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卫生院病案管理制度

卫生院病案管理制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卫生院病案管理制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卫生院病案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一)继续做好“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定点医院要认真检查、筛选,正确诊断,充分做好术前准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完成手术,并及时准确将实施复明手术的患者信息录入“白内障复明手术信息报告系统”,妥善保存患者病案资料和相关证明,确保2013年任务目标保质保量地完成,切实减轻患者负担,使百姓受益。

(二)积极深入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配合相关部门做好13个政府举办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15个镇卫生院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各单位要制定绩效考核办法,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作为考核内容,并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及时调整考核办法,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改革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突出重点,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2013年要在原有医疗质量管理组织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医疗质量分级管理,建立医院、职能科室和临床科室医疗质量三级责任管理制度。医院主要负责人要高度重视医疗质量安全工作,定期召开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专题会议,研究制定完善质量安全制度办法。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具体的管理目标和预防、处理医疗事故预案,各级管理组织责任明确,任务层层分解,细化到科室到个人。各级管理组织要按照规定要求,严格履行职责,做到“三个及时”,即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措施,及时督促整改,切实提高医疗质量。

(二)严格落实医疗核心制度。经常组织开展医疗核心制度的教育、培训活动,使每一个岗位的医务人员都能掌握核心制度的各项程序和内涵要求,积极认真落实医疗核心制度。科室负责同志要切实负起责任,定期不定期、分层分级组织对医疗核心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重点关注急诊、会诊、交接班、病房值班、查对、重症和危重病人监护等医疗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查找薄弱环节,采取有力措施,及时加以整改,确保核心制度真正落实到位。

(三)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贯彻落实《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严格对第二类、第三类医疗技术的准入和临床应用管理。认真落实《市医院手术管理规定(试行)》,实行手术分级管理,要明确医院手术范围:二级综合医院可承担乙丙丁级手术,二级专科医院可承担相应科系的乙丙丁级手术,一级综合医院可承担丙丁级手术;要明确医师手术范围:二级医院的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可承担乙丙丁级手术,主治医师可承担丙丁级手术,医师可承担丁级手术,医士不能独立进行手术;一级医院高级职称可承担丙丁级手术,主治医师可承担丁级手术,医师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承担手术。要努力实现病人安全目标,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医嘱制度、围手术期管理制度、手术确认制度与工作流程等,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坚决杜绝因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手术方式错误而引发医疗事故的现象发生。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科室建设与管理有关会议精神,积极开展“医疗质量示范科室”创建活动,提高临床科室自我管理能力,积极有效带动医院整体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

(四)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根据《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市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的要求,我市确定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专业4个病种参加临床路径试点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省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各种方案》,借鉴先进地区医院经验,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第一人民医院要加大管理力度,及时对工作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分析,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整改提高。在降低单病种诊疗费用的同时,切实保证医疗质量。

(五)落实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及省即将出台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及时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学习培训,医务人员要做到全面掌握并认真落实《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切实提高病历书写质量。各医院要建立病案管理制度,规范病案管理,设立专门的病案室或病案柜,实行专(兼)职人员管理,各种登记、记录要齐全。要成立病案管理质控组织,开展病案质量管理控制工作,做到检查有记录、制度有落实、问题有整改。市卫生局将不定期开展病历质量和处方质量等专项督导评价活动,并纳入目标管理考核之中。

(六)建立医疗质量安全预警和责任追究制度。各医院要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安全预警制度,加强领导,明确分工,强化责任,严格落实,积极有效地防范、化解各种医疗事故、纠纷隐患。严格执行《重大医疗过失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做好医疗事故、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临床用药安全信息报告、收集和分析工作,以重大医疗安全事件为切入点,建立医疗质量安全告诫谈话制度,严肃查处由于核心制度不落实、责任心不强、三基三严不到位、知情同意缺陷(失)等造成的重大医疗事故责任人,并予以通报。各医院要认真汲取各种途径报道的医疗事故经验教训,举一反三,警钟长鸣,切实增强医务人员岗位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努力减少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

(七)继续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和“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各医院要按照卫生部、省卫生厅要求,以“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主题,强化医院院长医疗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强化科室建设和规范管理。通过强化落实核心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手术分级管理等有效措施,采用不定期组织开展明察暗访和重点环节、重点部位医疗质量、医疗安全专项检查“回头看”等督导活动,重点对急诊急救、围手术期安全管理、手术分级管理等薄弱环节进行全面梳理和检查,加强对医疗服务过程中重点科室、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人员的检查,进一步规范执业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安全,确保“医院管理年”和“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取得实效。

三、改进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一)推行预约诊疗服务。在全市二级医院推广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完善工作机制和工作流程,通过电话预约、网络预约、复诊预约和社区预约等多种方式,实现群众就医24小时预约,全市二级医院的预约诊疗方式不得少于2种,预约诊疗患者比例不低于10%。

(二)推进医患沟通和医疗工作首诉负责制。各医院要高度重视医患沟通的重要性,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的制度,探索制定人性化的医患沟通协议书,加强医患沟通,维护患者利益。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要不断地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工作效率,增进医患感情,赢得社会的认同和信赖。要落实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院投诉管理办法(试行)》,建立患者投诉管理机制和流程,设立或指定专门部门接受、处理患者和医务人员投诉,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和效果。

(三)优化服务流程,缩短平均住院日。各医院要简化、优化门诊服务流程,增加便民服务措施;改善住院、转科、转院、出院服务流程,确保病人得到方便、快捷、连续和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加强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缩短平均住院日及降低门诊、住院次均费用。

四、落实制度,推进药事管理工作

(一)加强合理用药管理,完善处方点评。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在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基础上,加强合理用药管理和监测,完善处方点评制度,重点规范以手术预防用药管理为代表的抗菌药物应用管理。落实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制度,建立药品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确保药品安全。

(二)落实《品和管理条例》。加强品、第一类、放射性药品和医疗用毒性药品的管理,要严格执行品和第一类购用增补审批制度,进一步落实品、第一类专用病历的建立与管理及专用病历数据月报告等规定。

五、强化惠民措施,不断降低医药费用

(一)继续实行单病种质量费用控制。在已有的30个单病种诊疗费用控制的基础上,今年新增5个病种实行质量费用控制;

(二)加强临床检验室质量控制工作。提高质控水平,扩大辅助检查结果“一单通”的项目范围,认真落实检验结果互认;

(三)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建设。二级以上的医院要加强康复科建设,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规范地康复治疗室,组织康复质量骨干积极参加省、市医疗结果康复质量加速规范化培训,加强康复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提高康复服务能力;

(四)继续做好济困医疗服务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市卫生局《关于在全市卫生系统控制惠民医疗活动的通知》,落实惠民措施,创新惠民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惠民、便民、利民医疗服务活动,减轻特困群体医疗负担;

(五)扎实开展卫生下乡和卫生强基工程。认真贯彻落实《城乡医疗结果对口支援管理办法》将卫生强基工程与卫生下乡等城乡对口支援工作紧密结合,不断丰富卫生支农工作内涵,采取对口支援、组派医疗队、举办培训班和接收人员进修相结合的形式,全市加强受援医院地医疗服务能力,减轻群众负担。

六、严格医疗服务要素准入管理,强化行业监管

坚持依法行政,提高管理水平,贯彻医政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各项规定,加强医疗服务要素准入和服务行为监管。

(一)加强医疗服务机构审批和日常监管。严格执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卫生部关于医疗机构审批管理的若干规定》(卫医发〔2008〕35号),规范医疗机构设置审批、校验、变更等程序,严格准入,加强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管理和校验的现场审核,探索建立医疗机构退出机制,坚决杜绝超范围执业、命名不规范等违法违规行为。

(二)切实把好人员准入关。认真贯彻实施《执业医师法》,把好执业医师的执业资格报考关和医师执业注册关,严格医学专业技术人才申报、审批管理,杜绝挂靠执业资格报考和医师执业注册现象发生。

七、加大力度,巩固无偿献血成果

(一)继续加强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的建设,提高固定无偿献血者比例,保障临床血液供应。

(二)严格临床用血管理。大力推进医疗机构科学、合理、计划用血,强化输血安全风险意识教育和人员培训考核,规范临床用血行为,严格用血指征管理和输血风险控制,促进医院科学、合理、节约和有计划用血,确保血液质量和血液安全。

八、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能力。

认真总结2009年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重大传染病的医疗救治经验,着力解决前期工作中暴露出来的儿科、重症医学科建设相对薄弱、人才队伍不足等突出问题。建立对医护人员传染病防控知识全员培训、演练制度,做好应对重大传染病医疗救治的各项准备,提高重大传染病和突发事件医疗救治能力。认真贯彻落实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落实医疗机构的预检分诊、病例筛查、病人隔离、危重病人会诊和转诊等各项制度,切实做到对重点传染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九、加强中医工作,发展中医药事业。

(一)按省卫生厅要求在全卫生系统开展“解放思想,发展中医药”大讨论活动,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大讨论活动,发现问题、研究措施、加强整改,促进中医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创建中医药特色乡镇卫生院、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促进中医药特色进农村、进社区,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医疗服务的需求。

(三)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中药房建设,配备中医药专业技术人才和必备诊疗器具,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加强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适宜技术和中医药知识的推广应用工作,提高中医药应用率。

十、常抓不懈,做好其他各项工作

卫生院病案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乡镇卫生院;妇产科;医疗纠纷;原因分析;防范措施

根据我国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医疗纠纷分为两类,一类是医疗事故侵权行为引发的民事赔偿纠纷,另一类是非医疗事故侵权行为(即医疗过失)引起的医疗赔偿纠纷。笔者收集了2005~2007 年发生在乡镇卫生院妇产科的医疗纠纷40 起,半数以上首先表现为患方家属或纠集人员围攻医院闹事,甚至殴打医护人员或院领导,他们认为“小闹小赔,大闹大赔”,于是高额要价。而最终申请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不足1/3,起诉到法院进行司法鉴定的不足1/4,多数通过医患双方协调赔偿解决。

1 乡镇卫生院妇产科常见医疗纠纷的引发因素

1.1 “三基”不过关而强行开展技术能力范围之外的工作

乡镇卫生院部分妇产科医生平时缺乏自学及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意识,且多为中专学历或无正规学历人员从事妇产科临床治疗及助产工作(多数乡医院妇产科治疗与助产工作未分开),大部分妇产科医生还未取得国家“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必须的“三基”(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未掌握。近几年来,部分乡镇卫生院业务范围扩大,不再满足于妇产科只能进行产前检查、妇女保健、接顺产、人工流产、上环及治疗一般妇科炎症等工作内涵,而积极委派妇产科医生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进修半年或一年归来的妇产科医生,可以说还未能系统掌握妇产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生殖系统疾病与相关系统的相互影响还不熟悉,就迫切收治高危妊娠孕产妇并开展妇产科常见手术,例如剖宫产术、子宫肌瘤剜除术、子宫切除术、宫外孕手术、卵巢肿瘤切除术等,忽视了手术成功与否并不只是手术技术本身的问题,手术还牵涉到术前准备、术后护理、麻醉管理、急救等一系列配套方案和设施。某些医务人员存在侥幸心理,明知医疗条件不够,凭工作热情和经验开展技术能力以外的工作:①明知医院不具备输血条件却进行剖宫产术,术中产妇大出血而输血跟不上,导致产妇失血性休克死亡,引发医疗纠纷。②未掌握剖宫产时缝合子宫切口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致使子宫切口缝合不佳,引起术后大出血,转上级医院后二次开腹缝合,引发医疗纠纷。③还有的医生盆腔解剖结构还不完全清楚,就大胆进行子宫切除术而将双侧输尿管缝扎造成输尿管上段及肾盂积水,导致术后无尿并伴有严重腰痛,好在及时发现,二次开腹松解输尿管避免了更为严重的后果,术后引发医疗纠纷。④因相关系统医学知识缺乏,无整体观念,对妊娠合并症处理不当导致产妇死亡而引发医疗纠纷,如初产妇,妊娠合并心脏病,住院待产时心功能Ⅱ级,以前曾有心衰史,主管医生只知道按处理原则采取剖宫产结束分娩,不知道产后3天内尤其是产后24小时内由于血容量明显增多,仍是心衰发生的危险期,术后仍应严密监护并严格限制输液量和输液速度,一般24小时输液量不超过1500ml,速度以每分钟20~30滴为宜。在无心电监护条件下,该产妇在此乡镇卫生院做了剖宫产术,所幸手术还算顺利,但最终没逃出恶运,由于手术后第一天输液量达2500 ml且滴速达每分钟60 滴而导致患者心力衰竭,加之抢救方法不力病人死亡,引发医疗纠纷。

