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短期支教的看法

对短期支教的看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对短期支教的看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短期支教的看法范文第1篇

一、快速融入,主动转换角色。

来到登仙桥小学后,学校分配我主教三年级数学和班主任工作,附带上社会、自然、音乐等一些副课。因为自己是教书的门外汉,所以为了快些进入角色,我努力学习如何安排课时、如何备课、布置作业等技巧。在逐步熟悉教学的基础上,我的教学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针对班级学生基础较差,成绩参差不齐的现状,我在日常教学中动脑筋,想了很多办法,例如对分层教学,趣味课堂,积极鼓励,重点关注等等。经过我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孩子们的成绩稳中有升。成绩提高了,同学们逐渐变得自信,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更加浓厚,学习也更加积极主动了。

二、以身作则,做教师发展的领路人

支教期间,使我了解到农村小学除了在教学设备、教育经费、师资条件等方面相对不足之外,还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教育教学的信息相对匮乏,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相对较少。在这种情况下,指导教师课堂教学的重任自然就落在了我的肩上,为了不负众望,我采取了以下措施:报到第一天,在获知所教班级后,我就依据新课程标准认真研究教参,多方参阅各种资料,深入细致备课。在教学中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使他们形成自己的风格,不强求一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分组合作、自行探究、积极引导和热情鼓励等各种教学手段,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感受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信任他们,鼓励他们,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在丰富、宽容、轻松的课堂气氛的感染下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让学生在视、听、触觉中培养创造性思维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树立主人公的意识。

凡是涉及到学校利益的事,我总是从“登仙桥小学”这个角度去考虑,凡是关系到学校声誉时,我总是以一个“登仙桥小学”的身份去争取……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教师们就不自觉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这个人比较随和,没有架子,容易接近!”听教师们说出这样的话,每次我都是会心地微笑着,打心眼里我为自己能够被教师们接受、理解而高兴,为自己能够融入登仙桥小学这个集体而高兴。

我很多同学他们都在不同的城市工作着,他们很富有,买一件衣服可以是我一个月的工资。当然我是羡慕他们的,可我富有吗?不,我很穷。老师这个职业就让我不可能挣很多钱,我常常想跳槽吧。可我又有那么些自卑,一个朋友说我,这几年我的工作已经让我丧失了在外面工作的能力。算了吧,我心态也是比较好的人,还是好好把学生教好吧。

对短期支教的看法范文第2篇

一、现代职业技术培训师资的提前储备

1.师资提前储备的意义。根据对某工种、某技术或某工艺潜在优质培训市场的预测,提前计划安排,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较系统地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关键技术、操作技能、收集相关资料等来筹备软性培训条件,一旦市场成熟马上就可以招生培训。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师资提前储备。师资提前储备所涉及的技术和工艺是处于普及较少或没有完全普及状态时,经科学预测,非常可能在一段时期内迅速普及和推广,因而用户会产生培训需求。

2.师资提前储备的必要性。短期职业技术培训有别于学历教育,它要求时间短、见效快,紧跟新技术和新工艺,满足各种培训要求。所以职业技术培训机构不仅要能把握眼前的市场,还必修强化师资超前储备,筹划未来市场,使培训始终充满生机。当然,师资提前储备也是有风险的,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并且不一定所有的储备都能用来办成相当数量的培训班,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或者产生经济效益的时间比较晚,这就取决于提前预测的科学性。

3.师资超前储备方向的论证。师资提前储备不进行论证就可能是盲目的,会造成人力、资金和时间的浪费,它要求培训者随时观察追踪技术理论的动向,了解当前技术的应用情况,某项技术首先应用的地区在哪里,国外应用的情况,发达地区应用的情况,开展普及的可能性有多大,普及的范围有多大等。某项技术或设备应用普及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它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大小,同时,还应考虑某地区的客观条件是否符合应用要求,再者应注意国内部门在环境等方面对该技术或设备的舆论导向。再就是到普及应用的现场去征求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对该技术或设备的看法,从而综合论证是否会在合适的时机产生大的培训需求,继而确定师资提前储备的可行性。具体可以综合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进行论证:一是某项技术、工艺或设备已经在哪些地区开始应用并处于推广阶段;二是通过媒体收集权威专家对该领域应用状况的评价及展望;三是结合本地的气候条件、工农业生产状况、科学技术消化速度的快慢等因素分析该技术、工艺或设备在本地区普及应用的可能性;四是和本地区的工程技术专家座谈,展望该技术、工艺、设备对该领域投入应用的信心以及存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五是了解和研究该领域与本地区政策导向和经济发展方面的适应性。

二、职业培训特色教材建设

1.特色教材应适应时代需要,突出现代职教特色。首先应体现职业培训观念的现代化。目前,职业培训所面对的培训对象主要是企业的技术工人,而技术工人需要不断地在知识上更新,技能上提高,因此,职业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其次体现职业培训手段现代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在教学领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革命性转变,因此,在编写教材时多媒体课件也将成为现在教材的主要附件,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时代已经到来,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职业培训教材编写与其队伍的组织。就目前而言,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材建设,组织怎样的一支教材编写队伍,对教材的编写风格,对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及教材的总体质量都有极大的影响。教材的编者应该是一些来自教学一线,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教师,他们是有多年培训的经验和深深的热爱,在教学实践中已摸索总结出先进的教学方法。另一些应来自各行业从事职业教育的专家,他们了解行业发展对专业治理的需要,能使所编教材处于理论的前沿。这些人的共同参与,能够把他们的教学实践经验、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融入到具体实用的知识中去,较好地把握教材的编写思路与深度,较好地体现教育培训教材的理论性和实用性、

