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影响经济活动的因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经济活动分析 综合计划管理 电力企业
开展经济活动具有风险性,为减少风险所造成的损失,需要提前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依照所分析出来的结果,对其制订相应计划管理方案。对电力企业而言,为了提高电力经营销售的水平、获取更大的利润,是绝对需要经济活动分析的。特别是在电力市场环境下,增加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需要加强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的管理工作。以正常供电为基础,最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一、电力企业经济活动的分析意义
(一)研究经济活动分析的各类指标及其体系
近年来,随着电力用户对用电量的增加,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使电力企业管理的难度逐渐增加。在实际营售中,难免会碰到很多问题,对经济活动的开展造成了障碍[1]。而经济活动的分析可以迅速地挖掘出潜在的问题,并且采用针对性预防措施,防止其发生,同时电力企业数量在渐渐增加,利用经济活动分析能够优化企业内部的结构得,加强市场占领力度,提高其竞争力有。另外,现在市场变化复杂,利用经济活动的分析可以更好的把握着市场动向,为电力企业在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便于企业能够做出正确决策。
(二)确立经济活动分析的各类指标及其体系
企业的经济效率与经济活动的分析有着紧密的关系,需要和市场相互联系,而从前由于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所以需要全面分析与比较这2种经济形势,最后选出符合现在市场的指标体系,从整体上来看,除了考虑成本、资金等指标外,还需要对竞争对手、市场以及自身因素方面进行考虑。处于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主要在两个方面来对目标进行分析:一方面是电力企业的经营成效和生产能力,这其中包括了产值、成本、供电量等指标;另外一方面是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其中包含市场的占有率、上网率等。
(三)电力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注意事项
经济活动分析较为复杂,需要对许多因素进行考虑:首先需要清楚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加强竞争力是主要目标,所以要按照实际情况来处理。以企业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来确定所要分析的课题;其次,重视分析的全面性,并把握核心。既考]了整体情况,又能寻找到关键性问题作为处理的重点;在整体流程中肯定会形成大量的资料,要讯速地收集与整理,以保证资料的真实与完整,可以全面客观的反映出企业的生产经营状态;另外,还需要对分析的科学性进行提高。
二、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的管理及实施
(一)以竞争力和效益为基础的综合计划制定
现在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电力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重点应是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通过从以下几个点来对竞争力进行分析:其一,能反映出企业经营的当前状况,如发电成本、发电量、总产值、燃料消耗率等各项指标。例如:燃料消耗率会影响燃料的利用率与机组运行的水平、发电成本会对企业的利益产生直接影响等;其二,可反映出企业实力,以此作为参考,预计其经济社会的效益,例如设备利用的时间、上网电价、上网电量等,对于所发生的问题则需要选取相关措施的进行解决;其三,可以反映出企业管理流程及其生产经营,其中包含年度报告、最高与最低负荷、厂用电量等指标。通过分析竞争力所收集到的数据为基础,制定综合计划管理方案,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二)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的管理原则及方案实施
在最优化技术中选择多个目标优化方法与规划理论,先要在多种客观条件的约束下,创建定量数学模型,以定量数学模型来仿真分析每个指标、多种约束条件组成的整体,明确其影响因素指标、主指标和次指标,构建产出投入的模型,对约束条件、产出指标与投入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仿真分析,为年度各项指标的考核制确定、调控和管理提供了依据[2]。使得经过各项指标的管理与考核可以达到最大化的利润,并且达成剩余非利润的指标。考虑诸多因素,综合计划管理原则与具体方案如下:
1.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的管理原则。综合计划的管理,对于电力企业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企业的年度目标与实施方案都是由综合计划所规划的,这是提高企业营销管理水平的方法[3]。
综合计划管理需要牵涉到企业的各个方面,贯通各个环节,把规划、投资、经营等活动归入到目标管理中,并且做好相关的工作,在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中还需要科学性战略作为指导,将目标分阶段性的完成,;为了避免出现盲目性规划,需要及时了解市场的动态,按用户的需求制订相应的计划。对各个指标进行约束的同时,还应该具体激励性,用不断加强管理的作风去实现。以经济效益作为中心,实行内部模拟化市场。
2.电力企业综合计划方案的实施。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的管理,其实就是一个整体PDCA的循环,这三个环节,不论哪一个环节管理的不到位,都会对综合计划的完成质量产生影响。
首先,在综合计划制定和下达时,需要综合计划具有严密性和全面性。构建综合计划的指标体系,确保其合理性。下达的指令任务需要有及时性、明确性以及清楚性,例如:收入利润的指标,要将每个细节都说明清楚,确保全体人员都可以正确的理解;其次,每项计划都要专业负责和统一管理。组建专业的管理部门,其管理指导的权限交由计划经营部门来负责。对于各指标管理时,需要由相关部门来负责。把综合计划管理与经济活动分析进行相互结合,对其实行动态管理;另外,需要加大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的考核,将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的所有指标都归入到企业内部业绩的考核中。利用业绩考核来加强企职员和企业各个部门的动力与压力。提升自主完成任务的主动性与紧迫性。
三、总结
在目前的社会中,各方面都需要使用电力,使用电量逐渐的加大,市场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为了提高市场的竞争力,电力企业在经济活动开展之前,必须要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按照实际情况来制定出合理的综合计划,让企业以此为依据进行经营决策,提高企业营销管理的水平,实现电力企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促进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志锋.发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及综合计划管理对策初探[J].财经界,2014(35):284-284.
