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地下车库的安全隐患解决办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住宅 建筑设计规范 方案报批 施工图审查
1、项目概况
某住宅项目于2010年4月开始进行方案设计并进行规划报批,于2010年7月至2011年1月进行施工图设计,先后于2011年9月前通过了施工图审查和消防审查,目前正处于施工阶段,主体结构已封顶。项目规划用地面积133801.4m2,场地内高差52m,设计及施工难度偏大(图1)。
经过多次方案报批,最终确定方案为总建筑面积42.47万m2,地上建筑面积29.13万m2,地下建筑面积13.33万m2,容积率2.2。北侧为公寓及24层住宅,其余住宅均为18层板楼,沿四周道路及园区路设置沿街小商铺,西南角设置集中商业,南侧中部按要求设置幼儿园(图2)。
2、报规方案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规划局上会会议纪要审批面积为上限,报规总图面积不能超限。规划局下发的《建设用地规划条件意见书》上审批面积为上会讨论结果,报规方案面积指标需严格按照意见书执行,容积率及面积指标不能超限。
(2)地上地下面积计算标准可协商,但要明确计算原则。由于本项目地势复杂,沿道路周边建筑出现很多一侧露在地上而另一侧埋在地下的情况,虽然容积率不能超限,但对于计入容积率的地上面积的标准,我们和规划部门商定,如果朝向沿街一侧且有商业价值的部分为地上面积,朝向园区内侧的储藏及交通空间为地下面积,合理地解决了哪些面积需要记入容积率的问题(图3)。
(3)建筑面积明细表。对于报规面积指标,规划局要求除列出总的各项指标外,还要列出各栋楼的面积明细表,并对地上地下面积加以区分,对每栋楼的住宅及商业面积加以区分(图4)。
(4)角点坐标取点原则。规划局要求,总图上的建筑定位坐标标注的是外保温的边缘角点,并不是外墙或包括石材在内的角点。
(5)视觉卫生间距要求。视觉卫生间距一般为18m,当地要求做到20m。而且当飘窗的侧向与其他楼不满足20m时,要考虑将飘窗侧面做成墙体来保证住户的视觉卫生权和隐私权。
(6)日照间距计算。由于地形复杂,高差明显,在计算日照间距的时候,仅仅计算平面是不够准确的。因此,在报规方案中的日照间距计算时,规划局要求绘制所有住宅建筑的立面日照分析图,而且,在建模时,所有阳台飘窗及屋顶构架均在模型上有所体现,尽量做到精确。各栋住宅立面日照分析与平面对应,并将不满足日照小时数的户数标出,做到一目了然(图5)。
3、施工图审查中遇到的问题及与审查人员沟通后的结论
(1)18层单元式住宅,一部消防电梯与封闭楼梯间,无联系廊,是否符合规范?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6.4.3条“十二层及以上的高层住宅每单元只设一部电梯时,从第十二层起应设置与相邻单元联通的联系廊。联系廊可隔层设置,间隔不应超过五层。联系廊通道的净宽不应小于1.10m,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00m2”
结论:此规范已于2012年8月1日起开始实施,所以新建18层单元式住宅,一部消防电梯,封闭楼梯间,必须设置联系廊。
(2)地下车库人员疏散出口是否可借用相邻防火分区?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6.1.12.1条“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火分区,且相邻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墙上设有防火门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分别设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6.0.2条“汽车库、修车库的每个防火分区内,其人员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设一个:1)同一时间的人数不超过25人;2)Ⅳ类汽车库。”
结论: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后,地下汽车库最大防火分区面积可为4000m2,每个防火分区应设置不少于两个人员安全出口,不得借用相邻防火分区防火墙上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虽然疏散出口不能借用,但疏散距离60m要求有些地方可以借用相邻出口。
(3)底部为商铺的住宅安全疏散问题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6.2.3.2条“十二层及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2.0.17条“商业服务网点定义:住宅底部(地上)设置的百货店、副食店、粮店、邮政所、储蓄所、理发店等小型商业服务用房。该用房层数不超过二层、建筑面积不超过300m2,采用耐火极限大于1.5h的楼板和耐火极限大于2.0h且不开门窗洞口的隔墙与住宅和其他用房完全分隔,该用房和住宅的疏散楼梯和安全出口应分别独立设置。”
