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

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范文第1篇

民俗文化简而言之就是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一个统称,具有普遍性、传承性和变异性。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越来越重视,民俗文化以其特色性、民族性、区域性等特点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喜爱,而且作为一种“自然文化”受到各级政府部门以及广大专家学者的重视,被广泛的应用与旅游业发展中,成为旅游行业的有一大旅游内容,并切实的带动旅游地区经济的发展。在生态旅游业发展中,加强生态环境与民俗文化相结合,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传承当地的民俗文化,应地制宜的发展,既坚持了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化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同时保留了旅游景区的特点,将民族文化发扬光大,赋予旅游景点独特的人文、景观魅力,从而有效的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协调、统一。

一、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态旅游的定位

民俗是具有普遍模式化的生活文化,是一定的区域里的一定群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共同的心理结构为依托,民族群体为载体,为适应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而形成的一种模式化的行为习惯和程式性的生活方式,是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积淀。民俗具有典型的地域性、群体性、民族性、历史性、传承性、原始神秘性等特殊属性。

民俗文化旅游是民俗文化和旅游业两者的结合,是以民族文化为基础的,随着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可持续观念的深入,民俗文化开始以一种新兴的姿态应用于旅游业发展中,以保障生态旅游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尽管目前对民俗生态旅游还缺乏一个统一的界定,但是民俗文化已经开始正真的融入于生态旅游中,成为了生态旅游中重要的一个内容。一般而言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态旅游二者直接是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民俗生态旅游包含了生态旅游和民俗旅游,具有两种不同的概念。

生态旅游是原生态的景观,旅游的对象是不受到损害的自然风貌,是对大自然面貌的一中向往和追求。在环保意识日益深入的背景下,生态旅游成为了旅游业未来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而民俗旅游则是在民族文化的基础,打造具有区域性特色的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民俗旅游与生态旅游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之间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民俗旅游与生态旅游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统一发展的一个结合点,是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发展方向。

民俗生态旅游将民俗文化与自然生态资源相结合,既能满足旅游产业发展的需求,同时又使旅游景点更具独特性和更具特色,更能吸引游客游览的兴趣,更具有人文魅力。科学、合理的利用民俗文化,将民俗文化与自然生态资源相结合,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实现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这对于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价值。

二、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民俗文化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和民族特色,是一个区域经过悠久的历史文化所遗留和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是由人民群众创造、传承的文化产物。不同区域的民俗文化带有其独特的区域特色,如一些少数民族的舞蹈、习俗、服饰、居住等各个方面,都有属于本民族和本区域独有的特色和风格。

民俗旅游则是将这些富有特色的民间文化展示给旅游者,让他们在一个新的环境中去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和感受不同人文情怀,相比于简单的名胜古迹和风景旅游,民俗旅游更具有价值,旅游者通过参与民俗旅游活动中,切身的感受不同区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体验不同人生价值和审美价值,在旅游中除了观赏到不同风景,同时也能满足旅游者对更多未知的了解,从而实现旅游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发展观的不断深入,民族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成为了外来游客来华旅游的根本目的,民族文化在旅游发展中所占有的比例越来越重,在这种背景下,民俗文化旅游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业开始注重民俗文化与旅游环境的结合,将旅游景点与当地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相融入,相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吸引游客和旅游也持续发展的最终的选择。

我国历史文明悠久,由56个民族组成,每一个民族都具有自身独特的魅力和特有的风俗习惯,如:阿昌族的进洼(关门)、出洼(开门)、烧白柴、泼水节等。除宗教节日外,还有许多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窝罗节、浇花节和春节。耍白象是阿昌族传统节日。侗族的新婚节、架桥节、祭牛节、吃新节、花炮节等。白族的大过年、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拜日望等。布朗族的年节、祭寨神、洗牛脚等等。这些带有明显区域特色和文化传承的节日都是我国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标志。而这些民族特色所产生的服饰差异、饮食差异、民族工艺等,成为了我国民俗文化的基础,是民俗文化景观的基本内容。而正是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观赏,成为旅游行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

三、合理开发民俗文化资源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民俗文化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促进旅游地区经济发展和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景观的内在要求。民俗文化是在一定的区域里人民群体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活文化,具有传承性和历史性。在当前旅游发展中,合理的开发民俗文化资源既能传承和弘扬文化,同时又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旅游地区经济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本质上,合理、科学的开发民俗文化资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从资源角度来看。合理的开发民俗文化实质是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在旅游环境中加入本土文化,使民俗文化资源以旅游环境为依托得以合理保留和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本地民俗文化的同时,保障了民俗文化持久性和完整性,使民俗文化在大众文化的冲刷下能够依然保留特色,得以流传。

(二)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以民俗文化资源带动经济发展,又以经济发展推动民俗文化资源的发展。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的象征,将其合理的开发应用与旅游发展,赋予其商业性质,带动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使其由文化资源转为经济资源,满足该区域对经济发展的需求。简单来说,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满足了旅游者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而旅游者的消费过程实质也是该地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来源,也就是说民俗文化满足了旅游者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而旅游者满足了该区域对物质资源的追求。

四、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结合的作用

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结合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产物,符合了现代化的环保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整体而言,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结合的作用主要可以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第一,保护了民俗传统文化,使民俗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地区把旅游业作为其经济支柱性产业,大力的开发旅游资源和挖掘传统文化,以提高旅游地区的旅游价值。这就使得许多被淡化,甚至消失的传统文化被相继的开发和激活,让这些即将消失的民俗文化重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引起大众注意,使传统的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第二,提高了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让游客关注到不同区域不同的生活习俗和民族特色,在满足其好奇心和观赏的同时,使其内心对自身文化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和认知,从而有效的提高其民族认同感,增加其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在不同民俗文化的冲击下,更加深刻的感受到自我文化的价值。

第三,催生文化和资源的保护意识。民俗文化的形成是由各个地域人民群众在经历不同时期的历史变迁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是以口头或者形式的行为得以传承的,但是对这些地区人民而言,这些民俗文化只是简单的生活习惯,根本不具备其旅游的价值。但通过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让这些人民对自身的文化有了自觉意识,让他们开始重新的面对身边自然而然的习俗、文化,并且自觉地去保护和弘扬,使民俗文化与旅游环境能够更好的融合在一起,促进旅游环境和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拓展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各个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导致区域化越来越模糊。而且很多人认为民俗文化传承下来的东西往往是没有科学根本的,思想是落后的,虽然是对古老文化的一种保护和继承,但同样也象征着其生活方式的落后和生活水平的低下。但是,从旅游发展的角度而言,这种观念而言,民族文化并不会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消失,而是根深蒂固的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是持续传承的,人们为应对旅游的冲击,会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进行重构和解析,从而形成一些新的传统,拓展了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在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应充分尊重社区的自我选择,相信社区有能力保护自身文化。

五、在生态旅游中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的具体措施

民俗文化是人民生活习俗和生活方式下的产物,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在生态旅游中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就需要结合当地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合理、有效的开发,不能盲足的推崇民俗文化,也不能只顾旅游资源的开发,而是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在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的立意上,融入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障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应地制宜的采取措施,加强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生态旅游是对原貌自然的推崇,在生态旅游中合理的进行民俗文化的传承。首先,必须要尊重和保护当地的文物资源和民俗文化意识,应地制宜,保留区域特色,避免被同化。其次,根据该地区的民俗文化特色,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挖掘和开发,使当地的民俗文化资源得以弘扬。

(二)打造原生态民俗特色,开创民族旅游新模式。以区域特色为中心,大力的进行宣传和有效合理的开发,打造原生态的民族生活风貌,从而有效的提高生态旅游区域的影响力和价值。保留原有特色和打造原生态民族生活风貌,还原一个真实的民族氛围,让游客在旅游中感受到民族的特色和魅力,提高旅游区域的吸引力。

(三)加强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和研究。目前,很多旅游景区都打造了自身的民族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在推动该地区经济效益的同时,起到一个更好的宣传作用。在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中,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让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宣扬。如:如:布依对歌、赶表、布依古音、古调(如布依铜鼓、八音坐唱、唢呐、嘞尤演奏)表演;布依服饰、饮食、浪哨、礼仪(进寨拦路酒、杀鸡敬客礼仪、敬酒歌礼仪、布依婚礼、演示布依赶尕过程)、三月三”、“六月六”、“查白歌节”,苗族的“八月八”等民族节日进行主题宣传或举办民族旅游节,让游客亲身体验,既丰富了旅游活动,同时也提高了经济与社会效益,促进了旅游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弘扬民族文化。

(四)加强景区(点)的开发、保护和传承。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构建和谐、互利共生的环境,正确处理好景区建设管理、旅游开发经营与区内群众生产生活的关系,鼓励包括规划者、决策者、管理人员、社区居民等参与到生态文化旅游区的管理。要依法加强景区治理,科学管理,确保生态环境文物古迹得有效保护和恢复、民族民间文化得到发掘、抢救和传承,以促进生态文化旅游健康快速地发展。

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产品;销售份额;销售模式;价值分析

20世纪60年代,欧洲逐渐兴起和发展乡村旅游,目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发展规模,且历史悠久。虽然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开始兴起乡村旅游,但是发展缓慢,目前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近几年,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增加,再加上不断完善的休假制度和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人们的休闲时间大大增加,很好的推动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在乡村旅游的过程中,更好地结合农产品销售,不仅增加了乡村旅游形式的多样化,能够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同时也提升了农产品的销售份额,当地的经济效益大大增加。

