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群的商业价值

社群的商业价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社群的商业价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社群的商业价值范文第1篇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让社群也得到了飞跃的成长。而社群的价值、建设及发展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让许多人,大咖、高人及屌丝们热于探讨和剖析的课题,从请名人,专家分享到净化社群,禁发广告,禁发敏感性的内容等百花齐放。为了社群的“社会主义建设”,各路豪杰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从实现的成果看,收效甚微,社群的价值并没有像当初许多专家所描述的那么美好!

上月中,我刚好手头有一项目需做一个广告宣传,正好,我一直有关注社群,自己的社群也不少,于时也想可借此机会进一步测试及深度了解各类社群的运营及生态情况。我做了统计,我个人的的群约三十二个,属于自己主动进入或被动拉入,其中被动拉入或邀请的占比为95%,另5%是关注加群的。接受投放广告的占45%,没有任何反应的占20%(发了也没有人过问),需要群主充许的占20%,严厉声明不可发广告的占15%。而我们细细观察下就会有收获,充许打广告搞宣传的群比其它三声五令禁止广告的群活跃度及群友的参与感要好得多,我本人也感觉在这种群会轻松很多;相反,其它禁广,太专业,学术气太重,太高大上的群却多为半死不活,即使征得群主的同意,发个广告,我也感觉很是难受,像在做贼一样,全群里的人都在看自己,混身不自在。

而在这之前,我偶然碰到几个群的“广告事故”---一个养生群群里,一段时间时不时有人发些成人广告,其中带有黄色的动态图片,瞬间群里热闹非凡,群主却心急火燎,立即喊话,要求踢出发广告的群友,声明禁止在群里发广告;相反在另一个赚钱群里,我也发现有类似的广告,此群却没有立即刀剑伺之,众人诛之,只是发广告者发了一阵后像自动消失了。自此“事故”之后,前面的群严厉禁广,不黄也不暴力,没有了“营味”,可群的活跃度已大打折扣,人数也出现近减半(最开始近四百多人,现在只有不到二百人)的现象,而后面那个群,现今虽人数并没有减少,不过活跃度也在逐步的降低。以此为鉴,我们环顾下我们身边的群,基本都会遇到这种情况,都有可能出过这类“事故”。

不过,这一现像从另一个侧面发映了一个问题,没有广告不热闹,广告多了就瞎闹,太黄太暴力就胡闹。从目前我关注的群看,有广告的群活跃度相较于没有广告的群要好,而一些所谓的专家群--专业性,学术性,心灵鸡汤性等社群,活动程度更是不敢恭维。

对社群,我从来没有停止过关注,因为她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不过从我自己及身边朋友的社群反应看,有价值的群并不多,而我自己对社群的关注,用心参与的不到二成,甚至有许多群都不知道是谁拉进去的,也从来没有点过。记得社群刚兴起时,我受到许多群主的邀请(大多是一些读者或听过我讲课,或参加过我的招商会),说王老师你每周安排一个时间用微信语音的方式给群里讲讲课,分享下,甚至有群主说给我费用。但从一开始我就拒绝了,我并不看好这种交流或者说学习的方式。姑且不去说群友们有没有在认真听,仅是我自己,拿着一个手机,一个人在一个空荡的空间,对着手机自言自语,想想都有点傻逼的感觉。后来,在微商最火热时,各类养生群,面膜群有不少安排老师每天在微信里讲养生或大谈特谈微商的财富神话。不过到现在,这种方式基本上衰落,偶然有的微信语音交流,只是群里的特殊需要,或者说分享者觉得写字太慢,没有讲话来得直接。而这个时候,社群已发展到了较成熟的阶段,一大批的群立即消失,当然也一些新的群不断地涌现。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社群发展到现在都遇到了一个不争的事实:何去何从?

我的观点是:没有“营味”的社群“逼死(必死)”。观点也许很尖锐,便一定是群众受用的。

首先,我们要全面正确地认识社群的四个价值:营销价值、娱乐价值,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营销价值是核心或者说是本质,娱乐价值,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是表现形式。我个人更倾向于注重娱乐价值,让参与者玩得开心,或者说不开心时来到社区逛下,能捡到开心,这比那些纯粹的专家观点,所谓的干货分享更有价值,更受群友们欢迎。玩转社群,首先应该是玩,要让群友们能觉得好玩,开心,舒心,爽心,在此基础上能有商业收益更是一石多鸟,求之不得,不过真正懂得玩社群的人太少或者说大神还没有出现。从目前社群的生存状态观察,在娱乐价值层面仅有红包一个内容不时让社群兴高采烈会,但已显疲态,尤其是有些专家成群的社群,我们姑且称为阳春白雪型,连仅有的一个红包娱乐形式都没有了--没有人领,发红包者甚至留言,请领红包,老师们!我分明从他的字里行间听到群友无奈甚至绝望的哀鸣!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其次,社群的本质是微营销,是一个微营销的平台,是一个有人的社区,无论给“分享或学习”戴上多么了高大上的帽子,披上多么神圣的外衣,都脱离不了营销的本质,注定要有点“营味”。而有营销,就会有宣传,就会有广告,就会有卖买,就会有杀戮。我一直认为,营销是一个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故事,就有流氓地痞,就有坑蒙拐骗。这样才称为群,才配得上社区,可谓为平台。因此,一定不能没有“营味”,否则社群的本质意义尽失。淘宝牛吧,京东牛吧,聚美优品不错了,但照样假货问题,服务问题,配送问题,诈骗问题多多。但没有人会否定这些平台的巨大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

