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病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病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病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病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教工;体检档案;管理和建议

近年来,随着高校高速发展,教师随着教学、科研、管理及社会责任的增加,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心理负担越来越重。工作时间过长、睡眠不足、缺乏运动锻炼等危害健康的行为在高校教师中亦十分普遍。健康问题在教职工队伍建设中表现突出,也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加强高校教职工医疗保健工作,定期体检,建立体检电子档案,针对其健康状况进行动态跟踪,提供连续、综合、有效的健康服务,已成为高校教师预防、控制疾病的重要手段。体检档案是记录健康状况的系统化档案资料,包括个人基本资料、体检项目记录、异常所见、体检结论及医生指导意见等记录。我校领导及校医院领导很重视教工体检,每年都对1100多名教工进行体检,各项检查指标均正常者只有100多人,其余均患有1种以上疾病。从我校近三年教工体检统计情况可以看出,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且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呈增加趋势。尽管学校已经建立了教工体检电子档案,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有力依据,但管理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如管理不规范、管理方式混乱,管理制度和办法缺乏等,给医疗保健工作带来不便。我院领导应认识到教工体检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及时完善教工体检档案管理,以适应现代化的医疗管理需要。

一、高校教工体检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体检档案资料不齐全

体检档案资料不齐全是体检档案管理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我校教工体检资料完成情况不好,存在不全、不规范。每一个教工档案至少有一项没有,见表1、图1。主要原因如下:①高校教师教学任务重,科研工作忙。而高校的体检往往是每年在规定的时间内统一进行,部分教师由于缺乏时间而不能按时参加体检。②部分教师由于忽视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缺乏对体检的重视,而放弃体检。③部分教师只重视血液生化、B超、心电图等实验室检查,而拒绝身高、体重、心肺听诊等基本体格检查项目,导致档案资料的不完整。④缺乏相应的诊断告知和建议。从我校近三年教工体检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在职教工每年参加体检人数比例比退休人员低,男教工参加体检人数比例比女教工低,且呈上升趋势,见表2所示。

对体检项目认识偏颇,导致整理体检档案资料不完整。从我校近三年教工体检状况可以看出(表3),高校教职工对乙肝、脂肪肝、高脂血症、高血压、老年性白内障、糖尿病、冠心病、胆结石症等体检比较重视,忽视其它体检。体检结论没有针对不同的疾病及某种病的不同程度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合理建议指导教师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2.体检档案缺乏连续性

完整的体检档案既包括当时体检的原始资料,还应包括后续复诊的跟踪原始资料。高校教职工脂肪肝、高脂血症、高血压、心律失常、糖尿病、冠心病、胆结石症等慢性非传染性病检出普遍比较高,这些慢性疾病患者,应定期到指定医院复诊相关指标。部分教工由于对医学常识的不了解,不明确其危害性,忽视复查复诊。有的即使进行了复查复诊,后续复查的如血压、血脂、血糖、心电图、化验、B超等零散资料,医护人员往往会忽视登记,平均登记率不到10%。导致体检档案缺乏后续资料,没有连续性。这种情况容易影响对复诊病人综合的动态分析,而延误病情。

3.管理人员相对缺乏,体检档案管理混乱

教工体检档案工作归属保健科管理,而保健科专职人员有限。体检资料整理人员往往是各科室临时分派,非固定人员。且资料的整理既没有统一格式要求,也没有制度规范,体检档案管理混乱,缺乏统一性、完整性、准确性。

4.原始资料管理不当

体检后的原始资料,如化验结果、特检报告、B超报告等,往往在录入计算机后,全部退还给教师本人管理。医院保健科只留取电子档案。计算机病毒、黑客的入侵或操作失误等问题会导致电子档案的丢失。一旦医生需要查看病人原始资料,就比较困难。

5.体检档案的管理保密意识不足

健康体检档案中所涉及的各项检查结果、有关数据均属教工个人隐私,属于教工隐私权,必须保密。而在健康体检档案的管理具体工作中,因为档案管理员或档案使用者保护隐私意识不强,忽视了对体检档案的隐私保护,会不同程度地损害体检者如肺结核、乙肝大三阳、小三阳等教职工的权益,让当事人在工作、日常生活中受到“歧视”,使当事者精神受到伤害,并造成工作或生活的不便。

二、相关建议

1.明确体检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体检档案是以教师个人健康为核心,医疗卫生机构为教师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的规范记录,是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的系统化文件记录,也是医疗卫生机构为教师提供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的有效工具。建立体检档案的目的是医疗卫生机构为教师提供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的有效载体;对全校教师的健康状况开展评价,掌握高校内多发病、常见病、慢性病等动态变化,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等服务。随着高校教师健康体检工作的常规化,体检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医院领导应从思想上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给予大力的关心和支持。适时建立健康档案,妥善保管,以便客观、真实、全方位了解教师健康演变过程,对疾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要让体检档案不是一叠被隔离在柜子里长期储存起来的资料,而是一份保管简便,查找方便,能充分体现其使用价值的活资料。

2.完善教工体检档案资料

完整真实的体检档案是临床医生做出正确诊断的基础,漏查项目会导致健康资料残缺不全,影响结果的综合分析。完善教工体检档案,应主要做到以下几点:①提高教师体检率。组织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普及推广健康教育知识,提高教工对体检重要性的认识。定期键康体检可早期发现身体无主观症状的潜在疾病,以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通过健康体检异常指标的分析,了解引起疾病隐患的相关因素,规范人群的传染病、遗传病,保证正常工作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②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从教工基本信息、既往史、家族史等的填写,到血液的采集,血液化验结果的收集和分类,各脏器病灶的大小、形态的描述,再到检查报告,体检结果的对比分析和建议,档案管理人员要认真核对,对好档案号装入教工体检档案袋。整理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要注意查看该年度的体检项目是否有遗漏,对于记录不完整的体检资料,或者没有按工作流程归档的资料,可拒绝收回,通知补检。③原始体检档案和电子档案必需集中管理,同时列入病案管理体系。④需要复查复诊的教工借出档案时,先到保健科办理借档手续,提取体检档案再去就医,用毕交回保健科。同时,保健科应将教工复诊的所有资料及时登记,并存入教工体检档案中。

3.建立跟踪服务制度

对教工体检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动态比较,评定教工健康状况,为教工提供有针对性和连续性的追踪服务。医生要善于观察,勤于记录,管理人员要随时登记这些资料。针对教工体检出现的普遍性问题或疾病隐患,定期通知教工去指定医院进行复查,及早治疗。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教工健康饮食,戒烟限酒,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心态,改善综合健康指数。通过后续追踪服务,可以避免很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使教工体检真正成为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

4.完善教工体检档案管理制度

①体检档案的管理,参照病案管理的基本要求,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报告和要求,逐步完善其书写格式和内容,提高教工体检档案管理水平,使教工体检档案管理逐步成为病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建立短信发送平台和电子邮件发送平台,根据体检档案的统计分析、体检档案资料,及时告知教工体检结果。③制订健康促进计划方案、预测健康走向,制定并实施健康监测与健康追踪等服务体系。④组织专门人员整理资料,按要求归档。

5.建立教工体检档案的质量监控系统

只有建立教工体检档案的质量监控,才能使其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才能保证教工的利益,才能真正为医院的医疗提供有价值的资料和数据。具体如下:①确定主要负责质量监控人,对保健科实行定期考核和抽查;②建立体检各环节的质量监控系统,落实到人;③要逐步建立不同类别的体检档案书写、报告规范,以保证不同类别的评估和资料的编号和分类相对科学;④逐步完善电子档案管理模式,更方便、准确、简单管理档案,有利于质量监控的操作和管理。

6.加强体检档案管理的保密工作

随着体检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的日益增强,体检者的隐私保护应成为重要内容之一。①强化职业道德建设和保密意识,使档案管理人员认识自己的岗位职责。②建立档案保密制度,规范管理。通过业务技能、专业知识的继续教育,及时更新和拓宽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面,增强及时解决问题的能力,把保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况,确保体检档案的安全。③制定岗位责任制,实行工作责任细化,使各项工作责任到岗、责任到人,切实提高工作效能。体检档案中的文字资料输入计算机应加密,设专人管理,不能暴露个人隐私。任何人不得查阅他人的体检结果;体检报告单必须由本人或家属领取,其他人不得代领。

对体检档案实施管理,使教工体检档案得到及时、正确、规范、连续、保密的处理。能动态地对教师个人或教师人群的危险因素与健康状态进行全面检测、分析、评估、预防和干预。随着医院管理者及病案管理人员对体检工作的认识加强,各项档案管理制度的健全,高校教工体检档案管理工作将会有较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袁新华.医院体检档案的管理[J].现代医院,2000,(7):146-147.

