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程管理体制

课程管理体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课程管理体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课程管理体制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学管理体制;队伍建设;学分制

一、教学管理体制是深化当前教学管理改革的突破口

(一)我国高校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

我国高校教学管理体制经过多年的改革后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以行政人员为主导、校级集权管理为特征的高校教学管理体制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改变。探寻深化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是我国高校的当务之急。当今我国高校广泛实施的学分制为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突破口:首先,学分制的实施有利于改善高校作为组织个体,教学管理体制改革自身动力不足的问题。学分制既从制度上承认了学生的个体意向、智能的差异性,尊重了学生的发展权和学习上的合理选择权,强调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能力素质的培养。这种“承认”、“尊重”、“强调”对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一种保证。同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一种保证时,学分制自身的弹性特征决定了学分制无固定的模式,因此,对于高校而言,不存在一种统一的模式可供所有高校所采用,高校选择何种模式的学分制,纯粹是一种个体行为。政府应切实落实放权给高校的政策,使高校有权选择自我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学分制模式的不同,要求高校根据自身的层次、办学条件、专业结构以及发展定位等具体的校情来建立与学分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体系,其中当然包括教学管理体制的构建,这样使得各个高校的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成为探索自身发展的“个体行为”。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集体行动”与“抄袭行为”,有效地改善了高校作为教学管理体制改革主体的内在驱动力。

(二)高校教学管理改革中学分制的实施

学分制的实施,学分的基本测量功能的发挥,以对学生的学习量和学习进度以及教师“对完成学位要求所作贡献”的学分作为测度,来衡量学生的学生成绩以及教师的工作“业绩”。使得学分所依附的载体――课程成为教学资源配置和权利划分的主要依据。实施学分制,高校教师有权开设新的有价值的课程,学生有权自主选择课程,并通过选择课程选择专业、选择教师、选择学习时限和选择学校。这种以市场机制、竞争为主调配高校教学资源的方式,为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具体的方法与途径,有利于高校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深化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是高校管理的基本保证

(一)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突破

一方面,学分制是深化当前我国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另一方面,学分制的实施也需要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以保障学分制的良性运行。我国引入学分制近百年来,高校在教学管理配套制度的操作层面上进行了多项改革,如实行绩点制、导师制、弹性学制等,积极地促进了学分制与我国传统教学管理体系的磨合。但从学分制在我国推行的实际效果以及几起几落的历程来看,学分制的功能仍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学分制这个“舶来品”还不能真正为我所用。深究其原因,当然既有宏观的社会环境也有微观的高校内部管理制度等与之不相适应之处,具体到高校的教学管理体系,深化当前的教学管理体制改革,落实教师教学自由与学生的学习自由的权利是学分制良性运行的基本保证。完善选课制的关键在于使学生拥有选择课程、选择教师等选择学习的自由与权利,因此,必须通过改变资源分配方式和权利划分规则,赋予学生应有的选择学习的自由,建立起一套能使学分制良性运行的教学管理体制。具体说来,选课制的良性运行,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课程体系结构的多样化;二是赋予学生选择的自由和权利。这两个条件的实现要求教学管理体制能赋予教师在一定的制度下开设新课、决定讲课内容的权利与自由;能给予学生在选择课程的基础上选择教师、选择学习时间等,以构建自己知识结构的权利与自由。虽然课程体系结构的多样化还受到教育投入、师资水平等硬件的制约,但是教学管理体制等制度软件的支撑是基本保证。因此,教学管理体制首先应该保障学生的学习自由和教师的教学自由,明晰高校、院系、教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这样就必须对现存的教学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二)高校教学管理的良性运行

良好的教学管理为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提供条件,关键在于学校为学生提供一个具有自由人文氛围,能激发学生潜能和兴趣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成为学习和自我发展的主体,获得自主选择的权利和学习思考的乐趣,教师则改变过去单纯传授知识的角色,以指导、推动和鼓励学生学习为己任。高校教学管理虽然是非教学因素,但对教师的教学起直接的维护和监控作用。教学管理主体可以通过对教学环境各因素进行整合、调控,撷取对主体性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因素,克服和排除不利因素的影响,从而创设适宜主体性发展的教学环境。课程设置一般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的设置要形成一个专业基础平台,使学生可在此平台上选修自己所喜欢的课程群形成自己的专业方向,选修课的设置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必修课和选修课要依较为科学的比例来安排。再比如,适宜的教学管理措施对唤起和促进师生的主体性起着关键作用。教学管理者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创设合理的制度和适宜的环境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条件。优秀的教学管理制度是优秀的教育观念、教学思想落实的保证。通过制度建设,可以优化资源配置,解决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和困难,使“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观念落在实处。

三、结束语

学分制功能的有效释放依赖于当前教学管理体制改革,两者互相关联,又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然而,当前我国高校的教学管理体制与学分制之间却存在着一系列的矛盾与冲突,制约着学分制的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李月华.完善学分制推进高校教学体制改革[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6).

课程管理体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内容;改进措施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自2002年3月起就已开始酝酿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工作,经过学院党委、教学工作委员会、相关工作小组的认真调研、慎重论证后,组织了全校教学管理人员、教师进行了多次的讨论,使得大家认清了我国高等学校的改革形势,统一了思想认识,在2008年9月起正式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在这五年多的时间里,我们根据学校自身的条件和办学特点,通过全校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不断探索改革新思路、新方法,逐步建立并完善了我校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并于2011年7月顺利圆满地送走了第一届学分制毕业生。证明了我校学分制教学体制的改革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1 我校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和实施内容

我院实行的是全面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所有在校生均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学生修读课程分为必修课、限修课、公选修课三大类。并规定了最低计划毕业总学分,实行了弹性学制,学生在规定的修读年限内,取得最低计划毕业总学分并取得任意选修课的最低计划学分,即可取得毕业资格,课程选修及学生成绩全面实行计算机管理。

