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安全饮水情况

农村安全饮水情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农村安全饮水情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农村安全饮水情况范文第1篇

隆德县地处宁夏最南部、六盘山西麓,地势东高西低。全县地貌类型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形破碎、沟壑纵横,是全区海拔最高、气温最低、人口密度最大、地形最复杂和水资源较贫乏的县之一。全县总面积985 km2,人口18.6万人,农业人口17.1万人。多年平均降水量502毫米,但时空分布不均,工程型缺水、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并存。隆德县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39处,设计日供水总量8581 m3,解决了全县15.5万人的饮水困难和不安全问题,农村饮水安全率达到92.8%。

2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

隆德县属水资源贫乏地区,受水源和水质条件限制,群众生活饮用水十分困难,缺水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首当其冲的因素。加快解决全县农村群众的饮水困难问题,既是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紧迫的现实问题,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到2010年底,解决了15.5万人的饮水困难和不安全问题。农村饮水安全率达到92.8%。农村供水事业的长足发展,不但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卫生健康状况,而且为农村养殖业的发展壮大和农产品加工提供了可靠的水源条件,推进了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深受农民群众拥护和欢迎,被农民群众誉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是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保障人民身心健康的紧迫任务。长期以来,隆德县群众已尝尽了缺水、喝高氟水、苦咸水的苦头,特别是在干旱和农忙季节,一些地方群众争水、抢水矛盾时有发生,造成邻里不和,影响了社会稳定。下功夫解决好群众的饮水问题,不仅关乎着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生存大计,而且关乎农村社会发展稳定大局,是农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事情。

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隆德县是一个农业县,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90%,农业在全县经济发展大局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因此,隆德县加快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努力解决长期以来影响群众生活、制约农村发展的饮水问题,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不仅可以解决长期困扰群众的“吃水难”问题,而且可以依托供水工程,带动庭院经济和加工、服务产业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农村群众致富奔小康步伐。

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从隆德县特定的县情和水情出发,加快解决农村群众饮水问题,保障饮水安全,与解决好群众的吃饭穿衣问题同等重要,不仅是兴县富民的头等大事,而且是推动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是一项造福广大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3 进一步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启示

从隆德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实践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后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真真偿到了甜头,受益匪浅,但是,发挥好这项民生工程的示范持久效益,还需要在管理上下更大功夫。借鉴这项示范工程建设的经验,还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1)科学制订规划,合理安排布局。坚持“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在深入调查、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认真编制总体规划和分年度实施方案。在工程布局上,充分考虑当地自然、经济条件、社会发展状况和农民群众的意愿,合理选择饮水工程的类型、规模及标准,确保水源布局科学、合理、稳定。

2)建立权责明晰的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体制。坚持“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实行“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明晰全县的农村饮水工程所有权,落实工程建设和管护责任,采取专业管理机构和用水户协会有机结合起来的管理体制。

3)建立灵活有效的农村饮水工程运行机制。在维护农民用水权益的前提下充分引入市场竞争,积极探索新机制,调动工程投资者和管理者的积极性。采用自主经营、聘用制、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搞活经营权,落实管理权。

4)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多渠道筹集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资金。为推动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各级财政应安排专项资金,同时要通过“政策带动、社会联动”,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推进农村饮水工程的投融资体制改革,大力吸引社会投资,运用市场化机制筹措资金投入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尽快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和安全问题,确保如期全面实现农村饮水安全目标。

5)合理确定水价,确保公益性。农村饮水工程的水价制定的原则是“保本微利”,必须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体现公益性。按照计量供水、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合理确定供水水价,并根据供水成本、费用及市场供求的变化情况适时调整。

4 群众的期盼与建议

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但还有部分未解决的农户急待解决,用水管理和保障方面还要完善。

1)目前还有部分农民期盼尽快解决饮水困难问题。据调查,隆德县仍有1.6万农村人口(其中剩余0.46万人,新增不安全人口1.14万人)和2030名农村学生饮水存在不安全。这部分人分布在偏僻梁峁沟岔和边角地带,缺少水源,居住分散,生活条件差,工程建设难度大,投资高。农民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抢抓第二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难得机遇,采取以生态移民搬迁办法解决分布在偏僻梁峁沟岔和边角地带的农村人口饮水安全,特别要解决好农村学生的饮水安全问题。积极争取项目,全面解决农村剩余和新增人口的饮水安全,实现全县饮水安全工程的全覆盖,使饮水安全人口达到100%,让全体农民都饮用上安全水。

2)期盼解决饮用水水质处理设施简陋而存在的安全隐患。隆德县除黄家峡饮水安全工程水源建有净化水厂外,其余工程均无净化水厂,仅通过定期监测和检测,对水质不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仅加漂白粉进行简单处理,饮用水质仍存在安全

隐患。

3)期盼完善健全水情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安全饮水工程高效运行。水情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使用,是切实提高工程标准、降低管理成本的重要措施,但由于资金紧缺,仅在几个大型工程的主要建筑物和主要干支管线上安装使用,还没有实现覆盖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管理。要强化水源地的保护,加快农村水厂建设,进一步改造低标准工程,确保安全饮水工程实现良性运行。

4)期盼解决工程运行费用高的问题。由于山区工程点多、面广、线路长,管理难度大,管理费用高,农民担心以后收费

涨价。

5)期盼解决水资源紧缺,提高长期供水保证率。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隆德县降雨量也呈逐年减少,影响工程运行。如遇到干旱年份,无有效降雨,各饮水水源自来水量会出现严重不足,部分农村供水工程将存在停水现象。

6)期盼提高供水服务水平。农村饮水工程的运行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民生工程。如何确保工程效益持久永续发挥,是今后长期的工作目标。为此,必须坚持做到强化科学管理,提升服务水平,积极探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的新体制、新机制,进一步探索专业化指导、企业化管理的新路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走专业化指导,企业化管理的路子,实行科学规范化管理,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是充分发挥工程社会与经济效益的根本。

参考文献

[1]陆崇.浅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J].华章,2010,18.

[2]李嘉.加强管理发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期效益[A].饮水安全的理论与实践——福建省科协第九届学术年会水利分会场论文集[C].2009.

