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水体污染源调查

水体污染源调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水体污染源调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水体污染源调查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上存水库 水质评价 污染源 现状调查

水库工程兴建后,营养物质易在水库中富集,其中氮、磷是水体中“富营养化”最重要的营养物质,当水体中磷和无机氮达到一定浓度,水体就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水库水环境容量是指水库在特定的环境目标下所能容纳污染物的量。在理论上,水环境容量是环境的自然规律参数与社会效益参数的多变量函数,它反映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也满足特定功能条件下水环境对污染物的承受能力。在实践上,水环境容量是环境目标管理的基本依据,是水环境规划的主要环境约束条件,也是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关键参数。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和城市需水量的逐年增加,由水资源不足和水源水质污染导致的城市供水短缺问题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水环境容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研究已成为水环境保护领域科研的热点问题。拟建的上存水库是厦门市第二饮用水源,如何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水库水资源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本文根据上存水库的环境功能和水质目标要求,在水库汇水区内的污染源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水质模型计算出水库的水环境容量,预测了水库水质的氮磷浓度,为水环境管理部门提供参考。

拟建的上存水库坝址位于福建长泰县城西北32km处上存溪上,河谷呈开阔的“V”字型。坝址控制流域面积214km2,多年平均流量为8.31m3/s,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620亿m3,平均水深42.4米,平均面积2.7×106 m2,水库正常蓄水位201m,枯水位为118m,正常库容11511万m3;工程建成后,除了可满足本流域下游用水12633万m3(含河道生态环境用水)外,还可向厦门引水20280万m3,将成为厦门市的第二饮用水源。

1 拟建上存水库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1.1 水环境质量监测情况

长泰县环境保护监测站于2005年开始,对拟建上存水库水环境中的pH、氨氮、DO、BOD5、Cr6+ 、高锰酸盐指数等指标进行监测,在水库的上游500米和下游1000米设两个站点,逢单月就进行一次监测分析。监测结果见表1。

1.2 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根据拟建上存水库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对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一览表(见表2)可知,水库上游500米和水库下游1000米两个站点的水质中pH、氨氮、DO、BOD5、Cr6+ 、高锰酸盐指数等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Ⅱ类水体水质要求,水环境质量较好。

2 污染源现状分析

根据水库汇水区内(长泰境内)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活动特点,上存水库入库外源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点源污染源,它包括排入水库的工业废水,矿山开采水土流失和生活污水;另一类为面源污染源,它包括水库泄水区内地表径流,农田耕地氮、磷的流失,禽畜养殖业粪尿,垃圾堆放场和分散牧地含营养盐类、有机物、细菌和其它微生物的径流,以及山林植物落叶、腐殖质以及泥沙等随径流直接或间接进入水库水体。

2.1点源污染

2.1.1 工业污染源

工业点源污染负荷采用实测法和排放系数法进行测算。2004年排入拟建上存水库流域内的主要工业污染源是21家小型石材加工厂,石材企业的废水大部分循环利用,只有少量的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排放。根据环境统计资料,这些石材厂排放废水量约1.05万吨/年,CODcr0.42吨/年、SS10.5吨/年。

2.1.2 生活污染源

根据调查,流域内(长泰境内)人口总数为1069人。生活污水排放量按农村一般用水标准乘以排放系数进行估算。农村的人均日用水量按80升/人计,污水排入系数取0.85,流域内生活污水排放量约2.65万吨/年。

生活污染源年负荷用单位法进行估算,各类污染物浓度见表3,则流域内生活污水中CODcr、BOD5、SS、TP、TN的年产生量分别为:6.63吨、2.65吨、2.65吨、0.11吨、0.53吨。

2.1.3 矿山污染源

2.1.3.1 矿区水土流失预测

根据现场勘查,上存水库汇水区内现有青坑、水磨坑两个叶腊石采矿点,都经主管部门审批,面积约70亩。矿点地形属中山,坡度处20°~35°之间,土壤粘性较大,植被覆盖率90%左右,包括乔灌丛等。土壤侵蚀属中度类型,为中度水土流失区。采用美国“通用公式”(USLE)水土流失预测模型,根据有关资料,对该处两矿点进行土壤侵蚀量预测计算(两处矿点地形地貌及植物因子相似,预测模型及多参数因子确定为相同)。

水土流失预测模型:A=0.224RKLSCP

式中:A――土壤流失量,kg/(m2•a);R――降雨侵蚀因子;K――土壤可侵蚀因子;L――坡长因子;S――坡度因子;C――作物经营管理因子;P――土壤侵蚀控制因子;

根据该区土壤的理化性质,参照有关水土流失侵蚀量的资料,及附近地区该种类型特征统计数据的类比分析,此处R取100,K取0.27(砂壤土,有机质含量

经计算:采矿点每年造成的水土流失量Q=1974099kg/a= 1974t/a。

2.1.3.2水土流失影响分析

该采石区为常年作业采挖,矿区植被完全清除,土体被深挖移位,吸水性差的风化壳大量暴露,大雨的直接打击、冲刷,疏松表土和风化物极易在降大雨时,随雨水转为地表径流,引起水土流失。由于水带泥沙直接流入溪流,使河床淤积抬高,也使龙津溪水体水质受到影响。

因而,在施工过程中,一是应努力减少地貌和植被的破坏,尽量减少土壤面积,土方施工应采取边挖、边填的作业方式,不要在矿区堆积过多的松土;二是表层剥离土、草皮及矮灌丛等应尽量留下和废石分开堆放,以便覆盖绿化时再利用;三是采矿区施工应立足边采边覆垦绿化,在采矿点山坡,要利用废弃的矿石边角料,砌筑挡土墙,尽量把泥沙截留在采石场内;四是覆垦绿化除用预留的草皮、灌丛外,可选用一些易成活的植物种类,如草菊、落地生根、冬青、夹竹桃、含笑、马尾松、相思、湿地松等。

2.2 面源污染

2.2.1禽畜养殖业污染源

据调查,2004年拟建水库汇入区内年生猪存栏数为680头,牛200头,羊20只,鸡、鸭5560只。禽畜养殖污染物,主要是禽畜粪便,其单位污染负荷见表4。

据统计,流域内禽畜粪便年产生量为1573吨,其中猪粪尿为806吨,占汇水区内禽畜粪尿总产生量的51.2%;CODcr年产生量为168.2吨,其中猪粪尿CODcr产生量为70.7吨,占总产生量的42%;BOD5年产生量为49.3吨,其中猪粪尿BOD5产生量为24.8吨,占总产生量的50.3%;TP年产生量为10.8吨,其中猪尿TP产生量为5.6吨,占总产生量的51.9%;TN年产生量为3.67吨,其中猪粪尿TN产生量为1.9吨,占总产生量的51.8%。

