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疗废品处理方案

医疗废品处理方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医疗废品处理方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医疗废品处理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医院收入;卫生主管部门;专项资金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0-0162-02

一、财政补助收入

医院财政补助收入属于财政拨款,包括经常性补助和专项补助。财政拨款是医院的一项重要的资金来源,因此,加强财政拨款的管理,在医院收人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医院经常性财政补助拨款

医院经常性财政补助拨款是国家财政根据预算管理体制规定,按有关标准对非营利性医院或承担了相应社会福利职能的其他性质医院的补助。它一般由卫生主管部门统一领取,然后转拨给各医院。

我国非营利性医院是具有一定社会福利性质的公益性事业单位(营利性医院也有可能在某些领域上承担社会福利职能),国家为了减轻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限定这类医院实行低于成本医疗收费政策,医疗收费标准无法弥补其成本。但医院又是一个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医疗服务收费作为一项重要的资金来源,不能弥补其成本,必然导致医院无法持续经营,最终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故国家从财政资金中拿出一部分,用于弥补医院业务的经费的不足,保证医院业务正常开展。国家对医院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定项补助,结余留用,超支不补”的政策。财政补助拨款分为定额补助和定项补助两大类。

1.定项补助。定项补助是在核定医院全部收支的基础上,确定一项或几项支出由国家财政给予补助,其余项目的支出由医院自行解决。如对工资性支出或工资总额中的一些项目、离退休人员费用给予全额或部分补助。一般大中型医院以定项补助为主。

2.定额补助。定额补助是在核定医院全面收支的基础上,按照一定标准计算确定对医院的补助。如按门诊人次、出院人数、编制床位等指标,制定相应的补助标准,计算出补助总额。

(二)专项补助

医院的专项补助拨款是财政机关在核定的经常性补助以外,根据卫生事业发展的专门需要,拨给的专门用途的资金。如根据区域卫生规划拨给相应医院的设备购置款、房屋修缮款、科研、进修培训专款等。这种补助主要是给予非营利性医院的,营利性医院在承担了相应的职能,如科研、教学、传染病防治等,也可以予以补助。

对于医院专项补助的管理,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应按规定的途径和程序取得专项补助拨款,并按批准的用途开支,保证专款专用。财政专项拨款的使用,要划清同其他资金的界限。医院财务部门应根据财政预算,进行统一计划,集中管理,综合平衡。有关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应按批准的支出计划,精心组织实施,保证支出质量,按期完成规定的任务,提高专项拨款的经济效益。

2.使用设备专款购建大型设备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可行性分析,组织临床、设备、财务、后勤、审计等部门人员进行论证和评议,必要时应邀请主管部门相关科室领导和社会各界专家参与,提出不同的方案,上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批准。

3.对于用维修专款进行大型修缮工程,开工前严格把住审核施工预算和签订合同关,控制工程预算,并对施工单位进行资格审查;施工进程中把好工程进度质量关,聘请专业监理人员进行监理,按工程进度支付工程款;竣工后把好验收结算关。通过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使财政专项补助的使用效率达到最高。

4.对于其他专门用途的补助资金,在拨款数额内,按照指定用途开支,且在补助项目结束后,要按要求做专项结报。

5.对于各项专项补助,补助项目结束后,余款按规定应交回的,要及时交回;规定可留用的,转做事业基金,不得用于福利分配。同时,按有关规定编制专项补助使用情况报告,及时向财政部门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三)上级补助收入的管理

上级补助收入是指非营利性医院从主管部门或主办单位取得的非财政性补助收入,是主管部门拨给医院的非财政资金。对上级补助收入。应当按照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管理,按指定方向和用途安排使用资金,同时要划清上级补助收入同财政补助收入的界限,不能相互混淆。

二、医院领拨款项的原则

医院领拨财政拨款是执行单位预算的重要环节。医院为了开展以上工作,需要按照批准的经费预算和规定的手续,向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请领财政拨款。领拨财政拨款要坚持以下原则。

1.按照计划领拨

医院在规定的时间内编制年度预算和事业计划,在预算中列出分月的用款计划,报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核后,作为领取拨款的依据。医院不得办理无预算、无计划或超预算、超计划的请领拨款。

2.按照进度领拨

财政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医院的用款计划,结合医院的任务完成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办理拨款。

3.按照用途领拨.

医院请领拨款,必须用于指定的项目,不得随意更改支出的用途,特别是专项拨款,不得随意挪用。

4.按照预算管理依次领拨

医院在领拨财政经费时,应当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预算管理级次逐级办理,卫生主管单位会计向同级财政部门请领拨款,二级会计单位向主管部门请领,基层会计单位向上级单位请领,报销单位向主管单位领用款项。

三、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其他收入管理

(一)医疗收入

医疗收人是指医院开展医疗服务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医疗收入是医院资金主要的来源,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关系到医患双方的切身利益。

1.医疗收入的容

医院的医疗服务是医院业务工作的主体。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医务人员借助各种诊疗手段和专业技术,为病人进行各种检查和治疗,这些检查和治疗有的在门诊进行,有的在住院部进行,有的在社区进行,具体形成门诊收入、住院收入和社区服务收入。

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加速和病人对医院服务要求的提高,社区医疗服务必将成为医院业务的主要部分,有些医院甚至会放弃部分传统的门诊、住院业务而主要投入社区医疗服务,使社区医疗服务成为自己的特色项目。

2.医疗收入管理原则

医疗收入管理原则主要有:

(1)保证医疗收入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非营利性医院严格执行国家的物价政策,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医疗收费的政策;营利性医院在认真做好成本测算的前提下,合理制定收费标准。

(2)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在保证危重病人的治疗的前提下,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并及时收取费用,做到应收则收,应收不漏。

(3)大力挖掘和利用现有人力、设备和技术条件,充分考虑病人的需要与可能,扩大医疗服务延伸范围,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增进两个效益。

(二)其他收入的管理

其他收入指除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医疗收入和药品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包括培训收入、救护车收入、废品变价收入、不受用途限制的捐赠和对外投资收人、利息收入、其他收人等。对这些收入应按照有关规定,分别进行管理。

1.其他收入的特点

其他收入的特点主要有:

(1)数额较小,现金收款较多,涉及面广泛,且零星分散。

(2)其他收入可能源于医院财产的损毁、转让。

(3)其他收入涉及税收。根据税法规定,非营利性医院的医疗、药品收入是免征企业所得税的,但对其他收入,除培训收入外均应缴纳企业所得税。

(4)其他收入与某些支出的冲回不易区分。

2.其他收入的管理

加强其他收入的管理,有利于保证收入及时、完整、合法,并减少收入流失,从而保护各方利益的重要环节。

(1)严格凭证手续,严禁收入不交公。医院的其他收入必须有合法的凭证为依据,能够取得外部凭证的,应以外部凭证为记账依据,没有外部凭证的,应在内部凭证上由经手、审批人签章,以示负责;任何科室不得截留、私分、挪用和私设“小金库”,收入全部交财务部门入账,并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财务部门收到款项,必须出具合法票据作为做账和双方监督的依据。

(2)合理进行收费。其他收入中明确了收费标准的(救护车收入),应按标准收取,不得擅自定价;国家没有规定收费标准的,应按医院自定的标准收费,不得多收,也不能因关系、人情等少收,以此保证医院的收入。

(3)严格来院的进修、培训人员管理。财务部门应定期与医务、科教部门联系,核对进修培训人员是否正常交纳费用。

(4)废品变价收入的管理。医院的各种废旧材料、包装物和过期报废设备较多(如玻璃瓶、废纸箱、包装袋、器械设备等),这些废品均有一定的价值,是医院的资产。其变价收入应统一交医院,不得由科室和个人占有,造成医院资产流失。医院应有专门机构或指定人员,对废品进行收集、分类、整理,可利用的再利用,不能用的统一交废品收购部门,变价收入交医院,同时,保证有毒有害的医疗垃圾不流入社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民健康。