由于以上这些新的管理制度与学年制下的管理制度有很大的不同,为此,我们在进行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期,就专门成立了工作组,针对学分制教学管理的特点和要求,制订了各专业的学分制人才培养指导性计划、制定了学分制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学分制教学管理实施细则、学分制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课程免修的实施细则、重修课程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教学管理文件;同时还整理制订了大量相关配套的信息资料,如全校开设课程简介、设立课程标准、建立课程代码库、教师信息库、专业代码库、学生基本信息库等。并在学分制的实施过程中针对不断出现的问题、新情况、逐步加以完善。为我校学分制的顺利推行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及信息资源上的支持。

推行学分制的实际操作环节关键在选课,学院开设的课程采取计算机选课的办法,由学生按照其相应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的要求,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选修当学期所需学习的选修课程及其作任课教师,这给了学生很大的学习自、灵活性、给了任课教师一定的压力。

2 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实践中取得的改革成效及一些经验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学分制改革实践已经历了从学生到毕业的整个教学管理流程,这五年多时间的不断摸索、不断调整完善的过程中,我们对学分制教学管理的模式有了更全面的了解,逐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们认为:

2.1 学分制教学体制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需要全校上下统一认识,强化改革创新意识,学校各管理部门必须全面参与,大力配合。

2.2 方案明确、政策先行。目前,全国很多高职院校已实行了学分制,通过我们对其中一些高校(如上海交大、天津职业大学、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调研的情况来看,政策规定各不相同,具体操作实施情况也各有自己的特色。因此,学分制改革方案一定要根据学校自身的办学特点、人才培养要求、学校资源、教学管理水平等情况来加以制定,不能照搬照抄:而文件政策的制定则要在符合学校学分制改革方案精神的前提下,尽量考虑到可操作性。否则会出现政策制定与实际执行两个环节的脱节,给今后的教学管理系统的开发和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带来了很多麻烦。

2.3 尽可能做好学分制改革的前期基础工作。基础工作除了文件政策的制定以外,还包括大量繁重的教学资料、教学管理用信息的整理建立工作,这些包括各专业教学计划、课程简介、学生信息库、课程代码库、教师信息库、专业代码库等内容。在学生学号、课程代码、专业代码等的编制问题上,要慎重加以考虑,因为代码编制得是否合适,直接关系到将来教学管理软件中相关数据的管理、调用、升级处理是否方便准确。

2.4 学分制教学管理软件的开发建议分步走,首先应当开发选课系统(主要包括选课、统计、查询、相关报表等),在选课系统正常运行,取得准确有效的数据之后,再进行成绩管理、学籍管理等后续软年的开发工作,最发不要追求大而全,因为软件从开发试运行到能较好地满足本校教学管理要求,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在其实际运用后针对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多次的修改、完善。另外,由于很多学校的软件开发人员并非最终的使用操作人员,因此,在开发软年时一定要考虑到软件的灵活性,软件使用要简便直观,数据更新、软件维护要灵活方便。

2.5 导师工作十分重要,导师的主要工作是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指导学生选择课程、如何理性看待自己所学专业如何正确面对上岗、就业等。导师需要有很强的主动性、责任心,并十分熟悉学校的教学管理条例。导师是否能够认真开展工作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

2.6 总的来说,我校学分制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与学年制教学管理体制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从学生方面来看,他们对安排自己的学习进程有了更大的主观性、灵活性,可以利用更多的时间学到更多自己感兴趣、更有用的知识,有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和人才素质进一步提高;从教师方面来看,增加了上岗的工作压力,需要他们具备更强的责任心和更高的工作热情,有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从教学管理方面看,由于全面使用了计算机管理,并且各管理环节之间的衔接相当紧密,从而有效地减少了管理上的漏洞和人为因素的干扰,较好地保证了各种数据的安全性、准确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3 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改进措施

随着我校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在管理制度上和实际运行中都逐步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抑制了学分制改革工作向更深层次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3.1 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还有不尽合理之处,课程(包括课程内容、学分、层次等)设置、教学进度安排要根据现实条件需进一步调整优化,学分制学籍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教学管理文件中仍有一些需要进一步研讨修改的地方,要将所有的管理文件综合起来,统一进行整理完善,使之更加科学合理,更具系统性,并且言之必行,行必见效。

3.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学校办学条件的逐步改善,学分制教务管理系统需要进一步开发完善。首先,原有的教务管理系统不能与其它管理系统兼容(例如:选课系统、财务缴费系统、学籍管理系统、电子离校系统、报表服务系统等)。另外,由于教务管理系统中有许多信息取自于学校其它管理部门(如学生工作处、招生就业处、财务部、各二级学院等),有部分数据需要与其它部门联网管理,动态更新,但目前学校各部门的管理系统一方面都不尽完整,一方面又自成一体,单独使用,使得数据的传送更新不及时,管理效率大大降低,同时也造成了管理上的不少漏洞。为此我们建议学校全盘考虑,将各部门的管理系统集成优化,并根据需要补充开发出新的管理软件。从教务管理的需要来看,我们希望同其它管理部门共同开发出学生基本信息管理、学生报到注册管理、学生缴费管理等方面的管理系统。

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对于我校来说实施的时间不长,学分制的实施原则必须符合我国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体现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同时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学习吸取其它高校的成功经验,完善我校的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作出更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课程管理体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卫生管理专业;管理体制;体制残缺;制度失衡

[作者简介]赵云,右江民族医学院管理系公共事业管理教研室主任,讲师,硕士,广西百色53300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7-0190-04