对短期支教的看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贫困生;感恩教育;长效机制

一、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现状

针对贫困生感恩教育现状,笔者随机选取了校内12个院系的300名受资助学生和60名教师,并采用匿名调查方法,调查问卷主要涉及受资助学生对目前学校感恩教育的看法和如何进行感恩教育这两个方面。最终收回学生问卷285份,有效问卷277份,有效率为97%,收回教师问卷58份,有效问卷58份。调查结果显示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大多数受资助学生对感恩认知处于较高的水平,但仍有少数贫困生不具备感恩意识。(2)只有26%的受助学生表示有持续的参与感恩实践活动,也就是说大部分同学只是体验式的参与,没有将感恩行动列为日常实践日程。(3)学校打破固有的感恩教育方式和观念,全方位、多角度的开展感恩教育举措,使得贫困生的感恩意识进一步提高。(4)受资助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诸多,其中如何将感恩教育系统化、长效化是教育工作者最关注的问题。

二、高校受资助贫困生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

1.基础支撑不够,感恩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还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感恩教育理论体系,没有将感恩教育纳入教材编写,没有相应的实践教学,也没有针对感恩教育做系统化的规划;学校对从事贫困生感恩教育的教师没有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教师在开展感恩教育工作的时候大多运用的是个人的知识经验。同时,高校对于贫困生的实践教育尚无系统的要求,也未提供充足的条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因此,在这些客观因素的制约下,贫困生感恩教育的意识还不浓厚,感恩教育环节不完整,缺乏理论体系支撑,没有形成良好的实践氛围。2.机制保障不健全,感恩教育方法缺乏长效性。虽然目前高校已初步将感恩教育与资助工作相结合,但由于未形成长效机制和规范化的监督反馈机制,感恩教育往往是在资助的同时短期进行,即资助工作的结束也就意味着感恩教育的结束。在部分高校,对于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工作只是学生资助工作的一个环节而已,在教育的过程中缺乏对其监督和反馈的机制,工作只流于表面,使感恩教育呈现出形式化和短期化的特点,大大减弱了感恩教育的实效性。调查问卷中,部分学生还表示感恩教育重认知而轻实践,这是因为大多数高校的感恩教育都是以言传说教为主要方式,久而久之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和逆反情绪,极大影响感恩教育的效果,同时还严重打击了有想法、想以实际行动践行感恩教育的贫困学生的积极性,最终阻碍了贫困生感恩能力的提高。3.缺乏个性化指导,感恩教育的对象不够具体。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策划者和实施者,其起到的作用是显而易见和至关重要的。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辅导员和学生的数量比大多为1∶200,这一比例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辅导员开展专项的教育工作。辅导员日常的工作繁冗而复杂,除了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外,还要兼顾办公室其他的事务性工作,很难抽出时间有针对性的开展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工作,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往往都是在资助工作结束后,以班级为单位集中开展,这一做法大大降低了感恩教育的针对性。除了辅导员之外的其他教师在开展贫困生感恩教育工作时,多数也只停留于表面,并未直接针对贫困生开展教育工作。高等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针对性不强,直接导致贫困生对感恩教育工作的认同感降低,阻碍了其感恩意识的形成。

三、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对策

对短期支教的看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超现实主义;德国招贴设计;冈特•兰堡超

现实主义是法国达达派思潮处于困境时出现的一种新兴的艺术思想。第一个提出“超现实主义”这一概念的是法国现代派诗人阿波里奈尔,之后安德烈、布莱敦、艾台雅等诗人呼吁推行超现实主义的艺术运动。超现实主义画家包括米罗、马宋以及萨尔瓦多•达利等,他们以精致入微的细部写实描绘和可以认识的物体局部为准则,表现一个完全违反自然组织与结构的生活环境,把幻想结合在奇特的环境中,展示画家心中的梦幻图。上世纪50至60年代德国出现了“视觉诗人”招贴艺术创作流派,其代表人物包括金特•凯泽、冈特•兰堡、霍尔戈•马瑟斯等。他们倡导“招贴设计诗歌化”,将高度的美学经验与表现激情融为一体,反对保守、呆板、商业化的设计。他们摒弃了平面设计是平面布局、安排、构成的过程这一传统的观念,主张平面设计应该更多地表达自我意识、观念、感觉,这一点与超现实绘画创作不谋而合。在创作过程中,这些艺术家们常常结合象征等手段,对细节描写进行夸张、变形、省略,使作品既具体又抽象,即描写现实具有臆想图的特征。对于观者来说,超现实主义绘画和德国视觉诗人流派招贴的所有细节一目了然,但总体上又会使人有荒谬、怪诞、神秘的感觉,这种“潜意识”的景物充分展现了画家和设计师想象力之丰富。