【关键词】人际关系;经济活动;影响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2-004-02
人们从事经济活动与人际关系紧密联系,良好融洽的人际关系对于增进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人际关系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人际关系的内涵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互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倾向及其相应的行为反应。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人际关系是人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直接的物质和精神交往中通过相互作用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是一种以心理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
人际关系具有三个层次:
首先,人际关系是在人与人的交往活动中发生的。每个人一出生,就已经被某些客观存在的关系包围着,如血缘关系等,这是表象静态关系。相应地,不同关系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又构成了不同的内在动力关系,如情感关系、经济关系等。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是表象静态关系和内在动力关系两重层而综合的状态。通常,关系双方不仅具有这样或那样的表象静态关系,而且发生一定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人际关系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其次,人际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包括三类相互联系的关系:生产关系,意识形态和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往往是其他关系的一种外在表现,接受社会关系的影响又作用于社会关系。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孤立于社会之外,而是与他人交往、协作,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形成一定的人际关系。个人必须通过社会,在社会活动中实现自己的本质。因此,一切群体活动的参与者既是拥有独特个性的人,又是社会角色执行者。
再次,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不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不同。从人际关系的心理成分分析,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二个相互联系的成分。认知成分反映个体对人际关系状况的了解,是人际关系形成、发展和改变的理性条件;情感成分是人际关系的深层表现,是人与人交往的心理体验,它反映个体或群体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是人际关系的基础;行为成分是双方实际行为的外在表现和结果,是人际关系赖以维持和发展深化的实践基础。人际关系由个体的个性进行调节,并以情感上的满意与否为特征,以关系主体的心理需要为前提,同时又以彼此是否获得满足的主观感受为尺度。人际关系具有主观性和情感性。
二、人际关系与经济活动目的
经济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经济活动目的的实现与人际关系息息相关,人际关系的协调程度对经济活动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
人的欲望的无限性及满足手段的稀缺性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矛盾。经济活动的发动者是人,其目的也是人。经济在实质上就是为了解决这由人而起同时资源又稀缺的矛盾而产生的,人必然就成为经济的起点与对象。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皆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发展,使人生活地更加美满幸福。人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承担者。
处于经济活动中的人不是孤立的单个人,而是现实的人。“不是处在某种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人是一个复杂的存在,人既是自然的因子,又是社会的因子,人的二重性,决定了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无法脱离人际关系而进行。个人的经济行为不完全由个人的意志支配,它还受到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的制约。人的经济活动也必然是一个同他人、同群体直接或间接交往和联系的过程。
(二)人际关系本身构成经济活动的目的
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把人和社会连接起来的唯一纽带是天然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受内在的欲望、需要推动的,可以说人的需要和利益是经济活动发生发展的最基本动因。经济活动的基本目的就是通过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资源来满足人的需要。需要是人对外界对象的一种依赖关系,它不仅是主观的东西,更是客观世界引起的一种必然。人类活动的基本逻辑表明,人类只有从事各种经济活动,才能够生存和发展,而人要使活动达到预期目的,就必须借助与他人的交往。经济活动不仅是人与白然进行交换的过程,更是人与人的交换过程。
在现实中,作为实践主体的人,不仅处在一定的物质利益关系中,而且处在一定的精神关系之中。人们精神需要中的大部分如感情、尊严、价值感等是无法由个人白己满足的,都只能直接或间接地从其他人那里获得满足。与人交往,获得认同、赢得尊重是人的一种重要需要。在相互合作、交往中,人们的这些特殊需要和利益得到相互满足。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人们的一切经济行为都与他人的利益处于一种相互依存关系中。
(三)人际关系影响经济活动目的的实现
任何社会的经济活动都不是纯粹的经济活动。人的经济活动是一个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二者共同起作用的结果。把现实中的人看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就会发现,现实中的个人既有理性地谋求利益最大化的一而,又有非理性的一面。人们的决策各具特性,受认知、情感和其他微妙心理状态的影响。“真实的人类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受其激情控制,而不是由理性约束的,人类行为是激情与理互作用的结果”。
经济活动的出发点是人的有意识和有目的的经济行为,经济行为的目标和动力是对利益的追求,而利益的追求需要在人际关系,尤其是利益关系的协调中才能实现,这就依赖于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需要的满足;恶劣的人际关系会降低人们的满足程度。经济活动更多地是在熟人之间进行,人们常常有意识地使人际关系介入经济活动中,因此,我们有理由关注人际关系对经济的影响。
三、人际关系与经济活动效益
人是社会存在物,存在观念差异与矛盾冲突,势必会耗费资源,降低人们的经济活动效率,影响经济活动的目的的实现。良好的人际关系则可以进行有效地协调,形成合力,减少相互交往中的不确定性,增值人力资本、降低交易费用、提高合作效益。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一种资源,蕴含着经济价值。
(一)人际关系与人力资本的增值
经济发展依赖于劳动、资本等要素的投入与技术的进步,而在生产过程中,不论劳动投入还是资本和技术的运用,都是通过人的行为去实现的。生产关系就是人与人的关系,人的偏好、人的预期、人的追求、人的行为都是客观存在的。经济活动不仅仅是处理人与物的关系,也是在一定的人与人的关系中实现的。人际关系的协调程度影响着效率的高低,人际关系融洽了,对物质资源的利用率就会相应提高,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也就会朝着不断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方向调整。“通常人们只注重经济与技术的投入而忽略人际关系的协调。效率的真正源泉在于人的作用的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充分发挥。”
人白身存在着可以创造经济价值的要素,包括知识、身体素质等因素决定的能力以及使这种能力发挥出来的价值观念和道德精神。这些资源要素只是一种潜在的资产,要将其转化为现实的人力资本,成为推动经济效益增长的实际力量,必须两个条件:一是主体积极能动的意识,二是主体与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作为有思想、有感情的人,由于主观努力程度、情绪等因素的不同,就会导致生产效果的显著差别。
(二)人际关系与交易摩擦力的降低
交易摩擦力是指处理人与人之间交易关系所需要的代价和成本,包括获取信息、谈判、协调,实施、监督和运行等等环节的支出费用。表而看来,降低交易摩擦力与人际关系和经济活动似乎无关,实际上,在现代经济活动中,交易摩擦力是经济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低往往决定着经济效益的大小,可以通过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力来降低交易费用。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和信息的不完备,一个人需要通过与他人进行某项交易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交易费用是经济主体之间知识、信息不对称的结果。人际关系的强弱程度影响着交易费用的高低。如果交易在人际关系良好的人们之间进行,则无须额外地为搜寻信息付出成本;如果交易双方之间有良好的情感关系,并相互了解和信任,则容易达成协议,减少了谈判和执行成本,降低了交易风险。人们之间亲密和特定的社会关系对人的行为影响很大,可作为一种资源发挥作用,以帮助人们达到一定的目标。
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许多人实际上己将人际关系看作一种资本。“人际资本是存在于人际之间,表现为人际关系,对未来生产或交换有所助益的价值存量。其内涵主要是关于他人的信息、具有某种特殊意义的关系(包括情感和信任关系等)、一般性的声誉、合作的习惯等。”事实上,作为非正式制度的人际关系蕴含着一种不必额外付出成本的约束力量,这种约束力量不仅可以降低交易费用,增值无形资产,同时还可以促进合作效益的创造。
(三)人际关系与合作效益的提高
合作是人类最基本的存在方式之一,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条件之一。人所具有的理性容许他们创造出白发的与他人相互合作的方式。合作的过程是协调不同人们利益矛盾,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合作的价值就在于可以促进合作效益的创造。所谓合作效益,是指不同主体通过相互合作而产生的超出单个主体所能创造的综合的那部分效益。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提高合作效益。
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提高合作效益中的作用,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方而,由于人与人之间知识、能力、经验、个性、地位和利益关系方而存在差异,客观上相互间在人际关系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良好的人际关系如同剂,能够调试这些矛盾,化解人际间的紧张与冲突。可以增强人们之间的亲和力,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促进专业化发展,促使有限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从而有效减少由人际摩擦造成的内耗,保证组织成员全身心投入工作,产生协同和互补效应。另一方而,良好的人际关系又如同粘合剂,通过人际间彼此的理解和沟通,有感情融合、心灵相通达成认识上的高度统一和行动上的配合默契。当各方都以一种信任、合作与承诺的精神把特有的技能和财力结合起来时,就能得到更多的报酬,更好的合作效益。有利于激发团结奋斗的热情,营造出宽松、愉快、良好的团体气氛,促进合作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达到齐心协力的目标,实现整体功能最大化。
经济活动的核心是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在自然的生产和生活中优化的人文资源,是一种能够投入生产并增进经济效益的资产。人际间良好协作不仅是促进有限资源最大限度发挥作用的力量,而且是一种社会理性精神,其最终目的是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询人际关系与经济交易[J]求是学刊,1997(5).
