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劳动实践规划

劳动实践规划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劳动实践规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劳动实践规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规划;就业

人力资源的竞争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和各个领域最直接、最严酷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要素。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成为当代知识青年就业争夺战中的一把重要利器。对于每一个人而言,职业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规划,势必会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若是一脸茫然两手空空的踏入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怎能使自己占有一席之地?有目标才有动力和方向。所谓“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在认清自己的现状的基础上,认真规划一下自己的职业生涯。一个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要审视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做好自我评估。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职业素质是指大学生在就业时应具备的与职业有关的性格、知识、能力、品质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它包括职业目标、职业理想、职业意识、职业品质、职业道德、职业价值取向等。当代大学生的职业素质由内隐的和外显的要素组成,表象的外显的是专业知识、技能,潜在看不见的职业动机、个性、价值观、态度、自我形象、社会角色等要素。大学生的职业素质高低将直接关系到他们职业选择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如何科学的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质,是当下各高等院校不断探索的新课题。传统的经营模式下,制造大国的根基在短时期内将不会改变。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劳动力供大于求,供需矛盾仍然突出,主要表现在:

1.劳动力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

一方面,从新增就业来看,我国城镇近几年每年需要就业的人数仍将保持在2400万人以上,而新增岗位和补充自然减员大约只有1200万人左右,供大于求的缺口约在1200万人左右,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2009年达610万人,2010年达630余万人,2011年达640万人,预计2012年将超过650万人,就业矛盾十分突出。

2.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和城市两个“市场”的非对称性

与一般发展中国家不同,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并非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因素,而是明显受到体制和人为因素制约,在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条件下,由于农业人口向非农领域转移的速度缓慢,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任务十分繁重。我国尚有一亿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逐步向非农领域转移,按照“十二五”规划目标要求,“十二五”期间计划实现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4500万人,每年需要转移就业900万人。

3.劳动力供给过剩与供给不足并存

从总量看目前仍存在劳动力供给过剩状况,而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劳动力供给不足现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一部分在职劳动力由于技能或经验知识即人才资本存量不能适应新的产业及其带来的新就业岗位,造成结构性失业,成为新的失业群体;同时由于人力资本质量水平低下,造成就业风险率增大,工作稳定性减弱。

4.劳动力市场失灵

由于劳动力市场并不健全,形成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全,劳动力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以及地理障碍的特点。一方面,增加了就业者职业搜寻成本;另一方面,在劳动力市场未充分发育的前提下,劳动力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优化配置劳动力的职能,造成劳动力市场“失灵”。

二、大学生在职业规划上的问题

职业能力是知识青年为适应未来职业发展需要所必须具有的一项基本能力。而职业规划,是大学生追求理想人生的核心素质,也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根本要素之一。大学生作为国家培养的高层次专业型“准人才”,其职业规划能力以及潜能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前途,与培养质量的好坏息息相关,也对高校办学以及国家未来经济社会、科技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受到国家政策影响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严峻挑战,当代大学生在职业规划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1.大部分同学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这会影响大学生的未来发展

在我们的调查对象中,52.5%的同学仍在考虑具体的职业规划,30%的同学已经有了具体的职业规划,17.5%的同学完全没有具体的职业规划。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仍在迷茫中,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没有方向的努力是白费功夫,而且没有目标也会导致在学习、生活中缺乏方向而得过且过,会对未来发展造成滞后影响。

2.大学生选择就业地区局限,增大就业压力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48.6%的同学倾向于到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就业,35.9%倾向于回到家乡,剩下的少数同学倾向于北上广、中部和西部大中城市、支援中西部落后地区。大部分同学的就业地域选择都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自己的家乡,这种选择比较现实也比较符合中国人的恋乡情结。但去西部的人太少,不利于西部的发展,同时择业集中也会使大学生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

3.考研、考事业编占比重大,存在盲目跟风现象

我们调查的同学中60.6%的同学选择考研、考公务员、选调生、事业单位招考,32.7%的同学倾向于找一份合适的工作,4.9%的同学选择自主创业,还有1.6%的同学选择出国深造。很多同学都未曾考虑就业问题,他们的方向是考研或考公务员,这其中不免有跟风者,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是为逃避就业压力。选择方向集中也会增加大学生的压力,出现万人挤独木舟的现象,增加大学生考研和考公务员的难度,也不利于我国经济多元化的发展。

4.大部分同学选择工作主要受当前需求影响,不利于长远发展

调查同学中20%选择就业主要考虑工资待遇因素,19%主要考虑工作环境,17%考虑个人兴趣,17%考虑职业发展潜力,另外还有少数同学考虑是否稳定有保障、社会认可度是否较高、时间是否自由以及家庭需求。在调查同学中,57%能接受毕业后工资范围在2000―2500之间,27%能接受的范围在2500―3000之间,另外还有8%能接受的范围在3000以上,8%能接受1500―2000。在选择工作时将工作待遇、工作环境当做首要条件可以满足当前需求,这种现实的选择很不利于长远发展。

5.对找工作认识不够,影响找工作的成功率

36%的同学认为知识丰富最重要,28%的同学认为丰富的阅历最重要,接下来是好口才、高学历和勤劳踏实。很多同学忽略了勤劳踏实的中华传统美德,知识业务水平、阅历、口才、学历等因素对找工作的确很重要,但没有脚踏实地的优良作风做保障,个人的能力很难发挥到极致,发展也会受到限制。

三、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改进与优化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国家教育方针,贴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敏锐洞察当代青年的价值取向和未来理想,创新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导航的新方法、新渠道。不断完善和丰富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科学内涵,从制度保障、创新形式、增加实践、提供培训等各个方面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导航计划,将对高校毕业生工作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1.学校加大在就业方面的指导,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方向和就业观。职业规划应从大一入学就开始抓起,越早进行越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的长远发展,可以减轻大学生没有目标方向的迷茫状态,让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更有针对性、更有意义。

2.学校进行系列座谈,使大学生意识到当今就业现状。帮助大学生拓宽就业信息获取渠道,对大学生的生涯规划进行指导,在考研、考公务员、就业中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让大学生避免跟风的思想,给自己确定合适的位置,避免大学生的就业方向、就业地区过于集中给大学生带来更大的压力。

