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子政务云解决方案

电子政务云解决方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电子政务云解决方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电子政务云解决方案范文第1篇

从目前国内电子政务的发展情况看,各政府机关部门的网络基础建设已经初具规模,针对于不同部门的局域网已经基本搭建完成,有些地区甚至已经形成了城域网的基本雏形。从具体实施效果看,政府内部通过网络可以实现沟通和部分信息的共享,政府也对公众开放了部分电子化服务,初具规模的电子政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政府的办公效率,方便了公众生活,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

⑴信息处理能力问题。

随着政务信息资源的不断公开以及政务信息资源用户数量的不断增长,政务信息资源的内容呈现爆炸式增长,特别是各种多媒体内容的引入,使政务信息资源的数据量越来越大。而随着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入,政府需要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还需要进行信息交换和信息的挖掘,这就要求电子政务具有很高的计算处理能力。

⑵固定电子设备的局限性。

随着手机普及率的不断提高,无线网络和无线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员的流动性的增加,固定电子设备的局限性逐渐体现出来。传统的电子政务系统只能在固定的地点进行办公,而对于用户来说,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取政府信息和服务将是非常方便的。

⑶“信息孤岛”问题。

由于政府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建设大部分都是相互独立进行的,导致国家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所获得的海量数据和信息被孤立于其所属的部门,不能被广泛访问和使用,各个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不能进行共享,从而形成了许多“信息孤岛”。这也限制了一些需要综合应用各方面数据的电子政务应用的发展。

⑷缺乏数据安全防范能力。

各地区各单位各个职能部门的职能差异,造成其安全意识和安全水平有高有低,对于安全性防范不足的部门,很容易遇到数据被盗、被破坏或者被修改等问题。

⑸“数字鸿沟”问题。

虽然我国电脑普及率不断增加,但是依然存在一部分人不使用电脑。“数字鸿沟”的问题越来越凸显,增加了用户获取政府服务的成本,限制了政府对公众提供有效服务。

2新兴技术引领电子政务的发展

⑴云计算技术促使电子政务发生质的变化,向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方向发展

云计算是通过互联网广泛共享计算资源的一种服务提供方式,云计算提供计算能力,将底层技术架构(如:服务器、存储和网络)抽象为计算资源,方便地、按需地通过网络访问可配置计算资源的共享池,计算资源能以少量的管理代价或由服务提供商交互而被快速提供和释放。用户按需的获取自己需要的资源,这种资源是安全、可靠、高性能的,而用户并不需要关心云计算平台的各个细节。云计算可以通过分布式技术与管理手段将众多位于不同地方的信息资源集中在一个统一的“云”中,通过建立统一的远程访问界面或者访问端口,可以有效地将电子政务的各项信息资源整合在一起,有利于信息的共享。通过云计算集成起来的信息资源可以将各种分散的电子政务数据库整合成统一的数据中心,这样能够有效地减少电子政务建设的费用和维护的费用,从而减轻政府的财务负担。各个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云”资源按需的获取自己需要的那部分服务,不用考虑软硬件建设、安全防护等问题,也不需要考虑软件升级的问题,在云端,所有应用都是统一进行升级的。由于是按需索取服务,也有效避免了资源浪费等现象的出现。云计算通过将各级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府服务器统一在“云”资源中,从而形成了统一的服务器集群。因此,政务部门可以统一为“云”平台构建基础安全架构,从而对全部平台实行统一的安全管理,这样可以共享所有设备的安全防护能力与检测能力,通过云计算平台强大的计算能力,能够主动对一些危险进行检测,并能够主动修复一些系统漏洞,从而使电子政务的安全防护更加主动,有效提高电子政务的安全能力。通过云计算技术与云平台构建统一的内部数据库与内部信息交换平台,可使各个数据库中的数据充分共享,也能使各个平台之间的信息无障碍地进行交流,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政府内部的信息共享能力与信息交互能力,从而充分整合电子政务的内部资源,有效解决电子政务中存在的“信息孤岛”与信息共享不畅的问题。

⑵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推动传统电子政务向移动电子政务服务转变

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将移动通信与互联网乃至物联网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近几年,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两大业务体系,它们的增长速度之快出乎于任何专家的预料,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正深刻改变着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和工作方式。将移动互联网与电子政务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为用户提供跨平台的更加便捷、人性化的应用服务,是电子政务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移动网络拥有比传统网络更加广泛的用户群体,目前全球移动用户数量已突破50亿,并且仍在以每日新增200万用户的速度快速增长。用户便捷灵活地使用移动设备,而不必守候在电脑前,就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取电子政务服务,政府部门之间也可以更方便地进行各项业务,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电子政务存在的“数字鸿沟”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电子政务的普及率。综上所述,新一代移动电子政务相对于传统电子政务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它融合了云计算技术与移动互联技术,解决了传统电子政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为传统电子政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数据资源的共享,提高了政务工作效率,方便了广大群众。所以,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提出这种基于云的跨平台移动电子政务解决方案,探索电子政务的未来发展方向。

3基于云的跨平台移动电子政务方案

3.1总体方案设计

随着政府改革步伐的加快,云计算、物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等技术和概念的兴起和逐渐成熟,我国的电子政务系统也将迎来新的变革,将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强化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运用更多新技术与新理念,以建设“智慧政府”作为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责任,打造智能化公共服务平台更加高效地为公众提供必要的政务服务。将云计算与移动互联技术引入传统电子政务中,打造新一代移动电子政务系统,是一项涉及了云计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应用开发技术、政府组织架构、管理流程等诸多因素的系统性工程,能够有效地解决传统电子政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图1是基于云服务的移动电子政务体系结构示意图。从总体上,可以将整个系统分为底层政务服务平台、中间层基于云服务的信息共享平台以及移动用户终端应用三个层次。