[2]汪丁丁.实验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学建设的意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3]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建设的意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4]王颖,王方华.关系治理中关系规范的形成及治理机理研究[J]软科学,2007(2)
现金流在展业领域中被称作是现金流转,指的是企业在财务管理期间,依照现金支付的基本形式,在相应的经济活动中形成现金的流入、流出,并形成两者之间的差额,这些都是现金净流。在整个操作的过程中,企业所有的现金经管、金融投资和筹资都属于经济活动。
2现金流的重要性
2.1现金流与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长远稳定性生存的关联系
企业在经管过程中资金的支付形式主要是以现金流入流出的形式进行操作的。在当前市场经济发展中,有部分企业经管过程中的投资利润收益交稿,但依旧存在现金短缺的现状,这种情况是阻碍企业生存发展的直接性原因。
2.2现金流对于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市场价值具有直接性的影响
企业在经管过程中,现金流的作用要远高于利润收入,现金流是直接决定企业能否长远稳定发展的直接性因素。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企业有一定的利润收入,但是缺少现金,若要继续生存发展,需要向相关的金融机构进行借钱来缴纳所得税。
3现金流在企业经济活动实施中的作用性分析
3.1通过现金流决策的支撑,进一步拖动企业制定
出合理可行的财务方案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其基本的经济活动内容最终是以现金流转的方式进行展现与实施的。财务管理是企业中资金控制体系,需要获取相关的资金流转信息,全面有效的为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财务活动的进行提供强有力的决策支撑。
3.2现金流为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其财务活动的进行提供有价值性的信息
现金流通常是以现金的形式,有效的对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资金可用的情况进行全面的体现,进而有效的为企业在经济活动中提供具有一定价值性的信息。除此以外,现金流主要是以现金支付情况,有效的展现出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其现金流转的情况,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加客观精准的现金流信息。
4全面推动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现金流的调控与管理
4.1保持现金流血液通畅
现金流是企业经济活动的基本表示形式与运作理念,是直接会影响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生死存亡的关键性因素。企业在实际经营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选取资金投入较少、利益收入较快、收入高的财务项目,进而促使企业在经济活动中所投资的资金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回笼,为企业的经济活动的展开提供一定的现金流量。可见,筹资活动具有“输血”功能。
4.2通过现金流的预测进一步促进企业在经管规程中的财务预算的高效性
企业在经管过程中,需要创建科学有效的财务预测制度,通过对产品销售、采购以及人工预算等方面的合理操作,进一步保障企业在一定的期间内,能够获取理想化的资金收入。
4.3加强现金流的控制
企业进行现金流管理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确保企业现有的资金能够有效的支撑企业日常经济活动的运作,不会出现任何的金融风险。现金流管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主要是由资金流转、内部控制、专业化资金管理制度等具体的方面构成的。
5结束语
本文从经济法着手,分析了经济法制定后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并阐述了经济法制定后产生的一些问题,希望为完善经济法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作者简介:侯云瀚(1989-),男,汉族,黑龙江泰来人,大学本科,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助理经济师,研究方向:法学(经济)。
经济法是从国家的整体经济出发,是政府对具有社会公共性质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进而开展一系列法律管理和调控的法律体系的整体。对经济法的社会经济影响节能型分析,是我国经济法学领域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开展经济立法、司法活动的重要理论基础。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关于经济法的研究工作不断的深入着,希望能从经济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方面,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对经济法进行不断的完善[1]。
一、经济法的功能和构造
(一)经济法的社会经济功能
经济法的功能是在社会经济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制定的,它的目的是为了达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且能够更加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对现有政府预设的经济法规范进行政府调控。希望通过政府的干预和采用的措施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是经济法对社会经济产生的最大的作用。
经济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还体现在经济法和社会法之间的关系上,不能单纯的从一个单一的侧面看待经济法和社会经济的关系,而是要多角度、多方面的综合看待这两者的关系。从经济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入手,充分认识和评价经济法产生的行为后果在整个社会关系中的作用。
(二)经济法功能的构造
经济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从以下两点中体现出来,一是从经济法对社会活动中主要参与的经济主体产生的经济活动的影响来体现,二是经济法对社会总体经济的作用和影响来体现。经济法与社会活动中的经济主体有直接的影响,反过来经济主体也对社会经济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和作用,并且这种影响和作用是直接的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经济法影响和诱导着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使其影响着未来的经济活动,然后可以通过这种影响来调整经济主体和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经济法制定的主要作用就是这个[2]。
经济法的社会经济影响主要通过影响参与者的活动来实现,因此要想知道经济法对社会经济会产生哪些影响,不仅要了解在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中经济法所产生的作用,也要观察构成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每个部分,也就是经济主体所产生的经济活动对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2]
二、经济法的社会经济功能
在对经济法的社会经济影响进行研究时,首先要了解社会经济的功能,社会制度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社会整合功能,二是行为的导向功能,三是文化的传递功能。或者也可以从信息作用、约束作用、整合作用和激励作用这几个主要方面进行分类。虽然在对社会经济的功能进行分类的看法上不一致,但是从分类的内容上看又存在一定的一致性。我们在对经济法的社会经济功能进行研究时,要从多方面进行研究,不能仅仅集中在一点。
社会经济如果要迅速的发展,那么就要具备两个重要的条件,即协调和动力,这两个条件影响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中的基本制度,所以经济法要具备以下几项重要的社会经济功能[3]。
(一)权利义务分配功能
