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传统教育思潮

新传统教育思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新传统教育思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传统教育思潮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观念 创意产业 基础 对策

呼和浩特是内蒙古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进入新世纪以来。呼市依托深厚的草原文化和昭君文化为底蕴,按照“以人为本,以文化为魄”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城市建设和城市经济发展之路,已取得可喜成绩。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将十分有利于呼市文化产业向纵深发展,并提高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附加值、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城市竞争力、促进文化大市建设进程。

一、要以崭新的视角认识创意产业的内涵和意义

(一)创意产业是新概念新理念

创意产业简单地说就是文化创意产品的产业化。它是一种在全球化和消费社会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理念、思潮和经济实践。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创意产业的理解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拓展,创意产业还被理解为内容产业、核心产业、智力产业、思想产业、版权产业等,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创意产业的内涵。

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首先。创意产业不再简单地囿于过去的传统文化产业,它是适应新产业形态的概括、总结和发展。它是以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市场基础。以高科技手段为支撑。以网络等新传播方式为主导的新型产业群。英国提出13类创意产业类型,主要包括新生的产业类型,如动漫、游戏、数字艺术、软件设计、手机增值文化产品、也包括电影、电视、服装设计等传统类型,但内涵已大大变化。其次。创意产业的新理念在于通过“越界”,促成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重组与合作。英国提出创意产业的概念,就力图把文化产业扩大到相关的制造业。通过“越界”。打破二、三产业原有界限,使二产三产化、创意化、高端化、增值服务化,通过“越界”,寻找、提升和融合制造业的新的增长点。开拓艺术型、精神型、知识型、心理型、休闲型、体验型、娱乐型的新的产业增长模式,培育新的消费市场。第三,创意产业具有创新性、渗透性、强辐射性、灵活性、高附加值和高风险性等特点。第四、值得提出的是,尽管几乎所有的产业都需要创意或创造性,但在传统的行业或领域中,创意或创造性不处于产品的核心地位,而创意产业其创意或创造性处于产品的核心地位。创意或创造性还决定着产业的性质、管理和操作。创意产业尽管十分推崇个人创意,但它又不同于艺术家的作品完全由个人独立完成。创意产品必须由创意策划、技术制作、传播操作、管理协调、商品销售等多方合作才能最终完成。

(二)发展创意产业的意义

1 创意产业能促进经济增长。比尔・盖茨说过“创意具有裂变效应,一盎司创意能够带来难以计数的商业利益和商业奇迹。”好的创意,可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知名度,创意衍生出无数新产品。能使许多传统产业和传统产品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2 创意产业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创意产业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独立的产业形式存在,并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二是通过产业渗透的方式对传统产业加以改造,以延长产品生命周期的形式拉长产业的生命周期。从而拉长了产业的价值链。

3 创意产业能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创意产业多以中小企业或个人创意工作室的形式出现,为人们自主创业提供了渠道。创意产业涉及的专业领域范围很广,产业链很长,能容纳大量就业人口。

4 创意产业能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创意产业代表着当代先进的生产力。创意产业是高附加值、低能耗、无污染、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绿色产业,是时尚畅销消费品的生产者。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盈利空间非常大。发展创意产业可大大减轻因发展经济而给城市资源供应带来的压力。从国内外情况看。创意产业的发展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城市复兴的重要途径。随着城市间竞争的日益激烈,一些城市会出现具有鲜明特色的创意产业中心或园区,这些城市市场发育完善、政府管理透明、法制健全、文化氛围自由、居住环境良好,创意产业与城市整体发展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成为引领新经济发展潮流的、极具竞争力的城市。

二、呼和浩特发展创意产业的基础和存在问题

(一)呼和浩特发展创意产业的基础和优势

1 文化资源得天独厚。呼市地处内蒙古大草原中部。是草原上的一颗明珠。内蒙古的草原文化是中国文化三大主源之一,草原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内蒙古素有“歌乡舞海”之美誉,民族艺术独具特色。呼市是“中国乳都”、历史文化名城。无论是远古时期的“大窑文化”遗址,还是战国时期的云中古城遗址,或是明清时期的召庙艺术等都显示了呼市的悠久历史,昭君出塞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深厚的草原文化、悠久的建城历史。鲜明的民族艺术为呼市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同全国其它城市相比,草原民族文化资源是呼市发展创意产业的最大优势。

2 科技文教信息资源丰富。呼市是国家科教兴市试点城市。2006年又被列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现拥有科研机构上百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10万人。