[2] 彭艳.健康医疗体检档案管理与病案管理的关系[J].中国病案,2003,4(1O):18-19.

[3] 沈明霞.健康体检档案管理的思考[J].中国病案,2008,9(11):8-9.

病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范文第2篇

一、紧紧围绕医院上等级活动,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工作

1.为医院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上等级活动与医院的整体工作密切相关,涉及到全院30多个科室,《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评审标准》涉及的内容、要求和指标丰富而具体。据此,档案部门可利用档案所具有的凭证功能和监督管理功能,强化医院档案的收集、归档、整理和利用,积极做好档案管理基础性建设工作,为医院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2.完善医院各项规章制度

制度建设是基础,医院上等级活动要从建章立制入手。虽然在多年的发展中,我院制订有多项规章制度及人员职责,但需要不断地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及时修订、补充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及时进行“废、改、立”,不断规范医院的医疗行为。鉴于此,我院在综合档案室收集医院发展历程中形成的各项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全面清理,不但从中梳理出本院管理工作的基本脉络,又发现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同时建立健全责任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管理体系,为医院建立长效机制,推进科学化正规化管理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3.扎实抓好相关制度的落实

好的制度如果仅仅停留在纸上,不能落到实处,必然是形同虚设。在对医院档案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为活动的深入开展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如对医院病历档案进行质量控制,可清楚地了解医院三级查房、术前讨论、疑难病例讨论、死亡病例讨论等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还能发现病程记录、病历书写规范等基本规范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掌握医院在医技功能科室管理方面的现状,为医院领导强化质量管理提供决策参考,同时最大限度地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对会计档案进行分析,帮助医院领导了解医院财务制度、成本核算、医疗收费等制度的执行情况,依法规范经济活动,完善经济核算与分配办法,提高经济管理水平,控制医疗成本,降低医药费用,找出差距等,使得医院在抓管理中更加有针对性,真正把各项基础管理的规范要求落实到位。

二、注重发挥档案上等级活动中的独特作用

1.进一步加大宣教力度

通过院职工大会、院务会、中层例会、科务会及医院局域网、《工作通讯》、宣传橱窗等多种务实管用的机会和形式,加强对《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等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尤其是加大宣传档案工作对于加强医院基础管理,促进医院发展的积极作用,增强全院职工的档案意识,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更多理解支持,把档案的收集和归档工作列入医院目标责任管理和年终考核内容之一,把档案管理工作列为年终评优奖励的项目,有效地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保证医院各类档案的归档率和完整率

合理的管理体制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坚持集中统一管理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将我院的文书、科研、教学、基建等档案集中到综合档案室统一管理。医院病案、人事档案、财务档案等由业务部门管理分工负责,综合档案室负责指导和监督。建立健全各项档案管理制度,建立本院档案人员网络,在各科设立兼职档案员,负责本科室档案收集整理工作。通过以上措施,有效保证医院各类档案的归档率和完整率。在历年上级管理部门组织的检查中,文书档案符合要求,受到上级管理部门的充分肯定。

3.加快档案现代化管理步伐

病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范文第3篇

3631字,预计25分钟

各位同事:

现在,我代表医务科,向我院报告过去一年医务科工作,对今年工作提出建议,请予审议,并请所有同事提出意见。

一、过去一年工作回顾

各位同事

2018年即将过去,在这一年里,医务科在院长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各科室的积极配合和帮助下,坚持以发展为中心、以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以建立和谐医患关系为目标,严抓医疗规范化管理和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圆满完成全年工作,使得全年各项工作得以有序进行。一年来我们按照院工作部署和工作要求,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

2018年围绕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医务科做了如下工作:

1、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今年,医务科结合我院实际,参考相关医疗管理制度,制定了《运行病历、归档病历管理制度》。同时制定的制度还有《病历考核制度》、《处方考核制度》等,为医疗质量与安全提供了制度保障。

2、落实医疗质量管理与监督责任制。一年来,按照医院管理规定,医务科每周一次参与行政大查房,定期不定期进行医疗质量管理的检查与监督,及时发现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隐患,并提出整改意见,起到了全程监督。

3、在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方面,帮助并督促各科室建立了医疗质量控制“六大本”,每月对医疗核心制度的执行情况及医疗质量控制“六大本”进行督导检查,根据教育、引导、批评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平时督促抽查和集中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基础医疗质量和环节医疗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多措并举,经过每月不定期抽查,目前各病区交接班记录本、病历书写均能按规范书写。

4、在加强医疗文书书写,提高病历内涵质量方面,医务科严格按照《病历书写规范》要求,对住院病历、病程记录及相关资料的格式、内容提出进一步规

范要求,下发各科室后要求认真组织学习,医务科每周进行各病区所有病历重点检查,每月进行一次书写质量督导检查,全年共检查病历(730)多份,及时完成率和质量均有明显提升。医务科每月对门诊病历进行抽查,共抽查门诊病历(198)份,合格率从(83)%上升到(95)%。每月抽查(5000)多张处方,到目前为止共抽查处方(66626)张,合格率从(85)%上升到(94)%。(数据截止到11月份)

(二)提高医疗风险防范意识,保障医疗安全

1.加强知情告知,重视医患沟通。医务科要求各临床一线人员牢固树立“纠纷少缘于沟通好”的风险防范意识和沟通意识,完善沟通内容,改进沟通方式,注重沟通效果。保证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演变进展及治疗情况的有效了解,并要求每位医师在向患者如实告知的同时还要将告知内容详细记录在同意书上。

2.继续做好院内会诊工作。医务科积极配合临床工作,积极协调专家团队参与病区临床工作,提高了我院医疗水平及治愈率。

(三)积极开展医疗活动,圆满完成医疗工作。

医务科在全院医疗活动中起主持、管理、组织、协调之责。今年医务科围绕全院医疗工作做了大量工作,使全院医疗业务活动规范、有序,医疗业务工作完成很好。截至11月底,全院总接诊门诊病人(66626)人次,住院患者(730)人次,全院手术(728)人次(含门诊)。

(四)开展医疗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素质。

医疗技术是医院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今年医务科组织大型医疗业务讲座2起,其他小型讲座多次。要求临床科室每周举办业务技术讲座1次,增强了学习的氛围。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医疗业务整体素质。

二、2019年医务科工作总要求

坚持以发展为中心,以质量安全为底线,以保障权益为重点,以改革发展为动力,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努力解决奉城镇及周边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新需求与医疗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整体效率和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健全完善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的制度机制,推动医疗机构内人力资源配比更加科学,执业环境不断改善,工作负荷科学合理,人文关怀日益加强,医患关系更加和谐,医务人员满意度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

具体:床位使用率98%以上,平均住院日至少一个月,药占比控制在30%以下(各大医院公认,也是政府要求),抗菌素应用不能超标,患者满意度控制在95%。

三、对2019年医务科工作的建议

各位同事

2018年,医务科在取得了一些成绩的同时,也还存在者一些不足和问题。如:医务管理组织不够完善,制度不够健全,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等。这是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努力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今年我们的工作仍十分繁重。要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一) 继续做好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

