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业态与新技术

新业态与新技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新业态与新技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业态与新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新兴文化业态 概念 分类

美国“次货危机”给金融市场带来的动荡,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衰退,为挽回欲静不止的经济颓势,各国政府纷纷把刺激国内消费、恢复经济的注意力投向文化产业。我国政府继应对金融危机十大振兴规划出台之后,出台了第十一个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其中第七条规定:“积极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影视、手机广播电视等新兴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升级”。其实,早在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就提出了要“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兴文化业态”,以此“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思路。但时至今日,有关文化产业新兴业态的理论研究仍呈零星状态,许多人对文化产业新兴业态的核心概念及其分类状况也知之甚少。

一、“新兴文化业态”的出台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产业以其独特魅力和经营成长性,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尤其是美国的文化产业,其总体实力和竞争优势至今无人能比。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日本和韩国先后提出“文化立国”战略,对文化产业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全面提升其国际文化竞争力。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的电影业和传媒业、日本的动漫产业、韩国的网络游戏业、法德的出版业、英国的音乐产业等等,以其绝对优势风迷世界,成为当前国际文化产业的标志性品牌。近几年,这些文化产业发达国家凭借雄厚的财力,层出不穷的高新技术和日新月异的互联网,通过相关产业优势集聚,衍生出许多新兴文化业态,这些新兴文化业态和原本业已发达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这些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工具,并且使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和文化面临严峻的挑战。

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较晚,但凭借互联网、高新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全球流通背景,已经表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势头。进入新世纪,以高速宽带和移动网络等信息技术为依托,网络文化产业逐渐成为我国文化产业一个较快的增长点。伴随高新技术、生产手段、经营模式、盈利水平,以及文化产品种类上的不断拓展和不断创新,涌现出许多新兴文化产业行业,并不断衍生出新兴文化产品,这种文化产业实践发展过程中的新动向,自2005年起就引起了政策层和部分专家学者的关注。

2005年1月26日,利向昱在《中华新闻报》撰文“科技助力新兴文化产业”,介绍了新技术条件下催生的几种新兴文化产业类型,这是新闻界关注新兴文化业态的开始。同年,常伟在《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发表“新兴文化产业亮点常击”,从经营方式转变的角度介绍了几种新兴文化行业。2006年5月,祁述裕和韩骏伟在《与现实》发表“新兴文化产业的地位和文化产业发展趋势”,这篇文章立足于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支持而出现的新兴文化行业,如电脑特技、电脑动画、电脑游戏、移动媒体、数字电视、网络电视等,并对新兴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做了初步预测。提出中心城市应把发展新兴文化产业作为重点,着重做好加大扶持力度、鼓励文化创造、完善产业链、建立和完善市场竞争机制等方面的工作。

2006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以数字化内容、数字化生产和网络化传播为主要特征的新兴文化产业,“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研发,开发文化数据处理、存储和传输服务、移动文化信息服务、网上文化交易、数字互动体验服务、数字远程教育及数字娱乐产品等增值业务。”毫无疑问,这是政策层要求运用高科技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兴文化业态思想的初步表达。

2007年4月,赵志立在《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文化产业发展要重视新兴文化业态”,作者把四川近几年发展势头较好的数字内容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创意产业和数字版权产业等新兴文化产业称之为新兴文化业态,这是对新兴文化产业进行分析和分类的初步尝试,也是学术界在标题中使用“新兴文化业态”的开始。这篇文章意义重大,标志着“新兴文化业态”研究的正式启程。但是,直到2007年10月,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正式提出“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兴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时,这个近年来随着经济和文化产业发展出现的新课题,才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二、什么是“新兴文化业态”

范玉刚首先在《望新闻周刊》撰文“业态创新兴文化竞争力”。他认为:“新兴文化业态的培育和创新,主要依托科技创新,特别是先进适用性技术的普及。当前数字化技术创造了很多切合时代特征的新兴文化业态,主要显现为一系列颇具竞争力的网络文化产品。”他把新兴文化业态的范畴定格为网络文化产品。

2008年5月,“2008文化财富沙龙” 在南京举行,与会专家和学者对新兴文化业态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在概念的界定上,清华大学教授熊澄宇认为新兴文化业态是文化内容、科技和资本结合的产物,关键是内容。内容的价值在于其原创性、差异性以及不可替代性。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胡惠林也认为新兴文化业态是文化财富的重要内容,文化财富本质是文化内容的创新和内容的衍生力。信息高速公路提供的是跑道,而没有内容就没有新兴文化产业可言。

关于如何发展新兴文化业态,中南大学教授柏定国提出,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应首先从新载体和新商业模式入手。新业态是先进技术糅合了传统的文化艺术因子,当今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建立在高新技术的载体平台上。新商业模式应注意企业和消费者的互动。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魏鹏举则认为,对文化新业态应当有新兴管理模式和体制。他认为新业态如何与传统文化业态形成一种优势互补而并非替代是一个更应关注的问题。

关于新兴文化产业的具体内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李向民强调:“文化产业新业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新媒体和新行业的出现;二是新兴数字信息技术对传统文化行业进行改造;三是文化产业化过程中,传统产业加入文化内容后产生的新盈利模式,这三个层面的集中,形成了文化产业新业态的核心内容。”应该说,这次论坛是中国学术界集中讨论新兴文化业态的问题的开始,为我们准确理解和界定这一概念提供了最有价值的借鉴。

笔者认为,对新兴文化业态的理解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新兴文化业态显然脱胎于传统的文化产业,明确区分新兴文化业态和传统文化产业的具体范畴是我们界定概念的第一步。总体上来看,新兴文化业态主要是指凭借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支持而衍生出来的、与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有关的文化业态。其核心技术应该是网络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技术。也就是说,新兴文化业态首先是一种新技术条件下的网络文化产业。第二,正如专家所说,新兴文化业态是文化内容、科技和资本结合的产物,显然,新兴文化业态所表现的内容应与狭义的文化密切关联。主要是指文化产品生产商利用各种数字化的软件和硬件以及数字化终端,将图像、文字、影像、语音等内容进行整合,并在互联网上直接创作、编辑、生产制作及传递,向消费者提供多种层次、多种类型的各种内容产品。第三,从载体形态而言,新兴文化业态主要指向宽带互联网络新媒体和移动新媒体两大类。主要载体形式表现为电脑、手机和其他移动存储等终端平台。这种新技术驱动下的新媒体,采用新技术实现内容和传播价值模式的调整或创新,满足受众的各种新需求。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新兴文化业态主要是指网络信息技术与数字技术推动下不断衍生的新兴文化行业。推动新兴文化业态出现的最主要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技术的进步。技术的进步反映在生产制作方式、媒介平台的不断更新上,这使得文化产品获得便利性与覆盖程度大大提高;二是人类的不断创意,创意是文化产业的原动力,它能够创造出无尽的文化原材料,从而不断创造文化新业态。