一、在农产品销售份额提升中乡村旅游的价值分析

(一)产业链的衍生能够促进实现农业产业化

一是农产品的就地营销得以实现,这对其附加值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乡村旅游中,“食、住、行、游、娱、购”是其主要的六大要素,但是这些因素都与农业产业化之间紧密联系。当乡村旅游得到开发和发展之后,那么该地区中的农产业产业化程度就会受到品牌、人气以及投资这三大因素的严重影响。这主要是由于游客在体验了乡村旅游中的各个项目之后,就会产生一定的购买需求,这也就会直接带动当地农产品的销售,其中对其他各方面的开发和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二是当地土地附加值的提升能够很好地对农产品的边际效用进行全面的展示。对于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土地利用效率来说不高,或者是说是普遍偏低。这样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时期,我国的农民群体也逐渐树立和提升了市场经营的理念。特别是在一些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可以通过入股参股、政策鼓励、政府指导等方面的措施和形式,将农村地区富余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建设成能够满足乡村旅游中的必需的基础性设施,比如住宿、餐饮等。但是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我国有些地区已经实现了农业化的规模生产,因此在开发乡村旅游农产品的时候可以着重对一些开发难度较高的地区进行利用,这对实现农村产业体系的丰富性和持续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持续发挥农产品边际效用。三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农产品产业发展融合,并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产业结构。就乡村旅游的产业链来说,能够与当地的服务业、农业以及工业进行充分的结合,在销售、生产以及加工农产品的时候,应该加强对当地相关部门之间的对接与合作,促进产业化和规模化的发展。

(二)将农业产业纳入服务型贸易领域当中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自然是第一产业。随着逐渐发展的产业化进程,农业产业所覆盖的范围也逐渐从原先单一的生产农产品,逐渐衍生出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等环节,并与服务贸易逐渐融合。目前在服务贸易仅仅只是在单一的农产品供销体系中,但是在服务贸易的过程中会有相关部门直接参与进去。比如当前很多地区的乡村旅游景点就会由当地原先的生态农庄、农产品加工企业或者是农产品种植采摘基地开发形成的,这样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也会直接产生消费,这也就形成了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直接与服务贸易形成对接。乡村旅游中的吸引力主要体现在农产品生产体验、民俗文化等方面,在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在乡村旅游资源中也逐渐出现特色、生态、科技农产品基地。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主要是对农村地区的生活条件以及生产条件进行有效的改善,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提升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以及实际的经济收入。

二、在乡村旅游中农产品的销售模式

(一)产品营销模式

我国国土辽阔,具有十分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并具有十分明显的特色。在开发旅游类农产品的时候,主要是对现有特色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并对能够体现出当地特色的产品进行针对性的开发,这样就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游客各方面的需求。在乡村旅游中的农产品科技园,其主要的内容就是集中了农产品休闲观光、农产品科普教育以及农产品高科技生产三种方面。比如广西自治区开发的八桂果园,其主要的特点就是对农产品的温室栽培进行展示,并设有生态果菜园、名优花卉种植区、奇瓜异果集中种植区等展示农产品新技术的区域,同时开设了特色野菜餐厅等项目,能够有效地将各个环节很好的链接一来,发挥出旅游集聚效应。因此,其他地区如果希望进行特色乡村旅游开发,可以充分地借鉴这一形式,将现代新型科技元素与自身的区域优势很好地结合,形成农产品旅游集聚。除此之外,还可以深入的探索和开发体验式农家乐,充分的利用当地的民俗文化、农业资源以及自然资源,在农家满足游客“食、住、行、游、娱、购”等各个方面的具体需求,能够切实享受到正宗农家乐,购买到纯正的农产品。由于我国各个地区之间的差异比较大,各个地区之间的风俗习惯、文化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区别,在进行乡村旅游开发的时候通过充分的挖掘特色资源,就能够对游客形成吸引力。特别是对于一些具有多元文化的地区来说,具有较大的特色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可以通过形象打造形成海洋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等特色旅游方式。在进行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农产品品牌的打造,这能够实现农产品旅游的长效发展。

(二)服务营销模式

服务营销模式,指的是通过对消费者实际需求充分的理解之后,最大限度地契合消费者的具体需求,在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所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或者是举办的相关活动。虽然乡村观光旅游是近几年才开始兴起的,但是我国已经有了十几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已经形成繁多的种类和鲜明的特点,在其中更加重视服务营销的效果,尽可能的能够实现游客“乘兴而来、尽兴而归”。比如体验式采摘果园就是主要的形式之一,当果园处于成熟时期的时候,游客能够观赏到绝佳的美景,同时在观赏的过程中还能够提供自取、自摘的服务,很好的体验了果农生活。除此之外,在果园中也会设置一些水池、石凳、石桌等基础性设施,尽可能地满足游客各个方面的需求。

(三)价格营销模式

根据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开发潜力和市场都比较大,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就目前来说,由于大多数的游客还不是十分的熟悉各个乡村旅游项目中的产品,而且对价格的敏感度也比较高,这主要是从人均旅游消费水平不高体现出来的。同时对于各个区域发展来说,一般都会存在着同类农产品竞争的局面,所以不能盲目地实施高价策略,价格只能够定在成本稍高的水准上。但是这样一来,农产品前期的高期望和高投入与后期的实际经济收益之间就会存在着较大的矛盾,进而严重影响着整个旅游市场的经济效益,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农产品市场竞争中的市场占有机率会比较高。在乡村旅游下不断发展的农产品营销模式,在整个市场生产成本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目前大多数的旅游农产品还是采用低价销售的方式,这样低价销售的损失就能够得到规模经济效益的弥补。

(四)品牌营销模式

在制定农产品营销策略的过程中,品牌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之一。当建立起旅游农产品品牌之后,就会直接形成无形资产,潜在的经济效益巨大。在一些民俗特色鲜明的地区,或者是相对较为完成的传统村落结构,就能够充分的利用和发挥出自身的独特优势,为游客提供全面的娱乐、食宿等活动,在欣赏到优美景色的同时,也能够很好的体验民俗生活。比如根据当地的特色,建立体现出民族生态特点和民俗特点的村寨,当游客进入村寨之后,犹如进入世外桃源,在生活体验的同时也就会激发出购买的欲望。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的话,这一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加强构建自身品牌,促进农产品销售。

(五)创新营销方式

在乡村旅游中,创新营销方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农产品的销售份额,比如在我国海南的乡村旅游中,比较重视对农产品森林探险或基地观光的开发。近年来,由于不断推进博鳌特色小镇建设,很多渔民都将渔业船舶作为一种载体,让游客全面体会下海捕捞,增加了其吸引力。很多游客在出门游玩的时候,就希望追求一定的新鲜感和刺激感,而这种“渔民生活体验”的方式很好地满足了游客的好奇心,自然也就成了游客游玩的首选。当游客与渔民之间完成租赁之后,所得到了鱼、虾等产物都归游客所有。

三、结语

近几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社会各界都逐渐开始关注乡村旅游。通过乡村旅游来促进当地的农产品销售,这样一方面能够增加农民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对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同时农产品的产业链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旅游资源得到有效丰富,促进乡村经济的稳定。另外为了更好地提高农产品的销售份额,还应该注重构建和应用新型的销售模式,这样也就能够进一步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实现乡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够加快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程丛喜,向兰,罗琳,刘宝丽,车前亮.基于乡村旅游视角的湖北省农产品营销实证研究[J].武汉轻工大学学报,2014,04:93-97.

[2]张瑜.以龙江观光型乡村游为契机提升特色农产品营销力[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98-106.

[3]裴磊,石喜爱,程丛喜.乡村旅游视角下河南省农产品营销策略研究[J].才智,2014,23:8-9+12.

[4]沈培玲,俞富强.我国“农家乐”持续发展的路径探讨:基于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借鉴与启示[J].江苏商论,2011,07:85-87.

[5]孙婧一.旅游农产品营销策略研究——以山西省农村旅游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1:95-97.

[6]陈灿,黄璜,郑华斌,黄尧,隆斌庆.多样的非物质农业文化遗产对武陵山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探究[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6,02:95-102.

