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解剖学理论知识

解剖学理论知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解剖学理论知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解剖学理论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学习兴趣;哲学思维

人体解剖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理论课程之一,它与临床医学关系密切,而且人体解剖学是进一步学习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的前期基础课。根据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关于“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教学课程体系改革”中阐述的实施内容,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体系也需进行改革[1]。为此,医学教育工作者应该将唯物论观点融入到解剖学的理论教学以及实验教学过程中去,同时把教材中所展现出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加以提炼并整理,使学生能够对人体结构产生正确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并能够将两者有机地加以结合。将哲学思维同医学理论有机结合,能够使学生更为透彻地理解所学的专业知识,对医学生更好地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大有裨益。这必将明显提高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并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而且将对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出乎意料的作用[2]。因此,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力作为核心点,进而重点培养学生的临床和哲学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

1 理论结合实验,增强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

近年来我国临床医学教育发展迅速,临床医学教师会感到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培养合格的临床医学实用型人才的需求。怎样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建立起适合临床医学专业的理论结构体系,为临床医学专业岗位提供合格人才,这是医学教育工作者努力想要实现的目标。在临床医学专业的人体解剖学实验课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自身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与其让教师在实验课上以教师为中心地进行单方面灌输,不如让学生走上讲台,探讨并总结某一基本问题、基本概念或理论,也可以讲述一些相对容易理解的新理论,并要求学生制作多媒体课件、分组进行交流与讨论,这样能够更好地发挥培养学生的能力的作用。在解剖学实验课的教学中,既要使学生在实验课中主动地去学习,又要使之能把已学过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际应用相结合,以培养其学以致用的实际应用能力。

临床医学方面的合格人才应该是技能型、应用型、综合型且实用型的人才。因此衡量临床医学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或衡量一所学校或一个专业的学生培养质量的指标之一就是看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即学生是否能够把已学过的基础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到临床实践过程中去。所以在临床医学专业的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怎样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怎样增强临床操作过程的准确性及成功率。临床操作过程的准确性及成功率与学生掌握解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的程度关系密切[3]。人体整个体表的标志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人体解剖学实践教学中的基础知识,而且也是重点知识,因为体表标志容易辨别而且在体表即可看到或触及。在人体解剖学实验课学习过程中,对各个局部的体表标志均可以在自己或其它同学活体上直接观察或准确定位。特别是对一些触摸困难的体表标志,可以在同学之间互相触摸对方以判定是否触摸的正确。这样可以避免单一、枯燥乏味的机械式记忆,消除了在以往临床实际操作中常出现的盲目性,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在临床医学技术操作方面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其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2 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在实验课上一边观察标本一边介绍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及位置,这种授课方式枯燥乏味,加之实验室内刺鼻的福尔马林味道,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课堂气氛自然就沉闷[4]。如果充分意识到解剖学与人体自身关系密切的特点,在实验室教学过程中,提供给学生一些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的的病例,使学生能够结合已学的理论知识,并结合标本模型,也可作为思考题让其在课下借助网络查找相关资料,通过制作幻灯片并采取自行讲解的方式将相关内容讲解给全班学生,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比如在讲授呼吸系统实验课过程中,在介绍鼻腔钻膜嗅区上鼻道以及上鼻道狭窄的特征时,以感冒时鼻粘膜发炎水肿为例,使原本就狭窄的上鼻道进一步缩小,造成经过上鼻道的气体量降低,如果空气中存在含某种气味的气体,那么这种气体经上鼻道的量也会随之变少,所以嗅觉的灵敏度就随之下降了。

人体的内脏器官主要位于胸腔及腹腔内,而主要的血管及神经位于皮下与皮下的深部组织内,观察尸体标本或模型能够了解其结构,通过多媒体展示可以充分想象某一器官的空间构象。而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学习人体解剖学的最终目的是能够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即在活体上准确找到各个脏器的位置并明确其结构与毗邻关系。从本质上看,该教学方法是把人体结构的上述内容,借助“望、触、扣、比、量、按、摸、画”等多种手段,通过多种形式展现出来,以不同的形式来体现出内容的多样性。例如,在活体上划出某脏器的体表投影,不但能够在活体表面明确这一脏器在人体内的所处位置,还可以从部分与整体的观点来认识其毗邻关系。

3 学生应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临床医学专业的应该培养出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并全面掌握临床医学专业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在毕业后能胜任各种临床操作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从服务对象方面来看,医生的服务对象是具有生物、社会、心理等因素的具备“自然特性”与“社会特性”合二为一的“人”,这就要求临床医学生一定要具备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更为充分地去理解、抚慰、关爱并尊重生命,真正地承担起保护人类健康的高尚使命。因此,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实验课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对活体体表标志的观察及触摸,密切联系临床以牢固地掌握所学理论知识,为将来走向临床夯实理论基础。