其三,我们要清晰不要地认识来社群者的目的,无论如何清纯,综合起来不外乎两个目的:蹭人脉,搞宣传。至于第三个目的--学习,我压根儿就不认为这是一个目的,分享学习只是表象,毫不客气地说,以此为目的的大多数是在,或者是被迫(有些是被邀请入群,以高大上的身份出现,老师者也)。我们自检下,真的有人天天无聊到需要上群里找学习?群友们也没有几个打心眼里愿意听群里一帮所谓的砖家们,大谈特谈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与其说是来社群里学习,不如说是无聊了来找乐。

社群的商业价值范文第2篇

或许是对现在舆论的不信任,小编在浏览每篇文章的时候发现,网友们普遍对这件事情持怀疑的态度。短视频形式的崛起也好,内容创业也罢,究其根本,现在网红为何这么受资本的青睐?

前段时间,网络上广泛流传着一份2015年网红排行榜。这份榜单中,小编发现大部分网红已经接受了资本的投资。排在榜首的是“国民老公”王思聪,这个和其本身“首富之子”和多次投资成功有关,而最近被炒得火热的papi酱也名列其中,排名第二。另外,从这份榜单的组成来看,这份榜单包含了新闻话题人物、段子手等各路达人。

值得一提的是,网红这个概念已经开始从最初的“看颜值”时代,变成了“人人都可以当网红”。网红的领域也已经颇为广泛,各行各业,像游戏、动漫、美食、宠物、时尚、教育、旅游等等,只要你是达人或者有爆点新闻,可以引起网友的共鸣你就是网红。

那为何这些网红如此“值钱”?其实在小编看来,网红之所以如此受资本青睐,是因为资本更多的把网红看成一种载体或者聚合连接用户的入口。网红是通过线上的社交行为,来传递或者灌输给用户信息,来获取用户的关注和喜爱。

其中,一些垂直领域的达人通过社交或者视频等方式给用户传递信息或者分享经验也是成为网红的一种途径,最鲜明的例子就是各类视频主播。当网红获取到了一定数量的用户后,的任何信息所产生的影响力就非同一般了,也造就了目前网红主要的变现方式,广告变现。

资本其实更看重的是网红拥有的两个特性,一是易传播;二是影响力。易传播是基于自媒体的特性决定的,自媒体如此发达,任何事情只要有人关注、有爆点,扩散就变的容易很多。影响力主要是受关注人数或者说“粉丝”来决定的。这些粉丝在资本看来都是潜在用户,而网红本身没有科学的营销方式来将“粉丝经济”发展起来。如此,两者一拍即合,我有钱,你有影响力,接下来就是挖掘商业价值变现了。

最显著的例子就是Papi酱在接受融资后的行动。罗振宇马上就宣布罗辑思维与Papi酱合作拍卖Papi酱视频广告,由资本和正规完善的制度来运作营销一些事情是个人所远远不及的。

这也就造成了一种现象,每个火爆的网红后面都有一个团队的支撑,商业化的倾向越来越重,甚至形成了产业链。从造网红到各种宣传舆论,形成影响力之后尽其所能的挖掘商业价值,通常是通过广告或者卖各种产品的方式来变现。

社群的商业价值范文第3篇

大数据的战争已经无法避免。工业时代最重要的能源资源是石油,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基础能源将会是数据,大数据可以带来惊人的能量和财富,企业之间的一切竞争将会围绕数据展开,谁都不能避免,现代企业正在从“业务驱动”转变为“数据驱动”。大数据本身并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可以催生技术的时代现象,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没有硝烟的新战场,能否对核心价值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归纳、使用,最终使其创造出巨大的商业价值,是赢得这场战争的关键。近两年发生在O2O市场的一系列“烧钱”大战,其本质目的也是为了争夺用户获取用户数据,虽然简单粗暴,但这就是数据的“价值”,各家都在全力以赴想打赢这场战争。当数据成为了一种能源,那么对这种能源的保护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保障大数据安全,不被窃取和泄露,成为数据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2.个人生活智能互联

2016年初的CES大会上讨论的一个趋势就是怎么跟智能生活、大数据之间的联系,这个互联的生活系统是未来的重要热点。手机、可穿戴设备、传感器等智能终端是人类在物理世界的增强器官,每个人都会成为一个API开放的接口,而数据将会是这些器官的血液,通过数据可以监测个人活动的一切状况,实现自身量化和预测等功能。如医疗健康类硬件可实时监测人的血压、跑步数等,用数据的形式向自身汇报健康状况。

3.一起欢呼“娱乐+时代”

未来的移动互联生活将会被称为网络原住民的90后、00后主导,不娱乐化难以走进他们的心里。著名传播学者尼尔・波兹曼曾提出“娱乐至死”的观点,是否会“至死”尚有待讨论,但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民娱乐的时代,不光是游戏、电影、动漫的等泛娱乐产业,还有营销、品牌、科技等都在因“娱乐+”而改变,成为促进消费的重要领地。同“互联网+”概念一样,这个“+”也不是加号,而是一种思维和化学反应。在“娱乐+”的时代下,IP效应和粉丝经济效应也将得到最大发挥。

4.垂直化市场的崛起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当今移动互联网发展格局也不例外。早期的互联网朝着平台化的大整合发展,诞生了BAT这样的超级平台型公司,平台经济的整体发展接近天花板。而移动互联网时代是聚焦竞争,用户基于不同场景的个性化需求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垂直化市场崛起。垂直化的价值在于细分领域的专业性,瞄准用户的某类需求缺口,由单点向纵深突破,满足该行业不同用户的个性需求。如垂直类电商美丽说,垂直类资讯客户端汽车之家等,在社交、金融、医疗、衣食住行等领域亦是如此。