[7]李丹,王宸圆,曹倩雯.“乡村旅游”+“农村电商”联动融合模式探讨——以金华为例[J/OL].现代商贸工业,2016(20)

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态问题;环境问题;生态民俗学;环境民俗学

人类社会发展到上世纪中期,人类周围的环境质量开始普遍下降,并朝着持续不断恶化的趋势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生态系统失衡,严重危及人类的生存状况与条件、幸福与利益,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环境问题从区域性、局部性向全球性、整体性趋势扩展。

环境危机的全球性与严重性,使得人类开始对片面追求物质利益、无节制地改造自然的近代化发展道路等进行反思。从而,展开了人文科学与生态学交叉研究的新学科领域,如生态人类学、环境社会学等学科分支。近20至30年来,关于人文、社科、历史等的生态学视角研究都得到了相当的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民俗学也不例外,在各个学科都展开了有关环境、生态视角研究之际,民俗学也开始了学科领域的反思与探索,学界的中坚力量更是力倡环境民俗学的学科建设。本文以日本环境民俗学的发展为契机,思考中国现代民俗学对于生态、环境研究的可能性趋势。

一、日本环境民俗学的研究概况1

民俗学研究领域里的环境或是自然,是包涵人类自身在内的环境或自然,而非一般意义上的环境或是自然,是只有客体存在的环境或自然。对环境民俗学的研究,就是“以自然这个整体概念被重新统合后所描绘的人民的新的生活面貌”进行研究,从而“对迄今为止的民俗学的思考方法,以及民俗学本身的意义进行重新的认识。”(菅丰)

日本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日本学者菅丰教授总结为三个潮流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关于“生态民俗学”的民俗志研究。这一研究领域主要以野本宽一为代表,野本从其研究的“日本大井川流域从上游到下游地区的民居屋顶的使用材料情况,发现各个地区的人们都是各自从自己所处的环境当中来选择适合于自身屋顶材料的植物来铺盖屋顶的”出发,并指出应把民俗现象放回到“自然和人的关系”问题的出发点上,然后进行重新认识,这其实就是从生态学的观点重新认识民俗文化。他进而还指明了生态民俗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即以民俗学为研究主体,“把人重新置于大自然的生态系统之中,在自然环境中对民俗事项进行重新把握。”(野本宽一)

菅丰肯定野本在揭示自然和人的关系的详尽信息,生动地描述在河川流域中生活的人们及其地域性,尝试作为整体性的民俗志的实践的同时,也对其研究上的谬误进行了批评。他指出,野本把现在的民俗和古代或者基层文化之类的东西轻易地联系起来进行解释,这种解释方法没能够从民俗学的恶习中摆脱出来;野本将民俗事象轻易地当作与环境相预定调和的东西来理解,但他并没有进行探讨和验证。(菅丰)

第二个时期是关于“民俗自然志”的研究。这一领域的研究,首先以筱原彻为代表,对“民俗自然志”进行方法性探讨:有关自然的物质文化、技术志的研究;把有关自然的生产作为维持生存最低限度的活动进行探讨的研究;作为风险分散战略的多资源适应的自然生产论研究;从商品经济、货币经济的对应中寻求生产复合意义的自然生产论研究(菅丰)。从这些研究的内容和成果上,可以看出,皆是从生态的、经济的侧面,作为“量”的问题来进行研究的,从而致使有关生产的质的问题一直被忽略。

关于“质”的方面,主要是松井健“次要的生产”研究,探求生产活动的“质”问题:1)从生产到消费是直接相连的;2)与自然保持紧密关系的;3)在单纯的技术水准中要求具有高难度的技法;4)不能还原为简单的经济性的意义;5)受到空间性、时间性的限制;6)通过身体性,可以深刻地认识到自然与人的相互作用之本来的位相关系(菅丰)。菅丰肯定了松井健关于“次要的生产”概念与分析,并指明“内在的乐趣”是开始或继续进行生产和劳动的原动力。

第三个时期是关于“环境民俗学”的研究。野本宽一在其《提倡生态民俗学》中已有提及,并认为生态民俗学是环境民俗学研究的最主要内容和趋势。然而,将环境民俗学发展开来的却是鸟越皓之先生。他以对滋贺县琵琶湖的研究作为基础,提出坚持抽出生活者内在理念之立场的“生活环境主义”2概念,此概念是为解决居住者的生活问题,同时也反映了以生活者内在理念为基础的实践性意义。以这样的视角及主义,在民俗学中形成的研究即是“环境民俗学”(菅丰)。

鸟越认为,环境民俗学就是从民俗学的视角,对具有如此意义的“自然环境”(被加工的自然环境)和人类之间关系的巧妙机关进行研究的领域(鸟越皓之),并指出了环境民俗学研究的三个领域:人类“利用”自然环境;人类与环境“共生”;以环境为媒介的“人类相互的关系”。鸟越从加于人类之手的自然环境和人类之间相互的关系入手的研究方法,为环境民俗学成立的可行性奠定了基础。

日本关于自然的民俗研究,可谓是“以传承的民俗为基础,对现代的问题进行探讨的实践性尝试”(菅丰)。因此,在现代社会中,有关对自然的民俗研究,恢复了日本民俗学对现实社会作贡献的实践性研究方向,从而也确立了有关自然的民俗研究所应有的地位。

二、中国的环境民俗学研究概况

关于中国的环境民俗学研究,从环境民俗学的提出到发展至今仍较鲜见。至今为止,就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仅有乌丙安和江帆两位学者对“生态民俗学”进行了论述。

(一)乌丙安的“生态民俗学”构想

1994年,乌丙安以文化人类学关于旧大陆我国北方农耕文化类型的研究为契机,点明了文化人类学在对中国北方麦黍、南方稻米的农耕文化分野的研究中,忽视了“对形成两大农耕文化分野的生态环境解析”,指出“从生态民俗文化的视角考察中国北方农耕文化,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从而以生态学中的食物链为桥梁,认为“联系食物链的有关民俗文化,叫做生态民俗。这是中国最早关于生态民俗的提法。

1999年,乌丙安在其所著的《中国民俗学》中,明确地将民俗划分为四个大的类别,(1)经济民俗:包括自然生态民俗、物质生产习俗、交易和运输民俗、消费生活民俗;(2)社会民俗:包括家族与亲族民俗、乡里社会民俗、都市社会民俗、个人社会仪礼、婚姻的民俗传承;(3)信仰民俗:包括传统的迷信与俗信、岁时节日与信仰习俗;(4)游艺民俗:包括民间传统文化娱乐活动及民间竞技4。这是国内学者在对民俗事象的把握中,首次将“自然生态民俗”作为一个细目明确地提出来。

2002年,在意识到生态民俗研究的重要性之后,乌丙安有了构建中国生态民俗学学科的构想。他认为,中国现代民俗学在繁荣发展的历程中已经积累了大量有关各民族人与大自然、人与动植物关系的民俗资料,这些资料和它们的民俗原形态,都和生态学的许多重要课题有着深层次的相关性,同时,这些关于生态的民俗对于认识我国人与自然关系的悠久传统有不可估量的价值。5于是,他提出构建“中国生态民俗学”的学科设想,并从生态民俗学的视野、植物生态民俗、动物生态民俗、自然周期生态民俗、人类在食物链中居统治地位的生态民俗五个方面,论述了确立中国生态民俗学学科研究的重要意义。

(二)江帆的“生态民俗学”构建

在认识到“生态民俗学”研究的重要价值之时,江帆的《生态民俗学》一书将“构建生态民俗学学科”这一构想变为现实。江帆通过生态学视野中的民俗文化,生态学的人文转向与生态民俗学的提出,围绕民俗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证:阐述了生态民俗学的研究视角与特点,并就民俗生成的生态型本原、经济民俗的生态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对社会民俗、精神民俗、游艺民俗等内容进行了生态学视角的解读,系统阐发了生态民俗视角的多元视角及生态文明时代的生态价值观等。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性边缘学科,生态民俗学具有学科的综合性、理念的整体性、研究的实用性等主要特点。

《生态民俗学》从两部分阐明了民俗学对现代环境问题的主要功用,即运用民俗学已有的知识系统对有关生态的地方性知识进行描述与诠释;对民俗学者研究方向及其关注的主要问题进行引导。在对第一个功用进行阐述时,作者以“功能生态位的视角”指出,民间信仰与禁忌中包含有民众对地方物种持续存在与永续利用的观念,这些观念内化为历代民众的精神信仰和行为规范,并以习俗的方式传承下来,从而保持和维护了生态平衡,民间信仰的主要功能就在于维护和调节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在这里,作者以生态视角来理解民间信仰与禁忌的作用,阐明了民俗之于生态系统的维护功能,并积极寻找其现实意义,这为我们对民俗学的研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在对第二个问题进行论述时,作者指出民俗价值观的指向,从来都密切关联着人类的生存需求,因而对于民俗价值观的探寻,唯有回到人与自然关系上来探讨。

作者通过对以上两方面的论证,既希望通过民俗学对环境问题的理论探索,构建对民俗事项以生态学观点来研究的学科视角,也希望借助于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让民俗学走出停留在发现问题、描述问题和解释问题上的研究困境。

三、日本环境民俗学研究带来的思考

从以上关于日本环境民俗学的研究概况中不难看出,日本的环境民俗学正逐步朝着学科理论、实践的建设方向不断前进着,有关人与自然环境的民俗学研究成果也愈加丰硕。由此可推测,有关人与自然环境的民俗研究,将是未来民俗学研究的主要趋势之一。而国内关于环境民俗学的探讨与研究仍然较少,就目前的情况看,主要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探讨上。其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过程中,并不乏与自然环境相关的民俗事项。

然而可喜的是,国内学界对长期忽视的民俗事项的生态学视角研究,开始有了普遍的关注与回应,并于2007年10月27-28日,在北京召开了“自然环境与民俗地理学”中日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师范大学的色音教授指出,自然环境与人类民俗文化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人类的社会行为始终受到各种知识系统的规约和引导,除了普同性知识外,各民族各地区的地方性民俗知识,一直在潜移默化中规约和引导着不同人们群体的社会行为。因而推动民俗学与环境科学、地理学的交叉研究,提升民俗学者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并进行国际前沿学术交流就成为一个热门6。此次大会就自然环境与人类生存、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资源利用与民俗知识、地理空间与民俗空间、环境演变与文化变迁、自然灾害与灾害民俗、区域环境与生态移民等7个专题展开了讨论,并对自然环境与民俗地理学的前沿理论和具体个案研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虽然这只是一个“自然环境与民俗地理学”的学术探讨,但我们可以从中嗅出国内民俗学界对环境民俗学的关注与探讨势必将“流行”开来。然而,从日本环境民俗学已有的研究来看,笔者认为,我们在用生态学视角、环境学视角等对民俗事项展开研究时,不能忽视人作为自然的主体这一关键要素,可借鉴日本业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摒弃其中的历史还原论、预定调和论等缺陷。同时,我们也要根据国内自身的具体情况,思考在国家建构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民族文化生存的重要性与当地民俗地方性知识的作用,摒弃传统的“生态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等陈腐观念,虑及我国多民族的文化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特点,关注我国民俗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的人文关系。从而使环境民俗学的研究在解决社会发展、环境危机等问题时,为当地居民提供可依据的理论知识,使环境民俗学成为中国现代民俗学发展道路上走出的“实践性”一步。

