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水循环定义

水循环定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水循环定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水循环定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地理概念教学;概念;教学方法

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大多数老师对于地理原理的分析相当不错,但是对于地理概念教学笔者认为值得商榷。从近期听的几节公开课中对于概念教学有这样的体会,由于一味地过度追求生活化、趣味化和教学的流畅,淡化了地理教育最为本质的特征——地理本色化,“浮光掠影”式的概念教学屡见不鲜,表面的喧闹替代了学生本应有的深层次的思考,因为缺乏深刻的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令人担忧。本文就几节公开课中涉及到的有关地理概念,浅谈如何进行地理概念教学。

“概念”是用符号来标志的具有共同的关键属性的一类事物或特性(教学心理学定义)。概念是地理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概念有利于促进思维,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教给学生正确、清晰、完整的地理概念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根本。

理解概念应达到以下三点要求:①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②明确这个概念和其它一些概念的关系。③能正确运用概念。概念的掌握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需要经历复杂的心理过程,教师必须遵循学生掌握概念的心理过程和认知结构的发展规律,充分发挥表象的“中介”作用,让学生利用表象作“渡船”,从感知的彼岸顺利到达抽象思维的彼岸。

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如何进行概念教学呢?这就是要谈到教学方法问题。

一、从感知中深化表象

首先,我们的教学面对的什么样的群体,是学生,他们是来接受知识并达到能理解与掌握知识的目的。对于地理概念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上,让学生读一遍或是对着某个概念简单地讲一下,学生在课后能否真正掌握这个概念,理解这个概念,从我的感觉看并没有。

例如,关于城市化这一概念,某位老师将书本的定义让学生读了一遍就结束了。其实书本关于城市化这个概念的文字描述,包含了几层基本内涵,一方面是对概念的全面陈述,另一方面也是为下面关于城市化问题作了最好的铺垫。

我觉得老师在备课时,就要明确这几层含义,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对概念进行分析说明时,引入同学们熟悉的知识或生活常识,会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如引入已经学过的民工流问题进行分析,问:大量的民工进城打工将对城市带来什么变化?人口增加学生自然会答到。问:当人口增加后可能会带来什么变化,诸如城市面积扩大等方面的问题,学生也会想到,促进了人口向城市集聚;既是对城市化概念的讲解,同时也为后面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知识作了铺垫。再将目前乡村地区的变化这一生活化的问题引入,也有利于学生对乡村变为城市的过程这一陈述的理解。

二、在比较中明确概念

学生由直观感知所获得的对于概念的认识是粗略的、肤浅的,因此,要通过分析和比较,使表象由模糊到清晰,由分散到集中,从而抽象出共同的本质属性,形成完整的、准确的概念。

如循环经济概念,人教版必修2第六章第二节中的描述: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根据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和使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等三个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要使学生理解此概念,在教学中教师应先通过对表6.1《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比较》的分析比较,获得传统经济活动与循环经济活动两者间的差异。再通过案例2《河南某酒精总厂的清洁生产》、案例3《北京留民营的生态农业》等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获得其概念的内涵。真正理解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清洁生产,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应大力推行生态农业的本质内涵。这样学生对于循环经济的概念理解就不会停留在表象,也会进一步理解其深刻内涵。

三、在应用中促进理解

学生对概念的掌握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需要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多次重复,所以当学生初步建立新概念后,需要应用多种方法,促进概念在学生认知结构中的保持,并通过不断运用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学生既可对概念作表面加工(只注意概念表述的准确词句),也可以作深入的心理加工(对概念的意义作深刻的思考)。信息加工理论的研究表明:意义的编码越深刻越精细,即加工水平越深,记忆就越好。因此学生初步建立概念后,要引导学生对概念的意义作多方面的深入思考。例如:学生获得“水循环”的概念后,要引导学生领悟水循环概念中的

关键词 语,“自然界的水”、“四大圈层”、“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等。让学生自己说说看

关键词 语是哪些?你是怎么理解的?以及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水循环的环节及水循环的意义等方面,使学生能根据表象重建概念。同时,概念的应用是掌握概念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阶段,通过应用可以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如学习了水循环概念之后,通过不同的例题和练习来加深对理解水循环概念的理解,在练习中要引导学生说出判断的思维过程,使学生进一步从练习中体会到水循环这一概念的真正内涵。

水循环定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景观用水治理 循环利用 问题

1. 景观用水总论

1.1生态景观用水定义

生态景观用水,意思就是用于生态景观并符合生态景观用水的水。生态景观用水一般要求清澈、无臭味、无污染。生态景观用水可以是来自大自然的符合生态景观用水的水资源,也可以是通过现代科技及设施处理的符合生态景观用水的水资源,还可以是应用于现代景观中的通过现代生物技术等使保持生态标准的水资源。

现代城市景观园林规划建设中,尤其现在越来越多的水景楼盘,小区内的人工湖、人工河内的水都需要有系统处理的。一般是用生物膜,想生物栅,生态浮岛等,人工湿地技术现在也已经很大程度上的用到景观水处理上来了。这些用水在使用过中都要尽量的接近生态标准。

1.2生态景观用水延伸

通过现代科技及设施处理的符合生态景观用水的水资源。如人工湖的用水,在水中养殖一些水生植物和动物使水体自净。而用于草坪的灌溉水中有没有有害物质,尤其是一些开放的绿地,要考虑在草地尤其是土壤中的有害物的残留,防止二次污染。需要统筹考虑生产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的关系 在景观环境中,建造生态水系,为人们营造一个亲水的环境,也让这座城市因水更加美丽、更有灵气,得民心、顺民意。只是,这么多水从哪里来呢?城市水系对于改善地区生态环境、减轻城市热岛效应、净化空气、提升城市品位、排洪防涝等作用巨大。不过,建设城市水系首先要解决城市水源问题。而且,对水源的可行性一定要有长远评估,现在水源能满足需求并不代表将来也能满足。在缺水的环境下,要统筹考虑生产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中水雨水帮忙解决景观用水 ,该怎样平衡生活生产用水和生态用水的关系呢?充分利用中水,是解决水源问题的有效途径。

水循环利用均是以中水为主的人工循环利用系统,未见在构建地表涵养水库的半天然循环利用的报道。水、地下水、污水作为水资源,创造性地开发了水循环利用系统,从根本上解决了缺水的问题。

2. 水循环利用系统

自来水是市政提供的城市公共用水水源,利用水循环往复的原理,深层次发掘水可循环利用的特性,创立景观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中水人工循环利用系统、地表涵养水半自然循环利用系统和地下水自然循环利用系统。

2.1中水人工循环利用系统

2.1.1系统构成 中水循环利用系统是人工系统,污水经过再生处理、水库天然处理和二次处理,达到使用水标准,一部分回用,其余的中水进入地表涵养水循环系统,实现了水量基本平衡的使用循环。

