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识

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小城镇;社区卫生服务;问题;对策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has a certain development, but in small tow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still exist in the urba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is not perfect evaluation standard, not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community service, and positioning unreasonable wait for a problem. The existence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urban community service in question, proposed the solution measure, hope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urba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value.

Keywords : small towns;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problem; 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R197.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近几年来,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行业有了一定的进步与发展,且发展态势良好。社区卫生服务行业的服务面在不断地扩大,卫生服务队伍建设以及服务能力均得到了进步与发展。但是中小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介绍了中小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中小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完善的评价标准。城镇社区卫生服务的水平的高低看的不是门诊量和治好率,而为转变城镇居民的不好的生活习惯,令他们的卫生保健意识有所提高。开展家庭病房,实行计划生育以及生殖保健的引导,令疾病控制走入中小城镇社区,令慢性病的预防与治疗逐渐朝规范化以及系统化发展。减少传染性的发生率和孕妇的死亡率以及婴儿的死亡率等,促使居民的期望寿命得以提高。

但是现阶段的城镇社区卫生服务,并未将社区服务作为政府推行公益性事业的具体表现,反而把它当成为获得经济利润的工具。因此出现了较多的经济投入,却是很少的效益产出,很多的居民都是到社区卫生所取看病,而卫生服务人员到患者家中实行上门服务的甚少。这对卫生所的服务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对卫生服务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现阶段的社区卫生服务虽然赢得了城镇居民的认可,但是有的卫生服务人员没有做好工作,令居民不是很满意。第一,没有对社区卫生的意义以及内容进行很好地宣传。伴随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城镇居民对保健意识以及卫生需求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然而居民对健康观念的改变以及为了健康所做的的投入,这在一定程度上均需要卫生工作人员的指导与帮助,特别为社区卫生服务此类新型的卫生保健的服务方式。第二,城镇社区的卫生服务功能做不到位,多数只是做表面文章,流于形式,应对上级检查。所以,社区的作用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社区的影响并不是很好。长期如此,城镇居民渐渐地就会不信任它。

(三)定位不合理。现阶段的社区服务并没有一个可以模仿的模式。因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立的总量不受控制,并且布局也不够科学,没有完善的设备,人员结构不合理,没有严格明确的规章等问题。所以,根本没有办法做到将预防当成基础,将保健当成目标,将医疗当成依托,将健教当成重点,将康复当成手段,将效率与质量融合的六大功能。但是,当前的城镇社区卫生服务几乎做不到上述内容;有的社区卫生服务关注治疗但是忽视了预防,注重经济收益忽视了医疗服务,没有明确社区卫生服务和个人诊所之间的不同,不利于城镇社区卫生服务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应对中心城镇社区卫生服务的不足的对策

(一)对社区卫生服务有一个正确认识。首先,了解卫生服务的内容。在一定时间里开展卫生预防与医疗保健以及家庭护理等讲座,宣传卫生知识,保障医疗服务人员全天都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护理等服务,组织专家进行会诊,给社区居民给予上门服务。所以,社区服务就要坚持一下几点:第一坚持“以人文本”思想与观念。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应该要为居民实行上门服务,实行连续性的、综合性的、普遍性的卫生服务;开通热线电话,将大夫和护士的工作电话号码公开,及时地对病人进行检查和引导以及治疗等,令居民在第一时间里就能接受到服务与治疗。第三,于社区中构建户籍制的家庭医疗服务的绿色通道,弄清楚城镇社区服务站和综合医院两者间的关系,科学利用城镇社区卫生所现有的资源。

(二)注重卫生服务的宣传力度。当前,世界各地均推行社区服务工作,然而,城镇居民对于该活动并不是很接受,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为城镇居民对卫生服务水平存有一定的怀疑,另一方面的原因为社区卫生的宣传力度不强,工作没有做到位。所以,想要将社区的服务工作推广出去,变为一项较好的服务制度,从此以后,要有计划、有目的地举行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城镇居民养成良好的行为与习惯,提高居民的个人健康意识与自我调节的技能,进而实现降低居民的生病率,达到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目标。此外,于健康教育过程里要增加导医与导药的内容等,使城镇居民能够及时地、有效地进行就医与抓药,方便居民服务成为中小城镇社区卫生服务的宗旨。

(三)注重人才发展及建设。卫生服务人员的素质与业务水平对卫生服务的开展有一定的影响。相关部门快速地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政策,构建全科医学专业,此外还要做好在职医疗工作人员的培训与再深造工作,没有固定的教学方式,将适应性与针对性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将社区居民经常出现的病症和多发病的诊治与预防以及治疗等当成重点,逐渐构建一支将全科大夫作为骨干,包括社区护士与公共卫生等各种专业卫生技术人员的社区卫生服务的专业队伍。除此之外,还要注重预防与保健队伍的建设。引入专业的人才来从事此项工作,还要对在卫生所工作的预防保健工作人员进行在职培训,改进与完善他们的工作环境,使预防保健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够更加稳定,转变重视医疗忽视预防保健的问题,使“预防为主”的方针能够在卫生行业中体现出来。

总 结:

近几年来,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行业有了一定的进步与发展,且发展态势良好。社区卫生服务行业的服务面在不断地扩大,卫生服务队伍建设以及服务能力均得到了进步与发展。但是中小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通过三方面即对社区卫生服务有一个正确认识和注重卫生服务的宣传力度以及注重人才发展及建设来应对中小城镇社区卫生中存有的不足,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改善中小城镇社区卫生服务提供一点借鉴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鲁文清,龙亚林,黄国爱.城镇居民社区医疗保险现状、问题及对策浅谈[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12).