法律对权利和义务的分配功能是经济法的基本功能之一,通过对权利和义务的分配与协调,对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有重要作用。权利和义务在法律的各方部分都得到了体现,通过对权利和义务的分配体现了法律的价值,所以权利和义务是法律的基本核心内容,权利和义务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这种关系法律的基本运行机制起着决定的作用,对社会角度的人和经济法角度的经济主体的利益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用。
关于社会经济的分配方面,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是资源和资格的分配,这主要是分配不同的经济活动的参与条件,对其进行法律规定,在进行经济活动时要符合法律资格,经济主体在取得资格的基础上行使社会资源方面的权利。另一方面是经济法对资本和资源干预分配,这在经济利益的平衡方面和资源的分配干预方面,都会对社会中的不同要素产生不同的影响。
(二)经济信息传递功能
在开展一项经济活动以前,需要对从事的经济活动及从事的主体进行性质的确定,同样也要对经济行为和后果进行预测,所以在进行决策之前,要对这种预期的行为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经济主体的行为。在决策中,影响评估结果的要素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只有具有足够的经济信息为依据,才能充分发挥经济法的作用,为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提供必要的信息传递,根据各种优惠政策和限制条件确定经济活动的开展。
(三)激励功能
在社会经济中,经济人追求的使利益最大化,所以在活动中经济主体大多存在着自立性、理性和朱雀利益最大化的典型特征。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人在追求利益时,来自利益的追求是动力,同时人也存在着理性的约束,这种约束可以保证人在追求利益时的可靠性。同时,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在经济利益的分析活动中,也会始终处在核心的地位,这使经济法激励功能的直接体现。
人是经济行为的主体,对利益的追求使得人们在参与经济活动时形成鼓励和促进的正面效应,在激励中经济行为才会努力实现经济活动的信息表达,所以要对经济活动的结果进行赏罚。经济法的激励会对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向产生一定影响,这会让人们不断改正自己的偏好,严格按照经济法规范经济活动的选择,来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经济法的激励功能对社会利益主体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经济活动和行为中有着明显的激励效果。(四)节约交易费用功能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只要存在交易,就一定会产生相应的交易费用。所以在进行交易时,要先确定交易伙伴和交易产品,然后再确定交易费用,这些交易费用包括谈判费、合约费、监督履行合约的费用等,要对这些费用进行详细的核算,然后才能得到准确的交易成本数据。节约交易费用体现了对经济法的遵守。
遵循经济法体现在参与经济互动的过程中,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经济之间的关系的协调处理,同时也可以通过必要的人际关系降低交易成本。对于有针对性的经济法的创建,要根据经济活动的变化,依靠权益保护单位提供的相关信息,通过法律手段对自身经济行为给予保障,再通过法律的形式确定该信息属于真实可靠的经济信息,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交易费用,保障经济主体的利益。
三、经济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一)经济法的调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转型
中国经济转型的启动与推进都与经济法有着密切的联系,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直接出台经济政策法规作用于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来直接影响市场机制,而我国通过制定和完善经济法这种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来推动和重塑市场主体、构建市场主体、确定市场规则的运行,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市场经济的转型,弥补了商品市场自身的不足,促进了我国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
(二)经济法影响着劳动力市场
中国商品市场的形成具有自发性,同时也有我国政府的调控,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产生使市场自发与政府主导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的劳动就业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分配转变为市场经济下的自主择业的新型就业体制,少不了劳动法等经济法律法规的指引和保证。经济法促进了劳动力来源的丰富性,促进了劳动用工制度的完善,也对政府促进就业进行了督导,从而促进了劳动力市场的发展。
四、结语
经济法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不断完善中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所以,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经济法的社会经济功能的研究,保证社会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
一、引言
审计是伴随着经济活动而产生的,是甄别经济信息、保障经济活动按照既定规划与要求正常执行的必要手段。现代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对审计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已不再局限于以往单纯基于会计信息基础上的事后“查证”功能,而是逐渐从控制导向型审计转向了风险管理型审计,即围绕经济运行主体的既定目标,从检查、评估风险到预警、控制和化解风险。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在描述审计职责时就曾提出:审计师应该“在不损害客观性和独立性的基础上提供确认和咨询服务,促进公司防范风险和进行公司治理”。本文借鉴财务预警分析原理,结合审计所应承担的查错纠弊、警示预险的功能,探讨审计预警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构建审计预警框架,为进一步发挥审计作用、防患于未然提供方法上的参考。
二、审计预警系统构成要素
预警系统,是指能够快捷、准确地分析经济问题或经济风险可能发生的蛛丝马迹,及时把握潜在危机出现的前兆,迅即发出警示通告及缓解或消除危机相关建议的一套完整的措施或评价模式体系。其主要功能在于提前预知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潜在风险与危机、提前预警、消除隐患。而审计预警系统,就在于通过评价被审计主体的经济活动,揭示其经济运行或财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隐患,促进被审计主体完善公司治理、强化内部监控、提升经济活动效益,是审计内涵与外延的实践性扩展。
笔者认为:审计预警,应在明确预警、排警的前提下,结合被审计单位内外部环境状况,对其公司运行的重要影响因素(包括管理机制与制度执行等)进行评价,将风险识别及信息传递、预警提示等有机结合,以保证预警系统目标的实现。因此,审计预警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应该包括对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的评价、对公司治理机制与执行力度的审计、对相关风险识别的审计以及信息分析与预警提示这四大要素。
(一)对内外部经营环境的评价
这是审计预警系统的出发点和基本前提。内部经营环境如管理方法的先进性、计算机网络审计的运用程度、财务收支体系、权益制衡与内部协调运作能力、资产与资本构成等等;而外部经营环境应考虑相关政策的影响、资本市场与客户市场等等。只有首先了解被审计主体所处的经济环境,分析不同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才能对其有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评价,提高预警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二)对公司治理机制与执行力度的审计
这是审计预警的基础内容。治理机制与执行力度是维护公司经营活动正常进行、抵御不法行为与不良现象滋生的基础,也决定着审计预警系统运作的特点、目标和运作方式,进一步影响审计预警系统发挥的效率。在这一方面应特别注意公司组织机构中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问题反映与处理系统、经济安全防范机制等等。
(三)风险识别
