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本课程资源建设

校本课程资源建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校本课程资源建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校本课程资源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小学;校本课程;调查研究

一、研究方案设计

1.研究目的及方法

研究试图通过选取某省部分样本地区校本课程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因素,从而为区域及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提供意见及建议。在借鉴有关文献资料基础上,通过样本地区教研员、校长、教师及学生等座谈访谈及问卷调查,全面了解当前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整体现状,发现存在问题并就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改进的措施及方法。

2.调查问卷的设计

为便于对样本进行统计,反映受访对象群体性倾向意见,调研采用统一调查问卷,问卷题型分为封闭型及开放型两大类,以封闭型为主。调查内容包括对校本课程的认识、校本课程开况、校本课程实施情况、校本课程评价情况。调查问卷的设计参考了相关文献资料并征求了专家意见。调查问卷分学生卷和教师卷,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小学阶段选取五、六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学生答卷时由任课教师以举例的方式对校本课程相关概念进行简要解释。

3.调查样本的选择

样本选择充分考虑区域差异、城乡差异、学校差异等相关因素,调查范围涉及8个市(区、县)的普通高中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下简称中小学)学生及教师,以随机抽样方式进行选取。共发放问卷720份(其中教师问卷180份,学生问卷540份),回收有效问卷570份(其中教师问卷148份,学生问卷422份)。

二、研究结果分析

1.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状况

(1)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来源。调查结果显示,培训、反思、同伴互助及自学等方式成为教师认识校本课程的主要来源。其中,29%的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来自参加学校组织的正式培训;26%的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来自于实践中的反思与总结;通过与同事等交流认识校本课程的教师占25%;有15%的教师通过自学相关文献资料来认识校本课程。

(2)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调查结果显示,校本课程建设参与主体范围有限,约48%的受访者认为所在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者是学校行政人员及骨干教师,约17%的受访者认为只有部分教师参与,有9%的受访者认为有部分学生参与,还有7%的受访者认为有部分家长参与。

(3)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调查结果显示,校本课程主题广泛,内容涉及安全教育、心理健康、环境保护、德育、艺术类和乡土文化等多个方面。开设安全教育校本课程最为普遍,有“交通安全常识学习”“安全常识及急救技巧”等;其次是心理健康类课程,有“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等;艺术类校本课程也是多种多样,有书法、围棋等;还有融合地方文化的校本课程,如“走进岭南文化”“潮汕人文”等。

(4)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利用。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校都重视开发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约76%的校本课程在开发过程中利用并整合了家庭及所在社区等社会资源。有的学校积极利用自身资源并结合办学特色等开发校本课程,也有学校利用地方乡土文化开设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如“潮州大锣鼓”等。

(5)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困难。调查发现,教师普遍认为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及急需解决的问题,包括缺乏专业指导及缺少经费;对校本课程缺乏全面、科学认识;开发校本课程时间、精力不够;缺少课程资源;缺乏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意识、能力、技术等。

此外,调查还发现:仍有约13%的样本校没能按要求开设校本课程,且不同学校校本课程数量、内容、资源利用及质量等存在较明显差异;开设校本课程的民办学校比例明显偏低,只占调研样本民办学校总数的57%;城乡差异明显,其中能开设校本课程的城市学校比例较高,乡镇学校次之,农村学校比例最低。

2.校本课程实施总体情况

(1)校本课程实施的管理制度。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样本校都能设立校本课程组织和实施机构,并明确相关工作机制。也有约28%的学校对校本课程缺少必要管理及规范,还有24%的教师并不清楚学校是否有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2)校本课程实施的条件保障。调查结果显示,有83%的样本校明确安排了校本课程授课教师及授课场地,并有固定时间及课程计划安排,但只有65%的样本校能设立校本课程组织和实施机构,其中设立校本课程组织和实施机构的城市学校及乡镇学校比例比农村学校高。

(3)校本课程实施面临的主要困难。调查结果显示,受访对象大都感同身受,认为校本课程实施面临的最大困难主要是缺少课程资源和缺少经费,升学特别是高考压力导致校本课程不能真正按照计划落实等。

3.校本课程评价的总体情况

(1)对教师及学生的评价。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大多数学校能开设校本课程,但相应评价机制并没有很好地建立。对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实施进行全面系统考核评价的样本校只有31%,41%的样本校只对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部分工作成效进行考核评价,还有23%的样本校完全没有进行考核评价。在学生评价方面,只有35%的样本校对学生参加校本课程学习后的发展做出较全面评价,而约有19%的样本校完全没有做出评价;有37%的样本校只进行部分评价;还有部分样本校虽然对学生进行了评价,但评价思路及方式方法并不清晰、具体。

(2)u价或考核形式的改进。即使已建立校本课程评价制度的样本校,其评价理念、方式等同样有待改进。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希望校本课程评价或考核形式能多种多样,其中最希望通过实践操作来考核,其次是展评成果、师生共同评定等级,或根据平时表现来考核。学生最不希望通过答辩或纸笔测试来考核。

三、问题探讨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认为校本课程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困难及问题。

一是畸形的教育质量观影响校本课程建设。当下,不少学校仍以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唯一标准,在这种教育质量文化观下,校本课程流于形式,没有得到真正重视。调查结果显示,有的样本校开设校本课程只为应付上级检查;有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加重学校和教师负担;还有10%的受访教师认为“把国家课程完成好,学生就能发展好,没必要开设校本课程”。而且有的学校将校本课程开发作为面子工程,数量、规模上盲目扩张,重视形式上校本教材的编写而忽视了学生成长真正需求。

二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及利用存在不足。其一,课程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教师对各种资源筛选、整合能力不够,海量的互联网信息资源及社区等社会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其二,现存有限的校本课程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共享。校本课程开发应是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专家等相关人士集体合作的过程,但不少样本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仅依靠行政力量推动及少数骨干教师参与,教师群体参与度较低。同时,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等过程也仅局限于学校内部,校与校之间的资源没有实现有效的共享及融合。

