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本课程开发体系

校本课程开发体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校本课程开发体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校本课程开发体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较晚,而且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是从中专升格而成的,高职教育工作者对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的理解与认识要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高职院校特色的形成与质量的提升受到教育理念、教师素质、课程标准、办学经费、教材资源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其中高职教育课程开发的严重滞后更是高职教育发展的一大“瓶颈”。本文拟就高职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义

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SBCD)是Furumark与McMullen于1973年提出的。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不同侧面和角度,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界定:

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实际的教育场所中发生的并可望能够使教师积极地参与并投身到广泛的相互作用和课程决策之中的过程(一种课程开发策略);(1)校本课程开发是针对地区、学校、教师、学生的差异性,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着眼于尽量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的活动(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2)校本课程开发是由学校共同体设计并实施的课程改革的草根模式(课程变革的一种新的模式);(3)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体现以学校为本位的课程理念);(4)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就是构建学校自身的特色(学校特色构建的组成部分)。

根据以上多种界定,可以将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定义为:以社会、学生未来职业岗位需求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以高职院校为基本组织单位,联合用人单位和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依靠广大教职员工、企事业相关人员和学生,自主设计、编制、实施与评价课程的过程。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及地方课程构成完整的学校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是体现与发挥学校办学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课程对人才结构的调整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职业教育实践中,只有不断地开发新课程,改造旧课程,才能使学校培养的人才质量规格与相应的职业岗位需求相匹配。高职教育校本课程是以高职院校为基础自主设计、编制、实施与评价的课程,更能适应独特的地方环境和教育需求,更能体现学校自身的办学优势。因此,校本课程开发更能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

是以就业为导向发展高职教育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原则之一,要求高职院校根据就业需求进行课程设置,及时对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做出反应,调整课程的内容。此外,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还需要对工作岗位的变化与技能要求的变动反应灵敏,以培养出符合工作岗位要求的劳动者。高职院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以及与企业的关系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当需要进行课程调整的时候,可以避免产生在国家课程实施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

有助于教育决策民主化的实现校本课程是针对国家课程提出的。我国的教育决策逐渐走向民主化,需要将权利下放到学校,使学校成为教育决策的主体。这一民主化趋势对高职教育的发展尤为重要。校本课程是教育决策民主化的一种实现形式,可使高职院校成为课程开发的真正主体。

是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的基本途径相对于校本课程而言,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更强调学生共同职业技能的培养,或者说主要反映社会对人才质量标准的共性要求。校本课程是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开发的课程,可以满足高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是全面提高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举措长期以来,我国的课程开发与实施是分离的。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集课程的设计者、实施者与评价者于一身,其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要实现多角色的转换,不仅需要更新教育观念,还要加强课程理论的学习,丰富学科和专业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形成课程开发能力。同时,更要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活需求。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不仅可以使自己的知识、经验得到升华,专业能力得到提高,而且有利于提高综合职业素质。

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

转变观念,充分重视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在我国高职教育领域还处在探索研究阶段,相当一部分职业教育工作者对校本课程的认识还比较模糊,这种思想上的偏差与校本课程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的强大反差和深刻矛盾,会给高职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带来观念、制度层面上的阻力。因此,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应坚持以实践和探索为主的观念,即校本课程在内容和形式上应以使学生会探索、会操作、会应用,形成较好的知识技能结构为目的。要彻底改变教师只是单纯的“教书匠”的观念,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应成为研究型、知识型、技能型的教育者。

积极建立“就业导向型”课程模式用校本课程开发理论指导高职课程体系建设,主要着力点在于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校本课程模式;研制一套以就业为导向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法;提供运用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方法开发的专业课程解决方案和不同范型的单元课程;初步建立高职教育课程的理论体系框架,确立高职教育的基础课程,探索相关的方法论问题;提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框架体系,研究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模式之间的关系等。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更加关注学生个人的发展和学生的就业能力,可以体现现代职业教育以人为本的原则,使职业教育在满足社会需求时更具人文性。就业导向的实质不仅使受教育者获得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的娴熟技能,保证学生的就业,而且更关注受教育者的职业综合能力与未来发展的关键能力,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体现高职院校办学特色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应以尊重差异,满足不同地方、不同学校的需要为前提,因而其实质是追求学校特色的形成,使每一所学校都展现出自己的个性与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立足点就是承认各类学校的具体差异,满足学校和社区的特殊需要。学校可以根据社区环境与师生的独特性挖掘潜在的教育资源,开发出具有社区与学校特色的课程。