1.2 未掌握基本的产科诊断及处理常规

1.2.1 不熟悉产妇入院后的必查项目

产妇入院后询问病史不详,体格检查不细,甚至未行腹围、宫高、骨盆外测量,肛诊盆腔情况如坐骨棘间径、骶尾关节活动度及尾骨是否上翘等基本检查,或注意了骨盆正常而忽视了胎儿大小,未对头盆关系充分估计,结果因巨大儿造成肩难产引起新生儿肱骨骨折或臂丛神经损伤;在骨盆测量中注重了骨盆入口平面的大小,而忽略了中骨盆和出口平面是否狭窄,结果因漏斗型骨盆或单纯尾骨上翘导致胎儿通过骨盆出口困难,最后以穿颅术缩小胎头面积后娩出,引发医疗纠纷。

1.2.2 不熟悉产力与产道、胎方位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产程中只注意了宫缩乏力而忽视了其与胎位异常及骨盆狭窄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如产道、产力异常可造成胎位异常,而产力异常也可能是产道或胎儿异常的后果。如某产妇产程中出现协调性宫缩乏力,医生未进一步阴道检查排除骨盆和胎方位异常就盲目用缩宫素静脉滴注,因中骨盆狭窄及持续性枕后位致梗阻性难产导致子宫破裂,胎儿死亡,转上级医院切除子宫,引发医疗纠纷。

1.2.3 不熟悉缩宫素的用法和注意事项

医生对缩宫素加强宫缩的个体差异认识不足,没掌握缩宫素的用法及注意事项,凭经验用药,造成医疗事故,引发医疗纠纷,如初孕妇,孕41 周,在乡镇卫生院引产,医生一开始就在500 ml液体中加入缩宫素10 IU,一开始滴速就达30~40 滴,在应用缩宫素过程中又未做到专人守护和严密观察,由于子宫收缩强烈而软产道不能如期扩张,胎儿急速娩出,导致宫颈严重撕裂伤和会阴Ⅲ度破裂,医生竟不会缝合宫颈裂伤,加之转院延误,造成产妇大出血休克死亡,引发医疗纠纷。

1.2.4 未掌握常见的难产助产技术

臀位助产违规操作,如助娩胎儿上肢时操作不当,造成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引发医疗纠纷;初产妇采取胎头吸引器助产未常规行会阴侧切术,导致Ⅲ度会阴撕裂,而医生不会缝合,引发医疗纠纷;一产妇在某乡镇卫生院分娩后,会阴Ⅱ度裂伤,该医院妇产科医生给产妇进行会阴裂伤修补术,缝合时不知深浅,缝合后又未常规进行肛诊,因缝线穿过直肠壁,该产妇于术后5 天出现肠瘘引发医疗纠纷。

1.3 对妇产科严重并发症不认识

初产妇,在乡镇卫生院分娩,产程中用缩宫素催产,宫缩强烈,随之产妇剧烈腹痛后宫缩停止。子宫破裂了医生还不知道,医生还抱怨“咋搞的,怎么没宫缩了?”,然后嘱咐助手给产妇听胎心,产妇诉说腹痛,医生说没宫缩哪来的腹痛,然后强行听诊未听到胎心,接着医生用胎头吸引器助产,牵拉时胎头仍不能下降,产妇腹痛难忍,医生看到产妇面色苍白,赶紧测血压,血压70/50 mmHg,才想到情况不妙,立即转送上级医院。上级医院妇产科医生诊断为“子宫破裂”,迅速在输血输液抗休克同时进行剖宫产术,术中发现子宫完全破裂,胎儿死亡,胎儿的一只胳膊伸入破裂口,裂伤波及宫颈,取出胎儿,清除腹腔积血及血块约2000 ml,挽救了产妇生命。之后发生医疗纠纷,要求巨额赔偿。

该例医生处理错误为①缩宫素应用不当,导致子宫破裂、胎儿死亡;②子宫破裂之后未能诊断出来接着误用胎头吸引器牵拉胎儿,致使破口进一步延长,使患者丧失了修补子宫的可能,采取了子宫切除术致使患者失去生育能力。

某孕妇,孕2产1,此次妊娠4+月,在某乡镇卫生院行引产手术,该医院医生给予口服米非司酮加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片引产。因胎儿娩出后30 分钟胎盘仍未娩出伴少量阴道流血,医生用卵圆钳伸入宫腔夹取胎盘,患者腹痛难忍,阴道出血量增多,医生仍继续进行钳夹,阴道出血量进一步增多,面色苍白,立即转上级医院,上级医生检查后考虑子宫穿孔,在输血输液抗休克同时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子宫3 处穿孔且部分胎盘植入子宫肌层,采取了子宫切除术。术后发生医疗纠纷。该例处理失误为:医生用卵圆钳钳夹胎盘时操作粗暴引起子宫穿孔后而不知,仍继续钳夹导致子宫多处穿孔,致使植入性胎盘患者丧失了采取药物保守治疗的可能性,患者子宫被切除,失去了生育能力。

1.4 未能履行告知义务,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有的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很好,确实做到了急病人所急,但在治疗前未充分向家属解释病情,告知所患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的信息让患方知情、选择,而引发医疗纠纷。如一初孕妇,妊娠9 个月,因频繁抽搐急来某乡镇卫生院就诊,入院时患者神志不清,妇产科医生接诊后立即给病人测血压,血压180/120 mmHg,询问家属得知该孕妇妊娠前血压不高,诊断为“产前子痫”。该医生未给家属解释病情的严重性及预后,立即给病人用25%硫酸镁20 ml+25%葡萄糖20 ml静脉推注,在推药过程中病人心跳停止,复苏无效,孕妇死亡,引起医疗纠纷。医生的用药无过错,患者猝死的原因很可能是冠状小动脉严重痉挛导致心脏急性严重缺血,或脑内小动脉破裂大量出血压迫呼吸循环中枢所致,由于医生未向家属解释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家属认为用药失误导致孕妇死亡,纠集人员围攻医院进行闹事,虽不构成医疗事故,但医院为平息事端,最后进行了经济补偿闹剧才结束。

1.5 法律意识淡薄,病历书写不及时不规范

病历是医务人员在执行医疗行为过程中,通过对病人的问诊、查体、辅助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活动,获得的有关资料,是对医疗全过程动态的记录和病人全部医疗信息的汇总。产科病人病历的关键内容主要为病史、入院体检、分娩记录等内容;妇科病历的关键内容主要是病史、妇科专科检查、手术知情同意书、手术记录、术后病程记录等。这些内容在证明医院诊疗行为没有过错上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一旦这些内容记录不到位,对于医院的举证非常不利。上述医疗纠纷案例中有2例,当患者索要住院病历时,经治医生未及时写病历以致各种检查、治疗、处理等无据可查,只能依据患者及家属提供的证词及实际造成的损害进行裁决,对医院极为不利。

2 乡镇卫生院妇产科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产科医疗事故多于妇科,基本都是技术事故。因此提高基层妇产科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势在必行。

2.1 领导重视,完善并落实各种医疗规章制度

乡镇卫生院要改变“重效益,轻管理”的现状,加强对医疗安全的的监督,制定防范与处理医疗事故的预案。严格要求医务人员遵守规章制度,是防范医疗事故最基本的措施,如乡镇卫生院必须建立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及管理制度、首诊负责制度、交接班制度、会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高危病人及超过本院医疗技术范围的病人转诊制度、知情同意签字制度等。

2.2 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范

医疗质量的提高是医疗安全的根本保证,医院应重视职工继续医学教育,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学习,提高业务素质。要求妇产科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范,尤其对于医疗事故高发的产科,由于产妇及胎儿情况变化快,更需要医护人员练好基本功,提高产科检查及诊断的准确率,熟练掌握并执行产科基本技术操作规范,如产妇入院后必须检查的项目;如何正确保护会阴及协助胎儿娩出;臀位助产规范;产程中应用缩宫素的适应症、方法及注意事项;会阴侧切和胎头吸引术的适应症、禁忌证、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新生儿窒息的急救;人工剥离胎盘术;宫颈裂伤及会阴三度裂伤的缝合,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流程,初期心肺复苏技术等等。什么样的孕妇条件在什么时机可以采取引产术,什么情况下采取剖宫产术;什么样的高危孕产妇必须转诊;分娩过程中如何预防与诊断子宫破裂;流产过程中怎样预防与诊断子宫穿孔等等。建立考核机制,定期进行业务考核,考核结果与奖金、晋职晋升挂钩,以督促其业务学习,只有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才能做到临危不乱,从容应对,保证母子安全,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事故,防止医疗纠纷。

2.3 加强病历管理,确保病历质量

病历作为医疗档案,是医生对病情分析和处理过程中的全面原始记录,具有重要的法律作用。尤其2002 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实施及2002 年9 月1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以来,使得病历的法律地位更为重要,已成为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明确责任及医疗事故鉴定或司法鉴定的依据[2] 当患方对医疗责任认定不认可时,往往对病历提出质疑,怀疑改动、作假等,使得医疗纠纷激化。因此,医务人员应认真执行病历书写规范,做到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和完整,不能随意涂改。应及时记录病人的症状、体征、化验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和相应的处理措施。每次与病人交待病情后应详细记录谈话内容并让病人签字。在进行重要检查、操作或手术前交待可能出现的风险,并让病人或委托人签字认可。分娩过程中应详细记录产程进展及胎心监测情况,应尽可能详细的记录接生过程及新生儿出生当时的基本情况。涉及剖宫产与自然产的选择,应当有充分的选择依据,医师告知病人及其家属的情况以及患方的签字,这些内容在证明医院诊疗行为没有过错上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严格执行病历管理制度,可减少医疗纠纷并可避免医疗纠纷激化。

2.4 加强法制和医疗安全教育,做到依法行医

增强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明确医患关系的法律地位及医疗纠纷的法律责任,对于保障医疗安全,防范医疗纠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3]。医务人员尤其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法律观念淡薄,如不了解病人享有知情权,未能尽到告知义务而引发医疗纠纷;缺乏证据意识,对病历记录及保存重视不够;缺乏依法行医观念,各项操作仅凭临床经验而不遵照操作规范,导致各种医疗事故的发生等。因此,应组织医务人员定期学习有关法规政策,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医疗举证责任倒置的有关规定等部门法规。严格坚持医疗安全岗前教育,并定期举办医疗事故案例点评会,使医务人员从中汲取教训,做到严格依法执业、照章行医。

参考文献

卫生院病案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孕产妇死亡;分析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文化、医疗保健水平的主要指标,也是母婴安全的重要指标。针对我县近2年来孕产妇死亡率有所上升的现象,现将我县近5年来孕产妇死亡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及时发现和掌握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干预措施及管理办法,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博罗县22个接生单位2001~2006年上半年的妇幼卫生统计报表,11例孕产妇死亡报告卡,死亡病历,死亡病案调查,调查报告附卷,孕产妇死亡评审表。

1.2 方法 (1)每例孕产妇死亡由各接生单位在24h内报县妇幼保健院,并规范填写孕产妇死亡报告卡,死亡病历。县妇幼保健院组织人员到卫生院进行调查,并按要求填写死亡病案调查、调查报告附卷。(2) 按《博罗县孕产妇、围产儿死亡评审制度和要求》,由县卫生局组织县孕产妇、围产儿死亡评审小组,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十二格法”从个人、家庭、居民团体、医疗保健系统及社会相关部门的知识、技能、资源、管理系统四方面对每例死亡病例进行评审。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11例死亡孕产妇中年龄在24~34岁之间;文化程度:小学7人,初中4人;经济收入:100元以上4人,100元以下7人,均低于当地的人均收入;农村户口3人,流动人口8人;计划内妊娠3例,计划外妊娠8例。

2.2 孕产妇死亡原因分类统计 见表1。

表1 2000年10月~2006年3月孕产妇死亡原因分类统计 略

2.3 死亡孕产妇产前保健情况 在11例死亡孕产妇中,有10例未接受过产前保健服务,占90.91%;1例接受过2次产前保健服务,占9.09%。

2.4 死亡孕产妇的分娩与死亡地点 在11例死亡孕产妇中,在县级医疗保健单位分娩1例,占9.09%;在乡镇卫生分娩3例,占27.27%;在家分娩7例,占63.64%。在县级医疗保健单位死亡3例,在乡镇医院死亡7例,在家死亡1 例。

