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食品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大米加工;发展现状;分析与建议
1 大米加工业的发展状况
我国的大米加工业正在持续快速地发展。技术装备水有平明显提升,产品结构趋于合理,产业综合效益稳定提升,深加工领域也不断地在扩大。根据粮油加工业统计的数据,2011年我国大米加工业实现总产值1634244亿元,工业增加值205225亿元。
1.1 连续产能产量稳定增长
自零八年以来,我国在处理稻谷的能力上不断加强,同时,所产出是稻谷也的总吨数也在不断增长。并且这种增长趋势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上涨。
1.2 大米加工业企业规模化,生产集中提高,实力不断增强
与往年相比,在2011年,大米加工企业的数量均有减少,但产品产量大幅增加。企业数量减少了387个,数量的降幅却达到了54.3%。但是大米加工企业的产品产量、工业总产值大幅增加,产品增加量为40112万吨。全国年产量在10万吨以上的大米企业有40个,比上年增加了7个,总产量达到了十万万吨,占企业总产量的19.17%。部分省份建设粮食产业园区,推进粮食的产业化,鼓励企业发展的优质粮油订单模式,并且促进了加工转化,形成一批大型粮油加工的企业群。
2 存在的问题
2.1 产能过剩仍然突出
2010年统计的大米加工业产能利用率仅为46.12%,比食用植物油、小麦粉加工业的产能利用率更低,与国际经验上的超过70%的产能利用率相比,更是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2.2 企业多而小局面仍然没有改变
大米加工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分散及重复建设的格局并没有改变。区域布局还存在着精深加工产能,优质产能不足的状况,形成厂多稻少的一种局面,加工设备利用率不到30%,开工率也不高,导致产能大量浪费。
2.3 加工产业的链条较短,资源利用率比较低
大米加工企业以初级加工为主,半成品较多,制成品比较少,精深加工比例偏低,产业链条短。因为稻谷加工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普遍较差,大量副产物没有综合利用的实现有效增值。即使是加工水平较为先进的大中型粮食加工企业,在这方面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2.4 对企业研发的投入少,创新能力弱
我国对于粮食加工业的科技投入很少,研发力量也分散薄弱,科技创新体系也不够完善。在科技的投入上的不足让企业创新能力不够。
3 大米加工业发展展望与建议
3.1 大米加工业发展面临良好的环境和一些有利的因素
3.1.1 进步的科技为大米加工业提供新技术新装备
科技领域新技术、新装备的出现会推动粮油加工技术的创新。国家会加大科技创新的支持,有利于我国大米加工业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设备、技术以及管理经验。也将不断增加投入,增强技术创新的能力。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会更广泛地应用于大米加工产品的开发之中。
3.1.2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的加快,为大米加工业提供丰富的原料
未来,我国会实施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强专用农产品原料基地的建设,为大米的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专用、优质的原料。
3.2 未来大米加工业的发展方向
3.2.1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发展优质产能,推动粮食加工行业的结构调整以及产业的升级,以促进大米加工行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并且扶持企业,培养一批现代管理能力、技术创新的能力并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3.2.2 传统的米制品主食工业化是大米加工业的发展方向之一 专用米、优质米、营养强化米等营养健康产品以及方便食品、大米蒸煮食品、膨化休闲食品等专用大米及各种工业化米制品的生产是未来大米加工行业的发展方向。
3.2.3 对于稻谷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节能减排 用碎米生产大米淀粉、淀粉糖、大米蛋白。稻壳生物质能源以及生产建筑材料都是未来大米加工行业的发展方向。
4 总结
通过对中国大米加工行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了分析和阐述,结合大米加工业行业的特点,从促进行业发展的角度,展望了未来几年大米加工业的发展方向:提升大米加工产业的集中度和核心竞争力,建设具有特色的粮食加工产业园区和集群;发展传统米制品主食工业化;着力推动粮食加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节能减排,减少大米加工电耗,提高稻谷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率;科技创新,推进稻谷加工关键设备研发及产业化等。
参考文献
根据《国家粮食局办公室关于编制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粮办展〔2009)178号〕要求,现就编制《*市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完成编制工作
各区县(自治县)粮食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的通知》(〔2009〕47号)精神以及国家和*市有关法规和政策,按照《*市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编写提纲的要求,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粮食资源情况、利用现状,以及加工业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认真做好本地(公司)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专题规划和单项规划,要求做到进度快、质量高、效果好。
二、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
为切实加强全市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我委成立了由委领导任组长、相关处室为成员的规划编制组。各区县(自治县)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单位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在规划编制组的组织协调下,把规划编制作为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三、正确把握方向,提出基本要求
编制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把握发展内涵,始终把“一保一建三打造”贯彻在规划中;要突出针对性、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要本着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深入调查研究,集思广益,提高规划质量。
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分正文和说明两个部分。正文包括粮油加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布局、行业准入、重点项目投资分析、政策措施等。规划说明要重点阐述粮油加工业与相关领域的关系、粮油加工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问题、面临的形势、发展趋势、目标指标预测分析以及有需要说明的问题、履行的有关程序等。基本要求是:
(一)做好与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的衔接,并加以细化和落实,使粮食加工业发展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强宏观调控有效结合起来。
(二)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开展编写工作,充分吸纳促进玉米、大豆加工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成果,并借鉴国外粮食加工业健康发展的经验。
(三)加强粮油加工业发展重要问题的软科学研究。注重从宏观、系统的角度,研究粮食加工业的发展。立足近期,要突出操作性;着眼长远,要具有前瞻性。要认真总结近年来粮油加工业发展基本特点、主要经验,针对粮食加工业发展的新形势、新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建议,为规划编写提供理论支撑,高质量完成规划编写工作。
(四)鉴于粮食加工业市场化程度高,规划实施的主体是企业。各区县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多与粮食加工企业沟通,可组织有影响力、有特点的粮食加工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集团子公司、产业园区)、放心粮油企业编制本地区、本单位的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
(五)加强与有关部门间的协调沟通和衔接。各区县和有关单位规划编制组要加强与市商委粮油管理处的联系配合,保持规划的一致性。要主动听取当地发展改革、财政、农业、统计、经信等部门关于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密切配合,多协商、多沟通,建立高效、良好的部门协作机制。广泛听取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专家的意见,确保规划质量。
(六)加强重大项目研究。“思路决定规划,规划决定项目,项目决定投资”,准确把握中央和我市粮食加工业发展方向与投资建设重点,结合当地实际,研究提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要求的粮食加工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健康全谷物食品工业化和现代化示范、食品装备自主化、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与节能减排等重点项目。强化项目意识,精心策划一批高质量的重大粮食加工业闪光点项目,特别是2009年和2010年需要办的具体项目,建立市级“十二五”项目储备库。
(七)《规划》中的目标设为2012年、2015年、2020年,同时“十二五”期间规划内容应更具体。规划编制采取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目标指标须有定量预测分析及说明。规划中所涉及的数据要采用国家统计局数据,迄始年份统一使用2008年数据。