3.1.1底层政务服务平台

移动电子政务云平台是为移动电子政务应用服务的。在建设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平台如何稳定并且高质量地向众多用户提供服务。因此,高安全性,高扩展性、可维护性、可用性、高可靠性是其基本的要求。除此之外灾难备份不容忽视,在必要的时候通过灾难备份恢复系统的服务。移动电子政务云平台可以为政府部门按需提供资源,它的表现形式是一系列电子政务服务的集合。电子政务核心服务将电子政务硬件基础设施、电子政务软件环境、电子政务应用抽象成服务,这些服务具有高可靠性、高可用性、规模可伸缩等特点,用以满足多样化的应用需求。服务管理为电子政务核心服务提供支持,进一步确保电子政务核心服务是可用的、可靠的与安全的。电子政务基础设施服务为移动电子政务提供硬件基础设施部署服务,为用户按需提供实体或虚拟的计算、存储和网络等资源。电子政务平台服务将移动电子政务软件研发的平台作为一种服务,以电子政务软件服务的模式提交给用户。电子政务软件服务通过互联网为各个政府部门提供软件服务,各个政府部门无需购买或者开发专门的软件,只需要向移动政务云平台中心申请使用基于Web的移动电子政务软件,来管理政府部门的各项事务。电子政务服务管理用于保障电子政务核心服务层的可用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包括政务质量管理和政务安全管理等。

3.1.2电子政务云系统

移动互联技术使用户接入到政府提供的云平台中获取所需要的服务成为可能,对于移动电子政务云平台提供的各种服务,用户可以通过各种移动设备进行访问。访问的形式为手机客户端、移动B/S服务等形式。电子政务云系统实现了信息共享,是云平台提供移动服务的一个重要保障,云平台的开发应该与云应用相结合,共同开发出适合电子政务使用的平台及服务。电子政务云系统提供跨平台的信息共享服务,采用分布式文件存储系统设计开发信息数据存储平台,作为电子政务云系统的中枢,建立与其他系统平台的交互,以实现更多服务功能。由于政府各个不同部门的信息系统可能采用不同的数据库类型,应用系统应该采用较通用的开发手段例如Java和MSSQL或Oracle等进行模块功能开发。为实现对异构数据库环境下的访问,并能够具有最大的开放性和扩展性,后台的数据查询系统将会采用开放式数据库互联ODBC标准开发各个不同的数据库API接口,实现客户端与云计算中心的数据交互,从而实现政府部门间的数据资源共享、政务信息公开和多部门协同审批等功能,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更好地实现社会服务功能。

3.1.3移动终端应用实现

移动终端的应用提供诸如政务公开、信息、登记申报、网络审批以及用户反馈等多种政务功能。为兼顾绝大多数用户的使用,移动终端应用需要能够支持当前主流的智能手机平台,例如iOS、Android和WindowsPhone。考虑到用户的良好操作体验以及信息数据的安全,便于将来应用功能的进一步扩展,应该采用各个操作系统平台的原生应用开发技术进行移动终端应用的开发工作。

3.2移动电子政务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案

移动电子政务目前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安全问题,即数据信息的安全问题以及移动平台系统的安全问题。

3.2.1数据信息的窃取、篡改、伪造或破坏

在使用云进行数据共享时,入侵者通过窃取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未采用加密算法传输的数据信息,分析出信息规律与格式,进而得到信息内容,造成信息泄露;或者篡改信息内容,伪造和破坏信息。如何在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建立安全可信的传输通道,保障用户的信息不会被窃取和篡改、伪造或破坏是移动电子政务安全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针对数据传输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可以采用安全套接层(SecureSocketsLayer,SSL)技术来保证传输中数据信息的安全。SSL的主要任务就是为通信主体之间提供保密、可靠的通信信道,它所提供的安全协议,建立在可靠的传输层之上,与应用层的具体协议无关,SSL自动完成加密算法、通信密钥的协商以及服务器的认证。在建立了SSL连接之后,应用层无需进行任何干预,通信中的所有数据都会被自动加密。它既保证了数据通信的可靠性,部署起来又比较简单,这些优点促使SSL协议成为目前互联网保密通信的工业标准。另外,对于更高安全级别的政务数据,还可以提供一种安全性更强的数据传输技术,即SSLVPN技术,它结合了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PrivateNetwork,VPN)以及安全套接层的技术优势,既能提供远程访问内部网络的方法,又可以提供可信的安全传输通道。移动电子政务系统在采用加密算法进行数据传输的基础上,还需要采用能够保证数据完整性的传输协议来保证传输数据的安全。另外,数据残留也是导致信息泄露的一种途径。数据残留是数据在被以某种形式擦除后所残留的物理表现,存储介质被擦除后由于具有一些物理特性使数据可能被重建。在云计算环境中,数据残留更有可能会泄露敏感信息,因此应该在电子政务系统中建立一种安全机制,保证系统内的文件、目录和数据库记录等资源所在的存储空间在被释放或再分配给其他云用户前得到完全清除,无论这些信息是存放在硬盘上还是在内存中。

3.2.2移动平台的系统安全

由于电子政务系统所处理的业务的特殊性,对于系统平台的安全性要求非常高,如何提高移动电子政务平台的安全性已成为系统建设中的重点问题,目前,安全的认证系统正逐渐成为电子政务应用的重要保证。移动电子政务系统可以结合统一身份认证与授权管理技术来提高系统平台的安全性,从应用安全和安全管理的需求出发,基于PKI(PublicKeyInfrastructure,公钥基础设施)技术构建信任身份体系、鉴权体系以及行为追溯体系,实现信息系统的可信、可控和可管理,构建满足政府信息化建设发展需求和相关法规政策要求的信任体系平台。从服务体系上看,该平台需要实现统一的身份认证服务、统一的数字签名与验证服务、统一的数据加解密服务等功能;从管理体系上看,该平台需要实现统一的用户证书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以及统一的授权管理,另外还需要设置安全审计管理系统,为各应用系统提供独立的审计服务,可详细查询网络用户访问资源的任何操作,深入追踪内部或外部网络中发生的攻击事件。通过建立移动电子政务统一身份认证与授权管理平台,可以解决多应用系统带来的用户登录、权限分配、数据共享等一系列安全问题,增强移动电子政务系统抵御攻击的能力,提高系统安全能力。

3.2.3云环境下跨平台的应用安全

云环境的灵活性、开放性和公众可用性等特点,使得跨平台的应用安全面临巨大挑战。电子政务系统在云端部署的Web应用程序应当充分考虑来自网络的威胁。

⑴SaaS应用安全

在SaaS级别,可以通过最小化应用程序权限,来降低云应用的内部安全威胁。对政务系统中的云应用程序强制采用通行证或者智能卡的方式进行登录限制,并且对于用户通行证密码的强度和过期时间有明确的要求。电子政务系统应该能够提供高强度的密码,并要求定期修改密码,时间长度必须基于数据的敏感程度,并提供不能使用旧密码等可选功能。

