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了解民俗文化的途径

了解民俗文化的途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了解民俗文化的途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了解民俗文化的途径范文第1篇

宜州是“刘三姐”的故乡,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市区境内许多风光景点都和流传下来“刘三姐”的故事有关。比如下枧河流河寨、民族风情苑、三姐庙、三姐村、古龙城、仙女岩、冯京公园、香山公园、白龙公园、刘三姐音乐喷泉等风景胜地。因此,在广西宜州依托“刘三姐”这一文化品牌,从山歌、歌圩、山水景观、民俗工艺品等诸多文化层面,通过打造“刘三姐文化艺术村”、建设文化主题公园、开展文化旅游节等艺术项目,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一、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的意义

民俗旅游是较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它能够满足游客的心理需求,成为旅游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广西宜州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若能将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相互结合,那么必将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民俗文化对于文化主体而言具有精神上的实用价值。它能带来精神上愉悦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民俗文化旅游的产业化开发不仅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够唤起各族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珍惜之情,同时也是民俗文化得以传承的有效途径。

民俗旅游是旅游开发的一个热点,它对旅游产业的意义主要表现为:一是民俗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在旅游开发中处于起步阶段,保护和开发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将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是当前紧迫的任务;二是民俗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能够促进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三是民俗文化旅游能够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能够深化旅游活动的内涵,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促进了旅游经济文化的发展,还可以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和深远的生态环境效益。

二、广西宜州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原则

(一)文化原则

民俗文化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旅游,它的魅力在于民俗文化旅游景观所承载和体现的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随着广西宜州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刘三姐”文化为主要内涵的旅游将会超越以观光为内涵的旅游,因此,开发“刘三姐”民俗文化旅游必须遵循文化原则。

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开发和经营者应具有较强的文化意识,对民俗文化有较全面的理解,对民俗文化在民俗旅游中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能从多学科的角度研究各类民俗事象,发掘“刘三姐”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第二,民俗旅游项目应创造民俗文化氛围,以便让旅游者得到深刻的文化体验和感受。第三,民俗旅游项目开发要做到“神”、“形”合一,把民俗文化的精华完整地表现出来。

(二)本土化原则

民俗旅游利用民俗文化吸引游者,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方性。因此,在开发宜州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过程中,必须以民俗文化为根基,避免过于商业化的运作和不切实际的模仿与开发。本土化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因地制宜,挖掘当地的“刘三姐”民俗文化资源,突出“原汁原味”,不要轻易仿制。当然,这并不排除以此为目的的适当提炼和加工;二是对于移植的外来民俗文化,则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接受能力和接受程度,某些与当地民俗文化背景有冲突的民俗文化资源,在强调新奇性的同时,必须经过本土化的改造,否则不宜移植。

(三)特色性原则

特色性是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民俗旅游资源尤其如此。失去特色,民俗旅游资源也就不复存在。在宜州民俗旅游开发实践中应以“刘三姐”山歌文化为依据,突出宜州是“刘三姐”的故乡这一优势,设计和推出与众不同的旅游产品、旅游线路和旅游购物品。突出特色性原则也是提升旅游区的品位,提高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

(四)游客中心原则

游客是民俗文化旅游的主体,因此,民俗文化旅游应以游客为中心,按照游客的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民俗旅游产品。游客的旅游心理复杂多样,但最基本的还是求新、求异、愉悦身心,针对游客的这些基本旅游心理,我们要开发新奇、参与性和体验性强的民俗旅游产品。比如在“刘三姐”主题公园中建造“三姐歌坛”,通过“三姐歌坛”开展“三姐教你唱山歌”等活动,使游客广泛参与其中,从而提高民俗文化旅游的吸引力。

(五)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广西宜州民俗文化旅游规划和开发中,更要注重对民俗旅游资源的挖掘、抢救和保护,不要杀鸡取卵、竭泽而渔,要有长远眼光,保持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化进程呈加速度增长的势头,民俗文化赖以存在的风俗习惯和古民居、古建筑遭到建设性破坏,因此,对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迫在眉睫,旅游开发是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但要注意避免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遭到破坏。

(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的统一原则

旅游规划与开发要充分考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有机结合,充分协调经济发展、资源保护和社会进步的关系,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的统一,促进广西宜州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健康、高效持续的发展。

三、广西宜州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对策

(一)挖掘、突出广西宜州民俗旅游的“刘三姐”文化内涵

旅游具有文化与经济的双重属性,而“刘三姐”文化焉然已担当广西文化的主干和核心,已成为广西民俗旅游的不可或缺之元素。在目前大多数民俗旅游景点日益走向庸俗化、企业化的时候,挖掘、突出“刘三姐”文化内涵是提升民俗旅游景点品味的良好手段。从“刘三姐”被搬上银幕,到“印象刘三姐”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文化符号,然而人们却很少知道,这位“歌仙”居然是来自广西宜州,因此宜州作为“刘三姐”的原乡,其文化价值不可估量,在开发民俗文化旅游的过程中也必须突显这一文化品牌。

(二)树立鲜明的形象,打造民俗文化旅游品牌

独特性是民俗旅游资源的重要特征,广西宜州是“刘三姐”的故乡,原汁原乡原味的“刘三姐”山歌文化作为宜州民俗文化的主载,具有着鲜明的独特性,因此,依托“刘三姐”文化,建设“刘三姐文化艺术村”、“三姐书院”、“三姐画院”、“三姐歌坛”、“三姐服饰”等文化艺术项目,打造具有宜州民俗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三)整合旅游资源,加大旅游开发力度

宜州作为“刘三姐”的故乡,可以每年举办一次“刘三姐”山歌文化研讨会或刘三姐民俗语文化旅游节。这样既可以让人们充分的了解广西宜州的民俗文化,又可以扩大宜州的影响力。宜州市目前正在选聘有关专家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刘三姐”山歌文化旅游为主线,涵盖全市民俗文化和人文景观,打造“刘三姐文化艺术村”,将从根本上提升宜州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影响力。

(四)编制宜州民俗旅游规划

截至目前,宜州还没有专门的民俗文化旅游规划,编制民俗文化旅游规划,势必盘活宜州的民俗旅游活动,扩大宜州民俗文化旅游在全区乃至全国的地位和影响,促进广西宜州民俗文化旅游的跨越式发展。