(八)鉴于《规划》的编制工作时间紧,工作量大,粮食加工业涉及面宽,各单位要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加强协调沟通和组织保障,抽调业务骨干参加。严格按《规划》提纲编写,突出重点,确保按时完成规划专题报告起草工作。市商委将在市粮油质检站、市粮油行业协会、粮食集团、红蜻蜓油脂有限责任公司、重点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全国放心粮油企业、中国名牌企业等单位抽调有关专家和业务骨干进行规划的集中修改。适时请有关单位给予支持。
(九)市商委将组织编写组针对具有闪光点的重点项目,如大米、食用植物油、小麦粉、玉米、杂粮、健康全谷物主食品、粮食及其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等。组织相关单位的负责人和专家到全国领先企业进行考察和调研。赴有代表性的区县(自治县)、企业开展粮油加工业规划编制专题调研,召开若干专题性片区座谈会。各地应积极支持和配合做好相关专题调研工作,及时报送有关材料和数据。采取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撰写调研报告,要求情况详实、措施具体、分析深刻、文字精练。
关键词:襄樊 轻工业 探析
一、襄樊轻工业发展历史回顾
80年代记载了襄樊轻工业发展的辉煌历史,人们对轻工业有着“大轻工”的赞誉。此间襄樊轻工业拥有18个行业,其行业数目仅次于武汉市而位居全省第二,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相互配套的工业生产体系,主导产品五钠、铜版纸、骨胶、日用玻璃等产品产量均居全省第一。
90年代,轻工业开发培植出一大批市场前景看好的新产品,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一时期轻工业遭遇国家经济体制转轨的严重挑战和冲击,襄樊企业在机制转换中不适应,出现了一些困难:部分企业产品销售政策不活,管理不善,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技改投入不够,产品缺乏竞争力,在强手如林的市场竞争中,产业优势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进入21世纪,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以市场为基础,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配置,为我国经济加速提供机遇;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对国内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与之前相比明显降低,轻工产品出口面临的形势严峻。从国际轻工产品结构走向看,仍然进一步向高档化、方便化、实用化、艺术化的方向发展,虽保持不断增长,贸易不断扩大,但轻工产品总体呈现供大于求和消费增长比较缓慢的趋势。
二、襄樊轻工业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襄樊轻工业拥有工业企业2200多家,吸纳就业人员262万多人,产品150多种,涉及造纸、日用化工、印刷包装、家用电器、工艺美术、酿酒、食品饮料、盐业、烟草、油脂、调味品等30多个行业门类。
(一) 取得了一定成绩
2010年,襄樊市轻工业总产值达到420亿元,比2005年64亿元增长556.25%;工业增加值达到96亿元左右,比2005年13.4亿元增长616.4%;技改投入持续增加。其成绩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企业改制成绩显著。
目前,襄樊市90%规模以上企业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较为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退出公有制经济走向市场,多种经济成份并存,活力不断增强。襄樊大枫纸业、宜城燕京啤酒、枣阳金兰首饰等一些成功改制的民营企业成为行业发展的亮点。
2、招商引资再上台阶。
近几年,随着襄樊市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和经济环境的不断改善,轻工业招商引资硕果累累:燕京啤酒、飞环印务、大枫纸业、丰年食品等知名企业相继落户襄樊,从而带来了千万元以上投资,给襄樊轻工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并成为轻工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3、结构调整卓有成效。
襄樊市通过重点支持有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的企业和产品的发展,淘汰了部分落后生产技术和产品,进一步提高了行业的生产集中度,优化了产业结构。特别是酒业、食品造纸等占襄樊轻工业比重达65%,襄樊三九酿酒厂、谷城石花酒业的白酒产量占全市总产量的35%,枣阳金华集团、襄樊万宝集团的面粉产量占全市总产量的35%。
(二)存在问题
襄樊轻工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水平不够高,存在着一些问题:
1、投入不足。襄樊轻工业投入不足的问题长期存在,近年来更加明显。“十一五”期间,虽然投入了3.8亿元,但仍远远落后于其他行业。投入不足直接导致了技术改造步伐缓慢,设备水平落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难以形成,行业新增长点不多。
2、结构不优。一方面由于生产能过剩,总量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另一方面缺少精品和名牌,滞后于消费结构的升级。
3、发展不够。襄樊轻工业目前面临着严峻挑战,在湖北省的同行排名中名次后移,2004年仅为全省第8位,在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下降,由96年的24%下降到目前的15%左右,整个行业经济增长的基础比较薄弱,经济综合实力不强,质量及效益不太稳定。
4、资源环境问题。部分轻工业重点企业属资源消耗型企业,对环境的污染仍较严重,主要集中在造纸、制革、发酵等行业,治理污染问题成为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
三、展望及对策
(一)发展展望
当前我国经济具有乐观的经济增长前景,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潜力巨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成本较低,“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将进一步扩展我国经济的发展空间。这些都很适合轻工业劳动密集型和竞争性强的特点,有利于轻工业调整结构,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同时,国家实施中西部大开发战略,改善了中西部投资环境并激发了潜在市场需求,襄樊地处中部,可充分利用区域优势积极开拓轻工产品市场。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和全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形成了对消费品多样性、功能性、安全性等多方面的新需求,也给轻工业发展带来了广阔空间。
(二)发展对策
随着全球经济和国内经济环境的改变,襄樊轻工业发展将面临着机会和挑战。今后襄樊轻工业发展过程中应注重以下问题:
1、调整产品结构,培育精品品牌。
调整产品结构要加大开发产品的人、财、物资源的投入,积极研发适应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同时继续实施名牌战略,突出抓好现有地方名牌产品的质量和提高市场占有率,努力培养一批襄樊产国内外知名品牌。鼓励、支持一批企业扩大规模,促进襄樊轻工产品结构优化,推动整个行业发展。
2、推进技术创新,加快科技进步。
首先是加快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引进与创新相结合,大力推进主要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支持产学研相结合,加快新产品开发的步伐;其次是加快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提升创新能力,建立重点企业技术开发体系,健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以此推动行业技术升级。
3、优化投资,扩大对外开放,努力开拓市场。
实现襄樊轻工业新型工业化离不开一批重点投资项目的支撑。应切实抓好轻工业招商引资工作,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参与襄樊轻工业改造,使襄樊轻工业成为一方投资的热土。同时,发挥自身产品比较优势,找准参与西部大开发的切入点,不断提高在西部市场的占有率。
4、加强行业管理,协调好各方关系。
发展襄樊轻工业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因此,要遵循国家产业政策法规,避免盲目发展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优胜劣汰,在加强行业自身组织建设的同时,要发挥行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适时关注行业发展中技术、工艺、产品开发、市场需求等方面的信息动态,研究轻工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为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襄樊市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思路研究 国家发改委与地区经济研究所2005
关键词:水产品;加工;现状;对策;宁德市
中图分类号:S98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601(2016)02-0153-04
宁德市位于闽东北沿海,海岸线长1046km,海域面积44500km2,潮间带面积447km2,均占全省的1/3左右。大小港湾29个,多为口小腹大、港道深、海面宽,包括全国著名的三都澳港,其中的官井洋和东吾洋是全国少有的大黄鱼、对虾产卵繁殖和幼体育肥的理想场所,也是多种经济鱼类索饵越冬的场所。优越的水域环境繁衍了大量海洋生物,渔业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甲壳类、贝类和藻类达数百种。因得天独厚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宁德市成为中国大黄鱼之乡、中国海带之乡、中国紫菜之乡和全国最大的海水鱼养殖基地,蓬勃发展的水产养殖业已成为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也为水产品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来源,造就了应运而生的水产品加工业。近年来,宁德市大力培植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全力打造精优水产品加工产业园区,提升水产加工业整体水平,推进水产加工业的稳步发展。本文在调查宁德市水产加工业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1-3],提出今后发展的对策和思路,以期对宁德市的海洋渔业在新形势下实现水产品加工业的跨越式发展有所裨益。
