入到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对象,主要是提供信息化资源和信息服务,而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技术指标和管理指标是最为重要的。从技术层面上看,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过程实际上是结合相关的网络政策以及标准,对图书馆内部的各项运作过程进行信息化改造,让图书馆的管理过程更进一步结合各项信息化技术。而且从另外一个方面上看,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实际上也应该结合相关的信息技术,并且从信息化的模式出发,帮助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的综合效果方面逐渐提升自身的综合水平。当然,从目前的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水平上看,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以及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层面,也是需要进一步关注的。对图书馆结合各项信息化资源进行管理过程当中出现的各种具体问题,图书馆的管理者也应该形成一种具体整合的思维,通过优化信息化管理的手段,综合应用信息化技术并且结合信息化的相关政策,以专业的信息化人才投入到日常的建设管理之中,才能够促进图书馆的信息化发展。

3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体系化思路

第一,从图书馆信息化的建设主体上看,信息化的建设主体应该充分认识到图书馆进行信息化建设世一项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的建设行为。因此,信息化的专业人才是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过程的那个汇总最为理想的主体,在建设的过程当中,信息化的专业人才要充分结合专业化和标准化的思维进行建设,结合当前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过程当中出现的主要状况,更新图书馆所运用的各项信息化手段,以培训或者进修等方式帮助图书馆的专业人才逐渐掌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要领,以此推动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过程当中具体措施落实到位,并且提升图书馆一般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素质和运用能力。第二,图书馆在信息资源的利用以及开发等方面,要形成一种整合思维,并针对图书馆读者的具体需求,开发一些新的信息化建设思路。特别是当前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过程里面是需要大量的信息化资源支持,所以对于信息化资源的开发以及利用,实际上也是图书馆在管理和服务过程里面具备良好信息化处理能力的表现。对于传统的文献资料管理,图书馆要善于将这些传统的图书馆资料转化成为可以检索的数字化资源,这样才能够让读者更加便捷地检索和利用到这些资源,实现资源的更进一步运用。第三,图书馆在信息服务方面,也应该加大建设力度。特别是结合当前信息化网络资源的发展状况,要灵活和便捷地运用各项检索工具配合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尤其是从服务的内容和服务的方式两个层面进行建设,加大信息的数字化力度,帮助图书馆在管理的过程当中对各项信息化资源进行综合运用,在联机检索以及数据库检索等方面提供更多支持。

4结语

传统图书馆在日常的管理过程当中往往出现相对封闭的功能局限性,尤其是一些图书馆在日常的管理的过程当中,所提供的相关服务内容比较陈旧,管理的技术模式落后,运行的机制比较有局限性,这些都不能让图书馆在管理和服务过程中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实际上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图书馆的管理者而言,要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素质,在管理图书馆的日常运转过程,要抓住信息化技术的要点,推动图书馆在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形成信息化的思维和模式,进而更好地适应当前信息化发展的要求,提升图书馆在管理和服务方面的综合效果。

作者:宋亭 单位:陕西省图书馆

参考文献

[1]宣姝.试析图书馆信息化支撑体系的构成要素及其支撑能力提升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1).

日常管理的要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力系统:保护工作;状态检修;信息管理系统;日常管理;线路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3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建设的现代化步伐日趋加快,如何实现电力实业的高速发展,达到电力行业稳定建设成为电力产业的重要课题。电力系统线路是当前产生问题和隐患的主要结构和功能部分,应该制定出管理、维护电力系统线路的机制和体系,通过对运行管理部门、建设施工单位、技术支撑部门的整合和重构,建立起管理电力系统线路的新体系已经成为趋势。

