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果树种植栽培技术

果树种植栽培技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果树种植栽培技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果树种植栽培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保护地;果树栽培;误区;对策

中图分类号:S6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230187

1保护地果树栽培存在的误区

1.1盲目追求果树的快速生长

种植者为了让果品尽快上市销售,没有遵循果树正常的生长规律,过于提前的进行棚内升温,这使得果树的发育状况参差不齐,容易出现花芽干枯以及花芽坐果率不高的情况。过早升高棚内温度,也使得果树不能得到必要的休眠,且果树的根茎与树枝生长温度不相协调,这直接影响到果树种植的产量,也降低了种植者的经济效益。

1.2盲目选择树种

很多种植者对市场环境和栽培技术不了解,在选择果树品种时有很强的盲目性,也存在脱离实际,过于片面化追求新品种的情况。树种选择不当,就会导致果树与保护地的土壤环境不适应,无法良好生长,或者收获的果品与市场需求不适应,丧失市场竞争力,无法实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

1.3果树栽培棚室结构不合理

比如棚室搭建过矮,果树生长空间不够,且不能进行良好的通风换气;比如棚室透光性差,果树不能进行良好的光合作用,成长缓慢,结果率低,且果品质量不高。

1.4依赖于药品催熟

大多数种植者为了快速催熟果实,获取更多经济效益,使用pp333、赤霉素、乙烯利等药品促进果树生长,药品的过多使用降低了果品质量,对消费者健康带来不好的影响,长久来说,不利于保护地果树栽培的可持续发展。果树结果的关键点是授粉,授粉树的合理安置也是果树栽培需要考虑的要素之一。

2解决对策

2.1光照条件的改善

对果树栽培设施进行优化,提高棚内透光性,优化棚内空间结构,以利于果树生长保护地栽培果树。果树栽培棚室的科学结构是:棚高3m左右,棚肩1.2m左右,棚室内应在地面铺设具有折光效果的反光膜;棚室内温度应保持在6~28℃;棚室内湿度应保持在55%~80%,并且应该每天开棚通风,保障棚室内的CO2含量,以利于果树进行光合作用。

2.2科学选择果树种苗

比如早熟果品可以尽量选择休眠较短、生长期短的树种:丽春油桃,金太阳杏、早茉莉葡萄以及早樱桃等,既与保护地果树栽培环境相适应,又与市场需求相适应,能有效的实现经济效益。

2.3地面升温与保温

棚室搭建完成后,应对室内地温进行提升再关棚,可以选用的方法有:草毡铺盖法,在棚室外周预先挖出沟道,大约宽45cm、高50cm,在沟道中用草毡进行铺盖填充,这样可以阻拦室内热温让外部传递,以此达到地面升温、保温的效果。

2.4加强果树温室栽培的管理

夏季管理:要及时对果树进行修剪,这是提高果树结果率的关键。将残枝老枝进行清理,为结果的枝梢保留充足的生长空间,避免对树叶造成损伤。冬季管理:要及时在有太阳时开棚,拉开所铺盖的草毡,让果树进行及时的光合作用;盖毡关棚的时间也不应太晚,最好是在仍有日光的情况下完成。

2.5提高果树结果质量

控制催熟性药品的使用情况,尽量采用非化学式的方式来优化果树种植,包括土壤优化、修剪等手段。在防虫害方面,要了解每一果树品种可能会出现的病症,提前进行预防,适当使用药品喷雾进行防治。在施肥管理上,增加有机肥料的使用,并进行科学施肥,切记盲目多量施肥,要根据果树生长的每一阶段有控制的用肥,以西瓜为例:瓜苗生长阶段应浇水并施沃地宝底肥约5000g,长蔓阶段应施约5000g磷酸二氢钾,幼果退毛阶段应施高钾型水溶肥80kg左右。

2.6适当增加密度,提高产量

适当增加密度是提高棚内种植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只要充分优化棚室各项性能,在光照利用率充足的情况下,密植的效果就能有效发挥。在增加种植密度时一定要科学合理,应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与种植品种特征,应该及时修剪,并不断的学习,优化种植技术,如不然,不科学的密种也会减少地果树的产量。

3结束语

保护地有其环境的特殊性,在进行果树栽培时,必须深入了解保护地的环境特征,因地制宜,优化栽培技术,实现科学种植。应该充分重视果树的产果质量,不能盲目追求量的增加,而是应该不断总结经验,进行良好的种植管理,提升果品质量,保障保护地果树栽培的长远发展,充分发挥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赵丹.保护地果树栽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农业信息(上半月),2012.

[2]谢长荣.保护地果树栽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农业科技通讯,2011.

[3]王文生.保护地果树栽培的几点建议[J].现代农业,2012.

果树种植栽培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苹果;栽培技术;分析探讨

苹果树在生长过程中也会出现许多问题,所以要科学进行苹果树的种植改良,培育出高品质高产量的苹果树,为未来的苹果树种植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苹果树的生长

苹果树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不高,在贫瘠的土壤中也能生长,适应能力比其他果树高。在我国陕北一带种植的苹果树较多,因为其土壤成分较好,内含适合苹果树生长的沙质土壤,最适合苹果生长,因此能够生长出质量高的苹果,产量当然也超过其它地区。苹果对生长条件要求较低,除了土壤之外,它只需要白天充足的日照,在光照条件下,除了可以使O果树生长的更茂盛,直到开花、结果之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苹果通过大面积的日照,苹果的糖分含量也能升高,从而提高苹果的生长质量,成熟的果实也更加甜脆。