1宁德市水产加工业现状
2015年宁德市渔业总产量为88.6×104t,总产值188.0亿元,大约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40.0%;水产品加工总量29.2×104t,加工总产值111.2亿元,分别比上一年增长13.6%和17.0%;水产品加工业发展迅猛,欣欣向荣,呈现出特色化、区域化的发展特征。
1.1加工企业初具规模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宁德市水产品加工业进入高速发展期,一批初具现代企业特征的水产品加工厂快速成长。目前宁德市水产加工企业总数达到300多家,年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3家,年产值超亿元的7家,初步形成了集养殖、加工、出口、贸易为一体的产业链,水产品品质和附加值不断提升,规模日趋扩大,水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促进了渔业增效、渔民增收。
1.2产业集聚初现雏形
近年来,宁德市为进一步促进渔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渔业产业体系,按照“统一管理、统一冷链、统一排污、统一研发、统一展示”的原则进行建设,集中配套强化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科研平台、公共码头等设施,加快建设了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科技含量较高、设施装备先进、运行机制灵活、综合效益显著的水产加工产业园区,积极打造宁德市水产加工业“百亿”产业集群。目前主要建设有三个加工产业园区:一是霞浦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加工园区,位于三沙镇陇头村,规划面积700hm2,一期建设187hm2,已投资近5亿元,签约落户该园区加工企业18家,项目总投资达30亿元,其中霞浦新日鑫工贸有限公司、霞浦黄渔国水产有限公司等10家加工企业已建成投入生产,加工产品有大黄鱼、海参、紫菜等;二是霞浦县经济开发区水产品加工园区,位于松港街道小沙村,水产加工园区规划面积100hm2,已投资2亿元,签约落户该园区加工企业20家,现霞浦海津食品有限公司、霞浦连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6家加工企业已建成投入生产,加工生产紫菜、海参、海带等水产品;三是蕉城区三都澳大黄鱼产业园区,规划加工园区面积68hm2,总投资达27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已基本完成填海造地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目前已有33家加工企业登记入园,并规划建设。这些加工园区的高标准建设为发展壮大水产加工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3贸易日显多元格局
宁德市水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拓展多元化市场,扩大出口份额,已成为全市主要的出口支柱产业。水产品出口继2014年突破10亿美元后,2015年水产品出口增长仍保持旺盛势头,全年水产品出口22.0×104t,出口创汇12.9亿美元。目前宁德市水产品加工市场已覆盖国内20多个省市,遍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稳固日、韩、东南亚及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原有出口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欧美、非洲、中东等其他市场。
1.4品牌意识日益增强
为做大做强水产品加工业,宁德市注重引导水产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按照“企业主动、政府推动、产业拉动”战略,打造海洋特色品牌,对扶持发展渔业特色品牌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奖励,促进企业争创品牌。至2015年全市共有省级水产产业化龙头企业16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家,市级龙头企业41家。全市省级海洋产业“十佳”龙头企业3家。全市水产行业共获得中国驰名商标7件,在全省设区市中位居首位;国家注册地理标志商标5件,省级名牌产品19件,省著名商标41件,其中“宁德大黄鱼”跻身全省十佳地理标志商标。在我省打造的“福建省二十大渔业品牌”中,宁德市的“宁德大黄鱼”、“霞浦海参”、“宁德弹涂鱼”、“宁德二都蚶”和“宁德香鱼”均榜上有名,占全省二十大渔业品牌的25%,逐渐形成了具有闽东特色的水产区域品牌,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渔业品牌效益得到明显提升。
1.5精深加工取得突破
近年来,宁德市认真学习借鉴各地的先进加工经验,并积极与国内科研院校合作,引进了鳗鲡、海参、鲍鱼等加工生产线,在不断提升水产品加工率的同时,逐步向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转化,精深加工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开发了独具闽东特色的蒲烧大黄鱼、蒲烧鳗鱼、各种特色鱼片、鱼类罐头、鱼松、海带寿司、盐干海参、缢蛏等加工产品,各种风味的即食食品如即食大黄鱼、即食海苔、即食海参、即食鲍鱼、即食对虾等也不断研发创新,一批精深加工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特别是福建岳海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宁德市夏威食品有限公司等还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在鱼卵、鱼鳞等废弃物中提取卵磷脂、胶原肽及蛋白粉等海洋生物医药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有力地促进了宁德市水产品加工业向多元化发展。
2存在问题
虽然近年来宁德市水产品加工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加工生产进入蓬勃发展阶段,加工规模和产品产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然而由于长期投入不足、产业基础薄弱,尤其是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水产品加工产业同样亟需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企业规模偏小,产业化程度较低
从总体上看,宁德市大小加工企业已达到300多家,但呈金字塔形分布,规模以上企业偏少。部分企业虽然通过技术改造,引进先进的加工生产设备,提高了工艺和技术水平,但就全行业而言,“低、小、散、弱”的落后状况依然存在。大部分企业仍为粗放型加工企业,采用传统冻、干、腌等粗加工手工操作方法,自动化程度较低;水产品精深加工处于低水平状态,产品附加值不高;自主品牌和终端产品少,加工附属产品(下脚料)的综合利用率有待提高。
2.2产业园入驻率低,集聚效应尚未形成
目前宁德市水产品加工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还处在雏形阶段,虽然在霞浦、蕉城等地建设有水产品加工产业园区,但产业园入驻率不高,规模小的水产加工企业由于受到资金、技术等因素的限制,无法入驻产业园建设生产,依然散落各地,各自为战,导致资源、信息、风险不能共享共担,企业生产和交易成本增大,集群效应和区域优势无法得到发挥,产业难以壮大发展。
2.3发展遭遇瓶颈,产业要素优势减弱
水产品加工业是集合资源、资金、人力、科技、土地等生产要素的现代化产业性质的工业。目前宁德市大部分水产品加工企业地处沿海,凭原有土地、厂房、技术、设备等资产无法申请到银行抵押贷款和政府扶持,限制了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来源,尤其是近2年经济下行压力下多方融资困难,造成企业周转资金严重不足。土地资源贫乏,难以为企业扩大再生产提供土地支撑,许多水产品加工企业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都受到土地问题的严重困扰。作为劳动密集型的水产品加工业,近年来行业用工遭遇困境,熟练工人短缺、季节性用工紧张、用工成本逐步攀升,这些因素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4缺乏政策扶持,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目前宁德市尚未出台对水产品加工业在税收、用地、资金等方面扶持的优惠政策。加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创新体系尚未形成,创新能力普遍不足,总体上企业缺乏长远发展的战略思考,对新产品研发、新市场拓展以及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热情和投入不足,延缓了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后劲。
3对策与措施
3.1强化政策支持,拓展资金扶持渠道
发展现代加工业,离不开政策支持和财政扶持。一是宁德市应根据省政府出台的促进水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在用活用好省里政策的同时,要结合本地实际,研究水产品加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配套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形成良好的政策支撑体系和发展软环境。二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议宁德市把发展水产品加工产业纳入财政年度预算,建立长期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示范作用,加大对企业研发高科技新产品的资金扶持力度,增加企业的发展后劲。三是引导多方资金投入,积极培植龙头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借助资本市场实现融资、引资,同时利用银行贷款、战略投资者、企业自筹等社会资金参与加工业发展,形成投入多元化、利益共享的投资机制,促进水产品加工业做大做强。
3.2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信息和电子商务平台