[3]汪乘波.浅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公益性[A].“发展民生水利 保障饮水安全”论文集[C].2009.

农村安全饮水情况范文第2篇

部危难时刻冲锋在前、义无反顾,敢于担责的先锋模范作用。***同志的先进事迹主要如下:

一、高瞻远瞩,制定计划,合理调度,充分发挥已建供水站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抗旱保人畜饮水功能

在旱情发生之初,***同志就各村如何加强水源保护与调度;如何确保人畜饮水安全等问题作了全面的调查。给各村提出用水计划,加强用水管理,节约用水。***同志走到哪里都要说科学管水,合理调水,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全镇各水利工程蓄、放水情况,及各村供水情况她每天都了如指掌,按先人饮,后农业要求,在确保人畜饮水安全的同时,尽力加大群众的创收,动员群众自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多种旱地作物等,在这次抗旱救灾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当旱情持续发展,群众缺水越来越严重时,到各处宣传推行节约用水措施,实行白天供水,晚上关水等各种方法措施,节约用水量,所有供水点按先人畜后农业要求,到目前为止,全镇没有发生一起群众用水矛盾纠纷,没有任何一村发生饮水安全问题。

二、身先士卒,尽心尽责,抓好全镇抗旱救灾工作

面对日趋严重的旱情,***同志按镇党委政府部署勇敢地承担起抗旱救灾保人畜饮水的重任。征对旱情,为了切实解决人畜饮水困难,深入到各村各寨,走村入户对各村各组目前还存在的水资源进行重新核查落实。针对大街镇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大街镇抗旱实施方案。为保证全镇抗旱工作的顺利进行,采取了以下保障措施:一是对旱情严重地区,要正确引导群众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进行节水作物种植;二是积极组织旱情严重地区群众进行生产自救,采用一切可行办法对当地小水窑等进行蓄水,确保明年烤烟种植工作不受影响;三是多渠道争取资金,对各水源点提水泵站(特别是沿湖泵站)进行设施进行改造,确保明年大春种植工作顺利进行;四是对全镇部分人畜饮水设施进行改造,尽量保证全镇农村人畜饮水供给。若出现无水情况,组织运输供给。如吗咱、天井凹、唐磨德;五是对条件允许进行提水、引水入库的水库、坝塘,千方百计进行提水入库。如老关窝水库、双龙水库;六是镇水管站、各村(居)委会、各村民小组等各级要积极配合镇党委、政府做好现有水源的合理调配工作,禁止出现抢水,争水事件发生。连续高强度的抗旱救灾,***同志尽管身心非常疲惫,但其抗旱的斗志非常高昂,决不言苦、决不言累的精神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旱情不除,抗旱不止,在她的带领下,水管站全体职工每天早出晚归,放弃了每个休假日,全身心投入到了抗旱救灾工作中。

三、采取一切有力措施,确保人畜饮水安全

在面对旱灾的日越加重,群众用水越来越困难,特别是山区的群众更是如此,针对唐磨德、天井凹村小组人畜饮水水源,因7月山体滑坡导致水源被埋,该水源正在枯竭及抽水站老化等实际问题,改造与解决两村人畜饮水问题。在分析了当前所面临的旱情及情况后,在12月通过积极协调,多方筹集资金,对唐磨德、天井凹人畜饮水水源地进行了改造,对已渗漏的蓄水池进行了加固。从而确保了两个山区自然全部人口和大小牲口的饮水安全。随着旱情的持续发展,山区群众的人畜饮水困难已日益加剧,尤其是吗咱这个贫困偏远的山区村,群众的人畜饮水和生产用水全部靠小水窖来供给,现储存的水源已将用完,面对此情况。***同志立即向党委、政府报告了情况,对该村的人畜饮水进行了改造,投资实施吗咱村小组人畜饮水水源、机房、管道改造工程,解决该村人畜饮水问题。确保了该村群众春节用上了干净的水。实施戚官村水源地改造工程,解决了戚官人的人畜饮水。

四、采取多项工程措施,确保群众生活、生产用水促进农民增收

随着旱情的持续发展,面对星云湖水位不断下降,沿湖泵站进水现已受到影响。不但山区的群众用水困难坝区的群众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就连沿湖群众用水困难也在逐渐加大,她早安排对沿湖的各个抽水站进行检修,对各个抽水站的进水渠进行了清理。对有条件的地方实行提湖水入库,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确保群众用水安全。一是对辖区内沿湖的陆家嘴、小星河、庙湾及金字河泵站现有进水渠进行改造,对红石岩泵站于现有进水渠外新建约150米长,顶宽3米,高4米的围堰和临时移动泵站,确保今年大春裁插的正常供水;二是对朱家庄村委会黑玛龙源站进行改造,保证双龙水库提湖水入库;三是实施伏家营村委会人畜饮水管道工程,解决该村人畜饮水问题;四是实施大庄村委会人畜饮水水质处理、泵站改造工程,解决该村人畜饮水水质差和供水不足问题;五

莲山课件 是对三街、朱家庄水库进行提水、引水入库,保证明今年大春裁插用水;六是加强对全镇小水窖蓄水及使用情况进管理。

五、积极寻找新水源,为缺水村提供供水保障

随着旱情的不断恶化,旱情最严重地区如小白坡和伏家营、朱家庄、上头营三街

农村安全饮水情况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村饮水;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1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主要秉承的是“工程所在地行政村和所在地水厂管理”原则,初期建设主要是由水务部门承担,由于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具有数量多,供水点比较分散的特点,无疑增加了管道的维修费用和难度。但在人饮工程建设中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机制与可行的统一管理办法,只能在运行过程中具体问题具体处理,无形中降低了工作效率。再加上许多农民对于水资源的认识模糊,观念转变较慢,常常出现不交水费、欠缴水费等情况发生,这使得水利工程无法及时得到维护资金补足,导致饮水工程无法正常运行。除此之外,我国大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都处于亏本运营当中。许多水厂制水成本较高,依靠电力来制水,使用人员数量不满足设计要求,然而水厂运行却无法减少人员,这就使得整体上的运营成本大大增加。