4 学生应充分认识到解剖学理论的普遍性及特殊性

人体解剖学的理论知识主要源于尸体解剖以及医学实践过程中,在人体解剖实验教学过程中描述某个脏器的形态构造、所在位置

以及毗邻等内容均是指正常的人体结构。这是大多数个体的具有普遍性的理论总结,在统计学上占有显著优势。但仍有低于50%的个体的某个脏器的形态构造、所处位置或毗邻等与正常者存在差异。通常不同个体之间总会有些差异,但差异的类型及程度一般不尽相同。有些差异较为常见,而且并不会对正常的功能带来影响;而另一些差异则会超出一定的范围,对其正常的功能产生影响。因此,在实际临床操作过程中,所面对的患者不同,其各个器官的形态结构、所处位置以及毗邻关系可能存在差异。例如在尸体上寻找神经系统与脉管系统的实验教学中经常观察到人体的神经及血管形态或位置异常,因此正常人体解剖结构存在个体差异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应加以注意。总之,人体解剖学教师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应全面考虑,将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观点融入到人体解剖实验教学过程中去。在上述多个方面对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加以重视,相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操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以及哲学理性思维能力都会有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晏继红. 医学教育中的哲学思辩观[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7, 13(9): 72-73.

[2] 柯益彬, 刘黎星, 叶维建, 等. 临床医学专业人体解剖学实验改革的体会[J].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8, 16(2): 58-59.

解剖学理论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第二课堂;解剖实验;实践探索

系统解剖学是医学院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系统解剖学有大量的专业名词,同时也需要大量的实践,在理论学习的同时需大量的实践操作,重要的是,系统解剖学的理论学习为临床诊断与治疗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1]。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解剖学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是医学高校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系统进行第二课堂实践教育的过程中,促使医学生更深入更系统的融合系统解剖学与局部解剖学知识,进一步的促进其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1 第二课堂的意义

第二课堂的实践主体为学生自身。因此,学生应当扎实自身在第一课堂所学习的理论,在此基础上,通过阅读图谱、材料、文献等提前对需要进行的进一步的实践活动进行深入的学习。这一过程也在相当程度是对教材的有益补充。第二课堂实践工作的开展使得医学生认识到解剖操作对于临床工作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的展开能够培养医学生的创新的同时观察尸体的变异、培养了医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因此在开展解剖学第二课堂活动时要有意识的引入创新教育理念[2]。

2 解剖第二课堂小组的组建

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主要面向临床专业学生。经系统解剖学理论以及实验课考试结束后,根据成绩学生可主动报名,由自身的解剖学老师负责面试主动报名的学生后,选择对解剖学有兴趣有想法的医学生并分成小组,每组5人。

3 解剖第二课堂的实践形式

在系统解剖学学习的学期,每周的课外活动时间(约4小时)和晚自习时间(约12小时)开展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每次实践活动前,负责老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给学生讲解并示范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如何操作、进行。所有实践活动都在解剖实验室开展。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工作按照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3.1 尸体解剖

首先,所有的学生都按照制定好的计划、方案来进行分层次的解剖,按照步骤打开胸腔、腹腔,并熟练掌握器官的位置、形态、是否变异等。由于人体的结构十分复杂,学生需要参照图谱、资料等联系解剖操作,并相互交流。其次,教师在参与指导学生的操作过程中,根据进程结合器官的生理功能、临床病例等让学生对解剖的认识有综合的、自主的推断能力。最后,定期开展学术讨论,在第二课堂的实践过程中,让学生提高了判断力、操作能力、推断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3]。

3.2 科学考核教学实践

因第二n堂的实践活动主要为实际操作,因此科学的评价其教学效果尤为重要。我们结合多年的经验,制定并逐步完善、改进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的评价体系,并定期对每个学生以及各个小组进行系统的、严格的评价。这一评价体系的目的在于提高每个医学生的操作能力、知识掌握能力。

4 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由于尸体的来源以及教学场地的硬件条件有限,因此无法使得每一位有报名参与的学生都能加入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由于加入第二课堂的学生较多,负责老师无法照顾并针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指导;实践经验的缺乏让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思考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学生的操作过程有诸多不规范的方面。针对以上等等问题,我们将在未来的实践中加以重视和改进,加强对学生“三创”教育理念的引导,培养学生创业、创新、创造的活力与动力[4]。

【参考文献】

[1]王栋,党瑞山,黄会龙,等.多管齐下开展解剖学第二课堂教学[J].解剖学杂志,2012,35(3):397-398.

