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通用机械行业分析

通用机械行业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通用机械行业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通用机械行业分析范文第1篇

6月23日晚,宝钢集团宣布与力拓达成2008年度矿石谈判协议。我们看到的新闻这是样的:力拓旗下公司哈姆斯利今天与中国宝钢集团就哈姆斯利矿石达成长期协议价格。在此协议价格下:PB粉和Yandi粉价格为144.66美分/每干吨度;PB块201.69美分/每干吨度。粉矿上涨约79.8%;块矿上涨约96.5%。从新闻看,似乎并没有涉及到烧结矿和球团矿,且似乎必和必拓并没有表态是不是接受这个协议方案。下面我们就这一事件对钢铁行业、海运行业、机械行业和汽车行业的影响进行分析。

对钢铁行业的影响:

假如这次谈判结果也被矿、钢双方其它参与者接受,我们认为应该是一个比市场传闻要好的结果。块矿占所有矿石进口的比例只占目前我国进口矿石的20%。也就是说,假设球团和烧结矿也是79.8%的涨幅,则全部进口澳大利亚矿石的加权涨幅应该为83.14%,低于此前一直传闻的85%的涨幅。

钢材涨价在前,矿石涨价在后。由于从2007年中就预期矿石长期协议价格要上涨,因此,钢铁行业内反应最快的就是国内矿石价格,其在2007年下半年经历了一涨,从而和2007年的长期协议矿石价格拉开更大距离,这一轮国内矿石暴涨也导致了国内钢材价格暴涨。由于新矿石年度是从下一年的4月1日开始执行新的矿石价格,所以实际上2008年2月份宝钢与巴西达成的65%和71%的涨幅是迟来的“补涨”,与澳大利亚的协议更是如此。由于此前钢材提前涨价,且已经覆盖了预期澳矿涨幅85%的成本,因此此次矿石谈判敲定并不会成为钢材再次涨价的充分条件。在国内钢材资源供给压力存在的情况下,下半年国内钢价的走势则主要取决于需求状况,我们认为下半年钢材价格压力较大。特别是房地产走势,对下半年钢材价格走势形成压力。

国际国内矿石价格将进一步靠拢。2008年1-5月份国产原矿石累计增速22.39%,而同期国内生铁累计增速为8.59%,国产矿石产量增速远远大于国内生铁产量增速。由于矿石目前仍是暴利,且生产商没有囤积的动力,因此最后一定是销售出去,而国际长单矿石虽然2008年涨幅巨大,但相对印度矿石和国内矿石,仍是质优价廉,这一部分不可能替代,因此最终的结果必然是进一步降价并拉低印度现货矿石的高价格,同时对明年的长单矿石价格产生一定的牵制作用。从实际情况看,由于澳矿谈判的拖延,上半年澳矿进口虽然仍在增长,但实际上比和约规定的量要少,这就促使印度矿石进口量大幅增长。我们认为随着澳矿谈判落定,澳矿进口正常,加上港口积压,印度矿和国产矿将面临进一步压力。从这个角度,也即全行业角度来说,可能是一件好事。当然我们这点降价的利益难以弥补对谈判制度的破坏作用。

对海运的影响:

BDI短期下调压力较大。BDI指数5月份创下历史新高与中澳铁矿石谈判久拖未决有关。为了推高海运价格,在谈判价格中获得运费溢价,澳洲两大矿业巨头BHP和RioTinto在市场上大举租入运力。整个5月份,BHP租入了30多艘好望角型现货船,而4月份只有14艘。今年1-5月共租入100艘,去年同期仅46艘。

中国方面,由于对下半年铁矿石大幅上涨的预期,国内主要钢铁生产企业和贸易商在上半年加快了铁矿石进口。据交通部统计,5月15日全国港口港存铁矿石高达7922万吨,比年初增加50%以上,创我国港存矿的最高纪录。中澳铁矿石价格谈判尘埃落定后,中国企业将开始消化前期积累的库存,短期进口矿成交清淡,太平洋航线货物运输需求下降,同时港口方面压港状况缓解,释放出更多运力,澳洲矿业企业不得不低价转让前期租入的船舶,国际海运市场短期面临下调压力。

中期高位运行趋势不改。本次铁矿石谈判结果,充分反映了供求双方议价能力的对比,说明中国方面在未来1-2年的需求仍然非常旺盛。今年前4个月,全球增加铁矿石消耗2711万吨,其中中国增加铁矿石消耗1920万吨,占全球增量的70.82%。

在需求大幅上升的同时,我国国产铁矿石品位逐年下降。据统计,中国原矿含铁量从2002年的35.5%降至今年的25%左右,远低于国际市场60%以上的平均品位。未来我国对进口铁矿石的依存度仍然高于50%。

基于对中国需求的判断,国际矿业巨头纷纷加大矿产行业的投资,提高铁矿石产量。巴西方面,CVRD的产量从2007年的2.64亿吨增至今年的3亿吨,预计2011年的产量达到4.5亿吨。澳大利亚方面,RioTinto2006年产量1.66亿吨,未来5年内产量提高到3.2亿吨。BHP2006年产量1亿吨,预计2015年前将达到3亿吨。FMG远期出口量预计2亿吨。

我们认为,在未来1-2年内,BDI指数的走势将是:经历短暂的回落后,受需求拉动的影响,仍维持在平均8000点以上的高位运行。

长期抑制消费需求。从长期来看,资源高企必然抑制需求。我们认为,中国为节能减排、调整产业结构和重组整合的决心不容小视。未来,与此相关的政策将逐步出台。预计2010年以后,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将可能出现拐点。这可能成为导致海运价格回落的重要指标。

通用机械行业的影响:

铸件价格调整相比钢铁价格调整有一定滞后,与铁矿石关联度不大。铸件生产主要采用废钢、废铁和少量国内矿石为原材料,在2007年11月开始我国铸件价格上涨25%-30%后,到2008年3月铸件价格达到高位至今。最近时段铸件价格并未发生明显变化。

机床行业与铸件成本关联度大,与铁矿石价格关联度小。机床行业中普通机床中铸件成本占营业成本约25%,数控机床按类型不同,铸件成本占营业成本的10%-15%。由于铸件价格与铁矿石价格关联度并不大,目前对机床行业成本压力并无显现。

