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骨科理论知识内容

骨科理论知识内容

骨科理论知识内容范文第1篇

【关键词】骨科护理;带教;3D打印技术;方法;效果

3D打印技术的基础是通过数据来设计文件,之后把材料一层层地粘合或者沉积,最终形成三维物体[1]。很多领域都应用了3D打印技术,就医疗领域而言,3D打印技术应用最普遍的科室是骨科、牙科、整形。3D打印技术在骨科的最重要的应用价值在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与精准度,而且还能详细地计划手术方案,节省手术时间,保证手术质量,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2]。护理专业的学生必须要经过临床护理实习才能正式踏上工作岗位,带教是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互结合的关键途径。骨科护理的专业知识非常丰富,很多内容抽象难懂,比如髋臼、骨盆等部位的骨折病理特点,必须要借助一定的空间想象力才能理解[3]。传统骨科护理教学是通过X线片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从带教现状来看依然存在局限性。为此,我院在骨科护理带教中引入3D打印技术,现作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2016年7月~12月我院2个骨科50名护理专业的实习生,所有实习生均为女性且来自于同一所学校,实习生年龄18~23岁,平均年龄(22.3±0.2)岁。随机将实习生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5名,实习时间30d,由护师以上职称的带教老师实施教学。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X线片讲解骨科知识,观察组应用3D打印出的骨折模型进行讲解。带教方式分为两种:集中授课每周1次,每次2h,主要讲解病例与课本的理论知识;床旁带教每周3次,每次1.5h。留出最后一周实习时间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性地给予学生指导。

1.3观察评定标准

教学结束后,从护理理论知识、护理操作技能、护理记录书写三方面进行考核,各项考核成绩满分100分。①护理理论知识考核内容:如何描述骨折移位情况、如何观察骨折血运情况、骨折的治疗原则、并发症与术前术后的健康教育指导、相关注意事项等;②护理操作技能考核内容:如何搬运骨折患者、患者的骨牵引配合操作、患者的轴线翻身操作手法等,重点考核实习生在临床中与患者的交流、是否能够详细理解骨折移位等;③护理记录书写考核内容:骨折患者入院时、手术前、手术后病例的书写是否规范、准确、清晰等。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出科考核成绩,观察组护理理论、护理操作、护理记录书写得分分别为(92.3±3.1)分、(93.5±2.8)分、(95.5±3.3)分;对照组护理理论、护理操作、护理记录书写得分分别为(86.2±3.4)分、(87.6±2.7)分、(89.7±2.5)分(P<0.05),详见表1。

3讨论

3D打印技术应用于骨科护理带教的优势显而易见:①丰富了教学内容:通过3D实体模型,可以全面展示骨折的受伤机制、解剖结构、功能锻炼、骨折类型以及内外固定物的安装等,能够把骨折的发生原因、发展过程、临床治疗与护理等统一结合[4],清晰地呈现给学生;②更加直观形象:骨科专业很多理论知识抽象难懂,仅依靠课本讲解很难启发学生想象,而实体模型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用最直观、最具体的方式展现出来,更便于学生理解;③有助于学生掌握骨科护理技能:扎实的理论知识给学生的临床护理奠定了基础,学生可以更熟练地运用术前准备、术后功能锻炼、健康教育等护理技能,帮助患者尽快康复[5]。本研究中,观察组出科考核各项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实习生普遍反映X线片的阅读难度很高,无法很好地理解复杂的骨折病例,临床护理中,与老年患者的沟通存在困难,使用X线片讲解,患者很难理解专业知识,因为护患沟通出现问题所以很难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观察组实习生普遍表示可以通过3D技术打印出的三维骨折模型来理解骨折的生理、病理特征以及护理要点,自身的护理技能和理论知识都有相当明显的提高,采用实体骨折模型来与患者交流,更便于患者理解自身的骨折情况,护患沟通良好,患者能够自觉、积极地配合护理,因此实习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护理信心明显提高;带教老师反映,借助尸体骨折模型讲解骨科专业知识与临床护理重点,实现了带教效率与带教质量的双重提高,学生对骨科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透彻,教学过程相对轻松。综上,在骨科护理带教中应用3D打印技术,有助于实习生更好地掌握骨科专业知识与护理操作技能,是值得推荐的带教方法。

作者:石梅莲 单位:湖南省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教研室

参考文献

[1]朱菁菁,淦细红,陈和珍,等.3D打印技术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5,12(11):835-837.

[2]邱雪,吴荷玉.3D打印结合数字化技术在数字骨科医学发展中的应用配合[J].护理研究,2015,(30):3839-3840.

