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素养的内容

网络素养的内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网络素养的内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网络素养的内容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博雅理念;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大学生;文化素质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文化的信息载体不断演变,传播形式不断革新。相应地,人们信息能力的内涵也应该不断更新,并采用适当方式加以教育。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文化传播越来越倚重于网络,对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新要求。

一、博雅理念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缘由分析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源于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源于当前大学生网络文化素质的不足。如何引导大学生适应网络时代的学习生活,需要针对性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1.网络时代文化形态转变:提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新要求

伴随网络技术的普遍使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网络资源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冲击。例如,网络具有声画并茂的传播优势,大学生很容易沉湎于其所营造的虚幻空间,而拒绝与他人沟通和外界交往,导致视野狭窄或极端自我内化。

在网络文化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大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行为在发生转向:由基于面对面的直接交往转变为基于网络的人机交互。由此引发交往对象、交往方式、交往性质以及交往心理等多方面的重大嬗变。网络文化深刻改变大学生的生存方式、行为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甚至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网络时代的文化形态发生转变,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提出新的要求。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传统媒体的应用能力,还必须具备网络媒介素养。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需要经过培养训练才能提高。为此,需要充分利用各种网络材料和有效的教育途径,引导大学生理解网络媒体所传达的内容意义,把握网络背后的文化内涵,提升大学生应用网络的水平。

2.博雅理念下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

“博雅”即博学而高雅。“‘博’指学识广博,见闻丰富,超越单纯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与举一反三,为治学和修养的法。而‘雅’指举止娴雅,不同流俗,即融审美情感与道德情感为一体,发于中而显于外,是人文精神的境界。”

博雅理念下的教育“与其说是灌输知识的教育,不如说是陶冶性情的教育;它与其要给人某种绝对不变的结论或教条,不如说重视教育之过程。”以博雅理念为指导,将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置于文化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从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的角度加以审视,能够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提供有益启示。

博雅理念下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具体说来,博雅理念下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紧扣网络时代信息行为特点,让大学生理解网络文化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不断增强应用网络的能力,探讨如何有效运用网络文化来表达思想。

二、博雅理念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阐释

“‘博雅’之‘博’,不仅是形容知识之广博,而更在于法论的打通。通过‘道问学’而‘致广大’,超越知识层面,致乎大道。”博雅理念下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应让大学生具有多元的价值选择与开放的胸襟,在应用网络媒介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时,既学识广博、见闻丰富,又不同流俗、行为娴雅,既不随波逐流而拥有主见,又宽容和善而乐于助人。

1.面向具体学生,赋予网络媒介素养新内涵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培养的内容包括:网络阅读能力(即感知层面看的能力)、网络解读能力(即解读网络隐含意义的能力)、网络表达能力(即网络交流创作能力)、网络创造能力(即高水平的网络应用能力)。不仅如此,还需要面向学习者的具体情况和专业需要,设计特定的与大学生素质相关的教学目标,不断增强他们的网络信息解读能力、网络交流能力以及网络创作能力。

2.面向生活实践,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应用能力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体现了从理论讲解到实践应用。首先,阐述媒介素养与网络文化的基本概念,让大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奠定进一步学习的理论基础。其次,根据大学生的经验和知识,分析网络媒体的特征。最后,讲述网络文化的价值,提高大学生网络信息的接受、评估和创造能力。

3.人文价值引导,唤醒大学生的网络文化意识

博雅教育追求“在个体人格中达成理性与情感意志、科学与人文等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追求集真善美为一体的人格的形成”。大学生对于网络文化的意识应包含对内部网络文化的“自知之明”意识,对外部网络文化的“博采众长”意识,对历史网络文化的“批判继承”意识以及对未来网络文化的“积极建设”意识。

“博雅理念包含着受教育者的知识积累的广博性,更标志着其作为行为主体的优雅与高尚。”博雅理念下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从文化素质教育视角出发,将网络技术与网络文化相结合,以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为目标,以网络信息的解读、传播与创造为内容,引导大学生创造性运用网络,促进有效学习,支持思想表达和实现个人成长。

三、博雅理念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开展

“说教式的做法将受教育者视为一个被动的、像机械的容器那样的可以任意填充内容与材料的载体,很难将伦理道德与具体的社会规范内化于受教育者本身。”大学生是有发展潜力的、独特的个体人,需要不断的在自我扬弃、自我创造的过程中成长。

博雅理念下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并不是网络知识的简单灌输,而是高水平思维的复杂训练。因此,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必须让大学生从多种视角对网络信息用心思考,然后赋予意义、做出判断和解释甚至形成多种见解。

1.课堂教学:多种方法,阐释网络知识

课堂教学以多媒体技术资源为支持,采用演示和讨论等方式,让大学生理解网络媒体的内涵意义。首先,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阐述网络知识的内涵。教师应用启发式教学法,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讲授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引导大学生完成网络知识的学习。其次,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采用案例法,引导大学生分析、评价和应用网络媒体案例,增进网络知识的理解。最后,采用讨论法,促进网络知识的应用。讨论法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加师生间的信息交流,让教师针对性进行指导、评价、反思和总结,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网络应用能力。

2.课外实践:多元方式,提高网络应用

博雅理念不仅注重学习基础知识,更主张关注生活世界,开展实践活动,让大学生提升视野、优化行为。博雅理念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课外实践活动通过历史的方式、比较的方式,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网络文化现象,让大学生将课堂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课外实践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素养共提升。

首先,应用历史的方式,考察不同时期网络媒体的差异。在此过程中,引导大学生以历史的眼光分析网络媒体的发展历史,既提高网络媒体的欣赏水平,又增强网络文化的理解能力。其次,应用比较的方式,分析不同网络媒体的特点。在此过程中,引导大学生分析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差异,深刻理解网络媒体的特征。最后,应用实践的方式,体验网络媒体的实际价值。在此过程中,创造良好的课外实践性教学环境,鼓励设计网络媒体案例,并以小组方式进行案例分析与交流,引导学生体验网络媒体的创作过程,感受网络媒体的效用。

四、博雅理念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资源支持

为满足大学生网络文化素质的普遍需求,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面向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开设。由于学生知识结构、授课时间等条件的限制,如何对不同专业、不同个性、不同水平学生因材施教,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挑战。博雅理念下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通过不断完善教学资源,丰富学习资源,以满足大学生的多元学习需要,促进他们文化素质发展。

1.注重体现人文关怀,形成资源建设的理念

博雅理念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资源应该体现人文关怀,实现从单一的认知目标到多元的综合素质。教育资源的符号形式与文化内涵充分融合,教育资源与感悟精神家园有机结合,激发大学生应用网络文化,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方式。为此,应该利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手段和多媒体的表达形式,构建对大学生充满魅力的新型数字资源,开发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案例;提供BBS支持讨论和交流,让不同意见交流碰撞,产生思想火花。

2.聚焦网络文化,体现资源的内容特色

博雅理念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应该不断创造丰富的网络资源,开发教学互动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体验、交流和实践平台。为此,需要结合历史、文化、科技和社会等方面的背景资料,以外显与内涵、历史与现实、认知与审美为分析视角,既探究传统媒体的历史意义,又剖析网络媒体的当代价值,然后分析如何应用网络媒体实现教育价值。