3 文化产业初具规模。进入新世纪以来,呼市加强了文化大市建设进程。以草原文化为底蕴、以昭君文化为特色。积极发展现代都市文化,初步形成政府引导、民间投资、社会协办、企业经营的社会化运作机制。建立了一批有一定影响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重点发展了教育培训、传媒广告、旅游、民族工艺、文体娱乐等文化产业。成功举办了八届昭君艺术节。以及中国草原文化节、中国西部文博会等,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4 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进入新世纪以来,呼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调整产业结构,形成六大新兴支柱产业。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2007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7000美元,城镇恩格尔系数为32.4%。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文化特色功能、城市宜居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二)呼和浩特发展创意产业存在的问题

1 全社会包括决策层仍然缺乏对创意产业这一新概念新理念的认识,更缺乏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

2 创意产业发展存在体制。政府缺乏对创意产业进行指导的专门机构或组织,政府文化管理部门还没有完全从办文化事业的管理模式中脱离出来,各部门缺乏协调。因此,文化资源分配缺乏有效整合和集聚。

3 传统文化产业比重大,而新兴创意产业比重较低。创意产业类型少、产业链短、产品科技含量低、产业缺乏著名品牌。

4 对草原民族文化和城市历史文化的开发性研究不够。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一样,只有经过一定形式的再创作才能够成为具有知识产权的文化创意产品。没有开发性研究,没有创新,文化资源不能转化成为创意产品。

5 创意产业的发展缺乏保障体系。对创意产业的资金投入不足:对创意产业的发展缺乏政策引导和项目咨询评估;与创意产业相关密切的IT产业和轻纺工业不够发达。

6 受传统教育体制影响,传媒艺术类院校专业缺乏创意教育,创意人才十分缺乏,特别是缺乏创意产业领军人物。

三、呼和浩特发展创意产业的对策

(一)开展学术研究和理论创新

要在学术界、教育界、经济界、文化界及政府开展创意产业理论研讨。对创意产业的概念、内涵、发展规律、国内外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并开展社会调查,积极探索呼市发展创意产业的本土模式。

(二)出台创意产业规划

要根据自身特点,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和科学规划,确定呼市发展创意产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产业政策、划分产业类型、明确发展重点、布局创意产业园区。

(三)加强创意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第一,要摸清家底。对呼市地区现有文化教育事业和产业相关人才予以统计,掌握呼市创意人才队伍现状,建立创意人才库,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第二,要注重引进人才,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大力吸引国内外创意人才到呼市来发展创意产业。第三,要加强教育培训。要以新的观念和理念加强学校创意教育和社会创意培训工作,拓宽教育培训渠道。当前。重点是既要培养懂创意的专业人才,又要培养有较高创新意识和文化品味、懂市场运作、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四)要有促进创意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要有政策和法律法规为保障,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和执行力度。在资金投入、立项、用地、税收、价格、信贷、融资、外贸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同时。要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和保护力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形成尊重创新的良好发展环境。

要有一批创意产业园区。同其他产业一样,创意产业的发展也呈集聚现象。集聚可共享资源、形成市场规模、扩大市场影响、促进产业链的形成和扩大。

要有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服务为保障。要充分发挥其在资源供给、产品生产和市场之间的纽带作用,促进各产业链的渠道畅通。呼市要组建一个非赢利性的协会并培育中介组织,为发展创意产业提供服务。

(五)找准市场定位,不断开发产业内容

呼市依托草原文化和昭君文化的深厚文化资源,开发潜力巨大。要通过文化创新不断发掘新的文化题材、打造新的文化品牌,通过创意衍生出无数的创意产品。目前。应根据呼市民族地域文化资源特点和市场需求,在节日会展文化、乳都文化、酒文化、民族旅游文化、草原艺术、蒙餐文化、大窑文化、明清古城和召庙文化、航天文化、民族品牌文化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发。

新传统教育思潮范文第2篇

一、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地位和意义

(一)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人际关系

所谓人际关系,广义看,它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社会中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切方面。从狭义看,它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直接的心理关系。社会是人际关系的有机组合体。因此,在社会中,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同样学校也有人际关系,如学校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诸多层次和角度的人际关系。显然,在这众多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教师和学生作为教育现象、学校组织中的两大主体,他们之间的关系自然也就成了教学活动中最普通、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当今很多事例都说明,一个人的事业成败与否,人际关系往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样,教育活动能否顺利展开、教育目的能否有效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师生关系的好坏。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在一种积极良好的师生关系情境之下,我们的教育效能才能得到最佳体现。