5.用户社群化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社群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主流的社会结构正演化成一个个分散的社群,移动端的互动性和跨越时空性是社群化的重要基础,大家也不再以年龄作为界线来区分,更多是以兴趣爱好,包括行为、价值取向等来形成新的社群。与传统的会员制不同的是,移动端的用户社群是一种强关系,其核心纽带是情感,基于这种强关系的模式衍生出了庞大社群经济和粉丝经济市场,例如小米的米粉,罗辑思维的粉丝群。

6.小城青年消费潜力释放

以电影行业为例,尽管400亿元票房的主力票仓依然是一、二线城市,但整体市场份额出现逐年下滑趋势,三、四、五线城市电影消费市场份额激增,这些“小城青年”已经成为国内电影市场不可忽视的电影消费潜力军,在电商行业同样如此。其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中等收入群体实现以三、四线城市为中心的快速扩张;二是80后、90后群体成为当下文化消费的主力。在“得粉丝者得天下”的移动互联时代,对“小城青年”的娱乐和消费行为的研究,从来不只是一个学术研究问题,而是所有消费品牌迫切需要研究的对象。

7.场景化消费时代全面来临

影视作品由不同的场景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嵌入场景,场景触发消费,用户的消费被不同的场景连接起来成为一个“生活故事”。随着技术的成熟,基于对用户数据的精准分析,利用LBS技术实现独有到店推荐功能,结合用户需求,个性化推荐关联商家,催生用户在餐饮、娱乐等随机消费场景之下的交叉消费,为消费者实现所看即所买、所想即所买的随时随地的消费需求,如“看完速七去速八”是典型的场景化消费案例。

社群的商业价值范文第4篇

然而也确实具有诸多隐患:品牌不知名、效果不确定、价格偏高、品类不多,通过类传销模式拓展销售网络、通过朋友圈进行过度刷屏营销(不妨称作“小微商”)。到底是局限于“小微商”模式混乱至死,还是不断迭代求变,化茧成蝶进化成“大微商”?

从传销看微商

现在微信朋友圈里天天见的“小微商”,本质上无非是传销(或直销)在移动社群时代全新的技术环境和平台条件下的新变种和新发展。所以,回头研究一下直销模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小微商”。

安利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直销公司,从安利模式出发,我们可以分析,直销模式大体有如下的“道”与“罪”:

首先,提供了一种确定性的模式和开放式的平台,加速了营销性创业团队的形成。一方面充分利用人和人之间既有的关系和影响力进行网络拓展,另一方面安利作为强势品牌,对分配模式宣贯和背书,大大降低上下线合作的交易成本。安利确定了统一规则,如果没有这样一个简单、明确而且被反复强调的规则,即使是在亲戚和朋友之间,要形成“创业领导者-追随参与者”的关系,快速形成相对简单合理的合作方式和分配规则并互信,也是非常难的。

其次,诱惑人心的递增式高比例分成是以早期偏低的分成比例为前提的。你一旦加入了安利,随着业绩的增长、下线的扩张、级别的提升,从业绩中抽成的比例也在提升。天上没有掉下来的馅饼,如果某种利益分配中有人有占了大便宜的感觉,必然就有人吃了亏。

第三,长时间过度的“成功学”激励物极必反。一个人被不断地打鸡血,自然能挖掘出工作和营销上的潜能来,从而获得更高的销售业绩和个人收入。

真实商业世界中的任何一种模式在初始阶段往往都是灰度的。在开心网、人人网、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相继崛起的时代,所谓生产者消费者合一,基于社交关系链进行传播拓展的传销模式,自然就能如虎添翼,但也会把其负面作用放大到极致。狭义的“微商”发展势头之猛、问题之多,无外乎缘于此;而广义的“微商”其潜力和前景之所以不能忽视,我们同样可以从类传销模式中去找原因。

微商要义在于“微交易”

跳出“小微商”的局限,将其放在移动社群时代商业微生态的视角下来定义,我觉得应该是依托微博、微信等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社交平台,拓展并经营社交网络,基于社交关系链进行营销传播,进而产生商业价值的模式。微商也是对构建这种模式的组织和按照这种模式经营获利的个人的指称。

美国营销协会对市场营销下过一个经典的定义:市场营销是一项有组织的活动,它包括创造“价值”,将“价值”通过沟通输送给顾客,以及维系管理公司与顾客间的关系,从而使公司及其相关者受益的一系列过程。所以,在移动社群时代,市场营销全流程中任何一个环节提升了效率,都是有意义的营销创新。

营销跟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结合,也必然不仅仅是指销售单一环节的互联网化,而是包括营销全流程的互联网化。所以从移动社会化营销这个广义的视角来看微商,它的内涵是很丰富的,类别和形式上会有多样化的创新可能,现在才刚刚开始。

深究营销的本质,任何营销活动都是商家和客户之间一场显性或隐性的交易。商家提供给客户的产品、服务、活动一定要切中客户的某种价值需求;否则即使有交易,也不可能上规模和可持续。在营销过程中,商家要努力给客户传递信息,让他对你可能提供的价值以及他需要付出的成本形成合理预期。

这里的成本并不仅限于费用,而体现为客户付出的时间成本以及客户让渡的隐私信息;即使你的产品和服务是免费的,从客户(或用户)的TCO(整体拥有成本)的角度看,依然是有成本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客户和用户本身是无需区分的,而销售和营销也是无差别的。