3.采用适当技术,构建有效的资源平台

虽然网络技术形式多样,有多种可供选择,但也要发挥人的主体性,选择适当的技术。“适当的技术是指一种对于解决问题来说是最简单的、最好的工具或手段。适当的技术必须与当地的用户、文化和经济情况相联系。”[7]对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资源开发而言,不在于技术方面标新立异,而要考虑网络资源与大学生的关系,要考虑他们对什么样的资源类型情有独钟、什么样的资源内容喜闻乐见、什么样的资源呈现方式更容易理解接受。

4.构建生态资源,促进资源的高效应用

为有效支持学生学习过程建构文化知识、分享不同见解和生成应用网络的智慧,资源建设中需要提供丰富多样的知识建构和信息交流工具。从而,在博雅理念下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中,大学生可以在信息与信息的交融中,领悟网络文化的魅力;在多重视角的反思中,辨析网络文化的多元价值;在社会性的互动中,创造性运用网络实现自我发展。

网络素养的内容范文第2篇

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5.91亿,互联网使用率为44.1%。互联网以其海量信息、迅捷方便等优势,取代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首选渠道。然而互联网在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导致部分大学生对网络产生依赖,甚至出现网络成瘾行为。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破解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解之惑。

一网络成瘾的内涵及成因

2012年北京市疾控中心学校卫生所在北京市16个区县177所中学和大学共计37173名学生就是否具有网络成瘾倾向进行了测评调查,结果显示初中生网络成瘾的报告率为9.6%,高中生为14.4%,大学生为14.8%。网络成瘾问题已呈“星星之火”之态蔓延开来,而大学生群体的网络成瘾危机蔚然形成。

网络成瘾,也称为网络过度使用或病理性网络使用,是指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精神行为障碍,表现为对网络的再度使用产生强烈欲望,停止或减少网络使用会出现抗拒和抵制,同时伴有精神及躯体症状。

关于网络成瘾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人格特质、压力作用、网络吸引力等等,但最直接原因是大学生认识和利用网络媒介的能力不足,网络媒介素养缺失,容易导致网络滥用成瘾。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则能通过提高学生对网络使用的自觉自律意识,实现对网络成瘾的早期预防作用。

二媒介素养、网络媒介素养及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相关概念

随着信息时代的跨越发展,媒介种类、形式的不断更新,媒介素养问题正在成为被广泛研究的课题。媒介素养其实是传统文化素养的延伸,是人们对多元化信息的解读能力。它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听、说、读、写能力,还包括对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介所产生信息的接收和处理能力。是人们面对不同媒介信息时所表现出的解读、批判、利用和驾驭能力,它使人们成为主动地媒介接收者和理性的媒介思考者。媒介素养应该成为现代公民素质的重要内涵。

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则是基于网络媒介全面覆盖之下网络媒介素养知识的通识教育。它是面向大众对网络信息资源正确使用的引导和教育,旨在帮助人们科学认知网络,培养其具有健康、客观的辨析能力和批判能力,以达到理性地运用网络信息的教育活动。大学生群体虽然有较高的知识修养,但在辨别网络信息的能力上还显不足,存在着网络媒介素养偏低的现象。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则能够增强大学生网络信息认知和驾驭能力,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降低网络的诱惑力,对大学生网络成瘾实现有效干预。

三网络媒介素质教育干预网络成瘾的技术优势

通过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可以有效填补大学生对网络媒介的认知盲区,丰富媒介素养,学会科学利用网络资源。

(一)网络媒介素质教育可以提高学生认知和使用网络信息能力,自觉抵制网络诱惑

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科学掌握网络媒介基本知识,了解网络传播的基本原理,能够根据需求理性选择媒介工具进行信息的搜索和筛选,对媒介内容有评估和批判意识。不被无效信息所干扰,不在无限量信息中迷失,培养自我管理和自我导航能力,适时、适量、适度地接触网络,理性规范网络行为,科学利用网络媒介,避免网络沉迷。

(二)网络媒介素质教育能够正确发挥大学生媒介影响力,提升网络媒介免疫力

由于网络的虚拟和个人特征的隐匿性,网络监管难度很大,也造成了网络信息泥沙俱下和网络秩序的混乱。较好的网络媒介素养可以让大学生拥有质疑精神和批判意识,在日益娱乐化、低俗化、戾气化的网络环境里保持理性,具备准确的辨别力和正确的判断力。通过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引导大学生群体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用科学的立场和价值取向对网络信息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不迷信不盲从,不在变幻复杂的虚拟世界沉迷,提升网络媒介免疫力。

(三)网络媒介素质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网络法律道德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信息时代的网络媒介环境日益复杂,多元化的价值观交织碰撞。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不仅教会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还能够使学生与媒介接触时保持独立主体性,在与网络媒介交互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受媒介主导,不为媒介所累。网络媒介素养教育通过提升大学生网络法律道德素养,加强大学生自律意识,能够从网络伦理和法律视角,规范和控制个人网络行为。分清虚拟与现实,主动驾驭各种媒介信息,做到自觉过滤、自动删除、自主选择,真正实现网络资源服务于个体发展,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优良的道德品行。

四开展高校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

提高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阻断大学生对网络的过度依赖,高校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一定要系统化、规范化。喻国明教授认为媒介的选择和使用是一种素养,属于终身学习的范畴,但是媒介素养的学校教育却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高校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重要平台。

(一)利用课程体系平台,推广媒介素养教育

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列入高等教育教学课程体系,是培养、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直接而有效的方法。通过开设正规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使大学生系统地掌握媒介知识,提升个体媒介素养。网络媒介素养课程的开课模式可以有三种:一是将其作为必修课程;二是将其作为选修课程;三是将其作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计算机基础知识等公共基础课的课程内容出现。利用课堂教学集中、直接的特点和课程体系全面、系统的优势,将高校网络媒介教育铺展开来。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实施除了可以通过课堂讲授之外,还可以讲座、报告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网络媒介素养基本知识。

(二)依靠专业化教师队伍,保障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规范化

高校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化也必然对师资水平提出专业化的要求。因此,高校必须探索信息时代教师职业培训的新模式,对教师进行充分地、有计划的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媒介素养。通过正规的媒介素养教育师资培训,使教师具备大众传播学、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等相关专业知识,进而提升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教学能力。还要对辅导员、班主任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进修、培训等系统学习的方式使其迅速成长起来,熟悉网络媒介的内容和运作方式,不断提升自身媒介素养,打造集思想政治教育和良好网络媒介素养于一身的先进的教育工作者队伍。

(三)依托校园媒介和校园文化,普及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高校要充分发挥校园媒介资源(如校园网、校报、校园广播和校园电视等)作用,广泛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建设校园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网页或网站,为学生提供了解媒介、使用媒介的平台,整合网络资源;在校报、广播等传统媒体开设网络媒介素养的固定专栏,邀请报刊、电视台、广播电台、网站等传媒的资深记者、编辑、主持人与大学生互动交流,帮助大学生认识媒介,了解媒介信息的本质,提高对网络媒介信息的解构力、接受力、辨别力和运用力。同时将校园文化建设同网络素养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开展网络知识竞赛、征文等形式鼓励学生参与,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网络素养。

(四)发挥学生自主性和朋辈影响力,助力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高校在网络素养教育中不仅要发挥主导作用,实现网络素养教育规范化、系统化,还应当充分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性和自觉性,积极倡导大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使学生通过自省和自我约束,学会对网络媒介的自主接触和利用,将网络媒介素养意识自觉自律贯穿于网络行为,提升大学生媒介自主能力,科学合理使用网络服务其成长成才。注意朋辈群体的亚文化对大学生群体独特的影响力,充分发高校社团等组织的作用,开展各种媒介素养教育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

总之,通过开展持续深入的高校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帮助大学生构建和整合网络媒介知识系统,提高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大学生保持批判自主力,有效控制大学生个体行为,避免网络过度使用,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早期干预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敬红.网络成瘾症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11):77- 81.