2.1.2再生处理 再生处理是中水循环系统的主体

出水目标达到中水设施管理办法中的中水标准和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V类水体标准。再生处理是复合工艺。该工艺流程,实现了多种有效工艺的有机复合运行。分流取水器和综合池是新技术。分流取水器是针对污水量大于取水量的情况设计的中水取水专用技术,不需要动力和清渣。综合池在传统的调节池中实现了调节、水解酸化、厌氧脱氮、初次沉淀等功能。综合池中设兼氧段,第一氧化池为厌氧池,第二、三、四氧化池为好氧池,第四氧化池硝化混合液回流至综合池。达到同样的反硝化效果,低温效果更为明显。加填料的反硝化停留时间为不加填料的反硝化停留时间的11.8%, 解磷后的污泥回流到第三氧化池前端,清液经化学除磷后回流到综合池,剩余污泥进人排出系统。这部分工艺是典型的除磷工艺。解磷池需要提供碳源作为解磷和增殖的能源。因聚磷菌容易吸收小分子有机物,尤其容易吸收低级脂肪酸类物质,而亚硝酸盐,特别是硝酸盐对聚磷菌解磷和增殖有较大的抑制作用。在综合池中首先设水解酸化段,既可以向解磷池中的聚磷菌提供含有大量低级脂肪酸类物质,又避免了大量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产生。为了增加聚磷菌的含量,第三、四氧化池不填加填料,按活性污泥法运行。沉淀池出水加混凝剂和石灰消解液,进行絮凝反应和Ca,(PO ) 沉淀反应,进一步去除悬浮物和Ca,(PO ):沉淀物。

2.2地表涵养水半自然循环利用系统地表涵养循环指水在地面、地表土壤层和植物的循环过程,是半自然循环系统,是连接使用循环和地下循环的纽带,在水的循环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水循环利用系统中。储水部位具有处理和储存两大功能,是安全可靠供水的重要保证。

2.2.1中水补水途径之一,中水一绿化一渗透一地表涵养储水部位;

途径之二,中水一水景一渗透一地表涵养储水部位;

途径之三,设置人工控制的地下补水支脉,形成中水一人工补水支脉一渗透一地表涵养水库,冬季补水源不足时开通本途径;

途径之四,中水一水库一人工河一渗透一地表涵养储水部位。

2.2.2循环补水地表循环是地表涵养水库的重要补水水源,循环越大,补水越多。循环之一直接绿化,即渗渠一绿化一渗透一径流一渗渠;循环之二直接使用,即渗渠—使用一中水系统一水景绿化一渗透一径流一渗渠;循环之三人工河,即渗渠一人工河一渗透一渗渠;循环之四人工循环,即渗渠一人工补水渠一渗透一渗渠。

2.2.3雨水补水雨水是雨季地表涵养储水部位的重要补水水源,包括空山水、屋面雨水、绿地雨水、道路雨水和流域雨水。

2.3地下自然循环利用系统

地下水的循环利用主要指区域内深水井的利用。深层地下水的循环过程是一个大区域的循环过程,属自然循环,地表水在自然循环过程中通过岩层裂缝和其他途径渗透,向深层地下水线和地下水源聚集地径流,到达地下储水结构,通过深井取水实现循环。深层地下水主要用于公建饮用水和直饮水。

结语

水在自然界不断往复循环,这是自然规律。利用水的循环规律,修复、强化、提升水的循环,深层次地开发利用水的循环,是解决城市用水供需矛盾的根本途径。自来水不是城市的惟一水源,利用污水、雨水、地表涵养水、地下水作为水资源,开发生态景观水循环利用系统,将成为一条更符合自然规律的、崭新的水综合利用模式,大大推动生态的发展,为水务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全球水循环与水资源 程磊 气象出版社.

水循环定义范文第3篇

为未来培养具备“地理素养”的人,这就是地理教育的核心价值之一,也是基于信息化社会发展对中学地理课程,尤其是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要求。如此,也就决定了今天的高中地理课程的教育必须强化谋求“人”的内在素养与个体“创新”意识的统一。

所以,要达成谋求“人”的内在素养与个体“创新”意识相统一,寻找一种既能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能较好地实现地理教育的核心价值的教学方式就显得格外重要。笔者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在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采用“探究性”问题作为教学情景的课堂教学方式(以下简称“探究性”教学方式),是一种比较合适的教学形式。

一、什么是“探究性”教学方式

“探究性”教学方式是课程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是基于学生学习心理活动基础上,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关注点中选择和确定某一研究,或探究问题作为教学情景,并将该情景应用于课堂教学,在与学生共同解决问题过程中传授和学习新知识、应用新知识的课堂教学活动。该教学旨在通过发现或提出问题,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模拟科学家探索未知,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获得新知识,体会到探究过程和得到成功的愉悦。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探究性”教学方式与“探究性”学习形式是不同的。后者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在研究问题过程中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整个学习过程学生一直是“策动者”和“执行者”。因此,“探究性”学习形式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和自由性。而“探究性”教学方式是一种课堂教学活动,它的“策动者”是教师,“执行者”是师生双方。也就是说,教师依据地理课程的安排,设计研究,或探究问题的情景,并以此情景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习,在与学生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新知识、应用新知识的教学活动。从学习主体角度上看,可以说“探究性”教学的体验过程与结果是日后学生主动,并能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基础。

目前,一些地理课堂教学中使用所谓的“探究性”教学存在着诸如:一些教师向学生提问的多,引导学生主动发问的少,教师“提问”的整体质量不高(思维性、启发性、创造性提问少),以及课堂虽热闹但整体性差等问题。因此,这种课堂上量多质差的“问题”只是具有表象意义的假性“探究性”教学方式,是一种变相的“满堂灌”教学。由此学生内在天然的自主探究与发现意识就得不到应有尊重与挖掘,情感、意志与精神得不到本来的塑造与发展,那么隐藏在学生内心的“创造性种子”的发芽就根本无从谈起。也许学生能应付试卷上的各式“难题”,但当他面对真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时却茫然无知,手足无措。所以,如果不尽快改变我们的课堂教学方式,真正地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感受探究过程所带来的喜悦,那么地理教育将很难还原其本来的面目。

二、什么样的课程内容适合用“探究性”教学方式

与以往不同,今天的高中地理教学是在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下进行的。依据课程标准的精神,其突出的特点是强化了案例教学,但如何使用教材中的这些案例,包括是否使用课程标准没有的要求,这就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广阔的教学自主平台。“探究性”教学方式能在一个充满差异性、多样性和多元化的社会里,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考虑学生的文化背景、个体需求以及个人的先天素质、后天“主观”等多方面的“最大公约数”,选择具有研究和探究的课题搭起探究性的情景舞台。在这一舞台上教师与学生共同来演绎“人与自然”的大剧,在师生情感交流中完成对新知识的传授和吸纳。