[2]朱楚洪,应大君.解剖第二课堂活动与创新教育[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1): 1737.

解剖学理论知识范文第3篇

案例教学法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用案例从事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解剖分析,在实际案例中引导学生主动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习兴趣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遵循随机化原则,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将我校15届护理专业2个班分为实验组(共51人),采用案例教学法;对照组(共53人),采用传统教学法。入选的2个班学生均为普招生,年龄、入学成绩无显著性差异,且两组教材、课程时数、教学标准及授课教师均相同。

(二)实施方法

1.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授课,即“提问回顾―导入―教师讲授―小结―练习―作业”。

2. 实验组。在解剖课堂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在教学中,教师先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一个与本节教学内容相关的临床案例,并设计提出一些相关问题,引出本节教学内容及要求,然后组织学生先研读教材、自己思考,再分组讨论、解决问题,最后教师汇总小组讨论结果,运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器官的形态、结构,将列出的问题逐一阐述,并小结本节内容。

(三)评价方法

1. 成绩考核。教学结束后,采取统一命题及闭卷考试的方式,对两组学生解剖学期末考试的平均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

2. 问卷调查。教学结束后,对实验组进行教学效果和满意度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51份,回收51份,回收率100%。

(四)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三、讨论

1. 案例教学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剖学属于形态学范畴,其中描述性语言偏多,内容相对枯燥, 因此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2. 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采用案例教学法,可将课本上枯燥的解剖学知识通过临床案例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形象直观,使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解剖学理论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运动解剖学;素质教育;能力培养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素质教育,体育运动学校的教学注重技能培养,其实都是要求对学生能力进行培养。运动解剖学是体育运动学里一门重要的必修理论课程,是体校学生认识人体形态结构、了解人体功能的第一门基础课,是学习其它基础理论课的基础,是学习体育技术的理论支持。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只注重对专项运动技术的要求,而对运动理论的要求不太注重,这就造成了现在广大的运动员中运动理论知识匮乏的现状,运动水平越高,产生的瓶颈就越明显。因此,在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中,应理论知识指导训练,训练中逐步验证理论,最终理论和实践训练相结合,达到提升运动成绩的目的。

一、培养运用运动解剖学知识的能力

从课本上学习认识肩胛骨、锁骨、肱骨及其它上臂骨的形态结构,这是知识,能够在身体上找到、触摸并描述它们的结构、功能,这是能力,这种能力在认知处于感性阶段就可以产生;在书本和标本上认识三角肌、肱二头肌、肱肌、肱三头肌等这些上臂肌肉,这是知识,能够在做运动动作时,知道骨骼关节的形态,肌肉的发力过程,这是能力,这种能力需要进行形象思维,建立上肢的三维立体模型后才可以实现;在书本和模型上认识肌肉的作用,运动技术这是知识,能够在运动训练过程中,通过运动技术和运动理论相结合,改正自己技术的错误,提高技术的合理性,这个是能力,这种能力是需要创造性思维的,需要进行知识的充分理解和重新组合才能够做到的,这是认知的理性阶段。学习运动解剖学需要培养在这三个层面运用解剖学知识的能力。

二、培养准确描述的能力

准确的运用运动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运动解剖学名词和运动技术,进行口头和书面描述是学习运动解剖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对运动技术进行解剖学分析的基本功,是未来作为运动员或者教练员,通过书本、图画学习新的技术动作,书写描述运动动作所必须的能力。在运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要训练学生运用方位术语和解剖学名词,更要强调在运动实践中的阶段性和方位概念,因为书本知识是死的,运动动作是连续不断进行的,要特别强调对各个阶段运动环节的方位的准确描述,一旦运动方位和运动阶段出现偏差,就会造成运动动作脱节,形成错误动作,不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

三、培养思维能力

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是运动训练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在运动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中,培养抽象思维很重要,要把书本的文字、挂图转化成为技术动作、运动动作各阶段的骨骼的位置,肌肉的位置,肌肉的发力方向,要在脑海中完成技术动作的演示,这都是运用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的培养就是培养想象力,想象力可以在运动动作的学习和训练中发挥很大的作用,一个新技术动作的学习掌握,需要不断的练习,练习分机械的练习和有目的、有想象力的练习。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在练习时大多都是机械的练习,这样学习掌握动作很慢,而且很容易形成错误的动作,如果错误动作得不到纠正,就会形成动作的固定,必然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如果加强想象力的培养,在练习的过程中,不断想象正确的模型,就能够不断校正自己的练习动作,不至于使运动动作练习偏离正确的方向。因此,只有是立体的、动态的、分解与整体相结合的运动解剖学知识才是更有用的知识,这是通过和想象力相结合产生的效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对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培养观察能力和自学能力