四、结语

了解民俗文化的途径范文第2篇

关键字:中学语文、民俗文化、渗透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少之时,他们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都未真正定型,他们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的能力都很强。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内容都或多或少的包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有许多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品质的优秀篇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所侧重的加以点拨,在启发学生去思考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等方面,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渗透民俗文化的基本保障

新课程标准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新的建议,提到教材编写“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理解和尊重多元(样)文化”“开阔学生视野”。中学语文教材的这些特点也具体体现在它所包含的民俗文化方面。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民俗文化的课文有鲁迅的《社戏》、《故乡》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施耐庵的《智取生辰纲》,孙犁的《芦花荡》及朱自清的《背影》等。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涉及民俗文化的课文有《茶馆》《荷花淀》《胡同文化》《我与地坛》等,中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的时候,既提高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又受到了民俗文化的熏陶。中学生在学习掌握新知识的时侯,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新鲜感都很强,他们往往更喜欢学习趣味性的知识,更喜欢多姿多彩的课堂,对教师的照本宣科地讲解和枯燥无味的知识传授不感兴趣。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和民俗文化知识就能够丰富课堂教学,这些知识在课文教学中往往能满足学生的更多需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用一些有趣的谚语或一些古老的民间传说故事作为新课的导入,就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的基本途径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虽然有其可行性,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并不属于常规的语文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民俗文化的讲解和渗透时需要结合具体的授课内容,寻找有效途径和具体方法进行分析、渗透。1.通过突破中学语文课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教师如果在讲授过程中不能进行正确的解读,那么,学生在对课文的理解就会不完整、不深入,这就需要教师对这些民俗文化进行正确的分析,详细地讲解2.通过开拓中学语文学习的新渠道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在借助优质课程资源、开拓中学语文学习新渠道时,如果能充分利用民俗文化成分的支持,有效利用民俗文化素材,可以拓宽中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3.通过发现、领悟中学语文课本中经典文学作品的内涵来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在中学语文课本中,许多经典古诗词的丰富内涵往往是通过具有民俗风情的事物来表达的,在讲授这些经典诗歌时,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其中蕴含的民俗文化素材,可以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内涵的理解。4.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来进行民俗文化渗透。民俗经过历史的积淀,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教学期间,教师如果能够紧扣不同的时令节日,对中学生进行相关的作文训练,可以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受到民俗文化的熏陶。5.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在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有关民俗内容,能够使中学生在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切勿盲目的渗透民俗文化

由于民俗文化自身精华与糟泊共存的特点及在中学语文课程中的非主流存在特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教育应掌握适当的原则。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民俗内容很多,但并非课文中只要牵涉到民俗内容或民俗描写就去讲解,在讲解时也不可牵强附会或喧宾夺主地去无限制地挖掘教材,而是应该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和教学目标,在把握全局的基础上,进行恰到好处地渗透。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民俗教育可以更好地进行母语教育。从另一方面来看,丰富多彩的民俗内容及生动多样的民俗教育形式,可以在改善中学知识结构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可以更大程度地满足中学生的心理追求和文化追求,有利于中华民俗文化的传播,从而为中学语文教学开辟出新的教学途径。

了解民俗文化的途径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本文在论述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的可行性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现代著名学者钱穆曾说:“风俗为文化奠深基,苟非能形成为风俗,则文化理想仅如空中楼阁,终将烟消云散。”民俗文化教育是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一个民族的民众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可以让学生了解、吸纳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成为一代有文化有素养之人,成为一代心存文化之“根”的人。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渗透的可行性

1.中学生的特点为民族文化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可行性

首先,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少之时,他们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都未真正定型,他们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的能力都很强。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内容都或多或少的包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有许多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品质的优秀篇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所侧重的加以点拨,在启发学生去思考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等方面,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中学生在学习掌握新知识的时侯,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新鲜感都很强,他们往往更喜欢学习趣味性的知识,更喜欢多姿多彩的课堂,对教师的照本宣科地讲解和枯燥无味的知识传授不感兴趣。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和民俗文化知识就能够丰富课堂教学,这些知识在课文教学中往往能满足学生的更多需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用一些有趣的谚语或一些古老的民间传说故事作为新课的导入,就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中学语文课程特点有利于民俗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颁布,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新的建议,提到教材编写“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理解和尊重多元(样)文化”“开阔学生视野”。中学语文教材的这些特点也具体体现在它所包含的民俗文化方面。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民俗文化的课文有鲁迅的《社戏》、《故乡》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施耐庵的《智取生辰纲》,孙犁的《芦花荡》及朱自清的《背影》等。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涉及民俗文化的课文有《茶馆》《荷花淀》《胡同文化》《我与地坛》等,中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的时候,既提高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又受到了民俗文化的熏陶。

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虽然有其可行性,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并不属于常规的语文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民俗文化的讲解和渗透时需要结合具体的授课内容,寻找有效途径和具体方法进行分析、渗透。

1.通过突破中学语文课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

中学语文教材有相当一部分涉及民俗文化的篇目,它也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如果在讲授过程中不能进行正确的解读,那么,学生在对课文的理解就会不完整、不深入,这就需要教师对这些民俗文化进行正确的分析,详细地讲解。

2.通过开拓中学语文学习的新渠道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

在借助优质课程资源、开拓中学语文学习新渠道时,如果能充分利用民俗文化成分的支持,有效利用民俗文化素材,可以拓宽中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初中的综合性学习、高中的研究性学习是其中最有新意的设置,它们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气象。开展综合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时,中学语文教师在熟练有效地运用文本资料的同时,还可以借助丰富的课程资源。“语文教学资源有文字的、实物的,有显形的、隐形的,有来自自然界的,也有来自生活的。”民俗文化可以作为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充分利用。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中学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处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里的中学生,他们学习的内容涵盖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许学校不再像学校。也许我们将把整个社区作为学习环境。”而民俗文化也无时无处不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生活化”教育。中学语文教师如果要提高学生的文化感受力,可以联系社会生活、运用贴近生活的材料,结合当地的风俗民情来进行教学,也可以适当安排一些和民俗有关的活动,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这样就把民俗教育从课内拓展到课外,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阅历,使学生认识了生活、体验了人生。