三是教师的校本课程建设专业能力有待提升。其一,对校本课程资源缺乏科学、全面的认识。校本课程资源是指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自然资源的总和,包含学校、家庭和社会中的各种资源。有相当部分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有限,如认为只有教材才是校本课程资源,或认为校本课程仅仅以教材为基础,对教材内容进行扩充。其二,课程开发能力与技能有待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淡薄,对课程的独立判断能力以及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创造性在传统惯性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消退,课程开发能力与技能普遍欠缺。

四是校本课程建设参与主体范围有待拓展。调查发现,样本校的校本课程建设主要力量还是学校行政及骨干教师,教师群体的参与面及相关利益群体如学生、家长、专家、社区参与程度较低。这样往往导致校本课程建设投入大却效果不佳。

五是校本课程评价机制有待完善。评价是检验课程实施效果的重要标准。从整体情况看,校本课程评价机制不健全、不完善,不仅缺乏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还忽视对校本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现有校本课程评价方式、方法单一,科学性还有待提高。还有相当部分山区、农村学校没有评价方案。这不利于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改善提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四、讨论及建议

第一,全面、科学认识校本课程的内涵及重要价值。长期以来的统一课程制度导致学校、教师课程意识淡薄,包括对校本课程的认识不够科学,如将校本课程建设等同于教材编写或校本教材开放,认为校本课程就是活动课或选修课;对校本课程的重要价值认识不到位,没有深刻理解校本课程建设对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不足,对促进学校特色办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价值。因此,全面、科学认识校本课程的内涵、重要价值仍然相当有必要。

第二,充分挖掘和利用校本课程建设资源。课程建设离不开资源的开发及利用。首先,要重视挖掘校内资源,包括学校文化环境、师资或者现有课程等。教师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也是课程资源的重要部分。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特点,其擅长的部分就是潜在的校本课程资源。其次,要积极开发校外资源。课程资源范围广泛,本土文化、人文地理及社区、社会资源等都可作为课程资源。最后,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可与其他兄弟学校互相交流、互相借鉴。通过建立校内外课程资源共享机制,加强学校间的交流与合作。虽然校本课程建设在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但农村或山区并不意味着课程资源缺乏,这些地区往往具有独特的历史传统、自然风貌、地域文化,有着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独特的饮食文化等,这些都是可利用的校本课程资源。

第三,大力提升教师的校本课程建设能力。受传统知识本位影响,国内教师培养往往重视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传授,教师自身的知识、能力与校本课程建设所要求的教师主体地位的知识及能力不太匹配。因此,加教师校本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培训尤其重要,包括强化课程意识,全面深刻认识校本课程的重要意义,了解校本课程的内涵、特点;学会校本课程建设基本方法、程序与技能等。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及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需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自主意识和能力,加强学习、善于思考、勤于实践,深化同伴之间的合作交流,这样才能真正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1]。

第四,积极拓展校本课程建设参与主体。拓展参与主体对校本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六类人员应参加课程决策,包括专业人物、团体代表、专业人士和一些任课教师、专职人员、非专业的市民代表、学生[2]。校本课程建设是一个民主、开放、连续的动态过程,体现参与、对话、互动、合作。学校在校本课程建设中要注重伙伴协作关系,包括与大中小学的联系,与专家的联系,以及与家长、社区、社会的联系。

第五,健全校本课程评价体系及机制。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校本课程评价具有导向、质量监控及激励等重要作用,是校本课程建设成败的关键环节。校本课程评价不仅要关注结果,而且要关注过程。为此,应该对校本课程的组织、开发、实施等进行全程评价,力求评价动态化、制度化。此外,每所学校都是独特的组织个体,不可能用整齐划一的体系来评价校本课程实施成效。要保证校本课程的质量、特色, 中小学须有自觉、自律的学校内部评价及改进机制,围绕校本课程开展自我评价, 不断反思校本课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自我诊断,自我改进。

第六,切实完善校本课程保障机制。再造、重组学校的组织结构是实施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的必然。一般认为,在学校层面要成立以下类似机构或组织。其一是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负责校本课程开发的统筹、规划,保障必要的人、财、物、时间、信息等。其二是校本课程开发指导委员会,提供校本课程开发的专业技术指导、支持,包括对遇到的问题开展经常性研究,及时指导并解决。此外,还可成立如校本课程开发小组、校本课程审定委员会等类似组织机构,制定有关校本课程教研、课程评价等相关制度。

第七,强化专业机构对校本课程建设的技术支持。虽然集课程开发者、实施者、参与者、评价者等多重角色于一体,但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普遍有待提升。对于“你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这一问题,教师选择“缺乏专业指导”的比例最高。校本课程建设迫切需要课程专家、教科研人员等的专业支持。在区域层面可从多方面为学校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包括加强通过教科研机构传播校本课程建设的相关理论、方法、技术,提供校本课程建设案例、资料、信息,建立区域层面专家资源库评估校本课程开发质量,引导学校开发特色校本课程等。

参考文献

校本课程资源建设范文第2篇

一、做好校本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时,应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三个面向”为指引,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为目标,在国家课程框架(National Curriculum Framework)规定的限度内,自主地开展课程革新,保障素质教育的务实推进。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价值,就是体现校本特色。要求每所学校成立以校长为核心、专家为引领、骨干教师为主体、有学生、家长、社会人员代表参与的校本课程研发小组;认真总结提炼学校的教育哲学,科学全面开展学生的需要评估,寻找梳理学校及社区的课程资源,对学校的现有课程进行全面深刻反思。