观察能力是运动训练很注重的一项素质,优秀的观察力是一个优秀运动员所必需的。在运动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条理的、仔细深入的观察,可以见别人所未见的,通过观察现象,了解事物的本质,发现运动的规律,这对将来从事体育运动,指导训练有很大的意义。

自学能力是阅读、查找、识图、思维能力和观察力的综合表现,是将来获得知识的一个主要手段,也是运动员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在体育上的“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讲的也是自学能力,作为运动解剖学来说,是第一个运动的基础理论课,也是最基本的形态学理论课,作为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非常合适。

通过这些方式上的转变,在体育运动学校中开展的运动解剖学素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体育基础理论课的兴趣,也提高了学习效果,对于提升学生运动成绩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今后还要进一步进行改进,把以能力教育为主的素质教育做的更好。

参考文献:

[1]胡声宇.运动解剖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解剖学理论知识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7(c)-090-02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位置关系、发生发展的科学,属于生物学的形态学范畴,与其他医学学科有着密切联系,是学好其他医学基础课和临床课的奠基石[1],对于医学生来讲也是他们接触的第一门与临床医学紧密相关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

关于在系统解剖实验教学中如何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提高教学质量。对于这些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感触颇深,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阐述。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堂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堂课应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等等。使学生在第一次接触解剖时就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把教材上非直观的描述以可听、可视、可模拟操作的形式表现出来,不仅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而且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要求老师具有一定的文学功底,讲起课来风趣幽默,将生动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2]。这在某种程度上可化枯燥为神奇,激发学生的好奇之心和学习热情,使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上解剖课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2 尸体与活体相结合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形态描述多,名词多,偏重于记忆是其特点。因此,必须重视实验,把书本知识与解剖标本和模型等的观察结合起来,先从尸体上找到体表标志,然后采取活体自我或相互触摸,并让学生试着说出体表标志的临床应用,然后老师进行归纳总结。对于临床上常用的一些技能,比如斜角肌肌间沟、锁骨、喙突这三个体表标志,可以与臂丛的神经阻滞联系起来。又如胸穿和腰穿,可让同学在尸体上进行模拟操作。

3 理论与临床相结合

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密切结合是现在医学的发展方向。这就对教师与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基础教师除了精通本专业的知识外,还要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教师的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其教学水平,一个合格的解剖学教师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实际动手能力,由于解剖学是医学的基础课,和很多学科是紧密相通的,所以解剖学教师的知识结构也应该是综合的、交叉的。比如肝门静脉及其属支的讲述,除了讲述它的属支、吻合部位,还要与临床紧密联系,可以启发性的问学生根据所学的解剖学知识,哪些病可以引起门静脉高压,发生门静脉高压后会出现哪些症状,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通过这样的提问可以提高学生思考与探索问题的能力,这样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自身素质。对于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当,并由易到难,层层深入,这样才能调动学生思考、探索问题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潜能。

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解剖学实验是解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以检验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又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动手能力。医学生通过对实物标本的观察、辨认和识别,形成形象记忆,这是学习解剖学最重要、最基本的方法。在实验课上,笔者有几点建议:①思想要重视。尸体解剖是认识人体结构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并能为临床操作提供相应的解剖基础。因此,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要不怕脏腻,不怕甲醛刺激,敢于动手,勤于动手。其中,要求代教老师要做到良好的示范作用。②操作要认真。解剖操作的结果与质量直接影响到对局部结构的观察与认识。学生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技术要求和各局部的解剖步骤依次进行,需要剖查的各种结构都应解剖清楚,充分暴露,切忌盲目切割。③观察要仔细。观察辨认局部结构是解剖操作的中心目的。解剖时必须一面操作,一面观察思考,通过剖察,认识、掌握局部结构,并与临床紧密联系[3]。在课后,特别对人体解剖学感兴趣的组成兴趣小组,帮助老师进行标本制作,并给予学生一定的经济补偿,这种做法既充实了实验室的标本,又给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了勤工助学的机会,何乐而不为。

5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国家领先的灵魂,只有创新,国家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以领跑的姿态立于不败之地。在理论课上,采取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每堂课给学生留下一些自由讨论的时间,并每班分成几个小组,然后每组讨论后,选一个代表发言,每组的代表采取轮流制,使每个人都有锻炼的机会。尤其对一些研究还不是很透彻的方面,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一些假说,然后针对这个假说,同学们进行讨论,分析这个假说有哪些改进的地方。逐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探索精神。