一、超现实主义绘画风格对平面设计的影响

平面设计领域文化艺术类招贴的风格的形成深受现代绘画的影响。早期的招贴大多由画家创作完成,人们在评价这类作品的优劣时,常常将其艺术表现性放在首位,由此可见绘画艺术对招贴设计的影响非常重要,二者的联系密不可分。从媒质上看,绘画与招贴均属二维,用画面吸引观者是其共同的特点。从平面设计的发端来看,这一艺术形式可以追溯到德国“公立包豪斯学院”(后改名为设计学院)的成立。该学院的教员中绝大部分都是画家,他们深受当时各个绘画流派和艺术风格的影响,在教学理念的形成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中贯穿了风格派、构成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波普艺术等思想,形成了传统基础之上教学与创作特色,并为现今艺术院校招贴设计课程的实施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手段。“视觉诗人”流派的招贴与“超现实主义”绘画作品之所以能引起观者的共鸣与震撼,除了作品自身深刻的思想内涵以及内容的适切性外,更源于其创作的历史背景。当时的德国由于受学生运动的影响,社会各领域特别是文化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涌现了许多杰出文学家、剧作家以及舞台艺术家,促进了戏剧艺术的发展。大批思想深刻、形式新颖的戏剧的不断出现,为德国“视觉诗人”们进行招贴广告的设计创作提供了机会,同时也推动了招贴广告经典作品的形成和面世。这批招贴文化思想深邃,艺术表现力方面与同时代的“超现实主义绘画”并驾齐驱,奠定了“视觉诗人”流派在平面设计界招贴史上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力。“视觉诗人”流派的招贴大多采用摄影拼贴的技法。由于照片内容都为写实场景或物体,所以剪贴后形成的画面既显得超乎想象又很自然,其视觉效果给处在计算机设计软件还未出现的那个时代的人们所造成的强烈的震撼可想而知,这一点与超现实主义绘画代表人物达利的作品给观者的感觉完全一致。达利擅长写实造型,惯于通过写实将场景和人物展示出来,并把多个写实的物体拼合起来,从而使作品给人产生一种如梦如幻印象。视觉诗人流派常用来设计创作招贴的摄影作品与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写实性在本质上相通,另外在设计过程中,二者都通过组合元素的手法对画面进行布局。“视觉诗人”流派不仅给当今的招贴设计领域提供了范例,而且为每一位设计者展示了独特的设计方法,确立了招贴设计发展的理念和方向。

二、冈特•兰堡与超现实主义

冈特•兰堡1938年出生于梅克伦堡,毕业于卡塞尔美术学院,被公认为欧洲“视觉诗人”流派中最有创造力的代表人物。他在少年时期经历了二次世界大战的磨难,青年时代又是战后重建的困难时期。由于经常处于严酷的生活状态中,使他的性格中具有一种执着而严谨的品质,现实生活中的物体对他而言极具现实意义,那些物体不仅仅是维持生活的工具,更是对生存的一种体验与对人生的片断记忆。因此在他的生活印迹中有一种强烈的社会正义精神。1968年,冈特•兰堡的设计转到了法兰克福,而此地是当时德国的政治风暴中心,同年的学生运动从倡导政治责任感转向社会现实,要求改进社会,也促使了从鼓动、宣传、广告和通俗文化中拿起有效的宣传手段。尤其是使用艺术作为武器,“这样的社会环境改变了艺术家的作用和艺术的意义、内容及形式,它们以层出不穷的形式政治化,取得了迥然不同的效果。”这使得冈特•兰堡逐渐意识到招贴设计不再仅仅局限于信息传达,更多的是要体现出某种程度上的社会意义。基于这样的认识,他便把社会评论为主的设计领域确定为自己的创作方向。

三、冈特•兰堡的土豆系列

(一)土豆主题的确立

冈特•兰堡是一位善于观察生活的设计大师,他曾经运用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土豆作为主体图形,设计了一系列极具影响力的招贴,他所创作的招贴中经常有土豆的身影,并以此为主题设计出了系列作品。对冈特•兰堡来说,土豆有无穷的内涵和意义,他认为土豆能够代表德国的民族文化,他之所以有这样看法,源于他童年的苦难经历。冈特•兰堡生于德国,幼年在二战的枪炮声中度过,8岁那年二战结束。尽管没有了战争造成的死亡的威胁,但随之而来的是大规模的饥饿的侵袭,寻找食物、填饱肚子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关注的事情。就在这时人们发现,从美国引进的土豆有生长期短、种植技术要求低的特点,种子下地后一般不到一个月便可收获较为成熟的果实,于是短期内德国许多地方便广种这种土豆,极大地缓解了粮食短缺的局面。可以说土豆救活了德国,也形成了特殊的德意志民族的“土豆文化”。童年的经历影响了兰堡的思维表达和创作方式,“土豆文化”成为他领悟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最重要的路径,因此没有土豆就没有兰堡和他的艺术。