目标:

①病历归档率100%

②运行病历:甲级病历95%以上,乙级病历不能高于5%,无丙级病历;归档病历:甲级病历100%以上,无乙级、丙级病历

③医疗差错事件O起,患者投诉不能高于3起,不良事件不能高于3起

④顺利通过上级检查

1、充分发挥各专业管理委员会的职能,切实将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病案管理、药事管理、医院感染管理等工作纳入各委员会工作流程,群策群力,解决临床、医技科室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加强医疗质控。不定期到临床科室进行全程查房,全院所有临床科室轮流循环进行。科室讨论制度的落实,包括危重病例讨论、疑难病例讨论、死亡病例讨论,详细了解其记录及执行情况;听取科室主任对科室医疗运转、质量管理、继续教育等情况,针对不足提出合理改进意见。坚决执行市医保、社保局相关政策规定,坚持原则,严控住院次均费用标准。

3、病案质量管理。加强对门诊病历的抽查工作,进一步加强抽查临床科室运行病历,严格按照《病历书写规范》中要求,对运行病历病历中三级查房、讨论、会诊、医嘱病情的查对等方面进行监控;另外严格规范医师交接班,帮助科室查出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并督导三基三严学习记录和终末病历,每月到病案室抽查各床位医生2份出院病历、2份归档病历,每月对抽查的终末病例进行展评,并严格按《上海市病历书写评分标准和细则》奖优罚劣。

4、处方质量严格执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按照处方点评制度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并认真总结和提出改进措施。检查医生每天开出的处方,对发现的不合理用药进行及时点评。对无指征用药、指征改善后应停药而未停药的、违反联合用药原则的、针对性不强的“大包围”用药、无指征超剂量用药、不合理使用药、违反药物配伍禁忌等进行点评。

5、强化医疗质量通报与点评。每月召开一次医疗质量安全通报点评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详细通报医疗质量检查情况;对病历检查过程中的重点病历进行点评;同各科室沟通制定整改措施。

6、对于危急重症患者召集各病区医生、门诊医生、专家开展全院病历大讨论,保障医疗安全,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定期召集各科室负责人、护士长举行医疗安全会议,通报医疗安全事件及医疗纠纷的处理情况,总结经验。加强对重点环节、重点科室的质量管理,把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从医疗终末质量评价扩展到医疗全过程中每个环节质量的检查督促上去。重点包括:强调入院告知书、授权书、各种诊疗知情同意书的规范完整书写。真实、准确做好“死亡病例讨论”“危重病例讨论”“抢救危重病人讨论”的各种记录及医师交接班;组织科室加强对诊疗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与考核。加强对诊疗计划、用药安全性的检查力度。

7、严格执行不良事件的管理制度。通过不良事件的规范处理,从事件中吸取教训,并制定标准/流程,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对已发生的事件要进行深入的调查,查明、了解和强调不良事件的潜在原因,了解事件如何分析,从中吸/为何发生(或发展趋势) 分析事件的表面(近端)原因,找出根本,从事件中吸取教训,并制定标准/流程(防止同样或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减少纠纷投诉发生。

(二)继续做好医学教育工作

目标:

①围绕:医患沟通、医疗安全、医疗法律法规、合理用药、医保政策解读、冠心病、脑梗塞、高血压、重症肺炎、急诊急救每月至少一次大培训,举行两次全院“技能比武”(工12次)

②科室每周至少一次业务学习,有学习记录

③本院医生至少参加2次院外学术会议

④医疗技术逐步提升,月死亡人数控制在3人以内

1、针对一部分医师存在病历书写不规范、法律知识薄弱、工作思想欠端正等缺点,医务科计划在2019年对专项培训,培训主要分为病历书写、执业医师法、如何做好一名临床医生三大版块,通过分期讲座的形式进行,医务科全程监控,并抽查培训人员学习记录。

2、为进一步提高我院技术力量,根据各科不同特点和临床需要,医务科积极与专家沟通协调,加大培训学习的力度。

3、每半年组织一次技能比武,对“三基三严”的培训工作分2次进行,具体为:第一次,对全员医师进行心肺复苏、心电图机的应用培训;第二次,进行导尿、各种穿刺、插管等临床常用技术培训。

(三)加强药事管理,促进合理用药

目标:

①抗菌素三级管理落实到位,使用无差错,上级检查合理

②药品不能出现严重库存,月库存总量不能超过 价值2万元

③每月不能超过3次断药投诉

④药房管理规范、合理、有序,顺利通过上级检查

1、在加强合理用药管理,促进抗生素合理应用方面,实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每月定期由医务科长带队对各临床科室进行检查、督导,防止抗菌药物滥用和不合理用药。

2、重点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规范管理,对抗菌药物联合应用进行专项点评,坚持贯彻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有关规定,把抗菌药物各项指标力争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四)强化医院及病区的应急能力。

目标:举办两次医疗应急演练,分别是:断电及停氧、特大医疗纠纷模拟演练

各科室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要求符合本病区情况、具有可操作性,健全病区应急指挥系统,医疗救治人员职责明确、报告流程清晰、有合理的替代方案。

医务科将联合相关职能病区对全院各病区的突发事件应急模拟演练,目的:检查医院医疗抢救小组及各病区之间的配合情况;药品准备情况。全力保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通过演练及时发现不足,同时制定整改措施。

各位同事

病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范文第4篇

【关键词】护理专业;班主任教师;管理艺术;实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趋势愈加明显,同时,高校各个专业领域划分的更加细致,学生数量不断增多,如何适应社会新形势下的需求,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对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了一定的挑战。特别是对于护理专业来说,由于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要求班主任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班级管理工作职能和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的能力,为护理专业教学提供一定的辅助,在提高班级管理质量的同时,也为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有效地支持。所以护理专业班主任教师应该对班级管理艺术进行研究和分析,争取借助艺术化管理措施的践行,促进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1护理专业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障碍

对护理专业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发现虽然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但是总体上仍然不够理想,这主要是因为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受到学生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班级管理工作的优化开展存在较大的障碍。学生心理问题上,护理专业的学生虽然选择护理专业,希望未来到护理岗位上开展工作,但是刚进入医学院校的学生,心理上并未真正做好为护理事业努力奋斗的准备,在护理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对复杂的医学知识产生畏难情绪,针对特殊的护理病案分析可能会产生畏惧和厌烦心理,对医患关系的认识也不够深刻,导致班主任教师在对这些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作为班主任教师,不仅要加强管理,还应该对这部分学生实施相应的心理引导,促使学生能够对护理专业形成正确的认识,并加强对学生护理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力求将护理专业中的学生真正培养成为高素质人才[1]。社会方面的问题上,一些社会因素的存在也会影响护理专业班主任班级管理效果。在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并且在社会上普及应用的背景下,护理专业的学生能够接触到网络上纷乱驳杂的信息,这会对学生的思想认识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产生不良影响,甚至网络上一些医患纠纷问题也会导致护理专业学生对自身学习的专业和工作岗位存在错误认识,亦或是造成学生在进入到岗位工作前就对患者产生抵触心理,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2]。可见,社会问题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护理专业教学难度和学生管理难度,班主任教师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对社会影响进行具体分析,并引导护理专业学生对相关问题形成更为明确系统的认识,促进护理专业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2护理专业班主任管理艺术和践行措施

护理专业班主任教师管理工作艺术性的凸显主要体现在其能够灵活应用不同的管理方式,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在与学生进行良好沟通和交流的同时对学生实施人性化管理,并且所开展的班级管理工作能够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同,对学生专业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基于此要想在护理专业班主任教师班级管理工作中践行管理艺术,就应该探索更为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对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实施全面优化。