⑵PaaS应用安全

PaaS级别的应用安全包含两个层次:PaaS平台本身的安全和部署在PaaS平台上的应用程序的安全。电子政务系统应尽可能地使用单独的PaaS平台以降低安全隐患,如果一定要使用多租户PaaS的服务模式,那么必须选择提供“沙盒”架构的PaaS平台,以确保应用隔离,即确保政务数据只能被政务系统中的合法用户和应用程序访问。电子政务系统的开发人员必须熟悉PaaS平台的安全特性以及平台所提供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以方便安全控制软件的部署、管理和执行,在应用内部实现配置认证及授权管理。

⑶虚拟化安全

基于虚拟化技术的云服务主要面临两方面的安全风险:一个是虚拟化软件的安全风险;另一个是使用虚拟化技术的虚拟服务器的安全风险。为保证虚拟化层的安全,必须严格控制未经授权的用户对虚拟化层的物理或逻辑访问,保证虚拟化层的完整性和应用程序的隔离性,保证基于虚拟化技术构建的云环境的完整性。

3.3移动应用的设计实现

现阶段最常用的用户移动应用实现方案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基于手机客户端的移动电子政务专用客户端应用软件实现,另一个是基于B/S架构的移动Web客户端电子政务实现。这两种实现方式各有其优缺点。简单来说,专用客户端应用软件性能较好,但跨平台通用性差。而基于B/S架构的移动Web客户端可以跨平台使用,通用性强,但其性能较前者要差很多。现阶段移动操作系统市场上Android、iOS、WindowsPhone等操作系统群雄逐鹿,每一种移动操作系统平台都拥有庞大的用户群,很难做到只开发一款手机应用就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由于多个平台都需要开发,对于软件的升级更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用户而言,逐个升级各种应用比较繁琐;对于应用开发者来说,需要分别为各种不同的平台进行升级,也是一件耗时费力的事情。而移动B/S架构的应用能够解决跨平台和用户不断下载升级的问题。移动电子政府系统并不需要很复杂的、对性能和画面要求极高的移动开发技术,对于政府机构提供的服务而言,基于Web标准构建的B/S模式的客户端也许更有吸引力。同时由于HTML5技术的出现,使得基于B/S架构的移动应用的表现力大幅提升,可以开发出更多以前只能在移动C/S架构中存在的应用,所以使用HTML5技术完全可以满足移动电子政务的需求。由此可见,使用移动B/S架构以及Web标准化技术来构建移动电子政务客户端,跨平台问题就可以得到很大的缓解。但就其性能而言,移动B/S架构相对于C/S架构来说,在功能和性能上存在差距。移动C/S架构应用可以很方便地离线使用,而移动B/S架构应用现在要离线使用还比较困难。移动C/S架构可以很方便地调用系统的各种API,从而实现比移动B/S架构更丰富的功能。简而言之,移动C/S架构性能更高,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但是其开发维护需要耗费的资金、时间、精力要比移动B/S架构多。而移动B/S架构可以实现跨平台,用户使用方便,普及面更广,但其性能相对于移动C/S架构明显不足,不能很好地利用系统API等功能。鉴于此,可以采用合成的方式,取长补短,以B/S模式的移动电子政务为主,辅以常用的C/S架构手机平台专用客户端。这样既能最大程度地普及移动电子政务的使用群体,又能为主流用户提供深度定制的移动电子政务功能。

4结束语

电子政务云解决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安全;电子政务外网平台;电子政务外网云平台;保障体系;传统架构;云计算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6)11-0-03

0 引 言

随着电子政务外网的发展,各省市电子政务外网平台的建设均已成熟,多数省市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建设之初采用的是物理机传统架构部署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云计算技术应运而生,电子政务云平台的建设风生水起。然而无论是传统架构还是在云计算环境下,电子政务外网平台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本文就这两种架构下电子政务外网平台的安全如何建设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外网平台的安全建设应根据业务应用特点及平台架构层特性,应用入侵检测、入侵防御、防病毒网关、数据加密、身份认证、安全存储等安全技术,构建面向应用的纵深安全防御体系。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安全建设可从分析确定定级对象及安全等级、构建安全保障体系、明确安全边界、安全技术保障、安全运维保障、安全制度保障、云计算环境下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安全保障几方面考虑。

1.1 分析确定定级对象及安全等级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共分为五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GB/T 22240-2008)》,结合国家相关行业标准规范,分析确定定级对象及安全等级。本文以构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第三级标准安全建设进行探讨。

1.2 构建安全保障体系

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安全保障可从安全技术保障、安全运维保障、安全制度保障三个方面着手考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基本要求(GB/T 22239-2008)》进行建设。物理机传统架构下的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安全保障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

1.3 明确安全边界

1.3.1 安全边界划分原则

安全边界划分原则[1]如下所示:

(1)以保障电子政务外网平台信息系统的业务、管理、控制数据处理活动、数据流的安全为根本出发点,保障平台安全;

(2)每个安全域的信息资产价值相近,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安全等级、安全环境、安全策略等;

(3)根据“信息安全等保”要求,网络规划时避免将重要网段部署在网络边界处且直接连接外部信息系统,重要网段与其他网段之间采取可靠的技术隔离手段;

(4)根据《国家电子政务外网跨网数据安全交换技术要求与实施指南》,部署数据安全交换隔离系统,保障数据交换安全;

(5)对接入边界进行安全防护。

1.3.2 安全边界划分

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可划分为DMZ区、内部数据中心、互联网出口区、安全及运维管理区、边界接入区五大区域。电子政务外网安全边界划分图如图2所示。

(1)DMZ区

DMZ区部署面向互联网的业务系统,包括门户网站、邮件服务等,应根据实际需求部署相应的安全策略。

(2)内部数据中心

内部数据中心区部署协同办公等内部应用系统,可根据实际需求分为多个逻辑区域,如办公业务区、测试区等,应根据实际需求部署相应安全策略。

(3)互联网出口区

互联网出口区为电子政务外网平台互联网接入边界,与运营商网络直连。该区域直接面向互联网出口区域,易被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存在的漏洞和安全缺陷对系统硬件、软件进行攻击,可在该区部署相应的防火墙策略,并结合入侵防御、安全审计等技术提供立体的、全面的、有效的安全防护,允许合法用户通过互联网访问电子政务外网。

