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大豆栽培技术要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大豆;玉米
农技推广人员在终端生产的农民和前端科技研发人员之间起到桥梁作用,作为农技推广工作者,需要深入到各乡镇、村社、产业基地、农户家中去,通过调查、走访获得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将自身掌握的农技知识推广传授给急需的农户。下面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谈一谈农技推广的作用及玉米、大豆相关种植技术,与大家共同进步。
1.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
肇源县是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5%以上,在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基地,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过程中,农业技术推广已成为重要支撑。
1.1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是实现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根本
现代农业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农业。现代农业日益依赖不断发展的新技术投入,新技术是现代农业的先导和发展动力。因此,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民的持续增收,离不开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归根到底要依靠现代科技在农业、农村、农民中的普及和应用。
1.2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
基层农技推广体小组是设立在基层,为广大农民提供技术服务的重要组织,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十要求,农业生产要坚持改革创新,加快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步伐,切实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切实发挥好现代农业科技在发展现代农业的作用。
1.3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需要完善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从肇源县农业发展来看,农业工作取得的发展成果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全膜覆盖技术、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等一大批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在全区推广,有力地提升了全县农业发展水平。因此,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2.大豆、玉米种植技术的要点
大豆和玉米是我县农业种植的两大主产作物。因此,在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中,主抓这两种作物的种植技术推广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2.1大豆种植技术推广
大豆种植主要需要重视重迎茬对大豆产值的影响和大豆落花落荚病的防治。
2.1.1重迎茬对大豆产值的影响及病害防治
连作条件下,大豆单株结瘤个数和单株根瘤鲜重急剧下降,使大豆植株根、茎和叶中氮磷含量随之降低,尤以磷更为明显。根腐病是大豆重迎茬种植中发生最多的病害,因此,在大豆种植中要全面系统推广大豆根部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大豆根腐病发病率总的趋势是重三年>重二年>重一年>迎茬>正茬。大豆孢囊线虫病感病品种无论是土壤中孢囊数和根部寄生孢囊数轮作地都明显低于重茬,孢囊数随着重茬年限增加而增加,却随着重茬年限增加而递减。大豆重迎茬使大豆根潜蝇的发生逐年加重。防治大豆地下病虫害和苗期病虫害以种衣剂防治和增产效果最好,吡虫灵、甲拌磷、甲或乙基硫环磷种衣剂防治效果较理想,以八一农大、省农科院、安达产的效果最好。
2.1.2大豆落花落荚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大豆花荚脱落极为普遍,严重地影响大豆产量。大豆花荚脱落的根本原因是生长发育比例失调,致使生殖生长受到抑制。另外当枝叶繁茂、株间郁闭时,被遮阴的叶片光合作用削弱,光合产物减少,花荚所需养分不足,导致花荚脱落。在营养生长过弱的情况下,养分积累少,花少荚也少,而且已形成的花荚也会因养分不足而脱落。降低花荚脱落比例的措施和增加大豆产量的措施是一致的,主要是密度合理,施肥科学,灌水及时,使养分供应合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协调一致。同时,可以喷洒三碘苯甲酸,能抑制大豆生长,使生殖器官中的生长素含量和有机质供应相对增多,从而起到增花保荚增粒作用。
2.2玉米种植技术推广
玉米种植主要是选种和施肥,只要抓好这两个环节,玉米高产是没有问题的。
2.2.1玉米种子的优选