在交易之前和交易之后,最好能达到以下几个条件:

一是如果客户预期消费付出的成本小于得到的价值,那么更高比例的客户会选择采取行动,从而被转化为“销售”。

二是客户最终付出的成本最好是小于客户预期要付出的成本。

三是客户最终得到的价值最好大于客户预期得到的价值。

四是客户最终得到的价值必然也大于他实际付出的成本。

同时具备了以上条件,那么客户在这次“微交易”中便得到了很高的满意度,进而会更容易和你达成之后的“微交易”。所以,构建系统性营销体系的元方法是:分解营销目标,设计并完成一次又一次微交易。

这里面的微交易可能是“用户的一次Click”、“用户的注册和登陆”、“用户对产品的试用”、“用户在街头停步,听你介绍一分钟”、“用户被邀请参加你的一次活动”、“用户下载一个文档”、“用户对你微博的一次转发”等等。

“分解大的营销目标,设计并完成一次又一次微交易”,这正是微商的要义之一,如何在各种移动社群平台之上,利用互联网的产品和工具,构建你的营销体系和转化逻辑,每一步都形成一个“微交易”得到一个“微反馈”,并且可以持续地进行“微迭代”。因其微则成其大,微商之道不容忽视。

微信商业生态闭环正在形成

广义的微商也就是移动社会化营销,应该包括基于微博生态圈的营销,但真正有更大影响力、更大价值也有更大发展潜力的首先要数基于微信平台的商业生态圈,而微信商业生态的闭环正在逐渐形成之中。

微信潜在的平台价值被大大低估

同样是社交工具,除了产品结构和功能上的不同以外,微信比微博更属于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从而也能更大地激活并利用好移动红利和社交红利。微信对中国人的社交有极强的影响力,25%的微信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30次,55.2%的微信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10次。接近一半活跃用户拥有超过100位微信好友。57.3%的用户通过微信认识了新的朋友,或联系上多年未联系的老朋友。

微信真正激动人心之处在于,它已经超越了曾经的开心网和微博,成为包含和承载了多个社交网络产品的超级社交平台,从而为用户建立了一个多维度的整合社交空间。微信已经如日中天,但相比微信生态圈潜在的商业价值而言,这些依然只是冰山一角。无论是购物类的电商还是生活服务类的O2O,最终都有可能形成大格局、产生大市场,但整个闭环还远未形成。在微信商业生态的闭环中,服务号、微信搜索、微支付应该是不可或缺的三个重要环节。

微商亟待产品化、平台化

在服务号、微信搜索、微支付形成的商业闭环中,微信服务号尤其应该被重视。服务号等于是一个轻量级的APP,既可以是功能更完整更强大的重APP的MVP(最小可行性原型),也可以作为主APP在微信平台上的门户和入口;对于把移动互联网视作一种工具、渠道和平台的小商家来说,也许只做微信服务号,把自己的生意完全架构在微信平台和生态之中,就是最佳选择了。

很多具有微信思维和社会化基因的服务号,在设计中很好地引入了病毒式传播的机制,充分地利用了社交关系链,可以说是“不是传销的传销应用”。如微信红包、2014年春节紧随红包之后泰康保险推出的求关爱、追梦网的轻松筹、找朋友帮自己砍价的游戏式购物等等。

互联网产品技术界有一句话叫:“一行代码能解决的问题,不要雇佣一支军队。”在产品上植入社交传播的机制(当然是在不触碰微信底线的前提下),而不过度依赖重运营,可能才是真正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捷径和终极路径。

社群的商业价值范文第5篇

不到90种书,只通过一个微信公众号平台售卖,完全不打折,20个月累计实现1.7亿元销售额――罗辑思维所创造的这组数字至今被不少书业人视作“神话”。

而在罗辑思维开始操持电商这门生意之前,很多人都还认为,它又会是一个细水长流做内容的自媒体而已。或许连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自己一开始也未想到,他会连同这个品牌在未来的某一天,为社群商业的闪亮未来“代言”。

罗辑思维这个不断产生奇迹的新媒体平台除了卖书,还卖月饼、卖柳桃、卖家居文具,还可以吃霸王餐、相亲会友、带队采茶……各种引领大众消费的行为,都如罗振宇真心实意说过的那样:“我就是一个卖货的。”

去年,罗辑思维正式对外宣布完成B轮融资,估值13.2亿人民币,证明了自己所具备的商业价值。对出版业而言,罗辑思维在传统电商的版图上撕开了一条口子,它所带来的早已不再是单纯的媒体内容,而是新的知识产品消费方式和消费逻辑。

从知识型自媒体开始

毫无疑问,通过罗辑思维这一平台,曾做过主持人、制片人的罗振宇,终于找到了他最喜欢的表达方式和知识分享渠道。

2013年底,一档打着“有种、有趣、有料”宣传语的知识型视频脱口秀节目《罗辑思维》在优酷平台上播出,每期节目平均五六十分钟。视频中罗振宇分享个人读书心得,介绍一些优秀作者,也推荐一些被大众市场所忽略的“老书”。畅游古今,点评当下,为当时略显平淡的知识分享类节目带来了新鲜感,这些视频每期平均点击量都在百万以上。

另一方面,在开通了同名微信公众号后,罗胖子本人会在每天清晨雷打不动地一条长度60秒的语音,推荐好书、好文章,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思考。这一切在他看来,不过是一个有经验、有知识积累的人,在擅长的领域做着自己喜欢的事罢了。