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才队伍建设;双岗街道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其“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还没有完全实现,主要问题就是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缺乏相应的人才来保障社区卫生服务的展开。

一、概况

庐阳区双岗街道位于合肥市核心区北部,辖区面积2.67平方公里,设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截至2013年5月,总人口数为85914人。庐阳区双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业务用房4800余平方米,分为基本医疗区和公共卫生区,一体化管理辖区内的4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同时代管安庆路街道的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共计管理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

二、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

本文主要以合肥市双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编的和非在编的各类在岗卫生技术人员,以及中心管理的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相关工作人员为调查对象,共调查77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其中男性22人,女性55人。以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实际工作中的具体情况,包括学历结构、薪酬状况、培训情况等内容。

(一)人员情况

1.职称结构

目前,中心有职工37人,其中临床全科医师为13人,具有中级职称的为9人,具有初级职称的为4人;护士11人,具有中级职称的为2人,具有初级职称的为9人;其他相关人员13人(如药剂、预防接种、公共卫生等)。辖区内实行一体化管理的4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共计有医务人员34人。代管的2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共计有医务人员16人,见下表。

2.岗位结构

本次调查的双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和护士分别为19人、31人,比例为1:1.63,略低于规定的医护比例要求。

3.学历构成

人员文化程度主要以大专学历为主,人数为43人,占调查总数的55.8%。硕士及以上学历1人,本科学历有14人,占调查总数的18.2%;高中或中专学历有17人,占调查总数的22.1%;初中学历2人。大中专及以下学历人员占大多数;全科医师与护士的最高学历主要以大专为主,分别占到52.6%和67.7%。

(二)人力培训现状

1.培训情况

根据调查统计,在近三年的时期内,中心(站)卫生人员接受过岗位培训的为51人,只占调查总数的66.2%。

2.知识和技能水平

根据调查统计,认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完全能满足工作需求的为5人,占调查总数的6.5%;基本能满足工作需求的为55人,所占比例为71.4%;不一定能满足工作需求的为11人,不能满足工作需求的为6人,知识和技能水平不太能满足工作需求的比例达到了22.1%。

三、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现状的成因分析

(一)政府相关配套政策

相应的政府部门需要大力宣传和推广社区卫生服务,使每一个社区居民都能认识到社区卫生服务的便利和好处。目前,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识程度不高,不管大、小病,多数社区居民仍然习惯到大医院就诊,群众的认识和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信任度不高,给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鼓励社区居民有效利用社区卫生服务资源及优惠的政策还未完全建立起来,从而影响了社区卫生服务的推广和运作,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经济条件

安徽省在经济上属于中部经济区,综合经济实力不强,合肥市综合经济实力也只接近中等水平。由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主要在基层开展,条件较差、待遇较低,难以吸引高技术人才和全科型人才,使得合肥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

(三)卫生技术人员数量

目前,相较于国内浙江、重庆等省市制定的标准,安徽省的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的配置标准仍然偏低。社区卫生技术人员数量偏少,主要是全科医生的数量少,不能很好地保证社区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要求,无法让社区居民满意,从而影响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质量。

(四)卫生机构资源短缺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资源短缺主要包括机构数量少、机构资金短缺及机构卫生人才短缺。从卫生统计数据来看,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财政补贴比例增长不大,且政府对医疗卫生领域的绝大部分财政补贴还是流向了医院。目前,合肥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资金主要由财政拨补专项资金提供,相比其他发达地区,合肥市的地方财力比较薄弱,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也比较有限。

四、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制定、完善和落实相关配套政策

1.出台相关配套政策

职称评定部门要制定适合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实际情况的职称评定标准和办法,提高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财政、人事、教育、民政等部门应协同配合,改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的聘用、岗位管理和考核制度,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引导、鼓励高等医学院校的全科医学毕业生、大中型医院在职及退休的卫生技术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各相关部门应积极行动起来,制定、完善和落实社区卫生服务的有关配套政策,在各个社区卫生机构建设起持续稳定的社区卫生人才队伍。

2.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加大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快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规范化建设,补充并更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需的医疗设备,改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环境及就诊患者的就医环境。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补偿机制,加大各级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的公共卫生、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项目的专项资金费用补贴,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提供相应的财政资金保障。

(二)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1.提升职称水平

为了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应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岗人员的培训、加快高技术人才的引进,以提升现阶段的职称结构水平,通过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及完备知识水平的高级职称医护人员对年轻的医护人员进行工作指导,提升整个社区卫生人才队伍的职称水平,增强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提升学历层次

为了引导和鼓励社区卫生技术人员提升学历层次,可以把学历与待遇、职称的晋升进行挂钩。上级卫生行政机构部门应加强与地方医学院校的合作,制订相应的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提升的规划方案,通过地方教育部门组织开展社区卫生人员的在职学历教育和地方医学院校的在职教育来提高各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整体学历水平,从而提高社区卫生人才队伍的综合业务素质和水平。

3.优化专业结构

在培养社区医疗卫生人才的同时,要从各大医院、院校中引进优秀的医疗卫生人才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整体医疗水平。地方政府和上级卫生机构应增强对临床诊断、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视程度,增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临床诊断和公共卫生的岗位设置,引进相应的优秀卫生技术人才,提升整个人才队伍的专业技能水平,优化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的专业结构,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强化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及预防保健等功能。

(三)提高人员素质能力及业务能力

1.全力培养社区卫生人才

通过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的培养,制订长期、有效的培养计划并建立起不同种类的培训模式,培养出符合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要求的全科医生,从而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整体服务水平。通过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公共卫生和一些其他卫生技术人员的岗位培训和引进,提高整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2.全面开展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的岗位培训