若钢材价格上涨对轴承行业毛利影响较明显。轴承行业钢材成本占营业成本的近40%,且该行业从上次钢材涨价后的应对来看,基本未向下游转移。因此,如果本次轴承钢价格上涨,将影响轴承行业公司的盈利能力。

齿轮箱制造业向下游转移能力较强。制造齿轮箱的原材料主要由铸件、锻件、轴承和电机组成,铸件和锻件分别占营业成本的17.5%和17%。本次钢材价格上涨有可能间接影响铸锻件成本,但年初该行业对成本转移较为成功,我们认为若钢材涨价,对该行业的影响相对较小。

机械行业对钢铁价格具有反向影响。通用机械季节性并不明显,较为均衡,但是工程机械将在6-8月迎来淡季,我们认为就机械行业对钢铁需求来看,届时钢铁价格上涨动力并不充分。

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通用机械行业分析范文第2篇

(1)国内外现状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新能源工程机械设备十分重视,其政府在科研经费投入、示范区建设及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为推动新能源工程机械设备的广泛应用创造了良好条件的同时还实现了大批量的产业化。日本小松早在2004年就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混合动力的液压挖掘机,HB205、HB215等型号的混合动力挖掘机目前不仅在其国内进行大批量生产销售,也已经面向中国等国家进行生产和销售,沃尔沃L220F混合动力装载机也同样进行批量销售。美国政府对购买新能源工程机械实施减税优惠,企业购买使用公司所生产的混合动力高空作业车时,能享受联邦税的减免优惠;日本则对生产低排放、低噪音的环保型新能源工程机械设备生产企业提供税收、融资和售价等多方面的政策优惠,这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并推动了新能源工程机械设备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机械有纯天然气机械、电驱动机械、混合动力机械等,我国在新能源工程机械领域已逐步在发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新能源工程机械研发和技术理念已初步形成;部分新能源工程机械已经实现小批量销售且在向产业化发展。例如三一、中联、徐工、柳工、厦工、山河智能等国内大型工程机械企业都或多或少推出了自己的新能源机械。由于我国的新能源工程机械研究与推广起步较晚,多方面的因素也制约了新能源机械的发展,例如:政府与企业不够重视、投入不足,致使我国新能源工程机械依然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与国际大企业存在一定差距;此外,我国相对缺少鼓励新能源工程机械发展的有关政策与方针,新能源工程机械行业缺乏统一的标准,国家相关部门与行业协会应通过组织建立新能源工程机械的工艺、性能测试、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等标准来规范整个行业,进而推动发展。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的工程机械行业,都在逐渐重视新能源机械的发展,由此可见,推广新能源工程机械是一种发展趋势,是工程机械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2)施工企业现状目前施工企业设备种类多且繁杂,尤其像装载机、挖掘机、起重机、搅拌车等通用机械每个项目每个工地都会需要,不管使用率还是数量都占比较大,此类通用设备能耗高、污染大,由于使用频率高,且工地作业环境恶劣,机械易老化,故障多,企业更新设备慢,即使新能源机械发展迅速,种类繁多,部分新能源机械技术日趋成熟,但是施工企业对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对新能源机械认识不深,只重视设备的初始购置成本,容易忽略后期使用中带来的经济效益,因此对于新能源机械的投入比较谨慎,仍处在观望、试探的阶段,更多的还是倾向于传统石化燃料的机械。

2新能源机械设备的应用前景

新能源工程机械多种多样,不同的种类适用不同的工作环境,以大功率电动马达来代替发动机驱动的电驱动工程机械,例如山重建机的JCM921D(电动)挖掘机就是以电网电能作为动力源,通过电动机而非传统的柴油机来对外输出功率,具有高节能、小噪声以及零排放的显著优势,可适用于隧道、港口和城市建设等有电源的场所。对于外接电源不够方便的情况下,可使用双动力工程机械。如英国LUCAS公司的折叠式双动力随车起重机以及国内的双动力挖掘机,其通过发动机驱动行走,到达作业区后接入交流电供车载电动机驱动机械进行作业,不仅节能,还能降低施工费用、减小噪音。而天然气机械的推广普及则与加气站的设立密度息息相关,目前在市区或市郊的拌合站,由于周边天然气站较多,适合使用天然气机械,例如天然气装载机、天然气搅拌车、天然气泵车等,而一些偏远地区则受加气站数量和工地运输、加气设备的限制,则不太适合使用,但是由于天然气设备在节能减排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以天然气为主要能源的新型工程机械设备是社会及行业的必然发展趋势。

3新能源机械设备的制约因素分析

(1)能源补给站相对较少每个新能源的推行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由于新能源的普及性还无法与传统能源相提并论,导致新能源的补给站也相对较少,这就使得新能源工程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因加气等能源补给困难而影响其正常运行使用,进而给施工企业造成损失。再者,天然气只能通过加气站和槽车进行加气,国内天然气配套设施不完备,无法进行长期保存,并且对储存环境要求较高,一般天然气要储存于-163℃的环境中,气瓶无法保证绝对隔热,一旦环境温度升高,气瓶温度就会随之升高,其中储存的天然气就会逐渐气化并升压,到达一定压力就会产生泄漏,不仅浪费天然气,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持续作业时间短电驱动工程机械设备虽然具备不耗油、排气无污染、较小震动噪声和维护简单优势,但由于蓄电池容量的局限性使电动机的功率受限,并且其储电量不能维持长时间或者连续作业,受工作场地制约较大,而电驱动(使用电网电源)机械设备只能在有电源的场所中作业,这就使得电驱动机械设备在工程施工中受到了一定限制,目前无法得到广泛应用。

4结束语

通用机械行业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CATIA软件 机械制图 教学探索

机械制图课程是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飞机制造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毕业生将来的就业岗位是航空制造企业的制造岗位和装配岗位,这决定了本课程教学内容应比传统的机械类制图课程更侧重于航空零件和装配知识的讲授。机械制图课程目标是要使学生在掌握基本机械零件读图和画图的基础上,熟练识读航空零件图。现在国内外的大部分航空制造企业实现数字化制造过程都少不了CATIA软件,所以我们把该软件引入机械制图课堂,以期帮助学生顺利开展学习。

CATIA软件简介

CATIA是法国达索公司的CAD/CAE/CAM 一体化软件,它能为数字化企业建立一个针对产品整个开发过程的工作环境。产品整个开发过程包括概念设计、详细设计、工程分析、成品定义和制造,乃至成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使用和维护。CATIA系列产品已经在汽车、航空航天、船舶制造、厂房设计、电力与电子、消费品和通用机械制造这七大领域里成为首要的3D设计和模拟解决方案。国内外航空制造企业和较大的汽车研发和制造单位都在使用CATIA软件,可以说CATIA已成为当今先进制造企业的主流工具软件。

