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企业信息化顶层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互联网运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借力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契机,在财务会计基础上逐步发展壮大的管理会计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与业务如何衔接融合的严峻挑战。本文试图从管理会计如何在企业落地,如何与企业信息化融合等方面,探讨管理会计在企业的落地途径并不断发展壮大,助力财务转型升级。
关键词:
管理会计;企业;信息化;融合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互联网经济风起云涌,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中国制造在“调结构,稳增长”的改革浪潮中快速步入工业4.0时代。经济环境和产业模式的不断创新,势必引起传统财务会计要素定义和计量标准的改变,各方对财务管理的价值创造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宏观层面看,主管部门已经出台大力发展管理会计的重大举措;从微观层面看,理论界、实务界和有远见的财会人员都在热切研究、实践和学习管理会计相关知识,探讨管理会计落地的途径,希望能够借助管理会计与企业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助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财务引领企业价值创造的宏伟目标。
一、企业信息化的现状
说到企业信息化,业界并不陌生。所谓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以业务流程的优化和重构为基础,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信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市场竞争力、管理水平、开发能力和综合经营水平[1],实现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但目前企业信息化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缺乏主线,系统散乱纵观目前多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情况,大多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战略规划主线,基本上是各个职能部门根据自身业务开展需要,分别上马相应模块的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服务于本部门工作开展需求,同时提供给其他部门一些必要的数据,但各个部门的信息管理系统之间缺乏紧密的关联和总体规划,因系统不兼容或没有数据接口导致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数据难以实现实时传递和共享,大大降低了企业信息化的价值。
(二)各行其是,信息孤岛大多数企业已经根据自身业务需要建立了如企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ERP)、客户关系管理信息系统(CRM)、供应链管理系统、会计核算软件系统(涵盖资金管理、财务核算、固定资产管理、薪酬管理等多个模块)、核心业务处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OA)和档案管理等信息子系统。但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这些信息管理系统分散在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因职能需要而建立,也因职能划分而割裂,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导致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过程中的“信息孤岛”现象突显。
(三)新瓶旧酒,理念难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企业或主动或被动地上了不少新的信息化、自动化管理系统,期望通过新系统的运行快速改变企业状态,提升经营业绩。但现实是,大部分企业虽然上了新系统,但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做事习惯等却没有随之发生改变,新系统只是在原有的运作模式下代替了部分手工操作的程序,并没有真正发挥新系统提升综合管理水平的作用。一个信息管理系统,就是一套规范的管理理念和业务模式的固化和展现,观念不变,依然按照老办法、老模式去使用新系统,结果自然只有失望。
二、管理会计及其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管理会计是指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以现代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为对象,通过对财务等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评等职能的一个会计分支[2]。从上述定义看,管理会计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和传统财务会计相比,既有紧密联系,又有明显区别,主要表现在:
(一)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唇齿相依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都是在对经济活动的正确反映和控制过程中逐步出现和不断发展完善的现代会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拥有共同的工作环境,共同为内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相互之间分享彼此的信息成果,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荣辱与共,相辅相成。
(二)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各有所长财务会计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法规、准则、制度等规范性标准体系,有统一的模板和处理程序;管理会计长期滞后于财务会计的发展,主要是在财务会计的基础上做一些数据深加工和再利用,尚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体系和固定程序。同时,财务会计主要面向企业外部使用者,擅长使用历史信息,按规定模板和程序事后处理相关信息,侧重于反映;管理会计主要面向企业内部使用者,擅长用发展的、动态的多方面信息,根据需要灵活地处理事前、事中的相关信息,侧重于影响和控制。二者各有所长,缺一不可。可见,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各具特色,不可相互取代,共同从不同角度服务于企业内外部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展现出新的面貌,充实着更丰富的内涵,在引领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合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管理会计与企业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4]27号)明确指出,企业信息化建设是管理会计发展的强力支撑,要大力推进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建设,指导单位建立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实现会计与业务活动的有机融合,促进管理会计的落地和发展壮大[3]。上级主管部门已经给管理会计的明天绘制了美好蓝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基本路径,但要想让管理会计真正在企业落地并真正发挥其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引领作用,还有许多实际工作要做,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数据管理技术搭建起一个兼容、开放的信息融通平台,促进管理会计与企业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方能使管理会计作用最大化。
(一)做好顶层设计,系统长远规划随着管理会计的发展前景日渐清晰,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企业等认识到管理会计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的特殊价值,结合目前多数企业信息化建设缺乏主线和系统散乱的现状,应积极抓住国家大力发展管理会计的良好机遇,以管理会计的精神内涵和便捷实现为主线和中心,全面梳理、规范企业现有的各个信息管理系统,统筹规划企业信息化建设,用动态的、前瞻的、开放的眼光统筹做好顶层设计,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二)做好端口布局,业财充分融合管理会计的本质是企业的量化管理,只有用充分、多维度、内部和外部以及过去和现在的各种海量数据做分析,以数据和模型总结现在,预测未来,最终提供出有用的决策参考信息,才能实现其独特功能,发挥其卓越价值,但这一切离开了完善的信息化基础都是空谈,只有便捷的实现业财在信息化平台上的深度融合才能为企业带来新的价值。因此,在管理会计与企业信息化深度融合的过程中需要对原有的信息系统进行整合,深入业务终端,处理好各个端口的系统布局,既要方便管理会计中心随时抓取各业务系统的数据,又要便于各业务端口随时从信息化平台取得相关决策参考信息。