2.5 孕产妇死亡病例评审结果 可避免死亡1例,占9.09%;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8例,占72.73%;不可避免死亡2例,占18.18%。

3 存在问题

3.1 医疗保健机构方面 (1)部分医疗保健机构产科专业技术水平较差,对急危重症鉴别诊断不清,识别能力不足,产后出血的诊断与抢救技能欠缺,不能正确掌握合理使用催产素。(2)病历书写不规范,病程记录不全面。(3)妇幼保健三级网络不健全,高危孕产妇转诊不及时,个别乡镇医院为经济利益,对高危妊娠管理制度,转诊、会诊制度,高危孕产妇分级住院分娩制度执行不力。

3.2 个人及家庭方面 (1)文化程度较低,缺乏自我保健意识,怀孕后不进行应有的检查;(2)家庭经济困难制约了孕产妇的住院分娩,在家分娩时,出现难产或产后出血时才求助于医疗保健机构;(3)虽然在医疗保健单位分娩,但病情严重时却又不接受基层医院转诊的建议,致使病情进一步加重或得不到及时的救治而死亡。

3.3 社会因素 (1)有少数妇女计划外,为逃避计划生育不去做产前检查,致使高危因素难以发现;(2)强制婚检改为自愿后婚检率明显下降,使孕产妇保健意识受到很大影响,孕妇早孕建卡率低,甚至不作产前检查;(3)地方财政困难,卫生经费尤其是妇幼卫生经费投入不足,客观上给妇幼卫生事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4 讨论

大力开展健康教育,特别是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宣传教育。 在11例死亡孕产妇中几乎都是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而且流动人口8例,农村户口3例,都属于低收入阶层。由于文化程度低,加上家庭经济困难,致使孕产妇及其家属不重视孕期保健及住院分娩。中国孕产妇死亡监测协作组研究结果:无产前检查的孕产妇死亡率达844.9/10万,其死亡危险大于7次产前检查的61倍[1]。因此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教育形式,如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对城乡、社区、家庭及孕产妇本人进行宣传早孕检查、定期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的重要性,使孕产妇能够充分认识到享受保健是自己应有的权利。

健全三级妇幼保健网,严格妇产科医务人员的准入制,凡从事妇产科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国家认可的中专及以上学历及相关的专业技术职称资格,并经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培训且取得考核合格证书,才能从事妇产科技术服务。

提高各级妇幼人员的助产技术及急救水平。11例死亡孕产妇中,根据产妇死亡地点分析,死在乡镇级以上医院的有10例,表明死亡孕产妇在死亡前得到了一定的医疗救助。因此必须迅速提高医疗保健人员的助产技能以及医院的整体急救水平,加强助产人员及临床医生的产科适宜技术再培训,熟练掌握病理产科的诊断及抢救原则,并根据病情变化不断调整抢救方案。

贯彻执行《母婴保健法》,加大对助产机构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接生。进一步完善各种制度,如高危妊娠管理制度,高危妊娠转诊、会诊制度,高危孕产妇分级住院分娩制度,产科病历书写要求等。明确各级医疗保健单位的职责与任务,奖惩分明,使孕产妇保健管理工作得到落实。

加强各部门间的协调,保护、支持母婴安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需要全社会的重视,相关部门应解决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问题。建立孕产妇贫困救助组织,筹集经费,使经济困难的孕产妇能够住院分娩。

卫生院病案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身为医务科,对一段时间的工作进行总结是为了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那么自我鉴定该怎么写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医务科个人自我鉴定五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医务科个人自我鉴定1一年来,在院领导的直接领导下,凭着“质量第一、病人第一”的理念,狠抓医疗制度规范化,深入学习和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细则》、《山东省医疗机构管理办法》等,结合我院实际情景,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加大医疗质量管理力度,注重医务人员素质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服务效率,有力促进医疗、教学与科研工作,为医院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医疗质量

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狠抓医疗质量管理、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是医务科的首要任务。严格按《山东省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标准》,对住院病历、病程记录及其相关资料的书写提出进一步的规范化要求,做到人手一册,并认真组织学习,结合到每个月的质量评比中,现将今年各类医疗质量检查情景汇报如下:

(一)、临床科检查情景

1、病案质量:__年住院病人数39827人次,比__年同比增加28。

6%

__年1—11月各临床科室总评结果比较接近,优异的前三名为:精神一科,精神二科,西药房,三个科室共获得11个月份的10个第一名(其中精神一科二科共获八个,西药房获三个。)。

(1)归档病案:①__年1—11月份共抽查归档病历484份,未查及乙级病历,甲级率100%。今年泉州市卫生局对二级医院进行随机抽取归档病历进行评比,我院获得第一名。②每月各科室均能在5号前上缴前一月份的病历。

(2)现病历:①严格按《福建省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标准》,进一步规范现病历、病程记录书写标准,今年平均每月查及15份病历病程记录未按规定完成,较去年同比有所好转,但完成率随着月份的递增日渐提高;②均有及时办理住院手续;③门诊病历检查基本完成。

(3)处方质量:每月随机抽查5天处方,1—11月份平均合格率为96.2%。

2、院内感染控制:、①感染率:对每一份病历都进行监测,__年11月—__年10月共监测260份病例,感染病人5例次,感染例次率为2。

1%;感染率为2。9%。②漏报率:__年11月—__年10月监测的病例,漏报1例次,漏报率为2%;③每月对全院的环境、空气、物衣、医务人员手、消毒液、无菌物品等进行常规监测;④在建设感染性疾病科时,指导科室的部局及消毒隔离工作;⑤按照卫生部的规定进一步规范了内窥镜、口腔科的操作。

3、文书档案:基本能按时按要求完成,主要存在问题:《抢救危重病人登记》、《重危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不够仔细,与交班记录时有出入。

无认真履行危重病报告制度。

4、“三基”技能理论考核:对“三基”进行理论考试二次,合格率98%。

5、病床使用率:__年1月1日—11月30日,全院实际占用床日数为117954天,前二名为:精神一科,精神二科。

这二个科室共占全院实际占用床日数98%。

全院平均病床使用率86.4%,与去年同比上升较大,妇产科病床使用率同比上一年下降。

6、防止医疗差错和事故: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业务技术本事培训,异常是对卫生部分发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分级标准》、《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的规定》的学习,并做到人手一册,以到达防范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的发生,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及科学划分医疗事故等级、正确处理医疗纠纷、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合法权益。

本年度共有0起医疗纠纷,为历年最少。无出现重大医疗事故。

(二)、医技科医疗质量

加强医技人员技术培训及服务质量的改善,注重检测结果的附合率及准确率的监测,不断增设新项目以满足临床需要。

今年1—12月份,心脑电图室接诊患者人数1500余例,与去年同比增长11%。

(三)、门诊部医疗质量

精神科

加大门诊部建设,进一步完善各科门诊功能,将精神科门诊、癫痫门诊及神经症门诊整合为精神科综合门诊,各区布局合理,为应急精神科急诊做好准备,改建门诊大厅,增设导诊服务台,大大改善就医环境。

今年1—12月份门诊量254197人次,与__年同比增加12%;

二、继续教育

1、把继续教育纳入我院的工作计划,院长亲自任继续教育领导组组长,注重院内外人员培训及宣教。

今年我院共派出5人外出到省内外三级医院专科进修学习,派出各类短期学习班近10人次,已进修学习结束回院的几位医生能将学到的新知识新技术很快应用于临床,进取开展工作,对提高我院的医疗技术水平,起到较大作用。

2、今年我院有近20人参加各类成人高考及自学考试。

3、进取撰写论文,全年共17篇。

4、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各临床科每年4次以上上墙宣传,到社区开展6次以上防治宣传活动,多次到院内外发放健康教育处方。

三、教学工作

今年共接收进修生6人,实习生12人,中专实习生4人。

四、医务科于8月及11月份分别召开全体进修、实习生会议进行了强调,并将进一步对违规学生进行纪律教育及处分。

五、传染病管理

1、认真贯彻执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的通知》,于元月份起开始实现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落实不明原因肺炎、麻疹、afp、新生儿破伤风等单病种监测,大大提高了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__年1月1日至__年11月30日,共报告结咳病人两例,未发现甲类传染病及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严格执行结核病“双向转诊”制度,共转病例2人次。

2、设置感染性疾病科,洁净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布局相对合理。

于6月—9月开设肠道门诊及肠道隔离病房,送检粪便标本86例,无收住疑似霍乱病人。

六、保健义诊活动

1、组织有经验的医务人员下乡到贫困边远乡村为当地群众及残疾人义诊共15次,配合市卫生局、市肿瘤协会等分别到青莲村、湖西村等地进行义诊、送医送药活动,共为老弱病残的病人诊治350余人次,并送药一千多元,分发健康处方,深受群众好评。

2、派出保健医生,为市政府部门各种大型会议运动会等做保健工作共23人次。

3、认真做好新生儿计划免疫登记造册工作,配合疾病监控机构搞好全市范围内足龄儿童的计划免疫,1—11月份共办理儿童计划免疫368例。

4、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工作:各病区及门诊共出宣传栏48期。

七、体检工作

今年为中考学生体检约1800余人,征兵体检总检500余人,为市各机关单位、企业团体工作人员、离退休干部健康体检共3000余人次,在院领导重视及支持下,于今年9月份正式成立体检科,配备专门的体检场所及引起b超机及、心电图机等体检专用设备并增加相关人员,新推出健康体检套餐,简化体检程序,为体检者供给优质、优惠、高效的服务,方便了广大人民群众健康体检的需求,受到人民群众的好评,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不足之处:。

2、医生轮流下乡到基层卫生室蹲点工作,未能完全开展。

3、科研基础薄弱,科研成果不足。

医务科个人自我鉴定220__年是我院“二甲”复审启动年、开局年,医务科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科室的进取配合下,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全面提高医院医疗质量为主题、以建立和谐医患关系为目标,严抓医疗规范化管理和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使得全年各项工作得以有序的进行。现将本年度的工作鉴定如下:

一、医疗质量持续改善

医院医疗质量持续改善是我们工作的重点,20__年根据各科室实际情景制定出了各科室医疗质量考核标准细则,并参与院方绩效考核,使各相关科室在提高医疗质量方面目标明确,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使我院的医疗质量明显提高,具体资料如下:

(一)临床科室对医疗质量的管理主要体此刻病历书写方面。严格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要求,对住院病历、病程记录及其它医疗文书的书写提出规范化的要求,要求各科室认真组织学习,20__年住院病人出院后,归档病案全部经过科主任、护士长审查、医务科质控人员定期抽查,甲级病历合格率有所上升。医务科每月进行运行病历质控检查,使临床医师的病历书写意识和书写质量有所提高,各科室能够按质按量及时上交病历。

(二)各医技科室:在医疗质量控制方面具体体此刻各种报告单书写规范,及时性上都有具体标准要求,急诊科建立起急诊抢救服务流程,建立了急诊留观、抢救病历,麻醉科室建立了手术风险评估,重点病历讨论等项目,放射科新建重点及疑难病例分析,读片记录及重点病例的随访,输血科按时对新的标准进行了修订实施。各个临床科室及医技科室完善了危急值报告制度并认真执行。

(三)处方质量:医院严格执行处方点评管理规范,按照处方点评制度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并认真鉴定和提出改善。医生每一天开出的处方,由药师首先掌握医生的用药动态,对发现的不合理用药进行及时点评。对无指征用药、指征改善后应停药而未停药的、违反联合用药原则的、针对性不强的“大包围”用药、无指征超剂量用药、不合理使用药、违反药物配伍禁忌等进行点评,并上报医务科。使得医生的职责意识、风险意识和规范意识都有明显提高,门诊医生能够遵守首诊负责制,认真地进行门诊登记和门诊处方书写,使处方合格率有所提高。

二、医疗安全

医疗安全是医疗管理的重点。医务科对医疗安全工作长抓不懈,把职责落实到个人,各负其责,层层把关,切实做好医疗安全工作。

㈠继续抓好医疗安全教育及相关法律法规学习,依法规范行医,严格执行人员准入及技术准入,加强医务人员医疗安全教育。

㈡加强医疗安全防范,从控制医疗缺陷入手,严格执行《医疗纠纷、医疗事故处理及职责追究制度》,对于我院的医疗纠纷或医疗不良事件要进行职责追究,着重吸取经验教训。我院应对医疗纠纷的办法是:所在科室、医务科、院感科、医院四级把关,本着和谐的原则进行处理,一年来,未发生重大医疗纠纷,无医疗事故发生。

