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意识形态工作年度计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必要性;对策
安全生产是煤矿的生命线,是煤矿企业生产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实现煤矿安全生产,需制定一系列的管理规章制度规范员工的行为。但由于制度多为强制执行而非员工自觉遵守,制度的执行效果便大打折扣。所以仅靠制度是不足的,制度只能“治标”,而要“治本”则还需文化。加强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促使每个员工更自觉地遵章守纪,形成浓厚的平安氛围和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对煤炭产业的安全生产及生存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树立形成的基本信念和认知,它集中体现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对煤矿企业来说,安全这个煤矿工作永恒的主题自然就成为了企业文化的核心。煤矿安全文化作为一种从生产实践中升华而成的意识形态,是煤矿职工追求平安生产理想目标的共同实践和意志体现。
我国煤矿具有地质条件复杂、灾害威胁严重、作业环境艰苦、工作内容复杂、作业区域分散、日常管理粗放等特点;且煤矿职工绝大多数为男性,容易养成不拘小节、粗鲁散漫的坏习惯。这些不安全因素造成煤矿事故多发,安全问题成为了事关煤矿生存和发展的头等大事。为实现煤矿安全生产,需制定一系列的管理规章制度规范员工的行为。但仅靠制度是不足的:规章制度多为强制执行而非员工自觉遵守致使执行效果大打折扣。规章制度是规范员工行为的“有形准则”只能“治标”;而要“治本”还需文化这个存在于员工的意识中并约束着员工的行为的“无形准则”。因此,需要通过制度的管理,延伸到文化的引领,使广大员工由制度的约束转变为自觉的行动。企业安全文化一般是将安全理念贯穿到日常活动和行为方式中,逐渐在企业中达成共识,融入企业文化,最终成为增强企业平安管理功能的重要无形资产。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能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的行为,对企业的安全管理有着规章制度无法代替的“治本”作用。只有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使“安全第一”、“我要安全”等理念深入人心,促使每个员工更自觉地遵章守纪、按章操作,形成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煤矿才能真正实现安全高效生产。所以说,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对煤炭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加强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对策
根据事故致因理论分析及煤矿现场事故致因统计均表明,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影响煤矿安全的主要因素。能否有效的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取决于安全生产的最终实践者—从业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及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取决于他们对安全生产的个人响应和情感认同。所以广大职工是建设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的主体。因此,以安全为核心的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关键问题就是要考虑如何控制人的行为。要从以下几点努力,通过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引导员工及家属关注安全、预防和减少事故,实现安全生产。
1、领导重视是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要想取得成绩,企业领导层必须高度重视,身体力行。煤矿各级干部要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学习安全文化知识,带头在安全文化的约束下规范自己的行为,为管理人员和广大员工做出表率。要做安全理念文化的倡导者和传播者,做规则文化的编制与模范执行的带头人,做行为规范的践行者,把目标定位在构筑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提供可靠的安全物质保证、塑造良好的安全生产形象上。要把安全文化建设的要求与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从企业文化的高度审视安全,善于运用文化的方式和手段来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问题。对安全生产的投资要长计划、短安排,严谨周密,既有长期规划、年度计划,也应有特殊情况下的应急计划。
2、增强职工的责任心,提高员工的主动性
职工的责任心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基于煤矿企业不安全因素比较复杂等行业自身的特点,只有增强员工特别是管理者的责任心,才能使他们作业时积极主动的发现问题并及时果断的采取措施去解决问题。让员工人人自觉当起安全监督员,主动负担起安全监督的责任,不但严格要求本身,还要自觉地提醒其他人员遵守安全规章制度。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细节,在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中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3、转变煤矿企业从业人员的思想意识,培养员工良好的习惯
安全文化建设要从转变思想意识着手。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是全方位和全员性的。因此,每个员工都应深刻认识煤矿安全文化对煤矿平安生产的积极作用,树立“安全第一”、“我要安全”的意识。持续提高员工的安全认识水平,源源不断地灌输“细节制胜”的安全理念,使他们充分认识事故对生命的危害和对社会、家庭的影响,使安全生产的理念深入每个人员的心中,培养他们从源头保障安全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安全习惯,打牢安全文化和安全生产的根基,稳步推进煤矿安全文化的建设。
4、逐步提高企业装备水平,夯实安全文化建设基础
物质是文化的体现,又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先进的技术装备是营造良好的安全作业环境,实现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企业的装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经营效益也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煤矿企业要积极应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加强设备技术改造,逐步提高企业装备水平。
