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家禽的疾病预防与治疗

家禽的疾病预防与治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家禽的疾病预防与治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家禽的疾病预防与治疗范文第1篇

卫生部门通报北京市朝阳区确诊一例人感染禽流感病例后,农业部迅即部署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扩大范围,紧急排查家禽疫情。经过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三省市均未发现禽流感疫情。

人民日报北京1月8日讯,记者从农业部新闻办公室获悉:目前,全国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形势平稳,2008年6月份以来我国没有发生过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针对当前严峻的防控形势,农业部近日对防控工作做出进一步部署。

人民日报北京1月9日讯,北京市工商部门全面强化禽流感防控措施,强调必须执行全市禁止活禽交易和现场宰杀的规定,特别加强了对农村集贸市场的检查,对擅自经营、宰杀活禽,包括活鸡、活鸭、肉鸽等食用禽类和特禽及野生鸟类等的行为将依法严厉查处。

同时,加强对禽类及制品的监管,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各级工商部门加强对市场、超市、食品店等经营单位的检查,监督禽类及制品的经营者严格落实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索票制度,严防没有合法来源的禽类及制品和病死禽的销售。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大对违法经营者的处罚力度。并监督指导市场、超市、食品店等经营单位落实疫情报告制度,一旦发现经营人员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向所在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

光明日报北京1月10日讯,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日前举行的疾控专家与媒体见面会上,专家指出:全球和我国人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表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偶发病例,不必恐慌。预防的关键是不要接触病死禽。

人民日报北京1月12日讯,日前国家工商总局发出紧急通知,强调要把实行禽类产品“挂牌经营”制度作为市场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播的一项有效措施,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并认真抓好落实。

紧急通知明确,要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坚决杜绝无合法票证产品进入市场,市场内禽类产品经营者须挂牌经营,标明禽类产品生产地、动物检验检疫证明及销售承诺等内容。各地工商部门要通过责任书形式细化市场开办单位责任人的责任,指导市场开办单位与场内经营者逐一签订责任书,明确场内经营者具体责任和责任追究办法。

1月17日,山西省卫生厅通报,山西省确诊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患者彭某,女,2岁,现住山西省吕梁孝义市。患者1月7日在湖南发病,1月11日随外祖父母回到山西,病情加重后于1月14日就诊于山西省汾阳医院,经对症处理后无明显好转,遂于14日晚转至山西省儿童医院。1月18日,患儿转到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治疗。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对患者样本进行复核检测,结果为禽流感病毒H5N1核酸阳性。经过21天的精心治疗,彭某于2月3日康复出院。

山西发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后,农业部高度重视,迅速派出工作组和专家组赶赴山西和湖南。农业部要求山西、湖南两省,按照春节前全国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总体部署,进一步加强禽流感防控工作。

1月18日,山东省卫生厅通报,山东省确诊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患者张某,女,27岁,住山东省济南市。1月5日发病,病情加重后入院治疗。由于患者病情危重,经全力抢救无效,于1月17日18时40分死亡。1月17日,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呼吸道吸取物标本进行检测,结果为禽流感病毒H5N1核酸阳性;1月18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呼吸道标本进行复核检测,结果为禽流感病毒H5N1核酸阳性。

疫情发生后,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已采取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对全部密切接触者实行严格的医学观察,截至目前未发现异常临床表现。

当天,针对北京、山西、山东等省市连续发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记者采访了国家流感中心主任、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舒跃龙研究员。舒跃龙说,虽然我国连续出现了几起病例,但人感染高致病禽流感的风险并没有增加,我国人禽流感病例呈高度散发。病例增多的原因在于,冬春季节正是禽流感高发时段。目前已知的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途径主要是禽到人的传播,直接接触病死禽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食用未经深度加工的禽类制品也有潜在危险。

当天,农业部新闻办公室通报称,目前春节将至,畜禽产品流动频繁,交易量大,我国禽流感疫情发生和传播的风险增大。针对禽流感防控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农业部门在加大疫情监测力度的同时,已会同有关部门关闭家禽及产品边贸市场,并禁止边民走亲访友时携带家禽入境。

1月19日,湖南省卫生厅通报,湖南省确诊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患者吴某某,十六岁,男,学生,家住贵州省黔东南州。患者1月8日在贵州发病,因病情加重,于是1月16日转入湖南省怀化市住院治疗。1月20日,患者因救治无效死亡。1月17日,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为禽流感病毒H5N1核酸阳性;1月19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标本进行复核检测,结果为禽流感病毒H5N1核酸阳性。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患者发病前曾接触过病死家禽。

1月20日,卫生部召开人禽流感防控电视电话会议,卫生部部长陈竺主持会议并做重要讲话。陈竺在会上强调,目前正值人禽流感高发季节,人禽流感防控工作形势十分严峻。全国各地卫生部门一是要充分认识到禽流感的风险危害,从源头控制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风险。二是要加强人禽流感的临床诊治工作。三是各级卫生部门要加强疫情监测和环境监测,发现疫情,应及时报告,迅速采取措施,有效防控疫情。四是进一步加强与农业、工商等部门的信息沟通和措施联动。五是要加强宣传教育和风险沟通工作,及时向社会公布疫情及其防控工作进展,宣传人禽流感可防、可控、可治。六是要加强科研工作,不断提高人禽流感防控能力和水平,科学理性应对。

当天,卫生部、农业部、国家工商总局发出《关于加大活禽经营市场监管力度切实做好人禽流感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大活禽经营市场监管力度,切实做好人禽流感防控工作,保护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确保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1月2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通报,新疆确诊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患者张某某,女,31岁,居住在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患者1月10日发病,病情加重后入院治疗。由于患者病情危重,经全力抢救无效,于1月23日凌晨4时40分死亡。1月2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集患者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检测结果为禽流感病毒H5N1核酸阳性。1月24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进行了复核检测,结果显示禽流感病毒H5N1核酸阳性。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患者发病前曾有活禽市场暴露史。

1月25日,贵州省卫生厅通报,贵州省确诊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患者周某,男,29岁,现住贵阳市云岩区。患者1月15日发病,当日即前往贵州省人民医院就诊。患者发病前有活禽市场暴露史。1月23日,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检测结果为禽流感病毒H5N1核酸阳性;1月25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样本进行复核检测,结果为禽流感病毒H5N1核酸阳性。2月1日,贵州省卫生厅组织省级人禽流感防治专家会诊患者病情,认为目前患者临床症状治愈,脱离危险,已无传染性,现进入恢复期治疗和观察。