流域内禽畜粪便等垃圾一般作为农田、耕地和果树的肥料。禽畜粪便、垃圾中有机质及氮、磷元素部分被植物吸收,部分吸附于土壤颗粒,部分随降雨径流和耕地溢流水进入沟渠河道入汇水库,根据有关资料,有机质及营养元素的流失率为15%~30%。经统计,流域禽畜类污染物年入库负荷:CODcr为47.45吨、BOD5为12.52吨、SS为48.76吨、TP为3.12吨、TN为1.07吨。其中猪粪尿产生的各种污染物入库负荷量占禽畜总负荷量的比率达42%~51.9%,在禽畜养殖中猪是主要污染源。

2.2.2 农业污染源

拟建上存水库流域内耕地面积为1055亩,其中水田850亩,旱地205亩;果林地1324亩。农业耕作中每年都施用大量化肥,根据调查每年平均每亩耕地施用氮肥25~40kg,磷肥10~15kg,钾肥5~10kg,果树每年每亩施用复合肥100kg。经调查统计,水库汇水区内氮肥年施用量105.5吨,磷肥42.1吨,钾肥21.1吨,复合肥132.4吨。

农业污染源的产生量采用单位污染负荷法计算。

L=XiAi×10-3

式中:L―汇水区各种土地利用的年污染负荷总量(t/a);

Xi―汇水区I类土地利用单位负荷(kg/ha•a);

¬ Ai―汇水区I类土地利用面积(ha);

n―土地利用类型数。本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分水田和旱地两类。

各参数的确定参照日本琵琶湖的研究成果,结合省内外有关农田肥料流失的研究资料确定,见表5。

经统计,上存水库汇水区内农业耕作每年流出的CODcr约14.5吨,其中水田5.2吨,旱地1.2吨,果林8.1吨;TN12吨,其中水田1.9吨,旱地1.3吨,果林8.7吨;TP0.99吨,其中水田0.33吨,旱地0.9吨,果林0.57吨。

2.2.3 山林、山地自然污染源

山林、山地污染源主要是土壤颗粒物、营养元素(氮、磷)植物叶腐殖质,有机质等随降雨径流迁移入库。对于山林、山地单位面积负荷采用日本《关于琵琶湖未来水质的调查报告》提供氮、磷单位负荷数据,每公顷每年排出的氮为6.94kg、磷为0.184kg,并以此计算汇水区内氮、磷的产生量。经统计,汇水区内山林、山地自然源TN年产生量6.48吨,TP年产生量0.17吨。

3 拟建水库水质预测

3.1 水环境容量预测

根据水环境功能分区,该水体水质为II类标准(见《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依据II类标准进行COD和氮、磷预测。

3.1.1 COD环境容量预测模型

根据湖泊(水库)物质平衡方程,可写出有机物的水质模型方程:

=Q•CrK•C•VCc•q

式中:V为水库的体积(m3);Q为入库水量(m3/d);q为出库水量(m3/d);K为污染物生化降解系数(d-1);Cr为入库水中污染物平均浓度(mg/L);Cc为出库水中的污染物平均浓度(mg/L);C为水库中污染物平均浓度。

当把水库看成是一个稳态系统时, =0,则:

Q•Cr=K•C•V+q•Cc

当C=Cs=Cc时,即水库中污染物浓度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时。

Q•Cr=K•Cs•V+q•Cs

Lc=KHCs+

式中:Lc为水库单位面积污染物的允许负荷量(g/m2•d);Cs为污染物的水质标准(mg/L);H为水库平均水深(m);A为水库水面面积(m2);其他符号同上。

3.1.2总氮、总磷的水环境容量模型

总氮、总磷的水环境容量模型采用狄龙(Dillon)模型:

Lp=

W=Lp×A

式中:Lp为水库总氮或总磷的允许负荷量(g/m2•a);Cs为总氮或总磷的水环境质量标准(mg/L);ρ为水利冲刷系数(1/ a);Q为每年流入水库的水量(m3/a);V为水库的容积(m3);H为水库的平均深度(m);A为水库水面面积(m2);R为水库总氮或总磷滞留系数,R = 0.426exp (-0.271Q*) + 0.573exp (-0.00949Q*);Q*=q/A,q为出库水量(m3/a);W为总氮或总磷的水环境容量(t/a)。

3.2上存水库水环境容量与水质预测结果

根据狄龙模型的简化模式各参数的选定,可预测水库营养物质的浓度,见表6。

预测模型 [P] =L(1-R)A/Q。

式中:[p]为库水中氮、磷的浓度(mg/l);L为氮、磷流失进入水库负荷量(g/m2•a);L=W/A;Q为年入库水量(m3/a),按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Q;R为氮、磷滞留系数;Qi=Q/A;A为水库水面面积;W为进入水库的氮、磷总量。

通过对水库氮、磷预测分析计算,在外源污染物不变的情况下,预测水库水体氮、磷营养元素年平均浓度分别为氮0.068 mg/L、磷0.009 mg/L。参比水库富营养化水平的评价标准,库区水体中氮磷的浓度处于贫营养化状况,由此可知,在外源污染物不变的情况下,在工程建设后水库的营养化状况良好,不会产生富营养化。

4 结论

上存水库汇水区(长泰境内)长期以来人口稀少,人类活动强度低,自然生态保存较好,地表水污染源主要来自工业、矿山、生活、禽畜养殖业、农田和山、林地等六类污染源,对水库影响最大的污染源是禽畜养殖业和矿山的水土流失,其次是农田、山林地自然源和生活,但对河流水质影响不大,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与水库水环境容量预测结果表明,拟建上存水库流域水质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Ⅱ类水体水质要求,水环境容量富足,可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为了确保拟建水库的水质安全,应进一步做好上存水库饮用水源保护规划和汇水区内污染源控制,关键是控制禽畜粪尿和垃圾堆放场径流水,矿山水土流失,农田排水及生活污水的排放。

5 对策与建议

5.1 将上存水库汇水区列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

5.2 将上存水库汇水区内全部划分禽畜养殖禁建区,对原有的规模化禽畜养殖场采取搬迁或拆除,确保饮用水源水质安全。

5.3 关闭上存水库汇水区内现有青坑、水磨坑两个叶腊石采矿点,并做好闭矿生态恢复。

5.4 在必要的情况下对上存水库汇水区内1000多人口的上洋村进行迁移。

参考文献

[1] 福建省环境科学学会. 福清东张水库污染调查与控制对策研究[M].2000.

[2] 林芳荣,李学灵,吴亚蒂. 面污染源管理与控制手册[M].广州:科学普及出版社,1987.

[3] 国家环保局. 太湖水系水质保护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4] 叶玉武,姚春云. 农业环境与农村环境保护[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1.