2农村饮水安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饮水源受到污染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发展较慢,人力物力水平较低,因此许多工业厂房都建在农村地区。这就使得部分不良工厂常常为了节省时间与成本,将未经过处理的废水废弃物直接排放到土地或是河流当中,这对于地表水与地下水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污染。而农村地区还以农业生产为主,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到的农药及化肥当中都含有有害物质,常年累积下来,农村地区的水源也就受到了污染。再加上农村地区的日常生活当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于污水也没有相应的处理办法,这就使得农村地区的水污染情况越发严重。

2.2资金投入不足

现今我国农村地区的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主要还是依靠财政支持,地方政府每年都需要下拨款项专门用来进行饮水工程建设,还有少部分建设资金是来源于社会捐助或是群众自筹等方式,虽然能够解一时之急,但是整体来说主体还是较为单一。虽然国家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制定了专项政策予以支持,如拨付一定的专项补助资金,免费提供饮水基础设备等。但是,由于很多地区农村人员数量多、面积大,配套资金匮乏等问题,致使很多地方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滞后,筹资困难。

2.3管理体系不完善

饮水安全保障的前提是拥有完善的管理体系,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能够让饮水安全工程为农村带去更多的便利与福利。但是我国农村地区对于饮水安全工程方面的重视程度不足,普遍存在着重建轻管的现象。尤其是对于一些较为偏远的农村地区来说,饮水工程是当地管理者向外能够展现的“眼见为实”的业绩,是农民眼中建得越多受惠越多的福利,因此更加重视“数量”,而忽视了已建成的成品的“质量”。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工程在建设初期就存在着规划不科学、不合理的“先天性缺陷”,在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也进一步误导了农民大众。其次,供水工程缺乏健全完整的管理体系。

3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中问题的对策

3.1调动农村居民的参与积极性

地方政府应当通过水情教育、节水宣传等多种方式来转变农民群众对水资源的认识,教育群众珍惜水资源,保护水源,按时缴纳水费,确保饮水安全工程有效运行,发挥其应有的效益。同时地方管理部门还应当采取有效的激励和奖励措施,通过有奖活动、奖品发放等多种方式吸引群众对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积极参与,实现全民参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新局面。

3.2对管理权限进行明确

由于过去对于安全饮水工程没有正确的认识,因此大多数农村地区的饮水工程都是采用的“国家建设、集体管理、群众使用”的管理模式。为了真正的解决农村饮水问题,便应该从根本上转变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之上完善现有的运行管理机制,根据当地的情况细化机制条款里面的内容,使得管理机制能够满足现今经济发展的需求与当地农民的需求。同时还应该建立起与管理机制相配套的保障机制,使得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能够正常稳定运行,长期持久的保障农村的用水安全和水源安全。

3.3对监管思路进行创新

水务部门是饮水安全工程的主要负责部门,应该充分履行自身的工作管理职责,由水务部门牵头,成立由水厂、乡镇府、所属行政村组建专门的管理工作小组,加强对饮水安全工程的巡查力度,全方位监督饮水工程质量和运营情况,保障工程设施不受到人为破坏,为工程高质量运行提供保障。所在地水厂要对所属的行政村服务情况进行监督,从而提高饮水工程的服务水平,减少工程技术问题和与群众沟通不协调、不及时问题,真正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理水平。同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最大受益群体是村集体和用水农户,应当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在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管理维护作用。

3.4解决财政扶持政策

农村安全饮水情况范文第4篇

1.结合地区特点,综合规划工程建设方案

在进行工程建设方案的具体规划时,结合农村的供水情况,明确工程的建设目标与核心。将水源不安全的问题列为优先解决部分,缺乏供水设施、季节性严重缺水等问题列为主要解决部分,综合农村中饮用供水的各类问题,对各类问题进行分类,将管网延伸项目、大规模集中连片供水项目、城乡一体化项目等列为首要发展方向。在确定了工程的规模后,以“村村通饮用水”这一国家系统工程作为工程建设的借鉴,对区域的供水设施进行合理布局,走出行政的界限,整合工程项目的各项资源,将发展重点集中于连片供水这个环节,从而使供水设施的共建共享得以实现。并对农村的供水管网以及现有工程充分利用,向外延伸一些技术合理、经济可行的工程,将供水的区域最大化。选择工程项目要采用的供水方式、规模以及类型时,本着因地制宜与先易后难等原则,以农村的本地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作为参考因素,防止做出错误投资的决策,充分利用好各项可用资源,不要被行政区划以及城乡分割的局部所制约,将水源作为工程依托,深入挖掘现有的供水设施,遵循管理有效、经济合理与技术可行等原则,对区域的供水进行统一规划,通过集中发展连片供水以及管网延伸这两个项目,提高工程单个项目供水规模程度。

2.重视对管理机制的创新工作,维持良好的工程运行状态

将项目工程认真落实到各个项目的负责人中,在探讨工程建成之后的管理机制时,对群众进行调查,收集群众的宝贵意见,结合群众的意见并本着确保质量、标准要求严格、建成后长期使用等要求明确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在选择技术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管理条件和农民对水价的承受能力,在保证供水质量的前提下,优先选择管理简便、运行费用低的技术方案。在工程开工以前,要求明晰所有权、落实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明确水价和收费办法及服务体系,确保供水工程良性运行,持久发挥效益。对新型的工艺、材料以及技术等优先采用,同时要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设计方案的实施效率,特别是在选择处理水源的工艺与水源论证方面,要认真做好,确保农村饮用水的质量标准与国家标准相符。工程项目实施时需由县级以上的水行政管理主管部门进行指导,由建设单位组织实施工程,并实施合同管理、项目法人、建设监理以及招标投标等相关制度,严格做好各个环节的把关工作,例如施工队伍的选择、工程质量的监督、材料设备的采购以及工程完工的验收等工作。在为供水工程的运行建立管理体制时,必须以市场的经济发展规律作为建立前提,使供水工程的管理工作呈良性运行状态。工程竣工后,使用前要明确工程产权,并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行要求,重点发展经济,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实施企业化的经营方式以及管理方式。供水企业应推行企业化的经营方式以及管理方式,避免与政府挂钩,转变以往的旧体制,例如集体建、集体管、政府建、政府管等。