经过半年的发展,罗辑思维通过在微信公众号上设置会员互动专区、领嫁妆、会来事以及微商城板块,逐渐延伸成长为一个全新的互联网知识社群品牌。在此期间,罗辑思维前后完成两次“史上最无理”的会员招募,第一次在半天时间内募集到160万元,而第二次则在一天时间内募集资金达800万元,从而彻底引爆了外界的关注,进而被视作自媒体变现的“标杆”。

但显然,罗振宇并不满足于“自媒体”这一标签,会员费的募集也远不是他梦想中的商业模式,在完成了3期会员招募,会员数积累到6万多人后,罗辑思维停止了会员招募。通过会员制,罗辑思维从庞大的用户基数中筛出了一批核心用户群体,也得以将松散的粉丝固化为忠实的会员,从而提升了黏性和活跃度,这批具备良好消费能力的会员为此后罗辑思维的社群化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和图书扯上关系

如果说一开始做知识型脱口秀视频和运营微信公号,只是在为这个时代的人群提供知识服务,那么,当罗辑思维真正开始卖书时,它作为知识运营商的角色才更加清晰明朗起来。2014年6月17日,一个至今仍被图书行业津津乐道的事件发生了――罗辑思维做了一个“忐忑”又“癫狂”的特别图书包实验:一个图书礼包,内置六本完全不知道内容的书,价格是499元,预定8000套,并只通过微信公号一个渠道售卖。让人瞠目结舌,一个半小时内,8000套全部卖完,销售额近400万元,而这,正是罗辑思维第一次真正与卖书扯上关系。

这次实验的成功,在原图书策划人,参与特别图书包实验执行的方希看来,验证了他们最初的一个假设――社群内销售的成功,使社群购买者成为新的传播源,向圈外传播。她在后来写的图书开箱报告里说:“《神似祖先》在图书包销售之后一个月的发货量增长了17.5倍,《心外传奇》六、七月份销量是前两个月的9倍。张宏杰先生的《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在图书包推出之前在亚马逊图书总榜上排名400开外,推出之后的最佳排名蹿升到总榜第42位。《战争》是箱内唯一的首发书,已经频现盗版了。”

“这样令人震惊的成绩之所以会发生在罗辑思维这个微信小店上,根本原因还是和罗胖子长期以来勤勤恳恳‘死磕图书’的精神分不开,消费者其实也是在对他的信任买单。”罗辑思维副总裁,图书板块负责人李倩告诉记者。

据李倩介绍,在罗辑思维的用户构成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所谓的“中产阶级”群体,“这个群体是目前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有知识焦虑,也有消费能力,就是缺少时间,市场有责任为他们提供更高品质的书。而这,也是罗辑思维进入图书电商领域的动力之一,我们就像一个靠谱的买手,一个知识服务提供者”。

在书箱事件大获成功之后,这种在第三方垂直社群平台销售图书的商业模式被证明是可行的。此后,罗辑思维陆续为出版业“救活”了一批库存书,在完全不打折的条件下,带来了一次次令人惊叹的销售业绩。

谭伯牛的《战天京》2004年首版只卖不到1万册,经罗胖子推荐后,其罗辑思维独家定制版单日销量就达1万册,上线70小时2万册现书售罄,最终以单周累计销量5.38万册成为“爆款”。另一套被奉为镇店之宝的《光荣与梦想》,全套定价199元,售出了近10万册,成为罗辑思维卖得最好的产品之一。一本哲学书《世界为何存在》4个月售出了9万册。此外,《春秋大义》《疯狂的投资》《金雀花王朝》《正义的成本》《富兰克林传记》《一课经济学》《中国文学史》……一系列曾经的“冷门书”都引发了一次次的抢购热潮。罗辑思维的微信书店也从不定期上新品,到每周五固定上新品。从开始的三五本,到如今独家销售近90种图书,图书销售额累计近1.7亿元。

社群的商业价值范文第6篇

如今,大众市场已经瓦解,精众制胜的时代已经到来。因生活方式、兴趣爱好、价值观的精众化聚合,让消费秩序正在重建,品牌需要重新思考精众的需求,在消费场景中去激活和创造消费新需求。

让消费群体更精众化

过去,企业常常用地理特征、人口特征等作为标准对消费进行细分。但是,今天,这样的细分显然已经不够准确,消费者不再是一个单一指标所勾勒的肖像,而是一个融合了更多兴趣标签、行为偏好、价值主张的构成。不同年龄的群体有可能会在同样的一个社群或者消费空间中聚合,60后、70后、80后、90后也可能因为某一个共同的兴趣玩在一起,消费文化不再是代际的隔离,而是相互的渗透。

中国广告研究院最近的《2015-2016中国精众营销发展报告》指出,大众市场进入同质化的竞争,互联网的进入进一步让大众市场陷入了血海竞争。用同样的商品和服务去面对中国消费者已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粗放经济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中国正逐渐走向比细分更精准的多元的“精众市场”。

因此,企业需要重新定义消费者,重新寻找更加垂直化的精众市场和个性化的精众族群,并要去洞察打动消费者的更深度的社群标签,这是品牌今天在消费者定义上需要狠下功夫的地方。

从清单式消费进阶到探索式消费

过去消费者习惯按照惯常的消费逻辑进行消费,“清单式消费”成为重要的特征,例如买房、买车、买家电等。很多消费者是按照生活计划来展开,在这样的消费行为中,满足基本需求成为了核心的驱动力。

