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堂纪律教育

课堂纪律教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课堂纪律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课堂纪律教育范文第1篇

一、高中语文课堂纪律问题成因的复杂性

(一)从教师的角度看待课堂纪律问题

老师是课堂的管理者,一节课堂纪律的好坏,往往决定于老师自己的管理和要求。一个教师要想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不能忽视下面几个点:

审视自己的教学:教学技艺是否精湛;教学态度是否端正;

检测自己的人格心理:是否宽厚、仁慈、有耐心,是否公平、公正、有威信;

对待课堂违纪问题:遇事是否冷静;是否宽以待人、严于律己;是否缺乏原则、处事不公;

日常教学活动中:是否经常对学生的课堂纪律问题进行教育,防患于未然;

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改变自己传统的认识和观念,放下身上绝对的权威、师道尊严等光环,以一个朋友或是一种平等的对话者的身份跟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遇事的时候多冷静、多反思,这样不仅能保证良好的课堂纪律,同时也有益于自身素养的提高,铺平了以后的教师道路。课堂教学我们要力求技巧,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讲解如果是空洞而乏味的,这样就会让学生讨厌你的讲课,导致课堂纪律难于管理。作为一堂好的语文课,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会因为感兴趣而认真听课,纪律自然会好。

(二)从学生的角度看待课堂纪律问题

由于每个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情感经历和家庭背景,因此他们表现出极大的个体差异性,这也使得课堂纪律问题变得更加复杂。老师首先要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在意识上要有“”的观念和多一点包容的心态。

“分分是学生的命根”,高考无形的指挥棒使得学生经常感觉疲倦,学生往往要承受很多来自外界的压力。高中阶段一旦学习受挫,往往会表现出厌学情绪甚至一蹶不振,在课堂上表现出好动、浮躁,影响课堂纪律。

鉴于此,作为教师就应当更积极地进行变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将干扰课堂的行为转变为积极的课堂行为,以身作则来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

(三)从环境的角度看待课堂纪律问题

外部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如班级人数、座位编排、环境温度和色彩、大众传媒、家庭因素等等都可能产生课堂纪律问题,还有就是学校的位置和周边的环境这些因素也会影响学生的纪律性和学生的观念。

二、基于新课程高中语文课堂的课堂纪律构建

我们正处于教育转型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普洛克拉底斯”之床式教育显然满足不了当前学生对于多样化课堂的需求。课堂的生命活力就在于学生的自主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的高度活跃,因此应构建新型的课堂纪律。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已不单是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虽然主要任务还是传授学生知识,但是侧重点在于教会学生怎么学,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不是学习的机器,他们也需要个性发展和精神追求,因此教师应当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平等的姿态去跟学生沟通交流,在课堂上既要严格要求,又不能管得太死,适度为宜,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去引导和唤醒学生的心灵。多倾听学生心底的声音,理解爱护他们,以正确的课堂纪律哲学观来对待问题,帮助学生养成自律习惯。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思想教育卡片”的方式多次对反复违纪的学生进行跟踪教育,每次教育后老师要记录好学生每一次的进步,及时对进步的学生给予鼓励和表扬,并且把他们的情况反馈给班主任和学生的家长,我们语文老师要与班主任、学生的家长建立亲密的“联盟关系”,并从班主任和学生家长那里了解违纪学生的另一面,我们共同对表现差的学生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密切地形成三者的“互动”关系。这样的做法有利于学生减少课堂违纪,对语文老师上好自己的课有很大的帮助。

学生应当把握好主动权,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自己应当意识到学习是为了铺平将来成长的道路,从而自觉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乐学、好问、主动学习才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从依赖性学习转变为自主性学习,不局限于教师的传授而是自主、有个性化、有创造性和开拓性地去学习,形成一种正确的课堂纪律哲学观。课堂纪律是学生自由的前提条件,自由不等于自流,不是“怎么样都行”,可以存在无学生自由的课堂纪律,但绝不存在无课堂纪律的学生自由。学生应树立自我控制的课堂纪律哲学观,懂得自我控制才真正是学生主体性的表现。

课堂纪律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堂纪律;学生;教育;制度

课堂纪律是评价一个班级学风、班风好坏的重要依据,是老师能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是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保障。