3.抓紧水质质量检测,保证饮用水的安全

在饮水工程项目的建设中,不仅仅要确保农村的饮用水供应量与农村水资源的管理要求以及规划要求相符,还要重视饮用水源的质量,确保饮用水中所含有的污染物比例在安全标准范围内,例如碘、盐、氟等物质的所占比例。在确保当前饮用水供应的正常运行下,还需考虑安全水源供应的长远性。在农村饮水安全的工程项目建设中,应结合水源情况,采用净化设施,对水源进行必要的净化处理,并在规模合适的水厂中设置实验工作室,做好水源质量的常规监测,确保供应给用户的饮用水是符合饮用水的安全标准。

二、农村水源的优化配置研究

研究水源优化配置的主要目标是在控制经济成本的情况下,合理分配各个区域的饮用水水源,解决区域饮水的安全问题。农村饮用水水源的优化配置具有过程简易、目标单一的特点,因此可采取线性规划的模型,将决策目标的效果最大化。线性规划公式是计算不同的水源地对不同供水对象的供水总量,农村各个水源地的供水量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而为了优化供水对象的用水情况,难免会出现有两个或多个水源地给一个供水对象供水的这类情况。从经济角度看,这一种供水方法是十分不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也不适用于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而对于一些情况特殊的案例,可对供水对象进行再次划分,使水资源配置的优化效果最大化,具体优化措施如下:

(1)首先分析农村现有地表水的各方面因素,例如供水设施、运行状况、工程的布局与安全等,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综合措施。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相关法规的要求,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和供水工程管护范围,制定保护办法,特别是加强对水源地周边设置排污口的管理,限制和禁止有害化肥、农药的使用,杜绝垃圾和有害物品的堆放,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和人为破坏。完善饮水安全监测体系。由水利与卫生、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完善农村饮水安全监测体系,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水质监测中心。对于集中供水工程,加强水源、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的水质检验和监测,落实机构、人员、任务、责任、仪器设备和经费,并实现信息畅通、资料数据准确及时,例如加建配套、更新改造、除险加固等,将现有供水系统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解决,改善供水能力,对现有供水系统的潜在能力充分挖掘,提高其供水能力。

(2)为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必须坚持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和因地制宜的原则,按照“一流的设计、一流的施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材料和一流的设备供应”的“五个一”要求,从施工设计、施工队伍管理,到材料设备购置等具体环节都严格把关,抓工程质量,促工程进度,严格按施工规范和技术要求施工。组织骨干技术力量做好技术指导工作,搞好质量监督,确保工程按质、按量、按期竣工。加强工程建后管理,不断完善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树立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的思想,把工程建后管理作为一项大事来抓。根据《村镇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的要求,以保障农民群众的饮水安全为目标,以提供优质供水服务为宗旨,坚持按经济规律办事,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农村饮水工程特点、产权归属明确、责任主体落实、责权利相统一、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利于工程可持续利用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按成本水价供水、计量收费、市场运作,确保农村饮水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三、结束语

农村安全饮水情况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饮水 安全工程 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6(a)-0049-02

我们都知道,人的生存离不开水,每天我们都需要大量的水维持生命和日常活动,水也是人类想要进一步生产的基本保障。作为社会发展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资源,水无时无刻不发挥着它举足轻重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农村发展过程中,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何解决饮水困难和安全问题是尤为重要的方面。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落实到实处,是保证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卫生的重要关键点,也是保障所有人身体健康的重要方面。以此为基础,我们才能进一步解放农村劳动力,并且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一直以来,如何更好地对农村饮水困难和安全进行规划和布局,是各级人民政府和工程实施人员特别关注的话题,饮水问题的突出不仅关系到每一个农村居民的人身安全问题,也是我国民生方面的长远规划项目。故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具体设计非常的重要,现实意义也更加突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在“三农”问题的背景下,政府考虑到了农村居民的实际生活需要之后被提上日程的,也是党和政府尤为关心的民生工程,基本目标就是在满足农村居民的安全、足量的饮水需求。

1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基本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

第一,配套解决时期。20世纪50年代之后,我国政府加大关注力度,把农村饮水工作作为农田水利建设的配套工作,解决了部分地区农民长期的饮水困难问题。

第二,饮水解困工程时期。20世纪70年代―2005年,政府把解决农民饮水困难作为专项工程纳入政府工作计划,并安排了配套的专项资金补助。自2000年起,大力度地开始了农村饮水解困工程,至2004年底,全国实现了农村饮水困难到农村饮水安全的历史性跨越。

第三,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及其建设阶段。自从我国在2006年制定了《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和相关规范、条例时起,全国上下就开始了全面建设农村饮水安全配套体系和工程的计划,力图尽快解决我国一亿五千万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这不仅是关系到全体农村民生的重大问题,也是农村进一步发展急待解决的关键。随着我国粮食产量的不断提升,再加上我国已经取消了实行多年的农业税,农民的负担减小,他们当中的大部分已经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而饮水问题则有关生活质量,更需要引起政府的重视。根据十七届三中全会的要求“2013年前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目前该项工作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由此可见,我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任重而道远,需要国家、地方和各类人才的广泛支持与投入。这样一来,也对饮水工程的安全设计提出了要求。安全设计并不仅是工程方面的任务,更是对细节的把握和责任意识的明确,主要包括对水源的选择、对水质的加工处理和提纯净化,以及对落实细节的改善和优化等方面。应该说,对于安全饮水工程来说,任何方面的具体实行都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它关系到农民饮水质量和身体素质,因此需要全体工作人员高度重视。

2 水源的选择

对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设计而言,一个关键性的、制约性的因素就是水源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饮水安全工程本身的最核心所在。在最初的工程设计中,工程人员必须对所划范围的供水区域及其周边可能利用的各种水源区域进行较为彻底的调查,收集选取地的水文条件、已有的供水设施及用水情况等资料。并通过较为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之后,确立最终较为合理并有利于实施的水源方案。