(4)安全及运维管理区

提供安全管理运维服务,保障电子政务外网平台的安全。提供统一网络管控运维服务,保障整网设备及业务系统信息正常运行。

(5)边界接入区

根据国家相关规范,对专网、企事业接入单位或其它系统接入电子政务外网时,应在访问边界部署防火墙、入侵防御系统,与“政务云”实现物理逻辑隔离,进行安全防护。

1.4 安全技术保障

采用传统架构的电子政务外网平台技术安全保障可从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五个方面进行考虑,可通过部署相应产品或配置服务进行安全保障。

1.4.1 物理安全

物理安全主要涉及环境安全(防火、防水、防雷击等)设备和介质的防盗窃防破坏等。具体包括物理位置选择、物理访问控制、防盗窃和防破坏、防雷击、防火、防水和防潮、防静电、温湿度控制、电力供应和电磁防护等方面。该部分主要体现为机房及弱电的建设标准、规范,技术环节应符合相关等级保护要求。

1.4.2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主要包括网络结构、网络边界以及网络设备自身安全等,具体包括结构安全、访问控制、安全审计、边界完整性检查、入侵防范、恶意代码防范、网络设备防护七个方面,关键安全技术保障措施如下所示:

(1)划分安全域,根据各安全域安全建设需求采用相应的安全策略。

(2)通过合理部署IPS、防火墙对网络进行边界隔离和访问控制,并实现对网络攻击的实时监测,即时中断、调整或隔离一些不正常或具有伤害性的网络行为。

(3)部署防DDoS攻击设备,及时发现背景流量中各种类型的攻击流量,针对攻击类型迅速对攻击流量进行拦截,保证正常流量通过。

(4)可在互联网出口处部署链路负载均衡设备,加强网络数据处理能力、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用性。

(5)采用上网行为管理、流量控制等设备,对网络流量进行实时监控管理,实现员工对终端计算机的管理和控制,规范员工上网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流量控制和带宽管理,优化网络。

(6)对关键设备采用冗余设计,并在重要网段配置ACL策略以保障带宽优先级。

(7)采用安全审计技术,按照一定的安全策略,利用记录、系统活动和用户活动等信息,检查、审查和检验操作事件的环境及活动,从而发现系统漏洞、入侵行为或改善系统性能。

1.4.3 主机、应用安全

主机安全主要包括访问控制、安全审计、剩余信息保护、恶意代码防护等几个方面。应用安全主要包括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安全审计、抗抵赖性等几方面,关键安全技术保障措施如下所示:

(1)恶意代码可直接利用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的漏洞进行传播,可部署恶意代码监测、病毒防护系统及漏洞扫描等系统,通过主动防御可有效阻止病毒的传播,及时发现网络、主机、应用及数据库漏洞并修复,保障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安全。

(2)利用身份认证技术及访问控制策略等技术保障主机应用安全,不允许非预期客户访问。

(3)运用审计技术保障主机应用安全,实时收集和监控信息系统状态、安全事件、网络活动,以便进行集中报警、记录、分析、处理。

(4)采用应用负载均衡技术、操作系统用户登录等技术实现资源的优化控制。

(5)可部署Web应用防火墙、网页防篡改等系统,做到事前主动防御,智能分析、屏蔽或阻断对目录中的网页、电子文档、图片、数据库等类型文件的非法篡改和破坏,保障系统业务的正常运营,全方位保护Web应用安全。

1.4.4 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主要包括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及备份和恢复,关键安全技术保障措施如下所示:

(1)可对不同类型业务数据进行物理上或逻辑上隔离,并建设数据交换与隔离系统以保障不同安全等级的网络间的数据交换安全。

(2)采用双因素认证进行数据访问控制,不允许非预期客户访问,对违规操作实时审计报警。

(3)采用VPN、数据加密、消息数据签名、摘要等技术对数据传输进行加密,防止越权访问机密信息或恶意篡改。

(4)采用数据库冗余部署,防范数据丢失风险,为业务系统稳定运行提供保障,可考虑建设同城或异地容灾。

(5)部署数据库审计设备可在不影响被保护数据库性能的情况下,对数据库的操作实现跟踪记录、定位,实现数据库的在线监控,为数据库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1.5 安全运维保障

安全运维保障可通过安全管理平台,建立与安全工作相配套的集中管理手段,提供统一展现、统一告警、统一运维流程处理等服务,可使管理人员快速准确的掌握网络整体运行状况,整体反映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安全问题,体现安全投资的价值,提高安全运维管理水平。安全运维管理平台需考虑与安全各专项系统、网管系统和运管系统之间以及上下级系统之间的接口。

1.6 安全制度保障

面对形形的安全解决方案,“三分技术、七分管理”。若仅有安全技术防护,而无严格的安全管理相配合,则难以保障网络系统的运行安全。系统必须有严密的安全管理体制来保证系统安全。安全制度保障可从安全管理组织、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手段等方面考虑,建立完善的应急体制。

1.7 云计算环境下电子政务外网平台的安全保障

云技术是基于云计算商业模式应用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整合技术、管理平台技术、应用技术等的总称,可以组成资源池,按需所用,灵活便利。随着时代的发展,云计算技术已变成信息系统主流基础架构支撑。由于云计算平台重要支撑技术是采用虚拟化实现资源的逻辑抽象和统一表示,因此在云计算环境下进行电子政务外网云平台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仅仅采用传统的安全技术是不够的,除满足上述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技术保障,运维安全保障,安全制度保障需求之外,还应考虑虚拟化带来的新的安全风险。云计算环境下电子政务外网云平台安全保障体系如图3所示。

1.8 虚拟化安全

当前,云计算虚拟化安全技术还不成熟,对虚拟化的安全防护和保障技术测评则成为云环境等级保护的一大难题,主要涉及的安全包括虚拟机逃逸防范、虚拟机通信风险、虚拟机管理平台安全等方面。可采取如下安全保障措施[2]:

(1)将可信计算技术与虚拟化技术相结合,构建可信的虚拟化平台,形成完整的信任链;

(2)可建设分级访问控制机制,根据分层分级原则制定访问控制策略,实现对平台中所有虚拟机的监控管理,为数据的安全使用和访问建立一道屏障;

(3)可通过虚拟防火墙、虚拟IPS、虚拟防病毒软件或虚拟安全网关等技术实现虚拟机间的安全隔离。

2 SDS安全保障技术简介

软件定义安全(Software Defined Security,SDS)是从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延伸而来,将安全资源进行池化,通过软件进行统一调度,以完成相应的安全功能,实现灵活的安全防护。简单来说,传统的安全设备是单一防护软件架构在一台硬件设备之上,通常串接或旁挂于网络中,不仅将网络结构复杂化,对不同厂家的安全设备进行统一管理的复杂度也较高,需单独的物理安装空间。而SDS可以将其看作一个软件,灵活调配安全设备资源,实现灵活的网络安全防护框架,方便调整。