在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中全方位开展校企合作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决策的关键是必须有企业界参与,必须满足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特别要注意将用人单位的需求转化为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并在课程设计中体现出来。主要包括:校企双方共同开展以能力体系为特征的校本课程建设,制定能力体系教学方案,并组织教师、行业专家、企业专家共同编写能力体系核心课程的校本教材;共同建立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全面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形成质量反馈控制链和保证体系,同时建立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内部评估与认证机制。要克服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专业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严重脱离企业与社会需求的现象,创造性地聘请合作企业专家来校与教师共同实施课程教学,这将极大地利于高职教育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对人才多样化、多层次、多规格的需求。

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评价体系应多元化应针对高职的人才规格要求和校本课程开发目标以及专业特点,实行考试方式改革,如理论考试可采用抽测、口答、AB卷、开卷考试等方法;专业技能考核可采用现场操作和模拟现场考核等方法;毕业实习考核可采用工程设计、撰写论文、技术方案等形式。鉴于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原则,特别要求教师对后进生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还应积极推行职业技能的社会化认证。相对于学校内部规范的、自觉自律的评价机制,社会化的职业技能认证机制具有开放性、权威性、实践性,是学校内部评价体系的重要补充,是完善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体系的需要。充分利用校本课程开发的社会资源,是推进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一项重要策略,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各个环节均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课程是教育活动的核心,集中反映着教育的特性与功能,从根本上决定着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的实现。高职课程有没有自己的特色,决定着高职教育的特殊功能能否发挥,并最终决定高职教育的成败。因此,必须将高职教育课程开发放在重要战略位置上予以充分重视。高职教育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具有特殊性,通过对校本课程理论的研究与实践,以学校为基地开发适合学校与行业发展特点的课程,为学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可供选择的课程,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与社会的需求,将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长期任务。

参考文献:

[1]殷尧.高职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问题与对策[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1).

[2]蒋士会,陈朝晖.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概略[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3]张思禹.高等职业院校校本课程的开发[J].天津电大学报,2006,(2).

[4]付雪凌.高等职业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4,(8).

校本课程开发体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 化学 校本课程

一、前言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新课程改革提出它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具体目标的实现中指出了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校本课程开发是基于本校的特色,基于学生的需求而开发的课程,其目标是针对本校的学生而制定的,课程内容、学生学习活动方式、评价方式也都可以结合本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和措施,同时新课程改革也使课程在观念、内容、学习方式、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弹性,这也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有力保障和空间。所以为了有效的实现新课程的目标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行之有效的。

二、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优势

1. 学科特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自然科学,纵观化学发展史,每一次进步都与生活或生产实践紧密相连。而现代化学教育要实现的目标之一正是培养学生具有科学客观的态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目标单靠国家课程是绝对无法实现的,化学校本课程开发则尊重学校具体环境以及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正是满足了化学学科的要求,弥补了国家课程开发的局限性。可以说,化学的学科特点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优势,使其具备可行性和实效性。

2.优势二:素材丰富。化学作为自然科学与生物、材料、能源、社会等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促使化学研究领域极大地拓展,新成就不断涌现,这为开发化学校本课程提供现实的土壤和拓展空间。例如,在内陆的学校可以采用测量土壤的酸碱性作为素材,引导学生关注土壤的沙漠化、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在海边的学校可以采用海水制盐为素材,直观理解海水的成分、海水晒盐等多个知识:附近有工厂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工厂见习或实习,实际考察工厂进行工业生产的化学原理、操作流程以及“三废”处理。

三、化学校本课程开设原则

校本课程可以是分科课程,也可以是综合课程。无论是哪一种课程形态,开设校本课程都要遵循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等原则。校本课程可以作为必修课,也可以作为校本选修课,但在现阶段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下,应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为主,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开设不同的校本课程,并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进行开放式和探究式教学。使课堂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使学生由“课堂小环境”走向“社会大环境”。校本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包含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文件),而更是“体验课程,’(被教师和学生实实在在体验到的课程)。也就是说,校本课程不再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

四、中学化学学科校本课程开发应对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1.化学教师的优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对教师的授课观念、课程意识、工作方式的重大挑战。传统的观点认为,课程设计是国家和政府的事情,教师需掌握的只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只强调如何把别人设计的课程教好。而实际上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一线教师要直接参与到从课程设计到实施的全过程,这要求化学教师只有成为一个研究者并具备主体意识、问题意识、合作意识、行动意识才能保证化学学科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成效。目前,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化学教师专业素养和开发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都还处于起步阶段,这是今后化学校本课程开发首要解决的问题。