注释:

1.本文所参引之日本主要文献:菅丰《关于自然之民俗研究

的三大潮流》,野本宽一《提倡生态民俗学》,鸟越皓之

《试论环境民俗学》,皆为课堂使用资料,即将在中国发表

2.生活环境主义,指在理解和处理环境问题时,重视生活者

的生活实践活动以及由此得出的对环境的态度。宋金文,

《生活环境主义的社会学意义――生活环境主义中的“生

活者视角”》《河海大学学报》,2009年6月第Ⅱ卷第2期

3.乌丙安,《生态民俗链和北方民间信仰》,《民俗研

究》,1994年第1期

4.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5.乌丙安,《论生态民俗链:中国生态民俗学的构想》,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5月第24卷第3期

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范文第4篇

关 键 词:体育文化;民俗体育;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汉水流域;移民

中图分类号:G80;C9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3)02-0019-04

地质结构及外在的天气、气候等原因导致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十分有限,进而严重制约了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了优化水资源配置,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南水北调工程应运而生。其中线工程以汉水流域中部的丹江口水库作为水源地,以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176.6 m,蓄水位170 m的最佳比选方案[1]。与此相应的是移民工程的启动,此次动迁安置移民总数约为33万人,动迁地主要集中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十堰市、郧县及河南南阳的淅川县等地,而安置地涉及汉水流域的各个地区,此项移民工程已于2010年8月前后完成。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及移民工程的完成,对促进华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与此同时也造成汉水流域各地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对流域内各县市区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变迁也产生了直接影响,尤其是对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体育文化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为了进一步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所产生的影响,笔者于2011年2月15至20日春节期间考察了十堰市丹江口浪河镇、郧县柳坡镇等地,于2011年4月3至6日考察了南阳市淅川地区传统的“三月三”庙会节,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当地原生民俗体育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剖析原委,以期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采取措施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文化生态的影响降至最低,维护汉水流域固有的文化基因,减轻外界力量对民俗体育变迁的过多干预。

1 汉水流域的民俗体育

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按其地域文化特色一般可分为上游、中游及下游3部分。汉水流域上游地处陕西秦岭地区,多高山丛林,属梯田稻作农业文化区域。由于该地区多高山峻岭,交通欠发达,经济发展滞后,是我国中西部开发的联接地带。此地区以黄土高原为依托,由于雨水偏少,故只能以旱作农业为主,因而形成了长年对雨水的诉求,祈盼上天能普降甘露,滋润大地,造福乡邻,舞蹈成为人们与上天之间沟通的媒介,而最初为舞蹈伴奏的是罄与鼓。人们通过击鼓上通天地,祈求神灵的护佑,因此,形成多以鼓舞为形式的民俗体育,如天水的旋鼓舞、汉中的打锣镲、安康的花鼓坐唱、商洛的花鼓舞等,不同形式的鼓舞便是秦巴山区的人们为了适应农耕生产,将其心理意志、情感指向、思维模式、内在心智高度互融的结晶,将神秘的情感体验、互渗的思维方式在浓烈激扬的鼓舞中得以整合与宣泄,这种文化的多元造就了人们价值观的多元[2]。人们希望通过以此种活动形式得到神灵的恩赐,达到造福人间的目的。

汉水流域中游地区主要以丘陵为主,属丘陵稻作农业文化区域,经济相对发达。由于此地集中了周朝的“汉阳诸姬”古方国,因此造就了多座历史文化名城,如襄阳、南阳、随州等,是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久以来形成了富有古城风韵的多以灯舞形式为主的民间娱乐性传统活动。如郧县的凤凰花灯舞,南阳的云彩灯舞,十堰的秧歌舞,襄阳的双人旱船舞,宜城的麒麟送子舞、赶象舞,随州的花鼓舞等。这些民俗体育多带有宫廷礼仪之风,是庙堂祭祀娱乐形式的延伸,宣扬古代太平盛世及民众同乐的场景,蕴含了汉水中游居民迥异的文化性格与内在精神,由此也彰显了汉水流域民俗体育的包容性和同一性[3]。人们在各种节庆假日期间载歌载舞,走亲访友,以此种形式庆祝丰收,祈福禳灾。

汉水流域下游以江汉平原为主,多湖泊,属平坝稻作农业文化区域。由于此区域雨水充沛,物产丰富,因此经济比较发达。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此地区的居民世世代代以在宽广的平原耕种及江河湖泊中打渔为生,因此对大地及湖泊产生息息相关的情感,对大自然的恩赐产生虔诚的崇拜,通过一种具有普遍模式的生活化、仪式化的传统体育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4],因而形成与大地湖泊紧密联系的民俗体育项目,如荆州的滚灯舞、潜江的草把龙灯、安陆的麒狮舞、云梦的三节龙·跳鼓舞、武汉地区的高龙舞等,人们通过此种活动形式在传统节日表达对大自然的崇拜,以期缩短与神灵之间的距离,祈求神灵的庇护。

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水流域民俗体育的影响

2.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改变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的原生态

中国有句俗话: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环境造就了表现形式和内在特质迥异的地方文化,而生活在该地域的人深受这一特色地域文化的浸染,也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5]。[6]认为,中国社会从基层上看是乡土性的,即对世居地的依赖性,人员的不流动性;聚村而居,村落间存在“孤立”和“隔膜”;重“规矩”而不重“法理”。这种对世居地的依赖性及村落的“孤立”居住,正是民俗体育文化产生的沃土。然而,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极大影响了汉水流域大部分地区,如动迁地湖北的十堰市、丹江口市及河南的南阳市等地,这样大规模的人员流动,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有社会的乡土性,同时也彻底改变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体育生存环境和文化空间。移民后的居住房屋结合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整体规划,这一规划显然难以逃脱对土地资源节约利用与规模效益的考量,建设时大量借鉴城市建设模式,“迁村并点”、“居住集中”等规划思想表露无遗,外在的整齐划一彻底打破了居民原有的和谐感和空间体验,而对农村聚居特色与乡土文化的忽视甚至破坏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7]。除此而外,移民还造成了原有农村血缘模式的淡化,同时也削弱了宗族传统的内控力,这些外在生态环境的改变显然对原有民俗体育项目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如流行于十堰地区的玄武灯舞、凤凰花灯舞及南阳地区的云彩灯、丁河高台、打春牛等,这些极具地方民俗特色的体育活动,在大量原住居民搬迁后呈销声匿迹的趋势。

2.2 库区原有民俗体育文化的消失与变异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筑坝蓄水对汉水流域的外在影响是丹江口水库上游的大片地域被淹没,而水库下游大片地域的水流量将受到一定的影响。这种变化将彻底改变与汉江水资源息息相关的民俗体育传统活动方式,如汉水流域上游安康地区的纤夫舞。这种与码头文化相伴而生的民俗体育活动,是以两岸纤夫生活形态及沿江地理风情为蓝本,形成极具纤夫生活特色的舞蹈,动作形象逼真、气势磅礴、跌宕起伏,舞蹈表演突出汉江儿女迎难而上的粗旷表现,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是汉水文化风情有力的历史见证。但随着丹江水库堤坝的抬升,汉江上游水面渐宽,水流变缓,大型现代机动船只可自由通行,彻底改变了沿江两岸纤夫的生存方式,同时也使纤夫舞丧失了自己的活动主体。另外,在考察中了解到,随着库区环境的改变及大量移民的迁徙,使得库区原来极具民族特色的民俗体育活动逐渐消失,如库区十堰竹溪的打莲湘、南阳淅川的丁河高台等民俗体育活动,由于起源地被淹而脱离原有的活动场景,从而导致与现代生活的隔阂逐渐拉大而淡出人们的视野。诚如冯骥才[8]所说:“现在中国每一分钟都有民间文化在消失,速度真是太快了。”

2.3 移民对祖籍地与迁入地民俗体育文化的双重影响

纵观历史上的多次移民现象,其共性规律便是搬迁易,扎根难。因此,移民到新家园后如何建立新的社会关系,如何适应新的谋生方式,如何传承原有的传统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文化间的交融是长期、润物细无声的,而且总是弱势文化向强势文化靠拢、落后文化向先进文化渐进,因此,移民后的民俗体育能否在移民安置点顺利扎根并生存下去,必将受到多种外界因素及自身条件的限制。如乾隆至道光年间汉水谷地与秦巴山地接纳了大量川楚移民,移民也将龙舟竞渡的习俗带到了陕南地区,但该习俗只存在汉水沿岸,与移民的地理分布并不完全一致,这主要由于陕南地区地势险峻,河流湍急,这一外在的自然地理环境迫使移民放弃了原有的龙舟竞渡习俗,而汉水流域上游的安康、城固等地因河道开阔,水流平稳,因此龙舟竞渡习俗也就顺理成章的生存下来了,应该说龙舟竞渡是川楚移民与陕南自然环境相楔合的产物[9]。