一般买回来的种子做一下发芽试验,发芽率应该在90%以上。农户买回玉米种子大多数都不挑,虽然说都能发芽,但种子大小肯定是不一致,并且它的混杂也比较多,病虫粒也有。尤其是大小粒不均匀问题,小粒种子也能发芽,也能出苗,但后期对产量的影响非常大。小粒种子种植后苗株长得弱,个头相比其它的小,生长后期小粒玉料种子的产量只有大粒产量的40%左右,有的甚至于都不接棒,减产的幅度也比较大。所以玉米种植中要将选种放在首位,应选个大、饱满的种子为宜。
2.2.2玉米的田间管理
种植玉米要想做到科学施肥,进行土壤化验是必不可少的,了解了土壤酸碱性及营养成份状况后,在进行玉米田间施肥管理上就能做到有的放矢。玉米从苗期到抽雄,化肥起的作用至关重要。一般玉米的专用肥都是按玉米的需肥规律去配比的,这个比例是比较合适的。
2.2.3玉米苗期病虫害防治
苗期病虫害的发生是近几年玉米种植中的新问题,对玉米生产构成威胁,严重影响产量。
(1)防治对象。①玉米苗期虫害主要以防治玉米旋心虫、蛀茎夜娥等蛀茎危害玉米生长点的害虫为主,兼防蛴螬、金针虫、地老虎、蝼蛄等地下害虫和蚜虫、灰飞虱等传播病毒害虫。②玉米苗期病害,应以防治串珠镰刀菌为病原菌的病害为主,加强对种子传播的病害,立(苗)枯病、缺锌症、君子兰菌病的防治。
【关键词】大豆;栽培技术;粮油兼用作物
1 大豆栽培技术
1.1 垄上精量点播栽培法
垄上精量点播栽培法是黑龙江省目前推广面积较大的方法,其主要采用垄上双行精量播种机,把人工扎眼等距精量点播和摆种的优点融为一体,增产效果非常明显。目前,此法的播种面积仍占大豆播种面积的 60%以上。
1.2 等距穴播栽培法
在高产栽培条件下实行大豆穴播栽培,使穴间距离加大,促使封行期拖后,创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有效地提高光能利用率,从而增加产量。
1.3 波浪冠层栽培法
大豆波浪冠层栽培法是人为造成波浪冠层,以扩大群体叶片截光面积,充分利用光合作用,为大豆生育后期创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从而减少底叶枯黄、提高大豆产量。波浪冠层栽培法有 3种种植形式:一是高矮不同品种实行隔行间种;二是同品种不同密度或不同施肥量隔行间作;三是同品种喷洒三碘苯甲酸( TIBA )形成高矮隔行间作。试验结果表明,高矮相差以 10~15cm为宜,其增产幅度为6.0%~15.1%,进而肯定了波浪冠层栽培法对增产的效果。
1.4 大豆两垄一沟栽培法
大豆两垄一沟栽培法既保持垄作抗旱耐涝、种床温度高和适应性广的特点,又吸收了窄行密植的优点,能使田间绿色面积增加 1/4以上,并协调了土壤三相比,从而促进了根系生长发育。该栽培法增产效果明显,且便于轮作、 田间管理和机械化作业。
1.5 窄行密植栽培技术
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集良种与良法等于一身,利用矮秆和半矮秆优质大豆品种,以机械化为手段,综合耕翻、深松、平播密植、平衡施肥和化学除草等多项措施,通过加大群体密度(比一般栽培法增加30%以上),使群体植株均匀分布,实现匀播,从而使大豆产量大幅度提高。
1.6 “垄三”栽培技术
所谓“垄三”,是指在垄作的基础上采用 3种机械化操作技术:一是垄体与垄沟分期间隔深松;二是分层深施底肥;三是垄上双条精播。以上 3项作业由机械一次完成。
1.7 45cm双条密植栽培技术
大豆 45cm双条密植栽培技术是在“垄三”栽培技术的基础上,为增加密度,行距由 65~70cm 缩小至45cm,采用双条密植的栽培方法。大豆 45cm双条密植栽培技术是 “垄三”栽培技术和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的最佳结合。
2 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2.1 大豆 45cm双条密植栽培技术要点
大豆 45cm双条密植栽培技术是“垄三”栽培技术和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的最佳结合,是大豆栽培技术的创新,是实现大豆密植的有效途径,是大幅度提高大豆产量的重要举措,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2.1.1 种子精选于处理
种子精选与处理是在播种前用大豆选种机或人工粒选,剔除斑粒、虫食粒及杂质。播种前用已登记过的大豆种衣剂包衣,以防治地下害虫、二条叶甲和根腐病。
2.1.2 轮作与整地
实行合理轮作,不重茬、不迎茬。在重迎茬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坚持“宁迎勿重”的原则,选择有机质含量高的平川地和二洼地种植迎茬大豆。在无深松或深翻基础的地块进行伏秋翻或耙茬深松整地,耕翻深度为 18~20cm,翻耙结合,无大土块和暗坷垃,每平方米耕层内直径大于 5cm的土块少于 5个,耙茬深度为 12~15cm,深松深度为 25cm以上。对于有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进行秋耙茬或拣净茬子,耙深为 12~15cm,耙平耙细。
2.1.3 施肥
每公顷施有机肥 (有机质含量8%以上 ) 15t以上,结合整地做底肥一次施入。化肥种肥时,每公顷施肥量比常规施肥量增加 15%。科学分层施肥的方法是:第一层施在种下 4~5cm处,第二层施在种下 7~14cm处。大豆前期长势较弱时,在大豆初花期每公顷用尿素10kg+磷酸二氢钾1.5kg,溶于500kg水中,进行叶面喷施。
2.1.4 播种
当地温稳定在 7~8℃时播种,采用垄上双行等距精量播种,大行距 45cm,双行间小行距 10~12cm,每公顷保苗 35万株。保证播种均匀无断条,20cm内无籽为断条,每 5m断条不超过1处。
2.2 波浪冠层栽培法的技术要点
2.2.1 高矮不同品种间作
高矮不同品种间作,使其自然形成波浪冠层,这种方法不仅经济有效,而且简便易行。如果组合搭配,可在大面积生产上应用,但必须是熟期相近且高矮不同的品种搭配。