2.校园文化的融合。每个学校的教育哲学、办学宗旨、培养目标构成了一个学校独特的教育人文体系和校园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必然会破坏原有的校园文化,因此在确定校本课程的主题时,应充分考虑主题的人文精神,尽量将课程的开发融入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应充分考虑乡土资源的挖掘角度和课程教材的设计体例等问题,谋求课程开发与校园文化共融合、共发展。

3.管理与评价。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已经有些成果,但是校本课程的设置管理、业绩管理、分配管理等还有待研究,社会评价、学校评价、课程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还处于探索阶段。要真正理解化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含义,认清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在统一性、广泛性上的差异,建立一个完善的学校校本课程管理、评价、保障体系是学校在课程开发与实施上走向成熟的重要桥梁。

总之,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利于化学课程向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方向发展,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使各种教育资源实现增值效应,有利于学校办出特色,有利于教师个性特长的发挥,造就一支专业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自主发展和个性发展,弥补国家课程中综合性、实践性的不足。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斓.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2]王伟廉.课程研究领域的探索[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3]陈侠.课程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4]施良方.课程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校本课程开发体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校本课程 新课改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1校本课程开发现状与问题

目前,我国的课程改革进入到了全面实施推广的阶段,校本课程开发是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焦点之一,也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和亮点。因此人们对校本课程开发也越来越关注,各个学校都开始着手制定适合本学校及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新生事物,开始从理想走向现实,我国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各种问题与困难也逐渐浮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校本课程开发政策引导不足、制度不完善

学校能够制定较为规范的组织制度,是保证校本课程能够成功开发的重要条件。但由于没有政策上的引导,与之相关的组织制度也就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且在一定程度上处于无政府状态,因而导致了各项工作的混乱状态。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 就在于它提高课程的适应性,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 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 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然而由于政策和制度的不完善,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一大部分教育工作者只是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政策照本宣科的读一遍,并非建立在学生的个性需求和本地特色资源的基础上,远离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质。

1.2学校领导在校本课程开发理念的认识上存在局限性

理念是课程开发的前提,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否顺利进行与学校领导所持的理念是分不开的。在校本课程向全国推进的时候,一些学校领导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观念认识不足,窄化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认为校本课程是除了国家和地方规定的课程之外由学校自主决定开发的那部分课程。在课程的呈现形式上把校本课程限定在活动课程和选修课程。其实校本课程的空间极为广阔,校本课程既有活动课程也有学科课程,既有必修课程也有选修课程。

1.3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欠缺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单一的国家统一课程,教师始终是国家课程的执行者,他们从未幻想过成为课程的开发者。这种情况使教师养成了一种惰性,一种对国家和专家的依赖性。即使当国家给了教师一部分课程开发的权利时,一些教师也不会主动地参与到课程开发的工作中去。另外,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对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育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由于教师从实践者转向研究者,由于我国的教师教育长期忽视师范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缺乏教育科研方面的训练,致使他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很难立即胜任研究性、探索性或创新性的工作。

1.4校本课程评价体系不健全

课程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课程的信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课程的各个要素及课程所产生的效果作出有价值的判断过程。而校本课程的评价是对自身的开发过程进行评价,这也是对其自身的开发进行质量监控的过程。然而目前,国内在校本课程领域并没有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作为新生事物,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评价技术手段也缺乏创新性,课程评价的资源也很匮乏。结果导致很多学校就是简单地罗列或者借鉴其他一些地方的经验,使得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仅仅是处于简单的教师自评、学生自评、学生和教师互评的阶段,使校本课程的开发不能够及时总结经验,得不到发展和改进。

2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建议

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基础教育方面的新生事物,虽是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但在它的发展过程中还是会出现各种问题,这也是不可避免的。面对出现的问题,需要我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针对当前校本课程开发中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2.1从政策、制度、上规范课程开发管理

首先要把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政策提到日程上来。全面提高教师开发与管理课程的能力,使校本课程的实施有政策上的引导,并进一步把校本课程开发制度化,对校本课程做出整体规划,坚持分类指导,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政策导向。建构完备的组织与制度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要摒弃原有不利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制度;二是要建立起有利于教师互相学习的工作方式,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校本课程开发的制度。