(三)做好输入输出规范,操作流程便捷管理会计起源于对企业内外部信息的灵活处理和综合再加工,并从中得出有用的决策参考信息。因此,以管理会计为核心主导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就要充分做好信息输入输出的规范管理,保证信息输入的全面、完整和信息输出的规范、便捷。一方面,信息输入涉及面非常广,包括外部信息(如互联网、物联网、财税政策信息等)、内部各业务部门的业务信息、财务会计系统的财务信息,等等,信息输入人员一般是一线员工,主要是执行层面。因此,对和企业相关的海量信息,哪些需要输入到信息化系统中,以什么样的标准和形式进行信息输入都需要加以明确规定,制定规范的信息输入流程,便于相关人员执行。另一方面,信息输出的对象往往是企业各级管理者,主要是决策层面,对信息输出的结果要求与决策相关、与本部门职能相关;同时要求管理报告简介明了,便于理解,不能太专业,晦涩难懂。这就要求信息化系统充分了解数据输出的需求特点,设计规范的信息输出模板,满足不同使用者的多样化需求。总之,复杂的数据处理过程交给信息化系统,尽可能规范和简化输入、输出两个口的工作流程,只有操作便捷有效,才能将管理会计与企业信息化深度融合的阻力降到最低。
(四)积极转变观念,不断规范业务流程我们已经身处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海量的信息扑面而来,企业需要用管理会计的思维来开创一个新的管理时代。首先,要转变观念,用管理会计的理念去贯穿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全过程,做好业财融合,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在业务模式设计中的价值创造功能。其次,要以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为中心,加强内控管理,不断规范相关业务流程,明确信息化相关岗位职责,确保系统运行流畅。最后,要不断习惯于从新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中要数据,要企业经营需要的各种决策参考数据,不断修订完善各系统功能,确保系统与企业实际深度契合,发挥其独特的价值创造功能,助力企业长远健康发展。
(五)做好财务转型,打造智能财务管理会计与企业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必然使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大大提高,企业需要做好财务转型,借助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量身打造企业智能财务。首先,传统财务会计不会消失。根据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任何企业都需要有一个对外的统一报告体系,传统财务会计不会消失,在新的信息系统中需要有专门的信息输出出口来进行规范。其次,企业财务部门将重新定位,打造新时代的智能财务。大数据时代,企业财务部门将由“成本中心”重新定位为“价值创造中心”。借助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在大数据处理中的优势,根据不同的管理需要多维度、全方位、智能化地展现各部门、各业务单元、各产品上的成本、费用、收入、利润等真实数据,以及这些数据背后的逻辑和关键点。使财务从后台走向前台,变事后反映的算账先生为事前筹划、事中控制的价值创造模式设计者和引领者,用财务数据反映和助力业务,以智能财务规划企业未来。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 流程 系统 集成
信息化建设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过分的强调信息化,会让我们因过多的依赖信息化而忽略很多实际的东西,从而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很多人认为,信息化就是把大量的人工工作让机器去实现从而形成自动化,这种想法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盲目性在里边。原因在于,一项工作的业务流程之所以能够使用信息技术进行系统集成,就是因为这项工作的业务流程和数据已经具备了高度的流程固化和数据抽象。在此,我想引用公司以前主管信息化的一位领导所说的“信息化不等于自动化”来诠释这一观点。
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本人就职于建筑企业,从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所以文章的内容主要是阐述一下本人在建筑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的观点。
本文先谈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方向及现状,再谈信息工作的开展,最后讲一下信息系统集成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目的是为了加深大家对信息系统开发前期需求提交的重要性的认识和对企业中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全面了解。
一、企业信息化发展方向及现状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系统的任务,它的实施必须紧紧围绕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思路,明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就我们公司而言,就是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思路,致力于打造精品的HX-MIS系统的目标而努力。
开始阶段,在不断的完善和优化现有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对其它信息系统进行整合,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对于新提出的系统开发需求,不仅要在业务流程的梳理和论证上进行严格的审核,更重要的是考虑其是否满足现有系统的集成,从功能和对象两个方面对系统开发的可行性进行把关。为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信息化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信息系统的集成。一个企业的信息系统能否完全融入到员工的日常工作中,从而优化员工的工作流程,这才是这个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所在。很多企业多年来惯用的工作模式根深蒂固,一时半会也很难去改变,加之企业信息化程度正处于发展阶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员工对信息化工作的认识程度和参与的积极性。要改变这一现状,企业中的每一位员工还需付出更大的努力。
二、信息工作的开展
信息工作的出发点就是更好的服务于大众,所以从实际出发,做实实在在的信息化应该是信息工作开展的主旨。
思想上,高度重视
信息工作的开展,需要全员从思想上重视起来,认真的思考自己的工作流程是否可以通过信息化进行优化和改进,对于提出的系统开发需求,一定要摒弃好高骛远、贪大求全的错误思想,将日常工作流程梳理清楚再反应到我们的信息工作中去,只有这样,信息人员做出来的系统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和肯定。
行动上,积极参与
很多人认为自己不是信息人员,参不参与信息工作的没有太大的影响,这也是制约大家从行动上支持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信息再到信息化,是一个数据转变和流程固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在系统开发前期相当重要,而这项重要的过程恰恰需要各个专业的人员去梳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信息化人员也只是在系统开发和集成方面比较擅长,只有在完善的流程面前,他才可以将这个流程以信息系统的形式实现出来。所以说一个系统的好与坏,完全取决于流程梳理的质量。信息工作要从实际出发,流程的梳理更要从实际出发,化繁为简,高度集成,操作简便才能使一套系统的生命周期得以延续。
三、信息系统集成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准备开发一套系统之前,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1. 实用性 要开发的系统对工作流程和业务的改进效果是否有积极的影响,服务的对象是否明确,功能上能否完全满足工作的需要;
2. 经济性 系统开发成本是否和系统运行所带来的效益成正比。
3. 可靠性 能否保证所提出的需求在这套系统的生命周期内不会有大方向的变动;
4. 数据收集和整理,基础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是否达到规范和集成的要求;
5. 业务流程的固化,业务流程是否梳理清楚,该流程是否具备可操作性。
如果以上几点要求都可以保证的话,就可以考虑将现有流程和数据通过信息化进行集成。
最后还是引用本人就职的公司领导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语, “基础空虚 天天忙 月月忙 一忙忙到头,基础稳固 你轻松 我轻松 大家都轻松”, 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思考和支持。
参考文献:
[1] 王鲁滨. 企业信息化建设:理论 实务 案例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7.5.