全科医生是社区卫生人才队伍的主力军,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且具有临床医师资格的执业医生均要参加全科医生培训,培训合格后上岗,社区卫生服务站聘用的医生也应参加全科医学的岗位培训。社区护理也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社区护士必须参加市级认可的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对社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开展转岗培训,依据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需求,不断更新和扩展培训内容,同时也应对这些人员开展中医药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四)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1.分流冗余人员,调整医护比例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采取竞聘上岗的办法,分流冗余人员,留出编制给没有编制的社区卫生人员和新引进的高技能人才。双岗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应根据卫生工作的实际工作量和所需的业务技术水平,科学合理地配置医护人员。全科医生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人员,对他们的医疗卫生技术水平的要求比较高,因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要继续引进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全科医学人才。通过人才的引进,逐步优化社区卫生人才队伍的医护比例。

2.提高薪酬制度的公平合理性

要提高薪酬水平、改善薪酬结构、增强薪酬的公平性,才能提升社区卫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减少因为收入的不满意而给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展状况,上级卫生机构部门应调整对各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考核方式和指标,中心的绩效考核部门也应该相应地调整对中心人员的考核制度并调整绩效工资的核定额度,依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实际情况来逐步调整工资发放标准,做到合理分配收入,保证薪酬体系的公平合理性,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3.提高工资福利待遇,创建和谐文化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的是收支两条线的方式,但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却没有跟上。各级政府部门以及卫生机构部门应加大财政资金的扶持力度,提高工资福利待遇,改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体人员的经济条件,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增强整个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吸引高技术人才加入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来。

同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营造良好的个人职业发展氛围,重点培养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的主人翁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在中心内创建出一种员工与机构、社会共同发展的和谐文化。

五、结语

搞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对策是:树立人力资源的思想观念,各级卫生机构及中心要高度重视社区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工程;发展在职继续教育,持续培养具有专业能力的社区卫生人才;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护士和其他卫生技术人员进行在岗培训,从而提高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注重薪酬体系建设,不断激发社区卫生人才队伍的工作热情;促进人才管理体制创新,有效保证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健康发展;运用战略管理工具,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提出的多元化需求。

参考文献:

[1]李丽蔚.我国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改进措施[J].中国科技信息,2012(17).

[2]熊万军.重庆市万州区社区卫生服务人才资源现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

[3]沈敏祥,王珩,李念念,.安徽省城市社区卫生人才队伍现状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06).

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社区卫生服务站;实习

本文针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特殊性质,分析其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实习中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得出一个特定的实习模式,并在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实习中予以应用,以提高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实习质量。

1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实习模式研究的必要性

社区卫生服务是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一体“六位一体”的基层卫生服务。乡镇卫生院实际上也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延伸。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在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实习可视为仿真实习,在社区卫生服务站,他们不仅能够掌握常见病、多发病及慢性病的日常治疗及康复技能,而且还可以学到社区卫生服务站规范化的管理、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与居民的沟通能力等等,这些都将对其毕业后回到乡镇卫生院工作有着重大的帮助。因此,研究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在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实习模式很有现实意义。

2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实习面临的问题

2.1缺乏统一的社区卫生服务实习基地的选择要求和标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的基本标准和社区卫生服务实习基地建设的基本标准有很大差异,并非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符合社区卫生服务实习基地建设的要求。由于受已有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的限制以及缺乏统一的社区卫生服务实习基地选择要求和标准,各医学院校就如何使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来完成教学实习尚缺乏经验和系统的运作机制。

2.2社区医学教学基地全科教学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由于历史原因, 社区卫生实习基地医务人员不仅普遍存在学历低、职称低、业务水平低的问题, 而且对预防、保健、康复等全科医学知识也相当缺乏, 因此, 能够符合全科医学师资要求的人员少之又少。没有合格的社区卫生服务实习基地和高素质的实习指导师资队伍, 医学实习生全科医学能力和意识的培养目标就难以实现。

2.3社区医学教学基地实习内容不系统??

从目前社区卫生服务实习的执行情况看,实习内容和课堂教学内容吻合程度较低。社区卫生实习安排时间较短,能够开展的社区卫生实习项目较少,实习内容不完善。“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内涵未能在社区卫生实习项目中得到充分体现,实习内容不统一。而且,社区卫生实习时间和内容与其他实习环节衔接不紧密。

2.4学校参与共建社区卫生服务基地建设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

从目前社区卫生服务实习基地的共建情况看,运行机制单一。学校对社区卫生服务基地的建设仅限于简单地挑选,然后通过协议的方式予以规范。学校和社区卫生服务基地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不明确,后期主动培育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基地的意识不强,共建的投入力度不够,没有和社区卫生服务实习基地形成双赢格局,社区卫生服务基地建设的后劲不足,缺乏长效运行机制。

3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实习模式研究

3.1 制定社区实习教学计划

根据学生临床实习的知识掌握情况,结合社区实习基地的实际,制定规范、可操作性强的教学实施计划十分必要。通过进行了解,可知社区实习内容主要包括社区常见病、慢性病的一体化处理;常见病、慢性病的保健康复;随访和家访技能的教育和实践;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如妇幼保健、计划免疫、社区传染病的管理、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和现状调查评价等内容;个人及社区健康档案的内容、书写与管理规范;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及其管理程序;医患沟通技巧;双向转诊的流程等。

3.2 建立学校、社区联动的教学方法

学校与社区服务中心共同研究、制定教学方法,学生可充分利用社区实习基地作为了解社区、接触社会、体察民情的窗口,激发他们学习掌握医学科学知识和技能的热情,产生为社区服务的动力。在实习过程中,学校与中心带教老师可充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角色模拟等教学手段,开展“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方法”。带教老师还和学生共同参与社区调查、家庭访视、健康档案建立、资料分析与评价等活动,把加强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健康教育能力、社区预防保健能力、卫生服务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融入教学全过程。在这种联动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得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了认识,增加了学习和从事该事业的兴趣。

