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高质量发展心得

教育高质量发展心得

教育高质量发展心得范文第1篇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指出:“国际经验和历史经验表明,任何国家的教育都不可能完全靠政府包办,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一样,都是在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渴求和高等教育事业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民办高等教育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无论是规模还是数量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都将有明显增长。然而,如何实现科学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伟大的“中国梦”注入新活力是摆在民办高校面前紧迫而重大的命题。笔者认为,结合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民办高校的实践经验,在继续逐步扩大办学规模的基础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民办高校内涵建设的立足点和着力点。

一、为什么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全面提高教学教育质量是响应国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号召的具体体现

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到2002年毛入学率达到15%,进入大众化阶段。近10年又增长11.9个百分点,2011年毛入学率达到26.9%,普通本专科生招生人数达681万。可是数量的多寡并不代表质量的优劣,政府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是世界高等教育大国,但“大而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拥有3100多万学生的2700多所大学中,跻身世界一流行列的高校并不多。综观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史,提高质量是世界各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纲要》也将“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确定为重要方针。为把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纲要》的要求进一步转化为具体政策和举措,教育部制订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突显提高质量这条主线,针对当前影响和制约质量提高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围绕高校承担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提出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30条具体措施,给高等教育的内涵建设提供了基本路径。

同时,国内外许多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尊重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规范办学,育人在先,把办学质量放在首位,学校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和平台。只有规范办学,规范管理,自主与自律并举,重视人才培养质量,才能赢得社会的信任和认可,学校发展的长远利益才能得到保证。因此,解决高等教育自身面临的突出问题,推动民办高等教育良性发展,迫切要求加快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牢固树立质量意识,静下心来从规模扩张转到质量提升,摒弃功利主义的质量观来谈质量,把注意力聚焦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上来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也是贯彻国家教育政策方针的具体体现。

(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民办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办学规模和在校生数量快速扩张,办学条件和管理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社会声誉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我省的民办高等教育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民办高校数量达到34所,占河南省高校总数的五分之一,其中,民办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已达15所。由于我省是人口大省,高等教育资源还未趋于饱和,但竞争形势日趋彰显。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来看,民办高校在整个高教市场的竞争中仍将处于弱势。办学资金紧缺,办学层次相对较低,条件相对较差,收费高于公办高校2~3倍,这些都是竞争中难以避免的不利因素。从实际情况来看,除少数学校外,整体而言民办高校办学质量在一段时期内还很难与公办高校竞争。与此同时,民办高校也存在着发展竞争,优胜劣汰,从2012年开始专科二批的招生形势已出现了拐点。

对高校来说,校区大楼、设备等都是外延性的。抓外延,主要是依靠投入,见效会很快,近十年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但质量问题却不同,它是内涵性的,涉及面宽,周期性长,需要全面部署,长期坚持,坚定不移,坚持不懈。民办高校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就要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做文章。然而,由于历史和办学体制的制约,民办高校办学定位一般是教学型、应用型院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成为衡量办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从根本上而言,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逻辑前提和具体体现。因此,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对民办高校的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

总之,我国民办高校的教育质量存在着现实问题,唯有不断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找准自己的定位,把学校工作重心放到教学工作上,把教师队伍建设的效用发挥到教学质量提升上,走重教学质量、塑教学特色的教学为本之路,就一定能在民办高等教育的激烈竞争中赢得先机,取得主动权。

(三)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民办高校自身塑造形象,创立特色,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

越来越多的民办高校办学者已经认识到,教学质量和教学特色已经成为办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自身发展的核心所在。因此要通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塑造学院的形象。同时,要彰显办学特色,赢得竞争的有利位置,采取特色办学的策略,形成自身优势,实施差异化发展,避免与公办高校的正面竞争,在竞争中发挥自身的特长,扬长避短,特色取胜。

以郑州成功财经学院为例,该院是豫籍台湾教育家王广亚博士创办的一所民办本科高校。当初,学院是创办人集60余年的办学经验与在大陆办学成功实践的基础上高起点、高标准、高投入建设的独立学院。学院抓住民办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有利机遇,经过全院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于2012年3月获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高校。经过9年多的建设和发展,办学规模明显扩大,综合实力逐步加强,专业结构调整取得进展,校区建设稳步推进,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加强,近年先后荣获河南省民办教育办学先进单位、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河南省行风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在我省高等教育界崭露头角,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但是,学院清醒地认识到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矛盾和困惑。这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学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办学实力需进一步加强。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尽快转变观念,注重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内涵发展是相对于规模发展的质量发展,是相对于粗放发展的精细发展,是相对于同质发展的特色发展,是相对于模仿发展的创新发展。为此,学院制定了“十二五”期间的发展规划,明确了学院未来发展的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勾画了学院未来六大重点工程,重点强调质量立校的理念和质量强校的必要性,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抢抓机遇,顺势有为,塑造形象,强化特色,保证学院的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二、如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把提高质量意识,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作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思想认识前提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是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质量是立校之本、办学之基。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没有质量,一个学校就很难生存和发展。”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树立科学的质量观,这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上的具体运用和体现,更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突出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才能为实现学校可持续性发展提供高水平的人才保证和强大的智力支持。广大教师要进一步加深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的理解,不断结合学校的实际推动工作,特别是教学工作,用教学工作的实际成果来支撑民办高校的持续快速发展。

教学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各个部门和方方面面。所有教职工必须树立全校“一盘棋”的思想,识大体、顾大局,增强大局意识,局部服从整体、部门服从学校,全校上下“一盘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要做好教学工作,就要加强民办高校教学环境的建设,创造一切有利于教学工作的良好氛围。领导精力、师资办量、资源配置、经费安排和工作评价都要体现以教学为中心。坚持“一切为了教学,为了教学的一切”。所有领导干部要当好服务员,带头做好服务工作;所有管理人员和教辅人员都要为教学一线服务好,为一线教师服务好,为学生服务好;所有一线教师都要教好书、育好人。办学水平要想走在民办高校前列,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教育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逐渐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自我育人”的工作体系和“部门齐抓共管、教师全员参与、学生主动有为”的良好局面,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二)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

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是关键。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按照“师德为首、教育为要、科研为基”的要求,力争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较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要加大投入、健全机制、博采众长,着力打造民办高校人才高地,力求以师资队伍的高素质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高水平,以师资队伍的比较优势构筑学校发展的长远优势。

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社会对教育工作者的根本要求。教师教育学生,一是知识,二是方法,三是品行,其中品行是最高层次。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灵魂唤醒另一颗灵魂,教师跟学生的交往实际是两个生命个体之间的交往,教学活动实际上是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体验”。因此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师德教育和引领显得尤为重要。

二是重视教学和科研,加强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通过有效途径和多种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要搭建教师沟通、交流、帮扶、发展平台,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和咨询,推动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其教学能力。要培养中青年教师养成探究的习惯,不断加强科研,促进学术能力和知识结构的不断提高和优化,从而促进教学相长。

三是转变观念,加强培养,加快中青年骨干教师成长。学院师资的途径有引进和培育两种基本方式,基本思路是对的。首先对特殊人才,急需人才,高学历、高职称适用人才要不拘一格、博采众长、广纳贤才。同时更重要的是要解放思想,不惜代价,加大投入,加快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大力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培养一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使之成为学院人才培养的生力军。

四是不遗余力,加大投入,增强学院吸引力和教师归属感。民办高校充分发挥体制优势,不断加大对师资队伍建设的经费、政策和情感投入,坚持以较高的经费投入建立竞争性的薪酬体系,以更好的政策环境提供可持续发展空间,以亲切友善的情感关怀营造有向心力的工作氛围,吸引优秀师资,稳定教师队伍,强化教师归属感。

教育高质量发展心得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学习范式;体育教学质量;高等教育

教学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生命线。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及国家地位的提升,“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国策给予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为深层次,更为高标准的要求[1]。教育部2018年出台了《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和《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意见》。今年刚刚出台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针对现阶段学校体育改革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准突破口和落脚点,力争在课程教学、教师队伍、条件改善、评价机制等方面现有工作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改革举措。鉴于此,本研究基于“学习范式”的理论视角,分析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现实困境,提出学习范式对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的优化路径,以实现学校体育对学生的全面教育价值,为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学习范式下体育教学质量解析

1.1学习范式的概念

随着心理、教育科学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改革以及高等教育观念的更新得到了推动。高等教育中,学生的地位日益突出。大学从“传授知识的地方”逐步转变为“产生学习的地方”。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已成为国际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基调。目前,“学习范式”的内涵尚未有1个完整的权威定义,但是,研究文献中有不同的解释,如“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等。欧洲学生联盟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概念,认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不仅是高等学校的1种理念和文化,也是1种新的学习方法[2]。学习范式不仅引发了高等教育的变革,也引发了高等教育的转型。学习范式并没有给我们1个清晰的发展框架,而是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高等教育。

1.2体育教学质量内涵

教学质量的好坏是学校办学的主要标准,大学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事业中处于龙头地位。大学教育的发展程度以及质量影响着整个教育事业,甚至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教育的建设。教学水平高低以及教学效果好坏会直接影响体育教学质量,体育教学质量也是体育教学效果、体育教学水平的综合体现,学生学习的知识及技能等学习效果也会直接体现出来[3]。因此,体育教学质量的评价不仅要从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效果和教学影响等因素来评判,也要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效果和学生的获得度等方面进行评判。促进构建新型大学体育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加快大学体育教学评价工作发展,是大学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体育是1门具有特殊教学形式的学科,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保证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体育人才,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全面腾飞,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是大学教育体育学科的最大任务。

1.3学习范式与体育教学质量的关系

体育教学质量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学习范式下,不仅要改变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还要改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师是复杂的学习环境的设计者,而不只是分门别类的知识传播者,学生是积极的知识建构者、发现者和改造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必须整体性地建构教学和学习。大学教学是“学习共同体”内的有效互动。“学习共同体”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双向互动作用的产物,其建立的本质也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师生共同成为大学学习共同体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成员,并在共同体中开展交流与合作,学生在令人满意的互动环境中学习,则是师生共同建构学习共同体的结果;学习是学生自己发现和建构知识,形成批判性思考能力的过程。因此,在大学中不只是单纯的“产出学习”,而是要在大学中产出“有意义的学习”[4]。学习范式与体育教学质量的关系图所示(如图1)。

2学习范式下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的羁绊因素

就目前的教育现状而言,影响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教学方法、课程理念、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环境、课程设置和评价标准等。