3.增加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理论知识是不足以应对飞速发展的社会的,增强实践能力才能在进入社会后能够适应社会并施展自身才能,让大学生们在就业前做好自身能力的充分准备,适应时展的要求。

4.给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培训的机会,让大学生掌握更多的求职技巧。通过讲座、培训、实习等多种方式给大学生提供就业培训的机会,让大学生在实训中增加求职技巧的掌握,为日后应聘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5.继续实施本科生职业导师配备制度,根据各高校学科特色,积极开展职业导师制度,选派一些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导师,辅助大学生完成职业评估、定位和规划,拓展就业思路和视野,为大学生职业规划保驾护航。另外,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产生的诸如经济纠纷、心理落差以及情绪偏执等特殊情况,也应该在学校、导师、大学生这一体系中得到更多的关怀和解决。

总之,大学生要对职业进行物质、心理、知识、技能等各方面充分的准备,还要根据各方面的分析与权衡,结合自己的专业与专长合理客观地对职业做出选择。对即将踏入的职业活动要有一定的合理的心理预期,包括工作的性质、劳动强度、工作时间、工作方式、同事以及上下级关系都要快速适应,迅速成为一个成功的职业者。

参考文献

[1]罗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要点及实现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09(12).

[2]贾强,张建英,向颖博.心理和谐是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要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3]郑颖.关于增强高校职业导航功能的思考与建议[J].教育与职业,2011(1).

[4]叶广锋,梁敏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要点及实现途径――论全面价值观管理体系的构建[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4).

劳动实践规划范文第2篇

管理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是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保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经济时代,人才之间的竞争已经成为推动企业组织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环节。随着人才竞争的进一步激烈化和复杂化、人力资源管理进入管理者的视野,并在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受到社会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人力资源管理是否具有现代化特征已经成为衡量企业组织管理模式的先进性的主要标准。组织行为学被称为是在管理的魅力进一步展现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一门独立的学科。从起源上可以发现,组织行为学与人力资源管理是同宗同源、同气连枝的,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二者在实践中必将能够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因此,笔者针对“组织行为学与人力资源管理六大职能的联想”一题的研究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甚至对企业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全面建立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一、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行为学

(一)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把一门新兴的学科,其是伴随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凸显的基础上产生的一门科学,在时间上看虽然人力资源管理迄今仅仅经历不足百年的发展历程,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却是源远流长的,人力资资源管理在社会发展中产生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

1.人力资源管理概念

伴随物质文明的不断进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现阶段相关专家学者对于人力资源的关注力度不断增加,人力资源管理在不同的生产领域发挥不尽相同的作用,因此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概念的诠释也不尽相同,笔者在综合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将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阐述如下:人力资源管理实质上是流程化的、主要管理对象是劳动力的管理行为,其流程概括而言包括劳动力资源的获得、劳动力资源工作技能的培养、劳动力工作那效果的考察以及根据实际情况付给一定的劳动报酬。宏观角度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指国家针对社会范围内的劳动力资源进行的管理活动,微观角度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各类社会组织内部对相关劳动力资源的管理活动[1]。

2.人力资源管理功能

人力资源管理于20实际七十年代诞生至今,其功能不断发生变化,经过半个世纪的洗礼,现阶段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在以下六个方面发挥重要功能:第一,人力资源规划,即工作分析功能。主要解决组织内部的业务内容的界定、业务开展的流程编制、劳动力资源从事某种实践活动的方式以及对劳动力资源相关的岗位要求[2]。第二,招聘与配置功能,即在社会范围内通过特定的方式获得组织生产实践需要的劳动力资源并根据劳动力资源的特征与组织内部的需求将其分配的匹配的岗位中进行实践。第三,培训功能,以劳动力资源为实践对象,根据时代要求、行业要求、岗位要求对劳动力进行有意识的培养。

第四,绩效管理职能,通过对劳动力资源的考核使得劳动力资源能够发挥其最大的能力为企业带来一定的效益,同时使得劳动力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晋升。第五,薪酬管理职能,致力于解决劳动力资源的劳动所得问题,以及激励机制问题。第六,劳资关系管理职能,主要是指协调劳动力与企业组织之间的关系方面的工作,并且保障组织和劳动力的双向合法权益[3]。

(二)组织行为学

管理与人类文明的产生是同步的,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永葆青春的话题,正是因为管理的发展,使得组织行为学产生。组织行为学的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以社会学、心理学的社会人文科学为基础,但是组织行为学却不是理论性的科学,而是一种应用性的科学。基于组织行为学这一特征,笔者将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进行如下阐述:

1.组织行为学概念

组织行为学将各类社会组织中的劳动力资源的心理动作和行为能力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主要的目标是通过对劳动力资源行为的评估与判定,使得组织领导层面能够对劳动力的行为进行有效、科学的引导,最终使得组织的实践活动能够向着既定的方向发展。通过对组织行为学概念的认知,可以发现其中包含三个层面的意义:首先,组织行为学将劳动力,即人类的心理、动作的运动规律为核心研究对象;第二,组织行为学研究的范畴是在特定环境下的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第三,组织行为学的核心目的在于提高组织的生产效率、达到组织的预期战略目标[4]。

2.组织行为学研究内容简析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一定组织关系的环境下的“人人关系”和“人物关系”。随着社会化生产的不断发展,社会中各类组织的规模不断扩大,使得组织中的管理内容呈现多元化、复杂化、交错化的态势发展,可以说组织内部的管理活动是千头万绪、五彩斑斓的,但是根据组织行为学的分析,组织的管理活动主要飞分为两部分:其一是针对“物”的管理即“人物之间的关系”;其二是针对“人”的管理,称之为“人人关系”[5]。

二、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行为学之间的联系

通过前文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学的分别阐述,不难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的联系。笔者现将二者之间的联系进程简要分析,为更加科学的指出组织行为学与人力资源管理六大职能的联想提供理论基础。

(一)研究对象

人力资源管理是以社会组织内部的劳动力资源为研究对象的,主要对劳动力资源实施一系列的管理活动;组织行为学是以组织内部人员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二者虽然在着眼点和发力点上具有一定的区别,但是在本质上是想通的,都是将研究对象放在“人”上的管理活动。