二、苹果树的高产栽培

1.育苗

首先,我们要根据苹果树的生长特点进行大苗繁育工作。在此之前,要建造苹果树的繁育苗圃,在栽苗时还要注意苗与苗之间的距离,把握好间距,不可过于稀疏也不可过密,然后将培育好的树苗进行移栽。为了使苹果树的生长环境不过于单一,使土壤肥力增强,还要种植一些农作物,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大豆、玉米等作物,因为这类农作物与苹果树的种植环境相对一致,这样既可以提高苹果的质量与产量,其他的农作物也可以进行售卖,提高农民收入。

2.修剪

作为高产栽培的主要方法,苹果树的修剪工作不容小觑。苹果树在生长过程中扩冠期会肆意的生长,为了使苹果树树枝的分布更加均匀合理,使苹果生长质量更高,往往要对涨势不好的部分进行修剪。但要注意的是在苹果树已经结果以后,要减少对其修剪的次数,防止对苹果造成损坏。为确保果树不被损伤,休眠期时也要注意修剪方法。一般情况下,为了加快苹果树的开花结果,可以在其生长时进行拉枝。但要注意拉枝的时间,一般在每年开春的四月。

3.管理

苹果树的管理也非常重要,每年的秋冬时节最为干燥,土地水分不充足,为防止幼苗因此受到损害,可以通过将土地深翻,并且灌入充足的水作为幼苗的生存保障。在这里要注意翻深深度不易过高,保持在0.5米左右即可。另外可以适当给土地增加一些肥料,以便提高土地的质量与肥力,这里注意施肥要选择有机种类。时间最好在果树长成的中后期,适当的多加一些磷肥和钾肥,而氮肥则可以适度减少,这样土壤肥力度会达到一个峰值,果树长得更健康。这里要注意的是,以氮肥为主的时期一般多为刚要开花时,而处于开花期时,所使用的肥料量的多少要合理控制,以免落果严重。

4.矮化

因为对于苹果树照顾的过于细致,土壤太过肥沃,以致苹果树的枝叶过度茂盛,再加上光照强度过于充分,使得无论是树枝还是苹果都肆意妄为的生长,这看起来貌似丰收,实则恰恰相反,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决,长此以往,则会使果树极不健康。因此,要及时的进行果树矮化,目的是为了做好果树通风工作,阳光也能更加均匀的分布,以此结出高质量、高甜度的苹果。若该地区的水肥质量相对较好,就可以采用低矮密植的栽培技术,将树的形状修剪为纺锤形,确保整个树体处于一种相对均匀的状态,对果树周边的枝条与树叶及时进行修剪,确保果树内部的枝叶、树干以及果实都可以得到阳光的普照。

5.防治

果树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苹果的质量与产量。所以要在幼苗期就注意果树健康状况,最常见的就是患轮纹病。所以为了不影响果树的生长甚至寿命,要对其进行喷洒农药处理,第一次在落花十五天就可以,之后二十天一次即可。另外就是防老鼠,可用盐水掺入白石灰刷在树根部,尤其是在冬天,对老鼠的防治十分有效,还能起到御寒的作用。

6.严控

苹果树虽然能在恶劣环境下生长,但为了保证果实质量,在生长培育过程中要严格施肥并对种类和用量进行严格把关。一般来讲,有机肥的使用较多,因为其效果最佳,一般为动物粪便,可以有效地促进开花。施肥方法一般为环沟状,绕树一周进行挖沟,将混合好的肥料撒入其中,并进行掩埋,另外要注意浇水,以促进苹果树的良好成长。

三、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对苹果树的栽培技术也在不断革新,苹果产量也在逐年递增。这不仅让农民体会到丰收的喜悦,也证明了我国的果树植物种植栽培技术的发展不断向前,对苹果树的种植技术还应进行更好地探索创新,为以后的技术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在果树种植方面开辟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果树种植栽培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保护地果树果树栽培果树种植种植业经济

保护地果树栽培是随着现代育种技术不断推进和发展而出现的,这种果树栽培不仅以其超时令的特点丰富了现代人们饮食结构,如油桃、大樱桃的栽培,使四季果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而且,保护地栽培的出现大大推动了果树种植业的发展,给农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带来了农业经济效益的较大提高。然而,在保护地果树带来较大收益的同时,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解决保护地果树栽培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推动保护地果树种植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致富,逐渐成为了现阶段农业发展的主要内容。

一、目前保护地果树栽培存在的问题

1.栽培设施过于简陋,树体种植不科学

在现阶段的保护地果树栽培中,由于不具备相应的规模化和产业化,使得栽培设施不合理,大部分存在栽培场所的棚体过低,使种植的树种生长过矮,不能充分利用空间,得不到自由生长,而且由于空间原因,存在栽培的密度过大,树体和树体之间间隔太小,不利于生长,再有就是普遍存在种植棚通风条件不好,影响正常生长,不利于果品质量和数量上的提高。

2.棚膜的选择不合理,栽培设施光照不足

光照对植物的生长是十分重要的条件,而由于保护地果树栽培的相应标准和技术不到位,在棚膜的选择上,往往由于经济因素选择质量差,透光性不好,甚至是旧的棚膜。导致栽培棚内的光照不足,使果树的光合作用不能充分进行,导致果树的生长周期异常,影响果实的正常成熟和果树正常生长,进而影响了果品的产量和质量。

3.在树种的选择上不科学

由于对适应保护地栽培的果树树种不够了解,所以在栽培树种的选择上往往出现不合理的现象,对于相应果树生长所需要的光照及温度、湿度,还有相关的种植技术都掌握不足,所以出现果民自己盲目种植,导致耗时栽培却得不到相应收益,严重亏损。