[3]潘卫宇,袁梅梅,寇晓平,等.应用3D打印技术对严重骨缺损患者行髋关节翻修术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9):1064-1067.

骨科理论知识内容范文第2篇

1.1骨科护理业务学习平台的组建 ①人员结构。根据我院学科设置,由护理部组织7个骨科病区建立骨科系统护理业务学习平台,设教学组长2名,由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护士长担任,负责制定培训计划,授课人及授课内容的审核;教学秘书1名,由护理部干事担任,负责协调安排培训时间、培训场地、教学设备的准备、资料收集及考核工作。②制定培训计划。根据院护理人员分级培训计划及专科培训的特点,由教学组长制定骨科护士分级(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小组护士、助理护士)培训计划,上报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授课人选择专科理论扎实,技术能力和表达能力强的骨科护理骨干,明确授课形式和课时,上报护理部主任核准。③组织实施。根据临床护理工作实际情况及排班模式,做到培训工作既不影响临床工作又能保证参培率,培训时间一般安排在16:00以后,每次培训安排3个课题,每个课题限时15~20min,要求授课人紧紧围绕课题充分准备,用简短、精炼的语言,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大家传授丰富而先进的知识,授课内容具体、实用性强、有针对性。骨科护理业务学习平台每月开展培训1~2次,每季度对培训内容进行1次考核,由护理部的教学秘书汇总成绩,教学组长根据存在的问题及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及时修订培训计划,不断改进培训方式,保证和提高培训效果。④建立激励机制。将骨科护理业务学习平台培训工作纳入院护理继续教育项目,参加1次培训授予院级继续教育学分0.5分,授课老师授予2分。科室护士每季度考核平均成绩及参加培训情况列入季度临床护理管理质量考评。每名护士成绩记入个人技术档案,与护士年度考评、晋升挂钩。全年考核成绩优异者予以表彰和奖励。1.2 评价方法 比较骨科系统护理业务学习平台实施前(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实施后(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护士专科知识及技能掌握程度、“三基”考核成绩,以及护理新技术、新项目、学术论文撰写发表情况统计。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行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实施前后护士考核成绩比较 见表1。2.2 实施前后开展护理新技术、新项目,护理创新及学术情况 实施前开展护理新技术、新项目1项,护理创新3项,发表学术论文2篇;实施后分别为5项、16项和7篇。

3讨论

骨科理论知识内容范文第3篇

【摘要】 为适应现代社会对医学人才的要求,在骨科的临床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我科通过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调整课程的设置内容及教学方法,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医学人才,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探索。 关键词 医学 创新 培养 骨科

【Abstract】 In order to train high-quality medicine talents,the innovative education of student is important.We have taken the renewal of teaching concepts,and the revolu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and methods.We have a lot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orthopaedic teaching.

Key words medicine innovation education orthopaedic

临床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社会?心理模式,21世纪对医学生是要求为基础厚:有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能力强:有较强的临床能力及自学、交流及科研能力;素质高: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医学职业素养,较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潜力大:具备参与国际医学合作竞争的潜力和竞争力 [1] 。这就要求我们在骨科医学教育的观念、课程设置、实习内容及教学方法也应变化与之相适应。

1 充分认识现代医学教学的特点

在传统的医学教育过程中,我们常常重视对医学生认真严谨精神的培养,全面系统的知识传授,而忽视对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应当转变教育观念,以适应新世纪经济文化发展和人才竞争的需求。必须使医学生的培养从知识型向能力型、从单一技术型向跨学科复合型转变。

2 课程的设置及内容的改变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核心。我们在对国内外骨科的课程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确立了新的临床本科人才培养计划: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较高的医学人文素养、较宽的医学基础理论、较强的医学实践技能,具备创新能力,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应用型人才。依据新的医学人才培养目标,我科对临床医学本科骨科教学进行优化。

2.1 调整课程 在确立的培养目标基础上,经过我科教师的反复讨论及研究,每一课时由50min减少为40min,将原有的必修课程从28学时调整为24学时,共减少4学时:(1)其中总论减少1学时;(2)上肢骨折减少1学时;(3)脊柱骨折及骨盆骨折减少1学时;(4)骨肿瘤减少1学时。

由于每一课时由50min减少为40min,教研室要求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减少教师板书的时间,尤其是多媒体局部解剖图像及手术图像演示大大方便了学生的理解,同时节约了讲解的时间。