[2]姜旭英,彭红雷.基于大学生网络成瘾干预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开发[J].科技文汇,2011(04):34-35.

[3]邵瑞.中国媒介教育[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4]喻国明.从青少年抓起提高群民族的媒介素养[J].中国青年研究,2003(7).

[5]黄永宜.浅议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J].新闻界,2007(3).

网络素养的内容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3) 03-0033-04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广泛运用,新媒介如今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无孔不入。新媒介在深刻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逐渐打破人们惯有的媒介思维方式。在以开放、分享为特征的Web2.0新媒介环境下,不仅媒介信息来源呈现多元化、去中心化特征,而且基于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信息推送服务正成为新媒介信息服务的主流模式之一。同时,微博、博客、个人门户等自媒体的崛起以及媒介个人化趋势的加剧,都对网络编辑的职能和媒介素养提出了新要求。

1 新媒介环境下的信息传播特征

随着社会化元素的逐步增多,媒介正逐步跨入人本传媒时代[1]。在人本传媒的新媒介环境下,信息传播者和受众的角色定位、信息传播内容及信息传播模式等发生了一些根本性变化。

1.1 信息传播者和信息受众趋于融合

在新媒介环境下,信息传播者和信息受众的界限划分变得模糊,信息传播者与信息受众在互动过程中,悄然实现了传播中的角色换位,媒介角色定位被打破,传者即受者。美国《连线》(Wired )关于“新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2]的论断深刻地揭示了新媒介环境下信息传播者和受众的融合趋势。在新媒介环境中,除了信息传播者外,受众也在积极地参与信息的组织、生产和传播活动,信息传播者和受众的角色正在趋于融合。受众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他们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也在生产和传播信息。同样,传播者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也在接受受众传递的信息。这种融合打破了传统媒介中传者与受者泾渭分明的角色划分,体现了新媒介环境下信息传受合一的特点。

1.2 传播内容以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为中心

以满足受众需求为中心打造人性化媒介是数字时代传媒竞争发展的逻辑新起点[3]。在新媒介环境下,受众与媒介都具有良好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其关系是一种互动关系。以网络媒体为例,如何为受众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服务,进而提高受众黏性是其参与市场竞争的关键。在网络传播过程中,媒介内容选择从以传播者为中心走向以受众个性化需求为中心,受众的偏好不仅决定着媒介的内容与方向,而且产生决定性影响。可以说,网络媒体受众的流失与否完全取决于媒体能否生产出符合用户需求的“商品”[4]。也因此,个性化需求定制、即时信息推送等以受众个性化需求为中心的信息服务方式,逐渐成为以网络媒介为代表的新媒介环境下信息传播的主流模式。

1.3 信息传播模式强调双向互动

与传统媒介的单向传播模式不同,新媒介环境下的信息传播具有双向互动的传播特征。一方面,以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传播技术的创新发展为新媒介环境下的信息双向互动传播提供了技术保障。另一方面,新媒体在传播模式上以人际传播的相互作用、双向传播以及传播者与受众的依存关系为基础,在传递信息时实现了传播者和受众的双向互动[5]。如今,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在进行信息传播的同时,还会开展“热评热议”、“热点调查”以及“互动分享”等互动活动。通过互动,受众可以向媒介表达自身观点,媒介可以了解受众看法,从而实现媒介与受众之间的双向传播。

新的媒介环境特点,使网络编辑不再仅仅是“通过网络对信息进行采集、分类、编辑,向世界范围的网民进行信息,并且从网民那里接收反馈信息,产生互动的工作人员”[6],他们作为“把关人”的职能将发生新变化。

2.1 从信息持有者向信息管理者转变

在新媒介环境下,海量信息资源的获取、传播和利用变得越来越困难,尤其是由微博等社交网站提供的“碎片化信息”更是让用户无所适从。虽然用户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相关信息进行筛选和甄别,但效果大多不如人意。用户在面对海量、无法处理的信息时,需要专业、可信赖的媒介管理者的帮助。以网络新闻报道为例,新媒介环境下各种不确定信息四处流传,使得用户无法迅速、准确地识别和掌握新闻内容,这就需要网络编辑对相关信息进行甄别和筛选,以帮助用户准确地获取和利用新闻内容。也就是说,在新媒介环境下,作为海量信息拥有者的网络编辑需要成为信息资源管理者,对信息内容进行甄别、筛选、加工、整合和归纳,以便于用户利用。

2.2 从信息规模化加工者向个性化加工者转变

库尔特·卢因(Kurt Lewin)认为“把关”就是对信息进行过滤、加工优化的过程。在新媒介环境下,虽然网络编辑的策划、采编、修改、排版和等基本职能没有改变,但工作的重点或重心却在发生转变。为了满足新媒介环境下用户的个性化信息服务需求,网络编辑逐渐由内容规模化加工者转变为信息个性化加工者。网络编辑的信息服务理念从“传播者想传播什么,受众被动接受”向“受众需要什么,传播者为其提供服务”[7]转变。他们不再强调主观意图或网站定位,而是更多地从受众角度出发对信息进行筛选和优化,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因此,走进“人人小站”、新浪“微群”等用户圈子,与用户互动并了解用户个性化需求,进而提供专业化信息加工服务是新媒介环境下网络编辑必须完成的职能转变。

2.3 从信息整合者向用户整合者转变

在传统媒介环境中,编辑的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对信息的加工和整合上,以便于信息的传播与获取。如今,随着媒介环境的变化和新媒体的发展需要,网络编辑的工作重点逐渐转移到对用户行为进行研究,通过对用户进行分类和整合来确定不同的用户群体偏好,使之成为媒体的独特资源,以期获得更多的用户价值。有分析认为,一个脸书(Facebook)粉丝的平均价值高达136.38美元左右[8],可见用户价值的昂贵。因此,在新媒介环境下,通过用户行为分析,发现和聚类不同的用户群体,为其提供专业化信息服务以实现用户价值最大化,是网络编辑必须完成的另一个职能转变。

从受众角度看,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9]。从媒体工作者的角度看,媒介素养包括媒体工作者的信息利用能力、技术能力和媒介管理能力三个层面。面对竞争激烈的新媒介环境,网络编辑必须提升信息利用和管理能力。

互联网的开放模式以及网络舆论言论主体的多元化特点,在丰富网络信息资源的同时,也让庸俗炒作和网络谣言变得层出不穷。庸俗炒作和网络谣言的泛滥不仅造成媒体公信力的下降,而且造成整个社会网络文明价值的缺失。在新媒介环境下,网络编辑必须提高政治意识和审美意识,强化信息分析和利用能力。一方面,作为新模式下的“把关人”,网络编辑应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议程设置、专题报道等形式向受众传递高尚的社会价值观,以引起受众共鸣,提升整个社会的网络文明价值。另一方面,网络编辑在新媒介环境下应提高审美意识,从艺术的角度去理解和欣赏媒介内容,提高受众的信息辨别和分析能力,引导受众对格调低下的网络信息进行批判性思考,进而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和媒介公信力。

