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直播营销策略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非奥运营销策略
2006年5月14日,华润雪花“非奥运营销策略”正式启动,为期3―5年。在启动仪式上,华润雪花啤酒(中国)市场总监侯孝海表示,华润雪花从未参与2008年奥运会啤酒赞助商的角逐,但华润雪花将投入与其他啤酒赞助商赞助奥运会相同的费用给啤酒消费者。侯孝海称,华润雪花实行的是差异化策略。
2005年的8月,燕京啤酒和青岛啤酒相继与北京奥组委签订赞助协议,几乎同时成为北京奥运会的国内啤酒赞助商。至此,加上之前与国际奥委会签约的白威啤酒,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经有三家赞助商。
奥运会带来的诱人商机,使啤酒赞助商对奥运市场的争夺异常激烈。华润雪花虽然表示从未参与对奥运啤酒赞助商的竞争,但这并不表示华润雪花会放弃对“奥运”市场的猎取。按其一贯的“紧跟重大赛事进行品牌传播”的营销策略,华润雪花理所当然要和奥运这桩体育盛事续上一段情缘。
在燕京啤酒、青岛啤酒等奥运啤酒赞助商如火如荼全面推广各自的奥运战略时,华润雪花却突然推出“非奥运营销策略”。根据华润雪花的解释,“非奥运营销策略”的核心和本质,是通过支持广大的啤酒爱好者,通过面向更广泛的奥运参与人群,体现华润雪花对奥运的支持。看似反其道而行之的策略,其实最终的目的和燕京啤酒、青岛啤酒等同行一样,借奥运打品牌、夺市场,华润雪花只是将目标转移向了消费者。
有专家分析,华润雪花的“非奥运营销策略”避开了赞助奥运的巨额费用,但因为不能使用和奥运会相关的任何标识,这种差异化的营销策略效果如何,还有待检验。
紧跟重大赛事报道
雪花啤酒与体育结缘,与华润雪花全力将雪花啤酒打造成全国性品牌的战略密不可分。1994年,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之时,雪花啤酒还只是一个地方性啤酒品牌。2001年,华润雪花开始全力将雪花啤酒塑造成为全国品牌。随后,一系列与体育相关的营销策略接连出手。
2001年,首届雪花啤酒广场式足球赛开赛。这一在街头举办的针对年轻人的足球联赛,实际上是雪花啤酒针对其目标人群的一次品牌推广。2002年韩日世界杯赛期间,雪花啤酒请足球明星杨晨代言,借助“雪花啤酒,一下两个”的广告语,雪花啤酒亮相全国。这一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正式认定雪花啤酒为“中国名牌”产品。
2003年,华润雪花与科勒营销集团联手,实施将雪花啤酒打造成为全国品牌的战略。在签约半年后,华润雪花总经理王群和素有“现代营销之父”之称的米尔顿,科特勒共同对外宣布,经过整体包装,雪花啤酒最终将目标消费人群锁定为20~35岁之间的年轻人。这―年,华润雪花还对目标消费群进行了一次调研分析。调研的结果,更加坚定了体育营销在雪花啤酒整个营销战略中的位置。调研发现,体育是啤酒消费者的普遍兴趣点。为拉近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距离,对体育赛事的关注、参与,自然成为华润雪花向全国推广雪花啤酒的首要手段。啤酒、体育、年轻人,这三者之间似乎天然地存在着某种必然联系。华润雪花在这中间选择了紧跟重大赛事的战略。这―桥梁的架设,使雪花啤酒成功把握住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短短四五年时间,华润雪花成为全国性知名啤酒品牌。
2004年,华润雪花更是砸下5000万元广告费,在亚洲杯和雅典奥运会期间,对其目标人群进行轰炸。华润雪花直接参与赞助亚洲杯的赛事直播,赞助雅典奥运会的开闭幕式直播。在此期间,抓住中国首次举办亚洲杯的契机,雪花啤酒全国足球联赛在长春、吉林、沈阳、大连、重庆,成都等9个城市同步展开,全国有近万人参加了4人对4人的广场足球赛。最后获胜的当然不仅仅是获得名次、得到丰厚奖金的18支队伍,最大的赢家是丰办方华润雪花。在啤酒业经历兼并和搏杀之后,在全面的品牌竞争中,随着这些体育比赛的持续升温,雪花啤酒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也日益提高。
2006年年初,华润雪花通过其年报公布,2005年雪花啤酒的全国销售量达到158万吨,超过140万吨的燕京啤酒和133万吨的青岛啤酒,成为中国啤酒行业销量最大的啤酒品牌。这一数字遭到燕京啤酒和青岛啤酒的质疑,但雪花啤酒的确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从一个地方性品牌发展成为全国性品牌,并成功与燕京啤酒、青岛啤酒共分天下。
2006年的“雪花攻势”
这几年,华润雪花与央视体育频道的合作也日趋多元化,除进行普通的硬性广告的投放外,还对国人极为关心的体育赛事进行跟踪性广告合作,冠名赞助央视体育频道体台预告片的播放。2005年,其原创性的伞国性活动“雪花啤酒、勇闯天涯”启动,活动声势浩大地在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同步举行,“探险”主题吸引了目标人群的注意,“环保”内涵更是为雪花啤酒赚足了美誉。近几年,雪花啤酒的销售量以每年30%以上的幅度增长。
体育营销战略具实是“烧钱”战略,为了赞助重要体育赛事,特别是赚人眼球的体育比赛,华润雪花的投入经常是一掷数几千万。2006年,注定是华润雪花的又一个人手笔年。最近有消息称,华润雪花已经和一汽大众联合,签下央视世界杯重量级栏目《球迷世界杯》的冠名。大手笔的背后,是雪花对体育营销情有独钟的青睐。
关键词:电子商务营销战略
一、我国电商企业营销的理论基础和现状
(一)我国电商企业营销的理论基础
电子商务的基本定义。电子商务是指以数字化的方式在组织和个人之间进行商务交易。数字交易包括所有由数字驱动的交易,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因特网和万维网进行的。商业交易是组织和个人之间交换货物和服务的价值交换。没有价值的交换,也就没有商务活动,所以要理解电子商务的定义,首先就是要清楚认识和理解什么是价值交换。电子商务主要有五种类型,分别是企业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Business-to-Customer-commerce)、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Business-to-Business-commerce)、消费者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Customer-to-Customer-commerce)、对等网络电子商务(Peer-to-Peer-commerce)和移动商务(mobilecommerce或m-commerce)。营销的相关内容。营销是一企业为顾客创造价值、建立强客户关系的过程。市场营销主要有五大过程:了解市场及消费者的需要和愿望、设计客户驱动的营销战略、整合营销计划和打造突出价值、建立盈利性的关系和创造客户喜悦、从客户身上获取价值以创造利润和客户质量。营销比其他任何商业功能都更能处理企业与顾客的关系,以突出的价值吸引客户并满足客户需求和发展新客户是市场营销的双重目标。
(二)我国电商企业营销的现状