(二)研究范围

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范围是在一定的组织内部进行的,因为只有根据组织的行业特征、发展特征、环境特征才能使得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措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才会保证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实践活动的时效性;组织行为学定义中明确指出研究范围是针对一定组织内部的人员的研究,其中着重对组织内部这个范畴进行了阐述。综上所述,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范围具有一致性,只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组织进行扩大化处理,例如在某一类企业组织中可以进行通用形式的管理措施,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强调将研究范畴进行特定化[6]。

(三)研究目的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在于使得组织内部的劳动力资源与组织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充分发挥出劳动力资源的各方面优势和主观能动性,保证企业组织的战略部署、既定目标、愿景规划能够在预想的轨迹上实现;组织行为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人员心理及行为规律进行研究,促使组织制定更加科学化的方案保证能够引导相关从业人员的行为更加符合组织的要求,使得组织的规划能够得到全面的实施。因此,二者在研究目的上是一致的。

三、组织行为学与人力资源管理六大职能的联想

(一)工作分析职能

新经济时代背景下,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风生水起,企业组织规模不断扩大化,着在一定程度上对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方面提出了如下要求:首先要对组织将要实现的总体目标进行有机分解,使得工作任务在各个职能部门中的各个层级上的职位员工对工作目标进行全面的、细致的掌握,使得劳动力资源能够在量化目标的指导下进行高效率的工作,从此形成了组织的内部组织架构方案,而组织架构方案属于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畴。

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在实现工作分析职能的过程中,首先要对组织层级结构进行认知,包括职能部门的名称、职能部门的负责人、职能部门的责任与义务、职能部门的上下级例数关系等。同时,工作分析是组织层级结构的起点也是层级结构设计的基础,从这一角度可以将工作分析职能作为组织运行的反馈机制,使得组织领导层面能够对层级设计进行审视,适时的进行修改。综上所述,工作分析是对组织层级关系能够适应环境变化的演变根据[7]。

(二)招聘与配置职能

人力资源管理中招聘与配置的主要职责在于保证最合适的劳动力资源在最适合其特征的岗位上进行实践活动,为组织做出最大的贡献,最终使得劳动力资源、组织内部的岗位、组织三者能够达成“共识”,实现共赢。而组织行为学针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的研究,能够保证招聘与配置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组织行为学全面来了解了人员的需求、工作动机、行为规范,同时非人员的能力、审美、情感等因素进行了解和把握,浙江为招聘与配置过程中将合适的劳动力方适合的工作岗位上开展实践活动提供了可行化的措施[8]。

例如,通过组织行为学已经对某一组织内部的员工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研究结论是销售部门的员工普遍在职业生涯规划上体现出了对市场文职类工作的兴趣,这就代表在招聘与配置的环节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问题,配置活动没有按照人员的心理规律进行,这将为员工的工作兴趣缺失埋下伏笔。

(三)绩效管理职能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管理职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核心,是现阶段人力资源六大模块的重点。基于组织行为学层面绩效管理职能的联系应该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第一,必须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对组织内部开展的实践活动在数量、质量、效率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察与认知,对于那些与既定目标存在不一致现象的实践活动要及时的进行反馈处理,总结问题出现的原因,实事求是的进行整改,促进组织绩效的提高。

第二,在进行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始终将组织绩效的改善和提高是建立在个体绩效的完善和改进的基础上的思想贯穿始终,但是也要认识到个体绩效的提高不是必然能够促进组织绩效的提高。所以在进行绩效管理中,一方面需要利用有效的措施保证个人绩效的提高,另一方面要采用科学的方式保证组织绩效的提高,这样才能保证组织的绩效管理 职能能够充分的发挥[9]。

(四)薪酬管理职能

在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分析,薪酬管理的最大功能在于能够实现对劳动力的激励。组织内的劳动力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薪酬福利,使得自身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的提高,就要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的完善自我,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各项技能的培养,使得自己在实践中为组织创造更高的利润,使得自身的价值得到有效的发挥,进而获得更加丰厚的报酬。

所以,在进行薪酬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应该整合组织行为学中的激励机制,科学化合理化的设计具有激烈性的薪酬模式,促使劳动力能够发挥最大的个人价值,实现组织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提升。在组织行为学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弗隆的期望理论都能够为薪酬模式激励性提高的理论体系,可以进行灵活的运用[10]。

(五)培训开发与管理职能

知识经济时代,劳动力的学习能力直接关系着劳动力资源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提高,是保证组织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新鲜血液。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培训与开发职能是保证劳动力资源学习能力提高的重要环节,是为劳动力资源带来最新知识和信息的基本途径。因此,在进行培训与开发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组织行为学对于人员的学习兴趣、职业规划需求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培训体系,并且将具有激励性的考核机制全面落实在培训开合中,使得劳动力资源能够在竞争中谋得发展,在发展中探寻创新,在创新中实现价值最大化[11]。

(六)劳资关系管理职能

劳资关系主要是协调劳动者与组织之间关系和谐发展的职能,组织行为学将劳动者的工作态度、工作热情、工作能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所以在进行劳资关系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将组织行为学对于员工的各种态度的认知作为主要依据,使得建立的各种关系能够满足劳动力的总体需求,进而凸显人力资源管理人性化、个性化的特征[12]。使得劳动力资源的实践活动能够在积极、热情、满意、心灵净化的基础上展开,进而保证现代社会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全面贯彻和落实。

劳动实践规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 职业资格 衔接探讨

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委公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高等院校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任重道远。

1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具有宽厚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具有发明创造与工程实践能力;爱国敬业、身心健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人才。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培养对象即受教育者——学生。学生在大学的学习过程是知识的获取过程,也是为自己今后职业做准备的过程。为此,学生要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为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做出不懈的努力。

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2.1 职业生涯的概念

职业生涯是指个体从正式进入职场开始到退出职场这段时间工作有关的经历、态度、需要、行为等过程,是一个人的终生职业经历。

职业生涯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历程,是追求自我实现的重要人生阶段,对人生价值起着决定的作用。

2.2 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

职业生涯规划(简称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个人职业生涯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2.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为自己定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拟定今后一生的发展方向,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发展方向,达到实现个人目标。

3 职业与专业的联系

职业是指人们从事相对稳定的、有收入的专门类别的社会劳动。职业是一种事业。它包含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职业体现了专业分工,没有高度的专业分工,也就不会有现代意义上的职业观念;二是它体现一种精神追求,职业发展的过程也是个人价值不断实现的过程。