2.2.2 同品种不同密度
同品种不同密度时,采用隔行种植,人为造成波浪带状群体结构冠层。生态条件的变化可以使株高的高矮发生连续性的变化,通过种植密度和施肥量的改变可调控株高,人为造成波浪冠层,从而大大增加截光面积、提高光合效率,进而增加产量。
2.2.3 喷洒矮化药物
喷洒三碘苯甲酸( TIBA ),人为造成波浪冠层。用TIBA隔行喷洒植株促其矮化,也可形成波浪冠层,但必须掌握适宜喷药时间和用量。
2.2.4 选择近等位基因品种
用近等位基因系品种配制成波浪带状组合,该品种仅是在株高上就相差 10~15cm,其他性状基本相同,尤其是熟期、粒形、粒色、粒大小和其他品质性状基本相同。这样,播种时仅按“四垄一带”方式,中间为高秆、两边为矮秆,同时播种、同期混合收获,原种可单独繁殖。
2.3 两垄一沟栽培法技术要点
2.3.1 两垄一沟栽培法
每隔一沟增加1条垄沟苗带,采用内稀外密的栽培方式改善了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提高了大豆群体的光能利用率。两垄一沟栽培法采用了大行距140cm,中间沟台小行距为 35cm,垄沟穴播 20~22cm,每穴留苗 2~3株,垄台穴距 15~18cm,每穴留苗 3~4株。
2.3.2 轮作与整地
两垄一沟栽培法应建立在玉米、大豆和小麦 (杂粮或经济作物)三圃轮作少耕体系基础上,不重茬、不迎茬。小麦与玉米茬伏秋翻后应及时耙平整细,用七桦犁起垄,并镇压好,以保住墒情。对于有深翻基础的玉米茬原垄,应在早春拿净茬子、拣净秆棵、耢平茬坑,使其达到待播状态。
2.3.3 施肥与播种
在三圃轮作基础上,每3年施1次底肥,翻前扬施有机肥,施肥量为1500~2 000kg/hm2,将化肥作为种肥施于种下 4~5cm处,施纯氮18~27kg/hm2、五氧化二磷 46~69kg/hm2、氧化钾 37.5~45kg/hm2。两垄一沟栽培法采用专用机具 ( 2BX-3)播种,在没有此播种机时,垄台用 2BT-d (换玉米盘 )播种,垄沟人工刨掩种,以防止干土回落,可先种垄沟,后种垄台。密度要求和机播一样,即垄台穴距 1~18cm,每穴 3~4粒,垄沟穴距 20~22cm,每穴 3粒。
一、大豆大面积高产栽培模式生产概况
据资料统计,黑龙江省是中国重要的大豆生产基地。大豆种植面积50万公顷,单产2550kg/公顷(2005年)。大豆单产由1950年前的750kg/公顷左右,提高到2008年的2700kg/公顷以上。经营体制改革前,栽培方式主要是:采取平翻、平作、条播、后起垄的栽培方式,经营粗放,单产水平低,在1500kg/公顷以内(83年,1464kg;84年,1462kg;85年,1263kg);1985~1999年前主要栽培方式:平翻深松打破犁底层,推广应用三垄栽培技术,单产达到了2250kg/公顷(97年,2392kg;98年,2448kg;99年,2265kg);进入21世纪,普遍应用了深松、精量点播、原垄卡、大垄密、深窄密、大垄行间覆膜等新技术,使大豆平均单产上升到现在的2700kg/公顷以上(06年2827kg;07年2608kg;08年2758kg)。近三年,在农业部大豆高产创建和科技入户活动中,八五二农场采用“一膜两密”栽培,万亩示范片平均单产达到4258.5kg/公顷(2008年),是目前高纬度地区最高产量。
二、大豆大面积高产栽培模式综合组装配套技术
1.大豆耕作制度
根据前茬确定“以松为主,松、翻、旋、耙、卡相配套”的耕作方式。耕作的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①、前茬为麦茬或经济作物茬口时,一般采取伏秋浅翻深松,并实施秋整地、秋起垄、秋施肥的“三秋”整地模式。此种耕作方式达到了秋雨春用、春旱秋防之目的,为一次保全苗创造了良好的苗床。 ②、前茬为玉米茬有深松基础时,一般采取撞冻茬、打茬扶垄,机械双条原垄卡种大豆,配合苗期垄沟深松的耕作方法,或采取旋耕及耙茬达播后播种。茬口处理一般在秋冬季准备到位。 ③、需要窄行平播密植的,采取伏秋深松整地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库容,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达到播种状态后,来年春天基本不动土即可播种。
2.主要生产栽培技术模式
模式化栽培是大豆增产的主要途径之一。按照不同的土壤类型和前茬,因地制宜配套不同的栽培模式,实行良种良法良田配套,农艺农机有机结合。(所谓的良田:就是经过土地治理后,达到沟渠配套、排水通畅、轮作合理、培肥地力、长残效农药控制及农田林网化等标准的农田。)岗平白浆土地,配套实施以矮杆品种、深松施肥、气吸播种、窄行密植、群体匀质为主要技术要点的“深窄密”栽培模式;低平地,配套实施以主茎结荚、大垄宽台、垄底深松、分层施肥、垄上机播为主要技术要点的“大垄密”模式;岗坡土地,配套实施以主茎结荚、大垄宽台、精量点播、合理密植、苗带除草、行间覆膜为主要技术要点的机械化大垄行间覆膜模式;前茬玉米地,配套实施玉米冬收、撞冻茬或打茬扶垄、机械双条卡种、垄沟深松为主要技术要点的玉米冬收原垄卡种大豆模式。由于坚持了模式化栽培,充分发挥了技术增产的潜力,与常规的三垄栽培方式对比,“深窄密”技术增产率达18%以上;“大垄密”技术增产率达20%以上;行间覆膜技术增产率高达25%以上。“原垄卡”技术节本增效10%。 深窄密,窄行密植栽培方式的一种模式。具备三垄栽培的深松特点,选择矮杆半矮杆品种,缩小了行距,增加了株数。深:深松35~45cm;窄:行距一般30~35cm;密:公顷保苗45万株左右。 大垄密,窄行密植栽培方式的一种模式。是在结合了三垄栽培和深窄密特点基础上,将60~70cm的垄改为130cm的大垄,实行两垄变一垄,垄上四行或六行的垄平结合、宽窄结合、旱涝综防的新模式。这一改进继承了三垄栽培的优点,强化了抗涝和抗旱性能,增强了抗涝、抗旱能力,又具有深窄密的平作密植、植株分布均匀、提高光效的特点,因而,抗逆性更强,产量更高更稳。是目前大豆生产的主要模式。