财政对医院的经常性补助,是用于弥补医疗收费标准低于医疗服务的实际成本的,应属于业务收入的一部分,可用于医院的一切正常业务开支;专项补助是有专门用途的资金,只能用于指定支出项目。医院必须划清二者的界限,不得相互挤占。

(5)划清财政补助收入与基本建设投资的界限

国家对基本建设投资也规定了明确的制度,它与财政补助有不同的经费来源和投资方向,不能相互挤占、挪用。

医疗废品处理方案范文第2篇

1.1固定资产折旧费

医疗设备作为医疗机构的主要固定资产,其成本管理和核算首先应考虑其固定资产折旧费。计算折旧费用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为简单的设备折旧费计算公式为:设备年折旧费=设备总购置费/折旧年限(折旧年限的具体规定见《医院财务制度》)。但该计算方法较为粗糙,若财务管理水平较高,要求较为严格时,对于医疗设备折旧费的计算,也可采用工程财务中惯用的“年数总和法”或“双倍余额递减法”来进行计算。当医院经济状况不佳,购买某医疗设备相对投入较大,此时可为了尽快回收设备成本而采用加速折旧法。即在普通年折旧费的基础上乘以一个大于l的系数。另外,计算大型医疗设备的折旧费时,还应将该项医疗服务项目所必需的辅助设备设施的折旧涵盖在内,比如CT扫描仪必须配套的胶片打印机、空调散热、稳压设备等。可将其计入设备总购置费内。

1.2其他费用

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方方面面的费用,要做好医疗设备的成本管理,就必须将这些设备相关的支出进行统一入账管理。如设备所必需的机房和办公用房的总费用,即场地费;设备维修保养费,应包括维修材料费和维修人员工时费;医疗耗材费,比如该台设备所使用的消耗品,x光胶片、试剂、耦合剂、卫生材料、纸张笔墨等;水电暖气费;负责提供该医疗服务项目中的所有医疗工作人员的薪资、奖金等;以及间接成本费,是指该医院行政、后勤、职能科室支出的各项分摊费用。医疗设备的成本管理除了应在设备投人使用后持续推进,还应在设备购置安装阶段就应树立控制成本的意识,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小设备的各项投资规模。只有提高设备34CHUANGX1NKEJI2014.05的有效利用率,才能降低单位服务成本。同时还要注重降低平均运行成本,各种耗材的领用和消耗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和浪费。日常工作中,更要加强设备仪器的维修保养,从而降低设备故障率,延长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

2大型医疗设备效益分析

医院对于大型医疗设备进行成本效益的分析是为了提高医院的竞争力,提高医院的诊疗水平,争取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方式。加强对大型医疗设备的科学化管理,也属于工程财务学中设备管理的一个类型。如何降低医疗设备的运行成本,运用经济学方法对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进行成本管理和效益分析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医疗设备的成本——效益两方面作出合理有效的分析,可以十分迅速地归纳出大型医疗设备的成本运行规律,为设备更好地使用和运行以及其他医疗设备的投资管理提供指导,最终为医院的宏观经济管理和医院的发展战略提供合理的依据。大型医疗设备的总成本主要包括设备的总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包括劳务费、公务费、管理费、维修费、业务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及利息费等)。另外还可按成本是否可变分为固定成本(包括机房改造费用、配套设施费等)和可变成本(主要指设备运行过程中消耗的主要耗材费)。一般固定成本中主要由劳务费构成,若要降低固定成本,就要充分调动现有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其工作能力和效率,还可以与其他科室进行资源共享,以增加工作量,这样就可以降低固定成本对设备总成本的不利影响。对医疗设备进行投资效益分析,可运用静态投资分析法,也可运用动态投资分析法。还可运用工程财务学中常用的经济评价指标来对医疗设备进行经济评价。其中静态分析指标有如设备的投资回收率、设备的静态投资回收期等。动态分析法与静态分析法的区别在于其在分析时须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投资的时间价值是影响设备投资分析的重要因素。因而较成熟的经济分析多采用动态分析法,动态分析法也是比较理想的分析法。动态分析法常采用计算财务净现值(FIRR)分析方法:财务净现值是指按规定折现率(又叫贴现率)计算该设备投资的现金流入量的现值总和与现金流出量的现值总和之间的差额。折现率一般为同时期基准收益率。若财务净现值大于零即FIRRi>0,表示医疗设备投资的收益率大于预定的折现率,说明该设备投资方案可行;反之,则该设备的投资方案不可行。在对大型医疗设备进行评价分析时,如果将动态投资分析法和静态投资分析法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运用,可以使评价的结果更客观、更科学,也更具说服力。

3医疗设备的报废管理

医疗废品处理方案范文第3篇

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医院,医疗设备总值约3000万元,医疗设备是开展医疗工作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是衡量医院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一所医院要管好设备,必须从购置、管理、维修三方面入手。先进的设备需要科学化的管理,下面从几个方面结合本院情况探讨如何加强医疗设备的管理工作。

1 采购

1.1 明确认识采购对于综合性医院经营的基础性地位:目前国内综合性医院采购的物料主要有三类:药品、医疗器械、办公用品,采购预算额达到医院全部预算的60%以上,其中医疗器械占预算总额的20%,所以采购的节约或浪费都会对医院总成本产生很大影响。自古以来人人都懂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分析目前医院所处形势,更应加强对采购的重视。医院作为医疗机构,属于医疗卫生行业,也是一种带有社会福利性质的机构。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医院是非赢利的,也就是说,是政府投资建设并享受一定数额拨款的社会保障性单位,它们长期以来面临的竞争压力很小,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国家推出了医改方案:①医药分家;②到2020年实行全民医保、一卡通;③加强社区门诊建设;④公立医院与私立医院等各种形式的医院并存,在保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尽快将医疗行业市场化。因此,医疗行业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医务人员应有这一危机感。

为应对这一挑战,医院逐渐开展学习赢利性行业的管理方法,强调将自身更多地理解为一个企业,以赢利为基本目标,进而谋求医院的全面发展。赢利依赖于良好的采购与供应管理,这已成为企业界的共识,不可把采购视为医院经营的辅支持活动。

1.2 采购环节具有提高综合性医院利润的最大潜力:医疗设备购置的决策责任重大,一项正确的决策性往往会带动一个或几个学科的发展,能极大地促进医院整体建设。设备引进是一个集产品信息、科技信息、商贸信息为一体的系统工程,知识面宽、信息量大,因此,许多医院在涉及较大的医疗设备引进时都成立了类似领导小组的决策机构,其中包括:

院长:负总责。

设备科:掌握市场信息,提供可供选择的品牌和机器性能,对设备的安装条件、维修能力提出意见。

使用科室:由使用科室出具“设备购置申请报告”并根据业务工作量做出设备效益估算,配合财务部门做出效益分析。对设备的使用效果、临床价值作出评估。

财务部门:做好效益分析并根据支付能力做出预算,比如我院于今天元月购置的GE双排螺旋CT,截止10月份已经收回成本,并满足了临床需要。

2 管理

做好医疗设备的管理工作,对于提高医院诊疗水平,取得更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促进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做好医疗设备的管理工作,笔者认为从设备的购进、使用至报废的整个过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规章有章可循。做到人人都在管理中,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2.1 建立健全安装、调试、验收制度:成立验收小组,对机器的配置性能、临床效果可按技术指标进行验收,对设备的安装、调试应有专人负责,在设备安装前按要求做好准备,掌握安装调试的每个环节为以后的维修做好准备,还应做好设备档案的收集,其中包括:生产商资质证明、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产品注册证、营业执照、产品出厂合格证。进口设备需提供海关报关单和商检报告单、产品中文说明书。

2.2 建立健全设备运行、维护制度:对大型设备必须取得“设备操作上岗证”,按“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建立“日常维护保护制度”按照专人专用和专管共用管理要求进行日常管理,将设备使用情况、故障情况、维修情况记录在案。