这是审计预警系统的关键环节,影响着审计预警系统最终目标的实现。风险识别是对影响经营目标达成的相关风险的辨认和分析,包括风险识别手段与方法、风险识别能力与风险评估等。要分析企业对风险识别的充分性和对风险衡量的准确性,以及针对风险提出的相关应对建议。只有识别风险和估计潜在的风险程度,才能有效地实施防范,有针对性地开展控制,其结果决定着整个审计预警系统运作效果的好坏。
(四)信息分析与预警提示
这是审计预警系统的核心。其直接功能是关注企业财务与资金安全,关注资产完整、经营活动是否正常运作,监督评价财务与经营管理信息的真实性并在分析信息的基础上,及时发现潜在的、隐含的问题苗头和不良倾向,并通过审计调查、审计分析和风险识别,评价可能发生的风险程度及产生的可能影响或损失,及时发出预警提示信号、提出整改或应对建议,防止风险爆发导致的决策失误和经济损失。
三、审计预警系统层次模型
影响被审计对象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因素很多,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企业不可能均衡地分析考虑每一影响要素,而应有所侧重,针对具有关键影响的、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进行分析、检测、预警。这不仅体现了审计工作与审计预警中必要的轻重缓急,也有利于降低审计预警系统的运作成本,保障审计预警机制整体运作的高效与合理性。
因此,结合上述构成要素分析,可以勾勒出审计预警系统的如下层次模型(见图1)。
其中,第一层次包括对公司内外部环境的评价和对公司治理机制与执行情况的审计,属于预警系统中的审计预防功能。通过收集被审计对象的各类财务、经营或经济活动信息,以及与被审计单位相关的政策、社会、市场状况等信息,对被审计单位经济与财务活动进行跟踪、监测,评价实际情况与目标、预算、标准或期望等等之间的差异,分析产生各类偏差的原因,以监测可能产生不利状况或经济问题的踪迹。
第二层次是对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及风险进行审计识别,通过对预警要素各类信息进行审计分析,识别可能影响企业经营正常运作的不利因素或引发危机事件的苗头。特别是当某类重要的经济与财务指标出现异常或某些经营与管理关键要素不健全或者缺失时,更应及时识别、评估风险,确定预警等级。
第三层次是结合以往历史资料的统计比较以及对现行状况的跟踪监控,依据风险识别所确定的预警等级,发出相应预警提示,提醒、监督相关职能部门和相关责任人尽早采取应对措施,避免潜在风险演变成现实的损失。
此外,信息分析传递与预警提示应充分考虑审计监管的有效性、信息传递通道的畅通与及时性以及对审计明示问题的督促整改力度。只有配备必要的跟踪问效机制,保证预警与提示作用的确切落实,才能真正达到防范与化解风险的目的。
[关键词]运输需求;公路项目;经济效益;形成机理;计量研究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2.098
[中图分类号]F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2-0-01
在我国,公路建设项目的最终目的是为全民进行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导致其拥有较强的公益性和基础性,因此社会经济成为核算公路项目的重要基础。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区域型是此类项目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效益特征,因此本文在展开经济效益研究的过程中,将基础设置成了运输的需求。在公路项目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基础上,对基于运输需求的公路项目经济效益的计量进行探讨。
1 公路项目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促进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是展开公路建设项目的主要原因,因此对经济效益进行科学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从公路项目经济效益产生机理入手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更好的计量、识别经济效益。
1.1 经济活动受空间范围的影响
在对公路项目经济效益形成机理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其对经济活动产生的重要影响。然而这一影响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对空间范围的影响进而产生了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因此首先了解经济活动受空间范围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在经济学理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学专家一度对经济活动受空间范围的影响持有不同的观点。最初阶段,经济学家杜能发表了区域空间结构不同农业生产方式之间关联性的研究,有效奠定了经济活动与空间范围之间的研究基础,在接下来的研究过程中,勒什提出销售量是影响区位的主要因素。还有专家学者指出企业长期的发展同城市规模具有重要的关联等。同时李嘉图还曾提出,经济效益的创造同空间范围并没有必要联系,而是同该区域内的土地生产力向关联等。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克鲁格曼提出了重要的中心-模型,极大的说明了空间范围对经济活动的重要影响。现阶段,经济学任务空间范围越大,市场开放程度越大,产生的经济份额也就越大。
1.2 公路项目对空间范围的影响
现阶段,人们普遍认同空间范围能够对经济效益产生重要的影响,而在对空间范围进行探讨的过程中是离不开交通运输的,这就极大的凸显出了公路项目建设的重要性。最初进行公路项目与经济效益之间关系研究的经济性专家们认为运输成本是决定空间范围的决定性因素,这一观点的提出同传统农业生产和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关系,但是在接下来的研究过程中,经过专家学者的精确分析得出,区域范围内经济增长最大的限制性因素不仅包含运输成本,同时还应当同经济的集中程度具有重要关联。现阶段,社会经济的进步促进了运输业的发展,促使运输过程中的方式、种类及规模在很大程度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运输体系不断变大的现象极大的扩大了空间范围,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产生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2 基于运输需求的公路项目经济效益的计量
2.1 节约效益的计量
首先,降低运营成本效益。它指的是当公路项目投入使用以后带来的运输便利,促使运输成本降低而生成的效益。在对其进行计算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原有的运输成本减去现阶段公路项目投入使用后产生的成本来进行。具体公式如下:Bj1=(C0-C1)(Qh1+Qhz)L。Bj1在该公示当中所代表的含义是当公路项目投入使用以后,每年节省的运输费用而产生的效益;C0指的是在公路项目为投入使用以前,旅客和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费用;C1指的是在公路项目为投入使用以后,旅客和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费用;Qh1指的是在公路项目为投入使用以前,区域内实现的货运量;Qhz指的是在公路项目为投入使用以后,区域内实现的货运量;而L代表公路项目建成以后产生的辐射长度。
2.2 传递效益计量
公路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传递效益含义是在该项目使用过程中,在消费乘数效应的基础上所节约和创造的效益,以及其对空间范围内产生的消费乘数效益。该区域内相关工作者的收入同节约和创造的效益之间具有重要的关联。当工作人员收入提高以后,就会扩大消费,增加社会需求。扩大生产在不断增加的社会需求下得以扩大,而收入将在这种情况下得到更大的提高。以上各个步骤在实施过程中都将将大量的效益带给不同工作部门,而消费乘数效益就是这些不同部门创造效益的总和。在乘数原理的基础上,单位增加一个,就会拥有1/(1-c)个单位的GDP增加,如果边际消费倾向用c来代表,那么该值应大于0小于1,在这种情况下,消费乘数效益就可以应用以下公式来表达:Bp=(Bj+Bc)/(1-c)。
3 结 语
在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的基础上,加强项目经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而公路项目的经济效益占有重要的地位,加强对公路项目经济效益形成机理的研究,对于加强计量,促进科学性和规范性在计量中进行充分体现具有重要功能。本文在加强运输需求研究的基础上对公路项目经济效益的形成机理及计量进行了阐述,希望对公路项目建设和社会经济的进步起到促进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陈亚南.基于运输需求的公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方法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7.