4.对栽培棚内的温度变化和调剂掌握不足

保护地果树种植的重点就在于棚内温度和光照,由于现阶段的保护地果树栽培都是面向市场,所以一些果民为了使果品的提前进入市场,在栽培过程中过早升温,违背了果树的正常生长规律,升温过快,使地表温度和棚内温度不和谐,果树的根系等不到有效生长,导致果树正常休眠中需冷量不足,结果出现成果率过低,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

5.栽培过程中植物调节剂使用不合理

运用植物调节剂历来是果树种植的重要工作,许多果农为了使果品提早走入市场,在栽培过程中使用如乙烯利等促进生长的植物调节剂,然而由于在栽培过程中,植物调节剂使用过多,使保护地果树的成果率严重下降,如此一来,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亏损,而且过多的使用植物调节剂,果品本身也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较大危害。

二、推动保护地果树栽培的对策

针对上述保护地果树栽培中存在的众多问题,如何推动保护地果树栽培,带动果树种植业的产业发展,增加农业的经济效益,日益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内容,因此,面对保护地果树栽培中存在问题,积极提出应对方案和对策,是果树种植中的首要内容。

1.完善果树栽培的设施和条件

针对现阶段保护地果树栽培的设施过于简陋问题,建造一个设施完善,结构合理,具有良好透光强度、合理的温度调节、利于保护地树种生长的栽培环境,科学地掌握相应树种的日光条件,合理设计栽培温室的高度和墙面厚度,保证果树在温室内能够充足地生长,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保持充足的温湿度和透光度,以及良好的通风性。这样,不仅使果树栽培有较高的成果率,而且果品的质量上也会有较大提高,从而增加了果民的经济效益。

2.加强对保护地果树栽培的管理工作

日照作为果树生长至关重要的条件,充分合理的光照,是果树成果率和食物成熟的根本保证,由于保护地果树的反时令性,冬季日照的时间短,温度低,所以在冬季阶段对果树栽培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冬季时,对于温室棚的草毡要及时、适时的进行揭盖和覆盖,既要保证果树有充足的光照,使光合作用有效进行,还要保证温室内部的温度,维持果树的正常生长,提高光能的利用效率,避免雨雪、寒冷空气,因此有效掌握草毡的揭盖时间,对保护地果树栽培有重要作用。

3.科学合理地选择树种种植

在保护地果树树种的选择上,一定要对事前的树种生长情况和果品的市场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树种种植,例如想过早投入市场的需要选择冷量小的树种种植,这样可以适当的通过升温促进成熟。还可以选择果实成熟周期短的树种种植,如油桃种类中的丽春。

4.合理调节温室内部的升降温时间和速度

保护地果树种植主要就是以温室内部问题调节来达到果树的特殊生长,因此依据栽培树种的生长规律,对温室内部的温度合理的调节,是保护地果树栽培的重点内容,通过合理的时间计算,保证树种获得充足的温度,保证树种的良好生长。

三、总结

综上所述,现阶段保护地果树栽培存在问题,但是作为果树种植业的重要内容,保护地果树的栽培是果树种植业走向产业化的主要发展内容,因此,面对保护地果树栽培的种种问题和误区,采取科学合理的果树栽培方式,了解树种生长特性,对温室环境做出科学合理的调整,维持充足日照等植物生长条件,保证果树的正常生长,从而使国民增加经济收入,农业获得充足发展。

参考文献:

[1]谢长荣.保护地果树栽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农业科技通讯,2011,(02).

[2]贾生平.保护地果树二氧化碳调控技术[J].农业与技术,2006,(03).

[3]王红辉.“京秀”葡萄保护地栽培技术要点[J].中国林副特产,2007,(04).

果树种植栽培技术范文第4篇

1.1 果品业现状 建国以来,我省果树发展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六十年代中期,主要发展的是苹果、梨等;第二次是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中期,以苹果、梨、桃、红枣、板栗等为主;第三次是九十年代初期,果树生产得到全面发展,面积、产量、产值急剧增长。

我省地处北纬38度线周围,发展果树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现有果树树种103个,主要栽培有苹果、梨、红枣、板栗、桃、杏、葡萄、柿子、核桃、山楂等十多种,以苹果、梨、红枣、板栗为主。河北鸭梨、雪花梨、京东板栗、沧州金丝小枣、赞皇大枣、阜平大枣、保定磨盘柿、宣化牛奶葡萄、深州蜜桃、涿鹿杏扁、黄骅冬枣等在市场上久负盛誉,驰名中外。我省生产的梨、苹果、桃、板栗、红枣等大宗果品,以省外销售较多,约占其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流通主体是近2000个民营的一体化组织和数万个个体商贩。国内销售以南方市场和城镇市场为主,约占总销量的75%。据调查,1998年我省为京、津市场提供果品3亿公斤,约占其外调果品的40%。国外销售以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为主,欧美及中东市场较少。

1.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果品质量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名牌精品较少,果品市场占有率不高。(2)树种、品种结构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一是水果面积偏大,优种干果面积偏小;名特稀果品、时令果品、错季果品等面积和产量相对不足;苹果、梨、桃等主要树种的早、中、晚熟品种比例与市场的需求不相适应。二是新品种的选育、引进力度不够,适合市场需求和我省省情的更新换代品种、特别是加工品种不足。(3)果品产业化程度较低,龙头企业和组织较少,产业链的联接十分脆弱,信息尚不灵通,组织程度较低;果品贮运设施等落后,果品加工量小,果品精深加工附加值较低,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果品市场体系不健全,有场无市和有市无场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观。(4)部分果树立地条件较差;农业特产税返还果树生产少,果树经费严重不足;管理机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急需健全和改进。总的看,目前我省果品状况是总量不足,特别是干果和名特优新果品、时令果品、错季果品不足,与局部大路果品相对性、结构性、低质性过剩同时存在。

