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校本课程开发

历史校本课程开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历史校本课程开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历史校本课程开发范文第1篇

一、从地方实际出发,开发高中历史校本课程资源

一般讲,基本教育资源通常只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因而难以反映各个学校的特殊要求和适应各地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需求的实际变化。为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的教育功能,学校还应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发学校适用的历史校本课程资源。因此,认真研究当地的历史和社会环境,不断地收集和积累相关的材料,并能够经常保持对问题的敏感,就有可能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可供开发的高中历史课程资源来。

二、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是不断丰富的过程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是新的课程开发实践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证明,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包括促进变革的逻辑起点是实践者的问题而不是革新者的观念,真正持久的课程变革必须依靠实践者积极参与变革过程。

历史教师作为一个实践者,也是课程开发的核心参与者。没有历史教师的参与和开发,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就难以取得根本性的成功。正是由于大家理论上的不断丰富和一线高中历史教师的具体实践,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并且渐次推进。作为高中历史校本课程本身,其开发的理论与实践也变得更加完善了,更加能够取得实质性的作用。所以,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具有不同于国家本位课程开发、地方本位课程开发的独特理念,这些可以概括为获得中央、地方、学校等各个层面的支持;国家只是把课改的权利下放给学校和科任教师,而不是完全放弃这方面的权利,更不是完全断绝与学校、教师的联系。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要参与课程规划、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估;改变教师的传统角色,从原来的国家课程实施者转变为学校课程的规划者、设计者、实施者和评价者。在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可以筛选、改编已有的课程,或者开发全新的学校课程。

三、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在于重视学校师生的独特性。

历史校本课程开发范文第2篇

论文摘 要:搞好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要立足于从地方实际出发,开发高中历史校本课程资源,看到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是不断丰富的过程,而开发目的在于重视学校师生的独特性。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就是以开发学校为历史课程的编制主体,让学校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开发供学生学习或选修的高中历史课程,它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对于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笔者想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从地方实际出发,开发高中历史校本课程资源

一般讲,基本教育资源通常只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因而难以反映各个学校的特殊要求和适应各地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需求的实际变化。为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的教育功能,学校还应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发学校适用的历史校本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历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是由学校组织的对适合当地需要的活动方案进行计划、设计、创编、实施和评价的过程,是学校师生自行建设独具特色的学校课程的自主行动。它尊重学校师生的首创精神和学校环境的独特性。历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不但为学校实现自己的办学宗旨和教育理念提供了教育资源支持,而且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历史校本课程的资源开发,可以是教师个人或教师群体对历史课程资源创造性地研发,也可以是对已有资源的选择和改造,既可以通过长期计划加以实施,也可以是对单独的具体项目的研制,其形式和内容都是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历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基于学校和教师自主的行动,要搞好这一开发工作,首先对这一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有准确的把握,并对学校的人力和物质资源以及学校的办学环境、办学历史和教育理念等有清醒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社会、学生和知识三方面的历史课程资源确定开发主题。对一个学校来说,综合实践活动历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最有用武之地的领域是地方和社区环境。例如,我校结合当地历史资源丰富的特点,进行历史校本开发,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取得了很好的育人成效,受到学生的欢迎。这些都可以称得上是历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好的案例。因此,认真研究当地的历史和社会环境,不断地收集和积累相关的材料,并能够经常保持对问题的敏感,就有可能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可供开发的高中历史课程资源来。

二、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是不断丰富的过程

我们的国家是个地域广阔的人口大国,对完全统一的国家课程,我们在使用学习时,就不得不忽略其差异性而去寻求共同性。国家课程的存在,在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时候和全国集中统一的体制下是适宜的,但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多元化的今天,国家课程存在的局限性就显露无遗。正是在如此大背景下,校本课程的开展被提上教育改革的日程,得到大了家的认可。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是新的课程开发实践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证明,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包括促进变革的逻辑起点是实践者的问题而不是革新者的观念,真正持久的课程变革必须依靠实践者积极参与变革过程。

历史教师作为一个实践者,也是课程开发的核心参与者。没有历史教师的参与和开发,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就难以取得根本性的成功。正是由于大家理论上的不断丰富和一线高中历史教师的具体实践,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并且渐次推进。作为高中历史校本课程本身,其开发的理论与实践也变得更加完善了,更加能够取得实质性的作用。所以,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具有不同于国家本位课程开发、地方本位课程开发的独特理念,这些可以概括为获得中央、地方、学校等各个层面的支持;国家只是把课改的权利下放给学校和科任教师,而不是完全放弃这方面的权利,更不是完全断绝与学校、教师的联系。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要参与课程规划、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估;改变教师的传统角色,从原来的国家课程实施者转变为学校课程的规划者、设计者、实施者和评价者。在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可以筛选、改编已有的课程,或者开发全新的学校课程。

三、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在于重视学校师生的独特性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作用就在于能够不断满足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学校办学特色以及办学环境的独特性。在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广大的历史教师不断参与课程决策,并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主导作用。这样,就可以更好地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充分考虑到开发学校的人文环境和当地实际的历史教育环境,从而也就能够更好地突出学校的特色、当地的特色,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标志着课程开发主体从上到下进行了下移,证明学校可以也应该结合当地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成为课程开发中的一员。这种形式的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在整个高中学校形成更加成熟的研究性的氛围,可以更有效地拓宽校内外交流的渠道,从而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作用,结合高中历史的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和育人效果。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在历史课程的设置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把握,实施积极的开发策略,促进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漷,吴刚平.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历史校本课程开发范文第3篇