一、卫生管理专业管理体系改革的形势分析

随着高校办学自的不断扩大与医学院校专业单一的困境,右江民族医学院于2003、2008年分别开办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医学信息方向)、公共事业专业(医疗保险方向)(两者以下简称卫生管理专业),标志着右江民族医学院只办医学类专业历史的结束与多学科多专业共同发展的开始。经过6年的发展实践,专业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卫生管理专业一直存在纵向发展不足与外向发展缺位的问题。“纵向发展不足”就是专业办学层次与学科建设层次没有得到有效提升,越来越难以适应新医改政策下对卫生管理人才社会需求层次不断提高的形势。6年以来,卫生管理专业建设始终立足于本科教学与管理,未能通过强化社会服务和科学研究将办学层次提升到硕士、博士教育层次。“外向发展缺位”就是卫生管理专业作为实践性专业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方面没有与社会形成有效互动,“直接服务于卫生体制改革的医院管理、公共卫生管理、妇幼保健管理方面的课题不多,不能发挥决策咨询的作用”。卫生管理专业纵向发展不足、外向发展缺位的问题与办学主体的错位、低位与管理体制的残缺有着密切的关系。“办学主体错位”体现在卫生管理专业2003~2006年挂靠临床学院管理,2006~2009年挂靠人文社科部管理,一直没有独立建制;“办学主体低位”表现在卫生管理专业一直实行教研室管理体制,教学、科研、行政没有明确分工,教研室的功能集教学研究、办公室管理、学生管理三位一体;“管理体制的残缺”表现在“体”的残缺与“制”的失衡两个方面。“办学主体与管理体制的制约,导致卫生管理人才培养的体制性缺陷”,卫生管理专业发展相对滞后。要改变卫生管理专业的弱势现状,管理体制的改革是关键。本文重点分析右江民族医学院卫生管理专业管理体制的困局并提出改革对策,以便为同类同级医学院校非医学类涉医专业的建设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卫生管理专业管理体制的困局分析

管理体制残缺是右江民族医学院卫生管理专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管理体制残缺的问题不仅是“体”的残缺问题,也是“制”的失衡问题。

(一)“体”的主要问题:残缺

1、卫生管理专业在专业建设办学主体上实行的是人文社科部归口管理体制。问题:人文社会科学部与卫生管理专业性质不同(社科求善、公管求真),所承担的任务也不同(思想政治教学与专业教学),性质不同与任务不同决定了卫生管理专业的出路:长远目标――独立成系(最优,但条件成熟与否存在争议);短期目标――人文社会科学部实行思想政治教学部与卫生管理专业的分类管理(即一个牌子下设两个平级单位)。当前值得思考的问题是:用马列主义教学部的管理理念与体制去管理卫生管理专业是否合适?会不会形成外行指导内行?卫生管理专业会不会变成长不大的小孩?

2、卫生管理专业在管理体制上实际上是教研室管理的体制。问题:专业的教研室管理体制导致了公共事业管理教研室教学功能的不到位与行政功能的越位;也导致了卫生管理专业在建设管理过程中出现责、权、利失衡的弊病,管理人员有责无权(管理丧失权威)、有责无利(管理缺乏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工作难以开展,严重影响到专业建设的效果。

3、管理人员的非专业化与非专职化。卫生管理专业建设与管理人员必须专业化,否则就会导致外行管理内行,外行决策,内行不服,管理链条就会断裂;专业管理人员必须实行专职化,由一些享受一定待遇、一定级别,掌握一定权力的人进行专门管理。管理人员专业化与专职化以后,才会想干事、能干事,而且干成事,才能成为卫生管理专业建设的真正掌舵人。

4、管理结构呈现狭长状态,即管理层次长(人文社科部主任―人文社科部副主任一教研室主任―教研室副主任一教研室教学秘书);管理幅度窄(公共事业管理教研室行政、教学、学生一把抓)。问题:管理幅度过窄必然导致卫生管理专业教学管理与教学任务过于集中于公共事业管理教研室(超越能力、精力与职责范围),由于体制不健全,过重的管理任务压在主管日常事务的教研室副主任身上;管理层次过长又导致决策程序拉大,不确定因素增多,议程复杂化,好的方案可能在过于复杂的程序中被搁置或否定,也可能导致合理方案在决策过程中错失良机。

5、在学生管理上实行学工处管理的体制。现状:专业建设与学生管理的分离。弊端:导带分离。我们可以将专业建设比喻为“健脑”,将学生管理比喻为“健肢”,健肢必须服从健脑,人才能成为思想正常和身体健康的人,两者分离必然导致神经病或半身不遂。导带分离表现在专业建设上就是学生管理阻碍甚至主导专业建设(本末倒置),专业建设演变为教育教学,所以专业建设不能达成预期的目标。建议:建议学工处下放学生管理权限,实行学生的院系管理体制,从而实现学生管理和专业建设的有机融合。

(二)“制”的主要问题:责、权、利失衡的问题

卫生管理专业在管理体制上出现的问题不仅集中在“体”的残缺上,还体现在“制”的残缺上。在管理上,“体”解决的是“有没有人干、什么人干”的问题,而“制”解决的是“这些人是否想干、能干”的问题。

1、失衡的内涵:卫生管理专业在管理中“制”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责、权、利的失衡。由于专业实行教研室管理体制,教研室管理人员承担着专业教学与专业建设的多、重、繁、杂的任务(“责”),但是在权力上没有享受任何级别(“权”),在利益上不能享受对应的待遇(“利”)(表1)。

2、失衡的危害:这种有责无权、大责小利的问题严重削减了专业管理人员对专业建设想干的积极性与能干的主动性。即使在道德责任感的推动下专业管理人员可能会“无私奉献”,在不计个人权、利得失的情况下对专业建设“艰苦奋斗”,但是这种精神也不可能长久保持与持续发展。另外,在管理层级上也出现同样问题:专业负责人与教研室主任因为责任缺失“不想”承担专业建设的重任,而教研室副主任因为权力缺失“不能”承担专业建设的重任,教研室秘书与专业教师因为利益的缺失“不愿”承担专业建设的重任,所以导致卫生管理专业如今积弊重重的建设格局。

