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辅导员主要工作事迹

辅导员主要工作事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辅导员主要工作事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辅导员主要工作事迹范文第1篇

Abstract: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whether can solve ideological problems of vocational students directly affect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vocational schools. According to reasons of students' ideological problems, this paper discussed emphasizing the students' education of ideals and beliefs, strengthening th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arousing students' enthusiasm and learning skills, helping students to establish correct employment viewpoints.

关键词: 职业教育;职校生;思想问题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vocational students; ideological problem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6-0172-01

0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职业教育也迎来了自身发展的良好机遇,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严峻挑战,特别是职校生表现出来的各种思想问题,我们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教育和防范。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此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愿和广大同行交流。

1重视学生的理想和信念教育

从某种角度看,职校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大多来自中、高考的落榜生,当现实击碎了他们的“本科梦”、“名牌梦”时,许多学生几乎是带着失落和无奈走进了职业学校,却发现学校也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而且学生毕业后主要是在一线从事技工工作,这种种状况使职校生在不同程度上产生了自卑的心理,感到理想的破灭,觉得人生没有了目标,片面地认为“三流”的学校只能培养出“三流”的人才,从而丧失自信,放弃主观努力。

当学生为树立理想目标感到茫然时,学校应及时对他们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首先要结合当前社会形势,通过“双文明”建设中的形势任务教育使职校生充分认识到在这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无论是出自名牌大学的技术干部还是毕业于职业学校的技术工人,都是大有用武之地的,而且高学历的人才并不一定等价于高层次人才,更不一定等于工作能力强的人才。其次要积极做好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这一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学生思想的稳定。要让学生懂得,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要较好地解决这些难题还得有个过程,大家应体谅到学校的难处。与此同时,学校还应通过介绍本校基本情况、办学特色、校风、校训;请本校优秀人物和校友成功人士作事迹报告或参加校史展览来激发他们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以及爱校热情,使他们觉得职业学校是大有人才、大有希望的,“三流”的学校同样可以造就“一流”的人才,从而热爱自己的学校,端正自己的认识,排除私心杂念,树立自信心,确定成才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勤奋学习。

2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青年学生,有的人心理性格可能已基本定型,有的人可能还不成熟或不稳定,心理承受能力还较脆弱,易受刺激而变化。尤其是一些来自农村的学生,从小就与外界接触少,由于经历、视野及能力的限制,在思想和行为上依从性较强,缺乏独立自主性和个性,面对种种压力,他们感到极端自卑、消沉、顾虑重重,而产生自闭倾向,心理问题与日俱增。

有针对性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可以通过开设课程、讲座,面向全体职校生积极开展广泛的心理健康的普及宣传和教育,增强他们群体适应环境,应对挫折的能力。而落实到职校生个人,就是辅导员需要加强的工作了,一方面可以对自己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普查,建立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档案,让每一位学生写一份个人成长经历,以便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特点,及早地发现问题,从而避免教育工作中的失误,做到防患于未燃。另一方面,可以让班干部发挥应有的心理辅导、引导作用,在班内建立一些爱心小组,同学们互帮互助,这种心理的关爱往往能落到心坎上,并能让人动情、感触深,甚至终生难忘。而对于学科专业教师来说,他们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在他们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完全可以教育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对待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心理困惑现象,通过心理交流使心理问题消除,逐渐培养他们热诚、坦率、团结、友爱的良好的心理品质。

3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好一技之长

由于多数职校生是抱着一种烦闷和失落的心态进入学校的,他们一方面既不安心现状,但又无可奈何,因此情绪低落,得过且过,另一方面,他们想努力改变现状,却又不知如何下手,再加上思想和看法的偏激,不少学生感到生活没有目标,空虚、烦燥。这种现象亦使得职业学校难以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而兴趣往往又是学习的最好动力,学生只有对所学专业有兴趣才会真正地主动钻进去学。如何激发职校生的学习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呢?首先应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其次,生动的教学方法也能培养学生的兴趣,把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的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之外,教师还可请专家开学习讲座;请优秀生谈学习体会、学习方法,介绍学习经验;指导学生阅读优秀书籍;组织讨论会和辩论会;设立学习兴趣小组;举行各项操作技能比赛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辅导员主要工作事迹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贫困生;精神贫困;精神资助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9-0114-03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建立起了涵盖“奖、贷、助、补、减”等多种方式的大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可谓历史空前,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一般仅停留在经济层面上的资助,对其精神的资助关注不多、重视不够。各高校在努力达成“不让任何一名大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这一目标的同时,却忽略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陷入到了精神贫困之中,出现了自卑、敏感、脆弱、孤僻等心理问题,已经成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管理与教育工作中的一大难题。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贫困的表现