2.1班主任教师应该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树立管理威信

护理专业的班主任教师要想实现艺术化管理,首要工作就是应该在班级中树立班主任威信,正如苏联教育学研究专家赞科夫所说,如果丧失了威信,师生之间就不会产生真正的关系,教育有效性和引导性也会随之丧失。可见,树立班主任教师的威信是护理专业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首要工作,只有树立威信,才能够获得学生的信任,实现对护理专业学生的有效管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树立班主任教师的威信,不是要对学生实施强制性管理,而是要让学生认识到班主任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地位以及管理权利,进而增强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保证各项管理措施都能够得到有效贯彻落实,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性。针对护理专业班主任教师管理工作的特殊性,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树立管理威信。2.1.1加强自身修养,为护理专业的学生做好榜样。由于护理专业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希望能够促进学生敬业奉献精神、谨言慎行习惯和严谨工作态度的强化,因此班主任教师在工作中也应该做到这一点,为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促进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强化。2.1.2用爱心和真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是班主任教师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构成元素,护理专业班主任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学生,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护理知识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并通过关心爱护和友好交流,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加以引导,促进学生逐渐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以加强学生护理专业素养的培养。2.1.3坚持平等的原则。在班级管理中不偏待任何一个学生,增强学生对班级管理工作的认同感和满意度,进而逐步树立班级管理威信,凸显班级管理的艺术化[3]。

2.2选拔学生干部促进学生自我管理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仅凭护理专业班主任教师的个人力量必然无法取得理想的管理成绩,而教师合理选拔班级干部,分担不同方面的管理责任,让学生参与管理,班级管理效果能够得到进一步地提高,班主任教师的管理艺术化程度也会有所提升。在具体践行方面,护理专业的班主任教师可以结合班级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在班级中选拔有能力的班干部,分担学生心理管理、学习管理、日常事务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并定期召开班会对学生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积极听取护理专业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定期对班级管理工作进行优化调整,唯有如此,在学生管理的支持和辅助下,班主任教师的班级管理效果才能够得到全面提高,班级管理艺术也能够得到相应的凸显。

2.3激发学生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在护理专业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学生的配合对班主任管理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尝试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自觉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认识到自己是班级中的一份子,积极配合班级管理活动。这样,班级管理工作在学生的全面配合下才能够取得理想的管理成效。此外,护理专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与其他学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学生未来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也能够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因此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促进整体管理质量的全面提高,为我国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贡献一定的力量。

3结语

综上所述,护理专业的班主任教师管理工作存在特殊性,班主任教师只有加强对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视,并与时俱进的引入新的管理思想,凸显班级管理的艺术,才能够有效提高班级管理的效果,为高素质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支持。因此护理专业班主任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和看待班级管理工作,明确自身管理责任,通过制定合理的班级管理措施,有效促进管理工作的优化开展。

作者:孙瑞曼 张晓东 汤冠荣 单位: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彭英慧.高职学生班级班主任工作管理艺术与实践[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17):25-27.

病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医院统计;医院管理;重要性;改善策略

中图分类号:C8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2

绪论

作为医院科学化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医院统计近年来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范畴也越来越广。医院管理部门可以从医院统计中获得监控、指挥、协调等方面的信息。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统计工作也逐渐发展成了一门学科,其主要目的是指导医院工作,改善医院服务质量,促进医院服务工作的完善和发展。因此,加强医院统计学科的研究,充分开发统计信息,获得准确、有效的统计资料,完善统计职责,才能更全面、更有效地提高医院工作质量,更长远地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医院统计

医院统计是医院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它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和原理,对医院管理效果和质量科学、准确、全面地评估,并为管理部门提供指导、协调和决策依据。[1]

医院统计的范畴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门诊统计和急诊统计,其内容又包括工作量统计,包括临床诊室的就诊人数、就诊种类、就诊身份以及急诊人数等;[2]观察床位统计,指留院观察人数、就诊人数、床位总数等;急诊就诊总人数、抢救成功人数等;门诊取药人数、注射人数、换药人数等;门诊手术总人数、门诊死亡例数等。二是住院统计,其又包括四类:工作效率,指住院、出院人数,治愈率和死亡率的动态统计,医院病床总数量、病床每日利用率、住院人数,周转次数的情况的统计;特、中、小型手术的类型和数量的统计,以及麻醉人数统计;诊断质量,针对就诊与出院的诊断率和符合率进行统计分析;[3]医疗质量,根据治疗率、死亡率、抢救成功率以及医疗事故等情况进行医疗质量分析,以此确定医疗质量;差错数量统计,根据医疗事故数量以及患者反映的手术质量、手术价格等问题确定医院手术中差错数量。

此外,根据医院的药品收入、医疗收入、住院金额、医疗设备采购等情况进行统计,以此确定医院业务的运转情况。

二、医院统计对医院管理的重要性

(一)检验管理效果

医院统计的一项重要作用是监管医院的管理工作,确保管理机制运行的有效性。随着患者满意程度的不断提升,就诊、入院、手术和出院的总人数以及医院的收入不断看涨,直接反映了管理机制运行有效。如果通过医院统计结果发现就诊人数和医院收入有所降低,则说明医院管理出现纰漏,医院管理层在日后工作中要加强统计相关工作的管理,针对就诊、出入院以及医院收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灵敏、及时、彻底地反馈,为管理部门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决策,以促进医院健康、有序的发展状况。[4]

(二)强化管理质量

医院的工作效率和医疗水平直接反映在统计数据上,统计数据不仅体现了医疗质量和水平,更有用的是通过数据可以监管医院的管理活动。统计者针对医疗诊断过程中的准确性、治疗的全面性和及时性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此来评定管理水平。例如,通过对患者诊前和诊后的一致性进行分析判断,以此初步判断诊断水平和医疗水平,若两者符合率高,则该医院的医疗水平高,符合率低,医院的医疗水平则有待提升。

(三)评定管理效率

医院针对人员、医护用品以及医疗财产的利用和分配情况进行统计,来评判医院管理决策是否有效。例如,统计人员针对床位的使用情况分析来判断设备分配、物资管理以及人员是否利用最大化。针对医院的人力、物力以及技术设备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医院的管理以及医疗水平越高,则任务完成的越多,治疗的患者人数越多,为医院日后的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四)评价工作效益

医院是具有多结构、多信息的服务单位,可以通过对医疗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来全面综合地总结医院的管理质量,还可以根据医院内部、不同医院之间具体的医疗指标结果进行评估与分析,以此了解医院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对日后医疗工作的改善、服务质量的提升起到重要的作用。[5]

三、医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化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医院普遍存在着信息化管理制度不完善的现象,多数医院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不足,多数医疗项目上仍沿用传统型的管理方式,缺乏健全、有效的管理机制,管理部门在医院的管理上只走形式路线,由于制度上的不健全,我国医院在信息化的实现上相较于国外医疗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

(二)资金投入不足

医院管理特别是信息化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目前,我国医院在资金的投入力度还不够,资金缺乏是医院管理尤其是信息化管理中面临的最大障碍。由于不同地区资金投入存在较大的差异,偏远地区又受到地域、技术等方面的限制,使得我国的医疗水平差距较大。

(三)机构设置不健全

一些医院特别是规模小的地方性质的医院在机构的设置上不健全、不科学,无法有效满足患者实际病情的需要。此外,很多地方性质的医院缺少先进的医疗设备,医疗技术也不过硬。由于机构设置不健全,因而,医院管理上也存在很多问题。[6]

四、医院管理改善的策略分析

(一)树立信息化管理理念

医院管理部门应树立信息化的管理理念,在信息化建立上引起高度重视,并积极开展信息化管理工作。在管理决策的制定上,要运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进行辅助监督,对实际的医疗工作中给予实时有效的监督,提高管理的效率及有效性。此外,要扩宽医疗管理的内涵和服务宗旨,将信息化管理意识渗透到每个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中,充分调动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