三、卫生管理专业管理体制改革对策

为了实现民族地区卫生管理专业的跨越式发

展,针对卫生管理体制现存“体”的残缺和“制”的失衡弊端,我们提出了卫生管理专业管理体制再造的理论和对策。

(一)专业管理体制设定原则

1、“体”的设定原则:体系分工与整合。(1)思想政治教学与卫生管理专业的分类管理;(2)专业建设与学生管理的统一(健脑与健肢的统一);(3)专业教学与专业行政的分类管理(教学与行政分离);(4)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异向调整(管理结构扁平化);(5)管理人员的专业与专职化(内行专职管理)。通过管理体系职能的分工和效能的整合,卫生管理专业管理体系的科室个体战斗力和整体凝聚力将大大提升,从而为民族地区卫生管理专业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性环境。

2、“制”的设定原则:责、权、利的平衡。责、权、利的平衡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责不变,增大权与利,具体方法是教研室管理体制升格为系部或学院管理体制(成立卫生管理系和卫生管理学院);二是权、利不变,将责分散并由不同主体承担,具体方法是将卫生管理专业教研室管理体制分割为教学(卫生管理教研室与医疗保险教研室)与行政(办公室、教学科、学生科)两部分。结论:两种方式应该双管齐下,宏观上提升管理体制层次,微观上对内部管理职能进行明确分工。双管齐下式改革一方面可以构建管理体制的整体效能,另一方面可以激发组成科室的个体效能。

(二)专业管理体制改革建议

1、“体”的改革建议

系级建制:最优为独立成系,权宜之计为分类管理,人文社会科学部统一管理下实行思想政治与专业建设的分类管理。

决策体制:领导应设一正两副,正职管战略,两副职分管专业教学与专业行政(表2)。

执行体制:(1)行政与教学“二分”。行政科室设办公室、教研科、学生科;教学科室设公共事业管理教研室与医疗保险教研室。其中公共事业管理教研室主管医学信息方向的专业建设工作,医疗保险教研室主管医疗保险方向的专业建设工作。(2)专业建设与学生管理“合一”(设学生科)。学生管理与专业建设归属为系部统一管理。原因是专业之间存在着属性的差异性,不宜实行统一化的管理模式;另外,学生的很多活动同时具备教学活动与学生活动的性质,需要多部门同时批准才能进行,降低了活动的效率。

2、“制”的改革建议:三步走

第一步:独立。改变办学主体上挂靠体制,实行独立建制,由系级机构独立承担人才培养的全程责任。具体建议:成立卫生管理系或卫生管理学院。

第二步:升格。升格公共事业管理教研室的地位(系级或学院建制),分离公共事业管理教研室的功能(教学与行政分离),成立卫生管理教研室和医疗保险教研室。

第三步:建制。依据权力等级与类型,设定相应的责任制度与激励机制,以保证管理者能干事、愿干事,而且干成事。

(三)专业体制改革三大注意:归属、领导体制、管理体制

课程管理体制范文第4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事业飞速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是联系企业和学校的关键纽带。但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管理体制方面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职业教育的良好发展。因此,在新时期要推动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关键在于解决职业教育管理体制问题,针对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存在问题,提出建设性、创新性的解决策略,强化教育体制改革,提高职业教育管理的效用。

1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的必要性

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主要指职业教育中的管理系统组成和领导机构的构建。管理体制的建设有助于调动教育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统筹协调职业教育工作,是学校与政府部门共同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体现。因此,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由于历史因素,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在发展之初采用“条块分割、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教学模式构成为职业教育学院统一办学、管理和收益,管理与办学相结合,各院校、各专业间独立发展、运营,彼此间缺少相关的交流沟通,导致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标准与教学方法难统一等问题出现。虽然在早期发展时期,该管理体制和模式对职业教育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从长远角度出发不利于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市场经济新时期背景下,传统的条块式管理模式更加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因此必须对我国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创新,激发职业教育的活力,提升职业教育对企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效果,促进职业教育的良好发展。

2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分析

2.1职业教育管理不规范,职业教育层次区别明显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迅速,职业教育管理中的规范性问题日益突显,推动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规范化、系统化是发展职业教育的保障,势在必行。但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在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中分属不同管辖范围,在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方面存在差异。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不规范造成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培养方向和培养内容难以统一,使得职业教育系统性差,中、高职业教育间存在脱节现象,职业教育层次区别明显,在职业技能和教学内容上难以衔接。

2.2管理部门协调性差,教育管理效果弱化

要实现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成熟,首先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使职业教育管理部门协调管理,统筹发展,提升职业教育的管理效果。但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管理部门协调性差,管理效果弱化问题。在现有教育管理体制中,职业教育行政职能部门与教育主管部门在职权上定义模糊,存在双方职权重叠,共同监管问题,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使得管理职权分配不清,削弱了职业教育管理效果。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建设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一是管理组织形式分散,国家、政府职能部门管理效力弱化;二是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缺乏执行主体,难以保障制度切实有效的执行。

2.3管理缺乏社会积极性,群众参与面较窄

虽然我国的职业教育在近二十年来发展迅猛,但在社会公众的认可度方面仍存在巨大问题,具体表现在公众对职业教育存在思想认识上的偏见,与传统中高等教育相比,群众的参与面较窄。社会积极性不高。职业教育管理缺乏来自社会、企业和家庭等方面的参与和支持,从而导致教育管理的社会力量薄弱。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往往对职业教育存在思想芥蒂,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低。因此要实现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就应当将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考虑进去,提高公众的认可度。