三、继续教育

医院是一个有特殊性质的业务单位,要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使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所以在继续教育方面要加大力度。20__年我院派出先后派出各专业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多次参加上级各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另外每周要求各科室组织一次业务学习,并定期不定期进行督导检查。并鼓励医院职工进取参加各种相关资格考试和职称考试,鼓励大家踊跃。

四、临床路径和单病种控费

加强临床路径管理和单病种控费管理,严把质量关,科学安排,严格按照卫生部关于临床路径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景,完善并及时修改路径,按照“二甲”复审的要求制定了贴合我院实际的临床路径病种20种,并已网络上报相关数据。

五、严格抗生素管理

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中,我院严格落实精神,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加大抗生素管理处罚力度,先后两次组织学习,制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加入到绩效考核当中,每月进行一次抗菌药物审查,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较去年有所下降。

六、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方面

20__年初我院派出医师、护士各一名参加国家级免费抗病毒治疗培训班学习,并取得了合格证书,回院后进取筹备我院的免费抗病毒治疗门诊,抗病毒治疗门诊已运转以来已经取得了必须的成绩。

七、成立血液透析室

周边医院都先后成立了血液透析科(室),今年根据医院发展需要我们有计划的选送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并购置了4台血液透析机,开展血液透析治疗项目,大大方便了我县老百姓在血液透析方面的需求,也使我院的医疗服务本事进一步提升。

八、中医科建设

因我县没有中医院,中医在我县的发展和我县老百姓对中医方面的服务需求靠我院供给,所有加强我院中医科的建设,加大力度培养中医学方面的人才是我院近几年的努力方向,目前我院正筹备建设全国中医示范单位。

九、爱婴医院的建设

我院自1996年创立爱婴医院以来始终注重爱婴医院的建设。异常是在今年全国开展爱婴医院复核检查工作中我院高度重视,以医务科牵头组织相关科室进取开展工作迎接爱婴医院复核检查,经过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我院爱婴医院工作取得了必须的成绩,经过自查和县、市卫生局组织专家复核,我院基本到达爱婴医院标准。但对照标准检查,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产儿科业务用房不足,配奶间设置不规范、个别医务人员对爱婴医院工作认识不足等。今后要继续加强爱婴医院的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各种制度,加?a href='//xuexila.com/yangsheng/kesou/' target='_blank'>咳嗽迸嘌岛桶ひ皆盒ぷ鳎妗⒖蒲А⒊志玫乜勾俳⒈;ず椭С帜溉槲寡陌ば卸欢咸岣卟埔搅萍际跛胶头癖臼隆?/p>总之,20__年,医务科在取得了一些成绩的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如:医务科人少事多、怕得罪人、手段不够果断导致医务管理不够完善,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等,这是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努力改善和完善的地方。我们愿再接再厉,努力工作,不断克服前进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扰。在医院领导及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医院的工作会日趋完善,医院的明天会更好。

医务科个人自我鉴定320__年即将过去,在这一年里,医务科在院长、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围绕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维护医疗质量与安全,不断学习、提高人员素质等方面作了一些工作,现鉴定如下:

一、树立以人为本,做到科学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0__年医务科围绕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做了很多工作:

1、建立医务人员技术档案。

今年,医务科经过策划运作,收集、整理了全院医、药、护、技人员档案,做到每人一份技术档案,存放于专用档案框中。同时制作了电子档案,更加全面地了解了全院医务人员技术结构,方便了医院的管理,为他们晋升、晋级、进修、培训供给了便捷与保障。

2、做好医务人员的好后勤、好帮手,提高医务人员工作进取性。

20__年,围绕在职医务人员晋升、晋级,医务科不遗余力做好很多工作。帮忙贴合晋升条件的医务人员报名参加外语、计算机、理论水平测试,和晋升档案组织准备工作等,做到让每一位贴合条件的医务人员晋升、考试不因人为因素而耽误,让医务人员感受到主管部门、医院对他们的关心与关怀,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进取性。

二、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疗工作的生命线。20__年围绕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医务科做了如下工作:

1、建立健全各种医疗管理组织。

今年,医务科组织成立了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危重病人抢救领导小组、输血管理委员会,为医疗质量与安全供给了组织保障。

2、建立健全各种规则制度。

今年,医务科结合我院实际,参考相关医疗管理制度,制定了《医院十三项核心管理制度》,并人手一册。同时制定的制度还有《病历书写制度》、《处方管理制度》、《临床输血相关制度》、《临床输血管理实施细则》、《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住院患者化验检查程序》等,为医疗质量与安全供给了制度保障。

3、落实医疗质量管理与监督职责制。

一年来,按照医院管理规定,医务科每周一次参与行政大查房,定期不定期进行医疗质量管理的检查与监督,及时发现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隐患,并提出整改意见,对医疗行为实施奖惩。起到了全程监督,管理医疗质量与安全的作用。

三、进取开展医疗活动,圆满完成医疗工作。

医务科在全院医疗活动中起主持、管理、组织、协调之责。今年医务科围绕全院医疗工作做了很多工作,使全院医疗业务活动规范、有序,医疗业务工作完成很好。截至11月底,全院总接诊门诊病人78481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1%,住院患者2289人次,住院手术1164人次。

四、进取调解医疗纠纷,保障医疗工作秩序。

在当前的医疗背景下,医疗纠纷时有发生,我院也不例外。医疗纠纷发生后,直接导致正常医疗秩序的破坏,更有患者会导致群体性暴力事件的发生。它是一个十分复杂而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对医疗纠纷,医务科总是全力以赴,每起纠纷的协调、资料的整理、均能及时组织到位。医疗纠纷处理后的医疗保险赔付工作亦由医务科主导负责完成。今年共主持及自我处理医疗纠纷13起,医疗纠纷的处理率达100%,医疗保险赔付准备工作已全部完成,直等保险公司的赔付。

五、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增强医院发展后劲。

新技术、新业务,是医疗发展的趋势,是医院新的医疗收入增长点。今年医务科协调引进了“长程心电图”等新技术、新业务,起到了推广医院业务与发展的作用。

六、开展医疗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素质。

医疗技术是医院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今年医务科组织大型医疗业务讲座4起,其他小型讲座多次。要求临床科室每月举办业务技术讲座1次,增强了学习的氛围。选派各科业务人员参加孝感医学会组织的各种各级学术年会,推进了医务人员学术交流。经过培训、进修及学术交流等活动,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医疗业务整体素质。

七、鼓励临床科研,提高医院影响力。

科学研究是学术发展的基础。医务科进取鼓励医院各科医务人员,结合临床实际,进取开展临床科研和撰写科研论文。今年共取得科研成果一项,发表及交流学术论文16篇。

八、开展临床教学,培养后继人才。

医疗教学是医院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我院共理解襄南片内科医生培训的项目一项,圆满完成了培训工作任务。理解进修生7名,实习20名,见习学生16名。进修生、实习、见习生对我院教学工作均感满意。

九、组织健康体检,造福学生、居民。

今年,我院对襄南6个乡镇共计41所学校16250多学生健康体检。对二中、南河中心学区共计440多名教师、邱子村委会、马口镇政协、金马水泥厂工人等100余人进行了健康体检,慢性病审核400多人励,受到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十、树立整体意识,配合中心工作。

树立整体意识、大局观念,进取配合医院中心工作,是医务科的工作准则。今年在全球范围内势虐的甲型H1N1流感,为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危险。应对这一特殊事件,医务科进取组织与配合,及时完成了医院甲型H1N1防控领导小组及实施细则,建立了发热门诊与发热预检分诊处,组织了医务人员甲型H1N1流感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使我院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井然有序。

然而,20__年,医务科在取得了一些成绩的同时,也还存在者一些不足和问题。如:医务管理组织不够完善,制度不够健全,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等,以致发生两起重大的医疗差错、事故。这是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努力改善和完善的地方。

医务科个人自我鉴定420__年,医务科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科室的进取配合下,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以建立和谐医患关系为目标,严抓医疗规范化管理和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使得全年各项工作得以有序的进行。现将本年度的工作鉴定如下:

一、医疗质量?

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医务科把严抓医疗质量管理,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作为首要任务,经过本年度的严格管理、狠抓落实,我院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工作都取得了必须的成效。?

1、基础医疗质量?根据本院工作实际,健全了医疗质量控制体系,每月对各科室进行一次医疗质量检查,督促各科室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控制的工作落实。

加强对各科室核心制度执行情景的督导检查,对基础医疗质量和环节医疗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使我院的医疗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2、医疗文书质量?严格按照新版《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对住院病历的书写提出进一步规范化的要求,并督促各科室认真组织学习,终末病案要经过各科室质控医师审查,归档后由医务科再次抽查。

今年我院甲级病历合格率虽然较去年有提高,但其中仍存在很多不足,在医务科对临床各科室终末病历抽查年度鉴定中,发现个别问题反复存在,外科病历书写较内科病历差,甚至有乙级病历出现。

3、处方质量医院严格执行处方点评管理规范,按照处方点评制度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并认真鉴定和提出改善。

医生每一天开出的处方,由药师首先掌握医生的用药动态,对发现的不合理用药进行及时点评。对无指征用药、指征改善后应停药而未停药的、违反联合用药原则的、针对性不强的“大包围”用药、无指征超剂量用药、不合理使用药、违反药物配伍禁忌等进行点评,并上报医务科。使得医生的职责意识、风险意识和规范意识都有明显提高,门诊医生能够遵守首诊负责制,认真地进行门诊登记和门诊处方书写,保证了处方合格率的达标。

二、医疗安全

医疗安全是医疗管理的重点。医务科对医疗安全工作长抓不懈,把职责落实到个人,各司其职,层层把关,切实做好医疗安全工作。

1、继续抓好医疗安全教育及相关法律法规学习,依法规范行医,严格执行人员准入及技术准入,加强医务人员医疗安全教育,适时在院内举办医疗纠纷防范及处理讲座、培训。

2、加强医疗安全防范,从控制医疗缺陷入手,严格执行《医疗纠纷、医疗事故处理及职责追究制度》,对于给医院带来重大影响的医疗纠纷或医疗不良事件要进行职责追究,着重吸取经验教训。

3、从控制医疗缺陷入手,强化疑难、医源性损伤、特殊、危重、严重并发症、纠纷病人等的随时报告制度。

4、定期召开医疗安全会议,通报医疗安全事件及(法制宣传活动鉴定)医疗纠纷的处理情景,鉴定经验。

三、继续医学教育工作

1、20__年举办各种业务讲座12场次。

主要涉及急诊急救相关知识培训、心肺复苏培训、医疗纠纷防范及处理讲座、内外科常见病的治疗常识及新进展、培训抗菌药物规范应用等资料。

2、本年度我院继续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活动”活动,依据医院工作任务和各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努力提高全院医务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

今年我院组织全体医疗技术人员进行理论考试一次、技能操作比武1次,较圆满的完成了活动的各项要求,得到承德市卫生局年终考核组的肯定。3、完成对医疗医技CME对象112人的学分登记,圆满完成了市继续教育办公室的验证审验。全院二级学科CME覆盖率为100%;20__年度学分达标比例为100%。

四、科教工作方面

1、今年我院医疗技术人员、经济紧张,未派出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

参加各类省级、学术活动多次,为医院引进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经验。全年医院35篇,科研立项4项。

2、规范实习、转科、进修人员的登记和管理,安排好实习及进修医生的带教工作及转科时程,及时检查带教效果。

各科室转科结束时,由科室主任对实习、见习医生在本科室的相关专业知识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到医务科报到,按照转科安排时间进行下一科室的实习、见习。

五、临床路径方面

开展7个单病种的临床路径工作,每月由临床各科室统计完成路径的人数,上报医务科,再由医务科汇总上报卫生局。临床路径的开展,切实有效的规范了医疗行为,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在必须程度上也遏制了乱用药、乱收费等现象。

六、药品管理方面

对麻醉药品实行每月监督检查制度,按国家法律法规对购进、销售、保管、销毁进行监管,办理癌症病人麻醉药品专用卡35人次,每月按时随诊、更换,保证了患者的正常使用,杜绝了非法外流。医务科兼职药品不良反应站的工作,对本院药品不良反应进行了严密的监测,及时完成完成药品器械不良反应的收集、上报工作。本年度药品不良反应上报工作受到市药监局的表扬。

七、对口支援、下乡义诊

与营子镇卫生院、马圈镇卫生院、兴隆县北营房乡卫生院、兴隆县李家营乡卫生院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认真落实,对基层卫生院进行了技术指导和义诊,受到基层医院的欢迎。

八、完成院里及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指派的其他临时事务性工作

医务科作为医院的职能科室,许多工作离不开其他科室的支持和帮忙,我在此代表医务科向大家表示感激,并且期望在新的一年里经过我们共同的努力使医院的明天更完美!