三、新兴文化业态的初步分类

由于新兴文化业态是近几年产生并且依然层出不穷的新兴文化产业,所以对它们进行分类只能是一种努力和尝试。因为任何新兴文化产品从设计到制作,从媒介平台到终端受众,都糅合了不同的技术因素和传统产业的因子,并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无论用哪一种分类方法都无法涵盖所有,而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又将会导致同一个文化类别的多种身份,甚至同一个文化产品,在设计制作时属于一种文化产品,而通过媒介平台传播到终端时又表现为另一种文化产品,新兴文化业态的递生性、创造性、交互性和多样性决定了分类的难度。

下面,我们以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为线索,建立新兴文化业态评断模型,并以其中引起产业形态变化的要素的不同,或者新产生行业、行业转型所依赖的基础要素不同进行细化分类。

这个评断模型要说明的是,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的现实状况下,文化产品的生产在各个生产环节被分割,形成许多既相互支撑又各自独立的生产要素,这些生产要素构成了影响某一行业特征和状态的基本性要素。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其中一个或者几个要素被改变,而形成了与原有行业状态既有客观形态上的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的新兴行业形态,比如楼宇电视,它们在传播方式与服务方式上仍然保持了广播+广告的赢利模式,但在本质上却是传统媒体的数字化形态;还有一些则是新旧技术融合后产生的前所未有的新行业形态,比如网络电视、手机游戏等。如前所述,新兴文化业态与传统文化业态区分开来的核心要素是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那么,新兴文化业态从范畴上应该界定为网络数字化文化产业。由于生产环节或技术手段不同,其文化产品呈现出不同的业态,且形成多个不同的产业族群。大体而言,网络数字化文化产业可以细分为新媒体产业和多媒体数字内容产业。新媒体产业包括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户外数字媒体、IPTV、数字电视等多个领域;多媒体数字内容产业则包括数字娱乐产业、数字出版产业、数字教育产业、数字艺术产业、数字广告产业等各种文化行业,其中每个产业又可细分出多个产业市场,如数字艺术产业,可再次细分为数字艺术制作、数字艺术拍卖、数字艺术交易等各种行业;如下表所示:

显然,“新兴文化业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相对“旧”而言,即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新型业态。从文化产业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原来一些“新”的文化行业逐渐成熟并被归之于同“旧”产业阵营,而随着传播技术、传播介质和传播内容形态的不断更新,更“新”的文化业态依然层出不穷。例如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多年前作为一个新兴文化行业曾被归类于文化产业,但现在,它们作为基础性工具和功能性技术不断衍生出的文化行业和文化产业,才被人们称之为“新”的文化业态。

总之,新兴文化业态作为一个动态的概念,它的内涵和外延都需要随着产业实践的不断丰富而逐步展开并不断建立和完善起来,对它深入研究并做出科学而准确的结论尚需时日,本文旨在抛砖引玉,以期正果。

参考文献:

[1]利向昱:科技助力新兴文化产业[J] .中华新闻报,2005-01-26

[2]李舫:我国将积极扶持新兴文化产业[J] .人民日报,2005-11-02

[3]常伟:新兴文化产业亮点点击[J] .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5(12)

[4]祁述裕、韩骏伟:新兴文化产业的地位和文化产业发展趋势[J] .与现实,2006(5)

[5]陈芋润、祁述裕:浅议新兴文化产业的未来趋势[J] .陇南报,2007-04-09

[6]赵志立:文化产业发展要重视新兴文化业态[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7]范玉刚:业态创新兴文化竞争力[J] .望新闻周刊,2008(4)

新业态与新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创新视角;旅游业态;多样性

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产业分工的边界逐渐模糊,由此萌生的新的产业业态正成为当前经济增长最具活力的源泉和动力,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旅游业作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在产业创新融合的浪潮带动下,已显露了跨界发展的迹象,如农业旅游、工业旅游、房地产旅游等的兴起。旅游业在与其他产业对接、融合的过程中,不断进行产业升级,并激发多样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多样性、创新性正成为旅游业态发展的一个真实写照。

一、旅游业态多样性产生的动因

(1)旅游消费需求的转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结构单一,纯粹以观光为主的旅游形式已不能满足游客多样的旅游消费需求,如何应对旅游者多样的旅游需求成为旅游业在新一轮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难题。一方面,快速的生活节奏、巨大的工作压力,使得休闲旅游项目迅速走红,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动向;另一方面,旅游消费者对于个性化旅游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促使旅游产品市场不断细分,像乡村旅游、红色旅游、自驾游、温泉旅游等主题旅游应运而生;最后,旅游网上销售、互动和沟通平台等电子技术的介入,在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使得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残酷的竞争环境更催生了旅游业态的多样性。(2)旅游体验性的要求。旅游体验作为旅游世界的硬核,旅游经济作为典型的体验经济,将更多的体验项目纳入旅游产品当中是当今旅游发展的主要方向。尤其国民休闲时代悄然到来,旅游者对于旅游产品的品质及旅游活动的体验性提出了新的要求,旅游企业一方面要在旅游产品、销售渠道等方面推陈出新,跨行业重组和融合,才能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另一方面,旅游业只有与第一、第二产业融合,才能催生更多新颖、令人难忘的旅游项目,以增强旅游的体验性。旅游体验性的要求加速了旅游业态的多样性。(3)经营者对利润的追求。旅游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旅游在与其他产业融合的过程中,旅游发展潜力巨大,不仅可以与其他行业产生协同效应,分散风险,还能增强资原利用的可持续性。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旅游业态多样性的产生。如无锡中视影视基地作为与旅游结合成功的案例,在全国掀起了影视旅游的热潮;金融、保险业也尝试着与旅游结合,推出各种与旅游相关的金融产品、旅游险。

二、旅游业态多样性的体现

(1)市场型新业态。市场需求是旅游业发展的风向标,只有创新出符合市场实际需求的新模式,才能使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及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假期制度不断调整,我国居民的旅游需求呈现层次化、主题化、个性化的特点,这为旅游新业态的出现提供了机会和沃土。从大的层面上旅游可以分为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等;当今的主题旅游有滑雪旅游、摄影旅游、朝圣旅游、亲子旅游等;个性化的旅游有瑜伽盛典旅游、徒步之旅、环球旅游、探险旅游等,这些新的旅游业态不仅为原有的观光旅游景区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且开创了全民旅游的时代。(2)产品型新业态。产品型新业态是指旅游经营者或开发新的资源或在原有开发资源的基础上,通过采用新技术,融入新的创新元素的方式,并依托旅游者的需求,开发出的新产品,为旅游业的发展增添新的活力。技术进步是业态产生的主导因素,农业技术,航天技术等的介入,形成了农业体验游、太空游等新的旅游形式,增强了旅游的参与性与神秘性。产业融合是业态产生的渠道,旅游涉及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方面,各行业不断渗透、融合,促使多业共生的局面形成,农业旅游、工业旅游、房地产旅游的兴起无不证实了这一点。(3)经营型新业态。经营型新业态是指通过经营手段的创新,以使旅游产品更能满足市场需求,扩展旅游新空间,促进旅游转型升级的新业态模式。目前我国出现的经营型新业态有房地产旅游、会展旅游、体育旅游等,房地产旅游即采用分时度假的理念,将房地产开发与旅游相结合,即提升了房地产的人文性,同时开创了地产销售及旅游的新模式;会展旅游熟悉的有世博会、园艺博览会等,会展与旅游相结合,丰富了旅游的内涵,增加了旅游的功效;体育旅游满足了体育爱好者的需求,开拓了旅游的发展空间。经营型新业态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旅游形式,更增加旅游的盈利空间。