5、强化激励机制建设,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激发生产者和管理者的积极性,提高职工劳动效率和工作努力程度,提高企业的活力。采取竞赛等形式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员工奋发向上,通过典型的选树以及标杆先进的导向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向员工灌输企业所要倡导的平安理念,保证平安文化建设效果。
6、强化安全教育培训
进一步深化完善培训模式,强化以区队、班组为主体的岗位技能培训管理体系,突出质量标准精细化管理,力求人人、事事、时时、处处精细化。导入“亲情化教育”,突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注重理论和操作技能的结合,努力打造一支一专多能、技术全面、业务精湛的技术能手和安全素质过硬的员工队伍,靠提升员工的素质保证安全生产。同时,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本着丰富多彩、扎实有效、内容实在的原则,深入开展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安全警示教育、安全文艺宣传等活动,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增强吸引力、针对性和时效性,提高活动效果,营造齐抓共管、全员参与、群策群力保安全的良好氛围。
三、结语
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安全文化建设,是确保企业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在新形势下,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实际,大力弘扬安全文化,强力推进安全文化建设,不断探索富有特色的现代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新途径、新方法,在实践中创新模式,丰富安全文化内涵,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以此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俭. 现代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实践[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3.12-14.
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管理;高等教育认证;高等教育评估;高等教育质量保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154(2011)06-000805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中期规划和双年度计划中,有关高等教育的主题词先后有:质量、针对性、效率、国际化。其中,质量和针对性多年来一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计划中不变的主题词。这种前所未有的现象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对当代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持续关注,也说明了高等教育质量对高等学校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性。
一、关于高等教育质量概念的刍议
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Tofler.A)1970年就提出过:对美国的大学教育质量有种种议论和批评,但是大学教育质量的“质量”一词,从来没有明确定义过。美国西北地区协会高等学校委员会的《鉴定手册》(1984)中,“教育质量”注释为:“指学生取得的学习成就,可依据其知识熟练程度或知识的增长量来描述。”美国高等教育鉴定委员会(COPA)在《教育质量与鉴定对多样性、联贯性和创造性的呼吁》报告中提出:“一个教育过程的质量涉及目标的合适程度;在目标实现过程中资源利用的有效程度;已达目标的水平程度。”[1]
1996年欧州大学校长会议(KPE)公布了《制度评估:质量战略》报告。在阐述对高校质量概念的认识时,关于什么是“质量”,人言言殊。有人认为是品质优劣的表征,有人则认为是个捉摸不定的概念,若无参照物,难以判断。高等教育过程和结果的质量评估以分析不同的横断面和标准为前提。不同的当事人(包括教职人员、大学生、用人单位和整个社会在内的“客户”、中介机构、政府)都拥有自己的质量标准。如果按某个单一标准作简单的名次排列,将无法获得令人信服的结论。很多研究者提出,评价质量既可以从实用的角度(质量评估的外部视角)出发,也可以采用与智力、专业知识、创造潜力有关的尺度(质量评估的内部视角)。两种视角有机结合,才能对高等教育作出由内到外的完整评估,偏向任何一方,均有可能顾此失彼[2]。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举行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大会宣言《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中提出,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包括高等教育的所有功能和活动:教学与学术计划、研究与学术成就、教学人员、学生、校舍、设施设备、社会服务和学术环境等;还包括国际交往工作:知识交流、相互联网、教师和学生流动、国际研究项目等,当然要注意本民族的文化价值和本国的情况。
正是出于没有一个清楚明了的语句陈述希望教育给予什么,因而不可能对教育质量作出明确定义。其次,也是关于“质量”这一上位概念人言言殊,导致高等教育质量概念失去源头,很难对其下一个普遍被学者所认同的定义。
另外,近年来还有许许多多的高等教育质量观、质量管理手段纷纷出现。它们作为一种理论或手段要想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惟有在实践中,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才能得到证明。在企业界、服务业中以及在高等教育领域对于质量管理的界定均有不同的论述。尽管在名称或来源上有所区别,但其应用范围都是对“质量管理”的阐释,也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被借鉴和经常使用。其中讨论与研究频率较高的当属高等教育认证、高等教育评估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等词汇。因此,要想研究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理论与实践体系,有必要对上述质量管理术语的缘起、发展、应用和特点进行讨论。