一是要由政府牵头,引导成立水产品加工流通协会,吸纳水产加工企业、水产养殖大户、水产营销企业入会,构建水产品加工业信息平台,做好水产品加工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实现资源共享。二是要顺应发展趋势,全面推行“互联网+”水产品电子商务技术,建立宁德市水产品专业电子商务平台,鼓励加工企业构建自己的水产品专业电子交易平台,发展水产品网上交易,进一步拓展水产品销售渠道,使经营者、消费者实现共赢,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一站式”集中采购配送服务。
3.3加强科技创新,提升产品综合利用水平
一是要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根据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发展趋势,加强与省内外科研院所的合作联系,通过调研推出一批对宁德市水产加工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攻关项目,以课题招标、合作开发等形式,重点解决水产品加工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特别是低值鱼、贝类、藻类加工的新技术、新工艺,全面推动技术转型升级,引导全行业由简单仿制向引进创新和自主创新转变,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新技术。二是要积极探索创建企业技术中心,帮助大型龙头企业创建自己的研发中心,引进国外先进的加工技术和手段,大力推进企业的技术改造,提升技术水平,提高研发能力,加快研发一批市场需求大、增值潜力大、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系列化水产加工品,其中重点研究开发速冻、即食性水产食品和“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的新产品,提升水产品加工附加值,扩大鱼类、藻类、贝类加工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促进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3.4提升品牌效应,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鼓励加工企业创建企业品牌,不断提升水产品品牌建设。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强化品牌宣传,通过举办“互联网+大黄鱼节”、“鲈鱼节”等节庆和产业发展论坛等活动,突出精品展示、推介与交流;进一步提升“福建省二十大渔业品牌”中“宁德大黄鱼”、“霞浦海参”、“宁德弹涂鱼”、“宁德二都蚶”和“宁德香鱼”等品牌效应。二是组织和引导加工企业积极参加全国各种“海峡渔业博览会”、“休闲渔业博览会”等水产品专业展会和招商活动,扩大和提高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宁德市独具特色的名、特、优水产品深入人心,增强宁德市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参考文献:
[1]路世勇.我国水产品加工业现状与发展思路[J].现代渔业信息,2005,20(10):14-16.
[2]吴湘生.论我国水产加工业发展的新思路[J].冷饮与速冻食品工业,2004,10(4):14-17.
关键词:优势产业 竞争优势 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6-263-02
多数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河南省“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做大做强食品工业、有色金属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及零配件工业、装备制造业、纺织服装业等六大优势产业。这些优势产业的发展,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创新发展,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要通过联合渗透与相互促进,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此,本文通过指标计算对河南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并提出今后的发展建议。
一、河南优势产业的发展现状
在河南制造业的39个大类中,食品工业包括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等4个行业;有色金属工业包括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个行业;化学工业包括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橡胶制品业等4个行业;汽车及零部件工业包括汽车制造、摩托车制造2个行业;装备制造业包括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不包括汽车制造、摩托车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7个行业;纺织服装业包括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3个行业,表1的资料反映了河南优势产业的企业及增加值情况。
由表1的资料可以看出,河南六大优势产业2008年底规模以上企业单位数合计9154个,占河南工业企业的1.35%,工业增加值3726.77亿元,占河南工业增加值的39.04%,也就是说,河南优势产业规模以上企业用全省1%的企业生产了全省1/3以上的工业增加值,这说明河南的优势产业在河南工业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二、河南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基础,而产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也就最终决定了一个地区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分析河南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可以认清河南优势产业在河南经济乃至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而产业竞争优势一般涉及产业区位优势(产业在本地区及全国产业结构中的地位与素质),动态竞争优势(产业比较优势度),行业价值实现程度等。表2的资料主要是河南优势产业的相关指标,可以很好地反映河南优势产业在全国的地位及优势。
1.多数行业区位优势明显。反映产业区位优势的比较直观的指标是市场占有率,但考虑到区域内市场需求,直接的市场占有率并不能完全显示产业的区位优势,我们另外选择区位商指标来进行分析。
市场占有率是从市场的实际占有情况来测度一个国家或区域在该产业领域相对于其他区域的相对优势。其表达式为:
一般来说,某地区某产业的市场占有率越高,则该产业在全国的区位优势越明显,竞争力越强。就市场占有率来看,河南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橡胶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8个行业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在5%以上,说明这些行业在全国的区位优势比较明显,尤其是有色金属采矿业市场占有率高达26.52%,占全国市场1/4强。
“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特定产业的产值在全国该产业产值中所占比重与地区经济总量在全国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的比值。区位商在衡量某个产业在全国的优势地位时,可以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能够大致上表现出一地区某产业在全国的地位,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指标。一般来讲,当区位商大于1时,表明该地区该产业具有比较优势,产品除了供应本地区市场之外还能占领区外市场,一定程度上显示出该产业较强的竞争力。当区位商等于1时,表明该地区该产业处于均势,该产业的优势并不明显;当区位商小于1时,表明该地区该产业处于比较劣势,竞争力较弱。从河南省优势产业各行业的区位商来看,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8个行业区位商大于1。
根据市场占有率和区位商值可以看出河南省区域优势产业的产业优势主要来源于自然资源禀赋,食品工业占优势主要是因为河南是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大省,农产品资源丰富,有色金属工业优势明显是由于河南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储量,如铝土、钼等储量丰富。
2.有一定的动态竞争优势。将行业省内工业增加值及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率与全国同行业比较可反映出河南优势产业的动态竞争优势。在18个行业中,河南省优势产业增加值比例有8个行业超过了全国同行业的比例,分别是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橡胶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而18个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率均超过了全国同行业的增长率,综合以上两项指标,在18个行业中,至少有一项指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表明河南优势产业有较强的动态竞争优势,同时也说明河南近年来大力发展工业尤其是优势产业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3.价值实现程度较高。我们用产品销售率和优势产业相关产品的区域显示性比较指数分别进行分析,以反映河南优势产业的价值实现程度。
产品销售率指标反映工业产品已实现销售的程度,是分析工业产销衔接情况,研究工业产品满足社会需求的指标。某行业产品销售率越高,说明该行业实现销售程度越高。在河南优势产业的18个行业中,产品销售率除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行业低于全国同行业水平外,其余均高于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说明这些行业实现销售程度较高,能较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区域显示性比较指数是我们根据对外贸易常用的分析指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引申出来的。在对外贸易中,常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来阐释一国(或地区)的比较优势的。某一国内某商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就是指该商品占该国家的出口比重与该种商品占世界出口比重之间的比值。我们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作进一步调整,把世界的范围缩小到一国的范围会更有利于比较国内各区域某种商品的比较优势。用公式表示为:
RRCAiR=(XiR/XR)/(Xic/Xc)
其中,XiR表示区域R内商品i的出口值,XR表示区域R内的出口总值;Xic表示国家C内商品i的出口值,Xc表示国家C的总出口值。运用这一指标能测算出某地区在某商品出口方面的比重,可以从贸易(价值实现)方面反映出某地区某产业的比较优势情况。如果RRCAiR>1,则表示R地区的第i种商品在对外贸易中与其它出口商品相比具有区域显示性比较优势。从表3的资料可以看出,河南区域显示性比较指数较高的有食品工业、化学工业、有色金属工业等、交通动输工业四大产业,说明这些产业具有比较优势。
三、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河南优势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综合竞争优势,但我们不难发现,多数行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河南的资源禀赋条件,如食品、有色金属冶炼、机械、石油、化工产业等的迅速发展体现了河南工业发展利用本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丰富的特点。但是,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和低素质的劳动力资源发展经济,必然导致产业选择范围狭窄,产业技术升级缓慢。在目前资源约束日渐增强的情况下,这些以基础资源、原材料支撑的产业发展,又面临着资源约束的巨大压力,一旦资源枯竭,后果将不堪设想。另外,从我们前面对河南优势产业各行业竞争优势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某些行业如仪器仪表及文化、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规模不大,市场占有率不高,说明这些产业的区位优势与竞争力并不明显。因此,今后河南在优势产业的发展方面,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既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又不能囿于资源优势。河南优势产业大多是依靠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发挥资源优势不仅是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起步阶段必须遵循的最主要的原则,也是欠发达地区产业成长期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但是产业尤其是优势产业的发展绝不能囿于资源优势。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如果过分依赖于自然资源,则有可能陷入“资源依赖”的陷阱之中,难以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从发展趋势看,区域经济的发展及其产业竞争力越来越依赖于规模经济、外部性及产品的差异性,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在逐步降低,因此河南优势产业的发展与优化,需要发挥资源优势,但是发挥资源优势并不是河南优势产业发展必须遵循的唯一原则。这也说明,河南要致力于创造一种有利于高等要素不断生成、发展、提高和升级换代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河南的产业竞争优势,因为高等要素是极其稀缺和难以仿效的,只有经过长期投资和培育才能创造出来。
2.既要立足于现有基础,更要培育和发展新的优势产业。一方面,优势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对于任何一个地区来说,其优势产业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不断推进,支撑经济发展的因素和条件会发生变化,区域的优势和劣势也会相应转换,这就决定了优势产业也必然是相对的。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的条件下,新的产业不断出现,原有优势产业的地位稳如泰山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在中原崛起的过程中,河南首先要依托现有的优势产业,因为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是进一步积累工业化所需资金的需要,也是积累工业化所需知识和经验的需要。但是仅仅依靠这些优势产业并不可能实现中原崛起,因而河南需要培育更多的优势产业。培育新的优势产业要从河南的实际出发,目前看,可从两个方面率先着手,一是高新技术产业,一是旅游产业。因为发展壮大河南省高科技产业,可以促进新型制造业快速发展。而做强旅游产业,可以实现河南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跨越。
3.既要利用好河南本地的资源,也要利用好外部的资源。在河南优势产业发展优化的过程中,我们强调河南必须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发展河南优势产业不仅要利用好河南本地的资源和市场,还要利用好国内其他地区以及国外的资源和市场。在提升河南优势产业竞争力的进程中,要注意采取措施弥补弱势,发挥优势。政府要高度重视并且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东中西合作与国际合作,以最大限度地争取到资金和技术,加快河南优势产业发展。同时,政府应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把利用国际国内资源同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区域协调发展结合起来,合理引导国际国内资源的投向,提高引进质量,切忌盲目引进。
关键词:特色;朝鲜族传统食品;韩食料理;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3-0035-03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处,为我国朝鲜族聚居地,是图们江三角洲及东北亚区域的中心。浓郁的民族风情、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了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功能优良的朝鲜族传统食品,成为我国民族食品的瑰宝之一。经过多年来的培育和发展,朝鲜族传统食品加工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产品国内外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逐渐成为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优势所在[1,2]。近年来,随着韩流席卷中国,中韩文化的交流日趋密切,再加上受延边地区特有地域文化影响,韩国料理馆、韩国烤肉馆、韩国拌饭馆等韩食料理产业如雨后春笋在延边地区得到快速推广和发展,社会对韩食料理的关注也迅速增强[3,4]。
延边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自建系以来,一直将朝鲜族传统食品和韩食料理的教学和科研作为专业发展的特色和优势所在,发扬地域文化优势,积极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承担着为国内朝鲜族传统食品行业输送专业人才和提供技术服务的重任。2000年起,学校在本科生中开设《朝鲜族传统食品学》必修课,在2013级培养方案中又增设了专业必修课《韩食料理》,成为国内首次开设这两门特色课程的高等院校。围绕地域性文化特色和优势开设的两门特色课程作为我专业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在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课程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特色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地域性特色食品加工与保藏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以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学体系,这对于地方本科院校培养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根据延边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办学定位,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食品专业人才的需要,以凸显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特色课程建设和改革。
一、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研究和改革
《朝鲜族传统食品学》主要讲授辣白菜、大酱、辣椒酱、冷面、烤肉、米酒、打糕和糕点等朝鲜族传统食品的加工方法、风味、营养功效及其饮食文化,使学生认识到地方特色食品加工实现产业化的必要性和发展前景,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朝鲜族传统食品企业生产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等工作奠定基础。《韩食料理》主要讲授韩国的饮食文化,韩食料理加工基础,主食类、副食类、甜点类的加工方法、加工原理和营养价值,使学生掌握标准化的韩食料理的制作方法、加工原理和营养价值,帮助学生拓宽就业和创业渠道。
新的培养方案制定后,根据延边地区朝鲜族传统食品和韩食料理产业发展情况,加强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力求新颖、先进、科学,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引入了课堂教学,补充理论及实践教学内容和素材,使课程内容既符合专业教学要求,也具有一定的特色。结合国家及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地方特色,突出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实践教学方面,使课程的理论教学与产业生产相结合,使理论教学更加有的放矢,使课堂教学能更加紧密的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开展教学时灵活运用了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积极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加强了教学素材库建设、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并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了优秀教改成果。围绕特色课程建设,近三年已经获批吉林省教育厅教研重点项目2项、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3项、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教科研课题1项和延边大学教研项目3项;在国内期刊发表了5篇教研论文,获得1项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优秀高教科研成果三等奖。