专业是指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需要分门别类进行高深专门知识教与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各个专门领域。

专业有三个基本特征:①以高深的知识体系为基础,拥有并高度依赖本专业特定的理论与知识体系;②以服务公众为宗旨,带有鲜明的公益性,它即使也追求收益,但决不是根本目的;③拥有并厉行一套严格的伦理价值规范,使其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均受到相应的约束。

专业与职业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专业是职业的起点,也就是说,现在学什么专业,将来就可能从事的职业,甚至作为终身职业;其次专业只是为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拓展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学习之前,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是为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做准备。对自己所选专业及就业情况做进一步了解,结合所学专业对职业市场进行分析,确定什么样的行业最适合自己的技能、性格和兴趣。开展职业市场调查,是大学生职业分析和职业定位的前提。大学生专业选择是职业选择的基础。

大学生在校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为将来的职业做好充分的准备,根据自己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考试,保证职业目标的实现。

4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内容

4.1 职业资格的含义

职业资格是对从事某一职业活动所必备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评价,是技能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能力和水平的证明。

4.2 职业资格的种类

我国职业资格有两类,一种是行政许可类职业资格,另一种是水平能力评价类职业资格。行政许可类职业资格是从事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职业所需具备的复杂技能、知识、能力及操作规范的基本要求,是依法独立开业或者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技术和能力的必备标准。水平能力评价类职业资格是对从事专业技术强、技能要求较高、从业人数较多人员的工作能力水平做客观评价。

4.3 职业资格的效力

行政许可类职业资格具有强制性。用人单位招聘从事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职业的劳动者,只能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选用。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规定招聘录用未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劳动者从事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职业工作的,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水平能力评价类职业资格属于非强制性的职业资格,以自愿为原则,鼓励劳动者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4.4 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基本特征

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经者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它是指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资格认证制度。我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工人技术等级和专业技术人员考核制度的基础上,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做法,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其特征表现在:

4.4.1 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属于国家证书制度体系。它是国家证书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劳动法》第八章第六十九条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劳动法》的颁布和实施,明确了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法律地位。

4.4.2 我国职业技能鉴定采用了国际上通行的第三方认证规则。实施第三方认证具有客观公正、科学统一等特点。我国职业技能鉴定由政府授权的、独立的鉴定考核机构来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做出认证和评价。

4.4.3 我国职业技能鉴定属于标准参照的考试模式。除考察从业者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技术技能外,注重考察其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工作实践能力。

4.4.4 我国职业技能鉴定采用了职业导向的内容体系。它以职业活动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通过职业分析,确定培训和考核的知识与技能内容。

5 职业生涯目标与职业资格证书关系

5.1 职业生涯目标

一个人职业上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确立了适当的职业生涯目标。没有目标就永远不能实现目标。目标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能帮助人们从现在走向未来。学生在明确职业生涯方向并做好规划的前提下,确定个人的事业奋斗目标并为之不懈的追求与实践。

5.2 职业生涯目标与职业资格证书关系

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劳动密切相关,反映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规范。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它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

大学生要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就必须取得与该职业的准入资格。所谓就业准入是指根据《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对从技术复杂、能用性广、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大学生必须进行从业资格考试,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来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

6 大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措施

6.1 高等院校应提供考证的平台

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一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需要各高等院校的积极努力。如何帮助在校大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是每个高等院校的决策者必须考虑的事。为此,学校要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高等院校根据地方人才要求,制定科学的、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在允许高等院校扩大学科专业设置自的条件下,专业设置要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前提,以就业为导向,设置课程要与考职业资格的科目相匹配。

6.2 专业教师职责

专业教育,是为受教育者从事职业做准备的教育。学校专业任课老师在上与职业资格考证相同的课程时,应该选择与考证相同或者相近内容的教材,按考试大纲的要求,认真做好授课计划,准备好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要通晓所授课程各章节的重点、难点,深入浅出地讲解难点内容;课堂教学应以提问式、启发式的方式进行,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职业资格考试教材内容有较全面的掌握。此外,授课老师要按职业资格考试的题型,布置一定数量的作业,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应在课堂上讲评并提醒学生注意,使他(她)们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6.3 学生的任务

学生在听取老师讲授职业资格考试课程之前,要预习所学的教材内容,对考试课程有一个初步了解;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授课,勤于思考;课后多做练习,通过做大量的练习来加深对课程知识的掌握,为职业资格考试作好充分的准备。

7 结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要培养出一大批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一大批职业化、专业化的高级社会工作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大学生专业选择与职业资格取得的衔接,不仅是学生个人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高等院校、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张文双,郑禾等.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M].北京出版社,2008.08:8.

[3]大学生就业指导手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05.

[4]石鸥.教育困惑中的理性追求[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03:179.

[5]吕育康.非主流教育新视野[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05:258.

劳动实践规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劳动技能;职业体验

一、研究背景

中学生处于职业生涯的成长和探索时期,是职业生涯形成的关键时期。在高中进行生涯教育能直接帮助学生填报高考志愿,为选高校、选专业做好科学系统性评估,为升入大学确定大学学习方向做好准备,为高中毕业后不能直接升入大学的高中毕业后就业的学生提供所需准备性条件和相关劳动技能。高中阶段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光,进入高中后学生对文理倾向的选择犹豫不决,对自身性格特点及适合的专业不了解,高考时盲目报考所学专业,导致大学中学生申请转专业屡见不鲜,或者造成许多学生厌学、就业未果。我国高中职业生涯规划的缺失难辞其咎,但是目前我国高中职业指导工作开展范围非常狭小,主要集中在上海、广州、北京等大城市的部分普通高中,且多是出于课题研究的需要,绝大部分高中还没有职业生涯规划课,也没有配备持有职业指导师资格证的教师进行专门指导。基于以上原因和我校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经验,我进行了高中学生生涯规划内容及途径的研究。

二、高中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职业生涯规划在高中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自我探索

高中生的自我探索具体分为四个方面:兴趣和爱好、能力、气质和性格、价值观。

(1)兴趣和爱好的自我探索最简单的问题就是回答“最喜欢什么,最喜欢做什么”。

(2)能力的自我探索是知道自己“目前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哪些方面存在优点,哪些方面存在缺点”。