1月2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确诊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患者梁某,男,18岁,现住广西北流市。患者1月19日发病,即日前往当地卫生院就诊,后于1月24日转入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因患者病情危重,经全力救治无效于1月26日死亡。患者发病前曾接触过病死禽。1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集患者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为禽流感病毒H5N1核酸阳性;1月26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标本进行复核检测,结果为禽流感病毒H5N1核酸阳性。

1月31日,湖南省卫生厅通报,湖南省新确诊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患者舒某某,女,21岁,农民,家住湖南省溆浦县。1月23日在溆浦县发病,因病情加重,于1月26日到溆浦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1月29日转入位于长沙市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住院治疗。目前,患者病情基本稳定,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医务人员正在积极救治中。

人民日报北京2月2日讯,今年1月,我国已报告发现8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国家流感中心主任舒跃龙研究员推测,人禽流感散发病例仍将不断出现,疫情大规模暴发可能性不大。截至目前,世界范围内仍没有观察到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发生本质的改变,该病毒仍不易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家禽的疾病预防与治疗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家禽;疾病;防治;中草药

中图分类号 S85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6-0281-01

随着大规模集约化养殖规模的扩大,高密度、多数量的养殖不断增加,家禽相应的疫病形势越来越突出。通过对家禽疾病的流行特点、临床诊断、实验室确诊、用药指导及防治对策等概述,以减少广大养殖户的损失,促进养禽业健康发展。

1 疾病现状

目前,我国家禽疫病流行特点的主要表现是,疾病的种类不断增加而危害逐渐严重,原发、继发或并发的细菌病和病毒病等多病原混合感染的情况不断增加,病毒性疾病成为传染性疾病的主体。由于养殖观念、环境状况和管理水平的问题,家禽的呼吸道综合征问题突出,对养禽业的危害还在继续,目前可知的呼吸道疾病就多达24种[1]。非典型性疾病增多,虽然家禽群体经过了较完善的免疫注射,由于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存在和干扰,造成免疫系统机能和器官退化,从而出现免疫失败甚至致病等情况。为了控制疾病的发生和蔓延,部分意识淡薄的养殖户不断加大用药量,导致耐用菌株的不断产生而使得疾病越发难于控制,甚至无药可治。

2 临床诊断技术

通过深入养殖现场一线,检查孵化室、禽舍、饲料库,最后剖检病禽。通过询问养殖户禽苗来源、免疫状况、管理状况、病禽的发病时间、发病症状和主要表现、家禽每天死亡数量、是否经过治疗、用药情况及效果、采食、饮水等饲养管理情况、室内通风采光情况等,既往病史情况;用肉眼直接观察家禽的状态,即在不惊扰家禽,使禽群保持自然状态的情况下,先观全貌,包括禽群的发育、营养状态、精神状态、姿势、运动、被毛、对外界反应的敏感度等情况;之后观察个别,包括体态、精神,鸣声,排泄物,面部、眼睛、冠、腿部等情况;口腔、舌、嗉囊、腹腔脏器等消化系统是否异常;避开是否有鼻液流出,鼻液的气味,呼吸声;家禽有否战栗、痉挛、昏睡、共济失调等情况。综合问、视、触、叩、听、嗅六诊,以期快速准确地诊断家禽疾病[2]。

3 实验室诊断

通过对家禽的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和病禽解剖可以初步诊断是家禽疾病种类,但在临床症状不明显的情况下可以借助实验室的诊断手段来最终确诊。

家禽的实验室诊断常用的有组织病理学做病理切片,包括血清学、病毒学检验和细菌学检验检验的微生物学办法、寄生虫学等多种实验诊断手段。由于禽病多以传染病为主,故实验室禽病诊断一般可侧重于微生物学办法,而在微生物学诊断中常用的诊断方法有血清学诊断和分子生物学诊断。血清学诊断是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相互反应关系来诊断疾病的情况,血清学方法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故血清学诊断应用广泛。另一个常用的诊断手段就是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它是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放大特定的DN段,应用PCR或RT-PCR技术可直接从家禽的各种组织、体液中检测到发病的病毒,有较高敏感性,可以检出百万分之一的感染细胞,进行单克隆拷贝的DNA检测方法[3]。

4 用药注意事项

由于家禽没有汗腺,用药时应该根据家禽独特的生理特点进行[4]。首先,应该认识到耐药性问题,不能滥用抗生素,从思想上改变传统落后的观念。一个良好科学的管理和优越的饲养环境能有效降低疾病的发生,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不能忽视饲养环境的改善。其次,准确掌握药物之间的协同、拮抗作用,根据不同适应症用不同的药物,并实行人畜用药分流,不使用人用药和过期药物,不能滥用抗生素,特别是不能滥用广谱抗生素,以免产生耐药性,首次用药要到达有效药物浓度并持续3~5 d的维持量,肉禽还要避免药物残留以免危害公共卫生,严格执行休药期。第三,通过长期的摸索,可以根据场内的生产养殖的具体情况,合理规划用药计划和种类,并在实践生产中用副反应小并无残留的益生菌、中草药及可以协调机体免疫力的药物,生产出符合社会主流消费的绿色、环保的禽产品。

5 其他疾病预防措施

严格执行门卫制度,防止病原体传入,并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对于肉鸡饲养应该坚持“全进全出”的方式,在全部出栏后对禽舍、设备、用具等进行彻底清洗消毒;根据禽场的实际和国家有关要求制订科学的免疫程序;适时合理用药并执行休药期[5]。加强养殖各个环节的饲养管理,将疫苗免疫、药物预防与科学的饲养管理科学规范的结合起来,保证养殖场的安全生产,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6 参考文献

[1] 孙国华,方占海.当前家禽疾病发生的特点及防治对策[J].中国畜禽种业,2010(5):114-115.

[2] 张斌,王品珍,田经纬.家禽疾病的临床诊断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12):266,268.

[3] 唐庆冬,王金亮,包静楠.RT-PCR技术在家禽传染病检测中的应用[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2(13):29-31.