2.1课程改革理念滞后,过度依赖确定性知识

学生自身对体育课没有兴趣,不接受课堂学习的内容,上课仅仅为了应付学校课程,再加上体育课程内容老套,建设主体偏离,忽略了学生的参与程度,学生成为了被教育和被传授的对象,严重影响体育教学质量。这种单向度知识传递模式的大学课程建设已经不能适应有效教学的需求,导致学生“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疏离[5]。高校课程普遍采用模式化方式,受到严格的时空限制,很难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

2.2忽略主体性“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学方法单薄,强调对课程内容的阐释。在教学中单向传递知识,过于依赖对学生进行知识内容的灌输。教师将自己误认为是课程的中心,而现实中教师的角色应更像演员。在教学中,教师没能有效地与学生进行互动,没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很少对自身教学过程进行批判性反思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水平。教学管理模式以直线管理和自主经营为主,主要服务于教师教学,未能帮助学生建构起完整的知识体系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学校体育设施及师资力量配套不足

由于资源以及资金的短缺,导致学校体育场馆的建设存在不完善,部分学校甚至没有体育场馆,再加上体育设施设备较为陈旧、体育器材设施缺乏、损坏较为严重、器材不能满足上课需求等原因,引起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下滑,上课时对技能学习及掌握程度的影响严重,是体育教学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加上一些学校体育教师的缺乏,会产生没有体育课程或者其他学科教师带体育课的现象,从而产生体育技能知识传授错误,课程结构不合理等情况,也影响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及体育教师教学质量。

2.4“传统范式”约束的评价方法及评估理念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估遵循管理问责逻辑,教学评估主要作为学校问责和加强教学管理的手段,体育教师的教学评价几乎没有从学生的“学”这一层面进行,主要都是从教师的“教”这一层面进行。例如课堂准备是否充分、课程组织是否合理、课程内容是否合适等,通过评估,将评估的结果的好坏作为教师职称晋升和薪酬确定的重要指标。这种评估显得过于追求物质化,没有达到教书育人的标准。

3学习范式下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的优化路径

传统的体育教学质量只重视对教师的评价,而忽略了“学生的学”这一重要因素。在“学习范式”下,学生的学习质量是教学质量标准的核心。教师“教”的质量和学生“学”的质量共同组成了体育教学质量,体育教学质量不仅要从教师的“教”视角进行出发,还要加上学生的“学”,二者缺一不可。针对课程改革理念滞后,过度依赖确定性知识、忽略主体性的“灌输式”教师教学方法、学校“硬软件”不足引起的体育教学质量下降、被“传统范式”约束的评价方法及评估理念等现实因素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

3.1学生对学习的投入度

学生对学习投入度是对体育课程的学习精力和兴趣较高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时间的投入程度。反映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各项学习活动、深入地进行思考、充满活力地应对挑战和挫折的能力。学习的投入度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效率衡量[6]。3.1.1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学习范式”的核心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促使每1位受教育者都能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并且突出其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应始终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尽可能激发出学生的内在潜能和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对象向为主动的主体转变,使教育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自我建构过程。从“传统范式”下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老3中心”彻底转变为“学习范式”下的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7]。通过研究性学习及其他新颖的主体性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能力。3.1.2提高学生高阶性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及素质的有机融合,提高学生自主解决复杂困难问题的综合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使其产生高级思维。对目前的教学进行改革,例如“金课”[8],教师创造高质量的课程,不仅面授课堂的教学需要区别于传统教学,整体的教学设计和思路都要需要更先进的理念,强调知识的专业化及系统化,并且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方式的改变。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有效地学习掌握理论知识体系。课程建设质量的决定因素在于学生的学习投入,高校课程建设的根本价值在于促进学生产生高阶性的学习,即学生在参与课程的建构过程中提升学习能力,获得更具有意义的学习结果。3.1.3共创挑战性的学习内容目前高校体育课程严重出现了小龄化现象,学生学习的内容与年龄不匹配,再加上课程没有做到一体化而导致小学学习的知识内容与大学相同,知识点过于简单无味。因此,帮助学生实现学科、阶段间的整合学习;支持和帮助学生实现学科与专业的一体化学习,解决教育的衔接问题,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大学体育课程的建设内容应选择促进学生高质量学习的价值取向,充分发挥学生探索大学课程内容的选择能力。学生作为自身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在“知识向导”教师的引导下,基于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和结果就是需要学习的新课程内容。新课程内容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师生双方的创造力,师生共同创造的课程内容对学生具有挑战性,满足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影响度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影响深远,教师作为知识的引导者必须对学生的学习起着积极的影响作用。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方法来挖掘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培养其学习兴趣,并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去发现、研究、反思与改进,使每1位学生都能从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受益。3.2.1从教师“教的好”到学生“学的好”在大学教育中,教与学是相互联系的。不仅有教师的教,应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大学是通过传授知识产生学习活动的场所,教学的真正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教学资源旨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只是学习的帮助者和支持者,真正的学习是学习者个人知识的建构[9]。就学生学习而言,教并不必然产生学,并非有所教必有所学,更不是教多少就学多少。大学教育的教学质量不仅在于教师对知识、技能的传授,更在于学生卓有成效的高质量学习。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在诸多因素相互作用下逐渐形成反思性批判能力促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把目前的现有资源充分利用,主动建构知识,提升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理念,也符合教师教学发展的新趋势。实现从“教”的质量向“学”的质量转变。3.2.2创造利于学生学习的多样化方法在学习范式下,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就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师生之间的交流为教师发现自身问题及产出新的想法创造条件,进一步的改进教学方式与转换教学风格。从另1个角度看,教学发展要体现在教学研究中。教师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作为主体,并且学生应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要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以及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及素质。基于此,支持教学发展应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要原因。在实践中,教师的教学发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全方位、多样化的支持[10]。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学习范式”下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促使学生有独立自主的探索能力,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通过老师的引导以及启蒙对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与理解。课程内容被生动地消化和分解,课程内容成为了更加具有生活意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满足学生个性化与多样化的发展需求。3.2.3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学习范式的“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表达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伙伴合作关系,促使教与学齐头并进、互为补充,这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课程的动态性,课程的建设必须具有动态性和开放性,促使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转换为知识的建构者,更应加强学生个性发展动态的调整。对学生而言,根据学习情境动态调整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同教学研究学习情境之间的相互联系都关系到学习效果的达成。教师要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角度去完善教师发展的制度和内容,把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相结合,尊重学生选择的权利,把教育的“参与权”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及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教学发展要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为核心,这是学习范式对教师发展的内在要求,使学生更容易的获得更好的学习结果。

3.3学校对学生的学习支持度

学校对学生学习的支持包括教学课程、教学设施、管理模式等。学校所提供的课程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学生发展的需要以及本学科的发展要求,使学生在各项方面都能得到发展,促进学生的交流与互学,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综合素质。3.3.1推动大学组织制度变革教学是大学的根本之义,高等教育的改革最终落脚点必须是教学。从“学习范式”视角出发,学校以及教师是服务于学生的需要,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以学习为中心必须渗透到大学的组织、结构和文化等各方面,大学教学的目标定位应是把学习放在首位,对学生的学习负责,大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在于创造新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有效地推动大学组织制度变革,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围绕学习中心对原有的组织要素进行重组。在学习型大学中,因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建设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教师发展功能,所以要实现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和大学发展的一体化。教师发展的本质已经转化为高校与学生的共同发展。大学组织制度变革,最终实现大学、教师和学生的深度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教师的教学质量。3.3.2关注教学学术性,构建专业化的研究队伍大学教师发展与学术共同体的发展融为一体。作为学术共同体的大学,其组织结构和发展定位等许多方面对大学教师发展项目产生根本性影响,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从性质上来说,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是大学教学的内部支持性组织,对学校对教学的定位直接相关。从理论上讲,教学学术是1名优秀教师教学质量的自我体现,也是提高体育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因此,提升自我的教学学术能力迫在眉睫。应该放在首要地位。因为学术能力的提升离不开专业化的科研队伍,所以要构建专业化的研究队伍来提升学术能力。专业的科研团队可以为教师提供专业的服务,提高教学的学术性,帮助教师掌握相关理论,进而实现自我完善、教学改进和学术教学。高校课程研究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教师发展中心的工作开展和活动设置应该以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指引,这是因为教学是基于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缺一不可。3.3.3加大对学校体育“硬软件”的投入体育器材设施陈旧以及短缺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打折扣,直接影响到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因此,根据全方位锻炼的原则和学生的喜好,一方面学校要做好体育器材的购入工作,置备更加丰富的体育器材;另一方面政府以及学校相关部门应继续加大对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资金投入力度,让学校不断的去更新和完备体育场地器材,并对现有设备进行维护保养,避免损坏。另外,管理部门要明确体育场馆、器材的管理和维护制度,要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完善体育场馆的管理。体育器材设施的多样性要满足学生,为学生能够顺利的完成体育课程目标做好充分的物质基础。学校应该将体育馆以及体育设施对所有学生开放,合理地利用起来,进而也能够更好的提高他们上体育课的参与兴趣,进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3.4学生的学习获得度

学生的学习获得度不仅直接体现了体育教学质量的好坏,还反映了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及学习效果。从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生自身的发展方面进行学习获得度的设置,突出学生主体,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改变对学生的评估理念以及评估制度,使学生更加注重学习过程,构建新的学习共同体以及学习型组织,满足学生在学习中的需求,利于加快学生的个人发展。3.4.1注重投入转变到注重过程和输出教学质量评估的内容要从关注教育投入向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转变。内容的转变包括2个层面:1是评估的重点从教学资源和教师教学转移到学习效果,2是对教学资源和教师教学的评估要从促进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学质量评估重点关注教学投入。从投入到过程和输出的转移,具体是指评估要更加侧重高等教育产出了什么,而不是投入了什么。评估重点的转移不是对教学资源和教师教学的漠视,转变的关键在于将教学资源和教师教学作为学习的支持性条件,考察其对学习的支持程度[11]。教学投入不能简单以生师比、生均教学用房、生均图书册数、生均教学仪器占有率和高学历教师所占比例来衡量,而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评估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教学设施是否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的教学是否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参与、产生了良好的学习效果是评估需要关注的重点。除此之外,对于教学输出即学习效果的评估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多种能力。学习效果既包括学生知识的增长,也包括品德态度和思维的发展,因此学习成就不能局限于学生的课程成绩、毕业率以及就业率,需要关注学生多方面的综合发展。3.4.2健全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估制度育人是高校的首要工作,教学是高校最基本的职能。学生作为教学的主要对象,其发展程度直接反应着高校的教育质量。科学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估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引导。深刻认识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构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实现从评“教”到评“学”的转变,是我国高校教学质量评估改革的关键所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建设,并不是要把高校原有的质量评估全盘否定,而是以学习效果评估作为核心,将资源评估、教学评估和学习评估结合起来[12]。只有实现教学质量向学生学习质量的回归,以学生发展为目标,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才能发挥出高校教学质量评估的最大价值,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3.4.3促进学生发展,构建“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构建的体系。换种角度说,“学习共同体”是以学习者与引导者为主体,以拥有共同目标为主要特征,以学习支持环境为条件,师生之间相互对话、沟通和交流为活动方式。按照共同的发展愿景,师生最终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学习共同体的建构将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1种手段。“学习共同体”独有的相互制约性会促进教师加强自身的学习,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进而提升教学能力,即提高体育教学质量[13]。高等教育中,构建学习共同体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必然选择,也是当今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师生在进行学习与提高的同时,不仅凸出了个人价值,也进而实现了共同体的集体目标。