1.对电力系统线路的保护工作

电力系统线路处于人为破坏、不可控因素和自然环境共同作用的复杂情况下,各种因素可能单独或共同发生对电力系统线路的影响,做好电力系统线路的有效保护是管理工作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在电力系统线路运行中管理工作要做好防雷保护,要引入防雷技术、避雷设备,进行电力系统线路的优化和改造,特别对于穿行雷区的电力系统线路要结合工程建设进行防雷处理,通过避雷针、下引线、接地极的有效利用提升电力系统线路对抗雷击的效果,进而做好对电力系统线路的有效保护。在电力系统线路运维中要强化对电力系统线路和设备的保护和管理,对重点电力系统线路和重点设备进行状态监控和技术测量,合理运用预防性手段和非接触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线路和设备的全面勘测,降低电力系统线路和设备发生故障的可能。要加强电力系统线路的巡查工作,以保护和维持电力系统线路稳定和功能作为前提,有针对性地进行电力系统线路巡查,特别在用电高峰、恶劣天气和自然灾害期间,要对电力系统线路进行预防性、保护性巡视,发现电力系统线路可能出现的缺陷,确定电力系统线路的风险级别,用预先防护和主动保护的方式,防治电力系统线路出现隐患和事故。

2.电力系统线路的状态检修工作

对电力系统线路进行状态检修是检修工作信息化和电力系统线路管理科学化的基本方向,由于状态检修在基层电力企业属于新型检修方式和技术,因此必须强化电力系统线路状态检修的主要环节和重要步骤。在电力系统线路状态检修中做好组织和准备工作,确定电力系统线路状态检修的计划,建立电力系统线路状态检修的规范,明确电力系统线路状态检修的危险点,划定电力系统线路状态检修的难点和要点,进而从组织、技术、管理上实现对电力系统线路状态检修的先期控制和监督。还要对电力系统运行的整体状态进行分析,将电力系统运行的状态及转移问题了解清楚,在电力系统线路状态检修要做好对关键部分和安全风险部位的管理,要制定电力系统线路状态检修的保安线,制定电力系统线路状态检修停电、恢复供电的时间范围,明确电力系统线路状态检修停电的线路,制定带电检修技术、相间检修技术运用的要点,有效确保检修的安全。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及其转移如图1所示。

3.电力系统线路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电力系统线路管理的信息系统已经初具规模,但是在平台建设和具体应用环节存在问题,新时期要将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列为提升电力系统线路管理质量的突破口和战略切入点。由于电力系统线路具有分布广泛的特点,因此在电力系统线路信息系统的建设中要优化系统和线路的拓扑结构,使电力系统线路和信息系统更加适应结构扩大、数量增加、功能增多的实际,以便达成电力系统线路高质量管理的目标。要建立电力系统线路管理系统的新结构,打造电力系统线路管理系统的新功能,增加管理系统中决策功能、可视化技术、人工智能的应用,提升电力系统线路管理系统的准确性,提高电力系统线路管理系统的可靠性,有效确保电力系统线路管理的效率,为科学管理电力系统线路的工作提供基础。进行电力系统线路管理系统建设中要加强地理信息技术、远程控制技术的应用,使管理电力系统线路工作的内涵得到扩大,让电力系统线路管理的外延持续扩展,开发出电力系统线路信息管理系统更多、更新的功能,将电力系统线路管理工作推向一个新层次。

4.电力系统线路的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工作的重点要落实在人员层面上,要加强对电力系统线路人员新技术培训和新理论学习工作,通过规范的教育和培养建立起电力系统线路人员良好的管理技能和技术素养,实现电力系统线路工作人员对管理工作价值的正确认知,形成对电力系统线路隐患分析、识别能力,进而提高电力系统线路工作的综合技能和素质。日常管理中要注意电力系统线路工作的完整性,要配置高质量、先进的技术装备和设备对电力系统线路进行管护,充分利用信息化、网络化资源建立起新式管理电力系统线路的模式,整合电力管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建设系统的综合优势,全面而完整地进行电力系统线路的相关工作。日常管理要做好相关单位和关联部门的配合,管理者要有全面的思想,看到管理电力系统线路不单单是一个环节、部门和单位的专职工作,要主动与电力其他单位、管理部门和具体环节取得深系,构建电力系统线路管理更为广阔的空间,获得电力系统线路管理更多的支持和资源,形成彼此间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的工作体系,发挥其他单位和部门潜在的管理能力,进而为科学电力系统线路管理提供更大的环境和平台。