机械化大垄垄上行间覆膜,即在130cm宽的大垄上利用机械将地膜铺于大豆两行之间,种子播于膜边2-3cm处。同时,肥料分层施在种侧膜下或膜边,施肥、覆膜、播种机械作业一次完成的一项新的栽培技术。该模式进一步强化了保水增温性能,适合春旱年份和低温年份应用,具有很好的抗旱增温作用。 玉米冬收原垄卡大豆,就是将玉米的收获期人为延后,入冬地面冻实后,再利用玉米收获机直收玉米,翌年原垄卡种大豆的模式。采用此方法可以减少玉米烘干成本、人工收获玉米的成本,减少大豆机械松、翻、耙等整地作业成本,还可以借玉米残肥,最大程度地实现农业生产的节能降耗减排,实现绿色环保农业生产。此模式具有向节能、节本要效益,向降耗要生态环境、要蓝天碧水之功效。使我们做到不仅是粮食的生产者,也是环境的保护者。
在推行“两密一膜一卡”模式基础上,我们还根据天气的变化和设备的更新,融合进“三五”适期早播法和精密匀播技术。使其更加完善,进一步提高了产量潜力。 大豆“三五”适期早播技术:即当耕层5cm5d稳定通过5℃时开始播种。近十年来,随着大气的温室效应的影响,该地区气候变化较大,早春回暖早,春播期旱情越来越重,年降水量向偏少发展,影响大豆出苗。应用此项技术提早播种,改变过去的五一后才播种为4月20日左右开始播种,有效利用了返浆水。既抵御了春季的干旱,也能预防春播期出现多雨涝灾,确保四苗;充分利用和挖掘了高产品种的产量潜力;充分利用了当地五月份的光热资源。 大豆精密匀播技术:随着播种设备的更新,为更好满足大豆植株均匀度创造了条件。如零速投种器粒距的变异系数为19%,比标准要求的≤40降低一半以上。确保了匀度的提高,植株分布更加合理,增产幅度在15%以上。
三、需要完善的主要技术
随着各项技术的集成应用,在以往配套技术基础上,在大豆栽培上,将重点扩大推广大豆“大、早、匀”栽培技术组合模式。 大:就是秋起平头大垄,其标准为,高、宽、平、齐、匀、直、施、墒。高就是垄台高度镇压后应达12~15cm;宽是指垄台面宽大于等于70~90cm,垄沟宽110~130cm,呈梯形;平是垄台面平整,土碎无坷拉,无秸秆;齐是起垄起到头起到边,地头整齐;匀是垄距均匀一致;直是垄向直,百米误差不超过5cm;施是进行秋施肥、秋施药;墒是适时镇压,确保土壤墒情好。 早:就是采用三五适期早播法和行间覆膜法。做到早播种,早覆膜,达到充分利用返浆水目的,从而实现保水提温,一次播种保全苗。充分挖掘光热资源和高产品种两个潜力。 匀:就是合理的密度,最佳的匀度,向植株群体空间要潜能,向植株个体要潜力。用好先进设备,提高植株田间分布的均匀度。 在干旱地区,将重点推广机械化大垄垄上行间覆膜和实施膜下滴灌等灌溉技术。
关键词 黑豆品种;黑大豆;宝黑豆2号;选育;栽培
中图分类号 S56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0-0030-02
宝黑豆2号是宝丰县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夏种黑豆新品种。整体表现出了高产、抗病、熟相好、籽粒商品性好的优良特性。2015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豆2015006。
1 育种目标
黑豆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同时又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黑豆色素、黑豆多糖和异黄酮等。黑豆保健作用包括降低胆固醇、补肾、益脾、美容、抗衰老、排毒、减肥、改善贫血等功效。药用作用上仅李时珍《本草纲目》就列入59条之多,民间偏方对黑豆的应用更是不计其数。在我国黑豆像大多其他小作物一样,存在着品种研究和品种资源利用的弱项,河南省最晚于1996年育成的豫豆20号距今也有20年,可查询到的大豆品种几乎没有,在此背景下宝丰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开展大豆育种并重点倾向于黑豆品种的选育[1]。
2 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
2004年用开封农科院选育的开豆4号作母本,濮阳农科院选育的濮豆6018作父本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组合号为0509。母本开豆4号具有分枝多、结荚多、抗病、抗倒、稳产性好的特点。父本濮豆6018茎秆粗壮、籽粒大、熟相好、成熟早,优点多。优良基因的重组,为定向选择高产、稳产、抗病品种奠定了基础。2005年将上年收获的8粒种子种植,该组合表现出了较强优势,分枝多、长势旺、抗病、熟相好、综合性状优,被定为重点组合,当年剔除杂株,种子全部混收[2-3];2006年混种混收,使其充分变异分离,2007年选择多类型分离的多荚混收混种,同时对分离和稳定快的黑豆进行单株选择,选出黑豆单株12株,2008年优选黑豆单株种植,纯合品系鉴定,其中黑豆品系0509-0-3-2株系表现纯合好、分枝多、茎秆壮、长叶、结荚多、籽粒有光泽、大小均匀、抗病抗倒、不裂荚,入选重点品系。其余初选单株22株种植株系,观察纯合度并决选品系。2009年对所有入选品系进行品系鉴定,黑豆品系0509-0-3-2-1最优。2010年该品系参加省夏大豆预备试验,定名为宝黑豆-2;2011―2013年参加省大豆区域试验,2014年参加省生产试验。选育过程如表1所示。
3 产量表现
3.1 初级试验
2008年度参加宝丰农科所鉴定试验,平均产量 2 925kg/hm2,比对照豫豆22号增产6.28%,居第1位。2009年所内产比试验产量2 796 /hm2,比对照豫豆22号增产5.7%;2010年省预试产量2 377.5 kg/hm2,9点试验6点增产,比对照豫豆22号增产2.03%。
3.2 河南省区域试验