2.3 对设备进行效益分析

2.3.1 使用率常有两种方法:一是使用率=(设备工作时间/额定工作时间)×100%,设备工作时间按照卫生部规定,诊断仪器类为15000时/年,实验仪器类为7000时/年;二是每月检查的病例与额定病例数作比较,计算出使用率百分比,公式为:使用率(月)=(实际检查病例数/额定病例数)×100%,笔者采用第二种方法,即医院给科室定出任务、指标,提出每月诊治病例的额定病例数,经与科室协商、领导批准后作为病例的定额,考虑到各种不同的影响,一般要求在85%以上,使用率高,说明管理水平高,效益越好。

2.3.2 利润率:设备可每月到财务科、信息科统计出单项设备的总收入检出总支出,即为实际利润,按公式利润率(月)=(月实际利润/设备原值)×100%。为更加直观,将经济效益分为四个等级,利润率在10%以上评为优秀,3%~10%为良好,1%~3%为一般,负值为亏损设备评为差,对于使用率、利润率低的设备为了更好低体现其价值,根据科室情况,经院长批准可以和其他科室共同,每次使用后做好交接。

2.4 建立健全医疗设备的报废管理制度

2.4.1 报废原则:凡使用期满,并丧失效能,技术性能严重落后,不能满足当时需求,由于各种原因损坏,无修复价值或无法修理的医疗设备。

2.4.2 报废方法:必须先由科室提出书面申请,设备部门鉴定审核批准交院领导审批后,由财务部门办理销账手续。

2.4.3 废品处理:凡经批准报废的医疗设备必须交设备科处理,已报废的仪器设备有保留价值的,可留作教学;有的可合二为一,减少报废数量;亦可拆零修配,传染性、污染性的设备应作焚毁处理或按国家规定渠道处理。

3 维修

3.1 改变服务观念:由原来的被动服务(科室叫修)变为主动式服务,即定期到科室维修、保养机器,及时发现故障隐患,监督一线操作人员按规程操作,并做好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医疗废品处理方案范文第4篇

通过实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集中清理整顿,进一步强化行业监管,切实消除安全隐患,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二、工作目标

有效纠正再生资源回收过程中存在的违法经营和场地脏、乱、差等问题,清理整顿存在安全隐患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并对无证(或证照不全)经营、占道经营等行为予以坚决清理取缔,确保达到以下标准:

(一)有固定的经营场所,依法取得营业执照,并办理相关的备案登记。

(二)回收物品按类别划定区域分别存放,各区域悬挂有醒目的标志牌,场所内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并确保生产经营安全。

(三)不收购赃物、嫌疑物品以及市政、环卫、电力、通讯、交通系统的专用设施和物品;不回收有毒、有害、化学危险物品和医疗垃圾;不擅自处理固体废物。

(四)不占道收购、分拣、整理、堆放废品。

三、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区政府成立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清理整顿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区委常委、副区长担任,副组长由区政府办、区经贸局、区四城联创办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区安监局、区城管执法局、工商分局、公安分局、质监分局、环保分局、规划分局及各街道办事处为成员单位。

四、职责分工

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由区经贸局牵头负责,区级相关部门配合,各街道办事处组织实施,具体分工如下:

区四城联创办:负责本次清理整顿行动的组织协调工作。

区经贸局:负责制定和实施我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规划,落实有关扶持政策,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加强对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管理的监督指导,协调区级相关部门和各街道办事处开展清理整顿行动。

区城管执法局:负责依法查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占道经营等违反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加强对企业周边城市管理秩序的监管。

规划分局:负责将再生资源回收网点纳入城市规划,依法对违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

公安分局:负责依法查处实施清理整顿行动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公务、暴力抗法等行为;清查处理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违法、违规收购和收赃、销赃行为,并进一步强化消防安全监管。

工商分局:负责牵头组织取缔无照经营的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做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及再生资源交易市场经营户的登记、注册、变更等工作,并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

环保分局:负责加强对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管,依法对污染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区安监局:负责对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监管。

质监分局:负责依法对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违反《计量法》等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

各街道办事处:负责对辖区内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并强化日常监管,督促经营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落实整改措施,配合区级相关部门清理取缔无证(或证照不全)经营、占道经营等。

五、工作步骤

此次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分为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各街道办事处、区级各有关部门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结合实际制订本单位的具体工作方案,并落实专人负责。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各街道办事处、区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本方案要求,立即对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网点进行拉网式排查,并逐项登记造册。对于经营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的企业要严格督促落实整改措施,对于占道经营、无证(或证照不全)经营等行为要坚决予以清理取缔。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各街道办事处、区级各有关部门要及时对此次清理整顿行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并于月31日前将总结材料报区再生资源清理整顿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区经贸局)。

六、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本次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清理整顿行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圆满完成任务。

(二)夯实工作责任。各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认真落实各项工作要求,细化分解任务,夯实工作责任,做到领导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

医疗废品处理方案范文第5篇

医院固定资产分为四类: 房屋及建筑物、 专业设备、 一般设备、 其他固定资产。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 大型 “高精尖” 设备在医院的广泛应用, 在医院诊疗水平得到持续提升的同时,固定资产在医院整个资产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也在持续加大, 医院固定资产呈现数量大、 规模大、 存放分散的特点。 为保证固定资产发挥其最大效能, 延长其使用年限, 就必须尽量做好固定资产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2 目前存在的问题

2.1 购置环节存在的问题

固定资产购置缺乏可行性分析, 存在重复购置现象。 固定资产, 尤其是医疗设备重复购置屡屡出现的原因, 一方面是医疗市场的竞争促使医院不顾周围医疗环境,重复购置大型高端设备; 另一方面是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 为解决由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而造成的老百姓 “看病难” 问题, 政府部门和卫生行政机关出台各种政策鼓励医院扩大经营规模,许多医院存在一院多址的经营状况 [1] 。

2.2 财务核算存在的问题

医院对固定资产折旧统一采用直线折旧法,而高科技医疗设备具有更新较快的特点, 如采用单一的折旧法, 不利于设备的更新换代。

2.3 日常使用管理存在的问题

2.3.1 固定资产使用效益分析缺失

医院长期以来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比较片面,较多关注企业发展的评价指标, 往往只停留在实物资产管理阶段, 忽视后期对管理效果的评价, 使用效益分析和管理效果。尤其是严重缺乏大型设备资产管理责任,使大量资产不能充分发挥其性能, 造成资产浪费。

2.3.2 维修成本逐年递增

医院设备不断更新换代, 大型设备的使用逐年递增, 维修难度不断加大。因此对于设备的维修,各家医院多数选择外修,而对大型设备则是通过高价购买保险的方式获得生产商的维修保障, 从而形成设备维修成本的逐年增加 [2] 。

2.3.3 盘点清查管理不严

盘点清查管理和报废管理在盘点清查管理上,医院都普遍存在对盘点清查管理不重视和盘点清查管理流于形式等问题。在报废管理上, 医院缺乏明确的报废原则和标准, 造成报废管理工作随意性比较大;一些医院还存在报废审批时间太长甚至审批不下来, 造成长期账实不符以及废品处理不当、 浪费严重等问题。

3 对策及措施

3.1 重视资产购置环节

在医院固定资产购置管理环节, 对于新购置的固定资产,应由医院专家组成的专业管理委员会明确论证内容,充分论证, 避免盲目购置; 同时由医院采购部门规范购置程序, 明确各环节的具体工作内容, 确保购置管理规范有序。 对于重新购置的固定资产,在投资决策时进行机会成本分析和收支效益对比分析, 及时向医院相关部门提供数据分析结论, 选择最优投资方案。