2.2 骨科见习改革 优化见习课程内容,在保留传统4次实习课程设置:骨科检查法、骨科外固定、骨创伤、骨病的基础上,我们对4次实习的内容进行了改革。

2.2.1 骨科检查法 (1)学生观看骨科检查法的多媒体光盘;(2)教师分小组进行示范;(3)学生交叉进行骨科体格检查,教师在旁进行辅导,纠正检查中的错误。

2.2.2 骨折外固定 (1)集中讲解骨折外固定的原理、适应证、禁忌证、具体的方法、注意事项。针对操作过程复杂,学生记忆困难。我们采取口决形式,以帮助学生牢记。如:石膏管形我们编写口决为:风平浪静、下水典礼、气泡出尽、稍加挤压、拖泥带水、环行上升、勤摸细塑、适当修剪、认真标记。(2)教师分小组进行示范:石膏、小夹板、牵引的操作。(3)学生交叉分别进行石膏管戊、小夹板的操作。

3 教学方法及手段改革

3.1 临床思维MCPCO五步诊断法的内容 骨创伤、骨病的临床查房中我们开展我科独创的临床骨科疾病的临床思维MCPCO五步诊断法 [2] :(1)病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Main Problem);(2)病人当前主要问题的原因是什么(Causes);(3)针对主要问题提出若干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Programs);(4)比较多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Compare);(5)选择最佳治疗方法(Optimum)。

3.2 贯彻临床思维MCPCO五步诊断法的具体措施 (1)双向提问:针对学生不善于提问、质疑的不良习惯,我们在查房过程中采用双向提问答疑,即教师向学生提问,由学生回答,或由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其中以前者为主,即教师根据大纲内容,结合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向学生提出问题。这样提问、答疑多次进行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加深对骨科 专业知识的理解。(2)举行“记者招待会”:“记者招待会”是一种鼓励学生提问的好方法。由教师担任“新闻官”,学生担任“记者”。由学生提问,教师即席回答。这样可以解除学生顾虑,克服自卑恐惧心理,有利于培养学生是创造性思维。(3)学生反串教师:让学生检查病人,依据临床检查结果,指定专人发言,然后展开讨论,明确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案,最后由教师总结。实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4)开展骨科知识竞赛:以小组为单位,先抽签回答2~3个问题,然后进行抢答10题,根据成绩决出名次。1~3名给予物质奖励。此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敢于提问,使教学在轻松活泼的环境下完成。

参考文献

骨科理论知识内容范文第4篇

关键词:鱼骨图;化学阅读;自主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的核心是独立学习,表现为“我能学”。因而,如何在化学的自主阅读中搜集和处理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精加工策略可以使化学阅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精加工策略之一是生成性学习,通过对阅读的内容产生一个表象(图形、表格、图解等),以加强理解。鱼骨图具有形象直观、简便易行、可操作性等特点,将其运用于化学阅读,对阅读内容进行图解,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一、鱼骨图

鱼骨图是日本石川馨所创,因其形状像鱼的骨架而得名。鱼骨图最初主要用作产品的质量分析工具,近些年来,国外、台湾、大陆等已经陆续将其应用于教育管理和学科教学等领域。常见鱼骨图的类型主要有:(1)原因型鱼骨图,侧重于分析问题的原因,明确其影响;(2)整理问题型鱼骨图,结构构成关系,能够清晰地表达知识的体系结构;(3)对策性鱼骨图,提出问题解决的对策。

二、鱼骨图应用于化学阅读中的意义

1.有利于自主学习。学生阅读化学材料后,积极地建构相应的鱼骨图,以直观的方式组织和分析阅读的内容。绘制鱼骨图的过程就是对知识的生成性学生的过程,帮助理清思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增强学生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能力的同时,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2.构建网络化的知识结构。作为化学阅读的组织和可视化工具,鱼骨图以图像的形式分解阅读内容,再现阅读文本中的知识,增强学生搜集、分析及整合信息的能力。鱼骨图用图解的方式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拓展思维,在诸多信息之间建立联系,形成知识框架,建构自己的知识网络结构,这使得日后信息更容易被回忆和提取。

3.鱼骨图的应用。在化学阅读时,绘制鱼骨图即是对阅读内容重新建构的过程,学会使用鱼骨图对学生以后化学甚至其他学科内容的学有裨益。例如,苏教版化学必修1专题3的“硅酸盐与硅酸盐产品”一节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硅酸盐工业产品的了解,感受硅酸盐矿物的应用与人类文明的发展的密切关系”。涉及的化学理论知识很少,属于了解层次的内容,可以作为阅读材料让学生自主阅读,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获取知识的能力。鱼骨图的绘制过程如下:

(1)写出阅读的中心内容“硅酸盐及其产品”,并画一条水平箭头(称为主骨)指向框内容。(2)快速浏览课文,获知课文主要介绍了“水泥”“玻璃”等内容,把他们列在主骨两侧,用箭头(称为大骨)指向主骨。(3)仔细阅读课文内容,在阅读过程中,把各个产品的细节信息列在相应大骨的两侧的分支上,阅读后绘制出一幅完整关于阅读内容的鱼骨图(见下图)。