2.1 水源选择的要求

(1)水源的选择一定要保证水量的持续和充沛。一般来说,在用地表水作为规划水源时,首先需要考虑的一点就是:即便是在枯水期,也要确保它流量的保证率不低于95%还要注意在用地下水作持续水源时,其取水量应确保小于可开采量。

(2)水源水质:地下水水源水质符合基本达标的要求。这样不仅有利于从基础上完善水质,还能在进一步的过滤和净化中减少一些不必要并且难以预计的程序,有利于得到相对安全的饮用水,让农村居民喝起来放心。

(3)水源选择应主要考虑安全这一因素,其次要注意经济方面因素以及如何进行水源保护等因素。

(4)当目前已有城镇和乡村的供水工程水源较为充沛、设施可靠、技术可行时,周边村镇供水也应该采用现有工程管网的延伸进行供水。要知道每一个较为理想的供水源都是十分难得的,因此我们要在保护其长期可利用的前提下,尽可能大的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

(5)在地下水和地表水能够满足现有水量需求时,应优先选择采用地表水源,并且优先采用有一定调节能力的水库进行供水,相对于饮水工程来说,水库在运行过程中则较为方便,也算因地制宜的设计和改造。

2.2 水源选择的具体方法

工程一般应根据水文基本资料进行径流计算,评价计算结果,确定成果采值。

如果选取的地段水源拥有较多的泥沙,在统计的过程中应具体说明一下泥沙的来源,进而在此基础上估算出泥沙的悬移质和推移质的特征值,用来分析它对工程建设和运行的影响。

2.3 地下水和泉水水源

将地下水作为水源进行开采时,应查明水源区水文地质条件。

(1)要明确这个区域的地形、地层、地质构造和主要含水层的分布情况和范围,进而测算出水源的埋藏深度和具体情况,从而计算出富水性和单井出水量等数值。

(2)要掌握水源开采层的具体深度,主要包括地下水类型,单井出水量以及供水工程项口可开采总量等,这对我们设计饮水工程具体操作方案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3)对于供水规模相对较小的地段,可采用工程类比法将周边地区现有供水管井作为参证井,进一步地对其进行评价。

3 水处理工艺选择

3.1 净水工艺选择前,宜收集掌握下列资料

(1)原水水质的历史资料,这有利于下一步对水源进行净化和过滤。

(2)了解污染物的形成及发展趋势:对产生污染物的各种可能的原因进行彻底分析,尽快找出污染源。这不仅有利于缓解目前的水源工程的污染情况,还能对今后其他工程的发展趋势做出更为有说服力和确证性的判断。

(3)在操作人员的经验和管理水平方面,我们应尽量选择符合当地生活习惯和使用方式的净水工艺。

(4)场地的建设条件:不同处理工艺对占地或地基承载等要求不同。

(5)经济条件:有些工艺对水质提高有较好的效果,但由于投资或运行费用较高,因此应结合经济条件考虑。

3.2 水厂工艺流程及净化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工艺流程设计取决于很多因素,不同类别的水源和水质都会影响这一工程设计的选择。一般情况下,如果山泉水的水质较好,属于地下浅层水的话,净水工艺流程就会比较简单。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水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之后就可饮用,需要进一步净化和过滤的程序相对较少,需要准备的净化设备也能满足,这样就会大大减少对水质未净化彻底的危险性,让农村居民喝上更为安全的饮用水,提高了对水质的放心程度,进一步落实了我国对农村安全饮水的目的。

3.3 引水管道

一般来说,农村的地形变化较大,各类土地分布的也较为复杂,因此所需要的引水管较多,这样一来,引水管线和管材选择就会直接影响工程安全和造价。因此,在设计安全饮用水工程计划的同时,除了依靠相关经验、数值来确定经济管道之外,还必须计算并验算管道运行过程中的消耗,合理确定管径的具体大小,达到既经济又安全的目的。

4 针对如何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四点建议

(1)明确饮水工程的目标,全力实现饮水安全。政府应该时时刻刻将饮水工程放在农村工作的重要方面。因为水是全体农村居民生活和进行物质生产的前提,因此,饮水工程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其重要性。

(2)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根据农村供水发展的特点,要踏实前进,不能急功近利。还要在众多问题的情况下突出重点,按部就班地实行工程设计方案。分“十一五”和“十二五”两阶段逐步开展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至2015年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在饮水方面,水质是关键,因此要对饮水设计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和优化。

(3)管好工程,让其长期发展效益。为了实现这一长远性目标,我们可以在工程规划设计之前,广泛进行社会动员,征求群众意见,对于工程建设、资金筹措方案和工程建成后的水价一定要尊重群众意愿,要让群众广泛参与,尽力争取到多数群众的认可和拥护。

(4)饮水工程需要大量资金,因此在中央和地方支持的基础上,还要适时引入目前运用十分广泛的市场机制,吸收社会资金,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确保饮水工程的全面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 李晶,岳恒,等.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J].中国水利,2006.

农村安全饮水情况范文第6篇

关键词:海原县;干旱缺水;饮水安全

中图分类号:S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97(2012)15-0052-02

1 海原县缺水情况

海原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中卫市的东南边缘,南连西吉县,东靠原州区,北临同心县,西接甘肃省的靖远和会宁县,为中卫市所辖三县之一。全县总人口43.7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为40.16万人,占总人口的92 %;回族人口26.70万人,占总人口的61 %,是典型的回族居住地区。海原县深居西北内陆,属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五副区,南北最长76 km,东西最宽95 km,在册总土地面积6 468 km2。县境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97 mm,降水量由南向北递减,南部为450 mm,中部为397 mm,北部为262 mm,全县水资源总量为1.30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9 133万m3,占水资源总量的70 %;地下水资源3 933万m3,占水资源总量的30 %,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年内变化大,年内变化大。气候特征是干旱少雨,蒸发强烈,风大沙多。水资源奇缺,属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量326 m3,低于全国人均水量的1/8,亩均水资源占有量40 m3是全国亩均水量的1/40,是全国水资源量最低和群众生活最贫困地区之一,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严重的水资源匮乏,是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区域经济落后、人民群众生活贫困的主要原因,也是制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表1可知,据海原县历年灾害统计,以1953年后为基准,通过在各乡镇实地调查、查阅县气象局、防汛抗旱指挥部档案,调阅县民政局救灾统计资料,从上年度9月至本年度6月降水量小于300 mm的干旱年份发生过24次,频率为46 %,而降水量小于180 mm的特大干旱年份共发生过8次,频率为12 %。从2004年9月份以来,海原县遭受了50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灾害,旱情大于有历史记录的1953年,特别是2012年1至5月县境内降水量仅为50.40 mm,平均气温达3.7 ℃,较历年同期降水偏少25.70 mm,气温偏高0.9 ℃,持续干旱造成农田土壤水分散失严重,土壤含水率下降,干土层增厚,出现了大面积的人畜缺水状况。因此,干旱缺水是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而解决饮水安全困难是帮助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基础。