(3)高中生阶段是价值观形成和完善的重要时期,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决定着对工作价值的认识和工作选择的种类。高中生需要认真思考的是“我希望通过职业获得什么”。

2.环境探索

环境探索是探索外在的工作世界,包括行业的特性、所需的能力、就业渠道、工作内容、工作发展前景、行业的薪资待遇等。高中生的环境探索主要是通过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引导以及自身主动的信息收集来对职业环境进行认识的。

三、高中职业生涯规划的途径

1.利用地方课程心理健康教育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

从普通高中学生的特点来看,开设职业指导课可以在普通高中各年级开展,但必须以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为指导,同时密切结合普通高中教育的实际,科学、系统地开展对普通高中学生进行专业选择和未来社会角色定位的引导,通过职业生涯教育,使学生充分地认识自己和了解职业,明确学习目标与职业目标,能够顺利地完成探索阶段的发展任务。

2.职业规划咨询

学校鼓励心理教师考取职业指导师资格,利用团体的职业咨询和个别的职业咨询两种方式进行生涯规划的辅导。团体咨询时,咨询人员必须搜集与工作有关的信息,来协助学生作出一些重要的决策,并通过团体咨询的过程激励学生职业决策的动机,使高中生能够主动开始探索自己的生涯。个别咨询应帮助指出学生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给他们分析各行各业的特点和要求以及考入高校所需的条件,帮助他们把握好机遇。

3.利用社会实践让学生获得职业体验

学校可以利用周围及外部的资源,与社区、用人单位等建立良好的关系,将这些单位作为学生参观和实习的基地,利用寒暑假时间安排学生到相关机构见习。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通过参观、访问、访谈、实习等活动方式,了解某些单位或某些工作场所的情况,加强社会实践。

4.建立职业生涯辅导相关网站,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成丹.高中阶段职业规划教育问题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

劳动实践规划范文第5篇

【摘要】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城市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居民享有平等的待遇,使城乡经济全面的可持续发展。《城乡规划法》的出台旨在运用统筹的思想提高城乡发展水平,规范城乡规划行为,起到促进和保障作用。但是,在具体实践中,城乡规划一体化还是存在很多困难,本文将就这些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对策。

【关键词】

创新体制;城乡规划;一体化;对策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国家的综合实力在不断增强,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我国的城乡结构仍然存在很多不和谐的地方,城乡居民不能平等享受生活保障、医疗保障,使农村发展停滞的主要原因就是城乡二元经济机构。我国大多数的居民仍然生活在农村,如何能使这些居民的生活得到质的提升,就需要加快城乡规划一体化的进程,刺激农村经济,鼓励城市到乡镇消费,使城乡居民享有同等的公共资源,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一、城乡规划一体化内涵

城乡一体化的思想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产生了,由于历史原因,各种经济矛盾不断涌现,城乡一体化的思想得到重视。城乡一体化要想更好的发展,必须要科学的规划,而城乡规划一体化就是对城乡经济的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文化等各方面进行合理的规划,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改革,加快城乡郊区化和乡村城镇化的进程。但是,在实践规划中,农村的建设和土地资源的浪费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基于此,我国出台了《城乡规划法》,目的是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行为进行规范和制约,使城乡差别逐步缩小,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进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1.城市带动农村发展意识不够。目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影响我国城乡规划一体化的关键因素。农民作为城乡规划一体化的主体,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仍然把土地作为生活的主要依靠,不愿意离开农村去城市生活;同时,一些干部对城乡规划一体化的认识不够,缺乏自觉性,他们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如何提高政绩上,根本没有从农村实际出发,探索适合农村发展的模式,不知道如何提高城镇化建设,如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缺乏城乡规划一体化的具体规划。

2.城乡规划布局不合理。目前的城乡规划中,受到短期利益的驱使,没有进行长期而深远的计划,致使空间规划不合理,同时,很多农村超前投资,占地多利用率少的情况屡见不鲜,城市的中心城区功能不强,工业空间人口密集度不高等现象广泛存在。

3.城乡管理机制不健全。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传统的体制还在顽固的发挥着作用,劳动力就业体制,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体制等都有待突破。

三、创新体制背景下城乡规划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要在创新体制背景下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要在体制上下功夫,建立健全城乡统筹的管理机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对策:

1.提高城市支持农村的意识。在政策上大力宣传城乡规划一体化的优势,使农民真正体会到甜头,同时,要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完善的农民就业体系,可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让农民在农闲之时创造更多的价值,也要健全农民工保障制度,使农民在就业的同时得到应有的法律保障,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2.构建城乡一体化的规划机制。让农民对承包的土地实行自愿的原则以入股、质押、置换等方式进行流转,征地程序要透明合法,适度的开发土地,使农民得到应有的补偿,避免出现矛盾。结合城乡的特点,在工业园区的建设、生态环境的建设等方面进行科学的布局,以促进城乡规划一体化的发展。同时,建立健全基础设施建设,升级农村的水利电力等设施,形成城乡统一的管理体制,得到统筹发展。

3.建立健全管理体制,促进城乡规划一体化顺利进行。健全劳动力就业体制,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前提,要赋予农民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就业权利,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保障农民就业前培训权利和就业后收入平等的权利,同时要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农民在就业的同时,同样享有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大保险。建立健全城乡公共服务体制,使农民享有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务服务。建立健全户籍改革制度,让农民享有自由进程和自由迁徙的权利,废除现行的农业与非农的区别,废除现行的人口流动管制,使人才可以自由流转,进一步下放户口审批权限,取消对申请进城的条件限制。

四、结束语

城乡规划一体化是一项重大的社会变革,不仅需要思想观念的改革,也需要体制措施的改革,关系着我国大部分农民的切身利益。要从根本上废除城乡二元经济机构,使农民从思想上接受城乡一体化,变强迫为主动。虽然在城乡规划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但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要从体制上变革,真正实现工业反哺农村,实现合理科学的规划,在创新体制背景下促进城乡规划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承红,张佳宝.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财政政策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6(6)

[2]李兰兰.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的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8,(12)

[3]王伟光.中国城乡一体化理论研究与建设规划调研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56257

[4]刘家强,唐代盛,蒋华.城乡一体化战略模式实证研究[J].经济学家,2003,(5)

[5]景普秋,张复明.城乡一体化研究的进展与动态[J].城市规划,2003,(6)