3.2 网络编辑应提高媒介技术应用能力

语义出版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媒介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在推动媒介创新发展的同时,也对网络编辑的媒介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与传统编辑工作相比,新媒介环境下的网络编辑工作具有超链接、数字化以及交互性等技术特点;另一方面,媒介技术在媒介形象塑造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10]。如果网络编辑无法熟练地应用新媒介技术,不仅会给信息内容的深度加工和整合工作造成不必要的困扰,而且会阻碍媒介形象和影响力的提升。因此,对网络编辑来说,在熟悉和了解媒介技术发展现状的同时,还要通过不断学习提升媒介技术的应用能力,使自己成为合格的媒介技术平台的操作者和运营者。

3.3 网络编辑应提高媒介经营管理能力

网络编辑的媒介经营能力,主要表现为做好频道或栏目推介,不断扩大频道或栏目的影响力[11]。在新媒介环境下,网络编辑仅仅具备采、编、写等基本媒介经营管理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媒介策划与运营、媒介内外部资源整合等媒介经营管理能力的提高也必不可少。一方面,网络编辑要树立用户至上意识,精准把握用户需求,通过专题策划、在线互动等方式加强与用户的沟通与互动,提高用户满意度。另一方面,网络编辑要加强对内外部资源的整合利用,通过合作推广、协同营销等措施进行媒介推广,提高媒介的影响力。总之,网络编辑只有全面提升媒介素养,切实承担和履行作为一个网络信息“把关人”的责任和义务,才能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媒介自律实际上是媒体操作者的一种自觉行为,是基于对自己使命的一种认识,它可以使媒介良性、自觉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能。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一些不可控因素导致的不良信息泛滥现象仍然存在,并给整个社会带来不小的危害。因此,网络编辑在新媒介环境中应加强自我约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自觉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在新的媒介环境中,网络编辑应多一些独立思考、少一点偏激冲动,多一些理性判断、少一点盲从轻信,将客观、准确的信息内容传播给用户,从而为用户提供最优服务。

除了自律,要让网络编辑更好地发挥“把关人”作用,自觉履行其社会职能,他律同样重要。立法机构、司法机关、互联网管理部门完善法规、加强监管,是更为有效、也更为根本的“谣言粉碎机”[12]。因此,制定详细、完备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对网络编辑行为进行规范、约束和监督,是提高网络编辑媒介素养的有效途径。自律与他律辩证统一关系表明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理想的契合。因此,在网络编辑媒介素养提升过程中,要始终坚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原则。

4.2 坚持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原则

在媒介环境不断变化的今天,媒介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从国内现有网络编辑教育与培训体系来看,要提高网络编辑的媒介素养,必须坚持教育与培训相结合原则。在职业教育方面,政府应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中开设网络编辑相关专业,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传授,全面提高网络编辑的媒介素养,满足媒介产业发展的需要。

在职业培训方面,行业管理部门、媒介企业及职业培训机构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职业培训。具体来说,要通过文化、道德、法律、职业和安全保障等知识的培训提高网络编辑的基本素养,通过技术理论、专业技能和技术实习等职业技术的培训提高网络编辑的技术素养,通过经济、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网络编辑的媒介经营管理素养。在培训方式上,要短、中、长期培训相结合,定期与不定期培训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培训相结合。

4.3 坚持职业资格考试与职业准入相结合原则

网络素养的内容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网络媒介;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9-0007-02

1 现状

媒介素养指对大众传播资源能够正确地、建设性地使用和享用的能力,并通过媒介资源不断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更新,跟上时展的步伐。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人利用媒介资源的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和方法以及态度,提高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和对媒介的批判是非能力的培养。西方对于媒介素养教育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已开始,经过近80年的发展,在英国、美、德等发达国家得到了很好普及。而在国内,尽管在1997年媒介素养的观念被引入中国,但国内普通大众的媒介素养还很缺乏,尤其对网络相关媒介的知识欠缺,普通大众不懂网络,不会操作网络平台,对网络媒介持反感态度,甚至拒绝网络媒介,出现了诸如:大学生沉迷电子游戏;社会弱势群体无法使用网络;农民不懂网络购票和网上购物;学生家长反对和抵制电子游戏等有关社会现象层出不穷,这种对新媒介缺乏正确认识,不能使用新媒介进行相关社会事务,势必导致个体与社会发展的脱节,不能融入社会主流,由于这种情况普遍存在,给社会带来许多不稳定因素和产生诸多社会矛盾,同时也阻碍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合谐发展。所以开设“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提高大众的网络媒体素养是维护当今社会和谐发展的当务之急。

2 应采取的措施

本文作者长期从事大众传媒和网络艺术赏析等相关课程,熟悉网络媒介传播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技术,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经历了各种网络媒介知识缺乏的问题,积累了相关的应对措施和教学经验。在日常的教学总结出如下经验。

2.1网络媒介素养观念普及

媒介素养如同其他新意识观念一样,来源于国外,因传统文化的影响,许多国人对待新鲜事物较保守,呈拒绝态度,所以对待新媒介亦然,不能从乐观和开发的角度去思考它,进而普遍存在不全面地去认识和了解,而是断然地采取封闭的方式。所以要提高国人的网络媒介素养,需从观念入手,普及大众对网络媒介素养重要性的认识,从社会舆论到社会需求上给予这样的紧迫感,促进大众对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意识,让普通大众形成网络媒介素养观。在这个环节中,要做到从最能普及的层面入手,可以从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开始,在大学生中普及网络媒介素养观念,通过大学生把该观念传播到社会的各个层面。

2.2网络媒介能力基础培养,包括对大众普及登陆网站,进行网络日常事务的操作技术培养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接受知识和技能能力的差异性,决定了网络媒介能力培养需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文化层次进行对应的教育措施,而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在普及中,重视教育内容的实时性和应用性的特征,尤其要重视弱势群体的特点,重视网络媒介基础能力的传授和培养。例如:网络日常事务的操作能力的培养,诸如:上网的基本操作;注册网上银行的方法;网上购买火车票、飞机票的方法;以及网上购买商品的方法等等。促进弱势群体融入到主流社会行为中,防止弱势群体边缘化蔓延。除了在教育内容上要切合不同阶层特征外,在教授形式上简单的操作示范多于理论的讲授,从而为普通大众提供应用性较强的网络媒介教育,真正服务于普通大众,满足他们的真实需求,唤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与欲望,从而提高网络媒介教育的实效,促进全面网络媒介素养的提高。

2.3网络媒介运用和批判,涉及对电子游戏的观念与态度,游戏上瘾等问题的探讨

网络上瘾已经成为了社会普遍的问题,尤其在缺乏自制力的学生中,该现象较为突出,造成了极大的社会负面影响,也阻碍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推进,所以,欲全面推进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必然要面对该问题。本文作者通过日常的教学观察,建议从如下方面入手:

1)加强学生的自制力教育,提高其网络媒介素养。出现该问题的年轻人,多为自制力较为薄弱,面对诱惑较难决断的特点,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鼓励所在学校多开设些磨砺学生意志力的活动,从自身控制力培养的层面上,提高其自我约束的能力;

2)给予正常的上网时间与空间,但针对控制力较低的现象,应该达成约束限制,主张促进其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

3)开展其他的户外活动和交友项目,转移其关注度,消解其上瘾的几率;