搭建校本课程建设体系,是校本课程建设走向科学高效管理的第一步。在校长领导下,通过专家论证,学校应做好具有自身特色的校本课程顶层设计。该课程体系应包括学校中长期的课程建设规划,包括校本课程育人目标、建设项目(含门类、数量)和内容,包括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策略、校本课程实施的保障机制和评价策略。

二、充实校本课程建设的资源包

校本课程要从理论设计转为现实操作,关键的一步就是建立课程建设资源包。包括课程开设的师资、场地、器械、课时计划等。

实现校本特色课程建设,建立学校特色资源包。学校应加强本校特色研究,挖掘学校自身特色资源。研究学校创办人思想、校名来历、办学历史,学校校训、教育理念、教风学风,学校的发展方向如科技、外语、书法、体育,学校的历史成就特别是培养出了哪方面的拔尖人才等。只有融合这些本校独有元素,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才能彰显学校的综合特色和个性。如重庆兼善中学,开发的校本课程《卢作孚研究》《孟子研究》,源于学校创始人卢作孚先生和《孟子》“达者兼善天下”;巴蜀中学开发的《人文课程》,基于学校的校训“公(公而忘私)正(正大光明)诚(诚实无欺)朴(朴实毋华)”,基于学校80年来培养的优秀学生,整个学校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为此,两所学校都编辑了相关阅读文本,人手一册,供学生阅读,供教学参考。

保障学生全面发展,建立学生全面发展资源包。学校应开发一定数量的限定选修课程,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基础上,保障学生全面发展。哪怕一所学校,随意提供几十门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1~2门研修,也可。因为,在新课程推进之初,只要有开展校本课程之思、实施选修课程之行,就是好的。当然,随着课改的深入,校本课程建设能分别从人生素养、科学精神、健康身心三个维度着手,更为有效、科学地发挥其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补充、填补作用,也许能最大化地显现其价值。对于此类课程的开设,一则借助图书,二则借助活动,三则关注全面,四则倡导“自我教育”。学生的阅读书目可以不同,活动方式可以有异,但必须人人参与,必须全面发展,必须倡导教师引领下的学生自我修炼。如学校可以指导并定期检查学生阅读“名人传记”“哲学书籍”“经济学读本”情况,提升学生“树理想、有智慧、懂经济”等人生素养;学校可以每年一个主题,开展科技创新金点子大赛,通过“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培养学生科学的严谨态度和创新精神;可以通过开展“家庭健身(周)计划设计与实施”“社区运动设施建设与运用方案设计”“《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宣传普及活动”等,造就学生积极、健康、阳光的心态和生活方式,为营造更加健康、卫生、和谐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服务。

整合校内外及社区资源,建立学生个性成长资源包。鼓励校内教师,欢迎校外人员,允许个别有特长学生,担任指导教师,开设多元选修课程;用足校内场地,协调周边设施,用好个别教师私房资源,保障活动场地,开设特色选修课程。鼓励教师发挥个性特长,语文教师可以去教“家政服务”“单反相机使用”,音乐老师可以去教“茶道”“鉴宝”,数学老师可以去教“瑜伽”,化学老师可以去教“烹饪”。注重引人社区资源,如政府参事、经济学博士,国际击剑俱乐部,报社编辑,棒球俱乐部,攀岩俱乐部,艺术学校,欧文英语,开设“商道”“博弈论”“击剑”“跆拳道”“抖空竹”“攀岩”“棒球”“影视编导”“播音主持”“美国国家文化”;还有个别教师,利用自家的设备,在自己家里,自购原材料,教导学生“烘焙制造”。为保证课程多元性、时代性,学校可以由教师申报选修课题,可以由学生提出选修需求,也可以是学校设计部分课程。如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优雅少女俱乐部”“俊朗少年训练营”“财商教育”“英语口语过级”等课程,就是巴蜀中学顺应当前中学生男女性格培养,满足新时代学生经济素质提高等需求,由学校统一设计内容、统一调配师资形成的。

三、发挥评价对校本课程建设的可持续牵引作用

学校在做好校本课程建设顶层设计后,不要经常更改整个学校的校本课程体系及策略。最好的办法是在实践中调试,通过专家评价、校内反思,丰富它、完善它。校本课程的评价,概而言之,有学校层面的课程规划、课程目标;有对教师教学活动(课程开发及实施)的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学校评价;有对学生学习活动而言的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学校评价。

评价的最大功效是唤醒自己。在新课程实施、选修课程推进之初,学校不应过分考量具体某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实施的规范性,结果的高效性;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评价中,都以自我评价为主,他人的评价仅仅给当事人参考,不作为对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的依据。学校更多的应该是让教师找到成功感、让学生得到发展点,让教师、学生在选修课上看到进步,看到自身的价值。历史告诉我们,在一个新生事物产生之初,只有不求全责备,才会继续前行。

校本课程资源建设范文第3篇

走班制教学,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基础以及对学科的学习能力和兴趣,打破原有班级界限,选择自己喜欢的校本课程,而传统的行政班则保持不变。其是一种不固定班级、流动性的学习模式。这种流动性的学习模式扩大了师生、生生交流的机会,也使在以往教学中难以做到、因材施教的原则得到充分实施。

一、挖掘师资力量,创设走班制校本课程教学的软环境

要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走班制,让学生能“走起来”,首要的是师资的保证。作为普通高级中学,本身教师资源就相对缺乏,而有特长技能的教师就更少了。如何放大资源,实现校本课程的多样化,我们尝试了以下途径,让校本课程走班教学模式从师资、内容架构上得以保障。

(一)自我发现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内在的而且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要素。在教育的推进过程中,教师最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等,并按学生的需要设计教育活动。而对学生来说,也最容易认可和接受那些由教师制定的课程决策。在校本课程方案形成之前,教师要先了解本校学生的能力形成趋势,还要把握学生的个性发展状况和发展需要,挖掘本地区、本学校的优势课程资源,收集并整合相关资料,以资开发备用。每位教师申报课题,出台课程方案,实施课程方案的具体内容,实现确定的可行性目标,更是教师的职责所在。所以,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应当是学校的教师。