3.3 建立学校、社区卫生服务站、定岗单位联动管理制度

首先,学院领导高度重视与定岗单位、社区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为社区实习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学校聘任社区管理及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为兼职教师,让他们责任更明确,积极性更高;第三,学校定期进行教学巡查和举办任课教师、兼职教师教学交流研讨会,使学生实习过程遇到问题能与老师实现无缝对接;第四,社区定期举办学术讲座或学生学习小结讨论会,及时纠正错误模糊认识,对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讲解。

3.4 社区实习效果评价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在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实习模式是一种新尝试,我们可以采用教师评议、学生自评、实习前后调查、实习结束后考核、论文点评分析等形式对实习效果进行评价。通过反馈得来的结果,我们可以对实习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找出优势与不足,从而巩固优势,改善不足,不断完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在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实习模式。

参考文献

1. 孙伟民.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在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J].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241

2. 宋平. 医学本科生服务农村医疗机构的促进因素与对策探讨[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16-18

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识范文第4篇

社区卫生医疗机构是满足居民基本医疗保障需求的基础,是城市卫生服务的重点,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途径[1]。我国现阶段卫生资源过度集中于大、中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条件较差。而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不健全,全科医生严重短缺,不利于解决社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

医学院校的医教研资源和优势非常显著,应该是国家社区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2]。如能有效参与社区卫生服务,既可为社区居民持续提供便捷、经济、高效、优质的医疗卫生和健康服务,缓解社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又能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提高社区医生医疗服务水平,还能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学校师生提供医疗实践平台,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3]。但目前医学院校在社区卫生建设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尚未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操作模式。本文主要就我校针对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水平为目的,发挥医学院校人才和资源优势,研究学校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的模式和途径进行探讨。

一、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和培训,扩充社区卫生机构全科医生队伍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缺乏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和从业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全科医生缺口很大。这不仅影响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和长远的发展,还极大影响了双向转诊的开展和社区卫生服务的整体水平[4]。我校作为高职高专层次的医学院校在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开设了全科医学方向班,有针对性的面向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输送合格的医疗毕业生。同时发挥学校建立的卫生厅全科医师理论培训基地的作用,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为全科医师实践教学培训基地作用,通过为社区卫生机构进行全科医师培训,迅速扩充队伍,为提高社区卫生机构的诊疗水平打下基础。进而形成全科医师培养―临床再培训―社区实践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

对社区卫生机构技术人员进行系统的岗位培训,一是按全科医学的要求进行规范化的三基三严训练,提高社区卫生机构技术人员业务能力;二是定期举办专题巡讲,半年或一年制订一次专题讲座计划,由医学院校(附属医院)的专家主讲,系统性和前沿性相结合,理论性和实用性相兼顾;三是制度化安排进修学习[5]。对工作年限较长,临床基础较好的骨干医师,安排到附属医院进行专科进修6个月至12个月,以系统掌握专科常用技;四是为社区卫生机构医生建立导师制。形成师带徒式对口培养机制。

二、为社区卫生服务提供技术支持

社区卫生医疗机构技术水平及仪器设备均相对不足,如何合理的发挥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的帮扶作用,建立医学院校(附属医院)从技术上支援社区卫生服务的长效机制,是医学院校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的立足点和出发点。首先要有计划的安排高年资医生进社区卫生机构轮转,在轮转的同时一对一帮扶培养社区卫生医疗机构的人员。

同时完善附属医院专家教授定期到社区卫生机构出诊,如安排副主任医师职称以上的专家定期赴社区卫生机构出诊,如每周安排半天坐诊。专家坐诊主要是解决社区医生无法处理的疑难杂症,同时组织专题讲座,系统传授新观念、新技术和新方法。通过一至两年的技术支持和培训,达到提高社区卫生医疗机构诊疗水平的目的。

三、合作建立完善的健康教育体系

预防为主是我国卫生事业的主要原则之一,学校预防医学系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开展疾病预防和宣传工作。指导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健康干预,帮助社区建立多样化的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建立规范化、全程化的健康体系,提高健康教育成效[6]。

通过学校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作,根据科学性、规范性和格式性的原则,建立清晰系统反映居民个人和家庭健康状况的电子化健康档案系统,既方便医务人员间进行信息交流,同时也能为疾病预防和保健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四、建立医学生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平台

医学院校是培养医疗卫生人才的基地,医学生在学习医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基础上,也要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对病人的同情心、对职业态度的认识等内容[7]。为此学校与当地卫生局成立联合指导办公室,负责协调学校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制定管理制度、人才培养方案和临床技能培训方案,把课堂延伸到社区卫生机构,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师方向的实践教学基地[8]。开设与社区卫生服务有关的基础课程,如健康教育、心理学、预防医学等课程,让医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其次根据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分类制定疾病防治计划,如糖尿病防治、高血压防治和冠心病防治等方向,在临床医师的指导下学生开展各类疾病的预防保健、心理干预及定期随访等措施;最后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对医学生开展临床技能培训,使其能够在临床医师的指导下完成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使其在医学生尽早接触医院的医疗环境,通过接触病人打牢医学基础知识,训练与患者交流的技能。

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识范文第5篇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医疗服务递送体系中的初级体系,一直被卫生服务经济界寄予厚望;如果能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三级医院回归本位展开合作分工,以最小的医疗卫生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从而保证医疗卫生资源的最优化配置,金字塔倒置的现状便可扭转。

其理由在于,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可以采用最少的医疗卫生资源解决大多数人的健康问题,至于那些身患疾病的患者则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诊给专科医生,交由专科医生打理,这套体系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加强预防,弱化治疗。