三、旅游新业态的发展特点及趋势

旅游业是辐射带动性最强的产业之一,目前旅游业与农业、工业、房地产等诸多产业融合,不仅更新了旅游业态,更带来了其他产业的第二春。旅游业态发展在呈现多样性的同时,还表现出时代性、虚拟性和定制化与规模化相结合的发展特点及趋势。

(1)时代性。旅游业是一个紧跟时代步伐、时尚、新鲜的产业,无论从交通工具的更替到休闲主题的更换无不体现了这一点。旅游业总能将当下的时尚产物包含其中,当生活节奏加快,压力日趋增大的都市居民将旅游消费需求转向绿色、生态、健康时,乡村旅游、生态游、森林游等旅游形式应运而生;当时下影视文化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拍摄基地成为年轻人关注焦点时,旅游企业要能迅速反应,推出相应的旅游线路,满足旅游消费者需求;当人们对于文化品位的诉求越来越明显的时候,旅游对于环境和文化的保护作用也越来越被重视,与此同时大量的文化之旅成为新时代的宠儿。总之,旅游总能把握时代命脉,紧跟时代节拍。(2)虚拟性。网络在旅游产品的宣传和销售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表现在:一方面,携程网、去哪网等大量网络平台兴起,为旅游产品的宣传和销售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并且实现了旅游产品的跨界、跨区域的宣传和销售,旅游企业不需要离开公司,就可以对自己推出的新的旅游产品进行宣传和销售,而游客亦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对旅游产品进行了解,甚至完成购买,大大节约了宣传和销售的成本;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与网络相结合是大势所趋,现在是网路科技时代,旅游的体验性需要借助网络平台加以展示,虚拟网络的介入为旅游产品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目前,与旅游产品直接相关的产业发展也与网络相结合,游客在旅游之前可以在网上查找旅游目的地的信息,选择价格合适、评价高的旅游目的地,并进行酒店、交通等相关产品的预定。可以说旅游与虚拟网络相结合,一方面得到了一定的监督,另一方面方便了旅游产品的销售。(3)定制化与规模化相结合。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旅游消费者已经开始厌倦走马观花式的大众旅游,对于旅游产品的形式、内涵以及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追求个性化服务的呼声越来越高。但众所周知,旅游产业也需要通过规模化生产,来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所以,为了满足不同旅游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旅游业要将“定制化”和“规模生产”结合好,即要突出个性鲜明的旅游产品,同时也要满足大众需要,生产可以普遍接受的旅游产品。

参 考 文 献

[1]邹再进.旅游业态发展趋势探讨[J].商业研究.2007(12):156~160

[2]马丽卿.长三角地区旅游业态分析与海洋特色产品链构建[J].城市化.2009(2):31~34

[3]王慧敏.旅游产业的新发展观:5C模式[J].中国工业经济.2007(6):13~20

[4]邹再进.区域旅游业态理论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9):100~104

[5]高维全.大连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6):76~78

新业态与新技术范文第3篇

我国近几年物流业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批熟悉并能够运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方面的理论方法,以及设施设备、装置与工艺的物流人才,但是在低碳技术的应用上这些人却知之甚少。这就使得节能减排、油气资源的清洁利用,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低碳技术在运输、仓储等物流领域的应用受到制约。过分追求效率指标而忽视碳排放的影响物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以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和提高客户服务水平为中心,在追求物流的便利性、快速性、安全性等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往往容易忽视资源节约的社会效益。企业对物流绩效的评估也就相应的针对如何降低成本和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展开,而对碳排放指标没有相应的标准。这样,企业考虑更多的是成本,只有降低成本才能有效益。而低碳技术的应用、物流过程中碳排放的监控、低碳物流设备的购置在短期来看都会增加企业的成本,而效益确实看不到的,短期无法衡量的。这样,企业就失去了“低碳”的动力。低碳物流技术装备落后物流装备是物流企业提供可靠技术与设施的载体,在物流装备设计、应用中如果考虑到碳排放的因素,将会对低碳物流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而我国的物流技术装备则相对落后并且在系统设计阶段没有考虑碳减排的要求。比如,库房设计上较多的仍然是平库系统,土地资源利用率低,运输、仓储作业采用人工和机械作业,运输车辆、装卸搬运工具陈旧老化,耗能大。信息化水平低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信息进行采集、分类、传递、汇总、识别、跟踪、查询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低。基础信息的采集很多企业还是以手工录入为主,RFID、GIS、GPS等数据跟踪技术也没有普及应用。公共平台的信息建设落后,企业之间的信息传递仍然处于单点应用,没有形成公共的信息共享平台。这些都造成了物流运输、仓储等管理的低效率和高能耗。低碳物流缺乏法律和制度规范低碳物流政策先行从完善有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与政策体系尚不完善。相关部门没有出台物流相关碳排放指标,我国政府也提出了二氧化碳排放比下降40%至45%的目标,但是这一目标如何在物流领域得到落实以及如何对物流业低碳发展进行相关金融和财税政策支持还没有明确的制度规范。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物流企业减排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物流过程中“碳足迹”追踪困难由于物流过程涉及的领域广、环节多、动态性强,所以对物流过程中的“碳足迹”捕捉相对于生产制造类企业更困难。物流系统由包装、运输、仓储、流通加工、装卸搬运、配送和流通加工七大模块构成,在这七个模块运作时都在不断地排放温室气体。因此需要检测物流各环节的碳排放,才能够针对性的进行控制和管理,这无疑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难题。