(二)本土培养

基于教师已有的,开发教师未知的,挖掘培养教师的兴趣爱好,让教师在校本课程教学中实现自我成长。带着这样的思路,学校可以对教师进行“本土培养”。 充分利用本地区的名胜古迹、图书馆、企业、历史名人以及大专院校等课程资源。如聊城地方文化(阿胶文化、运河文化、景阳冈文化等)、新农村建设、聊城文化历史名人研究等。

二、优化选课过程,构建走班制教学自由模式

教育的过程本应该是个选择的过程,学校和教师只有不断地按照学生的选择性要求,开发出更多、更丰富的课程,才可能逐步办出适合学生的教育。校本课程也不例外,应该给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把选择权还给学生,为学生开辟尽可能多的自主选择空间,让学生在自主选择中成长、成才。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在校本课程的开设上作了走班制的尝试。

(一)互动对话,了解需求

学校在校本课程的设置上,可以让家长和学生积极参与进来。采用问卷、座谈等多种方式进行互动对话,了解家长和学生的需求。通过面向学生的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需求。通过座谈实施有效对话,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建构自己成长需要的项目中来。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决策、开发和实施,促进学校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

(二)自主选择,灵活自由

选课,也称课程选择,即允许学生对学校所开设的校本课程有一定的选择自由,包括选择课题和任课教师。自主双选,即选师――根据指导教师的情况介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教师;选课――根据学校校本课程开设情况及教师申报的课题,学生依据自身个性特长,特别是兴趣所向,选择自己认为有意义的校本课程内容。学生在班主任的帮助下,充分了解各个班级的情况,学着观察、学着分析,合理填报选课志愿,从而创造真正属于自己个性、充分发展的空间。“课题像超市,学啥随便选”,这就是目前学校高一、高二学生的选课状态。

三、规范校本课程建设,形成走班制的新机制

机制是运行的保障,作为校本课程建设,如何通过校本课程管理机制的建立来实现校本课程可持续性发展,是学校一直在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一)建章立制,保障规范

制度是规范的保障。实践中,我们形成了校本课程课题申报制度、校本课程教研制度、走课考评制度、校本课程经费审核制度等近十项管理制度,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规范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有序推进。

(二)资源中心,保驾护航

我们从学校内部和外部进行挖掘,并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资源,充实、丰满学校的校本课程活动项目。在一年的实践中,学校组建的校本课程教研中心及校本课程骨干教师队伍都为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校本课程的实施呈现良性发展的态势。

四、还原学生主体,分享走课的精彩

在校本课程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形成学习交往、体验的过程。把校本课程学习作为学生自我发展的材料和媒介,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还原学生主体,强调学习活动的自主性和对流性。对学生而言,学习校本课程是班级学习之外的心灵家园。一群有着共同喜好的学生聚集在一起,组成一个新的家。新班长是由学生民主选举产生的;教师将逐渐退到学生的身后,主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强调以学生为“内核”的、自主体验式的学习活动,激活了学生的内驱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体验的过程中来,让学生不断地审视自信心和学习动机,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学校有一年一度的校本课程学习展示周,是教师进行教学交流合作、引导其校本课程学习的大型平台。在展示周期间,全校性的活动与各课题校本课程学习交相辉映,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景观。

校本课程资源建设范文第4篇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管理

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主要是通过实践逐步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质量,使我国的总体教育方针政策得以体现,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得以实现,这些需要借助真实的实践来支持。在对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对领导与教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也就是要提高科学的课程意识,在根本上了解校本课程以及对它的开发,加强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的力度。

一、校本课程及校本课程开发

1.走近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国家课程以及地方课程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它在学校教师集体智慧的开发下,对国家的课程与地方课程做了具体的实施,然后对全校学生的需求做出科学的评估,结合地方特色,并与当地的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进一步结合,以学校的办学理念为出发点,对课程实施多样化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的开发。校本课程的具体实施还有待于大家的努力,它是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中的新课程体系之一,是与基础教育互为利用与发展的,它是新课程计划中不能缺少的一项。我们所开发的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本土、实质为出发点,在开发的过程中,首先考虑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又对学生的特别需要进行考虑,然后发挥了本校的资源优势,它遵循多样性与可选择性的原则,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它还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但是随着对它的开发与管理力度的加强,还会有更大的提高。

2.携手校本课程

不管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还是校本课程都要由学校进行实施,在实践中形成了学校课程。国家交给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权力,学校根据教师与学生的需要,以自身状况为出发点,进一步完善课程开发,开发出了具有本土特色、有一定个性的校本课程,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亮点。

以下为校本课程开发包括的内容:一是学校环境的开发,在学校就应该处处营造一个体现育人意境的环境课程,学校每一片绿地、每一面墙壁都发挥其环境教育作用。二是课堂建设,前面已经提到,校本课程建设的核心就是校本课堂建设。无论是课程还是学科,这些概念,最终都将会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来。原因是学校的要求不同,加上参与的学生、教师也不一样,以至于发生的教学过程肯定有不一样的结果。校本建设的主阵地就是课堂建设。三是校本教材的建设,它需要在“实践―开发―反思―改进”中不断生成并完善。这也要求学校应该根据其自身的特点与优势,把最能发挥学生心智健康的过程发展并提炼出来。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策略

由于学校在对开发与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力度,学生本身也存在着个体差异,致使校本课程的管理实施具有不平衡性,所以要在开发与管理中注重以下策略:

1.体验校本课程

我们平时要对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进行衡量,还要对学生掌握知识过程的体验与感悟加以关注。在校本开发与管理中,要考虑到学生的生理与心理方面的共同特征。针对不同的学生确定出不同的“最佳发展期”,根据同一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的共性特征进行统一的调整。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置过程中,在总体的设计上尽量做到符合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生理、心理的共同特征。

2.整合研究资源

如果要实现科学有效的教学,就必须做到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按国家所规定的课时来上课,那么就要求教师必须集中精力对教学资源进行研究整合,把学生学情的评估、学习资源的利用与总体测试、教育技术的合理运用等有机结合,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必将带来教学实践的进步,课堂教学的效率来讲也一定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教师要做到科学有效地指导学生,准备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提前设计,在课堂上提供交流的环境,课后运用于实际中,使校本课程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

3.初显课改成效

首先,做到对学校的教学进一步的推进改革。在课程改革中,必须与学校的实际相联系,而且能够被教师所接纳,这才显现出改革的实效。其次,在国家课程的转化中要以同年级的学科组为一单位来进行研究。在过去传统的教学中,大部分的教师都是单兵作战,即使有学科教研活动,也很少会利用研究课程中的开发,把其当作转化所有学科教师的统一行为。

4.体现课程特色

校本课程建设的主线就是推进国家课程的校本化,与此同时还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特色课程的建设。推行拓展型课程、环境型课程和自主型课程,这三大类典型的特色课程。其中拓展型课程,就是进一步的提高和加深国家课程;环境型课程,就是开设的活动性课程,基本从学生的整体素养这一角度出发。

校本课程资源建设范文第5篇

【关键词】校本课程 特殊教育学校 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35-02

一、校本课程开发现状

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是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项亮点举措,其以学校为基础,正视了不同学校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更加注重了学生的喜好和发展需要,教育课程更加的包容、均衡,进一步满足了不同学校学生全面发展的多种需求。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对象是残疾人以及其他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群体,这类学生因为身体残疾或者智力水平低下等问题无法参与普通学校教育活动,校本课程的引入可以帮助学校针对这类特殊需求学生群体进行教学课程开发,更加注重学生个人的发展,是教学课程改革中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

校本课程在特殊教育学校教学课程开发中发挥着独特的优势,一是帮助学生实现个性成长,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的体质缺陷,普适性的教学课程无法兼顾到所有学生,校本课程针对学生的特质采取针对性教学,有效的帮助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二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特殊教育学校的师资结构、教师的专业水平存在差异,校本课程以学校为基础,学校教师参与课程的开发工作,有力的助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三是形成学校的特色发展,特殊教育学校在基础设施、生源、师资力量方面各不相同,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从学校角度出发,针对学校特点,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实现特色办学,有利于学校的特色发展。

二、校本课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有限

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学校、老师及有关专家共同参与到教学课程内容、计划的制定工作中,但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层参差不齐,特别是对于一些基础较弱的学校很难针对学校特点开展教学课程的开发建设工作。此外,学校的教师多专注于课程教学,对课程开发建设方面的知识了解的并不多,且日常课程教学工作任务繁重,没有充裕的时间进行课程开发研究。

2.资源整合利用不充分

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校本课程开发应当要实现学校教学资源的充分整合和利用。教师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力量,应当充分了解学生个体需求,明确课程开发的目标,并确保开发出的课程内容在学校现有教学资源条件下能够正常实施。学校在课程开发方面要积极向上级争取支持,为校本课程开发建设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人员支持。只有多种资源充分整合,并致力于校本课程开发才能使课程与学校需求实际相契合,但目前大多数特殊教育学校还没能做到。

3.课程开发管理不完善

目前,特殊教育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一是学校没有明确负责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机构,缺乏对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统一领导,难以实现人力、物流、财力、智力等资源的有效整合;二是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督导方面存在缺失,对课程开发中可能产生的错误缺少必要的纠正和指导,易使课程开发走向误区;三是缺少必要的激励机制,难以调动老师的积极性专注于课程开发工作。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对策

1.提升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力

教师是课程教学的主体,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力军,因此,提升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有效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手段。特殊教育学校应当选聘一些综合素质高,在课程开发方面有所建树的教师,让他们参与完成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使开发出的课程更能符合学校教学需求。此外,还应当对现有教师队伍进行教育培训,通过经验交流、课题研究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在课程开发方面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根据施教学生的需求情况科学开发校本课程。

2.充分挖掘校本课程资源

特殊教育学校应当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充分挖掘现有教学资源实施特色化办学,打造自己的特色品牌,提升学校的影响力,为学校争取各方面支持增加筹码。同时,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改善学校的教学环境,为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开展特色课程教学活动提供更广阔的施教空间。此外,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校本课程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3.健全校本课程管理机制

特殊教育学校应当设置具体的管理机构负责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目标,使其与学校的具体实际相适应,同时还要提供必须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课程的开发工作。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应当加强督导管理,可以通过聘请专业的课程开发专家指导本校课程开发工作,避免课程开发中的失误。此外,要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工作,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开展校本课程开发,使学校资源利用率达到最优。

参考文献:

校本课程资源建设范文第6篇

一、校本课程:特色学校建设的重要载体与工具

创建特色学校是学校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健康素质等方面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学校实际,在人才培养和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形成独特品质和卓越风格,并取得显著的办学成果。在创建特色学校过程中,学校依据自身办学理念,扬长避短,进行自我设计与规划,既传承和创新了学校文化,形成了核心价值观和独特的办学风格,又充分展现了学校发展的活力与个性。

作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办学主体及个性的重要体现。它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各种潜在的有待开发的资源,而且可以为其个性的发展提供充分自由及创造的空间。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文化建构的过程。在特色学校建设中,创建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是其本质。校本课程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创建特色学校的突破口。学校利用校本课程开发,带动学校其它工作的全面改革与发展,提炼和提升学校的文化精神和思想理念。校本课程开发也是实现特色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特色学校的办学特色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和提炼形成的,其创建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二、校本课程实施的特点