教学中使用CATIA软件构建三维实体

我校机械制图课程授课的教师在教授过程中普遍感受到的问题是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较弱,空间构型能力不强。空间观念是发展空间想象力的基础,是教学中的一项主要任务。而在现实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往往缺乏的就是想象力,复杂几何体,特别是切割几何体的三面投影的学习成为他们学习中最薄弱的环节。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使用挂图和实物教具等手段帮助学生思考和理解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但是挂图和教具有制作周期,在新产品日新月异的现代,这种实物的手段存在严重滞后性,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

为了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可以利用CATIA软件构建几何体的建模,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充分思考和设想后,把数学虚拟实体多角度、全方位展示出来,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得出正确结论和归纳总结经验。另外利用软件,教师可建立更复杂有趣的实体,带领学生做大量的练习,从而跳出了教具的限制。

教学中使用CATIA软件模拟现场环境

本专业所开设的制图课程要求毕业生能够识读航空机械相关图样,如果想要顺利读懂航空装配图样,包括零件图样、装配图样和工装图样,必然要求学生对航空行业及相关机械原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要想更多了解飞机制造单位的情况,让学生走进工厂去体验是最佳的选择,但是因为航空行业和企业有一定的特殊性,安排大批学生进厂实习存在诸多困难。但完全靠教师描述,不能给学生直观的展示,对学生理解上的帮助是非常有限的。

现在我们可借助CATIA软件,借用它资源库里自带的制造业常用设备,借用这个平台快速地打造虚拟的工作现场。使用三维仿真软件建立虚拟仿真的工厂车间,在车间中可以看到工作的工人,看到具体的工作,让学生看到真实的工厂实际操作情形,这可取代学生必须要去参加工厂实习,不但节约了成本,同时也给学生统观全局的机会。

课程内容中安排对CATIA软件的学习

传统的课程中工程软件教学内容安排的是Auto CAD软件,该软件属于普遍应用的基础工程软件,用于二维绘图、详细绘制、设计文档和基本三维设计。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装饰装潢、城市规划、园林设计、电子电路、机械设计、服装鞋帽、轻工化工等诸多领域。但是当代的航空航天行业,CATIA软件凭借其强大的三维造型能力和公认的完美曲面造型能力已能成为行业的主流。

学习CATIA软件有以下几点优势。首先,学生在熟练运用软件后就可自主学习,同时可在练习使用软件的过程中,通过构建课程或习题中的实体来提高知识掌握能力,使理论学习和软件学习相辅相成。其次,对于学习制图的大学一年级学生而言,CATIA软件的“工程制图”模块是非常有用的,这个模块可以通过数字三维实体直接生成所需要的二维视图,方便使用者,也可使初学者直观地看到三维立体到二维平面的转化过程,对提高课程学习效果大有裨益。最后,CATIA软件曲面造型能力强大,学生可以根据喜好建立喜欢的复杂曲面实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结

在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使用CATIA软件制作机械行业基本零件和航空零件的三维模型,帮助学生培养空间想象力,让学生在教室中看到飞机制造单位所使用的工具,制造的零件,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另外,课程中计算机绘图软件的学习内容加入了CATIA软件学习,熟练运用该软件,学生不仅可以帮助自己对制图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还能因为熟悉航空行业主流软件,为将来进入航空企业快速看懂CATIA制作的工程文件,甚至是制作工程文件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通用机械行业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机械电子技术;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V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1-0029-01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很多领域的进步,对我国多方面的科学研究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同时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随着信息技术的改革,很多技术已经趋于智能化和自动化,这些先进的技术提升了生产的效率,实现了技术的优化,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当前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多种科学技术的融合,其中计算机技术和机械电子技术的融合,就是很多研究者关注的一个重点项目。这两种技术的融合,会扩大其应用的范围,并促进经济的发展。

1 计算机技术发展历程研究

计算机的技术的发展首先经历了计算机的控制理论阶段,在该阶段,计算机控制理论是在采样理论、差分理论变换理论等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在控制理形成的基础上,又产生了计算机控制系统,这是计算机的核心系统。在形成计算机控制系统之后,又将预测控制理论、模糊控制理论、鲁棒控制理论等融入了计算机控制系统中,使计算机技术逐渐应用到工程生产的过程控制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化工生产中,对生产中的过程数据的参数进行处理,并逐渐由过程控制发展成为数字控制。之后经过多年的发展,计算机系统变成以CPU为核心的分层控制系统,逐渐实现了对生产过程的监控、管理、调节等,大大的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同时应用的范围也更加广阔。

2 机械电子技术发展历程研究

传统生产中主要采用手工制造的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效率比较低,在对过程参数控制时也不智能,只能借助老式的仪表工作,操作误差较大。另外,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还需要做好对生产压力以及速度等机械操作的控制,传统的生产方式无法满足。因此,机械电子技术应运而生。机械电子技术是在机械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机械原理的产生,以及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引入,就能够实现对生产过程中各项参数的控制,也就产生了机械电子技术。当前,机械电子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也叫做机电一体化技术,该技术的应用,使得机械生产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大大的提高了生产的效率。机械电子技术包含的内容比较多,如PID控制技术、模糊控制理论、变结构控制理论等,这些理论的融入,使机械电子技术在进行过程控制时,更加的精密、合理,满足了当代大量生产的需求,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进步。