3.通过发现、领悟中学语文课本中经典文学作品的内涵来进行民俗文化渗透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许多经典古诗词的丰富内涵往往是通过具有民俗风情的事物来表达的,例如“月”“柳”“菊”“茱萸”“龙舟”等。在讲授这些经典诗歌时,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其中蕴含的民俗文化素材,可以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内涵的理解。

4.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来进行民俗文化渗透

民俗经过历史的积淀,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祭祖扫墓的清明节、包粽子祭屈原的端午节等,都表达出美好的民族情感。在教学期间,教师如果能够紧扣不同的时令节日,对中学生进行相关的作文训练,可以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受到民俗文化的熏陶。

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给学生提供一条走进民俗文化、感受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的途径,使学生在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的同时,对民俗文化进行有选择地吸收。

5.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

在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有关民俗内容,能够使中学生在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民俗与人民的生活相伴而生,反映人民的生活面貌,它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待到重阳日,还来就”教给人们珍视友谊的挚情;“离乡背井时,怀揣乡井土”教给人们热爱家乡的真情;“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教给人们忠贞不渝的爱情,“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教给人们祈福的美好心愿……这些都反映了劳动人民健康的生活心态、美好理想,这些并非一时一地的风习,历经千年成为一种美的风范、善的追求、真的指归,这些对学生的熏陶和教育是不可低估的,它能把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精髓传给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如有涉及到相关的民俗知识时,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民俗材料,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比如古代诗文中常常涉及到古代文人的“出世”、“入世”思想。作为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虽然在过去历代都有高人归隐乡里,如庄子、陶渊明等,但是,绝大多数的文人志士仍然是积极入世、爱国务实为国为民的。

6.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外实践活动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学校可以适当安排一些有关民俗内容的课外活动。例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邀请民俗专家或者有关老师给学生举行民俗讲座。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当地有民俗特色的节日庆典、植树活动、登高赏菊、龙舟竞赛等活动,从而使学生亲身感受民俗风情,受到积极的熏陶和感染。学生还可以开展有关民俗风情的研究性学习。参加有关民俗风情活动后,写出有关感受,写出调查报告。也可以结合乡土教材实地考察,开展有益的民俗活动,举行民俗知识大赛等。这样在课堂学习外,以多彩的生活激活学生的民俗知识兴趣,以健康朴素的民俗文化强化学生的知识人格,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能力。课外实践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文化素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转贴于

三、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应当把握的原则

由于民俗文化自身精华与糟泊共存的特点及在中学语文课程中的非主流存在特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教育应掌握适当的原则。

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民俗内容很多,但并非课文中只要牵涉到民俗内容或民俗描写就去讲解,在讲解时也不可牵强附会或喧宾夺主地去无限制地挖掘教材,而是应该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和教学目标,在把握全局的基础上,进行恰到好处地渗透。

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民俗教育可以更好地进行母语教育。从另一方面来看,丰富多彩的民俗内容及生动多样的民俗教育形式,可以在改善中学知识结构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可以更大程度地满足中学生的心理追求和文化追求,有利于中华民俗文化的传播,从而为中学语文教学开辟出新的教学途径。

参考文献

1、钱穆:《中国学术通义?序》,台湾学生书局,1976年版。

2、王显槐、王晓霞、樊海清主编:《语文教育创新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上海《语文学习》杂志2005第一期封面。

了解民俗文化的途径范文第4篇

许昌民间舞蹈是一朵绚丽的民间艺术奇葩,较有代表性的有:艾庄回族铜器舞、仙鹤送印、莲花灯舞、独杆轿、铜器舞等。随着历史的发展,部分民间舞蹈已列入省级非遗名录中。但像莲花灯舞和铜器舞等部分民间舞蹈也曾面临传承断代危机,濒临灭绝的现状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将其重获生机。

二、许昌市高校传承地方民间舞蹈的意义以及重要作用

1、许昌市高校传承地方民间舞蹈的意义

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发掘,关系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许昌民间舞蹈是当地民俗文化的代表,也是传播许昌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发展脉络的重要线索。近年来,在省政府文化厅的高度重视下,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活动日益增加,而高校作为文化教育的一线阵地,有着充分的人才优势和平台优势,应当责无旁贷的承担起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责任。许昌民间舞蹈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和群众基础,让其走进校园,不但能够促进许昌民俗文化的渗透和发展,同时还能够协助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学生了解许昌、热爱许昌的信心和热情。尤其是对于区域性高校而言,更可以利用特有的地缘优势和文化积淀优势,对民俗文化尤其是民间舞蹈的传承命脉进行保护,使之成为民间文化的传播重要阵地,借助高校教育的典型功能,实现教学与民俗文化普及传播的双项促进作用。

2、许昌市高校传承地方民间舞蹈的重要作用

许昌市高校传承地方民间舞蹈的重要作用可以从两方面来体现。首先,民间舞蹈作为珍贵的艺术遗产,是以表演者为载体,通过对其动作、神韵、技术、风格的展示,使大众感受到其中的舞蹈审美意蕴和特有的艺术价值。许昌有两所高校,分别是许昌学院和许昌职业技术学院,两所学校都已经被列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有非常好的研究条件。尤其是许昌学院设有舞蹈专业,并且在近年的发展中有较为突出的成绩,其教师和学生都正处于思维活跃、接受能力良好的状态,对新鲜事物的关注和了解具有较高热情,这就为民间舞蹈的发展提供了客观基础。同时,高校与民俗文化之间的互动,还有利于突破高层文化教育的传统限制,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开展,能够丰富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文化更具竞争力,从而实现高校高质量办学的发展宗旨。

三、许昌市高校传承地方民间舞蹈的问题及策略

在探讨许昌市高校传承地方民间舞蹈的策略前,首先需要对这项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这样才能使策略的提出更具针对性和可行性。从高校传承许昌民间舞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问题如下:第一,许昌高校对于当地民间舞蹈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难以发挥高校固有的人才和平台优势;第二,高校学生对于当地民间舞蹈的认识和参与热情还有待提高,难以形成校园范围内师生联动、内外结合的民间舞蹈传承氛围;第三,高校教师对于当地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发展有所忽视,难以建立起教学和民俗文化保护间的有机联系。基于上述原因,联系实际工作情况,提出许昌市高校传承地方民间舞蹈的可行性对策:

1、提高高校对许昌民间舞蹈的重视程度

许昌高校具有典型的地缘性特色,与本土环境联系较为密切。这就需要高校进一步重视民间舞蹈在高校的传承和发扬机制,在办学理念、发展规划等方面都要与自身地域特色相结合,以本土资源作为切入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民间舞蹈文化进行保护、传承、创新和发展,并致力于成为民俗文化的传播阵地。将民间舞蹈引入校园,使其成为高校文化景观的有机构成部分,并与实际教学相结合,与学校思政等工作相结合,争取使当地民间舞蹈成为办学的一项亮点,使更多学生关注、了解许昌民间舞蹈。

2、高校教师需要积极参与许昌民间舞蹈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工作

高校教师属于学术研究的领头人,在校园中有着强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在许昌民间舞蹈走进高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参与并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还需要发挥其强大的科研探究能力,对其充分了解,并利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结合现代媒体科技,为民间舞蹈的保护和发展提供积极助力。对当地民间舞蹈的探究科研,也能够为高校艺术领域的教师提供新的学术发展创新空间,可谓一举两得。尤其是艺术专业的教师,要客观看待许昌民俗文化的发展和传承问题,对某些类型民间舞蹈“后继无人、发展空间狭小”等问题有客观认识并提起重视。由于生活发展和艺术审美等因素的变化,民俗艺术、民间舞蹈的发展同样不能墨守成规止步不前,而民俗文化与现代文化审美的无缝接轨,更需要高校专业舞蹈教师进行研究提出对策,从学术层面为其发展提供可行途径,同时这也是当地民间舞蹈发展传承创新的关键环节。

3、鼓励和引导高校学生积极参与许昌民间舞蹈的传承保护

学生是高校教学的主体,也是未来参与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主力军。许昌民俗文化走进校园,通过校园阵地得以传承和发展,必须有高校学生生的积极参与,否则相关活动只能流于形式,难以起到真正的推动作用。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第一,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民俗文化活动,并在活动中培养对民俗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让当代大学生将民族文化传承视为己任,切身参与到促进当地民间舞蹈传播发展的队伍中来。第二,充分发掘和发挥高校学生组织的团队作用,自发组织和开展许昌民间舞蹈的主题活动。高校有着独特的社团优势,利用这些学生社团,可以使许昌民间舞蹈的发掘、展示、发展更有针对性和选择性。无论是参与方还是举办方,都能够在活动中对许昌民俗文化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具体参与方式需要体现出可行性和长期性,而不是将其作为一种短期行为。首先可以组织高校学生社团定期举办以民俗文化为主体的活动。其次,在高校艺术社团内,可以设立以许昌民间舞蹈为主的活动项目,并定期或不定期参与校内外演出,在丰富校园文化的同时促进民间舞蹈的推广。最后,还可以请民间舞蹈艺人与高校社团进行互动,使学生更为真实直观的感受到许昌民俗文化特色,并将当地民间舞蹈的传承发展落到实处。

4、以实际行动促进许昌民间舞蹈的传承发展

许昌高校学生多数来自周边地区,这为民间舞蹈的发展营造出更为良好的文化背景。在民间舞蹈传承和保护中,大学生需要利用自身的知识优势和区域文化优势,对许昌民俗文化大力宣传,通过网络、社团、社会实践等形式拓展许昌民俗文化的传播途径。同时,高校还可以为学生开办关于许昌民俗文化、民间舞蹈的第二课堂,使学生充分了解民俗文化的具体内容和发展脉络,建立起民俗文化传承的危机感和责任感,促使更多学生以专业角度看待这一问题,使其在民间舞蹈舞的传承中“有心有力”。

四、许昌民俗文化与地方高校舞蹈教育的有机融合

许昌民俗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尤其以民间舞蹈种类丰富而驰名。仅仅靠民间力量和政府扶持,对民俗文化以及民间舞蹈的发展推动作用毕竟有限。高校作为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的集中地,对民俗文化有着天然的传承优势,尤其是高校的舞蹈教育专业,更有望成为传承许昌民间舞蹈的有效平台。近年来,尤其是许昌学院舞蹈专业发展迅速,已具备专业的舞蹈教学师资,舞蹈招生素质较高,在国家级、省厅级的各类文艺比赛中均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已经获得了众多关注。在每年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许昌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会都组织教师和学生对河南民间舞蹈进行实地采风调研活动。正是由于这些特殊优势,使地方高校舞蹈教育对许昌民俗文化的传承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结语

了解民俗文化的途径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民俗文化;民族文化教育;民众生活;素质教育;人文关怀

《教学大纲》前言指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同时,语文学科是也是一门母语学科,母语教育归根结底是一种民族精神的教育,它传递着民族精神。如何才能让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传统得以较好地继承和弘扬呢?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教育,培养并提高学生民族意识是切实有效的方式。所谓民俗就是民间风俗,是一个有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和表现在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文共同体,它是一个民族的标识。民俗文化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惯的总称。民俗文化融合在民族文化中,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教育是传统文化教育与人类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培养一个民族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

1利用民众生活渗透民俗文化教育

民俗文化的内容与形式是广大民众在生活中感悟、积累与创造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重复与积淀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生活模式。社会生活现象就是民俗的外在表现形式。语文教育教学中对于知识的传递、思想的改造、精神的丰富,从这里入手就相对容易完成。从教师的角度看,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习惯、思维方式是因材施教的必要环节。因此,教师如果能详细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引入民俗文化,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与认同,就能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在教授沈从文《边城》一课时,大多数同学对龙舟竞赛中那种百舸争流的场面,对万人空巷的盛况很有感触。龙舟竞赛的内容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于是我提问:在我们这里有没有类似的活动?大概是什么季节进行?大家争相回答:常熟每年春秋两季举行,方言称之为“划龙船”。接着,再请实地观看过龙舟比赛的同学将现实活动与课文内容进行比较,交流感受。这样展开之后,课文内容对学生而言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如此一来,学生对课文中的民俗产生一种亲切感、认同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就显得轻松而愉快。比之死板的讲授方式,课堂效果不言而喻。