2 果树种植技术对策

2.1 选址 果树种植要选择在远离污染源的地方建园。

2.2 肥料施用种类 生产绿色安全果品主要使用的肥料,一类是农家肥、绿肥及未污染的饼肥。农家肥中厩肥、牛羊粪、鸡粪、人粪尿、秸秆生物肥等需经腐熟施用;果园绿肥如苜蓿、草木樨、沙打旺、小冠花、三叶草、田菁等禾本科草类,是改良土壤、维持生态平衡、清洁又安全的肥料。另一类肥料是非化学合成的商品肥。如腐植酸、微生物肥料等。对允许限量使用的化学肥料,如尿素、硫酸钾、磷酸二氢钾,应与有机肥配合使用,有机氮与无机氮比为1:1;也可与微生物肥配合使用。但最后1次追肥应在采果前30天。化肥中应禁用硝态氮肥。

2.3 痛虫防治

2.3.1 选用抗病虫品种及脱毒苗木 选用已经检疫的无病虫为害的健壮苗木,同时要求品种抗病虫,增强树体营养,提高抗病虫性,保持树体健壮,减少打药次数。

2.3.2 采用物理、农业防治法 如灯光、色彩杀虫,树干涂白,清除病虫枝、叶、果,刮除翘皮,清理果园。防护林避免选用与果树有共同病虫害或可作为中间寄主的树种。

2.3.3 采用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昆虫生长调节剂防治病虫害 使应用较多的有核多体病毒、白僵菌、生物杆菌(Bt)等。新型高效生物农药阿维菌素能有效防治螨类、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的害虫。Bt杀虫剂,由于成本低、高效安全、不伤天敌、不污染环境,可取代1605、敌百虫、菊酯类农药,还可与昆虫生长调节剂类农药如灭幼脲3号、杀铃脲交替使用,防治鳞翅目为主的害虫。植物源药剂有除虫菊素、烟草水、鱼藤根、大蒜、苦楝等。在害虫捕捉器中使用昆虫外激素,如信息素和其他动植物源引诱剂。另外,植物源制剂如生物膜(高脂膜),喷洒后形成的分子膜层,虽不具杀虫、杀菌作用,但可起到驱避害虫、抑卵孵化,预防空气污染、防治小型害虫等功效。

2.3.4 实施套袋栽培技术 果实套袋是生产绿色安全果品的重要措施。但果袋价格较贵,且套袋较费工。因此,大面积推广尚有一定难度,今后应进一步研究开发高效、低成本套袋技术应用于生产。

2.3.5 禁用剧毒、高残留农药 对剧毒、高残留的农药应绝对禁用,如福美砷、赛力散、滴滴涕、六六六、杀虫脒等。另外,各种遗传工程微生物制剂(GEH)也应严格控制。

2.3.6 加快果品安全质量与标准体系的建设 按照绿色果品的标准来生产。制定统一的果品食用安全卫生标准(强制),包括水果种类、主要品种、必检农残的种类、农残限量、重金属种类及限量、氟、氯和(亚)硝酸根的限量等。

3 果树栽培新思路

传统果树种植技术见效慢、产量低、管理难、品质差,而果树“一边倒”种植技术是以树型为基础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树型为主干型,向西或向南拉倒呈45度角倾斜,所有侧枝呈平面型生长,整个树体呈鱼刺状,整齐划一,至简至易。

果树“一边倒”技术适用于一切干性果树,包括桃、杏、李、苹果、樱桃、柿子、梨等。采用密植、矮化、早产种植方式,露地种植株距1.2米,行距2.5米,亩种220棵;大棚种植株距0.75米,行距1.8米,亩种500棵。一般传统大棚种植果树密度大,光照不好,内膛极易光秃,果树产量低、品质差、管理难,而大棚果树“一边倒”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难题。

大棚果树与大棚蔬菜相比又具有很大的优点:

3.1 投入少 平时投资少,每年约为1200—1500元,是大棚菜的1/3-1/8;

3.2 用工少 是大棚菜的1/10-1/20。冬暖棚拉草苫3个月(拱棚也可不拉草苫),施肥3次,浇水5-7次,打药4-5次,整枝2-3天,授粉10-30个小时;

3.3 产量高 亩产5000-10000斤,桃、杏、李、枣栽后12-15个月丰收,樱桃、苹果、梨、石榴栽后24-32个月丰收。

对于果树栽培,首先应加强信息引导,强化综合服务。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尽快实现国际、国内网络联通,及时、准确向生产和经营者提供各种有关信息;积极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的综合服务,努力提高果农组织化程度。其次,实施精品工程,争创名牌产品,开拓国内外市场。再次,加强领导,加大组织协调和支持力度,建 立组织,明确分工,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支持力度。

果树种植栽培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闽西北地区;果树生产;策略

中图分类号:F326.13 文献标识码:A

闽西北地处福建沿海内陆山区,具有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候兼并的特色,属于亚热带气候区。由于山区地势起伏,河谷纵横交错,形成了气温分布的错综复杂性。年平均气温在14~19.4℃,极端最低气温低海拔区-5.5℃,高海拔区极端最低气温-9℃以下。年无霜期305d以上,年降水量在1500~1900mm,4~6月为梅雨季节,降水占全年的50%,年活动积温5906℃。气候温暖适中,雨量丰沛,海洋性季风明显,温、光、水、湿条件好,适宜多种果树的种植。但也存在许多不足,极端低温和高温以及周期性的冻害问题、品种结构问题、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问题等。这些问题都和果树生产的健康发展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在闽西北果树的生产中,果树生产如何发展,采用什么策略,品种结构怎么调整,规避不良气候等客观原因,也成为了需要正视的重要问题。