电子商务大环境现状。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4.4万亿元,同比增长6.7%。同年12月,我国总消费价格上涨了2.1%,年通货膨胀上限为3.5%。CPI和pi指数的增长表明,我国工业产品的供求不平衡现象有所缓解,我国的总需求水平正在增加。截至2016年底,我国网民的规模达到7.31亿,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手机网民规模实现了稳步增长,移动端的人口红利正被进一步挖掘。随着“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的发展,我国电子商务得到新的发展机会。新一轮的电子商务革命与全球化,以开发新需求为目的,实现了经济转型和社会结构的调整,这使得更多的企业进入电子商务领域,从而使电子商务持续发展并进入新阶段。“单一地带和单一道路”首脑论坛的成功进一步加强了各国间的政策沟通、设施连接、贸易往来与金融互信,同时使得各国人民的思想得到联系,这为扩大国际电商贸易的商业活动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好的发展环境。总体来看,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良好,其将呈现多元化、国际化和规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电商企业营销现状。据国家统计局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调查显示,2017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9.16万亿元,同比增长11.7%。其中商品、服务类电商交易额21.83万亿元,同比增长24.0%。相关数据统计,2017“双十一”期间我国全网20家平台实时销售数据显示全网总销售额是2539.7亿,其中阿里、京东、苏宁易购和首次参加“双十一”的唯品会交易总额占全网“双十一”成交额的95.3%,其余电商只有不到4.7%市场份额。从商品、服务类电商交易情况看,我国电子商务交易以商品类为主,同时服务类交易增长速度极快(见图2)。2017年我国商品类电商交易额为16.87万亿元,同比增长21.0%,比上年提高8.7个百分点;服务类电商交易额4.96万亿元,同比增长35.1%,比上年提高13.2个百分点。天猫商城是阿里巴巴旗下的综合性的网络购物平台。天猫商场在淘宝商场原有的资源基础上,整合了淘宝平台内的上万家品牌商和生产商,天猫商城通过为自身平台上的所有商家提供电子商务整体解决方案,力求为消费者打造一站式的网购服务。截止到2012年,天猫商场已拥有4亿多个买家、5万多个商家、7万多个品牌。淘宝商城(天猫)于2009年11月11日举办了全网第一次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尽管当时参与“双十一”购物节的商家数量有限,但这一日的营业额仍然远超预期。因此,自2009年开始,每一年的11月11日固定为天猫商场“双十一”购物狂欢节。2017年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其开场仅11秒淘宝系交易额就超过了10亿元,3分01秒后成交额破百亿,当日总成交额共计1682亿元,刷新了电商交易额的单日纪录。唯品会于2008年成立,唯品会的成立开创了“品牌折扣+限时抢购+正品保障”的新型电子商务模式,这一模式随着唯品会的发展其被持续深化为“精选品牌+深度折扣+限时抢购”的时尚正品特卖模式。限时特卖模式是唯品会发展的最大特色,目前唯品会品类由服装向母婴、美妆类不断扩展,同时布局海外跨境业务,由垂直型平台向综合领域发展。唯品会专门针对中高端品牌的产品,瞄准有一定收入的、年龄在20-35的女性消费人群、白领人群以及品牌爱好者。唯品会与正规品牌形成战略合作,以低价折扣限时限量销售供应的方式,实行限时抢购策略从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效仿天猫双十一狂欢节,唯品会以“8月撒娇我最大”策划了一场品牌特卖会即唯品会撒娇节。随着我国网络零售市场发展逐渐进入成熟期,娱乐化等多元场景的应用也为移动购物领域提供了更多机遇。2016年,我国移动直播产业爆发增长,网红产业被推向了专业化和市场化的运营。网红拥有不亚于明星艺人的粉丝基础,电商行业作为流量资源主要的变现渠道,“网红+直播+电商”新的营销模式逐渐兴起,这一模式成为低成本、高收益的电商内容运营工具。电商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消费者进行精准推荐,进而通过移动直播工具将电商平台广告精细植入,这不但满足了消费者意愿,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为多样的购物体验。社会环境分析。截至2016年底,我国网民的规模达到了7.31亿人,较2015年增加了近4300万人,国内互联网的普及率为53.2%,较上一年同比增长了2.9%。网民规模的不断扩大为我国网购市场的发展提供了的人口支持。如何将这些潜在的消费者变成电商企业自身的消费群体,是每个电商企业都要面临的巨大挑战。随着网络购物市场的蓬勃发展,消费者对网络购物平台的转型升级就有着更高的要求,对此,电商企业需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实时改变。技术环境分析。随着我国3G、4G商用网络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我国消费者获得了更加便捷和快速的网络支持。得益于手机技术的不断升级,智能手机逐渐普及,这使得消费者不仅能通过电脑PC端进行网上购物,同样也可使用手机、平板等设备进入线上电商平台实现实时消费。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手机用户可随时随地依靠数据网络或无线网络在移动端进行线上消费,这为消费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线上商城移动客户端的升级对电商企业线上市场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电子商务类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
在“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企业可以采用品牌营销战略、综合市场营销战略、热点和速度营销战略、概念营销战略、地面营销战略、实际营销战略、支配营销战略促进自身平台上产品的销售。对此,电商企业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坚持品牌营销策略。品牌的建设有利于电商企业扩大销量、提高利润,对此电子商务企业应侧重于自身的品牌营销、树立品牌意识,加强自身产品或服务的品牌宣传力度。第二,重视资源整合营销策略。电子商务是一项商业活动,这一活动需整合人力、物力、财力等多项资源。例如利用所有资源不断分享客户经验,使所有客户能力得到提升,从而提高企业在电子商务营销方面的整体竞争力。第三,注重热点和速度营销。电子商务企业必须把重点放在热点和速度营销上。热点新闻是比普通广告更有效的宣传手段。互联网发展的速度要求电子商务企业对市场变化做出充分反应,以便抓住市场机会,确保自身的竞争实力。第四,应用观念营销策略。营销是又一次生产,观念营销的应用也很重要。开发产品必须遵循市场的营销观念。没有营销指导,一切都是徒劳的。第五,加强实战营销策略。电商企业的重点是销售产品,提升销量。这就要求电子商务运营商在营销过程中注重实战营销策略的运用,,同事需要通过营销更好地规划电子商务今后的发展。第六,突出优势营销。每一个产品在材料、质量、结构、形状、生产细节、价格、出版方法、品牌相关性等方面都必须有自己的优势。电商企业需要突出其优势宣传,并强调突出营销。