4小结

教育高质量发展心得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质量提升;融合发展

一、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历史回顾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是高校举办的各类学历继续教育,其中,成人高等教育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大学创办的夜大学和函授教育。1949年12月,教育部在《关于中国人民大学实施计划的决定》中要求中国人民大学开办夜大学;1950年,以工农兵干部为主要培养对象的脱产专修科、马列主义夜大学、干部借读班等学历继续教育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相继诞生;1952年2月,中国人民大学开办函授教育,招收10个专科专业,录取2893人。1955年5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举办业余高等教育”的社论,鼓励“积极创办和发展高等学校附设的函授部、夜大学”。1965年,全国(不含港澳台地区)开办业余成人高等教育的院校达到1061所,在校生人数超过43.4万人[1]。1977年10月,国务院批转《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该文件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业余、电视、广播、函授大学,认真总结办学经验”。在1978年4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要求打破常规,制定早出和快出人才的制度和办法。各普通高校迅速恢复了函授、夜大学、干部专修科等成人高等教育办学形式。2008年,全国有2263所普通高校和400多所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开办成人高等教育,在校成人高等教育学生548.29万人[2];2015年在校成人高等教育学生635.94万人。教育部于1980年9月起草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法(试行草案)》,与人事部、劳动部等单位会签同意,于1980年12月4日报送国务院。国务院于1981年1月同意并批转了教育部《关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行办法〉的报告》(国发〔1981〕8号),批准在北京、天津和上海等三个直辖市进行自学考试试点[3]。1983年5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国发〔1983〕78号),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由试点逐渐向全国推行,至1985年年底,全国当时共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开展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2012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历教育报考853.90万人次,取得毕业证书73.12万人;2017年报考470.94万人次,取得毕业证书55.27万人。网络教育也称现代远程教育,是继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之后,远程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形式。教育部于1998年9月制定了《关于启动现代远程教育第一批普通高校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正式批准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和湖南大学为现代远程教育第一批试点院校;1999年8月,教育部批准北京大学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2000年、2001年、2002年教育部又批准了三批试点院校(南京大学是2002年批准的22所试点院校之一);2003年10月,教育部下发文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对东北师范大学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批复》,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院校增至68所。根据教育部网站信息,至2015年年底,全国高等学校网络教育学生人数已达6284671人,其中,本科学生2294807人,专科学生3989864人[1]。2015年,全国高等教育在籍人数3880多万,其中,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在籍1264万余人,约占高等教育学生总数的1/3,占普通全日制学生总数的近1/2。因此,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对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功不可没。

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健康发展的核心是质量提升

(一)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核心是质量提升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2016年为42.7%,预计2020年将超过50%,进入普及化阶段。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后大众化发展阶段,教育质量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2010年7月29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核心任务;2012年3月16日,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2017年12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吴岩司长指出,从20世纪90年代到世纪之交,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一直关注质量,我们关注点主要在发展规模,当时我们与发达国家不同步;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整体上进入世界中上水平,开始进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第一方阵;现在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最核心的关键词是质量,我们提出的内涵式发展的核心也是质量[4]。

(二)质量提升是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1.成人高等教育:在准入条件方面,学生需要通过参加全国统一的成人高考,办学高校按照招生专业计划和学生考试成绩择优录取学生,学生取得学籍并入学就读;在教学和管理方面,教学模式以师生面对面的课堂面授教学为主,南京大学实行校院二级管理;在准出条件方面,完成就读专业教学计划并取得合格成绩可以毕业,其中,本科毕业生符合相应规定条件可以获得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属于“严进宽出”型人才培养模式。2.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目前,有社会培训机构和部分高校招收自考助学辅导班学生,在准入条件方面,不需要参加招生入学考试,学生入学就读的限制条件比较少;在教学和管理方面,办学单位为考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考试课程辅导教学活动;在准出条件方面,需要参加一定数量规定科目的统一考试并取得合格成绩可以毕业,其中,本科毕业生符合相应规定条件可以获得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属于“宽进严出”型人才培养模式。3.网络教育:在准入条件方面,学生不需要参加全国统一的招生考试,只需要通过参加试点高校组织的自主入学考试,与成人高等教育相比,学生取得学籍并入学就读的难度较低;在教学和管理方面,教学模式以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方式为主,南京大学实行网络学院一级管理;在准出条件方面,完成就读专业教学计划并取得合格成绩可以毕业,其中,本科毕业生符合相应规定条件可以获得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毕业和学位授予条件等方面的规定与成人高等教育有所不同),可以归入相对“宽进严出”型人才培养模式。由于不同类型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对象等方面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但在其准入条件、教学过程、准出标准与管理制度等方面又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结果不仅造成了办学过程中不必要的相互竞争,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监管难度,导致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下降、社会评价不高的尴尬状况。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促进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质量提升,已经成为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2012年2月,教育部内部发布讨论的《关于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要“稳步发展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全面提高学历继续教育质量”;从近几年教育部组织举办的“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专题研修班”来看,学历继续教育的规范管理与质量提升一直是研修班学习交流的重要主题之一。国内继续教育领域的知名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丽教授坦言,改革开放后,高等继续教育没有把质量标准制定好就急于扩充规模,规模发展得太快,所以现在我们要回过头来“补课”,我国现阶段高等继续教育发展必须以质量提升为核心[5]。她还多次强烈呼吁,高校学历继续教育的学生与普通高校的学生应坚持同一性质量观:无论是用何种学习方式获得的文凭,只要是同一层次的文凭,含金量就应该一致。

三、探索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育高质量发展心得范文第4篇

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促进人的素质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教育活动。从广义上讲,凡是提高人的素质的教育活动都是素质教育。从远古时代长辈传授狩猎、采滴野果的经验给下一代,到当今社会的各种各样有助于人的素质提高的活动,都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本文所论述的素质教育主要指学校(尤其是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其涵义是学校为完成一定阶段学生素质培养目标所规定的任务而进行的一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使我们的受教育者在走向社会前具备必要的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各种基本素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小学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

一、素质发展:素质教育的核心

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在于使人的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素质教育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是人的素质得到可能和充分的发展,发展的方式应该是积极的、主动的,而不是机械的、呆板的。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就是设计出一个阶段特征明显、连续的素质培养目标体系,这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最后结果,是学生素质发展的质量标准,是实施素质教育、安排教育教学活动以及评价素质教育工作的基本依据。因此,素质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体系是素质全面发展在中小学生成长阶段的具体化,是学生个体的素质发展目标。目标体系的构建,应该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依据人的素质的结构和发展规律,从特定的历史、地域和教育条件出发,在素质结构、育人方向和现实条件三个方面进行设计。

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理论性、技术性都非常强的工作,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工程。在目前,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必须从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根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提出的要求,结合各个特定的地区的实际进行。在价值取向上,要坚持促进学生个人发展与促进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在目标水平的把握上,要坚持全面自由发展的方向性与现实社会条件下人的具体发展的可能性的统一;在目标所涉及的对象上,既要重视学生群体的一般素质的发展,又要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重视每个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在发展的内容上,既要重视先天潜能的开发,更要重视后天素质的开发,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还必须坚持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这个总目标。在构建具体的素质培养目标时,必须坚持全面性,即必须包括学生将来适应社会要求和自身发展所必需的各个方面,同时必须注意各个方面素质的相互协调、和谐统一,以保证每个学生个体的整体最佳发展。避免不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去强求学生的均衡发展,也要避免由于重视某些单项素质的培养而轻视甚至忽视某些基本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的片面、畸形的发展。

基于上述理由,我们构建的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体系由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智能素质、品德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素质六个一级素质指标组成,每个一级素质指标包括若干项二级指标。一级和二级素质指标,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彼此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素质要素构成具有不同的要求,具有显著的年龄特征和阶段特征。素质构成要素的一、二级指标以及他们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具体特征,构成一个阶段性特征明显、连续性强的素质培养目标体系。

身体素质:较强的体质,健康的身体。包括健康卫生概况、形态、生理机能、运动素质四项二级指标。健康卫生概况除一般健康要求外,还包括体育与卫生知识、锻炼身体的方法、健身和卫生习惯等要求。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适应紧张的社会生活和工作的保证,也是获得个人幸福的必要条件。身体素质是整个素质结构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载体和物质基础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品质,健全的个性。它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个性、健康人格五项二级指标。健康人格是指为预防人们在高科技、高竞争、高速度的现代社会中易患的各种心理疾病,而必须打好的早年心理素质基础心理素质是适应环境,赢得学习和生活成功的必要条件,是形成和发展人的智能素质、品德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的基础,在人的素质形成中发挥着调节机制。心理素质教育是被中小学教育轻视甚至忽视的一个工作领域,为使青少年的心理素质获得健康发展,很有必要确立其在中小学教育工作中的独立地位,建立学校有关体系,提高教育工作者素质,从而能真正按照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来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智能素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初步能力。包括语文、数学、社会(历史、地理),自然(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政治)、音乐、体育、美术、英语、劳动等二级指标。这是学生将来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迎接科学技术高速度发展的挑战的必备素质,是他们将来获得谋生手殷和发展自身的必要条件。

智能素质是人的素质的中心,是基本素质形成的智能基础智能素质的要素中,能力要素是重点之一。智能素质中的能力要求与身体上的运动能力、心理素质中的智力和特殊能力、品德素质中的道德能力、审美素质中的审美能力等共同构成了青少年基本素质的能力体系。

转贴于 品德素质:正确的政治方向、立尝观点和态度,基本的思想意识,初步的道德品质及道德能力。包括政治、思想、道德三项二级指标。这是一个合格现代公民最基本的条件,是做人的根本。品德素质的形成以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智能素质为基础,又受到审美素质、劳动素质的制约和促进。

审美素质,基本的审美知识,正确的审美观念,初步的审美能力。包括审美欣赏能力、审美表现能力(技法技能)、审美创造能力三项二级指标。良好的审美素质有助于人追求真善美,是青少年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的完美人格的必要条件。美育是中小学教育的薄弱环节,美育实施中不仅要加强艺术教育和挖掘各类课程的美育因素,而且整个教育工作都要体现美育的要求,使学生的审美素质得以不断发展。