1 闽西北果树生产存在的问题

1.1 果树栽培理念有待“更新”

果农有些栽培指导思想已经不适应现在生产和市场要求,对果树栽培形成消极制约,如只注重果树产量不重视果品质量和品质。这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是无可厚非的,那个特定的年代需要提高产量为重点的技术措施来达到高产目的,从而解决人们对生活物质的基本需求。而现在物质丰富了,消费者的要求更高了,高产量已经不是生产者追求的目标,生产高质量的安全产品才是发展方向。因此,栽培技术指导方向也应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

1.2 果树品种亟需换代升级

果树品种老化也是果树栽培中普遍存在的重要问题。有些果农对新品种接受缓慢,习惯沿用老品种,原先优良品种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出现退化。像原来柑桔主栽品种,大部分是20世纪70、80年展的,其种植品种主要是:雪柑和温州蜜桔。这些果树品种虽然产量较高,但价格低廉,经济效益不理想。果树品种也比较单一,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的要求。除了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外,果树大多是多年生的,不能与市场快速发展同步。这是果树栽培中较难改变的种植格局。

1.3 极端气候造成影响不可忽视

在闽西北地区,一年中冬季的极端低温3℃以下,几乎每年都有出现,时间不长,虽然不会造成大的伤害,但对常绿果树的正常生长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况且还会有周期性较大冻害发生的可能。夏天,当天气预报播报38℃时,根据对果园监测的结果,大部分果园温度都在40℃以上,此时高温往往伴随着干旱,造成树体脱水、叶片卷曲、果实日灼,特别是对常绿果树的柑桔果实的伤害是比较大的。

2 闽西北果树生产策略

2.1 进行果树品种结构的调整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

随着时间的推移,果树新品不断推出,适种品种筛选是进行果树升级换代的首要工作,对增加水果种类和提高果品品质有重要意义。在确定主栽品种后,要向多果类多样化方向发展,合乎当今大市场经济要求。闽西北南部柑桔类仍然可以确定为主栽品种。这是因为闽西北南部是柑桔的最适宜生长区域,当地有30多年栽培柑桔的经验,还有一批优秀的良种。现阶段可推广的柑桔类品种有:三红柚、红肉柚、红肉脐橙、早熟蜜桔、特早熟蜜桔等。它们都是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柑桔良种,可以称得上高端上挡次的柑桔品种。这些柑桔品种非常适合当地的自然条件。

闽西北北部和高海拔地区可以选择发展落叶果树为主,落叶果树品种的选择应考虑当地冬季低温不足的实际。因为花芽需冷量不够,花芽冬眠不够,很容易造成许多品种只开花不结果。所以,要注意选择需冷量低的品种,像早生新水、翠冠、圆黄、西子绿等早熟梨品种,以及白玉、明艳等早熟油桃品种。利用设施栽培方式种植的品种,以葡萄类品种居多,原则上选择抗病、质优、产量高的品种。像夏黑、黎明、金手指、蓝黑宝、玫瑰香等。枇杷可选用本省选育的早熟品种:早钟6号。

2.2 优化果树栽培管理措施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手段

现阶段劳动力价格的升高,果园用工日趋紧张,农药肥料价格上涨,努力探索和发展果树省成本栽培、提高水果的市场竞争力是摆在人们面前刻不容缓的历史使命。而采用何种栽培模式能够经济实用,降低生产成本就尤为重要,对于推动现代果树栽培模式实现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如何让果树在一个舒适的环境条件下开花结果,同时在不影响产量和质量的前提下,用最经济的栽培模式进行生产,使之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是讨论的重要问题。

果树的管理围绕土、肥、水以及修剪、病虫草等管理工作内容。笔者认为如下几项栽培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明显,可推广应用。

2.2.1施肥

施肥次数从1a 3~4次降到2次,施肥时间选择在最佳时段,一般选择在5~6月和采收结束后进行。肥料选择有机肥和缓释肥混合施入。这样的施肥特点是:减少了施肥次数,肥料充足,大量需肥时期都能得到养分补充。

2.2.2修剪

采用“开天窗”大枝修剪的方法即在树冠中部剪除一根大的枝条,使整株树达到通风透光的效果,其他各类枝条根据实际情况作简单处理。

2.2.3病虫防治

传统的果树病虫防治方法是见病虫就治,导致用工次数多,用工量大,成本高。采用病害以防为主;虫害以低龄、指标化防治的方法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2.4果园除草

在传统的果园管理中除草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近些年来除草剂的大量使用,虽然降低了成本,但不符合低碳环保理念。采用“生草栽培”的方式,就是一年杂草全面处理1次,另外只对影响果树通风透光的恶性杂草(藤本或过高的)割除。这样不仅降低成本,也能改善果园的生态条件。特别是能够降低夏天果园的温度,更适宜果树的生长。

2.3 应用设施是高效栽培果树的先进方式

应用设施进行果树栽培,是有效改善种植环境的常见做法,由不可能变为可能,拓宽了果树种植范围。也是果树先进技术中较为高效的栽培方式。这是依靠科技进步而形成的高新技术栽培模式,是果树由传统栽培向现代化栽培发展的重要转折,也是实现果树优质、高效的有效措施。现在当地的果树设施栽培还是处在初级阶段,只有草莓的小拱棚和葡萄的避雨棚栽培为主,但已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值得进一步摸索、总结和推广应用。