会计信息化是指借助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通过运用计算机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智能化获取、传输和加工会计信息,从而实现会计信息的有效应用。对于企业来说,要想让会计信息化建设发挥最大作用,就需要克服传统会计模式的种种弊端,广泛利用和开发会计信息资源,建立个性化、动态化、开放性和智能化的会计信息化建设系统。当前在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会计信息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有效性,也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1.1 企业管理模式严重制约企业信息化建设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但是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很多企业受自身管理理念、战略眼光的影响,并未充分认识到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企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未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做出相应的调整,企业会计部门安于现状,对国际上先进的会计理念不熟悉、不了解,尚未及时更新观念,其发展仍停留在表面的信息化,即用计算机代替传统手工工艺,而没有运用信息化来促进经营机制的转化和企业制度的创新,这就严重阻碍了企业信息化建设,阻碍了企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因此,就需要通过变革管理手段和信息化手段,对生产经营管理机制提出新的要求,从而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出路。
1.2 现代企业缺乏复合型会计信息化人才
会计信息化的有效实施需要信息技术和会计专业的相关人才,即复合型会计信息化人才。从企业现有的人才趋势来看,存在两个相互矛盾的问题:一方面,工作人员精通现代信息技术而对会计知识相对贫乏,这样就阻碍了企业会计信息化的有效建设;另一方面,工作人员精通会计知识而对现代信息技术相对缺乏,不能处理在软件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了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使企业会计发展停留在电算化阶段,因此,企业就需要引进会计信息化复合型人才,实现现代信息技术和会计专业的有机融合,实现会计信息化的高效运作。
1.3 我国尚未建立成熟完备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
20世纪90年代,随着《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规则》等标准的问世,我国就已经开始进行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设,这些标准的形成基本能够满足当时社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资源和手段的不断完善,我国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于实际应用的发展。这些标准只能规范信息化领域中某一方面的问题,并未建立具有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方案,综合来说,现有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设和研究还处于瓶颈期,研究目标不够合理、研究内容与社会发展严重脱节、研究重点过于聚焦和集中,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科学建立,因此,需要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会计信息化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进一步规范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促进全面合理、科学完备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形成。
2 会计信息化主要标准的构建研究
2.1 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标准急需建立
(1)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工程是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助推力。2009年6月26日,我国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工程正式启动,拟建立具有系统性、协调性、适用性、前瞻性和面向国际的国家标准化体系。作为该工程的子工程,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备受关注。2008年,会计信息化委员会成立,旨在为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协调机制和智力支持,为制定、完善、推广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随后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时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工程是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助推力。
(2)主要标准的制定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化主要标准的制订和实施,能够有效实现企业发展由会计电算化阶段向会计信息化阶段的过渡,对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而且随着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构建,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化理论的深入研究,能更好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更有效地运用于企业的信息化、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3)主要标准的制订有利于推动会计信息化工作。企业在发展的整个过程中经历了自然发展、全面渗透、爆炸式增长等无序发展阶段,而会计信息化自身却始终处于停滞状态,这对整个社会会计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开发是极大的限制。而企业信息化标准则能够作为一个顶层设计和总体架构,增强会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有效开发,实现会计资源的共享共同,促进高端跨级人才的培养,从而有力推动会计信息化工作。
2.2 构建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标准
会计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它涵盖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会计方面的知识,因此其主要标准可以分为两个纬度,即顶层设计和分层标准的建立。顶层设计是标准建立的核心和基石,即依据主线抽取、阶段划分和活动识别的结果,完成分层标准的规划。主要用于设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标准,描述会计信息化主要标准建设中各子体系之间的层次关系,规范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全局性的基础事项、管理事项、技术事项和工作事项的标准。
分层标准的建立主要涵盖如下几项:会计信息化人才标准、会计信息化安全标准、会计信息化资源标准、会计信息化技术标准。