如上所谈几点,建议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来进行,减少学生网络上瘾的几率。

2.4网络媒介与文化反哺(一),唤起文化反哺意识,促进大学生和社会年轻一代担负起文化反哺责任,促进大众网络媒介素养的提高

网络媒介素养与其他媒介素养一样多存在文化反哺的需求,这跟社会发展规律相关,当老一代在精力和体力逐渐步入衰退的趋势时,都普遍存在对新事物的迟钝与惰性,其积极性与主动性远远低于年轻一代,所以提高网络媒介素养,能让老一代也能参与进来,离不开年轻一代的文化反哺,辅助老一代接受新的媒介,掌握新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媒介素养。在当今社会能够担负该重任的离不开高校大学生和社会新生代,所以,在进行常规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同时,即时开展文化反哺宣传,鼓励和宣扬年轻人积极参与到文化反哺的文化运动中,促进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全面开展。

3 结论

媒介素养在国外发展较早,而我国引进该观念才短短十多年时间,因各种原因,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尚还处于较初级阶段,而网络媒介素养是近两年来,随着网络文化的普及,出现了诸多问题后才被人们所重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也还未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其真正实施还需得到当前政府部门的重视和鼓励,协调社会各类渠道共同完成,其任重而道远,但其富含的社会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蔡帼芬,张开,刘笑盈.媒介素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惠海龙.网络文化的价值解析[J].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网络素养的内容范文第5篇

(一)有助于更新传统教育观念

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通过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综合运用,能够动态的突出教学知识重点,实现对感官的延伸功能,有利于大学生消化吸收突破学习难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率,可以在内容的知识性与发展性上下功夫,能够增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信心。整合研究将使教学内容摆脱封闭,实现开放,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上与课下的统一,在社会中自觉接受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教育,鼓励大学生更多更好地接触社会现实。将古老的历史成果,辅助以网络及信息技术,来增强历史的厚重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大学生了解国情、党情和民情,以此树立他们的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赋予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

(二)有助于大学生向探究性、合作性学习

激发教师与学生主体的创造性使大学生实现角色转变,由被动变为主动。营造个性化学习环境和协作式学习氛围相结合,为大学生提供更为开阔的分析问题的观点和思路,实现教师教和大学生学的实际效果。这不仅可以适当缓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的繁重强度,还能够确保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学业和科研能力的培养,这也有助于教师的自身能力素质的普遍提高。

(三)发挥情境教学的可设计性

延伸情景教学的空间与时间,使课程更生动有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材近些年得到了很大的丰富,特别是对大学生的探究活动的要求明显增加,但是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使有些探究验证活动无法实施,这就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信息素材,将自由探究和自主学习相结合,变他人要我学为我要自己学的实践的能力。教学环境也不再拘泥于课堂教学,而是实现与课下的网络学习实践的相结合,完成由封闭走向开放的教学过程,增强了大学生学习以及同教师交流的灵活性。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丰富多样的信息素材,再配备以图文并茂,音频和视频的有机结合,规避传统教学手段比较单一的不足,有利于激发学额生的学习兴趣。

二、思想政治课程与网络“信息素养”整合的主要途径

(一)制定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的权威标准

2003年,教育部就曾指出,信息素养主要涉及到五个方面:社会成员信息技术人文修养的表现;各种信息技术知识技能的基础掌握程度;社会成员能否自行利用信息解决生活、工作和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否持有客观公正的信息技术价值观;社会成员广泛拥有良好规范的信息技术的使用习惯,特别是具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我国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标准可以借鉴国外大学信息素养教育的相关标准,例如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就曾经在《信息能力:创建学习的伙伴》中提出的学生信息素养九大标准。我们将其概括为获取信息的快捷性、有效性、个体性,信息处理的批判性、及时性、道德性,信息使用的精确性、创造性、效益性。

(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信息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信息化主要是指在高等学校开展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讲授和社会调查等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现有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依托科学的教学方法设计,实现信息技术的电子化应用,丰富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渠道,为提高课程教学改革效果开拓新的思路。

(三)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社会实践中的网络信息素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实现课堂网络信息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直观感性认识和普遍认同感。因此高等学校应围绕网络信息素养教育这一目标,形成切实可行的信息素养教育计划,首先,从授课教师的网络信息素养入手,使课程设计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层次,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考虑学生学习的阶段,合理地把课程安排在合适的时段,开设的方式应服从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并把网络信息素养教育纳入学校社会实践教育的教学规划。

(四)注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网络信息素养辩证批判性思维教育网络信息素养需要通过哲学思辨性为依托,实现大学生群体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重视等发散思维。使大学生能以积极的态度去选择、利用,自觉整理和加工网络信息,通过去伪存真、去粗存精,正确评价、消化网络信息,同时通过调查分析,独立思考,最终吸收有效的网络信息。

(五)开展高等学校网络制度

建设成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需要有成熟的制度建设为保障,以规范和强化文明的网络行为管理机制,促使大学生自觉形成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观念,预防和减少网络犯罪以及不道德行为的发生。如制定有关上网行为规章和制度、成立网络教育管理领导小组、成立网络信息教育宣传联络队伍、网络文明协会等大学生社团组织,不断增强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实现教育信息化目标,充分发挥大学生的道德主体作用。

(六)深入开展大学生网络环境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咨询

网络素养的内容范文第6篇

制定法律是重要手段

在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中,更多条款涉及的是对网络内容的管制,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一条所规定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通信、计算机网络等方式提供前款规定的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及其信息。

网络技术使各种信息得以自由流动,儿童成为网络信息的消费者;某些特定信息可能对儿童的成长产生负面作川,但对此类特定信息的拦截又可能损害其他群体信息获取的权利。法律的强制性与刚性使得保障成年人权利与维护禾成年人权益不易协调,这让我们意识到法律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重要性但不具唯一性。

技术管理是辅助手段

1.拦截有害内容。我国在有害内容拦截力‘面采取的相应措施,并没有针对未成年人。而此策略在国外已经实施并取得一定的成效:2014年7月英国“公开权利组织”公布的一份报告称,他们渊查了超过10万家网站,发现被网络服务提供商过滤器屏蔽的网站数量约为1.9万,包括黄色、暴力等不适宜儿童访问的网站。

在我国,针对未成年人群体进行内容的拦截,需要对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进行政策方面的制约。有害内容的拦截或将促使我国政府、相关机构与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合作。

2.安装过滤软件。过滤软件可以自动过滤黄色等不良信息、控制上网时间、管理聊天交友、管理电脑游戏等功能。如“绿坝-花季护航”是由我国政府出资购买,供社会免费下载和使用的一款保护未成年人健康上网的汁算机终端过滤软件。但是这款软件还没有普及,许多家长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安装过滤软件的必要性。

由此可见,技术手段的实施虽然成效快、灵活度高,但是仍然需要利益牵涉方的支持。目前我国政府虽然单方面推出了过滤软件,但是并没有充分集结社会各方力量宣传推广。

3.实行内容分级制。内容分级制需要商业内容提供商根据内容分级标准对生产的内容进行分级,凡是不适宜未成年人的内容都需要在后台进行控制。借鉴国外经验,涉及到手机等移动设备的移动运营商需要在未成年人购买设备时进行年龄的核实。凡是不满l8周岁的购买用户,商业内容提供商都需要遵守内容分级标准对其内容进行管制。而电脑设备不能够像手机一样在购买过程中即可确定身份,未成年人处于隐性的使用状态。这需要在互联网的相关领域比如电脑游戏、社交网站实行身份验证,政府与互联网管理机构在这一领域担负着重要的责任。

2014年11月26日,北京市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召集50多家移动客户端、APP工场签署《北京市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公众信息服务自律公约》和《承诺书》,大力整治APP乱象,我国的网络空间治理正朝着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