家禽的疾病预防与治疗范文第3篇

【关键词】肉鸡;养殖;雏鸡饲养;疾病预防

0.前言

社会经济实力的提升,促进了人们生活质量的优化,人们对于餐饮方面的要求越拉越高,餐桌越来越丰富,对于各类家禽、家畜的需求量逐步攀升。许多农户抓住这一良好的社会机遇,大力开展养殖业。养殖肉鸡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份部分,其优势在于投资成本较低,效率高,管理方便等,因此我国的肉鸡产业不断的发展,逐步成为了广大农户提高收入、发家致富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养殖的效益受到较大的影响,因此推广肉鸡高效养殖技术,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1.雏鸡的培养

1.1光照条件

雏鸡对光照较为敏感,日龄在3日以内,需要进行24小时光照,强度需要保持在每平方米4瓦左右,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天需要缩短1小时的光照时间,直至最后其能够承受自然光照。

1.2保持一定的温度与湿度

雏鸡的保温也十分重要,需要育雏舍具有良好的保温功能。一般育雏舍的方为应是坐北朝南,具备通风和升温设备,在购进雏鸡前一天即可以开始将温度升高至37℃。鸡苗进舍后应先将其放置于包装箱内约半个小时,使之逐步适应环境温度后,才能将其取出,并小心的放置到育雏舍。在雏鸡在育雏舍生活的第1周,温度需要保持在35℃,一周后开始降低温度,降低幅度为每个星期3℃,最后降低至20℃左右。育雏培养的前10天,需要对雏鸡实施密切的观察,注意鸡群的动态,适当调整环境情况,注意下半夜的温度,需要半个小时观察一次,避免出现低温而造成雏鸡死亡,带来较大的损失。湿度需要逐渐降低,其第一周需要将湿度保持在68%左右,第二周需要降低至63%左右,第三周则降低至53%,另外还需要结合雏鸡的实际情况、季节变化及雏鸡的体制进行相应的调节[1]。

1.3具体喂养

雏鸡在经过长途运输后,需要先饮水半个小时,水中需要加入电解多维及抗生素,如赐益、雏鸡开食补液盐等,才能够喂养饲料。雏鸡需要分开喂养,如果采用网上饲养的方式,密度则需要保持在55只/平方米,如果是采用地面平养的方式,则密度需要保持在45只/平方米,每一栏雏鸡的数量保持在300只,成鸡养殖密度一般为8-10只/平方米,每一栏成鸡的数量保持在800只左右管理较为方便,且个体较为均匀。

2.分类养殖

养鸡场需要专门设置不同饲养栏,雏鸡在育雏舍脱温后,则需要选择在傍晚的时候将其转场至中鸡栏或者大鸡舍。转栏结束后,需要彻底清洗雏鸡舍,并做好严格的消毒工作,一般需要进行三次消毒,之后应将其空置20天左右。成鸡即将出售时,既可以购进下一批雏鸡,成鸡全面销售完毕和鸡舍消毒空置的一段时间后,后一批小鸡已经脱温结束,则可以转入育成栏。在严格进行消毒隔离的条件下,该方式能够最大化的利用鸡舍,提升经济效益。另外各种不同品种的肉鸡管理方式也不相同,需要在购进雏鸡时,向供应商详细咨询该类品种的详细情况,包括特征、外形、生长速度、营养标准、肉料比、抗病能力、常见疾病、市场潜力等。根据具体的情况,遵循相应的饲养及管理标的准,实施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并制定合理的销售计划,适应市场情况。家禽市场供求关系会出现波动,如果肉鸡的价格较高,可应适当调整营养素,采用质量良好的饲料,并精心做好饲养管理工作,缩短出栏的周期,提高其经济价值;如果肉鸡价格较低,可以在后期适当控制饲料喂养量,或者使用成本较低的饲料,能够适当的拖延出栏时间[2]。

3.改善环境

肉鸡对于生存环境有较高的要求,需要优化通风条件,及时清理粪便并将其转化农家肥,提高利用率。鸡舍内通风情况与环境污染程度、疫病情况及肉鸡的生长状况均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需要饲养人员对其予以重视。如果鸡舍通风换气条件不佳,氨、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会超标,持续一段时间后,鸡会出现生理紊乱,体质不良,生长速度缓慢,饲料转化率降低等情况,并极易出现慢性呼吸道病或者新城疫等疫病。如果冬天在育雏舍使用火炉保温,通风条件不佳还会出现一氧化碳中毒的情况。气温较低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气温较高的中午打开窗户,通风透气,不仅能够保持舍内温度,也能够达到通风的效果。肉鸡的粪便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需要及时进行清理,收集后,利用自然条件将其进行晒干、杀灭细菌过后,能够作为鱼类的饲料,或者作为农家肥使用,提高其他作物的产量,优化经济效益。

4.预防啄羽

在肉鸡达到断啄日龄前,需要在其饮水中添加维生素K,或者多种维生素,避免出现大量出血,并消除其应激反应。当其日龄在13日左右时,可以使用切嘴机或电烙铁将其上啄的1/2,下啄的1/3切除,预防其啄羽。饲养人员也可以加大青绿新鲜饲料的投入量,使其自由食用,可以减少啄羽现象。喂养时间达到40天左右时,需要按照性别将其分群。母鸡的管理需要根基其的身体发育状况进行分类,有针对性的喂养管理。如果在饲养的中途需要更换饲料,应有一个过渡的过程,避免骤然更换企业型号或者品牌的饲料,引起其不适应的问题,增加了过渡过程后,能够有效的避免出现啄羽现象,鸡群出现应激异常。

5.疾病防治

在疾病预防方面最为直接的方式即是接种疫苗,疫苗的选择需要养殖人员结合当地疫病的发生归路及自身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并确认接种疫苗的时间、操作等具体问题,不能够疏忽大意或者照搬其他人的方案,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疫病高峰前10天左右,即需要开始进行投药,做药物预防工作,避免在疫病出现后才开始大量用药,而造成损失扩大或者成本升高。某些疾病极易引起传染或者继发感染等,出现病症后需要及时用药,控制病情发展,还需要强化饲养及管理,强化肉鸡的体质,增强抵抗力。在疫病的治疗方面,首先需要对症下药,选择有针对性的药物及用药途径。可以先进行小规模的治疗试验,观察效果,如果效果较好,则可以在鸡群中推广,按照疗程进行用药,不能频繁的更换药物。用药剂量需要适当,药物剂量较小,治疗效果不理想,而过大则会引起不良反应,甚至造成肉鸡中毒。某些药物单独治疗疫病的效果一般,但是其与其它药物联合使用,则效果良好,但是某些药物的药性有冲突,要注意配伍禁忌,因此需要掌握药物的特点,结合疫病情况合理进行配伍,优化治疗效果。