(二)土豆的陌生化

“招贴”是作为张贴展示于公共场所的一种最常见的平面广告形式,与其它形式广告具有同样的作用:传播信息、促成行动,达到某种商业、文化或社会公益目的。然而就招贴广告而言,若想达到这一目的,前提条件是其画面必须能够体现一个足以观者的注意而驻足观看的新异奇特的创意,这是广告至关重要的一步。美国著名广告教育家韦伯•扬把广告创意比作南海中突然出现的许多环状珊瑚岛屿,这些岛屿是由海面下活动着的不计其数的珊瑚累积形成的,这一比喻形象地反映了创意的形成过程。如果这一比喻是恰当的,那么露出“海面”的创意是否新奇而吸引众人的目光,并能准确传达广告的主题内涵,从而产生好的广告效应,关键要看“水下部分”如何堆积,即在创意过程中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进行创意。“旧元素新组合”被公认为是能够达到这一创意效果的最有效方法,从理论角度来分析解释这一方法产生的依据,其实“旧元素新组合”就是“陌生化”理论应用于广告创意的具体体现。“陌生化”理论是在20世纪初由俄国形式主义者提出,它认为必须以超出日常状态的感觉去重新感受生活,使对象变得陌生,克服惯性引起的麻木与迟钝,从而产生审美的艺术感受,其核心是“打破僵硬的习惯思维”。日本著名设计师原研哉也曾在《为什么设计》中提到过“设计陌生化”这一概念。冈特•兰堡作品中的土豆具有陌生化的特点。它们或是被切成了四块,或是去果留皮,或者是分割成块后又拼成一个完整的土豆。这些土豆还被涂上高饱和度的红绿蓝黄等颜色,加之黑色的背景、叠加的空间、强烈的层次感和韵律感,使得这种土豆展现在观者面前的时候,会让人不再把它与日常生活中的土豆等同起来,而是引导观者去仔细的观察土豆的不同细节,引发思考。这种陌生化了的土豆,是冈特•兰堡超现实主义的艺术特色。

(三)土豆诗意的创造力

在土豆系列中,冈特•兰堡毫无疑问要表达的是其内心思想以及他对生命的感悟。而由于笔者之前在陕北的偏远山村支教的原因,也算有了以土豆为生的经历。在笔者看来眼中的土豆系列,想到的是对土豆的热爱,也就是对生活的热爱,更可以升华到对生命的热爱。冈特•兰堡借土豆这种象征物,通过艺术加工,表现了他的精神,即艺术的自由。土豆系列招贴的创造精神显而易见。在这之前极少有人用土豆作为招贴的主题,这固然与他的童年生活经历有关,但更与他别出心裁、独树一帜的创造精神有关。在对主题呈现方式的选择上,也体现了他另辟蹊径、个性十足的一面。他的作品中的土豆,无论其呈现方式如何“违背常理”,总能体现作者自由的艺术感和对美的独到的理解,做到了创造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这也因此奠定了他在设计艺术领域的地位,其作品成为不朽也在所难免。四、结语超现实主义绘画对兰堡的作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品所展现的创造精神和奇特的想象能力,始终折射着超现实主义的影子。作为“视觉诗人”流派的一面旗帜,兰堡始终坚持“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信条,凭着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对艺术的深刻理解,以土豆这一稀松平常的物体为主题,通过对造型、颜色、背景、空间等元素的具体而又抽象的处理,赋予作品以诗歌化的意境,在完美表达主题的深刻涵义的同时,给观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上的共鸣。他通过理性的思维、艺术性的表达、新奇的创意拓宽了观者的艺术视野,其诗人的情怀更为人们重新构造了艺术的境界。

参考文献:

[1]童慧明,李雨婷.100年100平品面设计师[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3]林家阳,车其.冈特•兰堡[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0.

[4]韩然.超现实主义对招贴广告的影响[J].装饰,2002,(11):45-47.

[5]丘明秀.超现实主义手法对现代招贴设计的影响与思考[J].今传媒,2011,(07):63-64.

[6]丰兴军.“陌生化”理论在招贴创意中的具体运用[J].济宁学院学报,2004,(24):8-11.

对短期支教的看法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双师型”教师 财会专业 高职院校 

 

拥有一支质量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办好高职院校的基本条件。“双师型”教师是根据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对专业课教师提出的发展目标。然而,“双师型”的实质内涵是什么,如何认定“双师型”教师,如何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等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解决。目前,国内学者关于“双师型”职教教师的定义多达十多种,包括“双证书说”“双资格说”“双能力说”“双素质说”和“双职称说”等,其中“双证书说”(即以教师是否持有“双证”——教师资格证、行业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为判断标准)在职教界比较流行。虽然现在许多高校正在着力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但“双师型”师资不足依然是高职院校办学中的难题。为此,本文试从教育部对高职“双师型”素质教师的内涵界定出发,探索如何合理认定和培养“双师型”教师,以期能为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寻找更为有效的途径。 

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2004年4月12日,教育部办公厅在《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教高厅[2004]16号)中的附件——《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作了界定,即高职“双师型”素质教师是指具有讲师以上职称,又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1)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其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2)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3)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4)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 