(二)健全信息化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信息化发展的制度保障,在医院管理中还要健全信息化的制度,从就诊、出诊、患者数量、病例、病床使用情况以及医院的收入情况进行信息化统计,将统计的数据按照标准进行分类,提高统计工作效率。此外,还要配备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不但可以实现医疗数据的信息化管理,促进管理与计算机技术的有效结合,还可以职责明确化,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提高管理效率,提高统计数据的利用效率,促进医疗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完善人才建设机制,提高医护人员素质

医院管理从根本上说是人的管理,即医护人员的管理,医护人员医疗水平的高低、素质的良莠对医院的医疗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要完善医护人才建设机制,在医护人员的选拔上,要选拔一些具有过硬医护知识的高学历、高质量的人才,在医护管理上还要加大对医护人员的培养力度,定期开展医务知识讲座,着重分享医务案例,以提高医护人员整体的医务水平,提倡团队精神,提高医护人员整体的凝聚力和积极性。此外,还要加大对医护人员的资金投入力度,确保人才培养计划的顺利开展。

(四)资金投入力度加大

要加大对医疗设备、人才培养方面资金的投入力度。在医院的发展中还要兼顾平衡。由于我国医疗水平存在着地域性的差异,国家对地方性医院的资金投入上还不足,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国家还应加大对县域医院的资金投入力度,平衡兼顾各地的医疗资源,提高基层医疗条件以及地区机构的医疗能力,推动各地的医疗水平平衡发展。

(五)增加信息时效性

在医院管理中,要及时、准确地向统计人员提供统计数据、咨询和建议等有效信息,对管理中存在的给予监督,一旦有错报、漏报的现象发生,要立刻给予制止和警报。为了确保统计信息的时效性,医院的管理人员要将基础性的工作做好,实现数据的科学准确存储,提取使用方便。其次,要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实现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充分利用有效的网络资源,运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采集、加工和处理数据,确保统计数据的有效性。最后,还要加强统计人员管理动态、管理方法相关内容的学习,增强对医务数据的分析能力和敏感度。

五、总结

总之,医院统计在医院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统计工作开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管理效果。因此,在统计工作的开展上还要不断提升医院统计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医院管理方面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信息化管理制度不完善、资金投入不足、机构设置不健全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院的发展,要树立信息化管理理念、健全信息化管理制度、提高医护人员素质。只有在管理制度和方法上不断完善,不断打破传统的发展壁垒,不断提升管理水平,结合医院自身发展状况,探索新的管理模式,才能更好地提升我国的医疗水平,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杨爱华.医院统计工作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8):145-146.

[2]李春蕾.医院统计工作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174.

[3]毛红.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医院统计工作[J].中国卫生统计,2009(3):236-236.

[4]何程辉.医院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中国病案,2009,10(3):31-32.

病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范文第6篇

关键词:以人为本;护理管理;应用

专业化、人性化、科学化的护理服务是优质护理服务重要内涵,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注重强化护理服务意识和责任感,要求护士从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从主动服务到感动服务。以患者为中心,创优质护理是医院服务宗旨,在市场经济及医疗市场激烈竞争的严峻形势下,它是立院之本。优质护理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医院护理管理者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的考验。如何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服务,变心理压力为动力,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主动性,是我们护理管理者面临的新课题。以下是以人为本在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方法:

1 护理管理以人为本,增强护士的主人翁意识,赋予她们参与科室管理的权力,积极支持护士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她们的内在潜能。

1.1护士长在病房管理中有效运用授权,是提高护理质量,鼓励护士参与科室管理,增强集体凝聚力的有效方法[1]。授权能使每位护士都感到自己受重视,被信任,从而激发护士的责任感和归属感,提高工作热情,可以增进她们的才干,充分发挥其专长,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主人翁意识。被授权者来自临床工作第一线,比护士长更了解病房工作的实际情况,因此在处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时,更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

1.2全员参与,分解目标,落实责任,让每位护士都能积极参与到质量管理中来。护理人员是具体实施者,工作时效与护理质量息息相关,积极参与,发挥才干,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可让每一位护士理解并自觉执行制度及常规,并持续改进。

成立科室质量控制小组,护士长任大组长,主管护师任小组长,护理骨干为质控组的成员。每月不定期按照质量考核标准对护理质量进行考核。为使护理人员在工作时处于最佳精神状态,保证充分的时间休息学习,我们利用网络,设立科室公共邮箱,将检查存在的问题发送至邮箱,利用飞信通知每一位护理人员,并要求她们针对每月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回复到我们公共邮箱,质控组成员负责收集整理每个人对问题分析改进的措施,进行分析讨论,对可执行的好建议及改进方案我们给予采纳,并在晨会及其他形式中给予表扬,这样一方面可提高年轻护士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她们充分认识自身对护理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正确认识到患者的需求就是我们服务的宗旨。在和谐的气氛中,提高认识达成共识,这样使护理工作者在感受到被重视、被理解、被尊重时,身心愉快的投入到工作中,并潜移默化把这种情绪,感染其所服务的对象,也加深了以人为本的理解,提高护理质量。

2 尊重护理人员人格、价值观、知识、能力和劳动。通过平易近人的态度,达到目标上的一致,增强科室的凝聚力。

2.1互相尊重,团结和谐才能调动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在科室值班室内粘贴科室成员聚会及活动的照片,写上"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让每位成员一走进我们值班室就能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充分认识自己在这个家庭的位置和重要性。在科室内形成家庭式气氛,体现互相尊重,团结和谐、协调一致的关系。

2.2在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

2.2.1护士长让每名护士针对自己的性恪,客观的自我评价自身的优缺点,护士长收集整理美化护士的优点,并做成精美的卡片,粘贴护士值班室,最后存放于我们的护士精粹内,让每位护士间相互欣赏,取长补短,在欣赏中互相鼓励不断提高,从而体现自我价值。

2.2.2根据护士性格特点结合年资,知识水平,合理用人[2]。做到合理排班,人尽其用,人尽其才,确保护理工作到位,这样有利于互帮互学和业务技术的提高,有利于促进人际关系,有利于群体间相互控制,相互协调,共同成长。

2.3激励护理工作者:激励机制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管理者充分应用成就激励机制,及时发现她们的优点并予以表扬,充分调动护理工作者的工作热情,激发她们的主观能动性。

每位患者出院时发放病区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针对患者意见及建议及时沟通协调,有效改进,对受表扬的护士次日晨会予以口头表扬,每月统计受表扬的护士名单,在二次分配中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在物质奖励时,由主管护师给她们颁发奖品,并留下她们烂灿甜美的笑容。以此相互激励,培养年轻护士"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让大家转变服务观念,不是认为护士长要我为患者做什么,而是我要为患者做什么,努力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从而体现自我价值。

2.4坚持以为人本的理念,在生活上、工作上关心和体贴护士,在生活上为护士排忧解难,经常深入了解护士她们在想什么,最关心什么,了解她们的需要。认真听取她们的意见与建议,用真诚去赞美每个人,使她们感受到科室的温暖,虽然工作忙与累,但是我们累并快乐着!