①会计信息化人才标准是指会计信息化建设中,规范和培养专业化会计人员的标准。主要从职业道德标准、职业道德审定标准、职业技能标准、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职业资格标准和会计信息化岗位标准等方面进行标准构建;②会计信息化安全标准是指用于规范与会计信息安全有关的基础事项、技术事项和管理事项的标准。主要从会计信息平台物理安全标准、网络和数据库安全标准、数据安全标准、用户安全标准等方面进行标准构建;③会计信息化资源标准是指规范会计信息资源本身的标准。主要从会计信息化资源的初始状态到完成状态中会计信息化资源元素标准、元素关系标准的构建;④会计信息化技术标准是指用于规范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中应用所直接涉及的技术事项、管理事项和工作事项的标准。主要包括会计信息生成、审计、交换、交换、挖掘和应用等标准的建立。
关键词:供水;信息化;应用集成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3月20日
一、国内供水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自来水行业就不同程度地开始致力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特别是近几年“数字供水”、建设信息社会等概念的出现,对自来水企业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以生产管理、管网管理、营业管理、无纸化办公为主要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城市供水企业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在基础生产层面,以供水调度系统(SCADA)为基础的数据系统能很好地解决设备实时运行状态监测的数据采集、分析等支持功能;在基础(经营)层面,以营业收费系统(BIS)为核心,并与办公自动化(OA)等常规管理系统对接,理顺企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业务流,能够解决企业在成本利润管理和业务处理方面的问题。
但是,目前多数供水企业的信息化只是完成了传统的业务流程管理,远远没有实现信息化带动企业现代化的目的。很多供水企业虽然建设了基础数据库,积累了大量数据,但尚不注重数据的整理和挖掘。系统建设缺少一个规范的自来水信息统一管理平台;一些子系统各自为政,信息的处理和流转只局限于本部门,不能在整个公司进行很好的共享,信息孤岛现象严重。目前,供水企业的管网及相关设施数据,绝大部分采用人工和纸质方式进行保存,一方面对于管网的整体情况无法进行完整、精确的描述,同时对于数据的更新容易造成大量纸质文档的作废和变更。另外,由于人员的变动而造成管网数据丢失经常发生。
二、供水企业信息化应用集成
(一)企业应用集成基本概念。企业应用集成,即EAI,是完成组织内外的各种异构系统、应用和数据源之间共享、交换信息、协作的途径、方法、标准和技术;原则是集成多个系统并保证各个系统互不干扰。
企业服务总线,即ESB,提供了网络中最基本的连接中枢,是构筑企业神经系统的必要元素。ESB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软件架构,可以提供比传统中间件产品更为廉价的解决方案,同时它还可以消除不同应用之间的技术差异,让不同的应用服务器协调运作,实现了不同服务之间的通信与整合。
(二)企业应用集成的应用层面。企业应用集成的应用主要表现在用户界面集成,用户交互的集成;流程集成,跨应用系统的业务流程的集成;应用集成,多应用系统间的交互;数据(信息)集成,保证多个系统中的信息保持一致。(图1)
(三)供水企业应用集成的重点
1、建立统一的企业信息平台。此平台可使企业内部上至高层领导,下至普通员工都可以通过各自的权限在浏览器上共享、分析、处理和应用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实现生产自动化、运营智能化、管理决策科学化、信息资源化和运作网络化。
2、建立稳定可靠的核心数据交换中心。通过对各个业务环节信息数据的实时全面采集和发送,实现企业运营信息的集中存储,形成一个信息共享体,带动整个业务流程运作顺畅,保证决策管理系统对各个业务环节的监控和指挥。
(四)供水企业应用集成设计特征
1、GIS/SCADA一体化设计。GIS(地理信息系统)在供水管网系统中的应用正逐渐普及,能对管网及其附属设施的空间分布及属性资料进行整合管理,管网监测/控系统(或SCADA)与管网GIS系统的一体化设计将有效地利用管网空间信息平台,提高监测信息的可读性,有助于分析理解监测信息的地域关联性、空间代表性(影响范围)。
一体化设计还能保证管网信息(空间)和监测信息(时空)的数据库共享、数据处理/分析模块的共享。这将提高系统的集成性和运作效率,有利于节省系统投资。
2、监测和控制分开设计和分步实施。由于监测系统的一般性可以对其进行产品化设计,并依据不同通讯方式提供几种方案备选(如无线、有线)。这能从产品设计策略上保证系统的专业性从而保证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实用性,利于开发出性价比高的产品。
控制过程的设计和实施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和专业性,因各水司供水系统的具体情况而定。监控过程的设计和实现可通过模块化设计加载到监测系统平台上来实现。
3、所有基础数据最终用于决策支持。
4、先进、可靠、稳定、高效的数据通讯系统。采用的数据通讯系统应具有较好的时效性,符合当今通讯技术的主流发展方向。系统的设计应考虑针对不同水司,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拟定多种备选方案,各方案之间应有较好的承继性、可升级性。
5、系统的可伸缩/扩展性。应考虑水司经费投入的时效性,现阶段的主要需求以及各种软硬件环境的制约,做到“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如系统配置方案可考虑:(a)基于文件或个人数据库的方式存储数据;(b)采用C/S方式,实现全局数据共享;(c)WEB方式,实现数据在Internet上的共享。
(五)供水企业应用集成的特征
1、基于物联网的通信技术。基于移动或宽带通信构建自来水供水调度监控系统,实现管网监控点的无线数据传输具有可充分利用当代先进通信技术、现有网络,缩短建设周期,降低建设成本的优点,而且设备安装方便、维护简单,具有电信级的通信质量。
2、可视化监测平台。传统上,监控上位机软件以采用组态软件为主,但除对水厂生产调度外,组态软件并不能满足供水管网空间分布的可视化监控要求。新一代的管网远程监测系统将采用基于GIS技术的可视化平台,将管网GIS和管网SCADA(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整合,建立统一的平台,实现一体化设计。这有利于将监控系统的时空分布数据赋予GIS天生的地理数据处理和拓扑建构功能,使宝贵的监测数据得到最有效的应用。
基于GIS技术,监控主页面可以将管网GIS数据和监测数据有机地结合。如监测主页面可以为基于GIS的管网动态运行图,背景层为供水区域地理底图,配置供水干管及主要附属设施和监测点图层。显示各供水控制监测点位置及对各控制点监测类型(如压力、流量、水位或水质参数)的标注。通过颜色或图形变换显示供水系统的动态状况。针对具体的监测对象,如泵站流量、高位水池等供、配水设施可视化监测平台通过窗体提供组态画面,动态显示监测工况。
三、供水企业信息化建设应用集成发展趋势展望
(一)分区计量系统方面。通过布设流量仪/计将整个供水区域划分为若干个能独立实现供用水计量的区间,即区间计量,这是目前国际水协(IWA)推荐的关于大面积管理和控制管网供用水产销差的有效手段。
新一代的管网监测平台能进一步开发实现区间计量功能,如将区间流量计位置和监测数据、用户资料(如水表位置、用水记录)等加载入现有监测平台,即可及时方便地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月(或日)区间供用水产销差、漏失率分析。
(二)压力管理系统方面。通过压力管理系统与GIS、SCADA、DMA系统的配合应用,解决压力管理在管网漏损控制方面的效果难以定量准确的难题。通过管网压力远程监测资料,不仅可以通过水泵或水塔调节供水压力,还可在压力分区安装流量调节阀,如减压阀(PRV)等进出水控制设施,实现压力的远程监控。
(三)爆管预警系统和渗漏预警系统方面。进行系统应用集成后,采用的是基于人工智能和管网远程监测系统的技术,对供水系统分层监测。如第一层(顶层)为DMA(计量小区),系统能对爆管及漏损监测报警,但不能具体定位;第二层为要求系统对爆管及漏损发生在DMA的哪个子层定位;第三层为管线层,系统将定位发生爆管及或高漏损的管段。
进行系统应用集成后,通过采用爆管预警系统和渗漏预警系统,将大大缩短爆管及漏损定位及修复时间。如采用现行的在管网上安装数据自动记录器,并通过人工取回数据分析、定位事故和修复的时间至少需要三个星期(英国案例),采用新的系统后所需时间可以缩短至2~3天。
(四)水力模型方面。水力模型在经过建立和长期修正校核后在供水企业的生产调度、管网规划设计和运营决策等各个方面都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大东.供水企业信息化建设浅谈[J].福建电脑,2011.5.