国家干旱带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的实施,给干旱山区群众解决饮水困难带来了希望,工程启动以来初步解决了海原县15.98万人的饮水困难,被山区群众称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工程效益已蒸蒸日上。

2 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海原县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属国家级贫困地区。水资源短缺是当地的实际情况,兴建饮水安全工程是改善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有效措施。多年来,海原县主要以旱作农业为主,饮水安全途径主要依靠传统的窖蓄雨水来解决。如遇干旱之年,水窖无水可蓄,人畜发生严重水荒,用水就只好到附近的水库去拉运,群众直接饮用库水,水质及卫生条件俱差,造成各种地方病屡见不鲜,群众身受其害,给当地群众造成极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饮水安全问题严重制约该区农村经济发展,阻碍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广大干部群众强烈要求兴建饮水安全工程,以彻底解决该区的饮水安全。

2.1 解决饮水安全,是海原县群众脱贫致富的首要条件

海原县群众饱受无水之苦,每年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解决饮水安全,饮水安全成了群众极大的负担,只有实施饮水安全工程,才能从根本上解放当地的劳动力,让群众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发展生产、改善穷困面貌中去。

2.2 解决饮水安全是维护当地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

兴建饮水安全工程,可以让群众在解决吃水困难后稳定群众情绪,使得他们安下心来发展生产,这对促进当地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2.3 解决饮水安全将会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特色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国家在海原县实施了退耕还林草,发展畜牧业的规划,兴建饮水安全工程,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或缓解人畜缺水状况,改善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这将有力地促进海原县特色农业的发展,为群众脱贫致富拓宽渠道。

2.4 解决饮水安全可以减轻国家负担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旱灾频繁,平均两年就发生一起特大干旱,尤其近几年来连年大旱,国家每年都要投入大量财力减轻旱灾,2004年9月至2005年5月海原境内大面积发生旱灾,山泉干涸,河道断流,不得已政府只好动用抗旱车给受灾乡镇送水解困。但这种只输血不增加造血机能的举措只能一时应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饮水安全困难状况,只有建设饮水安全工程才能从根本上减轻国家的救灾负担。

2.5 实施农村饮水工程,有利于国民经济长远发展规划

长期以来,人畜缺水状况一直制约着该县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只有彻底解决饮水安全困难,才能对海原县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农村安全饮水情况范文第7篇

关键词: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水资源;优化配置

中图分类号:TV211文献标识码: A

一、案例分析

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工程是由宁夏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一项民生饮水工程,工程对解决我区中南部地区群众喝水问题、维护区域发展稳定和民族团结和谐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工程将六盘山东麓水量相对丰沛的泾河水,向北输送到中南部缺水地区,解决干旱缺水的中南部地区固原市原州区、彭阳县、西吉县和中卫海原县共计44个乡镇,现状110.8万人城乡饮水安全问题。工程设计流量3.75m3/s,多年平均引水量3982万m3。工程由截引、输水和调蓄水库等工程组成。输水线路总长75.29公里(其中隧洞11座,总长35.57公里,输水管道及其它工程39.72公里);共设截引点7处,截引支线总长度17.55公里;新建秦家沟水库(总库容560万m3)、中庄水库(总库容2564万m3);加固改造龙潭水库;新建加压泵站3座;主管线布置隧洞等各类建筑物190座。水源工程概算总投资17.7亿元。

二、饮水安全工程的特点

(一)建设地点分散

饮水安全工程随村而建,随人而建,哪里有人就需在哪里建工程。宁夏中南部山区、丘陵区面积占80%以上,人口分散,100多万农村人口分散在多个自然村,给实施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带来很大困难,有的自然村离城100多km,山高沟深,交通不便,前期工程勘测设计、工程建设都非常困难。

(二)建设形式复杂

饮水不安全类型和成因的复杂性决定了工程建设的复杂性,特别是饮水安全工程既涉及到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类型,还涉及到当地的经济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既有先天不足的水量、水质不安全,还有后天人类不科学活动造成的水源地破坏、水环境恶化等新问题;在解决措施方面,涉及到水质处理设备等机械、机电、化工、建筑材料等,不仅要求设计人员有广泛的知识面,有不断创新和学习的劲头,而且对施工方面的要求也比较复杂。

(三)管理使用要求高

现代的饮水安全工程,特别是远距离集中供水工程、水质处理工程、自动化控制设备等对管理运行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缺乏培训和综合素质不高的管理人员往往无法适应这些要求,先进的设备得不到应有的维护和充分的应用,造成投资浪费和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

三、宁夏农村饮水安全现状

(一)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任务依然很艰巨

截至目前为止,宁夏仍然有139.12万人饮用不安全的水(其中包括生态移民引起的27.21万人饮水不安全),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了要在2012年之前基本解决原规划中剩余不安全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同时,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要解决中南部地区7.9万户共34.6万生态移民户的生活生产用水问题,解决我区原规划剩余的和规划以外饮水不安全人口的饮水问题,所以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非常艰巨和繁重。图1为“十二五”规划不安全人口分布图。