关键词:和县一中;校本课程建设;教师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23-2

一、校本课程的认识及开发的意义

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在国家、地方课程外再构建“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的自我课程。实践证明,校本课程开发合理,可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构建学校人文环境、教研环境等,对一个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1.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真正地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升学习者的主体性,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2.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特别是科研能力的提高。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专业动机、工作兴趣和职业满意度、自主研发教学的意识和能力均得到较大的提升,这对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也有促进作用。

3.有利于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从实践看,不论语文历史学科还是物理化学学科,都肩负着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任。通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积极体验社会生活,让学生多一份对社会的人文关怀,多一份责任感,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需求。作为省级示范高中、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市文明单位,和县一中校本课程建设得有声有色,对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培养一流人才,对学校的“名师工程”和“英才战略”影响深远。

和县一中近几年的校本教材和校本课程开发真正做到了个性化、特色化和多样化,形成自己的特色,得到了社会、学生、家长的认可和欢迎,多次受到省市有关部门的表彰,为和县一中“实施精品战略、培育一流人才、争创省内名校”及争创“省优秀示范高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的过程

1.2006年安徽省新一轮课程改革全面实施,学校迅速成立课程领导小组,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变革教学模式,要求全校学生人人有课题,教师人人搞研究。这期间部分学科卓有成效,如历史、语文、生物教研组等,学生的研究成果经过教师的深加工,顺理成章地发展为校本课程及教材。

2.典型示范,逐步推广。历史教研组早在2003年就与全国课程改革同步,向当时的巢湖市教研室申报了“让学生动起来”的市级课题并立项,为校本课程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到2006年安徽省新课程实施时,和县一中的校本课程建设全面铺开。

3.全面规划校本课程开发。结合一中实际,学校制定《和县一中校本课程规划指南》、《和县一中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和《和县一中校本课程建设评价标准》等细则。学校把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纳入教学评估,强调校本课程开发必须为社会和学生发展服务,要求教师重视到位、精神领会到位、宣传动员到位、组织工作到位、工作实施到位。通过理论培训,让教师初步掌握课程活动的一些基本原理,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常识、课程探究、教与学等基本理论,加深教师对课程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掌握校本课程开发所需的知识。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与成效

1.精心组织,合理谋划。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要求各教研组制定校本课程方案,由教研组长牵头,严格人员分工,相互配合、共同开发、保证质量。要求全体教师积极参加,鼓励课程意识强的骨干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先走一步,并给予政策上扶持,条件上保证。

2.校本课程建设类型多样。从2003年到现在,和县一中校本课程开发从高一《初高中衔接教材》到各科的具体分工,再到常规的音体美教育教学,再到高考讲义的合作,8个教研组(语文、历史、外语、化学、物理、数学、美术、地理)开发出相应的校本材料。教务处、教研处还结合校本课程开发现状,建“同课异构”活动,教研风气日浓。

历史教研组的校本课程建设成效显著。走出去,引进来。通过与合肥等地教师合作,完成省级课题《古韵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编写。《久话和州》校本教材成册,深受好评。

结合和县一中百年文化底蕴,语文教研组完成校本教材《百年一中》编写,树立起学生热爱母校、发愤图强、立志学习、回报家乡和祖国的坚定信念,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时,语文教研组还把中华经典诵读发展为校本课程,在2012年安徽省经典诵读(马鞍山站)启动仪式中深受好评。

英语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张弛结合,在青年教师成长和备课组建设中成效显著。学生英语竞赛成绩大面积丰收,教师教学技能相得益彰。其中的《2013届英语训练选编》(试题和阅读两本)编写以思维为焦点,以方法为主线,以能力为核心,融入团队合作精神,大大提高了学生实战技能。

数学教研组于2006年8月完成《数学典型题解析》校本教材,结合经典例题举证,提高学生的数理能力。化学组和物理组也有各自的校本课程成果,并量化学生竞赛辅导安排,与地理组“地球小博士”活动课一道,竞赛捷报频传,并有学生申请国家专利。

3.开花结果,仍有余地。2008年7月,学校汇集教师学生成果,在进一步深加工后,与出版社联系,出版了6本校本教材。一大批教师的教学反思在报刊杂志或论文评审中获奖。通过学校校本课程建设与开发,多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同时,促进了教师内涵式发展,一大批青年教师从中受益,许多中老年教师也焕发教学的青春活力。现在,校本开发与课程建设成为学校校本教研的中心,教育教学面貌正在潜移默化中转变。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感悟与反思

1.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建立有效管理与评价机制,均衡发展。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应依据《和县一中校本课程规划指南》和《和县一中校本课程建设评价标准》等规章制度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急躁冒进,不能盲目理解为就是编写校本教材,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和活动。坚决反对把校本课程开发变成资料翻版,或利用校本评职称等动机不纯者。

2.校本课程要有内涵,有研究,有焦点,有看头。如《久话和州》,几乎经历5年4届师生的努力,最终成册,可以成为学校的“和州志”。《百年一中》成书后,学生有看头,直接了解和县一中100多年的发展史。《趣味化学》和《趣味生物》,都从生活中熟悉的事谈起,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探索,形成成果。这多校本课程成果,体现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创新培养,是学校、教师、学生三者力量的整合。