2.2提升校长校本课程开发领导水平

校长做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领导者,他对校本课程的认识水平直接关系到所开发出课程的质量,所以,提高校长对校本课程的认知水平迫在眉睫。首先,打破传统的课程意识束缚,认识到自身除行政管理外所担负的领导校本课程开发的责任;其次,多学习一些课程与教学的知识,为校本课程开发储备知识基础,并尽可能多地了解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知识;最后,要进行校本课程改革实践方面的培训,使其能够更深刻全面地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质,并从培训中掌握更多实践经验,使其能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对课程有更高的认知,从而开发出更为全面、合理、有效的校本课程。

2.3更新教师课程观念,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任何课程改革都需要教师的思想、理念和能力,单靠行政命令无法完成改革,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没有课程发展。教师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直接影响着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关系着学校的发展特色以及学生的发展方向。由于忠实国家课程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思维,所以教师要能够打破这种思维习惯,树立起明确的校本课程开发意识与课程观念,另外应当不断地通过培训来提高自己的课程观念,要多去学习有影响的、先进的课程理念来丰富和提升自己的课程开发能力,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2.4建立有效的多元评价机制

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要有专门的部门负责监督与评价,只有建立了健全的评价体系,才可以保证校本课程持续地得到开发,并克服校本课程开发中固有的缺陷和困难,保障校本课程开发顺利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自主进行的,校本课程的评价更多地依靠学校自觉自律,不断反思在课程开发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建立与现实中校本课程开发相适应的科学的评价机制。但是同时也需要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与支持。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起规范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审议制度,切实地为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政策、专业与资源上的支持与服务,才能真正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

3结语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过程,不能因一时受阻就否认它,校本课程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从教育发展趋势来说以学校作为主体进行课程开发将成为主流。我们在重视理论研究的同时还需关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发现问题所在才能很好地去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崔允,吴刚平.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25-226.

[2] 吴刚平.校本课程要走出“校本教材”的误区[J].上海教育科研,2005(8).

校本课程开发体系范文第4篇

校本课程是指在国家课程纲要指导下,根据学校自身的办学宗旨、特点,充分利用本校的资源优势而自主开发的一种课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国将“学校课程”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2001年开始在中小学试验、推广。我国各地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正处于探索实践阶段。许多老师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地进行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厦门二中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中,严格执行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学校、家庭和社会资源,走出了一条符合学校个性特点的课程建设之路。

一、结合校情,立足当地人文资源

校本课程的主旨之一就是照顾千差万别的学校教育情境,突出课程学习在不同区域的适应性,关注不同学校的特色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建立在充分研究学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结合当地人文资源,准确把握不同类型[第一 ww w .dylw.NET提供写作论文和论文写作的服务]的学生对课程的预期和接受程度,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针对性和指向性,保证校本课程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鼓浪屿曾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丽的城区”的小岛,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目前正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为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厦门二中就坐落于这座美丽的小岛上。学生在岛上能欣赏到中外风格各异的建筑物;在校门外能品尝到各具特色的厦门小吃;走在小路上能听到悦耳的钢琴声;在鼓浪屿上学生有机会参加各式的音乐会。因此厦门二中开设了诸如“鼓浪屿文化”“鼓浪屿地理研究”“鼓浪屿历史”等校本课程,让学生从理论上了解鼓浪屿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鼓浪屿的热爱之情。同时让学生参与一些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挖掘生活中的人文元素,使之更好地内化成为自己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二、突出主题,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校本课程以主题为线索组织内容,展开探究和实践活动,因而确定课程的主题就成为教学活动中一个核心的问题。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有确定的主题,如环境保护,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人口教育等。然而主题的确定又十分复杂,因而厦门二中以开发系列内容为抓手,初步构筑起中年级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三大板块内容,尽可能让教师、学生参与该课程开发时有目标可辩,有方向可用。然而这样来规定内容,显然不能释放每一个参与人员的创造潜能。如何凭借富有地方、学校特色的教学内容,让这门动态生成的课程为师生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呢?在编写校本课程之前,要充分的研究校本课程的指向,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何在,比如厦门二中是寄宿制学校,学生的道德水平较为朴素,所受到的不良网络信息等干扰较少,道德培养相比较为容易,而寄宿生接受到的家庭教育较少,家庭的监管缺失,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难度较大,学生接触到的信息量较小、知识面较窄等让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在明确了校本课程的指向之后,进行开发过程中就能很好地把握素材的组织、教育的导向等,所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针对性强,教育目的明确,所发挥的教育影响度也就更高。当然校本课程的开发在明确的主题之下要防止内容过于僵化,防止枯燥的说教和单调的罗列组合,提高校本课程的趣味性,促进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接受程度,提高校本课程的教育影响程度。