绝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着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道德素养。与非贫困生相比,他们更为勤俭朴素、明理懂事、学习刻苦、做事踏实、严守纪律、自立自强。他们抗挫力强,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命运,具有强烈的成才动机。但也有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客观环境和自身认知的偏差的影响,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所处的经济贫困现实,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障碍,由单纯的物质贫困走向了物质和精神的双贫困。精神贫困是相对于物质贫困而言的,是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经济贫困的原因所导致的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上的负性变化。往往会出现诸如自卑、孤僻、抑郁、涣散等心理障碍或负性情绪。其中,抑郁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方面,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苦闷、思维迟钝、行动迟缓、言语减少,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感受不到生命的意义,具有强烈的无助感,有时还伴有失眠等反应。情况严重者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或采取自杀行动。当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贫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自卑感与自尊心矛盾交织

家庭经济上的贫困、成长环境的落后和父母社会地位的低下等原因,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觉低人一等,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加上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等方面与其他孩子存在差距,如知识面狭窄、缺乏特长等,更使得他们自惭形秽,自卑心理愈加强烈。然而,他们虽然家境贫困,却凭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他们比较自立,自尊心较强,有着强烈的成就动机和成才渴望。如果不能正确处理这种自卑感和自尊心,他们就会用强烈而脆弱的自尊心来掩饰其内心的自卑,如此在矛盾中挣扎,使得他们变得不愿意面对自己贫困的现状,尽量避谈自己的处境和家庭情况,甚至拒绝社会、学校、老师和同学的真心帮助。

2.感情需要与自闭心理繁杂交错

跟许多同龄人一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也喜欢交友,渴望被人理解和认可,迫切需要友谊,具有强烈的感情需要。但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加之自卑心理作祟,他们往往背负着沉重的心理负担入学,经常独来独往,刻意与同学保持距离,极少参加集体活动。虽然他们心里希望融入群体、与同学融洽相处,但有时却不能被接纳和认可,因而容易导致与人相处时变得敏感和尖刻,也容易与同学发生冲突,从而使自己陷入孤独的境地。

3.独立意识与依赖心理同时存在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成长环境的影响,从小就比较独立,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希望通过自己的努

力摆脱贫困。因此,他们一入学就积极寻找兼职工作,希望利用课余时间赚取生活费、学杂费,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随着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不断完善和资助力度的不断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特困补助等资助的机会增多,使他们的经济压力有所减轻。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便对国家和学校的资助产生了依赖心理,出现了“等、靠、要”的思想。有时,为竞争资助名额,甚至会导致同学间的人际关系紧张。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贫困成因分析

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贫困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家庭、社会、教育和个体自身等四方面因素。这四方面因素往往综合作用于家庭经济贫困学生。来自家庭经济的负担、父母对自己成才的期望、学习的压力、就业的竞争压力、能否获得资助的不确定性以及“贫困生”标签所带来的心理负担等各种压力加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对他们的精神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在得不到合理有效排解和疏导的情况下,这类学生就会产生心理障碍,导致其精神贫困。

1.家庭因素

精神贫困源于物质贫困,是物质贫困的直接后果和精神表现。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之所以会出现精神贫困,根本原因是其家庭的经济状况不甚理想或者物质相对匮乏。其成长和学习环境的艰苦,使得这类学生从小就比较自立,具有较强的自尊心,希望通过个人的努力改变家庭的经济状况,通过考取大学出人头地。也因此埋下了自卑、敏感等负性心理的种子。随着高校收费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由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合理承担高等教育培养成本的机制逐步形成,高昂的学杂费对于经济困难的学生及其家庭来说已成为一项巨大的经济负担,并使学生由此产生了较强的精神负担。

2.社会因素

社会环境的变化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压力增大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十几年的努力,他们顺利考上了大学,但由于与其他同学的生活差距明显,自卑感油然而生。另外,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都曾是中学班级里学习上的佼佼者、老师的宠儿、同学的榜样,但来到卧虎藏龙的大学校园,学习的优势不再明显,甚至落后于大多数同学。且由于中学时一心以提高学习成绩和应对高考为单一目标,忽视了个人其他方面能力、素质的培养,致使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与其他同学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这类学生出于对不明朗的就业前景的恐慌,容易对未来失去信心,从而陷入精神贫困。

3.教育因素

教育的误区是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贫困的另一重要因素。这里面包括家庭教育的误区和学校教育的误区。就家庭教育来说,家庭收入低、父母受教育水平不高、教育方式不科学、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过高等是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共性的家庭背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学生多为自尊心较强,但也容易自卑;成才渴望强烈,但成才观念单一、素质发展不全面。就学校教育来说,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应试教育”模式,重智育轻德育,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分数成为评价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作为中学期间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在大学中的学习成绩已没有什么优势可言,而自身在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综合素质等方面与其他同学又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其内心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自卑感愈发强烈,致使他们产生了更多的孤独、自卑、多疑、敏感等负性情绪。

4.个体因素

个体因素是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贫困的主导因素。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贫困的个体因素主要是自我认知偏差。自我认知也叫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认知。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对事情进行正确归因,是个体正确认识世界、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前提。家庭经济贫困是由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并不是学生个人的过错。有些学生进行了不正确的归因,认为是父母的原因造成的。他们把经济贫困当成是自己的不幸和耻辱,看作是上天对自己的不公平对待,因而产生了强烈的怨恨心理,埋怨父母、仇视社会、妒忌同学、愤世嫉俗,习惯用歪曲的观念看待身边的人和事。长期以往,容易造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混乱以及自我认知的迷失,最终导致人格不健全。