1.高职院校学生课堂纪律现状及原因

现在高职院校学生课堂纪律不容乐观,从而导致课堂效果不令人满意,深究其产生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

1.1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现状来看

一般说来, 高职院校学生有下列类型: ①高考成绩很一般,存在厌学情绪;② 有些是独生子女,入学后不能适应集体生活;③有些来自边远山区和农村的学生,家庭经济比较困难,他们有些自卑、不合群;④有些是单亲家庭,父母的离异使得他们的心灵受到了伤害;⑤高职院校学生还存在着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据调查显示,许多高职院校学生都存在着心理健康的问题,在学习、能力、素质等方面普遍要低一些。这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有关,因为它是导致学生素质两极分化的重要因素,很多学生把许多不良行为带进校园:如上课时进进出出、吃东西、玩手机,碰到老师熟视无睹、乱扔垃圾、说脏话、旷课、逃学、聚众斗殴、违反校纪校规等现象非常普遍。这给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增加了难度,增强了紧迫感。所以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要以“面向全体,因人而异”,根据学生个体的不同,有针对性、有所侧重地开展教学工作。

1.2从社会环境看

不良思想文化对学校教学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一些不良风气、不良影视及网络内容像洪水猛兽般腐蚀着我们青少年的思想,使学生的价值观呈多元化趋向,拜金主义、个人享乐主义等消极情绪时有存在,甚至有部分学生半夜爬围墙出校门,到网吧通宵上网。加上社会上某些人的认识偏差,“读书无用”论使他们厌学情绪普遍高涨。因此,如何管好学生,使他们勤学、好学,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重大课题。

1.3从家庭教育看

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多,很多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他们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由于缺少父母的管束,加上隔代的溺爱,使孩子变得自私、缺乏同情心、大手大脚、好吃懒做、不思进取、怕苦怕累,经受不起大的挫折,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也给高职院校的教学增加了难度。

2.高职院校学生课堂纪律管理对策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如何克服以上这些问题呢?结合工作实际,我谈谈在高职院校课堂纪律管理中的几点个人认识:

2.1制度到位

强有力的制度是良好课堂纪律的保证。我们应在开学之初就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纪律制度,明确规定课堂中哪些不能做,让我们的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只有明白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学生在课堂中才能有目的、有意识地去遵守,即便是要违犯,心中多少都会有点畏惧的,只能是偷偷摸摸地去做,不会大面积影响课堂纪律。而且,制度的存在,让我们老师和同学在帮助和处理这些违反纪律的同学时有章可依。制定制度时,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级,不同的情况制定,不搞一成不变,要做适度的调整,而且制定的制度要具有可操作性,否则,制定的制度就会成为一张废纸。

2.2认识到位

建立完善的可操作的制度后,要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让每个学生都要充分了解制度的每一细则,做到烂熟于心,充分认识到良好的课堂纪律对每个同学的重要性。只有领悟到位,认识到位了,学生才会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才会出现在有同学影响课堂纪律时站出来制止,同这些违纪违规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只有全体同学都行动起来,才会有良好的课堂纪律的产生。

2.3监管到位

高职院校学生毕竟才十八九岁,刚步入成年人行列,不成熟,自我的约束和管理能力不强,他们的行为总是会出现反复。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这一特性,做好平常的监管工作。不能因有了强有力的制度和加强了宣传学习就认为万事大吉了。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问题和科任教师上课的情况,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加强课堂的巡视,对课堂纪律比较差的课堂要多巡视,让学生知道辅导员在巡查、在管理,他们在做违纪违规的行为时总会有点顾忌,有所收敛。另外,辅导员应重视对班干部的培养,充分调动班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自我约束和管理的能力,为保障良好的课堂纪律保驾护航。

2.4处理到位

无论怎么做,总会有学生会做出违纪违规的事来,我们没必要过多地在这个问题上纠结,我们应重视对他们的处理。凡是发生了这类问题,我们要及时处理,让学生知道我们在随时关注着班级的情况,让学生明白违纪违规就一定要受到处理,从而心里产生畏惧,减少犯错的现象。另外,在处理学生违纪违规方面,要处理到位,不及或太过都是处理中的大忌,处理太轻了,产生不了应有的教育效果,学生会产生一种无所谓的心理,他们很可能下次会再犯,因为犯错误的成本太低了。而处理太重了,又会产生相反的作用,造成学生的叛逆心理,认为老师是故意针对他的,很容易让学生产生一种要与老师故意作对的想法。因此,过和不及都是不可取的,在处理学生的违纪上,要根据情况处理到位。