二、师资队伍建设
以《朝鲜族传统食品学》和《韩食料理》为核心课程,建立了特色课程的课程群,以课程群为单位进行了师资队伍的建设。课程群由8人组成,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 3名、讲师2名、实验师1名,大部分教师具备汉语和朝鲜语双语教学的能力。特色课程的开展给专业教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教师除了要了解掌握课程理论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关注地方食品行业的发展动态和趋势,更要了解传统食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不断补充和更新知识,将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传授给学生,这样才能适应地区食品产业对教学的需要,培养出为地方经济服务的人才。近几年学校先后派教师赴韩国食品研究院、韩国农村振兴院、韩国忠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进修,到地方食品企业进行调研和接受锻炼,还多次聘请著名韩食料理专家到校进行培训,学习传统食品和韩食料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多途径搜集教学素材;组织开展观摩教学和集体备课,组织教师参加了学院举办的“农学院教学论坛”、“中青年教师教学课堂能力培训”,提高了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水平,教学科研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
三、教材建设
《朝鲜族传统食品学》和《韩食料理》是我专业在国内高等院校中首次开设的课程,没有对应的教材,参考书也几乎找不到。为了改变学生无教材可依的现状,我系启动了特色课程的教材编写工作,成立了特色教材编写委员会,将近几年的教学科研成果整合起来,又从韩国购入参考书籍,并与朝鲜族传统食品企业、朝鲜族传统饮食协会、韩食财团、中国朝鲜族民族食品会馆等企业和团体合作,多途径搜集教学素材和资料,制作了教学图片。《朝鲜族传统食品学》教材已经完稿即将出版,《韩食料理》的教材正处在编写阶段,已经完成了实践操作图片的制作。
四、实验实践教学
《朝鲜族传统食品学》和《韩食料理》课程是实践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实验教学时数分别为16学时和32学时。每门实验课程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每组实验人数、考核评价方法进行,保证了实验的实效性。
通过申请吉林省高等教育专项基金、延边大学教育专项基金等途径,根据课程实验教学需要,购置了相应仪器设备,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聘请了韩国著名韩食料理专家亲自给学生讲授韩食料理的基础技能、料理技术、韩食餐饮业创业教育,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五、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产学合作
高等学校如果仅靠传统的实验教学,学生的实践能力很难得到真正的提升,需要建立配套的实践教学基地作不同于校园环境的实践教学场所[5]。多年来与地区朝鲜族传统食品生产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延边金刚山食品有限公司、延边可利亚食品有限公司、延边德兴酿造食品有限公司、延边高丽酿造、延边悟德酱酒有限公司等朝鲜族传统食品生产企业建立了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学生在教学实习、暑期学校和毕业实习等教学环节中到这些企业进行教学实践和专业培训。学生到这些企业实习,通过技术人员的指导和培训,学习辣白菜、大酱等传统食品产业化生产的加工工艺、产品质量检测和品质控制等技术,从而巩固和加深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了专业实践能力、独立操作和思考能力,综合素质得到较大提升。
高等院校往往拥有的是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科研成果,生产企业不仅向学校提供最新的市场信息,而且他们自身也有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所以学校应与生产企业进行技术协作与联合开发,集中智力优势,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在合作中得到双赢,高校与企业的联手将科技成果产业化[6]。近几年定期召开了校企合作论坛,加强了科研合作,为人才培养、社会调查、开展理论教学与成果转化等构建了产学合作平台,同时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不断改进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近几年开展了朝鲜族传统食品的优良资源收集与多样性研究,乳酸菌代谢调控研究与工业性状定向设计,原料生产、产品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传统食品产业链质量安全因素影响分析和质量控制,朝鲜族传统食品现代化生产工艺和新产品研发等方面的研究,得到了企业以及国内外同行专家的认可。针对朝鲜族传统食品无标准可依的问题,延边大学食品科学系与企业及政府合作制定了朝鲜族辣白菜地方标准。大酱生产企业存在的提高发酵剂菌种安全稳定性方面,也通过科研合作为生产企业解决了实际问题。在与生产企业的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了解到了行业的最新发展动向,开拓了创新意识,为实践技能的培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六、特色课程建设和创新创业教育
随着高等教育的连年扩招,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对于地方高等院校,就业压力尤显突出,国家政策在尽力拓宽毕业生就业途径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朝鲜族传统食品学》和《韩食料理》中所涉及的领域大部分可以实现小型化和多样化生产,投资成本较低。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围绕地域特色讲授特色食品加工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同时,注重理论知识与创业所需具备知识的衔接,注重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品质的熏陶、创业能力的训练、创业心理的培养,培养学生复合型职业能力,实现由单纯的专业技能拓展向综合职业素养提高的转变[7,8]。每年开展大学生专业文化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和申报完成国家级和省级的大学生创新项目等课外实践活动,学生将《朝鲜族传统食品学》和《韩食料理》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工艺的设计、产品的制作、产品品质评定及成本核算等过程全部由学生独立完成,进一步提高了创新创业能力。学生还通过参观、考察或短期服务于地方传统食品企业,并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提出或充实自己的创业计划,从而积累了创业实践经验。
七、结语
总体围绕地域特色和优势,开设了《朝鲜族传统食品学》和《韩食料理》特色课程,通过近几年的建设,使学生全面了解了地域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学习了朝鲜族传统食品生产和韩式料理相关理论和实践技能,提高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学生在地方食品企业的就业率也明显提高,为培养地方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朝鲜族传统食品学》和《韩食料理》特色课程已经形成了专业特色,今后将特色课程的教学体系优化与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相结合,努力把我专业建设成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及优势的专业,继续开展朝鲜族传统食品和韩食料理产业的安全监测、加工技术、产品开发等方面的教学和实践,为地方食品领域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朝鲜族传统食品的产业化发展和地区经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许永光.延边朝鲜族传统食品工业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09.
[2]张吃.延边地区食品工业整合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13.
[3]尹文英.延边地区民族特色餐饮业发展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14.
[4]刘文.浅论韩国料理特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8):82-83.
[5]于海峰.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广东化工,2015,(16):237-238.
[6]金清,李官浩,梁成云,等.地方民族高等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4,(14):4536-4538.
[7]刁小琴,关海宁,王鹏,等.围绕地域特色改革地方院校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的探讨[J].广西轻工业,2011,(146):139-140.
[8]黄群,杨万根,麻成金,等.浅谈食品类专业大学生食品文化教育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13,(28):50-52.