3.2 优化固定资产管理流程

随着固定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重的不断上升,管理流程优化成为各家医院用好管好固定资产重要手段。首先应将固定资产管理并入医院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管理软件时进行固定资产调拨管理、 文档管理, 借出与归还管理, 转移管理和维修管理, 文档管理, 通过网络信息系统把资产使用科室、 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连接起来, 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信息互通, 一方面利于使用部门简便地管理本部门资产; 另一方面资产管理部能实时掌握其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 损耗等情况,使其能调配闲置资产, 组织合理的资产购置; 同时, 财务部门通过规范采购报销制度, 保证固定资产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账账相符, 折旧提取规范合理。另外, 信息管理系统还可以为成本核算和绩效考核提供详实、 可靠的基础数据, 实现固定资产动态管理, 为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 发展规划提供有效的依据 [3] 。

3.3 固定资产财务核算环节

固定资产折旧除可借鉴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 直接进入费用类科目外, 采用加速折旧法对高值医疗设备折旧,能够更好地满足高科技医疗设备更新换代较快的特点。而且如果要将医院固定资产的价值所在真实地反映出来,就要求在年底之前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做准备。

3.4 树立维护保养意识

在设备维修环节, 采购入库后的设备, 使用部门必须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的意识, 需要考虑建立二级核算台账, 包括设备收入和修理支出等内容,同时要求要在设备保修卡上按时登记维修次数和费用,通过一账一卡能够清楚地反映设备的维护和使用, 成本效益, 即累计实现收入、 总支出、 维修保养费用和预期收入。

3.5 加强固定资产绩效考核管理

在管理医院固定资产的过程中, 需要结合设备自身的特点, 对其需求、 成本等进行分析, 以更好地提高设备效益, 同时要学会充分利用医院内部资源,实现固定资产利益最大化。

3.5.1 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各级各类医院应不断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扩大管理广度, 实现管理的全覆盖, 不断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同时评价方式应多样化, 并且要考虑操作的可行性, 绩效评价结果要实用, 应易于理解, 便于运用。固定资产管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包括固定资产的利率结构指标、 固定资产年增长率、 固定资产分布率、 优良率等指标。结合固定资产绩效评价指标, 通过组织设备管理、 绩效评价会议, 使设备使用人员、 管理人员间进行经验交流和沟通,较好地降低固定资产的利用成本。

3.5.2 对固定资产开展经济效益审计

充分考虑货币时间价值、 投资机会成本、 物价指数等因素外, 运用经济效益指标进行固定资产的经济效益审计。同时进行固定资产运营受到国家政策、医保政策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变化后的敏感性分析。计算其变动对固定资产效益的影响程度。

3.6 健全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 明确管理职能

3.6.1 完善设备管理体系

做到细化分工, 责任明确, 问责到人。器械仓库会计负责明细账的建立。采购、 验收、 出入库、 调拨、 变价、 报损、 报废等手续由器械科长把关严格执行。对调入、 捐赠或自制加工设备也应当及时办理编号、 建账、 入库、 分配等有关手续, 并根据凭证或管理作价记入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分类账。

3.6.2 加强对管理体系的监督、 评价

医院应扎实开展对仪器设备的购置计划、 安装调试、 运行情况、 功能开发及利用、 档案管理、 操作规程及使用维护保养记录等进行监督和评价。

4 结语

综上,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 使其保值增值, 不仅可以缓解医院购置大型设备带来的负债压力, 更有利于解决患者 “看病贵” 问题, 减轻患者负担, 是保持医院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现阶段进行卫生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建立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 改变一味追求 “高精尖” 的经营模式, 致力于提升医护人员服务质量和水平等 “软实力” ,才是医院持续、 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 1 】 刘国祥.我国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0 (1) :31-32.

医疗废品处理方案范文第6篇

一、安全生产形势

5月份,全县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发生1起2人重伤生产安全事故,其他领域均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1-5月份,全县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3起,死亡2人、重伤2人。其中: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1起,死亡1人;工贸企业事故1起,死亡1人;危化品经营企业事故1起,重伤2人。

二、各镇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

1、镇:一是开展“五一”节期间值班巡查工作,发现一般隐患16条,重大隐患2条;二是开展选矿、工贸安全标准化达达标创建工作,全镇16家应创建达标企业中,有6家企业与中介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启动创建工作;另有2家工贸企业已与中介机构对接;三是做好“安全生产月”活动准备工作;四是开展汛期安全生产大检查,重点对非煤矿山、尾矿库、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乡村道路、人员密集场所等单位及领域进行检查。

2、镇:5月份,共下达执法文书笔录93份,排查出隐患7处,已整改5处,正在整改2处;一是5月5日至9日对全镇开展五一、汛期安全生产大检查;二是打非巡查15次、夜间巡查2次;三是配合同力公司对我镇大象陶瓷、兴伟炉料、强源气体安全生产进行专项检查。

3、村镇:一是下达了2014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文件及方案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年”活动文件及方案;二是继续开展5.1及汛期前安全生产大检查,共检查企业单位48家,下达检查记录48份,发现一般安全隐患11条;三是联合县安监局及专家组对晶体硅有限公司进行了专项检查;四是联合县商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村一无证加油点进行了检查;五是组织部分企业参加市安全隐患排查录入系统培训;六是组织工贸行业及选矿行业开展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工贸行业10家,已签订2家,选矿行业18家,已签订12家,余下的正在落实;七是组织部分企业参加县标准化创建工作培训及在村中学开展的职业卫生培训;八是继续开展“打非治违”工作,组织镇打非办定期不定期开展打非巡查。

4、镇:一是继续“五一”期间安全生产大检查,对16处企业安全隐患进行了当场整改;二是认真做好汛前各项准备工作;三是督促企业应用市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四是开展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五是落实企业开展职业危害企业申报;六是开展蒸压釜安全专项整治;七是组织开展了烟花爆竹行业、液化气行业的储存、运输、经营等各个环节安全专项检查;八是对关闭矿山和重点地方开展“打非治违”巡查七次;九是制定了“全国安全生产宣传月”实施方案,启动了“全国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

5、镇:一是积极开展五一期间安全生产大检查;二是组织开展非煤矿山安全专项检查,检查企业7家;三是积极开展水上交通巡查工作,巡查码头企业4家,渡口1处;四是组织开展危化品企业安全检查,检查危化企业2家;五是组织开展三家企业进行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六是开展“安全生产月”筹备活动。

6、镇:一是开展打击非法开采巡查,共巡查8次;二是组织有关企业落实市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工作;三是配合镇环保、交通和农办对焚烧秸秆加强安全巡查;四是会同派出所和县供电公司对县鸿源服装厂、县佳艺服饰有限公司因存在消防隐患予以依法断电处理;五是组织境内选矿和有关工贸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培训会并要求企业开展创建工作;六是开展汛期前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检查生产经营单位10余家,发现安全隐患2处。

7、开发区管委会:一是制定了经济开发区2014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组织园区企业悬挂安全生产条幅27条;二是下发了《关于加强防汛排涝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做好当前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组织了汛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出动15人次,对园区永泰气体等7家重点排查企业进行了全面排查。发现防雷、各类安全隐患14余处;三是先后对园区迪亚拉、华源电杆等8家企业进行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上门服务,并于本月24日召开了园区14年度标准化创建工作动员会;四是8号、9号、16号、23号,组织开展“专家查隐患”活动,聘请8名省、市安全专家在全园区范围内开展隐患排查和分类分级管理工作。

8、公共服务中心:一是对道路交通、人员密集场所、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经营企业、金属非金属矿山进行了安全生产大检查;二是切实抓好汛期安全生产工作,召开汛期安全生产工作会议,要求各村加强深水塘管护,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加强汛期值班;三是开展打非治违活动。

三、县安委会部分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

1、县安监局(安委办)