6.总结

肉鸡的养殖是许多人发家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其传统养殖技术效率较低,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因此需要不断的学习高效的肉鸡养殖技术,克服传统养殖的困难与缺陷,提高肉鸡的产量及质量。本文仅从一般的角度分析了肉鸡的高效养殖技术,在实际的养殖活动中,还需要饲养人员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将会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且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养殖技术,增加肉鸡养殖的经济效益,扩大就业从而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家禽的疾病预防与治疗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土地开发;新病媒;传染病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event the new vector-borne infectious disease in the land develop.Methods The causes of unceasing occurrence of the new vector-borne infectious diseases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 unreaso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use of the land by the human being was one of the primary factors that caused the imbalance of the ecological equilibrium and the occurrence and epidemic of the new vector-borne infectious diseases.ConclusionIn order to prevent the vector-borne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especially the unceasing occurrence the new vector-borne infectious diseases in development of the land, th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as follows:①To set up the idea for developing the land reasonably. ②To establish monitoring system for the vector-borne infectious disease.③To implement the hygiene pre-appraisal system for developing the land.④To make up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hich destroy was carried on.⑤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roop for controlling and preventing the vector-borne infectious disease.⑥To enhance the consciousness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vector-borne infectious disease prevention in the inhabitants by the health education.

【Key words】 Land development;New vector;Infectious disease

病媒生物性传染病是指各种动物携带的病原体,通过自然环境传播给人类而发生和流行的传染性疾病。近年来,非典型性肺炎(SARS)、高致病性禽流感、海绵状脑病(疯牛病)、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 O157、H7感染性腹泻、O139霍乱、东方斑点热、家鼠型出血热、莱姆病、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等多种新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动物源性传染病)不断肆虐人类而成为人间新的传染病[1,2]。

新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不断出现,究其原因是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而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导致生态平衡失调从而引发病媒生物性传染病在人间的发生和流行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因素[3,4]。因此,在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的过程中,务必要注意开展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特别是新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新病媒生物性传染病对人类社会的挑战

1.1人类对新病媒生物性传染病普遍缺乏特异性的免疫力病媒生物性传染病本来只存在于动物之中,人类一般对这些新出现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通常感染后难以控制,容易造成流行和蔓延。

1.2新病媒生物性传染病对人体的病理造成严重的损伤人类感染这些新的病原体的抗原后,机体发生了强烈的免疫反应,强烈的免疫反应就可能给机体带来严重的病理损伤。例如2003年SARS流行时,SARS病人的临床表现非常凶险,几乎在每个新疫区都出现有一些危重病例。

1.3新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给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大凡人间每出现一种新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流行,都给当时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据亚洲开发银行介绍,2003年的非典型性肺炎(SARS)让亚洲经济遭受高达28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其中我国内地、香港和台湾以及韩国的经济损失达200亿美元。

1.4新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给人类社会带来恐慌由于人类对新出现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认识滞后,还没有掌握其发生和流行等规律,更没有很好的治疗和预防的方法和措施,疫苗也未能及时研制出,一旦新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出现,人类往往束手无策,不知所措,容易引发社会的恐慌。

2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是导致病媒生物性传染病在人间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因素之一

有关资料显示,在目前已知200种动物传染病和150多种寄生虫病中,至少有200种以上可以传染给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和利用,可以造成自然环境的改变,引起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在土地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人们可能接触到某些动物,使一些本来在动物间传播的病原微生物传给人类,进而在人间造成传播。其次,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如砍伐森林或破坏植被),导致动物食物链被严重破坏,使得野生动物的食物日渐减少以至匮乏,它们不得不从森林深处迁移到森林边缘的农田、果园甚至农家,而且凡是见到能吃的东西都吃了,如此一来,它们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可能会不断地增加,并且更容易将其身上的病原微生物传染给家禽、家畜,一旦人类吃了这些家禽、家畜或接触到这些动物后,便感染上这些病原微生物[5]。

3在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过程中如何预防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发生

在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过程中,要做好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特别是新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从而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1树立正确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观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学荣誉教授麦克尼尔(William H. McNeil)用 “微寄生”(Microparasite) 的理论,解释了自然社会环境―人类―微生物之间的生态平衡。作者将人类与病原微生物之间的关系比作“微寄生”的关系,认为人类的活动和致病微生物之间的关系是共生互动的,人类小范围的活动如衣食住行,大范围的活动如跨洲战争等不但能够影响到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而且传染病反过来也能影响到人的各种活动[6]。国内外有关学者和专家认为,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观包括社会观、经济观和自然观三个方面。其中的自然观认为,人类应正确认识人与宏观自然、人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人类不是自然的主宰,而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不可能去征服一切,人类应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开发和利用等行为可使自然环境质量恶化,使生态失去平衡。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应是纯经济的利用,而应是生态经济的利用, 是生态过程的综合统一。人类的疾病特别是病媒生物性传染病与生态环境的性质及演变息息相关,在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性传染病时,只有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才能获得持久有效的效果,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土地资源得以持续的发展。

3.2建立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监测体系病媒生物是指能传播疾病的生物,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鼠类;无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昆虫纲的蚊、蟑螂、蚤、蝇等和蛛形纲的螨、蜱等。

病媒生物监测是疾病预防控制中一项重要的系统性基础工作,而且也应该成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过程的辅助工程。因此要求我们有关部门采取科学的方法,长期、连续、系统地开展病媒生物监测,掌握监测鼠类、蚊类、蟑螂和蝇类等病媒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季节变化,并将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的结论提供给卫生行政等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制定、实施、评价和调整病媒生物控制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更好地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服务。

病媒生物监测工作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单依靠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难以全面完成,因此,建议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核心,建立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农林畜牧兽医机构、口岸检验检疫机构等部门组成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监测体系,实行联防联控。

3.3实施土地资源开发的卫生学预评价制度建议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项目在进行可行性研究阶段,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农林畜牧兽医机构和口岸检验检疫机构要参与其病媒生物防控的卫生学预评价,没有通过卫生学预评价的项目,建设部门一律不准其动工。