6与学生进行密切交流

只有进行交流,才能了解学生知识的薄弱点。才能了解学生的心声,才能发现学生的长处和心灵深处的闪光点,缩短与学生的距离,把师生关系变成朋友关系。尤其是通过与后进生的交流,可以激发他们学习解剖学的自信心与进取心。这样,既有利于教师的教,更有利于学生的学。教学,就是教与学的完美统一,二者缺一不可。

7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每次课后,给学生留1~2道与临床实际应用相关的思考题,让学生到图书馆或互联网上去搜集、整理,并推荐给他们一些与解剖密切相关的书籍。对一些自学能力强的学生,给他们列出一些临床书籍,以扩展他们的知识面。通过这种措施,可以促进基础与临床的结合,打破学科界限,把各学科知识综合交叉运用。培养了学生将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真正实践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 极大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学、合作、分析、解决问题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日新月异的今天,虽然我们的教学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我们要继续与同仁、与学生保持密切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与水平。

[参考文献]

[1]柏树令.系统解剖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张卫国.系统解剖学实习教学方法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9(5):520-521.

解剖学理论知识范文第6篇

1.1学生综合素质不高

高职院校学生的基本素质、自学能力、学习动力、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和积极性均较本科生偏低,这是不可否认也是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

1.2学时严重不足

目前,高职院校均将人体解剖学这门课程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开课,而本科院校则是在修完一学年的基础课后,在第二学年开课,同时两者在学时上也存在很大差距(高职护理专业基本安排64学时,其中实验16学时;本科护理专业基本安排90~128学时,其中实验50~60学时),但是高职与本科护理专业,对于解剖学知识掌握的要求基本一致,这就导致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在基本素质“先天不足”的情况下,学时设置又是“雪上加霜”。1.3教材专业性不强自高等护理教育发展以来,人体解剖学一直使用临床医学专业教材,可以说,护理专业教材基本上就是临床专业教材的缩编版。这种缩编教材,以系统解剖为主,内容泛而全,虽然可以为临床护理打下一定的知识基础,但针对性不强,专业性不突出,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不少知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用得极少或根本用不上,不能充分体现护理专业特点。

1.4教师队伍专业性不强

目前,医学院校人体解剖学教师大多毕业于临床医学专业,对护理专业技能操作及护理专业知识了解甚少,不清楚护理专业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也不了解护理专业学生真正需要掌握哪些内容,不能突出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特点,结果导致师生“两迷茫”。教师迷茫教学内容的取舍,学生迷茫学这么多知识今后在护理工作中能用上多少。

1.5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受临床医学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严重影响,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几乎照搬临床医学专业评价模式,即平时成绩、实验考核、理论考核。此种考核模式是当前被广泛使用的模式,本无可厚非,但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应区别于临床医学专业,要有更强的针对性。如临床医学专业人体解剖学考核,神经系统是绝对的重点,分值必定偏高,但对于护理专业而言,其在今后实际工作中不如运动系统运用广泛,沿用以往的分值设置方案,必定避重就轻。

2对策

2.1适当增加学时,尤其是实验课学时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例如第四军医大学的人体解剖学实验课学时占了总学时的60%[2],人体标本作为实验课主要的教学工具可巩固和加深学生对人体解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因此更应增加实验课学时。实验课上学生除了直观地观察解剖结构外,还可以动手操作,培养不怕苦、不怕脏的品质。

2.2更新教材

好的教材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前提。目前高职护理专业使用的教材是临床医学专业的缩编版,其内容不能很好地体现护理专业特点,因此要进行教材改革。首先,教材内容应体现专业特色,在保证知识系统性的前提下,突出高职“必需、够用、实用”原则,将一些对护理工作不重要的知识进行适当删减和压缩[3],同时增加与护理操作技术相关的解剖学知识,使之与将来的岗位技术接轨。此外,借鉴国外优秀的解剖学教材,因为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科,所以精美的插图及实物照片都是教材中的重要内容。这些精心设计和编排的彩图最能反映出形态学的特点,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记忆[4]。

2.3教师精心备课,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由于人体解剖学教师大都不是护理专业出身,所以教学中很难突出护理专业特色。因此针对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师要多付出一些时间和精力备课,多与护理教师沟通交流,了解护理专业对人体解剖学知识的需求,从而合理调整教学内容,适当增加与临床护理有关的解剖学知识,如穿刺技术、注射技术、插管技术解剖学知识应用等。此外,由于护理专业学生将来要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因此还必须熟悉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使授课内容与考试大纲接轨。