关键词:直播经济;价值共创;灵活就业;新业态经济;生态系统
1直播经济生态价值共创机遇与挑战并存
1.1三大挑战。1.1.1流量竞争呈现白热化,新一轮行业洗牌方兴未艾。直播电商行业平台巨头以直播为抓手,争夺电商行业越来越珍贵的流量资源,使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如淘宝上线打赏功能、抖音出台政策关闭第三方平台的商品链接并着力打造抖音小店、快手小店放出百亿补贴活动等。除电商平台、内容平台之外,不少其他新兴直播电商平台也开始跨界入局,作为行业新亮点促成更为开放的新业态,但流量建设很大程度上受到新一轮行业洗牌的制约。1.1.2商业平台规模扩展快,平台监管与规范亟待完善。商务部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电商直播超过400万场,诸多其他品类商品销量也因直播带货的效果有所增长。直播电商在推动消费与经济增长上的显著效果引起政府高度重视的同时,其行业乱象也使政府意识到目前监管体系与力度的不足。通过制定分级分类管理规范,明确界定参与主体责任进一步健全相关政策体系;以“宽准入、防垄断、促创新、维权益”的要求规范市场运行秩序,通过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平台、用户、厂商等共同发力压实法商规则底线,成为直播电商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题中之义。1.1.3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主要矛盾决定发展总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低层次“有没有”转为高层次“好不好”,相较以往聚焦于消费价格、产品种类等方面需求,对优质产品、优质服务的需求更加迫切,这些都对新时代直播经济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全局战略顶层设计下破除发展革新的深层矛盾,决定了直播经济生态的治理思路和工作方式也必须随之转变,而创新驱动发展是破解经济深层次矛盾的必然选择。1.2三重机遇。1.2.1疫情挑战下的应激反应,提供了直播经济生态构建的机遇。疫情冲击既使传统行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也给新兴业态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疫情爆发以来,大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和商业模式创新,纷纷通过平台进行产品宣传、推广和销售,获得了持续的用户增长和业务回暖。此前疫情蔓延导致线下购物被按下了暂停键,直播更快进入寻常百姓家。1.2.2零工经济下的新兴业态,打通了直播经济生态向好的渠道。新生代员工成为社会主流,零工经济利用互联网和移动技术快速匹配供需方,使以短视频和直播为依托的新兴业态迅猛发展。以90后、95后为代表的新生代,就出生在互联网时代,这使得他们对互联网相关工作具有天然的亲切感。互联网技术的快速迭代和工作方式的快速转换,适应了年轻人期望变化和不断尝鲜的心理需求,并使大量自由职业者藉由短视频和直播而涌现崛起。拥有一技之长的创作者在互联网上受众追捧,在获得丰厚收益的同时实现了自我价值。1.2.3政策引导下的多方支持,夯实了直播经济生态建设的地基。从新增互联网营销师职业到加强新业态模式就业统计监测研究,从创新治理理念和探索触发式监管机制,到支持线上多样化社交、短视频平台有序发展,鼓励微创新、微应用、微产品、微电影等万众创新,相关支持的密集出台为这一模式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目前,全国至少已有22地(含省、市和区)出台直播电商扶持政策,大力发展电商直播产业,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2直播经济与价值共创相关研究文献回顾
全民直播时代的到来使得参与直播互动的用户规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电商+直播”的新模式在这一广阔基础上渐入佳境(梅傲,侯之帅,2021)。直播电商进而分化为电商平台直播化、直播平台电商化、“直播+电商”平台合作化等模式,并形成独特的营销策略(翟小可,2017)。“直播+电商”模式的问题与困境也受到广泛关注。从电视购物到直播电商,不仅是中国屏幕经济的新发展(王钰公,2020),也是海外直播经济的发展史。OlivierBaisnée等在2006年关于电视直播的经济研究中认识到屏幕直播的实时性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推动作用,这一特性也被延续至移动端的广泛使用。与此同时,由于后阶段互联网社交的普及,海外学者将研究目光瞄准直播互动形成的用户社交网络、用户情绪(Arvidsson,2015),也不乏中国学者带着用户情绪研究(MaX,2017)、发展策略研究(DingZ,2020)、法律版权研究(Yan-MingS,2019)见于海外重要期刊。21世纪初Prahalad等提出价值共创主张,他们认为企业未来的竞争将依赖于一种新的价值创造方法——以个体为中心,由消费者与企业共同创造价值的理论。由于政府解除产业管制、新兴市场出现、行业规则出现新形式、科技与产业实现聚合,以及各项关联无所不在,已经使得商业世界的面貌大大改变(C.K.Prahalad&VenkatramRamaswamy,2003)。而且,这一变化还在不断持续、加深,使得价值共同创造这种新的价值创造形式成为可能。价值共创理论研究日趋蓬勃,而能凸显共创价值的直播经济生态价值共创研究正处于成长初期,同时对于直播经济的研究大多从单个主体、单一现象出发,落脚于单一主体的对策升级、单一问题的解决措施,迫切需要在直播经济理论和价值共创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新视角、新理论和新方法,突出各主体之间的互动与关联,将现有经济生态的价值共创研究不断丰富发展、深化内涵和拓展外延。
3直播经济生态价值共创系统模型的构念与新解
本文构建了直播经济生态价值共创系统模型,如图所示。围绕价值共创系统模型的社交网络(用户)、孵化机构(企业)、直播业态(互联网营销师等创作者)及直播平台(平台参与者)之间通过主体互动、资源整合以及系统动态能力作用机制而共同实现价值的挖掘、升级、增值以及重构。直播经济生态的竞争优势强烈依赖于各主体间价值共创的能力水平。用户基于社交网络,通过生产者与消费者一体化完成价值的“同层传递”、通过互动沟通转为情感联结完成价值的“跨层传递”,通过拓展外部认知机会边界完成价值的“立体传递”。三层机制共同完成价值的认同过程,同时,价值的挖掘在不同层级的交流过程中得以实现。企业基于孵化机构,通过生产、流通、消费的高度协同完成价值的“渗透”,通过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以价值为企业自身“赋能”,通过协同效应培育出新业态和新模式,完成企业价值的创新,对这一链条上而言,实现了价值的升级。创作者基于直播业态,首先在品牌模式和体验模式管理升级的多项进程中实现价值的联合共创;其次,直播人员社交尊重的自我实现在这一需求层级中得到深化;最后,由于技术、营销、消费格局的纵深,达到各个利益相关体之间的互联共同、立体交融,这一过程,恰恰实现了价值的完美“增值”。平台层面,通过构建开放的众创空间激发生产要素的活力,以公平的激励机制和科学动态的平台管理体系扩大平台的正外部效应,这一过程则是借助众创空间的构建实现价值的“重构”。