解读该评估指标体系,“双师型”教师必须具备:(1)双证书或双资格(教师资格证和行业专业资格证);(2)双职称(讲师和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3)双能力(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指导能力或应用技术研究能力)。它为教师指明了努力方向,即侧重理论教学的专业课教师要通过积极参与企业实践、培训或应用研究等方式及时了解与理论教学相关的实践知识和技能,成为符合高职教育特点和要求的“双师型”教师,也即“双师型”教师不仅应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强调教师所具备的教学能力和素质),又要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强调教师所具备的实践能力和素质)。总之,“双师型”教师应具有明确的双重技术职务或双重资格。 

二、“双师型”教师分阶段培养的途径 

鉴于以上教育部对高职“双师型”教师内涵的指导性界定,笔者在此仅以财会专业教师为例来探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步骤。 

(一)第一阶段:“双资格”或“双证书”阶段 

“双师型”教师除了要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外,还要有与专业相结合的实践经验和应用能力。因此,学校应鼓励新任专业教师参加有关资格证书考试,对于非师范院校毕业的青年教师及厂矿企业调入的教师,首先应要求他们参加“新教师教学技能岗前培训”,并且要获得相关的教师资格证书;新分配来的师范类毕业生除了应参加必要的岗前培训外,还要重点学习业务操作技能,并取得专业技术上岗证和专业技术资格职称证书。例如,财会专业的教师除了应获得教师资格证外,还必须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作用有三:第一,它是进入会计职业领域、从事会计工作的一种法定资质,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工作,这是保证会计工作质量的重要前提;第二,它是会计人员报考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必需条件之一;第三,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必须参加“会计人员后续教育”培训,而这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财会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得到更新。 

虽然具有“双资格”或持有“双证书”的(教师资格证和职业资格证)的教师还不能称之为“双师型”教师,但如果一个专业教师不具备行业的从业资格证,那就更谈不上向“双师化”方向发展了。因此,具有行业资格证是保证教师实现“双师化”的必要条件之一。 

(二)第二阶段:“双素质”阶段 

“双资格”或“双证书”阶段的理论性很强,但教师不仅要精通理论,更要吸收与现实生活、生产实践紧密相关的新知识和新科技,并将之运用到教学中,让学生能够及时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知识,使其毕业后能很快地融入社会并适应本专业的工作。然而,高职校现有的专业教师虽然大多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但也存在着实践经验不足,动手能力差的问题。针对这一状况,高职院校要把培养一支教育观念新、创新意识强、师德高尚、水平高超的“双素质”教师队伍作为第一要务。要真正让“双资格”或“双证书”的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就必须让专业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接受较长时期的专业培训(即教育部文件中规定的“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深入生产一线挂职锻炼等,并建立长效的培训制度。 

具体来说,实践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去企业驻点,连续进行为期几个月的顶岗实习,专业教师在锻炼自己的同时,又能方便、有效地指导和管理学生;二是要求教师联系一家企业,作为教学和科研的联系点,每年进行四次以上的短期实践活动,具体可以采用顶岗作业、工作实习、合作研发、调查研究等多种形式,以及时掌握本专业、本学科发展的动态及实际应用情况,充分了解业务技术流程,并可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或革新等活动;三是由各系部联系一些知名企业建立产、学、研互动的协作关系,聘请企业优秀技术专家到校内开展实践环节教学,届时由相关专业教师充当助手。这样既能让专业教师迅速增加实践经验,又能加强校内实验室和实习工厂的建设。 

“双师型”教师应该是具备“双素质”的教师,他们在取得高等教育法规定的教师资格、熟悉高职教学规律、掌握教学技能的同时,还应具备相应的社会实践经验,能够独立进行职业技能操作示范。一名“双师型”教师既应具备教师的职业素质,又应具备与专业相关的行业职业素质。 

(三)第三阶段:“双职称”阶段 

具备“双资格”或“双证书”的专业教师在经历必要的企业实践基础上,还应获得讲师(实验师)等中级教师职称及与本专业相关的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职业资格)。例如,财会专业教师要获得双职称,就必须在取得讲师(实验师)职称前后报考并取得“中级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在获评副教授(高级实验师)职称前后,还可以考虑报考“高级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证书。通过一系列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不仅提高了财会专业教师的会计基础理论知识水平,还提高了其运用会计理论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能力;不仅使其熟悉了会计法规制度及其他相关法规制度,还增强了他们依法理财的意识以及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能力。在“双职称”阶段,不仅丰富了专业教师履行岗位职责所需的知识,还提高了其开展实践工作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他们的经营管理、内部控制、利用信息手段等方面的能力。 

因此,“双职称”是专业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的必要条件。学校应鼓励专业教师积极报考其他相关行业专业职称(资格)证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学校可以让少数教师先行报考做示范,然后再将重心由教师个体转向教师群体,根据教师各自的特长和发展方向,以专业群为基础,引导教师报考不同类别的职称(资格)证书。例如,在财会专业系(部)中,教师可以报考中、高级会计师,也可报考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还可报考经济师、物流师等。这些专业职称(资格)证书的取得为学校建设专业群和拓展专业方向提供了可能,并能使相近专业、相近学科的教师组合形成“双师型”教师团队。此外,随着社会职业岗位群和社会实际需求的变化,以及不断满足高职教育对“双师型”教师的实际教学需要,学校还应鼓励专业教师报考相关新兴行业专业职称(资格)证书,以满足学校调整专业方向的需要。 