3.校本课程建设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校本课程的开发主导是教师,但必须结合学生实际,特别是学生的参与活动过程。语文历史科目外的数理化校本课程也要求教师关注人文,学生以此展开科普活动,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导师与伙伴。师生合作、学生自主研究,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知识面大大拓宽,学习积极性高涨,综合素质明显增强。

4.注重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县一中在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中,坚持以研究课题为抓手,开发校本课程,实现课题研究的辐射功能。如化学教研组的“初高中衔接”省级课题就在高一新生入学教育中开花结累,在2012年7月顺利通过专家验收。历史教研组参加的省编教材《古韵安徽》,也是建立在学生对和县历史研究的课题基础上。

5.健全学校的校本课程管理,取得地方的支持,是推动校本课程不断开发的有效保证。和县一中坚持以校本课程开发推动教师的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并把校本课程建设与教师的评优、职评、奖金等对应起来,有效地推动校本课程的不断拓展。在硬件设施中,专门设置历史、地理、美术、音乐专门教室,实验中心配置数字实验室,积极倡导教师把校内优势资源转化为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

历史校本课程开发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整合 校本 角色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本土生成,既能体现各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本校的资源优势,又能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具有综合性、探索性、实践性等特点。校本课程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必须基于整合的理念。因此,我们把校本课程定位为“整合型校本课程”。

整合首先是一种理念,是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核心理念。同时它还有多种特质:从方法论分析,整合是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一种策略;从结构维度考察,整合是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一种模式;从存在状态透视,整合是开发和实施的一种教学过程。整合尤其体现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对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的正确把握,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的有效把控,使其具有鲜明的校本色彩。因此,整合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需要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在课程开发与实施中担任多样的、崭新的角色,在建设课程的同时也发展着自己。

一、借力、助力、聚力:整合资源的魔术师

魔术师在舞台上玩转各种神奇,实现种种不可思议的效果。其实,在魔术的背后,更多的是借助道具、灯光等外在设备,当然,也有魔术师自身娴熟、敏捷的身手。教师在建设校本课程的过程中,也应该如魔术师一般,发挥自身特长的同时,善于运用多种技巧来整合各类资源。俗话说,世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于一所学校,并不缺少适用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只是缺少发现它的眼睛。作为课程开发主体的教师,必须做敏感的发现者,去捕捉蕴藏在社会、社区、校园、学科、学生、教师中的各种类别、各具特色的资源,根据教育目标去整合,像魔术师一样为学生提供课程菜单。

1.以地域之源借力课程构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所学校因其地理位置的不同而拥有丰富而又各具特色的地域资源。历史文化、风俗传统,是学生及其父辈们浸润其中却可能从未关注的。约定俗成、家家恪守的风俗形成的起因是什么?特色小吃的历史又是如何?家乡古迹的前世今生是怎样的?一个个问号的背后或多或少都藏着一段段历史、一个个故事,学生有必要了解问号背后的故事与历史,而这些无一不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去发现,去捕捉。通过整合地方特色资源,加强校本课程建设。七都小学的《小桥流水》校本课程,带着孩子们看桥、测桥、研桥、护桥,培养了孩子浓浓的爱家乡情感。盛泽实小的《丝绸文化校本课程》则引导孩子们从蚕宝宝开始研究,直至了解家乡丝绸之乡美誉的来历。铜罗中学的《酒文化系列校本课程》让孩子们领略了家乡黄酒酿造的历史和工艺,了解了家乡人的勤劳、聪慧。

2.以学校之优聚力课程特色。在一所学校或长或短的办学过程中,其办学思想、理念、特色总会在岁月中不断积淀、沉积,形成学校独有的一张名片。我区在二十多年的学校特色建设中,不少学校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与风格。同时,这种特色与风格也弥散于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中。教师要善于发掘学校独特的优质资源,聚焦特色,整合利用。同时,也要凝聚学校各方面的力量,如行政的支持、各科室的配合、各学科教师的积极参与,多方协同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屯村实验小学多年来坚持以写字教育为办学特色,拥有一支学有专长的书法指导教师队伍,一批批学生也在学校六年的学习中练就了过硬的软硬笔书法技能。为了让这张名片更加闪亮,学校开发了以书法为主题的整合型校本课程,开发了以研究书法家、书法历史为主要内容的文本类校本课程,同时还研制了适合不同年级学生练习所用的写字练习册,作为校本课程的拓展与辅助。在课程的建设中,学校组建了由书法老师、语文老师、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等参与的课程建设团队,整合人力,分工协作,共同做好课程的开发工作。

3.以自身之长助力课程开发。教师自身的兴趣、特长是最直接的课程资源,可以有选择地加以利用。教师要适时审视自己,分析自身特长、学科专业特点等,使其成为校本课程开发中生动的师本资源。实验初中某教师业余时间爱好集邮,多年来收藏了不少珍贵的邮品,并对邮票的历史、种类、特点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教师充分利用自身这些优质资源,开发了校本课程《集邮》,受到学生的喜爱。当然,教师在审视自身兴趣特长的同时,也要关注自己的学科特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是整合型校本课程开发的又一途径。实验小学科学教师在四年级科学课中执教关于《电》的内容后,发现学生对电的研究兴趣非常浓厚,对发电的方式、电的保存、电的输送等问题意犹未尽,他便结合自身学科优势和专业特长,开发了校本课程《奇妙的电》,将学生的研究从科学课引向更为深入的校本课程。