劳动素质:正确的劳动观念,初步的劳动知识,基本的劳动技能,良好的劳动习惯。包括劳动观念、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习惯四项二级指标。这是青少年将来参加社会劳动的基础,是其它素质的体现和运用。劳动素质一经形成又能促进其它素质的发展。中小学应重视和加强劳动教育,对青少年从劳动观念、习惯、态度、技能各方面进行培养,为他们将来成为合格劳动者打好基础二、“一基三元”:素质教育的内容体系中小学素质教育内容由“四个体系”组成。一是素质培养目标体系,二是素质教育工作体系,三是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四是素质教育保障体系。素质培养目标体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后三个体系是素质教育的三个层次的内容,?他们都建立在素质培养目标体系这个“基幢?之上,四个体系形成“一基三元”结构。

关于素质培养目标体系。素质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具体化,它规定了中小学校学生的具体素质结养规格和质量要求。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课程计划中规定的培养目标,就是教育目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具体化,它规定了受过九年义务教育后的公民应在身心各方面素质达到的质量规格。

关于素质教育工作体系。素质教育工作体系是指为完成素质培养目标而建立的课程体系、教学工作体系等。素质教育工作体系决定于素质培养目标体系。素质培养目标体系对素质教育工作体系具有指导作用和支配作用,它支配着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影响着学制年限的确定、课程的设置、教材的编写及教学方法的选用,它是学校全部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都要以它为依据展开,一切素质教育活动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素质培养目标。素质教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使得全体学生形成所既定的素质培养目标体系中的素质,尽量使得每个学生所形成的素质具备个人发展的特性,并在可能的条件下向高一层次素质水平发展。素质教育工作的途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采用那种途径、方法,都必须追求更有效地使学生素质得以形成和发展,具备较高的质量,有助于向高一层次素质水平发展,必须在提高学生素质形成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上下功夫。为此,要整体规划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使得教育教学工作牢牢地落在学生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这一核心上,对学校各项教育教学进行协调、优化,形成教育合力,达到最优的综合效果;要促进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形成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智能素质、品德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素质诸素质的最佳结构。

关于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学校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是指对学生素质形成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以及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的质量进行考核、评估和评价的管理制度,它也是由素质培养目标体系决定的,因为素质培养目标体系具有检测作用和调控作用,学生素质培养目标也是素质教育活动的归宿,课程计划制定的好坏、教材编写的质量、学校素质教育工作的运行以及教育质量的评估都归根到底要看它是否达到了素质培养目标。所以,学生素质培养目标也是检测学校素质教育工作和学校办学质量的标准。要以素质培养目标为标准对教育过程中的诸因素进行调控,使得素质教育工作有效向素质目标逼近,取消或减少不必要的活动,提高素质教育工作效益。对于中小学,应该建立学生素质发展水平的测量与评价制度、学校素质教育工作监测制度以及学校发展学生素质能力的评价制度等相应的素质教育管理制度,以确保学校素质教育工作的高效运行。根据各段学生素质培养规格的要求,选择其中的单项指标或以培养规格为基础设计综合指标,用于测量学生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状况,对素质发展的品质作出评价,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以学生素质形成与发展的水平与质量为依据,设计用于检查和评定教育工作质量的素质教育工作监测指标体系,用此指标体系作标准,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规范学校管理行为,评价学校素质教育工作。

教育高质量发展心得范文第5篇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09年度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对全市教育工作的新要求,研究部署2009年度的全市教育工作。一会,申楚副市长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

下面,我代表市教育局党组、行政作全市教育工作报告。

一、2008年教育工作回顾

2008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我市教育事业发展极不寻常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齐心协力、迎难而上,成功克服了年初雪凝灾害、“5.12”汶川地震以及国际金融风暴对校舍安全、师生稳定及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带来的不利影响,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教育事业发展一年一个台阶,不断取得新成绩。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两基”迎“国检”进展顺利。一年来,我们始终以“两基”迎“国检”为重点,通过向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汇报,召开全市“两基”迎“国检”大会等方式,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两基国检”的关心、重视和支持,及时解决“两基国检”中的困难和问题。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全市“两基”迎“国检”大会精神,对“两基”迎“国检”高度重视,精心部署,纷纷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议事日程,并作为一把手工程,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机构,完善相关机制,加强督导检查,确保了各项工作的整体推进。各地在城镇规划修编中还强化教育用地规划,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真正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全市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城乡教育资源和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正安、习水两县顺利通过省政府“两基”复查和“普实”验收,余庆、湄潭、正安三县接受“国检”省级预检,受到好评。全市各项迎检工作进入查缺补漏、整改完善阶段。

——教育公益性和普惠性成效明显。一年来,我们始终以推进教育公平为着力点,不断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有力维护了学校正常运转。同时,我们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国家奖学金、助学金政策,重点抓好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以及普通高中奖学金和助学金发放,不断推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资助工作,有效保障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2008年,全年落实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3.07亿元,落实各项减免、资助费用2.2亿元,全市115万学生受益。

——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稳步推进。一年来,我们始终以构建“学有所教”的*教育新环境为目标,不断加强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着力推进优质高中资源群体建设。桐梓一中通过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复评,习水一中、务川中学通过省级示范性高中初评,全市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达到12所,向每县建设一所示范性普通高中的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迈出了坚实步伐。

——职业教育发展势头喜人。一年来,我们始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切实贯彻《*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不断加大财政投入,不断推进县级职教中心和实训基地建设。*县职教中心通过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评估,汇川区职业技术学校、道真自治县职教中心、凤冈县职业技术学校办学成效明显,余庆县职教中心建设进展顺利,仁怀市、习水县新建职教中心迈出步伐,赤水市职教中心顺利搬迁,部分县职教资源整合启动,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势头喜人。2008年,全年中职学校招生逾3.6万人,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5万人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63万人次,全面超额完成省下达的职成教任务。全市不断加大职业院校教师培训和专业建设,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2%,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高等教育发展态势较好。一年来,我们始终以内涵建设为切入点,切实把为高校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不断加快师范教育布局结构调整,不断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提升。2008年,*师院汇川分院、南白分院完成实质性合并,*职院顺利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医专办学条件评估提上日程,*医学院、*电大和航天职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内涵建设不断推进,在探索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上取得了新成绩,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的作用日益显著。

——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民办教育协调发展。一年来,我们始终以教育的和谐发展为方向,着力加快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2008年新增14所农村中心幼儿园。市政府机关幼儿园、市特殊教育学校注重质量建设,充分发挥龙头引领示范作用,各项工作稳步前进。注重民办教育的规范管理,及时出台《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民办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中小学校常规管理不断加强。一年来,我们始终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切实注重学校常规管理,及时出台了《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管理着力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的意见》,从实施国家课程计划、创新教学形式、健全管理制度、构建保障体系、培训校长教师、丰富校园文化等方面指导各地各校加强和改进管理,有力提高了全市中小学校管理工作水平。

——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一年来,我们始终以质量为中心,切实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条主线,不断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2008年,全市高考在2007年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稳定发展、持续上升的良好势头,多项指标稳居全省前茅。各科平均成绩和及格率均位于全省前列,部分学科领先优势继续扩大。高考上线率逐年提升态势明显,普通高考录取率由去年的52.56%上升到58.34%,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0.93个百分点,更多*学子顺利进入高等学府,更多人民群众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得到满足。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迈上新台阶。一年来,我们始终秉承“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的教育理念,切实把德育工作放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青少年德育工作,不断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不断推进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不断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不断加强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有效促进了全市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余庆县、习水县德育工作迈上新台阶,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改进。一年来,我们始终把大学生看作是最重要的财富,千方百计加强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切实为高校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提供就业指导和咨询服务。在抗震救灾和北京奥运会等重大活动中,我们重点加强了对大学生爱国热情的引导,成功树立了*大学生文明礼仪的健康形象和团结热情的良好面貌,赢得社会广泛赞誉。

——“两支队伍”建设取得实效。一年来,我们始终把队伍建设作为抓手,多渠道开展教师和教育干部“两支队伍”建设,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各级培训。携手浙江大学、西南大学开展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培训和中小学校长培训,不断增强教育系统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县级教师培训基地建设,综合运用现代远程信息技术手段,以农村教师为重点,全面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打下了坚实基础。

——教育工程顺利实施。一年来,我们始终以教育工程为载体,不断加强学校软硬件建设。2008年精心实施“薄改”工程、“寄宿制”工程等十二类教育工程203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达1.46亿元,完成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列入市委、市政府2008年“十件实事”的100所“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全面完成,极大地改善了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

——“阳光招生”深入推进。一年来,我们始终以构建和谐招生考试环境为目标,全面实施“阳光工程”及公示制度。大力加强招生考试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严格执行招生工作“六不准”和监考教师“十不准”,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确保了各类招生考试工作万无一失。我们始终注重人文关怀,切实为家庭经济困难考生减免有关费用,及时向考生及家长提供招生考试工作政策咨询服务。2008年,我们进一步完善了中考信息管理系统,为全市考生节省有关费用100余万元。

——教育系统驾驭全局能力不断增强。一年来,我们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应对年初突发雪凝灾害、“5·12”汶川大地震、手足口病、奥运火炬传递及汛期安全、地质灾害威胁学校搬迁等考验,不断加强全市教育系统应对突发事件、处理复杂局面的能力,抗震救灾组织有力,恢复重建紧张有序,安全隐患整改迅速,有力保证了学校师生生命财产和教育系统的安全稳定。

“成就来自奋斗,发展伴随艰辛。”一年来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全市教育战线广大教职员工的辛勤劳动,离不开全市方方面面对教育工作的关心支持。在此,我谨代表市教育局党组、行政,向辛勤耕耘在教育战线上的广大干部、教师和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各位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盘点一年工作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教育事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既有来自外部,长期以来形成的体制制约性问题带来的困难;也有存在于教育部门内部,由于监管不到位,而引发、造成的问题;还有新形势下对教育工作产生的新冲击。主要表现在:

一是“两基国检”核心指标达标仍有差距,控辍保学工作仍有难度。中心城区(县城)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大班额”现象一定程度上存在。二是教育内部管理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如民办教育规范管理、教育安全管理等仍需进一步加强。三是师德师风建设还需加强和改进。四是教育项目管理、资金监管和工程实施等方面仍需要加大力度。

这些困难和问题,从一定侧面折射出: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就是我们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前景与期盼,就是我们孜孜以求的努力方向;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认可与期望就是我们坚持不懈的不竭动力。因此,全市教育系统必须进一步增强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正确把握形势,努力抢抓机遇,统一思想认识,坚定加快*教育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把教育发展的重心转移到注重质量、规范管理、内涵发展上来,努力推动全市教育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突破。

