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商管理和金融学

工商管理和金融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工商管理和金融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工商管理和金融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教育 复合应用型人才 培养方案 课程体系

作为我国大会计学科中一个新兴专业,财务管理专业依托于传统会计学科,并不断吸收管理学、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发展势头迅猛,成为各校工商管理学科中的一个主流专业。南京审计学院财务管理系在实践中探索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结合社会需求和既有学科优势,将财务管理人才培养建立在具有较强优势会计学、审计学和金融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形成了特色鲜明、支撑扎实、系统完整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一、南京审计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一)以“大审计”学科为支撑平台,培养具有复合性知识结构的财务管理人才 作为国内唯一一所以“审计”命名的高校,经过多年的办学积累,南京审计学院形成了以“审计学”为龙头的经、管、法、文、理、工等学科群谱,而其中会计学、审计学和金融学成为最具特色和实力的学科。由于会计学、金融学与财务管理在学科属性上的邻近关系,使得会计学、金融学成为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最为重要的支撑平台。审计学作为我校的立身之本和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优势学科,为财务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独特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财务管理与审计学的学科属性从大类上说,均属于工商管理学科。从学科内容来看,财务管理学关注组织的价值管理。而现代审计学的范围也从传统的报表合规性审计发展为涵盖工程项目审计、内部审计、绩效审计、环境审计、管理审计等不同领域,这些扩展实际上是对受托责任绩效(财务绩效、投资绩效、环境绩效,但重点和基础还是财务绩效)的关注,与财务管理关注组织的财务绩效是一致的。其区别仅在于两者关注的视角不同,财务管理从组织自身的角度关注绩效,而审计学则从外部第三方的角度关注绩效,并对其进行审计评价。因此,审计学与财务管理从学科理论上可以相互支撑与渗透。在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着力凸显审计特色,充分利用审计学科优势,在专业选修课中加大审计学相关课程的供给,拓展学生的学科视野,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的视角来分析和看待组织财务问题。从审计行业来看,随着财务咨询等非传统审计业务在审计机构业务构成比重的增大,审计人才能力需求也从传统的单一审计能力发展为包含财务知识的复合型能力,使得拥有审计素养的财务管理人才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

(二)依托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财务管理人才 南京审计学院地处我国经济增长最具活力和增长潜力的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为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市场需求。未来10年至20年,长三角地区正处于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将逐步发展成为高增值的制造业、高知识的服务业中心、世界性的金融中心之一,从而产生对财务管理、财务咨询和服务人才的大量需求。财务和会计专业也从传统的以记账、算账和报表审计为主发展到以上述业务为基础的一体化财务决策、咨询和服务,从组织经理人的帐房先生发展为经理人组织价值创造的合作伙伴,因此,其对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也逐步从以单一的财务会计拓展为以财务知识为主体,并具有扎实的信息技术基础和宽厚的人文知识,良好的国际文化素养的复合型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从生源结构上看,财务管理专业的生源70%以上来源于江浙两省,学生对本区域的文化习俗非常熟悉,其就业去向也大部分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同时由于地理优势,我校与区域内的许多企业和政府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为财务管理专业的师生在区域内进行实习和实践锻炼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因此,依托区域经济发展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财务管理人才,是我校财务管理专业办学的重要立足点和人才培养的主要特色之一。

(三)提高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程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工作能力的财务管理人才 随着区域经济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区域内各类组织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工作的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在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中,我校立足于区域经济日益国际化对人才能力需求的要求,不断在教学师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提高国际化程度。2004年开始,在与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合作办学过程中,通过引进重点课程,派出师资进修,植入国际先进教育思想,引进了国际财务管理教育的先进理念、知识架构、内容体系,还直接引入了相关课程,如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英文课程。2006年,通过与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公会(CGA)的合作,引进了CGA的相关课程,将专业教育与执业资格教育有机结合,除了鼓励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直接修读相关课程获取职业资格外,也将其相关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引入到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来,实现国际化和职业化的融合。从近三年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许多学生被国际大型会计事务所、跨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录用,还有一些学生被北美和澳洲重点大学录取为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二、复合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能力结构

(一)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教育部对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教育部的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涵盖了所有普通高校,包括研究型高校和应用型高校,应用型高校包括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主的高职高专和以中高级管理人才培养为主的一般普通高校。从对我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师资条件和生源质量看,教师和学生的理论素养大大高于一般应用型高校,从培养实践看,本专业初次就业和毕业后用人单位的反馈分析来看,我们的毕业生就业单位层次相对较高,毕业后经过2年至3年大多能成为所在单位财务管理的骨干。因此,培养目标不能定位于操作型实务人才,也不能是研究型人才,而应该是具有一定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这样既区别于高职高专学校,也区别于研究型大学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我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来看,其岗位能力需求不能局限于实务操作。我校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中大型工商企业、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占很大比例。我们就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及我校人才培养效果的评价,对2006年至2008年期间接受我校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用人单位,抽样60家开展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院毕业生综合素质较高,专业基础扎实、适应能力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即“上手快、后劲足、实用性强”,从毕业生的职业成长路径看,大部分在毕业后3年至5年内成为单位财务部门的业务骨干和财务部门负责人。从我校财务管理专业的生源质量和办学条件来看,具有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的条件。我们的招生在第一批次,生源质量高于一般211学校。因此,从学生能力潜质和就业能力需求来看,单纯的事务性操作人才不能作为我们的培养目标。我院会计、审计专业基础雄厚,培养经验丰富,社会声誉好,加上两个主要支撑专业管理学和金融学均为我院优势学科,具备培养以“会计”为基础,以“财务”为核心,以“管理”和“金融”为发展的复合型财务人才的资源条件和办学实力。

(二)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特征分析 教育部对财务管理专业的知识和能力定位为,主要学习财务、金融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财务、金融管理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财务、金融问题的基本能力。根据应用型人才对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要求,结合我们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调研,以及办学过程中形成的经验,探索总结出财务管理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特征为:拥用健全的人格、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宽厚的专业基础、综合人文素养和一定的国际视野,具备财务管理的理论知识、业务技能,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知识结构上,除了重视通识课和专业基础课外,应该重视会计、财务、管理与金融知识的复合,以适应动态商业环境下公司财务管理外部环境和内部决策、实施过程日益复杂化的知识需求。在能力结构上,除了具备一般的财务技能,能在财务管理专业内多方位开展工作外,还应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适应相邻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在动态商业环境下分析和解决实际财务问题的能力,在组织变革中引领组织财务发展的创新能力。因此,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能力目标为具有财务意识、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财务专才”,同时对会计学、审计学和金融学具有较强领悟能力和一定基本技能的“财经类通才”。这种“财务专才”+“财经通才”的能力结构使学生毕业后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组织及其不同发展时期对财务管理及其相邻专业岗位的技能需要,具有较强的发展后劲和岗位迁移能力,成为组织财务管理方面的专家和管理层创造价值的重要伙伴。

三、复合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置思路 为了支撑上述“财务专才”+“财经通才”的能力结构,在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专业课、专业选修课的构成比例中,改变以往过分强调专业主干课和专业课的课程供给结构体系,采取两头大、中间小的课程结构体系,加大通识教育课和专业选修课的供给,按照“通、实、精、活”的原则,通识课与其他专业真正打通,培养学生的基本思维能力和科技人文素质,奠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格局。专业基础课强调真正基础扎实,构成对后续专业课的支撑,并在学生职业生涯的中期和后期发挥重要作用。专业主干课和专业课做到少而精,强调探索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专业选修课多而活,重点是强调与复杂动态的理财环境相对应的理论与方法,强调课程的灵活多变,课程更新周期快。

(二)专业主干课和专业课设置 根据专家的意见和对国内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比对分析,选择的专业主干课为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投资学和高级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和高级财务管理为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内容,中级财务会计为会计类课程;会计是财务分析和决策的基础,因此在专业基础课开设了会计学基础后再开设中级财务会计,以加深对会计信息生成和利用的理解;投资学为金融学课程,在财务活动的三个环节,即筹资、投资和分配业务中,投资是中心,投资的需求决定了筹资的规模,投资的预期收益构成了筹资成本的约束条件,而投资的现实收益则成为财务分配的基础,因此将其作为重点内容单独设置为专业主干课。专业课设置为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国际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为会计学课程,是财务决策的信息基础,国际财务管理主要研究组织在国际化经营环境下的财务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为动态商业环境下的战略生成与实施相关的财务管理,按照与职业能力需求相联系的课程设置原则,这些课程都植入了与注册会计师考试和财务分析师考试相关的内容,从而将专业课、专业主干课和职业资格考试的内容联结起来。

(三)专业选修课的设置 在方案论证过程中曾经提出了专业选修课的两种设置思路。第一种思路,以学科属性出发,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按学科模块分会计类、审计类、财务类、财税类、管理类、金融类等多个方向分别设置,即以课程供给为设计导向。其优点是模块同质性高,便于课程组织,即从供给出发设置课程,其缺点是不能与学生就业选择的能力需求直接联系。第二种思路,从社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出发,按学生毕业去向分为三类,一部分继续深造,一部分主要在工商企业从事财务工作,还有一部分主要在金融机构和其他组织从事财务工作。由此,将专业选修课分为财务理论、企业财务、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财务几个方向分别设置,即以社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为设计导向,这种设计模块内部同质性低,模块之间课程存在交叉,课程组织难度较大。最终确定的设置思路为第二种设置方案,实现了专业选修课程的模块化与毕业生主要服务组织的财务管理岗位的能力需求对接。

(四)实践课程设置 根据复合应用型人才能力发展的要求,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特别重视试验和实践课程的设置。将实践与试验教学分为分为验证性试验、应用性试验、探索性试验和创新实践训练。验证性试验和单项应用性试验嵌入到理论教学中,不直接单独设置科目和安排时间,其教学内容和方法在理论课程教学大纲中规定。而综合应用性试验和探索性试验则安排单独的时间,集中实施,同时通过鼓励学生社团通过开展研究性课题、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方式开展探索性试验和创新实践。设立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室,联合学工部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培训,通过就业指导讲座、模拟面试、就业成功经验交流会等多种活动,使学生充分了解就业环节与就业政策,锻炼就业技巧,提高就业能力。