二、设计、架构、论证:整合需求的建筑师

校本课程的建设是一项重要而庞大的工程,需要有明确的课程建设目标,有规范的课程开发序列。从课程实施的纵向结构上来看,课程包含五大要素: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师用书、学生练习册和其他辅助材料。整合型校本课程的目标如何定位?以什么样的形态呈现?教材编写的要素又该如何把握?这一系列的问题涉及到课程如何有效整合国家意志、学校意志、学生意志,尤其是如何满足学生的需求,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要做整合需求的建筑师,要精心设计、细心论证并最终架构校本课程。

1.以学生需要设计课程。校本课程建设是国家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的有力体现,其目的在于弥补国家课程个性不足的缺陷,给予学校更多的课程选择权和自主开发权。因此,校本课程开发首先应该是国家意志的体现,符合国家对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其次是学校意志的体现,是学校办学目标、办学理念的体现。当然,校本课程更应该是学生意志的体现,要满足学生的需求与兴趣,使其思维模式得到改变,视野得到开阔,并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提高。我们提出“着眼于学生”,就是以学生现有的知识为基础,以学生为资源开发的轴心,更着眼于学生的基础、立足于学生的兴趣,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使校本课程成为一门生动的生本课程,构建一种和谐的课程价值文化。盛泽实验小学基于三、四年级学生喜欢参加轮滑活动这一兴趣爱好,开发了《轮滑》校本课程,利用体育课和社团活动时间进行课程实施,在满足学生爱好和需要的同时,使学生的体能和技能得到提高。

2.以系统思维架构课程。整合型校本课程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尊重学生意愿和兴趣的基础上,需要以系统思维来建构课程。教师在课程架构中需要不断地对课程的体系、内容、目标等进行反思与分析,根据课程实施的阶段情况提出明确而细化的改进要求,使课程逐步完善,并向系列化、系统化发展。我区庙港实验小学开发的整合地方特色资源的校本课程《太湖文化》,根据三至六年级不同年段的学生分别确定基于太湖文化的课程目标,在内容上进行分层、分布,在资源上进行分类、筛选,在方法上进行调整,形成了适合四个不同年级段学生需求的太湖文化系列校本课程。当然,系统思维还体现在对课程内容的组织,即校本教材的编写,教师指导用书的编写,学生相关配套材料的准备以及课程评价的设计等,综合考虑课程的各个要素。

3.以多元评价论证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使教师从“教授者”变为“研究者”,从“点菜者”变为“菜单提供者”。如何使教师提供的这份“菜单”满足学生的需求,满足学校发展的需求?这需要在实践中以多元的评价来对其进行反复论证。首先要及时获取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学生在参与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其积极性是否得到有效激发,参与热情是否得到提升,能力能否得到发展;其次要获取教师的指导反馈信息:教师自身在指导课程过程中做好积极的自我反思,在课程内容的建构、实施方法的使用等方面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年龄特点;再次,还要及时了解家长对课程实施的有关反响信息:在校本课程实施中,家长对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变化的反馈。莘塔小学在《耕乐》校本课程实施中,家长在参与中提出让孩子了解农具的发展历史,虽然有的农具已经不再使用,但是孩子们在研究中能够感受到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因此,教师要积极聆听多方面的声音,整合多方面的评价来论证和评估并完善课程。

三、支持、助推、合作:整合助学的隐形师

整合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充分体现了学校的特色,凸显了学生特长,体现了教师能力。教师是校本课程的设计者、实施者、参与者,在课程实施中,是学生的指导者,提供必要的支持,也是积极的合作者、联系人,教师从台前走到幕后,成为助推学生学习的隐形师。

1.提供支持。校本课程内容综合性强,且跨学科、跨领域,因此,需要教师给予不同层面的参与指导,提供多学科、全方位的指导。盛泽小学《玩转数学》校本课程,是小学生数学知识的实践性拓展课程,其中很多的数学概念、规律需要数学老师的有效指导。尤其是外出活动时,还需要教师做好相关的联络、安排,如车辆、活动时间、校外辅导员安排等。震泽实小为推进《蚕丝被》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建立了校外课程实施基地——蚕丝被厂,带领学生定期外出参观,接受校外辅导员指导,学生也参与动手实践,效果非常好。再如庙港实验小学在实施校本课程《丝韵》时,学生亲自参与动手养蚕活动。然而,对养蚕知识的缺乏成为校内教师指导时最大的障碍,学校借助校外社区力量,将社区农科站的技术人员请进学校,通过做讲座、解疑问等方式指导学生的养蚕活动。

2.助推成长。校本课程的实施给了学生更加自由的发展空间,更为广阔的表现舞台,也为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与特点,并创造机会让学生去表现,去发挥。开发区实验初中的校本课程《百工》,整合了劳技、美术、物理等课程,提供给学生二十多种可以选择的课程,学生根据自身爱好,自主选择、灵活参与,教师也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提供成长的平台。在这里,学生找到了课堂以外、适合自己能力发挥的机会,其欣喜是不言而喻的。为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学校每年还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比并举行校内拍卖活动,增加了学生的成就感。

3.联系合作。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逐步完善的过程,它的持续发展,需要校长、教师、学生、社会、家长等成员的共同参与,是一个合作、探究、反思的过程。教师在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通过与社区人员的合作、与其他教师的协作、与校级行政领导的沟通等方式去解决课程建设与实施中的一个个问题。教师还是学生活动的合作者,在课程实施中与学生是平等互助的合作伙伴,不仅给予学生活动上以帮助,还引导学生之间互相协作,团结共进。因此,教师就是实现多方联系的拉手,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有效实施凝聚着多方力量。

整合型校本课程的建设赋予了教师更多的责任与使命,教师不再是课程的简单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创生者、管理者、指导者。在发展学生的同时,也发展着自己,使自己的课程意识、课程规划能力、课程开发能力等得到全方位地提升。从“埋头拉车”到“仰望星空”,在校本课程建设中,老师们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演出一幕幕的精彩!■

【参考文献】

[1]崔允漷.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现状的调研报告[J].全球教育展望,2002(5).