闽西北利用设施栽培果树应考虑如下几个问题:

2.3.1品种的选择

必须是新优高效的品种。由于设施栽培比露天栽培增加了生产成本,种植普通品种无意义。如葡萄类的提子在当地多雨高湿条件下露天不易栽培,利用设施栽培可抵御不良气候条件,变不可能为可能。可选择这种高端的品种,利用设施来加大昼夜温差提高品质,也能利用设施调节成熟期,提早上市或延迟上市。再如早熟枇杷在本地不能正常越冬,通过设施不仅可以安全越冬,还能提早成熟。早栽培的品种必须选择早熟品种;延时栽培为目的可选择晚熟品种。

2.3.2棚型的选择

可选用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建造简易、费用低。拱圆形大棚,棚的支架可利用当地丰富的毛竹资源做竹架,有条件的也可用钢架。就果树而言,一般宽10m左右,长30~60m,棚高3~3.5m左右,因地因树种而定。一个棚面积大约300~600m2左右,采用塑料薄膜最好是无滴膜覆盖。种植矮生草本的品种棚形可用小型竹子搭拱型棚。

2.3.3扣棚时间的确定

根据设施栽培目的、栽培品种的不同,扣棚的时间有所不同。落叶果树要考虑需冷量问题,落叶果树都有自然休眠的习性,若低温(0~7.2℃)积累量不足,果树需冷量不够,没有通过自然休眠,即使扣棚保温,给其生长发育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果树也不会正常萌芽开花或花而不实。因此,落叶果树低温需求量是确定扣棚时间的首要依据,特别是南方需冷量往往不够就显得更为重要,可推迟扣棚时间,一般选择“立春”前后。若是为安全越冬的可选择12月初。如果是为避雨栽培建的设施,可在雨季到来前,选择在3月份进行扣棚。

2.3.4栽培技术要点

栽培措施围绕“密、矮、早”进行。适当密植,生产上多采用1m×1.5m、1m×2m、1m×3m的株行距,可根据不同树种,不同地力条件选择不同方式,较大树冠的木本果树用2m×3m为宜,每株占地6m2,种111株/667m2。树冠采用矮化栽培,定干低些,修剪时尽量控制顶部直立枝条。“早”是指速生、快长、早结果。培肥地力,有充足养分是促成早结果的基础。病虫防治方式用喷施,也可用熏蒸。棚内温湿度的管理主要是注意:棚内温度达35℃以上就要揭开棚底部薄膜通风降温。土壤湿度是利用灌水或者滴灌调节。

2.4 提高果品质量是未来果树栽培的主攻目标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满足了“量”以后,对“质”的要求就更高了。因此,生产高端、上档次、高质量、安全的水果就成了水果生产者的栽培方向。提高果实品质的栽培主要考虑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4.1从营养的角度满足树体对养份的需求

提倡科学施肥,尤其是有机肥和无机肥要混合施用对果实内质的提高有明显作用。此外,微量元素的合理使用、创造舒适土壤环境为养分的吸收提供良好条件等对品质的提高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4.2提倡适量挂果

成年果树一般都有大小年现象,特别是大年的年份,挂果超多,疏除一部分,使留存的果实大小均匀,外观质量明显提高,且也可缓解大小年现象。其做法是:在幼果期疏除小果、病虫果、畸形果、顶生朝天果、密生果等。

2.4.3及时防治病虫害

果实受病虫危害后,极不美观,在整个生长期都要注意病虫的动态,注意及时防控。

2.4.4完熟采摘

待果实完全成熟以后,其品质充分体现出来,再采摘上市,果实品质上乘,口感极好。但对贮运会带来不便,随着科技进步,道路的顺畅、便捷,贮运问题更易解决。因此,完熟采摘不失为提高果品质量的有效捷径。

2.4.5确保果品质量安全

禁止在果树上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以及国家规定在果树上限制使用的农药。施用农药后安全间隔期过后才能采摘上市。对于果树上的顽固害虫,如蚧类等改用矿物农药或生物农药,以保证生产的果实质量安全。

3 结语

果树种植栽培技术范文第6篇

关键词:红枣栽培技术;优质高产;优质高效

中图分类号:S181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红枣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在保证红枣质量的前提下,如何改进栽培技术,成为当务之急。枣树是一种适应性非常强的果树,只要日照、水源充足,便能生长结果。本文将分析枣树的生长环境特点,并依此作为依据来确定在不扩大种植面积的前提下使红枣高产的技术要点,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1 枣树的生长环境特点

1.1 一般生长环境

我国是世界枣树的原产地,至今为止,我国枣树的栽培面积占世界枣树栽培面积的99%。我国枣树分布以黄河中下游、华北平原最为普遍。由此地理环境可以看出,枣树需要充足的日光条件,适合生在贫瘠地区。

枣树适宜种植在地势平坦、排灌系统发达的沙壤土中。枣树喜温,抗冻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强。枣树一般5~6月开花,8~9月果熟,一般情况下,在枣树的花期间惧怕大风,枣花容易被吹走,不利于花粉传播。

因此,为了达到较高的经济效益,生产出优质、无公害的产品,应尽量选择空气、水源、土壤等环境没有收到污染,地势平坦开阔,排水条件好,土壤渗透性强、通气性能好,地下水位较高,土质肥沃的园地胃好。山区和丘陵地带种植枣树,应选择土层深厚的阳坡,阴坡则不适合种植。