结语

电力系统线路是电网输电功能的体现部分,是电网结构根本的组成部分,电力系统线路在系统上呈现出分布广、跨越大等特点,人为因素、不可控力和自然环境对电力系统线路的影响复杂而多样,产生了管理电力系统线路的困难和障碍。供电企业要加强对电力系统线路的维护、管理等具体工作,从电力系统线路建设出发,一直到电力系统线路日常管理,落实管理电力系统线路的管理责任,实施特异性、全面性和系统性的电力系统线路管理,做到对电力系统线路管理工作深层次提升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韩国聚,王宗元,齐文灿.电力线路宜优先选用无拉线电杆[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

[2]谢云昊.盐碱地及油区电力线路安全管理[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十一届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8.

[3]毕建军,张勇.选用电力线路标准图集应考虑的若干因素[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

[4]刘玉明.浅谈外部环境因素对铁路10kV电力线路的影响及防范措施[A].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铁道分会场专集[C].2009.

[5]吴永华.对送电线路冰灾抢修的认识及其管理[A].2008年抗冰保电优秀论文集[C].2008.

[6]高德强.电力线路防盗措施探讨[A].华东六省一市电机(电力)工程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

[7]黄成云,孙明刚.仿井点排水法在基础施工中的应用[A].第十五届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

[8]任勇,陈钢,张生权,等.遵义电网高压输电线路应对低温凝冻抗覆冰及综合治理研究[A].2008年抗冰保电优秀论文集[C].2008.

日常管理的要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黄河通信;精细化管理;运行维护

中图分类号TN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8-0045-02

精细化管理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它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关键一步。现代管理认为,管理有三个层次,一是规范化,二是精细化,三是个性化;它是岗位责任人应用已优化的岗位业务流程,全面、具体地完成岗位责任工作任务。精细化管理就是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它要求每个人都要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对工作负责,对岗位负责,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

河南黄河通信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一是在全局通信职工中贯彻学习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和灵魂,培育精细文化;二是做好上级下达的目标工作任务的分解,确保全年任务的完成;三是梳理业务流程及工作流程,优化改进核心的以及关键节点的流程;四是强化绩效管理,提高绩效管理水平。

河南黄河通信管理工作实施精细化管理,其实质就是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做到“八化”:1)细化。即任务分解要细化;布置工作要细化;制定计划要细化;指挥、指导要细化;2)量化。即绩效衡量标准要量化或行为化;3)流程优化。本着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流程化和规范化;4)协同化。即工作流程的上下游、工作单元之间、长途电路全程的衔接配合要协同;5)模板化。即核心业务流程的关键节点的操作程序要模板化。包括管理工作的文档格式、数据格式、内容结构等都要实现模板化;6)标准化。即统一通信管理标准、设备规格技术标准、业务技能操作标准、服务质量标准;7)实证化。即绩效评估实证化。以事实为依据,对照目标责任要求和绩效标准进行事实结果核对比较,强调日常数据(包括日常管理、设备运行、绩效考核等各种记录)及事实的收集;8)严格化。即执行的标准和控制偏差的标准要精细。

根据河南黄河通信的现状和具体情况,结合精细化常规管理工作的三个层次以及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八化”措施,对河南黄河通信系统实施精细化管理,其具体实施步骤是:

1 通信管理及设备运行维护工作

1.1通信网实行统一调度、分级管理

河南黄河通信网的资源和运行管理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调度、分级管理、下级服从上级、局部服从整体”的原则。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要突出全程全网、联合作业、协同配合的工作特点。河南黄河通网的调度由河南局信息中心负责统一调度。

1.2落实通信设备运行维护岗位责任制

河南黄河通信网由多种通信设备、设施构成,为确保通信网可靠的运行,必须对运行的通信设备、设施实行定岗定人。

1)河南局所辖的通信设备(施)由河南局信息中心负责运行维护,责任部门为河南局信息中心通信管理科;