四、复合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证

(一)促进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方式创新 在教学内容确定后,教学方式的创新就成为影响教学成效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培养应用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需要出发,我们对教学方式的改革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首先,加大了实践和试验教学的规模,并改革了具体实施方式。实践与试验教学分为分为验证性试验、应用性试验和探索性试验,我们将验证性试验和单项应用性试验嵌入到理论教学中,不直接单独设置科目和安排时间,而是在课程教学大纲中规定,这样改革以前强调实践将实践和试验教学单独独立成科,与其所依赖的理论课程切割的做法,将理论与实践真正融合,使理论知识与其应用的组织情境和实现方式相融合。而综合应用性试验和探索性试验则安排单独的时间,集中实施,强调在这两类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还鼓励学生社团通过开展研究性课题、竞赛等方式开展探索性试验和实践,如全校性的财务案例分析比赛和财务建模比赛。在日常教学中,强调教学过程是一个多主体参加的立体、互动的过程,从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过程的组织、学生作业与反馈、考核方式确定、考试命题、评分标准等都由课程组集体讨论,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总体要求相适应,加大过程考核的力度,改善考核方式,形成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教学改革的重点是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升财务管理的职业素质。

(二)提高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师资和教学内容的国际化程度 根据区域经济国际化程度日益增大的现实,财务管理专业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也日益国际化。通过引进国际化课程和教材,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条件下工作能力的财务管理人才。一方面,我们在巩固基础外语地位的同时,加大了双语课程的开设;另一方面,我们在原有的课程中嵌入国际化的思维方式和具体内容,使得教授的所有财务管理知识和方法,既具有中国特有的制度和文化背景,又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同时,我们通过与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CGA的合作,在引进国际化课程的同时,通过请进来和送出去等方式,提高了教师的国际化教学水平,在引进相关课程内容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学习了国外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

(三)加强与职业界的联系,将人才培养过程与学生的职业成长过程相衔接 在人才培养方面,除了课程设置要征求与财务管理专业相关的各职业界的意见外,将教学内容主动与各职业团体的资格课程相衔接,将有关职业考试的内容嵌入到相关课程体系中,但这种嵌入职业资格考试内容不是简单的照搬,而是在考虑学科知识、能力形成与职业成长三者相互作用规律的基础上的有机融合。从而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学生的职业成长路径主动对接,同时也避免目前一些院校将基础课程变成考研辅导课、专业课程变成职业资格考试辅导课的弊端。在师资培养上,鼓励青年老师积极参与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的财务实践,在一些重要企业的财务管理岗位挂职锻炼,结合教学科研实际开展一些问题导向的应用型研究,并整理加工作为课程教学的补充内容。改革实务类课程的组织方式,一些实务类课程聘请职业界有经验的人士来授课,或主办各类实践竞赛活动,积极参与职业团体组织的各类比赛,以提升学生对职业环境的认知。

五、结语

尽管从1998年首批开设财务管理专业以来,南京审计学院就不断进行培养方案的改革和创新,也受到学科专家和人才市场的充分肯定。但由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加之我国经济转型期组织理财环境和财务管理工具的不断完善,财务管理方法也日益复杂,复合型财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这项改革涉及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师资培养乃至整个财务管理学科的建设和重构,至今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改革的长期效果还有待于校内外专家和人才市场的动态检验。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这一变革过程的关键阶段和主要内容进行阶段性总结,同时也希望更多的财务教育界和实务界的专家共同关注财务管理专业培养人才模式的变革,从人才的供需两方面共同推进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本文受江苏省2011年高等教育教改重点课题“基于情境认知与职业能力开发的本科会计课程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1JSJG051)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集群经济条件下供应链成本管理研究:组织吸收能力的中介效应”(项目编号:10YJC630354)支持

参考文献:

[1]刘淑莲:《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几个问题》,《会计研究》2005年第12期。

工商管理和金融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业市场定位课程体系

财务管理专业自1998年被教育部列为管理学下的二级学科以来,许多高校尤其是财经类大学,陆续开始招生,目前已经有几届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走向人才市场。经过几年的发展,财务管理专业虽然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各高校在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异。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进而导致教学计划、课程体系设置没有充分体现出财务管理的专业特色。因此,有必要进行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以便更好地满足社会对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

一、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

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归根到底取决于人才市场的需求。如果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被人才市场接受,那么这个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就存在问题了。写作硕士论文那么,财务管理专业应该培养什么样的财务管理人才呢?在2000年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财务管理专业的指导性教学方案中提出,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具备财务管理及相关的管理、经济、法律、会计与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工商管理高级专门人才。

笔者认为,上述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过于抽象。结合目前人才市场对财经类大学生的需求,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可以定位为成为未来的工商企业的财务总监(CFO)、证券公司的财务分析师(CFA)以及金融部门的财务策划师(CFP),其中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CFO为主要目标。

财务总监、财务分析师与财务策划师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呢?虽然这三种职业服务于不同的单位和行业,但是都要求掌握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会计以及资本市场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悉国际财务管理惯例。也就是说,虽然这三种职业的实务工作有很大不同,但是知识结构却是基本相同的。以CFO的知识体系与业务技能来说,一位合格的CFO要有四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资本运作(投融资)、内部控制、纳税筹划与财务分析。这些知识和技能也是CFA与CFP所必备的。这四个方面的知识要分别与相关的课程一一对应,而技能则主要通过案例教学与开展财务管理竞赛等手段来培养。有了清晰的人才市场定位,在制定或修改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计划、选用教材等具体教学工作中,就可以有的放矢。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计划要根据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人才市场定位来安排专业课程体系,具体来说,应当根据CFO、CFA和CFP需要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来制定教学计划和安排专业课程体系。

二、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现状与课程体系建设

自从1999年高校开设财务管理专业以来,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做法。财经类大学往往将财务管理专业设置在会计学院下面,这样财务管理专业就被打上会计学的烙印,课程设置以会计学系列课程为主,再加上高级财务管理等课程。综合类大学和理工类大学往往将财务管理专业设置在管理学院(或商学院)下面,与会计学专业并列,比如复旦大学设置财务金融系,招收财务管理专业学生。

培养模式和思路的不同具体体现在专业基础课与专业主干课的设置上。笔者通过对上海财经大学和复旦大学的对比来研究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上海财经大学的专业必修课包括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公司财务(上、下)、审计学、电算化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复旦大学财务金融系的专业必修课包括管理学导论、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运营管理、财务分析、财务会计、金融市场、金融计量分析、投资学、国际财务管理、创业投资。从这两所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来看,上海财经大学是在会计学的基础上培养财务管理人才,而复旦大学是在企业管理的基础上培养财务管理人才。笔者吸收这两所大学设置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经验,结合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人才市场定位,提出财经类大学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建议(详见下页表)。

在表中,笔者将必修课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两类:专业基础课是所有一级管理类学科专业的学生都必修的,课程安排在大一和大二学年;专业主干课安排在大三和大四学年的上半年。写作医学论文将选修课也分为两类:一类是类别选修课,是专业主干课的延伸或补充,为达到限选的目的,给出不多的可选项供学生选修;另一类是专业选修课,有较多的可选项,供不同兴趣的学生选修。

三、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不同的院校甚至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思路,存在较大争议。主要争议有:如何在教学计划中明确区分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的区别,体现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财务管理课程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划分以及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国际视野;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否应该专门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

1.如何体现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财务包括公司理财或者财务管理、投资学、金融市场学三个部分。财务管理专业侧重于公司理财,金融专业侧重于投资学和金融市场学。对于财经类大学来说,由于财务管理专业往往设置在会计学院下面,因此要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CFO为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在市场定位明确之后,还要设置比较灵活的教学计划,为不同兴趣的学生提供一份可选菜单。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主要围绕培养未来的CFO而设置,但是考虑到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相近,可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设置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的部分主干课程,比如中级和高级财务会计、投资学等课程,为一部分喜欢会计学或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份可选菜单。总之,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一方面体现在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上,另一方面体现在教学计划和专业课程设置上。

2.财务管理课程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划分。不少院校借鉴会计学专业的主干课程设置经验,开设财务管理原理、中级财务管理和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目的是使学生的学习能够循序渐进。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财务管理原理课程与中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划分很难泾渭分明,存在很多重复的部分。因此,笔者建议将财务管理原理和中级财务管理合并在一起,开设财务管理课程。另外,还要对财务管理课程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的内容进行划分。对这一问题的处理,可以将教学内容和教材使用结合起来考虑,首先制定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大纲,可以考虑以注册会计师考试用书财务成本管理课程中的财务管理内容为基础作为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

关于财务管理课程的教材使用,建议采用国际经典财务管理教材的译本。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又克服了学生的语言障碍,便于学生更多、更有效率地学习财务管理知识。国内翻译比较好的国际经典财务管理教材主要有两本:一本是吴世农、沈艺峰等人翻译的《公司理财》(StephenA.Ross等著);另一本是方曙红、范龙振等人翻译的《公司财务原理》(RichardA.Brealey等著)。由于这两本教材内容充实,足够一学年使用,所以可将其中与国内财务管理教材内容大致相同的部分,作为财务管理课程内容讲授,剩下的内容作为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讲授。在这两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一方面,鼓励英语基础好的同学对照英文原版教材学习(机械工业出版社同时出版了这两本书的英文版本),培养学生直接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提高专业英文水平;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可有意识地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一些财务案例进行分析,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如何培养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很重要。但是由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时间比较短,缺少历史经验积累,教学实践环节比较薄弱,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点力不从心。写作留学生论文再者,不同的财务主体,其财务活动有很大不同,强调在学校里培养出较强的实践能力也不太现实。因此,在教学中还是着重利用案例教学以及财务管理知识竞赛等手段,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结构性思维习惯。