[5] 金相灿. 湖泊富营养化控制和管理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6] 程胜高, 张聪辰.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规划[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

水体污染源调查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惠女水库 污染因子 污染源 对策建议

惠女水库(又名乌潭水库)是泉州第二大水库,同时也是福建省八座大型水库之一,位于洛江区马甲镇、南安市洪濑镇和洪梅镇的交界处,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结合防洪、供水、发电等综合利用的跨区域重要大型水利工程,是惠安城南水厂和洛阳水厂的主要水源,供应着惠安县城及周边12个乡镇60多万人的生活、工业用水,以及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用水。

为了加强惠女水库环境保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惠女水库水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有必要对惠女水库库区的人口分布、自然资源、工农业及其环境保护现状、及水质现状进行调查,在调查及资料收集的基础上,探索影响惠女水库水质的主要污染源并进行必要的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方案、环境保护对策和实施计划,为惠女水库库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管理、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

1 水质调查分析与评价

1.1 分析数据

采用泉州市环境监测站2002~2007年对惠女水库的监测数据的年平均值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1.2 评价因子

为全面调查惠女水库水质现状,为污染控制方案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选取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铬(六价)、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等21个因子进行评价。

1.3 评价方法

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和富营养化指数法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说明水质达标情况,超标因子、超标倍数及富营养化程度。

1.4 评价标准

根据《泉州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类别划分方案修编》,惠女水库为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环境功能类别为GB3838- 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

1.5 水质分析及评价

根据泉州市环境监测站2002~2007年对惠女水库的监测数据的统计结果进行分析评价, 2002~2005年惠女水库水质均为超V类水质,2006年和2007年水质有所好转,为IV水质。在所有参加评价的因子中,主要影响惠女水库水质超标的污染因子为总氮、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和总磷,见表1。

从2002~2007年的监测结果及年际变化图看(见图1和图2),惠女水库水质中的总氮污染在2002~2005年期间呈起伏变化,之后有逐年下降的趋势。2002~2007年,总氮浓度由2002年的2.69 mg/L下降到2007年的0.90 mg/L,下降幅度达66.5%,超标倍数也由2003年最高时的4.31倍下降到2007年的达标;高锰酸盐指数和生化需氧量则呈波浪型走势,但较2002年,生化需氧量浓度上升了18.2%;总磷浓度整体呈上升的走势。

富营养化指数分析(富营养化指数与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透明度、叶绿素a的指标有关,本文是对近三年惠女水库的富营养化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见表2。虽然惠女水库水质状况略有改善,但富营养化程度不容乐观。2005年富营养化指数为47.6,属中营养状态,2006年和2007年分别上升为51.6和52.6,均达到轻度富营养状态,2005~2007年,惠女水库富营养化指数呈逐年升高的趋势。造成富营养化指数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和叶绿素a等指标浓度较2005年出现了不同程度上升,从而导致水质由中营养上升为轻度富营养。

2 主要污染源调查和分析

2.1 工业污染源

惠女水库汇水区马甲镇有16家工业企业,包括13家制鞋企业、1家石板材企业、1家针织服装企业和1家饲料企业。工业废水排放单位主要是泉州市洛江新华针织有限公司、泉州市华新石材有限公司生产过程产生的工业废水,这2家企业均配套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惠女水库汇水区的工业废水排放量为15000吨/年,COD排放总量为3.51吨/年,氨氮排放总量为0.35吨/年。

2.2 生活污染源

生活污染源分为城市生活污染源和农村生活污染源两大部分,城市生活污染源指非农业人口排放的生活废水,农村生活污染源指农业人口排放的生活废水。汇入惠女水库的城镇和农村生活废水主要是包括马甲镇的24个村和水库周边工业企业驻厂职工生活区、仰恩大学教学生活区。按人均日用水量取调查数据综合平均值0.120 t/(d•人)、废水排放系数以0.9计,城市生活污染源人均产污系数为COD 54g/(d•人)、氨氮3.24 g/(d•人),农村生活污染源人均产污系数为COD 40g/(d•人)、氨氮4 g/(d•人)。根据调查数据并结合相关的统计年鉴,可测算出排入惠女水库的生活污染源排放总量为:入库生活废水1175253吨/年,COD排放总量为510.5吨/年,氨氮排放总量为37.4吨/年。

2.3 畜禽养殖污染源

畜禽养殖分为农村散养和规模化养殖,调查采用统计各种畜禽的养殖量,并换算成猪的养殖量,再估算COD和氨氮的排放量。根据调查,惠女水库周边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10个,主要养殖种类为猪、鸭。其中,隶属仰恩基金会养鸭场4个,养殖规模达到10万只,养殖场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向惠女水库,污染物的处置方式为堆肥或综合利用,污染物排放量以处理达标排放的系数估算。农村散养户约养猪3000头,基本上以回收利用等方式进行处理,其废水的流失量以产生量的12%计算。按每头猪产污系数以COD17.90g/(d•头)、氨氮3.60g/(d•头)计,可测算出,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量为废水126126吨/年,COD 159.72吨/年,氨氮12.43吨/年。

2.4 农业面源污染源

不适当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农田管理模式会导致土壤侵蚀和过量N、P 随地表径流流失, 形成大面积非点源污染。农药化肥随着雨水下流,氮、磷等营养元素流入水库内,一定程度上造成水质的富营养化,使生物异常繁殖,从而导致水质恶化,这是一个难以控制的薄弱环节。惠女水库汇水区农田面积约1.6万亩,作物主要是水稻、蔬菜、大豆、水果等,主要施用了以氮磷为主的化肥及一定量的农药,化肥每亩年施用量在35公斤以上。按标准农田源强系数COD10 kg/a•亩、氨氮2kg/a•亩,流失系数取1.2计。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为COD 192吨/年,氨氮38.4吨/年。

2.5 库区自身污染源

一是库区养殖污染。惠女水库目前有成规模网箱养鱼场3个,养殖品种主要为彩虹雕,养殖网箱数量约800个,每年投入的鱼饵约1200吨,投喂饵料产生的代谢废物和剩余饵料分解产生的氨氮约为30吨/年,对库区水体造成污染。二是库区最高水位以下堆积的生活垃圾随雨水冲刷进入库区造成水体污染,以及水库底泥有机物质不断析出造成污染。

3 结论

2002~2007年间,惠女水库水质由超V类水质上升为IV类水质,总氮污染得到明显改善,水质状况也略有提高,但富营养化指数在近3年却有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根据调查结果分析(见表3),排入惠女水库的废水主要污染物COD排放总量为865.73吨/年,氨氮排放总量为118.58吨/年,其中生活污染源为惠女水库的第一污染源,是造成惠女水库污染的主要因素。其次为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和库区网箱养殖污染。另外,农村地区和库区周边沿岸倾倒、堆积的生产生活垃圾流失和随雨水冲刷进入溪流河道库区也是造成水体污染的因素之一。