那么是否所有的地理课程内容都需要用“探究性”教学方式呢?答案是肯定的。根据“加涅的学习模式”理论,以及课程标准的精神,笔者认为高中地理的“必修1”与“必修2”中大多数课程内容使用这一教学方式将会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高中地理“必修1”与“必修2”是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理原理课程,属于理论地理的范畴。尤其是“必修1”的自然地理学,它具有内容抽象(部分)、信息量大、综合性强、逻辑性高、难度大等特点;但它又是整个高中地理课程学习的基础,是地理学“最底层”的东西。因此,“必修1”的自然地理学历来就是高中地理教学与学习的“硬”内容。所以,为了达到课程标准和实现教学目标,有必要如将“必修1”等地理课程的部分内容放置在“探究”的层面上,对其进行“形象”化,进行“解剖”和分析。如此在与学生一起还原地理原理的过程中,找到师生共同的交流舞台则至关重要,那么“探究性”教学方式不啻是一个较好的平台。

三、如何进行“探究性”教学设计

虽然“探究性”教学设计是围绕着课程内容这一核心进行的,但教学设计的关键是要创建“探究问题”的情景,搭起一个能凝聚学生注意力,支撑起课堂活动的“舞台”。加涅认为,从学习的条件这一基点出发,必须建立一个有关单一的学习动作得以发生完整过程的框架或模型。依据“加涅的学习模式”理论,“探究性”教学设计的“探究问题”情景内容应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而且探究过程作为“单一的学习动作”要贯穿于整个课程内容。笔者以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地球上的水”中的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为例来扼要说明“探究性”教学方式的设计过程。

1.解读课程标准与课程内容寻找教学设计切入点

解读课程标准中关于水循环的学习要求(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我们发现:“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节内容在整个高中自然地理的知识构架上处于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上承大气环流,下接地表形态塑造。是海、陆、空相互联系的“纠结点”。因此,这部分的学习能为学生未来接受更复杂的新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本节的学习内容包括两大方面:一、相互联系的水体;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相互联系的水体这部分的教学目的是将静态水的空间分布逐渐引导到动态水循环这一重点教学内容上。所以相互联系的水体的教学着重点在于确定水圈和存在于地球表面各个空间水体的概念,以及水体三态(气态、液态、固态)之间相互关系,这是进一步学习水循环的前提。这里必须指出其中各种陆地水体的相互转化由于课程标准没有具体的要求,因此,这一部分教学内容完全可以设计成作为进一步阐明水循环这一教学内容的环节。如第58页图3.2针对图示可以将其设计成为解释第59页活动“黄河下游断流”问题的教学环节。

另外,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教学内容,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必须能运用示意图,即课本第59页水循环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这里具有三层含义:1.水循环的内涵以及水循环所在的空间位置;2.水循环具体环节以及各个环节的空间表达形式;3.水循环、水平衡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因此,根据课程标准,在教学中“水平衡”概念可以简单提及与说明,而围绕水循环的过程与环节是此节课的重点。

从地理学方面看,水循环主要体现在围绕地表附近各个圈层之间的水分运动与交换,这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即我们对水循环过程的教学,要密切配合自然地理学的地表物质能量交换规律来进行。由于热力状况不同,水圈中的水可以为气态、液态与固态。在热力、地心吸引力等多种外力的作用下,地球上的水不断的运动着并进行着三态的交替变化。由于受质量守恒定律的支配,水的循环运动保持着连续性。因此,它是没有开始和结尾的巨大动态系统,包含着多种路径的循环过程或环节。也正是水循环存在多种路径或环节,而每一个路径与环节对于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如何利用好这些“不可或缺”就成为这一节课的如何“探究”的关键了,也就是说这些“不可或缺”是我们要寻找和创设的“探究问题”的落实处,是布置课堂情景的着眼点,是进行“探究”教学设计的切入点。

2.搭建“探究性”问题的课堂情境与教学环节

当确定“探究”教学的切入点后,我们就需要对设计“水循环”的地理原理及其各环节的“不可或缺”进行分析。从水循环各环节对人类社会存在以及发展影响上寻找“探究”问题,并搭建探究该“问题”的课堂教学情景舞台,设计围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教学环节。与学生一起一边“探究”,一边学习新知识。

根据“水循环”实际就是水因热力状况不同,在水圈中以气态、液态与固态三态形式存在并相互转化。对人类而言,水的这种三态之间的转化不仅仅体现在相互间能量流动上,它更大的影响是造成水的时空方面的变化。而水的时空方面改变正是千百年来制衡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所以,笔者以西部大开发为背景,利用“海水西调”工程为话题,以探究“海水西调”的可能性为课堂情景来展开这节课的教学。

下表是本节课堂教学环节轮廓。

3.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转折链”设计

在设计各个教学环节过程中,需注意:由于每一环节是相对独立的教学片断,因此,各个环节之间要注重“转折链”的设计,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过程流畅,课堂整体性强。一般而言,“转折链”有四种形式:“丢包袱”形式、“设问”形式、“逻辑链”形式、“质疑问题”形式。

“丢包袱”形式一般用于下环节教学内容是上环节的基础,如:从“2”到“3”环节的“转折链”可以用“丢包袱”形式――“要知道这一设想是否可行,请我们一起学习下列关于水循环的知识”;

“设问”形式用于下一环节为上一环节“解释”、“解决”或“阐明”某一问题,如:从“3”到“4”环节利用“设问”形式――“水运动是水环境中最为重要的,那么水的运动包含哪些内容呢?”

“逻辑链”形式常用在逻辑性强,关联性密切的上下教学环节,如:“6”到“7”环节依据“逻辑链”方式――“明确‘海水西调’工程利用和改造水循环的哪一环节?判断这一工程对我们会产生什么影响?那么,我们必须从人类介入水循环产生的问题说起”。

“质疑问题”形式的“质疑问题”主要来自学生。它可能出现在教师提供素材与学生日常生活经历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导致学生发自内心的“质疑”,“质疑”的学生在课堂上向教师提出他的“质疑问题”。可以说“质疑问题”是课堂教学的宝贵资源,教师如能把握得恰当,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将“质疑问题”用来做教学环节的“转折链”,课堂教学同样会起到良好的效果,如“1”到“2”环节,对解决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学生通常想法是向资源短缺地区调淡水资源。但在上述教学环节设计中,用“海水西调”工程向我国西部干旱地区调海水――咸水,学生感觉诧异,并无意流入出“怀疑”,有的学生甚至会当场说:“这怎么可能?”,此时,对于“质疑问题”,教师的回答是:“不忙下结论,先看看这一设想的依据是什么”。

注重教学环节与环节之间“转折链”的设计是“探究性”教学方式的重要步骤。需要教师预先估计好学生的学习心理与各方面的状态,以及对某些问题的反应。当然,“转折链”的设计不只限于一种形式,也可以两种形式的组合呈现。

四、进行“探究性”教学设计应注意些什么

就教师本身而言,“探究性”教学方式是创设“探究问题”课堂情景从事教学活动的。所以在选择“探究问题”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1.“探究问题”情景的选择可以是围绕着新知识的所关注的,也可以是围绕着本节课程的中心问题。前者如“自然界的水循环”用的“海水西调可行吗?”的探究问题,后者如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可以以“地球上为什么有生命?”为探究问题作为课堂情景;此外,“探究问题”情景内容选择不能与新知识的传授相矛盾,应是服务于和有助于新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吸纳。