4.是否需要单独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针对现代大学教育中存在的“重术轻道”问题,财务管理专业教育毫无疑问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为减少社会贪污舞弊、提高社会诚信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有教师建议开设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这门课程。

笔者认为,职业道德教育应当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教师的言传身教至关重要。首先,任课教师兢兢业业的教学态度,让学生耳目一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都可对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准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其次,在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这门课程中,可以对一些财务舞弊案例进行分析,加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基于以上考虑和安排,笔者认为没有必要专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

主要参考文献

①刘淑莲.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几个问题,会计研究,2005;12

②向德伟.关于财务管理专业学科体系和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会计研究,2003;3

工商管理和金融学范文第3篇

(一)金融业“脱媒”趋势对传统教学产生重大影响

一直以来,我国的银行业占据着货币信用活动的中心,形成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结构。伴随着全球金融业的“脱媒”趋势,我国金融“脱媒”这几年发展较快,银行作为金融活动核心的地位已大大动摇,以直接融资为特征的证券市场融资行为比例迅速上升,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迅速,并不断向传统银行业务渗透。未来我国会通过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来提高直接融资的比例。同时,在外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银行将更多的开展表外业务,传统银行色彩逐渐淡化。这不仅给银行业带来了深远影响,也对金融学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以直接融资模式为主的资本市场的发展,要求对资产评估、风险管理、公司融资有较好的掌握。未来如何加强对银行学、信托学、基金学、投资银行学等内容的介绍,从金融机构的实际需要出发来传授资本市场、投资、公司融资、金融机构经营管理等方面相关知识,是金融教学面临的大的难题。

(二)金融市场迅速发展对金融学科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金融业不再局限于单纯为社会提供货币和信用,而是为社会提供全方面的金融产品,业务涵盖了货币、信用、票据、证券、保险、信息咨询、家庭理财等多个领域,金融业务逐渐多样化,金融机构逐渐多元化。金融实践的丰富对金融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伴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更加扩大,涉及的社会经济关系更为复杂。在实践中,众多的金融关系和业务活动都存在密切联系,在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方面有许多交叉和重叠。此外,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使对“微观金融”的全面介绍势在必行:如涉及公司投融资决策和资本结构优化的公司金融;研究如何将有限的财务分配到各种金融资产上以最大化自己收益的投资学;研究跨期资源配置效率的金融经济学等。目前,关于宏观金融类课程安排已基本规范,但微观金融课程教学中的主干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系统等面还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

(三)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对金融人才培养提出的挑战

虽然经历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但全球金融创新的步伐不会停止,而中国的金融创新还刚刚开始。伴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新的金融产品、交易手段、交易策略层出不穷,金融创新工具不断涌现。创新工具交易与定价、资产组合和营销活动等已突破了传统以信贷、融资、货币为主要特征的金融活动范畴。资产证券化、互换期权期货等衍生产品的发展、债券的发行,这些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对金融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比如怎样加强金融学与数学的结合,使学生能掌握数理化、模型化的金融工具;怎样提高人员业务操作能力,能利用创新金融工具降低个体所面临的经济风险等,都是金融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四)金融活动的全球化对金融学高等教育提出的挑战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金融活动也日趋国际化。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国外的金融机构与经营业务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金融机构业务也在不断的融入到世界市场中。随着我国金融业国际化进程的深化,我国的金融机构在不断走出去,汇率的国际化进程也在加快。金融业的高度开放性和国际化特征要求教育也要注重国际间的交流。我们培养的金融人才,不能仅停留在与国际接轨的层面,更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具有竞争力。适应未来全球金融业竞争需要的人才必须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围绕着这样的培养目标,传统的金融教育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必须进行相应的变革。

二、我国金融教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等方面都与学科前沿和实践方面存在很大差距,使得培养的金融专业人才无法适应金融业的快速发展的需要,制约了我国金融业竞争力水平的提高。

(一)学科专业定位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单一

专业定位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方向。国外金融学科的发展有两种模式:一是特别关注金融理论和宏观问题的“经济学院模式”,另一种是关注金融领域的实践问题的“商学院模式”。我国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结合实际情况有所侧重,但总体说来,我国高校金融学专业在学科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模式单一。从专业定位来说,不同类型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应是有差异的,但目前各类型高校金融学专业的学科定位都趋于雷同,专业定位不清晰,影响了后续的专业设置、课程设计、教改实践等各个环节。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各学校都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广阔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的金融人才”,没有体现出层次区别。事实上,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深化和金融机构的多元化,既需要从事金融管理和研究的高级人才,也需要大量的实际业务操作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各类型学校需根据自身的专业定位来修订人才培养目标,以适应市场需要。

(二)课程体系设计偏向宏观,内容重叠

目前,我国金融学专业的课程主要以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等宏观金融为主,这固然有利于学生全面把握宏观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律,但微观金融理论的不足使得学生对一些金融现象的理解不够深刻和具体。此外,在课程设计上也主要是与银行业相关的一些课程,如货币银行学与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等,且很多的传统专业课程的内容尽管有更新,但与现实仍有一定的差距,教学内容重叠较多,一些课程如证券投资学、金融市场学、投资学、期货理论与期权等内容交叉和重复过多,部分前沿领域如金融工程、行为金融等内容介绍过少。因此,真正从理论体系上全面更新金融学教学内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

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一直比较注重教师的课堂讲授,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学生基本处于被动接受地位,这种“填鸭式”的教育模式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学效果严重依赖于教师的知识结构、社会经验和语言表达能力,课堂信息量通常很有限。目前国外金融学教学普遍采用的案例教学法、项目课题研究教学法等在我国高校运用并不广泛,即使一些学校采用了,也流于形式。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长期以灌输式为主的教学方式,削弱了学生的独立创造性,很多案例讨论课遭遇冷场,最后不了了之;二是扩招背景下教育经费的不足,使得很多高校的软硬件设施建设落后,导致教育手段单一、教学方法陈旧。

(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教师队伍是培养合格金融人才的关键,高质量的教学方案以及多样化的专业课程设置背后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作保障。金融学是一门和实践紧密联系的学科,对教师素质要求尤其高:教师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需具备一定的实务操作能力。但目前绝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企业或金融部门从业经历,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普遍不足。这主要原于:一方面,高校现有的人事制度和用人机制较为机械,很难吸引到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到学校来;另一方面,对教师的考核机制重科研而不重教学,教师在繁重的科研压力下,很难有时间去参加社会实践。

三、金融学教学改革设想

金融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程教学要能适应实践创新发展的需要。因此需从根本上转变我国的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科建设、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水平,以适应我国金融现代化的需要。

(一)明确学科专业定位,调整培养目标

在我国经济国际化、市场化的发展背景下,各类型学校应根据金融领域发展动态,结合自身的学校定位,明确学科专业定位。重点大学以培养高层次金融人才为目标,地方院校则应根据地方经济特色和自身优势,在专业建设定位要有自己的特色。同时要明确各层次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金融学本科教育是传授和学习金融及其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培养从事金融理论和金融实务工作的金融人才的全过程。对于本科生,在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对于研究生,应扩展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上,应强化科研能力,要求深入系统的掌握专业知识,把握前沿动态,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金融人才。

(二)优化课程体系的设计

合理的课程设置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在课程设计上,为适应金融发展的微观化趋势,在兼顾宏观金融和微观基础上,特别需要补充微观金融中的实用性课程,增加包括公司金融、资产定价、金融组织学等方面的内容。同时需对微观金融类课程进行整合,可将其整合为投资、银行、保险三类,明确各门课程的定位与目标,通过修编教学大纲、课程简介等途径,明确各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实现课程之间的衔接,强化微观类课程的整合。此外,还应在金融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上增加有关“国际化”方面的课程,内容涵盖包括基本的国际金融理论和业务知识、国际规则方面的知识以及国际交流方面的知识”。在具体课程上,需区别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对于集中性的专业必修课,应涵盖必要的知识点,保证每一位学生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各校根据客观实践的需要和本校在金融学科研以及教学上的特长,开设有特色的专业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应充分体现出灵活、丰富的特点,既可紧密联系实际,也可紧扣前沿理论,还可体现国际化色彩,为学生发展自己兴趣爱好提供空间。

(三)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应紧跟学科前沿和实践动态,注重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关注金融领域的新变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和思考能力。可以将热点问题以“实际问题分析”的形式介绍给学生,并通过课堂提问、讨论和写论文的形式予以督促检查。在课堂教学上,应采用讲授、讨论、专题讲座等各种方式相结合的组合式教学。鼓励学生成立学习小组,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案例教学,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此外应根据金融学科专业的特点和条件,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制定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保证教学时间。加强对教学实验室的建设,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可通过软件模拟真实的金融交易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四)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与水平

工商管理和金融学范文第4篇

内容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后,公司金融理论的发展就陷入了困境,传统金融理论不能解释金融市场频频发生的“异象”。在对理性经济人假说和有效市场假说修正的基础上,行为金融理论悄然兴起。它以心理学对人们决策行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在解释金融市场的实际运行机制方面取得了极大的进展,从而使金融理论的研究进入了新的领域。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 理性经济人 有效市场前景理论

研究背景

现代经济学以其严密的逻辑和数学推理建立起庞大的理论大厦而被称为社会科学的“皇冠”。随着全球经济金融化的进展,金融理论在现代经济理论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在短短五十年内,公司金融理论充分吸收和借鉴现代经济学发展,产生了诸多研究成果。在经济学这顶皇冠外,金融学已放射出耀眼的光芒,萨缪尔森甚至将金融学喻为 “社会科学的珠冠”。 Zvi Bodie和Robert C.Merton将金融学定义为“研究如何在不确定的条件下对稀缺资源进行跨时的分配。”现代金融学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初,在Von Neumann和Morgenstern提出预期效用函数理论之后,Arrow和Debreu将其吸收进瓦尔拉斯均衡的框架中,成为处理不确定性决策问题的分析范式,这些经济学理论都对现代金融学的发展做出基础性重要贡献。