结论:18层底部为商业服务网点单元式住宅,可以做封闭楼梯间。如超出规定,应视为商住楼或综合楼对待,即一类公建,需设置防烟楼梯间,整楼不能用住宅的各项防火条文。但如果住宅部分与其他部分彻底分开,即完全没有人流交叉,而住宅部分又折算层数后,可适用于住宅的各项防火条文。
(4)采用自然排烟的楼梯间开窗面积问题。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8.2.2.2条“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内可开启外窗总面积之和不应小于2.00m2。”
结论:开窗面积每5层不小于2m2,只限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必须每层开窗,开窗面积规范无要求,能做到2m2最好。需注意的是地下室楼梯间,如果为封闭楼梯间必须做窗井,做到每层开窗,否则必须做加压送风。图6为3层以上可对外开窗,1~2层及地下室楼梯间采用窗井形式,做到每层开窗通风。
(5)飘窗的栏杆高度问题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6.10.3条注2“低窗台、凸窗等下部有能上人站立的宽窗台面时,贴窗护栏或固定窗的防护高度应从窗台面起计算。”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10.5.3条“凸窗(飘窗)等宽窗台(宽度大于0.22m的窗台),防护高度应遵守以下规定,常见的防护形式见图7,凡凸窗范围内设有宽度大于0.22m的窗台,且低于规定高度h的窗台,可供人攀爬站立时,护栏或固定窗扇的防护高度一律从窗台面算起;护栏应贴窗设置。”
结论:实际工程中,常有将护窗栏杆设置在凸窗靠近室内一侧,住户在装修时往往觉得不便,大多将防护栏杆自行拆除或者不装防护栏杆,固定窗扇的防护高度不是从窗台算起,这些都给将来的使用造成安全隐患。所以,建筑师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应尽量将护栏或固定窗扇结合立面设计,做到既不影响用户使用,又能保证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6)住宅窗洞口间距问题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6.1.1.2条“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单元之间的楼梯通过屋顶连通,单元与单元之间设有防火墙,户门为甲级防火门,窗间墙宽度、窗槛墙高度大于1.2m且为不燃烧体墙的单元式住宅。超过十八层,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十八层以上部分每层相邻单元楼梯通过阳台或凹廊连通(屋顶可以不连通),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部分单元与单元之间设有防火墙,且户门为甲级防火门,窗间墙宽度、窗槛墙高度大于1.2m且为不燃烧体墙的单元式住宅。”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9.4.1条“住宅建筑上下相邻套房开口部位间应设置高度不低于0.8m的窗槛墙或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性实体挑檐,其出挑宽度不应小于O.5m,长度不应小于开口宽度。”9.4.2条“楼梯间窗口与套房窗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间距不应小于1.Om。”
结论:“单元与单元之间设有防火墙”即每个单元为一个防火分区,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距离为2m,户与户之间窗间墙、窗槛墙间距为1.2m,楼梯间窗口与其他窗口间距1.Om,住宅上下相邻开口部位间距O.8m。
(7)住宅阳台是否可被视为实体挑檐问题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9.4.1条“住宅建筑上下相邻套房开口部位间应设置高度不低于0.8m的窗槛墙或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性实体挑檐,其出挑宽度不应小于0.5m,长度不应小于开口宽度。”
结论:上下层阳台间距在设计中常常小于0.8m,可以跟消防局沟通,视阳台挑板为防火挑檐。北京审图站的原则是看保温做在什么位置,如果做在阳台与室内的隔墙上,则阳台板视为防火挑檐,如果做在阳台外侧则不可。审图站的解释为:封闭阳台不能算防火挑檐,开敞阳台可以。