3 结 语

在大数据时代下,SDS是顺应时展趋势、简化安全管理的诉求,但由于SDS应用尚未完全成熟,仍需经过实践的检验。

参考文献

电子政务云解决方案范文第3篇

发展云服务是“十二五”信息化的重大课题

中国宏观经济正面临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刻,信息科技将进一步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知识传播应用进程的重要引擎,云计算、云服务和云安全,将成为新时期信息化理论、技术和实践重大突破的前沿。

海量数据增长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在数据海量化的同时,信息化模式更加多样化。在多元化模式下,云计算是新的信息产业技术革命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未来信息行业的发展方向,因此国家在“十二五”规划的时候,把加强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作为一个重要的任务。

这些年来,我们国家的信息化建设确实取得了很多成就,收到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我要强调的是,面对国际竞争,我国信息化发展形势不容乐观。现今我国信息安全形势日趋严峻,一旦发生安全问题,将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严重干扰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在这重要的转型时期,电子政务建设需格外注重五个关键转变,即从电子政务重建设、轻应用向注重深化应用转变,从信息网络分散建设向资源整合利用转变,从信息系统独立运行向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转变,从信息管理偏重自我服务向注重公共服务转变,从信息网站自建自管向发挥社会力量转变。

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转变中也面临一些瓶颈:资源浪费现象多有发生,信息孤岛阻碍信息的交流共享,高难度开发制约着应用,管理和运维成本都在增大。

以上问题说明加快发展我国电子政务必须解决几个重点:推进基础设施的资源整合与共建共用;依据需求,推进基础信息资源和业务信息的新信息机制创新和交换、汇聚与共享;运用IT新技术,整合形成能够构建适应不同领域和部门的统一平台,为公众和其他用户实现面向应用的协同共享;以业务内外分解为原则推进服务适度集中和适度社会化,哪些是内务哪些是外务,业务梳理好了才能从基础搞好建设。

以应用为核心,推进政务云和云服务健康发展

IDC的《中国政府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2011—2015年预测与分析》报告显示,未来五年是中国电子政务整合发展时期,电子政务的“云化”发展是必然趋势,政务云要服务于“十二五”时期国家电子政务发展目标,即对促进提高治国理政能力和建设服务性政府的作用更加显著,对核心政务业务支撑的广度和深度达到较高水平,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社会效益更加明显,政府网站服务功能更加完善、服务质量大幅提高,支持电子政务的软硬件基础环境进一步完善。

政务云建设必须围绕新时期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任务,即能不能改善公共服务,能不能加强社会管理,能不能强化综合监管,能不能完善宏观调控。

关于云计算致力于解决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中的难题,必须考虑的问题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就是硬件使用效率低,资源无法共享。我们的各委、办、局子系统独立运行,特定时间一些业务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其他业务却处于空闲状态。其实我们可以通过多层虚拟技术,实现各电子政务系统之间的硬件共享,甚至与各地的“云计算中心”平台的硬件资源共享。优势是充分利用共享的硬件资源,实现应用系统按照需求,向电子政务云动态申请计算与存储能力的“云计算”。

第二点是服务质量保证参差不齐。我们不断申请上马新的业务系统,运维压力不断提升,水平却很难提高。一些经过特殊设计的应用系统,能够实现高可用性,而更多的系统服务质量完全依赖各信息中心的技术与资源,运营水平参差不齐。我们可以通过集中化的虚拟化管理,轻松实现统一的低成本高标准的运维管理。优势是各委、办、局系统都能达到统一标准的运维管理。原信息中心,可以将精力投入到各自业务系统中,不必再过分关注备份恢复、安全管理、运行维护等细节。

第三点是客户端维护成本高。每个系统都有特定的客户端应用。这些应用的分发、维护工作随应用的增加而成本增长。我们可以通过VDI(Virtual Desktop Infrastructure),全面虚拟化客户端上的行业应用。简化客户端应用运维需求,实现动态管理。优势是大幅降低客户端运维需求,将有可能实现低成本的客户端运维或客户端外包与租赁,如同现在的网盘可以取代优盘一样。

第四点是灾难恢复困难。遭遇重大灾难,造成全面彻底的破坏,除个别特殊设计的系统外,多数政务系统将完全瘫痪,而按照现有模式,把所有系统都实现异地灾备,成本和复杂度极高。我们可以在部门间或城市间达成共识,利用对方的“电子政务云”互为备份,实现低成本异地灾备。

电子政务云解决方案范文第4篇

能源行业最佳解决方案奖 北京汇智博创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政务政府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上海华东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金融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湖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网络信息中心

驾驶人培训及考试领域北斗应用最佳解决方案奖 北京星网宇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媒体平台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药品电子监管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江苏瑞德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电信运营商业务办理最佳解决方案奖 福建三元达软件有限公司

智慧校园最佳解决方案奖 广东全通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水务信息化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深圳市开天源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智慧教育综合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上海微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食品安全监管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西安联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安全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北京睿芸翰林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物联网领域最佳解决方案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药监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广州华南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制造行业最佳解决方案奖 北京中机盛科软件有限公司

光伏发电智能一体化最佳解决方案奖 北京木联能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能源管理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北京爱博精电科技有限公司

电力行业信息化最佳解决方案奖 北京冶联科技有限公司

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最佳解决方案奖 安徽甲科数据软件有限公司

金融行业信息化最佳解决方案奖 鼎盛(厦门)电脑系统有限公司

自然语言智能问答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北京中微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字化商品服务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上海中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安全领域电力行业最佳解决方案奖 深圳市易聆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政务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北京万泉宝瑞科技信息有限公司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业最佳解决方案奖 四川久远银海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交通行业最佳解决方案奖 江苏大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最佳解决方案奖 上海隆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办公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北京中宏立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互联网营销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考试服务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ATA

电力行业最佳解决方案奖 普华讯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植入医疗器械可追溯信息化监管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北京益源信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统一通讯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北京九州讯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农业语音服务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北京太谷雨田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医疗信息化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北京天坦呵呵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移动医疗行业最佳解决方案奖 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

终端管理领域最佳应用奖 北京睿芸翰林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供水行业管理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潍坊东方软件有限公司

教育行业最佳解决方案奖 北京金山顶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银行业最佳解决方案奖 电讯盈科企业方案