2.某一“探究问题”应尽可能从学生生活经历和社会关注点上选择,这样容易激起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的兴趣,容易带动师生互动和交流;此外,“探究问题”选择不一定是一些已经有了明确结论的“问题”;没有定论,或是存在多项结论的“探究问题”作为情景背景,课堂氛围可能更好,如“海水西调”,这样可以发挥师生的想象空间和增进彼此的交流。

3.某一“探究问题”作为课堂情境需要始终贯穿,并服务于一章或一节的课程(不必拘泥于一节课,如课程需多节课完成,则注意两课之间的“转折链”设计),它是某一课程教学单元的载体,这样的课堂教学主题凸显、整体突出、体系清晰、结构完整。

4.“探究性”教学方式的课堂主题要明确,环节内容安排要合理。环节的权重(时间)依据环节在教学内容中的地位分配,但要适当,一般主题环节与辅助环节比例是约3∶1至2∶1;如“自然界的水循环”的教学环节“4、6、7”主题环节与“1、2、3、5、8”辅助环节比例。每节课的教学环节不易太多,大小环节共在十个以内。注重“转折链”设计,使环节之间的转折过渡要顺畅。

总之,“探究性”教学方式能一改以往所谓探究教学的“问题”之间联系不紧,授课、学习等教学环节松散等问题;它具有:教师容易与学生产生共同的话语;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容易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容易进行课堂设计,设计出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并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课堂整体性强;容易达到教学目的,便于课堂组织等优点。“探究性”教学方式不仅注意教学过程知识的传授与学习,如讲授新知识教学环节;而且该教学方式还很注重学习过程的体验和探究方法的掌握,如探究问题的课堂探讨环节,更甚者该方式容易在课堂上表达出一种对人文情怀价值观的认可和对科学探索精神的执着,体现地理教育对具有“地理素养”人才培养的追求。

水循环定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环保、生态、再生循环、水景观、艺术设计

1 定义

以水循环为导向的景观,指的是利用水的循环过程,引导人们去观察整个循环流程的一个功能型景观。设计中把水循环的每个重要技术工艺作为引导路线的关键点,通过了解水循环过程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在这里,景观设计不单单从艺术的角度去理解,更多的是辅设计,通过功能来决定形式。

2 结合水循环再利用的景观设计的意义和切入点

2.1 水循环再利用与设计结合的思考

水循环再利用是将某些特殊的水,例如雨水、受过污染的水等,经过专门的环保技术处理,然后再重新循环使用的过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现今有很多国家在不断尝试把高科技的环保技术融入到与环境中去。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们不断在思考:如何能把环保系统与自然生态环境完美结合,同时满足精神上的愉悦感受,也就是在重视环保技术的同时兼顾美学价值和公众效应。

在当今的水循环再利用中,多采用雨水收集和人工湿地的做法。通过自然渗透、生物净化设施等来完成水的循环处理,使轻度污染的水源还原为洁净的水,并且能重新利用回人们的生活当中,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环保技术不再单纯的工业技术,更多的其他学科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例如人工湿地常常给设计成一个美学价值很高的生态系统或者是雨水收集系统成为广场或者其他大型的一个场地的景观规划等。

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国外的做法,例如日本为了整治水患问题,使得城市发展继续下去,采用把这个方案与土地利用规划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全新的规划。日本的洪水灾害是比较严重的,对于这样的一个情况,日本政府采用了三管齐下的方法来疏导洪水来时造成的水患问题。第一,将原本自然界的雨水急留,如带水的自然区域,逐步调理恢复;第二,在在城市中的地面材料中,使用容易蓄水的材料或结构等使得地面具有一定的透水;第三,把原本的扩展河道的做法改成分洪蓄水的人工湖泊、湿地等。虽然日本政府这样的做法所花费巨大,但同时也是非常有效的抑制了日本的洪水危害,并且综上所述的地区又成为有机的城市公园体系。

结合水循环再利用的景观,指的是使用水循环再利用,将某些特殊的水,例如雨水、受过污染的水等,经过专门的环保技术处理,然后再重新循环使用的过程,引导人们去观察整个循环流程的一个功能型景观。如何能把环保系统与自然生态环境完美结合,同时满足精神上的愉悦感受,也就是在重视环保技术的同时兼顾美学价值和公众效应。当今艺术设计界所追求的一个创新方向以及所肩负的责任也是日趋重大。

3.设计案例分析

3.2项目概况

项目选址为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内一处。基地选址为校园内的一个空旷处,周边有实训大楼、操场、教学楼、学生宿舍和景观湖。项目坐落在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桂丹西路。占地面积约450亩。周边与狮山、南庄、西樵、西南白泥等镇相邻。丹灶镇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康有为故居、广东首个湿地公园南海大湿地公园和南海四大旅游景点之一的仙湖旅游度假区。佛山南海的气候基本特点:春湿多阴冷,夏长酷热,秋冬暖而晴旱。4―9月为汛期,雨量较为集中,径流多数以洪水的形式出现,大部分水量流入江河,成为不可利用的水资源。周边由于有工业区,加工业,故出现水质污染严重的现象。

3.3环保学院校园水景观设计的营造分析

针对环保学院的校园背景的特殊和所处区域的气候特点,打造整个校园的系统水景观,是一件利民利校的好事。对于一个有着强烈行业气息的高职院校,我认为在高校环境景观的设计上,要注重对校内的专业氛围的塑造、加强专业意识,并且突出带有专业特点的水景观点。因此,我们可以把环保学院内的水景观分为四类:以教育、学习、休闲、观赏为核心的水景观。把特殊性的水(生活污水及雨水)循环处理系统放入到整个的校园水景观设计中,通过专业技术的支持,把重新处理出来的水作为一个校园水景观的用水来源,形成一个与众不同的水景观。

3.4创新性的水景观设计的设计原则

以往的污水处理厂,是肮脏的,污浊的,去参观的人们主要是为了看专业的技术,但几乎每个人都不是怀着愉悦的心情去看的,而是让污水的实际状况给震惊、让散发出来的臭气熏的掩面而去。

对于这个原本在水污染循环处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艺环节,因为这些外在的因素,使人无法赏心悦目。在笔者设计的这个水景观中,应该是新颖的,具有设计理念的,能够把环保的知识普及到每一位参观者。对于景观的设计环节,不是单纯的景观,必须把环保工艺结合到里面。用植物的芬芳、欣欣向荣的颜色来冲淡污水的视觉、嗅觉的污染,突破以往污水处理工艺中的困难,使工艺与景观不再分离。

在这个全新的景观设计中,遵循的原则是功能决定形式。以参观为主要目的的功能里,必须要满足这个要求。所以在整个设计开展前,首先要了解整个污水处理循环的过程,才能对所有的参观流程有个很清晰的概念。在参观路线中,对每个工艺的节点进行停留,结合设计的手法,从空间、角度、形式等多种方面,与其紧密结合,使参观者有足够的时间停留,达到参观学习的目的。并用设计的手法尽可能的把污水的气味掩盖到最小。整个参观的过程是轻松的、愉悦的。在整个的景观规划设计中,合理安排参观线路,突出工艺+趣味的设计理念,前期的水景观设计中,主要突现的是以“看”为主要目的,因为工艺的特殊性,在中期的工艺阶段、利用空间的分隔,逐步形成人群的效果,把平乏的空间变得有趣,活动性提高。中后期的工艺阶段,由于水质的逐步变清澈,可以把部分水作为动感的水景观设计,形成一个人与水的互动景观,把水景观设计从单纯的欣赏提升到互动,使得整个的设计更加有意义。