[6]赵洪祝.以“三化”同步推进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J].今日浙江,2011,(4)

作者简介:

劳动实践规划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9-0113-02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生就业难不仅给大学生本人及家庭带来负担,而且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影响到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学生就业难也成了今年“两会”的焦点问题之一。

一、 大学生就业市场供求情况

据有关资料,中国高校毕业生2010届有630万毕业生,加上2010年以前未就业的大学生,今年待就业大学生人数总共有1 000万人左右。近十年是中国经济起飞的十年,高速发展的宏观经济对劳动力吸纳的总量是巨大的,据测算,GDP每增加1个百分点,对劳动力的需求就将增加100万人,以近几年中国GDP平均增长10%推算,每年就可吸纳

1 000万劳动力,全国劳动力新老交替每年还可以提供约

1 300万个岗位,这样每年就有2 300万左右待聘工作岗位,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远大于待就业大学生数量。中国劳动力市场总体上处于供过于求的状况,这是因为农村存在大量潜在失业人口,城市企业在改革中也沉淀下为数不小的下岗失业人员,大学生在与他们的竞争中应该是占有优势的,所以说,大学生就业难不是难在找不到工作,而是难在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

二、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享受观念。很多大学生找工作按照下面顺序:先是事业单位,然后是外企、国企,最后是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他们的愿望就是找稳定的、待遇高的、不累的工作。据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就业选择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的比例占52.56%,选择中外合资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占31%,选择民营或私人企业的只占8.23%,这反映出了大学生贪图享受的思想倾向。这些大学生多是80后一代,独生子女,在溺爱和娇生惯养中长大,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觉得社会和家庭一样,都可以有所依赖,伸手索取和过舒适生活是理所当然的,否则就是不公平。这些同学应该抛弃这种观念,多吃些苦,多经受些磨炼,没有付出哪有回报,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再说那些舒适的、不劳而获或少劳多得的工作早晚是要被社会淘汰的。

2.标准偏差。一些大学生不考虑自身的情况,把“高薪”、“高职”、“大城市”、“住房”当做找工作的标准,盲目地追赶“热门”职业。大学生刚步入社会,追求高薪、高职是不现实的,要经过几年的锻炼,能力提高了,才有可能达到那种水平。很多同学都把发达地区和大中等城市作为求职的首选地区,虽然这些经济发达地区对毕业生需求量较大,提供的就业岗位较多,但是,大量的人才聚集已经导致了严重的“人才拥挤”现象,广大的内地特别是西部地区人才奇缺,而大学生却较少愿意到条件艰苦的西部和基层就业。要科学合理地分析职业,判断哪些是朝阳行业,哪些是夕阳行业,若去个夕阳行业,即使现在舒适、待遇高,以后肯定要吃苦头的。

3.缺乏信心。有些同学只选择家乡城市,不敢去外地;有些同学只选择国内,不敢去国外;有些同学不敢下基层,不敢去西部;有些同学不敢去私营企业、民营企业;有些同学不停地考试,考研、考博,但他们的目的不是提高理论水平,而是躲避就业;有些同学不敢自己去找工作,而是靠家长、亲属等等,这些都源于缺乏信心。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是未来的希望,要勇于投身实践,要相信自己,能够创造价值,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并得到相应的回报,要勇于吃苦,不要惧怕挫折,一种人把挫折当成绊脚石,而另一种人把它当成通往成功的阶梯。

4.过于挑剔。当前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于待就业大学生数量,而大学生又难以找到工作,这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大学生过于挑剔,刚出校门还没有创造价值,就考虑待遇问题。既没有找到工作,又过于挑剔,这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当代大学生独立性差、依赖性强,看似大学毕业了,独立工作了,但还没有摆脱对家庭的依赖,甚至有的同学即使找不到工作,生活比找到艰苦的工作更舒适,另外,家长对子女照顾过多,看似给子女提供了避风港,实际是在拖后腿,对在外面打拼的子女,有的家长会心疼,经常说:“不要受苦了,还是回家吧”,这又怎么能让当代大学生经受磨炼,百炼成钢?

5.缺少准备。有的同学把找工作当成临时的一件事情,匆忙地写简历、面试,失败了几次,就垂头丧气,感到压力极大,甚至要到崩溃的边缘。不能把找工作当成一件简单的事情,而应该尽早地、认真地、科学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在大学阶段要客观认识自己的能力、兴趣、个性和价值观,深入了解各种职业、行业、环境的需求趋势,以及关键成功因素,有效提升职业生涯发展所需的应变和决策技能,发展完整而适当的个人职业生涯理论,以及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

三、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1.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用人单位在挑选毕业生时,主要看综合素质和能力,如:不会过于看重知识技能,因为用人单位需要毕业生干的工作一般为某一领域的具体工作,毕业生参加工作后都要有一个再学习的过程;用人单位很看重毕业生的道德品质,对“个人品德”、“职业道德”等会特别关注。现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能力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素质。要有朴实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为祖国和民族的振兴而拼搏的激情和抱负,有正确的理想和信念。要掌握一些科学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能力,如:自学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要具有健康的身体,以及坚强的意志品质和承受挫折的能力。要心怀坦荡,陶冶情操,学会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在提高综合素质方面,大学生由于年轻,考虑常常会欠全面。有的学生整天泡在运动场,认为锻炼身体非常重要,但身体健康只是综合素质中的一部分;有的同学在球场上争强好胜,弄得浑身是伤,如果你把这种劲头用到敢于创业、敢为人先、敢于闯西部、敢于下基层,岂不更好;有的同学整日学习,目的是考出好成绩,但有了好成绩也不全面,还要注重能力的培养;有的同学遇到困难、挫折,就悲观失望,失去再尝试的勇气,其实良好的心理状态是需要磨炼的,百折不挠、屡败屡战,这种坚强的意志品质和承受挫折的能力才是最终成功的保障。