2)局属各河务局所辖的通信设备(施)由该局信息中心负责运行维护。

1.3对通信设备实行检测检修

通信设备(施)的检修是提高通信质量,确保电路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各责任部门应按通信设备(施)运行管理规程对所辖电路或设备(施)进行检测;对所辖线路要定期巡视检查和汛前检修及雷雨季检修。

1.4制订年度防汛通信工作意见

为落实通信为防汛服务是第一要务这一宗旨,保证黄河水、雨、工、险情及防汛信息准确及时传递,确保汛期通信畅通,每年4月底前拟《xxxx年汛期通信工作意见》的专题文件,部署全局年度汛期通信工作。

1.5修订完善各级《黄河防汛通信保障预案》

为确保汛期各级防汛部门《黄河防汛通信保障预案》的实施启动运作,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各单位根据黄河通信网络、通信设备的现状以及充分利用地方通信资源的前提下,每年4月底前认真做好《黄河防汛通信保障预案》的修订完善工作。

1.6加强汛期通信值(带)班工作

每年6月前拟《关于加强汛期通信值班带班工作的通知》专题文件,部署汛期全局各级通信值带班工作,实时了解所辖黄河防汛电路的通阻情况,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1.7落实年终通信考核及标准化通信站复验工作

每年5月底前,对全局各级通信部门汛前通信设备检修及检查初验收工作进行检查验收。

每年12月底前,对各级通信部门落实规章制度情况、通信设备维护、管理和运行情况的考核及标准化通信站的抽查复验工作。

2 建立健全通信工作管理制度

实施精细化管理,明确细化各部门、各岗位的管理职责和工作流程是规范、创新管理制度的核心。要做到 “凡事有人管、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的原则,做到岗位人员管理职责明确、办事程序清晰、业绩便于考核。

2.1建立健全岗位职责制

落实通信为防汛服务是第一要务,保证黄河各种防汛信息准确及时传递,确保汛期通信畅通,各级通信部门要于每年6月10前落实并制定《通信人员抗御大洪水全员岗位责任制》。

2.2建立健全机房管理制度

修订完善程控机房、电源机房、话务机房、监控机房等各项机房管理制度。

2.3建立健全交接班制度

交接班工作是保持电路和设备连续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交接班工作必须准时、严肃、认真、详细,做到手续清楚、前后衔接、责任分明,防止错交、漏交。

2.4上岗考核及人员培训制度

通信管理和运行维护人员均须经上岗前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通信运行维护及管理人员须具有通信专业理论及业务技能;通信人员的培训工作应坚持统一规划、分级负责的原则;对业务技术骨干新技术培训要保证经常性的培训。

2.5通信报表制度

1)月报以责任班组为单位编报,主要对运行的通信设备分析为主,统计范围为责任班组所管辖的通信设备、电路的运行情况;

2)年报以统计为主。内容包括报表目录、表式、填表说明、有关建议、年终小结及下一年度工作计划和要点。

老子说的好:“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凡事都是由许多细节组成,我们要提倡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件事的精细作风,只要把细节做好了,把每一件小事做好了,大事也就很容易完成了。

日常管理的要点范文第6篇

摘要:建筑装饰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决定施工质量,美观安全的建筑装饰工程与高水平的技术管理分不开。本文主要针对建筑装饰施工技术管理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建筑装饰;施工;技术管理

当今社会,人们对建筑装饰的追求和标准越来越高,加强技术管理成了建筑装饰施工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建筑装饰施工行业对技术管理的质量、效益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日常建筑装饰施工技术的管理

建筑装饰施工技术的管理应从平时入手,做到日常管理有秩序、上水平。日常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

1.实时关注业内资讯动态。了解和掌握国内外的装饰施工技术发展动向,提高施工水平。积极搜集、整理有关装饰业的最新科技信息和动态,能使我们有效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各类展览会和博览会,各种专业报刊和网上信息,都会成为我们了解最新业内动态的便捷途径。