1.作为特色课程进入课堂。作为学校特色的重要体现,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时,往往以一两项特色项目为中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学校建设,逐步拓展、不断深化,开发具有完整结构的课程体系,最终以正式课程的形式进入课堂。第一,学校在实施校本课程时一般每周都安排专门时间学习课程;第二,根据不同年级安排不同程度的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课程实施注意层次性、连续性和完整性;第三,开发特色校本教材。

2.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课程存在于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中,不仅注重显性课程,还十分强调通过隐性课程的实施,改造及创新学校文化,塑造学校形象。(1)创设丰富的隐性学习环境,促进校本课程的实施;(2)通过各种活动及表演,尤其是每年一度的艺术节展示活动,为校本课程实施直接提供体验学习的机会及个性展示的舞台;(3)注意与学科教学相渗透,提高校本课程的影响力。

3.在校本课程实施中评估。第一,评估方式多元化。各个学校在实施校本课程的评价时,关注学生在课程学习和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兴趣、态度和综合素质,注意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的结合,改变过去单一评价的弊端。第二,在学习情景中评估。校本课程是通过综合实践及活动的形式展开,在综合活动中完成学习目标的。换言之,它是在一定情景中的学习。既然学习是在一定情景中进行的,那么评估也应该在类似的情景中进行才有意义。第三,推行考级制度。如何让学生在校本课程学习和活动中,通过自我评价找到一条自主发展特长及个性的途径。

三、以形成校本课程的特色带动特色学校创建的策略

(一)探寻校本课程特色形成的机制

1.基于学校,联系社区。校本课程是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全环节,可以实现学校全体成员的思想沟通,在相互交流中集思广益,总结学校课程建设的经验教训,理清学校课程发展的走向,借助校本课程的合理定位及其功能的正常发挥,来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校本课程是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它植根于现实的教育情境,与学生、教师、学校以及所在社区的实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既是校本课程存在的理由,也是校本课程成立的条件。从实际出发,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能够扬长避短,也更能够突出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形成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例如,有的学校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可将学校历史作为课程资源,开发出相应的校本课程;有的学校利用教师的爱好和特长,编制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像剪纸、线艺、陶艺、版画等,供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还有的学校发掘和利用所处社区的课程资源,像文化古迹、风景名胜、民风民俗等,设计相关的校本课程,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了解历史文化。

2.以教师为开发主体,实现多方力量协商对话。 在课程开发实践中,有“专家决策”“集体审议”“教师自主”等不同的开发模式,其中“集体审议”模式,对校本课程开发有着积极的作用。因为“集体审议”要求多方人士参与,在审议中各种力量交互作用,不同的意见在交流中沟通融合,不同的利益在互动中协调平衡,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课程能够兼顾多方需要,也能够适应现实的条件,从而具有合理性,能够得到教师、学生、家长等的理解和支持,为课程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作为主体,一方面,需要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的实践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实践的机会有限、经验不足的情况,更需要教师在开发课程的实践中得到充分的锻炼,不断提高自己开发课程的能力。为此,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帮助,需要相关人员的积极配合。特点是在寻求特色的过程中,校长、教师、家长、学生、专家等多方力量的协商对话,在交流分享中相互启发、达成共识,从而认清自身的优势,捕捉到具有特色的“亮点”,并以此作为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的“生长点”。

3.将开发、实施、评价融入同一过程之中。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尤其是特色的形成需要长期的摸索和逐渐的积累,所以有必要将开发、实施、评价融入同一过程之中,在尝试中发现问题,在反馈中及时修正,通过反复的实践,精心打造和完善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否具有针对性和适切性,是否能够彰显特色,是要经过实践检验,用事实说话的。学生的反映、教师的感受、校本课程实施的可行性等相关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明课程的适切性;校本课程能否得到学校师生的认同、能否在本社区得到理解和支持、能否在学校之间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明校本课程的针对性和独特性。这些都需要在实际的过程中掌握情况,调整改进,逐渐完善,使校本课程真正“植根本校”“服务本校”。

4.完善校本课程开发的保障系统。 开发校本课程、形成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有赖于相关条件的支撑,建立和完善校本课程开发的保障系统是必要的。具体涉及课程资源系统、师资队伍系统、评价管理系统等子系统。掌握本校、本地的课程资源,可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针对性;了解学校的师资力量,可以合理配置校本课程开发的人员队伍,明确分工,发挥课程开发者的能动作用,增强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而规范的制度、清楚的责权利划分,合理的评价标准和方式等,可以对校本课程开发起到监控、指导、激励的作用,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效性。

四、特色校本课程与特色学校发展的重建

(一)发挥教师专长,提升文化素质

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专业的变革与发展。部分直接参与和领导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其潜能和专长首先得到了充分的挖掘与发挥,而其他教师则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以及学校文化的塑造中,获得了专业素质的普遍提升。为了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学校往往通过多种途径优先培训和造就一批专长教师,不少学校还把他们直接派送到高等学校及专业培训机构进修和培训,以提高其专业技能。除此而外,学校一般还通过校本培训的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文化素养。另外,所有参与特色创建的学校,几乎都把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特色的创建作为重要课题来研究,强调通过科研引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挖掘学生潜能,促进个性发展

以创建特色学校为目标的校本课程开发,除关注课程所蕴含的文化及价值外,还把视线转向个体的音乐、运动、空间、人际关系及自我认识等多种智能上,弥补了现行学校教育的不足。一方面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其潜能;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特长,乃至促进整个个性的发展。在特色校本课程学习和活动中,学生不仅领略了课程及文化的特有魅力,而且,在师生合作学习及活动表现中,培养了坚韧的意志和尊重他人的情感,从而促进了个性的发展。