硅酸盐及硅酸盐产品鱼骨图

采用鱼骨图图解阅读内容中的几种硅酸盐产品,让学生整体上把握阅读材料的结构,通过简单的信息提示,很容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有利于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和综合硅酸盐产品的异同。对阅读内容绘制成鱼骨图的过程中运用了多种感官,促进学生对硅酸盐产品的理解。在化学或其他学科的自主学习中使用鱼骨图,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鱼骨图作为一种阅读策略,以直观形象和清晰的结构来构建化学阅读的内容,增强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将鱼骨图应用于组织层次结构比较清晰的阅读材料,更容易进行分析与组织,取得更加的效果。此外,鱼骨图还可以用于写作、提出问题解决对策和公开发言等方面。利用鱼骨梳理和组织自己的观点,使写作和发言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读者和听众也更容易把握内容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周翔.鱼骨图法分析影响外科学总论年轻教师教学质量的因素[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24):83.

[2]曾德君.ERP典型业务流程案例分析[M].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2010-12:209

骨科理论知识内容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临床带教 骨科 导师负责制

研究生是未来的医师和医学专家,其培养质量关乎我国医学事业的未来。近年来,临床医学在诸多方面有了飞速的发展,这些都对医师的综合素质和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床实习是从学生到临床医师转变的重要阶段。

骨科临床实习的任务主要在于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方式、正规的专科体检方法以及过硬的临床操作技能,强调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有机结合,做到把医学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工作能力。研究生要具备医德高尚、作风严谨、具有较高诊疗水平和较强教与科研能力,毕业时要掌握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科研究生进入临床学习后,对其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如何转化成医生,研究生如何更快的成为合格的住院医师,是摆在研究生和带教老师面前的难题。为了适应目前医学教育的要求,培养出更好的医学人才,我科在实习带教过程中不断思考,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医学教学经验,改进带教方式,获得较好效果。

对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使之成为具有医、教、研高素质的医学人才。负责其临床指导的医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通过临床实践启发学生如何去发现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对提高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自主学习及研究能力具有实际价值。

“导师负责制带教模式”具体实施主要通过以下两种形式:

第一,基于具体患者的临床学习:学生针对具体病人,提出问题,并自主加以解决。在医疗查房时,负责医师在病区内选择具体患者,启发学生自主分析患者存在的主要问题,使学生在展示自身临床思维和专业知识程度的同时,还能发现当场尚不能明确的问题。之后学生通过一定时间的自学、思考,再选择时间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与阐述。

第二,基于专业问题的临床学习:学生针对有代表性的临床现象或特殊疾病或一些学术观点,提出问题,并自主进行系统的知识整理和表达。这种形式转变了以往主要由专家教授来进行临床问题学术讲座、报告的做法,使学生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由听者变为讲者。负责医师积极鼓励学生基于临床实践,细心观察,发现具有代表性的临床问题,并对与之相关的解剖、生理、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以及治疗等方面的知识进行系统收集、归纳,通过多媒体形式在小组内进行专题讲座,最后就有关内容再进一步展开讨论。

我科为进一步实践“导师负责制带教模式”,进行如下实验。

资料与方法:

第一,一般资料。本次实验对2013年8月至2014年6月在我科实习的48名本科实习生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

第二,方法。对对照组实习生采用常规带教,观察组实习生采用导师责任制带教模式,导师责任制带教是指:将带教医师科内聘为“学生带教导师”,他们每人每批负责带教一名学生,并对该生进行专业理论讲解和临床实践带教。两组实习生实习时间相同。出科前对两组实习生常规考核。分别比较两组学生实习前后骨科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

第三,数据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结果:两组学生均顺利完成实习工作,均参加出科考核。实习前后骨科理论知识水平与实际操作水平变化情况

两组学生实习前后骨科理论知识水平与实际操作水平情况见表1:一,两组学生实习前骨科理论知识水平与实际操作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23.42,P=0.86);二,实验组学生实习后成绩普遍高于对照组,其数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6=32.91,P