社会培训机构,相关资格认证考试要把相关低碳技术纳入考试范围。还要加强员工的社会责任感、环保观念的培训。资源整合通过开展共同配送、第三方物流、逆向物流整合物流资源。共同配送就是多家企业共同使用某一项物流资源,以此达到物流资源的共享。逆向物流可以通过对废旧资源的回收利用和废弃资源的合理处置来降低碳排放,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同时,对逆向物流的成本费用还要有合适财政补贴机制,以此促进企业开展逆向物流的积极性。[3]改进低碳技术装备运输方面,车辆购置选择要考虑低耗油因素,开展直达运输,集中运输,增加运输的批量,减少回程空驶。合理化的仓库管理活动,尽可能的采用高架仓库,提高仓库坪效。仓库作业设备,运用机器人、自动导引小车、巷道堆垛机等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的作业工具。采用集装箱、托盘等集装化工具,提高装卸搬运作业的效率,减少装卸搬运过程中的能耗。提高信息化水平物流信息化是物流新业态发展的重要路径,在低碳经济环境下,要建立起低碳物流信息系统和运作体系。在物流信息系统中导入能源管理信息系统,即EnergyManngmentInformationSystem(简称EMIS),是企业信息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对物流过程中分散的能耗数据采集和控制、集中的管理调度和能源供需平衡,以及实现所需能源预测,为在物流全过程中实现较好的节能、降耗和环保的目标创造条件。即对物流能源数据进行采集、加工、分析,处理及实现对能源设备、能源实绩、能源计划、能源平衡、能源预测等全方位的监控和管理功能,达到企业节能增效的目的。完善低碳物流法律和制度物流新业态的低碳发展,还需要政府的法律和制度保证。制定各种财政、金融、税收政策,利用财政杠杆和金融杠杆引导物流业态的低碳发展。世界各国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很多并比较健全,但针对物流领域的不多。政府应该就物流相关的交通管制、能源消耗、碳排放制定针对的性的制度标准,使物流新业态在低碳发展的道路上做到有法可依。对于物流领域的低碳创新技术实行财政支持,鼓励物流企业自主创新新技术。如北美、欧洲很多国家都制定了比较完善的碳税、碳交易、碳管制、碳补偿制度。合理化物流“碳足迹”的跟踪和计量根据PAS2050提出的计量碳足迹的具体方法,将其应用到物流和供应链过程。PAS2050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的方法,提出计算商品碳足迹的五步骤模型,可以为物流领域所借鉴。[4]同时,积极应用EPC、RFID等技术对物流过程中的车辆、装卸机械、冷冻机械等的能耗水平进行监控。

基于低碳经济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物流发展与低碳经济的相关性,本文探讨了物流新业态发展的路径问题,着重论述了物流新业态发展过程中不利于低碳发展的要素,并提出了物流新业态低碳发展的路径。物流新业态的发展必须通过复合型人才培养,物流资源整合,技术装备改进,能源管理信息系统导入和低碳物流法律制度完善几个方面入手,才能走出一条可持续、良性发展之路。

作者:马志军 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新业态与新技术范文第4篇

“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可以找到新的有成长性的企业,为这些企业创造与资本对接的机会,以及企业与应用对接的机会,帮助企业迅速成长,也为软件名城建设输入有活力的血液。同时,通过跟踪分析这些企业,挖掘企业成长规律与发展足迹,带动其他企业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产业发展。”在“2013北京信息网络产业新业态创新企业30新”(下文简称30新遴选活动)颁奖典礼现场,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姜贵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

自从2010年举办第一届开始,今年已经是第四届,累计遴选30新企业共120家,形成了北京乃至国内在信息网络产业方面具有影响力的创新技术、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展示平台。同时,它还推动政府了解新兴业态企业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加强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环境体系,扶持企业自主创新。据介绍,本届30新遴选活动的遴选对象为软件、互联网和信息服务业的非上市公司,凡是具有新商业模式、新技术应用、新市场机会的企业,都有机会入围,主要涉及软件业、互联网信息服务、物联网、手机支付、移动通信、云计算等领域。

由于重视企业与资本的对接,这个平台的评委中风险投资专家所占的比重比较大,据北京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处处长姜广智介绍,这个评选最看重的是商业模式的创新。总的来说,第一,看这种新的商业模式是否可持续发展下去。第二是看它的技术创新,是否使用新的技术来实现其商用模式的创新,技术能否持续演进。第三是从产业导向这方面来观察。参评的企业可以不是IT行业的,只要是运用IT和信息网络技术,创造新的服务模式、新的商业价值,能够给社会带来新的贡献,都有可能入选。

作为本届活动专家组组长,合众资本合伙人陈立辉在会上表示,尽管这些新业态创新企业并不一定能为投资人赚“快钱”,但是他们仍是目前投资的热点,比如跟移动互联网相结合的云服务仍是目前业界投资热点。

事实上,虽然并不是每一家入选的企业都能够直接获得投资,但是他们在这个平台中得到了很多的支持,其中包括获得十多项政府支持、宣传推广、咨询服务、报告赠送等。据姜贵平主任介绍,综观四届遴选活动,获奖企业均获得了业内的关注、投资家的青睐以及政府的支持。

新业态与新技术范文第5篇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互联网的发展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与生活,通过应用互联网,降低了信息获取和交易成本,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进而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目前,我们处于信息技术革命全面渗透和深度应用的新阶段,信息技术催生了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和新模式(简称“四新”)。在互联网和新经济背景下,要放眼全球看“四新”问题,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更加注重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营造“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

互联网的本质及其主要特征

互联网本质可概括为网络、联接和互动,网络即互联网构建了新的网络体和网络社会,联接即搭建网络节点沟通的桥梁和价值传递的纽带,互动即彼此快捷顺畅地交流信息。

互联网是基础设施、内容、服务的有机统一体。在互联网的构建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去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深入,企业对互联网基础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带宽、网速以及网络设备的运行环境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基础设施能力受限,将阻碍基于网络的技术、组织和业态创新,影响经济增长的动力和轨迹。更快的网速、更丰富的内容和更优的服务,能更好满足企业、个人等工作与生活需求,确保用户获得高质量体验。据Internet World Stats的数据,在过去的10年中,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增长了7倍多,从2000年的3.6亿增长到超过24亿;在体育赛事中,用户上传自拍、视频内容,导致网络上传流量超过下载流量。在互联网技术和应用发展进程中,需要着重解决好信息保护、安全保障、诚信机制等问题。特别是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催生了新的信息共享、数据应用、网络服务方式,使得供给方、需求方之间呈现更好的良性互动。

互联网带来生产要素的内涵扩张和重新组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也是对生产要素的利用和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升的过程,在每次产业革命中,都会有某种关键生产要素成本大幅下跌,而新的占据主导地位的生产要素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在农业社会,劳动力是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在工业社会,劳动、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组合,推动劳动生产率提升和社会进步;在后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并与其他生产要素相互组合,优化了社会分工方式,创造了推动经济增长新的途径。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知识的生产服务通过信息技术支撑,凝固为软件和系统,体现为网络化资源流动,促进了品牌价值提升,为社会各行各业不断创造新的价值。