4价值共创视角下直播经济生态的研究重点展望
4.1网络化视角下直播经济生态系统动态竞合关系。虽然已有少量探索,但基于直播经济的价值共创研究仍处于理论构建的起始阶段,现有研究多数仍基于服务主导逻辑下的价值共创理论,而对直播经济生态系统特征的考虑比较少。对于直播经济生态而言,生态系统的动态化特征通过主体间共演的竞合关系体现,而其网络化特征通过主体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体现。然而,这一经济生态中两大典型特征在现有相关研究尚未得到充分证实。因此,后续可基于组织网络理论、复杂网络理论及相关方法论,进一步扎实直播经济价值共创的研究现实。4.2直播经济生态协调的环境不确定与治理确定性。不确定性环境是当前组织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现实情境,直播经济生态系统的架构正是应对不确定性的最好代表。核心主体与互补主体的相对独立性日渐成为组织应对不确定性的基础,互补主体依靠更为广泛的自主范畴,以演化自主性的提升直接为直播经济生态系统的综合竞争力赋能。因此,求取直播经济生态的控制权和互补主体的自之间的相对平衡是这一经济生态系统的治理要点,更是管理者共御风险、共赢价值,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未来可以围绕直播生态系统协调与治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实证分析直播经济生态治理不确定因素对共创价值的影响,仿真分析并测评直播生态结构和协调治理机制对不确定环境的适应性。
参考文献
[1]梅傲,侯之帅.“直播+”时代电商直播的规范治理[J].电子政务,2021(03):1-10.
[2]王钰公.从电视购物到直播电商:中国屏幕经济的新发展[J].视听界,2020(04):20-24.
[3]翟小可.直播网红的电商模式与营销策略分析[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08):69-70.
[4]Arvidsson,Adam,Bonini,etal.Valuingaudiencepassions:FromSmythetoTarde[J].EuropeanJournalofCulturalStudies,2015.
[5]DingZ,TangC,WeiH.ResearchontheDevelopmentStrategyof"E-Commerce+LiveBroadcast"ModeundertheInternetCelebrityEconomy[C].2020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CommerceandInternetTechnology(ECIT).IEEE,2020.
[6]FurrN,ShipilovA.Buildingtherightecosystemforinnovation[J].MITSloanManagementReview,2018,59(04):59-64.
[7]MaX,ZhangC,LiuJ,etal.LiveBroadcastWithCommunityInteractions:BottlenecksandOptimizations[J].IEEETransactionsonMultimedia,2017,19(06):1184-1194.
[8]OlivierBaisnée,MarchettiD.Theeconomyofjust-in-timetelevisionnewscasting[J].Ethnography,2006,7(01):99-123.
[9]ShipilovA,GawerA.Integratingresearchoninter-organizationnetworksandecosystems[J].Ethnography,2008(06)
【关键词】体育赛事 电视广告 营销策略
众所周知,奥运会是全球瞩目的大型体育赛事,它展现了各个体育项目的独特魅力,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奥运会播出期间,电视台不仅可以通过直播赛事提高收视率还可以使各个企业抓住契机在电视台投放广告以此来使自身的品牌价值得到提高。但目前的奥运会广告营销策略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广告营销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广告形式日益模式化
虽然在近两年的奥运会中,广告的营销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中央电视台获取丰厚的广告费用,各个企业也成功的宣传了自己的品牌和服务,但是从这两届奥运会期间的广告营销活动能够不难发现,其广告形式越来越模式化。中央电视台的广告形式基本都是贴片广告、栏目特约、冠名、植入式广告以及套装广告,没有创新,越来越趋于模式化。
(二)广告营销深度不够,企业品牌定位不准
很多企业为了快速提高自身品牌的知名度会选择奥运会这种大型的体育赛事来开展广告营销,这样的宣传能够让观众快速认识某品牌同时又能稳固自己的品牌形象,可以说在奥运会的体育赛事上进行广告营销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并不意味着每个企业都要成为奥运会的赞助商,如果企业本身的品牌与奥运会的精神不契合,那么就会导致企业的品牌定位不准,不能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而企业对于广告资源的挖掘不深入,也会出现广告营销深度不够的现象,也不利于企业品牌的长远发展。
(三)企业明星代言人的选择上欠缺考虑
在奥运会开展期间,我们会在电视机上看到各种体育运动明显代言的各种品牌宣传,不得不说,借助奥运会冠军的明星效应来宣传企业自身的品牌形象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人们喜爱某个“英雄”必然也会关注其代言的各种品牌,所以,明星与品牌的结合很容易将品牌形象根植于消费者的脑海中。但是对于明星代言人的选择上一定要慎重,否则不能产生良好的营销效果。如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联想公司选择罗纳尔迪尼奥作为其品牌形象代言人,虽然罗纳尔迪尼奥被评为“足球先生”,其影响力也非常大,但是他经常代言各种奥运广告,这就很容易混淆消费者的视听,没有针对性,观众在看到罗纳尔迪尼奥会联想到多个品牌,这样反而削弱了明星的影响力,也就不能达到很好的宣传目的。
(四)企业广告诉求直白单一
近两年的奥运会,很多企业开始采用情感诉求的广告策略来加深观众对其品牌的印象,在奥运会大型体育赛事上,各个国家剑拔弩张,观众也随之精神紧张,再次期间,如果广告中加上情感诉求的因素,会暂时环节紧张的气氛,容易引起观众的注意。但是一些企业的广告诉求直白单一,反而引起了观众的反感。比如松下集团在中央电视台投放广告中,只出现一个松下电视机的画面而且广告词也只有一句话“松下,伦敦奥运会专业电视”,这样不仅不能达到广告宣传的效果,反而让观众产生厌烦的心理。
二、体育赛事电视广告营销策略分析
(一)丰富广告产品,改变单一模式