骨科学是外科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课时长内容多。骨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需多学科的知识。因此,学生应掌握基础的知识,老师更应在带教过程中把理论知识整合到疾病的讲解和手术中,使学生能够形成整体的认识。临床实习阶段,学生的学习环境由教室变成病房,学习对象由刻板的书本变成鲜活的病例,这一切的不同都会激发实习生的学习热情。带教老师应当借助学生的这种热情,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科“导师负责制带教模式”总体思路是在负责医师的整体把握和指导下,促使学生从床中发现问题,充分运用现代化文献资料查阅途如图书馆、文献检索系统以及网络等,进行资料收、自学、归纳,最后回到小组中进行充分的讨论,或讲座形式进行交流从而达到获得医学知识、积累床经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具体经验是:导师遴选,要求老师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临床技术,且每位指导老师明确带教计划。每轮带教导师与学生随机分组、一对一。入科开始,由带教老师带领学生熟悉科室环境,了解科室的专业特点及相关要求等,在临床实践中耐心传授骨科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要点。学生的各项诊疗活动均由其导师指导。双向反馈,总结提高。带教计划实施完毕,便实行双向反馈,由考评组评定实习生的成绩,由实习生评议导师的带教效果,这种双向反馈的目的是总结带教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带教方法,提高带教质量。

对于临床本科实习医师,除了要求严格的“三基训练”,指导其管理少量病床,熟悉DR、CT片阅读,了解MRI片的阅读,能独立完成简单手外伤的清创缝合术,能对部分常见的四肢骨与关节骨折脱位进行手法复位治疗、石膏外固定,如桡骨远端骨折、肩关节脱位,利用临床实例进行示教,实习医师能正确、熟练的石膏外固定后,遇到难度小、依从性好的病例可放手让其进行一次手法复位,通过这些措施激发实习医师的学习热情,培养良好的临床实践能力。但需要提醒的是带教时一定要谨记若实习医师第一次手法复位效果不佳,当即由带教教师再次复位,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病历书写方面,入科伊始,就告知实习生病历书写是临床中一项基本工作,病历书写不是简单的文字工作,是从事医学实践必备的、重要的基本技能,它反映了临床医师的临床思路,书写病历的过程事实上是临床思考的一个过程。