2.实施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一生职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它指明了职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有无职业生涯规划对于一个人一生事业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极为重要。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一般分成五个阶段:明确自我认识、职业环境分析、确定职业目标、有意识的素质培养、调整和评估。(1)明确自我认识。应该对自身爱好、个性特征、相关经历以及社会环境进行分析,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念、形象气质、性格特点、天赋能力、兴趣爱好、专业技能、知识水平等。(2)职业环境分析。职业区域可以是国内或国外,可以是城市或农村,可以是经济发达的特区或是经济一般及贫困落后地区,对职业行业性分析时,要对某职业所在的行业现状和发展前景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对职业岗位性分析时,要了解职业岗位对人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3)确定职业目标。个人的职业目标要符合整体利益,即个人的目标要与国家利益和社会需求有机结合,职业目标是要实现最大化的“人职”匹配。(4)有意识的素质培养。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职业所需的实践能力,一般来说大学生应重点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决策能力、创造能力、社交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等,大学生应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如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活动、创业活动、大学实习活动等。(5)调整和评估。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根据各种影响因素的变化对其进行调整、评估和修正,以保证职业生涯规划行之有效。

3.学校需要改进方面。(1)提高学生的学习力。遵循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人格内化三位一体的观念,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学会与他人团结与合作,学会承受挫折与失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毅力与学习创新能力。注重通识教育,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的更新周期更短,知识折旧定律认为,如果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知识就会折旧80%,就一个人一生所学的知识来说,在校求学阶段所获得的知识充其量不过是他一生所需的10%,而另外90%以上的知识都必须在以后的自学中不断获取的,所以,通识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终身学习能力。(2)提高学生的实践力。课程结构体系的构建需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实用型”、“复合型”人才,注重实践教学和校企合作,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对国情社情民情的了解,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可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学术沙龙、科技制作比赛、创业计划大赛、学生社团拉力赛等活动。(3)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执行教育部新近颁布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课程教学内容应包括建立生涯与职业意识、职业发展规划、提高就业能力、求职过程指导、职业适应与发展和创业教育等六部分内容。广泛收集和及时就业信息,完善各项就业指导服务。

4.社会提供帮助。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就业的宏观调控和政策促进力度,地方政府应为大学生就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完善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消除政策,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为其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条件。还可以借鉴国外促进就业的经验,制定资助或奖励接收大学生实习和就业的政策,如按接收大学生就业的人数给予企业一定的优惠贷款或按比例减免一定的税金。

参考文献:

[1]余国林.国外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及对中国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9,(8).

[2]李文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模式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3).

劳动实践规划范文第7篇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 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目前,我国小城镇建设开始迅猛发展,成为带动农村经济繁荣和推动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力量。规划是建设的 “龙头”,科学规划是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然而建设又是小城镇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因此解决好小城镇规划建设中一些误区,对推进小城镇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1、加强小城镇规划

1.1小城镇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1.1.1规划缺乏长远性、严肃性和稳定性有些地方由于缺乏长远战略眼光和科学精神,规划意识不强,只着力于眼前经济利益,考虑短期的效益。把规划目标制定的短浅,致使出现规划“几年一变”的现象,极大的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还有些地方虽然修订了长期的规划方案,但在领导任期期间未能有效的实施建设到位,在领导换任后规划建设变的盲目性,规划设计也随意更改,促使规划渐渐走样,出现规划项目停滞不动,项目选址随意变更,基础设施拆拆建建等现象,这都说明了地方对规划意识不够,对规划没有严肃性和连续性。1.1.2规划水平有待提高现在的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基本是按“性质—规模—布局”的三部曲进行。城镇性质难以概括现在城镇日益复杂的职能;一些规划工作者对实地的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等诸多要素调研不够深入,盲目套用典型规划或利用以往经验,忽视各个城镇的个性特征.泯灭了城镇规划中的个性。导致小城镇规划趋向“样式单一、风格雷同”的模式,这在当前多元化的经济体制下,小城镇的发展空间受到极大的限制,失去了自身应有的活力。1.2解决小城镇规划问题的对策1.2.1结合自身实际,客观分析,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在小城镇的城镇规划设计中要把握好科学合理的度,把区域规划和小城镇规划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其城镇的总体取向,根据各自的发展性质、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建设规模、推进速度等客观要素找准城镇的“位置”来经营城镇,确定是为旅游服务,还是为大城市服务,还是以自己发展的龙头产业来带动,这样会找到良好的市场取向,有利于布局的合理与迅速形成小城镇的格局,有利于发展自我。认真制定发展规划,通过严谨的规划可行性论证。才能更好的避免好高骛远和短视规划带来的负面后果。1.2.2规划设计要有严肃性和不可替代性规划是前提,规划的优劣,决定了它是丰碑,还是败笔。搞好小城镇建设,必须正确认识规划的重要性,坚持规划的严肃性和不可替代性。建设规划经过批准后就成为法定文件,必须严格执行,不能因为个别领导的意见或投资者的要求而随意改变规划内容。在实际工作中,随着经济形势和城镇建设的发展,一旦发生规划与城镇建设不相符而要改变时,也要经过专家组反复论证和相关部门批准方能更改。调整不是对现存规划的全盘否定,而是对原规划的修改、充实、完善和提高,要避免一任领导一任做法,坚持规划建设管理的稳定性和连续性。1.2.3小城镇规划要突出地方特色特色是优势,是形象,是知名度。小城镇规划中不能盲目的照搬照套,应深入研究当地小城镇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民俗等各自独有的内涵,科学定位,合理布局,扬长避短,突出地方特色,发掘和利用各自的优势,形成具有自已特色的支柱产业,这样的小城镇才会有生命力。1.2.4注重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在小城镇规划过程中要根据区域生态系统建设的总体要求,密切结合地域特点、自然环境状况,统筹规划,着力解决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要注重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适当保留部分老区旧有的风格风貌,保存好少数民族风格的建筑,保护好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等,体现出古色古香的文化韵味。