(四)第四阶段:“双能力”阶段 

经历了以上三个阶段,专业教师才能够较好地改善传统教学模式,自觉地按照企业及社会的要求改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转化能力(指教师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技能转化为学生实际技能的能力,包括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编写专业教学内容和方案的能力等)。“双能力”阶段的特征还可以表述为“双职称(双证书)+双能力”。有学者认为,“双职称”(或“双证书”)是“双师型”教师的形式或外延,而“双能力”是“双师型”教师的内容或内涵。“双职称”(双证书)和“双能力”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放眼未来,“双师型”教师还不是理想的高职教育教师,未来理想的高职教育教师在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上应呈现整合的“一”,而不是目前的“双”。因此,我们可以将“双师型”教师界定为:具备教师资格和所教专业的实践经历、技术资格证书;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技能训练;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实践技能的示范者的复合型教师。 

三、“双师型”教师的评聘与激励 

教育部明确提出,到2010年高等职业学校中担任专业课的“双师型”教师比例要达到80%。但目前 “双师型”教师还有近1/3的缺口。所以,要充分认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在高职校教师的评聘与激励工作中,第一,学校应当逐步建立起“双师型”教师的上岗资格制度并严格贯彻实施,为提高整体教师队伍的素质提供制度上的保障。例如,对那些已经取得“双职称”的且已进行过两年以上企业实践工作的教师,学校可以将其评聘为“双师型”教师,同时针对教师的企业实践工作采取一次性或分次发放奖励与津贴的方式。这样才能调动“双职称”教师积极进入企业开展实践活动,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双证’不一定就是‘双师’,实际能力与资格证书之间不一定等值”的问题。学校应重用已取得“双师型”资格的教师,同时督促那些尚未取得该资格的教师尽快提升自己。 

第二,高职院校及有关教育管理部门应设法通过多种途径加大经费投入,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供有力的经济保障,让“双师型”教师的“高素质、高要求”能够真正地和“高待遇”联系在一起。 

对短期支教的看法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类型;专业教育;就业导向;评价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近5年大发展中,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一样获得了很大的发展。2004年,我国各类高等学校招生420多万,是1998年的4倍,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超过了2000万,居世界第一位,毛入学率也已经超过19%。其中,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数、招生数、毕业生数都已占高校总数的50%以上。①但是,即便在这样一种高等教育发展格局下,仍有传统、守旧的观念制约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进一步发展高职教育仍存在很多认识上的误区。因此,树立新的、切合实际的高职教育发展观念,形成对高职教育更加科学、全面、务实的认识日益迫切。

一、确立高职教育类型观

(一)高职教育类型观确立的意义

在我国,高职教育普遍被认为是层次较低的高等教育。传统的精英文化同构思想使得接受“高一等”的教育成了一种身份、实力、地位的象征。因此,应从类型上而不应该在层次上理解高职教育。

将高职教育看作一种教育类型而不是教育层次,我们才会以更加积极的态度与方式来发展高职教育。它既不是高等教育的补充,也不是发展高等教育的缓兵之计,而是一种必需的教育形态。

确立高职教育类型观,有利于人才培养模式观的转变。作为一种类型,高职教育就不是本科教育的简单压缩。过去,一些高职院校把普通本科的教学大纲拿过来使用,缩减学制。重书本理论、轻技能技术;重课堂教授,轻生产实践。“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设置简单地套用本科甚至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不仅学科专业名称差异较大,而且学科专业代码大多数不一致,造成了专业设置的混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人才定位、教学管理、招生以及就业等工作的科学性与规范性。”②高职教育要造就一线操作应用性人才,不能按照本科院校的学术型、学科型人才模式来培养,其从理念到实践上都与本科教育有很大的区别。

(二)人才类型的时展与高职类型观应对

高职教育类型观的确立是人才类型时展需要的体现。

1.我国经济社会整体转型的影响

我国经济要朝着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城镇化建设以及农业现代化方向发展。“新型工业化需要大量各类技能型人才,但我国技能型人才出现严重短缺,其重要原因之一是职业教育发展滞后。例如在数控技术应用领域,全国每年需要新增几十万操作人员、编程人员和维修人员”,“高技能、技术人才的短缺已明显制约先进工艺设备的广泛有效使用,直接影响到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圆同时,我国是农业大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科技兴农”。农业技术的提高、农业人才的培养、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都离不开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教育经过几年的发展与调整,已形成了每个地市基本有一所职业技术学院的布局,这将为地方和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一大批素质高、有技术的一线建设人才。

2.满足人才结构类型转型的需要

我国正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推进。从产业布局上看,从第一产业过渡到第二、三产需要大量的从事技术生产、服务性的职业人员。现代第三产业发展需要大量通信、金融、保险、餐饮、保健、物流、采购、技术服务、中介服务等职业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类型结构必然会因整个社会人才类型结构发展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高职教育的发展不仅是一个高等教育系统多元化发展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经济结构完善对人才结构配置需要的问题。从目前来看,发展高职教育的最直接动力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市场需求,但即便是高等教育迈向了普及阶段,其发展依然不会消沉。如美、日、英等国家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相当高,但高职教育的发展势头依然强劲。