3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策略

3.1定位政府机构职能,加强职业教育规范化管理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力度也逐渐加大。而实现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首先要分析当前教育形势,在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定位政府机构职能,加强职业教育的规范化管理。政府机构职能的定位要求政府对各职业学校进行宏观调控,转变传统管理观念,从管理者角度调整自身管理方式和权限设定,实现教育管理的高效性。其次要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中的行政管理组织,建立起统一的组织体系,以此为管理体制创新的基础。通过统一的管理体系,集中行使管理权力,确保管理部门的权威性,强化管理的规范性,在职业教育发展指导和规划方面发挥管理效力,引导职业教育院校的良好发展。

3.2强化职业教育主动性,促进其办学效果提高

创新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要强化职业教育的主动性,努力提升其办学效果。教育主动性的关键在于职业教育管理的社会参与度和群众认可度。目前职业教育在社会、企业和家庭中认可度相对较低,对职业教育管理缺乏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导致管理方面缺少根基。因此创新职业教育体制应当加强职业院校办学的开放性,积极与社会、企业联系合作,与家长交流沟通,提高办学的透明度,提升办学活力,以此来提升社会参与度,强化其主动性,从而实现职业教育办学效果的提升。同时在课程内容选择和设置方面充分研究,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和地方经济实际设立人才培养计划、目标,着力提升学员的综合素质。

3.3完善招生管理和人才市场培育,建立人才供求关系机制

创新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应该关注学员的招生、培养和就业问题。因此管理体制的改革必须着眼于招生管理的革新、人才市场的培育和人才供求关系机制的建立,确保招收学员素质高、学校人才培育质量高、毕业学院就业率高。政府及相关部门首先应对职业教育招生进行总体规划,根据当地人才市场和经济发展现状调研分析,确定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毕业流向等,以宏观调控手段调整学员招收。院校在人才培育时严格按照教学计划执行,注重学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同时注重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加强合作,建立起长期的人才供求机制,促进人才交流,提升职业教育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

总之,新时期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职业技能人才参与,更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而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一个高效的管理体制作后盾,为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目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教育管理规范性差、管理部门协调难、社会参与度低等都严重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通过创新管理体制来解决当前问题。只有不断加强职业教育管理的规范性、提升其主动性和办学效果,拉近职业教育与社会、企业间的距离,才能更好地实现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促进职业教育的良好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志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2).

课程管理体制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常态;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3-0162-01 DOI:10.16550/ki.2095-9214.2016.07.133

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对技术人才需求的增加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已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可否认的是,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还存在很多问题,要想职业教育能够得到健康发展,就要实现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

一、新常态的概念

“新常态”是在2014年的河南考察之行之后出现在人们视野当中的,他提出,我国在这个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里,要把握当前的经济发展特征,适应新常态,始终保持战略平常心态。在这样的新常态之下,创新就成为了发展的一种新动力,在兼顾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的同时,还要不断进行创新。而因为知识是经济发展和创新得以实现的原始动力,作为获取和加强相应职业知识与就业能力的职业教育自然就应该受到重视,这也是我国顺应新常态发展的一个具体表现。

二、当前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1.政府和教育监管部门的管理问题

我国现阶段的职业教育管理部门主要有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劳动社会保障部门、教育行业管理部门以及企业办学这四个主要的管理部门。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对职业教育发展进行规划,为了方便管理,他们将职业教育分割成了多个部门。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这样的划分却造成了职能交叉的不良现象,很多教育资源都没能得到有效利用,职业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办学效益也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其次,职业院校的学术、日常管理及教育评价等。受政府部门行政的影响非常大,学校办学自主性不强。

2.职业院校的内部管理问题

首先,由于没有要处理好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之间的关系,所以在对教学方向的把握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偏颇;其次,具体办学和顶层设计上还存在些许矛盾,人才培养的目标的设定并没有紧紧围绕教育功能而进行;然后,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与职业和岗位的衔接性不强,理论和实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结合;最后,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不足。大部分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

三、新常态下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

1.政府、监管部门要创新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首先,要明确职业教育院校适应当前这一新常态发展的主要方向,不断深化改革,以提升职业教育的创新力,进而从源头上将科学研究和决策需求的脱节问题解决;其次,要释放职业院校的办学活力。作为政府与教育监管机构,应引导和支持学校发挥教育质量保障主体的作用,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和机制,形成办学特色;最后,要不断完善职业教育评价机制。通过学校自我评价、国家教育督导、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规范开展教育评价切实保证教育评价质量。

2.职业学校要创新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第一,要处理好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之间的关系,在职业人才培养规律的指导下,职业院校可以紧紧围绕新常态下经济发展需求面向社会办学,建立健全协同创新和协同育人机制,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造、创新与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产学研、创新和创业等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第二,要处理好具体办学和顶层设计的关系,要紧紧围绕职业教育的功能,设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开展校企合作,推进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模式,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课程标准与执业资格标准对接。优化人才培养的方案。坚持对接企业,在建立岗位群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核心企业的岗位需求,确定目标岗位,把目标岗位的能力要求作为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依据,同时确立专业的初次就业岗位和拓展岗位,以培养各专业的基础能力和拓展能力;第三,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根据不同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合作,按照企业生产流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模拟实训室、实验室,按照“生产性、示范性、真实性、开放性”及“教学、培训、鉴定、服务”功能四位一体的建设思路,与行业企业联合建立实训实习基地,引进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实现校企互利双赢和共同发展;第四,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注重教师学理论研究能力、专业实践能力、教学实践能力、科研能力、提高学历层次能力等五种能力的培养。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职业能力为出发点,把学历提升和企业实践相结合。完善职业院校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机制,运用激励、约束手段促进教师“双师型”素质的提高。同时引进专家型人才和“能工巧匠”,完善兼职教师资源库。

结束语:

职业教育不仅关系到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还关系到职业院校的学生就业率,并且,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影响很大。所以,极有必要围绕新常态的各种要求,创新我国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以有效地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华伟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的路径研究[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5,02:45-46.