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需要社会各界重视

要营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关键在于网民媒介素养的提高。随着新一代的不断成长,他们将是未来互联网环境的营造者。接受媒介素养教育能够增强他们的网络信息辨析能力,加强网络信息怀疑精神以及道德素养。

媒介素养教育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这能够为教育的实施提供强大的政策保障,但政府需要扮演的不是控制者的角色而是宏观主导、微观放手的协调者的角色。

在政府部门以外,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如针对学校,可以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针对商业团体,可以设立教育部资质认证,将媒介素养教育商业化;社会慈善机构可以向家长等社会分散群体提供免费的网络素养咨询和培训。

网络素养的内容范文第7篇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弊端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标准实行上有偏差,在2006年出台的大学生信息素质评价标准和同年出台的大学生信息素质评估体系都详细地概括了评价体系共5项20条,包括信息意识、信息检索能力、信息分析组织能力、信息综合利用能力以及信息道德修养等[1];而完全能达到标准的较少。高校学生的计算机学习过程与图书馆的纵向链接较少,一年级新生进校后往往出于好奇和对计算机的喜爱喜欢上网而普通的新生入馆只是点到为止,大学生对网络的爱好也局限于游戏娱乐,对专业知识检索以及一些共享资源并不热衷,二年级开始分专业以后有些专业开设了信息检索和有针对地进行培养一些实习实训过程中需利用图书馆资源的课程,而一些其它专门只是学习一些计算机笔级考试等一些操作训练,关于一些重要的数字门户大学生们碰到问题往往一筹莫展,无法处理。到了三年级开始进入实习阶段写毕业论文,这个时候带着问题来图书馆的学生多了,但是能自己处理和解决问题的却很少,甚至有些同学连查询一本书的架位号都不会。网络信息的滞后性。图书馆自身往往包括海量的网络信息资源,而如果最快最好地及时更新这些资源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包括有效地预防病毒的侵入,为读者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图书馆馆员与院系老师之间缺乏协调。专业老师一般不愿意参与到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中来,他们认为这是边缘教育,而图书馆馆员又很难把专业知识渗透到专业院系中去。

新一代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策略

网络素养的内容范文第8篇

美国网络素养教育的理念与行动———对LeeElementarySchool的考察

美国网络素养教育实践中从理念到行动渗透着“基于探究的网络素养教育”思想,笔者对LeeElementarySchool的网络素养教育从认识与实践两个层面进行了考察。笔者与LeeElementarySchool学校的校长、三位教师(ELL、LITERACY、MEDIA三位学科教师)进行了访谈,了解学校领导与教师对儿童网络素养的认识,以及通过什么样的方法与策略来实现相应的理念与目标。LeeElementarySchool网络素养教育的目标:在全球化网络时代背景下,网络素养教育应将培养儿童具备开放的视野(open),合作共享的理念(cooperation)、强烈的责任意识(respontbility)为重任,让儿童“会选择、会判断、会思考、会决策、会交流,会创造”,成为当今网络社会“会学习、会生活、会合作、会创造”的一代新人。他们认为,对儿童来说,网络生活与现实生活是融为一体的,儿童在网络世界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与价值标准会直接影响儿童的现实生活。在理念方面,他们认为:网络素养教育根植于这样的认识,即网络素养知识不是简单地来自教师的传授或学生的“发现”,它是起点而非终点与目的,通过增强儿童的网络实践能力,使儿童获得良好的网络情感体验,进而提升儿童的自我发展能力才是儿童网络素养发展的目的。它是一门调查研究、对话与实践的过程,是在儿童的网络实践活动中考察、推进与发展,新的网络知识和认识被儿童在网络实践活动的感知、体验中被创造出来,儿童在网络实践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儿童的网络素养能力是在网络实践活动中反思、提高,不断获得发展。网络素养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儿童在网络文化实践活动中,通过互动参与、对话、探究,在获得丰富的文化体验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认识与能力的过程。网络素养教育是面向网络时代儿童终身学习与个性发展的教育,网络素养教育的核心是让儿童探究性、建构性地参与网络实践活动,认识网络的本质,理解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能够在网络实践活动中建构自身的理解,生成、建构意义,发展自我发展能力,形成和谐的关系,积极主动地、负责任地参与网络世界建设。网络素养教育本质上是能动的、与人分享的,它鼓励发展一种更加开放的、民主的教学方法。它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承担更多的责任,享有更多的支配权、自治权,鼓励学生以更长远的眼光对待和审视自己的学习。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负有责任,网络素养作为网络时代的儿童的基本素养,任何学科的教师都应给予关注、引导、支持。

探究的网络素养教育行动基于以上的认识与理念,该校在网络素养教育方面,采取了网络探究与学科探究融合、开展与网络生活融为一体的专题研究、搭建网络探究对话平台促进交流、设计基于网络探究的作业,开展项目研究等多种方式,实践着基于网络探究的网络素养教育行动。该校课程教学是基于主题探究的,如:Litera-cy、Social等课程,每学期围绕4-5个主题展开,让儿童围绕主题展开探究学习活动,探究的主题一般来自于儿童的日常生活,如:三年级的儿童在一学期内围绕“天空———Sky”、“植物———Flow-er”、“动物———Chicken”三个主题展开探究学习活动。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将网络很自然地融入到儿童的学科探究学习活动中,让网络支持儿童的研究、学习过程,丰富儿童体验、为儿童创造、表达提供支持,使网络探究与学科探究融为一体,将网络素养教育融入学科课程探究中。如:因为五月份是当地容易刮龙卷风的季节,于是教师带领儿童开展对天空———Sky主题的探究学习活动,儿童围绕探究的主题获取主题资源、丰富体验,教师与儿童一起进入芝加哥“科技博物馆”获得关于与龙卷风有关的关于天文、气象等方面的材料与实物,并通过获取相关研究资料了解天气中气象规律之间的关系,利用网络将儿童带入MIT实验室天文研究实验室,观察该实验室的通过卫星反射到地球的天文现象,获得关于最近太阳离地球最近而引起的天文现象研究最新进展的数据。同时,回到儿童的生活,让儿童观察、记录一段时间天气变化情况,观察龙卷风到来前后的天气特征,形成儿童世界与自然世界的对话与意义,让儿童构建心中的意义世界。并了解龙卷风的特征、危害,通过亲身实践体验学会如何做好安全防护,通过交流、对话、表达,让儿童完成探究的作品,并通过开放协作写作平台Storybird,让儿童基于自己与小组合作研究成果的创作与表达。教师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儿童合作探究,合作创造。教师通过为儿童提供适当的支持,引导儿童鉴别网络资源、分享交流探究成果等方面,让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建立密切真实的联系,儿童的网络探究由此围绕研究的主题在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建构意义———交流表达、创造生成的过程展开。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客观世界与儿童心灵世界在网络与现实的联结中,构成了一个有着密切联系的意义世界。