沿着经济学提供的理论基石,公司金融学研究硕果累累,Markowitz的投资组合理论,Modigliani-Miller的MM理论,Sharpe等人的资本资产定价理论(CAPM),Fama的有效市场理论,Black-Scholes-Merton的期权定价理论(OPT)和Ross的套利定价理论(APT)等。这些理论都承袭了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所用的分析框架为一般均衡理论或无套利定价理论。这些理论较好地解释了金融市场的运行机理和金融资产的定价机制,成为现代金融学的理论基础。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金融市场上日历效应、IPO溢价、封闭式基金之迷等异象不断出现,传统金融理论对此已经无法解释。也正是这些未解之谜推动了金融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修正传统理论的假设,行为金融理论悄然兴起,它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依据,从投资者的实际决策心理出发,重新审视主宰金融市场的人的因素对市场的影响,揭示了投资者心理因素在决策行为以及市场定价中的作用和地位,从而使得金融学研究更接近实际。

传统金融理论的困境

在传统金融理论的发展过程中,理性经济人假说和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MarketHypothesis,EMH)始终是这一理论体系的根基。金融理论研究的是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主流方法是理性经济人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zi为不确定的状态ω赋予一个概率分布,并追求期望效用最大化。理性经济人以期望效用最大化确定自己的证券组合。各类证券供求相等所决定的价格就是证券的市场均衡价格。由于交易者作决策时利用了所掌握的信息,证券的均衡价格就会反映交易者持有的信息。那么,反过来说,交易者在什么情景下能正确地从价格中推测出“足够”的信息以利于自己的决策呢?这就引出了理性预期均衡。交易者携带不同的信念和信息进入市场,达到理性预期均衡时,他们利用均衡价格反映的信息追求期望效用最大化得到的决策就视同他们拥有全部私人信息时一样;如果没有新的信息进入,交易者就没有重新交易的意愿,均衡处于稳定状态且可以达到资产的帕累托最优配置。

现代金融学关注的是金融资产的定价和配置问题,而金融资产配置的信息有效性,是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有效市场假说被认为是传统主流金融理论的核心之一,它充分的反映了传统金融的研究脉络。Eugene Fama(1970)对有效市场的经典定义是:有效市场是指证券价格总是可以充分体现可获信息变化所带来影响的市场。具体来说,EMH包含以下三层基本含义:投资者是理性的,他们能合理评价证券价值,此时市场是有效的;假如某些投资者并非理性,但他们的非理是随机的,从而彼此的行为相互抵消,此时市场依然有效;假如非理性投资者的非理并非随机,但由于市场中理性套利者的存在,会消除市场的异常波动,此时市场依然有效。

有效市场理论诞生后,曾在较长时间内经受住了理论和市场的考验。然而随着金融市场各种异象频繁出现,对有效市场的各种质疑不断涌来。20世纪90年代以后,行为金融学通过实验手段,从人类决策行为的非理性角度出发,对市场有效性假说提出了质疑。

(一)有限理性个体

根据EMH的观点,人是完全理性的,投资者是风险厌恶的,他们总会根据期望效用最大化和贝叶斯法则进行决策。然而事实并非如此,Kahneman和Tversky(1973)的研究指出,投资者在决策时,并不遵循期望效用最大化原则,他们并不看重决策最终获得财富的绝对水平,而更加在意以某参照点为标准的相对财富的变化状况;Kahneman和Tversky(1979)进一步研究表明,投资者并不是风险厌恶者,而是损失厌恶者。Van Raaij(1981)提出的“经济心理学”更表明,首先,经济环境反应出一般经济状况的改变,但由于个人因素的差异,不同的人对经济情况会有不同的认知与感受,加上个人主观的价值判断,进而通过行为表现而与经济环境产生复杂的互动关系。换言之,不同的个体对市场或经济状况会有相同或不同的“认知”(Perception),进而转化为行为和彼此间的相互作用,最后再反馈到市场和经济中。传统金融理论将人视之为理性,认为价格变动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基本面的变化(盈利水平、宏观经济环境等等),而忽视了个人和群体决策的作用。行为金融学则大大提升了“人”的地位,修正了传统金融理论理性人假设的基础。

(二)非理性投资者的行为并非随机交易而是群体行为

EMH在理性人假设之后,进一步放松假设:即使存在非理性投资者,但他们之间的交易是随机进行的,所以彼此的非理会相互抵消掉。但在社会心理学表面,在一个群体中,人们容易受到群体情感的感染,倾向于放弃自己的偏好与习惯,忽略自身可获得的信息而采取与群体行为相近的行为。认知的系统偏差会导致人们的认知受到整个系统因素的影响,也受到自身所在群体的因素的影响。信息串流使人们在决策时都会参考其他人的选择,当该选择是传统的、流行的或权威的时候,人们更容易忽略自己已有的或可获得的信息而遵循该选择。试验证实人们在相互交流时,交流最多的是共同知识,私有信息得不到交换。Shiller(1999)指出由于人们注意力的限制,只能关注那些热点信息,并形成相似的信念,而人们的交流以及媒体的宣传使得这些信念得到进一步加强。羊群效应,即从众行为,也是人类社会中的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处于群体中的人们彼此模仿,相互传染,通过相互间的循环反应和刺激,情绪逐渐高涨人们逐渐失去理性。在金融市场中,通常会导致热点的频繁出现,严重的时候将出现市场泡沫和金融危机。这些研究可有力地证明了非理性投资者的行为并非是随机交易而是一种群体行为。

(三)套利者不能保证市场有效

EMH最后一道防线认为即使投资者的行为并非随机,但由于市场上套利者的存在,也会将市场拉回到有效的基本面上,非理性投资者最终会因为财产消失殆尽而自动离开市场。市场依然将是有效的。现实中的套利不仅充满风险,而且作用有限。首先,套利的核心是无风险,套利能否发挥其功效,关键看能否找到合适的替代品。为了回避风险,套利者在卖出或卖空价格高估证券的同时,必须能买到同质或近似的并且价格未被高估的替代证券。但大多数情况下,证券并没有明显合适的替代品。其次,即使能找到合适的替代品,但由于证券的未来价格具有不可预知性,再加上市场上噪音交易者的存在,套利者依然面临着重大风险。因此,套利者的存在并不能保证市场的有效。

至此,传统金融理论的理论基础被击穿,以心理学研究成果为基础的“行为金融学”逐渐成为金融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行为金融理论的兴起及研究体系

(一)行为金融学的产生和发展

1979年,Kahneman和Tversky里程碑式的文章《前景理论:风险状态下的决策分析》发表,在更加现实的假设基础之上,正式提出了经典的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前景理论对投资者的决策框架进行了修正,提出在不确定条件下投资者的决策动机会受到自身和外界各种变量的影响,在决策的编辑阶段往往会依据个人决策偏好而对各种备择方案进行编码,在决策评价阶段,相对于参考点,投资者对收益和风险的预期决定了最终决策方案的制定。Kahneman和Tversky在建立了不确定条件下的投资者决策框架之后,提出一个理论模型来诠释投资者的决策行为。此模型分别用两个函数来描述投资者的决策:一是价值函数(value function)v(x);二是决策权重函数(decision weighting function)π(p)。其中,价值函数取代了预期效用理论中的效用函数,决策权重函数则将预期效用理论中的概率转换成决策权重,则投资者的决策方案(假定期望值为psi的方案被选择)的选择模型为:

,其中(j=1,2,…,m ;j∈J)(1)

ps0= Maxpi s其中(i=1,2,…,n;i∈I) (2)

pij>0且,pij为备择方案,i为可能发生的各种概率,j为某个概率的编号。在各种备择方案中,具有最大期望值ps0的决策方案将被投资者所选择。

前景理论通过一个完全按照心理试验结果构造出来的函数来刻画偏好,创造性地建立了一种非期望效用的决策目标。该理论对传统的风险决策理论进行了修正,指出在不确定条件下,许多判断和决策都会系统性地偏离传统金融理论的最优决策过程,从而严重冲击和动摇了传统财务理论所信奉的期望效用理论。1982年,Kahneman和Tversky与Slovic合作发表了《不确定下的判断:启发式与偏差》一文,研究了人类行为与投资决策经典经济模型的基本假设相冲突的三个方面,即风险态度、心理账户和过度自信,并将观察到的现象称之为“认知偏差”。这两篇文章的发表标志着行为金融理论的正式创立,为行为金融理论的兴起和成长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行为金融理论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实践中金融市场异象频发,理论上前景理论得到进一步完善,实验心理学完成了影响巨大的认知革命,这些都促进了行为金融学的深化发展。Debondt和Thaler(1985) 发表了《股票市场过度反应了吗?》一文,着力对“过度反应”进行深入的研究,系统地提出了“过度反应”假说,并利用50多年的市场数据对此假设进行实证检验。文章认为所谓的“过度反应”是和贝叶斯规则中的“恰当反应”相对而言的。在贝叶斯规则中,投资者是完全理性的,因此他们对信息的理解是一致的、无偏的,对信息会产生适当的修正。“过度反应”无疑打破了这一观点,投资者实际的投资行为存在着非理性的一面,对信息反应情绪化,会产生反应过度,造成估价过低或过高,并得出了美国股市存在反应过度的实证结论。基于“过度反应”假设,Debondt和Thaler(1987)对“价格长期反转现象”进行了解释:投资者在前期的交易中反应过度,导致价格偏离太远,后期进行自我纠正,因而出现了前期“亏损”组合在后期有更好的收益率表现的现象。Shefrin和Statman(1985)发表《过早出售赢利股而过久持有损失股的处置效应:理论和证据》一文,解释了投资者对赢利股票过早抛出、对损失股票继续持有的异常现象――处置效应,并验证了美国股市的投资者存在处置效应。这两篇论文表明行为金融理论已经开始解释金融市场异象,进入理论指导实践的阶段。这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行为金融理论的魅力所在,从而吸引了一大批优秀学者的介入研究,掀开了行为金融理论研究的热潮。