Establishment of Featured Courses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ased on the Superior Resources in Ethnic Areas
JIN Qing,JIN Tie*,LI Guan-hao,CUI Tai-hua,XU Hong-yan
(Agriculture College of Yanbian University,Yanji,Jilin 133002,China)
关键词:湖北服装业;现状;问题;对策
多年来中国服装业市场激烈的竞争,不断促使湖北服装企业加强品牌意识,加速产品结构调整。抓住“中部崛起”这一契机,湖北省服装业不仅摆脱了长期徘徊的尴尬局势,还使得骨干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大幅度提升,中小服装企业纷纷崛起新局面。同时,湖北省“汉派服饰”已发展成为全国服装几大流派之一。从经济总量来看,2005年湖北服装业工业总产值为93.16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54%;湖北服装业利润总额和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2.53亿元和83.65亿元,在全省工业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0.68%和1.40%。
1湖北服装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湖北服装行业发展步伐出现缓慢调整的局面,除去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产业链不配套、供应链不完善,缺乏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等因素影响,主要还是康赛、幸福等一批龙头由于发展战略选择不当,削弱了服装主业竞争力,使企业步入困境。而在国际市场上,国产品牌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档次上都无法与发达国家抗衡。美尔雅、佐尔美、乔万尼、元田、红人等品牌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市场占有率却不高,与其他品牌相差不大,这说明真正有市场影响力的大品牌还没出现。
单个企业规模偏小、企业结构不合理。2005年湖北服装业中规模以上企业有197户,占当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数的1.66%,是广东的7.96%,浙江的8.61%,江苏的9.93%,上海的18.16%,山东的21.77%。企业规模小既不利于龙头企业的形成,又不利于企业市场开拓。湖北服装业与国内其他省份一样,面对国内外巨大的需求市场。
由于受到在计划经济体制“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模式影响,一些民营大企业因为不能准确把握产业组织和结构发展的趋势,缺乏战略思维和产业远见,也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朝着大而全、小而全的方向发展。同时,市场上缺乏诚信、交易不规范和价格易波动也助长了这种全能企业组织方式的形成和蔓延。
2对策研究
借鉴国内外品牌服装企业成功的经验,湖北省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强服装企业的竞争力:
2.1结构方面
从产业成长的角度分析,目前湖北省服装业进入了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行业增长的主要方式已经开始由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改善。为适应国内、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和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服装企业必须进行结构调整,以促进我省服装业加速发展。
大型企业可以按照产业链组建纵向或横向一体化的企业集团。如从纺织原料、服装面料到服装设计、生产为一体的企业集团可以发挥龙头作用和产业链整合的优势;服装商业企业与生产企业为一体的企业集团能够加强销售与生产环节的联系。中小企业应当强化专业分工,集中精力做好自己最擅长的事,再通过多种模式实现联合。小企业何以实行“错为竞争”,占领大中企业无利又无力可图的市场空白,实现自身的发展。只要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同时又形成针对这种需求的适度规模,小企业就可以“小而精”,“小而强”。另外,企业还可以对原有的生产经营系统进行彻底的转制,形成各种新兴业态。
2.2努力实现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湖北服装业难以在国内外市场上领先,是由于我们的技术创新模式存在重大缺陷,长期存在着“重设备引进、轻消化吸收”的思想,陷入“引进-消化吸收-再引进”的被动局面而不能自拔。不摒弃旧有的创新模式,湖北服装业的发展将成为空谈。
因而,湖北服装业创新模式首先应建立“引创结合﹑自创为主”的技术创新的指导理念,建立研发中心促进大型企业集团积极主动的建立起技术创新模式,从而使企业在更高的起点上参与国际竞争。其次企业的研发中心在运行机制上要实行有效的激励措施,实现技术创新的良性循环。然后,以“产、学、研”相结合为主,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优势,促进其与企业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形成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生产、营销部门之间充分的双向交流和多层次合作的运行机制,达到优势互补和互相学习的效果。
2.3家族企业制度改革
民营企业由于其自身灵活、自主等特点,在企业的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等方面不可避免的面临家族式发展的弊端,湖北服装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家族企业所占比例较大。家族企业的改制不仅需要企业家改变思想观念,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来规范运行。同时政府还有责任为企业积极提供改制必需的现代融资手段。
2.4实施品牌战略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湖北省服装企业应站在战略的高度,探寻新的发展模式,建立起科学的、现代化的管理体系,遵循国际化的品牌运营规律,最终培育出自己的国内外知名品牌。可通过企业改组联合、技术改造与引进,使现有名牌产品迅速扩大经济规模,形成名牌系统,扩大“名牌效应”;对多佳、美春、长进等为外商加工、已具有较强工艺与技术实力的企业,提供使其尽快从为外商加工名牌变为生产自己的名牌;努力培育新名牌,要提高现有优质产品的质量、加强宣传。
2.5政府政策
以政策和财政支持的办法鼓励服装企业走出来,参加国际性服装展览,宣传自己的产品,加强同行间交流,并与国内外服装研究所和服装院校建立培训与交流机制,培养年轻服装设计师。大力办好服装展览会,固定时间、地点,加强宣传,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服装企业来参展。
3总结
在服装业的发展中,集群受到高度关注。以武汉为中心、100公里为半径的沿长江两岸的鄂东地区的规划为鄂东服装走廊,作为湖北服装产业密集区,在分工协作上,武汉作为设计、信息和品牌推广中心,面辅料和服装专业市场集散地,周边地区作为服装出口基地、服装生产工业园区,与后配额时代国际大采购直接对接,降低成本,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因此,在这种产业集群基础上,政府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引导和促进集群内部以龙头企业为主的产业一体化兼并、集群之间的强强兼并,以及出口型集群的跨国兼并(使我省的资源优势与国内外先进技术、销售渠道优势互融互补),形成几大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的大型服装集团。此外,还可将纺织服装专业和非纺织服装专业的高新技术企业结合在一起,推动高新技术服装面料的研发等,研究生产与销售,产品与服务等环节以及外国人体测量数据等。湖北服装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湖北服装企业完全可以凭借自身的优势,抓住国家“中部崛起”战略这一机遇,为服装业发展创造一个美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陶良虎.湖北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研究[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245-249.
[2]甘伟,肖丽华.中国服装品牌竞争力分析[J].商业现代化,2006(1):91-92.
[3]杜哲兴,张忠凯.加速发展我省服装产业的调研报告[J].楚天论坛,2005:8-11.
关键词: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路径选择;甘肃
中图分类号:F12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2—0028—03
189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Svante August Arrhenius曾预测: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将会由于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而增加,并最终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发生。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这一预测在今天得到充分的验证。建立在碳能源基础上的现代工业、城市及生活方式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已经开始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在寻找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平衡发展模式的过程中,“低碳经济”的概念应运而生。2008年1月28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于北京正式启动了“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首先选择在上海和保定开展项目合作示范。2011年8月18日,国家发改委启动了广东、云南等5省和天津、重庆等8市的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甘肃省要想在未来几十年里加快发展步伐,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向低碳经济转型是其必然选择。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与研究现状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见诸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的能源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其实质就是要解决能源效率的提高与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进行新型低碳能源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最终目标即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和促进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指主要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创新,进行一场能源革命,建立一种温室气体低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减缓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是通过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模式,构建低碳产业结构下的生产方式、消费理念和鼓励低碳发展模式的政策、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低碳技术,又称清洁能源技术,其目的是通过提高能源效率来稳定或减少能源需求,同时降低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程度,主导技术涉及石化、冶金、电力、化工、交通、建筑等多个领域以及对煤的清洁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石油天然气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相关领域的有效控制进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
李胜等(2009)提出低碳经济的内涵包括低碳生产、低碳流通、低碳分配和低碳消费4个环节,核心是要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通过政策与制度的设计创新,提高节能技术、新能源开发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水平。建立低碳能源系统和产业结构,实现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环节的低碳化。英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与制度的设计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提高能源效率和发展可再生能源,体现为提高建筑物的能效,执行节能产品认证,并将低碳技术应用于可再生能源发电中;其次,引入市场机制,建立温室气体排放贸易等制度,通过限定排放上限,依靠碳排放交易体系来激励对提高能源效率和清洁技术开发的投资;第三,设立碳基金,充分发挥国际组织、政府和企业在扶持和鼓励低碳技术开发领域的指导作用。
(二)低碳经济国内外研究现状