5月份,下发或转发各类安全生产方面文件37份;一是邀请中石化分公司安全专家对全县21家汽车加油站和1家加气站开展安全专项检查,共发现安全隐患16处;二是联合安全评价服务机构对我县18家生产(建设)的非煤矿山企业(其中:10家露天矿山、4家地下矿山、4家尾矿库)进行安全现状评估;三是制定设备检维修环节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措施;四是举办全县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动员会暨自评员培训班,全县32家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等近70人参加了此次培训。五是依法加大对生产安全事故和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的行政处罚力度,严肃查处了富鑫钢铁有限公司“3.14”高处坠落事故和镇分水岭煤矸石矿违法生产行为。

2、经信委

一是制定《县经信委关于做好汛期安全工作的通知》、《转发县安办关于加强设备检维修环节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县经信委2014年安全生产活动月方案的通知》等文件;二是与经典企业咨询有限公司正式签订了《县铸造行业安全技术监管服务合同》,共涉及诚拓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金贸流体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铸造企业;三是委主要负责人带队督查了电力行业和地方监护道口端午节前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四是委分管负责人带队对8家生产和建设的非煤矿山以及1家火工品供应单位进行了安全检查。

3、县教育局

一是转发开展校园安全专项行动的通知和方案;二是暴雨、雷电等强对流天气的安全生产提示;三是上报2014年地震逃生演练情况统计表,全县共有63所学校、幼儿园举行了应急逃生演练,参与学生28457人次;四是下发了《县教育局2014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要求各校结合实际,制订学校实施方案;五是召开学校安全工作会议,强调“六·一”、高考、中考期间的安全防范和安全保卫工作;六是组织人员对全县中小学、幼儿园进行校园安全宣传教育、消防、交通、食品卫生、防溺水、校园安保和“六·一”期间校园安全防范和安全保卫工作的专项检查;七是积极配合公安对学校及校园周边进行安全检查。

4、县公安局

民用爆炸物品安全:5月份,共出动警力320余人次,出动警车90余台次,检查涉爆涉危单位175家次。排查各类安全隐患5处,下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3份,督促整改安全隐患5处。

一是开展缉枪治爆专项行动。共查处违规燃放烟花爆竹案件29起、罚款29人,立案侦办网络贩卖仿真枪案件1起、刑事拘留1人,收缴军用子弹35发、自制火药枪2支。二是部署开展放射源安全生产大检查。加大对废旧金属收购、金属冶炼和曾经使用放射源的从业单位进行检查;三是先后组织60余名警力对环境整治爆破工程进行现场警戒和维稳工作。

道路交通管理:共发生一般程序道路交通事故28起,死亡1人,受伤31人,直接经济损失77100元;四项指数与去年同期相比,起数增加10起,上升55.56%,死亡人数持平,受伤人数增加11人,上升55%,直接经济损失上升40.95%。发生简易程序处理事故389起,造成58人受轻微伤。

一是开展集中统一行动7次,出动警力350人次。查纠各种交通违法行为4664起。查处酒驾案件39起,其中醉酒驾驶3起,饮酒驾驶36起。排查道路交通安全隐患4处。已整治2处。对未整治的X044线段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形成交通安全隐患整改报告,上报至县政府和县安委办;二是组织开展集中统一行动(重点整治酒后、无证驾驶、涉牌涉证、超员)等违法行为的7次。

消防安全管理:5月份,发现一般火灾隐患36处,整改火灾隐患39处,发生火灾事故1起。一是开展端午节前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检查;二是积极开展对各商场、超市、宾馆通过张贴消防宣传画开展消防宣传活动。

5、国土局

矿山执法巡查方面

一是继续加大对持证矿山的监管力度,5月份共巡查持证矿山5家次,制作矿山巡查记录5份。制止并立案查处无证开采行为2起;二是悬挂“安全生产”标语。

矿产管理方面

一是进一步推进非煤矿山整治规范工作,完善相关企业整合后采矿许可证相关材料。二是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实责任,设立联系点。

打击非法开采方面

5月份,共巡查120次,发现和取缔非法开采行为5起,查扣挖掘机5台,铲车1台,制止违规取土1次。

6、城乡建委

一是组织相关人员学习繁安办[2014]8号《关于开展2014“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的通知》等文件。二是开展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执法检查工作,共检查23处约60项单位工程,下发25份现场检查记录(整改通知单);三是对2家汽车加气站(燃气公司加气站和中石化城关加油加气站)进行了安全检查;四是召开五月份安全生产工作专题会议。

7、重点局

一是制定“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二是在城西安置小区等10个在建工地进行张贴、悬挂安全宣传横幅;三是落实“五一”节假日期间工地安全生产的检查,发现隐患4处。

8、市容局

一是开展安全生产工作自查25次,组织执法检查8次,参加人数30人次;二是对拆违拆牌、“三小”车辆整治、各种车辆、人员安全、市场安全、办公设备等8项重点工作中的安全防范措施进行排查整治,排查隐患条数1起。三是对各单位、科室安全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鑫盛市场和东门果菜市场的摊点棚棚体安全情况等组织安全生产专题检查。

9、交通运输局

道路安全生产情况:一是做好节假日值班和安全检查工作,对所辖两条主要省道、四条重要县道的重点部位及潜在安全隐患部位进行排查,累计排查一般隐患32处,下发责任抄告2份;二是加强路面保洁,实施公路小修保养工作。

道路运输安全生产情况:对客货运、维修检测和驾培企业进行了安全大检查,共检查道路运输企业33家。

水上交通安全生产情况:出艇巡航64艘次,出动执法人员311人次,巡航时间238小时,1170公里,检查货船360艘;出车巡查4车次,出动执法人员17人次,车辆巡查19小时,车辆巡查里程240公里,检查渡口5道(2次),涉水工程1家(1次),港口企业14家(2次);下达海事通报一份。

10、县农委

一是县渔政管理站派员参加了市渔业渔政管理中心组织的专项检查;二是对购买的农机进行牌证管理,进行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三是年检审农机车辆5台;入户大拖拉机27台;收割机年检11台,收割机入户参保农机车辆13台;驾驶证换证25人,查处并纠正违章3台次。

11、商务局

一是分别对全县的加油站点,星级旅游饭店,以及商场超市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了检查,共发现了三处轻微隐患;二是对主要旅游企业开展了一次检查;三是对全县6个乡(镇)所在地和村的10家加油站进行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四是于5月22日至23日对全县粮食国有企业兴粮、公司,省级粮食储备库进行了检查。

12、文广新局

共出动执法人员1452人次,检查各类文化市场经营场所267家次,立案调查5起,办结4起,警告3起,共处罚款7500元。一是积极对辖区内歌舞娱乐、网吧等场所开展平安文化市场大检查;二是组织开展了校园周边文化市场整治行动,重点加强了对网吧、娱乐场所、出版物市场等文化市场经营场所的监管。

13、卫生局

一是印发了《关于做好县卫生系统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县卫生局安全生产月专项宣传活动方案》,转发了《关于开展全国职业病防治知识竞赛的通知》;二是与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三是继续开展13家供水单位卫生检测,检测样品35份,四是开展了五一期间安全生产大排查,共检查医疗卫生单位6家,在建工程2家,下达意见书6份,发现一般安全隐患2起;五是做好中考及“骑行”活动医疗保障工作。安排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及救护车辆做好中考及“骑行”活动全程医疗保障工作。

14、市场监督管理局

食品安全监管

一是制定印发《县食安办关于印发豆芽菜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实施方案》。共检查豆芽菜生产、销售、餐饮单位20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8处;二是开展“中高考”、“端午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对辖区内5家绿豆糕生产企业作了重点检查;三是组织辖区内食品生产企业负责人、质量负责人以及化验员等关键岗位人员参加市局统一安排的培训班,全县共有36个企业的48名人员参加了培训。