课程管理体制范文第6篇

王洪鹰

(福建江夏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摘要: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着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被更多地运用到具体的政府执政工作中。与此同时,由政府主导的公共事业管理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为了更好地与社会发展的进程相适应,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必须加快转型速度,充分发挥公共事业管理在政府工作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 体制 转型 重要性

一、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理念

公共事业管理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尚短,很多理论还不是十分成熟。一般认为,公共事业管理就是由政府等社会公共组织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公共权力并履行自身的职能,全面促进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并确保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基本权力得到保障。简单来说,公共事业管理存在的目的就在于满足整个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需要,保障社会和谐发展。

公共事业管理通常是由政府主导的,因此具有很强的非营利性和公益性。公共事业管理与其他的社会公益事业不同,它通常具有较大的规模并且在操作流程中更加规范。

二、公共事业管理体制转型的重要性

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发展水平可以从侧面烘托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发展水平。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依法治国理念的不断深化,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在世界新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大国,原有的公共事业管理机制亟须调整适应我国当今的社会发展水平。

(一)促进我国公共事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公共事业管理不仅是我国政府的重要工作,它也是一门具有独立体系的科学。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旨在培养大量专业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促进我国公共事业的发展。新时期公共事业体制的转型,有利于这门学科与时俱进,与现代社会发展状况全面融合。学科的不断进步可以促使校方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与此同时,管理体制的转型有利于促进现有的公共事业管理工作人员不断强化自身工作能力,提高我国公共事业管理水平。

(二)保证人民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新时期推动公共事业管理体制转型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强化政府的工作能力,保证人民群众基本的生活权益。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成功转型,可以提升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工作效率,人民群众的需求可以在更短时间内得以满足,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地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深化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转型仍然离不开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与此同时,进行公共事业管理体制转型工作时,政府部门也可以及时发现自身工作过程中和工作机制上存在的问题,这样就可以促进政府不断地进行自我转型,改革自身的管理体制。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四)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笔者在前文中已经说过,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发展水平是综合国力发展水平的一种表现形式。也就是说,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转型工作可以促进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发展。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可以带动一系列社会组织或是公益组织的发展,这些组织结构的不断发展可以为更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更重要的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之后,就会更愿意进行文化娱乐等消费活动,这会从很大程度上拉动内需,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群众权利的保障势必会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三、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发展现状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之所以要进行转型,是因为目前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机制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我国社会的发展需求。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转型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下面笔者介绍一下目前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所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事业管理工作职责不明确

公共事业管理工作包括大量的工作内容,很多工作都可以被纳入公共事业管理的范畴。我国政府部门在开展工作时,经常会出现因为事先没有做好明确的分工而导致公共管理工作无法顺利进行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发生会从很大程度上降低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感,致使社会矛盾激化。

(二)公共事业管理的制度发展不完善

制度的不完善是其他问题发生的导火索。政府部门在开展社会公共事业管理的工作中,有时会出现脱离理论独自开展工作的状况,这种行为会导致公共事业管理与其他方面的管理相互混淆,降低政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的社会工作制度主要是为了促进政府部门的不断完善发展,而公共事业管理的主要目的则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在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全独立的公共事业管理制度,所以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进程中常常发生操作不规范、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热情、人民群众满意度低等情况。

(三)国家对于公共事业管理的投入过低

公共事业管理主要是非营利性质的,为了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国家一定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然而由于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相对滞后,我国在该项工作方面的投入力度比较小。

例如某居民区在建设之初花费很多资金用于完善社区的基础公共设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设施出现了严重的老化和破损的问题。但是相关部门由于资金匮乏没有及时地对这些设施进行修理和维护,这种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该社区居民的幸福感,整体上拉低了当地社会公共事业管理机构的工作水平。

此外,国家对于诸如医疗、教育、社会福利机构、公共交通等方面的投入有时也会出现资金过少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国家在这些方面的关注度没有达到一定的要求,资金投入过少,由此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水平。

(四)对于公共事业管理的认识相对滞后

这个问题不仅仅存在于政府部门等执行单位。我国大部分的人民群众也没有完全了解社会公共事业管理的具体工作范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在生活中出现了新的要求,然而很多相关的工作单位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在开展工作时,没有及时地转变思想,仍然按照之前的经验开展工作,这样的工作既没有实际效用又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很多民众在遇到具体的问题时,不知道具体寻求哪个部门的帮助,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就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相关部门有时在完成了相关工作后,得不到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例如,一些社区的公共设施在修葺完善后,还会遭到经常性的破坏,这无疑会给相关单位的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四、促进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转型的必要条件

公共事业管理机制转型工作并不能一蹴而就,它的顺利进行需要一定的条件。

(一)创新公共事业管理理念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转型要求我们不能因循守旧,要敢于打破旧的观念,不断创新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理念必须要与“中国梦”的理念相互契合,并且一定要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

例如近年来,上海市不断进行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创新,在一次次的探索中寻求最适合本市发展水平的公共事业管理机制。目前,上海的公共事业管理单位已经顺利实行包括人事改革在内的多项改革,人事改革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人员对公共事业的工作热情,确保了公共事业的顺利进行。

(二)聘用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公共事业管理是一门发展较为完善的学科,我国很多高校都已经开设了相关的课程,并且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求,高校在进行学科授课时更注重培养学生们实际工作的能力。

为了改善目前在我国公共事业管理进程中存在的工作不利的现象,笔者建议相关的政府部门,包括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给更多的专业人才提供工作机会。

例如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某高校在进行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授课时,除了在课堂中为学生讲解理论,更是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工作,让学生充分了解民众的实际需要。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让学生积累了工作经验。

(三)加强政府与其他社会公益组织的合作

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经济比较富裕的企业家或者明星自发地建立了一些公益组织,这些公益组织具有很强的社会号召能力,并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但是这些组织的运行机制往往不是十分的完善,有时会出现一些问题。

笔者认为,政府部门可以积极地与这些民间的社会团体组织进行合作,这样既可以确保这些组织的规范运行,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组织所筹集的资金,真正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种合作方式可以加强政府和社会群众之间的联系,打破政府垄断公共事业工作的模式,让更多人有机会投入到这项工作中来,这样可以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促使他们更加认真地对待公共事业管理工作,让人民群众的诉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运行机制中还存在着诸多弊端,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成功转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项工作不仅需要政府部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也需要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寻找加快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新途径,切实提高政府公共事业的工作能力,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的生活权益,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菲.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

[2] 刘巧胜.我国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

[3] 赵立波.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转型初论[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4] 林国银.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发展探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7).