3 机械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融合发展研究

3.1 机械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融合的概述

机械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融合就是采用一定的技术原理,将两种技术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也就是机电一体化。机电一体化的系统能够充分的利用和发挥机械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优势,不仅能够增加电子技术的动力功能,同时也能实现过程的智能化控制,过程控制的数据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处理,更将处理的结果反馈到操控中心。另外,还可以利用相关的软件,对机械装置进行配置,形成机电一体化的系统,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复杂内容,实现过程控制的自动化处理。机电一体化的系统可以实现过程控制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同时还能够对过程控制进行优化,寻求最佳的控制方式。该技术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给人们的生产活动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3.2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应用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产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它应用的范围十分广阔,主要应用在柔性制造系统中。举例来说,橡塑机械的生产就属于柔性制造,它是最早使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进行生产的通用机械行业,在大连首先研发成功,之后又在上海、四川等地不断的完善。该制造系统中主要包括了计算机系统、传输系统、数控机床、自动化仓库等,该系统能够满足不同的生产需求,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进行分批大量生产。计算机技术和机械电子技术的融合,并逐渐实现了技术的优化,通过编程操作实现柔性制造,大大的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同时也改善了原有生产系统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另外,机电一体化还在轧钢生产中应用比较广泛,生产过程中,采用交流传动的系统,能够实现平滑可逆调速,这样生产过程就不会受到电动机容量大小的影响,大大的提高了生产的效率。除此以外,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产生,还实现了可编程控制器的操作,该控制器改善了原有继电接触器的各种缺陷,能够对不同的需求进行不同的编程操作,实现个性化的生产。可编程控制器还具有数据的采集、存储、监控等功能,在实际的生产中应用范围非常广。

3.3 机械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融合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机械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之间的融合与联系会更加紧密,充分的发挥两种技术的优势,并能够应用到更广阔的空间中。两种技术的融合在未来的发展中,会实现更多的功能,同时引入原有的动力系统,使功能更加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生产的效率以及机电一体化的技术质量。在未来的发展中,会产生智能机器人,来帮助人们完成一些高难度的生产任务以及危险性极高的工作,有效的提高生产的效率,同时也降低人力成本,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

4 总结

综上所述,计算机技术和机械电子技术的融合已经趋于成熟,并在很多应用领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我国的工业生产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未来的发展中,两种技术的联系会更加紧密,提高智能化和自动化生产的程度,从而提高生产的效率,以促进我国工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丁志建.当前机械电子技术与计算机的融合探讨[J].河北农机,2016,(12):62.

通用机械行业分析范文第5篇

积极开展对机械专业的社会背景、产业背景、行业背景和职业岗位背景的调查,对机械专业的社会需求进行调研,召开专业建设研讨会,分析机械专业就业岗位情况,优化机械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适时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进行调整,以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结合学校所在地的荆州市的机械工业基础与特色,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以创新设计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主线,以石油机械、轻工机械及汽车零配件的CAD/CAM为特色,以机械工程领域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为湖北省特别是荆州地区提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聘请校企合作的企业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评价,参与修订,并形成制度加以固定;近几年,为修订好人才培养方案,先后走访了江汉石油第四机械厂、美的空调、恒隆汽配、华意压缩机、洪城通用机械等众多企业,听取了企业主要技术负责人对专业培养方案的修改意见。结合荆州市石油机械产业集群和汽车零配件产业集群较强的实际情况,根据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新方案,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并重新设置课程体系,该体系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2大板块组成。理论教学板块由3大平台组成,即公共平台课程、专业平台课程和专业方向平台课程。公共平台课程关注人文社科、英语、计算机及体育等公共学科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掌握;专业平台课程强调对机、电、控制等基础知识的学习;专业方向课程强调专业技能的掌握以及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提升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实践教学板块以培养学生机械方面的基本技能、技术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为目的,由实验、校内校外实训教学和课外创新科技实践活动等环节组成。通过调整课程体系,该专业实践性教学课程已达到36周,其中校外实践超过13周,加强了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锻炼。

2转变观念,改革教学模式

转变和更新教育观念,从过去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向课内课外结合、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工程实践能力、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方向变革,强化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突破传统课堂灌输式教育模式,提出“以学生兴趣为导向,以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各种竞赛为抓手,以‘数控实验室’、‘机械自动化工程实验室’、‘汽车实验室’‘慧鱼创新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为依托,构建一种以校内外实践基地为基础,以创新项目、竞赛项目及企业技改项目为载体,采用集教学、训练和创新活动为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达到工程技能、创新能力综合培养的目的”的人才培养新思路。通过2大教学板块的有机联系和融合,构成机械专业的完整课程教学体系,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走出课堂,以项目研究的方式开展案例教学,项目主要来源于教师的科研、合作企业技术改造及新产品开发、各种机械创新大赛等,强调机械创新设计,学生结合自身的兴趣和能力,自由组合创新队伍,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自己构思方案和进行设计,整个过程贯彻创新的原则;教育强调工程基础,采取组建项目团队进行技术研讨和动手制作等形式,将学生置于竞赛状态下去完成实际项目,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形成集教学、训练和创新活动为一体的新教学模式,达到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目的。项目探索期间,共开展了“自动钢筋弯箍机”、“管道爬行机器人”、“多用途升降课桌”、“自动木琴演奏系统”等20多个课题的项目研究教学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以项目为抓手,强化课外科技实践活动

加强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建立创新实践活动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创新实践的申报、立项、设计制作和指导,通过以项目为载体的研究方式,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培养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两年来共组织了20多个小组,机械专业60%以上学生积极参与机械系实验中心开展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项目建设期间组织了2届工程技术学院创新设计大赛,在2013年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竞赛省区选拔赛中,该院机械专业学生获得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2014年4月25日至4月27日,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慧鱼组)中,该院机械系肖进超、杨磊等同学设计制作的作品“来去自如课桌”,以独特的安全性设计及良好的实用性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认可,获得了大赛一等奖。在2014年第七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及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中,机械专业皮佳文同学获得建模一等奖、全能二等奖,高翔同学获得机械类尺规一等奖、全能二等奖,潘攀同学和熊靖武同学分别获得全能二等奖和建模二等奖,田俊同学获得尺规二等奖。通过这些活动巩固和强化了学校在机械创新设计领域的优势地位和特色。

4以特色课程建设为龙头,加强课程建设

4.1大力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以教学研究为基础,以课程内容改革为核心,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完善课程体系,逐步形成高质量、有特色、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依据人才培养的需求原则、实用原则和创新原则,设置了如下专业特色课程:《机械制图》、《CAD/CAM》、《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创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数控技术》、《液压传动等》,并对这些特色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以适应特色课程建设需要。重点建设了《机械制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设计》、《液压传动》等4门院级精品课程。通过精品课程建设,修订和完善了各门课程的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4.2改革教学方法