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一是联合稽查队对的永年实业公司、金刀水泥公司、华杨水泥公司的特种设备开展了检查;二是收集整理报名参加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报名材料并报市局;三是联合稽查队\村监督管理所对铁金铸造、金科机电公司的特种设备进行检查,并建立了档案;四是对盛和花园物业、县公安局、国税局的电梯进行检查、建档;五是配合市特检中心对五家企业的5台锅炉,14台压力容器和1条压力管道进行了定期检验;六是对六家气体充装企业进行检查,下达指令书1份,对六家建材企业的蒸压釜开展专项检查。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现场审查餐饮服务单位共56余户次,发放《餐饮服务许可证》20张,变更3家。发放《保健食品经营许可》3家;二是开展食品标签标识专项检查;三是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共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45家;四是推进餐饮服务单位量化分级管理工作;五是开展小微餐饮整治现场检查验收,共现场检查验收小微餐饮店75家,符合整治标准的54家。六是开展学生中高考期间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共检查学校食堂8家;七是对新安装油烟净化装置的餐饮单位,联合县环保部门进行检查验收;八是对有关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举报投诉及时进行现场检查核实,截止目前,共处理投诉举报事件4起。

药品及医疗器械安全监管工作

一是开展了基本药物及高风险产品的抽验工作;二是开展对换发、变更药品经营许可证及GSP认证申报资料进行初审;三是开展了医疗器械“五整治”专项检查及特殊药品、疫苗、终止妊娠药品、中药饮片、含麻黄碱复方制剂、量化分级检查。共检查涉药单位19家;四是开展了一期家庭过期药品回收活动,共回收家庭过期药品610批次、50余公斤;五是收集上报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报告20份。

全县加油站点证照管理专项整治工作

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加油站点专项整治工作,并配合县商务局等单位对无证无照、证照过期经营者逐户进行清理。共检查44户。

开展“三线三边”汽车维修经营和废品回收站点专项整治工作

依法检查废旧回收站点50余户,道路沿线机动车维修经营户164户,并配合县市容局对无证无照经营行为进行查处,依法暂扣了大量用于非法经营的工具和物品。

15、环保局

一是对县内涉及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影响饮用水安全、使用放射源等可能存在环境安全隐患企业进行检查。截止五月底共出动环境安全检查61人次。

医疗废品处理方案范文第7篇

(一)固废处置原理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通常是指物理、化学、生物、物化及生化方法把固体废物转化为适于运输、贮存、利用或处置的过程,固体废弃物处理的目标是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二) 国内普遍处理技术

1、压实技术

压实是一种通过对废物实行减容化、降低运输成本、延长填埋寿命的预处理技术,压实是一种普遍采用的固体废弃物的预处理方法。

2、破碎技术

固体废弃物的破碎方法很多,主要有冲击破碎、剪切破碎、挤压破碎、摩擦破碎等此外还有专有的低温破碎和混式破碎等。应用最多也最有效的固废垃圾破碎机是剪切式破碎机,对于填埋垃圾和堆肥垃圾,则应用螺旋辊粉碎机更为有效。

3、分选技术

固体废物分选是实现固体废物资源化、减量化的重要手段,通过分选将有用的充分选出来加以利用,将有害的充分分离出来;另一种是将不同粒度级别的废弃物加以分离,分选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物料的某些性方面的差异,将其分离开。

4、固化处理技术

固化技术是通向废弃物中添加固化基材,使有害固体废物固定或包容在惰性固化基材中的一种无害化处理过程,经过处理的固化产物应具有良好的抗渗透性、良好的机械性以及抗浸出性、抗干湿、抗冻融特性,固化处理根据固化基材的不同可分为沉固化、沥青固化、玻璃固化及胶质固化等。

5、焚烧和热解技术

焚烧法是固体废物高温分解和深度氧化的综合处理过程,好处是大量有害的废料分解而变成无害的物质。由于固体废弃物中可燃物的比例逐渐增加,采用焚烧方法处理固体的废弃物,利用其热能已成为必须的发展趋势,以此种处理方法,固体废弃物占地少,处理量大,在保护环境、焚烧厂多设在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并设有能量回收系统。但是焚烧法也有缺点,如投资较大,焚烧过程排烟造成二次污染,设备锈蚀现象严重等。热解是将有机物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高温(1000℃-1200℃)加热,使之分解为气、液、固三类产物,与焚烧法相比,热解法则是更有前途的处理方法,它最显著的优点是基建投资少,而且热解后产生的气体可以作燃料。

6、生物处理技术

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对有机固体废物的分解作用使其无害化可以使有机固体废物转化为能源、食品、饲料和肥料,还可以用来从废品和废渣中提取金属,是固化废物资源化的有效的技术方法,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有:堆肥、制沼气、废纤维素制糖、废纤维生产饲料、生物浸出等。

二、合肥市固废处置管理现状

(一)现状分析

吴山固废处置公司作为“十一五”期间全国危废和医废处置专项规划中的重点项目,合肥市大部分固废都运至吴山固废处置公司,期间二期工程在建,总投资概算1.16亿元,年总处置能力可达2.1万吨,二期固废工程正式投入运营后可完全处理处置我市的工业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并可集中处理淮南、蚌埠等皖北九市的工业危险废物,同时承担政府应对突发性事件或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中所涉危险废物的处置任务。

(二)带来的危害

相关数据显示:合肥近年来每年产生的各种医用危险废物约1500吨;工业企业产生各类危险废物总量1.65万吨,此外还有来自汽车清洗厂、个体门诊、高校和科研院所实验室、照相馆等产生的各类危险废物。这些危险废物如得不到有效处理,将产生毒害、爆炸、易燃、传染、放射和化学反应等不同的环境恶果。

三、问题解决办法探讨

针对合肥市各县经济条件、产生的危险废物及处置设施稀缺特点等,一些积极的解决办法有:

(一) 加大固废处置监管和处罚力度

据了解,我县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前四位的是尾矿、冶炼废渣、粉煤灰和炉渣,近三年我县综合利用率均达80%以上,大宗固体废物引发的污染投诉相对较少。但采选业特别是铜冶炼、无机化工企业污水处理产生的废渣,有机化工、纺织、造纸、食品行业污水生化处理以及县区各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这三类工业固体废物点多、面广、量小,部分企业和业主不够重视,在处理处置利用各过程环节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环境违法行为,部分企业和运输业主乱倒工业固废而引发的污染投诉增多。

(二) 增设固废处理设施

相关部门应协力合作,增设固废处置设施,合理选择处置区域,分类无害处理;在当前,选择适合的处理处置技术路线对节约处置场投资、降低运行费用至关重要。

(三) 新技术投入

对于某种废物选择哪种最佳的、实用的方法与诸多因素有关,如废物的组成、性质、安全标准、成本、操作等。目前国内常用的处理方法大致归纳为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热处理和固化处理。

(四) 应将积极做好相关督促、指导、协调工作

省市各有关单位应进一步加大对工业危废产生企业的监管力度,为吴山固废处置公司危废处置量提供保障。能充分发挥吴山固废处置公司固废处置作用,树立标杆,努力使之成为省内固废处置的龙头企业,为环保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五)垃圾处理场应继续加强内部环境管理

以即将开工建设的吴山填埋场二期工程为契机,进一步对相关污染治理设施提标升级;同时加快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力争将合肥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建成全省示范企业,真正实现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目标。

四、结束语

处置好合肥市固废,合理技术手段利用是当前环境治理的又一重要举措,固体废弃物的回收价值及有效范围资源化综合利用效果是市政府管理部门事半功倍的主要体现。固废处置工作取决于分类的程度和垃圾的累积量,固体废物的处置好坏在我市在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姚宝艳.锦州市机动车尾气污染与防治[J].科技信息. .2007,(7)

[2]田建立, 段晓晨, 张同刚, 郝广民, 牛洁平, 王辉. 汽车尾气对人体危害及治 理措施[J]. 环境与健康:河北省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与健康论坛暨2008.12

[3]吴国正,马丽萍,贺克雕.汽车尾气的污染与防治[J].广东化工.2008.(05).