在《人文在线》网站,曾有一位刚上班不久的新教师这样吐露真言:“作为新教师,我们没有太多的教育实践,惟有的是太多的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中的对上帝的那种无比虔诚的信仰。我把这种信仰比作对教育的自信。然而,……这种信仰也被不和谐的师生关系折磨得奄奄一息。”的确,师生关系的处理对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如果这一关系处理不好,师生间就会陷入相互埋怨、相互不信任的状态,继而让双方都充满失败感,最终将导致双方对教育失去信心。这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一种可悲。那些班主任工作做得好、课堂教学很成功的教师,往往在师生关系上都特别得融洽。所以说,积极的师生关系不仅是学校教育情境中良好的起点,也是贯串整个教学活动过程的内驱力。

(二)师生关系对教学活动实施的影响

作为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着别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制约着教师教学的发挥和学生对教育的接受程度,直接影响着整个教育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其一,师生关系是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发生的前提和基础,教与学总是在师生交往的背景下进行的。交往本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术语。“一般认为,交往是人们为了彼此传达思想、交换意见和看法、表达情感和愿望等而实现的人际沟通。” [1]既然师生交往是一种在教学情境中发生的特殊的人际沟通,因此,只有双方互相接触,相互沟通,相互作用,才能使教学活动顺利地开展。其二,师生关系是制约教学效果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师生关系状况会直接影响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自然也影响着课堂气氛,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甚至给教育活动带来重大的挫折。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

前苏联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场合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这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确定的。”事实上,如果师生关系这一问题不首先解决,有关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的实现都是一种奢谈。

(三)师生关系对学生各方面成长的影响

师生关系作为学生学习环境和成长氛围的构成因素,对学生各方面成长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这不仅体现在对学生的学习,还包括对学生的性格发展以及心理健康等方方面面的影响。

据一些学者的调查发现,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存在正比关系。教师对学生主动关怀,热情耐心,会使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信心,而这正是学生坚持学习、热爱学习所必须的。这是师生关系影响学生学习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正是上文所谈到的,师生关系本身就营造了一种课堂气氛,而课堂气氛是直接影响学习的。

其次,学生性格的形成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师生关系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为学生的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提供满足。学生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自然有助于形成诸如宽容、信任、善良、同情、尊重他人、自尊等这些好的性格品质,在此基础上,也就会促使学生的性格上升到奉献社会、热爱祖国、有远大理想等更高的阶段。而同时,师生关系也向学生提供了一种人际关系的范本。可见,师生关系对学生性格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苏霍姆林斯基还曾这样直接地说,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这里的师生交往与社会上一般的带有市俗气的人际交往是不一样的。它是教师按照教育目标、教育原则、教育方向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对学生施加全面影响的一种教育过程。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不断积累文化科学知识及社会经验、调整自己的不良行为,修正和提高自我认识,逐步学会正确判断和评价自己的言行,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使之符合教师的期望与要求。

其三,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康人格的形成也直接受到师生关系的影响。在教育活动中,师生的交往不仅仅是文化科学知识等信息的教与学的交往,更重要的是二者的心理交流和情感交流。正是建立在这种心理交流和情感交流之上的交往,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内化成了学生心理和行为上的价值观念和遵循法则。学校是学生走上社会的前奏,在这里他所接受的一切都将直接影响着他未来的一生,这也同样包括学校人际关系的相处和未来社会中的人际相处。心理学家曾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他们特别重视与教师的关系,甚至超过父母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能让学生享受到爱的温暖,感到自己的价值,能让学生体会到友谊,感到自信,在学生与教师的真诚相处和进行智慧和感情的交流中,他们会相信人世间的真诚和美好,从而喜欢集体生活,喜欢社会生活,对人生充满希望,并逐渐形成善良、乐观、积极、进取、自尊、自信、合作、耐挫折等健康的个性。所以说,师生关系的塑造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形成。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教师在用他的人格力量担负起社会使命,这也给师生关系的本质注入了更为厚重的社会精神。

二、国内外教育领域的不同师生观

(一)西方传统的师生观

西方的教育家们从古至今都很重视师生关系,他们对师生关系的论述和思想也就代表着不同时期的师生观。

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这一时期有关教育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提出“产婆术”,并主张通过“谈话法”,一步一步地启发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他注重引导学生自觉地去探究知识;柏拉图则主张保持师生间严格的尊卑等级秩序,但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又不反对采取平等、民主的方法;亚里士多德在教育方面继承并发展了苏格拉底、柏拉图的思想,他在自己的学园里实践着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模式。