探索以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必须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大力推进启发式教学,采用探究式、研究性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代替传统式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任务驱动式、开放式、现场演示等教学方法,使专业课程教学生动、有效。如“慧鱼创新实践基地”、“机构创新实验室”、“数控实验室”、“工程实训中心”采取开放式教学方法,实行时间开放、内容开放、设备及元器件开放,每个开放领域均配有相关指导教师,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到实验室进行创新设计、动手操作及加工制造,以锻炼和提高实践能力。特别是结合机械创新设计竞赛,提出了以项目驱动的集教学、实践和创新于一体的全新的教学模式。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采取培养为主、引进为辅的措施,完善专业师资队伍。积极推动专业教师到当地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鼓励教师到企业生产现场开展实践与研究,加强教师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科研项目,积极为企业技术革新、项目研发等提供技术服务。另外,从企业引进高级工程师作为该专业的专任教师,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和现场指导,使学生了解当前机械行业的发展状况,得到工程化训练。通过专业建设,目前基本上形成了一支熟悉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多数教师自有科研,结构合理、素质良好、富有活力的专职专任教师队伍。

6结语

通用机械行业分析范文第6篇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 战略管理 SWOT 对策

■一、企业战略管理概述

1、企业战略管理的概念

企业战略管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是企业所有管理活动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长期指导性。

从企业战略管理过程的角度,战略管理可定义为规划、执行、追踪与控制组织战略的过程。从决策的角度可将企业战略管理界定为对组织未来发展产生冲击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的活动;整体组织与对其发生冲击的议题进行分析的活动;关注组织目标以及发展方向的战略选择;促进战略有效执行。

综上所述,我们可将企业战略管理归结于:一个组织在制定和实施关于其未来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的规划过程中,所进行的决策、组织、协调评价和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动。

2、企业战略管理的过程

战略管理的过程一般分为四个步骤:

(1)战略分析。战略分析是通过对自身及其竞争者的分析,找出优势与劣势,对其进行分析,是战略制定的基础。

(2)战略制定。战略制定建立在战略分析的基础上,在了解所有优势和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后,拟定战略方案。

(3)战略实施。战略实施是战略方案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过程。

(4)战略反馈与控制。这一步骤是要确定战略实施中的战略途径和手段是否有效。找出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以确定是否需要修改战略方案。

3、企业战略管理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开始重视战略规划。但是许多企业的战略思想通常只存在于领导者的头脑之中,在企业中没有设立专门的战略管理部门,导致企业战略管理技术能力不足,战略制定没有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体系,不能得到组织的保障。

■二、湖南装备制造业SWOT分析

1、优势

(1)湖南装备制造业历史悠久,是湖南省的强势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湖南是我国有影响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来的发展,已形成了工程机械、汽车、电工电器、石化通用机械、重型矿山机械等11大类,具有一批在国内同行中技术先进、国内知名、市场成熟的特色产品。

(2)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产出规模效应明显。目前,我省共拥有10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6家省级技术中心。开发了220吨电动轮自卸车、2兆瓦及以上风力发电成套设备、1000吨履带吊、220吨全路面汽车起重机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领先的重大装备,1000千伏特高压变压器,电抗器等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3)人力资源优势。我省有丰富的、高素质的、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在国内具有一定比较优势。

(4)区位优势。我省是珠江三角洲向内地交叉辐射的重点区域,随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协议》的实施,在接受粤港产业梯度转移和经济辐射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5)通信交通等设施完善。我省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有京广、湘黔、浙赣、长石铁路在此交汇,106、107、319、320国道和京珠、上瑞、长常、长永高速公路纵横穿越,通过实施165、718工程,高速率的传输平台已经建成。

(6)政策环境优势。在“十一五”规划中,国家已将我省的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设备、汽车及零部件、输变电设备、专用设备等五个行业列为湖南省引进战略投资的重点产业,给予政策倾斜,强化优势产业的战略地位。

2、劣势

(1)R&D投入比重低,技术外部依赖性高。装备制造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产业,我省开展原始创新的比重虽然较高,但R&D投入较低,用于自主创新的经费不到40%,而在欧盟发达国家创新经费的60%是用于自主研发。

(2)企业规模结构不合理,没有按照专业化分工协作原则,形成以大带小,以小促大,共同发展的格局。优势企业大而不强,中小企业小而不专,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对地方经济带动不明显。

(3)自主研发能力薄弱,关键技术依靠国外引进。许多技术含量高的部件和重大先进设备都依赖于国外引进,引进后吸收消化能力相对薄弱,缺乏二次开发能力,大大制约了行业的技术进步和行业升级。

(4)产学研没有得到有效的融合。企业没有充分利用高校、科研所等外部创新资源,企业间的合作程度不高。2004年至2008年,我省77.9%的装备制造企业的产品创新是独立完成的,与其它企业合作研发的不到6.7%,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1%。

3、机遇

(1)装备制造业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始终没有改变。没有发达的装备制造业,国家就无法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等产业的现代化。因此我国一直在大力扶持装备制造业。

(2)WTO带来的产业发展机遇。WTO为我省装备制造业充分利用国际上的技术资源、资本资源提供了便利,使我省能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提升产业的技术水平,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同时促使政府和企业加快、加大各项改革的步调和力度。

(3)知识经济带来的后发优势机遇。在知识经济兴起的背景下,跨国公司和国内企业大规模兼并、重组,高新技术在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转移将带动湖南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使我省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得到战略性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

(4)良好的市场机遇。预计2010年,我国铁路路网建设规模将达到3万公里,提速范围将会进一步扩大,对铁路机车尤其是200km/h及以上的机车构成旺盛的需求。据专家预测,2010年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运行里程将达到1000公里,车辆装配的投资约800亿元,预计湖南在这两大区域可望达到400亿元的市场份额。而在工程机械方面,随着我国不断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西部大开发和城镇化等发展战略的实施,工程机械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预计在“十一五”期间,工程机械的国内需求有望超过800亿元,而我省可望达到20%左右的市场份额。所以我省装备制造业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下将拥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有着良好的市场机遇。

4、威胁

(1)中国加入WTO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竞争威胁。在世界范围内,跨国公司强大的主导力量形成了一种全球价值链和国际化生产网络,我省装备制造业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对手。同时我国加入了WTO后,国外装备制造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2)企业战略管理意识淡薄。我省装备制造的一些企业管理者对公司缺乏长远统筹谋划,将过多精力应用于日常管理工作。对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视不够,在制定企业战略时,没有充分、客观的分析企业的外部及竞争环境,过多依赖于以往的经验,企业的重要决策通常只凭领导者的主观意识,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缺乏前瞻性。