3.4对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弥补在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应尽可能采取各种办法弥补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例如,在建筑垃圾上植被、造林等。

3.5加强病媒生物防控队伍建设当前,大多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病媒生物防控队伍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人员业务素质普遍较低,病媒生物监测设施设备较为落后,监测经费匮乏。因此,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积极争取财政部门的支持,配备必要的病媒生物监测设施设备,此外,要采取多种形式培训在职的病媒生物防控人员,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技能,同时要引进一批病媒生物防控高级人才,合理、科学地构建病媒生物防控队伍。

3.6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生态环境保护和病媒生物传染病的预防意识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农林畜牧兽医机构、口岸检验检疫机构要采取多种形式,联合开展对广大居民生态环境保护和病媒生物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倡导生态文明,引导科学的消费方式,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做到不盲目开荒、不滥砍伐森林、不破坏植被、不滥捕滥杀野生生物、不滥丢废弃物、不滥用农药化肥等,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同时指导居民一旦发现生态环境遭受破坏、自然环境中各种生物的异常现象或人群中出现不明原因疾病,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参考文献

1WHO.The World Health Report 2007-A safer future:globalpublic health security inthe 21st.century[EB/OL].,2007-08-29/2007-09-28

2梁万年.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传染病防治培训教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4

3张雪峰.杨永钦.为何动物疫源性疾病不断威胁人类健康.[EB/OL].省略/wsxx5/y60.htm,2006-02-23/2007-01-10

4田玲,李冬梅,汪楠,等.加强传染病防治战略研究的思考[J].医学研究杂志,2007,36(1):11-13

5吕元聪,谭春梅.新发现的传染病与应急对策[J].中国热带医学,2005,5(2):379-381

家禽的疾病预防与治疗范文第5篇

安徽休宁县临溪镇一心村,距离黄山市区不过数公里之遥,连接黄山、杭州的徽杭高速公路从村旁经过。一个月前,这个乡村的诊所接诊了一名人禽流感患者。但直到《财经》记者1月11日来到此地,诊所的主人叶开清说,对患者被确诊一事仍不知情。

37岁的李云高,黄山市屯溪区屯光镇尤溪村人,2006年12月中旬自觉不适,求诊于邻近的一心村卫生室,不久转诊市区医院。

2007年1月9日,李被安徽省人禽流感防控专家组确诊为高致病性人禽流感病例,卫生部次日作出通报。此时,李已从黄山市人民医院痊愈出院。

这是2006年7月以来中国卫生部通报的首例人禽流感病例,也是迄今官方确诊的国内第21起人禽流感病例。上一起人禽流感病例通报于2006年6月,患者是深圳市的一名货车司机。此后,人禽流感在国内沉寂半年。

这也是自2005年11月中国建立人禽流感病例通报制度以来,安徽省境内确诊的第四起病例。前两例患者均在2005年11月病故,一例发生在黄山市下属的休宁县,另一例在距休宁百公里外的安庆市枞阳县,与李云高所在屯溪镇毗邻。两地政府当时均否认当地有禽流感疫情,死者传染源至今成谜。

此次李云高病例亦无法确定病源。黄山市卫生局副局长毕普民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明传染源的人禽流感病例在国内多有先例;黄山当地以往救治人禽流感患者积累的经验,成为此次李云高抢救成功的关键因素。

从收治到确诊

1月11日上午10时许,在临溪镇一心村卫生室,忙碌中的叶开清对李云高这个名字依旧印象深刻。

“我做医生30多年都没见过这样的情况。”叶开清对《财经》记者说。

2006年12月14日,李云高到一心村卫生室就诊。叶开清记得,患者主诉,从12月10日开始感到背部胀痛,头痛,接着胃胀呕吐。12月15日,李又到一心村诊所买了一瓶“胃康灵”口服,胃胀缓解,呕吐稍止。12月16日,李开始出现咳嗽、头痛、四肢酸痛、低烧等症状,不久呼吸出现困难。12月17日上午,他再次来到一心村诊所,叶开清怀疑为“肺气肿”,由于诊治条件不足,未及测量体温,便要求患者家属将其转送当地大医院。

李随后被转送黄山市区的一家私人医院――首康医院诊治。首康医院为他拍了胸片,做CT检查,发现李的肺部已病变,状若肺炎,建议病人转往黄山市人民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12月17日下午,李云高被送往黄山市人民医院。经检查,体温达39℃,左肺上叶、右肺中下叶有片状模糊阴影。院方当即安排住进感染科住院大楼,当晚开始作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治疗。

12月18日,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经临床专家会诊,初诊为“重症肺炎”、“军团菌病”。12月20日,经安徽省专家组会诊后,黄山市人民医院以“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作网络直报。同时,安徽省卫生部门组织临床、流行病学和检验专家组到黄山市人民医院现场指导,采集患者气管分泌物、血、尿液标本带回检测。

2007年1月8日,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样本进行检测,禽流感病毒H5N1核酸和血清抗体均呈阳性。据此,安徽省人禽流感防控专家组确诊李云高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黄山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解释说,尽管样本在患者发病早期即已送检,但检验本身需要一段时间,所以迟至1月8日才确诊。

病源不明

李云高本人直到1月6日痊愈出院,始终不知道自己患的是人禽流感。黄山市人民医院的一位医护人员说,李在住院期间,曾多次抱怨医院限制他行动自由。

1月11日,《财经》记者赶到尤溪村李云高家中,不见其本人。李母告诉记者,儿子外出到舅舅家休养去了。她有些紧张地解释:“家里的鸡都是我喂的,他平时都在外头打工。”

村民们介绍,李云高平时在黄山市里的建筑工地上打工。2006年11月工地完工后,一直闲在家里。村里人大多种植水稻,没有人家专门从事家禽养殖。与大多数村民一样,李家也养了一些鸡鸭自用。

“发病前,他就是喝了酒,又淋了雨,感冒了。”李母说。说话间,李家和邻居所饲养的几只鸡一直在四周走动,村民们说,政府一直没有来村子里扑杀过鸡鸭。

当地防疫部门的检测显示,李家的鸡鸭并未感 染禽流感;近几个月来,尤溪村也没发生过病死家禽的情况。与此同时,黄山市的数个农贸市场也一直正常营业。据市动物防疫部门统计,黄山市共饲养约280多万只家禽,其中养殖户饲养163万只,散户饲养118万只,所有家禽都采取了百分之百的防疫措施,并且自给自足,近几年都没有外销,也没有禽流感记录。