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资助的基本原则

开展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资助,应坚持以思想教育为主要内容,以丰富其精神生活,提高其思想境界为目的,在科学的原则指导下有序地进行。

1.物质资助与精神资助相结合

经济贫困是造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贫困最直接的原因。国家、学校和社会应进一步健全助学体系,加大物质资助的力度,完善资助方式和方法的改革,以国家资助政策体系为主导,开创更多的社会资助项目,创造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杂费、生活费得到有效保障。另外,可尝试在对学生进行经济资助的同时,对其家庭实行帮扶的策略,如为其父母开展农业技术或就业技能培训,为其增加收入或创造就业的机会,协助其家庭脱贫。家庭经济压力的减小,将大大减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得他们能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和集体活动中去。这对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进而逐步改善其负性情绪是十分有利的。

2.自助与他助相结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各高校在完善奖助学金、特困补助、减免学费等资助方式的同时,应坚持以“勤

工助学为主导、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方针,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造勤工助学的机会,让他们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做一些社会服务工作来获取报酬,使他们通过自力更生得以脱贫解困。这不仅可以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也有利于锻炼他们的工作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改变其“等、靠、要”的消极思想,使其养成自立自强的良好品质。

3.助困与育人相结合

经济上的帮扶只能解燃眉之急,“扶志育人”才是长久之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资助必须坚持经济上的扶贫解困与精神上的育人明德相结合。在物质帮扶的同时,要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理想、信念、价值观、责任感和感恩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其正确地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培养他们的诚信意识,提高他们的自信心、社会责任感和判断是非的能力。

4.普遍性与针对性相结合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即有共性又有个性。不同个体精神贫困的程度和表现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对他们进行精神资助时,应认真分析其精神贫困的表现,找准导致其精神贫困的原因,既要开展普遍性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也要针对个别学生的特殊表现,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体谈心与辅导咨询,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和引导,有效地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资助机制的构建

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贫困问题,必须建立健全系统的资助机制。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困难资助机制,物质资助是前提,精神资助是关键。

1.系统筛查,及时发现,建立档案

新生入学后,高校应及时地开展家庭经济情况调查,根据贫困生的认定标准和办法,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科学认定,以便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情况。要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在经济上对这一群体实施资助,并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及时发现有心理偏差的学生,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资助。

2.营造氛围,系统教育,合力帮扶

(1)努力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

宽松、和谐、乐观、向上的群体氛围,有利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消除紧张、敏感、封闭的心理。各高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倡导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自立自强、平等关爱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意识并培养良好的消费行为,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营造和谐向上的心理氛围。

(2)建立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体系

第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利用课堂教学和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贫困,形成良好的心态。通过定期心理状况测量,不断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档案,掌握状况、把握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第二,充实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辅导活动。如开设心理咨询热线、建立心理咨询网站等。第三,建立素质高、业务强、人员精干的精神扶贫队伍,构建多级精神资助工作网。通过学生骨干、院系辅导员、心理咨询教师和学生资助中心工作人员等的不断努力,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全方位、多层面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帮助其消除心理障碍,促使其精神脱离贫困。

(3)积极开展心理自助与互助

通过加强日常的“三观”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正确认识贫困并正确对待贫困。有针对性地开展自立自强精神教育,树立优秀贫困生典型,邀请具有相似经历的杰出人物作事迹报告并同贫困学生进行座谈和经验交流等,以先进典型鼓励、教育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激励他们努力学习、主动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要充分发挥勤工助学岗位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资助的促进功能,多开辟技术型、能力型的勤工助学岗位,让学生在勤工助学中自食其力,发现自己的价值,发挥自身的长处,体验劳动的快乐和艰辛,强化对生活的信心。要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加入志愿组织,积极参与志愿活动,让他们懂得关爱和学会付出。

(4)合力共助,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帮扶网络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资助,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整合社会、家庭的力量,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帮扶网络。充分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借助志愿者协会、心理热线、新闻媒体等社会力量,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更专业的精神资助机会。家庭是学生精神支持和经济支持的主要来源。家庭成员要努力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尽力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减轻他们因经济拮据所产生的心理负担。同时,父母应多关心、鼓励他们,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排解他们的负面情绪,使他们建立生活和学习的自信心。

3.长期关注,定期排查,防止复发

经过系统全面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大部分精神贫困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走出敏感、自卑的泥潭,变得积极、乐观,能与同学融洽相处,也能充分利用大学时光锻炼和提升自我。对于这些学生,我们需要继续关注,要了解他们在学习中、生活上存在的困难,并协助他们及时加以解决。此外,还要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和烦恼,使其正确评价自我,以防止他们再次陷入精神贫困。

参考文献:

[1]黄海峙.论对高校贫困生的精神资助[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2]孟祥军.浅谈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的“精神资助”问题[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