20世纪90年代以后,行为金融理论迎来了它的繁荣阶段。Shiller(1981,1990)主要研究了股票价格的异常波动、股票市场中的羊群行为、投资价格与流行心态的关系等;thaler(1987,1999)主要研究了股票回报率的时间序列以及投资者的心理账户问题;Debondt (1993)发现个体投资者的情绪与股市总体表现呈显著的相关关系;Shefrin和Statman(1994)提出了BAPM模型;Barberis,Shleifer和Vishny(1998)提出了BSV模型;Shefrin和Statman(2000)提出了BPT模型;Jegadeesh和Titman(2001)发现美国股票市场存在显著的中期动量效应。特别是Shleifer教授2000年出版了《并非有效的市场:行为金融学导论》一书,书中用了一章的篇幅探讨了行为金融领域有待继续探讨的问题,并就四个方面提出了20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为行为金融理论的继续深入研究指明了方向。

(二)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体系

到目前为止,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体系仍有争论。但有一点非常明确的是,学者们对行为金融学应该由“基于个人认知和决策相关的心理学研究的投资者心态与行为分析”和“有限套利及市场非有效性”这两个理论基础构成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其中“有限套利和市场非有效性”主要探讨现实证券市场中套利行为的作用不可能充分实现,它解释了为什么价格对信息会存在着不适当的反应;而“投资者心态和行为分析”则要研究现实世界中投资者在买卖证券时是如何形成投资理念和对证券进行判断的。Shleifer(2003)认为,“这两者缺一不可,如果套利是充分的,那么套利者可以及时调整无信息变化下的需求变动,而且价格也会及时做出准确的反应。这样的话,即使许多投资者是非理性的,市场仍然有效。另一方面,如果投资者都完全理性,就没有力量来扰乱最初的有效市场,价格也就不会偏离有效价值水平。”有鉴于此,李心丹(2005)认为,与传统金融学相对应,行为金融学研究主题包括三个层次:投资者的个体行为;投资者的群体行为;有限套利和非有效市场 ,其中前两个层次归纳起来就是“投资者心理和行为分析”。第一个层次就是投资者个体行为,它侧重于分析投资者个体行为,以及这种普遍性的个体行为偏差对市场可能产生的中长期影响;另一个层次就是投资者群体行为,它主要是指因投资者之间行为的相互影响而导致的市场整体表现出的行为方式偏差。第三层次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市场异象的挖掘和其深层次原因的分析。一系列理论文章表明在理易者和非理易者相互影响的经济体中,非理性对价格的影响是实质性的和长期的。现实中存在着许多原因导致传统金融理论中有效市场赖以生存的“套利”难以发挥作用,从而导致股市对信息的反应存在着系统性的偏离。

关于行为金融理论发展的几点思考

行为金融学的发展还不成熟。行为金融理论对传统财务理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从人的角度来解释市场行为和现象,充分考虑了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因素和情绪在决策中的作用,打破了“理性人的神话”,为人们理解资本市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人性化的视角。同时较为系统地对EMH和传统财务理论提出挑战并能够有效的解释了市场异象。但不可否认的是,行为金融学距离一个成熟的学派尚有相当的距离。迄今为止还没能整合成一个系统的理论,较为分散。在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方法与结合传统金融方法的道路上,也还没有太多的标志性的案例。其提出的理论框架也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实证数据的支持。由于该理论所引用的主要是实验心理学的若干理论,而实验室与现实生活有较大差别这也是该理论的一个弱点。

行为金融理论并非是传统金融理论的取而代之。行为金融学并不试图完全以往的理论,它只是在开拓金融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是对传统金融理论的进一步延伸与拓展,是对传统金融理论的有益补充,以求完善和修正金融理论,使其更加可信、有效。行为金融学把“人”重新放入研究的视野,把实验的方法带入了金融学,并且对整个经济学的最基本假设进行了一种革命式的检讨和前提性的反思,使人们的眼界豁然开朗。行为金融学并非是对传统金融学的取而代之,金融理论接下来要研究的问题是如何将传统金融理论与行为理论更好的融合,最终构建起完整有效的现代金融理论框架。

从传统金融理论到行为金融理论,是从研究金融市场“应该”怎样运行到研究金融市场“实际”是怎样运行的发展。传统金融理论从理性经济人假设出发,在解释金融市场“应该”怎样运行的“规范研究”方面,取得了相当辉煌的成就。但是,现实中人们的实际决策行为与假设中的“理性经济人”又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传统金融理论在解释金融市场的“实际”运行方面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行为金融学以心理学对人们决策行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在解释金融市场的实际运行机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可以说,行为金融学的发展是解释金融市场实际运行机制的一个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Kahneman, Daniel, and Amos Tversky(1979)"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 Econometrica 47

2.Shefrin, H•(2000)•Beyond Greed and Fear,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3.Tversky, A•, and D•Kahneman (1974)•"Judgment under uncertainty: Heuristics and Biases,"Science 185

4.李心丹.行为金融理论:研究体系及展望.金融研究,2005(1)

5.李心丹,王冀宁,傅浩.中国个体证券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2(11)

6.张圣平,熊德华等.现代经典金融学的困境与行为金融学的崛起.金融研究,2003(4)

7.张多蕾,孟华婷.行为财务理论发展历程评述.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7(4)

8.李心合.对公司财务学理论及方法论局限性的认识与批判.会计研究,2004(10)

9.威廉•L•麦金森.公司财务理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10.李心合.财务管理学的困境与出路.会计研究,2006(7)

11.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经济研究,2005(2)

12.安德瑞•史莱佛著,赵英军译.并非有效的市场:行为金融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杜,2003

13.李心丹.行为金融学.上海三联书店,2004

作者简介:

工商管理和金融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经管专业 问卷调查 独立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9-0077-02

统计学课程是高等院校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以下简称经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已逐步为人们所认识,例如,计量经济学现在已成为经济学科的核心课程,而计量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是来源于统计学的基本原理;而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世界著名学府经济系、金融系或商学院相关领域的著名专家在《金融中的统计方法》一书中揭示了金融研究中若干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学科分支在统计学、数学及金融学的交叉与融合。在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建设与办学特色相适应的师资队伍是重要的一环,教师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主要力量,统计学在经管专业课程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因此,经管专业教师(本文中指非统计专业的经管专业教师,以下同)对统计课程的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理论探索

现代统计学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作为经济学和管理学的重要基础,统计学已成为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经管专业的统计学是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要求学生学会运用统计方法认识和解决社会经济问题。传统的统计教学,侧重于统计理论知识讲授,注重理论推导,缺乏适当的应用背景,使学生难以理解统计学的意义及其作用,遇到实际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大部分经管专业的学生对学习统计学的价值缺乏认识,未能深刻了解统计的用途、作用,认为自己和统计的距离比较遥远;普遍认为统计学的学习难度大,看到数字和公式就头疼,对统计学有着本能的排斥,缺乏学习信心;与经管的其他专业课程相比,在统计学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和趣味性要欠缺一些,而更强调的是逻辑性、推理性和严肃性,学习过程较枯燥乏味,所以导致许多同学对于统计学的学习容易产生心理暗示,对统计学学习缺乏兴趣,产生一些消极的学习心态。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分的要求不得不硬着头皮学习,被动学习的成分较大。

大统计学是一门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论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统计学广泛应用于各学科中,在商业以及工业中,统计被用来了解与测量系统变异性,程序控制,对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在第一产业方面,可运用统计计算出各种农产品的需求情况及价格分布,从而指导生产;在生产行业中,统计学可以运用在产品开发、营销、财务管理等方面,从而提高企业的营运能力;在服务行业中,例如在金融行业中,运用统计技术将各种交易资料加以分类、整理,从而得到如客户贡献度、客户偏好、存款变动趋势、产品分析、行业发展等数据,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等等。这就要求统计学教师不仅要钻研本专业领域的知识,而且还应多涉猎一些经管专业的知识,了解有关专业的课程体系及知识体系,并且有意识地将统计方法的讲授和具体专业领域的内容相结合,注重统计方法在有关领域的应用,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统计学的应用价值。由于统计学课程在经管专业课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经管专业课程存在很多交叉部分,这就要求经管专业教师对统计学课程的内容有详细的了解,才能对本专业课程中的知识点予以正确应用。但我院目前的经管专业教师对统计课程的了解到底怎样,笔者就此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

二、实证分析

为了了解我院经管专业教师对统计课程的了解程度和重视程度,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和国际工商管理系中,对全体专业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30份,从结果中可以得到经管专业的专业教师对统计学的基本了解情况。下面列举了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及结果进行分析:

1.对于经管专业学科是否需要开设统计学课程及何时开设?

经管专业的教师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较为一致,专业教师的选择见图1,73%的专业教师选择在大学二年级开设较为合适,没有教师认为在大学四年级开设,由此可见,在大部分经管教师眼中,统计学还是一门专业基础课。

2.在各专业课程中统计学的重要性?

图2

从图2中可以看出,经管专业教师从事的专业课教学可以分为经济类、金融类、管理类教学,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将管理类中的会计专业教师单独分析。从中可以得到以下信息:无论哪个专业方向的教师,普遍认为统计学在各专业课中的重要性一般,而学院的师资大部分是硕士研究生学历,管理类(不含会计)专业教师更是认为统计学在其专业课的重要性比例高达89%。而会计专业教师对统计学的重视程度略有提高,但仍然低于经济类和金融类的教师对统计学的重视程度。实际上,无论是在经济学、金融学,还是在管理类的市场营销、会计等专业课中,都可以见到统计学的身影。

3.各专业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发现所教授课程中有知识点和统计学相重复?