互联网经济与经济互联网有着本质的区别。互联网经济是基于互联网所产生的经济活动的总和,是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产生的崭新的经济现象;经济互联网则是指各类经济部门应用信息化、网络化手段助力生产、决策、服务等。近几年,互联网正在加速渗透到各行各业,催生了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教育、分包众包众筹等新组织、新业态、新模式。在互联网经济时代,经济主体的各种经济活动,政府职能部门、社会机构等主体的经济行为,都越来越多地依赖信息网络,要从网络上获取大量经济信息,依靠网络进行预测和决策,许多交易行为也直接在网络上进行。社会经济活动呈现5R特征,即Reduce、Reuse、Recycle、Remanufacture和Reconsumption,零部件跨国采购、加工制造环节分散到全球,个性化、定制化生产服务创造更高价值。

“四新”发展的途径和机制

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推动各类技术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地催生新的业态和模式,促进产业体系演进和变革。

互联网为新技术、新组织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和催化剂。新技术不是简单的产品技术或实验室技术,而是指可实际推广、替代传统应用和形成市场力量的新兴技术。如3D打印、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电网、机器人、M2M、OLED、智能驾驶、可穿戴设备等,即基于互联网等信息技术、面向市场需求、以应用为导向的综合性技术创新。从产业组织的角度看,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产品的供应链从“链状”或“树状”向“网状”转变,企业竞争力从规模优势向产业链整合优势转变。一些专注于生产特种产品的中小型制造企业,围绕大企业的生产服务,密集投入特定领域的技术研发,占据新出现的细分市场。由大企业建立整合集成平台,提供技术支撑和生产,由小企业从事具体生产活动,将成为与互联网经济相适应的产业组织形式和重要生产方式。

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和新模式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空间。各类新业态和新模式以市场需求为中心,打破原先垂直分布的产业链及价值链,产生新的经济环节和市场活动方式,实现资源高效优化组合,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推动智能制造发展,如3D打印以数字模型文件、增材制造为基础构造物体,改变了模具制造和工业设计模式,已广泛应用到相关行业领域。产业链整合重组拓展了新的价值空间,如苹果公司整合产业链、开放产品平台,形成智能终端+内容分发渠道+应用软件与数字内容服务的整合;云制造模式基于互联网建立共享制造资源的公共服务平台,将巨大的社会制造资源池连接在一起,实现产业链制造资源与服务的开放协作、社会资源高度共享。平台经济与联盟经济不断涌现,平台经济包括新电商及OTO模式、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分包众包众筹创新平台等;联盟经济包括同业联盟、异业联盟、产业链联盟等,如IBM、思科、通用电气、AT&T联手组建了工业互联网联盟(IIC)。

互联网推动新兴产业演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伴随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持续创新和深化应用,从现有产业领域中衍生叠加新的适应和满足市场需求的经济活动,不仅催生了新的产业领域,也带动了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引发产业体系的重大变革。比如,在移动通信、卫星定位等技术发展之后,汽车服务带动出导航、车载信息等新增值服务;物联网、汽车电子、云计算等新技术与汽车产业融合衍生出车联网应用的新产业,移动互联网领域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推出位置服务应用;经济社会各领域海量数据挖掘分析形成大数据应用服务,互联网企业介入银行核心业务形成互联网金融等。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相互碰撞,将进一步激发服务模式、商业模式以及生产消费模式的创新发展,催生出新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在创造新经济增长点的同时,还将不断引发新的消费服务需求,进而形成巨大的新兴市场。

推进“四新”经济发展的建议

要深入把握互联网和“四新”经济发展特点和趋势,确立“四新”发展导向,合力营造有利的经济环境,激发内生增长动力,推动形成政府引导与市场主体相结合的发展机制。

坚持“六要素”综合统筹,营造“四新”发展氛围。“六要素”即指规划定位、市场主体、载体建设、重点项目、产业投融资、政策与服务环境。一要坚持规划引领和正确的定位导向,明确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基础条件和目标,以及路径办法和抓手。二要明确主体,更多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做优做强优势企业,改造提升存量企业,调整淘汰劣势企业。三要优化载体建设,推进园区基地化、基地精细化发展,创新“四新+基地+基金”的载体建设模式。四要推进项目建设,根据产业链细分,吸引一批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形成相互支持配套的产业生态圈。五是投融资机制创新,促进政府、企业、金融、社会资金对接,设立重点领域产业基金和并购基金。六是优化政策与服务环境,包括市场环境、诚信环境、政策环境等,服务转型、服务“四新”、服务企业、服务人才。要高度关注国际最新案例和发展态势,找出需要开题解题破题的重点领域以及可以发力的小切口,按照“六要素”定位到细分领域企业主体,优化载体、政策和服务环境等。

优化推进和支撑体系,形成“四新”内生增长机制。一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要求,推进“四新”发展坚持“四个导向”,即从单纯的技术导向转向创新导向,从政府导向转向市场导向,从目标导向转向问题导向,从能力导向转向应用导向。二是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内积极培育“四新”,通过制造业能级提升催生“四新”,通过传统产业改造对接“四新”。三是开展“四新”推广应用重大专项,推进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光伏、LED、北斗导航、车联网等扩大应用专项,推动技术产品、应用领域、商业模式拓展创新,实施一批应用示范工程项目。四是搭建“四新”信息平台,链接相关联盟、园区、协会、风投机构等,跟踪发现、合作引进包括龙头企业、关键技术中心等在内的“四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机构、领军人物和团队。

加强新载体规划建设,搭建“四新”经济集聚平台。一是产业基地园区作为发展“四新”经济的新载体,要吸引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集聚,打造产业生态系统;要明确共性和个性问题,通过载体建设解决实际问题;要坚持需求导向,近三年内合力建设20-30个以“四新”经济为主要发展方向的新载体。二是坚持分类管理,推进“四个一批”,即放大一批发展势头良好的新载体,做优一批初露端倪的新载体,做强一批有基础和优势的新载体,培育一批细分定位和目标明确的新载体。三是注重多措并举,以推进园区基地化工作引领新载体建设,以支持优秀开发主体发展带动新载体建设,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区域和乡镇工业区转型升级促进新载体建设,以搭建园区综合信息平台拓展新载体建设。四是做好“四个服务”,不断优化服务“四新”、服务转型、服务企业、服务人才的工作机制。

新业态与新技术范文第6篇

这天,重庆百货了2016年年报。数据显示,去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8.47亿元,同比下降7.25%,关闭了16家场店。

“生意越来越难做了!”这是传统业态从业者的共同感受。与此同时,一些新型业态却在悄然崛起。

新业态是要颠覆传统业态么?