三、凸显学科特色,提高校本课程的体系性和层次性

校本课程的开发并不是对各种资源的分块叠加或者在某种体系框架之下的生硬组合,而是在某一教育目标指向下具有明确目标、体系清晰、层次分明的课程建构。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各种资源被通过丰富的形式表现出来,堆放在一起显得杂乱无章,所以要建立一个科学明确的体系,从课程目标到课程组织,都要有具体的规范。厦门二中是厦门市普通话示范学校,也是厦门市语言文字示范校话师范学校。校园内墨香浸润成长,文化放飞心灵。我校狠抓大量阅读,着力打造书香校园,学生和老师都积极参加阅读,开设了“阅读沙龙”“小小读书会”等校本课程。我校语文组又系统开设了诸如“红楼梦研究”“三国演义研究”,“五缘苑记者站”“鼓浪屿文学社”等校本课程,以读促写,大大提高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热情和学生的阅读写作水平。

作为一名高中一线的教师,我参与了厦门二中校本课程的开发,参与了语文校本教材的编订工作,见证了校本课程在我[第一 ww w .dylw.NET提供写作论文和论文写作的服务]们这样一所市直属高中开发及实施的过程。校本课程建设使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热情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综合能力得到长足进步,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教师的专业能力、科研意识得到迅速提升,加快了教师专业成长的速率。在2012年——2013年我校参加市科技创新大赛,全部进入决赛。其中“探寻鼓浪屿拼音标点之路”获得厦门市一等奖,福建省三等奖;“鼓浪屿请原谅我不得不离开你”获得厦门市二等奖,福建省二等奖;“墨迹点点意自华——校服文化研究”获得厦门市二等奖,福建省三等奖。我校的校本课程建设正在努力地探索,我们会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走出一条具有厦门二色的校本课程建设之路。我们相信,厦门二中的校本课程建设一定能不断发展,不断壮大,不断完善。

[ 参 考 文 献 ]

[1]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校本课程开发体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乡土资源;校本课程;合理开发;有效策略

现阶段,我国教育体制已经逐渐由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这对学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市场的发展,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已经成为学校培养新型人才的一种常见手段。

一、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具体内涵

(一)理论知识。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主要是指三种体系:第一,系统理论。这种观念将人作为一种系统的体系,主要在表现为人的需求、信心、态度、期望、行动、理念等方面,而且在其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二,著名的美国学者将校本课程开发理解为认识、情感、心理三种运动形式,希望通过人自身努力实现深度的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学习水平。第三,其他外国学者将其分为言语信息能力、科技学习能力以及动作学习能力,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要提高自身职业能力,培养其发散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理论体系。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一个外来理论,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强调以能力为主,尤其是面向社会的就业能力,实质上它是指综合就业能力,分为知识、操作、动机等三个方面。知识,主要是指职业岗位需要与之相对应息息相关的能力和方法;操作主要是指运用技巧、技能解决在实际就业过程中的实践能力;动机主要是指经验、动力的情感体验,涉及到人的情感经历,从而满足社会能力的要求[1]。

二、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存在的不足

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指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指导下,学校与企业负责人等共同协商,形成相应的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深化改革,建立健全保障机制,虽然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和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承担责任的主体模糊。校本课程主要是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从而为地方和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学校和企业都是课程开发的主体,同时也是承担责任的主体,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校企合作承担责任的主体并不明确,相关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不完善,体系建立不协调,因此常会出现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效率不高,没有运用新型的技术和理论运用到实际的课程开发过程中,承担责任的主体模糊,从而不利于小学校本课堂的开发。

(二)管理方法不到位。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于以能力为导向,同时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有些人才,但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学校和企业的管理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课程开发项目比较随意、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没有形成共同的管理目标。与此同时,很多学校的教师结构趋于老年化,因此教师素质整体不高,仍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导致校本课程形式不明显,学生的职业能力难以提高。

三、利用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有效策略

(一)建立应用型思维校企合作理念。校企合作课程开发主要是以培养职业能力人才为主要目标,将培养面向市场的人才为理念,将其落实到实处,这就要求学校制定科学、合理的应用人才,准确定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建立以态度、深度、信心、能力为理念的思维合作方法,提高学生的职业就业能力,增强其竞争力和参与能力,正确把握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尺度,进行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深入和广度,不能只是从技术层面和知识层面进行教育,还需要从能力层面进行修正和扩展。