二、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发展与应用
1 高等教育认证
从高等教育认证制度发展起源来说,认证制度的最早雏形是借鉴于企业管理的认证模式。1903年,英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认证标志,即使用“BS”字母组成的“风筝标志”,标志在钢轨上,表明钢轨符合质量标准。该标志以英国国家标准为检验依据,具有公正性和科学性。此后,许多国家纷纷起而效仿,建立起了以本国标准为依据的认证制度[3]。随着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自身认证制度的逐渐完善,最终游离于企业管理模式之外,形成了高等教育本身的一套认证体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高等教育认证”作为第四种重要的质量保障机制诞生于美国。1885年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高等院校和中学率先行动。一种具有校外同行评审特点、得到本行业机构认同、获得社会认可的质量保障新机制――高等教育认证[accredit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 or program)]就由美国高校创建[4]。《辞海》(2002)一书对“认证制度”是这样定义的:“证明某种产品达到某种质量标准的合格评定程序,由国家质量监控机关或某一得到质量标准管理组织授权的质量评定机构对产品质量或质量控制体系进行验证……。”[5]高等教育专家伯顿・克拉克和盖伊・尼夫等在其编写的《高等教育百科全书》中也有类似的定义:“认证是指高等教育中,通过检查或评审或二者相互结合,院校或院校中的专业得到认可或许可,表明达到了可接受的最低标准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过程”[6]。同样如此,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CHEA)与美国教育部(USDE)在认证过程中也是将保证和改善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和专业项目质量作为主要目标。由此可见,检查、评估和保障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认证机构的基本功能,也是认证制度逐渐走向完善的根本前提。
美国高等教育认证机构的认可主要是基于以下6个标准:先进的学术质量;体现问责;鼓励有目的的变革和自我改进;认证程序和结果的合理性与公平性;认证者自身的不断改进;要拥有充足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7]。
对于公众来说,认证的价值在于保证对院校和学术项目有一种外部评估,判断它们是否实现了公众对高等教育的期望,相当于起到保护消费者的作用,只有经认证的学校才可以开办并授予学位;对学生来说,认证可以确保一所院校或项目是令人放心的,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实现学校间学分互换;对于学校和专业,认证可以促使教职工参与评估和规划,推动自评和自我改进,确保教学工作合乎标准,并促进校际间广泛合作,提高学校的社会声望以及获得政府或私人基金会的经费资助;对于职业界,认证为实际工作者参与制订某一职业的要求提供了一条渠道,是把实际工作者、教师和学生结合起来共同参与提高职业培养和职业实践水平的活动,从而使该职业得以整合,亦即有共同遵守的标准与准则;对于各级政府,认证是政府考察学校是否有资格参与政府经费计划和学生资助计划的一项前提条件。认证也使政府部门减少了对学校事务的干预,使学校自身致力于保持和提高教学质量[8]。
2 高等教育评估
各国政府试图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以加强对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并相继设立了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机构。日本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关注高等教育质量评估问题,90年代初着手进行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建设,现在正加强社会第三部门对大学的评估和监督,以平衡政府与大学之间的关系。在德国多特蒙德大学质量管理改革中,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进行了质量管理和评估改革,评估的重点着力于教学质量、研究质量、国际化、人力资源开发、性别结构等方面,同时加大对提高教学和研究绩效者的奖励力度 [9]。中国高等教育评估工作刚刚起步,并且仍以政府评估为主导,评估重点放在本科教学质量上。与其他国家相比,仍亟需加强各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探索。
在质量评估的理念上,国内外大致有以下几种:质量评估主体要多元、评估方式要多样、评估内容要全面、评估指标要细化和要建立高素质的具有专门评估知识的教学质量管理队伍[10]。现代评估理念也是第四代评价理论的具体体现。在评估模式上,讨论较多的有内外部评估模式和政府行为评估模式。内部评估模式是强调以大学内部自我评估为核心的模式,如日本,整个大学的评估是基于以学校内部自我评价为主,结合“大学基准协会”的宏观指导来进行。外部评估模式有法国的一元制评估模式、英国的双轨制、德国的隶属于理性科层式的国家和各州教育行政组织管理体系的评估模式以及美国采取虚拟分权制网络结构评估模式[11];政府行为评估模式主要是集权模式、政府与民间协商合作模式和指导模式。在具体分析中可知,内外部评估模式与政府行为评估模式的研究具有一定程度的重合性。
无论政府在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中所扮演的管理角色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权力影响都将会体现出来。只不过由于各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因国情不同,政府会在国家意识形态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上表现出形式上的区别,但最终政府对于大学的权力影响总是在直接控制与间接干预两者之间做出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讲,各国政府会长期作为高校评估的关键主体因素而存在着的。
3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quality assurance)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欧洲率先形成的一种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形式。欧洲国家率先开始了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努力和尝试,其后迅速扩展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90年代中期已经形成了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运动。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也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主要努力方向。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是在质量评价和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初吸收了工企业质量管理的思想,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借鉴和运用了各种管理思想和理论、以教育评价为纽带、以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为目标的一种新的质量管理思想和管理形式[12]。