3.5工艺流程

整个的水循环设计思路分析:

把生活污水与雨水从收集好的管道,进入到最开始的预处理,二级处理再进入到人工湿地阶段,最后进行后处理并且排放出去,变成可以循环使用的景观浇灌水、景观喷泉、生活中段用水等。

(1)预处理(一级处理)

一级处理也称为预处理,包含了格栅、沉砂池、初沉池等物理法。主要除掉去除污水中的固体污染物(SS)15,

(2)二级处理

二级处理中,用了水解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及二沉池。水解池主要是把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水解是将外界有机物还没有进入到微生物之前,利用生物化学反应,释放胞外自由酶或连接细胞外壁上的固定酶来完成生物酶化反应。而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则是一个完整的工艺,名字叫做“厌氧―缺氧―好氧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也叫A2/O工艺16。(见图)污水在二级处理中,主要去除碳源BOD可达95%、过程中由于污泥回流的缘故,会产生硝化作用。通过一级与二级处理,污水中的

SS、BOD等物质已少了很多,但并没有完全消除赶紧,还远远达不到排放的标准。须经过人工湿地的生态处理,进一步去除SS、BOD等以及氮、磷。

(3)人工湿地

通过建造、监督、控制类似仿沼泽的地面,并把物理、化学、生物三种结合运用到污水处理中的手法,叫做人工湿地。湿地系统是一个底面微带坡度、具有一定长宽比例的洼地,河床里有土壤和人工填充物混合组成的填料层。污水在填料层的床体缝隙间或者表面流动,床体里种植的是耐水性强、成活率高、能吸收一定的氮、磷、微生物等物质、生长周期长、美观并具有经济价值水生植物,形成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进行水循环的处理的一个工艺流程阶段。

人工湿地的工艺分析:

3.6水循环处理结合景观设计的创新性手法

①基地总体分析:图中红色标识为基地区域,占地总面积为12000平方,整个基地的地形较为平缓,比较适合做污水处理的整体工艺。

②基地周边污水汇集方向分析

整个校区内的污水主要是生活污水及雨水。从基地的污水收集来看,主要从实训楼、教学楼、行政楼、宿舍、操场这几个位置而来。雨水收集主要在操场和实训楼。

③总体设计概念分析

整个的设计中,把工艺的流程摆在了一个最主要的位置,从而作为一个引导性的设计牵引了整个基地的参观路线。从格栅―沉砂池―初沉池―水解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二次沉池―人工湿地―后处理,整个的工艺完成,也自然而然的形成了景观的参观路线。生活污水和雨水的收集从地下走管,部分的工艺露在外面,给人们参观学习工艺做法。

主要工艺及设计说明:

前期:对污水的一个收集过程,包含了生活污水与雨水。生物污水主要接管道,从行政楼、教学楼、宿舍、实训楼等的地下走管;而雨水收集主要采用实训楼屋顶雨水收集的方式,把管道外露,把收集好的水从楼顶的水渠汇总到地面再到地下管道,和生活污水一起来到项目基地的格栅管道入口处,进行污水处理的第一道工序。

⑴ 工序一:格栅17

格栅的主要作用是将污水中的大块污物拦截,以免对后续处理单元的工艺造成损害。

设计部分:

改良后的格栅,在原来的格栅基础上添加了一个透明玻璃罩,并在水流的渠道上添加了一层绿化,主要是为了遮掩污水的气味,但是工艺部分保持并显露出来。

⑵工序二:沉砂池18

沉砂池的功能是利用物理原理去除污水中的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主要包括砾石和少量较重的有机物质。沉砂池可以分为平流沉砂池、竖流沉砂池、旋流沉砂池等。其中平流沉砂池构造简单,处理效果较好,工作稳定。

设计部分:作为参观为导向的水循环处理,工艺部分采用已有的,在形式上进行一些新的改良。如在本设计方案中,把平流沉砂池原来的埋入地面的部分暴露在外面,使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到该工艺的工作原理。为了突出工艺造型的特殊性,在设计时,我刻意把该工艺的形体根据具体的比例放大,把倾斜角度的位置设计成一个3米的下沉空间小广场,而沉砂池的上表面部分,则用一个桥的形式表现。参观的人们,可以根据所需,进入到空间的下沉和上升部分,在参观的同时,形成趣味性比较多的活动空间。与以往的普通污水处理的平流沉砂池来做比较,除了工艺部分可以使人们全方位的鉴赏以外,还可以给学生们、参观者们增加多了一个休憩的空间。

工序三:沉淀池19

沉淀池主要用于去除悬浮于污水中的可沉淀的固体物质。按照在污水处理流程中的位置,分为初次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初次沉淀池的作用是对污水中的以无机物为主体的比重大的固体悬浮物进行沉淀和分离。在该设计中,我选择了竖流式沉淀池作为初沉池。

竖流式沉淀池20

竖流式沉淀池的形状也可以分为圆形和方形,沉淀区是呈柱形的,污泥的斗则是倒锥体。污水从中心进水管流入后由下往上经过反射板流至水堰,污泥沉入污泥斗中,并在静水的压力作用下排出池外。(下图为圆形竖流式沉淀池的工作原理图示意)

设计概念分析:

竖流式沉淀池的池子的高度一般在4m―8m之内,故在设计时,笔者考虑到落差的高度比较大,如果将沉淀池放在地底面,挖的深度太大,投入的资金会比较多。故我将竖流式沉淀池设计成立在地面上的,把两个竖流式沉淀池做成并排的1层楼的抬高式空间。

设计特点:

空间上与之前的沉砂池的下沉空间有个明显的对比。通过交通的引导,将参观的人群引向两个竖流式沉淀池,并由于整个空间的抬高,人们在参观的过程中,可以聚精会神的参观工艺。从空间的角度来看,可以把日常的人流和参观的人流进行交通的导向区分。由于空间给抬高,加高的区域给予下面的空间起到走廊的作用。对于夏季日照度较高的亚热带地区,起到一个很好的遮阳避雨的场所。

工序五:厌氧―缺氧―好氧生物脱氮除磷工艺--A2/O工艺。

设计分析:在该工艺中,对水温、空气有严格的要求,温度

项目的所处地理位置,是属于亚热带气候,夏季温度偏高,不利于该工艺,从降温方面进行考虑,适当的进行降温处理,才能达到最好的处理效果。故设计时从该方向出发,把原本的水池上加入一个玻璃盒子,隔绝外界空气的流入,并接上流水系统,使得水从玻璃盒子上流淌下来,直接起到一个降温的效果。而且从景观的角度,水景观穿插到了工艺之中,两者得到了一个统一。在从厌氧池、缺氧池出来,水在这个时候是需要加氧进入到好氧池的,可以用曝气设备增加氧的含量,我在这个环节,采用了一个喷泉的景观形式,使得水与外界氧气充分接触,得到加氧的效果。并且参观的人们可以与水景有个充分的近距离接触,体现比较人性化的设计手法。