2.5联系到位

我在这里要说的联系到位是指要加强和家长的沟通,课堂纪律不是和家长无关,关系很大,只有把学生在校、在课堂中的表现及时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配合,我们的教育才会产生强大的合力,才会事半而功倍,缺少了家长的配合,我们的教育会显得苍白无力,如水中月、镜中花。

我想,只要我们做好课堂纪律“五到位”,我们良好的学风、班风乃至校风就一定会形成。

参考文献:

课堂纪律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课堂纪律;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纪律教育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269-02

良好的课堂纪律是顺利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保障。其决定因素可分为两种,一是教师主动促成的纪律,即通过教师的指导、惩罚、奖励、组织而促成;二是学生自动形成的纪律,即学生被丰富的课程内容以及精彩的老师讲解所吸引、专注聆听而形成。对大学来讲,课堂纪律主要靠学生自动形成。课堂纪律的维持首先是与课程内容的好坏、老师讲课的方式等有密切关系;其次才是与学生学习态度、班级人数的多少、学生年龄特征、班风等因素相关。因为大学生与中小学生不一样,有一定的学习自觉性,他们上课纪律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课程安排合理程度、老师讲课水平高低等客观因素。只有学生自动形成的课堂纪律,才会产生更好教学效果。因此,正确把握影响大学课堂纪律的决定因素,合理设置课程、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活跃课堂气氛,在此基础上采取适当的惩戒方法是维护大学课堂纪律的关键。

一、大学不良课堂纪律原因分析

在大学,不良课堂纪律既体现为学生迟到早退、相互讲话等明显干扰课堂秩序的所谓消极行为;也包括心不在焉,或打瞌睡,或看其他与课堂学习无关的课外书籍等所谓中。不良课堂纪律的原因有学校方面、老师方面的客观因素,也有学生自己的主观因素。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课程内容安排不合理。课程内容有吸引力是学生喜欢上课的重要因素。精彩的讲课内容,会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课堂效果就会很好。学生们之所以上课不听讲,原因之一就在于所安排的课程内容不合理,有的课程与本专业相关不大,如有的学校管理学专业要开多门经济学课程,甚至要上物理课;有些授课内容知识陈旧,更新慢,观念还停留在十年、二十年前;有的课程纯理论太多、缺乏实用性,索然无味。根据我们对学生对所上课程喜爱的了解,多数学生喜欢的课几乎占不到所上课程的一半。如果一进教室,就是一门自己不感兴趣的课程,那么自然就不会好好听课了。

2.老师讲课方式缺乏吸引力。教师讲课有吸引力是学生喜欢上课的重要理由。课堂死板、老师缺乏激情是造成学生厌学而课堂纪律差的主要原因。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从始至终以讲为主,演独角戏,不注重与学生互动,学生变成听课机器,就不会产生良好的课堂纪律。不少老师对大学课堂气氛的营造意识淡漠,不欢迎学生对课程内容提出质疑,不愿意在课堂上开展正常的讨论,压制学生在课堂的提问,把自己扮成布道者,把学术自由的大学课堂,变成了死气沉沉的传经授道场所。学生经常抱怨老师照本宣科,或一直点PPT,极少有老师给时间思考、提问。这样的讲课方式将导致学生能力退化,从而产生厌学情绪,课堂纪律也就可想而知。

3.学生上课太多、对课程产生怠倦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大学生修课太多,就会对上课产生怠倦感,从而影响课堂纪律。目前在大学各专业的培养计划里,不难发现绝大部分专业的培养计划总学分在170个以上,有个别专业甚至超过180个学分。而在美国,大学4—5年时间只需要修满120—128个学分就可以毕业了。对于本科生来说,一个学期内每周都要上7—10门或10门以上的课程。因此,就难免出现课堂上睡觉等不专心听讲的现象。