1.2 陕西省气候特点

陕西地跨北温带和亚热带,年降水量的分布是南多北少,温度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冬冷夏热,四季分明,这一气候特点比较适合枣树的生长。在这一基础上,通过改善各种种植方法以达到红枣的高质高产。

2 枣树在陕西的栽培技术要求

2.1 栽种管理和施肥管理

2.1.1 选取种植园地

枣树适合山地栽种,山地枣园通常采取“矮密丰”的种植方式。这种种植方式能够确保枣树花粉传播受精率的提高,提高枣树的坐果率。

2.1.2 选取枣树种苗

好的枣树苗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存活率。在选择枣树苗的时候需要注意树苗的分枝,确保在嫁接过程中养分的输送不会遇到阻碍,这样能够提高坐果率。

2.1.3 合理施肥过程

枣树的种植过程中,为了保证树枝和花叶的正常生产,必须采用足够的有机化肥对整体种植园地进行施肥。一般枣树生长过程中,需要氮肥、尿素、磷酸二氢钾和过磷酸钙等有机肥,并且需要根据花期和果实膨大期的不同来配合不同含量的肥料进行果树的营养积累。

2.2 枣苗摘心和树形修整

2.2.1 枣苗摘心

为了确保枣苗能够安全过冬,必须及时对枣树苗进行抹芽摘心处理。抹芽是指在枣树萌芽之后,选取某一个壮芽,将其余的萌芽及时除去,这样能够确保枣树的营养均衡吸收。抹芽的原则是留下不留上,留壮不留弱。一般枣树苗需要经过3次摘心过程,第1次是梢顶心,第2次是侧枝顶心,最后是枣吊摘心。3次摘心都是为了防止果树营养不均衡而引起果实质量不高。

2.2.2 树形修整

树形的修整有利于枣树的丰产。一般枣树呈圆锥形,这样能够促进枣树早结果。对于一些没有利用价值的树枝及时进行移除,或选取适当的枣树枝进行几部培养,刺激隐萌发糟透,这样能够产生更多的结果枣树枝。同时在落叶后需要进一步调整树体结构,以有效防止各种虫害,也能够使树枝更加紧凑。

2.3 花果管理和采收管理

2.3.1 对刚刚开花的枣树进行环剥

环剥在0.3~0.5cm最为合适,这种宽度的环剥口更加容易愈合。同时,需要注意自下而上每年环剥1次,避免在同一环剥口进行环剥

2.3.2 喷清水

在相对湿度较低时,必须对枣树进行关税,大概4~5d/次,这样能够提高枣树的坐果率。

2.3.3 喷激素

赤霉素是在开花初期使用的激素,而萘乙酸则需要到8月中下旬才适合。最后,花期放蜂。花期进行放蜂能够提高枣树花粉的传播受精率,提高坐果率。

果实的采收分为3个时期,分别是白熟期、脆熟期和完熟期。不同时期的果实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必须根据市场需求来对果实进行二次加工。

2.4 虫害管理

防治虫害一直是果树的重点工作。枣树的主要虫害有枣粘虫、枣尺蠖和桃小食心虫。因此在虫害管理过程中,必须坚持以防治虫害为原则,选用最科学的方法,抓紧时机,重点防治。

虫害防治可以分为农业和人工防治、物理和生物防治以及化学防治等几种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必须以果树的正常生长为基本要求,在确保果实的质量基础上,选用合适的有机农药,定量进行虫害治理,同时减少污染,提高树体抵抗力,提高果实质量。

3 结语

果树种植栽培技术范文第7篇

1 树种选择

枣、梨、葡萄等树种抗盐碱能力比较强,苹果、杏、桃等树种抗盐碱能力差,不宜在盐碱地栽培。梨树耐瘠薄,经济价值高,以杜梨为砧木的鸭梨是盐碱地发展的主要树种。枣树抗盐碱能力更强,即使在含盐碱1.0%的盐碱地上也能生长,耐贫瘠,耐干旱,经济价值高。总之,寸草不生、白茫茫片的重盐碱地不宜发展果树;生长芦苇等耐盐碱作物的盐碱地可种植枣树;一般杂草都能生长的盐碱地可种植梨、葡萄;一般作物都能生长的盐碱地可种植苹果、桃等,但必须加强防盐碱措施。

2 整地刮盐

春季干旱,风多,蒸发量大,是返盐碱高峰,地表往往积一层盐结皮,建园时必须把盐结皮层(厚2-3cm)刮去移走,同时把地整平。定檀前可再刮一层。

3 挖坑洗土

盐碱地栽植树坑应比非盐碱地大些,以1-1.5m为宜。挖好后,用大水冲洗树坑,以排走树坑周围的盐分。也可以采用沟栽方式,定植前,将定植带内的土分往两边,使定植带的窄畦呈沟状。根据“盐往高处走”的盐碱特性,返盐时盐碱分布在两边的高埂上,减轻了对果树的伤害。

4 设置隔盐层

在树坑底部和四周铺一层锯末或碎麦秸和秸秆,厚度10cm,铺均匀压实,具有隔盐作用。也可用锯末、腐熟的粪便和粘泥砌成保护墙。

5 适时定植

如果遇到大范围降雨,可冲掉土壤表层盐分,此时应根据土壤的返盐、墒情、气候条件等实际情况,适时定植。

6 配制营养土

盐碱土不适宜定植穴回填,回填时可选择盐碱含量比较小的熟土回填。按照1000kg熟土加鸡粪或牛羊粪300~500kg、尿素1~2kg、过磷酸钙5~10kg、硫酸钾1~1.5kg配置营养土,掺匀后回填。