2011年参加河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12个试验点汇总,9点增产,3点减产,单产幅度2 349.45~3 563.55 kg/hm2,平均产量2 876.1 kg/hm2,比对照豫豆22号增产5.3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在12个参试品种中居第10位。2012年继续试验,12个试验点汇总,8点增产,4点减产,单产幅度2 563.35~4 296.00 kg/hm2,平均产量3 367.05 kg/hm2,比对照豫豆22号增产0.64%,增产不显著,在15个参试品种中居第14位。2013年继续区域试验,12个试验点汇总,8点增产,4点减产,单产幅度1 363.5~4 096.8 kg/hm2,平均产量2 967.9 kg/hm2,比对照豫豆22号增产5.03%,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居16个参试品种第9位。
3.3 河南省生产试验
2014年参加河南省大豆生产试验,7个试验点汇总,5点增产,2点减产,单产幅度1 977.75~3 750.00 kg/hm2,平均产量2 871.15 kg/hm2,比对照豫豆22号增产1.58%,居8个参试品种第7位。
4 品种特征特性
4.1 生物学特性
植株直立,茎秆粗壮。白花,棕毛,长叶,株高76.83 cm,有效分枝3.17个,主茎节数16.57个,单株有效荚数48.76个,单株粒数93.75粒,百粒重18.90 g,褐色荚,籽粒椭圆形,种皮黑色,有光,子叶黄,脐色白。3~4粒荚较多,有限结荚习性,生育期118 d。属于中熟品种,落叶性好,熟相好。抗病、抗倒、不裂荚[4-6]。
4.2 抗性
2011年省区试田间病毒病0级,倒伏1.9级,症青株率0.1%。根据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接种鉴定,对大豆花叶病毒株系SC3表现中感,对SC7表现中抗。2012年田间病毒病0.4级,倒伏1.3级,症青株率0.3%。根据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接种鉴定,对大豆花叶病毒株系SC3表现中抗,对SC7表现中抗。2013年田间病毒病0.1级,倒伏 1.3 级。根据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接种鉴定,对大豆花叶病毒株系SC3表现中抗,对SC7表现中抗。2014年经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接种鉴定。对大豆花叶病毒株系SC3表现中感,对SC7表现中抗。
4.3 品质
2011年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分析蛋白含量为42.59%,脂肪含量为17.32%。。2014年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品质分析:蛋白质(干基)41.76%,脂肪(干基)18.97%,蛋、脂合计为60.73%。
5 适宜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
5.1 适宜地区
适宜在河南各地夏大豆区种植。
5.2 栽培技术要点
夏播6月上旬播种。播量60~75 kg/hm2,手间苗至密度16.5万株/hm2为宜,宝黑豆2号植株较高、分枝多,密度过大时有倒伏风险,注意合理密度种植。施肥浇水方面,应注意前控后促,分枝开花期旺长要化控。防治病虫害方面,豆秆蝇发生重的地区要在出苗后10~15 d和分枝开花期或者豆秆蝇成虫盛发期2个关键时间段及时防治。
6 参考文献
[1] 任秀荣,苗任重,许海涛.国审高产、稳产、抗病、广适大豆新品种驻豆9715选育及栽培要点[J].河南农业科学,2007(5):52-53.
[2] 常鸿杰,李金梁,苏国修.早熟高产大豆新品种:平豆2号的选育[J].河南农业科学,2009(2):46-47.
[3] 徐淑霞,周青,张光,等.大豆新品种安豆4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J].大豆科学,2013(5):49-50.
[4] 孙建英,常汝镇.中国黑大豆品种资源特征特性的分析[J].作物品种资源,1991(1):16-18.
关键词:夏大豆;山宁17;选育;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5.1文献标识号:B文章编号:1001-4942(2014)01-0122-02
夏大豆新品种山宁17由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选育熟期适中、优质高产、适应性广的新品种为育种目标,以本院育成的优良品种山宁10号为母本、山宁11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并经系谱选育而成。2013年5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鲁农审2013022号)。该品种生育期适中,适宜在山东全省种植利用。
1选育报告
1.1亲本特征特性及其系谱(图1)
3产量表现
2010年山东省夏大豆区试平均产量2788.5kg/hm2,比对照菏豆12号增产5.5%,居第1位;2011年续试平均产量2875.5kg/hm2,比对照菏豆12号增产7.3%,居第2位;2012年山东省夏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447.0kg/hm2,比对照菏豆12号增产6.6%,居第1位。
4栽培技术要点
4.1土地选择
选择2年以上未种过大豆的高肥水地块,深耕25cm以上并松土,使土壤通气性好,利于养分和水分的积蓄,使大豆根系能够在良好的土壤环境中茁壮生长,培育强大的根系和根瘤。
4.2种植密度
山宁17适宜密度为15.0万~22.5万株/hm2,最佳行距为45cm。目前部分大豆产区的行距在30cm及以下,田间管理作业难度大,倒伏加重。行距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产量,生产中要求行距40~50cm,以利于通风透光,促进个体充分生长发育。