2.5护士长自己要做到真诚,率真坦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遇到问题时,不推卸、指责和埋怨,而是主动承担责任,从自身管理中去寻找原因,通过表率的作用让护士信服,这样才能上下同心,给员工一种积极的力量,大大提高团队的整体凝聚力。

3 加强护理专业内涵建设, 制定培训计划,加大培训力度,增加培训内容,提高护士综合素质。

3.1提高护士对基础护理理解,加强对基础护理基本理论学习和基本技术操作的训练,提高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2加强专科业务学习,通过定期ppt幻灯讲座、护理查房、病案讨论、操作技能训练等形式帮助护士熟练掌握专科知识专和科技能,培养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3],提高护士预见性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为患者优质护理服务。

3.3开展人文与社会科学知识,优质护理服务课程、服务技巧的在职培训,强化服务理念,规范服务行为,拓宽知识面,引导护士在临床工作中不断丰富知识,促进护士成长。通过加强护士综合素质培养与强化训练,有效地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护理质量。

4 结论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良好的管理环境,为护士营造积极、主动、思考和创新的工作氛围,发挥潜能的良好机制和环境,使护理人员有共同的价值观,满足了不层次护士的个性化需求,激发了不同层次护士的潜能和工作热情,增强了护理队伍的凝聚力。促进科室的和谐气氛,缩短护士长与护士的距离,增加护士对护士长的信任感。将以患者为中心,在护理管理中倡导人性化管理,以人为本,关爱护士,关爱患者,倡导人性化服务,可以有效的提高护士长的管理质量和管理效果,能够更好地发挥团队效能,满足患者所需,提高患者满意度。为实现优质护理服务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冬宁.授权艺术在护士长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误诊杂志,2011, 11(11):2634-2636

病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范文第7篇

[关键词]绩效管理;平衡计分卡;公立医院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2.057

[中图分类号]R197.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2-00-02

《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3号)、《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2015〕38号)、《关于加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评价的指导意见》(国卫人发〔2015〕94号)等一系列医改文件针对公立医院内部绩效管理现状提出了一些措施和意见。在过去的30余年里,我国公立医院科室绩效管理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公益性淡化,在信息严重不对等的情况下容易促使医务人员诱导服务,医务人员绩效薪酬与科室经济效益关系密切,与劳务价值不完全对等,甚至背离。一些公益性较强但经济贡献率小的科室积极性受挫,分配不公平、不合理、不平衡现象导致这些科室发展面临萎缩与边缘化。面对这一问题,公立医院结合自身情况主动探索适合的绩效评价体系,以便能够更好地适应新医改政策及医院发展需求。综合考虑政府、患者、医院以及员工等多个层面对医院改革与发展的需求和要求,平衡计分卡作为一个重要的绩效管理工具应用于医院绩效管理中对于实现医院经济效益与公益性的平衡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1 平衡计分卡概述

1.1 平衡计分卡的平衡理念

平衡计分卡所具有的平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注重组织均衡持续发展的优点具有很强的应用性,该方法以战略发展为基础,将绩效考核指标分为四个层面,财务层面反映组织过去的业绩。客户层面及内部流程层面确立当前组织成功的关键因素,学习与成长层面则保证了组织长期发展的动力。平衡计分卡的核心理念就是“平衡”,除了要平衡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等4个层面之间的关系之外,还要将不同层面的因素考虑进来,组成一对一对的平衡关系,其平衡关系主要包括:内外部因素之间的平衡,企业的与员工和内部业务流程是不同利益群体,每个群体对企业绩效的认识有各自不同的视角,存在不同的绩效预期,既有财务方面的绩效预期,也有非财务方面的绩效预期,既有短期的绩效预期也有长期的绩效预期,平衡计分卡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不断加以平衡;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平衡,即通过对非财务因素的定性设计来弥补财务因素定量指标的缺陷,虽然说财务指标能够准确地评估科室绩效,但是在某些情况下,非财务指标能够比财务指标更直接、更迅速有效的评价企业管理人员的表现。长期与短期目标之间的平衡,即在考虑利润等短期目标时,要看到组织发展的长期目标如员工发展、顾客需求等。公立医院作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一般企业不同,需要更多的考虑其社会贡献和公益性。平衡计分卡的平衡理念系统能够全面地考虑到政府、患者、医院、职工等相关利益者的需求,根据战略目标以及管理重点可以灵活调整考核权重,突出公益性,引导医护人员行为回归医疗本身,因此在医院绩效管理工作中引入平衡计分卡作为管理工具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应用基础。

1.2 平衡计分卡作为医院绩效管理工具的局限性

正如彼得・德鲁克所言,“医院也许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现代知识型组织”,公立医院涉及多专业、多学科,医生与患者信息严重不对称。因此,针对公立医院的内部绩效管理工作来说,管理工具的选择以及绩效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和科学性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目前尚无一种完美无缺的单一绩效管理工具,平衡计分卡作为其中的重要工具也不例外。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

平衡计分卡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如下。指标体系的建立较困难。平衡计分卡对传统业绩评价体系的突破就在于它引进了非财务指标,克服了单一依靠财务指标评价的局限性,然而这也带来了另外的问题,如何建立非财务指标体系、如何确立非财务指标的标准以及如何评价非财务指标,如果只选择部分客观指标,会产生考核覆盖面过窄的问题,如果考虑覆盖范围,需要选择的指标较多,评价内容过于宽泛或过于主观,影响绩效方案的严密性和客观性。部分指标的量化工作难以落实。从公立医院运用平衡计分卡指定考核指标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能够量化的往往是一些财务指标和工作量指标,而对一些非财务指标的量化工作非常困难,如客户指标中的客户满意程度和患者费用知情率如何量化,再如员工的学习与发展指标及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如何量化等,这也使得在评价科室业绩的时候,无可避免地带有主观因素,因此会遇到被评价对象对目标值、评分标准以及所占权重的认识无法统一,然而这部分往往是体现医院公益性以及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等方面的重要指标。另外,由于平衡计分卡涉及指标目标值、权重、计算办法的灵活多样,医院内部绩效管理部门不易于掌握工具精髓。在一些人力资源配置不够合理的医院,完成目标值的科室的劳动强度或技术含量并不一定高于未完成的科室。因此,平衡计分卡还无法作为一种独立的考核工具应用于医疗机构的绩效管理,需结合使用关键绩效指标法(KPI)、DRGs等管理工具才能更加客观、系统、科学评价科室的医疗服务质量。

2 平衡计分卡在我国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应用现状

2.1 考核指标求多求全,指标权重、计算办法不合理

目前公立医院内部绩效考核指标较多,往往忽略了各项指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财务指标权重过大,体现公益性以及医疗质量的指标权重偏小,有一定的趋利性。各公立医院内部绩效考核方法千差万别,考核指标权重的设置、指标计算办法随意性强,没有考虑到不同类科室的特性问题,无法兼顾医院、职工、患者及政府等相关者的利益,普遍存在重结果、眼前,轻过程及战略指标的问题。

2.2 部分考核指标的目标值客观性差、不科学,业务科室认可度不高

一些公立医院没有按照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多轮分析讨论确定目标预算的方法制定指标值,存在“鞭打快牛”的问题。内部绩效管理部门往往以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为主,对各病种、各科室情况了解程度不够,在目标值制定上与医政部门、临床部门未能形成有效沟通,造成目标值不客观公正,临床科室认可度不高。

2.3 绩效考核方案趋于复杂化,对科室辅导工作有待加强

部分医院盲目套用企业绩效考核分配办法,没有考虑到医疗行业的特性、科室属性、公益性等问题,不符合实际,有效性、合理性不强。随着第三方绩效管理咨询公司的参与以及管理理论的引用,大部分医院绩效管理方案有复杂化倾向,但绩效管理部门往往没有化繁为简,着力掌握方案精髓,在对科室辅导绩效管理方案上工作做得不够。

2.4 对医疗成本控制的考核效果不佳

在医疗成本控制指标上,既有考核耗材占医疗收入比的,也有考核人均结余,也有同时都考核的。目前建立二级库并实现动态核消科室卫生耗材的公立医院不多,普遍采用以领代消的办法核算科室当期卫生材料成本。也因此导致不同月份该类指标波动较大,收支配比程度差,考核效果不佳,考核难度较大。

2.5 考核指标在的选择上无法充分考虑或量化到疾病的难易复杂程度问题,不能完全体现各考核单元的诊疗水平和救治能力

病人的个体差异所需医疗的服务范围与能力呈现多样性特征。例如,同类科室中收治重病人的科室往往呈现平均住院日较长、次均费用较高、药占比较高等现象,造成考核单元的工作量与考核结果出现偏差。结果是导致考核单元主观上不愿意收治情况较复杂、病情较重的病人,甚至推诿病人,导致患者就医困难,同时也不利于科室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