教育行业最佳解决方案奖 大连泛东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行业最佳解决方案奖 用友汽车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汽车行业移动CRM最佳应用奖 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

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领域最佳应用奖 长沙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电子政务云解决方案范文第5篇

商网云政务是安徽商网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商网”)历经13年的技术磨练和沉淀,整合上千家政府单位客户的需求,采用目前先进、成熟的开发框架和设计理念研发的电子政务解决方案,该平台功能完善、丰富,可以安全、稳定地运行于多种服务器操作系统,应用前端兼容诸多浏览器和移动终端设备。用户无需支付任何第三方的授权使用费和版权费,建维总成本低。

方案特点

一、 建设政府信息资源目录系统,强化信息资源的整合。商网云政务最大限度促进政府信息资源的整合,规范信息采集和。网站集群架构可以利用同一套采编系统,为多个站点提供内容维护、管理,方便政府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

二、 借助云技术提高设备资源利用率,降低运维成本。商网云政务通过虚拟化技术将服务器变成计算资源池,按需分配调度,供诸多应用同时使用。商网云政务采用非关系型数据库构建数据中心,能够轻松应对亿万级别的数据处理。商网云政务利用云存储技术建立的媒体文件中心,将各类附件文件集中管理,能有效提高访问速度、管理效率以及平台安全,并能节约总硬件成本。商网云政务提供强大的服务器管理功能,可以快捷地创建和维护子站点,并提供服务器的监控、管理和维护功能。

三、 PaaS 整合政务服务,提高扩展性,扩大服务范围。商网云政务平台将会员系统集中管理,实现一个账号登录全平台通用;将网络问政、市民论坛、市长信箱、民意征集、网上调查、网上评议、在线访谈等诸多互动、交流应用模块,完美整合到一个体系内。平台提供大部分应用的API和Web Service接口,供第三方的程序和应用直接调用平台所共享的数据和服务。

四、 整合平台,提高安全性。商网云政务定期进行端口安全检测、Web漏洞检测、网页木马检测,可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网站与管理全物理分离,各个子站间完全逻辑隔离。同时,网站程序与内容附件物理隔离,有效避免大面积入侵,将有限的危害降到最低。商网云政务利用没有单点故障的全冗余热备技术,可以确保数据库与存储文件的高可用备份,确保云平台数据安全。

应用价值

商网云政务将电子政务应用集中化、平台化,改变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低和业务协同困难的现状。整合政务服务,提高软硬件资源复用率,节约总成本,保障稳定性、安全性;方便政府管理,推动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完善公共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统一提升政府形象,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电子政务云解决方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政务云 电子文件 数字档案馆

中图分类号:G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3-0233-02

随着电子政务的开展,在电子环境下形成的电子文件越来越多,因此,传统的档案馆也必须向数字档案馆转型。而自2000年开始,我国许多数字档案馆在建设中,都提出了要依赖电子政务建设,来发展数字档案馆的策略。随着电子政务云的发展,我国数字档案馆在建设中也需要改变思路,依赖政务云的建设,发展数字档案馆。

一、国外政务云的应用模式与特点

(一)美国――自上而下全面应用于政府部门

美国是最早采用“云计算”的国家。早在2009年,便对云计算进行权威定义,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局专门了“云计算工作定义”的标准草案。9 月15 日,美国政府开通了Apps.gov云服务门户网站,成为政府运用云计算的主要模式,目前由美国总务管理局(GSA)负责运营。

Apps.gov 网站,整合了一系列的应用程序,对内它面向全国所有政府部门,提供政府公用云服务,如商业类、办公类、社会媒体等应用程序,实际上就是应用程序中心。对外则允许企业参与应用程序的开发,应用程序要符合政府的业务流程和特点,由美国总务管理局(GSA)负责审批。此外,联邦政府采用“评估一次,使用多次”的方法,来提高云计算的准备程度,最终将审批合格产品通过 Apps.gov 提供云服务。

由此看来,美国政府采取Apps.gov 网站推行政务云实属自上而下的模式,笔者认为,该模式有两大优势:一方面,借助“一站式”优势,政府各机构不仅可以集中购买云服务产品,节约大量软件开发经费。而且通过采用统一成的软件产品,通过规范各部门业务流程,提升政府信息技术方面的整体安全性。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 Apps.gov 网站向政府提供专业化的 IT 服务,并通过竞争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与政府形成良好互动,可有效地推动美国政府的云战略,也有利于提升整个国家的信息化水平。(如图1)

图1(二)日本――双线政策加速开展政务云

在美国政府大力发展云计算的同时,日本政府也毫不示弱地奋起直追,相继出台各种云计算发展计划政策,大力扶持和引领日本云计算发展。2009年5月,日本政府《数字日本创新计划》,尝试在全国范围建立“霞关云计算(Kasumigaseki Cloud)”系统,将政府的所有信息系统集中到一个云端,打造创新型电子政府。2010年4月,日本政府设立了云计算特区,构建日本最大规模的数据库,通过因特网利用软件或信息服务的云算能够普及。至此,便形成了日本政务云的独特模式,即双线政策。

所谓“双线政策”就是建设霞关云(Kasumigaseki Cloud.)和云计算特区,并使二者共同协作发展云计算技术,该模式依然属于至上而下的模式。日本内务部和通信监管机构建设霞关云(Kasumigaseki Cloud),将政府的所有IT系统到一个单一的云基础设施,既大大减少电子政务运营成本,又增强各个政府机构之间的协作,实现功能整合,提供安全先进的政府服务。日本政府建设云计算特区,支持大规模的市场应用,该特区又按照生活工作所需,形成教育云、农业云、医疗云、旅游云、渔业云等多种云分区,进一步推广云服务。(如图2)

图2(三)英国――多方合作开发云服务

美国领跑全球云计算的发展,日本紧随其后,而云计算却在引入欧洲国家时遭到了质疑,尤其是来自欧盟的网络安全机构和数据保护权力机构等对云计算的安全隐私性的疑虑。此外,欧洲各国对于数据保存和数据保存的政策不同,也制约了云计算在欧洲各国的应用。