20世纪的西方有着不同的教育流派,它们也呈现着各自的师生观。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流派,反对以教师为中心,主张发展学生个性,提出了儿童中心论;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新传统教育流派,认为教育过程的主动权在教师而非学生,认为必须恢复教师的权威地位;直接从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理论中产生出来的存在主义教育哲学流派,认为教师首先是一个自由的人,他要能促进学生自由人格的完成,帮助学生走向自我实现;以德国教育家波尔诺夫、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和马斯洛等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哲学流派,他们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角度出发,认为应以“感情的态度”为基础条件,以真诚、接受、理解为要素,遵循学生的心理需要,促使学生学习,提供学生学习的机会;以雷先科娃、沙塔洛夫和阿莫纳什维利等人倡导的、被视为前苏联教育新思维突破口的合作教育思潮,强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努力使他们乐意加入到学习活动中,师生之间是一种真诚的合作关系。

(二)中国古代至近现代的师生观

从先秦的诸子百家到清初的启蒙思想教育家,中国古代的教育家们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讨了教育研究中的许多基本命题,其中当然也离不开师生关系的论述。孔子提倡教师应“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以身作则”,孟子强调君、师并重,荀子在其后突出强调尊师和服从,并认为国家兴亡与教师有密切关系。唐代韩愈所著《师说》,对教师作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精确定义。同时代的柳宗元进一步强调了尊师重道的重要性,清代的黄宗羲在前人基础上又明确提出教师应参政和议政。可见,在中国古代,由于受儒家文化影响,特别是受封建等级制度的影响,将师道尊严摆在了很高的地位,也正因此建立起了教师的权威地位。甚至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有学生对教师必须绝对服从,只能听而不问,信而不疑的现象存在。

当然,也有一些有关师生关系的论述不仅深刻,而且具有前瞻性,至今也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例如,孔子早在春秋时期,就提出了教学相长,并坚持“有教无类” ,《学记》中也极力倡导要爱护学生,要遵循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的原则。汉代的王充认为要有“师弟子相诘难”的学风,韩愈更直接表达了“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明代的王守仁在墨翟提出对学生的要求要量力的基础上,明确表达了教育应顺应儿童的天生性情,这与柳宗元说的要“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一脉相承的。这些观点很多都闪烁着辨证唯物主义的光芒,虽然没有进一步展开深入和普遍推行,但它体现了古代教育家们对师生关系的研究也曾达到了很高的层次。

正是在中国古代传统师生观的积淀之上,中国近现代有关师生关系的讨论主要是长期在二元对立的主客体观(“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中争论,这一争论一直延续当代。继而又超越这种二元对立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在主体间性、交互主客体或者是复合主客体观的引导和支持下,人们更倾向认为师生间要互相理解,要平等相处,要合作交流,要追求一种和谐的境界。这些理论在继承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发展,但传统文化中的劣根性也在很大程度上起着制约作用,并更直接的在教育的具体实践中体现着。当我们在呼吁师生间要理解,要平等,要合作时,骨子里渗透的“师道尊严” 仍然捍卫着教师不可动摇的权威地位。

三、后现代教育中师生关系的内涵

我们说,自中国古代以来,所提倡的“师道尊严”、“亲其师,信其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生如父子”等信条实质上是对教师话语的霸权控制,树立的是具有权威性的师生关系典型。至今这一权力模式依然在全世界许多学校不同程度地流传着。随着后现代意识的涌入,后现代教育观对这一传统的师生关系作了彻底地颠覆和重构。后现代教育的理念很多,而对师生关系的基本定位是平等的对话关系,也有人提出师生关系是交互式的,是共生性的,是交往式的,是共享性的等等。这些认识大致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一是权利话语的根本性转移:后现代教育认为,学生有着丰富的生命底蕴,其自我教育能力大得惊人。只要我们放下权威,并将权力赋予学生,则其丰富的教育资源将会极大地充盈干涸的现代教育。也就是说,这里实现了话语中心从教师向学生的权力的根本转移。二是关注中心的取向改变:后现代教育实现了教育的第一主体从教师向学生的回归,将关注的重心置于生命,将教育功能的实现建立在学生自我生长之上,将学生的生活世界也纳入教育视野之内,重视过程甚于结果,从而实现了教育概念本身的根本转变,对传统教育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三是师生角色的定位转向:后现代教育对师生角色扮演作了与以往不同的诠释。学生不再是教育过程的附属品,而成了能自我思考、自我决断、自我行动的独立者;不是配角,而是主角;不是仆人,而是主人;不是被管理者,而是自我管理者;不是受动者,而是主动者;不是再现者,即以记诵教师传授的学业为目标,而是表现者,即在教育情境中个性化地展现自我人格。由于学生角色的这种转变,学生就是创造者了,而非继承者;是自塑者,而非他塑者。但这并不是说教师就可有可无了,提出“后现代课程观”的小威廉姆?E?多尔指出,教师仍然是一个领导者,但仅仅是作为学习者团体的一个平等的成员,是“平等者中的首席”。也就是说教师由复制者变成了创造者,由施与者变成了交往者,由评判者变成了促进者。所以说,后现代教育视野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以人性化为其核心的一种新型定位,以下从三个维度进行解读。