[5] 杨鑫.浅析我国公共事业发展之前景[J].中国集体经济,2015(12).

课程管理体制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实验课程体系 创新与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1-0010-02

一、地方本科院校实验体制创新研究的背景

1.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产物

21世纪初,我国的高等教育出现了很多新的发展态势,最明显的就是大众化趋势。国际教育界依据特罗(理论Martin Trow)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变化作为标准,将高等教育发展进程分为精英(Elite)、大众化(Mass)和普及化(Universal)三个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的阶段,确立15%以下为精英阶段、15%-49%为大众化阶段,50%以上为普及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以来的快速发展,经历着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重要转型。大众化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在高等教育观上,由过去的将高等教育视为少数人的特权转变为“有资格者权利”;在高等教育功能观上,由培养学术精英统治阶层转变为既培养广泛的精英,又着重培养应用型、职业型的专门人才;在入学选择原则上,由选拔性转变为准选择性(成绩标准加非学术标准);在高校与社会的界限上,由以往的界限分明、封闭的大学转变为“界限淡薄、开放的大学”;在组织结构上,高等学校与社会、与国家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并逐渐成为国家构成的重要成分和满足国民多样化高等教育需求的社会化设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心从宏观体制层面转向高等学校层面,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从学科本位转向市场本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依据从“资源约束”转向“需求约束”,高等教育的投资呈现多元化趋势,高等教育结构将进行战略性调整,高等教育技术将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些诸多变革和变化,必然给高校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正是在这样的发展态势上,出现了很多地方举办的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这些院校的大量出现,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以贵州省为例,1999年以前,贵州省的本科院校只有省属的九所本科院校。从本世纪开始,贵州省的九个地区全部都举办了一所本科院校,一到两所高职院校,再加上贵州省直属新举办的本科和高职院校,贵州省在短短的10 多年的时间里,本省增加了多所本科院校,从构成和发展的情况看,地方本科院校完全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过程的产物。

2.地方本科高校实验管理体制改革简要回顾

地方高等院校,担负着振兴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一般而言,地方高校其办学宗旨和发展思路,应该是以培养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因此,地方高校更应该注重人才的实用技术和实用技能的培育,这是地方高校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从目前情况看,地方高校大部分都是地方原来所属的师范专科学校和一些高职院校升格而来的,因此,在实验管理体制上,很多都还在延续原来的由原来的系、部或者二级学院管理的模式。也就是说,实验室或者实验中心都设置在原来的系、部或者是二级学院。

随着高校的发展,一些地方高校本着资源共享的原则,开始将原来属于二级单位的实验室逐步合并建立直属学校的实验中心。

二、地方高校实验体制的创新

1.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决定了其实验管理体制必须立足于创新

地方本科高校设置的初衷就是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一般而言,地方高校在重大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上应该是处于相对弱势的,也就是不太可能或者很少有可能去参与这样的研究,办学定位上就应该是培养地方需要的实用性人才为主,因此,其实验室的管理就应该是有利于学生实验工作的开展,而不应该以教师的研究工作的便利为中心。

2.地方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的设置原则

(1)体系与机构精简完整

管理机构要少,管理干部要精,管理效率要高,实验效益要高。地方高校的实验管理体制不应该盲目的模仿一些名牌大学的管理模式,应当从地方高校的专业设置要求出发,瞄准专业设置和基本的发展方向设置实验体系,在设备设施的建设上,应该以够用和实用为基本原则。

(2)专兼结合,职责明确

地方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要立足于专兼结合,实验队伍建设更应该如此,因为对方本科院校在本质上就应该是应用型的院校,学生的动手的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要在建立专职的实验队伍的同时,与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加大合作的力度,在这些单位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担任实验教师。

(3)互相协调

要与对方企事业单位、与本校的教学部门加强协调,认真将实验室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三、地方高校实验管理体制的改革

1.地方高校实验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实验系统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遵循实用型人才的培养规律,精简调整管理机构,改革调整教学科研组织方式,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理用。具体说来就是应该改变原来的以二级单位为中心的实验管理和建设模式,建设以整个学校为中心,全面整合学校的实验队伍和设备设施,围绕专业学习的需要,建设整体的实验中心。

2.管理机构的设置

地方高校比较起其他高校来,办学条件更差一些,如果继续按照这样的思路建设实验体系,那是很难办出自己的特色和水平的。整合全校的资源,建立以学校为中心的实验体系,就能很好的解决这样的问题。

3.以学校为中心的实验体系运行模式的构想

实现全面的实验体系的整合,围绕专业构成建设实验中心,全面承担学校的所有实验工作任务。

在实验室建设上,学校实验中心应该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工作中,对学校的专业心中有数,围绕专业中的实验实践课程建设好实验中心,使之能够承担全校的相关实验实践课程,这样就避免了原来的由二级单位建设实验室,重复建设的现象。

在工作运行中,由教务部门根据各专业实验任务,直接下发实验中心执行。

建立稳定的实验队伍。长期以来,高校的实验队伍建设一直处于一种比较边缘化的境地,实验、实习和实践课程往往在教学部门中处于辅助课程的地位,实验教师的待遇、职称评聘、实验人员编制的落实都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由于资金、编制等的制约,二级教学部门也不可能将实验人才的建设放在首位。