2利用民俗文化渗透素质教育

要提高国民素质,当然要进行素质教育。它使得教育的目的不局限于“授业解惑”,而扩充为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也使得教育的场所不局限于课堂,而转变为由社会、家庭和学校所组成的大文化环境。在此契机下,利用充斥大环境的民俗文化因子充任“跳板”来进行素质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语文学科的社会功能造就了语文学科要对学生进行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的特点。文言文《屈原列传》就是一个以民俗文化引入爱国主义教育的非常好的题材。本文的教学难点就是“让学生了解屈原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正直的品德操守,体会作者在人物身上寄予的感情”。如果以说教的方式向学生灌输“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他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爱国主义思想形成了他诗作的基调”这一知识点,学生兴致不高,了解也不深。于是我将该文章与端午节的民俗联系了起来: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公元278年,楚国的都城被秦兵攻破,眼看国破之难,却又无法施展自己的力量,屈原精神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在极端失望和痛苦中,诗人来到了汨罗江抱石自沉。他死时正是农历五月初五。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此风俗日后演变成赛龙舟),还拿出家中的粽子、鸡蛋投入江中喂鱼,让鱼不去咬屈大夫尸身。还有郎中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从此,每逢五月初五,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喝雄黄酒,以此来纪念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当我把这段故事介绍结束后,学生兴致盎然。对知识点有了深入了解之后,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就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可见,借助民风民俗,能有效地消除学生的认知断层,能让他们贴近民间生活,从真实的文化氛围中去领会作者的思想和创作意图,让自身思想道德品质得到提升。

3让民俗文化教育折射人文关怀

3.1地方特色文化搬进课堂。地方特色文化可以包括当地文化、方言、衣、食、住、行、自然资源等。开掘民俗文化资源,可以使用地方性专题的特色课程。常熟的白茆山歌”被誉为“吴地一绝”,有“此曲只应天上有”的美誉,是吴歌的重要一脉。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一份弥足珍贵的口头文化遗产。近水楼台的常熟白茆中学以“白茆山歌”为载体,以班会课、语文课、艺术课等课堂教育为阵地,通过对著名山歌能手的介绍、知名人士对白茆山歌的评价等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激发了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定期邀请民间艺人来校献艺、讲座,通过欣赏,感受优秀传统艺术文化之美;还建立校级山歌演唱队、创作小组,通过唱、表演,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通过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不断深入研究活动。地方特色文化的开掘,不仅弥补了课程体系中地域文化不足的问题,而且利用当地优秀的民俗文化教育学生,更容易被认同和被接纳。白茆中学以开发、研究优秀民俗文化为基础,促进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拓宽了学校德育教育的工作手段和方法,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使他们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其个性的和谐发展,折射出鲜明的人文关怀。

3.2节日文化引入进课堂。东西方文化的碰撞,舶来了情人节、感恩节、圣诞节之类的“洋节日”。这些节日甚至已经渗透到中国的每一个角落,每逢“洋节日”人们总会喜不自胜地欢度着。学生对这些洋节日的了解和重视令人咋舌;与之相反的是,对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节日的内涵却知之甚少,忽视传统节日的心理占了很大比例,这不得不令人担忧。事实上,民俗文化也包含了我国的传统节日。悠久的中华节日文化,不仅是我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永恒的文化积淀,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力量。节日有着特定的民俗文化内涵,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源。国定假日增加了清明节和端午节,虽然假期仅为一日,却恰恰反映了国家对民俗的重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带来了文化的整合,加速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交流,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观念,也引起了民俗文化的嬗变,甚至许多地方的古老民俗文化正在消失或己经消失。国人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一个民族不强化本族的文化传统,不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那么就有可能改变民族的属性,甚至迷失了自己的民族。因此,培养并提高继承者的民俗意识迫在眉睫,而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就是直接有效的途径之一。

作者:黄英 单位:常熟中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钟敬文.钟敬文教育及文化文存.董晓萍编[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2.

[2]徐晓思.试论“地方特色文化与民俗文化走进课堂”[J].上海教育科研,2009(11).

了解民俗文化的途径范文第6篇

关键词:民俗文化课程 利用

一、拓展资源开发的视野,有效挖掘适合孩子发展的空间

1.了解古镇,感受优秀的古镇文化资源

我们以幼儿的生活为基点,以同里本土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心,收集、整理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民俗文化资源。我们通过孩子、家长和老师的各类调查问卷,家长和孩子的同里一日游等活动,让幼儿深深感受到“我住在同里”、“我是同里人”,是一件多么值得自豪的事。衍生出好吃的同里——“我喜欢同里的小吃”;好听的同里——“我喜欢说同里话”;好玩的同里——“我喜欢同里的工艺”、“我喜欢同里的节日”、“我喜欢同里的桥”;好棒的同里——“了不起的同里人”等等话题。一系列的活动真正验证了“资源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生活,我们要做课程资源开发的有心人,从孩子感知、理解和操作的特点进行加工改造”这句话的内涵。

我们把民俗文化定位在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如民俗工艺文化、民俗装饰文化、民俗饮食文化、民俗节日文化、民俗戏曲文化、民俗歌舞文化、民俗绘画文化、民俗音乐文化、民俗制作文化等等。

2.走入古镇,探究古镇文化资源的富饶

课程资源不仅仅局限在教材上面,也不只局限于幼儿园内部。涉及幼儿学习与生活环境中一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资源,它分散在幼儿园园内、园外的各个角落。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与同里旅游公司(退思园、珍珠塔、崇本堂、嘉荫堂、明清一条街、古镇大戏台、同里天元围棋馆等)签订协议,作为我们的园外实践基地。另外整个同里古镇本身就是幼儿的一个实习场。我们带领幼儿走入古镇,融入社会,创造一切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究活动,让幼儿在与成人的交往、同伴的合作中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激发幼儿对本土文化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去探究。更为可贵的是老师和孩子们发现了多领域的人脉资源——我们的家长(旅游公司的工作人员、研究同里志的),更有“苏州民间工艺家”第一人——同里剪纸艺人计建明。

这个过程让老师明白了:资源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生活,符合幼儿生活经验的资源是幼儿感兴趣的,在熟悉的场景中,让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活动。我们要做课程资源开发的有心人,从孩子感知、理解和操作的特点进行加工改造,真正做到关注幼儿、关注生活、关注传承出发,汇集多方面教育资源。