[2]乔治·A·比彻姆.课程理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张文军.从控制的课程文化转向自我负责的课程文化[J].全球教育展望,2005(6).

[4]郝德永.课程与文化:一个后现代的检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5]廖哲勋.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4(8).

[6]徐玉珍.是校本的课程开发,还是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课程开发概念再解读[J].课程·教材·教法,2005(11).

[7]钟勇为,郝德永.课程意识:蕴涵与路径[J].当代教育,2005(8).

[8]朱超华.新课程视角下教师课程能力的缺失与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2004(6).

历史校本课程开发范文第5篇

(一)突出办学特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高等教育结构正在进行战略性调整。1999年以后,升本的一大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要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增强服务地方发展能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为地方高校的现代使命。这也就意味着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思路必须发生改变,既要考虑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更要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充分利用地方院校所处地域的独特文化资源和产业优势,融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真正实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这是地方院校必须思考的主要问题。依据地方文化产业优势开设校本课程,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衡水学院是衡水地区唯一的一所地方高等院校,2004年由专科升为本科,正好属于需要转型的地方高校之列。衡水作为冀东南一座最年轻的地级城市,地处燕赵文化和齐鲁文化的交汇地,虽然建市历史比较短暂,但是历史文化积淀却颇为深厚,历史文化资源极其丰富,不仅拥有儒学大师董仲舒、孔颖达、毛苌等文化名人,而且在传统民间艺术与民间工艺品资源优势基础上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文化产业,例如有内画、乐器、年画、毛笔、剪纸、黑陶、金鱼、雕刻、古玩等等。武强木版年画、冀派内画、衡水法帖、深州形意拳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宫廷金鱼、侯店毛笔与内画并称为衡水“三绝”;饶阳的乐器、武邑的雕刻也早已名扬国内外。目前,文化产业被誉为朝阳产业,支撑着衡水市产业的发展,成为城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以衡水特色文化产业为切入点,开发校本课程,不仅可以丰富衡水学院的课程体系,而且可以真正实现其“立足衡水,服务京津冀”的办学理念,真正实现向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变。通过对“衡水特色文化产业”校本课程的开发,了解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并根据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需求,凝练学科专业方向,突出办学特色,对于原有专业进行改造拓展,调整一些优势不突出、特色不鲜明、缺乏竞争力的专业,根据行业产业链的要求设置相关专业,可以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链的对接。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也是地方高校形成办学特色,提高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办学效益的有效途径。

(二)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从形式上来看,校本课程开发是以校为本,充分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但是隐藏在其背后的真正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一切教育的本质和终极追求。因此,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终极追求,校本课程离不开学生的参与。校本课程强调差异性、区别性,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留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首先,校本课程在内容选择上,注重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只有那些学生感兴趣的校本课程才具有开发价值。校本课程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特征,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留出了足够的空间。学生可以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其次,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课程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积极参与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仅可以自己选择课程,还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模块自助选择材料进行研究,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日常生活情境中加以运用。学生也可以对校本课程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直接参与开发,从而使校本课程开发日趋完善。与其他专业课程注重培养专业技能不同,校本课程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最大的不同在于突出地域特色,真正实现个性化教育。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往往使用统一的教材,具有普遍适应性,但是缺少独特性,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当地的文化特色和资源优势被束之高阁,因而导致学生对学习缺乏融入感。而校本课程则是针对特定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的资源进行教学,将教育引向生活,引向社会,树立大教育观,不仅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而且增强了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认知,进而培养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对于在外求学的大学生而言,高校所在的城市就是他们的第二故乡。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他们可以了解母校及其所在城市的历史文化。我通过平时调查,发现衡水学院的学生对衡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基本不了解,知道衡水九大文化产业名称的学生很少,即使是对武强年画、冀派内画这些享誉国内外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知之甚少。因此,开发“衡水特色文化产业”校本课程可以有效改变这一现状,培育学生爱乡情感,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二、“衡水特色文化产业”校本课程开发的文化价值

“衡水特色文化产业”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会给当地高校带来好处,同样也会创新本土文化,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的独特魅力,推动地方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促使地方文化产业不断创新,提升文化品牌格调,因而极具文化价值。

(一)传承和创新本土文化

校本课程是传承和创新本土文化的重要载体。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方本土文化不仅是生活在这方土地上人们历代生活经验的总结,是地方百姓的精神家园,同样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内在推动力。如何传承和创新本土文化,是每一座城市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校本课程开发就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将衡水特色文化产业开发成校本课程,可以充分利用地方高校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衡水学院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拥有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固定的教学场所、配套的教学科研激励制度和浓厚的课程改革氛围。这一切将保证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促使文化产业的呈现不再支离破碎,杂乱无章,而是有章有序。众所周知,教师和学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将衡水特色文化产业开发成校本课程,可以充分调动高校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课程开发,他们可以了解衡水特色文化产业,并逐步产生认同感和家乡自豪感,进而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把传承和创新衡水特色文化产业当做自己的使命。这样,他们会通过各种行动积极宣传和研究衡水特色文化产业,深入挖掘产业的文化内涵,不断创新产品的外在形式,从而促使衡水特色文化产业得到了有效的传承和创新。衡水学院目前在校学生一万多人,生源来自全国二十几个省市,这些学生无疑是衡水特色文化产业的潜在宣传员。将衡水特色文化产业开发成校本课程,让学生了解衡水特色文化产业的历史渊源、丰富样式、产品特色、精湛技艺、文化底蕴以及现展状态,就会将衡水特色文化产业的传播范围扩大到全国各地。