但是,今天人们的消费需求已经不停留于此,消费者会寻找在基本消费之外的价值,消费不仅仅只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而更希望消费赋予更多的意义。加上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的实时化的信息流动,消费者会被各种各样的时刻触发,消费不仅是一种体验,更是获得“未知”或“趣味”的来源。探索式消费成为趋势,新的发现和体验越来越成为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关注点。

例如,2015年中国旅游产业迎来了高速增长,自由行业务尤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原因就在于消费者不再倾向于按照走马观花式的模式进行旅游,更希望获得深度的旅游体验,这种体验超越了旅游的风景本身,这本身对于消费者就是一种探索。

对于品牌而言,赋予消费者这种探索的空间,或者为品牌注入不一样的体验的意义,对于触发他们的消费变得越来越重要。

从关注功能到关注审美

互联网上流行一个词叫“颜值”,“靠颜值”还是“靠实力”也一度引发网民的争议。但是,人们在争论的时候,又开始提到颜值、人品、情怀都是需要“拼”的。

在商品相对稀缺的时代,消费者选择不多,因此,“功能主义”至上,一个产品是不是有足够多的功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成为核心。但是,当每个领域的商品琳琅满目的时候,“功能主义”就不再是唯一的驱动,消费者对于审美的需求日益强烈,产品的设计美学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今天的产品和品牌,“颜值”和“实力”,一样也不能少。

从功能主义到美学并重,这也是中国企业产品升级的重要途径,低价的不具备审美的产品在未来竞争力越来越弱,尤其今天的年轻人,他们出生就处在互联网世界,他们有着更加广袤的视野,审美能力与过去年代的消费者比有很大的提高。

因此,产品美学、品牌美学、营销美学都成为企业必须进行修炼的基本功。如果一个企业能够将一些文化审美的元素融入到产品,就更能打动消费者。

例如,很多人喜欢无印良品,就在于它在传递一种简约的美学,将“简”与“减”的精神完全融入到产品设计。这些年中国很多产品的风靡,“美学”成为重要的指标,比如华为Mate7的成功,在外观设计上传递出来的精致和内敛的气质成为其之所以打动高端消费者的重要理由。

关注亚文化,寻找个性化需求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者追求的不是“大众趋同”,而是“小众自我”。消费文化正从以内容、兴趣、社交为中心,分解出更多的亚文化,这就是新消费文化。

这种新的消费文化,既是对大众消费文化的瓦解,也是对于大众文化的重新建构,而且很多文化是先瓦解再建构,或者边瓦解边建构。例如90后塑造了很多新的语言,这些新的语言先是瓦解了其他代际的沟通方式,紧接着这些代际开始模仿90后担心自己落伍。于是,90后的文化很快就开始从小众向大众渗透,这也叫“反哺效应”。小众市场的逻辑也大凡如此,小众诞生后,先建立不同以往的区别,然后就有大众人群跟随,成为了流行。

这个趋势驱动下,亚文化就有了价值,小社群就有了价值,垂直消费市场就有了价值,因此未来最有商业价值的不再是大众审美和趣味,而是亚文化和小社群。

例如,在90后当中非常流行的二次元文化,就是典型。二次元文化,不仅影响动漫产业,游戏产业,还可以影响时尚产业。比如迪奥品牌在日本举行了一次彩妆会,的新产品,就成功的运用了日本动漫当中的造型来设计的,核心就是瞄准这些二次元消费者。

工业经济时代靠的是规模经济,流水线和批量生产。但是,今天却是一个个性化经济的时代,关注于个更加精细化的亚文化的挖掘,以及更加精致化的文化细分,可能找到新的商业成长机会。

品牌要帮消费者发现和建构自我

过去消费者与产品世界是两个世界,即消费者购买一个产品,核心是为了使用。因此,“情感联系”相对比较少。但是,今天的生活场景和产品场景是融为一体的,产品不再是冰冷的界面,消费者需要与产品对话,需要与产品交互,尤其是在一个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时代,品牌需要给予消费者更多的意义。

如何让品牌与消费者达到“零距离”认知呢?

首先,要帮助消费者寻找和建构自我。人们为什么要买你的产品?人们为什么要喜欢你的品牌?因为产品意义决定了消费价值。

在这个追求差异化消费的时代,消费者在寻找的不再是雷同,而是不同;消费不再是为了标榜,而是为了更好的匹配;品牌不再是附着在产品层面的东西,对于消费者而言,就是自我价值的一种主张。

因此,所有的产品和品牌都需要帮助消费者发现自我,要用情感元素和消费者建立关联,让消费者感觉到“这就是我,这就是我要的”。过去很多品类都不需要考虑情感和产品精神,到今天显然不行。

其次,内容才是王道,品牌传播不再是生硬地传递信息,而是构建喜闻乐见的内容。信息爆炸的时代,就是内容稀缺的时代,重复性的轰炸只会增加消费者的防御,“传递信任”才是品牌需要去思考的,营销界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整合营销大师舒尔茨说过,当前品牌传播的关键已经不再是营销者可以发送多少信息了,真正的问题是消费者可以接受多少信息。换句话说,如今的市场强调消费者的媒介消费,而不是营销者信息分布。

社群的商业价值范文第7篇

世界上最成功的技术转化的例子就是晶体管的发明。晶体管的理念主要跟半导体有关,用电可以改变它的电子性能。这项发明可以说是改变了整个世界,现在人们生活中的产品里面都有它。这么一项技术从最初的创新到全球化的产品推广只用了50年。