医务科个人自我鉴定5一年来,我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院领导的指导下,在同事的帮忙下,使个人素质、工作本事和业务水平等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今日向领导和同志们述职如下。

一、努力学习,加强修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自觉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和业务技术知识,时刻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我的思想和头脑,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增强人生观世界观改造,增强辨别是非的本事,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预见力,增强干事创业的本事,努力做到政治上清醒,理论上成熟,信念上坚定,实践上自觉。明确了当前和今后的学习和工作目标,并且找出了自我在思想、工作等方面的不足和差距,制定了个人整改措施,为进一步做好各项业务工作奠定了较为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为塑造医务科崭新形象做贡献

1、强化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千方百计为临床一线科室保驾护航,为领导分忧解难,宁肯自我受委屈,不要科室担风险,宁肯自我有压力,不要领导有不满。

2、提高创新意识,增强创新本事。

使我院医政管理向科学化、信息化,制度化转变。

3、增强实干精神,尽职尽责,恪尽职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4、正确处理各种关系。

对上级部门和各级领导,做到尊重而不崇拜,服从而不盲从,到位而不越位;对同事,团结协作,互助互爱;对基层,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身作则;对社会、对外界,做到坦荡处事,自重自爱。注意用自已的一言一行,维护医院和各级领导的威信,维护医务科的整体形象。

卫生院病案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2013年以来,全市卫生工作在市委、市政府以及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结合全年社会事业发展目标,以服务人民健康为抓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相关工作按序时进度分别通过部省以及泰州市的检查验收,并代表省厅接受国家卫计委检查,代表泰州市局接受省厅检查,全市卫生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新贡献。局党委被市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委”,局机关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十佳人民满意机关”,市卫生局荣获泰州市局2013年度目标管理优秀奖,卫生系统被泰州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文明行业”,全市妇幼卫生工作成绩显著,被省卫生厅确认为全省妇幼卫生先进县(市)。回顾总结一年来的工作,卫生系统在服务层次、保障能力、民生工作、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立足突出重点,服务层次取得了新提升

卫生部门是服务部门,搞好服务是卫生工作的核心和根本。2013年,全市卫生工作立足实际,努力提升服务水平,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服务层次取得了新的提升。

提高医政管理水平。加强医疗机构监管,规范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全年新增设置医疗机构2家,设置备案率100%。继续实施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专项整治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持续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全市医疗机构医疗责任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制定医患纠纷处置工作预案,规范处置各类医患纠纷。推进优质护理服务,人民医院心内科获泰州市“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病区”称号。做好公立医院改革的前期准备工作,为县级公立医院健康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开展农村中医创建。积极开展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活动,努力营造氛围,构建服务网络,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集中设置乡镇卫生院中医药科室,加强二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科,以及泰州市基层中医药示范村卫生室建设。开展中医知识培训,举办中医巡讲、义诊活动。市中医院通过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二级甲等中医院评审。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全面部署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2013年7月1日,全市所有村卫生室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药品实行零差价销售。全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15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10.9%;住院3.8万人次,较去年增加29%;药品配送率99.51% , 药品验收率99.79% 。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抓住招引、培训关键环节,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全年共引进硕士研究生13名,副主任医师2名;录用编制内工作人员56人,劳务派遣护理人员68人。2名同志被省卫生厅评为“20__年江苏省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4名同志获泰州市“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称号。

(二)立足统筹推进,保障能力取得了新突破

2013年卫生工作,紧紧结合行业特点,完善软、硬件配套,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干部职工思想教育,筑牢思想基础,推动工作提效升级。

公共卫生服务不断普及。深入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质量稳步提高,在省卫生厅、财政厅组织的项目工作绩效考评中,我市获得项目资金全额补助。加强出生缺陷干预工作,农村妇女增补叶酸任务完成率188%,规范服用率90%以上。完善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流程,任务完成率136%。认真落实省“两癌”筛查试点任务,任务完成率为102.02%。

预防保健工作扎实开展。全面落实各项传染病防治举措,全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960例,无死亡病例,总发病率较去年同期下降30.15%,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100%。建成数字化门诊8家,以及主题公园、步道、 一条街等健康促进场所。市疾控中心通过省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评审以及有效控制肠道线虫病考核评估。规范妇幼保健服务行为,保障母婴安全。2013年,市妇幼保健院通过省卫生厅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评审。实现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全覆盖,推行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市卫生监督所被表彰为全省基层卫生监督综合业务先进单位。

卫生应急水平逐步提升。积极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治工作,强化疫情监测,注重健康宣传,开展业务培训,实施门、急诊预检分诊制度,落实“早检早治”措施,努力降低“发病率、病死率”。抓好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有效处置1起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信息平台建设有序推进。制定全市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卫生信息化。组建了卫生系统信息专网和卫生院局域网,建成数据中心机房,集中招标采购终端设备,培训各类业务人员。至9月份,全面建成卫生信息化一期工程,并顺利通过了省厅组织的检查验收。

(三)立足以人为本,民生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全市卫生工作按照新医改的政策要求,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大局,联系实际,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努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在落实上下工夫,民生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开展城乡卫生创建。健全卫生镇村(单位)创建长效管理机制,开展春、秋季爱国卫生运动“三进活动”,改善城乡卫生面貌。9月中旬,我市顺利通过省爱卫办“灭鼠、灭蟑、灭蝇”先进城市复查。市人民医院获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沈伦镇安塘村、陶庄镇季平村被评为江苏省卫生村。全市共完成改厕30000座。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公共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条件,实施市疾控中心整体搬迁工程。目前,项目已立项,正在办理招标前的相关审批手续。积极向省有关部门申请专项补助,努力改善乡镇卫生院的办医条件。2013年,乡镇卫生院新建或改扩建业务用房6000多平方米,购置设备560万元。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深化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明确各乡镇和监管部门职责及目标任务。开展食品安全生产、流通、餐饮环节专项整治和食品监测、抽样工作,完善食品安全生产、经营单位制度上墙和健康证办理工作。在泰州市组织的2013年食品安全考核排序中,我市名列第一。

解决村医保障问题。全市有1730名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自愿参加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035名乡村医生享受政府财政定额补助。经市政府批准,明确了“曾做过乡村医生,目前没有编制人员,允许其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补缴由个人承担,正常缴费”的政策,全市共有249人参加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建立每周例会工作制度,实施目标管理,及时了解创建进展情况。实行创卫网格化管理包保责任制,提高创卫工作的针对性。强化督促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责任分解表,跟踪督办,促进创卫工作全面开展。

(四)立足强基固本,管理水平取得了新提高

卫生工作面广量大,纷繁复杂,2013年,全市卫生工作紧紧抓住关键,把握中心,切实加强管理,增强整体实力,促进卫生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管理水平取得了新的提高。

推行岗位设置管理。制定卫生系统岗位设置实施方案,指导各单位开展岗位设置。全系统共有3624人参与岗位聘用,合同签订率98%,完成泰州市局下达的95%的目标。

推进干部任用管理。完成医疗卫生单位领导班子年度考评工作,对得分较低的干部进行诫勉谈话。严格执行标准,规范任用程序,调整干部35人,社会反响良好。精心准备,周密实施,圆满完成局机关中层干部轮岗工作。

规范会计集中核算。编制收支计划,确保增收节支。严格执行政府采购规定,加强专项资金管理。统一村卫生室会计核算,实施财务收支统一管理。执行财经纪律,严格控制公用支出。下半年,各单位的公务接待等费用大幅下降。

努力转变行业作风。加大行风巡查力度,实施医德医风电子考评,提升医德医风建设水平。加强医院药品采购使用管理,规范医务人员合理用药,市人民医院率先在泰州市进行“阳光用药”监管平台建设。深化“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主题活动,推动廉洁行医。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的需求相比,我市卫生事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全市卫生事业发展还不平衡,城乡之间、单位之间、不同人群之间的医疗卫生服务,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二是在公共卫生领域,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任务繁重,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体系尚待进一步健全,卫生执法监督能力尚需提高;三是部分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医疗服务、学科建设有待加强;四是医疗卫生人才总体水平不高,高层次、实用性人才总量不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短缺现象比较突出;五是村卫生室债务严重,乡村医生收入偏低,制度执行力度不够,政策落实不彻底,基础设施条件较差,运行经费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医生的积极性;六是卫生行风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等等,上述问题都有待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2014年工作安排

2014年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起始之年,是如期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也是卫生事业协同推进、巩固提升的发展之年。在新的一年里,全市卫生事业的发展,要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工作要求,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以卫生队伍建设为抓手,以服务水平提升为核心,以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制度为目标,积极开拓创新,应对各种挑战,统筹做好各项工作,促进卫生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努力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高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增加卫生工作的满意度,力为“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加快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提供有力保障。

(一)围绕综合管理的要点,大力推求提质增效

2014年,全市卫生工作坚持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并重,保持三级医疗网络的稳定和完善,在拓展深化服务内容的同时,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效 能。

落实医政管理举措。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提高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意见》,改善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条件;明确基本诊疗范围,推动建立合理有序的分级诊疗体系;规范诊疗科室设置,提高手术能力。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在达到基本标准的基础上,加强特色科室以及病案科(室)建设,规范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和医疗技术准入管理。继续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专项整治,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和临床路径管理。注重基层医疗机构设备投入,强化医用设备管理。引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血,保障血液安全。创建平安医院,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创造条件。

狠抓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培训,掌握项目政策要求、管理规定,提高实施效果。强化项目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参与度,增强社会认同感。深化示范乡镇卫生院创建,规范开展乡镇卫生院健康管理团体服务,推动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健全卫生应急体系,开展应急培训和应急处置演练,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控和慢性病人规范管理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巩固爱婴医院成果,狠抓产科建设,提高妇幼保健服务质量。履行卫生行政监督管理职能,提升卫生执法能力。

筑牢三级医疗网底。根据省厅制定的标准,多方筹措资金,积极配备村卫生室基本设备,增加业务用房。加强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实施卫生信息三级共享。组织乡村医生参加培训,力争使所有乡村医生培训两次以上,累计时间不少于2周。强化乡镇卫生院管理村卫生室主体职能,全面推进乡镇卫生院领办村卫生室,尽快实施村卫生室门诊即时结报。落实乡村医生补偿各项政策,制定绩效管理办法,保障乡村医生工资待遇,改变村医报酬“大锅饭”现象。组织乡村医生参加医疗责任保险,维护乡村医生合法权益。

加速人才队伍建设。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提高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能力的意见》文件精神,深入了解基层单位在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排查存在的不足,提出解决方案。将引进各类医药卫生类高层次人才作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广开门路,多渠道、多形式引进高层次人才,提升医疗技术服务层次。继续公开招聘医药卫生类大专及以上毕业生,缓解卫生技术人员不足的矛盾。加快卫技人员梯队建设力度,优化卫技人员结构,提高业务素质。

(二)围绕医药改革的难点,致力推行机制创新

2014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主要由创新机制向巩固完善转化,要抓住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有利时机,梳理各项改革措施,进一步深化机制创新,力争取得更大成绩。

深化公立医院后续改革。在巩固前期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提高服务能力,切实解决城乡居民看病就医问题。一是提升服务能力。加强专科建设,注重骨干人才培养,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组织符合条件的临床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二是完善服务体系。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加强能力建设,探索建立上下联动、分工有序的合作机制,城乡互动、良性循环的协作机制。三是改革运行机制。健全医院内部决策执行机制,建立以成本和质量控制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以及以公益性质和运行效率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完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注重收入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

深化中医先进单位创建。巩固中医创建成果,继续深入开展全国农村中医药先进单位创建。强化中医药人员培训,推进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继续加强中医药科室建设,为基层医疗机构配置基本中医药设施。依托卫生科普、中医专刊、健康宣传栏,利用有线电视、宣传栏、讲座、发放资料等形式,宣传普及中医药知识。充分发挥中医学会优势,开展学术、义诊活动,提高群众中医药知识知晓率。实施中医药文化惠民工程,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传播中医药科普知识,推进二级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建设,提升中医临床科室服务能力。