在2007年11月召开的第二届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论坛上,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定义是:质量保障是一个机制,目的在于为学生有效的学习提供保障;质量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又是一种管制,通过一系列的控制,影响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体验,保证高校达到基本的办学要求,并接受经费提供者及学生等利益相关者的问责,或保证高校建立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机制[13]。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基本思想可概括为:(1)建立了新的三维教育质量观和质量标准;(2)从关注质量结果到关注质量形成的全过程,从分割的质量控制措施到系统、全面的质量管理;(3)从价值导向到利益关系人导向的发展;(4)从“大学独立”到质量承诺;(5)全面引进工商企业质量管理的技术与方法[12]。
另外,联合学位培养也是质量保障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涉及各国国内不同大学之间的协作,更多的是国与国之间的高等教育合作。由于各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不尽相同,如果不建立跨国的高等教育认可和质量保证机制,联合学位制度将难以顺利开展。近年来,欧洲各国也在建立和完善本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在对本国大学进行质量评估时不仅针对传统的培养模式,还将联合培养作为一种类型加以关注。目前欧洲正在建立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网络,以推动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准化,通过新的“欧洲质量保证网”(European Network of Quality Assurance,ENQA)的框架,开展高等教育质量的认证和评估[14]。
从高等教育质量认证、评估和保障的发展走势来看,三者在维系高等教育质量,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上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认证是一种衡量标尺、评估是价值判断工具、保障是改进手段。但从某种角度来说,三者均是高等教育系统在提高管理质量实践层面上的一种应用技术,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认证、评估和保障只能是管理的一种手段或举措。如果尝试用其中一种或几种手段去解决高等教育质量中的所有问题,那么无异于用一种一维直线式的方法来解决多维立体式的问题。在目前的高等教育管理中,大学的变革多不是通过协商与对话来进行的,而是通过耗时、耗物的管理主义或官僚化行径开展的。质量管理实践业已促使大学组织文化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迁,但这种变迁也只是大学组织文化针对当前质量管理所产生的一种应激性反应,并非主动的文化变革。唯有将质量保障手段升华为一种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文化,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或根除高等教育中长期所存在的“诟病”。
三、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发展特征
1. 高等教育教育质量管理是基于“利益关系人”的管理
所谓“利益关系人”,是指组织内外直接受组织活动影响的个人或群体(Allen, 1988),实际上也就是与高等教育活动存在利益关系的个人或群体。即:学生、(大学毕业生的)雇主、政府、拨款机构、高校的教员、高校的管理人员、鉴定与批准团体和评估团体。《OECD》报告中提出:“质量应由与之有利益关系的人决定,而不仅仅是高等教育部门”,因为“政府和个人都在教育和发展中投入,两者在教育的结果中都有利益所在。”。这里应该指出:“利益相关人(stakeholder)”其涵义广泛,不但是在高等教育中有投入的政府、个人,以及有投入的社会团体或企业法人,还有没有投入的其他社会团体或企业法人,都应属于利益相关者范畴,都应该决定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制订[15]。
基于“利益关系人”的质量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方式已经开始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占据主导的地位。这种质量管理方式认可了在高等教育环境中“其他”的“质量”定义。这些视角折射出了不同利益主体的观点,这些利益关系人具有属于自己的法定职权来表达他们的观点。
2. 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是从技术层次向文化层面过渡与转型的管理
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理念最早是借鉴于企业的质量管理观,随着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系逐渐走向正规、趋于完善,开始游离于纯粹的企业质量管理模式,从最初的完全借鉴到现在的结合教育发展规律的质量管理观。企业中质量管理的载体主要是生产者提供的特定产品,它包括产品的功能及标志功能实现程度的技术标准这两个部分的内容。这是停留在技术层次的管理,与高等教育培养人的规律在一定程度上是不符合的。无论是从教育学,还是从经济学、组织文化学或政治学等学科的视野下来研究高等教育质量或质量管理问题,其背后都有着系统的、完整的理论作为基础,指导和支撑着质量管理的实践活动,一切并非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理论源于文化,是对文化精髓的系统总结和演绎。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只将质量作为“问题”来看待,那只能将质量管理停留在操作技术层面上,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只会是“应激反射”,无法摆脱机械与僵化。因此,如果不能有效地明辨质量的“文化”与“问题”之争,看清二者之间的应然与实然的关系,那么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可能依然会处于迷茫中[16]。