我们回顾一下它的过程。首先,你要创造出第一个晶体管需要在实验室完成很多工作,包括在半导体方面进行研究,这就是AT&T公司贝尔实验室所做的基础工作。同时还需要分享,如果其他的人不太理解你在做什么,你就没办法做这样的一个技术转让。只有当这样的理念很好地被分享,和其他人需要的领域来进行结合,才使得研究变成真正意义上的产品或者服务。

普通人不会单独买晶体管,他们只会够买晶体管的收音机、电脑和手机。当晶体管在行业领域能够被广泛应用,有相关的服务和产品时,这项技术商业化才真正实现。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国家,它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制造特别高端、特别复杂的产品。制造业基础良好,对于技术商业化是一大优势,但是要将创新真正转化为产品还有更长的路要走。在这一过程中有四个因素需要特别注意:

社群,创意的传播交流

我们曾经研究过美国电子企业的公司结构图,研究表明:最有可能有一个很棒的主意的员工是那些他们积极和其他部门的人沟通的员工。比如说工程师和设计师们沟通,他们和营销部的员工,甚至可能和物流部门的员工去沟通,来讨论他们的产品怎样包装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商业化的前提就是有很多不同部门之间人的对话,这样才会让研究有实用性。

明晰,清晰自己的创意

在这方面最著名的一个例子就是编程人员使用的源代码。这个源代码的清晰性就在于能够让电脑清晰地知道做什么,也让程序员知道做什么。过去30年,编程语言已经成为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使用源代码的人都可以清晰地了解彼此的理念。

在每个行业领域你都需要找到一套能够帮助大家沟通的话语体系。做菜的时候,菜谱就承担了这样的角色,用非常清晰的逻辑告诉你每一步应该怎么做。在纺织行业也是如此,他们看到的设计图能够清楚地告诉他们该怎么做。所谓商业化的过程最重要的就是让别人了解你到底想做什么,讲得越清楚就越容易增加你的创意和技术的商业价值。

成本,创意实现的根本

在今天这个平台化的时代,许多新的生产方式成为可能,尤其是众包和知识共享。数学被认为是人类知识领域最容易有某一个天才产生一个天才主意的领域,然而在polymath这个数学booked,许多数学家一起在这里讨论同一个问题,他们把讨论成果集结成册,也。很多人通力合作,就会减少工作中所需要的成本或者是使工作变得更简单。

文化,传播出去才有价值

文化必须要去传播,不能是静止的。在商业化的过程中,文化的传播必不可少。

文化传播的主体是人,团队中总会有人的贡献较大,也会有贡献相对较小的人,任何的团队都是这样。有一个几个人的核心团队,他们是这个团队中工作最有成效最重要的。部分的人处于比较边缘的位置,看起来他们的贡献很少,其实不然。对于一个技术项目来说,这些处于边缘的人我们称为信息传播者,他们通常会把技术理念传播给外界。

社群的商业价值范文第8篇

一个生鲜渠道的颠覆者

老百姓居家过日子,吃饭是头等大事,买菜、烧饭谁家都逃不了。对于那些既想吃饱又想吃好的“准吃货”、“真吃货”们,对菜、肉、蛋等食材的品质有更高的要求。

一提起买菜,很多人首先会想起家附近的菜市场,可大部分菜市场嘈杂、脏乱的环境让人一进去就想出来。

后来在大型超市里也有了生鲜专区,但价格总是不那么亲民。

再后来,生鲜电商们出现了,网上下单后,产品可直接送到家。

可是电商们要么主打有机菜,要么主打土猪肉,这些都是土豪们的最爱,咱普通老百姓餐餐吃这个,可承受不起。

你可能会说,咱老百姓是不是有点太挑剔了,哪有那么多完美的事!是不是菜价比菜市场还便宜,然后再给你送到嘴边上你就满意了?

是啊,要是这样就好了,但显然这只能是梦想吧?

好在有梦想,就有市场机会。食行生鲜便想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从2011年开始,经过几年的摸索、实践,食行生鲜逐渐创立了新的生鲜O2O模式。消费者可登录食行生鲜的线上商城订各类生鲜产品,食行生鲜会在第二天一早将产品送到消费者所在小区的智能存储柜,消费者只需在存储柜上刷一下会员卡,便有一个柜门打开,这时你就会看到你所订的产品就在柜子里。

这种模式的确跟以往卖菜的方式不同,但却得到了消费者和资本市场的认可。目前食行生鲜每日订单数达到5000多份,活跃用户达到3万多个,并且正在持续高速增长。2012年,公司A轮融资4500万元人民币,2014年9月B轮融资5亿元人民币。食行生鲜的新模式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并正在快速扩张。

那么这种模式为什么会在众多的O2O尝试者中脱颖而出呢?让我们来看看食行生鲜的生鲜渠道模式。

专业配送服务商

目前中国的农产品一个大的问题便是信息不对称――农户们有能力种出好东西,但不知道如何对接消费者,而消费者想要安全可靠、物美价廉的食材,又不知道去哪里购买。最后导致在层层渠道的过渡后,老百姓没得到实惠,农户也没得到收入保障。所以迫切需要强有力的服务机构将农户生产能力与消费者的需求进行直接对接,减少环节,实现双赢。

食行生鲜为此应运而生。

食行生鲜总经理张洪良在谈到公司的定位时说“我们就是要做C2B2F”,就是由消费者到服务商再到农户。食行生鲜要做的就是连接农户、消费者的中间服务环节,就是要做生鲜产品专业的配送服务商。

这个中间服务环节很多企业都在做,但是要做得好并不容易。什么是做得好?食行生鲜的回答是要做到菜品齐全、价格低廉、安全放心、新鲜快捷。

要同时做到这些当然并非易事,背后是几年磨一剑的艰苦准备。作为生鲜领域的“潜水艇”,在过去几年一直潜心夯实基础工作,并不张扬,当有一天突然显露时,竟然让人为之一惊,刮目相看。