一、会计计量不确定性的影响因素
1.主观因素。主观因素主要包括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及国家制定的有关规章制度及准则的完善程度。
首先,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在其反映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会计人员在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与计量的过程中免不了对客观经济活动的一些不确定性因素进行估计、判断与推理。正常情况下,业务素质较高的人所计量出的会计数据要更接近真实情况;而会计业务素质较差的人由于其认识水平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使计量出的会计数据脱离实际情况,使会计数据出现偏差。特别是会计发展到今天,由事后反映发展到事前决策,由于未来的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会计事前预测只能根据过去年度的经济活动状况和市场今后的变化趋势来提供反映今后经济发展趋势的会计信息。因而在对过去事项进行估计、判断与推理过程中,业务技术水平不同,计量出的预测值与客观实际值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
其次,会计工作要受国家法规、制度和准则的约束,因此国家法规、制度和准则是否完善对会计计量必然产生影响。由于会计规章制度、准则是根据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环境的具体情况制定的,它们能较好地反映当时的实际情况,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规章制度及准则等出现“滞后性”,因此在其指导下计量的会计数据就不能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
2.客观因素。会计有两个最重要的内在因素:一是会计报表必须用货币量度;二是会计数据必然受未来事件预测的影响。会计报告限于能以货币量度表现的信息,在帐簿中没有任何能明确说明企业人员能力。组织效率、外界力量影响或其他有关方面情况的非货币信息。有些会计数据受不可预见的未来事件的影响,这些数字只能是一种估计。上述两个限制因素是会计本身所固有的,因而称为客观因素。
3.方法因素。会计方法在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客观经济活动的复杂性,会计方法存在多样性。因而对同一客观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过程中,如果选择不同的会计方法计量出的结果往往不同。在某一具体会计方法下的会计数据的确定性只能是相对的,而其不确定性则是绝对的。因此,我们应该用重要性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来考虑控制会计计量不确定性的措施。
二、控制会计计量不确定性的措施
1.避免主观随意性。产生会计计量不确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上述的主观因素,在进行会计确认与计量过程中,要依据会计确认的标准与计量标准对会计事项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反映,不能凭主观臆断。特别是在确认时进行估计、判断和推理,应当有充分的理论依据,要符合国家的政策法规、制度和准则。在进行计量时,对于计量方法的选择,计量对象的不确定性要按适当的标准进行估计、判断、推理。
[关键词]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经济生态结构;复合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1)06-0050-07
[作者简介]盖 光(1956―),男,山东烟台人,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生态哲学与生态经济研究。(山东淄博 255049)
Title: Ecological culture and structure of economic ecology
Author: Gai Guang
Abstract: Ecological culture is open, consolidatory, basic and organic. It changes our values and cultural being. Economic activities promise whole operation of ecological culture and ecological system, contain great cultural elements, as well as advance construction and promotion of human culture. Ecological structure of economy shows inseparability of man’s economical activities and natural ecology. Human’s way of material production and economical activities must be contained in a whole structure of “natural economical system”, which shows not only particularity of human activity but also necessity of cultural being of human.
Key words: ecological culture; ecological economy; structure of economical ecology; compound ecological system
生态文化作为人的存在的根本状态及价值观的转向,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文化形态,并不限为古代农耕经济文化和近代工业文化的历史性延续,而是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甚至政治文化、制度文化等相并行的文化类型;它也不是以雅与俗、贵族与民间、地域与国别以及由历时性与共时织而成就的文化模式及文化形态,而是“人的新的生产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产方式”,“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①是与复合生态系统相并行并使其系统运行呈现文化样态的文化形态。生态文化不仅将经济结构调适为生态化、文化性的结构,而且“将人-社会-自然生态系统看作价值系统,因而要求文化价值取向应立足于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从人、社会、自然的协同发展出发,选择文化发展方向,规范人的社会实践活动”。①生态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整合性、系统性、调适性,甚至是基础性、有机性、生成性及可持续性,是需要我们改变价值观、行为方式及文明构成方式才能认同并守持的文化形态。生态文化调适经济活动为生态化、文化性的基本条件是要呈现经济的生态结构,需要表现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的不可分离性,进而表现人在生态化条件下生存与发展的可持续性。
一、生态文化与经济生态结构的文化征象
人类的物质生产方式与经济活动的存在方式必须纳入“自然的经济体系”的整体结构中,成为生态系统循环往复运行中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呈现生物多样性与共生性的一种特殊的组织样式。
在发展理念的促动及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经济活动总是会截断自然和经济的这种循环,使之处于一种悖论状态,有时甚至形成难以调和的矛盾。如美国生态学者詹姆斯・奥康纳(James O’Connor)所言:“自然界对经济来说既是一个水龙头,又是一个污水池,不过,这个水龙头里的水是有可能被放干的,这个污水池也是有可能被塞满的。自然界作为一个水龙头已经或多或少地被资本化了;而作为污水池的自然界则或多或少地本非资本化了。水龙头成了私人财产;污水池则成了公共之物。很显然,水龙头是资源衰竭的一个隐喻;污水池是污染的一个隐喻。”②我们所言的生态文化以及经济的生态结构要求人类的经济活动必须是有节制的,这种节制既包括自然生态中资源、能源的有限性与环境承载能力的限度,更包括人类自身发展的限度及“顶级”性的内在有限性,同时还必须存有公平、正义性及代际性关注等多种文化与政治性因素。如拉兹洛(Ervin Laszlo)所言:“人类面临着一个严峻却得不到广泛认识的问题,即决定人类存亡的不是外部极限,而是内在限度;不是地球的有限性或脆弱性导致的物质极限,而是人和社会内在的心理、文化尤其是政治的局限”;“世界上许多问题是由外部极限引起的,但根子却在内在限度。”③“内在局限”的严峻要求使我们必须由内而外地通过认识来解决这种局限性,即积极把握外部极限,不断地清理、净化“污水池”,并保持及补偿“水龙头”的生态功能,体现其生态节律及永续性。事实上,这多种因素是一致和一体化的,是以系统整体特性来保证人类能够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因素。但我们还必须看到,要实现经济生态结构的这一系列要求,仅靠经济自身运行是难以完成的,还必须依据社会、精神、文化系统的整体运行,而这种运行又必然呈现生态一体化的运行节律,形成生态文化的整体性风貌。