继英国政府2003年能源白皮书之后,2006年10月的《气候变化的经济学:斯特恩报告》,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气候变化进行了全新的审视,报告指出如果全球以每年GDP的1%投入低碳产业,可以避免未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并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世界各发达经济体都把发展低碳经济,发展新能源、新的汽车动力、清洁能源、生物产业等作为重要战略选择。美国积极推动气候立法,通过了《清洁能源安全法案》(AC.Es);欧盟提出在2013年前投资1050亿欧元,用于环保项目和相关就业,支持欧盟区的绿色产业,保持其在绿色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英国2009年7月公布《英国低碳转换计划》,明确提出企业要最大限度地抓住低碳经济这一发展机遇,在经济转型中确保总体经济资源和利益的公平分配。2008年日本提出“福田蓝图”,次年4月,又公布了《绿色经济与社会变革》政策草案,实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措施,发展日本的低碳经济。就研究方法而言,除了传统的相关分析、区域对比分析之外基于大量数据的综合模型分析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碳循环能源模型、动态综合评估模型等。综合来看,在全球气候变暖、能源短缺的形势下,各发达国家均不同程度的调整发展战略,制定以减少碳排放为目标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在产业政策、发展战略、能源政策、生态保护、政策与制度建设等与低碳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展开了深入研究,在研究方法上进行了创新,并探索了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不同模式。
国内对低碳经济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靳志勇(2003)就当年英国的低碳经济能源政策进行了全面的介绍;李文虎(2004)对英国的绿色能源战略进行了介绍;庄贵阳(2007)指出,低碳经济是中国的必然选择,其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应依靠低碳技术的创新和制定低碳政策措施来实施一场能源革命,试图建立一种较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减缓气候变化;任小波等(2007)对斯特恩报告进行了解读,从科学基础、气候变化中的经济学问题、减排行动的政策与经济因素、适应行动的效益分析以及全球合作应对气候的意义等五个方面对报告的主要内容、立场和结论进行了介绍;王志轩(2007)提出中国低碳经济发展要在法制的框架下推进,要科学估计中国节能减排的潜力,一定要通过政策、价格来引导,通过市场的手段来推进。综合来看,国内低碳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概念阐述、宏观政策、思路架构和低碳能源角度的技术途径等方面,针对具体区域发展低碳经济路径的研究,大多也只停留在介绍国外低碳经济政策措施的阶段。本文以甘肃省为具体研究对象,探讨其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二、甘肃省向低碳经济转型面临的问题
甘肃省是一个资源型省份,同时也是一个资源能源缺乏的省份。甘肃省的支柱产业多是重化工业,能耗高、污染高,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的压力比较大。在这种发展方式下,资源能源难以为继,生态环境难以支撑,产业竞争力低下,人民生活质量难以提高。在地区性能源、资源、水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从发展低碳经济入手,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弱化资源的约束是甘肃的必然选择。
(一)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甘肃省土地资源丰富,全省总土地面积45.44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7位,人均占有土地量居全国第5位;矿产资源相对丰富,在全国和西部占有一定地位,特别是有色金属矿产在全国占绝对优势;煤炭、油田、水能资源丰富,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全省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甘肃省产业结构比较单一,重化工业比重达到85%以上,是典型的“两高一资”工业结构,经济发展对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性极强。2010年,甘肃省规模以上工业综合消费能源达到3689.45万吨标准煤,而其中重点耗能行业的能源消费达2 984.30万吨标准煤,占到工业能源总消费的81%,万元GDP能耗和电耗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82.7%和84.6%。从世界主要能源消费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来看,石油可达40%左右,天然气占到22%左右。甘肃省能源结构以煤炭、火电为主,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较高,石油、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比例低。
(二)甘肃省向低碳经济转型面临的问题
1.重化工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甘肃省目前的产业结构总体呈现典型的“二、三、一”形式,一定时期内,甘肃省能耗高的重化工业所占的比例不仅不会大幅降低,还有可能升高,这种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很难发生根本的变化。而重化工业产业的基本特征是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强度大。甘肃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加快推进使能源需求快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必将带来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这就加重了甘肃经济的高碳特征。
2.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
从中国的能源资源条件、开况和供需变化来看,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发展低碳经济,我们在资源上的优势就变成了劣势。2006年,中国煤炭消费排名全球第一,其中生产占当年全球总量的39.1%,消费占当年全球总量的38.6%。甘肃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多种新能源资源,是全国风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近年在国家政策的促进下,甘肃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但必须认识到,甘肃能源生产和消费仍以煤炭为主,煤炭消费占到70%以上,经济的“高碳”特征明显。
3.技术结构水平低下
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动力是先进的科技水平,甘肃省技术结构水平相对落后,技术研发能力和经费有限,劳动力技术水平偏低。甘肃工业企业基础比较薄弱,低碳技术储备不足,关键设备制造能力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慢,导致能源生产和利用水平相对落后,这是开展低碳经济面临的严重制约因素。由于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目前,我国低碳技术主要依靠商业渠道引进,而引进转让势必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和适应阶段。我国在低碳技术开发上尚没有明确发展规划,如果甘肃省内企业主动进行低碳技术研发,不仅面临着巨大的生产成本,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风险。
4.节能减排意识缺乏
节能减排不仅是政府和企业的重要责任,也是每个公民的社会责任。科技部组织专家开展的《全民节能减排潜力量化指标》研究表明,个人生活点滴中的节能减排潜力巨大,如果大家都积极参与,36项日常生活行为的年节能总量约为7700万吨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约2亿吨。随着甘肃经济持续增长,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建筑能耗、物业能耗、污染性消费等问题日益突出。
三、甘肃实现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路径与方法
(一)结合“十二五”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
结合“十二五”规划,坚持把科学发展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要求,大力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为低碳发展提供指导。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平均能耗水平偏高的主要原因,调整产业结构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甘肃省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避免碳密集产业的转移,否则会长期处于产业价值链的底端,导致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进而阻碍低碳经济的发展。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注重提高高技术制造业比重,积极培育节能环保、电子信息、新材料制造等新兴、低能耗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动法律、金融、物流、旅游、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降低GDP的碳排放强度,推进低碳工业化进程。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线,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项目,严格执行新建项目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项目核准程序,建设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和新材料基地,促进再生资源规模化利用和再制造产业发展;积极发展新能源、碳基新材料和氟化工产业,加快现代农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工业发展。构建全国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打造生态宜居和重要物流节点城市,支持一体化创新发展。
(二)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
甘肃能源生产和消费仍以传统能源为主,能源结构的合理调整,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大力发展是发展低碳经济的物质基础。甘肃省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应大力开发利用新型洁净能源,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甘肃省在发展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上处于政策优势地位,其中,酒泉风电基地是我国目前批准建设的第一个千万千瓦级的风能电力基地。同时,甘肃省在核燃料生产供应上具有技术优势,要降低对高碳能源的依赖,提高天然气、核电等优质新型能源的能源消费比重。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等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水平。全面推进节能减排,鼓励企业节约生产和清洁生产,倡导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和谐发展。
(三)加快低碳技术引进与研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经过多年的发展,发达国家已经拥有了较成熟的低碳技术。针对甘肃省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环境污染现状,省内企业要加强与国际组织、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在低碳技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先进理论与经验,力争在关键技术和工艺上实现引进、消化以及技术创新。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针对河西新能源开发与接人电网等相关亟待解决的问题加强研究创新。搭建甘肃省低碳经济信息平台,支持建立低碳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提升科技应用能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突破传统能源的约束。加大研发和投入力度,积极研发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先进核能、碳捕集和封存等先进的低碳技术。同时,要立足自主创新,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低碳能源技术,广泛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引进、消化、吸收先进适用的低碳技术,使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的低碳技术、设备和产品达到、赶超国际先进水平,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四)转变消费观念,推进全民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