2.建立、健全施工技术档案。对搜集到的有关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并造册存档,便于日后检索和查找。并不断地对档案进行更新换代,使之完善。

3.积极应用新的施工技术。现代装饰施工技术较之传统装饰施工技术,已不可同日而语,不同的材料、工艺、设备,必然导致施工技术的变革和更新改造。因此要求我们将最新的施工技术快速的应用到建筑装饰施工中去。同时应掌握科学的方法,以确保施工质量为前提。不要盲目革新也不能闭关落后。

4.组织施工人员定期培训。建筑装饰施工人员应定期进行培训,提高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能力。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经过试验或比较总结出先进的施工技术经验,然后编制作业指导书,将使用的工具、施工工艺、技术要点、检验与验收标准列入其中,下发给有关人员,使施工人员尽快熟悉和掌握施工要点。

5.建立完备的管理体系。加强技术管理时效性,建筑装饰施工技术管理的实施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技术管理制度。以制度确保技术管理的有效进行。在完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过程中,要通过制度的完善来明确施工过程各部分与人员的职责,以此约束施工人员的工作。同时通过健全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做好施工技术文件等有关文件的管理,为装饰工程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

6.积极参加业内重大技术管理会议。针对不同的问题召开专题会议,比如专业或技术要求较高的单位工程,对其消防、屏蔽、抗静电、温湿度、超静除尘、强弱电、声学、隔音等等,都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形成合理可行的方案技术疑难问题会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不断采用,而逐渐出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不留尾巴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自己解决不了可以采用派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能力。

二、建筑装饰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

1.线缆敷设方面的技术管理。综合布线系统的线缆敷设必须充分注意其型号、规格应与设计相符,布线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应清理光缆盘(或铜缆盘)与进线口之间的空间或地面障碍物,防止施工时可能碰伤、划伤或折伤光缆或铜缆;穿光缆时,入口处和出口处应有人托着,保护光缆不被碰伤。无论光缆或铜缆在拉拽敷设时,用力应均匀,不得用猛力,阻力过大时应采取疏通管路的措施。线缆两端的标签编号要明显,并应该边施工边做标记,而且应与图纸相对应,不能等全部线缆敷设完成后再去做标签,否则很容易造成混淆,这对以后的安装维护都至关重要。线缆终接的余置应按设计与施工规范要求及施工的工艺要求给予充分预留,否则如果线缆短了几公分,则整根线缆都要重新敷设,耗材费力。

2.外墙部分的技术管理。在进行排砖过程时,要根据施工设计图样、墙面尺寸、砖的规格及缝隙宽度等进行横竖排砖,以此达到横缝与门窗脸、窗台等水平。竖线与阳角、门窗边平行,以此达到美观的要求。在进行外墙砖的铺贴时,要从下而上进行,在最下层砖的下皮位置设置底尺并水平校正,作为铺贴标准。铺贴用水泥可采用1:3水泥砂浆、1:2水泥砂浆或1:0.2:2的水泥石灰膏砂混合物进行。砂浆厚度应控制在6至10mm。外墙砖上墙后用小铲轻轻敲实、并条调整横缝竖缝。女儿墙、窗台、腰线等部位需要铺贴外墙砖时,应做成顶面砖压立面砖,正面砖压侧面砖结构。以防渗水,引起空臌,也提高美观性,并且流水坡相应正确,如女儿墙压顶的水应流向屋顶。同时,立面砖最低一皮砖应侧压底平面砖,并低出底平面砖砖面3-5mm。

3.设备安装方面的技术管理。设备除应注意符合设计及合同规定的厂家、型号、规格、性能指标外,安装时还必须注意以下问题:①房屋装修工程中的子系统多,各系统新设备、新型号层出不穷,安装前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严格按照设计与厂家的要求安装。②设备安装的位置与标高应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垂直偏差不超过3mm,水平偏差应不大于2mm,设备表面应注意保护,各种零件不得脱落碰坏,并就近做好接地连接工作,保持良好的电气连接。