(7) 工序七:人工湿地

设计分析:工艺上用了阶梯进水式,设计上选用了并联式。

在人工湿地的设计中,划分为九个人工水塘,栽种上耐水植物,对进入的水进行除磷、除氮、微生物的处理,并在阶梯的水流后,设计了一个氧化塘,整个塘面将人工湿地环抱住,水流最后进入到此,形成一个生态的微循环系统。在这个人工湿地里,污水的处理继续着,通过湿地里河床的特殊填塞物、耐水植物等的再次处理,把更多的废物留在了水塘中,让植物吸收,经过生态的手法完成水净化的最后阶段。

在人工湿地的景观设计中,我把人的行动作为贯穿整个人工湿地的一个方向。从观赏的角度去对人工湿地进行一个规划。整个参观的路线与湿地景观相互穿插。

4景观规划完成后的效果对比与分析

原始的区域划分图:设计前是一片绿地,地势起伏不明显,没有功能分区。

规划后的区域功能划分:功能区域明显,对空间的使用率较高,解决校区内一些重要的问题。

针对前面所述说的校园内的问题:缺乏特色的景观、休憩空间、特色校园文化氛围、实训基地等来进行景观设计,而整个景观中,穿插的是特殊的“水”。并且把污水的处理过程、循环利用的阶段带入到水景观的设计中,把整体的水景观设计提升到一个具有环保技术研究性价值的位置,把单纯意义上的水景观变成不一样的“水”景观。规划后的水景观,不再简单、乏味,而是充满了活力。丰富的空间、令人流连忘返。

水循环定义范文第5篇

目前,作为首款引入国产的BMW多功能运动车BMW X1已经在新工厂投产并上市。根据规划,全新一代BMW 3系将是新工厂的第二个系列产品。新工厂采用世界级的生产技术,以非常突出的低能耗、低排放特征定义了现代汽车生产的可持续性。同时,极具前瞻性的设计赋予新工厂极高的灵活性,可满足不同概念车型的生产,引领个性化定制生产的潮流,并为将来的产能扩张做出了合理规划。

铁西工厂中在建的冲压车间建成后,将成为全世界最现代化的冲压生产线之一,其先进的6序伺服驱动高速冲压机与传统液压冲压机相比,生产效率提高3倍,每次冲压作业节电60%,综合节能44%,而且可以节省2/3的储物空间及相应的能源,并降低噪音12分贝,相当于降低噪音1.2倍。该冲压车间全部采用自然通风并应用废热回收技术,全年可节电约5.7亿度。

新工厂的车身车间自动化率达93%—95%,综合节能14%—25%。总装车间的水循环利用高达90%,并在采光、灯光控制等方面实现节能。该工厂的可持续性还体现在建筑本身。主厂房采用单顶式设计,屋顶表面为易反光的白色,建筑朝向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窗子的布置和数量及遮阳板都周密考虑,并采用轻便环保的墙体建筑材料。办公和生产厂房的空调均采用地下水循环制冷。此外,这些建筑特色和技术可节省电能25%、节省供暖能源50%、整个厂房二氧化碳排放降低32%、节水10%。

水循环定义范文第6篇

关键词:现代城市生态设计理念上海世博公园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上海世博贡公园是我国在世博会背景下建设的一个典型的公园绿地,为上海添加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上海世博公园的设计理念中,黄浦江所具有独特的潮汐现象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为了能够成功的举办世博会,迎接国际友人,公园的设计理念中不仅要添加上海世博的形象特征,同时也要具有先进的生态恢复系统理念设计。本文通过上海世博公园中山水系统的设计理念,来对现代城市的生态理念进行有效的探讨与分析。

1生态设计理念

1.1生态设计含义

在1996年生态学家已经对生态设计做出了明确的判断,瑞恩和考恩明确的定义出:任何能够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对环境生态系统的影响能够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可以称为生态设计,与环境生态相协调,也就是所谓的设计者在进行设计时要尊重物种的多样性,不要一味的对自然资源进行剥削,要保护环境生态的发展,使营养和水循环能够得到基本的保证,同时也使的环境能够达到生物生存的基本质量标准,这样才能够设计出适合人类居住的健康环境。生态的设计不是某人或者某种职业相应的专业技能,它代表着一种能够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一种表达方式,是对自然环境的一种有效的适应,是设计的理念能够与自然环境有机的结合,不能够影响到自然的生态发展。

1.2生态设计的基本原理

生态设计是以往传统设计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一种新型设计理念,使自然生态环境与艺术设计都能够在设计中得到充分的表现与衡量。生态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点:

(1)生态设计要符合地方性的特点,要集合地方的所在环境进行相应的设计。符合地方的特点,首先要尊重地方的传统文化和基本的乡土知识,其次要从地方的自然环境下手,符合当地的自然过程,最后要以可持续发展利用、保护性的设计理念对待当地的乡土材料。

(2)生态设计要保护和节约当地的自然资源,其中主要包括当地的不可再生资源,使其能够得到循环利用,同时在进行生态设计时要尽量的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使资源的浪费达到最低点。

(3)生态设计要利用自然的生态系统,设计时需要将人的因素、自然的因素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人能够和自然具有共生合作的关系,使人能够融入自然,充分的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作用。

(4)生态设计要充分的表现自然生态,也就是在设计时要有机的将自然的生态系统表现出来,使其真正的成为设计过程中的景观生态设计环节。

2生态设计理念中各个环节的表现形式

进行生态设计根本上讲就是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效应,从生态的维持循环系统下手,使设计的结构能够形成自然系统之间的动态平衡发展与协调发展。在上海世博公园处的滨江带,地理位置的生态环境明显的是处于湿地系统中的陆地系统与水域系统的交叉地带,属于水路过渡性的生态系统。在进行上海世博公园的设计中,滨江带公园的设计充分的体现了水路过渡生态系统的特性,对当地的地理环境进行了有效的规划,在设计中引入了大量的曲线异性活动空间设计,其中设计了大量的交叉花带、灌木带,同时也设计了水滩、绿岛进行了有效的协调配合,使公园的设计与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得到了充分的融合,形成了一种以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的公园生态系统。

2.1山体地形的生态表现形式

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首先从“水滩”下手,根据防洪减排的基本知识以及高价立体交通的利用,在对当地地理位置以及生态系统进行充分的分析后,设计出从基地的东西两端向中部进行推土造山的设计,使公园的地形具有“山”的起伏之势,这样利用了山体台地的艺术形式达到了垂直防护墙的基本作用。

2.2水系规划的生态表现形式

设计师在进行水系设计时,充分的利用了当地的自然资源,使黄浦江的水引入了公园 ,利用了水冲刷的原理来增添公园的景观特色,使公园具有动态流景。在进行水系的引入中,公园的西端分散性的引导至公园东端,与公园的山形成山水环绕之势。公园的水系规划中,将水滩规划为景观重点,同时在公园水系的西段设计为自然的湿地水系,东段设计成硬底人工浅水系,同时在水系两岸利用科学手法进行人工造雾,给公园带来了一道迷离的风景线。