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级的电视媒体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尤其在奥运会开展期间是大陆地区的独家播出机构,本身具有丰富的广告资源,应针对日益趋于模式化的广告形式,深度挖掘广告资源,不断创新,设计出不同类型的广告产品从而吸引更多的企业投放广告。还可以借鉴外国的相关经验,分析出其成功产品的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打造出符合企业投放需要的广告产品,增加电视台的广告收入。
(二)注重品牌核心价值,加大广告的营销深度
企业在投放广告时,要注意本身的品牌核心价值与奥运会的核心价值是否相一致,只有企业本身的品牌内涵与奥运精神相对接,才能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而如果生搬硬套,把企业品牌与奥运会精神强绑在一起,这样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浪费了很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而对于广告的营销深度要把握好分寸,注重长久的经济效益,不能只在短短的十几天去进行广告投入,要注重奥运会前期与后期的持续投入,较好的运用奥运会的资源来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三)体育明星代言人要慎重选择
对于体育明显代言人的选择,企业不应从明显的名气出发,而是要考虑该明星是否符合本企业的品牌个性,打造独一无二的品牌形象,比如运动的服装品牌应选择具有顽强拼搏精神的体育明星代言,这样不仅能突出品牌的精神,还能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如果是运动饮料则要选择具有阳光、运动形象的明星与其相配合,以此达到那种积极向上、活力四溅的品牌形象。
(四)改变直白单一的诉求方式,灵活运用情感诉求策略
对于那种直白单一的诉求方式,企业也尽快改良,要灵活运用情感诉求的策略来引起消费者的共鸣。这样才能很好的去宣传该企业的品牌形象。如安踏在奥会的广告植入中选择了“我爱你中国,我为你流泪”的主旋律,以此来激发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加深对安踏品牌的印象。
三、结束语
总之,企业要想在体育赛事中进行良好的广告营销,就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准确定位品牌形象,并不断创新,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升其良好的品牌形象宣传力度,让消费者更好的认识、关注、并购买该品牌的产品,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纪宁,巫宁.体育赛事的经营与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5).
[2]蒋三庚.关于体育赞助中市场整合营销的研究[J].北京商学院学报,2012,(1).
关键词:体育营销;奥运营销;品牌
奥运营销就是以各种与奥运相关的内容(产品、人物、事件、服务)为载体,使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以奥运文化为核心的品牌文化体系,从而将企业的产品(服务)与奥运精神的内涵进行融合。奥运会所传达的人文精神会给企业品牌带来附加值,使品牌和奥运精神之间产生积极的联系,无形中提升和延伸品牌价值。随着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奥运营销也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所接受,成为其产品推广与品牌建设的有效手段。
一、 奥运会体育营销的魅力
(1)奥运营销具有公益性和被接受性。奥运营销最大的特点是公益性,因而易于被接受,其作用是普通广告所不能达到的,其效果更是企业宣传所难以企及的。
(2)奥运营销具有极大的感召力。奥运营销实质上是一种软广告,但是由于广告并不单独出现,因而商业性及功利性不像硬广告那么明显,往往能巧借体育赛事来制造新闻,产生持久感人的轰动效应,对产品销售起到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4)奥运营销沟通对象面广、量大、有针对性。在重大比赛的现场,观众动辄成千上万,媒体与受众更是不计其数。即使一些地方性的赛事,只要组织得好,观众也会十分踊跃,因此非常有利于企业与目标对象进行有效的沟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奥运营销具有低成本性。低成本的体育营销可降低企业的营销费用。在众多的体育营销手段中,由于体育赞助最集中、全面、强烈地体现了赞助的所有优越性,因而也最具魅力、最受厂商的欢迎。
利用奥运营销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世界上很多知名企业都是在赞助奥运会的过程中树立了其全球品牌的形象。一个企业在世界范围提高品牌认知度,每提高1%的品牌认知度需要2000万美元的广告费,但借助大型体育比赛,花费同样的费用便可提高10%的品牌认知度。许多深入人心的国际品牌,比如阿迪达斯、耐克、可口可乐、百事等,都与奥运会有着深厚的渊源。大量个案表明,奥运会对于企业营销的意义在于: 首先,奥运会掀起了关注。第二,在竞争中可以超越竞争对手。更重要的是因为体育可以提升品牌资产,提升品牌品位和定位,因此企业完全可以利用奥运会的良好契机达到营销目的。
二、我国企业在奥运营销中暴露的问题
(1)企业奥运营销策略单一,没有创意,没有整合营销传播的概念。中国企业最常用的营销策略就是广告轰炸和巨额抽奖,变来变去总是这些花样,没有新意。比如,现在我们一打开电视就会看到“脑白金”,久而久之,大家像躲避瘟疫一样,一看这个广告立刻换台,这种单一的营销策略远远没有实现全方位的营销,应当将各种营销手段整合起来运用。
(2)资金压力。企业赞助奥运会,请奥运冠军做代言人,无非是为了扩大企业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但是在抛出了巨额的赞助费用后,能否保证后期的宣传推广费用足够充裕,就不得而知,也就是说企业缺乏足够的资金预算,承受着资金规模的压力。据了解,第六期全球赞助商的门槛已经由原来的400万美元增长到8000万美元左右。而可口可乐具体投资的市场推广费用则是赞助费的3到5倍,据预测,其后期推广费用是赞助费的10倍左右。如此惊人的数字只有大品牌企业才能“消费”得起,对于小型企业而言,只能是望而却步。
(3)企业目光短浅,缺乏长期战略规划,追求单纯的事件营销。奥运营销绝不是通过一次或两次有创意的炒作,对销售产生影响就算了,而是应该充分利用奥运的品牌资源,通过一系列的营销策略,把奥运品牌与企业特色有机结合起来,使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有所提高,并通过这一改变把品牌的核心内涵或核心文化主张传达给目标消费者,其核心是将奥运文化融入企业本身。像美国的可口可乐公司从1928年的第9届荷兰阿姆斯特丹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就一直将奥运营销持续至今,己成为奥林匹克运动最长期的伙伴,其品牌形象也深入人心。相反,大多数国内企业只关心一时的知名度和销量目标,往往匆忙上马,孤注一掷。