2.4改革评价体系

解剖学理论知识范文第7篇

拼图游戏是一种集动作和思维为一体的游戏,用拼图游戏的形式来为医学生讲解断层解剖学,使医学生更好地理解解剖学形态结构上的知识,加深记忆。文章通过介绍拼图游戏对断层解剖学的重要性,拼图游戏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及在教学应用中的思考几个方面来具体分析与探讨,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断层解剖学;教学改革;拼图游戏

教育一直是我国全民所关注的重点话题,而教育中医学的教育则是教育体系中较为枯燥且严谨性较高的一门学科。在医学的教学体系中,解剖学是其中一个较为关键的教学环节,也是学生最容易产生厌学心理的环节。因此,解决解剖学教学中的这一问题迫在眉睫。

1拼图游戏对断层解剖学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解剖学在医学体系教学中所要求的规范性及严谨性是较高的,因此很容易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负担及厌学心理。而采用拼图游戏为基础为学生讲解解剖学内容,则会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所学知识点和学习技巧。另外,拼图游戏就是采用一种游戏中所特有的灵动性和魅力带动学生进行学习,从而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如游戏一般灵动轻松的课堂学习气氛。老师在教学中会根据所学的内容设置一些有趣的游戏任务,同时把声音、图像以及文字内容以特殊的方式融入游戏中,以此来增加学生对学习解剖学的兴趣。其次,众所周知,拼图游戏是一种集动作和思维为一体的游戏。因此,用拼图游戏的形式来为学生讲解解剖学内容,可以使学生的断层解剖学理论得到更深入的巩固,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解剖学中器官的结构形成和空间的位置以及两者间的相互关系等内容,能够使学生的解剖学记忆长久地保持在拼图游戏的结构中,对提高学生解剖学学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最后,拼图游戏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跟随老师的引导完成课前所准备的各项工作,从而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学生通过拼图游戏的多变性特征可以使潜在的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有利于学生在快乐的氛围内完成学业。除此之外,拼图游戏教学方法可以减少学生对标本、挂图、模型的过分依赖,且可以减少教学中标本损耗所需的成本支出,为学校节省大量资金。

2拼图游戏在断层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2.1断层解剖学的定义所谓的断层解剖学主要指的是对人体不同位置上的断层结构进行解剖研究的一种活动,从而研究分析人体不同断层中的器官结构体系、位置以及其相互关联的问题。一般而言,在对学生进行断层解剖学理论教学中,均需要使用大量的人体断层标本或是图片、CT片、MRI片等[1]。但由于在人体断层中,结构体系是较为复杂的,且所讲授的内容也相对枯燥,有些断层解剖的内容容易相互混淆,使学生很难牢记。因此断层解剖学一直以来都无法很好地解决教学与复习中难以牢记的问题[2,3]。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近几年来某些教育学者将拼图游戏逐渐引入断层解剖学的教学中,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该种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快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对断层解剖学理论知识的记忆力。另外,学生通过拼图游戏与断层解剖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并且在学习中不断积累学习经验,以此来提高自身的解剖学学习成绩。

2.2拼图游戏在断层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2.2.1拼图游戏的制作在利用拼图游戏进行断层解剖学的教学当中,制作一个完整的拼图游戏方案是十分重要的。其一,在教学前,老师要用专业的设备将本节课所要讲解的断层解剖学内容采集下来,然后与现有的CT和MRI图片数据资料相结合,并且通过制图软件对所采集到的断层图片进行加工和处理,以便提高断层图片的清晰度和明暗的对比度。其二,待图片信息制作完成后,要进行声音的录制工作。这时老师要将传话筒接入计算机中,然后打开声音录制系统,根据图片中断层器官的名称及结构体系以及专有名词的分析等内容进行录音。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录音时,一定要保证声音与图片上的断层信息相匹配。其三,当声音录制完成后,再将制作完成的多媒图导入制图系统中,将原先的位图图片转化为失量图图片。同时利用系统软件中的选择工具将断层图片中的器官分别截取出来,并保存成各个独立的失量图图片。在这一环节中需要注意的是,在截取完成的各器官图片中,可以设置为按钮形式,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形式。只要保证在给学生讲解时各器官图片与整体的断层图片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即可。其四,当断层图片及各部分器官图片都保存完毕后,要进行文字的编排,将文字信息输入每张图片相对应的位置中。然后将所有的图片都移到系统软件的最右侧,当鼠标移动到所设置好的图片信息位置上时,就会出现相对应的文字信息说明,便于学生看清各断层器官的名称及分析理论。其五,程序的设计。在拼图游戏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对程序的设计,一般来说,拼图游戏均采用的是动画软件制作完成。在设计时,首先将先前所删除的各器官图片设置为目标区域,然后再将与之相对应的各器官结构图片移动至目标区域内。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设计时出现两者相互重复,则要将后被移至目标区域内的图片设置到最前面,否则后被移至目标区域内的图片将自动返回至原处。其六,在整个的拼图游戏中设置帮助与重复按键,以方便学生根据拼图游戏中的向导自行操作。