二、有效筛选资源的价值,形成适宜孩子发展的资源模块

民俗文化资源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可以被我们利用成为园本课程。因此,我们关注民俗文化中的美德、引导幼儿感受优美、注重培养幼儿能力、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支持幼儿间的合作。我们根据资源的类别、幼儿的生活经验和需要甄别选择,合理开发。选择操作性强的民俗游戏材料、有代表性和教育意义的民间民谣、本地区特有的民间工艺、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的传统民俗节日和饮食文化等等。这些资源成了我园课程内容设计的有机选择部分。我们筛选了同里古镇民俗文化资源的四大方面:1.民风民俗:包括民间小吃、结婚走三桥、节日所特有的文化资源等。2.民间工艺:包括编织、剪纸、形式多样的画种……3.名人、名事4.同里民谣。建构了“民风与民俗”、“民间工艺”、“名人与民俗”、“民间童谣”等主题式课程。比如:在同里的婚庆习俗主题活动中,我们通过谈话,和孩子一起了解同里婚俗的故事,结婚走三桥的风俗。衍生出同里的桥文化——认识桥、夸夸家乡的桥、我设计的桥(画、做、捏、折);了解同里婚俗物品——花轿(设计花轿、抬花轿)、请柬、喜糖(包喜糖、抢喜糖)、服饰(设计图案花纹);了解同里婚俗的表演——舞龙舞狮、抛绣球、打连厢、挑花篮等。

三、增强资源创新的意识,营造民俗文化特色的活动环境

符合幼儿生活经验的资源是幼儿感兴趣的,在熟悉的场景中,让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活动。虞永平教授说过:幼儿园课程资源利用不是对生活的简单复制……教师需要发现蕴含在这些同质异态的资源中的永恒价值,从而帮助幼儿在直接经验的基础上生成更加上位、升华的心理品质。因此,我们关注课程资源与幼儿学习方式的有效交互,从幼儿的视角出发,创设情境、拓展途径,采用多样化的活动方式,引导幼儿主动学习。我们通过环境创设、日常生活、集体活动、区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展开。幼儿园内营造民俗文化审美情感相适应的活动环境,在游戏化的环境中渗透民俗文化,让幼儿身临其境,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我们将民俗化主题活动更多地渗透到日常区域,开展主题背景下的探究性区域活动。区域活动在内容、形式上更加开放。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在丰富的区域角中,选择材料进行操作和探究,获得有益的知识和经验。例如:实施饮食文化主题后——创设同里小吃一条街(制作、介绍、买卖、品尝);节日文化主题后——创设水乡小舞台(既参与舞狮舞龙、打连厢、童谣等民俗节目的表演,还可以设计门票、规划舞台、设计海报);工艺文化主题活动后——生发出水乡工艺坊(蛋壳活动区、瓶子活动区、葫芦活动区、好玩的剪纸区和稻草DIY制作、青花瓷、窗格等)。在“水乡小导游”的带领下参观了充分体现同里民俗文化特色的区域活动,或在“同里小吃街”品尝古镇糕点,或欣赏“水乡工艺坊 ”中的创意作品,或流连于“水乡大舞台”,看小朋友们民俗表演,沉浸于民俗文化课程所营造的浓浓的民俗氛围中。在那里孩子们可以尽情享受家乡文化带来的快乐。

了解民俗文化的途径范文第7篇

一、拓展资源开发的视野.建构适宜的资源模块

指南的学习、课程游戏化的研讨,拓宽了我们课程资源开发的视野,课程资源无处不在的课程观对我们产生了很大的冲突。发现了同里独特的风俗民情,同里文化背后潜在的价值和内涵。发现资源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生活,我们从孩子感知、理解和操作的特点进行加工改造,真正做到“关注幼儿、关注生活、关注传承出发,汇集多方面教育资源”。在熟悉的场景中,让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活动。

首先,我们以幼儿的生活为基点,以本土文化(同里本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心,收集、整理了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民俗文化资源。其次,对照《指南》的精神,我们对本土资源进行有效筛选,筛选了好吃的同里――“我喜欢同里的小吃”、好听的同里一――“我喜欢说同里话”、好玩的同里――“我喜欢同里的工艺”“我喜欢同里的节日”“我喜欢同里的桥”、好棒的同里――“了不起的同里人”等资源。在筛选的过程中,我们注重民俗文化的积极意义(关注美德、感受优美、注重能力、鼓励想象、支持合作)。利用民俗文化中的美德,摒弃陋习,合理开发。

二、建构民俗文化课程框架,规划民俗文化课程的主题活动

我们在课程理念指导下,认识到民俗文化课程的建构是一个整体推进的过程,因此,我们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几方面进行开发与逐步完善,并尝试建立民俗文化课程框架,将已收集并实施的主题式民俗文化课程进行梳理。

首先,我们梳理原有主题活动的缺失,对丰富主题活动的构思,形成比较丰富、规范的主题活动框架。端午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有关端午的故事异彩纷呈。特别是在同里,有很多自古流传的习俗。同里的孩子对同里的端午是熟悉的,我们以端午故事作为背景,以端午习俗作为切入点,开展了系列端午活动,用童谣说出来,用宣卷唱出来。

其次,挖掘主题以外的内容,完善民俗文化课程框架。在资源不断拓展的过程中,我们的思路不断开阔,观念不断更新。我们发现,除了架构的主题活动课程外,还有一些可以进入我们课程内容但不适合以主题形式展开的,比如,以节日为主的“六一”“五一”元旦等。这些节日虽然没有明显的民俗特点,但可以通过用民俗的元素进行庆祝活动。因此,在我们的课程框架中又增加了节日系列活动和其他活动。

三、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多途径实施园本课程

我们强调各领域目标的彼此联系与整合,关注幼儿经验的不断扩展和有机联系,从社会实践活动、环境创设、一日生活活动等方面实施园本课程。

1.社会实践活动

(1)参观:让孩子深入古镇,感受优秀的古镇文化资源

把整个同里古镇作为幼儿的一个实习场,让幼儿走人古镇,融入社会,参与探究。

(2)调查:让孩子走上街头调查,加深对古镇的了解

比如,对旅游人数的调查(不同时段来同里旅游的人数,哪些时候来的人多?哪些时候来的人少?为什么?)。对旅游人群的调查(不同时段来旅游的是什么人?)对旅游人群来同里的目的调查(看什么?带走了什么?带到了哪里?)。