(8)地下室设备机房的人员疏散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7.5.2条“当消防水泵房设在首层时,其出口宜直通室外。当设在地下室或其他楼层时,其出口应直通安全出口。”
结论:一些其他的设备用房也应独立设置防火分区,并有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独立原则为:该设备用房如果是单独为地下车库服务,则不需要单独设置防火分区;如果是为整个小区服务,则需单独设置防火分区。
(9)采暖地下车库出入口封闭问题
如果地下车库做采暖,就涉及到车库与室外接触的出入口部分的封闭问题。如果不封闭,将来会引起水管冻裂等一系列问题,而且,对于节能也是很不利的。因此,在一般设计中采用防火卷帘加热风幕的做法,防火卷帘虽然可以手动控制,但操作起来很不方便,给后期管理带来弊端。
在本项目中,我们采用了红外感应式推拉门,在距推拉门7m的位置设置车位等候平地,推拉门打开不能占用车行宽度。既达到了节能保温的效果,又有利于寒冷地区地下车库管理。
(10)库房的火灾危险性:住宅下的库房为戊类,但商业下的库房要按丙类设计。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中丙类库房与戊类库房的区别:1)防火分区要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表3.3.2中的丙2项的300m2,仓库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可增加1.0倍;2)与走道或其他房间隔墙需开设相互连通的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高层建筑内的此处需设甲级防火门;3)货梯的设置:除戊类仓库外,其他仓库中供垂直运输物品的提升设施宜设置在仓库外,当必须设置在仓库内时,应设置在井壁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井筒内。室内外提升设施通向仓库入口上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或防火卷帘。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优化设计;应用;看法
Abstract: the structure optimization design, it is to point to engineering structure in meet the constraints in the intended target for rational content, eliminate hidden dangers, the optimal plan design method. At present building structure optimization design is an urgent and very complex engineering problem, especially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building has remarkable economic benefits. The paper on the structure design of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views and its application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 building structure design; Optimization design; Application; view
中图分类号:TU31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的应用及实践价值
1.1结构设计优化方法的应用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和技术的应用具体体现在房屋工程结构总体的优化设计和房屋工程分部结构的优化设计两方面。其中房屋工程分部结构的优化设计包括:基础结构方案的优化设计、屋盖系统方案的优化设计、围护结构方案的优化设计和结构细部设计的优化设计。对以上几个方面的优化设计还包含选型、布置、受力分析、造价分析等内容,并应在满足设计规范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结合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围绕其综合经济效益的目标进行结构优化设计。