(二)完善校本课程开发制度。学校应为社会提供更多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完善校企合作开发制度,摒弃传统落后的学校管理方法和模式,根据专业化、市场能力需求,融合多门学科,建设成基础性、发展性、综合性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实践。学校要与当地政府和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组织学习进修和实践,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就业和发展空间。

(三)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在整个校企合作课程开发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主要包括人才需求培养能力、专业课程标准能力、提高专业系统能力等三个方面。教师应该与时俱进、转变其落后的思想,积极进行社会市场调研,形成专业化人才培养体系,教师还应该在对学生教学的过程中,按照课程标准,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其专业化水平和素质能力,准确定位,提高教师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师资队伍的高效性[2]。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教育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利用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总之,利用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任重而道远,需要从国家、学习、企业等三方面出发,共同努力,实现人才与社会完全无缝对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校本课程开发体系范文第6篇

一、校本课程开发探索

“科研促进教研,教研提升教学。”十一五期间的安徽省级科研课题“地理校本教材开发与应用研究”为校本课程开发理论和实践研究搭建了一个平台。课题组编写并出版了校本教材《利辛地理》。它的编写完成和出版极大地提升了其它同行开发校本课程的行动信心,为学校整体校本课程开设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支持,也为利辛县域内其它缺乏校本教材开发实践经验的农村学校开发校本教材提供了开发蓝本,受到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在开发过程中注重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整理并完善了校本教材开发一般流程(图1)。为了让《利辛地理》真正成为一门校本课程,课题组对其进行了多次实践探究,先后以专题讲座、实践课程、选修课程等方式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并在实践基础上总结经验,待条件成熟后向学校申请开课,组织学生选课、制定上课时间、安排老师上课、制定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案。实践中也整理出校本教材应用的一般流程(图2),以期将课程开发与应用理论以图示方式向外推广,为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应用方面探索的地理教师提供参考。

二、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反思

1.学生发展需求调查研究不够,应科学开发服务需求

校本课程开发之目的是满足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所以开设校本课程的根本前提应该是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而不是为国家课程管理规定而开。一门学生不喜欢的课程是“废品”,一门学生发展不需要的课程是“”。《利辛地理》是在新课程理念深入推广的背景下产生的,从编写者和课程组织者的角度来分析,在县域内推广应用为学生的乡土认知和乡土情感的发展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作为一个个鲜活生命个体的学生,都有着自己的价值观判断标准,把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价值观绑架在学生身上,必然会导致学生反抗,其后果无疑是给本来已经身心疲累的学生雪上加霜。所以,建议加强课程需求调研,全面掌握和科学评价学生发展需求,做到科学开发服务需求。

2.校本课程开发开放性不够,应鼓励学生全程参与

校本课程开发打破了传统的集中制课程编排体系,使学校的教师、学生和其它关心教育的社会人士均可直接参与课程开发。作为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和学习者双重身份的学生对其自身发展需求有着清醒的认识。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编写、实施和评价,收获的不仅仅是课程知识,更多的是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获得的实践经验、课程兴趣和发展的自豪感。然而,在校本课程《利辛地理》的课程开发与应用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只有校本教材评价、校本课堂学习和校本课程评价等方面,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内容还远远不够,这就需要学校开放思想,下放课程开发权限,从而促使学生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实现成长和成功。

3.校本教材编写呈现方式封闭,应鼓励突破传统束缚

校本课程开发不一定要开发教材,但也不反对开发,即只要条件具备就可以开发教材。《利辛地理》作为乡土教材和校本教材的双重身份,其开发和出版对本县学生了解利辛地理,认知利辛乡土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对校本课程的推广无疑是有利的。《利辛地理》的编排方式仍然沿用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内容逻辑性强,对于学生学习系统地理有利,但是对提高学习兴趣和减轻学习压力则不利,与开发校本课程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校本课程《利辛地理》的推广中,建议初中可以采用结构式编排体系,实行系统教学;高中校本课程的实施则应以模块呈现,分成《利辛农业》、《利辛工业》、《利辛交通》、《利辛旅游》、《利辛城市规划》等几项子课程为宜。

4.学生学业评价系统机械死板,应倡导全面科学评价

新课程理念和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评价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新课程倡导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课程所涉及到的知识是开放且不断变化的,不是预先设定,而是在交互中生成。学生学业评价过程中,则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态度、智力发展水平、技能水平、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全面进步。校本课程实施和评价与高考指挥棒的联系较少,评价阻力较小。《利辛地理》的学生学业评价主要以考定教,注重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查,对学生的课程智力发展关注较多,忽视对学生其它层面智力成长的考量。建议采用新课程倡导的多元评价方式进行全面合理评价,课程学习结果评价则可以借鉴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所倡导的模糊性评价、不确定性评价等。