然而知易行难,如何才能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块“塔底”强大起来,完成构建这套高效合理的医疗服务递送体系的基础环节,中国的医疗行业走过了一段艰辛漫长的历程。

曲折发展

事实上,对于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的路径,决策层进行了大量的尝试探索,早在1999年7月、16日,卫生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等多部委就下发了《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文件提出“到2000年,基本完成社区卫生服务的试点和扩大试点工作,部分城市应基本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框架;到2005年,各地基本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框架,部分城市建成较为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到2010年,在全国范围内,建成较为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成为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城市居民能够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而到2000年,这套卫生体系已经被高度明确,因为在该年2月,国务院《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系改革的指导意见》表示:要力争在两三年时间内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合理分工的新型卫生服务体系。

然而现实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由于旧有理念和既得利益的胶合,这套新型卫生服务体系的构想并没有在之后的两三年内从纸面走向现实。相反,全国大多数地区还在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缓慢发展而忧心忡忡,即使是在北京、上海、广州这些特大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全科医生的数量也没有达到理论上的配置标准,至于其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就更得打上个问号。

直到2006年,随着“医改是否成功”的大辩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作用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社会取得了认识上的高度一致。该年10月,国务院十部委局联合颁发《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使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迎来了黄金时期。

问题所在

要发展就会有起伏,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在政府财力、物力高投入和各种政策出台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像刚学步的婴孩,步履蹒跚,仍然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观念上认识不足 首先是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识还不到位。部分地区政府甚至卫生行政部门内部还没有意识到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性,组织领导与推动力度不够,工作开展举步维艰。其次,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观念陈旧,难以变被动为主动。对于非医疗缺乏热情,服务意识差,不能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三是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知之甚微,不少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性质、收费、技术仍持怀疑态度,就诊倾向于选择大医院;此外,居民尚未树立预防、保健的观念,不愿将钱花费在非疾病以外的支出上,参与性差。

政府支持不够 主要体现在三方面:①相关政策不配套。不少地区没有制定严格的机构和工作人员准入标准,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时一哄而上,工作人员鱼目混杂;机构建立后没有科学规范的管理,缺乏有效的制度加以约束和监督,致使社区卫生工作还较混乱。②医保政策不完善。部分地区社区卫生服务未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职工患病后,只能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而定点机构多为大中型医院,既不方便,又不利于卫生费用的控制。⑧补偿机制不健全。部分地区政府对社区卫生没有专项投入,或只给予启动资金,无后续补充资金,而社区卫生机构除医疗服务项目有经济收益外,卫生防疫、健康促进、健康教育、健康普查等多为无偿服务,大量的人力物力消耗得不到有效补偿,使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难以为继。

功能与职能不相匹配 社区卫生机构本身的资源与要承担的社会职能不适应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其本身存在着矛盾,一方面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本身是从卫生体制的改革中而来的,它除了与二三级医院一样具有使患者得到康复的目标外,政府还希望它能够担负起健全城市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合理配置卫生资源、解决基层人们的医疗问题、改进社区卫生状况、提高社区人群健康水平、卫生教育以及向特殊困难群体提供医疗优惠和救助等的社会职能。但是另一方面,社区卫生服务部门又缺乏必要的资源来承担起这些社会职能。

市场竞争中的劣势地位 社区卫生机构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正是由于社区医疗机构运行中存在着较严重的资源问题,以及部分居民对社区医院的不信任等问题,目前,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对居民的吸引力仍不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面临着与大医院、众多的药店和私人诊所之间的市场竞争,首先,与大医院相比,社区医院的价格能够便宜些,但在许多居民的心目中,其医疗水平和医疗人员的素质明显不如大医院好。因此,当与大医院竞争时,其医疗水平方面的劣势表现得很突出。其次,与药房相比,在居民心目中,社区医院的价格不可能低于药房。因此,在与大医院、药房和私人诊所等医疗机构的竞争中,社区医院并不占优势,社区卫生医疗机构能施展其优势的市场空间不大。

工作人员队伍建设跟不上 一是全科医学人才缺乏。由于我国多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由基层医院转型或上级医院设点,工作人员以前都是专业性较强的,临床医生、护士,知识结构单调,缺乏全科医学知识,达不到社区卫生工作的要求。二是队伍稳定性差。社区卫生工作人员与大医院医生相比,社会地位低,受尊重程度差,工作辛苦,而且工资待遇、培训考核、职称评定等政策尚不配套,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队伍变动频繁。

优势互补

如果将现阶段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比喻为沙海行旅,那么2006年6月30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意见》,便似一股清泉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送来清凉的慰藉。

有网民评论说,现在的社区医院面前有两条路:投靠大型三级医院或是办成收支两条线的济困医院。如果是后者,“大锅饭”的老问题又会出现,即使按照就诊率对医生进行激励也难以解决。因为社区医院现实中的矛盾是,它还承担着社区的疾病控制和预防职能,预防搞得越好,就诊率可能就越低,激励从何考核?