但不可否认的是,文化之间的差异仍然存在。外迁移民必然会对祖籍地与迁入地民俗体育文化产生影响,进而导致民俗体育文化产生相应的变异。外迁移民既不会将祖籍地民俗体育文化全盘带到迁入地,也不会全盘接受迁入地的民俗体育文化,而是将二者进行了相应的优选,即将迁入地的自然、经济环境相适应的民俗体育文化接受下来,与祖籍地的民俗体育文化产生文化整合,形成了既不完全同于祖籍地,又不与迁入地一致的特有的民俗体育文化[10]。在南阳淅川“三月三”庙会节考察中发现,流行于汉水流域的旱船舞,就是世居在汉江两岸的居民迁移后为适应陆地生活而形成的具有水陆两性的民俗体育活动形式。旱船舞的表演以仿真为主,把各种水上行船的生活拿到地面进行夸张处理,达到虚实结合的再现性艺术表演效果。如表演中的拔锚、起船、拨水、大回水、拨浪、搁浅、卧船、翻身、跨船、下锚等动作,浓缩了地方色彩的民间舞蹈风格,活泼生动、富有情趣和美感。可见,不同地域形成较为相近的风俗显然与移民具有一定的关系,各地移民为了生存需要,无形之中接受了原住居民的风俗。

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水流域民俗体育影响的成因

3.1 文化生态变迁的后遗症

广义的文化生态是指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所显露的美好的姿态或生动的意态,是随着社会发展而能和谐共存的文化存在形式[1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改变了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已经成为一个既成事实,外迁移民时按照新农村建设进行的居住条件的统一规划,更是彻底搅动了民俗体育文化的生存场景,城镇化建设也促使原有“乡土社会”的整体转型,市场化、商业化的氛围越来越浓厚,人际关系也日渐疏远,以血缘、地域关系为根基的认同感、归属感逐渐淡薄,进而导致传统的感召力逐渐低下,这就是韦伯所说的文明的理性化和“祛魅”的进程[12]。迁移后形成的现代化趋势对文化生态的持续、渐进性改造必然导致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的变异。如果这一变异过程能够与时代节律产生良性互动将会为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注入全新的因子,进而产生耦合,促进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否则,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必将走向衰亡。

3.2 打破了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圈的天然屏障

钱穆说:“各地文化精神之不同,穷其根源,最先还是由于自然环境之区别,而影响其生活方式,再由生活方式影响到文化精神。”因此不同的地域往往会形成迥异的民俗文化圈,在这一文化圈中,民俗文化会以相对独立的内容和方式存在于特定的族群之中,造成这一文化差异的根源在于家庭或家族制度的不同、村落或外在自然环境的不同、行政区划或语言(方言)的不同。这些差异是该文化圈得以存续的前提条件,一旦外部条件产生变异,该文化圈的存续也就岌岌可危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对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圈的首要影响是外在自然环境的破坏,丹江口水库堤坝加高蓄水后将淹没大片陆地。显而易见的是移民成为解决库区居民生活的最佳途径,而移民措施自然导致宗族及行政区划的区隔、居住环境的变异,进而也会影响到原有民俗体育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及其内涵,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特定的地理环境是我国民俗体育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也决定着民俗体育的地域性和丰富性。由于迁移地基本是按照城市化建设的模式进行的,即大量居民规模式集中居住,使得迁移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从乡土型转变为城镇型,而原生态民俗体育是在散居闭塞的居住模式下形成并发展的。因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打破了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圈的天然屏障,使得民俗体育的发展失去天然的自我保护环境,其最终结果必将走向灭亡。

3.3 迁移后新旧居住地的隔绝造成传承日渐式微

[6]认为:“以农为主的居民,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可见,迁移对世代以农耕方式为主的居民来讲,是一件迫不得已的事。在考察中发现,南水北调工程迁移居民中,绝大多数是接受过现代文化熏陶的中青年人,而一些年长的居民处于对养育自己土地的眷恋及祖先血缘的敬仰选择了暂时就近留守。因此,形成了熟练掌握民俗传统体育的老年人留守原居地,不甚了解或完全忽视原生态传统文化的中青年人居住新迁移地区的局面。这样就形成迁移后新旧居住地的隔绝,造成汉水流域民俗体育传承日渐式微。另外,迁移地现代经济模式的发展已经打破了汉水流域以农耕经济为主的单一经济模式,农村经济结构呈现多元化发展。由于迁移地大多在交通便利的平原地区,且毗邻中心城市,造成年轻人对多种现代文化形式的向往,对本土文化缺乏认识,对传统艺术的继承兴趣有减弱的趋势。由于大部分原生态民俗体育都属于行为民俗,其传承方式主要是通过老一辈对年轻一代的“言传身教”。但随着迁移地社会进程的加快,交通的便利造成大部分中青年人常年在外务工,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大城市现代的文明,从而对于传统文化意识逐渐淡薄,对于村落民俗信仰仪式中原生态民俗体育了解的热情和兴趣降低。一些在幼儿阶段早期好玩、好奇、好热闹的心理会参与原生态民俗体育,但是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失去了解和参与原生态民俗体育活动的热情和兴趣,造成传承的人群逐渐减少。随着留守在旧居的原生态民俗体育项目传承人逐渐逝去,使得汉水流域极具民族特色的地域性原生态民俗体育传承出现断层,民族传统文化面临消亡的境地。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湖北省乃至整个中部地区在三峡工程后的又一个大的水利工程,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北方缺水问题,因此方案的提出需要站在我国21世纪长远发展的高度与汉水流域区域文化及经济发展的前景来周密计划。遗憾的是政府在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时考虑更多的是对汉水流域中下游环境的影响,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也仅限于对地下文物的考古,而较少考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整个汉水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俗文化与民俗体育所产生的影响,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因此,本研究通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水流域民俗体育的影响及其成因分析,以引起各位同仁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同时引起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保护与传承汉水流域民俗体育,发扬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众的文化自信和维护我国文化的多样性。

参考文献:

[1] 高永年,高俊峰.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流域生态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J]. 地理科学进展,2010,29(1):59-64.

[2] 胡小明.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多元价值[J]. 体育学刊,2007,14(8):5-9.

[3] 刘旻航,付玉坤. 民俗体育认知研究[J]. 体育学刊,2010,17(1):84-87.

[4] 赵红艳. 体育崇拜的文化学释义[J]. 体育学刊,2009,16(3):23-25.

[5] 胡小明. 胡说体育文化[J]. 体育学刊,2010,17(3):1-6.

[6] . 乡土中国[M].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96-98.

[7] 曾山山,周国华. 地理学视角下的国内农村聚居研究综述[J]. 人文地理,2011,18(2):68-73.

[8] 陈永辉,白晋湘.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我国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J]. 体育学刊,2009,16(5):91-94.

[9] 张晓虹. 清代移民与陕西汉水流域民间风俗的嬗变[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17(3):91-100.

[10] 倪依克,胡小明. 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J]. 体育科学,2006,26(8):66-70.

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凤凰乡村旅游 竞争力 旅游活动

一、乡村旅游概述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在20世纪不断发展成熟,变成非常普及的旅游活动,并逐渐融入文化旅游、生态旅游而成为高端的新兴旅游方式。目前在欧洲全部的旅游活动当中乡村旅游占据的份额高达15%~26%,尤其是法国非常盛行乡村旅游,仅仅是乡村旅馆创造收入就占据了1/4的法国旅游总收入。乡村旅游已经成为现代旅游行业的一个新型增长点和爆发点,其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①是现代乡村旅游市场出现了新的需求趋势:一方面是现代流行的社会旅游拥有综合性消费需求,传统单一形式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以及难以产生显著的吸引力;与之相反,综合性的旅游项目和目的地,由于能够满足旅游者体验性、享受性、娱乐性和知识性等多个层次的需求而激发旅游者强烈的参与兴趣。另一方面是追求特色项目。当前流行的潮流旅游方式在于提供给旅游者极具个性化的生活方式,满足其特定的目的和兴趣,而特色旅游项目恰好能够迎合诸多旅游者的实际需求。第三方面是回归自然,能够追求和享受自然的原生状态。第四方面是强调积极主动的参与。②从乡村旅游的产品层面来看,乡村旅游创造的产品兼具文化旅游、度假旅游和观光旅游三位一体的特征,又拥有融合特种旅游、享受旅游和健康旅游为一体的能力,由此,乡村旅游作为综合性的旅游活动,能够同时满足旅游者诸多个性化需求。

我国的乡村旅游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产生的大背景是国家开始实施改革开放以及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伴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黄金周和双休日制度的普遍推行以及村村通公路工程的大力推行实施,乡村旅游达到迅猛发展,全国有超过1/3的农村贫困人口从乡村旅游活动当中获得好处,其中有超过2000万人因此而摆脱贫困。当前国内乡村旅游项目已经形成了以下4种成熟的模式:景区依托型(例如黄山风景区周边的宏村、西递)、都市依托型(例如成都农家乐、北京民俗村)、旅游线路依托型以及农村依托型(例如贵州的特色村寨,江苏乌镇、同里、周庄)