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绩效考核分配和岗位管理制度,建立更加灵活的分配机制和用人机制。适当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所占比例,合理拉开收入差距,收入分配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合理设置岗位,完善岗位聘用制度,规范岗位聘用程序,真正做到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升能降、工资能高能低,充分调动卫技人员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努力推动民生改善

2014年,全市卫生工作将契合深化医改的大好时机,认真应对各种挑战,抓住面临的重要发展机遇,明确思路,克难求进,狠抓落实,为民生改善作出新贡献。

建设卫生信息平台。按照“整体设计、系统集成、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实用高效”的原则,积极筹措资金,加快推进全市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适时启动卫生信息二期工程,构建全市卫生信息化“11351”总体框架。即建设一个数据中心(卫生信息数据中心),一个卫生信息专网(覆盖市、乡镇、村及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三级高速专网),三个信息数据库(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数据库、电子病历信息数据库、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基础数据库),健全完善五大业务体系应用,实现各重点业务领域信息系统在不同层级上的数据交换、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综合整治农村环境,加快推进农村改厕进程,继续实施30000座农村改厕任务。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总体要求,加大城中村、城郊村改厕力度,彻底清除村内露天旱厕。努力开展卫生镇村创建,改善镇村卫生面貌。结合三城同创,开展卫生保洁和除“四害”活动,清除卫生死角,改善城乡卫生面貌。持续推进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城乡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实施疾控中心整体搬迁,尽早启动项目土建工程。推动城区医疗卫生机构设置规划的落实,做好市中医院扩建工程征地、勘察、规划设计等动工前的相关工作。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提高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能力的意见》精神,启动实施新一轮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工程,改造基础设施,更新基本设备,改善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条件。对房屋建筑面积低于20__平方米的建制镇卫生院,给予重点扶持,分步实施危旧房屋改造,力争到2015年,全市乡镇卫生院达到省定建成率95%以上的标准。

(四)围绕卫生工作的重点,全力推进服务提升

四年医改,我们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市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为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2014年要继续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健全工 作机制,完善配套措施,破解工作难题,逐步解决困扰工作的深层次矛盾,推进卫生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持续推进创卫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切实发挥卫生部门在创卫工作中的参谋和协调作用,全力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坚持多措并举,综合整治,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促进健康教育工作重心下移,覆盖各行各业、社区居民和乡村。落实各项传染病防治措施,做好医疗废弃物、医源性污染水处置工作。严格卫生监督执法,加强对五小行业等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大力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不断提高科学除“四害”水平。

卫生院病案管理制度范文第6篇

2006年妇幼卫生主要工作目标:

新法接生率>99%;孕产妇系管率>90%;

住院分娩率>98%;县级高危孕产妇筛查率>90%;

高危孕妇妇住院分娩率>99%;努力控制孕产妇死亡;

3岁以下儿童系管率>88%;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90%;

新生儿死亡率<10‰;婴儿死亡率<12‰;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6‰;新生儿窒息死亡占婴儿死亡此<12%;

新生儿疾病筛查率>88%;城镇托幼机构儿童保健体检率>98%;

妇女病查治3000人次;城镇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合格率>98%。

为完成上述目标,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

一、主动沟通协作,不断优化妇幼保健工作环境。

首先要正视困难、抓住机遇,通过各种途径与方式大力宣传妇幼卫生工作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保障群众健康的重要作用,提升妇幼卫生工作的社会共识,积极争取政府和有关部门更加重视、关心和支持妇幼卫生事业发展。二是要继续主动当好主管局的业务技术参谋,巩固提高实施“母婴健康工程”项目工作成果,特别是针对工作重点与难点,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工作建议,以制定落实相应的工作措施,保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三是要通过下基层业务指导、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医疗机构领导对妇幼卫生工作的思想认识,把妇幼卫生纳入单位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更加关心、支持妇幼人员做好岗位工作,从组织上保证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注重健教实效,进一步加大对健康教育的投入。

不断提高妇女儿童的保健意识,高度重视并自觉参与卫生保健工作,是搞好卫生工作的基础。

(一)要把健康教育作为自身的专业特色和发展潜力较大的服务品牌,在人员、设备和经费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按统一计划、共同参与、分工负责、协作配合的要求,做好健教工作。

(二)逐步规范“孕妇学校、育儿学校”教育,不断改进教育方式,提高教育实际效果,城镇孕产妇健康知识和家长育儿知识教育率达90%,做好健教效果评价和教育登记工作。

(三)继续利用广播、报纸、黑板报等开展保健知识宣教,进一步发挥电话通讯便利的优势,为保健对象提供健教咨询服务。

(四)针对初、高中女生的生理心理发育特点以及影响妇女健康的主要因素,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进一步重视在学校、社区开展妇幼保健知识讲座,普及卫生保健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五)在进一步做好门诊保健对象健教资料分发的同时,利用基层妇幼保健网络、婚姻登记窗口、托幼机构等途径,发放各式健教宣传资料,努力扩大健教覆盖面。

三、狠抓工作重点,提高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管理质量。

按“抓好二个系管、加强二个筛查、控制二个死亡”的基本要求,不断提高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管理质量,保障孕产妇和儿童健康安全。

(一)认真抓好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管理工作常规的贯彻落实,进一步重视孕产妇和儿童的全程保健管理,不断规范保健技术服务,提高保健服务质量。加强对各项工作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指导,及时提出工作建议,巩固提高妇幼保健各项数质量指标。

(二)孕产妇保健要继续以高危筛查为抓手,把孕产妇高危筛查管理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切实落实好每位孕妇初筛评和县级高危筛查。高危筛查要按保健常规把好质量关,及时发现危害健康因素,努力避免漏筛错筛现象发生。对筛出的高危孕妇做到及时报告或反馈,按分级管理原则落实工作责任,对重度高危继续实行县乡联管、专人负责、专案管理,认真落实追踪随访、转诊护送、定点分娩、接诊救治等措施,努力控制高危因素而致的不良后果。

(三)儿童保健要以体弱儿筛查为重点,注重发现健康问题和健康问题利用,提高儿保工作的吸引力和认同度。基层对筛出的体弱儿,要尽可能动员家长接受一次较为全面的复查,并按保健常规做好保健管理工作。要抓住小学入学需验《儿童健康档案》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抓好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工作。

四、面向农村基础,加强基层妇幼保健基础工作。

农村妇幼保健是整个工作的重点,也是影响全县妇幼卫生工作水平的主要因素,必须继续予以高度重视。

(一)由所领导全面负责基层妇幼保健的检查指导,对基层工作指导在人力、制度、分配等方面予以保障,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妇儿保科要根据现有人员相对稳定基层指导人员,负责具体的业务技术指导工作,对各乡镇卫生院的业务指导全年不少于4次。

(二)继续实行基层妇幼人员季会制度,以定期总结交流工作情况,布置各阶段工作任务。同时要进一步重视宗旨观念和责任意识引导,不断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扎实做好岗位工作。

(三)采取专题培训及以会代训等方式,对基层妇幼人员进行2次以上业务知识培训,重点培训高危孕妇筛查与管理、体弱儿筛查与矫治、孕产妇和儿童保健常规、产科并发症的处理等业务知识,不断提高她们的业务水平。

(四)第二季度对乡镇卫生院的产科质量进行一次调查指导,对产科质量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第四季度对基层孕产妇和儿童保健基础情况进行一次抽样调查,以分析妇幼保健工作面临的困难与薄弱环节,进一步完善工作措施。

(五)进一步完善与基层的业务联系机制,帮助基层拓展妇幼保健服务项目,提高基层妇幼保健服务的二个效益。同时要关心基层妇幼人员的工作和学习,尽力为基层提供服务,帮助基层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六)努力扩展农村妇女病查治覆盖面,按排5~6个乡镇卫生院开展妇女病查治工作,在人力、技术、物力等方面对乡镇卫生院的工作予以全力支持。按公共卫生服务的要求,争取在西屏镇农村开展妇女病查治,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

五、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高综合服务功能。

高度重视业务技术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改善服务条件,提高妇幼保健服务功能和服务质量是业务技术指导中心的职能得以发挥的前提。

(一)按责权相称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并实施所科二级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中层干部在管理、技术等方面的骨干作用,鼓励督促中层干部按制度履行好各自的职权与职责。根据行政业务工作实际情况,充实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重视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经常性督查,保证各项工作有章可依、有章必依,建立起制度化、人性化、规范化的具有生机活力的工作运行机制。

(二)继续在制度、经济等方面鼓励职工学习业务技术,不断优化学习环境,努力提高全员的业务素质。根据业务技术建设的需要,切实处理好工学关系,妥善安排业务人员参加对口专业的学习培训,争取安排1~2名业务人员到上级医疗保健机构临床进修。各科室也要根据各自的专业特点,经常性组织病案分析、业务交流等学习,进一步活跃学习氛围。

(三)注重发挥保健专业特色,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乳腺保健、男性生殖保健、儿童营养检测、计算机智力评价及生长发育评价等业务技术建设,力争取得良好的服务效益。

(四)积极争取政府支持的同时,要通过增收节支等途径筹措资金,努力改善医疗保健业务用房紧缺的状况,以适应保健业务发展的需要。年内计划按排10~12万元,用于购置便携式b超、电子阴道镜、电教设施等设备,不断提高服务能力。

(五)加强医疗保健质量管理,认真实施医疗保健质控方案,要求各科室对照质控方案相关内容每季进行一次自查,对存在的质量问题要认真剖析并及时改进,将服务质量与个人劳务奖金挂钩。单位质控小组将对各科质控方案落实情况组织经常性检查,其结果与科室的季度效益质量考核奖挂钩,把质量优劣作为劳务奖金的分配要素。

(六)通过各种途径与手段积极宣传自我、推销自我,不断提高社会知晓率与信任度,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工作环境,为自我发展打好社会基础。

六、重视经济核算,不断完善分配制度改革措施。

加强经济核算管理,实施成本效益核算制度,不断完善分配改革制度,是充分调动全所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一)全年业务总收入争取达到230万,药品收入的占比不超过50%。药品的采购与使用按质优、价廉、合法的要求,切实做到因需用药,尽力避免因医药费用较高而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财务既要按合理成本支出的要求,又要适应现行的财政管理体制,继续做好收支成本核算工作。各科室所的物资、必须填报采购计划,实行按需定人采购、定人保管、定人发放、并建立物资帐。各科室所需物资应定人填单领取,财务做好发放登记和数额统计,逐步实行成本核算。

卫生院病案管理制度范文第7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主线,以创建省中医药工作示范县为载体,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和作用,不断提高我县中医药服务水平,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

二)基本原则。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参与、统筹兼顾、共同提高,推进中医药在中医药服务机构、综合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全面发展;坚持继承优先、科学创新,既保持特色优势,又积极利用现代科技;坚持事业发展、产业联动,推动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协调发展。

二、主要目标

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年11月底,县基本落实全省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任务,并完成自查验收工作。此基础上由县创建省中医药工作示范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有关部门配合,年初向市申报创建全省中医药工作示范县验收报告,力争年底建成全省中医药工作示范县。

三、创建内容

一)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

1.政府出台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将中医药工作纳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政府年度工作目标,建立与下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共同推动中医药工作的协调机制,加强目标责任考核。制定我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2.县政府成立全省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领导小组,制定示范县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纳入政府年度工作计划,每年至少研究一次中医药工作,向相关部门分解发展中医药的工作任务,落实人、财、物等各项基础保障。

3.县卫生局有分管中医药工作的局长,设有中医药工作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干部。主管中医药工作的领导和专职干部熟悉中医药政策、中医药管理知识和我县的中医药工作情况。

4.中医药事业费实行财政预算单列。县级中医药投入占全县卫生总事业费不少于20%用于中医药基础条件建设、服务能力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中中医药服务项目经费比例不少于1/5

5.深化医改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

1)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中医科床位补助标准提高到同级综合人民医院床位补助标准的1.5倍。

2)将县级中医医疗机构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管理。乡镇卫生院必须设立中医科、村卫生所必须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3)医保经办部门严格落实城镇医保中医医院起付线降低一个档次,报销比例提高10%优惠政策。对定点医疗机构使用《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年版)中的甲类中成药、中药饮片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年版)中的中成药、中药饮片,为城乡居民诊治疾病所产生的费用按照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给予全额报销。将定点医疗机构自制生产、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并只在本院使用的院内中药制剂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用药范围,按照甲类药品给予报销。