(3)鼓励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缺乏。由政策造成的成本负担使国产化不如进口成套设备,外商独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可享受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使内资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4)整体规模不大,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不完善。我省2008年装备制造业的主营收入仅占全国的2.3%;关键零部件发展相对滞后,省内配套率为30%左右,其中工程机械主导产品的配套率仅10%。

■三、政策建议

1、加大政府政策扶持力度

第一,对引进大项目的企业加大税收减免力度;对技术改选和技术研发项目提供专项经费;对获得国家和省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优先给予配套资金支持。第二,加大对装备制造领域基础研究、共性技术以及重大关键技术项目的资助力度。第三,加大出口扶持力度,调整装备产品的出口退税率,降低企业出口成本,为装备制造业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理顺公司治理结构,完善战略管理的组织体系

企业应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战略决策流程体系,形成规范、良好的环境,建立起专门的战备管理部门,提供战备管理的组织保证。

3、加大产学研及企业间的合作力度

目前,我省装备制造企业间存在较严重的重复投资、重复研究、产品同构现象,关键零部件的合作研发较少。因此,我省应加强引导、促进产学研积极合作、促进企业间创新资源的整合,立足各自优势,调整产品结构,带动产业链条的完善与升级。

4、培养一支优秀的装备制造产业人才队伍

制定相关政策培养、吸纳装备制造界的优秀人才,建立起促进科技创新和创业的人才汇集机制。鼓励高等院校培养高科技管理人才和高级技工,加强对在职技术人员和高级技术工人培训和继续教育。

通用机械行业分析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施工机械 租赁 发展前景

租赁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千年之前就有了房屋、土地等不动产的租赁。

近两个世纪以来,西方出现了机械设备和工具等动产的租赁。近50年来,租赁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已经成为了社会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进一步发展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行业。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现代租赁业才得以应运而生。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国内工业品销售市场竞争激烈,以及民间资本的投入,我国的租赁业特别是机械租赁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1 机械租赁

“租”是指出代价借用,或者把东西借给别人而收取一定的金钱。“赁”也当“租”讲。一般“租”和“赁”合在一起使用,起加强语气的作用。

所谓机械租赁,是指在约定的期间内,出租人将机械的使用权转让,承租人以支付租金为代价获得机械的使用权,出租人取得收益权的行为。其特征是转移机械的使用权,不转移机械的所有权;承租人支付租金,出租人获得收益。

2 施工机械特点 2.1 露天作业

施工机械几乎都是露天作业,工作环境恶劣。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这就特别要求施工机械的工作可靠性要好,万一发生故障能够及时排除。由机械租赁公司提供带有技术熟练操作者的施工机械,保证及时有效的维修服务,甚至适时调换同类型的机械。这些对工程承包商而言,就意味着省时、省事、甚至省钱。

2.2 技术结构复杂

施工机械品种繁多、规格齐全、技术结构复杂,涉及到机、电、液、计算机等各个知识领域。机械的选型、使用、保养、维修、管理有着很强的技术性和经济性,这对于工程承包商来说,是很大的负担。机械租赁公司可以提供机械的全面服务,省却了工程承包商很大的精力。

2.3 购买施工机械投资额大

购买施工机械的投资额一般都很大,一台机械十几万元、几十万元到几百万元,有的甚至上千万元。工程承包商购买施工机械后转化为固定资产,要按时提取折旧,今后工程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企业的潜在负债率。由于机械租赁公司集中投资,可以节省购买资金、规避投资风险。

2.4 工地流动性大

由于公路工程的招投标,打破了公路工程的属地队伍自己施工,造成了公路工程的施工地点流动性很大。机械的工地转移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大型机械受道路及桥梁承载能力和隧道净高的限制,转运起来很困难,而且费用昂贵。即使一些具有行走功能的施工机械,也不允许其在公路上长途跋涉,而必须用拖车运送,这无疑增加了工程承包商的经营成本。如果这些机械能够就近承租,就可以减少因为工地转移而造成的麻烦和经济损失。

3 机械租赁的分类 3.1 机械租赁公司

提供机械的出租服务,获取服务的收入。我国机械租赁行业起源于国有施工单位向外租赁闲置机械。随着个体、私营和第二职业的发展,个人购买机械对外出租也逐渐增多。

绝大多数租赁公司规模较小。一些规模较大的租赁公司都是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进行融资来购买机械。这样,租赁公司在经营时承受的还本付息的巨大的压力,往往是只要有微利就将机械租出去,而等到有可观利润的客户时,又由于手中没有机械而与机会失之交臂。

租赁公司要发展壮大、要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就必须以优良的机械、优质的服务打动施工企业,建立长久忠诚的合作关系,形成租赁公司、施工企业、机械厂商三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久的合作伙伴关系。

3.2 机械租赁销售

随着施工机械市场容量的日趋饱和及竞争的日益激烈,机械的生产厂商为了占领市场,必须改变全额销售的一统天下,而机械租赁是营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机械租赁涉及施工单位与制造企业两家或者机械租赁公司、施工单位和机械制造企业三家。在发达国家,生产厂商经常将机械租赁放在与销售同等重要甚至更高的位置上。在国内,机械租赁销售已经逐步引起制造厂商的重视。

机械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做出租赁或者购买的决定。如果是长期性的需求、资金又允许,或者通过金融组织得到贷款自然倾向于购买机械,如果对某种机械的需求是偶然性、短期的用户则会倾向于租赁,从而减少了资金的占压、机械操作人员的配置及日后的闲置。

机械租赁销售也化解了生产厂家的一些风险。现在销售机械一般是全额付款或者首付几成的资金,余款要等到年底或者几年后才能收回;而租赁要交首付款,首付款用完,不及时交款,制造厂家可以及时收回机械。

从长远来看,机械租赁销售有利于社会的整体发展。由于机械得到充分的利用,其折旧年限必然随之缩短,从而加速机械的更新速度,有利于机械制造企业对产品进行更新换代。机械租赁销售还减轻了施工企业一次性购置机械投资过大,以及日后机械有可能利用率不高甚至闲置的风险。最终推动施工机械行业和施工企业共同的发展和进步。

据权威统计显示,在发达国家60%以上的施工机械是通过租赁方式销售出去,而在我国还不足1%,租赁销售在我国蕴涵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要改变制造厂商传统的单一销售、打价格战的模式,实现制造企业和租赁用户双方共赢的格局。