4 控制对策与建议

根据以上对惠女水库水质污染现状及污染源调查结果,结合目前实际情况,以防治水污染、保护和改善水库水质为目的,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执法部门应加强对库区范围内工业污染源的监管,杜绝出现偷排或超标排放等现象。

4.2 仰恩大学应对校区污水排放进行重新规划设计,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经处理达标后集中排放;企业应根据驻厂职工人数和排水量;考虑自身的经济状况,合理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经处理达标后集中排放;未能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则要求建设符合规模的三化池,生活污水必须经三化池处理后排放;马甲镇区生活废水应该充分借鉴已有的经验,通过综合利用、循环利用、沼气净化以及生态处理等方式,逐步削减农村生活污染源。同时,近期内可对镇区排污管网进行统一规划设计,逐步改造镇区污水排放系统,实行雨污分流,集中排放,并在中期规划配套建设污水收集管网纳入城东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

4.3 加强畜禽养殖业管理工作,对畜禽养殖业实行限期治理,减轻畜禽粪便污染。控制库区内网箱养鱼规模,并最终全部取缔。积极推行沼―牧―渔―果、沼―牧―菜(果、菌)等立体种养模式,鼓励养殖废水上山下田入塘,自行消化,变废为宝,做到零排放,并加快划定惠女水库养殖禁建区。

4.4 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以科学施肥为指导,强调施用有机肥、绿肥、沼肥等,严格执行《农药管理条例》的各项规定,严禁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和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推广应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大力提倡生物防治,推广普及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实行无公害生产。

4.5生活垃圾实行集中处置,控制垃圾进入库区污染水体。镇区应尽快建设垃圾转运站,垃圾经集中转运进入室仔前垃圾填埋场。

4.6 在不影响水库主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可适当加大水库的放水时间和排水量,减少水滞留时间。

参考文献:

[1] 国家环保局.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M]. 北京: 中国科学出版社, 2006.

[2] 泉州市环境监测站. 2002年~2007年泉州市环境监测年鉴.

[3] 泉州市环境监测站. 2001年~2005年泉州市环境质量分析报告书.

[4] 泉州市统计局. 泉州市统计年鉴(2006).

水体污染源调查范文第3篇

关键词:九台市;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532022

前言

水是极其宝贵的自然资源,生命离不开水。人类的改造自然,生产和生活都与水息息相关。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水资源已出现短缺。水资源短缺有2方面表现,水量不足,水质污染达不到用水要求。目前我们所说的水资源指地下水和地表水。人们生产生活首选地表水,地下水只是补充地表水的不足,北方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较少,地下水的利用率较高。九台市位于吉林省中部,年均降水量596mm,属于干汗地区。在经济上是吉林长春两市一体化经济区西靠东移的“支撑点”和“接力站”,在吉林省经济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也使得九台市的用水需求量加大,开采地下水来补充地表水的不足,以满足新的发展阶段人们生产和生活用水的需求。因此及时关注九台市地下水的水量和水质状况,防止水体污染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对其地下水的水质状况进行评价。

1 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

1.1 评价标准

本次评价选用《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

1.2 评价参数的选取

本文根据《地下水标准》GB/T14848-1993中的基本项目选用水中有机污染的参数及有毒物质、重金属等24项参数进行分析评价。

1.3 资料的来源

本次评价采用2014年吉林省九台市地下水水质的监测资料。

1.4 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为综合评价方法:采用单项组分评价和综合评价2种方法。

单项组分评价以地下水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按本标准所列的分类指标,划分为5类。

综合评价法是先对各单项参数评价,划分参数所属质量类别。对各类别按表1中的规定分别确定单项参数评价分值Fi。

(1)

按公式(1)和(2)计算综合评价分值F:

(2)

式中:

―各单项参数评分值Fi的平均值;Fmax―单项参数评分值Fi中的最大值;n―项数。

根据F值采用表2中规定的F值划分地下水质量级别。

评价结果为:从检测结果来看,九台市2014年共监测5眼井。“较差”和“极差”级别的占评价总数的80.0%眼,主要污染物为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和总铁。对照地下水评价标准已有3眼井水体中溶解性总固体的含量达到IV类,有2眼井水体总硬度单项水质类别均超V类。有1眼井中水体的总铁含量达到IV类。

2 水体污染的影响因素分析和防治措施

2.1 影响因素

通过上述评价发现,九台市地下水井中,主要污染物是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总铁。

溶解性总固体是在水里溶解的无机盐和有机物的总和。其主要由钙、镁、钠、钾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氯离子、硫酸离子和硝酸离子组成。自然界、工业废水、城市和农业污水以及下水道是水中的溶解性总固体的来源。北方冬季为了防止路面结冰在上面铺洒的盐类也可增加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的量。

水中钙、镁总量即水的总硬度。自然界及大气降水将地表盐类污然物的带入是水中总硬度的主要来源。

选矿、冶炼、炼铁、机械加工、工业电镀、酸洗废水等是水体中铁的主要污染来源。

综合上述分析,九台市地下水井中主要污染物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总铁的主要来源是自然界和人类的生产生活。自然界中地下矿层含盐量是不易改变的。因此为了防治地下水体污染主要是规范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防止地表水体污染物渗到地下。

2.2 防治地下水污染措施

2.2.1 治理工业污染源

2.2.1.1 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实施发放排污许可证制度

不同水域划分水功能区。计算水功能区的纳污能力,根据结果结合调查的工业污染源情况,在实现全区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的基础上,将污染物排放总量分解,制定减排目标,具体落实到各个企业和单位。

对所有新、改扩建和招商引资项目,严格要求进行环境质量影响评价,按照制度规定,允许排放量由环保部门依据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没有排放容量的功能区不能允许审批新、扩项目,首先治理污染源,污染得到控制后,再考虑新建,扩建项目,对新扩项目要求污水经处理后再排放,减少排污。达标排放且排放的水污染物总量在允许范围内的工业企业由环保部门发放排污许可证,对总量超过控制指标但达标排放的企业,当地政府要限期整改。

2.2.1.2 保证工业矿企业达标排放

九台区地下水资源保护的又一关键是实现工矿企业的稳定达标排放。不断进行区域内工业污染源调查,发现超标排放水污染物的企业,建议各级政府要求其限期治理,保区域内工业污染源持续达标排放,并实施安装监测系统及建立工业污染源动态数据库,为管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加强达标排放管理。