建立学校的实验中心,由实验中心统筹解决这些问题,就比放在二级教学部门显然要好解决得多,实验中心可以建立一套完整的考核和引进实验队伍的机制,可以围绕专业为中心,以实验课程为依托全面解决上述问题。

首先在实验人才队伍建设上,要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中心,就应当不拘泥于过去一味的强调职称、学历为重心的方式,而改革为能够承担实用型的实验技术培养模式的人才为引进的重心。应当从企业和社会上引进一些具有实践经验、掌握实用技术的人才作为实验队伍。

在工作要求上,改变原来的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中心的思路,改变为以学生掌握要求的实用技术为评价标准,真正做到为培养实用性人才服务。

地方高校的实验系统,进行改革设置为学校直属下的实验中心之后,并不能就由此而改变。改为校直属的实验系统后,就应该是重心下移,简捷高效,能够很直接的服务于学生的实验系统。也就是,实验工作要能够很好的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

在这样的要求下,对教学管理体制也应当进行如下改革:

教学管理职能的改革:以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调控为原则,使学校成为决策重心,教学管理部门成为教学管理实体,实验系统成为与教学部门同样重要的保证教学质量基本单位。

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应该将实验课程的要求纳入教学环节中去,最大程度的为实验实践课程的开设,最大程度地为学生做好实验课程服务。

创新制度的改革:核心的部分就是要使实验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制度的创新有机结合,将整个实验课程纳入到教学过程中去,真正做到培养实用型人才。

制度创新以管理思维的转变为前提。现在很多地方高校有一种不切合实际的工作思路,即很喜欢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放在追求国家级、省部级的一些研究项目和课题上,也喜欢追求在什么级别上的发表多少文章为非常重要的评价和考核标准,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将自己的学校办成永远在其他学校后面走的高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目标为:构建学生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塑造的宽松的学习机制和学习体系;建立以学生在实验环节中能够自我约束为特征的教师教学活动运行机制;建立富有效率和较强服务功能的实验工作管理体制。

要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实用技术的学习重点,允许学生在学校总的方针下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实用技术的学习方向,允许学生根据教师不同的实验课程的开设能力确定不同的评价标准;促使学生和教师在实验环节中发挥各自的潜能,在竞争中增强生存压力和危机意识。在实验课程中也以实行弹性学分制管理为主线,建构其学生自我设计、自主学习的学习机制和体系。由每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菜单”,各个专业又有多个实验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求,在教师指导下选择专业的实验方向,实现比较自由的选择实验课程、选择时间、选择实验老师教师,培养学生自我设计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从实验实践课程的授课时数、开设课程、实验教学成果等方面为教师设定目标。设立实验课程的计划时和标准学时,实行实验教师教学工作优质优酬的分配制度、实验课程开设不合格教师停教转岗制度。以目标管理促使教师将外部压力转化为内在动力,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一些应用型学科中,对不能开设实验实践课程的教师要培养,达不到要求的实行下岗培训直至解聘。通过目标管理和激励机制的运行,使大批教学能力强、实验水平和能力高、同行认可度高、学生评价好的老师脱颖而出,成为学校师资队伍的中坚力量,带动着教师队整体水平的提高。

四、结论

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的力量,它承担着为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在这样的发展定位下,地方高校更应该重视实验、实践、和实习课程环节的体系建设工作,应当努力建设全校层面上的实验体系,从实验课程的体系建设、工作制度的创新、考核方法、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做好工作,使之能够为更好的培养实用型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课程管理体制范文第8篇

一、信息化是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

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角色和地位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学习者要有信息意识,教学信息传递的多样性也决定了学习者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其次,学习者必须储备必要的信息知识,这是获取知识的基础。第三,学习者必须具有一定的信息能力,对教育教学信息的获得、存储、解析、处理与运用是学习者学习的必然过程。教育信息化重构的核心要素是学生。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并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逐步建立和发展自身的认知结构。信息化教学可以利用丰富的信息源和海量的知识创设提升教育质量、培养社会需要人才的理想教学环境。尤其是多媒体和网络引入后,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指导学生的学习探索活动,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发现,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活动形式。教学媒体可以成为辅助教学的教具和学生自助学习的认知工具。计算机的交互性给学生提供了个性化学习的可能。多媒体的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为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与信息加工能力营造了理想环境。网络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而且这些知识库和资源库都是按照符合人类思维的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索,提升教育的整体质量。

二、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创设

在教育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必将向信息化教学模式转变,一种具有鲜明个性和特色的新型教学模式将逐步形成。信息化教学模式是根据现代化教学环境中信息的传递方式和学生对知识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支持,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平台,调动尽可能多的教学媒体、信息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构建者,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转变不仅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得到明显的提升,而且将极大地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发展。基于网络环境,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学习者学习活动的基本教学程序是:

1.教学信息提示。向学生说明本课程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为学生了解课程和选择课程提供参考。

2.教学内容。定期在网上教学单元的学习内容、学习重点和学习本教学单元的注意事项、学习方法以及学完本教学单元需完成的作业等。

3.自主学习。教师公布教学内容后,学生就可以自主把握时间,主动学习课程内容,阅读相关参考资料和文献,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在网上浏览、搜索更多的相关知识和内容。

4.在线交互讨论。学生自主学习了教学单元后,可以通过网络课程中的交互形式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在线讨论。学生必须参加教师在网络上组织的课程讨论,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参加学生之间自己组织的课程讨论和教师及伙伴之间的对话来解决问题、发表见解、交流学习的感受,同时接受教师的指导,商榷教师的观点,以多感官、多形式的积极方式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主动获取和建构知识。

三、教育信息化重构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