(三)塑造学校形象,重构学校文化

校本课程的开发实际上是学校整体发展的一次重新定位和自我设计,其目标是形成学校文化,重塑学校形象。学校通过校本课程的设计、开发及实施,凝练学校发展的核心价值和共同愿景,从而创造一种具有深刻影响力和内在约束力的文化和传统。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特色的创建既改变了学校的形象,又重构了学校文化。第一,改变了校园环境,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学校人文景观。第二,形成了体现学校文化特色的核心价值及愿景。一所学校在抓特色项目建设时,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个体在习得技能、技巧之外,领略课程蕴含的学校精神与文化。第三,构建了以传承与创新学校特色文化及共同价值为中心的学习型组织。

另外,作为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学校文化。它不但丰富了社区的整个文化生活,构成了社区生活的新的理念和品质,学校还作为一个充满文化创造活力的组织,直接参与社区的文化建设。

校本课程资源建设范文第7篇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您认为大力倡导信息技术支持的校本课程探究有什么意义?

蒋鸣和:个性化学习是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的关键,没有学生的个性发展就不可能有全面发展,也不可能实现可持续的教育公平。由于课程、教材、教学、评价、考试“五位一体”统筹变革的滞后,改革“大一统”课程至今举步维艰,教材统一、教参统一、答案统一、进度统一、教案统一,“校校同课程、师师同教案、生生同书本”的格局仍未被打破。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个性化学习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在“五位一体”的统筹变革基础上,从创建网络环境下学生的多种学习方式着手,在学生学习层面寻找突破口,用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促进课程的多样化,是破解教育改革难题的一条探索途径。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2013年第十一届NOC活动新设置了校本课程探究评优赛项,在广大教师中引起了很好的反响。

校本课程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英、美等发达国家,是由学校运用有关资源,通过合作、讨论、计划、实验、评价来开发的适合学生需要的课程。校本课程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另一类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在实践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校本课程在学生学习层面突破提供的有力支持,包括:①移动技术、模拟仿真技术、Web2.0技术有效地支持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新型的学习方式;②构建丰富的教学情景,学生能在情景中体验、学习、理解和运用知识,积累基本课程经验;③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的技术支持的微型课程的发展,使校本课程具有灵活性、实时性和可选择性,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个性学习需求。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NOC校本课程探究评优赛项结束后,很多老师都反映收获很大,您如何评价本次比赛的作品和选手水平?

蒋鸣和:改变课堂是教育变革具有关键意义的第一步,但改变课堂并不是变革的全部,从改变课堂到超越课堂,实现以发展学生能力为目标的课程重构,是变革具有开拓意义的第二步。比赛中展现出的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反映了教师从改变课堂到超越课堂的努力,在此我列举两个案例。

案例1:邯郸四中开发的高中英语校本拓展课程《看电影学英文》。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大学生中真正能学会一门外语并能用外语流利表达、无障碍“跨文化交流”的,最多也不会超过5%。邯郸四中的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以“看电影”的形式对英语国家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来发展学生流利表达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该课程共安排了12学时(每周1学时),精选了6部难度接近或稍微超出学生水平的影片,以优秀影视作品为引子,带动学生的阅读热情,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剧本、影评及其他相关文学作品,增加课外阅读。在欣赏电影的同时,学习地道的英语词汇和发音,对台词进行模仿朗读(iSHOW),同时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陶冶艺术情操。

案例2:淄博市张店区实验中学校本课程《溢彩灯韵》。

基于项目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淄博市张店区实验中学在总结项目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活动的“课程化”,用程序和规范来提高活动实施的有效性,形成了校本课程《溢彩灯韵》。该课程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运用信息通信技术,采用实地考察采访、知识宣传共享、拓展实践及社会化推广等学习形式探究淄博花灯艺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由来、传承与发展。

期间,运用一系列的活动任务驱动学生综合学习并实践课程标准相关知识,积极参与网络探究,在研究过程中学生互相协作,把从各方面获得的知识互相进行补充学习,并顺利推进项目一步步朝知识的综合应用方向完善,同时体验团队合作创作成功的喜悦之情。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深化理解,继而做出思考,在真实的交流与创作环境中,与社会互动,多侧面、多角度地促进了自身的思维发展,最终使其获得创造与发展的才能并具备沟通与思维的才能,感受到通过网络学习的重要性,为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奠定基础。

整个活动始终秉承传承和创新的理念,引导学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象征和民族精神的结晶。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文化形式,热爱本土艺术文化并逐步提高传承乡土艺术文化的意识。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有哪些?

蒋鸣和:就目前而言,以下四个问题是我们不能回避的。

一是教学活动的“课程化”。

课程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它是学生在校获得的学习经验的总和,校本课程并非是一般的兴趣课、活动课、点缀课。在校本课程设计时,要摆脱过去那种“随意化”的做法,力求做到规范化、程序化,用程序和规范来提高校本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应考虑:①明确选题背景。一是学校想做的和学生喜欢的,最后都还要通过学校的现有条件来实现,即所谓量力而行;二是学校要根据自身在教学设施、文化传统、师资力量、社区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来考虑自己能做些什么。②确立课程目标要强调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即使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也要强调贯彻基本学科思想,发展学科思维,而不是局限于孤立的知识和技能传授。③设计课程内容要摆脱过分依赖和迷信统编教科书的传统思维,要创造性地重组和应用各种课程资源、尤其是数字化的网络资源,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学习、理解和运用知识,积累基本课程经验。④课程实施上强调自主学习和交互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强调知识学习的个别化和知识迁移的交互性,倡导线上线下学习融合的混合学习模式,从课堂学习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转变。⑤课程评价要突出过程评价、进步程度评价和能力评价,要探索应用大数据来构建学生学习成效监测和评价体系,变经验评价为科学评价。