生态与文化的有机合成既是现实的需要,更是历史的必然。研究生态系统是现代生态学与经典生态学在研究对象上的一个主要区别,这个区别的核心实际上就是关于人的问题,而只要是涉及人,就必然呈现为文化问题。生态学的历史性分野既包含如何认识与调控人的存在及人的发展的问题,更涉及如何把握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的问题,并且将人的生存与发展同生态系统的存在及平衡性运行节律保持适度性、节奏性、协调性、平衡性及可持续性。经典生态学所关注的主要是生物世界,或者是生物种群、群落本身,以及它们相互间、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而很少涉及自然、环境与人及人类社会的关系,更不可能关注人类社会中的政治、精神/文化等一系列的问题。现代生态学则是将这一系列关系及各种问题进行了全面拓展,它所涉及的整个生态系统,其中就包括人本化、人文性的景观系统、环境系统及全球系统,更将人类存在系统作为其主要的研究对象,并且它直视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关注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活动以及精神文化活动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的各种影响。
如果利用生态学的思想以及拓宽生态学的视野,或者构建生态文化机制及生态文明体制,是完全有可能认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同时也能够较为深刻地认识到:生态学及对生态系统的研究应该全面涉及人类的存在问题,需要渗透到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并就此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由生态文明的历史特性及现实要求而凸显的人类文明的最高程度,实际上就是在不断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人类的文化存在及生态文明的要求突出了人的存在的系统化、整体性及生态化,表明人这个特殊的“类”的整体素质及其生存与发展的程度必然具有生态化的特点。事实上,人的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就在于人类认识和解决生存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矛盾的能力,这不仅包括合理调适人类经济活动结构,合理解决自身社会、政治、精神、文化中的各种矛盾,更内存有解决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生态矛盾,并祈望生态公平。产生解决生态矛盾的方法并祈望生态公平,不仅是指人对自然的态度、获取自然资源及财富积累的方法,还应该包括现代人的生存活动对后代人的发展能否有公平的意义指向。人的素质程度所显示的人类文明及文化征象,还体现在人类对自身的批判性、质疑性、反思性等方面,以及人们以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化解矛盾的能力,以生态文明精神体现人类的自我反省与自我控制的能力。
生态文化与经济活动具有一致性。一方面,经济活动为生态文化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成为人类生态活动及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作为基础和保证,经济活动也必然内蕴巨大的文化因素,并作用于人类整体文化的构形,对人类文化演进同样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果就经济本身的特性而言,作为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及社会运行方式,其本身就包含有多种精神及文化性的存在样式。国内有学者通过对市场经济的精神文化特点的分析进行了这样的评价:“市场经济的主要文化精神,具体表现为市场主体的竞争精神,内含于市场经济中的科学技术含量及其经济活动主体所表现出来的科学精神,以及市场活动主体为了追求经济效率的科学管理精神和为了维护市场经济有秩序有规则的运行所体现出来的法制精神。”①经济活动所体现的这四大精神又必须连接经济运行的制度与体制,既保证制度与体制建设的基础,又合理推进制度与体制的发展及完善,由此而形成系统整体性的经济文化运行逻辑。如果说经济运行的这一系列精神特性同制度与体制建设相伴随带有一定的硬件性及手段性的话,那么,这一切活动方式的实施还必须融入社会伦理道德的软性机制,从而构成经济活动的文化征象。伦理道德既是社会生态的构成元素,也是人的精神文化活动的主要构件。在经济活动的生态化与文化化的机能中,伦理道德作为文化构成元素还必须内蕴这样几个方面的意义。其一,既有普泛性,又具有补偿性。因为它是所有精神构成要素及经济主体活动都应该坚守的原则,同时它可以作为竞争、法制、科学等运行方式及手段的合理补偿,对这些活动不完善的方面进行补偿。其二,既可以显示精神激励的功能,又能够显示其约束性职能。伦理道德的激励机制往往不是硬性的及物质化的,这种激励往往以社会评价及价值评价的形式展开,其中包括制度及体制性激励,更包括社会公正及正义性激励。伦理道德的约束性不仅适用于经济活动的行为主体,同时也适用于政府主体及社会公众行为。其三,既具有渗透性,又是一种调节器。伦理道德不是独立于社会运行、经济活动及人行为方式之外的文化构成要素,而是渗透到社会存在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甚至各个角落,渗透到人们的精神心灵中,是人们一切活动必须恪守的活动原则。它作为一种调节器既调节个体行为,也调节群体行为,同时还要调节社会整体及政府行为。作为体制性道德,它显然还有调节体制行为的能力。
经济运行的生态结构有如人的活动,必然需要道德关怀及人文性的注入。经济活动造成的资源、能源、环境以及人的精神存在自由度的缺失,不仅需要物质性补偿,更重要的还需要道德及人文性的补偿,这实际上是人的自我补偿,也是一种精神生态补偿,这是人能否最终获得幸福感及健康性生存的呈现。道德及精神性补偿还体现出人的义务、责任及反馈性,不仅是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反馈,同时还呈现出人的整体活动对自然生态及生物多样性的反馈。英国生态主义学者布赖恩・巴克斯特(Brain Baxter)就说:“如果自然界能够尽可能的多样化,对人类来说,他们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之间紧密联系的选择机会就越来越多。这些都是增进人类幸福生活的重要因素。要做到这一点,人们就要培育某种重要的道德关怀,以最为广泛、最大程度地保护自然的多样性。不过,这是一个人类对于多样性拥有道德责任的问题,而不是一个按照多样性在于它本身而进行独立的道德权衡的问题。”①这既是人类自我的道德关怀,也体现出人类对自然的道德义务,因为“人类是有责任为这个星球上的其他栖息者的权利进行辩护并予以捍卫的道德人。这样一种权利意味着,人对大自然负有义务和责任”。②
二、复合生态系统中的经济链条
生态系统(ecosystem)一词是由英国植物学家A. G. Tansley(1871-1955)于1935年提出的。Tansley特别强调了生物和环境的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强调了生态系统内部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在功能上的统一,并把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当做一个统一的自然实体。他认为:“整个系统(具有物理学的概念),它不仅包括生物复合体,而且还包括了人们称为环境的各种自然因素的复合体。……我们不能把生物与其特定的自然环境分开,生物与环境形成一个自然系统。正是这种系统构成了地球表面上具有大小和类型的基本单位,这就是生态系统。”③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中曾经界定了生态学中的一些基本用语,其中在解释“生态系统”时称,生态系统是“指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群落和它们的无生命环境作为一个生态单位交互作用形成的一个动态复合体”。④显然,这个文献是就生物多样性本身而论的,在这个界定中,尽管没有具体涉及人的问题,但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动态复合体”,理应是有人参与的整合体,因为人理应是生命存在的群落,人的一切活动都需要与环境进行物质转换、能量交换及信息传递,这三者就构成了生态系统运行最为基本的规律。作为吸纳人来参与并且呈现动态机能的生态系统,它应该具备多层次的特征。正如英国学者马尔特比(Maltby Edward)等从生态系统管理的角度所进行的论述:生态系统首先是一元、系统整体的,它“将植物、动物、人类社会以及环境整合在一起”,“主要强调一个完整或整体系统的功能”。其次,生态系统是组织、协调化的,它将系统间“各组成要素的等级划分为了解复杂关系提供了方便,同时有助于数据收集的组织化”。第三,生态系统强调“功能作用”,它注重研究“系统每一组分的因子”间的相互影响。第四,生态系统是一种普适系统,它可以“利用普通系统理论的规则和概念来预测一个生态系统中单一或多个变量的变化影响”。①第五,生态系统是一种文化构成系统。“动态复合体”还应该是文化构成,而且是更加宽泛、更加广义的文化。事实上,可以呈现我们所探讨的生态文化,或者是生态文化的现实化、具体化,这其中更加突出了人的能动作用,突出了人类文化构形的积极作用。