1.2结构设计优化方法的实践价值笔者认为,在满足建筑结构长远效益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建筑结构的近期投资并提高建筑结构的可靠度和合理性。与传统设计相比,采用设计优化技术可以使建筑工程造价降低5%~30%。优化技术的实现,可以最合理的利用材料的性能,使建筑结构内部各单元得到最好的协调,并具有建筑规范所规定的安全度。同时,它还可为建筑整体性方案设计进行合理的决策,优化技术是实现建筑设计的“适用、安全和经济”目标的有效途径。
2关于结构设计优化的几点看法
2.1结构的设计优化并不是单纯的挑毛病
结构的设计优化并不是单纯的挑毛病,而是通过交流、沟通,找到更为合理、经济的设计,从而在满足各种规范的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杜绝不必要的浪费,做好成本控制。结构设计的优化是在充分尊重原设计基础上进行的,通过优化的过程,互相学习,也有利于提高设计院结构设计人员的设计水平。某项目2栋13层与23层相连建筑、2栋30-33层建筑、5栋9-13层建筑,共9栋。场地附近有一条河流,地下水位较高。场地土质较软,表层4米深度内有部分淤泥质土,地下室底板下土的承载力为160kPa,在17米至22米处有密实的粉沙层,在37-55米处有密实的沙层。基岩埋藏很深。6度抗震、基本风压0.45。本项目对回款的周期要求较高。
本项目地下室的布置思路:采用一层大地下室 9栋高度和层数相差较大的建筑连为为一体,形成一个整体的大型地下车库。优点:交通及停车,小区的物业管理,地下室外墙的数量。但缺点也是明显的,一是导致地下室结构的超长,再就是各栋建筑单位的不均匀的沉降。
为此,对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首先,地下室结构超长的解决办法是:⑴结构后浇带的设置――费用、间距、封闭时间、施工便利性;⑵混凝土膨胀外加剂的使用――数量、费用、位置;⑶构造配筋的适当增加―― 数量、费用、位置。其次,各栋建筑物的沉降差以及主体建筑物与地库间的沉降差解决方式是:依照当地的基础设计经验,⑴9-15层建筑通常采用预制方桩基础,以粉砂层作为持力层,桩长约17米,摩擦型桩;⑵18层以上建筑通常采用钻孔桩基础,以砂层作为持力层,桩长约45-50米,摩擦型桩;⑶12层建筑物采用无桩筏板基础有过成功的案例,按程序计算沉降有15CM,实际观测仅4CM在无锡观测到的建筑物最大沉降不超过 6CM。
2.2优化结构设计是对结构设计进行深化、调整、改善与提高
优化结构设计是对结构设计进行深化、调整、改善与提高就是对结构设计进行再加工的过程。结构设计的优化,不是以牺牲结构安全度和抗震性能来求得经济效益的,相反经过设计优化的工程,结构布置更为合理、差错更少、用料更省、结构更安全。某高层写字楼,结构高度90.30米,地上24层,地下二层,抗震设防类别丙类,七度抗震设防,结构形式为框架核心筒体系,基础形式为平板式筏基,建筑面积约2万平米。结构设计优化的主要内容是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楼层楼盖体系的结构设计,二是核心筒的尺寸及墙厚,三是平板式筏基的板厚和有关构造。设计优化时对其它一些结构设计细节也给与了一定关注。经优化结构设计后,仅前述三个主要方面,可比原设计节约混凝土在2000m3以上,钢筋约70吨。通过结构设计优化,在节约结构造价的同时,使结构自重减小了约40000KN,相当于40KN/m2,约为两层半楼房的重量。从而大大增加了竖向结构构件和基础的安全度,减小了地震力,提高了整个结构的抗震性能。结构设计优化达到了提高项目技术和经济双重效益的目的。
又如:某工程9栋住宅,其中3栋18层、3栋22层、3栋28层、采用大地下室连接为一,土质情况:25M深度内,土层较松,桩侧摩阻力为15-30kPa,越向下土层越密实,桩侧摩阻力逐渐增加为50-70KPa,38米以下各层桩端阻力均较小,为1500-2500kPa。
原基础方案按当地的习惯做法及地勘报告建议:18及22层建筑选8-1层作持力层,桩长为40米,28层建筑选8-2层作持力层,桩长为50米。
选择方案:一是全部选用50米长的Ф500及Ф600 的预应力管桩!二是节省工程造价 (桩的性价比、承台的尺寸);三是进一步降低建筑物的沉降差及沉降值;四是方便施工管理,提高桩基检测的效率,降低检测成本。
对于Ф500管桩,当桩长由40米增加到50米时(增长25%),其单桩承载力由1435KN增加至2080KN(增大45%),单位桩长的性价比大幅提高80%!
2.3施工图审查与结构设计优化并不矛盾
施工图审查与结构设计优化的着眼点不同、侧重面不同,施工图审查并没有义务审查设计的经济性,而结构设计优化的目的之一是控制成本、并使设计更加合理。当然,结构设计优化的结果也必须通过施工图审查。某3+1层建筑,4层住宅,半地下室,淤泥质土,厚度约为18米,承载力为70KPa。在32-40米处有较好的沙层,可做桩基持力层,此时Ф300 的预应力管桩承载力为600KN。
原基础方案:筏板基础;8米长的水泥搅拌桩加连接梁形成复合地基 + 止水筏板;长度为35米的Ф300 预应力管桩,一柱一桩 + 止水筏板;预应力管桩方案最经济(便宜16%)!最安全!较搅拌桩施工周期短!