二、凤凰乡村旅游项目的发展趋势

湘西凤凰处于湖南西部区域和黔、湘两省的交界区域。它是西部的云贵高原向着江南丘陵的中间过渡区域。凤凰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比较高,生态环境保存良好,生物资源异常丰富。凤凰地区还拥有迷人秀丽的山水风光,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丰富的特色旅游资源以及政府对当地旅游行业的极度重视,使凤凰地区的旅游产业拥有了超越常规的跨越式发展速度。湘西自治州、怀化、张家界依托自身的特色旅游资源大力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并精诚合作,构建了初具规模的“大湘西旅游圈”,而这个旅游圈的中心正是凤凰景区,凤凰地区的旅游产业得以高速增长。而乡村旅游作为既时髦新颖又古老传统的旅游活动,逐渐成为当前旅游者的追捧热点。广阔的乡村变成了旅游活动的目的地,乡村民俗、乡村风光、乡村生态、乡村生活等变成了旅游活动的客体对象,极大地丰富了旅游活动的项目种类和产品系列,旅游者获取的旅游体验也能够更加全面。景区周边地区乡村旅游活动的高速发展为凤凰地区的农村经济创造了新的发展途径,同时也为该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地转移的工作机会。要想开发与管理独具民族文化和民族特色的旅游资源,就必需会管理、有知识、懂民俗民风的本地人才主动参与。但大量的实地统计调查发现,大多数精通该区域少数民族风情的农民,拥有的知识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而接受了中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往往不甘心局限在山区的村寨,不愿意从事少数民族的风俗研究工作。基于这个原因使得凤凰景区核心周边自发形成的乡村旅游项目普遍出现了简单的克隆现象,乡村旅游景点往往只有短暂的生命周期,进而制约了凤凰旅游的健康发展。

三、提高乡村旅游竞争力的对策

旅游产业隶属于关联性和带动性极强的复合型社会文化产业,其本质内容有“住、吃、行、娱、购、游”六大要素。所以,旅游产业的竞争力也表现在多个方面,影响竞争力的因素复杂而繁多,乡村旅游更是如此。综合国内外成熟的乡村旅游项目的发展经验,其核心竞争力包括了基础设施、产业链延伸、产品、营销和人才等方面,其提升策略和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7个方面。

1.重视文化兴旅和乡村特性的长期延续,提高乡村旅游产品对于游客的吸引力。

乡村旅游最为主要的消费者是广大城市居民,在当前乡村旅游的发展当中,必须时刻强调和凸显旅游项目的乡村特性,有效地避免重蹈新农村建设当中出现过的盲目商业化和城市化的覆辙。具体而言,有四个方面对策:①有机结合历史民俗,强化旅游产品的历史特性。②结合生态环境,强化旅游产品的生态特征。生态环境作为乡村旅游资源的关键构成部分,也是其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基础。③结合现代科技,强化旅游产品的现代农业理念。现代农业旅游利用农村开展农业生产的天然优势,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规划农村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进行,构建了集生产、科普、科研、观光、销售、品尝、加工等为一体综合化的乡村旅游项目模式。④结合休闲度假,强化乡村旅游产品的休闲内涵。

2.强化旅游产业链的纵深化和本地化,提高乡村旅游行业的总体凝聚力

所谓旅游产业链的纵深化和本地化,即为指在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当中,重视利用农村的原生资源包括富余的人力资源和各种自然原材料等,以旅游行业为龙头行业,合理配置和优化相关产业,在本区域销售和生产绿色的农业产品,形成相对完整的农村产业链,尽可能地使更多的旅游收益截留在本区域内部,规避乡村旅游行业发展的飞地化。要想实现旅游产业链条的纵深化和本地化,需要做到:旅游产业的综合性特征决定了组成乡村旅游行业总体链条的各个行业应当协调统一地发展,即为乡村旅游必需的诸多要素应当齐全,否则就可能直接制约和阻碍乡村旅游行业的总体竞争力的提升,而这也正是目前绝大部分农村地区极度缺乏的。所以,大力培育和发展本地旅游企业是首要选择,在不断健全地乡村旅游行业链条的前提基础上,合理优化和配置产业链条内部的行业数量、行业结构和总体质量,保障产业链上各个环节都能实现提供保质保量而物美价廉旅游产品的能力。

3.健全配套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乡村旅游的接待能力

当前国内绝大部分农村地区在配套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层面远远落后于城市,极大地限制和阻碍了乡村旅游的接待能力和接待规模的发展。所以,应当长期坚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政府主导的总体指导原则,尽可能发挥政府在整合资源、完善政策、优化环境、制定规划等诸多方面的带头作用,鼓励和引导诸多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不断推动旅游行业配套设施和基础设施管理的社会化、经营的市场化和投资主体形式的多元化。与此同时,坚持协调推进、重点突破,着力建设制约和阻碍乡村旅游行业发展的配套设施和基础设施项目,带动社会事业、交通设施、生态建设、新农村建设和服务业发展全面发展,争取从多个角度健全以景区设施、交通、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建设设施和综合配套设施为主要内容的配套设施和基础设施,以提高乡村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4.强化人才引进与教育培训,提高乡村旅游的基础支撑力

当前乡村旅游发展过程当中的突出问题在于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主要体现在部分旅游项目服务意识差、服务水平低、卫生条件差等层面。要确保乡村旅游的长久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有效地提高服务质量是重点,不仅要强化基础硬件设施建设,还要加强旅游相关的基础软件设施的建设,在大力引进旅游管理人才的同时,重视该区域各个层次的旅游人才的专业培训与教育。其中,对于高水平、高素质的本土旅游经理人员、旅游行政人员,应当应用各种优惠条件吸引人才,而对于旅游服务人员和经营者则应当强化相关的专业教育和培训。针对目前乡村旅游行业工作人员的总体素质现状,在引进人才和进行培养教育时,应当拓宽工作思路,灵活地运用各种有效地措施,激发各方参与当地旅游行业的兴趣和积极性,有以下2个方面的具体做法:①大力引进与教育培训乡村旅游人才。②对于乡村旅游的管理人才、经营人才、规划人才等稀缺的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可以与相关的旅游院校进行合作来完成。

5.强化景区内部社区的参与力度,提高乡村旅游的和谐氛围

由于对乡村环境保护、农村社区总体发展、村落维护、旅游利益分配等诸多问题缺少合理的部署和考虑,明确乡村旅游产生了不少人与社区、人与自然、社区与社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问题。所以,应当构建有针对性的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体制,合理设计社区参与旅游的机制和科学的利益分配模式,强化景区内部社区的参与力度,促进乡村旅游协调健康的发展。

四、结论

乡村旅游竞争力的提高涉及到农村社区、企业、农户、政府等诸多利益相关方,其实际的影响因素繁多而复杂,并且各个地区在市场需求、旅游资源等层面也存在明显差异,这就决定了国内乡村旅游的竞争力的提高策略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依靠传统的惯性思维和单线增长模式,应当其当作长期的系统工程,而且与时俱进地寻求创新发展和思维突破。上述章节从硬件设施建设、产业链延伸、产品开发、社区参与、人才培养和引进这5个方面提出了提高我国乡村旅游竞争力的对策,其主要为探索层面的框架性研究,关键目的在于指明方向而不是解决问题,相关的深入研究尚待实施。

参考文献:

[1]张建宏.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农业经济,2006(12).

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范文第6篇

【关键词】农家乐;发展概述;问题;发展路径;展望

1农家乐旅游发展概述

农家乐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我国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它是以农村和农业生产为载体,结合应用农户庭院、农场、鱼塘、果蔬园等场地,在农村、城郊以及一些旅游景区周边发展起来的,以提供和展示风土民俗、当地文化、农业生产等为特色的旅游形式。农家乐旅游的发展既可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质量,也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1.1国外农家乐旅游发展概述

19世纪末期农家乐旅游开始在西方出现,泛称为乡村旅游,目前国外农家乐呈现出休闲农庄和各地方乡村旅游综合发展的趋势,逐步集乡村的田园观光和休闲娱乐为一体,以综合发展各种类型的旅游活动来招徕游客。直到20世纪中后期,国际上比较早的英国乡村旅游兴起,开始出现“田园城市”这个概念,英国的乡村旅游在政府的资助下开始迅速发展。相比较英国,法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后期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美国农家乐旅游是理论先行,政府的作用微弱,即便如此,美国的乡村旅游却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日本农家乐旅游是20世纪中期开始发展,提倡农家乐作为振兴乡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得到了民众的认可和支持。在欧美国家,乡村旅游已进入了规范化的发展轨道,并已形成规模化发展,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1.2国内农家乐旅游发展概述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农家乐”旅游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兴起的,起源于农户在自家院落所创立的“农家乐”,起步较晚,随着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新的旅游模式——乡村旅游,农家乐旅游是乡村旅游的一部分,是更加注重农村特色、农业生产和生活的一种旅游形式,人们居住具有特色的农家屋,在没有噪音、没有空气污染的农家小院呼吸新鲜空气,追求农家生活带来的乐趣,享受“家”的感觉,食用农户天然种植的农家菜和农家饭,这使得农民在农业生产外有了一定的收益,成为乡村振兴和农村发展的新突破口,目前,我国各个地区的农家乐旅游开发已经向多元化发展,成为结合游客的观光、学习、康养、参观考察、休闲度假和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模式,农家乐主要以食用、采摘和购买各种农产品、感受民间传统气息、观赏节庆活动为主要内容,是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带动农村发展的新兴旅游项目。