4.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除上述因素之外,大学课堂纪律不好与学生学习态度、班级学习风气、学生年龄特征等因素相关,最主要的是学生的学习态度。有的学生不听讲,主要原因在于根本就不想学习,他们有的是上学以后受到不良学生的影响而懈怠学业,有的是家里有关系,今后的就业与学习好坏无关,因此自入校起就不好好学习。对这类学生来讲,不管老师课讲得如何,他们都不爱听。这种情况虽然是少数,但确实是扰乱课堂纪律的因素之一。

二、如何组织好大学课堂纪律

1.优化课程设置,重视学生课堂选择。目前,国内高校大学生对他们要学习的课程及所授课的教师普遍缺乏选择权。学生走进教室,面对的是必须学习的课程和已选定好的教师。不管是否愿意,不管老师教得是否称职,一旦某门课程开课,学生必须到课,不得缺勤。这种硬性制度安排必定要影响学生认真听课的积极性。自愿学习是认真听课的前提。一个人如果喜欢做一件事,那他会心甘情愿地主动把这件事做好。面对作为一个具有完全自主行为能力的大学生,应该优化课程设置,让学生对拟学习的课程、对授课教师有自己的选择权。学生们能选择自己愿意的课,就会增加上课学习的兴趣,也就会自动形成良好的课堂纪律。

课堂纪律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课堂纪律;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

高中班主任是高中课堂上的主要灵魂,班主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但承接着校方各种思想、政策,还是各任课教师、家长与同学之间沟通的主要桥梁,一个优秀的高中班主任必须做好自身的主导作用,特别是对于课堂中的纪律管理来说,应该正确有效地进行,才能构建出一个良好的课堂秩序和教学环境,从而提高高中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影响课堂纪律管理工作的因素

1.学生自身能力之间的差异

高中是一个学习任务繁忙的阶段,每个学生之间的能力都是各不相同的,这就需要老师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课堂纪律的管理,特别是在测试成绩出来后,很多成绩低下的学生就会产生很多负面的心理情绪,失落、自责甚至是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这样在以后的课堂中,可能就会导致学生的心理发生改变,从而课堂纪律降低,老师对这样各种层次的学生没有及时的管理就会影响整个教学质量。

2.班主任没有课堂纪律管理的意识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都发生了转变,特别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老师的教学和管理手段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如今课堂的纪律管理工作成为老师和家长都很关心的问题,很多老师对课堂中的纪律都放松了管理,有的老师是为了迎合新课改的理念,为了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而放松了纪律管理,有的班主任老师为了减少自身的教学压力,而无视了课堂纪律的管理工作,放任学生在课堂中的纪律管理。

3.全新时代环境下造成的影响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网络的时代,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不断地走入人们的生活当中,如今网络平台的传播速度非常迅猛,微信、QQ、微博、手游等深受各类阶层各年龄段人们的喜爱和追捧。特别是对于高中生来说,这时的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之中,在课堂上玩手游、微信聊天等严重违背了课堂的纪律,这无疑给高中班主任的课堂纪律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难题。

二、有效地进行高中课堂纪律的管理工作

1.针对学生能力的差异进行针对式的管理

班主任老师应该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主要职能,做好班级的主导,观察每个学生的动向和心理,掌握好每个学生的思想、行为意识是否与课堂的教育发生偏离,针对能力偏低的学生,加强沟通和开导,给予自卑、没有自信的学生进行鼓励,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也要给予嘉奖,刺激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保证全体学生都会拥有良好的状态对待学习,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为课堂纪律的管理工作带来了良好的铺垫。

例如,在某校的高二模拟测试后,这个班级的整体成绩普遍偏低,班主任看到这样的成绩觉得有失颜面,怒气冲冲地将全体学生辱骂一遍,特别是针对测试成绩较低的学生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导致学生的情绪低落。这样的案例有很多,班主任老师没有做好正确的引导,严厉的批评完全打消了学生积极学习的态度,特别是对于能力偏低的学生来说,很容易导致信心的失去,这样在以后的课堂上就不能正确地去面对学习,影响了教学质量。

2.正确地认识课堂纪律的管理工作

在实现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中,班主任也要维护好整个课堂的秩序和纪律,营造出一个健康并且与时俱进的课堂,可以在课前和同学们进行沟通,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或者给予学生属于自己的表现机会,正确合理地组织高中课堂中的每项活动,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减少因为班主任自身的工作失误而带来的课堂纪律的失衡。