当地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黄山市每年春秋两季都会对家禽进行免疫。此外,当地的监测记录还显示,2006年10月以来,在李云高家周围没有发现死鸟的记录。据介绍,当地所有鸟类将近40种,此前从未发现鸟类感染禽流感。

一时间,李云高的病源成谜,“我们一直在调查病源。”黄山市的一位官员对记者说,“但没有确定的疫情,我们是不能随便杀掉人家的鸡的,这是要赔偿的。”

“外松内紧”

1月11日下午,黄山市人民医院感染科办公室和呼吸科门诊空无一人,两个科室的所有医护人员以及重症监护室的人员,都在参加为成功救治李云高而举行的一次总结会。

“如果不是因为我们有经验,他早就没救了。”一名医生对记者说。

早在2005年11月黄山市休宁县农民许丽枝罹患人禽流感时,黄山市人民医院曾参与会诊。“这回我们医院相当重视,在没有确诊的情况下,也按照人禽流感病例来进行处理和治疗。”这位医生说。

据黄山市卫生局介绍,李云高在被送到黄山市人民医院,直到12月20日,病情一直非常凶险,徘徊在生死边缘。接诊当天,医院就根据卫生部颁发的《突发人间禽流行性感冒疫情应急处理预案(试行)》,启动“II级应急响应”――这是发生人禽流感疑似病例时,医疗机构的最高级别防护措施。

“12月20日,我们以不明原因肺炎个案向上汇报。”黄山市卫生局副局长毕普民说,“同时,医院还严格进行了院内感染控制和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工作。”

也是从这天起, 黄山市卫生部门全面启动了人禽流感应急预案,对李云高在发病前后的密切接触者进行严密的医学观察,未发现异常临床表现。30名密切接触者已于2006年12月29日被解除了医学观察。

由于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潜伏期一般为一到七天,通常为两到四天,因此,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高危人群的医学观察期一般为一周。“我们这次观察从12月20日持续到12月29日,一共九天,主要是因为一开始漏掉了两名探访过李云高的亲戚,因此补了两天观察时间。”

但这一切并未被外界知晓,直至卫生部今年1月10日对外通报。“我们采取的是外松内紧的处理方式。”毕普民说,“国家已经建立起一套防治传染病的应对机制,我们都是严格执行的。”

家禽的疾病预防与治疗范文第6篇

关键词 肉鸡;疾病;预防;治疗

中图分类号 S858.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8-0270-01

经过几代畜牧兽医工作者的努力,我国肉鸡饲养业的整体水平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特别是在疾病防治、诊断技术以及防治手段等方面与国外较为先进国家的差距逐渐缩小[1-3]。随着肉鸡饲养的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其逐渐成为我国广大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因此,为了进一步增加肉鸡饲养农民的收入,减少由于饲养技术以及疾病带来的损失,下面对肉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进行介绍。

1 肉鸡疾病的预防

(1)加强卫生消毒。①雏鸡入舍前:应对鸡舍及使用器具反复消毒3次以上;②整个饲养期间:在鸡舍门口设置消毒池,并定期更换消毒药水。工作人员在喂鸡前应更换工作服并对手和鞋进行消毒。定期对鸡舍内外进行消毒,在发病高峰期适当增加消毒次数;③部分肉鸡出售后:应将鸡舍内外的鸡粪及时清除,对器具进行彻底清扫、冲洗、消毒[4-6]。

(2)正确接种疫苗。饲养户应根据当地疫情选择正确的疫苗,严格接种程序。接种时,疫苗的品种应与鸡群日龄相符;选择恰当的疫苗接种方法(如滴鼻、滴眼、注射、刺种等),依照操作说明进行;使用专用的稀释液或蒸馏水稀释疫苗,并在规定时间内用完,并且注意疫苗的存放[4-6]。

(3)加强饲养管理。饲养环境的干净清洁不仅能够增加肉鸡的生产能力,而且还能减少疾病的发生,其中温度和湿度是主要的环境控制条件。温度或湿度过高会造成细菌滋生、病菌快速传播;温度或湿度过低容易引起鸡患呼吸道疾病或死亡。对于雏鸡的管理更应当注意温度的控制。育雏1周温度应控制在35~36 ℃,随着鸡龄的增长,慢慢地向下降低2~3 ℃,直至正常。由于厌氧菌分解粪便会产生有毒气体,严重影响鸡的健康甚至会导致死亡,因此保持鸡舍的空气新鲜,可以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在冬季如果舍内使用煤炉进行保温,还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这些有害气体携带着大量的灰尘掺杂在舍内的空气中,严重影响肉鸡的健康。因此,要注意垫料的干爽和清洁以及室内的通风透气。除此之外,噪音、转群、接种疫苗、天气突变等都会引发鸡的异常反应,应特别注意。

(4)适时的药物预防。病毒性疾病需要疫苗接种进行预防,细菌性疾病需要药物来预防。常见的细菌性疾病及寄生虫病有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慢性呼吸道病、球虫病等,这些疾病的发生与肉鸡的日龄和环境变化关系很大。因此,应根据肉鸡生长的日龄和各饲养阶段易感染发生的疾病制定合理的药物使用安排,适时加强疾病预防。如:沙门氏杆菌病多发生于育雏鸡,可在日龄较小时加强药物使用;慢性呼吸道病和大肠杆菌易发生于冬春季,可在两季交换时投入用药;球虫病多发生于15~16日龄,应提前用药预防。

(5)及时发现疾病并处理。发现疾病后应尽快采取措施,将疾病发生率降到最低。因此,饲养人员应每天对鸡群进行检查,通过鸡群的症状、状态、精神、粪便、活动性、采食量、声音、日增重等进行判断是否患病,尤其在湿热多雨季节加大检查力度。