【?P键词】航空企业;信息编码;建设方案
【Keywords】aviation enterprise; information coding; construction program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5-0108-02
1 企业信息编码建设总体思路
企业信息编码建设总体思路如下:
确定企业信息编码工作的组织模式与职责制定企业级代码管理制度及操作细则构建企业信息编码标准体系 基础数据的整理与规范化以基础数据为基础,实现各业务系统的主数据管理。
2 企业信息编码工作的组织模式与职责划分
企业信息编码工作是一个庞大、繁冗却又需要精确、严谨的工作,所以需要一个健全的组织体系来支持他。企业信息编码工作涉及面广,所以需要成立联合领导及工作小组,分工合作,互相支持。信息编码工作组组织、分工及职责如下:①联合领导小组(由主管信息化的公司领导、标准化与信息化部门领导和各业务部门领导组成),职责包括:统一部署、统一协调编码工作任务,包括参与部门人员的安排;协调和调动工作开展所需要的公司内资源;负责工作的考核与监督。②主管工作部门(可由标准化与信息化部门担任),职责包括:工作的具体组织与实施;工作成果的归口管理;编码管理工作及代码实施等。③联合工作组(由各职能、生产管理部门组成),职责包括:配合开展调研工作,主要包括配合前期调研、组织协调相关人员提出本部门针对工作的需求等;业务部门所主管信息对象的编码标准的制修订;业务部门所主管信息对象的基础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体系的贯彻与使用。④编码体系建设、咨询团队,职责:技术支撑。
3 制定代码管理制度及操作细则
3.1企业级代码管理制度及操作细则
企业信息代码管理制度是确定企业内信息代码管理模式、使用方法的制度。在制定时一定要明确对于多系统能够共享的信息对象,务必要杜绝各部门、各信息系统自定义代码的情况。企业信息代码管理制度由主管信息代码工作部门编制,主要内容包括如下:①企业代码管理办法:归口管理部门及其职责和代码编制与应用的管理要求;②代码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形成(申请)流程、更改流程、注销流程及其规范;③代码工作的考评要求:代码应用的有效性和代码的落实情况。
3.2 业务部门级代码管理制度及操作细则
业务部门代码管理制度由各代码主管业务部门编制。管理规定可包括如下内容:①业务部门代码管理办法:业务部门信息编码范围及其职责和代码编制与应用的管理要求;②代码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形成(申请)流程、更改流程、注销流程及其规范。
4 建设企业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体系
4.1 建立企业信息分类
从产品寿命周期划分可将信息编码进行如下分类:①方案阶段信息编码分类:技术文件编号、产品型号代码;②工程研制阶段和设计定型阶段信息编码分类:技术文件编号、产品型号代码、零部件代码、标准件代码;③生产定型阶段及生产阶段信息编码分类:技术文件编号、产品型号代码、零部件代码、标准件代码、原材料代码、元器件代码、工装代码、设备代码、供应商代码。
从编码对象范围可将信息编码进行如下分类:①产品类:产品型号、图样代号、标准件代号、材料代号、电子元器件代号、外协件代号等;②物资类:固定资产编号、工具工装编号、生产辅料代号等;③文档类:产品技术文件编号、工艺文件编号、质量文件编号、企业标准编号、合同编号等;④生产管控:生产计划、制造工艺方法、不合格原因、加工状态等;⑤经营管理:单位代码、供应商代码、客户代码、部门代码、人员编号、岗位代码、工种编号等。
4.2 构建企业信息编码标准体系
4.2.1 编码标准体系框架
编制企业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体系时需建立在国标、国军标、航标等顶层标准基础上;需反映企业信息化建设对编码的全面需求;需覆盖企业经营管理、产品研制、生产任务全过程[1]。企业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体系框架示例见下表。
4.2.2 构建企业信息编码标准
根据企业信息编码标准体系分别编制各类编码标准,作为编码管理的依据。各类编码标准由标准化组织,主管业务单位编制。
5 规范基础数据
基础数据是开展业务数据管理的基石,是实现信息共享、协同工作的数据基础,是各业务扩展和延伸的基础。随着信息系统的建?O,基础数据的准确性越来越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一物多码”、“废码”、“错码”现象越来越严重,使数据失去了价值,所以在基础数据整理中,一定要强调数据的规范性。
5.1 一般要求
字符要求包括:①除汉字外,填写数据时只能使用半角英文字母(包括大小写字母)、半角数字、半角英文空格等半角符号;②严格区分大小写字母;③不能混用:I/1、o/0、z/2等。
填写格式要求包括:①使用乘号“×”用于连接规格中的不同属性值,前后有约定的属性项;②标准号的格式要规范,如:GJB 2489-1995;③约定范围格式:-10℃~+10℃。
填写位置要求:应将数据填写在正确的位置上,不能随意放在一个属性项中。
具体对象的信息编码要求需在对应的企业标准中明确。如材料状态:半硬、1/2硬、1/2Y应统一。
5.2 建立数据整理标准依据,并坚决执行
在编制企业信息编码标准时,需将信息描述与表达规范融入到企业标准中,避免垃圾数据的产生。
5.3 制定数据的管控流程
通过审核流程避免“脏数据”进入系统。
6 以基础数据为基础,实现各业务系统的主数据管理
信息代码的实施,基础数据的规范化,实现了各信息系统之间信息传输和交换的一致性和统一性。以企业信息编码管理系统为平台,最终实现了以企业统一代码为基础的信息代码建设,实现了各信息系统,如ERP、MES、QIS等系统和基础数据库的互连、互通和互操作。
关键词:关键词:顶层设计;信息系统;运维
中图分类号:TP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信息化建设在企业中备受重视。综观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历程,信息化建设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从二十世纪六十到八十年代,以公司内部各个业务部门为主体,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建立分散独立的信息系统;二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到九十年代,以公司级层面为主体,以互联网和跨平台技术为依托,建立公司ERP基本应用的平台;三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深化集团层面的ERP核心功能和扩展应用,逐步建立从生产现场到管理决策的纵向集成的信息体系;四是进入本世纪,结合战略重组的流程改造和新信息技术的流程创新,加强企业竞争力和实现企业转型。
当前各公司尤其是大中型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一般采取的都是统一规划、顶层设计的原则。大型信息系统由总部从全局优化的高度,规范业务流程,开展业务蓝图和系统架构的顶层设计,统一立项、设计、开发后各分公司只需完成相应的配套实施工作。这种顶层设计模式下各业务领域的信息化进程能够不断加快,下级企业业务系统快速上线,从而实现了整个企业的信息化管理。
在这种模式下,尤其是过度阶段各个分、子公司采用运维模式各不相同,要使信息系统发挥应有的作用,系统运维体系建设必须与信息化建设配套推进,总部应该从全局考虑建立和完善以呼叫中心为主体的三级运维体系。我想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需要我们系统运维人员重点关注。
1. 运维工作要向业务领域拓展
信息系统的开发到上线,经过制定方案、深入调研、搭建框架、完善系统到正式运行可能只需要一年的时间,然而系统的运维却可能需要七年到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信息系统运维的阶段是信息系统生命周期最为关键的阶段。运维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信息系统的成败。如果不能较好的运维系统,可能无法实现投资的目标,造成投资的浪费。
信息系统的运维大致可以分类为传统的信息系统运维模式、一站式的运维服务模式。传统的方式是由客户来分别管理和协调各类的服务商,包括硬件供货商、软件供货商、应用供应商、通讯运营商等。客户与各类供应商保持密切的联系,从而获得相应的运维服务。一站式的运维服务模式是由专业的运维服务团队来提供专业的、全面的、集中的运维服务。客户将信息系统运维服务的工作全权委托专业的运维服务商,由运维服务商来协调各类供应商。而在一般情况下,集团企业由于实力强大,本身可以提供专业的运维服务,因此由企业自行运维也具备一定特有的优势。