(4)奥运冠军的商业价值未能彻底开发。目前对奥运冠军的商业价值未能很好开发,基本上是使其作为形象代言人参加一些活动,究其原因是“举国体育”的体制。一旦你成为了国家培养的运动员,也就意味着你将部分或全部失去对自己的“支配权”,取而代之的是国家对运动员拥有“完全支配权”,由国家体育总局来代行管理职责。例如,体育主管部门严令所有奥运冠军在雅典归来后的一个半月内不得擅自在外受理商业计划。又如,中国田径管理中明确表示,刘翔最多只做四个品牌的形象代言人,这就使奥运冠军的商业价值很难彻底实现,企业也失去了产品推广的部分机会。
三、我国企业实施奥运营销的对策
(1)制定整合营销传播规划,将品牌战略与奥运营销紧密地结合起来。奥运会作为一项重大的国际体育活动,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推动品牌价值传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体育营销是个复杂的系统执行过程,它要求企业在体育营销的指引下达到资源重新整合,实现体育文化、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三者的融合,从而引起消费者与企业的共鸣,推动企业品牌价值和销量的增长。所以,我们不能将奥运会当作一个孤立的“营销事件”,而是应将其当作企业长期坚持的传播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事前进行预热,在事中集中传播,在事后进行巩固。也就是说,奥运会会很快过去,但企业要善于抓住由此延伸出来的活动,在时空方面尽可能拉长、放大,通过前期的导入式传播、比赛期间的强化传播以及比赛之后的巩固传播,将企业品牌与体育活动紧密结合,使企业以较少的投入在较长时间内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2)将营销战略植根与奥运精神和中国文化。奥运营销要挖掘好奥运的文化内涵,奥运会的意义不仅仅是其比赛的竞技性,更重要的是奥运的精神和文化,“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等体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文化内涵。对于企业来说,奥运营销并不是简单地将产品和品牌的营销加上奥运的“烙印”,实际上,高水平的奥运营销不能只是为了追求时尚,刻意地将奥运融入到宣传活动中,而是能够将奥运精神与企业的品牌文化进行有机融合,实现企业品牌元素和奥运文化内涵的对接。
(3)体育营销要坚持创意。很多企业在营销手法上都落入了雷同的局面,比如不管什么产品都说“穿××,看奥运会”、“喝××,看奥运会”等等,这样的结果很难让消费者印象深刻,因此奥运营销最重要的是要有好的创意。比如,可口可乐在奥运体育营销的活动过程中,除了不断出现的可口可乐标志外没有一句表白和吹嘘自己的话,但通过那些意味深长的情节和活动,观众在不知不觉中地对可口可乐的宣传意图心领神会,使得其形象及用意逐渐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这种直观的、在非商业气氛中进行的既带有强制性,又有趣味性的沟通效果,令人拍手叫绝。
(4)选择合适的战略合作伙伴。在奥运会等重大体育赛事的传播承载平台中,电视台是最传统的推广重镇,也是传播速度最快、生效最明显的媒体,因此,进行赛事直播的电视台是很多企业首先考虑的合作对象。但是,奥运会赛事的电视转播费是一个天文数字,企业选择与中央电视台这样的主流媒体合作,意味着天价的投入。这自然不是每个企业可以做得到的,也不是有必要投入的。关键要看企业本身处在什么发展阶段,值不值得花这么大的代价。如果是业务遍及全国各地的公司,而且已经经历了初创阶段,进入创立品牌的时期,选择与央视等主流媒体合作,是不错的决定。如果企业本身规模较少,而且只是区域性的品牌,就没有必要不计血本的投入。最好是理智地选择与当地主流报纸、互联网合作,使传播收益最大化。实际上,即使是全国性的公司,也不要只盯着电视台不放,因为现在的互联网、手机、无线通讯、博客等新的载体正在形成,并且表现出方兴未艾的势头。因此,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中最合适的战略合作伙伴。
(5)要注意赞助栏目(报道)的吸引力与关联性。根据传播心理学分析,人们通常对体育、绯闻和罪恶方面的新闻感兴趣,但是,对于同一类的新闻,大家只对那些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或非常接近的东西感兴趣。可以断定,奥运会期间,很多企业都会通过赞助、插播广告等形式,在媒体播出新闻的过程中附带传播企业和产品的信息。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改变人云亦云、千人一面的做法,使自己选择的赞助对象与自己的特性高度关联,使观众对自己的传播信息产生兴趣。中国移动赞助2002世界杯的做法值得借鉴。2002年日韩世界杯,中国移动与中央电视台进行战略合作,其旗下的“全球通”服务品牌通过冠名央视五套《我在现场》报道板块,取得了显著的传播效果。《我在现场》是每场世界杯比赛直播前记者在前方现场的一个报道板块,对所有观看直播的观众来说,由于大家都急于了解赛场的动态,因此,它自然受到高度关注。
总之,奥运营销给企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企业要充分应用奥运营销平台打造更辉煌的市场效应,并在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服务上下功夫,实现品牌飞跃,提高国际竞争力。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体育部
参考文献:
互联网的发展瞬息万变,大众日常行为习惯也是千变万化,虽然表面上看都是智能手机不离手,但这段时间可能在玩微博,过段时间或许又开始扎堆微信。企业营销的发展也要随着目标大众行为的变化而转变,因此,当大众消费者行为逐渐网络化、数字化的同时,企业营销航标也会随之指向数字营销,当然,前提一定是你的目标人群刚好在被数字化之列。
“全年总支出12959.14元”、“吃了最贵的一餐花了679元”、“今年网购最剁手的一笔花了1054元”、“今年最爱买的品类是服饰鞋包”、“打了最远的一次车花了116元”、“全年话费最贵的一个月充了309元”……2016年底,支付宝年账单再度掀起一股朋友圈炫“剁手指数”的热潮。碎片化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大众生活的一举一动都已被数字化,从而形成了消费行为的大数据。如果你是一个女装品牌,只需锁定“今年最爱买的品类是服饰鞋包”这一群体用户,就准确找到了品牌的消费族群。
数字营销是品牌营销发展的产物
“酒香不怕巷子深”这种靠产品绝对核心竞争力占领市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因为“酒香”已经成为企业生存的基础条件。因此,不论是提升知名度还是助力销售,不论是打广告还是做公关,总之营销已经成为每个企业的标配利器。
十几年前公关刚刚盛行之时,美国当代营销大师阿尔・里斯提出“公关第一,广告第二”的营销战略,让很多企业开始意识到“自卖自夸”的广告行为已不再能够有效地取悦消费者了,随之而来的是公关行业的迅速崛起,公关市场份额急速扩张。毋庸置疑的是,那时的传统公关确实让企业受益匪浅。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盛行,网络逐渐渗透到每个人生活的点滴中,从而导致品牌营销的主阵地展开了一场跟随性的迁移。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