医疗废品处理方案范文第8篇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实现其经营战略、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正确可靠的重要手段,近十年来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自改革开放步入市场经济后,中国企事业单位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才开始正式重视内部控制,2006年开始步入风险管控视角的内部控制阶段。我国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组织上下都真正理解为什么要从风险管控入手进行内部控制,才能有效地提高内部控制意识和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目前,国内已初步完成内部控制理论引进工作,但针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演进机理的研究很少,更缺乏针对国有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笔者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以广东OC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为例研究其内部控制演进过程,从理论上剖析国内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演进机理,总结其特征与问题,为今后更有效地开展内部控制活动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

二、内部控制演进文献综述

(一)内部控制演进过程 现有文献对内部控制演进过程有两种不同的划分。丁友刚和胡兴国(2007)认同“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就是控制风险的两种不同的语义表达形式(谢志华, 2007)” 的观点,从风险控制视角讨论了财产实物风险控制、财务报告风险控制、经营风险控制、三种风险控制思想的理性加强、风险评估思想的产生与风险控制目标的最终确立等五个发展阶段。张砚与李凤鸣等则侧重内部控制范围和手段的变化,将内部控制划分为内部牵制、内部会计与管理控制、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等四个发展阶段。就演进过程看,丁友刚和胡兴国(2007)认为,早期财产所有者面临的主要是财物保管中的失窃风险,后来是投资中的财务报告风险,再后是企业经营风险,再其后是风险控制的理性加强及风险管控体系的确立。李凤鸣等则指出,早期内部控制是以查错防弊为目的,以职务分离和交互核对为手法,以钱、账、物等会计事项为主要控制事项;20世纪四十年代后,企业经营活动日趋复杂,要求加强对生产经营的控制与监督,内部控制就相应地超越了会计与财务范畴,逐步从对单项经济活动进行独立控制为主向对全部经济活动进行系统控制为主发展,但注册会计师仍主要检查会计控制,宗旨是预防和发现错弊;20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西方内部控制不再区分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而是向纵深发展,将内部控制环境纳入内部控制的范畴,从而形成一个全面的内部控制体系。对比上述有关内部控制演进过程的两种阐释,其侧重点虽然有所不同,但从诺斯(2008)的制度变迁路径看,都属于诱致性制度变迁,即“自下而上”的制度变迁,是财物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在内外部动态环境下的互动博弈行为推动了内部控制的演进。我国在2003年国资委成立和运作之前,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所有者基本是缺位的或不到位的,内部控制发展缓慢。然而,其后几年内部控制则发展迅猛,这与国资委的大力推动分不开。

(二)内部控制演进原因 李凤鸣和韩晓梅(2001)认为,推动内部控制演进的原因是经营环境的复杂化,顾客需求和市场变化对企业活动的影响;丁友刚和胡兴国(2007)则认为,内部控制演进是组织与经济环境变迁的结果。虽然两者都认为外部环境是内部控制演进的作用主体,但后者强调了组织变迁因素。程新生(2004)认为是对治理效率和经营效率的共同追求推动了内部控制演进,但也没有言明具体的作用主体构成。结合体制内企事业单位国有属性,需要明确我国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演进的作用主体与西方市场经济的私人企业的不同之处。

三、内部控制演进案例分析:以广东OC医院为例

(一)广东OC医院及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概况建院于1978年的广东OC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现在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功能于一体的面向海内外开放的综合性现代化医院。广东OC医院当前的发展思路和经营策略是:抓住时机,更新思维,选准方向,跨跃式发展,尽快缩短与同级医院的差距;采用超常规投入的办法扩大再生产及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财务预算与规模投资相配合,合理调节运作资金,并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经过几年的战略发展,医院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医院技术力量雄厚,总资产5.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3亿元 ,开放床位900张,拥有高场强磁共振、多排螺旋CT、大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仪、化学发光检测仪、全自动生化检测仪、直线加速器及伽玛刀肿瘤治疗仪等先进大型医疗设备。固定资产一直占医院总资产一半以上的比例。广东OC建院之初,固定资产所占比例较高,曾一度达到75%。当各科室的医疗设备逐步添置齐全后,医院竞争力的主要来源就是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升,这样,固定资产比例逐渐下降,到九十年代初时已下降到60%左右,20世纪初时进一步降低到50%以下。但随着广东OC医院新战略实施,筹建新综合大楼、添置床位和各类最先进的医疗设备,固定资产所占比例又上升到了55%,且近几年继续维持这个高位。从内部控制视角看,广东OC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过程滞后于流动资产管理,其内部控制可分为防控阶段、制度规范阶段和效益阶段。

第一阶段:防控阶段(1981-1999)。广东OC医院早期几乎没有正式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完全靠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和以院为家的归属感。但随着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变化,固定资产管理日益变成一个影响医院正常经营的因素。1995~1996年间相继发生员工私占照相机、科室领导不当占用电脑、科室拆分带来固定资产管理混乱及固定资产报废管理缺失等事件,使得医院不得不提出“反私占挪用、防账物不符”的号召,并出台《广东OC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条例》,明确了固定资产归口管理部门的相关职责和可移动办公器材及设备的使用区间、使用规则和设备管理与护养等。

第二阶段:制度规范阶段(2000-2006)。经过前一阶段固定资产管理改进,账物不符、私占挪用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但很快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在2000年中开始,随着广东OC医院的迅速发展及与周边医院的业务竞争日趋激烈,各科室纷纷申请购置新的医疗器材,淘汰旧设备。这一过程中,由于固定资产管理没有及时跟进到位,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如新设备添置问题,有些科室未经审批,就私下试用甚至使用某供货商提供的新设备,到审批下达时,有些设备实际已经使用了一段时间。这种现象带来的问题,除了使一部分人不当得益外,还有可能因为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带来一些潜在的纠纷,如试用中的设备损害,试用后不购买该设备等。旧设备淘汰问题方面,典型的例子是,如果相关科室不说明该设备性能状况,设备科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很可能将其作废品处理了。实际上,旧设备淘汰中如果管理不善,潜存的风险更大,对医院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声誉影响更大。

通过调研和分析现存问题及此前的固定资产管理经验,医院管理层认为,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和同行竞争加剧,医疗器械设备管理将比其他一般性固定资产管理越发重要,要彻底解决上述问题,应该进行“防范、规范和示范”,也就是采购和报废时的问题防范,使用中的使用和护养规范,成功或失败的防范与规范措施对相关固定资产管理的示范作用。这需要采用一个制度性的解决方案,为此,经过多次研讨和试点,广东OC医院在随后几年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性固定资产管理的解决方案,包括《固定资产(医疗设备)管理实施细则》(2004)、《固定资产管理制度》(2005)、《广东OC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2006)。

第三阶段:效益阶段(2006年至今)。进入2006年后,珠三角地区医院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竞争手段不断升级:兼并区级医院、与企业医院建立战略合作、新建或装修医疗大楼、购置高端新型医疗仪器与设备、提高医疗管理水平等。广东OC医院为了有效提高医院整体竞争力和医疗服务水平,按“跨跃式发展,尽快缩短与同级医院的差距;采用超常规投入的办法扩大再生产及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思路和经营策略,让各科室不断配备高端新型医疗器械和设备。此时,全国医疗系统也开始正式实施国资委提出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措施。在双重压力之下,2006年12月广东OC医院提出了“确保固定资产保值增值,以更好地实施新的战略目标”。但快速发展带来管理水平难以跟上的问题。因此,在新医疗器械与设备的引进中,出现了几起严重的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如2007年2月,医院肾移植科花费50多万元采购一台高性能的德国费森尤斯血透机,但使用时才发现,这套设备与其他一般设备不同,不能使用普通蒸馏水或纯净水,必须用特殊净化水。这台新设备使用几次后,终因成本过高而被迫放弃闲置。但2008年8月就蒸汽房更新设备的一次“节能减排”专题研讨上,“先管理节能、再技术节能”的观点让医院受益匪浅。结果,医院不仅避免了不必要的固定资产投资,也最大程度地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这几起例子让管理层意识到风险因素对医院经营成败的影响,遂于2010年年底固定资产管理年会上,正式提出了固定资产管理“双效益、又增值”的目标,强调效益意识是保值增值的前提,要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举的基础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并为新目标下的固定资产管理提供了制度体系保障。