优化设计后,方案调整为:±0.00 标高的取值,地下室的埋深:――对支护、土方、水浮力、抗拔桩的影响;覆土厚度的控制:――地下室布局、景观的要求、管线的要求;地下水位高度的取值和应用:――抗浮设计水位和最低设计水位;
地下室底板的布置方案:
――承台间设基础梁加大板式结构
――桩承台兼柱帽的无梁筏板板结构
2.4结构设计的优化工作不会影响设计、施工进度
施工进度可与设计同步进行。设计优化工作也可以按工程进度要求分阶段进行。某工程由共六幢高层建筑组成,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结构设计优化的主要内容是:桩基、剪力墙的布置和墙厚、楼层现浇板、地下车库的底板与顶板、地下室外墙、框架柱梁等。
工程结构设计优化后的经济效益:省去人工挖孔扩底灌注桩计 360棵。基础筏板厚度减少,共计节约混凝土用量570m3,钢筋用量减少约220吨。地下室外墙、基础抗水板、顶板共节省混凝土用量约计2000m3,节约钢筋70吨。主楼现浇板节约混凝土超过1000m3。1#住宅楼减少剪力墙布置后,节约混凝土约400m3,钢筋约45吨。6#酒店经结构优化布置后,每层增加净高约150,减少了梁混凝土用量,梁柱钢筋用量减少约20吨。
【关键词】房屋;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随着近年来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土地的价钱越来越高,因而建筑向高空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地下空间的利用也成为一个重要方向。高层及多层建筑的地下室、地下商场、地下车库、地铁车站等工程施工,都会面临基坑工程。基坑开挖的区域是将来地下结构施工的区域,因此,基坑支护工程是保障深基础顺利施工的关键。必须保证基坑支护工程的质量才能给地下结构和上部结构的施工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进而保障整幢建筑物的工程质量。
一、基坑支护类型施工技术
对于基坑支护类型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例如,场地土质条件、场地周围建筑物以及支护结构的要求期限、施工技术水平、基坑开挖深度、天气与降水条件、地下水位等。常见的深基坑支护类型及其特点有以下几类。
(一)周边放坡开挖
所谓放坡开挖,就是将基坑的周边维护结构进行按一定角度的放坡施工,这种方案施工简单、方便、经济,但是需要开挖大量的土方。当建筑场地可使用的范围比较开阔,地质条件良好,地下水位低,排水条件较好,以及放坡对相邻的建筑物不会造成较大的影响时,可以考虑使用基坑周边放坡开挖的方法。根据放坡深度,分为基坑完全深度的或局部深度的放坡开挖。土方边坡的大小,应该根据挖方深度、土质条件、填方高度、水质条件、施工工艺、荷载形式与大小、使用期限等因素综合考虑决定。土方边坡的类型有直线型、折线型和阶梯型。放坡开挖时如果边坡太陡,容易发生土体失稳,引起塌方事故,如果边坡太缓,不仅浪费空间,增加工作量,而且会威胁到其他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必须合理确定边坡的大小以满足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要求。
(二)土钉与复合土钉墙支护
此基坑支护是以土钉作为主要受力部分的支护技术,土钉是一种用来加固和锚固场地原来土体的细长杆件,主要组成部分有密排的土钉、混凝土喷射表层、经过加固处理的原位土体以及防水部分等,故又称为土钉墙。土钉主要是依靠土体受力变形时与其之间形成的被动粘结力或者摩擦力来发挥作用。
土钉与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节省材料、工作量小、工期短,施工方便,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小,而且变形小,利于基坑施工,经济效益明显。当深基坑施工场地较狭小,放坡不方便,相邻的已建成建筑物受影响的程度较低或者基坑周边的土体可以利用,场地地下水位低或者排水条件好等条件成立的时候可以考虑使用。土钉与复合土钉墙支护主要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土体或者经过降水处理之后的砂土、粘土和粉质土等。一般的施工技术是在土体中预先按确定的位置钻孔并且标记编号,放入变形处理的钢筋并且运用设备对钻孔全长进行灌浆,倾斜的孔适宜运用重力灌浆,水平的孔适宜运用高压或低压灌浆,进行二次高压注浆的话可以有效的提高土钉的抗拔承载力而后在表面铺置φ8—φ10的钢筋网片,由下而上在表面喷射混凝土,最后分层开挖土方即可做成。