2.2.2拼图游戏的应用拼图游戏应用在断层解剖学的教学当中时,要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在进行拼图游戏教学时,当鼠标移至被解剖对象,也就是断层的各器官图片上时,拼图会以文字或是声音的形式为学生讲解断层各器官的名称及结构体系。在教学中当将鼠标移至器官图片上并按下左键时,则可以将图片移动至所需的位置上。同时,当图片被移至目标区域时,松开鼠标,图片就可以自动地填充到系统中空白的位置中。另外,当图片在所选择的目标区域之外时,松开鼠标,则被选择的器官图片就会回到原始的位置上。并且当学生在拼图游戏中按下系统中所设置的帮助及重复键时,则系统可以将拼图游戏返回至主界面,满足学生重新操作的需求。另外,在断层解剖学教学中,当老师利用拼图游戏讲解完一个断层结构后,会要求学生利用拼图游戏对该结构的断层解剖学内容进行复习巩固,从而强化学生对断层解剖的结构记忆。同时,学生也可以将课堂上所用到的拼图解剖学游戏拷贝下来,以利用课余的时间进行复习。除此之外,学生通过拼图游戏学习断层解剖学,可以对断层器官大小、形态以及其他各方面有一个更为感性的认知,同时也方便老师对断层解剖学的各项重点内容及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强化。因此,采用拼图游戏学习断层解剖学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2.3教学环节中的应用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医学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与改革,拼图游戏被广泛地应用于断层解剖学的教学课程中,并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根据我国教育部门对全国23所医学专业的学生调查显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最喜欢的教学环节是老师示教阶段,其次是自己观察断层器官标本阶段,最后才是多媒体教学阶段。换句话说,其实这三个阶段都是学生在学习断层解剖学中乐于接受的教学模式,但是这三种模式之间学生最喜欢的还是由老师对断层器官进行示范讲解,后两者之间的区别则不是很明显。这是因为一直以来,老师在教学任务中所扮演的角色都是不容忽视的,也就是说老师是教学中的主体,这种主体的地位是任何多媒体教学软件都无法替代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的互动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将拼图游戏与断层解剖学教学内容相结合,在讲解断层器官时与学生产生互动,甚至是在拼图游戏过程中引入具体问题,让学生在拼图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激发自己的潜能,也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完成学业。例如,老师在讲解解剖学断层器官时,利用拼图的形式调出某一个断层器官,然后让学生观察并分析该器官的形态结构,使学生对断层器官有一个明确的认知,从而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3拼图游戏应用于断层解剖学教学中的思考

拼图游戏在断层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是教学方法上的创新。近期相关部门人员的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的学生支持拼图游戏应用于断层解剖学这一教学手段,他们认为利用多媒体形式可以任意调整断层器官的形态及大小,更容易使其对断层器官进行清晰的观察[5]。另外,某些学生认为拼图游戏的形式多样化,能够将断层器官标本无法显现的内部结构显现出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断层器官。例如,在老师讲解心率跳动时,首先是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察心脏跳动以及瓣膜开合的整体运动过程,这让学生对瓣膜、腱索及肌等器官的运动形式及对人体的作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另外部分医学教育学者认为,虽然拼图游戏的教学理念较为新颖,且能够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人体器官断层结构及作用,但是,多媒体动画的播放速度较快,远远达不到老师利用标本进行示教的效果。另外,标本的形态、大小可以更直观地表现出来,而在多媒体教学时,要对器官的大小、质地等特征进行分析[6]。

总之,标本教学与拼图教学各有利弊,因此拼图游戏教学模式还需要不断创新与改革。教育学家认为,首先,在教学中,不能完全依赖于拼图游戏这种模式,应该以标本教学为主、拼图游戏教学为辅。另外,在制作多媒体拼图图片时要将标本制作得更为细致,并且在教学中采用断层器官标本与多媒体图片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从综合性的角度来提高断层解剖学的教学水平。综上所述,拼图游戏在断层解剖学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大大满足了现代化医学教育的需求,但其中也不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断层解剖学教学中,对拼图游戏的制作和课程的设计等都要进行创新与改革,这样才能满足医学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毕振宇,黄文华,赵卫东,等.创新教学模式,完善断层解剖学教学[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6):517-519.