开展网络素养专题研究成为该校网络素养教育的又一重要形式,加拿大学者大卫•帕金翰(DavidBuckingham)指出,“在网络世界中,不必对儿童进行保护,而应让儿童参与实践对话与研究。”[2]而开展专题研究是促进儿童参与实践对话的重要途径。通过LeeElementarySchool学校的实践考察发现:开展专题研究成为该校实施网络素养教育的重要形式。在该校笔者不仅亲眼目睹了儿童的探究成果,而且通过与教师、儿童进行交流,了解到开展专题研究对于提升儿童网络素养的成效。针对儿童在上网时经常受到伤害,如何远离网络危险而不受欺辱这一问题,五年级孩子们围绕“InternetBullying”主题,开展了“网络欺凌”专题研究;四年级的孩子们针对如何在网上与人交往,开展了网络礼仪(InternetNetiquette)专题研究,通过与教师访谈,了解到教师在新学期伊始,首先调查了本班学生上网时常遇到的问题,与学生一起讨论、形成、确定本学期拟探究的主题,孩子们合作形成研究小组,通过采访、调查、实践与反思体验等多种形式,研究网络欺凌的目的、形式、途径、内容,以及给受欺凌者带来的危害与伤害等,形成研究成果,并通过一定的形式交流分享研究成果。不仅通过班内分享交流、讨论的形式,丰富了儿童对这一主题的认识与视角,而且在学校的走廊上或专题网站上展示儿童的研究成果,让更多地儿童分享研究成果。教师认为,通过探究让儿童明辨是非,提升认识,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如何远离网络危险与威胁,如何与他人交往,遇到问题知道如何解决,增强儿童的免疫力以及网络实践能力,提高儿童的问题解决能力,有效地促进儿童网络素养的发展。这种形式的主题探究形成了聚焦网络素养,围绕儿童网络学习、网络生活、网络交往等方面的多种探究主题,主题探究的形式有多种,非常灵活。该校在每个年级每学期都会开展2~3个主题的网络素养研究,针对不同年级设计具有连续性的研究主题,开展网络素养主题研究,通过专题研究形式让儿童提升网络素养。实践证明,专题研究成为儿童网络素养发展的有效途径。

网络素养教育需要“网络”这一实践载体,提供在线网络素养学习资源,搭建对话交流实践平台、开展基于网络实践的探究成为该校网络素养教育实践的又一重要形式。该校建立了专门网络素养探究网站,网站上都提供了多种形式的网络素养专题研究成果以及学习资源,同时提供了探究任务空间,以及在线对话讨论区,不仅为儿童提供了网络素养实践学习的资源与探究任务,同时,也为儿童、教师、家长、研究者搭建了多元互动对话平台。网络素养学习资源的形式有多种,有些是互动参与式的,以“做中学”的方式,为儿童参与网络素养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借助这些开放的平台资源,有针对性地实施开展体验式、互动式网络素养教育,让儿童进行网络素养实践学习、研究,借助交流平台,让儿童分享问题、分享观点、交流体验,通过网络将儿童、教师、家长、研究者等多方联系在一起,正如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专家加拿大约翰•彭金特(JohnPungente)所指出的:“网络素养涉及到多样化的技能与专业知识,需要教师、家长、研究人员、专业人员的合作与参与。”[3]而开放式资源与交流平台正是密切联系他们的重要纽带,成为实施网络素养教育的重要途径。

教师有意识地为儿童设计基于网络的项目或任务,如布置利用网络探究的作业或调查研究项目(researchproject),让儿童有计划、有目的地使用网络做项目研究,使儿童学会利用网络资源做研究。在学校教师已经开始意识到儿童喜欢网络,并具有一定网络技能后,不同学科的老师,会结合自己的学科,有针对性地为儿童设计project,让儿童有目的地使用网络资源,接触一手的研究数据,进行调查研究,有指导地进一步提升儿童的网络素养。开发跨学科课程,通过实施跨学科课程,如:社会研究、个人发展规划研究等,来实施网络素养教育。为了培养儿童的“自我认同能力”,即通过帮助他们区分虚拟和现实、个人和世界的关系,认识媒体价值和自我价值,并懂得自我价值不应为媒体所主导,教师设计了“E-CitizenIn-quiry”项目;为了培养儿童在网络世界中的“公民意识”与“公民素养”,让学生在现实空间与网络空间学会如何行使好自己的公民权,以负责任地参与网络社会建设,教师与儿童合作开展了“E-CitizenInquiry”项目,让儿童通过体验、调查基于网络的分享、自由民主的表达、个性化地创造,以及对比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异同与联系,让儿童理解网络世界中的公民权利,学会作为E-Citizen应该承担的责任。

网络素养教育是帮助儿童认识网络本质,建立自身与网络关系,提升儿童在网络空间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研究表明,在儿童使用网络时,如果得到及时、正确的指导,他们不仅知道自身在网络空间应该做什么?如何做?而且能从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学会思考与判断,提升自身的自主意识与鉴别能力。该校项目研究小组对儿童网络素养对比研究发现,经过指导的儿童比未经指导的儿童更有自主性,更能熟练地获得和理解有价值的网络内容,更有自主判断力,使儿童创造性地利用网络解决现实问题。此外,该校尤其注重网络素养教育研究,通过研究网络时代的儿童,儿童在网络生活中的特征,教师与家长之间开展合作研究,共同携手为儿童发展提供支持与帮助。他们一致认为,网络素养教育是伴随网络时代的发展而产生的,是一种新型教育,需要在实践中加强研究,需要家庭与学校携手形成合力,了解儿童网络素养发展需要,研究儿童网络实践活动的本质与特征,研究儿童网络素养教育的内容、策略、方法与途径。该校将研究对推动儿童网络素养教育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校长与教师形成的共识是:“研究”与“实践”是儿童网络素养教育发展的“两翼”,二者的互动是网络素养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推动力。

对我国网络素养教育的启示

让儿童学会选择、学会批判、学会决策、学会解决问题,独立自主,不仅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网络生活的主人,也成为网络社会的主人,是网络时代儿童发展的基本要求。[4]这就需要儿童网络生活的当下,体验自己成长的过程,让网络素养教育过程本身,给儿童自主的空间与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儿童有权参与、决定自己选择、自己的决策、自己的发展。而不是采取强制约束和刻意限制儿童使用网络从而束缚儿童的自我发展。让网络素养教育成为培养和丰富儿童内心世界、丰富个人成长的一种途径。美国的网络素养教育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网络素养教育本身也是一种关爱教育,关心网络时代的儿童成长,以适应儿童成长与发展的方式,建构儿童网络素养教育的方式,他们以关心网络时代的儿童成长作为基本理念与追求,以一种对网络时代的儿童发展负责,让网络时代的儿童在网络探究实践中成为独立自主、获得自我发展能力作为基本目标。对我国的网络素养教育具有以下启示:

启示之一:认识网络时代的儿童,尊重儿童的网络探究需求。网络时代的儿童生活在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互动中,认识网络时代的儿童,是网络素养教育的立足点,也是出发点。网络不仅改变了儿童的生存状态,而且为儿童带来新的生存方式与生活方式,虚拟生存成为儿童的一种重要生存方式,在网络环境下,儿童进行着一系列的文化实践活动,由此构筑了儿童的网络生活,也为儿童带来新的生活体验。网络时代儿童建构并生活在两个世界中,一个是现实世界,一个是人创造的虚拟世界。在现实世界中延续有限的生命存在,在创造性的虚拟世界中生成自己的文化生命,体现着作为价值的虚拟存在,网络生活反应了儿童对内在精神生活的需求。儿童正是在现实与虚拟世界融为一体的生存中,在自然与超自然、历史性与超越性、有限性与无限性等的矛盾中求得和解,呈现着生活的多样化形态,也构成了儿童生命与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儿童在本义上是自由者和探索者,自由和探索是儿童的天性和本义。[5]网络时代的儿童“自由”、“探索”不仅是天性,也因此具有了一定的社会属性,顺应了网络时代精神与网络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对儿童的“自由”、“探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时代的儿童是生活在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中的儿童,网络世界为儿童提供了广阔的探究空间,使儿童的探究精神、自由个性得到张扬,如果说在现实世界中儿童受着成人的影响约束和现实条件的限制,而在网络世界中,儿童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探究网络世界。网络素养教育就应顺应儿童的这种天性,了解儿童探究网络世界的特点,帮助儿童建立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引导并促进他们学会在不同的世界探索和发现,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内在的意义与自我成长的价值。