二、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统筹区域教育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不仅对经济工作有指导意义,对教育工作同样具有指导意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既是党和政府、社会以及学生家长对教育工作者的殷切希望,也是教育工作者自身责任心的体现和追求。

去年的年度教育教育工作会议上,我曾提出,要实现我市教育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需要特别重视把握好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和谐这三个区域教育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和打造特色教育这个基本途径。今年,根据中央和省、市的统一部署,我市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学校又将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如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我想,这更加要求我们对教育的公益性与功利性、现象与本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有清醒认识,更加要求我们将教育发展的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有机地统一起来,更加要求我们关注农村教育与城镇教育的均衡发展。为此,须树立以下几种理念和推进以下几项工程。

(一)树立科学发展理念,不断丰富*教育发展的新内涵

一是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这个要义。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发展观归根结底是用来指导发展的。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地方教育工作,绝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当前,我市城乡教育领域有许多不适应时展的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城乡教育差距拉大成为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不同学段上,学前教育抓得不够,小学教育抓得不实,初中教育抓得不活,高中教育抓得不力。办学方面,学校办学理念存在发展视野问题,评价质量存在发展速度问题,争创名校存在发展定位问题,创新管理存在发展特色问题。不少本地区优秀教师外流问题。优秀生源争夺大战波及城乡初中问题。高中教师校外兼课和城镇学校家庭式办班补课现象等。所有这些,都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形成较大反差,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来解决。需要抬头看他地、他校教育发展,低头反思自己之短,正视现实,冷静分析,求真务实,主动突围,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才能牢牢把握发展先机,较快地摆脱落后,实现区域教育、城乡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二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同样也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的服务对象是学生,我们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己任,坚持德育为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当前最重要的是用科学发展观重新审视教育目标、教育过程、教育方式方法等,以是否有利于受教育者的发展作为衡量教育改革发展成败的标准,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要把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面向全体受教育者,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要关心教师的发展,创新教师教育体系,优化教师管理和激励机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为教师成长创造条件。

三是必须坚持教育公平这个主题。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让每一个人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我市教育改革发展不懈追求的重要目标。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社会公平。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一是要看到教育不公平是客观存在的;二是要消除明显的不公平,这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需要作出很大的努力;三是不能因为消除教育不公平是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就不努力去消除教育不公平,而是要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特别是困难群体的教育问题。

四是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这个方法。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也是教育工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从教育外部来讲,就是要统筹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从教育内部来讲,就是要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统筹城乡和区域教育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多元需求。现在教育的发展不够均衡,存在城乡之间的差距、地区之间的差距、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差距,其中最突出的是城乡之间的差距。我们要怀着深厚的感情关注欠发达县、区(市)的教育,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措施,帮助他们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改善办学条件,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树立特色发展理念,不断探索*教育发展的新途径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一直在探索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路子,让城乡广大受教育群体都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就我市而言,就是要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抓住当前实施“双高普九”的有利时机,引导学校特色发展,促进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增量,进而形成区域教育高水平均衡化发展态势。

首先,要着力于学校软实力建设。学校特色,贵在内涵。要从学校管理、教学、师资、环境等多方面着手,引导学校特色发展。要形成鲜明的办学理念,积极进取的创新意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以及扎实的学生能力训练。要以创新为核心,激发师生创造活力,努力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培育校园文明风尚,将有形的物质文化环境与学校特有的无形精神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独具特色的魅力,增加学校的凝聚力,发挥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

其次,要着力于学校硬实力建设。区域特色,重在均等。要以改造薄弱学校作为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突破口,进一步加大标准化学校建设力度,努力消除区域间、校际间差异,确保实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义务教育大班额状况有所改变”的目标要求。在这里,“标准化”已经不是仅仅局限于强调一般意义上的配备,而是新时期高水平、高质量的标准化,它涉及到每一所中小学,给每一位少年儿童的发展提供高水平的物质条件,使区域教育水平上一个新台阶,形成有利于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促进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第三,要着力于学校竞争力建设。发展特色,尤在创新。在发展特色教育中,要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机制来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尤其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一批现代化名校、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扩大教育交流合作,优化教育布局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增强学校办学的竞争力。要进一步巩固已有的改革成果,继续深化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入机制、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改革,为教育不断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三)树立和谐发展理念,不断提升*教育发展的新水平

实现*教育的和谐发展,需以内力建设为载体,认真实施五大工程。

一是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工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招生考试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推进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强化健康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是实施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继续实施义务教育各建设项目,进一步改善农村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实施好职业学校各项基础能力建设计划,力争每县办好一所职教中心(职高),鼓励有条件的省级重点职业学校申报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支持汇川区职业技术学校、道真自治县职教中心争创全国10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着力提升全市职业教育办学实力;积极支持在遵高校加快发展,进一步加大支持高校质量建设项目。按市政府统一部署,推动高校搬迁工作。

三是实施幸福园丁锻造工程。认真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全面启动“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和新教师培训工程,锻造新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不断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提高教师幸福指数;加强师德建设,完善评价激励制度,建立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进一步形成良好师德师风。

四是实施教育资助民心工程。认真落实国家助学资助政策,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免费保障机制,推动市内高校、高等职业学校落实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制度。配合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和开通高校学生入学绿色通道工作,建立和完善高中阶段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重点做好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进一步完善覆盖各级各类教育家庭贫困学生的资助体系,确保所有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促进教育公平。

五是实施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在义务教育方面,着重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师教学水平,重点加强农村中小学的质量建设。在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方面,着重加强学生的潜能开发和智力培养。在普通高中教育方面,着力做好质量监测工作,继续通过申办示范性普通高中开展优质教育资源群体建设。在中等职业教育方面,着力通过狠抓实训基地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大力培养和引进“双师型”教师、提高毕业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等措施提高质量。在高等教育方面,着力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切实提升高校尤其是市属高校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三、全力做好2009年各项教育工作

2009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2009年的教育工作,对于全面加快*教育崛起进程,促进*由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于2009年的全市教育工作,我局提出了《市教育局2009年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共9个方面42条,是市教育局对2009年全市教育工作的总体安排,请大家认真研究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修改后下发执行。这里,我对几个重点工作再提几点要求:

(一)确保“两基国检”顺利通过不懈怠

今年6月,我市将迎来国家“两基”督导检查,这是对我市十年“两基”工作的一次整体检验。前不久闭幕的市人大三届四次会议上,晓光市长已把“确保‘两基国检’顺利通过”写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这是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是2009年全市教育重中之重的工作任务和政治任务,只能成功,不许失败。

“两基”目标一定要实现,这是我们的目标要求;“两基国检”一定要通过,这是我们的时代使命。前不久,市教育局还专门召开局务会,专题对“两基国检”进行研究部署。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一定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继续发扬“两基”攻坚精神,进一步巩固“两基”攻坚成果,进一步完善“两基”保障条件,进一步提高“两基”水平,进一步规范“两基”管理,切实保证教育经费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控辍保学力度、保证学校安全稳定、加强科学管理,使每个学校达到“两基”标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学校的达标上下功夫,在完善“两基”资料、规范“两基”管理上实现新的突破。要把各项工作做得细而又细、实而又实,不留一处死角,确保今年顺利通过“国检”,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坚持提高教育质量不动摇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是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教育,提升质量的侧重也有所不同。今年,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突出以高考为中心的质量体系建设,努力实现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上新水平,确保实现“高考稳定发展”的工作目标,确保高考成绩继续位居全省前列。二是探索构建职业教育质量提升机制,紧紧抓住培养建设者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在实现就业上下功夫,引导职业教育实现“专门技术人才培养、实现就业”的结合上走出一条新路。三是下功夫探索“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坚持素质教育从娃娃抓起,走出一条*素质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四是更加重视提升特殊教育和学前教育质量,提高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水平,努力实现“班班通”,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五是支持市内高校开展内涵建设,支持*医专迎接教育部办学条件合格评估,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三)切实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不放松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2009年,教师队伍建设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创新义务教育教师补充机制。以补充农村师资为重点,继续实施农村特设岗位教师招考计划,进一步健全城乡教师交流机制,开展城镇教师支援农村学校工作。鼓励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终身从教。二是努力提升教师素质。以教师继续教育为抓手,以提高农村教师素质为重点,进一步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真诚奉献,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队伍。三是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今年,教育人事工作有一项大的改革,就是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改革。要认真落实好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指导意见,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各县、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抓好宣传工作,做好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着力维护教育系统的稳定和改革的顺利推行。

(四)坚持改善办学条件不停步

2009年,是我市历年实施教育工程项目总投资和中央及省投资最多的一年,预计总投资可能突破4亿元,超过了2006年至2008年三年投资总额。面对我市教育工程项目建设的巨大投资,我们深感任务光荣而艰巨。前不久市教育局召开了专题的年度教育工程工作会议,对2009年工程实施工作作了具体安排和部署,在这里,我再强调几点: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教育工程管理制度,深入探索以项目资金管理为核心,以项目质量管理为重点,以项目建设程序规范为抓手的教育项目建设管理有效机制;二是要早部署、早安排、早启动,保质保量完成中央新增投资教育项目,高质量、高效率、高标准完成列入市政府“十件实事”的200所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努力把学校建成最牢固、最安全、最让家长放心的地方;三是要抓好全市教育发展项目库建设,按照“储备一批,规划一批,建设一批”的滚动发展原则,筛选本地区的重点项目,实行市、县共建,滚动管理,为我市教育事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编制作好项目储备,为我市教育事业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五)坚持深化教育改革不容缓

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进入发展新阶段,必须更加重视教育体制机制创新,更加重视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加大力度,加快进度,着力解决影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一方面,要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一是推进教学内容方式改革。在课程改革、教学方式方法、课堂教学的针对性等方面,大胆探索创新,走出一条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二是进一步探索中考制度改革,继续推进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加强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衔接,实施“阳光招生”。三是加快构建地区性、区域化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知识、体质、心理、情操、能力等素质得到全面科学评价;另一方面,要深化教育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一是以民办教育的规范管理为重点,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二是以资金、项目管理为重点,加强教育系统财务管理,不断提高财务工作水平;三是以安全为重点,推进平安、健康、文明、和谐校园创建,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四是以加强考风考纪为重点,强化招生考试管理工作;五是以规范教育收费为重点,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行为和变相收费行为。