图1“十二五”规划不安全人口分布示意图

根据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开展关于2010-2013年农村饮水安全规划编制的相关要求,各市县依据2004年开展的农村饮水安全调查评估成果,对2005-2010年已经建成的和批复项目认真地进行了梳理,对新增的不安全人口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自治区发改委、水利厅、教育厅、卫生厅、农牧厅等单位通力协作,认真复核了各市县上报的成果,并且对新增的不安全人口进行了现场抽查和评估。2014年4月22日~29日,邀请专业咨询机构组织11名专家针对水利工程项目法人安全标准化达标评审进行咨询,最终形成了《工程建设管理咨询报告》(初稿)及《项目法人安全生产达标评审咨询表》,非常具体和明确的指出安全达标中的不足。集团公司分别于2014年4月29日和5月9日,召开专门会议,针对安全生产达标咨询反馈情况,进行下一步整改计划和任务部署。

(二)原规划外的饮水不安全人口(巩固提高人口)数量多

自从2004年核定了全区饮水不安全人口以后,近几年来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供水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经过调查核实,全区在原规划内人口的基础上,规划外新增饮水不安全人口数为68.58万(按照水利部核定,将29.22万剩余的不安全人口算到规划外饮水不安全人口中,核定原规划外饮水不安全人口数为97.8万人)。按照饮水不安全类型划分,属于饮用水水质不达标的有48.07万人,属于生活用水量不足的有24.84万人,属于水源保证率不达标的有14.21万人,属于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问题的有10.67万人。原规划外人口不安全类型划分见图2。

(三)宁夏近年来干旱加剧,更加难找到稳定可靠的水源,加大了彻底解决宁夏中南部饮水安全难度

多年来大规模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在“十一五”期间,有一些水源条件相对较好、人口居住集中、建设难度相对较小的地区饮水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剩余部分大多都是因为人口居住分散、水源难找、建设难度大等原因。特别是中南部地区是集中联片特殊困难地区,经济落后、生态脆弱、贫困程度深,是最难解决饮水问题的区域。在中部干旱带,大部分地区几乎是没有水源的,个别地区即使是有水也是不能饮用的苦咸水;在北部引黄灌区,水量充足但是水质普遍都较差,存在氟砷超标、水污染和苦咸水等情况;在南部山区,大部分地区水量少或者水质差,也属于严重缺水区。找到稳定可靠的水源来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更加困难。

四、安全生产管理状况

(一)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将安全管理从经验化向行为标准化转化的保障。安全管理制度是安全管理的办事规程和行动准则。安全管理要实现良好的效果,就需依靠逻辑严谨、权责清晰、符合企业实际的安全管理制度。为此,组织人员对现有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内容、符合性以及效果等进行评估修订,使安全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集团公司自2014年4月份开始,在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工程开展安全标准化评审达标工作,并聘请北京海策咨询公司作为咨询单位全过程对安全标准化评审达标工作进行指导,通过标准化评审达标工作,使各参建单位的安全管理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目前标准化评审工作已进入申报阶段。

(二)积极开展安全教育

管理层为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重视安全生产实践,集团内部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学习,传达上级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管理文件及安全生产管理规范,要求与会人员做好学习笔记,提交学习心得体会。

(三)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

在落实好主体责任年活动方案的同时,公司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抓手,有力推动方案落实,为确保“安全生产月”活动各项工作能落到实处,能有实效;公司安委会高度重视,早安排、早部署,在制订方案时就突出活动方案的可行性,同时还根据活动方案分解责任,进一步从开展时间、执行部门、执行人、检查人等方面进行明确,确保活动方案能逐项落实,先后顺利开展了安全知识巡回宣讲、安全专项检查、主动参加安监局主体责任年培训、安全征文、驾乘人员安全讲座、编印了“安全月”专刊等活动,各单位按照集团整体方案要求,均制定了各自的活动方案。

(四)坚持安全通报制度

为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各参建单位,在月度安全大检查结束后第二个工作日,由各组检查人员将检查中出现安全隐患上报建设分公司质量安全部汇总,由质量安全部对所上报的安全隐患统计分析,以安全通报形式下发各参建单位。参建单位将安全通报中提出的安全隐患,整改完成后,以整改回复单的形式报监理单位复查,由监理单位报建设分公司质量安全部备案,质量安全部可对整改结果进行抽查验证,对没有彻底整改的单位,按照合同约定对其进行处罚。

(五))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实施

尽快实现农村饮水安全从单一的以解决群众吃上水为重点到对水质水量水环境统筹考虑的转变,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优先解决对农民生活和身体健康影响较大的水质安全问题。把安全饮水与当地高效产业开发相结合,提高供水效益,对交通不便的高山、梁峁地区居住分散的群众,主要采取建水窖,分片打井,提引结合的形式;对地下水埋藏较浅、水质水量有保证的川、沟道和残塬区,采取机井、土井的办法;在水源有保证,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打破乡、村、组界限,发展集中连片,适度规模的供水工程;对可以利用山泉、库坝供水的地方,采取渠道、管道自流引水的方式。

(六)作业安全

设计单位对项目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提出防范指导意见,实际查看现场,对其适用性进行符合。集团公司编制了保证安全生产的措施方案,并报安全主管部门备案。督促检查各参建单位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安全措施以及危险性较大的项目编制实施,并就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建立安全度汛工作责任制,督促参建单位成立安全度汛队伍,储备救灾物资。监督检查参建单位作业准备、施工工程以及验收阶段的作业环境和作业条件,整治安全管理漏洞。此项应得分值为230分,合理缺项13分,此项实得分200分,得分率为92.17%,满足一级评审项目不低于70%的要求。

结束语

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对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卫生健康水平、解放农村劳动生产力、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是受农村自然、地理条件、特殊居住环境以及现在建成的饮水工程,由于使用年限、新农村建设、移民搬迁以及水源变化等因素,都有可能出现新的返困。因此,农村安全饮水必须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尽快建立资金投入、工程建设、运行管理等一整套完善的长效机制,常抓不懈,才能保证让广大农民群众喝上干净水、卫生水、放心水。

参考文献:

[1]张拴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标准化建设管理思路浅析[J].陕西水利,2011,03:164-165.

[2]张琴.宁夏农村饮水安全水质净化工艺选择及技术研究[D].宁夏大学,2014.