2.2.1.3 保证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合理

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本区域资源及环境容量等实际情况,用科学发展观思想指导各地,制定区域产业发展规划,指导经济发展和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工业布局合理,对生产规模、工艺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予以坚决关停处理。

2.2.2 城镇生活污染源控制

减少为了防止结冰尽量在路面上铺洒的盐类,鼓励人工清雪,清冰。积极宣传地下水保护知识,提高群众水资源保护的自觉性,自觉保护有限的地下水资源。

建议科学规划污水厂建设,对减少地下污染污的排放,对改善九台区及其下游水地下水环境质量,必将起到极积的作用。

水体污染源调查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自净 局部污染 水电工程

洋口电站是顺昌县一座以发电为主的中型水利水电工程。为了深入了解电站建成后对库区水环境质量的影响,本文根据2007年电站建成后氨氮监测结果,着重研究库区及进出水体的氨氮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为洋口电站水质现状和发展趋势提供科学依据,对电站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电站概况与调查方法

1.1 电站概况

洋口电站位于顺昌县洋口镇,来水主要是富屯溪和支流金溪。水库面积6.8km2,正常蓄水位115.0m,相应库容3589×104m3,库面平均宽度550m,为河道型水库。电站库区相对于141.6亿的年径流量,水库库容较小,因而水库水量交换频繁。电站正常发电时,水库具有较大的流速,整个库区流态和天然河道基本相同,水质变化不大。但当上游来水水量较小时电站需停机蓄水,库区流速变缓,此时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1.2 采样站位及监测方法

本水域内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氨氮主要污染源来自生活废水污染以及富屯溪A断面上游化工企业排放的氨氮。根据水库地理环境特征,分别设立采样断面A库区回水末端(富屯溪)、C库区回水末端(金溪支流)、B、D富屯溪与金溪汇合前河段、E库区支流汇合稳定后河段、F县城废水排放后下游河段、G出库河段布设7个采样站位,站位分布见图1。氨氮分析方法采用纳氏试剂比色法(GB7479-87)。

2 结果与分析

2.1水质指标浓度监测结果

A、B、E、F、G构成富屯溪氨氮污染浓度消减河段,采样断面与氨氮浓度的关系见图2。

2.2 监测结果分析

2.2.1 A至B断面约4公里河段,河流自净使氨氮浓度下降;

2.2.2 C至D断面约3公里河段,因为两条河流在此下游汇合,但由于库区水位提高,造成回水,使得氨氮浓度升高;

2.2.3 汇合后约2公里后E断面浓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两条河流汇合稀释了氨氮浓度,稀释作用的实质是污染物在水体中因扩散而降低了浓度。稀释并不能改变,也不能去除污染物质。但是对于特定水体的生态系统而言,当污染物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其对该水生环境或从某种使用角度出发来考虑的水质的影响也就变小了,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实际意义。

2.2.4 E断面至F断面约6公里河段氨氮下降的速率较快,是由于该河段水体较上游有很大的增加, 较高浓度的氨氮因库区水体的稀释作用而降低。

2.2.5 F断面至G断面约5公里河段氨氮下降不大的原因是本区域河道坡度较小,水流趋缓,库区进入类似湖泊的稳定区域,此时水体水质指标浓度的平面变化趋势主要取决于降解过程,降解速度缓慢。

2.2.6 从入库站位至出库站位氨氮浓度逐渐降低,表明即使在电站停机蓄水状态,库区自然降解能力依然存在。

3 结论与建议

3.1天然河流遭到污染的可能性在没有建坝的情况下即已存在。

3.2 大坝水库形成后,库区水体对各种污染物具有较高的稀释能力、承受能力和净化能力。

3.3 建设大坝水库会对河流水系的水环境、特别是对回水河段的水质,产生一些不利影响。

3.4 枯水季节蓄水过程造成短时间成为静态湖泊水库,污染负荷往往比较集中,这对于相对静止和稳定的库区(湖水)来说,可能会引起局部严重污染的状况。

3.5 造成江河水系水环境污染的根本原因,是各种人为污染源的存在以及人们未有效控制这些污染源。因此,保护江河的水环境,无论在建设大坝之前、建设大坝过程中、还是在建设大坝之后,其根本措施都是严格而又合理地控制各种人为污染源。

3.6 对库区的污染防治,要根据其使用功能,作好水污染综合防治规划,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优化组合工业布局与废水处理设施,合理利用库区的自净容量,使库区保持良好的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水体污染源调查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水环境 调查 评价 水化

青山水库是临安境内一大型人工水库,它的主要功能的防洪、饮用、农业灌溉、水产养殖、发电以及景观娱乐等。近几年来,由于临安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不合理的资源开发,以及城市的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导致水库水质有不断恶化的趋势,特别是富营养化问题严重。根据调查近几年水库有较多“水化”现象发生。因此,青山水库污染防治及发展趋势调查对改善库水水质,合理利用青山水库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1、 环境概况

青山水库位于杭州市临安境内南苕溪下游,水库始建于1964年,总库容2.15*108 m3集水面积603km2,水面积20.2km2坝高24.1m,上游南苕溪发源于东天目山,由北向东南贯穿临安市、先后接纳南溪、潘溪、马溪、绵溪、横溪、灵溪6条主支流,平均流量为4.82m3/s,多年水文监测数据表明,南苕溪上游年径流量多年平均为:1.88亿立方米,4—9 月径流量占全年的72.5%。而每年的11月份至次年的1月份,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7.3%,20%保证率偏丰水年径流量为2.60亿立方米,95%保证率枯水年径流量为1.03亿立方米。

流域地形多为低山丘陵,地势由西东南倾斜,土壤氮、磷含量中等偏低,呈现弱酸性,气候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为15.8OC,年平均降雨量1432.6mm。水库所处流域是临安市人口相对集中;政治、经济、文化、商业、和旅游等第三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

由于南苕溪在汛期,水流量大,上游大量泥沙被洪水冲至青山水库。水库的缓冲作用,使泥沙沉积在底部,所以青山库质以泥沙为主。通过调查,在绵、灵溪入口处底质还为黑色於泥。水库底栖动物群落主要由寡毛类和摇蚊幼虫组成,软体动物稀少,水生高等植物也较少,但是浮游生物较多。

2、 流域污染源调查

2.1 城市生活污水污染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临安市建成区面积日益扩大,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现锦城镇范围建城区面积约8万平方米,人口约为8万。城市人口增长,使城市污水排放量也人为增加。据调查,临安市生活污水日排放量在4万吨左右,至今城市生活污水还未经处理排入青山库(污水处理第一期工程正在调试。)若以CODcr0.06公斤/人每天、TN0.01公斤/人每天、TP0.002公斤/人每天计算,临安市城市城市污染物日产生量为CODcr4.8吨、TN0.8吨、TP0.16吨。根据城市规划预计到2010年临安市人口将达到15万,则2010年临安市城市生活污水污染日排放量为CODcr9吨、TN1.5吨、TP0.3吨。这样青山水库纳污负荷将进一步加大,青山水库水质将会进一步恶化。