例如,班主任老师将自己的位置和学生进行对调,让学生亲身体验一次自己作为班主任的状态,感受一下作为班主任的心情,同时发挥出自身的管理想法,老师站在学生的角度接受管理,通过这样的体验,老师和学生之间都会理解双方所处的位置,并能给予互相的理解和支持,维护课堂秩序和纪律的平稳发展。

3.加强课堂制度管理

班主任应该针对班级学生的状况制定课堂制度,加强对学生学习态度和纪律的管理,特别是对于上课玩手机、上网的学生给予严厉的警告批评,让学生认识到课堂纪律的重要性,可以在课前收取每个学生的手机暂为保管,如有发现偷藏偷玩的学生,给予批评和没收,或者禁止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中,杜绝学生因沉迷网络而影响课堂纪律。

高中生面临着高考的重要人生阶段,作为班主任老师来说,一定要做好自身的主导作用,时刻地引导学生正确地面对学习,维护好课堂中的纪律,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不同的管理和沟通,保证每个学生的心理和态度都是健康和正确的,加强对课堂中的制度管理,为课堂的纪律管理工作做好保障。

参考文献:

[1]皮恒明.强化责任学识研究 推进“卓越课堂”建设[J].师资建设,2012,09(8):33-36.

课堂纪律教育范文第5篇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良好的课堂纪律标准呢?其实,我们只要回到《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所规定的内容,就不难发现,良好的纪律是有标准的。现在,我就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与同行商榷。

首先,良好的纪律要求“严而不死,严而有度”。

纪律就是规则,是指要求人们遵守业已确定了的秩序、执行命令和履行自己职责的一种行为规范,是用来约束人们行为的规章、制度和守则的总称。纪律的概念告诉我们,作为规范学生行为的纪律,具有强制性,学生必须严格遵守,教师必须严格执行。“严师出高徒”实际上表述了三层意思: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遵守纪律,这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严格的课堂纪律是学生提高学习效益的保障;教师严格的要求会换来学生的成才。但是,教室毕竟不是军营,更不是监狱,学生毕竟是有思想、情感、意志的个体,不能管得过死,不必非得学生的举手投足都整齐划一,出现我在前文提到的那种“安静”的场面。同时,我觉得,严格也应该有“度”,这里的“度”,应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把握。作为教育主导的教师,在强调起码的课堂秩序的同时,不必对学生的坐姿、读书的音调、回答问题的速度、书写的快慢等等行为作出统一的要求,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灵活掌控。而学生所掌握的度至少要建立在“该与不该”的前提上,做到“不随意、不随便、不违纪”,竭力融入自觉的学习,以至学有所获。要知道,拉肚子的学生请假上厕所不是违纪,读课文的时候有学生声音太大不是装怪,坐在靠墙的学生坐姿不端不是违纪,向同学借笔的学生也不是违纪……只要把握好这个“度”,我们就会发现,违纪的学生少了,我们的课堂纪律好了,师生的关系融洽了,课也好上多了。

其次,良好的纪律应该是“活而不乱,井然有序”的。

教学活动是一种互动的交流,因此,好的课堂应该是“活”的。包含几层意思:老师和学生都是活动的主体,知识、情感、个性等都会在课堂这个载体上流动和传播;教师的主导是活动的,他会因为知识的变化、学生的不同反应、教学方式的改变等因素而发生变化,所以,教学活动是变化的;学生是活生生的学习主体,他们的思想是流动的,思维是活跃的,对教学的反应也应该是流变的。一句话,任何一节课都应该是充满活力的。基于教学的这种性质,我认为,好的课堂应该是活动的、活跃的,不应该是死气沉沉的。老师应该积极地激发学生使思想、思维、行动“活”起来。不过,我所说的“活”单指为教学效益的提高而言的“活”,不是那种乱糟糟的局面。教学是要讲究秩序的,不讲秩序的活就会违背纪律的起码的规定性。如果一堂课中,学生的活跃没有为学习服务,而是自作主张地随便说话,我行我素,或者吵吵闹闹,那么,这堂课就会是一塌糊涂的。所以,老师要掌控好教学秩序,学生必须自觉遵守课堂规则。在纪律要求上,教师不能勉强,学生也不可随意,一切都要为教和学服务。从这个层面上说,要求教师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讲求教学效益,真正做到教学活动的“形散神聚”。秩序井然是好的课堂纪律的一种外在表现,也是好的课堂纪律的整体标准。