5.学生学习课业负担未轻反重,应合理组织课程结构

校本课程开发体系范文第7篇

一、校本课程实施的研究与推动

1、对校本课程实施者进行研究与推动

学校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往往就是理想课程转化为现实课程的过程。教师在实施这项工作的过程中,不仅有权决定“怎么教”,而且有部分权利决定“教什么”。因此教师对国家课程校本化重要性的理解、课程内容选择的能力、课程实施执行的能力以及教师的专业情意等因素直接决定了学校校本课程实施的效能。引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通过培训、课例观察、专家讲座等方式,让教师对校本课程实施进行理解并掌握一些校本课程开发的技能,是进行确保校本课程实施的重要基础工程。

2、对校本课程实施的教材进行研究和推动

开发符合学校发展需要的、可操作性的校本教材是推动校本课程有效实施的物质资源保障。要在不遗余力地鼓励教师们大胆开发适于自己教学、有利于学生发展、可操作性强的校本课程的同时,依据教师们开发出的课程内容统筹管理进而进行有效的课程实施。

开发国家课程校本化、个性化校本课程实施教材

学校通过用明确的教育哲学思想和明确的办学目标来指导,充分利用学校教师的整体力量,使之系统化、科学化,使国家课程的实施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有血有肉,并把本来属于学生的那部分权利:对学习内容的选择权及学习时间的支配权还给学生。

(2)开发系统化、规范化的校本课程实施教材

校本课程实施容易出现随意性课堂和无意义课堂,因此校本课程教材的系统化和规范化是确保校本课程实施的重要保证。学校一方面要通过任务驱动的让教师们进行自主开发,另一方面要通过整合、协调充分把所开发的课程进行系统化和规范化。

二、关于校本课程有效的实施与开展

(一)探索课程目标的统整,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需要性依据

新课程改革推出的学科课程标准与过去的教学大纲不同,主要区别是学科课程标准是相应学段的最低学业水平要求,加上不同学校有不同的办学定位与不同的生源,笔者认为不同的课程在其实施的过程中应该有适合本校实际的系列化的学科课程教学目标。因此要求教师们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必须要以学科课程目标细化的研制为载体,确定学段、学年、学期、单元、课时的细分目标,确定的依据应是学科课程标准、学生实际和学校办学定位。

(二)探索课程教材的统整,为校本课程实施提供可行性基础

好的校本课程不仅要有适合本校的教学目标体系,还应该有相应教学内容的配套练习、评价题库等。这是各学科教学质量保持持续稳定的基础工作,也是教学研究的最重要的研究内同之一。因此,鼓励校本课程开创主题论坛,进行 “走近课程统整”大讨论。通过定期的研讨,不断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情意与课程能力,提升教师专业团队的研修水平,进而推进课程统整。在这个基础上,应该进行两方面研究:一是学科内部课程统整,围绕学科内容进行同题会课,体现课程内部的统整;二是同一主题下的学科之间课程统整,同一主题我们从语文、数学、外语、艺术、科学等各个领域入手进行课程统整。通过统整开发出适合于校情的、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配合教学使用的配套练习、题库等,设计出形式多样的学科活动,使学习活动更贴近学生的实际与需求,从而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

(三)对校本课程实施的课程目标、教材甚至学习实践进行“再”开发,提升校本课程实施的效度。

在不断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过程的几年里,不少学校积累了相当多的课程,这些课程有些是符合学校校情,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能够彰显出校本课程实施效能的。同时有些课程是不能适合时代要求的,或者是课程实施条件改变了的。这就要求学校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与开展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到课程实施的整个过程,给予教师及时的指导和调整,通过校本课程“再”开发,让校本课程的实施始终和国家的教育教学纲领及学校的育人理念相适应;始终得能够得到课程实施的资源和条件;始终有具备课程实施能力的教师的参与。

三、关于校本课程客观的评价与完善

校本课程实施与开展的有效性必须通过外部的监测才能产生客观中肯评价,实效性的评价才能促进校本课程实施的不断完善。因此,作为校本课程实施评价体系制定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全面性尤为重要。