互联网的发展必然会带动数字化营销的急剧扩张,让各大品牌之间的战争几乎脱离产品而形成一个新战壕。不同的是,在这个新的战壕里,不再单纯只是奥迪与奔驰、加多宝与王老吉之间的同类厮杀,而是演变成一场跨界营销混战。
成功的数字营销必须是只“多面虎”
数字营销的概念由来已久,但对于企业来说,要真正做好数字营销,必须抓住其核心,数字营销的精髓是精准,关键是互动,科技是最大驱动力。
1.精准是数字营销第一生产力
不论是央视广告式的传统广告投放还是报纸报道式的传统公关传播,都是相当于大海里广撒网“小鱼龙虾一把抓”的营销模式,最大范围地覆盖大众消费者,当然,这两种企业营销方式也有其可取之处,但今天我们暂且不论。
而精准营销一定是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去大西洋北部大陆架海域捕捞鳕鱼,去地中海捕捞沙丁鱼,去洱海捕捞鲫鱼……准确找到目标人群进行有效的品牌营销,支付宝的年账单、百度的用户搜索关键词习惯统计都可以作为精准营销的大数据支撑。
近几年,对于企业展开精准营销运用较多的就是KOL自媒体的运用。美食圈、摄影圈、情感圈、旅行圈……基于不同圈层的KOL影响不同圈子的消费人群,这其中情感圈的影响力排在首位。我们举个例子,2016年9月,由张一白执导的改编自张嘉佳同名小说的情感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上映期间,某知名家电品牌作为唯一家电植入品牌在影片中上映了一出“会说话的家电”,并以“用爱温暖你的全世界”为核心主线展开一系列的传播。“会说话的家电”作为电影情节中的第一泪点,非常需要一个与之契合的精准载体传达,这其中就需要一个精准的更多女性关注的情感类第一大号“某蒙”作为投放平台。一个有情怀的国民品牌遇上一个温暖的电影,借助“咪蒙”做内容输出再合适不过了,最终才会实现50万+的高阅读量,粉丝评论也毫无疑问呈现出一边倒的品牌好口碑。
2.互动是数字营销第一黏着力
提到“互动”二字,必然是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企业要想与目标受众产生互动,前提是要将品牌“人格化”,借助互动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最终凭借“好感度”和“忠诚度”赢得用户。
当然,一说到互动营销,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H5互动。大小节日、新品上市、各类线下活动等等,很多企业都少不了“做个H5”。实际上,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互动的平台和形式层出不穷,品牌可借助的互动方式也是花样百出。
直播平台的兴起,捧红了一众直播网红,这一形式也迅速被各大品牌商业化,新品上市会直播、演唱会直播,甚至更直接的淘宝直播。2016年,杜蕾斯榱送菩缕Air空气套,策划了一场“3小时百人试戴直播”,可谓是将直播这一互动形式发挥到了极致。虽然优酷、乐视、bilibili、斗鱼等平台网友弹幕一水吐槽声,却着实给500万观众下了“套”,还要什么新品会?这一炮就够了!
品牌在做营销的过程中,往往会考虑投入产出比,也就是赋予营销助力销售的职能。面对“有心机”的消费者,有的时候隔山打虎,不如直指要害。近几年,有些快消品企业开始在产品本身上做文章。可口可乐先后推出的昵称瓶、歌词瓶、台词瓶、自拍瓶屡试不爽。2016年做得比较成功的当属味全果汁被网友玩坏的一个字的文字瓶,官方的宣传排版是“养好身体别感冒”、“多想抱抱你”一股暖流,段子手在民间的大众却满满恶意地玩成了“我好想感冒”、“小爷我包小姐”、“大叔好色”、“有请老板发红包”,完全打开了“产品即媒体”的互动营销新思路,让产品本身自带口碑属性,传播也事半功倍。
3.科技是数字营销第一驱动力
2015年杭州云栖大会上马云曾说过:如果IT时代诞生的是制造,DT(Data Technology)时代将会诞生创造;如果IT时代诞生的是知识,那么在DT时代人类将会真正产生的是智慧时代。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时代对生活及行业的渗透性之强,直接导致近几年很多技术性成果都是以互联网为基础。
VR(虚拟现实技术)的普遍应用,让你的意识轻易被欺骗。带上一个VR眼镜,你可以站在原地体验世界各地美景和高空坠落的刺激等等,也促使很多视频平台相继推出VR视频源,360度的旋转立体体验要比3D电影过瘾得多,因此,我们发现近几年会、博览会、演唱会等众多品牌线下活动中就出现了用户交互式的VR体验区。
与VR一样,与用户形成深度交互而被广泛应用的技术还有AR(增强现实技术),AR体验的最大好处是不需要除手机以外的辅助设备。2016年,“PokemonGo”手游火遍全球,天生自带营销属性。2016年底,支付宝推出AR实景红包,也掀起一大波全民满地找钱的大众娱乐方式。
技术本身是单调乏味的,运用得当就会变成企业数字化营销的利器。
品牌数字营销切忌误入“迷魂阵”
纵观营销大环境,数字营销的优势彰明较著,当然也不乏有很多企业走入数字营销的误区,反而形成了“东施效颦”的效果。
首先,品牌数字营销切忌盲目跟风。任何一家企业在做底钟销之前,都应该先想清楚“说什么”的问题,再考虑“怎么说”,一定是结合自身品牌现状,制定最佳的数字营销策略,而不是因为其他品牌都在做而去做。
其次,数字营销不该被教条成单纯的数据营销。很多营销人员在实际营销执行中,单纯依据最终的KPI来进行效果评估,这就导致执行团队只关注转发量、评论量、阅读量、浏览量这些数据的高低,而忽略了传播内容本身对品牌的影响力,有时候小而精的聚焦要远远胜过大而广的泛泛。
另外,有业内专业营销人士认为,数字营销或将取代传统营销,这种认知明显是大错特错的。网络的发展没有取代电视,而是催生了网络电视;门户网站没有取代传统纸媒,而是推动了传统媒体新营销;手机支付没有取代现金流动,而是灵活了消费……同样,数字营销也会与传统营销并行,成为整合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每个数字营销从业人员来说,整合营销思维也是品牌营销策划必备的。
讯:网络时代的到来开拓了企业的网络营销之路,让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网络营销对于企业品牌塑造和产品销售促进的重要性。那么如何让网络营销的效果真正落到实处?中麒推广网络营销机构负责人、著名网络营销专家刘禹含女士说过:在网络营销时代,创意传播始终是制造实效的根本。网络营销如何吸引消费者?如何将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信息变成网民津津乐道并像病毒一样快速传播开来的舆论热点?答案是“创意”。
奥美广告公司高层人士理查·范乐尔说:“大部分的广告创意都必须要有两个基本的点子:一个是像广告心脏般的核心创意点,另一个就是执行的想法,以便赋予核心创意在荧光屏上或者平面图页上的生命。”网络营销同样需要创意的点子和创意的执行方法,来制造营销实效。不同于很多水军和发帖公司,中麒推广秉承创意+执行=价值的经营理念,推出网络整合营销“法则”,为客户量身定做最具销售力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中麒是唯一从广告营销分析和项目整体规划为切入点,为企业量身定制方案,真正解决企业营销问题,让效果立竿见影,是为企业的营销实效之道。中麒推广提出的“法则”中:“品牌金三角”——创意品牌;“吸引力法则”创意信息;“公关聚焦”——创意活动;“病毒传播”——创意形式;“弹性法则”——创意热点等,每一项都能给客户带来意想不到的实效之用。