更有网民提议,如果三级医院能够接管社区医院,窘况则可能改变;因为兰级医院接管后,既节省了政府的高投入,也缓解了三级医院就诊压力,同时医疗体系中服务人员的配置、培养将趋向合理化。

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识范文第6篇

2008年3月,我们对宜春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情况进行了调研,针对了解的情况,提出发展思路与对策。现报道如下。

1 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

宜春中心城区自2003年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工作,到2008年底,城区共有17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张运行的时候,锣鼓掀天放鞭炮,领导剪彩上电视,造就了较大的氛围,事后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其中有两个社区卫生服务点还被评为全省示范社区服务中心。但是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点有时一天到晚都没有一个门诊病人,严重亏损,时间不长又“缩回”医院里去了,究其原因如下:

1.1 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认识上存在误区 群众认为大医院专家多,设备好,感觉更可靠,而社区卫生服务点规模太小,设备更差,药品不全,对医生的技术不敢相信。社区在群众心目中没有位置,所以社区卫生服务点“患者稀少门前冷”。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认识上存在误区。

1.2 房屋破旧,设备不全 宜春城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有公立医院分院“换牌”的、有社会和厂矿,事业单位医院机构“转型”的,这些机构对比二、三级医院,大而全的老牌医院差距太大。他们有的是租了人家的破旧房子,有的是临时装修了一两间店面,由于开张经费不足,也没添置新设备,房屋破旧,设备落后,药品不全。宜春东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虽然被评为全省社区服务示范点,因长期租用人家的破旧房,看上去还不如一个乡镇卫生院。

1.3 服务单一,功能不全 目前城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没有完全按照社区服务的要求,发挥“六位一体”的功能,即全面开展基本医疗、预防、保健、计划生育指导、健康教育、康复六个方面的服务,80%的仅是开展了基本医疗服务。只有20%左右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除开展基本医疗服务外,还开展了健康教育和康复等服务,所以这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实是功能不全,称不上群众心目中真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4 设置不规范、环境欠宽松,制约社区卫生发展 (1)医疗机构过剩。宜春中心城区人口只有32万,但三级二级一级公立医院和社会办的全科、专科医院共有25家,加上个体医疗诊所上百个,还有不少药房,社区服务站的服务对象非常少,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远远过剩。(2)上门管理、检查、收费的多。据市卫生局医政科负责人反映:到医疗机构去检查的部门大大小小共有37家。东方社区负责人说,“我们买的一台设备只花了4000元,但为接待一个部门来检查就花了上千元招待费。”

1.5 服务模式没有改革,社区卫生机构缺乏活力 一些公办的社区医疗服务机构是由区级医院或其门诊点“变脸”而来,有的是公立医院改革分流或轮流的医护人员办起来的,其用人机制、分配制度、服务模式都还沿袭着大医院的管理模式,公立医院的“等病人上门”的现象普遍存在,远不能适应群众对医疗服务的多样性需求。

1.6 社区卫生机构与医院的服务职能急待协调 平时我们讲是“小病上社区,大病进医院”,但实际无论大病小病,人们更喜欢上医院,并且尽可能上大医院,比如市人民医院每天的门诊病人500左右,其中70%都是来看小毛病的,但他们就是不去收费低廉、程序简便的社区卫生服务点就诊。为解决大医院的“门庭若市”,社区点“门可罗雀”问题,过去对社区和医院“双向转诊”也曾作过布置,但是如何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二、三级医院之间利益共享和信息互传的机制还急待研究。现在社区卫生服务站会向大医院输送病人,但医院从未向社区卫生机构转过患者。

2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建议和对策

2.1 提高认识,加大社区卫生服务的宣传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对于维护居民健康,促进社区和谐,建立和谐社会,和谐“医患关系”,改善发展环境都有着重大意义。同时也是解决“看病贵、就医难”的重大举措。对此,总书记、总理都作了重要批示,国务院召开专门会议并下发了[2006]10号文件,决定“中央财政从2007年起,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按照一定标准给予补助,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设备配置和人员培训等给予必要支持”。鉴于当前人们对社区卫生服务还不太了解,不太信任的情况,建议要成立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专项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加大宣传;要像重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那样,树立超前意识,提前做好工作,使居民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让上级领导看到我们对此高度重视和所取得的成绩,从而给予更大的支持。

2.2 搞好服务,加快社区卫生服务的推进 (1)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六项功能”要逐步推进,全面铺开。六位一体的服务特点是贴近群众,解决广大居民的基本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六位一体”服务项目都是要在社区完成的。过去我们的社区大部分只搞了基本医疗,少数搞了医疗、健教和康复,至于预防、保健和计划生育基本未开展,这样功能没有全面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地位也就不高,人们就瞧不起。国务院《指导意见》中提出,要调整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预防保健机构的职能,适宜社区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交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只有这样,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开展。(2)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硬件、软件条件。研究制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规划、标准和管理办法,定好“入场券”,防止鱼目混珠,采取“建、调、并、转”四大举措,重新树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的形象。同时加强全科医生培训,加大人员使用、奖金分配的改革力度,让社区工作人员对社区群众“病时是医生、平时为亲人:康复当助手”,实现医患“一家亲”,要基本实现一个电话,服务就到居民身边。要让居民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家门口的医院”、“自己床边的大夫”。(3)明确服务重点和职责,协调好“双向转诊”。要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以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为主;要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预防保健机构、医院合理分工协作关系,预防、保健机构要对社区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医院和社区要实行各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如建立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真正做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手术在医院,术后护理在社区”。

2.3 改善环境,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配套 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要协同配合,为社区卫生服务创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出台一些配套的政策措施。比如鉴于社区卫生服务除医疗有费可收之外,其余5项功能都是只有服务没有收入的公益事业,财政部门可否象支持合作医疗一样,国家出大头,财政、社区出中头、居民自己出小头,给予一定财力支持。

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识范文第7篇

xx市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原xx市隆化镇卫生院发展而来,2001年获准创建,于2003年通过xx市卫生局审评验收合格,成为xx市唯一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设有和平支路和官堰桥两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我中心现有职工107人,其中卫技人员75人,中级以上职称19人,社区医师人,社区护士人。负责城区5个居委xxxxx户家庭,服务半径xx公里,服务总人口33031人,其中:男性xxxx人,女性xxxx人;0—7岁儿童xxxx人,7—21岁青少年xxxx人,21—59xxx岁xxxx人,60岁以上老人xxxx人。近三年来,我中心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努力创建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今年6月,经过xx市卫生局初评达到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现就我中心创建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宣传,改变意识