1.3山西省农家乐旅游发展概述

山西省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特种农产品多样化,在政府的鼓励和扶持下农家乐旅游和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得到了长足发展,同时政府大力支持农业合作社、中小企业以及农村集体经济以多种形式参与农家乐旅游的发展,山西省把农家乐旅游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同时积极引导各地区结合旅游市场开发特色农家乐旅游产品。目前全省有农业科技示范园一百多个,农家乐旅游点六千多个,遍布全省各地区,结合当地特色形成了不同形式的农家乐旅游类型,有以提供住宿、餐饮、采摘、游玩为主要项目的休闲度假型;以提供果蔬、苗木、花卉等植物的观赏、采摘为主的园林观光型;也有集科教、环保、农业生产、民俗文化等为一体的民俗文化型农家乐。

2山西农家乐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山西省把农家乐旅游发展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村建设和促进城乡发展的重要工作,在政府支持和鼓励下,各地区的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大到企业投资建设的度假型农家乐,小到由农户家庭开发经营的客栈型农家乐,农家乐作为迅速发展的新兴旅游形式,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噬待解决的问题。

2.1基础设施不完善,存在安全隐患

在大部分由农户家庭开发经营的农家乐旅游点中都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情况,一些农家乐地势偏僻,外部交通条件较差,整体经济发展落后,基础的水、电得不到改造和检修,缺乏消防设施和基本的供、排水设施,部分厨房设备简单,污水排放不合理,有些农家乐的厕所卫生条件简陋,有些农家乐宾馆就是当地村民的住房进行了简单的改造和装修,不仅设施设备简陋,干净卫生也无法实现,更不注重对周边环境的打理,由于缺乏规范性和监管,农家乐的后厨卫生和食品安全存在隐患,这都影响了游客对农家乐的兴趣和滞留时间。

2.2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市场意识

农家乐旅游的从业者大部分是农村中、青年群体,整体文化程度不高,部分服务人员受教育水平低,没有进行专业的旅游服务培训,缺乏服务意识和旅游服务工作经验,导致游客对农家乐旅游的体验感较差。农户家庭经营的农家乐属于松散、粗放式的经营,小农思想比较严重,既没有跟同行的横向联合,也没有形成纵向一体化的销售网络体系,市场意识淡薄,形成被动坐等游客的现象,缺乏市场宣传和市场开拓意识,游客重游率较低,因此偶有欺客、宰客现象发生。

2.3服务内容同质单一,缺乏深度创新

农户家庭经营的大多数农家乐仅为采摘和品尝农家菜,菜品较少且缺少更新,提供的娱乐项目一般局限在采摘、喝茶、赏花、垂钓等活动上,服务内容同质且单调,日常这些较通俗的农家乐项目忽略了消费者多元化需求和追求健康休闲、放松自我的高层次需求,只有少数的休闲度假型农家乐可以把游览观光、传统文化、农业生产、民俗活动观赏以及休闲娱乐融合在一起。由于对不同乡村的民风、民俗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挖掘程度不够,且缺乏深度加工和创新设计,农家乐旅游功能单一,项目雷同,缺乏特色[4]。

3山西农家乐旅游发展路径探究

3.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安全卫生

基础设施是农家乐旅游发展的基本条件,安全质量则是农家乐发展的核心。近年来国家一直提倡新农村发展和建设,各地方政府也致力于新农村开发和改造,农家乐旅游应积极顺应大趋势,把握机会进行发展,对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行为给予高度支持,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农家乐经营者可以安装互联网和无线网络,更好的给游客提供便捷服务。农家乐是以“家”为单位提供旅游服务的,应该给游客以“家”的舒适感受,不必追求大而华丽,规模适度即可,无论是院落、住屋、厨房、厕所还是周边环境,都应该改进。

3.2加强从业者培训,培养市场意识

农家乐作为新型旅游形式,对从业者和服务人员也有新要求,当地政府可以借助农业合作社、专业培训机构或旅游院校组织举办专题讲座等培训活动,也可借助印制的宣传单定期举办宣讲宣传活动,以提高农家乐从业人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作为农家乐的经营管理者,对于经营理念和管理知识的学习也是必要的,如基本的旅游知识、营销宣传以及市场观念的转变等,可以在政府支持和引导下进行横向联合,不同质的农家乐进行联合营销,也可以和旅游企业进行纵向联合,形成营销网络,提高农家乐从业者的市场意识、管理理念和服务水平。

3.3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推动品牌发展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农家乐旅游应与时俱进,弱化和消除商业气息,跟上时代的步伐,因地制宜,挖掘本土风俗民情,创造有文化底蕴的、创新性的活动项目,着力把民间文化活动、生态资源、农事、文艺等元素和农家乐进行有机结合,增加活动项目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丰富农家乐的文化内涵,同时注重农家乐的包装和宣传,在政府引导和企业合作中形成有地方特色的品牌,采用现代化的运营机制,扩大品牌效应。

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范文第7篇

【关键词】张家口;民间舞蹈;分类;艺术特征

张家口地区自古为多文化聚焦之地,其疆域与河北、山西、内蒙古及北京相接,因而也在上千年的文化交流和互动中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格局。这一文化特征也影响到了本地的民间舞蹈文化,使其形成了多样性的特征,充满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张家口民间舞蹈文化受草原文化、长城文化的深厚熏陶,呈现出了细腻与豁朗的双重艺术个性,在多民族舞蹈文化的浸润之下,张家口民间舞蹈文化兼容并蓄、魅力无限、风貌独特。现今,在张家口地区,民间舞蹈文化得以传播与传承,成为了当地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散发出浓厚的地域风情。下文,笔者通过田野调查分析和文献资料分析,对张家口地区民间舞蹈的主要种类进行简要的概述。

一、霸王鞭

在张家口众多的民间舞蹈形式中,霸王鞭是非常突出的一种,主要集中在坝上的康保地区,是广受当地大众喜爱的戏剧舞蹈形式。霸王鞭在民俗文化活动中被保留了下来,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霸王鞭舞蹈欢快、豪放,与坝上地区的豪爽、粗犷的多民族文化相融合。霸王鞭舞蹈的节奏紧凑,舞姿大方,感染力十足,生动有趣,能够很快地调动气氛,成为当地极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关于坝上康保霸王鞭的具体产生年代,暂无确切的资料记载。大约在清乾隆、嘉庆年间,大量的移民涌入坝上地区进行开垦种植,并居住和生存下来。在此过程中,山西、陕西、山东等地的民众将故乡的歌舞带到了本地,并与坝上地区的本土艺术相融合。由大批移民带来的道情、秧歌、打坐腔等民间艺术形式,也在坝上地区得到了新的艺术改造,与数来宝等本土艺术形式进行了融合创新,形成了集演唱与舞蹈于一体的民间戏曲二人台。其中,霸王鞭就是二人台艺术中的舞蹈部分,舞蹈表演者要进行精心的装扮,配合绸带、扇子等舞蹈道具,载歌载舞、边唱边跳,热闹非凡。这种舞蹈形式在民间民俗活动中得到了传承,现在已经成为本地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二、插花落子

在张家口的尚义地区、张北地区都保留了插花落子的表演形式,并在民间得到了传播与传承。插花落子的伴奏乐器为大板和小板,其击打出的声音清脆动听,表演者自打自演、歌舞相随。插花落子的音乐节奏鲜明、舞点规整、姿态优美,在舞蹈表演过程中还会配合演出效果加入演唱内容,营造感染力十足的演出氛围。插花落子的舞姿轻快、唱腔质朴,表演者载歌载舞,在民间舞蹈中独树一帜。据相关文献记载,流传于尚义、张北地区的插花落子产生于明朝初期,是民间艺人卖艺乞讨的一种艺术形式。家境贫寒的民间艺人,在农闲时节走街串巷,手持落子边唱边舞,讨个欢喜吉祥,以换米面和赏钱。但是,在艺人乞讨卖艺期间的插花落子表演形式较为单一,表演内容也通俗易懂。后来,随着插花落子在民间的不断发展,民间艺人对其艺术形式进行了不断的丰富和创新,改良了插花落子的舞蹈动作。民间艺人不仅从武术中汲取了动作精髓,创造了插花盖顶、怀中抱月等经典动作,还从戏曲舞蹈中激发了创新灵感,创造出了龙中取水、辕门射戟等新的舞蹈动作。并且,这种民间艺术可以作为单独的表演形式,也可以与秧歌表演互相搭配,以吸引更多的观众观看,在民间民俗活动中生动灵活、富有趣味。

三、背阁和抬阁

背阁和抬阁主要流传区域为张家口阳原、蔚县一带,在这两个地区背阁和抬阁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在当地的方言中,阁为高的架子,背阁即表演者将一个2.5米高的架子背在身上进行舞蹈表演,通常由4人或者8人组成一组,进行集体表演。表演者均为男性,身着彩色的服饰,装扮成戏曲人物造型,手持道具将儿童固定在上面,一起配合演出,常在重要节庆表演,生动好看,吸引眼球。抬阁分为大抬阁、小抬阁,由人数多少来决定,低于八人的为小抬阁,十多人的为大抬阁,也均为集体性舞蹈,难度系数较高,对舞蹈表演者的综合技术能力要求较高。抬阁有的分为两层,有的分为三层,尤其是三层抬阁对于抬阁表演者之间的默契度和配合度有很高的要求。最上层的表演者装扮成戏曲中的人物,中间层的表演者藏在蒙布后面,最下层的表演者保持上层和中层的稳定性,以帮助他们完成高难度的舞蹈技巧。