从图3中可以看出,各专业教师中只有27%的教师认为统计学和其所教授课程中有知识点和统计学相重复,而有73%的专业教师认为统计学在其所教授课程中几乎用不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问卷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一个开放性问题,由各位专业教师写出统计学的基本内容,在这个问题的整理过程中,发现只有一个老师能够写出统计学的基本内容,而大部分专业教师只简单认为统计学就是计算平均数等类似的描述统计。正是因为专业教师对统计学课程的不了解,造成了很多专业课和统计学相同知识点的重复讲解,即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也使学生反感。

三、结 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经管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的教学中,由于各经管专业课程与统计学课程的交叉作用,其他专业教师应该对统计学课程有所了解,和统计学教师进行有效沟通,对所教授课程进行整合,明确统计学各知识点在课程中的讲授情况。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办学模式,能否在激烈的高校竞争中站稳脚跟,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独立学院复合型人才培养已受到高等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多的关注。独立学院最大的生命力就是逐年满足国家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要适应社会、满足市场需求,则要使独立学院在众多的高校教育中办出特色,多学科交叉正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复合型人才是多元型的人才,重应用、动手能力强,同时在科学文化方面又有一定的基础和造诣,并具有一定的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随着多学科交叉渗透的不断深入,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改革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中心工作。希望本文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更多的教师能重视各专业学科之间的联系,学科间的不同课程相互补充,实现交叉讲授和专业优势互补。新时代的教师应该具备崇高的师德、现代教育观念、优秀的教学能力、健康的心理素质、终身学习观念、创新精神这六种必备的基本素质,才能为祖国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代英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白日荣、苏永明.非统计专业统计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统计教育,2007(12)

2杨绪忠.财经类非统计学专业的统计学课程教学探讨[J].统计与决策,2002(5)

3贺 铿.关于统计学的性质与发展问题[J].中国统计,2001(9)

4亚 非、朱远程.经济管理专业“应用统计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统计教育,2005(8)

5刘淑茹.提高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J].统计教育,2006(6)

6 章文杰.我国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分析与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

7 来茂德.独立学院: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探索――以浙江大学的两个独立学院为案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工商管理和金融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 诺兰模型; 大商科; 资源共享; 系统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23. 067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23- 0112- 02

1 建设大商科平台复习资源共享系统的意义

1.1 大商科平台的内涵

本文研究的大商科平台是淮海工学院商学院在2012年提出的一个教学创新构想。大商科平台的内涵是依托商学院大商科应用型本科人才实验中心,将学院的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会计学、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和金融学等本科专业融会贯通,使商学院各专业的学生在掌握商科核心课程的基础上,能把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各门课程知识的综合应用价值。

1.2 大商科平台复习资源共享系统的建设意义

商学院的大商科平台复习资源共享系统,是将纳入大商科范围的11门课程按照统一标准建立或修订复习资源,在此基础上将涉及课程的复习资源进行汇总所形成的一个统一性文件。建立大商科平台复习资源共享系统的目的是,使学生和相关人员可以通过一次登录就完成对全部课程资料的检索和学习。

建设大商科平台复习资源共享系统,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

(1) 有助于商科专业的学生对大商科所涉及的各门课程内容的安排有全面了解,从而在头脑中产生全面立体的认识。

(2) 通过复习资源共享系统的建设,可以形成完整的共享平台,加速淮海工学院大商科的建设工作。

(3) 放在共享平台上的11门课程也可以面向连云港市其他高校的师生以及企业员工开放,可以作为对商科感兴趣的人员学习专业知识的一种有效方式。

(4) 共享系统在面向在校师生以及企业员工开放时,可以成为企业和学校之间联系的平台,借此平台可以实现为企业输出优秀的员工、为学校获得学生实习基地的目的,企业和学校在大商科平台下可以实现双赢的目标。

2 诺兰模型概述

诺兰模型是美国管理信息系统专家诺兰(Richard L Nolan)在1973-1980年间,通过对200多个公司以及部门发展信息系统的实践和经验进行研究后总结形成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阶段划分理论。具体来说,诺兰模型将信息系统的发展分为起步、扩展、控制、集成、数据管理和成熟6个阶段。通过研究诺兰模型在企业中的应用情况,诺兰认为对于企业建设的各种信息系统来说,这6个阶段都是不可或缺的。

因此,按照诺兰模型的思路,本文认为大商科平台复习资源共享系统的建设需要经过6个阶段,即起步阶段、扩展阶段、控制阶段、集成阶段、数据管理阶段和成熟阶段。

(1) 起步阶段:由计算机替代手工劳动,进行文献信息资源的整理。

(2) 扩展阶段:各级人员开始积极地建设、开发相关的子系统,信息系统的建设效率提高,信息系统在建设的同时开始产生正面效益。

(3) 控制阶段:信息系统的建设开始出现负增长,主要表现有建设规模过大、建设内容重复、建设的预算超支等。这时开始出现对信息系统建设过程的控制,目的是使建设的速度减慢、建设过程高效化。

(4) 集成阶段:对全部11门课程的复习资料进行汇总,主要工作是完善内容和统一化格式。

(5) 数据管理阶段:对11门课程的复习资料进行网络格式转化,建立登录平台、检索系统和阅读系统,形成大商科复习资源共享系统的雏形。

(6) 成熟阶段:通过小范围的试用,对复习资源共享系统的雏形进行补充和修改,建成大商科复习资源共享系统,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按照上述各阶段的内涵,商学院大商科平台复习资源共享系统的建设目前还处在第二阶段, 即扩展阶段,相关的文献资料正在各自建设中,本文对系统的后续建设工作进行具体的建设内容设计。

3 基于诺兰模型进行商学院大商科平台复习资源共享系统的建设

结合淮海工学院商学院的教学实践安排、大商科的发展现状以及诺兰模型确定的系统建设阶段,本文认为可以将诺兰模型的六阶段整合成以下4个阶段。

3.1 复习资源的完善整合与与格式统一化阶段

淮海工学院商学院的大商科平台总共涉及11门课程,分别是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统计学、基础会计学、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金融学、经济法、组织行为学和财务管理。

按照大商科平台的建设目的,本文认为这11门课程在复习资源共享系统中需要提供6种资料,分别是教材资料与参考教材书目、教材目录提要、知识大纲、知识要点、试题库、模拟试卷。

(1) 教材及参考书目:11门课程都是商学院已经开设多年的科目,课程安排比较稳定。经过多个学期的实践检验,目前11门课程使用的教材和参考教材书目已经确定。

(2) 教材目录:教材目录是为使学生对本门课程有个总体的了解而提供的。通过浏览教材目录,可以帮助系统的使用者在最短的时间里明确课程的内容设置以及学习侧重点。

(3) 知识大纲:知识大纲中涉及各门课每一章节的主要知识名目,以及要求学生掌握的程度。公布知识大纲有利于系统的使用者合理分配学习精力。

(4) 知识要点:在编制的知识要点中涉及每一个知识点的详细内容,这是学生以及企业员工在使用复习资源共享系统时的主要学习内容。淮海工学院商学院自2012年下半年至2013年初做的主要工作就是知识要点的编制和修改,目前已经确认定稿。

(5) 试题库:淮海工学院大商科平台建设是一项探索性工作,因涵盖的课程内容范围较广,基于复习难度的考虑,目前确定的考试方案只包括两种题型,即单选题和判断题。采用网络考试的方式对使用者进行考核。11门课程因各自的学分不同,按照1学分对应200题的标准,建成的试题库应该有6 600题。

(6) 模拟试卷:大商科平台预计在大三阶段实施,此时学生在大学前两年已经学完上述11门课,对11门课程已经有了全面的了解,具备进入大商科平台的资格条件。设计的考试时间是120分钟,按照一分钟答一题的速度,编制的模拟试卷包括120道题目,单选题和判断题的分布比例随机,总体的分布格局是判断题在前单选题在后。

以上是大商科平台复习资源系统各子系统的主要建设内容。

因各门课程复习资源的编制基础不同,有些课程在6个子系统中只有其中的3项,甚至更少;有些课程的建设则比较完善,全部的6个子系统都已齐全。因此在形成统一平台的过程中,对于已经存在的资料需要着重修改格式;对于初步建成的复习资源,则需要在建设之前以及建设中严格遵守编制的格式规定,以保证复习资源共享系统具有统一的格式,便于在大范围内普及使用。

基于上述思路,本文认为在建设共享系统时,首先要设定各子系统的编制规范。该编制规范主要涉及各子系统的构成项目、各项目的内容安排以及具体的文字格式规范等。

3.2 复习资源共享系统建设的控制阶段

在复习资源共享系统建设的过程中,针对第三阶段的控制要求,本文的构想是体现在知识大纲与知识要点这两个子系统中。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课程的内容从教材看具有一定的重合,当把这些课程整合到一个共享系统后,为了提高共享系统的建设效率,本文建议在开始建设之前首先开展联合讨论,确认各知识模块的课程归属。

3.3 复习资源共享系统的网络平台建设

大商科平台复习资源共享系统涉及的11门课程资料在完善并统一化格式之后,就要开始进行全部资料的网络格式转化。网络格式转化工作主要包括以下3个步骤。

3.3.1 建立登录平台

目前阶段,大商科平台复习资源共享系统主要是针对商学院在校学生设计的,因此登录平台的账号就是学生学号,登录平台的检索范围是商学院学生的全部学号。密码则由学生自行设置。

在确定登录平台的建设思路后,本案需要延请计算机专家进行网络登录平台的具体建设。

3.3.2 6个子系统的内容分别进行网络格式转换

共享系统涉及的11门课程的6个子系统基本都是在计算机上编制形成,已经是电子格式,因此在进行网络格式转化时,我们只需要将各个子系统按照统一的固定顺序进行录入,以形成整齐划一的复习资料库。