骨科理论知识内容范文第6篇

一、中学物理骨干教师培训的意义 (一)有利于转变教师职业道德“崇高的师德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促进教师奋发向上,献身教育事业,不断进取的动力之源”。当前,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的快速更新,为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动力和生机。但是,随之而改变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观的变化也冲击着学校教师,影响到教师的价值趋向和道德观念,使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一些与教师角色身份不相称的思想意识。首先,有的教师受周围环境和腐朽生活方式的影响,表现在工作态度上,怕吃苦,怕任务艰巨,追求轻松自在,缺乏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遇到困难总是绕着走,打退堂鼓,学习怠慢,时时要求到条件舒适的地方或大城市工作。其次,表现在思想作风上,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缺乏艰苦创业的精神。这部分教师主要表现在生活作风上畸形消费,花钱大手大脚,生活追求潇洒,吃穿讲究排场,超出自己的实际能力。作为一名优秀的骨干教师应该能把自己的全身心投入到本职教育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对工作怀有持久的热忱,并从本职工作中获取满足和乐趣,要乐于奉献。在以上两方面,部分教师还有所欠缺,通过骨干教师的培训,使教师在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能正确地树立自己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学会抵制各种不利于教师本身发展因素的刺激和影响,保持良好的心态。通过骨干教师培训,将及时纠正和转变部分教师的不良师德和作风。 (二)有利于充实教师的专业知识知识都有保质期,中学物理知识也同样有保质期。追求新知识和提高自己的创造力,是教师需长期追求的目标。首先,教师要努力学习丰富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用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头脑。俗话说“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中学物理教师也不例外,不少教师面对现代科学技术迅猛的发展,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如对中学物理教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将无法适应。至此,要通过中学物理骨干教师培训不断更新教师的知识水平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次,中学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要回归生活,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个教师无论是什么文凭,都应该保持对自己所教专业和相关专业知识的追踪意识,要掌握专业的发展情况。把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用于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一个成功的教育者,又是一个善于自我更新知识的学习者。教师的知识更新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打破常规,二是重建。作为中学物理骨干教师,以往的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也可能是羁绊。因为过多的实践经验有时会阻碍教师对新知识的接受,同时会掩盖教师新知识的不足,久而久之,势必造成教师知识的缺乏。如教师缺乏及时的知识更新,仅靠那点旧的教学经验,会导致教学能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那么,在此基础上及时获取新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必然充满生机和活力。为促进中学物理骨干教师各项能力时刻与时代保持同步,使教师队伍建设扎实有效,中学物理骨干教师的培训意义是重大的。中学物理骨干教师培训能促使教师在知识更新中挑重担、想办法和出点子,建立中学物理骨干教师在培训中、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中获得的主体地位和主角意识,强化骨干教师的内功修炼和形象塑造。 (三)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通过中学物理骨干教师的培训,教师及时在有效教学方面获得了一些新的技巧和策略,比如,教学目标的确立、重难点的把握、课堂问题的设计等。当然,有效教学还必须懂得如何规范教学行为;懂得如何突出重点和化解难点;懂得如何合理布置作业;懂得如何进行课堂内容的拓展和总结等。同时,通过中学物理骨干教师的培训,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将更加切合实际教学需要,比如:知道如何从备课方面下大功夫,备课是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优化教学过程的重点,是积累经验、提高自我的重要过程,更是全面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四)有利于扩大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中学物理骨干教师培训,有国家层面和省级层面的,这给来自不同省份、不同地区、不同学历和不同年龄的教师,建立了一个更加广泛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这个平台包括知识交流、疑问交流、经验交流、思想交流和科研交流等。同时,中学物理骨干教师培训也是促进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教师自身整体素质、教师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培训是短暂的,但教师的收获是丰硕的。教师培训为中学物理骨干教师的成长建立了长期的学习、沟通和共同提高的平台,促进了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影响骨干教师培训实效性的因素 (一)知识水平的差异通过对一项中学物理骨干教师的调查发现,同样是中学物理骨干教师,他们存在着许多方面的差异。首先,由于他们的生活环境、学历和年龄的不同,以及城镇和农村学校各方面条件的差异,他们的能力和知识水平可能相去甚远,有的教学观念非常老旧。其次,骨干教师培训方式一般分为短期集中培训和置换研修培训,短期集中培训只是采取到高等学校集中学习和讨论,时间非常短,一般十天左右;而置换研修培训的内容较为丰富,时间一般为一个学期,可分为在高校集中学习和讨论,直接到一线中学与一线的高级教师跟班直接学习,这个可以真正促进骨干教师的各方面的水平提高。由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制约,国家也只能分阶段和分层次对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再次,中学物理骨干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大班集中理论知识和实验培训多,安排的讨论、实践和观摩相对较少,培训的针对性受影响,特别是短期集中培训。培训缺乏针对性,这样就很难调动全体培训人员的主动性。骨干教师培训应加大调研力度,真正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次,分批次进行,在实际操作中要不断更新培训理念、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 (二)学习内容与学员实际需要尚有差距通过对中学物理骨干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中学物理骨干教师通过培训希望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如何提高中学生对学习中学物理的兴趣;理解更多生活中中学物理的前沿知识;如何合理利用中学物理的教学方法;等等。骨干教师在未参加培训之前,在培养学生学习中学物理兴趣过程中,旧的观念多选择一些很具体方式,如演示实验、实例讲解等。但这些方式却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现有骨干教师培训课程大而化之,只有少量课程反映教师实际需要,大部分是学历提高或补偿课程,对于那些希望通过培训切实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教学方法以及科研能力的教师而言,这类课程没有太多吸引力,缺乏针对性。 (三)骨干教师的选拔没有形成公平机制当前,骨干教师培训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的选拔机制。首先,标准不统一。有的以纯中学物理实验员为主,有的以理论教师为主,没有选出具有复合型的中学物理骨干教师。其次,按照领导的标准,各个地区或学校选拔中学物理骨干教师常会出现未经公开评选,领导一手决定的现象。这种决定往往和上级领导关系的亲疏有关,甚至有些领导集各种荣誉于一身,把自己任命为骨干教师。这些现象使骨干教师的选拔缺乏公平性,不仅会挫伤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影响工作开展与骨干作用的发挥;也给骨干教师培训工作带来损失。国家设立专项资金重点培养和扶植优秀的中小学骨干教师,旨在选拔教师群体中的“优秀骨干分子”,发挥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带动整个教师群体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如果把骨干教师培训活动当成工作中的休闲娱乐机会而滥竽充数,可能无论培训机构怎样努力都难以实现培训预期的效果,就会造成培训资源浪费。 (四)骨干教师的辐射功能未充分发挥短暂的培训后,回到原学校就结束了。首先,学校未及时与骨干教师相互沟通,调动骨干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主动性,发挥他们的骨干作用、引领作用。不能起到其良好的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好的教学方法未能与大家分享,比如在中学物理中,讲解摩擦起电的方法,有些教师的演示实验就不明显,通过培训,讨论和总结之后,把多年的问题解决了,可很多学校只有参加培训的中学物理教师知道,本校的教师还是不能分享。其次,骨干教师在时间精力上疲于应付,对于工作激情、科研灵感、教学创新等要求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改革中,骨干作用的发挥上往往会敷衍了事,做表面文章,他们好的经验和结论得不到有效的发挥。最后,人际压力是影响骨干教师作用发挥的又一原因。人际压力有来自领导层,一些领导认为骨干教师花精力做科研影响正常教学工作;一些领导很少参考骨干教师的意见进行改革教学与管理等诸多因素,让骨干教师缺乏领导的信任与理解倍感压力。人际压力还来自教师群体,表现在教师之间只有看到竞争没有合作,骨干教师的成长发展与工作开展过程中没有其他教师的鼓励支持,反而成为被排斥的对象。面对这种情况,骨干教师可能精神压抑,也可能不得不将大量精力耗散在人际纠纷或人际关系的经营上,这些都会影响其创造性地发挥骨干辐射作用。 (五)后续跟踪辅导脱节,培训效果不能巩固集中培训都是短暂的,广大教师在培训期间受培训氛围的影响、组织者及授课教师的启发,往往容易形成认知结构的变化、对原有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反思、对未来教育教学活动的新想法等。但当这些教师回到原有的学校氛围中,回到原有的工作学校中,后续缺乏有效引导与督促,而自身又不善于反思与创新时,在培训期间产生的变化、想法很容易就消失,导致培训效果不能巩固。 三、结论 中学物理骨干教师培训对更新教师的思想观念和教育思想,转变师德和作风,不断充实和完善教师的知识水平,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和建立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都有重要的意义。中学物理骨干教师本身的知识水平、学习内容与学员实际需要、骨干教师的选拔缺乏公平机制、骨干教师的辐射功能、后续跟踪辅导都影响了中学物理骨干教师培训实效性作用的发挥。今后对骨干教师的培训应加强训前调研,可建立相应的导师制,后续跟踪考核制;长期的点对点的帮扶作用,一个城镇中学物理骨干教师与一名农村中学物理骨干教师建立帮扶,这样能更好地发挥中学物理骨干教师培训的功能和作用。 作者:刘高福 廖丽君 单位:贵州师范学院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骨科理论知识内容范文第7篇