[2]吴洪海,王正兵,朱云祥,等.影像专业研究生断层解剖学PBL教学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11):806-807.

[3]董炜疆,胡海涛,冯改丰,等.断层解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2):44,81.

[4]李文生,谭德炎,史勇红,等.基于学科交叉的断层解剖学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及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8):53,117.

[5]李治华,曹靖,尚琳,等.断层解剖学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解剖学研究,2010,32(6):454-456.

解剖学理论知识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中专护理专业 人体解剖学 教学体会

[Abstract]Human anatomy of medical courses, But strong theoretical and professional term abstraction, to memory, And in our students' quality is low, medium set for new knowledge comprehension ability. The present teaching conditions to meet modern teaching purpose, Based on human anatomy teaching, and the problems and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cultivate, showing the learning interest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 Nursing;the human anatomy;teaching experience

解剖学基础(anatomical basis)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造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属于生物科学中的形态学范畴,是医学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的任务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体的正常形态结构和各个器官的位置毗邻关系、生长发育过程,从而为以后学习其他课程奠定坚实的形态学基础,并对认识疾病、对疾病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和护理办法起到重要的作用。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医学基础课,也是医学生的启蒙课。但人体解剖学理论性强,专业名词多抽象,难以记忆。随着各个学校的扩招,中等卫校的生源质量也明显下降,她们年纪小,学习兴趣不浓,自觉性低,对新知识的理解领会能力也差,对于枯燥的解剖学来说更产生了畏难情绪。如果一味按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效果只会越来越不尽人意。经过实践探索,本人对中专护理专业的解剖课的解学方法及模式做了些尝试和改进,并取得了些好的效果。

1.加强师生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近几年,随着高职和大学的不断扩招,中专学校的生源质量不断下降,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我们的学生几乎都处于青春叛逆期,年纪小,自觉性差,常常会做一些无理的事情。对于她们的过失,如果缺乏理智地进行惩罚,甚至还会采取一些侮辱人格的举动,例如谩骂,体罚等,这种做法不仅违反了教师的职业道德,也违犯了相关教育法律。我们应该给予宽容及理解,应该给她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为教学环境营造一种温和、轻松、良好的气氛。在第一节解剖课时本人就把手机号及QQ号给以学生,这不仅让学生感觉亲近老师并不是难事,也使本人能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心态,对于学习上的难题也是能及时解决。

2.明确教学目的,培养思考方法

中专护理专业的人体解剖学课程相对来说:学时少、时间紧、内容多,如果要求学生在短期内掌握并记住诸多解剖学名词、概念及形态结构是很困难的。所以我们应该明确教学目的,转变传统的只重理论知识传授,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运动系统中有许多骨性标志,上课时就可以让同学们相互触摸或是在自己身上触摸。还有关于肌肉的作用就可以应用一些口诀,如“斜方肌,背靠脊;背阔肌,能接力”等。

3.改进教学方法及手段,加强解剖学教学实用性

3.1解剖学是用肉眼看,用刀切从而来掌握人体结构的一门学科。但由于学校教学条件有限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碰及难题。如果我们仍全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就难以完成教学任务,为能更好的解决教学信息量大,节约时间问题,我们的解剖学教研组老师搜集资料、做好课件,充分运用了多媒体教学的方法。多媒体教学除了传统的板书、挂图和教师的讲课外,还增加了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多种信息载体,使原本抽象的内容更加直观化、形象化,便于理解,有助于记忆。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CAI课件设计,克服解剖学传统中的不足,使医学生对人体每个器官、结构的形态、位置、相互关系、血供、神经支配等有一定了解,为医学生今后在活体上诊治疾病奠定必要基础。多媒体课件集文字、声音、图片、动画于一体,表现方式多样,清晰、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增强了记忆,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

3.2我校完善解剖学课程的实验室建设,上课时老师可以利用道具及挂图如运动系统的骨学、关节学等标本直接在实验室边讲解边演示;学生一边听讲、一边观察,然后学会自己动手拿标本观察、确认,老师在一旁辅导;最后老师作小结,并进行课堂检测。这种直观教学使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3授课时结合临床实际。本人有着多年临床经验,在授课时可以很好的结合临床病历,这样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把基础知识运用于临床的实际运用能力,提高了解剖课教学的应用价值。

小结:我们在人体解剖学基础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但我们的立足点就是注重专业技能及实际应用,突破传统的教学体系和模式,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柯丰年,解剖学基础[M]江西出版集团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5月

[2]彭微,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初探,解剖学研究[J] 第2009年第31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