以往在各个分、子公司自建信息系统的模式下,信息项目多是围绕单一业务需求开发建设。系统中信息数据流向相对封闭,各业务部门在系统中交叉作业、协同处理的机会不多,因此信息部门与各业务部门之间工作界线十分清晰。系统运维人员关注的重点是服务器、操作终端、通讯网络等硬件环境是否正常运转,系统各功能模块是否好用,而不必过多地了解系统中的业务流程。
在顶层设计模式下,特别是在系统集成之后,各系统间的独立性被打破,业务信息充分共享,各业务数据实现了跨系统传输。对于系统中出现的各类业务问题,单靠一个业务部门很难判断准确、及时解决。这就要求系统运维人员在做好原有的软硬件维护的基础上将运维范围不断向业务领域拓展,只有全面熟悉各系统中的业务流程才能协调相关部门查找系统问题,提高运维效率。在系统升级、完善过程中各业务部门站在自己的业务领域也很难全面地考虑到系统的修改对其它业务系统产生的影响,而运维人员能够从系统全局的角度考虑到对系统功能的影响,从而提前做好对各种升级的评估工作。
2. 运维工作要关注基础数据质量
在顶层设计模式下信息系统功能、业务数据流向、统计报表的展现方式都是在上级公司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统一设计实现的。系统使用过程中各分公司业务人员使用信息系统只能存在规定动作,没有自选动作。而对系统中传递、存储的基础数据则是我们应重点关注的内容,基础数据失真在系统的展现层就会产生“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效果,以石油行业的加油站为例,会造成加油站罐容表不准造成站内帐实差异过大,加油卡与现金支付方式选择错误造成对帐不平等。基础数据一旦错误,可能会出现同时影响多个业务系统的情况,无论系统功能多么强大,业务流程多么优化,系统最终的统计报表也不能真实的反映公司各项业务的运转情况,也就不能为领导的经营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对于成品油销售企业而言,基础数据除系统上线之初需要录入到系统中的油库、加油站、业务部门等组织单位信息、操作人员信息、枪、罐、油品号、罐容表等初始化静态数据,还包括各类进、销、存数据、银行卡、IC卡、现金等企业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动态数据。随着系统功能的增加将来还要提供客户信息、竞争对手信息等外部数据。要保证这些数据采集、录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系统运维人员介入其中就能很好地协助业务处室做好数据质量的管理工作。
一方面要做好液位仪、加油机、网络设备的维护工作,确保业务发生时设备计量准确并及时上传,另一方面一线操作人员和业务人员要严把数据质量关,确保各类手工录入的数据及时准确,把真实的业务现状反馈到信息系统中,这样通过系统对业务数据抽取、整合才能为展现出用统计、分析各类正确的业务报表。
3. 运维工作要实现知识管理
本报讯 在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主持并研究部署推进信息化发展、保障信息安全工作。会议要求健全信息安全防护和管理,切实提高防攻击、防篡改、防病毒、防瘫痪、防窃密能力。
会议指出,当前,世界各国信息化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正在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带来了日益广泛、深刻的影响。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今后一段时期,要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为着力点,构建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全面提高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加强统筹协调和顶层设计,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切实增强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维护国家信息安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会议还讨论通过《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确定了实施“宽带中国”工程;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社会领域信息化;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健全安全防护和管理;加快安全能力建设等六项重点工作。其中,对于“宽带中国”工程,《意见》要求加快信息网络宽带化升级,推进城镇光纤到户,实现行政村宽带普遍服务。加快部署下一代互联网,重点研发下一代互联网关键芯片、设备、软件和系统,推动产业化。加快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培育壮大相关产业和市场;对于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意见》要求重点推动企业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推广节能减排信息技术,增强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引导电子商务健康发展,推进服务业信息化;对于社会领域信息化,《意见》要求继续深化电子政务应用,加快电子政务服务向街道、社区和农村延伸,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社会管理和城市运行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和减灾救灾等民生领域信息化。发展先进网络文化;对于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意见》要求重点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完善农业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对于健全安全防护和管理,《意见》要求重要信息系统和基础信息网络要与安全防护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强化技术防范,严格安全管理,切实提高防攻击、防篡改、防病毒、防瘫痪、防窃密能力。加强地理、人口、法人、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强化企业、机构在网络经济活动中保护用户数据和国家基础数据的责任;对于加快安全能力建设,《意见》要求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加强信息安全应急等基础性工作,提高风险隐患发现、监测预警和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加大信息安全技术研发力度,支持信息安全产业发展。
会议要求,对于各项工作,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加快法规制度和标准建设,加大财税政策扶持,以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李娜)
“智慧城市高地”下的弊端
现在来看,“智慧城市”已经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因为这个概念还在2008年就由IBM公司提出来了,2009年就开始在国内热起来。虽然已经过去4~5年的时间了,但是“智慧城市”绝对还是当下一个热得发烫的概念。在股市还有个“智慧城市板块”,其中的成分股往往是股民们追逐的对象;一些地方政府已经甚至仍然还在规划实施智慧城市发展规划;不久前住房建设部在全国开始了“智慧城市”试点工作,据说国家发改委将在今年有关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
从现在已知的发展情况来看,当前人们主要从技术和业务应用层面讨论和分析智慧城市建设。具体来说,这些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物联网(其中尤其是RFID)技术的发展,其次是云计算技术的发展,第三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第四是上述这些技术在城市信息化发展中的业务应用。而就城市信息化业务应用来看,主要是一些城市规划管理以及一些特定的公共服务业务,如所谓的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但是,目前,我们尚没有任何人能够从顶层设计层面去规划和认识智慧城市到底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建设智慧城市?我们仍然只是延续IBM在4年前从该公司开拓中国信息化业务市场的角度去看待所谓的智慧城市,根本就没有从我国城市化建设和信息化发展战略层面去重新理解和认识。