3 平衡计分卡在医院绩效管理实践中的建议

3.1 在制定考核指标方面的建议

在考核指标布局上,简单用管理企业的办法是失灵的。要充分认识到医疗卫生这一行业的特性:不完全竞争领域、高度信息不对称,关系到人民生命健康。既不能留恋计划经济,也不能过于崇拜市场经济。按照以公益性为导向,公益性与医院经营相互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原则,抓住核心指标进行系统、客观评价科室医疗质量、医疗效率、成本控制、劳动强度等方面。在确定考核指标时,不宜大而全,要针对工作特点并结合医院实际情况来制定。要求突出考核要点,简便、适用、易操作,这样才能够关注细节,起到改进科室管理,改善员工行为,达到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目的。在确定考核指标后,指标权重的配比要充分体现医院的战略要点,如医院在短期内的工作目标是降低药占比、降低平均住院日,就需要对相应指标给予匹配较高权重,并加大对这两个指标的考核力度,以引导科室对医院中心工作的关注,从而促使医院的计划能够顺利完成。

笔者在运用平衡计分卡对医院的绩效管理考核过程中以德鲁克提出的SMART原则,即Specific(明确的)、Measurable(可以衡量的)、Attainable(可以达到的)、Relevant(具有相关性)、Time-based(具有时间性)为原则分别在内部流程、财务层面、质量层面、患者层面、学习与发展层面五个一级指标下设计了若干个二级指标,每个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具体如下:内部流程层面下设置床位使用率、平均住院日、医师平均负担床日数、护士平均负担床日数、人均诊疗人次、药占比等6个考核指标,共同构成了对医务人员工作效率的评价体系。其次是财务层面下涵盖次均费用、床日费用、人均结余、卫生材料占医疗收入比等4个考核指标。质量层面下设置医疗质量、护理质量评价、医院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甲级病案率、处方合格率等6个考核评价体系,以完成对日常医疗质量的综合考评。患者层面下设置患者满意度、患者费用知情率、临床科室对服务保障科室的满意度3个考核指标,涵盖医院所有部门的服务满意度评价。学习与发展层面下设置三基考试合格率、继续教育完成率、科研课题及论文完成率等3个考核指标,以考核科室在员工职业发展规划和成长方面的工作。

3.2 在确定考核指标目标值方面的建议

指标的目标值确立需要统筹考虑同类医院同类科室的平均水平,自身的历史水平以及医院的管理目标,按照预算流程上下结合,做好与科室的培训与沟通工作。为鼓励科室在未能完成指标的情况下也要争取进步,应既考虑科室目标完成情况,又考虑科室发展情况。在计算指标得分率时可按以下公式:得分率=[(完成值/目标值)×(完成值/同期值)](注:低优指标取公式倒数)。

另外,科室指标目标值的确定,特别是绝对数指标的目标值确定,要考虑到科室的人力资源配置,最好能够实现以岗位职责为基础的定岗定编。如在考核科室工作量指标时,如果没有选择人均诊疗人次作为考核指标,而是选择科室门诊人次这一指标,在测算门诊人次指标目标值时就应该考虑到该科室的人员配备情况,确保同类科室不同人力配备,劳动强度不同的情况能得到公平体现。特别是如果科室绩效工资是通过人员岗位系数、单位系数价值和指标得分率三要素相乘来计算的话,更需考虑人力资源配置情况来定目标值。

3.3 在计算考核指标目标值的计算办法方面的建议

不同的医院在评价目标值实际情况的计算办法可能有所不同。指标完成情况有以下几种计算办法:①指标完成百分率=(完成值÷目标值)×100%;②低优指标完成百分率=[1-(完成值-目标值)÷目标值]×100%;③每大于/小于目标值1(或1%),加减N分;④低优指标完成情况:每小于/大于目标值1(或1%),加减N分。部分医院针对低优指标简单采用目标值除以完成值这种粗略计算办法,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待加强。另外,针对第三、四种计算办法,在测算N的取值时必须充分考虑N值对科室综合指标完成率(得分)的影响程度,科学合理设置N值,并随着医院实际以及管理重点的变化在一定时期内动态调整。

3.4 在成本管控方面应用平衡计分卡进行考核的建议

公立医院非营利性决定了公益性属性,但非营利性不等于不盈利。以公益性为根本,将耗材与药品的收入管理变为成本管理,强化成本控制,提高医院的经济运营水平,调整支出结构,合理增加医务人员绩效薪酬占比。因此,成本管控指标在平衡计分卡应用中的重要性不能被忽视。

鉴于目前公立医院普遍没有建立二级库管理系统,为避免耗材消耗指标短期值波动较大问题,建议各考核单元每月进行耗材库存盘点,利用月初库存、当月领用量、月末库存倒挤出科室的实际消耗量,作为当月的考核数据,同时医疗机构要考虑逐步推进建立二级库管理系统,提高耗材消耗数量的自动化、准确程度。

3.5 全面考虑科室的发展状况

平衡计分卡应用中应考虑到疾病难易、复杂程度,提高科室科室积极收治危急重症病人,努力提高诊治能力。

绩效考核分配过程中不能就数论数,应考虑到科室的发展状况,特别是根据患者疾病严重与复杂程度尽量量化科室的诊疗水平和救治能力。可以组织各考核单元集中讨论设置疾病难易、复杂程度的考核指标,提高各考核单元对考核指标认知的一致性,调动科室积极收治危急重症病人,努力提高诊治能力,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如可以设置三级及以上手术占比、急危重症患者占比等指标,更加真实地反映科室病种难易度以及医疗技术水平。

3.6 加强相关培训

加强各考核单元对平衡计分卡考核理念、指标含义、取数口径、考核权重、计算办法等相关要素的培训。

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是业务方面的专家,但对平衡计分卡的理念和相关要素不一定全面了解。通过加强平衡计分卡考核理念、指标含义、取数口径、考核权重、计算办法等相关要素的培训育,促进科室对绩效考核的理解和认可,实现科室业绩与医院总体发展思路一致,最终完成医院总体战略目标。

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重要的绩效管理工具,针对其优势与不足,在实践中需要对平衡计分卡进行不断的研究与完善,灵活地将平衡计分卡与其他绩效管理工具组合在一起,最终通过绩效管理促进医院的标准化、专业化和精细化建设,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实现医院可持续性发展,向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便捷、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郭永瑾,赵明,岑珏,等.上海市级公立医院内部绩效考核与分配制度改革实践[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5(8).

[2]王志刚,潘莉,蔡静.RBRVS和DRGs与医院常用绩效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16(1).

[3]雷志勤,李建军.城市公立医院薪酬改革配套政策问题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5(11).

病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范文第8篇

2014年全区档案工作将坚持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五年实现大跨越,八年基本现代化”,“创新发展,率先发展”的目标,突出“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这一主题,抓住拓展民生档案领域,加快档案数字化步伐,有效发挥档案馆功能作用这三大重点,加大依法管理和队伍建设力度,带动档案资源体系、档案利用体系和档案工作基础业务这三大建设再上台阶,为编制《市区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努力创成国家二级馆,为市创建文明城市作贡献。

一、以拓展民生档案领域为重点,积极推进档案利用体系建设

在继续加强区、镇机关文书档案规范化、制度化、正常化建设的同时,坚持以民生档案建设为龙头,以“档案服务企业年”为重点,带动基层各领域的档案工作,积极推进档案利用体系建设,不断充实馆藏,拓宽便民、利民通道。