(二)提升文化品牌格调

长期以来,人们只是把文化产业当做一般的产业来做,只看到了产品的经济价值,而忽视了产品的文化价值,对于产品以及文化产业本身的文化品牌格调重视不够。“衡水特色文化产业”校本课程开发本身,充分体现了高等教育对地方文化产业的重视,是对衡水特色文化产业品牌的进一步确认,对衡水文化产业品牌的提升无疑会起到推动作用。将衡水特色文化产业引入高校课程体系,可以充分发挥衡水学院作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的作用,发挥地方院校教师学术科研资源优势,从理论高度对衡水特色文化产业进行研究,为衡水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品牌建设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例如,衡水学院教师对衡水侯店毛笔、武强年画、冀派内画等文化产业分别进行了系统研究,申报了省、市级课题数十项,撰写了数十万字的论文和著作,大大提升了衡水特色文化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将衡水特色文化产业开发成校本课程,可以最大限度挖掘文化产业的文化底蕴,扩大文化产业的精神影响力,进而提升文化品牌格调。例如,衡水侯店毛笔拥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制笔工艺精湛,在清朝光绪年间曾被奉为“宫廷御笔”,并立碑表彰。如果将侯店毛笔开发成校本课程,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毛笔本身的研制历史、生产制作工艺特点,欣赏历代的书法作品,提高文化修养,更重要的是了解了毛笔文化的内涵,并通过毛笔书写了解了做人的道理。写字要一笔一画清清楚楚、横平竖直、方方正正,做人做事同样要清清白白、踏踏实实、堂堂正正。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充分发挥特色文化产业在陶冶性情、铸造人品和提升品位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结语

历史校本课程开发范文第6篇

一、优化学校教育资源,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观

从优化教育资源来看,地方文化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立足本土,体现本土特色,就要发挥本地区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或是本地区非常突出的课程资源,课程要体现本地区特殊的人文色彩,对本土社会资源进行教育化的开发,体现本土化。人是文化氛围中的人,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人的成长,与他所处的环境和接受的文化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

1982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的绍兴,从越王勾践建城算起,至今已走过了两千多年的漫长历程,在古越大地上,先辈们给我们留下了深厚、宏博而高雅的城市文化遗存。绍兴城内的每一座古宅、每一块青石板、每一条历史街区都是一部“活”的历史,在这座“开放的博物馆”内,有我们开发校本课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地方文化资源。笔者曾因势利导从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中发掘研究价值大的研究性学习素材,引导学生把自己成长的环境作为研究的范围,从中确定既感兴趣又有价值的研究题材,指导学生开展了《绍兴酒文化研究》《绍兴历史街区保护的研究》《绍剧“猴戏”研究》《绍兴书法艺术探究》等课题学习,这些都可以称得上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较好的案例。因此,传承地方文化,开发课程资源,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观。

二、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依托地方文化开发校本课程,可以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它不仅可以扩展内容,更是可以改变以往空洞说教的教学方式,让教师带领学生参与研究过程,接受文化熏陶,化被动为主动,是切实有效的教育方式。这样不但提高了师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而且转变了教师的课程观,提高了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没有全新的课程设计理念,就没有地方课程的开发,但空有课程设计理念,缺乏课程开发能力的支撑,开发地方课程将寸步难行。原来的课程一统模式不仅造成了地方、学校和教师的课程意识淡薄和陈旧,更导致了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萎缩与丧失。因此,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早已成为当前开发地方课程最基础最紧迫的工作之一。地方课程开发的主力军是教师,地方课程能否顺利开发与教师对课程开发的认识,有效组织的综合能力及与学校、社会、课程研究专家的合作能力,课程开发的经验积累、总结、反思等能力息息相关。行走在深化课改进程中的教师,必须树立科学求实、开拓创新的态度,积极自主地开发本地课程。地方课程研究与开发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科研和课程开发能力的过程。地方课程开发要求教师遵循“观察—开发—实施—反思—再开发”的螺旋式上升规律。在不断地反思和再开发中,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课程的开发水平及专业能力。

三、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升人才教育质量

一个地方的乡土文化承载着这个地区上千年的历史文明,千年的文化积淀,使其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地方文化在校本课程中的融入,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校外的各种文化现象与社会问题,可以培养学生自觉汲取地方文化营养的意识与能力,可以提高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使学生突破原来的思维定势,开启创造的思维之门。因此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肩负着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担。“人文精神”是一种对人类命运的真诚和关怀,一种作为社会成员对自身所能承担的社会责任的思考。依托地方历史文化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就是让学习者走向生活,体验历史情境,并构建对过去、现实以及自我的理解,最终加强民族的集体认同感与开放的世界意识。