然而基于云计算的独特优势,欧洲各国政府机构还是针对云计划的发展采取了相关措施。以英国政府为例,2009年10月,英国政府了《数字英国报告》,明确提出将建立统一的“政府云(G-Cloud)”,方案包括基础设施(Iass)、平台(Pass)以及软件(Sass)的开发,在基础设施上,将建立“政府应用软件商场(Government Application Store)”。2011年11月,英国政府又正式颁布了《英国政府云计算战略》,对于政府实施云计算提出明确要求,采用新的工作方法和流程。英国“政务云”包括各层级的数据平台及相关的教育、商业服务,其平台与商用平台在技术层面上类似,目前已有300多个用户实体。

二、国内政务云的发展

近年来,国内政府部门开始积极探索采用云计算,如洛阳“智慧旅游平台”、杭州“电子政务云”、南京市政府“桌面云平台”等电子政务工程,有效节约了成本,满足公共服务需求。早在2010年,我国就了《国务院关于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快推进云计算技术的研发和示范应用,将云计算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011年,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方案明确将设立5个示范城市创新开展云计算服务。为了保证示范项目的推进,我国于2012年设立了专项基金,约15亿元用于支持示范城市创新云计算服务,推进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此外,我国对于政务云安全也十分重视,经过了几年的研究和讨论,2014年,相继了GB/T 31168-2014《信息安全技术云计算服务安全能力要求》和GB/T 31167-2014《信息安全技术云计算服务安全指南》;2015年,又了《关于加强党政部门云计算服务网络安全管理的意见》。我国政府部门云计算应用的安全保障机制正在稳步建立。

三、云环境下数字档案馆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建设路径问题

云计算提出后,我国许多档案馆也认识到利用云计算对数字档案馆建设的重要性,有人提出了建设档案云的设想,如建设全国范围的档案云。但是,云计算涉及到的问题很多,从基础设施(IaaS)建设到平台(PaaS)建设再到应用系统(SaaS)的建设,凭借档案馆的力量,很难完成如此庞大的工作量。另外,基础设计建设、平台建设都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档案馆也难以承受。我国已经建设的数字馆中,几乎没有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数据中心。

(二)信息安全问题

政务环境下,人们一方面要求能方便地访问数据,但同时对信息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安全包括了硬件的安全(灾备)、平台的安全(安全认证、防止非法入侵和病毒等)、应用的安全(软件的稳定性、数据的可靠性)等不同的层面。硬件的安全和平台的安全可以由政务云来保证,数据安全将成为数字档案馆着力研究的问题。而我国各省市的数据中心大部分停留在物理建设层面,只注重解决数据集中存储、备份与安全等问题,对于数据标准化建设、信息资源整合与支持应用集成等研究仍较为薄弱。

(三)资源来源问题

数字档案馆资源来源的主体是电子政务中形成的各种电子文件,因此,数字数字馆建设应该把对政务环境下各类电子文件的接收放在第一位考虑。而电子文件主要由政府各部门生成并进行初期的保管,对于文件的格式标准、是否按时递交归档等存在不规范现象。

四、政务云对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启示

(一)自上而下建设理念

应加强和电子政务平台、软件开发商的联系,开发数字档案馆应用,把数字档案馆的建设重点放到SaaS层,一旦政务云成熟,就可以将系统迁移到政务云平台中,进一步加强与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实现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有效沟通,如在文件的管理上对各部门进行指导,包括对文件保管期限的确定,销毁具有临时保存价值的文件等。

(二)加强应用安全建设

数字档案馆建设中,应该把安全性建设的重要放在应用的安全层面。硬件的安全、平台的安全由电子政务云平台来保证。数字档案馆在其安全性建设中主要考虑数据的有效性、可靠性,可以通过签署认证技术来保证。

(三)加强数据标准研究

在云环境下,重视对数据标准、交换标准的研究,有利于开发的软件交换与交流。尤其在数据中心的建设上,不仅要加强物理建设层面,注重解决数据集中存储、备份与安全等问题,更要注重解决数据标准化建设、信息资源整合与支持应用集成问题。此外,数据中心建设多数承包给系统集成商或软件开发商,政府部门也应发挥主导作用,参与需求分析,引进专业人才,进一步完善数据中心建设。

⒖嘉南祝

[1]柳琰,范伟,黄伟庆.国外政府电子政务云应用探析[J].保密科学技术,2012(4).

[2]张正强.国际电子文件管理前沿进展[J].档案学研究,2012(10).

[3]刘增明,贾一苇.美国政府Data.gov和Apps.gov的经验与启示[J].电子政务,2011(4).

[4]顾磊.智慧城市建设需盘活公共数据资源[J].人民邮电,2014(8).

[5]张正强.国外电子文件管理动向追踪[J].上海档案,2012(7).

[6]许正中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应构建多元开放平台[J].中国发展观察,2012(3).

[7]刘博.对发展云计算电子政务的一些建议和思考[J].科技展望,2015(10).

[8]徐森.移动“云”时代政务办公信息化的解决方案[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2).

电子政务云解决方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电子政务 资源整合 政府在线

一、电子政务资源整合现状

电子政务资源整合是我国政府“十二五”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在未来若干年内持续成为电子政务的战略重点和建设热点。目前,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主要方式是:“积极采用先进的规划理念与统筹技术,通过统一的政府门户网站,使公众能够快速便捷地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获取相应的服务”。就目前所见,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具有如下几方面特点:(1)中央政府提供统一领导和资金支持;(2)信息网络构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3)从部门内部资源整合到跨部门;(4)从试点到推广,谨慎推进。

二、电子政务资源整合障碍分析

1、电子政务资源本身的复杂性

政府管理范围广泛、内容庞杂造就了电子政务资源丰富性与复杂性并存。具体来说,目前存在着如下几方面的困难:(1)政出多门,信息共享性差;(2)缺乏统一的标准,难以实现信息交换与共享;(3)资源整合力量不足、数据更新缓慢,,不能满足公众需求。

2、信息整合与信息安全、隐私保护之间的矛盾

信息整合过程中信息的保护与隐私的保护也日益重要,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的政府机构把网站作摆设,而有的信息随意,公民隐私权保护难度增加。由于标准的缺失,导致了信息整合与信息安全、隐私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另一方面,这种冲突又加剧了政府部门不愿公开与共享信息,这成为部门维护其信息权力的最好理由。

3、现行管理体制带来的障碍

现行电子政务建设没有严格统一规划和自上而下的协调机制,在实现电子政务资源整合过程中会遭到许多部门的抵触。各部门的网站技术实现和管理形式不统一,增加资源的共享难度,政府信息系统重复投资、重复开发。以上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政府公共服务水平。