4)新农合经办部门严格落实县级以上中医医院起付线降低30%报销比例提高20%优惠政策。对定点医疗机构使用《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年版)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年版)中的中成药、中药饮片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以治疗为目的基层实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和全省统一调剂使用的院内中药制剂,为城乡居民诊治疾病所产生的费用,分别在门诊和住院统筹资金中定给予全额报销。

5)根据疾病谱排序确定10个优势病种,编制中医药协定处方,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利用地产中药材和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由新农合全额报销工作覆盖率达到100%

6)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零差率销售工作覆盖率达到100%实施零差率销售工作中,对中药和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较多的社区和乡村卫生机构适当提高补偿标准。

7)公立医院改革中充分考虑中医药服务费用低廉的特点,科学合理增补中医药服务收费项目,适时调整中医药诊疗服务收费标准。

二)加强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

1.中医医院基本条件。

1)基础设施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要求,通过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

2)一级临床科室达到10个以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骨伤科、针灸科、推拿科、康复科为必备科室)市级中医医院一级临床科室达到15个以上(除中医科室外,ICU为必备科室)临床科室命名符合国家《关于规范中医医院医院与临床科室名称的通知》要求。

3)医院设备配置符合《中医医院设备配置标准》要求。县上还要积极为医疗机构配置中医诊疗设备。

4)中药房设置达到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要求,中药煎药室符合《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要求。

5)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从服务理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体现中医药文化的特点。

6)信息化建设达到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要求。

2.综合医院中医药基本条件。

1)设立中医药管理科并设有专职工作人员,门诊设立中医科和中药房,住院部设立不少于总床位数5%中医病床。

2)中医临床科室达到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要求。中药房设置达到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要求,中药煎药室符合《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要求。

3)将中医药内容纳入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基本指标和日常业务工作考核指标,建立西医临床科室中医药业务考核评价体系和工作促进激励机制。

3.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基本条件。

1)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置标准化中医科和中药房,装修装饰上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形成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

2)建成10个以上有中医药特色的乡镇卫生院,中医就诊人数占总就诊人数的1/3以上,中药收入占药品总收入的1/3以上,中医药收入占总收入的1/3以上。

3)建成1个有中医药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2个以上在当地有影响力的中医药优势病种。

4)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根据中医临床诊室设置情况配备中医诊疗设备,包括针灸治疗床、推拿治疗床、推拿治疗凳、针灸器具、火罐、TDP神灯、中药雾化吸入设备、刮痧板、电针仪、艾灸仪、智能通络治疗仪、颈腰椎牵引设备、中药熏蒸设备等。

5)中药房应配备中药饮片柜(药斗)药架(药品柜)调剂台、药戥、电子秤、消毒锅、标准筛等,中药饮片不少于300种并能提供煎药服务。

4.村卫生所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药基本条件。

1)村卫生所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配备电针仪、TDP神灯和中医治疗包(箱)内含针灸器具、刮痧板、罐具、艾条等)等中医诊疗设备。

2)所有村卫生所开展利用地产中药材和中医药适宜技术为农民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由新农合全额报销工作。

3)90%以上的村卫生所和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中药饮片不少于200种,村卫生所的中药饮片可由乡镇卫生院统一配送。

5.建立中医药业务对口帮扶与协作机制。积极争取市级中医医院与县级综合医院和县级中医医院建立业务帮扶合同,对综合医院进行中医药技术指导,对中医医院进行业务帮扶。

6.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中医药业务协作。县级中医医院设置基层指导科,安排专人负责,对乡村、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药业务指导。要组织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排专人负责,对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所开展中医药技术业务指导,定期对基层中医药人员进行培训。

三)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1.综合医院院内参加3个月以上西学中培训班学习人员占西医临床执业医师总数的60%以上。综合医院西医临床科室至少配备1名中医执业医师。

2.县中医医院院级领导班子中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60%中医类别医师占医师比例不低于60%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60%

3.积极开展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县卫生行政部门每年至少督导检查一次师承教育工作,强化日常监管,保质保量完成经省级有关部门批准备案的省、市、县、乡、村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任务,出师合格率达到90%以上。开展本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

4.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人员占医药人员总数比例不低于30%

5.100%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所至少有1名以中医为主或能运用中西医两法防病治病的乡村医生。

6.开展中医药人员和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有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1)有具体培训计划和措施,并注重培训的正规化、系统化,近3年县级中医医院、综合医院中医药人员,乡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均参加一次以上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培训率达到100%

2)开展《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培训,提高乡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中成药应用水平,临床类别医师和以西医为主的乡村医生培训率达到90%

四)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1.中医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

1)至少有2个市级以上或3个县级以上重点中医药专科(专病)

2)急诊科(室)具备常见危急重症的救治能力,常见危急重症救治成功率不低于80%

3)临床科室能够根据我县疾病谱科学规范制定并实施本科室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诊疗方案。定期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优化诊疗方案。本科室医师熟练掌握本专业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含中医诊疗技术操作及常用中药方剂等)熟练运用本科室中医临床诊疗方案。

4)中医非药物疗法人次占医院门诊总人次的比例不低于10%开展中医诊疗技术项目(以医疗服务收费项目计算)不少于60种。

5)住院病案甲级率达到90%中医处方书写符合《处方管理办法》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要求。病床使用率不低于95%平均住院日低于卫生部门公布的县内平均住院日。

6)积极使用中药饮片和全省统一调剂使用的院内中药制剂,门诊处方中,中药(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制剂)处方比例不低于60%中药饮片处方比例不低于30%常年应用的全省统一调剂使用的院内中药制剂不少于20种。

2.提高综合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

1)门诊至少设立1个中医综合诊室,开展中药饮片、中成药、针灸、推拿等不少于4种的中医药服务。

2)中医临床科室门诊日均中药饮片处方数和中医非药物疗法人次占本科室门诊人次比例不低于70%中医临床科室日均门诊人次占全院日均门诊人次比例不低于5%中医病房病床使用率不低于80%

3)每个西医临床科室至少有1个中医优势病种或2个病种的中医优势治疗环节,严格执行有关中医药诊疗规范,治疗过程能体现辨证施治。

4)建立并完善中医临床科室与西医临床科室的会诊、转诊制度以及体现中医药特色的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平均全院西医临床科室申请中医会诊次数不少于每月10次。申请中医会诊的西医临床科室占全院西医临床科室的比例不小于80%要在急诊科、ICU开展中西医结合急救工作。

5)中医药管理科对全院临床科室中医药服务比例、中药使用比例、中医药特色三级医师查房、中医医师会诊、中医非药物疗法、康复治疗人次等中医药服务内容建立考核体系,有考核分析记录,有改进建议,有激励措施。

3.提高乡村和社区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

1)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站能提供基本的中医医疗服务,门诊、病房、出诊、家庭病床等工作中运用中医理论辨证论治处理常见病、多发病。

2)有中医药特色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充分结合当地疾病谱排序,至少确立3个以上重点发展的中医优势病种。优势病种的门诊中医处方(包括中药饮片、中成药和中医非药物疗法)比例不低于80%

3)一般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门诊中医处方(包括中药饮片、中成药和中医非药物疗法)数占全院处方总数比例不低于30%

4)村卫生所利用地产中药材和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处方数占处方总数比例不低于50%

4.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1)县级中医医院设立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有专门的示教室,配置视频会议系统、录音录像等设施设备,制定完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制度,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有5名、每个村卫生所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有1名医生接受不少于30学时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

2)投入专项工作经费,为基层配备必要的中医药适宜技术设备,配备的必要设备不少于5种。

3)建立县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师资队伍,并以师资为主要成员成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专家指导组,建立长效的业务指导机制。

4)分层分类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

①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一册系列丛书,重点向基层临床类别医师和以西医为主的乡村医生推广临床简易、安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中成药合理应用知识。

②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二册系列丛书,重点向基层中医类别医师和以中医为主的乡村医生推广针灸、刮痧、拔罐、敷贴、推拿、熏洗、耳压、蜡疗等临床常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

③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三册系列丛书,重点向县中医医院中医类别医师推广平衡针、铍针等中医药新技术。

5.积极开展中医药康复服务。

县级综合医院开展中医药康复服务。县级中医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能应用中医药康复手段,结合现疗方法,对中风后遗症、肢残、骨科术后功能障碍等疾病进行康复治疗。

五)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

1.健全中医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1)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妇幼保健院成立中医科,配备中医药人员,研究运用中医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方法与途径,提高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

2)卫生监督所成立中医药监督科,负责监督检查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对中医药法律法规、有关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考核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医药工作量,净化中医药服务市场。

3)县级中医医院设立中医预防保健科室(治未病中心)按照《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要求,积极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并对基层中医预防保健工作进行指导。

2.居民健康档案建立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开展中医体质辨识服务,根据居民不同体质开展健康指导,居民健康档案记录中中医药内容不少于30%

3.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运用中医药理论知识,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运动锻炼等方面,对城乡居民开展养生保健知识宣教等中医药健康教育覆盖率达到90%以上。

1)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提供中医药健康教育资料。每年提供不少于10种有中医药内容的文字资料,播放不少于2种有中医药内容的音像资料。

2)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设有固定的中医药健康教育宣传栏,每年至少有4次中医药健康教育宣传内容。

3)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每半年至少开展1次公众健康中医药咨询活动,每年至少举办4次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引导城乡居民学习和掌握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和方法。

4)每个村卫生所采取多种形式举办中医药预防保健科普宣传,每年不少于4次。

4.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妇幼保健院积极运用中医药知识和方法(包括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产后康复等)开展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等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以及孕期、产褥期、哺乳期保健等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

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够针对老年人、妇女、儿童以及亚健康人群等重点人群制定中医药保健方案,指导开展具有中医药特色的食疗药膳、情志调摄、运动功法、体质调养等养生保健活动。

6.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运用中医药知识和方法,开展不少于5种慢性病(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慢性支气管炎、肿瘤、骨关节病等)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中医药干预。

7.卫生行政部门应将中医药纳入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体系,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积极参与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并及时总结中医药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的工作经验与成果。

六)促进中医中药的协调发展。

1.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陇药产业发展的意见》制定并出台当地的实施方案,投入一定资金,扶持地方中药产业健康发展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积极开展当地中药资源调查,择优确定符合地方工作实际的优良中药材品种,研究制定并积极推广道地大宗中药材的人工种植和加工技术规范。

3.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有关机构以道地中药材为主要原材料,研发院内中药制剂、中药新药、保健产品、日化用品和中间提取物。

4.支持有关企业研发中医诊疗新设备,并积极引导我县医疗机构优先使用省级招标目录中的地产药品和医疗器械。

5.集中农林、旅游、中医药等部门的资源和力量,建设以中医药文化资源为题材的生态旅游区,积极建设中医药博物馆和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新闻出版和广电部门能够以艺术形势传播中医药文化,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

七)提高中医药服务满意率和知晓率。

城乡居民中医药常识科学知晓率不低于90%对当地能够提供的中医药服务内容知晓率不低于85%对中医药服务满意率不低于90%辖区内的中医药人员对中医药相关政策知晓率不低于95%

四、职能分工

发改局:积极争取项目,统筹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单位严格落实在深化医改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

卫生局:作为创建工作的主要实施部门,要对中医药工作实行统一规划,经常性开展对创建工作的督促、指导、检查和考核;配合财政部门做好创建经费的测算工作。

财政局: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中医药事业费实行财政预算单列,县级中医药投入占全县卫生总事业费不少于20%用于中医药基础条件建设、服务能力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中中医药服务项目经费比例不少于1/5要保证中医事业费和各项专项经费及创建经费及时到位。

人社局:优先解决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及人才引进工作,落实中医药工作管理机构负责人待遇。

工信局:按照《关于加快陇药产业发展的意见》制定并出台我县的实施方案,促进地方中药产业健康发展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教育局:学校宣传中医药文化,努力提高老师、学生中医药常识科学知晓率。

农牧局:集中林业、旅游、中医药等部门的资源和力量,建设以中医药文化资源为题材的生态旅游区,积极建设中医药博物馆和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林业局:积极开展我县中药资源调查,择优确定符合地方工作实际的优良中药材品种,研究制定并积极推广道地大宗中药材的人工种植和加工技术规范。

药监局: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有关机构以我县中药材为主要原材料,研发院内中药制剂、中药新药、保健产品、日化用品和中间提取物。

文体局:以艺术形势传播中医药文化,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

广电局:积极宣传中医药文化,努力提高城乡居民中医药常识科学知晓率。

五、实施方法和步骤

一)宣传动员阶段:由县政府召开创建动员大会,进行动员部署,营造创建氛围,研究制定创建具体工作方案。

二)自查评估阶段:对照《省中医药先进和示范市(州)县(市、区)建设标准》进行自查评估和经验总结,形成书面申报材料,积极创建全省(农村)中医药工作示范县。

三)巩固提高阶段:积极总结工作经验,全力巩固创建成果,完成全省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建设任务,建成全省中医药工作示范县。