2.2 工业废水污染

工业废水是造成青山水库污染的主要原因,近几年来临安市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工业污染源保持相对稳定,通过“一控双达标工作”。工业污染污染物排放量比原来有所削减。根据排污申报统计2000年排入锦溪的工业污染源日排放废水量约为31000吨,日排放CODcr约为5500公斤。排入灵溪的工业污染源日排放工业废水约6600吨,日排放CODcr约为850公斤。排入青山水库上游南苕溪的工业污染源日排放工业废水约7000吨,日排放CODcr600公斤。直接或间接的排入青山污染源日工业废水排放量总计约44600吨,日排放CODcr6950公斤。所以就工业污染对青山水库造成影响来讲,锦溪沿岸的工业污染源应该是重点防治对象。

2.3 农业面源污染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近几年来临安市农业稳定发展,特别是土特产品的种养殖业发展尤为讯速。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化肥使用量的大量增加。据农业面源调查统计,青山水库上游南苕溪沿岸水田、旱地与园地化肥施用总量为7153.4吨/年。其中氮肥(以N计)为1672.7吨/年,磷肥(以P2O5计)为318.25吨/年;灵溪沿岸水田、旱地与园地化肥施用总量为3089吨/年,其中氮肥(以N计)为468.3吨/年,磷肥(以P2O5计)为68.25吨/年;锦溪沿岸水田、旱地化肥施用总量为2046.8吨/年,其中氮肥(以N计)为339.3吨/年,磷肥(以P2O5计)为91.5吨/年。化肥的元素使用与流失,特别是N、P元素的进入水体促使了青山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的加剧。

2.4 餐饮娱乐业的污染

青山水库沿岸的餐饮娱乐业也是造成青山水库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现今青山水库沿岸宾馆有近十家,日均排放废水700吨左右,日排放CODcr70公斤。其次,娱乐的船只是造成油污染的重要原因。游客环境意识浅薄,也是对水库水质破坏的一方面。固体废弃物的投入,破坏了水体本身的结构,加重了水体自净的承载负荷。

转贴于 3、 水质调查结论

3.1 出入库支流调查结果;

将PH、DO、高猛酸盐指数、BOD5、NO—、—N、TP和非离子氨作为水质评价项目,对出、入库各支流水质现状进行评价,对监测点位分析,水文站(Ⅵ类、出库)长桥(Ⅵ类)琴山(Ⅵ类)均有TP超标,庙山脚(Ⅴ类)有TP、NO2—、—N、非离子氨超标。结果显示:庙山脚水质(Ⅴ类)最差,达到污染五(Ⅴ)类程度。这与锦溪上游一些印染厂、及小化工厂将生产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造成污染有关。

3.2 库区水质基本状况

据资料显示,1996~2000年库水水体平均温度为15.1oC,DO均值为11.4mg/L饱和平均值为134.2%。全年DO过饱和点次占总监测点次的68.75%、PH均值为8.47%(7.44~9.48%),夏季最高,冬季最低;SD均值为0.68m(0.30~1.40m)冬季水浅为捕鱼季节,夏季水量充沛SD最大;TN均值为1.90mg/L,秋季最低(0.2mg/L),夏季最高。这可能与水库中藻类和生物体的增殖、积累的关。TP全年峰值在春季,冬季最低。水溶性磷均值为0.008mg/L。高猛酸盐指数均值为3.48mg/L,随季节变化为春>夏>秋>冬。BOD5的变化规律与高猛酸盐指数相似。

3.3 水质功能评价

将SD、DO、高锰酸盐指数、

BOD5、TN、NO2-、-N、非离子氨和TP作为评价参数。对水域各点位水质功能进行评价,各点位水质春季因BOD5较高而达到Ⅴ类标准,水质类别最差,其余季节各点位水质均为Ⅳ类。根据历年的观察,在春季、夏季节水库沿岸附近水域附近经常出现绿色蓝藻“水花”,而且密度较大。

4、水环境保护防治与趋势分析

4.1 污染源解析。

造成青山水库水质恶化的污染源主要的城市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青山水库沿岸的餐饮娱乐业等。要改善水质必须严格控制污水废水排入库区,对各类污水进行处理后才充许多排放。

4.2 依法管理、控制水库富营养化

水库水域的环境管理应该纳入法制轨道,尽可能的完善《青山水库水域保护条例》;严格执行《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使水环境污染有法可依。

4.3 全面规划、合理开发

保护水库周围生态环境,不再建宾馆娱乐场所;对现有的企业实行技术改造,采用无污染或少污染工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逐步实现“生态农业”,同时采取退耕还林、流域所在城镇拆违还绿等措施,减少水土流失。

4.4 加强水环境管理

建立水库水源保护管理机构,可由环保、林业、水利、农业、旅游、规划等部门组成,实行一体化管理;限制养殖业、旅游业的水上娱乐活动;加强对水库水域环境监测和科研工作。进一步改善水库水域水质状况,使水质明显好转,达到二级标准。

水体污染源调查范文第6篇

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迅速增加以及面源污染的比重增大,上海市水环境治理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目前影响上海市河道水环境质量的污染源主要来自以下4个方面。一是上游来水。根据计算分析,全市省际边界流域来水中CODCr和NH3-N污染物通量分别为27.55万t/a和1.96万t/a,而全市太湖流域CODCr和NH3-N的入河量分别为29.52万t/a和2.38万t/a,两者基本相当。二是直排水体污染源。2013年,全市城镇污水产生量为635.05万m3/d,城镇污水处理率为87.7%,每天仍有约78.3万m3的城镇污水直接排入水体(12.3%)。通过实施建成区直排污染源截污纳管攻坚战,将截除7724个污染源38.39万m3/d的污水,约占现存污水量的一半。同时,郊区现有非保留工业区企业约12000家,农村分散小企业约15000家,很多属于小作坊生产,混杂在各个角落,加上数量众多的畜禽场、垃圾临时堆场以及农村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均对河道水质有较大影响。从全市入河污染源构成来看,全市污染源CODCr和NH3-N入河量分别为41.22万t/a和4.73万t/a,点源CODCr和NH3-N负荷量占总量的比例分别为46.18%和65.14%,点源和面源的污染负荷基本相当。三是雨水泵站放江。根据对全市雨污混接情况的判断,全市雨污混接量在20%左右。根据徐汇田林地区漕河泾排水系统雨污混接调查,其混接量为35%,其中14个主要混接点占全部混接点数量的5%,混接量可占全部混接量的71%。另据松江区水务局开展的雨水泵站截流工程设计分析,旱天截流量约占小区污水的1/3。虽然漕河泾地区因新港箱涵的影响导致混接量偏大,但从现状分析,全市目前的污水混接量比原来预计的还要大。2013年,中心城区泵站全年放江量为37225.12万m3(102万m3/d),其中旱流放江量为6169.25万m3(17万m3/d)。另外,四大污水处理厂尚有约40万m3/d的雨天溢流量。经初步估算,全市放江的污水量约占全市污水量的10%左右,有很大一部分比例是向长江排放。四是面源污染。根据上海市水资源保护规划分析,全市面源污染以地表径流污染最为严重,其中COD地表径流贡献率最高,达到40%;其他还有农业面源、水产养殖等污染源。综上分析,上海市水环境污染状况的基本格局是:

①上游来水和本地污染负荷基本相当,点源负荷和面源负荷基本相当,未纳管的直排污染源和泵站放江的污染负荷基本相当。

②中心城区雨水泵站放江是目前中心城区河道水质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占中心城区入河污水量的60%,且为短时高强度排放),禽畜污染、雨污混接、分散企业和面源污染是郊区河道水质不佳的主要影响因素。

③河道的阶段性黑臭、城乡接合部的河道脏乱、突发性的河道污染等成为多渠道社会投诉的主要焦点(2013年上海市水务局共接到1186例涉河问题投诉,其中涉及水质污染的827例)。

④全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2013年)为30%,其中太湖流域为15.6%。扣除上游来水影响后全市为43.3%,其中太湖流域为33.3%。与国家要求的2015年53%的水功能区达标率相距甚远。

二、治理思路和对策

在基本实现水环境初步治理的基础上,应形成全面推进新一轮水环境深化治理的总体思路,从而为“十三五”水务规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上海市第六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提供指导。在指导思想上,必须牢牢把握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打破思维定势,冲破利益藩篱,创新工作模式,引进科技手段,形成工作合力,推进环境提升;在技术路线上,必须牢牢把握上海水务长期实践形成的行之有效的综合治理方法,即截污治污,沟通水系,调活水体,改善水质,营造水景;在工作目标上,牢牢把握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的总体要求,以水功能区水质达标为目标,深化流域和上海两个方面的改善途径,研究每个水功能区的现状和问题以及达标的时限和措施,进而实现河道水质改善从感官判断向水质指标考核转变。

①基本完成建成区截污纳管工作,研究推进郊区分散污染源的治理。7724个建成区的污染源在2015年要基本完成治理,最晚要在2016年完成。郊区198、195区域的污染源治理是影响郊区水质的重要因素,同时部分区县的禽畜污染也是下一阶段需要大力治理的。

②基本解决市政雨水泵站污水旱天放江现象。中心城区加快推进市排水公司所属的42座泵站旱流污水截流和改造工程的实施,确保旱天不放江,雨天少放江;郊区要明确提出市政泵站的旱天泵站截流工作的指导性意见,可参照松江区泵站内部截流、管道截流和雨水排放口截流的经验,实施相关的小型工程改造。

③加快解决市民反映强烈的污染河道问题。重点梳理城乡接合部地区脏乱河道、市民反映强烈的反复黑臭河道和经常保洁不到位的河道。对由于污水系统影响或者地区开发滞后等地区的污染河道,近期主要通过河道保洁减轻河道脏乱差的现象,远期要结合地区开发实施整治。

④实施区域联片的水生态文明治理区域。加快河道水系建设,结合新城、新镇和新农村建设,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居民人居环境和生态农业需求,集中连片推进河道生态治理。建议以水生态文明乡镇为切入点,扎实建设一批生态河道治理区域,形成河道生态治理的示范区和实践区。

⑤有效转变引清调水的工作思路和调度方式。进一步优化完善分片和小区域水资源引清调度方式,在原有自然引排基本饱和的条件下,调整为在巩固自然引排的基础上,强化动力引排的作业。要以水功能区水质达标为目标,在研究水质条件和引排能力的基础上,用足规划的设计泵站,如果不够可加大引排的动力规模。

⑥进一步建立完善中心城区雨水泵站和河道水闸的联调功能。中心城区的市政泵站一级排水与水利片二级水闸翻水关系密切,要在原来防汛联系的基础上,密切日常的联络机制,市排水公司要将泵站的运行纳入水务APP系统,使各水闸能及时了解泵站运行动态以实施联调,将污水团第一时间向外排放。在此基础上,要研究泵站的管理机制,只有将职责下放给区县,才能责权利相统一,切实联动运行。

⑦解剖分析逐个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的措施。在推动面上水环境质量改善的同时,要以国家确定的水功能区达标时间节点为目标,分析研究每个水功能区达标的措施。要开展每个水功能区周边环境调查,分析影响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的主要因素,有针对性提出达标治理措施。

⑧积极研究并倡导开展低影响开发的新理念。要推广“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研究“绿色路面”的改造问题,着力从源头上控制城市地表径流,有效削减城市面源污染。

水体污染源调查范文第7篇

【关键词】弥河;污染;废水排放;生活垃圾;农药化肥

引 言

调研目的:调查弥河的水污染状况

调研时间:2016年1月20日――2月3日

调研地点:寿光市弥河沿岸

调研人员:刘琦

调研手段:问卷调查,走访调查,上网查资料

相关背景:如今,地球生态环境已被人类活动严重破坏。水污染在世界上相当普遍而又严重。当水中的有害物质超出了水体的自净能力,这就会产生污染。近年来以造纸、化工、食品等污染性较高的工业为主,对弥河的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导致弥河部分水源干枯,全市自来水,饮用水水质明显降低。

调研过程:1月20日到24日对寿光重点污染企业的污染水排放方式与渠道进行调查,1月24日到27日针对弥河两岸居民进行抽样调查,针对居民日常污水的排放,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了解。根据调查发现提出具体的措施与建议,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得以源远流长。

一、弥河沿岸水污染的总体概况

(一)寿光市的水流污染现状

1.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状况

地表水域环境质量急剧恶化,流域污染严重,并一直处于劣势变化。按照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我县地表水质应符合三类水体功能,力争控制在二类水体标准,水质应能满足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的功能城镇内两个排水口,其中城西氧化塘排水口是雨污合流排水口,2012年6月监测结果为:悬浮物超标13倍,化学需氧量超标18倍,生化需氧量超标51倍;弥河排水口是承纳县内主要工业废水的排水口,监测结果为:悬浮物达标,化学需氧量超标7毫克每升,生化需氧量超标2倍,氨氮超标10倍。各河流的各个测量项都超标,这表明,河流污染的整治迫在眉睫。