我曾经在去年就撰文提出,目前人们在认识智慧城市时,存在着“概念不清、外延不明”的问题。因为,从当前智慧城市发展实际来看,我们对于智慧城市的认识并不一致,不同部门、不同地区对智慧城市建设所包含的内容的看法往往不同。例如,城市规划建设部门往往从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城市规划建设的角度开展智慧城市建设;信息化主管部门则从工业化、信息化相互融合角度去规划本地区的智慧城市建设;而地方政府如地级市则又从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的角度去规划智慧城市。有些地方的所谓智慧城市规划,甚至根本就没有考虑到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无线宽带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仍然采用以前的技术思路和模式。智慧城市就犹如一个泥团,在不同的人手里会被捏成肥瘦不一的泥人。当前我国的所谓智慧城市其实一点也不“智慧”。
当前,还存在一种不良的倾向,就是人为地打造所谓的“智慧城市高地”,将当前的智慧城市人为地与之前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割裂开来。例如,有人就专门撰写文章,阐述所谓的数字城市建设与智慧城市建设的重大区别,认为后者比前者更高明、更先进,让人觉得智慧城市是一种横空出世的产物。因此,如今的智慧城市好像成为某种噱头,成为一些企业、部门开展新的信息化市场、增加新的公共项目建设的工具。
受这种不良倾向的驱使,我国的城市信息化建设呈现出若干不利的局面。
1、进一步加剧了业务系统的信息孤岛局面
智慧城市建设更多的是地方政府在积极地推动,而条线业务部门对此并不热心,因此,尽管条块分割问题一直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顽疾,但是智慧城市建设也不能缓解这一问题。从人口、法人以及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等基础数据库建设来看,当前的智慧城市对于如何解决其共同管理模式问题并没有提供多少建设性的建议和经验,从这个角度讲,当前的智慧城市建设仍然会面临诸多的重复建设问题,电子政务建设的各种固有问题仍然会继续存在。如火如荼的智慧城市建设掩盖了电子政务和城市信息化建设所固有的矛盾和问题。
2、企业信息化发展进一步被边缘化
本来,企业信息化问题一直被认为是企业自身的业务,政府部门主导企业信息化往往会被人认为干涉企业日常经营事务,因此以往在很多地方的信息化规划中,通常都没有多少有关促进企业信息化的实质内容。由于智慧城市重点关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城市社会管理水平,因此在最近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方案中,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容更是难寻踪迹了。
然而,当前新一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给企业信息化特别是传统产业的发展创新提供了极好的条件。无论是物联网、云计算技术还是3D技术,都将使得企业的生产制造乃至于市场营销都发生根本的变化,国外一些学者甚至将这些新技术在传统行业中的应用称之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因此,如何抓住由新一代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新一轮产业革命发展大潮,进一步转变当前经济发展方式、改善经济结构,各级政府责无旁贷。在这个过程当中,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设完全应该对于传统产业信息化建设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3、信息网络安全问题继续受到冷落
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由于大量应用到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其信息网络安全问题只会更多而不是减少,但是,很多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方案对这个重要问题却语焉不详,甚至是采取一种视而不见的态度。对于其潜在威胁,我们不得不深表忧虑。
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三个维度及其战略缺陷
如果我们不是单纯地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一个纯粹外来的词汇,而是将其看作是我国信息化发展历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并结合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历程,那么我们对于智慧城市就会有一个正确的思维,就能够正确地理解当前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刻内涵。总的来看,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从更加宏观层面去丰富我们对于智慧城市的认识,并分析其中的问题。
1、从“两化深度融合”维度理解智慧城市
很久以来,信息化一直被看作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五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并举、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思路;当前,根据国际经济不景气以及近年来物联网、云计算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党的十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这些重要文件中,信息化都占据重要地位。
从国内外信息化发展实践来看,信息化工作往往体现为几个具体的“Logo”。例如,初期是信息高速公路,后来是数字城市,从2008年开始,智慧城市成为各国信息化工作的主流思路和基本方向。而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智慧城市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主要还是在地方政府层面,尚未与国家的信息化发展大战略相衔接,所以,虽然我们已经将信息化作为国家层面的最高战略,但是在具体实施时,并没有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落实,只注重在传统产业改造以及电子商务层面着眼(如成立专门的工业和信息化主管机构),而对于信息化的相关工作如城市公共管理、社会发展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资源、标准规范建设等共性技术建设内容方面,则重视不足,缺乏统筹。因此,尽管信息化具有如此的战略地位,我们在具体实际工作中却往往难以体现,也就是说,信息化缺乏一个合适的落地实施的战略战术安排。这可以看作是我国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缺陷。
2、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维度理解智慧城市
与以前的单项IT技术的创新发展不同,近些年来所诞生的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具有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相互之间围绕海量信息的产生、存储、处理、决策分析的、前后相互连贯的产业链条的形式集中出现,共同构成新一轮的、威力更为强劲的信息化宏伟浪潮。
这一轮信息化浪潮对于经济社会的潜在影响,我们尚难以进行预料,但是,有一点可以预料的是,当前基于传统的行政区划而展开的智慧城市建设显然是不适应这种技术发展要求的。从住建部所开展的智慧城市建设试点来看,不仅有规模较大的城市,甚至还有城区和县级单位,显然有违新一代信息技术本身的规律。而且,试点本身也未对如何应对这一轮的产业链式信息化浪潮提出有效的顶层应用规划方案,因此我们难以对这种“摸着石头过河”式的智慧城市试点寄予过高的期望。
3、从城镇化战略维度理解智慧城市