最后,我们必须强调,好的课堂教学,师生应该是和谐的,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应该收放自如。

课堂纪律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纪律;体育课;教学;教师

纪律是学习的保证,没有好的纪律是很难完成教学任务的。特别是体育课教学具有较大的活动空间,干扰因素也比较多,再加上学生从事各项身体运动,在活动中又很容易表现自我,所以课堂上经常发生一些违纪现象,因而给教师的组织教学环节上增加了许多困难。在变化多端的体育教学中,不允许或绝对不发生学生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是不可能的,但是,如何将体育课违纪的现象降低到最低程度,长期以来一直是许多体育教师感到棘手的问题,本文仅就如何调控好课堂纪律提出几点有效的做法。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常规

要想创造一个良好的体育课教学秩序,就必须有严格的纪律保证。教师应主观努力,找出影响纪律的客观原因,制定出一套切实可信的课堂纪律的条纹,如体育课堂规范、课堂学生守则、单元过关计划、期中期末成绩考评验收等措施,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秩序。让学生人人知道,人人理解,并乐于自觉地付诸于实施,并在教学中不断强化和完善,使之成为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行为规范。

二、利用教学手段

教师在制定每次课堂教学计划时,都要经过严密细致的思考。不但要备熟所授课的教材,而且还要备熟授课班级的学生的特点及个性。一般的来讲,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是浓厚的,这本身就说明了体育课对他们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教师要抓住这一有力教学时机,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用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控制好课堂纪律,完成教学任务。

1、本次课的教学内容能引起学生多大兴趣,能满足多少学生的学习渴望。对个别不感兴趣的学生,应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把他们引导到教学内容上,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尽可能减少违纪现象的发生。

2、讲解动作要领时要详细明白,形象生动。而且一定要适合学生的理解能力,师范动作时一定要做得优美、舒展大方,有一定的艺术性和吸引力,让学生集中精力,扫除现违纪现象。

3、要创造一个理想的教学环境,要充分合理地运用现有的场地和器材。对场地运用,教材的合理分布,分布教学的轮换方法及运行路线等要精心设计和科学的安排。通过自身的教学艺术,是学生始终保持适宜的学习状态,达到调解控制课堂纪律的目的。

三、加强自身修养,正确处理违纪现象

课堂纪律教育范文第7篇

要实现上述目的,笔者认为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摆正纪律与自由的关系

遵守纪律是为了保护自由。真正持久的纪律是从自由中建立起来的,而不是在拒绝和管束中建立的。在自由中建立的纪律,是积极快乐的纪律,是即使没有人监督学生也会自觉遵守的纪律。因为遵守纪律,恰恰是为了保护所有人(包括自己)的自由,纪律和自由相辅相成。所以,守纪律对于每个人来说,既应是一种常识,也应是一种常态。

二、靠智慧进行课堂纪律调控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发乎于学生内心坚守的课堂“规矩”是圆满进行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因此,课堂纪律的管理调控是教师必须重视的实践性智慧之一 。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课堂更自主、更灵活,教师的权威已如多云天气中的阳光,耀眼与温和并存,炎热与温暖共生。这是变革带来的必然之一,但变革中的我们也不能失去自我。 如果课堂放得太广,而收得太散,就会导致教学低效 。教师应将课堂民主与严格管理相结合,把握好度,决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新课程课堂纪律的内核是什么?应该是相互尊重,相互约束和自我约束。真正有效的纪律是自我控制。纪律约束的理想境界,必定是形成学生内在的约束力。

在实践层面上如何进行课堂纪律调控?笔者有以下建议。

1.第一印象,良好有度

良好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它将决定教师今后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板着脸孔、和颜悦色……都是“第一印象”,学生往往会根据教师呈现的第一印象,给教师一个最初的定位。笔者认为第一印象应侧重“可敬”―― 更具尊重气息与人文关怀的见面方式让学生感觉您值得敬重。我们需要的是教育与引导,而不是震慑与张狂!