4 机械租赁的作用 4.1 调剂余缺

在工程量比较大、工期比较紧时,施工企业可以迅速租入急需的机械,避免大量购置机械而需要较多的资金。另外,也节约了时间,购置机械从计划、调研、论证、定货、验收、安装、调试、试运行到正式运行一般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在工程量比较小、工期比较宽松时,通过租赁将闲置不用的机械出租出去,增加了收入,避免出现机械闲置而放松维护和管理的现象发生,有利于企业持续稳定地发展。

4.2 专业管理

市场经济体制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自给自足”、“自己的东西,自己使用方便”和“万事不求人”的小农意识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对于工程承包商而言,机械的所有权并不重要,只要有机械的使用权,就可以创造经济效益。施工企业可以购置一些利用率较高的专用机械,而需要通用机械时,向社会租赁。工程承包商可以不购小型机具,由民工队伍自带小型机具。由于管理机械的数量少了,有利于提高机械的利用率,充分发挥机械的投资效益;有利于实行专业化的机械管理,提高机械的管理水平。

4.3 集中管理

将路基机械和路面机械适当集中、统一调配,实行内外租赁,可以提高机械的利用率。实行机械的集中管理,有利于提高机械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业务技术素质;有利于提高机械操作人员、机械维修人员的操作维修水平;有利于降低机械的使用成本、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提高经济效益。

4.4 树立企业形象

机械的装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施工企业的实力,决定着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没有一定的高、精、尖机械,特别是一些独具特色的大型专用机械,想要占领市场几乎是不可能的。先进的管理、先进的施工技术与先进的机械是缺一不可和密不可分的。成立专门的机械租赁站(公司),使机械相对集中、独立核算和有一定的产值、利润指标,向社会展示所拥有的先进机械、综合实力,为机械租赁和工程投标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4.5 使用先进的机械

现代化的施工机械中有的机械升级换代很快,机械化施工和养护的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出现,这就要求淘汰旧机械、发明和制造与之相适应的新机械。如果施工企业对这些机械选择了自购,机械折旧还没有提完,就面临着更新,报废太可惜,继续使用就意味着公路的质量达不到要求、经济效益下滑、市场竞争力下降。如果施工企业对这些机械选择租赁,机械利用率将提高,并可以选择租用最先进的机械,修建和养护优质的公路,保证在公路建设和养护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4.6 实现共同发展

任何企业可持续的竞争力来自于忠诚、稳定的回头客户。企业要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观念,围绕客户开展工作。服务要注重情感的交流,要主动热情。施工企业为业主服务,机械出租方为施工企业服务,特别是施工企业租赁的机械往往是对工程的质量、工期和效益产生重大影响的关键机械。机械的出租方一定要登高望远,实现施工企业、机械出租方和业主三方共同发展。

转贴于 5 加强租赁机械的管理 5.1 制度管理

俗话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朴素的语言说明制度的重要性。制度是基础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尤其是机械租赁的管理。机械操作手较长时间地远离本单位,到外单位或者外地区工作;租用外单位的机械;这些都需要用制度去管理。以制度管事,以制度管人,避免了人为因素和主观随意性,实现机械租赁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

5.2 提高人员素质

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掌握了先进文化、先进技术的大学生、技术人员是人才,掌握了先进的操作技能、先进的维修技能的机械操作工人和维修工人也是人才。特别是租赁机械操作人员的形象、操作水平和敬业精神更代表了企业的风采。

我们要积极从大、中专院校引进高职、中技毕业生,充实到机械操作人员的队伍中来,培养一支既懂理论,又能操作,能文能武、爱岗敬业的机械操作人员队伍。利用每年的施工淡季,对机械的操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使得机械操作人员不但会操作,而且在道桥知识、施工工艺、排除机械故障、机械维修等方面不断提高,成为新时期大有做为、掌握了高级技能的人才。

5.3 利用信息手段

组建单位内部机械租赁网页。把各单位闲置机械和需求机械及时上网公布,有利于搞活系统内部机械租赁市场。将内部机械租赁网与社会机械租赁网建立起联系,解决系统内部没有且急需的机械,同时拓展社会机械租赁市场。

5.4 合理配置机械

根据资金状况,及时配置技术性能先进的机械。新机械的技术性能处于最佳状态时,既便于对外出租、前期使用,保养、维修费用又相对较低。对于使用时间较长、技术性能落后的老旧机械,采取转让方式处理或者及时报废。这样,可以加速资金的回收,便于重新购置性能更先进、企业急需和机械租赁市场前景看好的机械。

5.5 安全管理

由于租赁机械有很多优点:需要就租、租来就用、用毕即还,能够较好地与工程施工结合,能够保持较高的机械利用率。基于上述优点,部分施工机械已经由原来的自购改为了租赁。租赁机械与自有机械最大的不同就是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重使用、轻管理的现象更容易发生。为了预防机械事故,管理措施必须跟上,象管理自己的机械一样管理租用的机械。

5.5.1 人机结合

施工机械品种繁多、构造复杂,涉及内燃机、电气、液压、电子等多种专业和技术。作为机械的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机械操作、保养及故障排除技术,所以租赁机械(小型机具除外)必须带本机的操作手。

5.5.2 按时保养

使用单位对外租的机械往往侧重于机械的使用,关心的是施工进度。为了抢工期,机械超负荷运转,甚至带病运转。机械操作人员除了遵守《机械操作规程》以外,必须遵守《机械保修规程》,按时、按量、按质做好机械的保养,及时排除机械存在的隐患。

5.6 不断探索新模式

在进行纯粹的机械租赁的同时,还可以尝试利用机械承揽部分工程,以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方便了用户。利用挖掘机、装载机和自卸汽车可以承揽土石方工程;利用推土机、平地机、单钢轮振动压路机可以承揽路基工程;利用沥青混凝土拌和机、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和胶轮压路机可以承揽路面工程。以单位整体机械实力为依托,结合单位的技术力量和工程业绩进一步承揽单项工程,以求得单位更大的发展。

6 注意事项 6.1 签定租赁合同

在签定机械租赁合同时,有的不够规范。仅就租赁机械的名称、规格、数量、用途、时间及支付作出约定;对于使用时间不长的大型机械和使用时间较长的中小型机械往往是口头约定、现金支付或者草签一个协议。