(二)弥河的水污染近况

寿光弥河水污染严重,导致河流下游水源干枯,虽然也能看到几处小小的水洼,但是整个河床已经没有了往日粼粼的水波,代替的是丛生的杂草,有些蒿草甚至已经接近一人高,成为有些养殖户放牲畜的地方,也不时有寿光市民割草,回家喂养牛羊。

二、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工业废水排放

寿光经济发展迅速,出现晨鸣纸业、富康制药等大型工业企业,其废水、污水排放严重,污染水处理存在不达标排放等现象。这是造成弥河工业废水污染的主要源头。在工业废水污染方面主要以化工、造纸、食品等污染较高的工业为主,为弥河的污染源。

(二)水土流失

由于前些年的毁林开荒、开山采石、河道采砂以及在各支流内非法开采等野蛮行为,致使天然植被遭到破坏,生态调节能力下降,加剧了水土流失。目前,全县水土流失面积30.78万公顷,是县营面积的30%,土壤有机质下降了2%,流失的水土进入河流,造成了河流生化需氧量、化学耗氧量和氨氮的严重超标。

(三)其他污染

除了上述污染源之外,另外还有雨水冲刷两地污染物进入河道,以及滥用农药、肥料、任意丢弃生活垃圾、水肥及其他污染物,在弥河水中饲养家禽等污染源,也都是弥河水污染的来源。

三、对策建议

(一)从资金、行政、法律措施方面控制水污染

1.资金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显然,资金支持是污染治理重要的条件之一,没有资金,一切治理措施就无法实施。

2.政府的支持是后盾

寿光市城市水系污染治理涉及面很广,不但涉及到居民,还涉及到外地人员,涉及到教育系统,涉及到少数民族,也会涉及到权利持有者的利益。需要寿光市政府的强力支持,市政府也需要中央政府的支持。没有一个强大政府的支持,许多强制性措施就难以行得通。

3.污染治理需要法制

法律法规是人们共同遵守的准绳,应制定保护城市水环境的地方性法律,让水系管理部门有法可依,依法行政,这样一些事情做起来会容易一些。

(二)从寿光公共工程保障措施方面减少水污染

1.应该实施彻底截污、污雨分流

根据实地调查结果,生活污水是水系最严重的污染源,将生活污水完全截留是治污的根本。另外,由于雨水管经常被用作排污管,所以实施污/雨分流也是重要措施。污水送入污水处理厂处理,雨水则可直接排入自然水体中,降低污水处理厂处理负荷,污水可以通过河道排放。

(三)从寿光市市政管理方面加强对水污染的治理

1.加强城市卫生综合管理

加强城镇的综合卫生管理,使街面保持干净,减少因风吹、雨水等因素将脏物带入河流。对自由市场、餐馆、外来人口聚居区进行严格的卫生管理,对建设工地卫生实行严格监督,对产生污染的路边小生意、洗车点或进行环境改造、或取缔。

2.环卫部门应提高管理水平

鉴于市环卫部门职工向河道倾倒所收集的垃圾、大粪的情况客观存在,市环卫部门应提高管理水平,严格要求职工遵守规矩,教育职工明确自己的责任,对不守规矩、擅自污染环境的职工给与相应的处罚。

(四)从水资源调控方面减少水污染

水资源不足是影响水质的重要因素,河水不流,水质就会恶化。应加强水源调配方面的研究,如何既节约水源又保护水环境是必须研究的课题。建设一批污水处理厂,应加强处理水的应用,处理厂与输水管道应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将处理后的洁净水引入河道,这样既节约水资源又可保护水环境。

结 语

水体污染源调查范文第8篇

关键词:农业源;种植业;畜禽养殖业

中图分类号:X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3147

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日趋严峻地摆在世人面前,国家在倾注大量精力致力于工业化、城市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污染治理,并取得卓有成效之时,环境污染源的主体框架已发生悄然变化,农业源污染已经逐渐取代工业源污染成为水污染物的主要来源。2007年环保部第1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全国农业源污染物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大,其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324.09万t,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43.7%。总氮、总磷排放量分别为270.46万t和28.47万t,分别占排放总量的57.2%和67.4%。阜新市第1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表明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的产排量最多,生活源其次,工业源最少。阜新市农业源污染主要分为种植业污染和畜禽养殖业污染2类,根据汇总结果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产生量分别为149723t、10976t和1664t,分别占全市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产生量的71.9%、73.7%和85.4%;排放量分别为27729t、4183t和341.52t,分别占全市排放量的49.3%、54.6%和57.9%。从国家到地方农业源污染防治已成为环境保护的重点任务,畜禽养殖业污染的治理更是重中之重。

1 种植业污染

种植业污染主要来源于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不仅污染农田土壤,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水体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地膜残留物、高毒、高残留农药给土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露天或田间焚烧秸秆也给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1.1 农药、化肥污染

阜新市共有耕地面积3.47万hm2,全市总氮排放量1239.8t,总磷排放量74.9t。主要集中在阜、彰2县。2007年阜新市第1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调查结果表明,全市共施用各种类型农药512404.91kg,流失量为336.6kg,占施用量的0.07%;全市共施用化肥折纯77031.63t,流失379.79t,占施用量的0.49%,这些农药化肥随地表径流或地下淋溶进入水体给水环境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特别是通过喷雾施洒的农药,从土壤和水、农作物表面蒸腾挥发进入大气环境,对人、畜带来一定的危害。

1.2 秸秆燃烧污染

据2007年普查统计,阜新市种植业产生秸秆236.57万t,处置利用过程中,丢弃量4.82万t,田间焚烧量4.42万t,秸秆还田量9.20万t,秸秆堆肥量1.02万t,利用秸秆作饲料量57.34万t,秸秆燃烧量155.60万t,其他用秸秆量1.93万t。由此可见阜新市在秸秆处置上主要以焚烧为主,焚烧量占产生量的65.8%。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在燃烧过程中产生浓烟弥漫、灰尘悬浮的大气环境污染现象,还会烧死农田耕地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造成土壤的微生物单一,而且还会使土壤板结硬化或酸化。

1.3 地膜污染

农用塑料薄膜由于经济、方便、耐用和使农作物增产显著,因而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据2007年普查统计,阜新市地膜使用量503.09t,地膜残留量77.43t,占使用量的15.39%。久而久之农用塑料薄膜残留物以碎片的形态滞留于农田耕地的浅层土壤之中,阻碍了土壤中毛细管的通道,降低了土壤对水分、肥分的传导、贮存功能,从而妨碍了农作物根系的伸展和对土壤水分、肥分的吸收;农膜残片还会使土壤中的微生物的活动受到阻滞和囿限,从而降低其活力;而生产、使用、管理等多方面的问题年复一年就形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

2 畜禽养殖业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