(六)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不松劲

一是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按照党中央、省委、市委统一部署,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主线,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以“谋划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载体,做好学习实践活动与推进工作“两不误,双促进”,确保教育系统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二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要创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领导班子考核机制,研究制定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提高其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三是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要认真学习贯彻市纪委三届四次全会精神,从教育系统实际出发,进一步建立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落实“一岗双责”,着力构建反腐倡廉长效机制。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切实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进一步推进廉洁教育和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加强青少年廉洁教育。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完善教育政务信息公开制度。进一步加大惩治腐败力度,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改革发展环境。

教育高质量发展心得范文第6篇

【关键词】教育发展观质量观教师队伍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3-0239-01

质量是生存之本,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也是一个学校工作的中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提高教育质量必须树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主的教育发展观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导者,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起主导作用。教师的作用极其重要,发挥的教师积极性也是学校工作的难点和关键。教师积极性低下的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对教育事业的认识浅淡,不喜欢教育事业;二是教师待遇低下,社会地位不高;三是缺乏耐心和恒心,缺少克服困难的勇气;四是教师本身能力有限,不能胜任教学工作。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从这些方面出发,解决教师的心理障碍和工作困难,以使他们安心工作,逐步提高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质量的高低,最终要在学生身上体现,因此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也非常重要。教师的启发诱导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应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着手,增强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努力丰富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的心理,促使学生乐学、思学。

二、提高教育质量必须树立科学的质量观

1.建立合理的教学常规工作制度

教师教学常规工作制度,对教师的行为起着指引作用。教学常规工作制度要规定的教师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工作时间、工作方法、工作标准。常规工作制度要符合本校实际,要能为教师所接受,对教师既要有约束性,又要有激励性和鼓动性。教学常规工作制度要涉及到教师的进修培训、教学行为、教学研讨、师德表现等方面。有了制度,就有了方向。

2.落实量化考核方案,严格检查

制度要落到实处,必须严格检查督促才能得以实现。工作制度重点起指引方向的作用,还应针对工作制度,制定相应的考核方案或标准。考核方案或标准应做到细致化、条款化、分值化。这样的方案便于检查和操作,以使每一个教师的工作得到客观、公正的衡量。对教师工作进行检查时,严格按考核方案进行,以保证制度的实现。

学校有了健全合理的教学常规工作制度,有了认真负责的检查人员,教师们工作就会日趋规范,教学工作就正常开展,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三、提高教育质量必须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对于学校,是社会文化的传播中心,也是社会文明的传播者。学校应该强烈阻挡社会的不良影响,从内部着手,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控制,增强学生的自知能力和自控能力。同时,争取公安机关、文化管理机构的支持,清除不良的社会环境,特别是清除不良的校园周边环境。学校要开展家长课堂,对学生家长进行培训。首先使家长认识子女接受教育的重要性,支持子女入学。教给家长教育子女的基本方法,使家长懂得针对子女的情况开展教育,能在家中帮助辅导教育学生。各班要定期开展家长会,定期与家长取得联系。教师要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的学习状况、心理状况、行为表现。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探讨、共同教育管理学生。

四、培养优质的教师队伍是搞好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

何谓优质的教师队伍呢?就是教师们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丰富的文化知识,有熟练的教学能力,有积极进取、不断探索的恒心,有无私奉献、团结奋斗的精神。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式各样的知识充满了我们生活的整个空间,学生也不知不觉的在社会生活中吸收了许多知识,增长了许多能力。受环境的影响,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活跃,性格多样化,逆反心理增强,小大人思想严重,给教师教学带来了更深层次的考验。要能驾驭课堂、更好的开展自己的教学,必须具备熟练的教学能力。教育教学不是一个教师能完成的,需要所有教师的团结努力,成绩的取得是团体共同奋斗的结果。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创新。教师的奉献精神,决定着教师的收获。所有教师齐心协力的奉献,是创造一个学校优异的教育教学成果前提。

教育高质量发展心得范文第7篇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 提高质量 思考

论文摘 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本文阐述了高等教育科学内涵,分析了高等教育质量存在问题,提出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要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合理确立自身办学定位;以学科布局和专业调整为龙头,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为保障,形成质量管理长效机制;不断加强教学研究,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能力。

我们党和政府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历来十分重视,继1999年作出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重大决策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又站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胡锦涛总书记在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必须提高教育质量的基本要求,国务委员刘延东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二十次全体会议上指出,要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1]这为我们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如何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如何将这一重要方针贯彻落实到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大学书记、校长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1 对高等教育质量科学内涵的认识

何为高等教育质量?对这一概念的科学把握已成为保障和提高高等教育实践水平的一个重要前提。《教育大辞典》解释:“教育质量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2]还有的学者认为,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是一种价值判断和评价,它包括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质量和社会服务质量。因此,高等教育有两个重要主题:一是提升各级各类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二是提升高等教育系统满足人民群众高等教育需求的能力和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建设和谐社会、创建高等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作用。这两个主题相结合就构成了高等教育大众下的新的质量观。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等教育以2009年为基数,到2015年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35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36%,到2020年在学总规模达到355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40%,实现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必须正确把握高等教育质量的科学内涵。

1.1 质量和速度的协调统一,是实现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本质

“好”讲的就是质量,“快”讲的就是速度,又好又快就是既要保证发展的质量也要保证发展的速度,做到质量和速度协调发展。质量和速度是辩证统一、相互依存的关系。速度是质量的基础,没有一定的速度作基础,就不会有质量的真正提高;质量是速度的保障,没有一定的质量作保障,就不会有速度的持续稳定增长。所以,只讲质量的发展和只讲速度的发展,都不是科学的发展、协调的发展、健康的发展,只有质量和速度协调统一的发展才是科学的发展、健康的发展。这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和具体体现,同时也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由之路。

1.2 更加注重提高质量,是实现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心

量是发展的基础,质的提高是目的。高等教育的规模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平均教育水平,而质量水平才真正代表着这个国家的教育实力。当今世界,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面对这样的形势,中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思想,这就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人才培养的更高要求。提出了科技创新的重要使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高等教育开始进入了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目标的时代,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共同主题。新加坡是一个只有40多年建国史的的小国,由于他们超前的教育理念和加大教育投入,注重高等教育质量和科技创新,在上个世纪赢得亚洲“四小龙”的同时,其综合竞争力在全世界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被誉为全球化国家;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科学家与工程师数量等方面名列世界第二,“公民素质”指标世界第一。[3]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还不高,与广大人民群众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心放在提高质量上,使我国真正成为高等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

1.3 兼顾速度适度发展,是实现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必要

我们既要避免只讲速度不讲质量的倾向和做法,同时也要避免只讲质量不讲速度的发展,在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同时,积极推进大众化进程,从而实现高等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固然不能只追求速度和规模而牺牲质量。但突出质量也不能牺牲速度和规模为代价。实事求是地讲,我国既不是高等教育强国,也不是人力资源强国,虽然经过几年跨越式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增长,但就总量而言,200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24%,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同时资源也比较短缺,还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还不能真正实现十七大提出的“学有所教”的目标。因此,必须坚持质量和速度统筹兼顾的发展战略,做到高质量、可持续。

2 对高等教育质量存在问题的分析

据统计资料显示,到2009年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2979万人,每年毕业生600多万人,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这样的成绩是有目共睹、举世瞩目,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在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大的同时,我们的教育质量不可避免地还存在一些函待解决的问题。

2.1 招生规模扩大,办学条件不足,加上质量意识淡薄,没有摆上应有位置,不同程度影响了教育质量提高

不少高校尤其是2000年以后新升本地方院校,每年招生少者5000~6000人,多者1万人,3~5年在校规模翻番,以河南高校为例,止2010年本科院校校均规模达到19666人,地方财政性经费投入远远赶不上人数的急剧增加,部分高校校舍、教室、教学仪器设备,体育场馆,图书和师资等办学条件与国家标准要求甚远,办学条件明显不足。有的生师比达到25:1,有的学科专业生师比更大,有的教学仪器设备少而陈旧,实验课难以保障,影响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发挥。党的十七大以后,中央虽然强调质量问题,把教育工作重点转移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但有的学校质量意识比较薄弱,没有摆上应有位置,没有转化为具体措施,缺乏有效抓手和有力保障,有的学校简单以论文数量衡量教师教学和科研工作成绩,重科研轻教学,弱化了人才培养功能。

2.2 办学定位不明确,导致高校办学质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表现在:(1)近年来部分高校热衷于升格,使得应该能够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成人教育、高职高专教育和民办高校得不到应有的发展,从而把大众化的重担压向了普通高校,势必影响到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进而波及到来自不易的大众化;(2)高等学科布局和专业结构还不能完全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对紧缺人才的需求,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建设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3)高校科技工作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结合不够紧密,科技成果转化率仍然偏低,高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参与率和贡献度总体不高。

2.3 人才观认识不清晰,导致大学生综合素质难以适应社会需要

表现在:(1)个别高校过分强调对经济和社会的适应,弱化了对不良文化的批判,忽视了对精神价值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其引领社会进步的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2)部分高校受传统发展观和功利取向的影响,在培养适应时代要求、和谐发展的新一代人才方面,忽略了人格构建、技能培养和个性的协调发展;(3)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了人文教育、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亟待加强;(4)使命意识的模糊使部分高校过多地顺从市场需求而忽视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不能很好地处理自身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导致自身发展中诸多方面失调,这些都影响着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4]

3 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思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质量的根本标准。要注重内涵建设,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化竞争力显著增强。[5]这是国家赋予高校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为此要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路突出科学发展主题,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主线,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关键,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保障,加强内涵建设,切实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

3.1 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使命

首先要确立教学的中心地位,树立科学的质量观。要尽快扭转高校轻教学重科研,弱化人才培养功能,生师比过大,教学投入不足,教学实践条件跟不上现象。学校领导精力、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经费安排和工作评价都要体现以教学为中心的方针。书记、校长要亲自抓教学工作,经常深入教学一线,定期研究教学状况,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资源要更多地向教学一线倾斜,重点加强实践教学等薄弱环节,在高校要努力形成领导重视教学,教师热爱教学,科研促进教学,经费确保教学,管理服务教学的有效机制和良好氛围。其次要转变教育观念,拓宽思路,在人才培养中要更加注重创新性,改变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跨学科思维和批判思维;更加注重综合化,改变单一的知识教学,既注重专业的深度,又扩宽知识的广度,既着眼能力素质的提高,又注重学生个性的特点的发展,更加注重开放性,改变比较封闭的培养方式,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尊重多元文化的博大胸怀;更加注重实践性,改变动手能力不强的现状,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合理确定高校自身办学定位

陈至立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七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每一所学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自身办学传统、资源条件和学科优势等,合理确定本校的定位。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事业的发展。因此,高校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的质量观和人才观,在明确学校定位、凝练学校特色上下大力气。为此,要转变高等教育质量观,实现高等教育的多样化。从高校发展的基础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总体定位来说,要稳定发展高等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同时,更多的本科高校都应根据发展条件与优势、人才需求类型要求,将学校建设成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大学,坚持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