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初始阶段应该鼓励各课程开发的教师们同期进行校本课程实施评价的构建。当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达到一定规模和效应时,要进一步提升校本课程的品质,凸显学校的课程特色,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必须提升校本课程实施的系列化、特色化、精品化建设。其主要措施为:确立学科拓展类和综合拓展类两类课程的系列化建设的主题,使系列课程呈现分层递进的特征;充分挖掘优势课程资源,促进课程的特色化形成;加强校本课程“课、研、修”一体化的校本研修,提高特色课程的课程品质,使其向精品化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体系范文第8篇

【论文摘 要】要实现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各项目标,需要加大教师培训力度,进一步完善校本课程体系,不断完善校本课程的评价机制,努力打造有本地地域特色和本校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

为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教育部于2001年6月8日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搞好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和建设,则是本次课改的重要内容之一。

2009年,笔者所在学校被定为“甘肃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示范建设项目学校”。项目实施三年来,我们在学校课程(习惯上称“校本课程”)开发中遇到了很多实际问题,也为此研究出了很多对策。

一、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学校层面

1.由于课程领导层理论水平不高,专业指导不力,课程的开发常常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课程管理也缺乏预见性。

2.在办学规模大、平行班多、班额大的学校,由于选课指导不力,报课时学生扎堆现象比较突出,加上受时间、人力、财力、物力等因素限制,教学组织和管理就会存在不少的困难。

3.家长不重视或者不理解学校的有些工作。

(二)教师层面

1.对校本课程的内涵和特色认识不清。大多数教师认为校本课程就是学校或教师自己编写教材,也有教师直接将校本课程等同于活动课程。一些教师认为适合学校与学生实际的校本课程就是有特色的校本课程,而不能把校本课程开发上升到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的高度。

2.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意愿不强烈。受现有编制制约,大多数教师的工作量本身就已经足够了,担任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教学必然会加大他们的工作量。

3.参与校本课程开发面临的具体困难:一是缺乏图片、音像、现成的课程设计等相关的课程资源,教师备课往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很大心血;二是缺乏专业指导,有关课程开发的理论学习相对不足,也使得课程开发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存在不少的误区。

转贴于

(三)学生层面

1.大多数学生比较钟情于文体活动类如篮球、乒乓球、器乐、绘画等,动手操作型的如科技制作、摄影等。兴趣爱好是学生们选课的主要出发点,能够活动活动、轻松轻松也是他们大多数人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由于有些教师课堂组织形式太刻板,影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校本课程开设的科目如果少,学生选择的余地就不大,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3.校本课程周课时少,受到老师的指导就自然比较少,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爱好特长。

二、思考与对策

(一)学校管理层面

首先,学校要重视培训,理清开发思路。培训内容侧重点应放在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和流程、校本课程开发的一般模式、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的关系、校本课程的组织形式等方面,以增强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预见性,扫清教师认识上的误区。培训形式上要注重实效性,实现“四个结合”,即:外出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个人研究相结合,专题培训与讨论探究相结合,开卷测试与写学习心得相结合。

其次,学校要强化课程管理,以保障课程顺利实施。学校要制定《校本课程开发管理细则》,《细则》必须详细规定课程的申报与遴选、课程的与开设、课程考核与评估、奖励和惩处,以规范课程开发和管理工作。为加强课程监管,还应把校本课程实施纳入教育教学日常管理和考核当中。

再次,学校要很好地向家长和社会做广泛的宣传动员工作,以争取家长的支持和参与。

(二)教师层面

首先,学校在安排教学任务时要考虑到担任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教师的工作量问题,同等对待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的工作量。学校还要把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工作纳入教师业务考核,在评优选先时优先考虑,以提高他们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

其次,学校要加大经费投入,拓展课程资源,为教师们打造课程开发的平台。

再次,学校还要定期组织调研,对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做必要的评估,查找教师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课程开发的深浅,学生实行跑课制带来的管理、考核等方面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做有针对性的指导。

最后,学校还应及时召开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解决存在的问题,总结课程开发的阶段成果。

(三)学生层面

首先,课程的开发必须认真研究学生的需求,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

其次,在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上不能太刻板,要以竞赛、动手操作等生动活泼的形式为组织载体,要最大体现活动性的组织要求。

再次,在课程检测的方式宜采用实地考核、佳作展评、考勤统计、PK制等形式,而不宜采用国家课程检测常使用的闭卷考试的形式。

总之,要实现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各项目标,需要加大教师校本培训力度,进一步完善学校校本课程体系,不断完善校本课程的评价机制,努力打造有本地地域特色和本校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