7 合理密植

适当密植可增大覆盖度,减轻地面蒸发造成的返盐,一般梨树株行距以3.5m×4m为宣,枣树以2.5m×3m为宜。

8 覆盖

在树基部覆盖一层宽2cm、厚10cm的碎麦秸等覆盖物减少蒸发量,减轻返盐,增加地温,如秸秆充足可全园覆盖。这时要注意上压一层薄土,以防风吹或失火,也可以覆盖地膜。覆盖应两边稍高,中间稍低,呈“v”字形,并把树基部露在外面,以利于下雨时水顺中间缝隙渗入土壤或防鼠害。

9 间作绿肥

幼树期间适当间作一些矮秆作物,利于土壤培肥和抑制返盐,增加地温,也能提高经济收入。最好间作草木樨等绿肥。也可以种一些红花,降低土壤的盐分含量。理论上讲棉花抗盐能力强,但病虫害比较多,不宜间作。

果树种植栽培技术范文第8篇

[关键词] 果树 栽培 果实

[中图分类号] S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5-0137-01

过去我国果树栽培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农药残留、品质差、单产低等,不仅影响了果树生产的经济效益,而且影响了果树农业的生态效益,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果农要积极学习果树栽培的相关技术,实现科学栽培,提高产量和品质,提高经济收入。

1 果树栽培中的常见问题

在果树栽培中,如果没有选择良好的生长环境,影响果实的质量。在栽培选址中,一些果农随意性和主观性比较强,存在着不科学的问题。如果不了解气候、水源、土壤等条件,对种植区域进行实地查看,有可能对果树的种植产生不利影响。一些种植区域与化工企业距离比较近,果实表面就会受到空气中的污染物侵害,降低果实的质量。如果地下水的污染比较严重,存在的重金属被果树吸收,也会影响果树的正常生长和果实的质量。

套袋、喷洒化学农药,是防治果树病虫害的重要方式,但是这些方式本身存在一定的弊端。喷洒化学农药,虽然方便,而且效果明显,但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可能污染周围的环境。套袋虽然安全性比较高,但主要针对某一些部位的病虫害,而且工作量较大。果实的质量和产量和施肥、套袋也有密切的关系[1]。如果果农没有控制好时间,或者使用的方法不合理,都会影响果实。部分果农只通过经验进行施肥或者套袋,并没有掌握专业的栽培技术,并不能保证果树能够健康成长,以及果实未来的产量和质量。还有一些果农为了节省成本,没有施肥和套袋。

2 果树栽培中的具体措施

为保证果树的健康成长,提高果实的质量和产量,在果树栽培过程中,需要注意多方面的问题:

第一,调节土壤环境。要注重土壤的翻耕,保证良好的土壤状态,为果树的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有机质的分解和积累,改善土壤耕作条件。同时要注重科学灌溉,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进行喷灌或者滴灌。水分的吸收直接影响果树的成长,灌溉十分重要,合理的灌溉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土壤的盐渍化问题,最大化地利用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实现科学栽培。

第二,要注重修剪。在夏季要及时修剪果树,保证果树冬季的成长,防止枝条消耗过量的营养。夏季修剪可以平衡果树体内的养分,促进花芽的分化,提高果树的品质。在对果树修剪时,要防止损伤树体,把握好修剪的程度。

第三,合理使用食用菌和有机肥,果树栽培中,对株行距有特殊的要求,随着果树的生长,不能满足正常成熟需要的光照,反而增加除草负担,浪费地力资源。行间遮光度在大约70%,正好适合食用菌的生长,果农可以合理利用食用菌,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菌丝的表面积大,可以帮助树木吸收养分和水分,树木能够提供碳水化合物,促进菌丝的生长,提高果农的综合收益[2]。有机肥富含大量有益生长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动植物残体,污染少,来源广,并且养分全面,是绿色食品生产的首选肥料,果农要加强有机肥的使用。在施用有机肥前,要进行充分的发酵腐熟,促进果树对养分的吸收。对于有机质含量偏低的土壤,要持续使用。施用的时间应该是秋季果树落叶后或者秋梢停止生长后,土壤封冻前。

第四,充分利用光照。光照直接影响果树的产量和质量,果树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将无机的营养,转化成有机的营养,提供给果实生长。果农要注重创造良好的光照条件,构建通风透光的树体结构,增强光照,均衡分布各类枝条。要注重对树冠和树高扩展的限制,保证每行果树不遮住光照,能够使树冠上下、内外、层层见光,还要注意避免背上枝遮光。在枝组分布上,主要保留斜生枝,充分利用不同层间的光照。

第五,制定合理的栽培措施。果农要掌握果树的营养特点,并根据具体的特点,制定具体的栽培措施。许多果树都是多年生作物,需要供给全面营养,尤其在盛果期,更加要重视水、肥料的管理。果树在冬季也会休眠,果农要注重改善和调节果树的营养,促进来年的生长和发育。果树在生长发育中需要多种营养元素,其中一项重要的微量元素是硼素,良好的硼素营养能够提高果实中糖的含量,提高维生素的含量,增强果实的香味和风味[3]。硼肥作为追肥,可以在果树开花前、开花中和开花后各施用一次,另外还有注意硼砂液的浓度,不应过高。

总之,水果是人们生活的必备品,果实的质量是果农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果树栽培要科学合理,掌握技术要点,调节土壤环境,及时修剪,制定合理的栽培措施,充分利用光照、有机肥等,提高果实的产量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程春. 果树栽培技术中的常见问题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16, 36(14):213-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