4.3播种与定苗
机械播种是一种有效且简便易行的先进技术,特别是精播机能达到精量播种、种肥同施、保墒保苗。其它播种方式要及时人工间苗定苗和带土移栽补苗,避免出现疙瘩苗。
4.4施肥
提倡配方施肥。有条件的农户尽量施用农家肥作为上季小麦的底肥,因为大豆喜乏肥。施化肥时要重施磷肥,氮钾肥要根据土壤状况适量施用。初花期至花后10天内追肥1次。追肥时应根据群体大小而定量,群体大时适当少施,反之多施。
4.5科学施用除草剂
苗前除草剂的施用:播种后24h内,用异丙甲草胺1500ml/hm2,对水450~600kg,均匀地喷洒地面,不要反复喷。
苗后除草剂施用:在大部分杂草3~5叶期时,用10%精喹禾灵300ml+12.5%氟磺胺草醚300ml/hm2对水喷1~2次。
4.6适期化控
播种较早或苗期旺长时,于初花期喷施壮丰安化控,促进植株健壮,增强抗倒能力,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4.7及时排灌
大豆需水量较大,遇旱要及时浇水,适宜的水分状态才能发挥该品种的最大产量潜力。整个生育期间土壤水分不应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特别是初花期至鼓粒末期应维持在最大持水量的85%左右。大雨过后要及时排水,以免受涝。
4.8适时收获
山宁17为中熟品种,成熟后不能经连阴雨,要及时收割晾晒,防炸荚,防霉变。
参考文献:
[1]
关键词:春大豆;有机栽培;北疆地区
1土地准备
选择土壤肥沃、pH值7~8、保肥、保水能力强的土地。一般入冬前采用秋翻的方法对土地进行整理,土壤耕翻深度为20~25cm。播种前可喷洒具有选择性的生物或植物源除草剂,以抑制杂草生长。
2品种选择
选用的品种须茎杆粗壮,节间短,以有限或亚有限结荚习性为最佳,如新大豆1号、新大豆7号、中黄35等。
3播种
播种前可用根瘤菌剂进行包衣。当5cm土壤温度稳定通过≥10℃以上(若为地膜栽培,膜下温度稳定通过≥8℃以上)时,即可播种。行距可采用50cm加30cm宽窄行,也可采用35cm或40cm等行距,株距7~8cm,播深4~5cm。可机械条播也可点播。要求种子行覆土严密,压实,减少断条。
4田间管理
4.1疏苗匀苗
在2片真叶展开至第1片复叶完全展开时进行,按密度要求间苗,去弱苗、高脚苗、病苗,留壮苗。膜下滴灌田,对于不能自行拱土出苗的情况要及时查苗、放苗,以避免烂种、烂苗。
4.2中耕松土、除草
除草可结合机械中耕进行。当大豆子叶拱土显行时进行第1次中耕,以后每12~15d中耕1次,第2、3次中耕深度18~25cm,至大豆封行前完成第3次中耕。保证大豆行间土壤疏松,起到提高地温、促进根生长及壮苗作用。
4.3灌水
滴灌技术是大豆有机栽培的首选灌溉方式。大豆生产中株型的调控是丰产的关键技术之一,而有机栽培禁止使用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运用滴灌技术能够少量多次,适时适量,合理统筹水肥,完全可以实现水肥调控代替化学调控。全生育期滴水11~13次,总灌水定额为3500~4500m3/hm2。出苗水:对部分墒情较差的地块,播种后视墒情和天气情况可适量给水,以保证一播全苗,灌水定额为300~375m3/hm2。苗期:大豆苗期虽需水量较少,但由于地表蒸发量较大,要根据田间具体情况滴水1~2次,灌水定额为225~300m3/hm2。花荚期:大豆开花后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这一时期植株生长速度较快,需水量大,灌水同时还要利用水分对株型进行调控,因此,应采用“小水量、高频率”的灌水原则,适当缩短灌水周期,以5~7d左右灌1次水为宜,共灌水6~7次,每次灌水定额375~450m3/hm2。鼓粒期:这一时期是籽粒干物质积累期,缺水会造成百粒重下降,影响产量,可灌水3~4次,每次300~375m3/hm2。成熟期:植株需水量减少,可根据植株生长及天气情况适时灌水1~2次,每次灌水定额225~300m3/hm2左右。
4.4施肥
有机大豆栽培培肥地力以全层基施有机肥为主。于犁地前深翻经科学发酵的有机肥15~30t/hm2。在大豆生长发育期间,可根据作物需要,运用滴灌技术随水滴施液态生物肥或液化有机肥。
5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5.1病害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播种前精选种子,剔除带病种子。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轮作倒茬制度,特别是菌核病多发区,要避免重迎茬或与向日葵、油菜等作物连作或间作。田间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防止扩大蔓延。可用菌克毒克等微生物药剂或其他生物杀菌剂进行防治。
5.2虫害防治
新疆大豆种植区,虫害以叶螨为主,种植前清除田间枯枝烂叶、杂草,以除去藏匿的越冬虫源。有虫情危害时,可释放天敌,如瓢虫、草蛉、寄生蜂、捕食螨等,或施用大蒜素等植物源杀虫剂,或是利用阿维菌素等生物制剂进行防治。
5.3草害防治
采用滴灌技术,可有效的抑制作物行间杂草生长。但应根据田间具体情况,适时进行机械及人工除草,或使用真菌除草剂有针对性地对田间杂草进行防除。
6收获及贮藏
人工收获,可在大豆黄熟70%~80%、叶片脱落时进行;机械收获,当豆叶基本落净、豆粒满圆、豆荚全干时进行。在收获中应当注意,不同品种必须单独收获、脱粒、运输及储藏。有机大豆的包装物要避免对大豆及环境造
成污染。储藏前还应对仓库进行清洁卫生、除虫及消毒等处理。
参考文献
[1]杜广平.春大豆无公害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作物杂志,2004(4):42-43.
[2]李之国.大豆有机生产及栽培技术[J].农业与技术,2005(2):119-120.