(三)作为类型的高职教育的发展

1.高职教育自身日益完备的类型体系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类型应该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贯穿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始终。从纵向来看,有与中小学教育结合在一起的劳动技术教育、综合活动课,有中等职业教育和高职教育。我国每年初中毕业生约为2000万左右,其中 700多万升人普通高中,500万进人职业学校,其余以农村初中毕业生为主的700多万进入劳动力市场。从这种分流形势来看,高职教育大有作为:满足一部分普高生在高考第二次分流中进入高职的需求;满足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升入高职的需要;满足劳动力市场的技术培训需要。因此,高职生源应该更宽泛些。从性质上看,它既有短期又有中长期的,既有学历也有非学历的,既有面向社会的开放式培训,也有全日制的办学类型。从培养人才的类型上看,有技能型、技术型甚至是工程型人才等类别。从办学形式上看,它形成了“五路大军”,即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学院(含职业大学)、独立设置的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等学校、本科学院举办的职业技术学院、独立学院。

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也曾经历从“层次”向“类型”的转变。美国两年制学院最初的主要职责和目的是转学教育(招收高中毕业生,为他们提供通识教育以及入门性学院课程,以便把他们送人高级学院攻读学士学位)。两年制学院职业化运动从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酝酿,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完成,实现了以职业教育为主的转变。这样,社区学院教育日益成为两年终结性的类型教育。2D世纪80年代以后,面对适龄人口下降、财政紧缩、就业等问题,社区学院的职责也在尝试新的开拓,除职业教育外,补习教育、职业培训等面向成人继续教育的社区教育形式不断发展。④

2.高职教育类型向深度推进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职业”、“技术”本身的发展,高层次职业水准(而非学术水准)的技术人才将会不断涌现,而且技能型、技术型、工程型的应用性人才界限日益模糊,朝着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近些年来,有些国家更出现了高等职业技术研究型学者和‘知识分子工人’,与传统的脑力劳动者更加靠拢。”⑤美国高工资、高技能的“新职业主义教育论”的兴起以及“高级技术教育”(ATE)计划的实施都说明了这一趋势。职业性的专业性博士学位 (Professional Doctorate)在国内外的蓬勃发展趋势也反映了这一特征。专业性博士学位的本质是职业性学位,一般在具有鲜明职业背景的学科领域中开设,主要授予受到高水平专业训练的人才。它突出学习者的理论水平、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着重培养应用领域的管理、技术或工程开发与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⑥所以,职业教育可以向深度推进,但其性质与特色不应改变。把技术应用型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类型与学术型、理论型、研究型的普通本科教育并置,是一种与时俱进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二、确立务实的高职教育教学观

(一)关注高职生的实际,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高考的入学标准造成高分进重点、本科,低分人高职的事实。同时,高考分数标准很难关照到学生的兴趣、特点和爱好。从考分来看,高职生的升学成绩、学力基础不如本科生。事实上,大部分高职生已经厌倦甚至放弃了以往的“学术性”、“学理性”的教育,其学习兴趣或已淡化或已转移。

高职教育要以人为本,就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与需要,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潜能和兴趣。从这个层面上看,高职教育也是满足人的个性发展的教育。德国从初中起就有计划地为一部分青少年上大学与另一部分青少年今后从事职业技术工作作准备。德国的教育体制充分考虑到不同学习者的需要,学习差、动手能力强的贫民子弟多上主要学校;学习中等、爱动手操作的学生上实科学校;学习好、今后想从事科研的学生上完全中学,以便今后能直接升入大学。事实上,不少学生通过“高分数”换来

的“好专业”并不是其自身的真正需要。

就业是目前所有高校共同面临的难题,我国低就业率、高失业率情况非常严峻,而且盲目地追求高学历以及“有人无业、有业无人”的结构性失业越来越成为失业的一种重要类型。不以就业为导向,而以学科为导向,将人才培养局限于高校自身的教学视野内,显然会导致更大的人才结构性浪费与就业困境。在就业局势日益紧迫的情况下,高职生及其父母都希望学到一些技术,毕业后能找一个好工作。所以,如果高职教育在本来就“低人一等”的社会歧视下,还找不准自己的位置,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不了市场需要,则会出现生存危机。

(二)关注通识教育课程开设的实际效果,转变高职课程观念

最近,教育部提出将高职教育年限缩短为两年。“如果单纯强调改变学制,不改变课程体系,为达到学制要求就会减少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时数,这会直接影响高职学生的培养质量。”⑦学生的通识性、基础性知识基础将会削弱,专业技术知识也很难掌握。

笔者认为,高职教育的通识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为主,使学生对工作、对职业、对创业有正确的认识,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终身学习精神以及基本人文素养的培养。

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要长时间的积累,通过开几门人文社科课程来达成这一目标是不现实的。事实上,这些“课堂上大面积睡觉”的课程却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以及思维空间。以大学英语教学为例,大学生浪费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太多,很多学生根本没有学习英语的兴趣,但不得不逼迫自己一次次去“考”等级证书。笔者认为,绝大部分高职生从基础教育开始就是英语学习的失败者,到高职阶段,没有必要再学1—6册的大学英语。