2.3水体设计的生态表现形式

水系的西段为自然的湿地水系,设计师为了能够保持此地的生态系统,根据水系区域不同的深度以及水面的形状植入了相应的水生、滨水植物,来对其保证基本的自然生态系统,同时也不会影响到黄浦江的自然水系生态系统。

3生态设计理念的应用

3.1水净化系统的应用

设计师在进行公园水净化系统的应用中,主要体现在了雨水的储存与利用以及污水的收集与处理两个方面。世博公园中雨水的利用具有两种设计形式,其一手法为渗透利用,就是雨水通过绿化地带以及相应的辅助措施将雨水通过土壤渗透到地下水层,可以达到自然界水系统的循环形式。其二为储存利用,将雨水利用设定好的排水设施引流到储水槽内,可以对公园内的绿地进行灌溉,也可以通过湿地水系再次净化成景观用水,也可以直接用于生活用水。世博公园对污水的处理是通过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的,将公园内部产生的污水引入到公园西侧的污水处理站,进行污水处理,其一可以达到水资源的再利用,其二可以避免对黄浦江水系的污染。

3.2水循环系统的利用

世博公园中水循环系统主要指的是黄浦江水系的利用,将黄浦江的水通过净化设备、湿地系统进行净化,从统一标高的水道从西往东引流,再利用水泵将其引向高处,产生水位差,水就可以从东向西回流,再经过湿地系统、净化系统流回到黄浦江中,达到世博公园的水循环。

3.3水系的巧利用

公园内部,由于在世博会器期间需要进行缩水扩大人们的活动场地,在此有以下两种水系的巧用方案。

方案一:直接将驳岸设计成休息台阶或者破地,将硬质池底设计成下沉活动场地,在会间可以去掉水系的引流,使其能够成为人们的活动场所。如果不需要大量活动场地则可以再引入水系,形成水面。

方案二:在会间可以在水面上直接铺设打孔钢板,提供活动场所的同时也可以利用板下水系进行钢板的降温,做出人性化的处理,如果不需要可以直接撤掉。

4结束语

上海世博公园的规划建设贯彻了自然生态的设计理念,做到了“依山傍水”的园艺设计,是生态理念在现代公园设计中的应用的重要代表,给生态设计理念在现代公园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水循环定义范文第7篇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湿地;分布;生态价值

前言

湿地的生态价值为湿地的研究奠定基础。现今全球各国已经把湿地作为重点保护对象,将湿地划分为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旨在依靠湿地的物种多样性保护珍稀物种,并且依赖湿地的沉降功能达到降解污染物、净化环境的作用。为更好的保护和利用湿地,各国对湿地的分布、分类进行深入研究,文章简单介绍自然保护区湿地的分布及分类。

1 湿地简介

湿地在定义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湿地的研究活动往往采用狭义定义,狭义的定义对生物物种、土壤类型、湿地水量都有一定的要求。由于湿地属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特殊过渡性地带,湿地的水源、水量、水深等决定了湿地的多样性。因为湿地的生态学价值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全球政府为保护湿地发起《湿地公约》,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保护湿地的行列。《湿地公约》中定义广义上的湿地为:不论天然或人工的、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碱沼地、泥炭地或水域,并且具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海域。我国不论是狭义上的湿地面积还是广义上的湿地面积都在国际中位居前列,但如果以湿地面积与国土面积比例来换算,我国湿地比例还是略逊一筹。加入《湿地公约》后,我国对湿地保护重视程度更上一层,将湿地列为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我国地域广阔,寒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等都在我国有明显体现,湿地类型也比较丰富,还有属于中国独特的湿地类型。

2 湿地的分布情况

我国地域辽阔,东西横跨62个经度、南北纵跨49个纬度,在全球国家中我国拥有最多的气候类型,受气候条件影响,我国湿地类型因地理分布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气候差异使得我国拥有全球类型最多的湿地,《湿地公约》中定义的湿地我国几乎都拥有。由于我国东部临海,湿地分布大体上是东部多于西部,但并不是干旱地区就没有湿地,一些沙漠中有湿地绿洲,湿地绿洲供给沙漠大部分生物的生命所需物质。我国湿地主要可分为8个主要区域,即:东北湿地,杭州湾北滨海湿地,杭州湾以南沿海湿地,云贵高原湿地,蒙新干旱、半干旱湿地、青藏高原高寒湿地和长江中下游湿地。我国曾经一度是世界上湿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但由于人口增多、资源不足、土地面积不够,并且人们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作用了解不深,很多湿地曾经被认为是荒地,在围湖造田、填海铺路等错误政策下很多湿地被毁坏填平,致使我国湿地面积大幅减少,造成不可计量的损失。目前政府已经意识到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生态学价值,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对其进行重点保护,已逐渐取得成效,有效阻止湿地进一步缩小。

3 湿地的分类研究

适当的湿地分类方法是湿地资源保护、利用和管理的基础,也是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湿地资源清查及评价工作中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不同的分类依据有不同的分类结果,按照水源水量大致可分为海域、河口、河流、湖泊、沼泽、人工水面等。海域又包括潮下海域和潮间海域,海域包含丰富的海草、珊瑚等,此类湿地多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河口属于介于海域和河流之间的湿地类型,多分布于三角洲河口系统,包括半盐水沼泽、淡水沼泽、盐碱草甸等;河流有暂时性河流和永久性河流之分,暂时性河流湿地受气候影响,瀑布、三角洲等属于永久性河流类湿地;湖泊湿地在水量上相对小于河流湿地,分为永久性湖泊和季节性湖泊,受客观条件影响程度与河流湿地相似;沼泽是东北最常见的一种湿地类型,包括藓类沼泽、泥炭沼泽、草本沼泽、森林沼泽等多种形式,孕育了丰富多样的物种,为生物多样性做出了巨大贡献;水库、池塘、水稻田等隶属于人工水面类湿地,此类湿地大多用于人们的生活生产,不列为自然保护区。《湿地公约》中规定将湿地大体分为天然湿地、内陆湿地、人工湿地,我国列为自然保护区的湿地多为天然湿地和内陆湿地。分类研究上的差异会导致制定保护方针时的不明确,不能统一标准的研究终究无法展现科学性。我国特殊的地理性质使得湿地类型繁多,不同类型的湿地孕育着不同的珍稀物种,但这也为湿地分类研究增加难度,为了更好的利用湿地生态系统,加强湿地分类研究很有必要。