3.3.3 在子系统录入的基础上,建立检索系统和阅读平台

互联网平台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网络工具是搜索引擎,本文建立的复习资源共享系统既以帮助学生参加考试为目的,也以学习丰富的商科知识为目的。因此共享系统的核心内容是以搜索引擎为基础、按照不同目的分设的两套系统。

(1) 以通过在校期间的考试为目的。按照大商科平台的初步构想,该考试主要面对在校三年级及以上的学生,考试成绩目前主要可以作为学生在商学院内部转专业的依据。因此,针对以参加考试取得成绩为目的的使用者,复习资源共享系统的侧重点依次是在阅读平台和模拟考试平台,检索系统不作为主要的建设内容。

(2) 以丰富商科知识为目的。对于连云港市其他院校的商科学生以及企业员工来说,进入复习资源共享系统的目的是以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为主,为赢得职位和升职添加筹码。对于这种情况,复习资源共享系统建设的侧重点依次是复习资源的检索系统、阅读平台和模拟考试平台。

按照上述建设思路,本案需要借助计算机专家的专业技能在电脑平台上帮助进行建设。

大商科平台复习资源共享系统的使用者首先会进入登录平台界面,根据使用目的选择进入不同的系统。在两套系统里不管是基于什么目的进行学习,该系统的使用者会接触到5个知识系统,分别是课程使用的教材及参考书目、课程目录、课程大纲、知识要点和试题库。模拟试卷是在全部的知识系统学习完毕之后才能使用。

3.4 面向商学院学生投入使用

大商科平台复习资源共享系统在建设完成后首先会在小范围学生中进行试用。对学生的试用过程进行数据记录,对试用感受拟通过编制问卷进行调查,借助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以确定共享系统的试用效果。

如果试用效果理想,则开始在全体商科学生中使用。

4 结 论

大商科的出现是为了适应企业对商科教育提出的实用性要求,商学院大商科平台复习资源共享系统的出现则是大商科创新思路发展的必然。因此,在当前大商科建设的过程中,本文提出把零散的复习资源进行系统化建设的想法是具有可行性的,可以促进大商科平台的推广和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 黄松,郭伟. 基于诺兰模型的高校信息化建设趋势分析与展望[J].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71-75.

工商管理和金融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行为决策理论;决策行为;实证研究方法

基金项目:华南理工大学人文社科基金资助项目(B16N7050580)

作者简介:黄成(1974―),男,广西上林人,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证券投资、行为决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6)05―0102―04

收稿日期:2006―03―24

一、引言

从发展过程和研究范式来看,现代决策理论分为两种:理性决策理论和行为决策理论。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在现代决策理论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是以期望效用理论为基础的理性决策理论。随着理性决策悖论研究和行为经济学的兴起,以人类实际决策行为为出发点,研究人类实际决策行为规律及其影响的行为决策理论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2002年诺贝尔奖授予行为经济学奠基人之一的Daniel Kahneman和“实验经济学之父”Vernon L. Smith,反映了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得到主流经济学界的充分认可,同时也说明了行为决策理论已经在学术界中占据着一个不容忽视的位置。

理性决策理论的充分发展立足于VonNeumann―Morgen-stem(1944)[1]提出的预期效用理论和Savage(1956)[2]提出的贝叶斯决策理论。该理论的基本前提是决策者的完全理性,即决策者能够获得准确有用的信息并拥有无限的、可用于加工生成数据的资源,完全能够推导出对自己最优的选择。理性决策理论的研究具有三大特点[3]:(1)以决策者的现状为分析基础,在此基础上清晰地显示决策者的推理过程并力求使全过程符合一致性原则;(2)对后果进行预测,并在预测的基础上按决策准则做出评价和抉择;(3)符合概率论的各种定律,运用严格的逻辑演绎和数学定量分析方法。

行为决策理论的起步始于阿莱斯悖论[4]和爱德华兹悖论[5]的提出,是针对理性决策理论难以解决的问题另辟蹊径发展起来的。该理论研究同样具有三大特点:(1)出发点是决策者的决策行为;(2)研究集中在决策者的认知和主观心理过程,关注决策行为背后的心理解释,而不是对决策正误的评价;(3)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决策者在判断和选择中信息的处理机制及其所受的内外部环境的影响,进而提炼出理性决策理论所没有考虑到的行为变量,修正和完善理性决策模型。由此可见,行为决策理论是探讨“人们实际中是怎样决策”以及“为什么会这样决策”的描述性和解释性研究相结合的理论。

行为决策理论的一般研究范式为:提出有关人们决策行为特征的假设――证实或证伪所提出的假设――得出结论。这就决定了行为决策理论的发展与决策行为的研究及其研究方法应该存在着一些密切的联系。现在的问题是,这种密切联系到底是如何体现的?如果决策行为的研究方法对行为决策理论的发展很重要,那么现有的研究方法包括哪一些?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样的,在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一些问题?这些都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由于行为决策理论的核心观点已经充分渗透到经济领域(行为经济学)、金融领域(行为金融学)、组织管理领域,又由于行为决策理论的研究成果已经广泛应用于政府政策、企业管理制度的建设和金融投资决策中,本文的研究对上述研究学科的建设和行为决策理论成果的应用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决策行为实证研究方法与行为决策理论的发展

行为决策理论研究始于对理论决策理论中的不足和弊端进行的探索,至今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决策行为实证研究一直贯穿于其中,而决策行为的实证研究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对行为决策理论的发展起着推动抑或限制的作用,可以说,决策行为实证研究方法的发展对行为决策理论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

(一)行为决策理论的萌芽期及其主要研究方法

行为决策理论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行为决策理论的萌芽阶段,时间跨度大致为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之所以将这个阶段称为行为决策理论的萌芽期,主要是这个阶段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探索理性决策理论的不足和弊端上,其研究往往处在是规范性研究的先行阶段,没有划分出独立的研究领域。

行为决策理论在第一阶段的主要研究对象可分为“判断”和“抉择”两大类。“判断”在研究中的含义是“人们在估计某一事物发生概率的时候,整个决策过程是如何进行的”(爱德华兹悖论讨论的就是这个问题);“抉择”在研究中的含义是“人们在面对多个可选事物的情况下,是如何做挑选的”(阿莱斯悖论讨论的就是这个问题)[5]。研究框架基于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判断和抉择过程实际是信息处理过程,该过程有四个环节――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输出、信息反馈。主要研究内容是探索和描述人们在“判断”和“抉择”中是如何具体进行每一个环节的。

行为决策理论在这个阶段主要的研究方法是心理学实验方法,通过心理学实验探索人们在进行判断和抉择背后的心理因素,然后再就这些心理因素对决策行为中的判断和抉择的影响进行理论探讨,进而探索和描述人们在“判断”和“抉择”中是如何具体进行每一个环节的。应该说行为决策理论在这个阶段还是解释许多理性决策理论无法解释的经济现象。但是,受到研究方法的限制,行为决策理论在这个阶段对决策行为的研究显得比较单薄,加上理性决策理论正处在发展的期,行为决策理论在学术界并没有得到重视。

(二)行为决策理论的兴起期及其主要研究方法

行为决策理论研究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持续到80年代中后期。行为决策在这个阶段已经称为一门独立的研究学科,应用开始在经济、金融和管理等领域扩大。在这段时期,行为决策理论的研究对象扩大到决策过程的所有环节,即情报阶段、设计阶段(包含判断)、抉择阶段和实施阶段,对决策行为中各个阶段中人们是如何具体的完成这一阶段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可以说,行为决策理论中讨论的偏离传统最优行为的“决策

偏差”绝大部分是在这个时期研究发现的。值得注意的是,行为决策理论在这个阶段已经开始建立基于人们实际决策行为的描述行决策模型,Kahneman和Tversky于1979年提出的“前景理论”(ProspectTheory)[6]中,提出的描述性决策框架就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模型(详见图1)[7],这一模型与传统的决策模型(详见图2)[8]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结合这个模型,Kahneman和Tversky运用心理学对传统经济学进行大胆创新,修正了传统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开创了行为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经过大量实验研究,他们总结发现了许多偏离传统最优行为的决策偏差。如不确定性效应(Certaintyeffect)、反射效应(Reflection effect),锚定效应(Anchoringeffect),后悔理论、过分自信等现象,在总结实验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充分展示人类决策行为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前景理论。Kahneman也由于在该领域杰出的贡献而获得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殊荣。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行为决策理论研究在这个阶段的主要研究方法涵盖了观察法、调查法(主要是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和实验法(心理学实验和经济学实验),而且随着实验经济学的逐渐成熟,行为决策研究的方法有逐渐向经济学实验方法靠拢的趋势。多种实证研究方法的应用,尤其是经济学实验方法的逐渐成熟和应用,使得人们实际决策行为的规律得到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为行为决策理论后来的蓬勃发展尤其在经济、金融、管理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行为决策理论的蓬勃发展期及其主要研究方法

行为决策理论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至今。行为决策理论研究在这个阶段的研究的主流不再是对传统理论的挑战,而是概括行为特征,提炼行为变量,然后将其运用到理性决策的分析框架之中。这种向传统理论领域的渗透与第一阶段的混淆完全不同――改善和替代后的决策模型不仅考虑客观的备选方案以及环境对它们的影响,而且包含了决策者认知局限性、主观心理因素以及环境对决策者的心理影响等因素,这样得到的模型普适性更强。可以说,这种渗透正是行为决策理论逐步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

行为决策理论在这个阶段最具影响力的研究应属其应用于金融领域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至少包括BSV模型[9]、DHS模型[10]、HS模型[11]、BHS模型[12]等四个投资者心态模型和行为资产定价模型[13]、行为组合模型[14]等。投资者心态模型较好地对金融市场中价格对信息的过度反应(over―reaction)和反应不足(under―reaction)现象进行了解释,而行为资产定价模型和行为组合模型更是对传统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进行了普适性更强的修正。