我中心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服务、健康促进的方针,以妇女、儿童、孤寡老人、下岗工人、残疾人等为重点服务对象,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对社区的个人和家庭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教、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基本卫生服务。始终把宣传工作放在首位,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开展宣传活动。首先,从抓中心领导职工的思想认识着手,于2004年10月,组织了全院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到xx市南岸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实地考察,学习社区卫生服务先进经验;其次,注重提高社区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认识,我们先后组织到各居委进行社区卫生服务宣传xx次,进行义诊xxxx人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xxxx份。通过广泛宣传,我们干部职工及社区群众改变了意识,从而积极参与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来。

二、实施结构调整,加强硬件建设

我们按照合理调整、优化配置现有卫生资源的原则,对现有业务用房xxxm2整体装修,进行合理化分区,设立绿色通道、候诊大厅、健康教育大厅、温馨病房、中医药特色服务区等,同时根据实际在外租房70m2建成我市首个示范化预防接种门诊。为满足医疗服务需求,我中心添置了xxx等医疗设备和xxx等健康教育设备。同时加强计算机网络建设,于2004年对中心及站配备了电脑、启用了xxx软件。通过建设,我中心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功能完备,能够满足社区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

三、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一)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我中心大力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管理社区卫生服务,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办事制度化、工作标准化、管理规范化、考核具体化、决策科学化的全新管理机制。中心设立医疗康复部、预防保健部、后勤保障部和中心办公室,照章行事、各负其责,认真贯彻执行各项管理制度。

(二)加强队伍建设,培养社区人才

2002年来,我中心先后参加xx市全科医生培训取得合格证7人、全科护理人员培训10人;2004年和2005年,我中心安排了3名社区管理人员参加xx社区卫生管理干部高级研修班培训和重庆市社区卫生服务设置培训,为社区卫生规范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我们坚持以社区群众为中心、以人人健康为目标,不断加强医护人员社区卫生有关知识和服务规范的培训,重点培训职工服务意识,以提高服务质量。

(三)认真开展社区服务,提高服务水平

1.积极推行全科、全日、全程服务,鼓励医生与社区居民建立亲情式的服务关系,在所辖的每个居委设立一名责任医师、一名责任护士和一名责任领导,并抽调xx名医务人员上门为11197人开展了基线调查,摸清了社区居民的第一手资料。为xxx名70岁以上老人每年进行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建立了xxxxxx份健康档案,签订家庭保健合同xxxx份。

2.按照社区卫生服务职能主动走出医院,融入社区,实行社区卫生服务医生联系卡、24小时出诊、流动巡回医疗、健康咨询等形式的服务,社区居民已形成“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的意识。

3.努力抓好重点人群的社区保健,对辖区内全部xxxx名儿童建立档案,对xxx名体弱儿进行重点监测和营养指导的专案管理;对xxx名孕产妇进行了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对社区xxxx名65岁以上老人,伤残康复期病人xxx人,精神病人xx人,定期跟踪服务,实行动态管理。

(四)开展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工作,真正体现“六位一体”

我中心针对社区主要健康问题,以传播、教育、干预为手段,以帮助确立健康行为为目标,通过健康教育讲座、开通健康教育热线、上段回访、办宣传专栏等方式,开展面向个人和家庭的健康教育宣传,宣传免疫接种、疾病预防、无偿献血、生殖健康、禁毒控烟等。在居委共举办社区健康教育讲座xx次,发放健康教育处方xxxx份,共办宣传栏xx期,接受健康咨询电话xxxxx人次,我们的健康教育热线xxxxx已成为社区居民家中的“120”。通过宣传,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卫生科普知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树立了无病早防、有病早治、小病就近、在病就好的观念。

为搞好预防工作,我们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xx市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理预案》。专人负责传染病的登记、报告;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加强计划免疫工作,对各种疫苗规范管理、规范接种,2004年由xx市专家组审评验收获得“示范化预防接种门诊”。

四、存在的问题

我中心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仍处在不断探索中,中心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管理,还存在不少困难的问题。一是医务人员服务观念和服务模式还没根本转变,认为社区卫生服务“小而全”、“小而简”,是做“万金油”医生,有的医生不愿上门服务,宁愿守株待兔;二是社区居民思想守旧、意识顽固,大多数居民传统的以治病消费为主的观念短时间难以转变,认为社区卫生服务就是医院出来拉业务;三是社区卫生服务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无任何日常经费;四是中心医疗设施陈旧,业务用房不足,制约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大宣传力度,认真开展社区卫生服务,通过宣传—吸引—再宣传,以逐步改变医务人员和社区居民陈旧观念,促使其自愿参与到社区卫生服务中来。

(二)加强队伍建设,力争3年时间将中心在岗人员进行全科医学知识的轮训,进一步加强全科医师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版权所有

(三)充实设施设备,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

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识范文第8篇

随着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不断深入向前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许多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和服务势在必行,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的管理人员结合近两年的心得对其管理提出自己的意见。

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对于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优化城市卫生服务结构,方便群众就医,减轻费用负担,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医疗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照理说,随着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不断深入向前发展,我国推行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应该深入人心了,然而大医院门庭若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气”寥寥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1]。笔者本身就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也经常到其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督导、检查,发现:我市基本建立起服务功能完善,人员配备齐全,运行机制科学,监督管理规范、适应社会需求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覆盖;但其背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不适应、不协调非常明显的表现出来,归纳起来如下。

存在的问题

政府及政策支持不足,经费困难:限于经济条件,目前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存在诸多困难。如:政府重视程度不够,资金不能及时到位或到位不足,使许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无力支付相关费用,濒临退出。