关键词:骨伤科;教学模式;应用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7-0226-02

众所周知,当今医疗环境日益严峻,医学教学难度不断增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将书本的知识真正融会贯通,成为临床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为此,我院骨科基于21世纪医学教育培养“五星级医师”的最终目标[1],结合科室的具体情况,在实践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探索。现总结如下,以便同行参考。

一、骨伤科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骨伤科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临床专科,有着自身独特的临床特点。临床新理论、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骨伤科教学的难度。事实上,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在数量增加的同时,临床能力欠缺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当今在很多院校,临床课程的教学多由一线医生兼任,骨伤科也不例外。与以前由专职教师授课相比,一线医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可以给学生讲授临床上许多鲜活的病例,更具有可信性和实用性。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繁杂的临床及科研工作使一线医生没有足够的时间静下心来认真备课,对教学内容的选择相对随意。此外,部分医生对教学不感兴趣或语言表达能力欠缺,讲授技巧不足等因素,也影响到了骨伤科的实际教学效果。此外,骨伤科一般在高年级开设,通过前期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但可能学习的课程较多或间隔时间较久,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骨科临床解剖学知识普遍欠缺。解剖学知识的欠缺,会影响到骨科临床知识的掌握,甚至会影响整个骨伤科疾病的学习。

二、不同教学模式在骨伤科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近年来,我们在骨伤科教学中灵活使用五步微技能教学(Five-step micro skills)、情景模拟诊疗(Simulating diagnosis and treatment)、多媒体教学(Multimedia teaching)、案例教学(Case methods of teaching)及PBI(problem based learning)等多种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教学成效。

五步微技能教学法是一种从学生角度出发,解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师生进行互动,提高学生临床诊疗技能的先进教学方法。本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需求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在保证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的同时,大大增强了师生互动,能更好地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出学生知识技能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利于学生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此教学法由Neher和Gordon于1992年提出并用于临床住院医师培训过程,取得了很好的培训效果。此后又陆续有人将这种方法用于临床教学中并取得良好的效果[2]。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对任课教师进行了统一培训,教学效果满意,得到了师生的一致认可。

在医患关系不容乐观的医疗环境下,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诊疗能力,我们开始使用模拟诊疗教学。“模拟诊疗法”分为模拟诊疗演示法、模拟诊疗引导法、学生互助模拟诊疗法和真实病人模拟法四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灵活选用其中一种。通过对疾病的模拟诊疗,学生不仅学会了运用所学知识,针对不同病人做出正确的诊断,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同时解决了直接面对随机病人,患者因身体不适或因学生理论知识欠缺、操作技能不足出现抵触、反感等问题。在“模拟诊疗”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重视情感方面的沟通,帮助学生逐步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理念。