4、缺乏健全的保障机制

目前,各级政府“对电子政务资源整合与应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开发标准规范不健全;各部门之间信息公开与共享难。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管理协调机构,各部门难以有效地参与、管理、规划与协调。在人才准备上也相对不足,目前我国缺乏电子政务资源整合的相关人才,人才培养跟不上。

三、基于政府在线的电子政务资源整合架构

从障碍分析来看,目前我国电子政务资源整合主要有三个突出问题:一是,缺乏有效的领导机构与全面的规划;二是,进行资源整合的有效的方式、手段缺失;三是,政府门户网站的载体功能不明显。因此,建议从顶层设计入手,为电子政务资源整合建立体制保障;运用物联网等技术,为电子政务资源整合提供更新、更强、更有效的手段;以“政府在线”作为电子政务资源整合的平台,形成以服务为导向的电子政务资源整合架构(如图)。

1、从顶层设计入手,建立体制保障

顶层设计将整个政府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为电子政务资源整合创造良好的条件,推动电子政务向纵深发展起。正如学者所言,“一方面,通过顶层设计可以将资源整合工作由‘粗’到‘细’。另一方面,通过顶层设计还可以保证资源整合工作由局部上升到整体”。只有这样才能解有效解决电子政务资源整合中的规划、预算、协同、共享等难题。

2、以物联网及其相关技术为平台

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电子政务资源整合提供更新、更强、更有效的手段。云计算技术可以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与梳理,感知技术则可以为政府收集数据创造条件等。对电子政务资源整合而言,最重要的是依托“物联网”等相关技术,实现这些资源的整合,成为这些资源整合的有效技术平台。有效利用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将推动电子政务资源整合的快速实现。

3、以“政府在线”作为电子政务资源整合的平台,强调“服务导向”

电子政务资源整合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在实施资源整合过程中,必须要有一个集成性的解决方案。“政府在线”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平台,建立门户网站既方便了政府服务客体,又成为公众与政府互动的桥梁。要想真正实现“政府在线”,必须依托门户网站身后强大的资源整合,整合各部门信息和服务。有学者认为“以门户网站为平台,构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机制,该机制分为两个部分:依据信息流的整合机制部分和依据管理系统的整合管理部”。从价值取向上来看,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电子政务资源整合也必须坚持服务为导向,从公众的需求出发来实现资源的整合,从而更好的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志光,戴黍.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现状、问题与对策[J].广东社会科学,2008(3).

[2]贺军.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障碍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2007(2).

[3]贺军.省级电子政务资源整合研究[J].专家论坛,2010(7).

[4]姜晶波.电子政务资源整合与“一网式”应用[J].理论观察,2007(4).

电子政务云解决方案范文第8篇

在浪潮全面地向云计算战略转型过程中,袁谊生是主要推动者之一。在袁谊生等高层的大力推动下,一年时间里,浪潮在全国10多个省市、地区政府建立战略合作,在重点区域、核心行业市场初见成效,同时推出了包括卫生、政务、文化、电力等系列行业云方案,大力推动行业云在中国的落地应用。在日前举行的IT两会上,本报记者采访了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袁谊生,请他为我们解读浪潮集团(以下简称浪潮)的云计算之路。

从行业云突破

对于浪潮而言,2010年云计算战略“云海In-Cloud”是一个重大的事件,这是浪潮正式向业界表明要全面转型成为云计算方案和服务供应商,同时还首家提出“行业云”发展策略。此后,浪潮的云计算重点也一直围绕行业云展开。迄今为止,已经了政务云、卫生云、电力云、广电云、水利云、环保云、烟草云、企业云等十几个行业云解决方案,而且大部分的解决方案已经有了成功的案例。为什么要选择行业云作为浪潮的云计算战略重点?

“浪潮的云计算可以为IaaS、PaaS、SaaS三个层面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和服务,凭借高端服务器、海量存储、云操作系统、信息安全技术为客户打造领先的云基础架构,聚焦行业云。而选择行业云作为云战略重点则是基于中国云应用现实的战略考量,目前行业客户是中国云计算发展的主要力量。”袁谊生告诉记者。

袁谊生认为,云计算还是主要以行业应用为主。“公有云虽然在以后会有比较大的发展,但眼下要马上想见到云计算的效果还是在行业。因为云计算的落地离不开相关数据,而这些数据还是由政府或者行业掌握,这些原始数据的使用具有一定的私密性,不适合放到公有平台上。相对而言,行业云的形式更容易落地。”

浪潮扎根行业云的另一个原因在于,浪潮在行业方面有着非常深厚的积累。在袁谊生看来,行业积累是浪潮这些年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浪潮现在有10多个行业部门,如果从行业解决方案来讲,在国内公司也是比较领先的,包括烟草、电子政务、卫生等都有非常多的成功案例。比如,成功打造了山东卫生云、遵义商行金融云、青岛电子政府云、安徽芜湖广电媒体云等一批典型行业云。”

“我们不仅能提供云计算所需要的服务器、存储等硬件设备,还有云操作系统,以及各种行业解决方案,而且正是因为我们在软硬件方面都具有足够的实力,反过来又确保了我们在行业云领域的独特优势。”袁谊生表示。

还需相关政策跟进

目前,整体上看,中国的云计算很大一部分推动力还是来自于各级政府。比如,全国各地不少省市在建和计划建云计算基地,国家也批准北京、上海、无锡等5个城市开始进行云计算的试点等。对此,袁谊生认为,这是必要的,云计算需要国家和政府从政策上进行推动。

“云计算在一段时间内,特别是在发展初期,还是特别需要国家大力支持的。因为国家支持云计算的发展,必然会带动各地政府支持云计算,这样能带动云计算整体行业的提升,从而让社会更快地体会到云计算的好处。”袁谊生说。

同时,袁谊生也提出政府部门还需要加紧推出相关的法规和政策,包括云安全、云标准以及云计算市场的准入问题等。

“云计算的应用特点决定了解决云安全问题的迫切性。用户特别关注云中的信息如何不被非法查看、复制和破坏。众所周知,保证云计算安全的基础是完善的规范和法律,政府应该建立云计算领域的审批和准入制度,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以及运营规范,让用户对云计算有深层次的信赖。让用户感觉,数据放在云平台上就像个人财产放在银行保险箱一样安全。”采访中袁谊生表示。

另外,云计算相关标准的缺失也是云落地的障碍之一。比如,保存在云中的数据必须有一个规范或者标准,这有利于数据的迁移,也有利于保护用户的投资,以防被厂商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