关键词:大豆;密植;生产机械化;技术;要点
前言:大豆机械化是挖掘大豆稳产、增产潜力,实现大豆高产、优质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大豆生产中应用很广泛,也是实现农机与农艺相结合,保证土壤耕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其中,机械整地为大豆生长提供了理想耕层;机械播种提高了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机械施肥节省了化肥;中耕除草控制杂草,减少了作业工序;机械收获降低了大豆收获损失率。
1关于大豆密植生产机械化技术
在选择矮秆或半矮秆抗倒伏品种的基础上采用大豆密植生产机械化技术,可实现大豆个体和群体的合理分布,从而达到高产目标,此项技术比常规垄作栽培模式增产30%以上,是适合辽宁省自然特点和生产条件的高产栽培技术,大豆密植生产机械化技术有三种模式:大垄窄行密植、平作窄行密植和小垄窄行密植。以我区的温度条件、土壤肥力和栽培管理水平较适合大垄窄行密植模式。
2大豆密植生产机械化技术技术要点
2.1 整地
x择适宜大豆播种地块。大豆是深根系作物,要求适宜作业的土壤含水率在15%~25%。平播大豆尽量进行秋整地,构造“虚实并存”的耕层结构,使用以间隔深松为特征的深松耕法。整地要达到地表平整,土壤细碎,深度一般为35~40 cm,翻耙耢结合,达到土壤膨松度≥40%,深松后应及时合墒,镇压。无法进行秋整地而进行春整地的地块,应在土壤“返浆”前进行整地,实行翻、耙、耢、压连续作业,达到平播密植状态,深度15 cm为宜。
2.2 起垄
整地与起垄应连续作业,根据垄型需要选择相应起垄机进行起垄作业,要求垄向要直,垄体饱满,100米垄长直线度偏差在2.5~5M之间,垄距误差不超过2cm,垄体一致,深度均匀,垄高不小于16cm,垄到地头误差小于10cm。大垄窄行密植和小垄窄行密植均应进行耙茬深松起垄或浅翻深松起垄,起垄后镇压,达到待播状态,
2.3品种选择及处理
2.3.1品种选择
按照我区态条件和栽培技术水平,选择成熟期适宜或略早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秆强不倒、抗病的半矮秆品种,如绥农14、合丰25、巴23等,杜绝跨区种植。种子播前进行机械精选,剔除残粒、虫食粒、病斑粒、有青秕粒和其他杂质,粒型均匀一致,纯度和净度达到≥99%以上,发芽率≥95%,水分≤13.5%。
2.3.2种子处理
精选后的种子播前应用大豆包衣机进行种子包衣,大豆种衣剂拌种剂量为种子量的1.5%,虫害严重的地块要选用既含杀菌剂又含杀虫剂的种衣剂包衣种子。种衣剂应针对土壤微量元素丰缺和当地病虫害选定。
2.4 施肥
施肥与播种同时进行。提倡测土配方施肥,播种同时进行机械化深施种肥,种下分层定量、定位深施肥,机械化分层深施肥是降低肥料成本的有效技术措施之一,可以提高化肥利用率30%。种下分层定量、定位施肥主要解决大豆全生育过程对养分的供应;种肥主要解决苗期营养需要。机械化深施种肥,化肥施用量要比常规垄作增加15%以上,一般种肥亩用3―3.5K磷酸二铵,其余肥量分别以45%、55%定量,有机肥每公顷施氮、磷、钾比为:1:2.2:0.9,切忌种肥同位,以免烧种。
2.5 播种
5月1~15日是大豆的最佳播期,地温稳定通过7―8℃时可播种。土壤墒情较差的地块,应当抢墒早播,采用大马力拖拉机配带窄行密专用耕播机播种作业,播种时要机不快开,人不离机,要求下籽均匀,播深一致,籽入湿土,无漏无重,覆土均匀严密,镇压后播深3-5cm,均匀无断条、做到不重播、不深播、播后种肥不接触,实现一次播种保全苗,保苗株数为35―45万株/公顷。注意随播随起垄,垄上播种要对准垄顶中心,垄台间误差不超过土2 cm。
2.6 中耕除草
2.6.1中耕
根据需要适时中耕。大豆生育期内进行中耕3-4遍,在大豆拱土时用大马力拖拉机配中耕机第一遍中耕,平作窄行密植可免中耕,垄作窄行密植须用犁深趟或进行垄间深松,深度25-30cm;大豆两片复叶时二遍中耕,第三遍中耕封闭苗带杂草,以中耕机配带培土铲进行培土;第四遍中耕配带护铲器对大豆进行及时培土封闭,以防旱保墒,减少水分蒸发为主。
2.6.2除草
根据土壤墒情、气候条件用拖拉机配悬挂式喷杆喷雾机和喷药机与大豆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封闭化学灭草,尽量选择污染小、效果好的除草剂,一次性的彻底除草。喷洒作业中应注意风速、风向,大风天应停止作业。严禁在田间停车,再次起车换档时喷量加大容易导致药害。
2.7 追肥
前期大豆长势较差时,公顷用尿素10K加磷酸二氢钾1.5K在大豆初花期兑水500K叶面喷施。
2.8收获
大豆机械化收获的时间要求严格,必须准确掌握大豆适时收获,当大豆叶片基本脱落,籽粒归圆呈现本品种色泽,含水量低于20%时,使用联合收获机进行直收,为保证大豆品质和直收质量,要求割茬要低,不留底荚,不丢枝,田间损失率小于1%,泥花脸率小于5%,破碎率小于5%,脱粒损失不超过1%,清洁率大于95%。
关键词:秋大豆;秋延后;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41.304文献标识码:A