(三)排桩支护
基坑排桩支护技术是基坑支护方案里十分常用的类型,利用混凝土灌注桩或者钢桩独立的支挡土体,也可以与锚杆或土体内部设置的支撑构件相互配合共同支挡土体。可根据实际情况做为悬臂式支护结构、拉锚式支护结构、内撑式或锚杆式支护结构等。混凝土灌注桩造价经济、施工方便、易于布置,钢桩承载力高,可重复使用,但价格较高。进行排桩支护的基坑工程,应该支护之后再进行开挖,场地内应有可靠的泥浆输送排放系统,当排桩涉及到含有地下水的土层时,应当采取一定的隔水止水措施,以确保基坑内部与相邻建筑物的安全问题。
排桩支护的施工技术,灌注桩按照施工成孔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干作业成孔灌注桩和套管成孔灌注桩,灌注桩施工——桩机移位——桩的养护——破桩——冠梁施工。钢桩预制桩按照施工沉桩的方法不同分为单独打入法和围檩打入法,测量——桩机就位——立桩——打桩——接桩——收锤移位——截桩头——冠梁施工。关于监测问题,混凝土灌注桩要对钻孔质量、钢筋放置、混凝土灌注,桩位偏差、垂直度偏差、桩底余渣、桩身完整性等方面进行监测,而对于预制桩,应该监测表面缺陷、桩身挠曲度和桩的尺寸位置。
当基坑的深度较大时,采用排桩支护的费用较高,不经济,可以考虑采用排桩与锚杆相结合的方式,即在排桩墙上设置1~2层锚杆来共同承担土体荷载。
(四)逆作法与半逆作法施工
逆作法施工目前是高层房屋建筑物最先进、技术较成熟的施工技术方法。这种施工方法采用平行立体操作,节省工期,对天气的依赖性小,同时最大可能的利用地下空间。由于土方开挖与上部施工的交替进行,减小了上部荷载对土体持力层的压力,当基坑的深度较大时多采用,充分利用地下室主体结构进行支护,但是,由于施工方法支撑设置位置受到限制,因此,支撑会是开挖工作变得相对复杂很多。
逆作法的施工技术就是沿着地下室的基坑周边间隔一定的间距预先设置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或者人工钻孔桩,然后逐层向下采用逆作法进行施工。此外,深基坑支护类型还有水泥土墙、锚杆、不设锚杆沿基坑周边设置闭合的挡土拱圈、水泥搅拌柱、喷锚网支护、环形支护等等多种类型。
二、基坑施工的要点分析
根据本人多年从事基坑施工的实际工作经验,以下主要从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特点及基坑支护施工要点加以分析。
(一)基坑支护施工的技术特点
1、砖砌挡土墙施工的主要特点
第一,该施工工艺较为繁琐,过程复杂。通常情况下,过程可以简化为:平放线、试摆、立坡数杆、组砌、清理、安装模板、浇筑混凝土、安装压梁模板,在完成上述工序后,再进行绑扎钢筋 以及浇筑混凝土等过程;第二,砖砌挡土墙施工对于质量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这主要体现在:施工材料需达到相关规定标准。使用的砂浆需呈现饱满状态,而且厚薄上也要表现均匀。确保墙面垂直,这需做到砌块作业时,上下错缝,而且内外搭砌,另外,结构水平及竖向灰缝的距离应该保持大约10mm,但是对于8mm~l2mm左右的距离可稍作调整。值得注意的是,所使用的砂浆饱满度必须要超过80,使实际施工质量符合施工设计所规定的相关标准,进而保障整个工程的质量。
2、混凝土灌注桩式支护施工主要特点
为了确保钻孔工作的有序、精确完成,因此,在开展钻孔作业前,应该保证施工现场的清洁卫生,同时,铺设排水沟,准备好泥浆。若进行试桩成孔操作,则需设置准确的水准和轴线定位点,并做好复核工作。在钻孔作业时,应该确保设备已经安装稳妥。为了保护泥浆和空口,应该在放桩位置挖土埋设孔口护筒等一切准备就绪之后,钻孔作业便可以开始了。在钻孔过程中,需不时地向孔内注入泥浆,保证泥浆液超出地下水,使泥浆液体不仅能够保护孔壁和钻头,而且可以减少钻进的阻力以及钻头热度。
(二)基坑支护施工要点
1、喷混凝土
严格按设计要求的比例配料并搅拌均匀,喷混凝土时要垂直于层面喷。喷射作业应分段分片依次进行,同一分段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注意观察料的水量和回弹情况,及时调整喷浆水量和喷浆距离,并抽检混凝土试块。严格掌握喷层厚度,表面平整度要求±30mm。喷混凝土前,埋设好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标志,由专人负责检查土钉制作、注浆、挂网等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下达喷混凝土指令后方能开始喷浆作业。
2、监测围护结构