4.施工过程中的专项检查。一道工序完成后由组长按照验收标准进行检验,以确保第一道工序都符合标准。同时,施工人员也可进行自检,以确保对施工质量有把握。上一道工序完成后,在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前,要进行交接,并填写交接记录。交接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解决问题后再交接。否则由下一道工序的施工人员承担相关责任。以确保职责明确到人。通过以上验收环节,增强施工人员本身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从而形成施工过程中环环相扣的验收体系。从根本上杜绝不合格装饰施工工程的产生。

三、施工结束后的技术管理

审查交付工程的竣工资料是对工程可追溯性的保证,一旦出现问题,可根据资料进行追查分析,找出原因,明确责任方或责任人,使问题能够彻底解决。同时也是建筑装饰工程决算的实际依据。

四、小结

建筑装饰施工技术管理与施工质量息息相关,是施工中必须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强弱高低,直接决定了施工的质量和企业的地位,因此,企业要在建筑装饰施工中加强技术管理。

参考文献:

[1]马志斌.装饰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探讨[J].广东建材,2008,(05).

[2]毕洪印.建筑装饰施工技术管理浅析[J].价值工程,2010,(15).

日常管理的要点范文第7篇

第一方面:管理者本身不足

要点:威信

1) 过于人性化,缺少威信:

2) 执行力方面缺少韧性:在制度执行方面;

3) 未能与同事达到共鸣效果:同事给予管理上的支持力度不够;

4) 各类培训不完善:包括思想、业务总结分析、营销技巧、消费心理等等方面;

5) 自身思想存在不成熟的地方:

【备注】郑重向所有同事道歉,并在2011年尽最大能力去改正!

第二方面:团队成员的不足

1) 上进需求欲望不足:日常自身学习不足等;

2) 自身综合素质要求不高,自由、散漫:

3) 大局观不强、小团体利益作祟:

4) 自身工作目标性不强:

5) 主管能动性欠缺:

6) 缺少总结分析能力:

7) 岗位工作态度-无所谓:如果同事觉得个人工作无所谓或直接影响团队和谐建设及不利于管理,那么就请你主动离开;

8) 作为社会的人,要学会相互尊重:上下级、同事之间等;

第三方面:2011年管理目标:将客服中心打造为一支高效、和谐、有战斗力的队伍!

1) 建立威信:将改变10年的某些管理模式,适当的增加“专制性”,减少民主性;

2) 加强制度执行力度:

3) 用人管理方面:借用原蒙牛集团牛根生董事长的用人制度:

有德有才,坚决重用;有得无才,培养使用;

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才无德,坚决不用;

诚信待人,认真做事。

【说明】“德”的个人理解:包含品质和品德,品质指个人综合素质问题;品德包含职业素养,职场修养、团队荣辱观

郑重申明:

1)对不利于团队建设或管理的不手软:通过2011年年底调薪及日常招聘工作看,就目前的薪金构架,不担心会出现“用人荒”;

日常管理的要点范文第8篇

关键词:矿建机电设备;安装;维护

我国矿建生产过程中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对于机电设备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必须做好矿建机电设备的安装及维护工作,保障矿建机电设备的质量,从而提升矿建企业的经济效益。矿建机电设备如果出现质量问题,不仅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对施工人员的生命造成威胁。因此为了保障矿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施工现场的安全,必须做好矿建机电设备的安装及维护工作。

1 矿建机电设备的安装要点

要保障矿井机电设备的质量,首先必须做好矿井机电设备的安装工作。矿建机电设备的安装涉及到的问题较多,设备比较复杂,如果在安装设备时不够谨慎很容易造成后续的安全问题。掌握矿建机电设备安装要点有利于延长矿井机电设备的使用年限,保障矿建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降低生产成本。在矿建机电设备的安装过程中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点。

1.1 谨慎地选择安装场所 矿建机电设备的安装过程比较复杂,设备的体积比较庞大,在安装之前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安装场所。合适的安装场所不仅要有利于后续的生产和施工,能够便利的进行机电设备的操作,而且也有利于对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当机电设备出现故障时也可以进行便利的维修。否则会造成机电设备维护和保养中的不便,甚至当机电设备出现故障时,会增加维修成本[1]。