2、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

2.1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2.1.1有利于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国未来城市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可能的选择方案将是走总体城市化与农村城市化共同推进的道路,即在发展大中城市的同时,有计划地推行农村城市化,重点建设好一批县城镇和中心镇,使其逐步具有城市功能,成为总体城市化的组成部分。显而易见,没有农村城市化,整体城市化将难以实现。因此,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既是整体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其重要推动力量。2.1.2有利于促进农村工业化的发展乡镇企业尤其是乡镇工业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乡镇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大部分分布在农村,不仅难以管理,而且无法实现相应的聚集效益。。2.1.3有效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我国目前不仅有1亿多农业剩余劳动力等待转移,而且数量每年还在增加。理论研究及客观实践已经证明依靠大中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而乡镇企业由于正在发生增长方式的转变,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呈下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发展农村小城镇,可以促进乡镇企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地转移剩余劳动力。 2.1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措施2.1.1解放思想,树立发展是富民建镇的重任加快发展小城镇建设,必须提高以下几种认识:一是始终坚持发展是富民兴镇的第一要务。积极引导干部、群众认识生产力,掌握资本;挖掘生产力,积攒资本;发展生产力,增加资本;扩大开放,引进资本。要积极引导农民进镇做工、经商、办企业。一切以发展辨是非,以发展评得失,以发展论英雄。二是不搞争论,大胆改革,大胆实践,锐意进取。真正做到创新不跟风,争先不争论,依靠不依赖,引导不误导,使大家立足镇情心系群众,开拓创新,大胆实践,把思想集中到发展上来,把精力用到改革上去,招商引资放手发展私营个体经济。三是给农民以国民待遇。对一些小城镇的户口一律放开,只要有固定住所、稳定工作和固定收入的都可以在城镇人户、就业、入学、劳动保障等,对进城农民一视同仁。

2.1.2用科学规划作为发展小城镇的奠基工程在编制和完善城镇发展规划中,首先,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从根本上说城镇化水平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没有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流通的活跃,就不可能有农村城镇化。同时,城镇发展还受人口、资源、地理环境等自然条件的制约。因此,发展小城镇,要有合理的布局和分工,重点发展有潜力的县城和县域中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镇。要按照市场经济的需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立足优势,突出特色,规模适度,注重实效,科学确定小城镇的经济布局和市场定位,走集约式城镇化道路。2.1.3以合理布局、突出特色为发展小城镇的根本错施一是根据区位优势来布局。在大城市周边地区,要按照产业和人口的合理分布,适当发展一批卫星城镇。在发达地区,要适应经济发展较快的要求,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城镇建设水平,更多地吸纳农村人口。二是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来布局。在一个城镇里,功能区要严格区分。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行政区等要避免混杂,有条件的城镇在功能区之间要用绿地或自然景观隔离,可以设立商业生活街或休闲自然风景区等。 每个小城镇在分布上应弱化行业划分的分散格局,强化经济区域优势,一镇一品,形成区域经济中心。

劳动实践规划范文第8篇

(一)指导思想

-2015年是国家实施“十二五”规划的五年,是“”普法的启动年,我们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以建设和谐新城为着力点,深入开展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法制水平,着力提高广大干部职工依法行政水平和全体劳动者的法律素质,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不断创新发展。

(二)主要目标

围绕党和政府工作大局,紧密结合我局民主法制建设的工作安排,通过深入扎实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进一步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增强我区全体公职人员的法治理念,引导各类用人单位经营管理者的合法用工行为,提高广大劳动者的劳动保障权利意识,进而全面推进我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

(三)工作原则

1、坚持服务大局。紧紧围绕我区“十二五”规划的总体目标和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安排和落实法制宣传教育的各项任务,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从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出发,把人民群众的需求与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实际相结合,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服务群众中教育群众。

3、坚持分类指导。局机关及下属各单位要根据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地确定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内容,制定工作计划,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坚持学用结合。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用法制宣传教育引导法制实践,在法治实践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深入推动我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依法有序发展。

5、坚持求实创新。局机关及下属各单位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法制宣传理念,探索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新机制,创新法制宣传形式,提高普法工作质量。

6、坚持齐抓共管。局主要领导亲自抓,各分管领导分头抓,各科室、部门具体落实,坚持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形成工作合力。

二、普法对象和主要任务

在向社会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同时,以我区全体公职人员、人事劳动系统干部职工、用人单位经营管理者及劳动者为普法教育的重点对象。主要任务如下:

(一)我区全体公职人员。学习宣传以公务员法为重点的人事政策法规以及公务员法各项配套法规政策,深入领会精神实质,熟练掌握各项规定;紧密联系人才人事工作发展形势,深入学习宣传各类人事政策法规,进一步提高的综合业务素质和专业化服务水平。深入学习宣传《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干部任用法规文件,进一步加深对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等制度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人事干部和公务员的政治观念、组织观念和法纪观念。

(二)我局人事劳动系统工作人员。深入学习宣传宪法,进一步提高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宪法意识、爱国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保障民生意识。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大意义,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统一、尊严与权威。深入学习行政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等行政法律法规及公务员法、劳动法等人事劳动政策法规,增强依法行政的自觉性。积极组织开展与岗位职责有关的各项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法规学习和培训工作,提高履职能力和执法水平。深入学习宣传审计法、廉政准则等廉政建设规定,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切实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

(三)各类用人单位经营管理人员和劳动管理人员。加强对各类用人单位的劳动保障法制宣传教育,指导和帮助用人单位正确落实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范劳动用工管理,加强政策引导和宣传教育,分期分批对用人单位经营管理人员进行学法培训,并提供劳动用工法律咨询,把执法和宣传教育相结合,促进用人单位提高劳动用工管理水平,维护和谐劳资关系。

(四)广大劳动者。加强《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以及与之配套法规规章、政策规定的宣传,采取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形式,并通过以案析法来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宣传,使广大劳动者了解掌握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基本法律常识,了解劳动监察、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及各项社会保障的有关规定和程序,以及如何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法律救济途径,有效防范和化解劳资纠纷,巩固和发展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三、工作步骤和安排

第六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从年开始实施,到2015年结束。分为以下3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阶段(年)

按照上级要求做好法制宣传教育的宣传、发动工作,建立健全普法领导机构及工作机构,为落实今后几年的工作打好基础。局下属各单位要根据本规划研究制定相应的五年规划,落实好工作机构及具体工作人员。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2年至2015年)

局机关及下属各单位根据本规划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当年度普法工作计划,突出年度工作重点,做到部署及时、措施有力、指导有方、督促到位,确保“”普法规划全面实施。各下属单位年度普法工作计划、活动情况、总结要及时上报局普法办公室。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5年)

2015年,区委、区政府及上级业务部门将对我局普法工作实施情况进行总结验收。各下属单位需于2015年2月份前完成本单位“”普法工作总结,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做好迎接区委、区政府及上级业务部门对我局“”普法全面考核检查工作。

四、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我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日常工作由普法依法治理办公室承担。下属各单位要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各部门的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职责,保障各项任务的落实。局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监督检查,推动我局“”普法工作全面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