启示之二:超越“保护主义”走向“探究实践”,为儿童创设多种网络探究体验机会。麦克卢汉指出,媒介素养教育中不应将儿童视为文化的牺牲品而致力于去营救或保护,而应关注儿童的情感参与与投入,以及儿童从中获得的乐趣,这是激发儿童真正提出问题,提高儿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根本。[6]美国LeeEle-mentarySchool的网络素养教育实践充分说明:网络素养教育应超越“保护主义”,不是通过保护的方式,让儿童减少使用网络的机会,远离网络的方式以减少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而是建立一个能够指引儿童成长、能够提供儿童锻炼能力、发展潜力的环境,给儿童解决问题、探究、创造的机会,让儿童走向探究实践,在探究过程中形成对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关系的认识与理解,在探究中建构自我与网络世界的关系,生成网络探究对自我成长的意义与价值,在网络探究实践中提升选择能力、决策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在自我探究与合作探究过程中,全面发展网络素养能力,以使儿童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美国LeeElementarySchool的网络素养教育实践充分说明,网络素养教育应赋权给儿童,尊重儿童的自由精神与探究本能,欣赏儿童的独特个性与差异性,在网络素养教育过程中,给儿童充分的自由空间,充分让儿童去自主选择、自由探究、自由创造、自由生成自身的思想观念,而不是把现有的知识、观念、统一的标准强加给儿童,也不是让儿童背离发展需要而机械地训练网络技能。网络素养教育赋权于儿童的过程,就是基于儿童兴趣与成长发展需要,赋予儿童充分自由、权利,让儿童有更多体验的机会,让儿童体验成为自己思想的主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的过程,让儿童在成为主人的环境中成长。教育一方面为儿童创设适当的环境,为儿童提供选择决策、诞生思想的机会;另一方面对儿童的发展方向进行引领导航,让儿童的发展不偏离方向。赋权儿童是让知识“活”在儿童自主的探究和体验之中,让教育融入儿童的心灵世界中。

启示之三:“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让儿童学会在探究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互动中学习成长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网络素养教育不是传授给儿童既有的知识,而是通过“授之于渔”的方法,让儿童学会在探究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互动中学习成长的方法,网络素养教育的过程是丰富成长体验,通过参与过程完善思想、丰富心灵,健全个性与发展人格,培养责任感、发展儿童的创造力,使网络时代的儿童具有丰满的人性、健全的人格,从而使儿童在网络时代飞得更高、走得更远。因此,网络素养教育的方法不应采用这样的方法:一味的强制灌输、简单的“告诉”和机械重复的训练,因为这伤害了儿童自由和探索的天性,破坏了“儿童”的本义。“授之于渔”就是向儿童敞开各种可能性,开发儿童的潜能,开拓儿童的视野,让儿童前行于自我超越中,帮助儿童找到发展的最大可能和最好可能。“授之于渔”就是以发展的理念看待儿童,并以让网络时代的儿童学会发展,将儿童的个人发展融入时展的洪流中,儿童是一种可能性,可能性就是生成性、可塑性、创造性。网络素养教育就是发展儿童潜能,为儿童提供多种发展路径,使可能性变成现实性,儿童总是以他的眼睛看世界,用他独特的观察方式、思维方式、解释方式和表达方式参与世界的建构,然而,网络世界是一个价值有涉的“大森林”,既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儿童正处于成长时期,需要教育的力量,通过教育提升明辨是非的能力,指引前进的方向,网络世界是虚拟世界,让儿童获得一种新的生存方式,但虚拟世界对儿童充满了诱惑,良莠不齐的内容会慢慢侵蚀儿童的心灵,消蚀高尚和圣洁的情感,儿童可通过教育增强自己的识别和抵制能力,教育可以引领儿童走向崇高,在儿童的心里筑起一块高地,让儿童寻找到成长的价值与力量。陶行知曾说:“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他的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7]网络素养教育意味着指引儿童直接参与社会和自我生活的创造,网络素养教育本质上就是培养网络时代儿童的发展能力,以使他更有力量地健康地成长于网络时代。

启示之四:将网络素养教育融入学科课程教学之中,促进网络探究与学科探究的内在融合。探究是儿童网络探究与学科课程探究共有的学习方式。网络时代知识的建构性、过程性、不确定性被空前放大,探究成为儿童学习的基本方式,也是儿童特定情境中解决问题的方式。学科的本质是探究,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知识只有通过探究的方式,让儿童体验、建构、创生,学科知识才能保持内在的生命力,儿童的学科知识才成为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知识。[8]网络时代,网络为儿童提供了一个探究知识,建构自我学习意义的平台,儿童可以围绕学科知识问题通过网络建构起对自我、对自然、对社会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由此更好地理解学科探究的内在价值。LeeElementarySchool的实践证明,网络不仅可以帮助儿童拓展学科探究的范围,而且可以利用网络与他人合作探究,交流分享探究成果、合作建构思想与意义,合作创造知识等,网络可以为儿童的学科探究提供有力支撑。网络探究是儿童在网络空间基本的学习方式,网络探究的目的是使儿童建构起自身与网络世界的关系,不仅更好地认识网络世界,而且密切联系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能够担当起建设世界,改造世界的重任。而儿童的学科探究与网络探究相结合,可以使儿童网络探究聚焦的问题更加明晰具体,探究更有针对性,促进儿童在具体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加深对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关系的理解。在学科探究中网络素养教育促进了儿童的问题意识,而不是盲目地去体验和探究,获得一些零敲碎打的生活体验。而是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运用科学性的方法,遵循一些基本的科学性研究步骤,主动去思索和探究生活能够赋予人的新意义和新感受。有规划、有目的的学科探究引导儿童把研究和思考一步步深入,从而使儿童在对研究品位和研究结果的追求中保持兴趣的持久性和经验的深度。尽管学科探究与网络探究面向各自不同的领域,学科探究面向学科问题,以此获得系统的学科知识;网络探究面向的是儿童的生活,包括儿童所面临的社会生活、网络生活以及自身面临的诸多问题。在这两种不同的探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学科原本来源于对生活的探究,对学科的探究离不开儿童生活中获得的经验。同时,儿童对学科知识学习的意义在其探究生活的过程中得以建构,这不仅是指学科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应用,更重要的是建立了学科知识对于儿童创造、发展自我生活的意义。并且,儿童在探究生活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对学科知识的渴求,不仅建立了儿童生活经验与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也使儿童学科知识的学习成为一个主动而富有意义的过程。两种探究相互促进,生活赋予学科以意义,学科提升完善自我生活的品质,二者内在统一于儿童的个性成长。因此,网络素养教育可以将网络探究与学科相结合,在促进二者的融合中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让儿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建立起自我的价值、学习的意义和对学习生活的态度。学科探究与网络探究内在价值的融合,对促进儿童的发展,建构网络时代新的学习文化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