3.3 以学科布局和专业调整为龙头,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

学校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平台,学科实力不强,人才培养质量势必难以保证。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来看,集中体现在具有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上。因此,要继续深入实施“重点高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为各高校加强教学条件建设与提高水平注入新动力。积极支持国家和地方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急需专业的建设,支持高校进行符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改造,支持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专业的发展以及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原则,大力调整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级专门人才,使高等教育质量由学术化定位转向社会化定位,由学科取向转向职业取向,由一元化原则转向多元化原则。积极构建高校特色专业体系。

3.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育质量取决于教师素质,教师责任重大,使命神圣。首先,要抓好现有教师培养,提高和稳定用好现有人才,加强师德建设,强化教师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以德立校、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平凡中放歌,使自己的才华在教书育人中发挥最大价值;在平静中耕耘,使自己能够持之以恒地认真教学研究;在平常中闪光,使自己不辱使命地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其次要进一步改善教师队伍学历结构、知识结构,注重教师队伍的多样化,打破近亲繁殖的门户之见,不断优化教师队伍学科结构。

3.5 以完善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为保障,形成质量管理长效机制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加强教学管理,建立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教学管理的核心是教学质量管理,它主要是对其教学活动的质量控制。要进一步完善校内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强化保障。要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水平。要引导高校以高校内部的自我保障为终极目标构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3.6 不断加强教学研究,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的能力

教学是立校之本,科研是强校之路。高校要高度重视加强教育科学研究,以科研开辟创新之路,提高教育科学研究水平。要引导高校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以学科交叉和技术集成为突破口,推动高等教育与科研创新和经济建设,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紧密结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使高等学校实实在在地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应用研究的生力军,高科技产业化的重要方面军。[6]

参考文献

[1][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J].中国高等教育,2010(15.16):8~9.

[2] 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3] 严崇涛.新加坡发展经验和教训[M].汤姆森学院出版集团:257.

教育高质量发展心得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结构;生态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高等教育质量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生态化成为必然选择。将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引入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研究领域,以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教育质量持续改进和提高为旨归,既是管理理念的拓展,也是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的创新。

一、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结构组成重构

高等教育质量的生成发展呈现典型的生态特征,高等教育质量及其相关要素与环境具有系统性。以生态主体、生态客体和生态环境整合以高等教育质量生成发展为核心的各种相关要素与环境,创建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能够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提供全新思维和视角。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结构就是生态主体、生态客体与生态环境在时间、空间上的配置形式及其之间知识流动、资源循环、信息传递的顺序关系 [1](P40)。

(一)高等教育质量生态主体分析

高等教育的主体成分具有多样性,各级教育行政管理者、高校举办者与办学者、教师和学生在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中具有不同的生态主体性。高等教育质量活动是管理活动、学术活动、学习活动的统一,高等教育质量生态主体是管理性主体、学术性主体、学习性主体的结合[2](P87)。

1.管理性生态主体。高等教育各级教育行政管理者、高校举办者与办学者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管理性生态主体。在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中,各级教育行政管理者的生态主体性体现在宏观层面的教育质量生态管理,以高等教育系统为中心,把握高等教育系统的内部构成及其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确定全局性或局域性高等教育质量发展的战略方向和政策措施;高校举办者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创立者、设立者,其生态主体性体现在中观层面的教育质量生态管理,以院校为中心,明确院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理念,保障教育资源投入,处理好院校与其之外各种具有教育影响的环境因素的关系,确定院校生存与发展、教育质量竞争的战略规划;高校办学者是高等教育机构的经办者、具体管理者,其生态主体性体现在微观层面的教育质量生态管理,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把握院校内部各组成部分的关系及其教育效果,关注院校之外社会、家庭等对教育质量发展、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实现教育质量的持续生成发展。

2.学术性生态主体。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质量的学术性生态主体。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的看护人,他们与其所培养人才、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知识授受,是以学术活动为纽带的[2](P28)。在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中,教师的生态主体性体现在办学活动以学术为基础、以教师为主体。教学活动作为教育质量生成发展的根本性活动,集中体现出师生互为主体的双边学术活动特征,师生之间形成特殊关系和师承互惠效应。

3.学习性生态主体。高校学生是高等教育质量的学习性生态主体。教学活动的师生双边性质决定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的形式参加教学过程,学生既是教学的合作者,又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活动中具有独立、自主、自觉、能动作用[3]。在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中,学生的生态主体性体现在育人活动以学习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高校学生学习最重要的特征是学生通过知识与经验的获得而引起个人心智与行为方式的变化,从而促进个人全面成长。变化是学习的根本,成长是学习的精髓。高等教育质量生成发展的过程,就是学生通过持续、创新的学习而不断成长的过程。

(二)高等教育质量生态客体剖析

高等教育质量生态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是知识,因而知识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生态客体而存在。

1.高等教育的学术属性决定了知识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生态客体的地位。高等教育是一种对高深学问的传授与探究活动。这一本质所表现出来的属性就是学术性。学术是与知识相联系的概念,是人类对自然、社会以及人类自身真谛的探求与认识,既指知识活动的过程,也指知识活动的结果[4]。大学作为一个传授知识、创新知识、用知识服务社会的场所,知识是其赖以存在和运行的基本材料,对知识的不同操作方式形成大学的各种社会职能。“知识是包含在高等教育系统的各种活动之中的共同要素:科研创造它;修饰工作保存、提炼和完善它;教学和服务传播它。自高等教育产生以来,处理各门高深知识就是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并一直是高等教育的共同领域。当我们把目光投向高等教育的生产车间时,我们所看到的是一群群研究一门门知识的专业学者”[5]。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价值指向是知识,各项活动都是围绕知识运行的,知识的保存、提炼、传递、应用以及新知识的发现是高等教育质量活动的基本方式。

2.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生态客体的知识以学科专业为存在形式。人类有史以来创造和积累形成的知识体系由众多不同的学科所组成。代表特定知识领域的学科构成高校基本单元和组织细胞。在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中,知识的存在形式是学科,且在学科的基础上,又以专业的形式表现出来[2](P105)。学科与专业是一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学科与专业并存是高校的一种特有现象,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石,专业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地,即学科为高校履行人才培养职能提供支撑,专业为学科发挥人才培养职能作用提供基地[6]。

3.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生态客体的知识是以课程教材为传承媒介。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在高校整个教学体系中处于核心位置。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依赖于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和组合。高校不可能也不必要将人类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必须按照学科逻辑与学科发展的需要、社会职业发展与岗位分工的需要、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来选择知识,这种经过优化选择的系统化知识融于教学活动系统即形成课程。以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来组织课程,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来设置课程,其中就反映出学科、专业、课程之间内在逻辑关系。教学活动是以课程、教材为媒介实现的,教师、学生与课程、教材通过多方、复杂的相互作用,使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过程无非是课程实施的过程,教与学的关系实质是教材的学科知识内容传递和转化的关系[7]。

(三)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环境解析

生态环境是相对于生态系统中心事物且以其为对立面而存在的。生态环境与中心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存在着内在联系的机制[8]。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环境就是以教育质量为中心,对教育质量生成发展产生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环境的集合体。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环境是相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而言的内外部世界,即总体上是由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组成。

1.外部环境。根据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与环境的结构关系,外部环境可分为直系环境与旁系环境。直系环境主要指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与环境间是同构的,系统与环境的要素性质相对一致,要素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相近的。如国内基础教育环境、国际高等教育环境等,都是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的直系环境。旁系环境则是指外部环境中非直系环境的部分,它与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之间具有相对复杂的关系[2](P57)。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的旁系环境是一个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在内的复合生态环境[9]。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比,人类社会所独有的规范环境与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的关系更为密切,因为教育本身就是规范环境的本质特征——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借助于教育才得以传承、发扬和创造,而教育又源于文化,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直接影响教育思想、教育目的及教育内容。

2.内部环境。以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来考察生态环境,可以将内部环境分为宏观环境、中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一是以高等教育系统为中心来考察,高等教育有关方针政策、结构布局、发展规划、制度规定和管理体制等,构成教育质量生态系统内部环境的宏观层面;二是以一所高校为中轴来考察,高校内部影响教育质量生成发展的资源环境条件包括教学环境、科研环境、文化环境、管理环境等,构成教育质量生态系统内部环境的中观层面;三是以高校学生主体发展为主线来考察,来自社会、家庭等直接影响学生成长的外在因素,以及学生个体生理、心理等对学生学习发挥重要作用的内在因素,构成教育质量生态系统内部环境的微观层面。

二、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结构关系重组

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结构关系不仅外在表现为生态主体、生态客体与生态环境的时空布局和联系,而且在深层次上通过生态主体、生态客体与生态环境之间知识流动、资源循环、信息传递顺序关系得以体现,反映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的内在逻辑。

(一)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的知识演化逻辑探析

“无论从大学的历史演变中挖掘,还是从时代对大学提出的新要求,知识逻辑无疑是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10](P41)。在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中,知识既是教育质量生态客体,又是教育质量生成发展的最核心要素,知识演化的逻辑进程契合着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生态进化的过程。

1.知识演化中组织生态进化:高校发展

“知识就是材料,研究和教学是主要的技术;知识材料,尤其是高深的知识材料,处于任何高等教育系统的目的和实质的核心”[11]。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随着知识内容不断演化,大学从以往的高深知识传播,逐渐引入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知识,并以囊括更多形式的知识来拓展自己的使命和任务。伴随着知识内容演化,大学的“技术”也在不断地变化。从欧洲中世纪大学教学,到19世纪柏林大学教学与研究,再到20世纪美国大学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从中可以看出大学在历史长河中纵向演进轨迹:由传授知识的场所,转变为知识生产和传授的中心,再转变为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转化的中心,走向现代社会的轴心。考察知识演化进程中大学的发展,具有鲜明的组织生态进化特征[12]。究其本质,“知识是我们理解大学的最根本的视角,知识的演化就是大学组织的变迁”[10](P84)。