1秋大豆种植现状
淳安县位于浙江省西部山区,秋大豆是淳安县的主要旱粮作物,有悠久的种植历史。近几年全县年种植面积稳定在4 000公顷,汾口、大市、威坪、姜家、梓桐等乡镇是主产区。我县秋大豆播种面积虽然大,但单产低、种植效益差的现象普遍存在,农民对秋大豆生产仍以粗放管理方式为主,在思想上存在着收得了多少收多少观念。在调查分析淳安县秋大豆生产情况后,通过查找资料、借鉴邻县技术栽培方案、总结现实生产中先进经验,根据淳安县的地理气候条件,利用淳安县“十月小阳春”的秋季回温,通过适当延迟播种、施肥等促控技术,从而达到促进秋大豆高产稳产的栽培方式,秋延后栽培能在秋大豆需水高峰期——花期、结荚期避开伏旱、秋旱。一般来说,在我县种植南农99-6以六月下旬~7月上旬播种为宜,萧农秋艳应以7月中下旬为宜,在秋大豆生长期间还应根据秋大豆的生育进程及时灌水抗旱。根据多年来秋大豆秋延后栽培的生产经验,总结出秋大豆秋延后栽培技术,为秋大豆的产业发展提供生产技术依据。
2秋延后栽培技术要点
2.1选好品种
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是秋大豆高产的前提。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土壤肥力等)、生产水平和品种的生态类型选择生育期适宜、抗逆性强、高产的优质大豆品种。各地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做到因地制宜种植。一般来说应选择苗期生长快,感光性强,后期耐低温的品种。目前我县的主栽品种为衢秋2号、南农99、萧农秋艳等。
2.2免耕稀植
秋延后栽培的播种期正是雷阵雨季节,易造成播后闷种烂籽,因此一播全苗是成败关键。采用免耕直播,使土壤保持原有物理性状,不易发闭,可有效减轻雷阵雨的影响,提高出苗率。种植密度宜根据播种期而定。播种越早,繁茂性越好,种植密度应越低。7月初播种的植株高可达1~1.2m,播种密度要稀,一般行距0.6~0.8m,每畦种植2行,穴距0.25~0.3m,每穴播种2粒,每667m2成苗8 000株左右;7月下旬至8月初播种的苗高仅0.6~0.8m,一般行距缩小到0.4~0.5m,每畦种植3行,保留穴距0.25~0.3m,每穴播种2~3粒,每667m2成苗10 000~12 000株。
2.3肥促调控
秋大豆氮肥用量较低,667m2纯氮用量4~6kg为宜,同时应增施钾、硼肥。早播田块氮肥宜少,可采用苗肥、分枝肥、花荚肥并重的施肥方法,一般在齐苗时667m2施尿素5kg促苗,第3复叶期667m2用尿素2.5kg左右“捉黄塘”促平衡,盛花期667m2用高浓度三元复合肥7.5kg、硼砂1kg促进结荚鼓粒。迟播田块氮肥量宜多,并应重施苗期,促进发苗,搭好丰产苗架。一般齐苗、第1复叶期分别667m2施尿素5kg,始花期用高浓度三元复合肥5~7.5kg、硼砂1kg促进开花结荚。秋大豆多为无限结荚习性,在播期偏早、密度偏高、土壤肥沃的情况下容易徒长。对此类田块可在初花期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兑水1 000倍叶面喷雾调控,也可于盛花后期选晴天进行摘心,摘去顶叶2cm左右。化调和摘心可以抑制徒长,降低株高,增粗主茎,防止倒伏,并能减少花荚脱落,促使籽粒饱满,提早成熟。
2.4注重抗旱
秋大豆生育期间常遇伏旱和秋旱,应根据大豆生育进程及时灌水抗旱。当土壤含水量低于适宜含水量时应及时浇水。幼苗期需水较少,比玉米等其他作物耐旱,应适当干旱。此期应注意清沟排水,防止渍害。结荚鼓粒期是大豆一生需水量最多的时期,缺水会造成大量落花、落荚。灌溉应掌握小水勤灌,水分渗透到畦面为好,切忌大水漫灌。一般每隔5~7天灌溉1次,连续浇2~3次。
2.5综合防治病虫害
坚持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原则。现把秋大豆几种主要病虫害危害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2.5.1豆蚜
大豆蚜多集聚在大豆的幼嫩部危害,受害叶片卷缩,根系发育不良,植株矮小,早期落叶,结荚率低。苗期受害重时整株枯死。防治蚜虫每667m2用10%吡虫啉20mL 2 500倍液喷雾1次或40%克蚜星乳油800倍液。
2.5.2豆荚螟
防治豆荚螟每667m2用5%锐劲特悬浮剂20mL 1 500倍液喷雾1次。
2.5.3斜纹夜蛾
幼虫危害叶片和豆荚,幼虫主要是取食叶片,高龄幼虫则扩散危害,将叶片吃成缺刻或仅留叶脉。发育最适温度为28~30℃,不耐低温。对低龄幼虫可采用人工捕捉;或在幼虫进入暴食期前的点片发生阶段喷施敌百虫等农药;并用粮醋或发酵物加毒药诱杀成虫;由于该虫在夜间活动危害,药剂防治应在16∶00以后进行。
2.5.4甜菜夜蛾
以幼虫危害,严重时叶片大部或全部被吃尽,仅余叶脉和叶柄。甜菜夜蛾的防治方法首先要加强田间管理,以减少虫源;药剂防治可采用米满、除尽、虫螨克加上辛硫磷等高效药剂进行叶面喷雾。重发田块可采用叶面喷雾加上地面撒施毒饵的方法。用药最好在早晨或傍晚进行,防治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