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仍然较低(大约为50%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少差距,我国的城镇化还有较大的空间。因此,城镇化被看作是未来扩大内需、维持国民经济继续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源泉。由于历史因素,当前的城镇化承载着众多的任务和要求,中央也因此将当前的城镇化称之为“新型城镇化”。根据2012年12月15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新型城镇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二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三是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上述对于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主要是基于当前城镇化本身的内在要求。其实,在这些要求当中,信息化都可以而且应该发挥重要作用,信息化应该贯穿于城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只有深度融合信息化战略,城镇化才可以真正体现出“新型”的时代特征,才可以被称为“新型城镇化”。
然而,虽然信息化和城镇化都被赋予国家战略地位,但是对于如何理解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无论是重大的文件还是具体的业务工作层面(如城镇化建设),都未对此加以明确。而且,对于当前智慧城市建设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关系,理论界鲜有研究,政策上也缺乏衔接和协调。这同样可以说是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要缺陷。
上述三个维度,都从战略层面讨论了智慧城市建设需要面对和处理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我们就难以把握智慧城市建设的真正内涵,智慧城市不仅难以深度融合工业化,也难以深度融合城镇化。
让智慧城市建设赋予新型城镇化以智慧
从地理空间来看,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不外乎表现为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大都市的城郊化及其卫星城市建设,二是中小城镇的城市功能和格局建设。然而,比空间扩展更为重要的则是城镇化的内在质量,而城镇化质量的提高只有通过加强智慧城市建设才能得以实现。为此,应该采取以下的措施:
1、明确智慧城市建设在信息化战略中的作用和定位
这虽然看过去好像是一个无关痛痒的问题,但其实这是当前我国信息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事关我国信息化工作的总体布局。实际上,当前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不仅受新一代信息技术本身的驱使,更受到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在需求所迫。为此,必须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新时期我国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具体抓手,不仅要强调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也要同时强调信息化(即智慧城市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的深度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加强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规范当前智慧城市建设所出现的混乱局面。
2、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要求,构建智慧城市总体框架
对大都市和中小城镇来说,智慧城市建设的内容和重点应该有所不同。对于大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应该注重应用以物联网、云计算、无线宽带、三网融合等为主要内容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解决现代城市病为主要内容,而对中小城镇来说,与民生相关的公共管理与服务为业务系统应为发展重点。智慧城市建设应该刷新当前城市信息化发展现状,整合信息资源、统筹业务应用系统,为人们呈现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愿景。
3、智慧城市建设应该与国内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我国的城镇化正在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成为一个万亿级的巨大内需市场,是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保障。从历史发展讲,城镇化与工业革命密切相关。第一次工业革命成就了英国、德国、美国等少数欧美国家的城镇化,而第二次产业革命则成就了主要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为我国城镇化提供了极好的历史机遇,毫无疑问,第三次工业革命将成就我国的城镇化。
智慧城市建设将成为融合城镇化、信息化、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智慧城市建设应该成为支撑国内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内需市场。但是,从政策层面来看,智慧城市建设尚未与我国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实现有效衔接。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部分,国家已经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制定了比较具体的战略部署,如国务院于2010年10月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以及2012年7月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但是,从当前的试点情况来看,各地智慧城市建设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结合还不够紧密。今后,应该从总体上加强智慧城市建设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发展的关联性,从政府采购等等方面给予更有力的政策支持。
4、建立能够融合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信息化建设综合协调机制
智慧城市建设涉及面非常广泛,包括信息通信产业管理、城市交通、医疗卫生、教育、社区管理服务等诸多领域,而且也与当前的新型城镇化密切相关,因而必须建立一个综合统筹机制去协调推进。但是,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一个综合、统一有效的机制去统筹智慧城市建设。
实际上,任何一个单一部门所主导的智慧城市建设都会面临诸多缺陷,必须建立一种能够综合协调各方业务内容并实现资源共享的智慧城市建设机制。例如,就目前由住建部所主导的智慧城市建设试点评价指标体系来看,智慧城市试点几乎包含信息化建设的绝大多数内容,然而住建部本身并不具备信息化建设的主管职能,其中的很多业务是难以由其一家部门就可以落实推动得了的。在当前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发挥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作用,综合新型城镇化建设管理功能,通过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颁布有关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并设立智慧城市建设管理办公室,定期或不定期地就相关问题举行跨部门协调会议,解决项目建设、业务协同与资源共享问题。
5、建立健全信息网络安全机制和体系
为保障智慧城市的安全稳定运行,有必要从保障国家安全高度规划信息网络安全,整合当前分散的信息安全管理机制,建立高效的信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6、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