在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中,作为组织层面生态进化的重要现象,高校发展是伴随着知识演化进程而实现的。仅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这些职能或者“技术”出发,已经不能充分和深刻认识作为典型生态组织的高校。把握隐藏在职能或者“技术”背后的知识逻辑,才是认识问题的关键。知识处于高校的中心地位,学科、专业、院系、教研室、教学活动、科学研究、人力资源以及管理系统、组织流程的核心要素都是知识。高校各项职能的发挥,其共同之处就是知识操作。知识操作是高校对知识的组合、运作程序、功能选择以及转化运用的结合。不同高校职能的区分,只是发现、保存、提炼、传授和应用知识的工作组合形式有所不同[10](P84)。高校根据自身的条件、环境和社会需求,选择不同的知识操作方式或者不同的组合形式,就带来了高校不同的分类和定位。虽然高校难以避免有一种追求“钦定身份”、争当研究型大学、综合性院校的理想冲动,但生态系统中从无序到有序的内在竞争规律对高校发展模式趋同与分化有着一种必然引导。其结果是,既形成了高校组织生态进化的多样性,又确立了不同高校生存发展的不同生态位,从而构成了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的生态组织多元图谱。

2.知识演化中个体生态进化:学生成长

如果说知识演化中高校发展是对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的知识逻辑宏观思考,那么从微观上就应当将眼光投射到知识演化中的学生成长,这正是教育质量的根本。高等教育质量生成发展究其根本在于学生成长,学生成长过程是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形成和发展过程,这一过程自始至终伴随着知识流动,其中存在的最基本逻辑是知识逻辑。从传统的“知识中心”教育质量观向“能力为本”教育质量观转变,并不会否定高等教育和学生成长的知识逻辑,而是需要对知识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更加深刻的认识和重新定位。一方面,学生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离不开一定的知识积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继承人类社会的文明成果,掌握知识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另一方面,知识是能力素质形成和提高的基础,掌握知识是培养能力素质的手段,依托于知识教育培养能力素质、以知识教育为载体促进学生成长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13]。由此可见,在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中,任何教育活动的实施都是以蕴含其中的知识并以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为序组织起来的,知识演化是教育质量生成发展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逻辑主线。

在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中,人才培养过程就是一个基于内在逻辑、有序流程的知识演化、知识传递的过程。知识围绕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双边活动,循序“学科、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教材——课程教学设计(教案)——课堂教学(实践环节)——考核——毕业”的路径,实现着“存在的知识——选择的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学生学习的知识——学生理解的知识——系统整合的知识,直至知识向能力素质转化、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形成”的演化进程。如图1所示。在这一进程中,知识演化与传递经历六个关键环节:一是知识分解。以学科、专业形式存在的体系化知识向以课程、教材为载体的学科知识的分解。二是知识加工。教师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运用自身所具有的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学生及其发展特点知识,以及其它教育学背景知识等,对课程、教材中学科知识进行创造性加工而成为学科教学知识 [14]。三是知识吸收。通过课堂教学(实践环节)、知识传授和自主学习,学生进行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吸收。四是知识融合。来自不同课程、教材、教师的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通过学生学习实现融合,统整构建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人才知识结构。五是知识转化。知识授受在学生身上呈现从物理作用向化学反应的渐变,实现向能力培养、素质养成的转化。六是知识创造。在教师教学与学术、学生学习与质疑中蕴含着对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的再创造,成为新的人才培养周期和教学双边活动中知识更新、知识增长的重要来源。高等教育质量特别是人才培养质量生成机制在知识演化、知识传递中得以形成,伴随着知识演化、知识传递的学生成长呈现出典型的生态进化特征。当然,即使是处于同样的成长环境,由于基础、志趣、特长不同和多元智力因素,学生在既协同又竞争中表现出成长发展的差异性,这正是个体生态进化的必然结果。

(二)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的资源竞争逻辑透视

在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中,资源竞争是一种必然而重要的现象,高校之间利用有限资源而相互作用就形成竞争,形成竞争战略的实质就是一所高校与其环境建立联系。

1.资源供给与竞争逻辑

高等教育资源的构成较为复杂,高等教育的供给主要包括人力资源供给和物质资源供给。前者是为高校提供合格的或者高质量的教师、生源,后者则是为高校提供合理的、科学的教育设施设备条件[15]。在高等教育发展相当长时期内,物质资源特别是办学经费供给的竞争更带有基础性、全局性。对于高校来说,资源供给渠道主要有政府拨款、企业馈赠、个体捐赠、学生及其家庭缴费,以及经营性收入和投资回报等;利用产学研模式作为主导自身资源的手段之一,也是高校的优势所在。

在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中,政治和市场逻辑是影响高校资源竞争的基本逻辑。首先,政治逻辑产生着决定影响。总体上,高校通过其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以及文化引领,对国家现代化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不同的高校被赋予不同的任务和职能,因而在国家建设发展的整体领域、不同阶段,其地位作用是有所差别的。显而易见,以政治逻辑择重支持、优先分配资源,从而对高校发展进行支配、约束和引导、规范,体现的是尊崇社会本位价值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考量。就具体高校而言,这是一种被动性竞争。其次,市场逻辑发挥着重要影响。随着高等教育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市场逻辑在教育资源竞争中影响越来越明显。高校在办学实力、人才培养质量、科研能力、为社会服务水平等方面,通过长期积累扩大绩效,形成自身的办学优势和特色,就能够面向市场产生良好的声誉;具有良好声誉的高校,在吸引优秀生源、抢占更多的科研和技术服务市场份额等方面赢得竞争优势,市场原则促进资源竞争性分配的逻辑效应就显现出来。对高校来说,这是一种主动性竞争。

2.资源制约与竞争异化

教育资源是有限的,教育质量生态环境容量也是有限的,高校生存与发展必然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共同制约。教育资源投入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从国家建设整体来看,由于资源有限性和发展目标多重性,资源总量与满足各项事业发展需求之间总是存在着矛盾,必须在高等教育和其他建设需求之间合理配置有限资源,以使整体建设效益最大化。在资源紧缺情况下,即使在认识上仍然视高等教育投入为生产性投资,但高等教育周期长、见效慢的特征往往又使投资决策者难以将紧缺资源优先配置到高等教育领域,高校面临的资源制约较为突出。

“高校是一个资源依赖型组织,提供资源者的激励方式必然左右着大学的发展。在这种机制下,来自政府的偏好被广大高校所推崇,模仿成为一个主要的竞争策略,而不顾及自身的地方需求、传统职能以及内在优势”[10](P33)。教育资源不足是一个长期而普遍的问题,资源短缺是高校生存与发展不得不面对的瓶颈因素。在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中,基于政治和市场逻辑的资源竞争越来越激烈。在高等教育集权和计划管理体制下,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和拨款、提升上级主管部门所赋予的地位便成为高校追求的重要目标,自然带来资源竞争的异化。资源竞争异化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高校办学模式的趋同。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结构日趋复杂,但高校分类不清、定位不明、特色迷失、办学趋同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如:不同类型高校任务重叠,职能相互串岗,办学目标追求“综合性”、“一流”,都希望向更高层级院校的方向发展;教学型院校希望增强自身的研究能力,趋向学术型;教学研究型院校向国内、国际研究型大学看齐等。办学模式趋同背后隐含的逻辑是资源竞争,反映出高校对教育资源之争的迷茫、焦虑和患得患失。

三、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结构模型重塑

按照生态组分结合特点及其功能,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划分为生态主体、生态客体和生态环境等组成部分。而从结构关系和功能层次看,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可看成由教育质量生成发展系统和教育质量生态支持系统构成。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结构模型如图2所示。

教育质量生成发展系统以生态主体(教师、学生、管理者)为中心,由教学子系统、科研子系统、服务子系统组成。高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教学工作是经常性的中心工作,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志。因此,学生处于生态主体的核心,教学子系统是教育质量生成发展系统的关键。生态发展力是衡量教育质量生成发展系统功能水平的重要指标。从一所高校的视角考察,生态发展力是高校学习力、生产力、创新力、适应力、秩序力、文化力有机复合组成的统一体。学习力是高校学习知识、获取知识并围绕知识所采取各种行动的能力,反映高校的学术组织属性和贯穿教育质量生成发展全程的知识流动的根本要求;生产力包括人才生产力和学术生产力,反映高校的生产组织属性和教育质量生态系统提供知识产品、人才产品、教育服务的质量水平;创新力是高校将知识再组合、再创造、再输出以不断改变或重新设计自身来获得持久发展的能力,反映高等教育质量发展的生机活力和内在动力;适应力是高校应对环境和资源的变化而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更新的能力,反映高等教育质量发展对环境的适应程度和对资源的利用效率;秩序力是高校规范体系运行、协调利益主体和调和冲突矛盾的能力,反映高校组织制度的严密性和管理规范的严格化;文化力是高校的一种精神生产能力,兼具学校文化和社会组织文化的多重特征,反映高校组织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目标追求。“六力”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融合一体构成教育质量生态发展力,成为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的核心竞争优势所在。

教育质量生态支持系统以资源环境条件为关键,由资源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组成。在图2中,以生态环境外圈、生态环境内圈形象化表示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通过资源子系统、环境子系统的共同作用,生态环境实现对教育质量生成发展系统的支持[16](P35)。高等教育质量生成发展是建立在生态系统健康、资源和环境持续供给基础之上的。教育质量生成发展既受到资源限制,又受到环境容量约束,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就构成了教育质量生态支持系统的生态支持力 [1](P52)。

从整体看,教育质量生成发展系统的生态发展力和教育质量生态支持系统的生态支持力整合,构成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复合承载力。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中,资源子系统的持续再生能力、环境子系统的自净消化能力、教学子系统的质量生成能力、科研子系统的生态建设能力、服务子系统的生态补偿能力,以及生态主体(教师、学生、管理者)的创造能力,是聚合生态系统复合承载力的能力要素,也是维系生态系统健康的核心力量。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复合承载力是表征教育发展结构、规模与速度对教育质量生成发展影响程度的指标尺度,系指生态系统维系其自身健康、稳定发展的潜在能力,主要表现为生态系统对可能影响甚至破坏其健康状态的压力产生的防御能力、在压力消失后的恢复能力以及达到适宜的教育质量标准目标的发展能力[16](P109)。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在不断演替升级过程中始终处于动态正负反馈状态,以教育质量生态支持系统的有力支撑为基础,以教育质量生成发展系统的生态发展为驱动,在稳定中逐渐提高生态系统复合承载力,通过不断地在系统内外、主体与环境之间进行着知识流动、资源循环、信息传递,实现教育输入、教育质量生成发展过程、教育输出的周期性往复,从而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任凯.教育生态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

[2] 赵文华.高等教育系统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战希臣,黄志勇.军校学习论[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6:1.

[4] 杜希民,梁克荫.高等教育学新探[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47.

[5] [美]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119.

[6] 方江,黄志勇.军校教学管理论[M].北京:出版社,2005:225.

[7] 侯岩.学校文化研究概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265.

[8] 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11.

[9] 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3.

[10] 毛亚庆,吴合文.基于知识观的大学核心竞争力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11] [美]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12.

[12] 黄宇红.知识演化进程中的美国大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

[13] 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138.

[14] 李琼.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