记者带着这个问题,走访了重庆一些新业态,发现新业态和传统业态之间并不是一场颠覆之战,更多的是一场融合之战。

注入新情怀

沿着缙云山盘山公路往上,在与云端齐平的位置,有一栋三层高的小楼,白墙灰瓦,木门上挂着“缙云小住”几个字。

这是赵沿海和朋友们的新家,也是最近重庆大热的网红民宿。

2014年底,赵沿海从国内某著名地产公司“裸辞”,准备在重庆打造一个可以“安放理想”的院子。这个想法得到15个来自景观、室内设计、广告、酒店、互联网、术等不同行业朋友的支持。

于是,他们找到缙云山上的一个农家小院,请来村里的小伙子、邻村的老木匠、山下的老石匠,修缮中尽量保存着老院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

五个月后,这个号称“一觉醒来云就飘在了你的枕边”的民宿打造完成,赵沿海的情怀终于落地。

在网上,“缙云小住”的各种宣传文案里,打造中的老片段和不断发现的新美好交织在一起。住客也“十分配合”地用幸福满满的居住体验刷屏:窗外星辰、石壁炉火、山中云霞、门前老树、竹林微雨……在一张张晒出的照片中,四季交替,岁月静好,语言似已多余。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民宿这种新业态与农家乐、酒店有本质区别。它不只提供住宿,更提供着一种生活模式,它已经不在传统的乡村旅游范畴内,它是文人式隐居想象的结果。

像这样的民宿,现在重庆已有不少,比如鸭血粉丝窝、南之山,等等。许多民宿的背后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故事中又渗透着各自的情怀。

美国学者埃弗雷特・罗杰斯曾提出创新扩散理论――顾客接受创新方式和程度是不同的,对待不同的人群,应该采用不同的创新扩散方法。

民宿行业的情怀扩散也是如此,由一小部分对新事物接受能力较快的先锋派都市人引领,进而扩散到更多的受众。到那时,也许还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更专注于顾客体验,这些都是将情怀商业化的必然路径。

对民宿这种新业态而言,“情怀”是从业者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市场上从来不缺头脑发热的大鳄“玩家”,但市场的边界终究只会被创新者改变。

对接新技术

2017年2月27日,天气乍暖还寒。

傍晚,下班的王晋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下公交车后,在周围找了一辆传说中的“小黄车”。

打开手机上的ofo共享单车APP,注册登录,输入车牌号,获得密码解锁,王晋在手机上戳了一会儿,终于坐上了“小黄车”。

一路小风吹得王晋心花怒放:“真快!明天就能骑它去公交站了。”

王晋家住大学城,单位在渝北区,每天公交车程一小时,更“要命”的是,从家里到公交站就得走半小时。这样,他只得每天清晨6点起床,上班大半年,长期处于睡眠不足的状态。

现在,像王晋这样的“上班族”很多,两点一线的生活半径,日益加快的城市节奏,每天天南地北地赶路,却总还有“最后一公里”的脚程让人更加疲惫。

共享单车决不是对老式交通工具的复古。在大气污染和汽车代步亦不足以追赶时间的大背景下,自行车的地位得以重新确立。

在共享单车理念落地的背后,是多项现代技术的支撑。

自共享单车出现后,种种质疑接踵而至:单车定位不准、APP反应不及时、解锁密码重复……

这些问题何曾出现在传统自行车上?不过,新技术的磨合是必然的,客户体验成了新生事物不断完善的第一标尺。

同为共享单车,摩拜与ofo的开锁、造车、定位等技术大相径庭,而这将是决定两大巨头发展前景的关键。

尽管目标一样,但技术上的差异与合作带来了不同产品的优势与劣势。

2月27日,一则名为《ofo共享单车抢滩NB-IoT 定义智能硬件+无桩共享运营行标》的新闻上线。文章中,ofo再次寻求外援,与华为、电信合作,着手解决早前定位和信号方面的技术缺陷。从共享思维这一点来说,ofo起步得很早,一开始就把造车环节托付给了老牌自行车品牌“凤凰”。

让专业人做专业事,现在“明白人”不止ofo一家,摩拜等共享单车也纷纷跨界寻求技术支撑。

试水山城重庆,或许会给共享单车大咖们点亮更多技术革新的点子。

发现新空间

2017年春节前夕,晚上11点,杨家坪商圈。

“咕咕……”程正龙肚子一阵响,加班还没结束,他决定先下楼去找点吃的。

走出写字楼,周围商铺关门闭户,他径直拐进了一家罗森便利店。

明亮的日光灯下,关东煮的热气升腾着,货架上的寿司饭团琳琅满目……

24小时便利店已经成了像程正龙这样的“加班族”的不二选择。

近年来,传统零售业增长乏力,一组关于便利店的数据却格外亮眼:2016年上半年,中国73.8%的便利店都实现了销售额同比增长,其中同比增长10%以上的企业占比达到了38.1%。而2017年初,阿里巴巴宣布加速“新零售”布局进程,便利店更是成了零售界的“明日之星”。

但面对广阔的市场前景,仍有许多便利店老板叫苦不迭,经营困难。

位于南坪万寿路的一家本土便利店约15平方米大,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营业额能达到4000―5000元,利润一般在20%左右。但老板很苦恼,因为相隔不到20米的马路对面就有一家约30平方米的小型商店,而在同一条街距离不到10米的地方,另一家24小时便利店也即将开张,各家所卖商品的品种都差不多。

其实,在重庆的各大商圈里,这种现象已相当普遍,几乎一个便利店周围方圆一两百米内,就有好几家其他品牌的便利店。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还有另一组调查数据:2015年,日本便利店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大卖场,大体为54∶46,而在我国的实体零售市场上,便利店和超市的比例是8∶92。

在这组数据里,记者看到的不是市场前景,而是发展瓶颈:同质化的问题日趋严重。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故事。在7-Eleven便利店初创之时,营业时间是早上7点到晚上11点,这也是其店名的由来。但由日本零售业经营者伊藤洋华堂于1974年引入日本后,7-Eleven改为24小时全天候营业。而这项革新已经成了现下所有便利店较之超市最重要的一项优势。

时至今日,便利店要克服的同质化问题,已经不能仅仅以超市等其他零售业态为参照,恐怕还要缩小范围,想办法在便利店行业内部发掘自身存在的独有价值。

国内便利店行业的市场空间是有的,但更多得靠自己发现和开拓,如果还像初始阶段那样粗放发展或互相模仿,也许就只剩“死路”一条了。

寻求新支撑

2017年2月25日,重庆万达文旅城二期别墅开盘。

自去年9月23日项目建设全面启动以来,万达动作很快。但卖别墅决不是万达文旅城项目的终极目的。这个“城中城”将有万达茂、室外主题乐园、大型舞台秀、度假酒店群、酒吧街、旅游新城、飞雪寺等七大业态。

万达文旅城是万达集团转型的重要一招。王健林曾说:“文旅全球品牌只有美国三家企业(迪士尼、环球影城、海洋公园),万达要努力成为第四个,也是中国首个全球文旅品牌。”