网络爆红的“神猪哥微博直播裸模拍摄现场”事件,就是中麒推广为漂流木帆布包创意制造的微博营销炒作事件。中麒推广秉承以创意为核心的营销理念,为客户量身制定独特的网络营销策略,成功的提升了漂流木帆布包的品牌价值,突破销售。短短一年的推广时间,漂流木帆布包加盟店突破一百零八家、专卖店年营业额增长1亿元的国内知名箱包品牌。
网络营销时代,创意是制造实效的根本。唯有用创意的思维和表现力进行网络营销传播,才能使网络营销见到实效。(编选:)
关键词:互联网+;市场营销;营销观念;营销模式
一、“互联网+”时代给市场营销带来的机遇
(一)“互联网+”时代改变了企业传统营销观念和策略
“互联网+”时代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影响着企业传统的营销观念和策略。“互联网+”思维改变了企业传统的营销观念,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市场营销观念从单向传播变为以客户为中心的双向互动传播。“互联网+”时代下催生了许多新型营销方式,例如微信公众号运营、网络广告、微博营销等。
(二)“互联网+”时代为企业提供了新的营销平台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企业带来了许多低门槛的营销平台,如为企业提供免费地域名、免费电邮等平台,节省了企业传统营销中的环节和相关费用。企业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方便快捷地开展市场预测,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此外,“互联网+”时代企业可以采取更多的营销手段,如利用微信、微博、短视频、网络直播等平台推广产品。如在2018年的“双十一”期间,天猫商城互联网销售的额度就达到2135亿元[1]。通过网络进行市场营销,顾客不仅可以实现方便快捷的购物,企业还能借助互联网保存顾客的浏览和购物数据,以及方便快捷的获得顾客的购物评价,增强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互动。
(三)“互联网+”时代促进了企业与客户的双向沟通
互联网时代,企业不仅可以利用多种平台进行营销,而且还可以通过网络将客户信息建立数据库,实现与客户随时随地进行双向沟通[2]。“互联网+”时代企业可以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进行信息收集和,借助网络及时了解顾客的消费心理,缩短顾客与企业的距离,实现与客户的双向沟通,从而实现针对性更强的营销。
(四)“互联网+”时代降低了企业的营销成本
互联网销售平台相对于其他销售渠道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互联网+”时代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营销成本。“互联网+”时代拓宽了企业的营销渠道,减少了营销环节,节省了企业营销过程中的时间和成本。如减少了企业的市场调查成本、宣传成本、产品流通成本,直接通过互联网平台销售节省了经销商赚差价,从而实现低价销售[3]。传统的市场营销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互联网+”时代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营销成本。
二、“互联网+”时代企业市场营销面临的挑战
(一)“互联网+”时代对营销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市场营销对营销人员的要求较低,多是要求其打电话或者上门推销。“互联网+”时代改变了传统的营销模式,对营销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时代市场快速发展,日新月异的变化要求营销人员要善于发现市场潜藏的商机,敏锐地捕捉并分析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这就对营销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营销人员具备多种综合素质,不断学习更新观念,积极地适应“互联网+”时代下市场营销的特点。
(二)“互联网+”时代企业面临技术同质化的挑战
“互联网+”时代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技术同质化是企业不得不面对的巨大挑战。互联网时代信息快速发展且更加开放,企业间同质同类产品面临着包装设计、营销手段等技术同质化的挑战。目前我国相关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尚不完善,出现了许多“山寨”产品。面对产品的功能、技术日趋同质化的挑战,企业如何创新营销策略以扩大市场占有率至关重要。
三、“互联网+”时代企业市场营销的建议
(一)树立以顾客为主体的营销观念
传统的市场营销是以产品为中心的营销理念,“互联网+”时代企业要不断更新营销观念,坚持顾客至上的原则,树立以顾客为主体的营销观念。企业在营销过程中,要将消费者的需求与自己的产品结合起来,为消费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营销人员要始终坚持以消费者为主体的营销观念,准确把握客户的消费心理变化,利用互联网信息资源和大数据优势来同步跟踪、分析消费者,为顾客提供差异化和个性化服务,采取更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4]。企业营销人员要坚持以“互联网+”思维为指导,不断地改变并创新传统的营销观念,以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二)优化并创新营销方式
“互联网+”时代企业应积极优化并创新营销方式,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市场。企业在营销中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广泛开展市场调查,充分收集市场和消费者需求信息,深入进行研究,有针对性地优化并创新营销方式。如企业可利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借助微博、微信、网站平台、搜索引擎等方式,开拓多元化的营销模式,宣传扩大企业知名度,培育潜在消费者,以扩大市场占有率。
(三)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更新产品
“互联网+”时代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技术同质化是企业不得不面对的巨大挑战。企业要想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就要不断加大产品的科技投入、不断研发新产品,做到以技术领先带动发展。互联网时代信息、数据传播速度相当快,产品的技术优势是企业保持高额市场占有率的关键。因此,商业在进行市场营销的同时要不断加大科技投入,以科技推动产品创新,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保持企业持久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