四、打溜子

打溜子的流传区域主要是蔚县地区,打溜子是当地老百姓们较为喜欢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根据相关资料和文献记载,打溜子产生的年代较早,在清康熙年间在民间就已经非常受欢迎,成为百姓祭拜、庆祝的重要形式。在打溜子形成的初期,这种艺术活动多与封建迷信活动结合在一起,后来在传承的过程中融入了新的思想,演变成一种民间民俗活动,在春节社火活动中与歌舞器乐共同配合演出。演出队伍一般较为庞大,形成宏大的场面,男性舞蹈表演者腰间挎着鼓,女性舞蹈表演者手里拿着扇子,翩然起舞、自然生动,保留了民间舞蹈可贵的原生态风韵。蔚县的打溜子也分为文武两种,两种打溜子在表现形式上各有千秋,风格独特。文溜子的舞蹈动作较为文雅,所以舞蹈动作的幅度较小,看起来轻快活泼,生动韵美;武溜子的舞蹈动作较为奔放,舞蹈动作幅度较大,肢体语言夸张,追求风趣、奔放、热烈的艺术风格。所以,一种轻快活跃,一种跳跃活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增强了打溜子的观看体验。尤其是在重要的节庆日中,打溜子舞蹈表演成为了大众最为期待的艺术活动,在鲜明的音乐节奏的引领下,舞蹈表演队伍不断地变换动作和造型,形成了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五、打棍

打棍在本地也被称为武秧歌,主要流传于张家口高新区以及万全区等区域内,在这两个区域打棍舞蹈表演依然在民间可以看到。根据相关材料记载,打棍这种艺术形式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时期。最初是由一位擅长棍术的镖头创造的,他在观看民间秧歌表演时,发现舞蹈内容缺乏生动性,应该增添一些观赏性。他把这一想法与秧歌舞蹈表演者进行了沟通,随即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和赞同。人们邀请这位镖头一同改良秧歌的表演形式,并将镖头擅长的棍术融入秧歌的表演中,并在不断的艺术实践中进行改良和完善,形成了深受当地群众喜欢的民间舞蹈形式。所以,这种糅合了棍术技巧的秧歌也被称为武秧歌,被当地人叫做打棍。一般参与武秧歌表演的人数不会低于八人,武秧歌是一种观赏性极强的集体性舞蹈,舞蹈表演者的扮相也非常英俊,虎虎生威,头戴武帽,腰系带子,手持木棍,飒爽英伟。舞蹈表演者分成两组进行对峙,挥舞着长棍进行不同招式的变化打法,还加入了一些传统戏曲的武打场面,使秧歌表演的戏剧性和故事性更加强烈,观众的观看兴趣也被调动起来。当秧歌扭到最的部分时,舞蹈表演者就会被包围起来,打斗得更加激烈,更加精彩,棍术的招式也更加有难度,将舞蹈与武术融为一体,形成别开生面的宏大场景,在阵阵喝彩声中,给观众带来丰富的艺术体验。

六、结论

总而言之,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张家口地区,孕育了丰富的民间舞蹈形式,各种各样的民间舞蹈在张家口不同地区都散发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每一种民间舞蹈的产生和发展都与本地历史、文化、经济以及群众审美息息相关,也代表了本地文化的精髓。各种民间舞蹈汇集于一体,共同打造了张家口民间舞蹈丰富的艺术体系,也让我们对张家口民间舞蹈产生了更加专业和全面的认识,不仅能够从专业角度挖掘其内蕴的艺术特色,还能从传承角度加强对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播力度。除了前文分析的霸王鞭、插花落子、背阁和抬阁、打溜子、打棍之外,还有顶灯、蹦鼓子、打梆子等民间舞蹈形式在张家口各个地区得以传承,这里由于篇幅问题不再一一陈述。从丰富的民间舞蹈艺术形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张家口文化的多元性,这也给予了我们深刻的启示:对于民间舞蹈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工作,一定要植根于地区文化,注重民间舞蹈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能够以全面的视角去审视民间舞蹈的系统化研究,为张家口民间舞蹈保护和传承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路,开辟张家口民间舞蹈文化发展的新视野。

参考文献:

[1]贾凡.张家口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开发[J].作家,2015,(14):201-202.

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范文第8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 农民增收 SWOT分析

1河南荥阳旅游业概况

乡村旅游是传统农业的后续产业,主要指在乡村地域内,利用乡村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村渔牧业生产、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古镇村落等资源条件,通过科学规划、开发与设计,为城市人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健身等一种新的旅游经营活动。河南荥阳有自然人文景观230余处,5A生态风景区两个,国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3个,3A级风景区2个,省级名胜区1个。作为传统农业的后续产业,乡村旅游业的开展一方面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就业问题,减少贫困,增加农民的收入,缩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另外一方面可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由单一的农业转换成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乡村产业,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河南荥阳为例,基于SWOT模型,分析其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并以此为基础,对其如何更好地发展乡村旅游业然后以此促进农民收入和就业提出建议。

2河南荥阳乡村旅游的SWOT分析

2.1优势分析

2.1.1资源优势

荥阳西望古都洛阳,南眺中岳嵩山,北濒九曲黄河,东接省会郑州,农业资源丰富,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农业资源集聚。河南地处中原腹地,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荥阳也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荥阳是象棋的故里、郑氏的祖地、阀门之乡和建筑机械之乡,历史上,荥阳曾涌现出许多著名人物,社会贤达和仁人志士,战国时法家人物申不害、唐朝文人郑虔、晚唐诗人李商隐都出生于荥阳,宋代的王博文父子。荥阳拥有良好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底蕴,使得其发展乡村旅游具备了资源优势。

2.1.2地理优势

荥阳市是河南省距省会郑州最近的县级市,陇海铁路、310国道、连霍高速、郑州绕城高速横贯全境,形成铁路、公路、航空立体交通网络,这样的独特地理优势使得荥阳成为郑州及其近邻城区居民休闲度假的不二选择,而基于郑州及其近邻城区的经济发展和带动,荥阳近些年正在紧紧跟随省会郑州的发展步伐,积极地和郑州融合发展,使得荥阳乡村旅游业依托于省会的经济进一步发展。2014年荥阳共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740万人次,同比增长13.4%,实现旅游收入2亿元,同比增长24.1%,荥阳依托近郊优势,着力打造全域旅游圈。

2.1.3发展需求旺盛

2010年,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300美元,河南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500美元左右,“十二五”期间预计河南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10%。旅游消费需求将迈入大众消费阶段,旅游消费将成为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度假成为居民消费新趋势,国内旅游成为旅游市场的主体。这种趋势将促进旅游产业爆发性增长,成为扩内需、促消费、保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2.2劣势

2.2.1基础设施不完善,卫生环境亟待提高

乡村旅游业依赖于乡村环境而存在,但是由于乡村经济发展水平缓慢,导致乡村旅游为游客所提供的观赏条件落后于现代旅游业,比如垃圾桶,卫生间和售票口的设施不足,譬如孤柏渡飞黄景区,滑沙滑草是其主营项目,但是由于景区地处黄河边,风沙较大,许多游客忌惮于“漫天黄沙”而不敢尝试,如此一来,留给游客的印象较差。

2.2.2缺乏专业管理和经营的人才,景区活动形式单一

乡村旅游业正处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发展中,但是现阶段仍然避免不了缺乏专业管理人才的短板,景点内经营效率低,各个经营者经营管理的素质得不到提高,景区内秩序较为混乱。景区形式雷同,分布分散,景区不能带给游客足够的旅游体验。譬如丰乐樱花园,同样是观光审美型的乡村旅游景点,如何在其他同类型的旅游景点中脱颖而出是其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单一的观光审美容易使游客产生疲劳。

2.3机遇

2.3.1政策趋向

河南省省委省政府12年出台了《河南省“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明确郑州至开封、洛阳、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南阳、济源等城市的城际轨道交通线的贯通,将形成覆盖3000―4000万人口的核心都市旅游圈。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不断推进,一个覆盖全省、辐射周边、涵盖1.5―2亿人口的经济区域和市场空间正在形成。在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指导下,乡村旅游的发展势头日益强大。

2.3.2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需要摆脱单一的农业发展模式,把农业和其他行业有机结合,以其他行业的发展来带动农业的发展,一起来促进农业经济的提高。乡村旅游是新农村建设的途径之一,也是目前效果最为明显的途径之一,加强新农村建设和发展乡村旅游已经不可分离,乡村旅游因为其对于农业的开放和推介正在逐渐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乡村旅游业代表着绿色旅游,保护自然和与自然相和谐,随着国内外生态旅游的兴起,乡村旅游业以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参与其中。

2.4威胁

2.4.1可持续发展的维护

乡村旅游是引导更多的人类走出都市,走向乡村去体验乡村的旅游乐趣,随着客流量的增加,景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很有可能遭到大规模地破坏,甚至造成不可恢复的影响,如何在乡村旅游的同时维护好自然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如今亟待解决的问题。

2.4.2周边城镇的盲目竞争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促进新农村建设,但是在本不能创建乡村旅游的城镇建设乡村旅游景点的情况下,如果盲目跟随大流,不仅忽视了本地区的核心竞争力,而且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盲目跟随和竞争必然会阻碍当地经济的发展,所以,如何建立统一有序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来避免此类问题,是乡村旅游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关键。

3总结

乡村旅游可以大力促进当地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缩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同时,达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但是,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乡村旅游已经显出一些不足,各个地区在发展乡村旅游的时候,应该结合不同地区的发展的优缺点,避免盲目跟随大流,恶性竞争,应当努力发展自身的特色乡村旅游文化,把农业和旅游业更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对促进农民就业,农民增收起到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