在第三阶段,行为决策理论的主流研究范式为:首先,识别具体领域的传统决策模型及其假设;第二步,揭示理论和实际不一致现象,而这种不一致现象是由于人的认知能力、心理因素所导致的;第三步,归纳行为特征,增加行为变量或用考虑行为因素后的变量替代原模型中的变量,得到新的决策模型;第四步,对新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寻找该模型的新推论,并论证其对谬与否。

从研究范式可以看出,行为决策理论研究在第三阶段以演绎法为特征的理论研究开始增多,但实证研究方法还是主要的研究方法,只是实证分析的对象已经不是决策行为,而是基于决策行为规律提出的经济、金融、管理等领域中的一些命题假设。需要重点指出的是,虽然这个阶段的研究开始转向行为决策模型的构建和检验,但模型的构建和检验均建立在对人们实际决策行为的实证分析,在文化背景研究逐渐融人和复杂系统研究方法不断引入的情况下,对实际决策行为进行描述的精确度要求越来越高,对其研究方法的要求自然也就越来越高。

综合以上的分析,在行为决策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对人们实际决策行为进行描述性研究的研究方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行为决策的萌芽阶段,由于人们实际决策行为的实证分析方法局限于心理学实验,行为决策研究的对象无法涵盖决策的整个过程,也无法与理性决策研究的领域脱钩。在行为决策理论发展的第二阶段,由于观察法、调查法和实验法的引入,尤其是经济实验法的日渐成熟,行为决策理论开始兴起并称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学科。到了第三阶段,由于经济学实验法的广泛应用和其他实证研究方法的不断吸收,行为决策理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逐渐在现代决策理论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可以认为,对人类实际决策行为进行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行为决策理论发展的进程。

三、决策行为一般实证研究方法及其特点

决策行为的一般实证研究方法有三种: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从理论上看,三种基本的研究方法都可以用来决策行为,但受到特定的方法论背景、逻辑程序和操作方式等因素的约束和限制,在具体研究领域中它们的运用情况往往不同,对不同研究内容的适用性也往往不一样。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在未经控制的日常生活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观察记录经济行为人的外部表现,从而分析、判断其行为及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观察法可以保证研究具有较高的“自然生态效度”[15]。由于人的各种经济行为都是在一定的经济需求和动机支配下进行的,因此,研究者有目的、有选择地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对被观察者进行细致的观察,并作详细的记录和分析,这样所获得的结果就比较客观。但是,在研究投资者深层次的行为动机时,观察法的研究信度和效度均较难保证,主要原因是研究数据具有整体性和不可重复性的缺陷。所谓整体性缺陷是指通过观察法获得的经验数据既包括特定理论假说包含的变量所导致的结论特性,又包括其他众多干扰变量导致的结论特征。一般情况下,在整体性的研究数据中提取所需的信息难度很大,甚至是不可能的,因此采用整体性数据很可能对一些行为命题和理论预期的检验出现偏差。不可重复性缺陷是指观察法在自然发生过程中记录下来的数据一般是独一无二和无法重复的,而理论预测的证实与证伪都需要大量的检验,显然观察法所得的数据难以达到相同环境和机制下重复的要求。

与观察法一样,调查法也是对未加控制的研究客体进行了解取证的方法。由于具有明显的实证方法论背景,以假设演绎为主的逻辑程序,结构化、标准化的操作方式,加上与抽样和统计分析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以个人作为主要分析单位、以深入访谈或问卷作为收集资料的工具等众多特点,使得调查法特别适用于描述一个大总体的状况、性质和特征。这

也是调查法成为当前经济和管理领域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的根本原因。虽然有众多的优势,但调查法的不足也十分明显:被调查者有时会因为某种原因而掩盖、抑制自己的真实心理及行为表现。具体到决策行为的研究,在一些需要决策者进行一定思考的决策行为问题上,一般意义上的调查法很可能因为被调查者不愿意认真思考而得不到真实的信息。

实验法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观察法和调查法的上述难题或不足之处。经济学意义上实验法就是在可控的实验条件下,针对某一现象,通过控制某些条件,观察决策者的行为和分析实验结果,检验、比较和完善经济理论。由于实验法中被试的决策行为是在研究者有意识地投入某些刺激变量或改变其间组合的条件下做出的,这就使得对决策主体行为特征及其结果较精确的测量成为了可能。实验法由三大元素组成[16]:环境、体系和行为。良好的实验设计可以将复杂的市场环境高度简化在实验的环境和体系之中,使得其他研究者可以重复实验从而独立的验证结果,从而使得对投资者决策行为的研究具备了可重复性。在解决调查法中被调查者可能由于某种原因而掩盖、抑制自己的真实心理及行为的问题上,实验法使用了适当的报酬手段,诱发被试的特定行为特征。根据价值诱发理论[16],报酬手段在实验法中应满足三个条件:(1)单调性(monotonieity),即被试认为报酬量越多越好而且不存在饱和状态;(2)突显性(Salienney),即被试的行动与报酬的关系,应该能突出显示实验主持者所希望的制度,被试应理解这种关系;(3)优超性(dominance);在实验中被试的效用变化来自实验报酬,除此之外的其他原因可以忽略不计。若能达成这三条件,实验者就能达到关于经济主体特征的控制:有了突显性,实验者可以在被试行动与报酬之间建立明确的关系;有了单调性,实验者可以利用报酬手段实现自己的动机,有了优超性,实验者就可以忽略其他事件的影响而在实验室中实现所选择的关系。对于经济实验法,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实验法绝大部分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的环境和体系将现实复杂的经济环境进行高度简化后,其研究结论究竟对实践有无指导作用?这个问题是实验法面临的最大质疑。对这个问题,在实验经济学方法论上做出巨大贡献的VernonSmith的观点是鲜明的:“一个关于个人行动以及制度执行的命题,如果在实验室中的微观经济中已被验证,那么在其他条件一定的同样状况下,在离开实验室的微观经济中仍然适用”,这就是Vernon Smith提出的所谓“并行原理”。并行原理认为,与自然产生的经济过程相比,实验室中的经济过程较为单纯,然而在实验过程中,被试受物质利益所驱使,表现出来的行动与现实经济环境中为追求利润而采取的行动并无本质上的差异,而且由于环境单纯更能表现出行动的特征。

综合以上分析,在决策行为研究中,观察法往往比较适用于对决策行为的初步探索性研究;调查法则较适用于对决策者一般决策行为总体上的状况和特征进行研究;如果所提理论假说源于决策者某些特定的、深层次的主观动机,而所提理论假设的证实与证伪需要大量检验,实验法相对观察法和调查法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四、决策行为实证研究方法在中国股市研究中的一个应用[17]

前文对决策行为一般实证研究方法及其特点、各自的适用范围进行了探讨,下文给出一个中国投资者决策行为实证研究的简单例子,由于这个研究的整体内容并非本文研究的范围,因此这里主要介绍其研究方法,以抛砖引玉,供学术争鸣。

实验研究题目:中国股市投资者短期价格趋势推断行为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假设:面对连续上涨或下跌股价序列信息,中国股市投资者的买入或者卖出的意愿随着序列时间的延长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被试选择:试验性实验选择国内某大型券商广州分公司下属15家证券营业部中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员工作为被试,共计31名;正式实验选择该券商广州分公司下属的东莞、顺德、江门和广州滨江东路四家营业部的核心客户(资金量较大,交投活跃,贡献的成交量大)作为被试,共计143名。

实验环境和体系搭建:(1)在规则上限定参加实验的被试必须进行买卖;(2)设置现金奖励,获奖条件为被试的选择最接近于全体被试的平均水平。获奖金额根据试验性实验确定为500元;(3)以证券市场行情演示中最常用的K线图向被试传递股价序列信息;(4)实验时间控制在30分钟之内,一次完成,且没有给被试相互交流时间;(5)实验前对研究假设进行保密,而且一位被试只能做一次实验。

实验研究内容:实验包括4x4x2个交叉因子。其中包括4个股价变动持续幅度因子:5%,7%、11%、15%;4个股价变动持续时间因子:2日、3日、5日、7日;2个交易方式因子:买人和卖出。假设两类被试必须进行买人和卖出股票的情景,考察在连续上涨或下跌2日、3日、5日、7日,幅度分别为5%,7%、11%、15%的情景下被试的买卖意愿及其意愿的强烈程度。被试对某支股票买卖意愿的强弱采用被试所做资产组合中该支股票买卖数量所占比例来表示。

实验研究过程:(1)根据相关的理论和研究目的进行实验设计;(2)根据试验性实验对实验设计进行改进;(3)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场地、仪器设备、实验人员分工等;(4)正式实验前的实验讲解和答疑,确保被试对实验规则、实验术语有十分明晰的认识;(5)正式实验;(6)实验后的数据整理和分析等。

实验研究结果:通过无效被试识别问题剔除出了15名无效被试。对有效被试在相同涨跌时间、不同涨跌幅度的买人和卖出意愿进行平均,得出平均涨跌幅度下每位被试的买卖意愿随涨跌时间变化的情况,并利用统计软件对被试不同涨跌时间的买卖意愿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检验结果显著支持实验假设。较之现有的行为金融模型(如BSV模型、DHS模型、HS模型和BBS模型),该实验研究关于投资者行为模式的论证可能更加贴近于中国股票市场的实际情况,对中国股市的短周期内的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现象可能更具解释能力。

五、结语

行为决策理论的发展对人类实际决策行为的精确描述提出很高的要求,进而对人类实际决策行为的研究方法提出很高的要求。本文对决策行为一般研究方法及各自的特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与社会科学的其他研究方法一样,决策行为的一般研究方法离不开特定的方法论背景和理论基础。离开了这些背景和理论基础,仅仅套用上述研究方法的一般程序和操作内容,无疑会在研究中产生出各种偏差,直接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