2. 群体氛围,熏陶感染

这是部分教师易忽略的问题:在对学生的纪律要求上,只满足于一些基本的课堂常规,未能把纪律要求转变为学生群体的共同需求。其实,我们非常有必要组织学生群体参与制定自己的课堂规矩,把这些约束细化到一些具体的行为上,使个人行为受到群体的监督,让集体的意志真正在学生的相互要求中得到落实。这样,发挥集体智慧,彰显民主与尊重,有利于日后的课堂纪律约束,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约束习惯,对于今后的社会道德约束,也大有裨益。熏陶感染与空洞说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教育效果大相径庭。“润物细无声”,纪律约束应追求这样的境界。

3.赏罚分明,有张有弛

课堂纪律教育范文第8篇

    然而,对于这样的课,有人提出质疑,也有教师产生顾虑和担忧:“这样一来,孩子的天性自然是得到发挥了,可正常的教学秩序得不到保障,教学质量会不会出问题?”

    在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学生课堂纪律的好坏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多少年来,课堂纪律成为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尺度。然而,这一做法与新课程倡导的“课堂应给予学生选择与自由的空间”产生了极大的冲撞。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课堂究竟需要有什么样的纪律?这几乎成为所有教师面临的问题。

    专家指出,学校需要有一定的纪律,学生也需要有一定的纪律约束,但过分强调纪律,必然会扼杀学生生动的个性和活泼的天性,必然会束缚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想像力。应该意识到,我们过多地强调抓纪律,抓规范,而忽略了关注个体享受学习的过程。能不能给学生一个比较自由的空间?能不能给学生一点言行的灵活性和自主权,也就是给共舞之外的独舞一点精彩回旋的自由空间?并不是有了安静的课堂,就意味着有了一堂好课。课堂上,比安静更重要的是什么?更重要的是个性的飞扬、思维的活跃、深刻的思考、智慧的启迪。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庄严神圣、高高在上的权威角色使学生不敢与其平等对话。有人曾对某市10所小学的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敢于向教师提问的仅占20%,敢于当面指出教师错误的学生更是微乎其微。可见,不是我们的学生没有疑问,而是因为学生“太守纪律”根本就不敢问,也就根本谈不上有自己的观点、自己的选择、自己的权利。

    对此,许多专家呼吁,现代学校教师和学生是学习的共同体,教师与学生应该是平等的,教师讲课是以学生为对象,学生并非局外人。因此,不要对学生有太多的限制,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当鼓励提问,允许插嘴。学生如主动提问、质疑,提出与教师相左的见解,教师应当高兴;对于学生插嘴,也应当采取宽容态度。学生插嘴,并不是“不尊重教师”、“破坏课堂纪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就是要冲破某些不必要的约束。

    当然,为了保证教学活动有效进行,课堂确实需要纪律,课堂讨论也要有秩序、有规则,一个吵吵嚷嚷、秩序混乱的课堂,很难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七嘴八舌”也不是个性发展。可是,守纪律是否就要两手背后,双腿并拢,身体坐端正,除了老师规定的动作,如举手发言、拿书、写字外,其余动作都是多余的?这显然不是课堂教学所需的必要条件,而是为了防止个别学生影响教学而采取的一种预防手段。

    只要学生在思考和体验,必然伴有丰富的情感、情绪的变化和丰富的语言动作,甚至会不由自主地站起来跳跃,如果教师把这看作是妨碍教学,以纪律为名去强行抑制,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就会受到压抑。我们的课堂应该是一个能让孩子体验感悟的场所,是孩子身心完全放松的课堂。在实验区,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课堂,学生可以两手自由摆放,两脚随便活动,而且可以离开座位与同学讨论,还可以找老师请教,没有喧闹声,但是,他们有激烈的讨论声,有时还伴随着表达喜悦、遗憾或沮丧的动作和声音。

    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和谐的环境里,学生的学习会很愉快,学习的效率也会很高。相反,如果教师过于威严,学生心情受到压抑,课堂纪律再好,学习效率也不会高。

    用什么标准来衡量学生是否遵守纪律?其实这是教育观念的问题,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课堂纪律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