二是正确理解校本课程的学校特色。

校本课程的学校特色并非是教师专门为少数学生开发课程,也不全部是开发体现少数教师特长的特长课程。校本课程要立足于学校全体学生的发展,让所有教师都有参与课程开发的机会。校本课程要强调差异性学习,接受学生的差异,提供足够的发展机会,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校本课程在设计中要强调课程内容的可选择性,在实施中要重视学生的协作学习,突出学习途径的多样性。

三是关于校本课程的“文本化”。

教材的编写和使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滞后性,不太适应校本课程所应具有的时效性、开放性和生成性等要求。校本课程不能等同于校本教材,即便是有些学校编写了一部分校本教材,也因为校本课程的时效性特点,使校本教材的使用范围、使用周期和使用效率都受其限制,更何况考虑到教师的时间、学校和学生的经济负担以及课程的成本等因素,不可能要求所有的校本课程都配有校本教材。建议学校编写教师指导用书,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讲义和活页式的学习材料,配以丰富的数字化课程资源,通过网络实现信息和传输,有条件的话可以开发成网络课程,使内容能在实践中滚动式地修改、完善和生成。

四是在实践中提高学校课程领导力和执行力。

校长的课程意识、教师队伍建设和课程资源建设是影响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三大要素。

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和课程管理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唤醒校长的课程意识,让校长在不断的学习中,掌握一定的课程知识,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和促进校长认识“课程”对于学校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校长要亲自投身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中,与教师一起学习,一起研究,一起体验,在此过程中把握校本课程的整体性,促进校本课程体系的建设。

校本课程资源建设范文第8篇

【关键词】校本课程;混合式学习;课程开发;可行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065-01

1、混合式学习理论的启示

自2003年12月9日何克抗教授在南京召开的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第七届大会上介绍了“Blended Learning”的理念之后,混合式学习被应用到了很多领域。国外的混合式学习主要应用在企业培训、远程教育等领域。在国内混合式学习主要集中在远程教育、高等教育等领域。中学阶段应用混合式学习的研究相对还比较少。

简单而言,混合式学习可以看作面对面的课堂教学(Face toFace)和在线学习(Online Learning,或e-Learning)两种方式的有机整合。混合式学习包括了基于不同教学理论(如建构主义、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教学模式的混合,教师主导活动和学生主体参与的混合,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不同学习环境的混合,不同教学媒体的混合,课堂讲授与虚拟教室或虚拟社区的混合等。

80年代以来,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传入我国,并逐渐得到政府部门的认可。但是,现阶段由于人力、物力、资源、时间等方面的限制,传统学习方式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遇到了许多问题:一是开设选修课,走班制,需要增加大量的教室,教学空间不足是各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二是校本课程与教材的开发应用不但增加教师的工作压力,也增加学生的经济负担;三是除个别先进的学校外,多数学校的师资水平不足以独立承担课程与教材开发的重任;四是校本课程与教材的开发应用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这与目前各校办学经费普遍比较紧张的现实产生矛盾。混合式学习方式的出现,为解决这些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结合高中校本课程建设的教科研实践,对高中校本课程开展混合式学习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希望为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2、高中校本课程实施混合式学习的可行性分析

2.1 高中具备实施校本课程混合式学习的硬件保障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信息化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互联网、校园网在高中学校中普遍建设,多媒体教室、微机室配套齐全,为实施校本课程的混合式学习提供了硬件环境保障。

2.2 混合式学习使校本课程的开发更为灵活、便捷

混合式学习基本形式是师生面对面教学与学生在线学习的有机结合,显示出强大的教学功能。能够使校本课程与教材的开发应用变得更为灵活、便捷,校本课程开发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大多也能迎刃而解。

2.3 混合式学习方式拓展了校本课程的时空性

混合式学习方式能够超越课堂教学时空的限制,在线学习改变了学习的时空观念,它让随时随地的学习变得可能。数字化学习资源通过网络平台,构成共享的学习资源,其无限的开放性让学习变得自由灵活。学生不再需要单纯依赖课堂开展学习。混合式学习的这一特点为校本课程教学带来了曙光,学生完全可以避免选修带来的种种困境,从而解决了实施校本课程所必须的走班制带来的教室紧张、课程时间冲突等问题。

2.4 混合式学习方式减轻了开发传统校本教材的压力

混合式学习基本形式是在线学习与面对面教学(课堂教学)的结合,课程资源由传统教学资源与数字化资源共同构成,互为补充。数字化资源的丰富性,为校本课程与教材的开发应用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人们不需要皓首穷经,才能编出一本像样的教材,通过各种网络资源,可以快速找到所需要的信息,从而大大节省教材编写的时间,拓宽教材的知识面,提高教材的质量。

2.5 混合式学习方式丰富了校本课程资源

数字化资源的全面共享性,极大的丰富了校本课程资源。这是一个全向型的交互过程,数字化的课程资源被众多的学校师生所使用,其存在的缺陷就会暴露无遗,所有的使用者都有权批评指点,从而促使编写者修改完善教材,最终形成高质量的教学产品。这种全面共享性,可以有效地解决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开发应用中存在的师资水平不均,力量不足的问题。每所学校可以集中力量,设计开发为该校所专长的校本课程与教材,并上传到网络平台与其他学校互换,如此,学校的特色将有可能显示出来,同时也避免了学校多头出击造成的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2.6 混合式学习方式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课堂教学无论教师采取多么民主平等的态度,但受制于教学内容、教学时间与空间,学生的主体地位是难以真正得到保证的。混合式学习改变了单一的传统课堂学习方式,学生面对无限丰富的教学内容,拥有完全自主的选择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安排学习的时间与场所,完成规定的选修课学分,这既可以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确保国家课程和统编教材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