健康意识不到位,无相关有力优惠政策,社区居民不认可:去为居民查体建档,大约有40%的居民就会问:“建档有什么好处吗”(好处指直接经济利益),没有好处就不建档。大约有20%的居民认为现在身体健康,挣钱是第一位的,等年龄大了再注意健康也不迟。

医护人员待遇差,晋级难,队伍不稳定:医护人员待遇差、压力大、地位低、风险大;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高级职称少,晋级难度非常大,造成医务人员更迭频繁,在岗人员不稳定,与社区人群建立联系不便,对社区卫生工作质量和效率影响较大。

医护人员角色转换不到位:缺乏社区医疗护理理念,工作的范围局限,对社区医疗护理工作的地位、作用和专业功能认识不足,老是停留在“坐堂行医”的老模式上,导致对全科医师社区护士的职责定位不明,从而影响社区医疗护理工作的发展。

缺乏适合社区卫生服务的医疗护理法规及质量控制标准:社区卫生服务成立至今没有一套适合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护理质量规章制度和评价体系。3级医院、2级医院、专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的是同一套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严重制约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

社区医生护士专业水平不高:社区医疗护理是一种对社区人员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医疗保健的服务,它需要医疗护理人员既熟练掌握医疗护理专业的各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还应掌握预防医学、社会医学、老年、康复医学心理学及一些人文科学等知识,目前社区护士中,学历大多为中专,有些社区还聘用临时人员,这些虽然能满足社区基本卫生服务,但要为社区人群提供生理、心理、社区全方位和连续性的服务就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社区卫生医疗护理价值不能充分显现:尚未系统化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网络以及社区卫生医疗护理人员尚未具备全面医疗护理技术和应付能力,使社区卫生护理价值不能充分显现。我市的社区卫生医疗护理工作大多由快退休护士或一些高年资护士承担,她们对社区医疗护理工作充满热情,认真负责,为社区居民解决了不少健康问题,但她们大多数未接受过正规的社区卫生医疗护理训练,在开展社区卫生医疗护理工作中难度较大,也难以适应未来社会的社区卫生医疗护理需求。

对策与设想

强化公益性,突出政府职能:医疗卫生事业是一项公益事业,如果从顺应民意、体恤民情、关注民生这个角度讲,它是一项关系民生的大问题,这样的问题必须由各级政府出面协调解决,明确各级政府财政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补贴的比例,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配套相关政策,吸引居民前来就医:配套门诊规定病种报销、社区首诊、双向转诊等就诊政策和制度,使居民自然而然地到社区中心(站)来就诊和建档,逐步接受慢病系统管理。

提高待遇,稳定医疗护理队伍:医疗护理风险大,将导致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大;医务人员待遇低,将导致基层医务人员的社会地位低;难以留住人才。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为他们打造健全的内部成长机制,鼓励参加继续教育学习,鼓励撰写论文,开展医疗护理科研,并与评选先进及晋级挂钩,根据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实践中专业程度的高低,工作量多少,给予不同的薪金。

制定适合社区卫生服务的规章制度和评价体系:社区卫生医疗护理工作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性和专业性,这是由它的工作特点所决定的;制定适合社区卫生服务的规章制度和评价体系,使社区卫生医疗护理管理尽快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是我国社区卫生医疗护理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应该逐渐扩大社区医疗护理的活动范围,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强化在职培训,提高整体素质:社区卫生服务所需的知识面以及知识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社区医务人员继续教育必须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对社区医务人员的教育模式要不断进行改革,加强在职社区医务人员的培训,特别是社会人文知识的学习与教育,使社区医务人员充分认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性质和特点,成为合格的社区卫生医疗护理人员。

完善相关政策,探索适合本地的社区医疗护理模式: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要有相关的政策来保证,使社区医疗资源得到合理应用。针对本地的社区卫生医疗护理现状及发展趋势,探索地方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新模式;成立社区卫生相关考核指导组织,制定社区卫生医疗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发挥对社区卫生医疗护理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及管理职能。

分层管理与分工管理相结合: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网络,以保证信息的畅通和反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负责人定期检查各种制度的落实及医疗护理工作完成情况,并同时发放病人及社区居民满意度调查表,让病人和社区居民参与评判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好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每月组织对社区工作进行抽查,检查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通过层层管理,使各层医疗护理人员有压力、有目标,并能各负其责。

多途径与多层次地培养社区医务人员的工作能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要求从事社区工作的医务人员努力通过各种渠道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未来的大部分初级卫生保健任务将由护士来承担,因此培养社区医疗护理人才是医疗护理教育事业的当务之急。社区护士工作能力的培养可分在校、在职和岗前培训3种;一是在医疗护理学科的课程设置中增加社区护士工作能力的培养课程;二是对已取得中专、大专文凭的护士进行再培训;三是建立社区护士工作能力岗前培训制度,锻炼社区护士工作能力。

讨 论

总之,社区卫生医疗护理是21世纪医疗护理的发展方向,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对医疗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更高的要求。如何创造条件和利用现有的条件,广泛深入地开展社区卫生医疗护理工作,是每个医疗护理人员的职责与挑战,我国政府和各界人士对社区卫生医疗护理日益关注,各级院校和医疗机构纷纷进行了社区卫生医疗护理管理的探索工作。但限于国力,目前我国社区卫生医疗护理管理工作尚处于小范围的探索和发展阶段。在人才培养、质量控制以及宏观调控等方面尚有不足,需各界人士携起手来,共同为增进人类的健康而努力;通过对社区医疗护理服务管理的思考,找出目前社区卫生医疗护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可以为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医疗护理管理制度和体系尽点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