把学生培养成又通又专、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教育本质的诉求,社会需要更多的“宽”与“专”并蓄的人才。但是,在2-3年时间里,让基础较差的高职生提升到一个“又博又专”、具有“宽厚的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全面人才,无疑是很困难的。高职教育首先应开展专业教育,在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和接受了一定的工种与岗位等级达标训练后,发展通识教育才有意义。

三、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观点的再认识

不少人批评高职教育狭隘地面向市场、服务就业。笔者认为,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紧紧围绕市场办专业应当成为高职教育坚定不移的办学目标。

首先,学生不管接受何种形式的高等教育,最终都要学以致用、面向就业。综合性大学、高层次的学生同样需要面向就业,需要以职业为导向。对此,潘懋元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也是很奇怪,人人都要找职业,但职业两个字出现在校名上就感到不光彩。”⑧高职院校在办学及学生培养方面,往往表现得并不‘职业’。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培养模式及办学风格上不由自主地往传统教育模式方向靠......”⑨

其次,在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就业岗位更新快、技术淘汰快。再长年限、再宽泛专业的高等教育也不能把学生培养成一劳永逸、无须“更新升级”的人才。这并不是“高职课程学了却很快被淘汰”的问题,而是一个如何面对所学知识、专业的态度问题。面对职业的序列化、多元化以及人才层次的日益细化,社会不能赋予高职教育无限的责任,不能指望高职院校把学生都培养成“白领”或服务于学生终生。毕业生应该在岗位上不断去摸索、发展,从基层做起,还要学会跟着“市场”走,在变化的环境中求变。高职人才为避免被社会淘汰,最现实的办法就是在职业岗位上,结合工作实践不断学习、开拓和提升。

再次,高职教育要谋求可持续发展,其办学理念、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同样要不断发展。高职院校要在市场多变、技术更新的社会中动态地迎合甚至超前社会发展之需。学校只有与时俱进,才可能提供优良的“售后”服务。

四、构建高职教育特色评价体系

高职教育评价观念不应以精英型高等教育为参照,而应该另立评价指标体系,在自己与同类间进行比较才是适切的。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宏观的、导向性的评价对象来设计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评价体系。

(一)教学质量、学生质量与社会声誉

学生质量的好坏直接受制于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学生质量应通过以下3个方面来衡量:在校成绩 (可以进行同专业、同层次的全国联考、抽查)、学生保持率与学生就业率。对高职生的质量评价,一要关注教学过程以及学生的职业准备能力,二要关注学生就业后的社会反映状况,学生质量的好坏由市场来评判。同行声誉与认可也是评价的参照系,在高职院校的评价指标中应当确立一定分量的同行互评、互认的权重。

(二)办学定位与品牌特色

高职教育应坚持以培养一线专业人才、应用性人才为办学目标。高职院校应将育人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创造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模式和方法。要让学生在这里既学习知识,又创造财富;既提高能力,又学会做人,成长为普适性、生活性、生产型的各级应用性人才。对职业院校来讲,特色就是生命,在面向市场、面向未来培养实用型高技术人才的可持续性发展过程中,要能够树立起自己的品牌。以特色为取向就可以避免大学评价中“办学规模”、“科研成果”、“学科门类齐全”、“高层次人才培养”等热门指标的扰攘。

(三)办学机制与效率

高职院校应确立服务性评价导向,以“服务社会”、“顾客导向”为原则,考虑与所在地区经济和社会环境相结合,加强与行业、企业和用人单位的合作,采取灵活、多样、开放的职业教育模式,大力推广“产学研结合”、“订单式”等培养模式。与此同时,要重视对高职院校内部机制以及学校内部管理效率的评价,关注对校园文化、师生关系、招生就业、课程教学等显性、隐性制度的评价。

(四)资金来源的市场化份额

高职教育的发展,一要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自主办学,寻求民间资金;二要面向市场办学,通过校办产业、社会服务等方式赢得办学资金。我国目前民办高校(以高职为主)主要依靠贷款来发展,办学成本90%以上由学生学费承担,社会非营利性的资本流人很少,这种被动的局面不利于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因此,建议把社会营资、融资的能力作为这类高校办学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五)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应重视对教师专业技术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教学技能的评价。另外,师资评价标准尤其要看专任教师以及师生比。高职院校的教职工结构中不应该有冗杂人员,而应该打造一支教学型的师资队伍,特别关注教学条件与利用情况、教学状态、教学管理、教学改革以及教学的实际效果。

[注 释]

①②吴启迪.规范专业促进高职健康发展——在2004年12月10日新闻会上的讲话[R].

③陈至立.抓住机遇积极进取开拓职业教育工作新局面[J].职业技术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4,(6).

④万秀兰.美国社区学院的改革与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⑤严雪怡.人才类型结构的发展变化和职业技术教育结构的发展变化[J].职教通讯,2004,(9).

⑥邓光平.国外专业博士学位的历史发展及其启示 [J].比较教育研究,2004,(10).

⑦吴岩.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定位中的若干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