1.2 对安装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安装人员的安装技术 安装人员安装技术对于矿建机电设备的安装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作为矿建生产中的重要设备,矿建机电设备中的各个零件无论是规格还是安装部位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具有较高的安装精确度要求,从而对安装人员的安装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提高安装人员的安装技术,必须制定严格的机电设备安装条例,并对安装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要求安装人员能够掌握安装技术要领,提高自身的操作技术水平。在安装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机电设备安装条例,绝不允许仅凭经验进行安装操作。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矿建机电设备发挥其最大的功能,延长矿建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矿建机电设备后续使用过程中的故障。

1.3 对安装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 矿建机电设备的安装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对精确度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对整个安装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在组装矿建机电设备的各种零件的过程中涉及到很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把握安装的精确度,这也对安装人员的技术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安装人员不仅要具备较高的安装技术水平,而且还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较高的心理素质,能够严格遵守机电设备安装条例[2]。

2 矿建机电设备的维护措施

在完成矿建机电设备的安装之后,还要对矿井机电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保障矿建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并解除设备中存在的各种隐患,避免设备带病运转。

2.1 制定完善的矿建机电设备维护管理制度 矿建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应该实现制度化,才能解决维护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要对当前的机电设备维护管理制度进行改进和完善,要求维护和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主人翁意识和极高的责任感,严格按照制度要求消除工作中的不足,与矿建工作中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制定矿建机电日常维护管理和相应的监督机制。对于一些与人身安全有着直接联系的重要设备必须加大维护管理的力度。

2.2 做好日常的检修管理工作 为了保障矿井机电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必须对其进行定期检测,检测项目包括供电系统保护、防雷接地装置、压风设备、主通电设备、主提升设备等等。要制定矿建机电设备的年检制度,至少3年要进行一次全方位的系统性的检查。在正式使用通风设备之前,还要对其进行性能检测和试运行,保障质量合格之后才能正式投入使用。每月要对常用的主排水设备和主通风机进行检测。雨季之前要对排水使用的线路和配电设备进行检测,例如闸阀、水泵等等,并且做好联合排水试验。要将矿建机电设备的管理系统构建起来,使用计算机来进行维修管理的辅助工作,收集和处理机电设备的运行数据,分析判断维修情况,从而及时对需要维护的设备进行维护。未来的矿井机电设备维护管理工作将向可视化维护和网络化维护的方向发展[3]。

2.3 提高对安全设备维护的重视 根据相关的行业标准,必须保障矿井机电设备中的安全设备的可靠运行,例如监控设备、安全生产设备等等,及时更换和淘汰落后的安全设备。如果设备的保护设施存在不完善的情况,例如干式变压器和提升绞车,则要立即对其进行更换。在矿建工作中要积极引进现代化和节能化的机电设备,淘汰一批落后的机电设备,保障整个矿井生产的安全性。要组织专业的技术人员来进行机电设备的评估和改造,切实提高设备的使用性能和效率。

2.4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机电设备维护队伍 矿建机电设备的维护工作对于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感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必须打造一支技术过硬、责任感强的专业维护技术队伍,及时发现设备中存在的质量和安全隐患,并在第一时间内进行维修和上报,避免发生安全和质量事故。对于专业技术水平高、责任感强的维护人员,应该进行一定的奖励,适当提高其待遇水平。企业也应该为维护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培训机会,使维护人员有机会接触先进的矿建机电设备,不断提高自身的检测和维护水平。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维护人员都必须对设备的原理、性能和操作规程进行掌握,从而能够准确快速的对设备故障进行判断和处理。

3 结语

本文对矿井机电设备的安装要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维护措施,矿建机电设备的安装和维护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这就需要矿建机电设备的安装和维护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具备较高的责任感,落实相应的制度和规范,做好矿建机电设备的安装和维护工作。

参考文献:

[1]马春燕.浅谈煤矿机电设备安装创新及问题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