(3)拜访:走出去――让幼儿与名人亲密接触,感受剪纸艺术的神奇。

请进来――聘请宣卷赵华老师指导,学习同里的宣卷文化,把宣卷融入幼儿园的课程。

2.环境创设:增强资源创新的意识,建设丰富多样的课程环境

我们继续以民俗文化为载体,以幼儿发展为目的,巧妙利用丰富的、多元的、本土的元素,在幼儿园内营造与浓浓的民俗文化和审美情感相适应的活动环境,在游戏化的环境中渗透民俗文化的教育内容。

3.一日生活活樱来园、餐前、餐后、散步)

童谣、宣卷、名人的故事、园林景点、工艺作品等内容在一日生活中合理安排。比如,睡前播放一些童谣,饭前欣赏一些宣卷,尝试定时播放。这样一些不能用主题来解决的内容得到了有效落实。

了解民俗文化的途径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传统民俗 文化旅游资源 城市 乡村 物态 非物态

一、引言

民俗文化是指一种与人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现象,是一定群体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趋同性生活模式,它包含着人类在物质生产、经济贸易、社会活动、文化娱乐等方面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和行为模范,包括生产与生活习俗、游艺与竞技习俗、岁时与岁日习俗、礼仪与制度习俗、社会组织习俗、民间文学艺术等。它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旅游是一种跨文化的实践活动。旅游者在民俗文化旅游的过程中,既体验了不同民族的不同生活方式,也了解了不同民族的各自文化,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各民族的传统民俗,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极强的观赏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由此也体现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本质特征。不同地方,由于气候、地理等因素的影响,传统风俗习惯也存在着许多差异,更由于各民族生产力的发展参差不齐,致使各传统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各具特色。传统民俗文化旅游是旅游者了解不同文化、体验不同民族传统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

二、城市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古城墙、四合院、琉璃瓦、大运河、地方小调、玩龙灯、踩高跷、赛龙舟等,这些带有强烈传统文化内涵和历史印痕的城市传统民俗,凝聚着古人精湛的技艺和审美观,隐藏着本土一系列的人文观念和人伦关系,是城市文化的历史记录,是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为旅游者了解城市文化个性,领悟城市风情,体验城市传统文化生活提供了载体。如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南京的夫子庙、成都的茶馆、山西的大院、苏州评弹等都是旅游者感受地方传统民俗风情、传统民俗文化的旅游热点。

1、物态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物态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是城市中最常见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如传统民居、街道、会馆、当铺、作坊、商号、祠堂、府邸、书场、剧院、戏台、庙宇、园林、碑石、城楼、学堂等,都属于物态的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传统建筑及其古老的结构布局,真实地记载了城市百姓的生活方式,带给人们的是历史文化、传统民俗及城市形态连贯的记忆与韵味。如上海的石库门房子,是大多数上海市民的主要生活、繁衍生息的场所,它是中西建筑艺术及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它的出现是一种城市生活的必然。随着上海洋场风情的现代化生活的不断变化,庭院式大家庭传统生活模式被适合于单身移民和小家庭居住的石库门弄堂文化所打破,石库门里的“亭子间”、“客堂间”、“厢房”、“天井”以及“二房东”、“白相人嫂嫂”、“七十二家房客”等与石库门有关的名词都成为了老上海们温馨的记忆。石库门房子作为最具上海社会人情、最富有上海地方情调的上海居住文化特色,成为旅游者了解上海城市传统民俗文化的一大窗口。还比如说,北京的四合院、广州的西关大宅院等,都因其中蕴涵着浓厚的生活气息而成为旅游者体验传统民俗真实生活的热门旅游景点。

传统城镇民居、古老街区,包括建筑文化、生态文化、礼仪文化、商业文化、风水文化等都具有厚实的文化内涵。它们是以城镇中未经现代改造或毁坏的传统街区、坊巷、院落为主,并包括其周边的城镇自然环境及风貌。如浙江的周庄、同里、乌镇,北京的胡同,丽江与平遥的老城区,苏州的古城等,均是典型的代表。这些传统的民居、街区,具有民居建筑、街道布局、自然环境的观赏功能,是城市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的主要资源。

城市的标志――城楼和钟鼓楼,是中国古代城市象征的标志性建筑,它蕴含着不同的传统城市文化。城楼是标示城门的位置,观察控制出入城的人流,望敌情的,可以瞻示威严;钟鼓楼是城市的中心,也是一项景观工程,既为报时又做礼仪之用。从过去到现在,城市的标志性建筑遗留着它自身的历史痕迹,也记载了现时代的面貌与存在的状况,这种历史与现代集于一身的真实反映,证明了古代城市与现代城市之间的文化传承关系。如北京的正阳门,湖南的岳阳楼、河北的正定长乐门、西安安定门等等。几百年来的时代更替,城市在变,城市里的人也在变,不变的是文化和人的情结。城楼和钟鼓楼,它带给旅游者的是城市的标志和象征,是文化传统的传承,是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还有众多的会馆,如北京的“老舍茶馆”,成都的茶馆等,无不渗透出浓浓的地方风味。

园林则是一种自然山水和人的思想意境相融合的一种旅游资源。如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园林,没有哪些园林比历史名城苏州的四大园林更能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念品质。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被公认是实现这一设计思想的典范。苏州园林以其精雕细琢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自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是中国著名的文化旅游资源。

2、非物态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1)传统节日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传统节日民俗文化,是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一代代岁月长途中欢乐的盛会。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如我国主要的传统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腊八等传统节日是传统民俗文化生活中最为精彩的一幕。大量有趣的传统节日民俗也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产生的。

(2)传统娱乐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传统的娱乐民俗文化活动也是传统民俗文化颇具特色的内容之一。龙舟竞渡、清明踏青、重阳登高、元宵赏灯、春放风筝、夏日赏荷、秋斗蟋蟀、冬作诗会以及踢毽子、舞狮子、玩龙灯、打秋千等,都构成了丰富的城市传统文化旅游资源。