4 湿地的作用

湿地的作用表现在方方面面。它充足的水分可作为直接水源、补充地下水、保持土壤水分防止土地沙漠化,有些湿地还能起到一定的蓄洪作用。湿地不似陆地般形态固定,又不似海洋般流动性大,因为湿地的这种特殊形态,是湿地能滞留污染物,达到净化环境的作用,还能蓄积营养物质,供给珍稀物种生存所需营养。湿地有丰富的物质资源,湿地聚积的营养物质使植物生长繁茂,为动物提供很好的栖息地。湿地中的一些动植物属于濒临灭绝的珍稀物种,保护好这些稀有物种具有很重大的生物学意义。湿地内丰富的植物群落,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并放出氧气,为净化空气做出一定贡献。湿地还能在水循环中起到调节作用,湿地蒸发的水分供大气水循环,湿地蕴藏的水分能供人类和动植物使用,还能起到蓄洪防洪的作用。

5 湿地的保护与恢复

湿地的价值逐渐得到重视,但也不能阻碍湿地面积减少这一事实,保护湿地迫在眉睫。全球政府为保护湿地提出《湿地公约》,加入国家增多的同时,湿地面积减少速度逐渐降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诸如围湖造田、填海铺路、污染水源等已经对湿地生态系统造成很大的伤害。有些地区为了农田灌溉往往会改变河道,缺少水资源的直接导致湿地消失。不管何种理由,湿地面积减少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保护湿地不受人为伤害的同时,还可以采取人工恢复湿地的方法。尽量通过合理的方法还原受损湿地原本的生态系统,因为生态系统有其动态平衡原则,一旦平衡被打破就很难恢复,湿地恢复还需依赖系统自身调节,只能人为的减少被破坏系统的恢复周期。湿地保护与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湿地恢复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这就需要当地政府从长远角度出发,不要因为一时的不见效就放弃湿地恢复。

6 结束语

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学价值逐渐得到人们重视,随着全球政府《湿地公约》的签订,各国政府都将湿地保护提到日程上来。在确立湿地保护方案、对湿地实时保护的过程中,研究湿地分布、分类必不可少。随着技术发展,研究机器增多,人们对湿地的研究定能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李玉凤,刘红玉,孙贤斌.基于水文地貌分类的滨海湿地生态功能评价――以盐城滨海湿地为例[J].生态学报,2010(7).

水循环定义范文第8篇

关键词:太阳能利用;工作原理;成本估算

Abstract: Solar energy is a clean energy for human inexhaustible be inexhaustible, the application of solar energy in architecture is the new wide field, the most development potential and market for the present stage of solar energy application. The design of solar energy utilization and building combination,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odern architecture comfort and energy demand, so as to realize the full use of solar energy in the civil building, to reduce the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purposes.

Keywords: solar energy; working principle; cost estimation

中图分类号:TK519

一、技术简介

1. 定义及工作原理

太阳能是全球普遍推广一种洁净、环保的能源。太阳能热利用系统中,接受太阳能辐射并向水传递热量的部件,称为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热水系统通过太阳能集热器吸收太阳可见光和近红外光(简称短波段),将冷水加热供给居民进行使用。其主要特点是经济实惠、高效节能、安全、卫生、无污染,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集热器分类及其特点

目前在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太阳能热水系统主要有金属平板型、全玻璃真空管和真空热管三种太阳能集热器,各种太阳能集热器各有优缺点。

(1) 金属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

板芯采用铜铝复合工艺将两铝片与一根铜管扎制在一起,达到两种金属完全融合,再用高压气体将铜管吹胀。选择性吸热涂层采用阳极氧化工艺。优点是热效率高,产热水量大,可承压,耐空晒,水在铜管内加热,质量稳定可靠,免维护;缺点是不具有抗冻能力,热损耗大。

(2) 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

其主要原理是太阳光透过外玻璃管照射内管吸涂层上,将太阳能转换为转换为热能,然后加热管内的水。由于夹层是真空,有效地降低向外热辐射损失。具有较强的抗冻能力,热损耗较少,效率较高。

(3) 真空热管太阳能集热器:

实质是真空玻璃管与平板式的结合,包括:热管、吸热板、真空管。太阳光透过玻璃照射到集热板上,将热管里的工质加热汽化,工质汽化后上升到顶端冷凝端,在这里被液化,同时放出热量,以此加热水。工质又重新流下,如此循环,不断将热量从太阳光中带入水中。真空热管太阳能集热器有很强的抗冻能力,适合在冬天气温为0℃至-40℃的地区使用,可承压,耐空晒,不易爆管;热容量小,启动快,可用于产高温热水、开水;缺点是成本较高。

二、系统分类及成本估算

以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为例:

1. 采用分户设置太阳能热水器,电或燃气辅助加热。

采用分体承压式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优点是热效率较高,每户自成系统,操作简单方便,定位较高。

2.采用集中供水,分户计量,集中辅助加热。

其主要特点是住户共同合用太阳能热水,需要分摊公共的运行费用(主要是辅助加热费用),用户可以很方便的使用太阳能热水。

3 .集中供水,分户计量,家庭辅助加热。

其主要特点是住户共同合用太阳能热水,但当太阳能不足时,由住户自家的加热设备进行辅助加热,不需另收集中加热能源的费用,且成本较低。

至于采用何种系统,需要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采用合适的太阳能热水供水方案,做到即满足政府节能验收的相关要求和住户的使用功能,又能节约工程投资。

三、主要材料、设备要求

1 .工程质量符合《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 5—2003)、《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等规范要求,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及其操作规程的要求。

2 .集热器要求:

(1) 采用成熟且经国家有关部门检测合格的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

(2) 应提供集热器原产地证明书和产品检测报告。

3. 管材及其阀门要求:给水循环管采用不锈钢管,管道保温宜采用橡塑保温,保温厚度不小于3mm。

4. 储热水箱采用不锈钢板(或组合式)水箱,内壁应卫生、无毒,且应能承受热水的最高温度:内胆采用不锈钢板制作;保温层为聚氨酯保温层,厚度不小于80mm,外包为0.3mm铝板。

三、工程安装要求

1. 安装在建筑物上的太阳能集热器应规则有序、排列整齐,并设置检修通道。

2. 太阳能集热器和屋顶水箱的安装要考虑不影响建筑物的外立面,尤其是建筑的正立面。

3. 集热器的安装要求:

(1) 集热器的安装倾角应与当地的纬度一致,本系统侧重在夏季使用,安装倾角建议采用地方纬度。

(2) 集热器的安装倾角和定位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倾角误差为±3°。

4. 基座及支架要求:

(1) 太阳能热水系统基座应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牢固,预埋件与基座之间的空隙应采用细石砼填捣密实,并出预埋件定位图。

(2) 支承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钢结构支架应与建筑物接地系统可靠连接。

5. 管路安装要求:

(1) 热水循环管路全部采用不锈钢管,并做好保温

(2) 管道保温采用优质橡塑保温材料(三元乙丙橡胶EPDM),外包为0.3mm铝板包装。

(3) 系统进冷水管前安装冷水过滤器,防止水中杂质进入系统。

6. 储水箱要求:

(1) 储水箱要求布置在屋面,周围应具有相应的排水防水措施,应与底座固定牢靠,储水箱采用不锈钢材质,由于高差不够造成顶层住户的水压太小,因此需要加压供水以保证顶层住户的水压不小于10m。

(2) 储热水箱:其重量符合建筑设计要求,壁厚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且有防台风避雷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