2 肉鸡易发疾病的治疗

肉鸡常见疾病有禽霍乱、大肠杆菌病、鸡新城疫等。①禽霍乱:该病是由巴氏杆菌引起属于家禽的急性传染病,一般无症状反应,晚间生活状态正常,但次日却突然死亡。急性病程1~2 d,病禽体温达43 ℃以上,尾翅下垂,饮水量增加,严重的会出现腹泻,口、鼻流出泡沫状液体。此病应通过禽舍的清洁消毒,定期进行巴氏杆菌预防接种预防或使用抗生素或磺胺药等,常用喹乙醇、敌菌净效果较好,持续饲喂5 d即可治愈。②大肠杆菌病:该病由大肠杆菌引起,表现症状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饮欲增强,严重的会出现呼吸困难。产蛋母鸡的粪便中会含有蛋清、凝固蛋白、蛋黄;公禽肿大,部分外露。可以通过对禽舍及用具进行消毒,病情发生后应加大消毒次数。由于此类药物较多,且易产生抗药性,所以一方面在药物选择时应注意药品的变换使用,另一方面应选择适宜的药物种类,中药禽菌灵、复方穿心莲效果较为明显。③鸡新城疫:该病是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败血症,呼吸困难,下痢,神经机能紊乱,黏膜和浆膜出血等。日常可使用新城疫IV系活疫苗或油乳灭活疫苗进行育苗,使用时应依据免疫程度适时预防接种。如果发生该病,应及时使用IV系疫苗4倍量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可在5~7 d控制疫情。

总之,肉鸡的饲养以及常见疾病的防治应加强饲养管理,确保饲料的新鲜与品质优良,定期增加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确保舍内清洁卫生,空气流通,定期消毒杀菌,按时做好疫情的防治和疫苗的注射,及时做好患病肉鸡的紧急治理,病死鸡的无害化处理,通过综合防治措施,促进肉鸡的健康饲养。

3 参考文献

[1] 赵楠.浅谈肉鸡饲养管理[J].农民致富之友,2013(8):197.

[2] 芦雅丽.浅谈肉鸡饲养管理[J].畜禽业,2012(6):29-30.

[3] 王爱玲.浅谈肉鸡饲养管理[J].中国畜禽种业,2010(3):120-121.

[4] 王艳君,尹冬.春季肉鸡疾病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2009(5):129.

家禽的疾病预防与治疗范文第7篇

【上篇】认识H7N9

问:什么是禽流感?

答: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它通常只感染鸟类,少见情况会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H7N3,此次报道的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

问:什么是H7N9禽流感?

答:禽流感病毒中,H和N分别代表病毒外膜的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依据它们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此次报道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是H7N9和H9N2基因重配的新病毒。

问:H7N9流感病毒与甲型H1N1流感病毒以及H5N1禽流感病毒有何不同?

答:这三种病毒都是甲型流感病毒,但是它们之间有明显不同。H7N9和H5N1都是动物流感病毒,偶尔感染人类。H1N1流感病毒则分为通常感染人类和通常感染动物两类病毒。

问:人怎样感染上H7N9禽流感?

答:部分确诊病例曾经接触过动物或者处于有动物环境当中。2013年4月4日,在上海市一家市场上的鸽子中检出H7N9流感病毒,与人感染H7N9禽流感有较高同源性。但人如何感染尚不明确。动物传播给人类以及人际间传播的可能性正在核实中。

问: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潜伏期有多长?

答: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

问:这些禽流感对人体危害大吗?

答:既往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死率十分高,约为60%。这次H7N9禽流感病毒,也有很高的病死率。

【下篇】预防H7N9

问:哪些人需要更加注意预防H7N9禽流感?

答: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l周内接触过禽类者,需要比普通人更加注意预防。如果这类人群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请及时就医,并告之医生7周内活动情况。

问:得了H7N9禽流感。早期有哪些症状?

答: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起病急,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问:最近是不是不能吃家禽了?

答: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因此,完全熟透的家禽/猪肉等是可以食用的。但是禽流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因此五六分熟的鸡排,火锅需要谨慎食用。

问:禽类从业人员如何预防H7N9禽流感?

答:禽类从业人员预防H7N9禽流感,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进行接触禽类的工作活动过程中,应穿着防护服、佩戴口罩和手套,做好个人防护,减少与禽类的直接接触。

2.清洁禽舍时,要严格执行清洁和消毒程序;清洁完毕后,要及时彻底地洗手和消毒;当身体接触禽类污物时,也要彻底的清洗。

3.当发现病死禽时,应及时焚毁,并通知当地动物检疫部门处理。

4.当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等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并尽快到发热门诊就医,并告之医生自身职业和发病前七天的活动。

5.保持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加强体育锻炼;

问:禽类加工人员如何预防H7N9禽流感?

答:禽类加工人员需要做到:

1.经常清洁和消毒用于家禽准备的所有工作台、设备和器具,经常洗手。

2.生熟分开。

3确保将食品烹调到适当的温度,食品中所有部位温度均达到70℃或者肉汤清澈,或者肉色不再呈粉红色。

4.当手部有破损处理肉类时,建议佩戴手套。

问:禽类爱好者如何预防H7N9禽流感?

答:禽类爱好者在平时应注意做到:

1.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禽体抗病力;注意鸟笼的卫生清洁;保证笼舍的通风;鸽舍、鸟笼要特别注意卫生,注重日常消毒。

2.家中饲养雀鸟,应避免它们与野禽接触。一旦接触后,要及时给鸟笼消毒,必要时还要到动物防疫部门进行防疫。

3.在养鸟或者观鸟时要尽可能避免接触禽类以及其粪便,处理它们的粪便时应戴上手套;接触它们或它们的粪便后,必须用皂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4.观鸟过程中不捡死鸟,不吃野生禽鸟。发现病死野禽,不要接触,并报告当地动物防疫部门。

问:有无针对性药物、治疗方案或者疫苗?

答:依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下发的方案,早期可以应用奥司他韦或扎那米韦进行抗病毒治疗。对于人感染H7N9禽流感主要是对症治疗以及抗病毒治疗,目前尚未研制出疫苗。

问:如果出现高热咳嗽的症状怎么办?