(二)广东OC医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演进过程 从广东OC医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演进过程不难发现,随着医院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医院整体经营规模和医疗水平得到进一步升级。经营战略的调整和实施对医院固定资产构成及其占总资产的比例产生决定性作用,相应地,面对新的经营环境,医院在经营思路和管理模式上的改变又带来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模式的改进。

医院发展早期,固定资产主要以不动产和一些基本医疗器械设备为主,还包括一些日常办公设备与用品。总体来讲,这一阶段还处于改革开放早期,以院为家和爱护公物的单位观念及社会风气较浓,即使有些不当行为,也主要是些办公设备与器材的私占挪用问题。这一阶段医院也还没有太多市场经营的概念,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也较低。1996年明确提出的“防账物不符、反私占挪用”措施正反映出这一阶段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工作的重点。早期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手段比较简单,基本停留在账与物的简单管理层面。因此,这一阶段内部控制最初的目的是防止财产丢失,防止内部人行为不当导致企事业单位损失。

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医院业务的迅速发展,固定资产管理中内部人不当得利的方式逐渐增多,除了少量私占挪用医院财物外,大多采用其他手段如转移医院财产或限制医院投资机会的不当得利行为。内部控制从先前的基于个人和组织的内部控制逐渐发展到基于过程的内部控制,表明医院管理者已经意识到,基于经营事项的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并重方式不足以有效解决内部控制问题,更需要一个包括内外部环境控制、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的完整制度体系,从制度层面防范和解决内部人道德风险与不当得利行为。因此,这一阶段广东OC医院采取了一套制度性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解决方案,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防范、规范和示范”措施。

随着医院医疗服务市场化程度进一步加剧,各医院纷纷走上竞争手段升级之路,固定资产投资成为首选手段之一,包括添置更新的高端医疗设备、扩大医院建筑面积以增添病床数量和办公用地。与前两个阶段固定资产内部控制面临的挑战不同,第三阶段内部控制的核心是风险管理与控制,一旦投资与经营失败,则很可能会给医院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如该阶段2007年弃置先进设备、2008年护养设备失败就是没有做好风险管理与控制的典型事例。至此阶段,医院经营管理者已经意识到,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重心必须从防止内部人不轨行为和制度规范转移到医院经营风险控制上来。2010年的节能减排方案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证。

根据广东OC医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演进现状,广东OC医院发展至今,虽然开始有了风险意识,甚至采取了一些初步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措施,但仍然处于转型期,尚未真正进入风险管理视角的内部控制阶段。因此,从目前已有的内部控制措施看,仍然是以过程控制为主,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控措施。具体而言,首先,广东OC医院没有明确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目标。医院虽然明确了整体发展战略和经营思路,但却没有设定风险偏好,包括固定资产风险控制范围。正是因为医院采取“跨跃式发展,尽快缩短与同级医院的差距;采用超常规投入的办法扩大再生产及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经营思路,而在扩大再生产投资中却未能及时改进与升级相关的管理措施,从而导致几次较大的投资失误。再者,从医院内部环境看,医院组织文化中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风险意识强调不多,一般员工和管理层的风险意识比较缺乏。通常情况下,医院组织文化更多强调的是如何提高服务质量和防止医疗事故,而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问题理解不到位。医院普通员工,甚至一些中基层管理者认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医院高管层考虑的问题,与他们没有关系。在这样的内部环境中,固定资产使用是各业务科室的事,但风险控制则成了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事。其三,没有真正的风险意识,就谈不上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风险确认、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策略选择。即使有一两次成功的风险控制行为,也只能算是意外得来的收获。其四,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发展,广东OC医院已经形成一些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活动,如各类制度和程序,包括核准、授权、验证、调整、复核、定期盘点、记录核对、职能分工、资产保全、绩效考核等,但这些只是在旧的管理模式上形成的控制活动,并没有以风险管理和控制作为立足点。在引入风险管理视角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后,这些控制活动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此外,在目前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中,信息沟通和检查监督相对不足,不能准确、及时地反映出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风险。

四、内部控制演进机理:广东OC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分析

(一)广东OC医院内部控制历程 广东OC医院虽然只有三十余年的发展历史,但先后经历了以“账物相符、防私占挪用”为主要内部控制目的的“防控”阶段,以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并重的“制度规范”阶段,及以“双效益、又增值”为主要目的的保值增值阶段。对比之下,这三个阶段发展特点与基于行为人层面控制的“内部牵制阶段”、基于组织层面控制的“企业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和基于过程控制的“制度基础控制阶段”特征基本吻合,但尚未真正进入到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阶段。

纵观广东OC医院三个阶段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演进的驱动因素,可以发现,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演进是四个因素互动作用的结果:固定资产所有者(即股东/国资委)和固定资产管理者(即广东OC医院)对固定资产保值增值的认识,市场环境,固定资产管理者与企图不当得利的内部人之间的互动博弈。早期,固定资产所有者并没有明显的保值要求,固定资产管理者的主要责任只是防止私占挪用,尽量做到账物相符,以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即早期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功能只起到防范内部人明显不当行为,如私占挪用和偷盗。但到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企图不当得利的内部人手段逐渐变得隐蔽,固定资产管理者开始面临一定的经营压力,不得不主动积极地做好内部控制。这样,医院开始主动地进行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从“制度规范”入手,防范、规范和示范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直到2004年,医院响应当时政策,提出资产管理要保值增值,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说法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随着2006年前后开始的地区性同业竞争升级,各医院纷纷加大固定资产投入力度,固定资产投资失败问题开始出现,这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正常经营与发展。与内部人的不当得利相比,固定资产投资失败导致的损失才是真正致命的。于是医院在2010年正式提出了“双效益、又增值”的固定资产管理目标。

(二)广东OC医院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的趋势从制度变迁角度看,我国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分两个阶段:2004年前(医疗系统则是2006年前)基本属诱致性制度变迁,是内部不当得利者和医院在一定经济社会环境下的互动博弈的结果;但其后则更多属国资委保值增值考核要求推动的结果,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前者为自发所致,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有内在要求;但后者是以政府命令和法律形式引入和实行,要在企事业单位层面有效落实,尚需一定的时间,更需要其他作用主体积极参与。广东OC医院要顺利演进到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阶段,有赖于以下方面的改进:目前医院管理层和员工对固定资产保值和增值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但固定资产管理的风险意识还比较弱;国资委尽管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指示,但并没有一个明确考核指标及相应的激励机制;近年来,地区性大医院同业竞争恢复相对均衡状态,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让各医院业务迅速增多,良好的财务状况会在一点程度上降低大家对固定资产风险管控重要性与紧迫性的认识;当然,随着医院经营的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企图不当得利的内部人手法也更加隐蔽。

五、结论

为探讨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历程、演进机理和未来发展动态,笔者以广东OC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实践为例,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的演进过程与各阶段特点、作用主体、制度变迁特征和未来演进趋势。分析表明,广东OC医院先后经历了以“账物相符、防私占挪用”为主要内部控制目的“防控”阶段,以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并重的“制度规范”阶段,及以“双效益、又增值”为主要目的的保值增值阶段,但尚未真正进入到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阶段。从制度变迁特征看,受国资委角色影响,2004年前我国国有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属诱致性制度变迁,但其后属强制性制度变迁。从目前的情况看,广东OC医院只有高度重视和把握相关的变数,才有可能顺利地步入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阶段。

参考文献:

[1]程新生:《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组织结构互动关系研究》,《会计研究》2004年第4期。

[2]丁友刚、胡兴国:《内部控制、风险控制与风险管理——基于组织目标的概念解说与思想演进》,《会计研究》2007年第12期。

[3]谢志华:《内部控制、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关系与整合》,《会计研究》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