3. 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体系
质量是满足顾客的要求、需要和愿望的程度,高等教育是一种对顾客的服务,顾客对教育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和基本设施的满意程度是不断变化的[17]。因此,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是静态的,也不是一次性的,这种过程以质量的持续提高为目的,即追求质量的不断改进。在理论层面上是一种思想,对所有高等学校管理具有指导意义;在操作层面上又是一种具体的质量保正手段,贯穿于高等院校的各个部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催生了关系质量,使高等院校从孤立的产品或服务质量观转向关系质量,从传统的以生产为中心的技术质量转向为以人为本的关系质量[18]。惟有真正把握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内核所在,才能做到真正保证质量。
从传统的技术性的单一质量模式到质量管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系的转变已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惟有在质量管理理念指导下,高等教育质量才有可能获得更持续、更有成效的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形成就是质量文化的形成,它会指引高等教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从长远来看,技术性的质量模式无法改善桎梏高等教育的成本与绩效等问题,更不会彻底改善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同时,质量管理体系是在理论与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凝聚了多学科的视野,不再用单一的、狭隘的眼光来窥探高等教育一隅,而是用广阔的视域、多维的思路来审视和思考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参考文献:
[1] 刘盛纲.美国加拿大高等教育评估,(1―4分册)[C].浙江大学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出版社,1987-1988.
[2] 韩骅.欧洲高教界对高等教育质量本质的探析[J].上海高教研究,1997,(1):17.
[3] 李晓光.质量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21.
[4] 张民选.关于高等教育认证机制的研究[J].教育研究,2005,(2):35-38.
[5] 夏征农.辞海(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1402.
[6] Clank Burton,Neave Guy. The Encyclopedia of Higher Education Vol.2: Analytical Perspective.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92:305.
[7] additional information about the CHEA recognition standards and a list of CHEA accreditors 2007[EB/OL].[2008-04-15]. 省略.
[8] 伍超标.高等教育质量认证的几点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5,(3):14.
[9] 改进教育管理提升教育质量――“教育管理者国际论坛”综述[J].教育研究,2006,(1):94.
[10] Tibor Szanto. Evaluations of the Third Kind: External evaluations of ex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agencies.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2005(11):185.
[11] Kathy Luckett. The Introduction of Ex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in South African Higher Education: An Analysis of Stakeholder Response.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2007(6):56.
[12] 戚业国.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思想、模式与组织体系[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60-61.
[13] Implementing and using quality assurance: strategy and practice. A selection of papers from the 2nd European quality assurance forum[EB/OL].[2007-12-13]. eua.be.
[14] 杨辉,许明.联合学位:欧洲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1):55.
[15] 陈磊,肖静.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控制与保证――对OECD《报告》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3):95.
[16] 高新柱.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多学科视野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10):63.
[17] H.J.DE Jager & F.J. Nieuwenhuis. Linkages between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and the Outcomes-based Approach in an Education Environment.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2005,(11):254.
[18] 袁国华.基于顾客导向的高等教育营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22.[HT]
(Office of Academic Affairs,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9,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