四)建设验收阶段:由县创建省中医药工作示范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有关部门配合,完成全省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申报工作。进一步对照标准,查漏补缺,全力完成各项建设任务,顺利通过省上评审验收。

六、保障措施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县政府成立由分管县长任组长,卫生局局长为副组长,发改、财政、人社、工信、教育、农牧、林业、食药、文体广电等部门为成员的创建省中医药工作示范县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强对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领导,把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中医药事业发展。县上每年将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创建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向相关部门分解发展中医药的工作任务,落实人、财、物等各项基础保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卫生局,负责创建省中医药工作示范县日常事务工作。

二)密切配合,协同实施。各有关部门要相互协作,严格执行创建内容,共同推进创建工作,要根据各自职责分工,制订具体的工作计划,认真落实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各项保障措施,共同推进中医中药协调发展。

三)完善网络,全面监管。卫生部门要转变管理职能,实行中医药工作全行业管理。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工作管理机构的职能,制定中医药事业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要建立和完善中医医疗机构、中医从业人员的行业准入制度,依法加强对各级各类中医服务机构和中医医疗行为的管理和监督,不断完善中医药行业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承担中医药工作的业务指导与检查。

卫生院病案管理制度范文第8篇

关键词:医联体;远程医疗;资源共享;分级诊疗

Abstract:This article is mainly on the analysis of Guangzhou city based on remote medical system construction situation of population health information platform,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conjoined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proposed telemedicine solutions based on conjoined, remote medical service application mode of the conjoined, sharing quality resources to promote regional medical conjoined institutions, the formation of a new hierarch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ode serious illness in the hospital, minor illness into the community, so as to promote the masses to solve difficult and expensive problem.

Key words:Regional Medical Associations; Telemedicine; Resource Sharing; Tiered Medical Services

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引导医疗机构面向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开展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等远程医疗服务”[1]。远程医疗契合当前医疗模式转变,能够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未来医疗模式更加强调提高医疗质量、减缓医疗成本增长、改善病人和群众的健康状况水平,而远程医疗是发挥作用的一个关键因素。

近年来广州市启动了北部山区医疗帮扶、偏远地区卫生对口帮扶等项目,旨在借力广州在医疗设备、医疗技术、医疗人才和项目资金等方面的优势,促进北部山区、偏远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按照广州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意见》1+3政策文件和市医改工作部署,广州市于2014年正式启动区域医疗联合体建设工作。医联体建设要整合大量的医疗资源,要实现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和带动基层医疗发展,远程医疗应用能够帮助医联体探索“急慢分治、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全新模式[1],实现优势资源纵向流动,建立分级诊疗,重新构建医疗体系,平衡医疗资源和患者分布,大力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解决偏远地区群众看病就医问题。

1 设计方案

1.1建设目标 广州市区域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基于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构建,旨在通过广州市卫生专网为联网大型医院、中型机构以及基层医院提供远程诊断、远程会诊及双向转诊、远程护理、远程教育、远程预约、远程资源共享等服务,从而充分利用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提升基层医疗水平,促进了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和医疗服务均等化。同时,为实现远程医疗应用系统的应用和落地,制定了配套的远程医疗业务规范,指导区域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切实加强及规范了远程医疗的管理。目前,广州市以医联体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和推广远程医疗服务系统,探讨医联体下的远程医疗服务应用模式。

1.2系统架构 项目建设按照国家、广东省及广州市对区域卫生信息化及医联体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依托广州市现有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结合区域实际需求,做好医联体信息化顶层设计及信息资源统筹规划,统一医联体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明确医联体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目标和任务。运用不同机制和措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推进,促进医联体信息化工作协调发展。系统总体架构,见图1。

1.3配套标准规范 广州市区域医联体信息化各类应用系统和广州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连接,可以采用市级平台的相关标准规范,如:数据标准规范、数据交换标准规范、数据存储及调用规范等,甚至可以让医联体成员机构直接使用市级平台提供的相关功能组件,如:注册服务、交换服务等。

1.3.1管理机构职责 市卫计委负责市级远程会诊中心以及专家库的建立、运作与管理,负责对全市医疗资源分布的优化提出可行性建议;区卫计委负责辖区内远程会诊的组织协调、监督管理,负责区内远程会诊业务的指导及考核;具有提供远程会诊资质的医疗机构负责本院远程会诊设备的维护以及专家的管理,指定联系人负责对外院的会诊邀请进行审核并协调院内会诊资源。

1.3.2远程医疗业务的开展原则 ①坚持临床诊治需要的原则。遵守医疗法律法规和诊疗规范,合理诊治,根据病情需要实施远程会诊,确保医疗安全。②坚持规范会诊的原则。加强宣传教育,按照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在规定的范围内实施会诊。③会诊医疗机构所出具的会诊报告仅作为邀请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参考。

1.3.3业务审核规则 邀请医疗机构需对患者的会诊申请的完整性及合理性进行审核,对于不完整的会诊申请需返回原申请医生进行修改;对于不合理的会诊申请予以驳回,并通知患者本人;通过审核的会诊申请单将发送给会诊医疗机构。会诊医疗机构接到会诊邀请后,在不影响原正常业务工作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会诊医疗机构联系人应当及时安排医师进行远程会诊。会诊影响正常业务工作但存在特殊需要的情况下,应当经会诊医疗机构负责人批准。

2 远程医疗服务应用模式

Y合目前医联体建设的要求,以医联体为枢纽实现信息共享,通过医联体内重点专科对口扶持、业务指导和远程会诊机制,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为居民群众提供分级、连续、节约、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本文重点探讨医联体下的远程医疗服务应用模式,主要包括:

2.1远程会诊 广州市医联体信息化建设中,医联体成员机构之间的院际会诊,是区域医联体医疗资源更合理使用的重要保障,也是广州市医疗卫生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患者都希望能到三级医院接受专家的治疗,造成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患者纷纷流入市、省级医院,加重了市、省级医院的负担,造成床位紧张、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情况。

远程会诊系统主要包括数据交换平台、视频会议子系统、会诊管理子系统三大部分[2]。其中数据交换平台用于传输各种信息。包括采用影像信息和非影像信息。采集影像信息是指通过影像采集设备,将患者有诊断价值的如CT片、ECT片、MRI片、X光片等医学影像文件采集下来,并以DICOM协议或其它协议进行网络传输。采集非影像信息是指把患者以往的非影像信息,如处方、医嘱、检验检查报告单、住院病案、出院小结等采集到中心端或传送到会诊医院。会诊开始前,数据交换平台将患者的基本医疗信息情况(如既往病史、入院原因、各种检验及化验的结果、初步诊断结果、治疗结果及患者医学影像图片等资料)发送到专家所在的医院。在会诊时间,专家可随时调阅的患者的医疗信息情况资料,为远程咨询会诊专家提供诊断依据。会诊结束时,由专家给出书面的诊断意见和治疗方案,并通过资料采集或传递功能把专家的诊断意见和治疗方案等信息传入中心端。

2.2转诊预约 实现双向转诊预约可以合理利用区域卫生资源,有效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积极发挥广州市卫生局所下辖的市级医院在人才、技术及设备等方面的优势,同时充分利用广州市各社区医院的服务功能和网点资源,促使基本医疗逐步下沉社区,社区群众危重病、疑难病的救治到大型医院,缓解居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3]。跨医院转诊将综合解决转诊业务管理、转诊临床信息共享、医生间和医患间信息交流及转诊相关医疗资源管理的问题。

2.3远程监护 远程监护技术是近年来远程医疗中的一个研究热点,也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欧美各国一直致力于对远程监护的研究,我国近年来也开始推动其发展。远程监护系统一般包括三个部分:监护中心、远端监护设备和联系两者的通信网络。监护中心可以位于急救中心、社区医院、中心医院或其它医护人员集中的场所,其功能为接收远端监护设备传送的医学信息,为远地患者提供多种医疗服务。连接远端监护设备和监护中心的通信方式主要包括:程控电话(PSTN)、交互电视、综合服务数字网(ISDN)、非对称数字用户线环路(ASDL)、光纤网(ATM)、微波通信、卫星通信、无线蜂窝通信(移动电话GSM)等。远程监护的支撑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医学遥测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信息学等多个方面。

2.4远程科教 远程科教是通过远程通讯网络提供教育材料,根据医学远程教育的要求,支持文档和图像共享的视频会议系统,系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点对点或点对面的通讯,并具备在线讨论及离线继续教育等功能。在远程会诊中学习、在远程培训中学习、在专家指导下的实践中提高自我,通过再学习、再实践、再提高,使经验、知识积少成多,从而使花山医院的重点科室能力增强,使较弱的基层科室能力建设得到明显提高。

由于能够经常与优秀的医学专家进行互动沟通,医技、临床等相互关联、紧密配合的各科室医生能够在知识、经验、技能方面都得到提高,医院内部的综合能力将得到提升。原先不认识的疾病、诊断不清的疾病、不会治的疾病能够得到较好解决,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医患矛盾、缓和医生们因不能得到更多学习机会而形成的对医院的不满情绪、增强医生们救治疑难、危重病人的信心,提升医生们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安心工作,潜心钻研诊疗技术,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从整体上提高医院的诊疗水平。

2.5区域辅助检查应用(区域PACS模式,区域检验、区域心电)

2.5.1区域PACS中心 从全市放射信息整体化出发,为区域内放射数据提供符合国际国内标准的信息输入和输出接口,对区域内各医疗机构的放射数据集中管理[3]。并依托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通过标准规范逐步整合区域影像诊断资源,消除卫生领域影像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信息孤岛”现象,统一构建医联体范围内影像数据共享和业务联动的平台,全面提升医联体内的影像诊断水平。

2.5.2区域检验中心 在建成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基础上,通过对全市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资源整合,建成覆盖全市医疗机构的区域临床检验中心,该中心可以实现检验数据全市共享,检验仪器全市共享,有效开展临检质控。检验标本由物流统一上门收取,检验结果通过信息平台实时回传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时可以在全市任何一家医院的医生工作站进行调阅,实现医联体内检验资源共享。区域检验系统的建设可以极大地提高临床检验质量,避免了重复检查,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

2.5.3区域心电中心 整个区域心电诊断系统的架构由区域心电信息服务平台、医院、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移动方案(救护车或上门随诊)构成,各点之间通过区域的高速医疗专网和3G网络(仅在区域中心部署3G网络接入点)进行连接[4]。区域心电信息服务平台接入市级区域卫生信息服务平台,成为该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区域心电信息系统的建设实现全区域范围内的心电协同诊断服务,包括: ①心电诊断服务:针对一些配备心电图机,但缺乏专业的心电诊断医生的医疗机构(如社区卫生服务站),可通过区域心电诊断系统,将心电图自动上传至服务平台,由上级医疗机构心电诊断,给出专业的心电图分析报告,服务平台将诊断结果回传给基层医疗机构。②心电远程会诊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基层医院有疑难病症可以向上级医院提出会诊申请,并把心电图信息上传区域中心,上级医院可以使用此系统提供会诊服务。③患者心电报告共享服务:数据中心可与所有医疗机构内部的心电信息系统集成,患者在区域内任何一家医疗机构(社区服务站、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或医院)做的心电报告都可通过数据中心实现共享,方便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心脏既往病史,减少重复检查,给出更具准确的心血管疾病治疗方案。

3 结论

医疗机构间远程医疗系统能与区域内其他数字医疗系统整合在一起进行协同工作,同时要具备适应性强的特点,既可以满足目前医联体信息化需求,在两三家医院之间先进行小规模试点互连进行会诊,也可以由市卫计委统一部署,在全市范围内组建大规模的远程医疗应用,同时也可以通过广州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获取市以外其他省市区域远程医疗资源,开展更广领域的会诊[5]。未来将继续探讨和推广上下联动的医疗联合体制机制,以大型公立医院的技术力量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和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吕键.论深化医改进程中分级诊疗体系的完善[J].中国医院管理,2014,06:1-3.

[2]叶志前,唐保昌,刘进,等.基于B/S模式的远程影像会诊系统设计和开发[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8,02:120-123.

[3]陈小康,戴春林,鞠鑫.基于混合架构模式的区域医疗影像信息平台技术分析[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3,04:325-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