通过临床真实案例学习疾病的诊疗也是骨伤科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案例式教学[4]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等活动,教给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的最大优点是直观、生动,容易理解和接受。我们常常配合PBL教学法同时进行。即在讲解典型医案时,设置问题为引导,以疾病为线索,将复杂的医学知识与疾病连接,将基础学科知识与临床知识相整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

多媒体教学[5]是运用现代科技技术,将文字、图像、动画和声音进行有机结合,把基本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教师不需要进行大量板书和口头讲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呈现给学生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在临床实施比较经典或技术新颖的手术时,进行完整摄像加以记录。在讲授相应疾病时,使用多媒体进行展示,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手术的全过程,为以后真正踏入临床奠定坚实基础。

三、骨伤科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鉴于目前医疗环境变化和教学实情,为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难题,我们有计划地安排青年医生去师范院校进行教学技能学习,提高其授课水平。适当减轻承担教学任务大夫的临床压力,给予其充足的时间来准备授课内容。在科室内定期进行教学研讨,商定详细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计划。骨伤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的手术方法不断涌现,内固定材料更是层出不穷。临床医疗又是一种对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要求很高的行业,具有明显的社会性特征。但随着社会发展和医疗环境变化,医学生在学习期间动手实践的机会越来越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年医生的诊疗能力,加大了医学教育的难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认为,作为教师不但要具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具备丰富的临床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熟悉各种教学模式,掌握一定的授课技巧,更重要的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只有如此,才能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医学专业知识为教学基点,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和体会,运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幼平,陶铁军.基于问题,创新发展――推进我国医学教育和评估体系的改革与发展[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6,6(9).

[2]NEHER J O,GORDON K C,MEYER B,STEVENS N.A five-step“micro skills”model of clinical teaching[J].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Board of Family Practice,1992,5(4).

[3]韩克强,吴娅利,黄小兵,等.模拟诊疗在八年制肝胆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9,18(2).

[4]姜德友,鲁美君.案例式教学在中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8).

[5]陈前芬,宫德峰.多媒体课件在骨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医学,2009,(12).

骨科理论知识内容范文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校2009年6月—2010年6月临床骨科专业学生148名,随机性分成两班,实验班组、普通班各74名。其中实验班男生52名,女生22名;年龄最大的24岁,最小的20岁。普通班男生51名,女生23名;年龄最大的23岁,最小的19岁。两班在数量、年龄、性别等方面没有显著新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普通班 即采用传统的骨科教学方法,指导教师根据本学期的骨科教学大纲内容在课堂上进行讲解,一般在讲解中学生不许提出疑问,在本节课结束后,给学生布置作业,在下次课前对本次学习内容进行提问。

1.2.2 实验班 根据本学期骨科学习内容编撰情景模式和PBL模式相结合的教学内容。在学习中设置骨科常见问题的情景,让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对骨科疾病的相关知识进行理解、学习,并提高动手能力,通过实践性学习了解骨科相关知识,每节课后对存在的疑问进行资料收集,由学生主动进行分析,寻找问题线索,在实践中解答疑问[2]。

1.3 观察项目 观察两班同学的年末骨科理论、实践考试成绩以及学生对教学效果的主观自评情况。骨科理论、实践考试成绩由本校骨科教研组出具考题,对所有学生的本学期骨科学习情况进行考核,理论、实践考试成绩满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越好[3]。学生对教学效果的主观自评情况由本院教务科设计教学效果调查问卷[4],让所有参与学生对本学期骨科教学情况进行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对骨科课堂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价和对本学期骨科教学的感兴趣情况,总分也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学生对本学期骨科教学效果的评价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经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均数(±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具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班年末骨科理论分数(83.32±5.20)分,骨科实践考试成绩(88.12±7.36)分,学生对教学效果的主观自评分数(89.25±8.25)分;普通班年末骨科理论分数((65.53±4.98)分,骨科实践考试成绩(70.21±5.26)分,学生对教学效果的主观自评分数(70.42±7.21)分。实验班在年末骨科理论、实践考试成绩以及学生对教学效果的主观自评上均显著高于普通班,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一)

3 讨论

在骨科教学中情景模拟与PBL模式相整合应用显著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实践性,为学生营造了问题以及情景,让学生能更加主动的在老师的引导下寻找问题的关键,改变了以往骨科教学中照本宣科、脱离实践的情况。本次研究发现,实验班在年末骨科理论、实践考试成绩以及学生对教学效果的主观自评上均显著高于普通班,P<0.05,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在骨科教学中采取情景模拟与PBL模式相整合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更有利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翁留宁,高静,朱玲,等,PBL模式与情景模拟相结合在多发伤急救手术培训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周咏梅,蔡晓霞,朱玉霞,情景模拟在骨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