农村安全饮水情况范文第8篇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对策

1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产权有待细化和明确

农村集中饮水工程供水对象是农民,所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定性上应该是“公益性”或“准公益性”,且工程的投资大部分是国家或集体投资,工程产权是属国家或集体所有。对一些分散的水窖、集水场、土圆井等小型工程,归农户自建自管。但对集中供水工程而言,其主干管、支管及入村入巷管道甚至入户管道的产权没有进一步细化,管理责任主体也不明确,给工程管理造成很大难题,导致多数工程产权不明,责任不清。

1.2 群众的参与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特别是管理体制一直没有脱离计划管理和行政管理模式,一些地区在建设中没有征求大多数群众的意见,单纯依靠国家包建包管,没有真正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作为直接受益者的农民群众习惯于吃大锅水、喝福利水,群众对国家建饮水工程和管理工程的政策也不清楚,给饮水工程的管理造成难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参与式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1.3 部分工程管理硬件设施不配套

受资金限制,九十年代以前所建的多数工程只考虑了群众的饮水方便,没有从硬件配套上考虑建成后管理问题,从而导致工程运行中跑、冒、滴、漏难以控制。硬件配套设施的不到位,导致运行管理人员多,管理落后,成本较高,工程效益也难以很好发挥。

1.4 水价的杠杆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后,调节工程用水情况的杠杆是水价,但从工程运行实际看,群众由于长期缺水,节约用水意识比较强,人均用水量每天一般在10-20L之间,致使大部分工程建设运行后远远达不到工程的设计规模(设计规模每人每天30-40L),工程效益也不能很好的发挥。还有个别工程建成后核定了水价,但在操作时不按方计费,而按人头收费,造成工程水源的浪费和工程下游群众用不上水的问题,水价的杠杆作用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

1.5 工程如何可持续发展还有待研究

从饮水工程的完全成本水价可以看出,工程折旧、大修理费用占成本价的50%以上,多数工程考虑到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收取的水费中没有提取工程折旧和大修理费,因而缺乏足够的资金积累,为进一步实现滚动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难度。

2 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的对策

2.1 结合工程特点,破解产权难题

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的最大难题在于多数工程产权不明,责人不清,运行中不搞核算,不提折旧,不计大修费,最终导致工程老化失修,直至报废。要从根本上打破这种体制弊端,就必须首先明确饮水工程的产权主体,在体制上与市场经济接轨。实践中,宁夏结合工程所在地的经济条件、水资源状况、居住环境等特点,提出了产权分级管理的模式。一是对受益区跨乡跨村、以国补投资为主的集中供水工程,明确干支管产权归国家所有,由农村供水专管组织代表国家对资产进行管理;入户管道全部归村民个人所有;二是由集体和群众自筹为主、国家给予补助的工程,明确产权归村集体所有,由农民用水协会进行管理;三是由村民个人投资、国家适当补助兴建的,明确产权归村民个人所有;四是对土圆井、水窖等,全部按照“户建、户管、户用”的原则建设和管理,产权属于村民个人。

2.2 发挥协会作用,破解监督难题

让受益群众参与到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充分发挥用水户协会参与工程管理的监督和制约作用,是现阶段普遍推广和应用的好做法、好经验。受益群众在农村饮水安全全工程建设管理中由过去的“要”到“我要干”的转变,群众参与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有了较大提高。有相当一部分村民代表参与到工程建设当中,一方面监督工程建设,提高了工程质量;另一方面也为他们参与工程运行管理创造条件。

2.3 加强工程硬件设施配套,破解缴费难题

过去部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硬件不配套,工程建成后,一些群众在水表前加三通或其他方式偷水,还有的工程高位蓄水池没有水位控制系统,工程管理人员较多,工程管理难度较大。近几年,宁夏特别注重新经验、新技术在饮水工程中的应用。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点多、面广、线长和水源距离远、管线跨度大、供水点情况不一的实际情况,大胆引入了先进的信息科技,加强工程硬件设施建设,破解管理难题。首先,针对多数农户通过点滴的方式偷水现象,在全区示范推广了水表建井集中管理、安装防滴漏水表和锁闭阀,极大方便了工程管理。盐池、同心等县市示范应用了太阳能苦水蒸馏淡化技术。灵武、彭阳、海原等县积极探索应用苦水淡化除氟设备及技术,使居住分散、水源奇缺的山区农民结束了长期饮用高氟水的历史。

2.4 制定两部制水价,破解水量难题

宁夏是水资源短缺地区,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平衡。为了充分发挥水价的杠杆作用,调节工程用水量,各地在水价制定上,采取“基本水价与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两部制水价办法,一部分地区规定了农户每人每月最低用水量,低于标准的仍按最低用水量收取费用,保证工程的最低运行成本。还有一部分地区根据水源水量情况,对水量丰富而用水量较小的工程,在基本水价外,多用的水量的计量水价适当降低以保证工程良性运行;对水源水量有限的工程,在基本水价外,计量水价适当加价以保证工程正常运行。此外,各地还加强了供水服务,公示了维修电话、建立健全了巡查制度、有奖举报制度等,为水费足额加收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2.5 建立基金制度破解发展难题

饮水解困是德政工程,社会效益显著,但经济效益大多不明显,因而缺乏足够的基金积累,为实现滚动发展带来了一定难度。为解决这一问题,建立农村供水工程基金制度十分必要。一方面,对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工程建成后要明确工程折旧费和大修费的提取、管理、使用办法及有关规定。对于基金管理,各项目县将各工程所提取的基金,全部交由水利局下设的农村供水站进行专户储存,统一管理。在基金使用上,规定大修标准,依照“谁的费、谁使用”的原则,在各级供水协会的监督下,严格按照规定程序专款专用。基金制度的建立拓宽了两费渠道,确保了工程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对高扬程工程,供水成本偏高,一般每方水成本价在5-6元,个别地方高达8-9元,而这些地区群众生活困难,水费标准与群众的经济水平不相适应,个别工程建成后,群众因承担不起水费而不愿意用水,影响了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对这类工程,在水价核定中,只计基本运行费用,而对折旧和大修等费用,笔者建议政府设立农村饮水安全高扬程工程补贴基金,用于补贴贫困地区高扬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费用,确保工程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