生态系统作为一元整体化的、具有自组织功能的“动态复合体”,其基础实际上应该是由生命的存在系统而组成的,是由生命的运动系统而形成的,因而它必然要呈现为“生生”的动态结构。我们可以将自然宇宙系统和地球存在系统视为巨大的生命体,视为巨大的“生生”运动的系统。在地球生态系统中,不论是植物、动物还是人类社会,不论是人的个体生存还是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各种精神活动方式,都可以整体化地组合在这个“复合体”中,并使之成为复杂的、动态的、多层次的、立体性的、有组织的系统结构。复合生态系统中社会、经济、自然链条的结构趋向不同,既表现人的活动的选择、递进及反馈、循环机制,也显示出一种价值立场的问题。它会引起我们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态系统的关系及构成方式的不同认识,并进而引发我们对人类的生产及生活方式或者直接就是人的生存方式的不同的价值体认,从而影响对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的确证,干扰“动态复合体”对人之生存的意义指向。显然,这里要涉及系统运行及“生生”节律的两个方向,即“社会-经济-自然”方向及“自然-经济-社会”方向。事实上,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序位排列问题,因为假如序位置换必然会引发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生态系统之关系的不同态度,同时也直接涉及我们在认识、理解、把握生态系统时,在从事人类的社会实践及经济活动中,如何确立人类在系统中的位置;同时还会涉及一个有关“中心”性观念的问题,而所谓“中心”性观念就是指曾经引起人们广泛争议的人类中心、自然中心以及生态中心的问题。在我看来,不论哪种中心,人的存在不可能偏离自身的自然特性,人必须通过人的自然存在状态及生态运行方式确证自身在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这就要求人的生存与发展必须是生态化的,人的经济、社会、文化活动必须要呈现生态存在状态。如果破坏及背离生态化,那么人的存在就必定会受到危机的胁迫。由此看来,由“自然-人”而展开的“自然-经济-社会”的运行节律更符合生态系统的结构本性及演替规则,也符合人的生成性与“自然的人化”的规则及演化节律,同时也更符合人在生态系统结构中寻求、确证以及科学、合理地调节自身的生态位,从而构建人类自身生态化生存的本性。
复合生态系统是人的生态活动的系统,理应呈现为文化的状态。事实上,我们所言的生态文化,实际上应该是在这种系统构成中的文化。上述分析表明,不论是哪种序列,或者是哪种运行链条,经济活动都是中介,是中间环节。经济的生态结构在复合生态系统中的这种中介关系还使之起到双向辐射的作用。作为自然向人的物质转换机制,作为人的经济实践和财富的积累方式,它向社会、精神、文化结构辐射,为人类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滋养,表现自然生态对人类活动的服务性及生态支持。同样这重机制还形成循环、反馈及补偿机制,表现经济活动向自然生态的辐射,这一环节表明人类活动不仅需要通过经济活动获取生存滋养,同时还要通过经济活动将人类活动状况反馈于自然生态,不论是有益于自然生态状况的活动还是不利的活动,不论是物质生产性活动还是精神文化性活动,最终都会通过经济活动作用于自然生态,以体现人类在生态循环链条中的可持续性生存与发展。
经济生态结构作为复合生态系统的重要构成要素,作为人的生态化存在及发展的必要滋养及物质支撑基地,理应以文化的形态体现其职能作用,理应体现与生态文化的一致。其一,经济生态结构是社会平衡机制的推进力量,并且是生态存在的关系性、动态性、节律性保障机制。其二,经济生态结构也展示人类文明程度,并且能够聚集人类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文明成果,由此而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其三,经济生态结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及人与自身多重的生态关系的主要支撑结构。其四,经济生态结构是人类与自然生态建立关系的基本构成要素,也是人类生态存在对自然生态形成反馈机制的主要结构。
三、生态文化促生经济生态的多重意义
生态文化强调生态整体性,明确人类在生态系统整体中作为一个“类”存在的特性,并认为“人和人类社会是自然生态系统自组织进化的产物,人和人类社会产生以后又作为相对独立的主体,以自身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的活动,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自组织演化过程”。①生态“类”存在特性体现了人的生态群落效应,实际上也运行着这种双重的自组织过程,而这种“类”的自组织演化实际上就是人的社会生态存在结构。
经济活动在生态文化结构中的存在方式尽管是多样化的,但总是要体现经济活动的本性,总是要实现经济活动的目的性。经济活动之所以存在,主要是因为人的存在。人的生存与发展使人成为利益存在的主体,因为人必须有基本生存需要。要满足人的需要,人类就必须从事物质生产活动。人的需要不仅是肌体的、物质的,同时还有社会化、精神性及文化的含义,这就使经济活动在满足人的需要问题上,不仅是物质肌体性的,也是社会、精神、文化性的,是多重需要的经济生态合成。人的精神文化需要的不断满足,又会不断地平衡利益及单一性物质需要,而使经济生态结构同样呈现文化品性及样式。
第一是动力机制。人的生存需要与利益的存在使人的发展有了驱动机制,经济活动的动力性主要还是由利益取向的最大化来呈现的,而利益取向又时时由人的需要指数的不断增长、人们对生存质量的不断寻求所掌控。驱动机制的形成往往使经济活动显示出过程性与结构性的统一,而最终由效率指数来展示其结果。在生态文化视野中看经济活动的驱动性,首先要求这种动力机制必须是生态化与文化化的,同时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又要求经济的过程性与这多重结构必须体现文化特性。经济的生态化不仅体现为经济活动过程与结构的生态平衡,还要求经济活动的入口与出口的生态化。其中入口主要涉及资源与能源的有限性。经济活动的文化特性或者是生态文化特性所要寻求的入口的生态平衡,主要是解决资源、能源的有限性与人的需要及利益追寻的无限性的矛盾。出口显示着终端的效应,主要涉及污染问题,生产、生活的废物及垃圾如何处置,资源、能源能否再利用及再生性等问题。人的利益与需要追寻的无限性往往会促使人们不断地扩大生产及片面发展,除了极度地占有资源、能源外,在出口方面则是极度地排泄生产与生活废物而最大范围地污染环境、危害生态,严重影响生态平衡性节律及人们的生存健康。经济生态构成的生态文化特性就是要我们主动地寻求出口的平衡,既减少及降低污染,构筑循环经济机制,形成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又不断地转换终端,或者是延长终端。
第二是支持发展。生态文化与经济生态结构的一致性还体现了这样的道理:经济活动效率的高下与物质财富的多寡并不一定就显示经济活动的强盛,也不一定就是人类成就的主要表征。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要求人们的财富观念中必须充蕴生态财富。所谓生态财富一方面要求经济活动的成本计算不可忽略生态成本与环境成本,因此财富的存有就不可能是略去生态与环境成本的财富;另一方面,生态财富要求经济活动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必须寻求生态平衡,不仅是经济活动过程与结构的生态平衡,更重要的是引领人们确立发展观念的生态平衡。事实上,这一切都必须是文化性的。如果不将经济活动转换为生态化与文化性的运作,将生态观念与文化观念支撑财富观念,而仅仅以利益需要以及单一效率来支撑、来驱动,那么,经济对发展的支持就是片面的、非协调性的,因而就难以形成协调及可持续性的发展。经济活动对发展的支持,除了其物质基础性和财富性以外,还要不断地引领人们的消费由片面的欲望性消费、单一的物质与肌体性消费,向充蕴着精神文化性的生态消费、绿色消费转换,以不断地形成科学的发展观及生态化的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