(3)传统民俗文化技艺等文化旅游资源。传统民俗文化技艺包括传统民间歌、舞,传统戏剧、曲艺(如京剧以及各地的传统戏曲),传统民间美术,传统民间杂技与竞技,传统手工技艺等,底蕴丰厚,无不渗透出一股浓浓的地方风味。传统民间美术中如被称为来自民间的“大百科全书”――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具备了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文化连续性。它的内容充分表现了劳动人民在生活中追求理想精神的实质,把文明审美观和生存体验表达得淋漓尽致。各地都有代表本地特色的传统手工技艺。从一个城市的传统手工技艺及工艺品中,可以断定在过去这个城市民族的手工业技术发展到何种程度,更可透析出这个城市民族的艺术天赋和审美力。如江苏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等等。旅游者从一个城市的手工技艺中可增加对这个城市民族历史的了解。

三、乡村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在那些远离现代城市的村落、乡村,有着完全不同于都市生活经验的生活场景。那些散布于广袤土地上各个角落的建筑、服饰、生活习俗、节日庆典、文体游戏等,都是传统民俗文化活生生的载体。不同民族、不同地理环境的乡村民俗文化,表现出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这些特点是文化旅游的优势资源。

1、物态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1)古村落、乡间民居文化旅游文化资源。古村落是农耕社会的基本生活单元,是传统民族文化的箱底。它保存着各种历史记忆和细节。如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的肇兴侗寨、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东源乡的西递村、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的报德乡朗德上寨、安徽黟县的南屏村和宏村、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沱川乡的理坑村等等。

中国乡间民居按地域主要分为北方乡间民居和南方乡间民居,其中中国南北乡间民居有很多不同。如最具有江南水乡代表性的苏州、杭州的乡间住宅规模和布局很有特色。住宅的墙壁高大,房房相连,中间由风火墙隔断,庭院的面积不大,高高的楼房,使天井显得分外高深。它与北方乡间民居的明显区别是雕刻装饰极为繁多,却极少彩画;墙用白瓦青灰,木料则为棕黑色,或棕红色等,十分淡雅,和水路相比,街巷显得十分狭小幽深,造成了曲径通幽的意境。旖旎的水乡风光,传统的建筑格局,特有的乡村建筑文化,是江南水乡最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

(2)自然风光及环境文化旅游资源。乡村居民的传统农田房舍、牛羊稻麦、耕田插秧、碾米织布、浣衣煮饭等生产劳动和家居生活,无不渗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结果与生态特色。这一切构成了乡村传统民俗文化旅游最自然的文化旅游资源。

2、非物态传统文化旅游资源

(1)传统节日及娱乐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乡村传统节日及娱乐民俗文化活动,有汉族“春节”的庙会,“元宵节”的舞龙灯,有壮族的“三月歌圩节” 等等,成为了旅游者体味乡村生活的重要载体。如乡村的“元宵节”舞龙灯是一种民间乡间舞蹈,其历史久远,形式多样。舞龙灯的民俗起源于古代人们对龙的崇拜。古人将龙视为能呼风唤雨、降福消灾的神物,舞龙灯就是为了祈祷神龙的保佑。舞龙一般用草、木、竹、布、纸扎成,节数不等,多为单数,以图吉利。除颜色的区别外,还有用荷花、蝴蝶组成的“百页龙”,用木板凳制作的“板凳龙”,用稻草扎成的“草龙”,用布糊制成的“布龙”等等,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

还有汉族乡村的“斗鸡”、“爬竹竿”、“练拳脚”,藏族的“锅庄”,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等等传统文化娱乐。如蒙古族的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喜庆丰收或欢度节日的盛大聚会。它是以摔跤、射箭、赛马、歌舞娱乐游艺等项目为主要内容。那达慕在蒙古人的心目中是古老而神圣的。那达慕大会的气氛隆重而热烈,充满着浓厚的传统民俗文化色彩,是一种集祭祀庆祝、体育竞技、文化娱乐、经贸交流为一体的广大牧民的盛会,是当地文化旅游的主要资源。

(2)传统习俗文化旅游资源。在乡村社会中,包括生产、生活方式、服饰、民居、宗教、仪式、庆典、习惯等等还相对保留着较城市传统民俗文化更为传统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如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具有浓郁的巫风色彩和人神崇拜文化,具有代表性的湘西、鄂西土家族、苗族的傩堂戏、傩舞,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境内藏族、土家族的热贡“巫风舞祭”,江苏等地的唱麒麟、唱凤凰等带有巫风色彩的艺术活动。这些都是极其宝贵的乡村传统文化旅游资源。

如聚居在湖北清江流域的土家人,至今仍盛行以欢乐的歌舞来吊唁逝世老人的传统习俗,当地土家人叫它“撒尔嗬”。“撒尔嗬”即“跳丧”,又名打丧鼓,是土家人的祭祀歌舞。土家族祖先巴人早在两千多年前,家中老者死后就流传“跳丧”,它在鄂西民间有着极其久远的历史。据说它源于土家人的先民――巴人古代的战舞和祭祀仪式。直到今天,鄂西清江流域的土家人,仍然保持着这一文化习俗。还有土家族的婚俗――哭嫁等均是具有浓郁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3)与民间文学故事、神话传说有关的文化旅游资源。由于某些自然景物外型特征像人形或其他生物,人们便将其想象为有思想有行为的生命体,或者是一些在当时的人看来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在人们的想象和猜测中产生了一个个神话故事。如长江三峡的神女峰,因赋予了巫山神女的传说而使长江三峡游更具魅力;如山东蓬莱阁,由于海市蜃楼这一自然景观而被赋予了“八仙过海”的神化传说,使得山东蓬莱阁成为著名的文化旅游胜地。还有湖北省孝感的董永传说、浙江省诸暨的西施传说、浙江省天台县的济公传说等等,这些都是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4)传统民俗技艺等文化旅游资源。传统民间歌、舞中如傣族的孔雀舞,藏族的锅庄舞;传统戏剧、曲艺中如安徽省凤台县、颍上县的花鼓灯;传统民间杂技与竞技中如河北吴桥的杂技,河南的少林功夫;传统的手工技艺中如藏族的唐卡,苗族蜡染技艺、土家族织锦技艺及各地乡村的剪纸技艺等等,这些都是各地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

(注: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2007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湖北省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类别与编号:一般项目2007d449。)

【参考文献】

[1] 丁季华:旅游资源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3.

[2] 中国自然资源从属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资源丛书(旅游卷)[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96.

[3] 刘振礼、王兵:新编中国旅游地理(修订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4] 庄志民:旅游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