(一)深入推进民生档案建设

巩固民生档案建设成果,继续发挥民生档案通联组的有效作用,加强对涉及民生档案各单位的指导。在去年首批民生档案基础上,一是扩大范围,由区级机关向镇(街道)机关延伸,把民生档案作为收集重点,列入考核;启动病案、残疾、仲裁、老龄、未成年人保护档案等第二批民生档案的规范化建设工作。二是加强民生档案利用体系建设,通过建立民生档案检索体系、服务体系和民生档案资源的整合,方便、快捷地提供民生档案的利用。三是围绕服务民生的需要,调整馆藏建设思路,由单纯接收党政机关文书档案,扩大到与群众关系密切的政府现行公开文件、专门档案及部分基层单位档案。为强化政府各机关单位专门档案的管理,争取区政府出台《区民生档案接收办法》,为其管理和接收进馆提供政策依据;对拆迁档案、劳模档案、学籍档案、公民出生档案等民生档案将与相关单位联合发文,规范民生档案工作。同时认真做好民生档案排查和登记工作,并实行有效监管,将民生档案工作纳入档案基础管理范畴,每年对归档整理和保管情况进行检查,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联手培植家庭档案典型

2014年将与区妇联等部门联手继续开展“家庭档案”工作。一是加强3户社区家庭建档的指导工作。二是在总结社区家庭档案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将试点工作向村组延伸,召开现场会,发放一封致全区家庭的公开信,扩大影响,力求使家庭建档工作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

(三)切实深化基层档案建设

一是巩固完善村级档案工作。从2014年开始与相关部门联合组织对建档合格村检查,促进村级建档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持久化。要求部分条件好的村达到省一星级标准。紧紧依靠各镇(街道)档案工作协作指导组,全面推进集镇社区档案工作,组织合格验收,争取所有社区建档合格。二是积极探索“社区一点通”。今年将争取邗上街办的支持,对档案管理与社区管理一体化管理系统软件进行开发,通过应用“社区一点通”来建立社区信息管理平台和社区公共服务信息交换平台,建设三个数据库:社区信息数据库、社区档案数据库、政策依据数据库。

(四)扎实推进规模企业建档

为企业开展档案服务,是档案部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按照市委办今年1号文件精神,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主动与区工商联、经贸局联手在全区开展“档案服务企业年”活动。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着力以指导、监督、检查、培训为主要内容,根据“全面推广,重点扶持”和企业自愿的原则,帮助企业建档,重点扶持2-3家注册资金亿元企业上规范,并启动园区企业和国资监管企业建档工作,对破产企业档案的归属和流向进行监管。

(五)试点建立大学生村官成长档案

我区选聘大学生村官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大批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基层就业创业,为我区新农村建设增添了新活力。2014年起,在全区范围内为大学生村官建立成长档案,建档范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反映大学生村官业务能力方面的文件材料,二是反映大学生村官工作业绩方面的文件材料。通过为大学生村官建档工作,积极探索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新理念的建档方法。

二、以发挥新馆三大优势为重点,努力推进档案资源体系建设

我们抓住新馆建成这一契机,努力创成国家二级馆,为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出应有的贡献。我们将按照《市、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测评办法》,举全区档案系统之力,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创建工作,在创建的过程中,注重发挥新馆的三大优势。

(一)用足用好馆藏优势

坚持以创建国家二级馆为动力,以新馆库房为支撑,以丰富馆藏为目标,不断加强档案征集和资源开发工作。一要切实做好1997年—2001年应接收进馆的近7万卷(册)档案的接收工作。各单位要将需移交的档案规范整理,输好案卷级目录和文件级目录,拟写好全宗介绍、组织沿革、立卷说明等材料,于4月底前移交到区档案馆。二要将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资料接收进馆。三要整合民生档案资源,建立民生档案数据库,做好接收各类民生档案的准备工作。四是继续做好民间档案、名人档案及其他反映历史变迁的档案征集工作。五是发挥档案学术研讨小组的骨干作用,提升我区档案工作者理论水平。六是始终关注并做好现藏档案的保护、管理及利用工作。认真贯彻实施《省市、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评定办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为顺利通过国家二级档案馆测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联手发挥阵地优势

深入贯彻省委宣传部、省档案局制定的《省档案系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实施意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注重发挥新馆500平方米陈列室和二楼(报告厅)多媒体设施室及一楼西外走廊宣传阵地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一是围绕反映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及未来发展蓝图对陈列室精心设计、打造,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对外宣传的窗口,开展各项活动。二是围绕党史宣传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与区教育局、文体局、团委、妇联等部门组织开展针对少年儿童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三是围绕重大活动及人物典型,制作走廊宣传橱窗、壁画,开展专项宣传活动。

(三)科学利用史料优势

开展“两个走进”活动,积极探索馆藏档案的宣传、教化之路,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优势。与教育局联合举办“青少年走进档案——了解、认识、热爱系列活动,组织全区千名三好学生走进档案馆观看爱国主义电影,以此增强广大青少年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热情;与老干部局、史志办共同打开“老干部走进档案”通道,通过建立老干部文档阅览中心和地方史学习研究基地,让老干部来宣传档案、支持档案工作,积极发挥老干部自身经历、地情熟悉、情况明、有见识的优势,来研究历史、人物,为编纂地情资料发挥积极作用。

三、以档案数字化工作为重点,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围绕构建四个硬件平台,即数字档案信息传输平台、数字档案信息采集平台、数字档案信息存储管理平台、数字档案信息应用平台;构建建立四大数据库,即档案目录数据库、档案全文数据库、照片档案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努力打造数字化档案馆。根据“两心一馆”建设专项资金的安排,档案信息化工作拟分三年实施。按照《市档案信息化建设“十一五”规划》要求,全新规划,2014年将建设电子文件中心,依托机关办公网平台,覆盖区直各单位,对中产生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电子公文等电子信息,实行统一管理。启动建设“两心一馆”工作,对馆藏重要全宗,重要档案以及利用频繁、易损的档案,优先进行数字化,以尽快适应档案现代化步伐和更加便捷地满足百姓需求,向“不上门,只上网”的目标迈进。并进一步强化区、镇(街道)机关及村(社区)的档案电子化工作。在实现档案室室藏全部档案案卷级、文件级目录计算机检索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全文数据库,对室藏永久、长期的档案实行数字化,以第一批民生档案部门为先导和动力,分期分批推进并组织检查。

四、以依法管理为抓手,认真推进档案规范化建设

(一)注重档案执法工作

要进一步组织学习贯彻《档案法》、《省档案管理条例》和国家档案局8号令,加大档案执法力度,突出电子文件归档、实物档案等重点,进行年度检查。同时对市二级以下达标单位认真组织抽查和对民生档案、村级档案及档案安全等组织执法检查、抽查和专项检查。

(二)建立相关规范体系

为了规范以民生档案为重点的管理体系,积极争取区政府和劳保、卫生、教育等部门出台相关档案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切实加强涉民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工作。

(三)加强目标管理工作

继续加强档案规范化建设。按照《省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规范》要求,在普遍推进的基础上,确保创建省二星级以上5家达标单位,其级1家。以示范镇档案工作,推动镇(街道)档案规范化建设;以示范村档案工作,带动行政村的档案规范化建设。

五、以深化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为抓手,不断推进档案工作队伍建设

(一)突出局机关人员素质建设

按照区委十届八次全会和省、市档案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继续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创建“服务型、集约型、创新型”机关为目标,以创建国家二级馆为动力,继续弘扬“三自境界”、发扬“三苦精神”,围绕“精一门、懂二门、会三门”的要求,切实加强全局人员政治理论和业务技能的学习。贴紧档案工作“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主题,加强档案工作理论创新和管理制度建设,围绕本职工作出经验、理论研究出成果、指导基层出典型的目标,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于调查研究,善于开动脑筋,勇于开拓创新,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档案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二)完善强化档案人才库建设

2014年区档案局将在建立档案工作人才库的基础上,一是加强各档案员的年度考核工作,明确考核评比标准,坚持一年一评定,建好各人工作情况档案,并每年以书面形式向各所在单位反馈意见。二是继续对从事档案工作连续10年的同志给予表彰和奖励。三是对工作成绩突出的优秀档案员,坚持每年向所在单位和区委组织、人事部门推荐并建议提拔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