从万达广场到万达文旅城,国内商业地产的模式被不断刷新。

在中国经济和房地产市场都处于中低速发展的情况下,这不失为一种勇敢破局。

但外界也有质疑的声音,万达文旅城的体量是万达广场的数十倍,找地、打造、经营恐怕都非易事。

其实,万达集团在各地布局时,通过寻求与当地政府在利益上的最大公约数,找到未来发展的新支点。

2017年1月24日,重庆万达文化旅游城规划工作座谈会在重庆沙坪吻西永举行。20多位相关专家学者在会上为重庆万达文旅城规划发展建言献策。

重庆大学城位于中梁山和歌乐山之间的平缓地带,曾是重庆市政府重点打造的“核心居住区”。但经过十几年的开发,大学城却因交通不便、购房群体面太窄、商品房同质化严重、商业配套不成熟,陷入了比较尴尬的发展处境。

新业态与新技术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文化创意;科技支撑;技术开发;长沙市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9-0051-03

一、长沙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构成及内涵

文化创意产业包括通过开发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获取发展动力的文化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本文涉及的文化创意产业范畴包括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及电影、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创意设计、旅游及休闲娱乐、其他辅助服务,并以数字传媒与出版、动漫游戏、创意设计与创意园区为本文的重点研究领域。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成效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2010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出(收入)达948.73亿元,增加值达453.84亿元,比上年增长24.5%;2011年,长沙文化产业总产值1041.75亿元,产业增加值488.92亿元,首次跻身千亿产业方阵;2012年,长沙文化产业预计总产出1250亿元,增速为19.99%,增加值587亿元,进一步巩固产业千亿级规模地位,产业产出呈现快速扩大的趋势。

下页图1中数据显示,从2009年开始长沙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增速超过20%,远超GDP增速,呈现上升趋势,展示出企业强劲的发展活力。

此外,产业发展结构进一步优化,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并以非公有制经济单位为主创收的新格局,2010年公有制经济单位实现总收入116亿元,占总收入的12.2%,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实现总收入832.73亿元,占总收入的87.8%,非公有制文化创意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长沙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2.产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十一五”期间,长沙市实施了一批重大、重点科技项目,在动漫游戏、数字传媒与出版、创意设计、数字旅游等重要领域突破了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制定了产业标准规范。与高校共同承接各项国家科技计划、基金项目等百余项,申请及获得国家专利4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近20项。在长沙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了“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湖南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两个动漫基地。现有建有“湖南省数字卡通动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国家(湖南)电视动画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国家(湖南)手机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湖南数字广电服务平台、中南国家数字出版公共服务平台、湖南工业设计创新平台共6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立了湖南省火炬创业中心、长沙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长沙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岳麓区大学科技园创业服务中心共4家专业化创业服务中心,建立了 “基地+平台+服务”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3.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在“中国文化产业品牌研究中心”最新的133个国内著名文化产业品牌中,来自湖湘的文化产业品牌达29个,占总数的21%。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为主体的传统意义上的文化创意产业领域,2010年共实现工业增加值90.79亿元,占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0%。2010年以网络、旅游、休闲娱乐、经纪、广告会展等新兴文化服务业为主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层”创造的增加值188.93亿元,占41.6%;以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为主体的文化创意产业“相关层”创造的增加值174.12亿元,占38.4%,逐步向新兴产业发展。尤其是在动漫领域,进展颇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如长沙作为中国第一个民族卡通品牌诞生地,其创作生产数量长期居全国前列,动漫游戏产业在国内率先运用无纸化制作关键技术,产业总产量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第一,重点动漫和动漫企业数量均列全国首位,优秀企业逐步增加。

二、长沙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

当前我省还没有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创意产业基地和集聚地,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成立长沙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凸显的一个重要问题,如长沙动漫产业几个原创产品都在“猫”上做文章,产品同质化趋势明显,难以形成产业发展合力。

不仅如此,即使是在同一地域,产业集聚效应也不明显。例如长沙首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锦绣潇湘文化创意产业园,规划显示园区将实现年产值(销售额)30亿元,引进200余家创意企业和3 000多个创意个体,因此打出“打造文化产业航母”等口号,但是在其标志性建筑“创意列车”内看到,不少商铺大门紧闭,纷纷贴出转让告示;创意产业显得有些冷清,“锦绣号”列车一楼共48个店铺,其中有一半以上关着门,正在经营的门店,也基本不见销售创意与文化产品,并未呈现规划中的蓬勃发展之势。创意园南面的另一个金苹果天马创意城,按规划这里应该是大学生创意产品交易市场,但没有看到一个创意产品摊位,这里已成为一个小型的农贸市场。创意产业园西边的“大学生科技港”中国储电脑城在一、二楼经营,楼上还有新东方、新航道、言众言等英语培训、教育咨询机构,得益于紧靠大学城的区位优势,仅教育培训业发展良好。

(二)产业技术水平不高

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雄厚,但多集中于产业链的低端,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虽然拥有如湖南广电、中南传媒等一批文化出版行业的强势企业,但是,一直以来,其发展往往依赖于传统的规模优势和比较优势,而在关键技术方面往往受制于人,比如用于标示技术,保护报纸、杂志知识产权的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和全方位展现旅游景点信息的虚拟现实技术方面,长沙本土企业都缺乏深层次积累和研发,很多时候只是单纯的应用。

(三)人才队伍总体素质不高

截至2010年底,长沙市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52.22万人,占全社会从业总人数的12.3%。长沙市从业人员人数远落后于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而且长沙本土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队伍总体素质不高,多集中于编辑、初加工等领域,而缺乏关键性、国际性的领军人才。同时,相比于沿海发达地区,长沙本土文化创意人才无论是在高层次人才引进,还是低层次人才培养方面,都显示出明显的差距,除了受制于产业发展总体环境,长沙对文化创意产业高层次领军人才的吸引力不够,导致长沙本土高层次领军人才的引进一直缺乏实质性进展。此外,随着沿海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长沙本土创意文化人才队伍还存在大量优秀基层人才流失的风险,长沙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表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从而在不同程度上制约和影响到长沙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持续壮大。

三、对策建议

(一)改进资金扶持政策

长沙市文化创意产业多以中小企业为主,发展过程中亟须资金支持,为促进产业发展,必须改进资金扶持方式,形成完善的科技金融支撑模式,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在发展文化企业合作关系时,必须先筹措公共资金,可考虑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基金”,提供新兴创意企业贷款,使得中小企业从另一条途径贷到资金开始文化创意的研发生产。另外,政府可以引导民间资金的投入方向,使其投入附加值高的创意产业,一方面缓解创意产业资金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创意产业的发展,从而为其营造良好的创意环境。

(二) 加强各部门合作提高科技信息服务效率

由于信息不对称,许多文化创意企业并不了解哪里存在科技条件资源,导致许多文化创意企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难以找到所需服务。因此,政府部门可通过与国家或湖南省知识产权局等部门建立专利文献共享服务互联对接机制,进行文化创意产业已有或正在产生的科技成果、失效专利和专利文献、专有技术文献等科技资源的整合、分析、加工、及效果追踪工作,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高质量的知识产权服务。其次,政府可建立科技条件资源数据库,通过与各领域的行业协会、主管单位等各部门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按领域把资源的需求和供给通过虚拟条件平台提供信息服务,使供需双方及时了解信息,提高科技条件平台的服务效率,降低企业寻找信息的成本。