笔者利用好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以研究性学习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积极体验社会生活,通过采访、体验、建言等方式,了解、认识本地的社会历史与现状,鼓励学生参与优秀文化的传承,提出对有地域特色的地方文化创新的建议,让学生多一份对社会的人文关怀,多一份责任感,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讲述绍兴历史街区保护之后,《绍兴历史街区保护研究》课题小组成员在分析绍兴历史街区保护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如:①必须将历史街区保护与深厚的文化传统的继承相结合;②鲁迅文化的继续挖掘与探索;③运用现代建筑高新技术尝试保护技术的创新和多样化;④历史街区内的居民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应预防严重的工程事故或人为原因对古迹的损害;⑤文保单位应如何与有关部门合作,如何尽力争取得到社会各界支持;⑥加强青少年历史保护教育;⑦历史街区保护应讲求综合效益,保护手段要与时俱进;⑧借鉴杭州、苏州、温州历史街区保护的经验等。这些建议和设想,得到有关职能部门的支持与肯定。因此,依托地方文化,开发校本课程,不仅有利于学校创建名牌特色校本课程,而且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与人格的完善。

四、践行办学宗旨,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校本课程建设开发是我省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校本的大意为“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所以,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就是学校中的教育共同体(校长、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在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内进行学校一级的“量身定做”的个性化课程资源开发。历史学科的校本课程开发,需结合地方历史文化背景来展开。

笔者根据《浙江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建设指导意见》和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基于与日常生活的关联程度、文化精神面貌的反映程度等方面的考虑,依托绍兴地方文化开发了《绍兴地方历史文化研究》校本课程。笔者曾经以《近代绍兴革命志士对的贡献研究》《与绍兴旅游业》《与绍兴教育发展》《绍兴酒文化研究》《绍兴历史街区保护的研究》《绍剧“猴戏”研究》《绍兴书法艺术探究》等为内容,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基本文化素养为目的,以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为目标,使教学更有特点,试图为学校实现“文理兼备,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造就身心健康发展的教师,培养身心健康发展的学生”的教育理念提供教育资源支持,从而达到使学校的发展更具特色的目的。

历史校本课程开发范文第7篇

【关键词】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2001年,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校本课程建设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经过十多年的改革,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方法与手段也日臻成熟,但是在体育校本课程建设中也遇到了很多困惑与问题,本文就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促进我国体育校本课程的建设。

一、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

20世纪70年,世界范围内的校本课程开发开始兴起,我国的校本课程开发是伴随2001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兴起,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关于校本课程开发概念基本上达成了一致,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的,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的过程。[1]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指以学校体育教师为主体,在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的指导下“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体育资源”为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和促进学生健康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的过程。[2]

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理念需要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偏低。 世界上对于课程问题的专门研究发端于20世纪初,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于校本课程改革的研究成为热点和重点。目前对于开发校本课程的理念主要是建立学校特色,提升学科竞争优势,实现教育实务改革和教育创新实践的措施。校本课程开发首先在于对学生观念的改变,传统的学生观念认为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是被动接受教育者,而现代教学论更加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更加强调学校和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针对特定学校的实际,只有学校和本校教师最了解学校的现状、学生的需求、教师的需求、社会的需求。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地区课程的重要补充。在理解了最新的教育、课程理念,我们要加强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优势校本课程开发的专业知识的欠缺,成为制约校本课程开发的瓶颈。

学校管理者、教师的认识存在偏差。在我国教学研究中,课程研究的比重较小,更多的是对于教学的研究,加之我国的课程都是国家统一安排,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不应该是学校的事情,更应该是国家的事情,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不愿意投入更多的财力、人力和时间投入到校本课程开发中,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学会学习等理念在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心中扎根不深,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期望较差。

社会、家庭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支持力度小。国家统管的课程观念是社会和家庭认可的,目前新的课程改革提出的校本课程开发还不被社会和家庭所接受,认为课程开发是国家的事情而不是学校的事情,校本课程开发影响学生的学习,影响学生的升学,学校应该完全按照国家的课程进行授课,不能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资源挖掘力度不够。新课程方案实行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给予了学校在课程管理方面一定的权利,学校可以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可取的素材较多,既可以形成本校的特色,也可以充分利用本地区特有的民俗体育、民族体育资源,而在实际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对于可用资源的挖掘力度不够。

三、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与对策

1、提高认识,提升能力,加大对教师的培养

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要高度认识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学校在服务地方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功能,提高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不仅能够提高学校体育的教学质量和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彰显学校的特色。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管理者要积极组织教师进行专业培养,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是广大教师具有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专业能力,调动教师积极进行校本体育课程的开发,加大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团队的培养力度,形成社会力量、学生家长、学校管理者、体育教师在内的团队。

2、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

社会力量参与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注入活力,应该积极吸纳社会力量进行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社会力量的范围包括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会名人等,充分动员各界力量能够集思广益、献计献策,为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更多的财力与智力支持。

3、挖掘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资源

特定地域的历史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在国家三级管理体制下,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充分挖掘学校和地方的文化特色和各种资源,能够作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有当地的民间体育、民俗体育,各地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伴随着历史的进程,形成了特有的民俗体育,而将本地的民间、民俗体育作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构建别具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成功的案例非常多,将本地的民间、民俗体育列入学校体育内容,对文化的传承也有积极意义。学校的优势体育项目也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能够成为学校的亮点,更能够提高学校体育教学的质量。

4、制定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机制

校本课程开发的优劣目前没有很好的评价方法,良好的评价机制能够为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很好的方向,评价机制制定的质量能够为高水平的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保障,课程改革多年来,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我们应该制定很好的评价机制,保障体育校本课程的进一步开发。

四、结束语

新的课程方案打破了国家统一管理的课程管理模式,更加灵活的课程管理模式为课程的改革提供了空间,为形成具有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提供了机遇。在国家日益重视国民体质、重视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今天,尤其是在国家实行“阳光体育活动“的今天,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构建灵活、充满活力的体育校本课程内容,为学生体质的增强助力。

【参考文献】

[1] 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概念释义[J].课程·教材·教法,2001(4).