若采用灌注桩作为支护的结构,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变动检测的方式对缺陷部分进行检测,例如桩身发生离析、缩颈、夹泥以及断裂等。这种方式能够对缺陷发生的原因及程度进行分析;若采用水泥搅拌桩或者旋喷桩作为支挡结构,则可以采用轻便触探法检测桩身均匀性以及强度。监测的次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基坑开挖的前期,监测频率可以为2到3天一次。但是,随着基坑工程的进行,监测频率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地调整。加强监测管理,能够及时发现基坑出现的问题,这对于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降低工程安全隐患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实际的工程项目管理中,深基坑作业的监测应该作为管理的关键方面,引起足够的重视。
3、雨季作业时应重点注意。若施工作业在雨季进行,则必须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对基坑进行合理操作。雨季作业时,基底土层会出现橡皮土。当出现这种情况时,一般的解决办法是:施工人员在基底铺设一层一定厚度的碎石,然后再对基底进行夯实工艺处理,使基底表面的土层更加紧实.若基坑开挖时,由于雨季影响,使得发生流沙河现象,那么应该立即采取相关措施,提高监测频率,防止边坡出现塌方,给基坑支护施工带来严重影响。
4、基坑土方开挖应在降水排水施工完成且运转正常达到预期要求后方可进行。基坑周围地面应采取防水、排水措施,避免地表水渗入基坑周围土体和流入坑内。坑内应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及时抽除积水。
5、基坑开挖应连续施工,尽量减少无支护暴露时间,开挖必须遵循“自上而下,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利用锚杆做支护结构时,应按设计要求,及时进行锚杆施工,而且必须待锚杆张拉锁定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开挖。
6、成孔。按设计要求施工,孔深见设计图孔径100mm,层高1.5m,第一层距地表1.0m,倾角1500。成孔时必须干式钻进,避免冲洗液冲刷孔壁,降低土钉的抗拔能力。在卵石层如遇到成孔困难时,可用锚管注浆完成土钉。
7、注浆。灌注纯水泥浆至孔口溢出,必要时进行补浆一次。为防止水泥净浆固结收缩时降低土钉的锚固力,掺入水泥用量3%的氧化钙类膨胀剂。
8、坑边不宜堆放土方和建筑材料,如不可避免时,一般应距基坑上部边缘不小于2m,弃土堆高不超过1.5m,并且不超设计荷载值。在垂直的坑壁边距离还应适当增大,软土地区不宜在坑边堆置弃土。当重型机构在坑边作业时,应设置专门的平台或深基础等。同时,应限制或隔离坑顶周围振动荷载的作用。
9、基坑挖土时,要做好挖土机械、车辆的通道布置,安排好挖土顺序等,不得在挖土过程中碰撞围护结构。并做好机械上下基坑坡道部位的支护。
10、采用机械开挖时,为保证基坑土体的原状结构,应预留150~300mm原土层,由人工挖掘修整。基坑开挖完毕后,应及时清底验槽并铺设垫层,以防止暴晒和雨水浸刷破坏原状结构。如果基底超挖,应用素混凝土回填或夯实回填,使基底土承载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总而言之,基坑支护的施工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施工时必须确保围护结构的坚固,设计方案一定要切实可行。再者,必须采取适当的质量控制措施,使基坑的各项技术要求均充分满足相关标准。值得注意的是,实际施工操作应该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进行操作,配备专业人员作技术指导,制定规范、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进一步提高基坑施工的安全性,保护施工周边的环境,以最终确保基坑支护施工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刘艳,梁沙河.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可靠性计算[J].山西建筑.2007(33).
[2]朱庆.浅析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旅游教育研究.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