答:若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尽快到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7天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与病禽接触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使用药物。

总之,应对H7N9禽流感不必惊慌,应从平时做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积极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

相关链接

预防H7N9七点建议

针对禽流感和其他呼吸道传染病,北京市卫生局向广大市民提出七点建议:

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加强体育锻炼。尤其在接触禽畜后及时彻底洗手。

2.尽可能减少与禽畜不必要的接触,特别注意尽量避免接触病死禽畜。食用禽肉蛋时要充分煮熟。

3.生熟食物要分开处理,当手部有破损处理肉类时,建议佩戴手套。

4.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等症状时,应戴上口罩。

5.如果病情加重应佩戴口罩及时到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并告之医生近七天有无禽类接触,以及去过禽流感疫区。

6.外出踏青时,应尽量避免接触野生禽鸟或进入野禽栖息地。

7年老体弱者、特别是患有基础病的居民,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时期,应尽量减少去空气不流通和人群拥挤的场所。到医院就诊时应戴口罩。

本市防控H7N9疫情监测进展

据北京市疾控中心消息:北京市疾控中心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全市421家一级以上医院累计监测门、急诊就诊人数93709人,流感样病例的人数为1656人,流感样病例百分比为1.77%。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在流感病原学监测的351件标本中未检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阳性标本。2013年4月7日,我中心未接到关联性发热病例、集中发热疫情和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报告。

家禽的疾病预防与治疗范文第8篇

[关键词] 鸡养殖 传染性疾病 预防 治疗

[中图分类号] S8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11-0278-01

最近几年,山西太原地区的鸡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极大的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传染性疾病经常发生,给当地鸡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为了更好的促进当地鸡养殖产业的发展,加大对鸡常见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十分有必要。本文主要针对鸡常见的传染性疾病提出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鸡的传染性喉气管炎

1.发病症状

该种疾病主要发生于幼鸡以及成鸡中,发病率十分高,高达90%以上。成鸡感染该种疾病之后表现为呼吸困难,头颈伸直,张口呼吸。病情出现一段时间后鸡出现甩头或者咳嗽的现象,在鸡笼周围会发现带有血迹的痰液。发病严重时,鸡的眼结膜出现发炎、红肿现象,有浆液或者脓性的渗出物。对死亡以后的成鸡解剖发现,鸡的喉头和器官粘膜有出血的现象,同时喉部粘膜出现肿胀的现象并伴有血斑,同时分泌出大量的粘性分泌物,在气管内存在有纤维蛋白,凝结堵塞气管。病死鸡的后冠以及肉髯呈现暗紫色。

2.预防和治疗

首先,预防。养殖场出现该种疾病之后,在初期及时的治疗能够取得最佳治疗效果,如果病情延误,后期鸡的死亡率很难有效的控制。确诊鸡患有该种疾病之后,应该立即采取扑灭措施,及时隔离健康鸡并紧急进行免疫接种,使用传染性喉气管炎弱毒苗双倍两点眼,在鸡的饮用水中田间抗生素和维生素以及板蓝根浸泡液,连续使用一周,对鸡舍进行严格的消毒。并对进入鸡场的车辆进行严格的消毒;其次,治疗。可以使用禽速健加消咳水,同时配合呼毒清拌料连续使用一周左右,或者使用毒可清加泰乐加饮水并配合呼毒清拌料连续使用一周左右。

二、鸡的非典型新城疫

1.发病症状

该种疾病对于不同品种的鸡和不同年龄的鸡都有威胁,发病率也比较高。患病之后表现为鸡的体温持续升高,精神沉郁,双翅下垂,羽毛凌乱,有时呆立不动,有时将头钻入羽毛内。患病一段时间后,下痢,并排除黄绿色的稀便或者黄白色相间的水样稀便,饲料的采食量下降,饮水逐渐增多,并在嗉囊内充满了酸臭的粘液。对病死鸡进行解剖发现,鸡的胃部有状的出血点,并伴有溃疡,在鸡的肠道内发生了卡他性的炎症,十二指肠末端,盲肠扁桃体肿大,充血。卵黄遗迹后,6~7cm有枣核状的溃疡。

2.预防和治疗

首先,预防。鸡发病之后应该并及时的采用措施进行预羽凡和治疗。发病之初应该及时的将患病鸡和健康及隔离,并做好患病鸡的治疗工作。对健康鸡用进口的新城疫苗四倍量用水进行接种,而等到第二天用输卵管炎症药物管舒康饮水,连续使用四天,在所有鸡紧急接种第二天之后,鸡群的病情基本就能控制,第四天之后鸡群就能基本恢复正常。这个时期还应该做好鸡舍的消毒工作,彻底杜绝疾病的发生;其次,治疗。发病后应该及时的治疗。对于患病较轻的鸡应该紧急接种四联疫苗,同时配合使用活力元饮水,同时使用温必嘉饮水,连续使用以后左右,如果鸡的呼吸道疾病症状比较严重,应该使用消咳加活力元饮水,配合使用温度禽必康拌料连续使用一周左右。

三、鸡的传染性鼻炎

1.临床症状

一般情况下,鸡的传染性鼻炎在秋季和冬季发病比较多,也别是到了冬季,为了保证鸡舍的温度导致了鸡舍通风不良,在寒冷的季节这种疾病的传播速度十分快,发病率高,但是鸡的死亡率比较低。鸡感染该种疾病之后,会有一段潜伏期,一般在五天左右,主要症状是鸡鼻青眼肿,流鼻涕,鼻腔和鼻窦发炎,出现流鼻涕,甩头的现象,育成鸡感染该种疾病之后生长速度变慢,眼产蛋鸡感染该种疾病之后,产蛋率下降,但是如果鸡产蛋的上升期会在一段时间之后恢复,在产蛋高峰期或者高峰期以后感染该种疾病,产量会降低最多70%左右。

2.预防和治疗

预防和治疗该种疾病主要可以采用抗菌药物和中草药进行治疗的,但是这些药物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短暂性,副作用比较大。因此免疫接种是预防该种疾病最为有效的措施,在接种过程中可以选择鼻炎油剂或者鼻炎铝制三价菌苗中含有血清型A型和C型的变异性鸡副嗜血杆菌菌株,对于五周龄以上的健康鸡每只肌肉注射0.5ml,每只鸡免疫两次,两次间隔在四周以上。

参考文献

[1]林晓芳,乐峰,芳芳.绿壳蛋鸡及其人工养殖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10(05)

[2]林胜芳,乐峰,芳芳.绿壳蛋鸡及其人工养殖技术[J].天津农林科技.2010(04)

[3]林胜芳!江西省龙南县程龙镇程龙圩341715,乐峰!江西省龙南县程龙镇程龙圩341715,芳芳!江西省龙南县程龙镇程龙圩341715. 绿壳蛋鸡人工养殖技术[J]. 致富之友. 2010(10)

[4]李智高.中华绿壳蛋鸡及其养殖关键技术[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