施工机械的租赁除了涉及机械以外,还涉及到机械操作人员、燃油和油的消耗、机械的保养和维修、机械的安全操作、租赁费用的支付(按照台班或者按照工作量,加班费的计算)、租赁前机械技术状况的鉴定和验收、机械的安全操作、违约责任等。面对以上如此复杂的情况,签定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机械租赁合同就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6.2 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公路行业永恒的主题,杜绝机械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是提高市场信誉的重要环节。应该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也是效益”的观念,长期、持久、扎扎实实地抓好安全工作。租赁机械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遵守机械的操作规程,按时参加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做好机械的保养,防止机械带病运转。

6.3 租赁费用

机械的租赁费用以单位内部单机核算的台班费用为基准,并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租赁费的收取原则:对外租赁高于内部租赁,短期租赁高于长期租赁,租赁新机械高于旧机械,新客户高于老客户。机械的租赁还要考虑市场的供求情况,不同地区、不同季节施工的难易程度。

一般情况下,机械往返的拖运费用由机械的供方和需方各负责一程。另外,对机械操作手的食宿费用、生活补助、燃油费、油费、维修费(包括人工费、材料费、配件费等)、雨季怠工等要进行约定,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机械的租赁应该先交予付款,然后再施工。当予付款快使用完时,要提前通知机械的需方及时交款,避免工程结束,机械租赁费拖欠现象的发生。

6.4 及时退租

在工程成本中,除了材料费用外,机械使用费通常排在第二位,大于人工费。但是有些施工项目经理只注重材料费、人工费的核算,对机械使用费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更谈不上对机械使用的成本核算。租赁使机械从无偿使用变为有偿使用,对机械的使用一定要做到科学管理,对不再使用的机械要及时退租,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6.5 加速折旧

目前,实行的机械折旧方法是固定年限法,即运输机械使用10年折旧提清,施工机械使用14年折旧提清。但是,机械的利用率一般在50%左右。

当实行机械租赁后,机械的利用率可以提高到70%~80%,甚至更高;机械的磨损加大,机械的收入增加。加快机械折旧,既是机械实际使用情况决定的,机械费收入增加后,又有了可靠的资金保证。可以实行产量折旧法,或者台班折旧法。

6.6 为客户服务

无论是机械的制造企业,还是公路的施工企业,在产品(工程)的质量和价格(造价)相差无几的情况下,能否占领市场的关键就是机械的售前、售后服务和工程的现场服务。介于机械制造和工程之间的机械租赁,服务意识就显得更为重要。

机械租赁要充分体现为施工单位服务这一基本原则。无论什麽原因,都不能因为租赁机械而影响施工进度。要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一切为了工程”和“以客户满意为目标”的理念。

6.7 提高服务质量的措施

6.7.1 建立服务质量标准

由于出租机械的操作手在其他单位或者外省、市、自治区工作,远离本单位,本单位对机械操作手工作情况不易了解,导致服务质量的不可感知。建立服务质量标准,使机械操作手知道如何去做,使机械的承租方知道如何去要求、如何去评估。将服务质量标准与租赁机械的操作手的工作表现和承租方的评价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促进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6.7.2 建立服务的创新机制

由于各个工程的施工要求有很大差别,各个单位的管理要求不尽相同,尤其是到外省、市、自治区施工,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和人文情况差别就更大。制定规范的服务质量标准很有必要,但是拘泥于统一的死板的服务质量标准又显得很不够,还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对用户希望的把握上。认真听取用户的要求、意见,从用户的意见中找到工作创新的竞争方法,从而努力避免服务的一般化、同质化,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满足客户的要求。

6.7.3 关心出租机械操作手

俗话讲“在家万事好,出门事事难”,这句自古流传的俗语在现代化、信息化的今天,虽然有失偏颇,但是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出门在外确有困难之处。

出租机械的操作手在外单位工地上施工,情况不够熟悉,到外省市施工,人生地不熟,困难就更多。赤日炎炎的夏季正是施工的大忙季节,长时间在外,难免有思乡之情。年轻的机械操作手有谈情说爱、成家立业的问题;中年的机械操作手上有老、下有小,是单位和家庭的顶梁柱;50岁左右的机械操作手经过30年的辛勤工作,身体多少都有一些疾病。因此,我们对出租机械操作手的管理要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要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休息、身体、学习等各方面情况,要关心他们的家庭,帮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7 我国机械租赁的现状和前景瞻望 7.1 机械租赁的现状

在我国,目前有资质正常开展租赁业务的机械租赁公司不多,另外还有少量外商投资的机械租赁公司。数量众多的机械租赁公司还停留在小型、分散、独立经营的传统原始状态。另外,还有大量的机械租赁处于一种兼营的状态,施工企业的机械自给有余时对外出租,不足时从其他的企业租入。

鉴于我国目前机械租赁的现状,应该制定一个行业的法规,进一步规范和促进机械租赁业的发展。要充分认识机械租赁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对专业机械租赁公司的市场准入、融资办法、税收政策、从业人员、设备管理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对施工企业机械的短期出租也要明确规定,使其合法化并照章纳税。

7.2 机械租赁前景广阔

7.2.1 施工企业通过租赁获取机械的使用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特别是当工程项目没有最后确定,或者是机械租赁市场前景不是十分看好的情况下,所需要的机械必将倾向于租赁去解决。

7.2.2 施工高峰时,通过租赁获取机械的使用权是承揽更多工程的先决条件。

7.2.3 工期较紧,自有机械难以保证按时完成施工任务,租赁机械可以解决这一难题。

7.2.4 自有机械出现故障,不能马上修复的时候,需要通过租赁替代自己的机械。

7.2.5 工程急需,在国有大中型施工企业机械采购过程中,决策、批复的时间一般较长,这一时期内,需要通过租赁的方式解决所需要的机械。

7.2.6 在路途较远的外省、市、自治区施工时,在当地租赁机械比运输自己的机械有时更经济,而且还省去了各方面的人员配备。

7.2.7 随着机械租赁业的发展,以及人们观念的更新,经过对比分析,有时租赁机械比购置机械更合适,这时租赁机械是一个最佳的选择。

据保守的估计,目前,我国机械租赁的份额占整个租赁行业的60%以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机械租赁业的发展前景会更加广阔。

8 结束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特别是申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我国公路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速度不断加快、等级不断提高。机械是公路建设和养护的主要手段,与公路建设和养护相适应,施工养护机械的品种、规格不断增加,机械的工作能力不断提高,机械的价格也会随之上升。利用有限的资金优化机械的配置,培育和发展社会和公路系统内部的机械租赁市场就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