一个网上菜市场

很多人之所以喜欢去菜市场买菜,很大原因在于在菜市场几乎可以买到所有生鲜食材,一站式购齐,省时省力。逛食行生鲜网上商城,你可以达到同样目的。目前,包括正在筹备的厨房耗材产品,食行生鲜将会向消费者提供12个大品类产品,包括蔬菜、肉、蛋、米、面、油等。这12大类产品,都是围绕家庭餐厨的使用产品,将会使消费者实现在线一站式购齐所有产品。

一站式购齐,是食行生鲜背后强大供应链体系支撑的结果。对每类产品,食行生鲜均与国内知名的供应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而快速增长的销量,强化了供应商对食行生鲜的信心。

凭什么低价

食行生鲜产品采用最低定价策略,而且购买频次越高的产品定价越低。

第一是采购成本:2015年食行生鲜仅在苏州、上海两个市场整体的采购额便超过3个亿,在区域内形成了较大集中采购优势,因此可以得到供应商更优惠的供货价格。

第二是损耗成本:生鲜产品最大的成本是产品损耗造成的损失,比如消费者在挑选时的产品损耗;产品未销售完,造成的尾货损耗;市场上丢货等未知的损耗。

食行生鲜则基本不存在这些损耗,因为食行生鲜每天白天会向供应商下达初步采购需求,以便供应商进行备货,而在晚上固定时间,将当天的消费者订单进行汇总后,再向供应商下达当日的具体采购计划,采购数量精准,极大降低了令所有生鲜从业者头疼的损耗成本。

第三是运营成本:食行生鲜直接在社区内投放智能终端,占地面积只有十几平方米,大部分使用的是社区内闲置用地,节省了昂贵的门店租金。另外消费者可在智能终端自行提货,不需要人员值守,又降低了人工成本。

此外,由于零库存,降低了管理成本和财务成本,没有渠道中间环节造成的渠道费用,所有这些累积起来,极大降低了整体的运营成本。

24小时内新鲜送达

保证生鲜食材新鲜到户,会极大提升服务商的竞争力,为此食行生鲜进行了一系列的流程、基础设施的建设。

所有产品由农户、生产商直接供货,配送到食行生鲜的加工配送中心,进行加工分装后,再由物流系统配送到各社区具备冷藏功能的智能终端。

为保证产品运输过程中新鲜,食行生鲜斥资建立了自有的专业冷链配送队伍,全程冷链配送,保证产品新鲜,快捷送达。

为方便消费者提货,食行生鲜建立了密集的贴近社区的服务站点。从2011年开始进行前期准备,2012年在苏州投放了2个社区站点进行试运行。到2014年苏州已经有139个社区站点投入运行。

未来还将会把苏州进一步细化,在苏州工作社区和生活社区设立400个左右站点,每个站点服务半径不超过1公里,实现准时的全程配送。

社群是对O2O最大支持

作为被广泛关注的民生工程,食行生鲜自然得到一些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这使得跨区域发展成为可能。

除了区域的扩张外,食行也着手准备进行社群建设。原则上,一个社区设立一个社群,目前已建成的有十几个社群,由公司统一管理,未来将由群内活跃的成员进行管理。

在站点不断细化后,将通过每个站点搭建平台,围绕吃的生态进行更多的社群互动。在这个平台上聚集各种各样的人,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充分发挥社群的力量。如有些年轻人不愿自己做饭,便可以通过平台发起需求,请其他人有偿帮忙。

随着会员数量的不断增加,消费者各项消费数据将由智能终端进入食行生鲜的大数据分析系统,未来食行生鲜将会根据大数据分析结果为客户提供更精准的服务。

点 评

食行生鲜在产品价格、新鲜度、便捷等方面都进行了具有行业颠覆性的变革,但他也面临消费习惯跨越的门槛。原有消费习惯是否可以改变,有多少人可以改变,多久才能改变?是食行生鲜发展需要面对的问题。

此外食行生鲜与消费者进行更多的互动,激发消费者参与感,将消费者转化成真正的会员、粉丝,可能是食行生鲜业务模式更具价值的地方。

这些才是O2O真正面临的挑战。

生鲜O2O模式的商业价值=会员浓度×会员黏度,这里说的是会员,不仅仅是客户。

1.会员浓度:

会员数量的快速增长,并能达到较大的数量级,或大家都预期能达到较大的数量级,是这种业务模式能否成功的最基本条件。也就是这种模式需吸引足够数量的有效客户,为进一步深度开发客户需求,创造新现金流打下基础。

目前在生鲜领域进行O2O实践的企业,对客户浓度的追求目标不尽相同。有的通过价格最低,追求最大的浓度,如食行生鲜;有的通过某些客户细分方式,追求较小的浓度,如广东的开门七件事、上海的滋生活等。

2.会员黏度:

会员数量足够多,是基础,但还不足以证明你的业务模式具有生命力。更为重要的是如何让客户持续与你发生业务关系,对你产生强烈好感。在某些需求上你是最佳满足者,甚至因为你在某些方面做得好,对你产生依赖。只有这样,你才具备在未来持续获得现金流的能力,才能真正证明你的商业价值。

通过几次大促销,吸引了一大批会员,但接下来没有后续跟进,会员变成了僵尸粉,这样的企业不在少数。如何激发会员持续交易是很多生鲜O2O企业最为头疼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