(三)加大技术改造提升原有业态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科学技术加快了长沙市文化创意产业的改造和创新,给产业赋予新的活力。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通过技术改造产品和服务,使传统产品功能和质量增强,实现产品的换代升级,逐步使传统创意产品变成高技术集约的新型创意产品。首先,通过科技项目的有效引导,建立行业知识库技术,建设标准服务平台,为解决产业技术难题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其次,加强传统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并加强现有核心技术的集成应用,不断开发基于先进技术但具有不同特征的新型文化产品,并通过数字影像、声光多媒体、LED显示、数字三位虚拟展示等诸多高新技术来提质传统演艺、会展、电影、电视、新闻出版等行业,不断丰富表现形式。

(四)大力支持新业态发展

随着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新技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逐步加快,催生出一批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形态,如软件、动漫、网游、移动增值服务业等,这些新业态依托互联网等技术,注重技术创新,提高服务的科技含量,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新业态的发展,首先长沙市要抢抓“三网融合”试点的重大机遇,积极发展数字图书、数字教育、互联网出版、跨媒体复合出版等以数字化内容、数字化生产和传输为特征的新兴业态。其次,为新业态发展构筑良好的发展平台,积极探索将数字、网络、移动等各类先进通信技术充分应用到文化创意产业的各个领域,改进文化传播的方式,构建互联互通的文化传播网络体系和文化传媒平台。其次,通过加强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攻关,大力发展新兴技术支撑的创意设计、网络文化、新兴电视媒体、数字广播、数字电视、数字电影、网络游戏、动漫、手机媒体等新兴文化业态,增强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五)培养“科技+创意”人才

吸引人才有两个途径:一是引进人才,从国内外引入创意人才;二是培养人才,派文化创意从业人员去国内外培训,提升其创意技术和能力。政府应与高等教育单位密切合作,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加强大专院校的文化产业学院、院系、文化产业研究基地的建设,协助有兴趣的学生去开设文化创意企业,使学生可以将学业与创业结合,并运用大学的设备去辅助刚创办的创意企业。着力培育创意人才、设计人才、策划人才、管理人才,培养能够将创意作品产业化和市场化的经营人才和营销人才,即所谓的“新媒介人”阶层,如艺术经纪人、传媒中介人、制作人、文化公司经理等。

参考文献:

[1] 李勇.加快文化融合科技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J].福州党校学报,2012,(1).

[2] 路光前.科技创新与科技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2).

[3] 陈雅忱,段爱珍.基于创意产业兴起背景下的湖南动漫产业发展[J].经济地理,2008,(11).

新业态与新技术范文第8篇

关键词:人才链;产业链;耦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6)06-0139-02

产业结构的变动终究将回归到就业结构的调整上[1],因此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之间存在协同性与统一性,即人才链与产业链之间是动态耦合关系。长期以来,我国人才链与产业链内在的统一性被割裂开来,产业发展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都在按照自身轨迹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力资源供给丰富与短缺并存[2],即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招人难问题并存。本文对这一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促进我国人才链与产业链协同有序发展提供参考。

一、我国人才链与产业链割裂的原因分析

(一)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重视学科自身逻辑发展及学校教育需要,忽视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专业设置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盲目性,导致高校学科专业严重趋同,追大求全现象严重,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满足企业的需要,直接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实际上,高等教育供给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是矛盾统一关系,即动态耦合关系,如果供给忽视需求,必定会造成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问题。

(二)人才培养结构与人才需求层次不匹配

目前,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发展仍处于产业链低端,表现为对低层次的就业人员需求较大,对管理等高层次人才需求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不但抑制了中高层次人才的就业空间,而且影响了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同时,我国大多数高校人才培养结构趋同,与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层次难以匹配。

(三)校企缺乏协作

发达国家往往采用高校与企业联合的模式培养人才,如起源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并由滑铁卢大学成功引入的全球高素质人才培养的CO-OP(Cooperative Education)教育模式就是高校与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的成功典范。但我国高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缺乏协作,多数还是各自为政,相互间缺乏合作的主动性,两者即使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但由于种种原因往往持续性差、缺乏体系,成效甚微。

二、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动态耦合的对策建议

(一)高等教育应依据产业链价值体系动态科学定位

人才链与产业链的内在耦合关系决定了我国高等教育应当依据产业链价值体系进行动态科学定位,将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与职业对知识与能力的要求无缝对接[3],实现结构有序调整、质量稳步提升的内涵发展。例如,基于我国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发展中对高素质应用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指出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逐步扩大高等职业院校招收有实践经历人员的比例。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推进学习成果互认衔接。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十三五”规划再次明确指出:“要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普通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应根据产业价值链体系的现实发展进行科学定位,推进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基于坚实智力支撑的产业可持续发展态势。

(二)适应新产业新业态,培养新型人才

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我国正在推进供给侧改革,优化产业链、提升产业链绩效是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必然战略选择。如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企业的崛起均基于技术突破与创新并依托产业价值链整合与分解,在不同领域与产业价值链条上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创新。产业在分解与融合过程中催生了新业态,引发了对跨境电子商务、网络金融、风险管理等新型人才的巨大需求。因此,应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同时,积极引导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以新产业新业态对新型人才的需求激发人才培养活力,形成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相依相持的稳态。

(三)高校与企业共筑人才培养工程

高等教育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是时代赋予高校的使命[4]。同时,高素质劳动力注入产业链低端可以提高产业升级的速度。因此,产业体系与教育体系的发展实质上为协同工程,高校应与企业真正发挥产学研合作功能,共筑人才培养工程。不同类型的高校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目标采取不同的策略,对于“985、211”工程院校,应努力发挥协同创新功能,与高新技术企业联合,将高校的科研与企业的研发进行有效集成,形成两者相互响应机制,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在为高新技术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对于新建本科院校,应当致力于发展应用型教育,培养一线亟需的既掌握一定科学技术知识又具有较强专业技能,能把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对于高等职业类院校,应当努力培养中小企业及大型生产加工、服务企业所亟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在满足此类人才需求的同时为我国提升工业及服务水平奠定扎实的智力基础。如此,由技能型、技术型及研发型人才构成的服务于产业价值链的人才链架构才有望实现。

[参考文献]

[1]陈果佛山市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06.

[2]辜胜阻,王敏,李睿就业结构性矛盾下的教育改革与调整[J]教育研究,2013(5).

[3]邓宁推进产教无缝对接 服务产业转型升级[J]广东合作经济,2014(3).

[4]杨林,汪海宁,邵晓晨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是否满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人力资源需求――基于青岛的实践[J]劳动经济评论,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