[2]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

[3] 董翠香,周登嵩.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及相关概念的界定[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1).

[4] 钟启泉,王斌华.校本课程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历史校本课程开发范文第8篇

挖掘当地的人文、历史等资源,拓展教育资源编写校本课程以弥补教育环境的不足,是解决教育资源短缺问题的成熟途径。农村寄宿制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立足于当地的既有资源,通过形式创新和内容的深加工为学生呈现易于接受和理解并能受到教育的课程资源。本文从结合校情、突出主题、提高课程体系性和层次性三个维度提出了农村寄宿制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农村寄宿制学校 校本课程 有效策略

农村寄宿制学校由于运动场等硬件设施的滞后和师资力量等软件的薄弱,教育质量一直难以得到突破和发展,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受到局限。挖掘当地的人文、历史等资源,拓展教育资源编写校本课程以弥补教育环境的不足,是解决教育资源短缺问题的成熟途径。农村寄宿制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立足于当地的既有资源,通过形式创新和内容的深加工为学生呈现易于接受和理解并能受到教育的课程资源。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农村寄宿制学校能够找到立足点,也能够创设比较丰富的内容,但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并没有达到预期,抛开学生接受程度这一外在影响因素外,家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失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在农村寄宿制学校中开发校本课程,可以从如下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1.结合校情,立足当地人文资源,充分挖掘校本课程开发的各项资源

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地理位置相对较为偏僻,学生组成较为复杂,隔代抚养、单亲家庭、随班就读学生等都占据了很高的比重,教育对象的复杂组成影响了学生对课程的接受程度,也给校本课程的开发提出了新的挑战。根据存在的这一特点,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建立在充分研究学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要准确把握不同类型的学生对课程的预期和接受程度,知道课程的开发应该注重哪些方面,在挖掘材料的过程中就能有的放矢,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针对性和指向性,保证校本课程能够发挥应有作用。同时,农村寄宿制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时在挖掘资源过程中会遇到比较零散、比较肤浅的难题,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校本课程首先要立足于当地的人文资源,之所以要立足于此,从学生角度来看人文资源中包括了大量可以利用的故事、图片、桥段等易于被学生接受的素材,从课程的丰富性上来看人文资源可以为智育和德育提供较多的可供选择、可以深加工的素材。在挖掘校本课程的资源时,第一要把握住校本课程与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一致性,第二要分析材料与学生兴趣、学习习惯等学情和校情的相契合程度,把握住了这两点,农村寄宿制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就能既充分挖掘各项资源,又符合课程标准和教育目标,体现出对学生发展和成长的终极关怀。

2.突出主题,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提高校本课程的教育影响程度

校本课程的编写要有确定的主题,如培养良好的道德、形成良好的素养、发展抽象思维能力等。在编写校本课程之前,要充分的研究校本课程的指向,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何在,比如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道德水平较为朴素,所受到的不良网络信息等干扰较少,道德培养相比较为容易;而寄宿生接受到的家庭教育较少,家庭的监管缺失,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难度较大;学生接触到的信息量较小、知识面较窄等让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在明确了校本课程的指向之后,进行开发过程中就能很好的把握素材的组织、教育的导向等,所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针对性强,教育目的明确,所发挥的教育影响度也就更高。当然校本课程的开发在明确的主题之下要防止内容过于僵化,防止枯燥的说教和单调的罗列组合,提高校本课程的趣味性,促进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接受程度,提高校本课程的教育影响程度。

3.摒弃叠加各种资源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提高校本课程的体系性和层次性

校本课程的开发并不是对各种资源的分块叠加或者在某种体系框架之下的生硬组合,而是在某一教育目标指向下具有明确目标、体系清晰、层次分明的课程建构。对于农村寄宿制学校而言,现有的资源不仅不能满足学生发展和成长的需要,而且粗糙的课程设置和开展也影响了教育质量。从课程的构成来看,简单的知识叠加是对学生发展的一种局限,也加剧了现有资源的缺憾。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各种资源被通过丰富的形式表现出来,堆放在一起显得杂乱无章,校本课程首先要建立一个科学明确的体系,从课程目标到课程组织,都要有具体的规范。校本课程开发出来之后,要进行实测,选取各个层次的学生作为测试样本进行校本课程难易程度、兴趣调动程度、学生接受到的教育内容、对学生的教育意义等各个方面综合考虑校本课程是否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进一步剔除累赘的内容,添加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被学生理解的内容,达到校本课程的开发目的。与此同时,有了明确的体系还要兼顾课程的层次性,遵循教育由易到难、由不能掌握到完全掌握的规律,让内容更好的呈现在体系当中。

农村寄宿制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比较艰巨的任务,采取的有效的方式,通过科学的内容挖掘和编排,形成能够为教育教学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的新课程,不仅是农村寄宿制学校提高教育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办学质量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姚姿如.丰富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的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3)

【2】董屹敏.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及路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