(一)平等的对话关系

在后现代主义看来,无论是“教师中心”,还是“学生中心”,都存在着根本的缺陷。因此,在对现代性进行解构的基础上,后现代主义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的对话关系。

实现平等是建立和发展师生关系的基本前提。只有建立在尊重和理解之上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人格上的平等、权力和地位上的平等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在后现代看来,“教师往往以‘自主性’、‘主体性’的口号标榜能动性,但实际上却把‘学习’视为置于‘聆听’、‘接纳’这一被动性之上的行为” [2] ,因此,它认为师生间是“彼此倾听的关系 ” [3]。这也宣告作为有知识的教师教导无知的学生时代的完全结束。这里所说的“平等”决不是像有些人说的“教师走下讲台”或“让讲台从教室里消失”以及推行“学生圆桌型课桌”规模这些简单的浅显的外在形式。这里的“平等”强调的是从内心深处所发出的真实的人际关系的定位。按照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世界的理解,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也要求首先得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同时,从心理学意义上说,一个人只有和他人构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他才能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实现自我的价值,展现健康的精神风貌。可见,师生之间要实现平等这一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一种心理需求。后现代教育观是这样来诠释的:“只有当师生以‘自我探究’之需要为基础,生存于自己的世界,发现自己的‘内心声音’并且忠实于这种‘内心声音’而生存,学习从自己的‘内心声音’里寻求生活方式的妥当性时,才会有‘真实’的学习。 [4]”这是后现代教育中“真实的学习”的境界,也是建立在双方完全平等之上的一种努力。

实现了平等,才能进行对话。我们可以发现,在现行的教育中,教师已越来越丧失第一人称话语,一旦教师要表述时,往往用“老师”开篇,而几乎遗忘了“我”才是第一人称的合法称呼。用“老师”来代替“我”,“老师”仍然享受着一种权威的身份,实质上也就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自然地内化成了权力关系,而后现代教育提出师生关系的性质应当是“你与我”的对话关系。教师也就不再是“权威”,也不仅仅是“顾问”,他的真实身份是“同伴”;教师也不再是“指令”,也不仅仅是“建议”,而是“参与”。教师以“同伴”的身份“参与”,这才是对话应有的姿态。这种对话,消弭了制度下的权力和权威,真正实现了师生间无障碍的沟通,而且它格外强调沟通的真诚。所以,后现代教育中将教师定位于“合作中的他者”。

我之所以将后现代教育中师生关系解读为平等的对话关系,是因为实现平等是前提和基础,进行对话是目的和结果,而对话正是具体地体现了平等的涵义。

(二)开放的互动关系

由于后现代教育自身呈现的多元性和开放性,自然师生关系也体现着开放的互动关系。

首先,师生关系的开放互动性体现在权力对象的转变上。师生之间没有了限制和拘束,学生的老师和老师的学生之类的概念不复存在。加拿大艾伯塔大学的史密斯教授曾指出,教学乃是教师与学生在“思考”这面超验的旗帜下进行“聚会”的活动。正是在这种“聚会”中,作为教师式学生及学生式教师的新名词产生了。教师和学生的身份不再固定,它可以随时随意地进行互换。教师不是万能的,也不是无所不知的,走进课堂的学生也不是一无所知的。通过对话,“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过程负责。在这个过程中,‘特权式’讨论已不再奏效……这里没有谁教谁,也没有自己教自己,只有从头至尾在相互地教。[5]” 不难看出,此时的师生双方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一种相互变化的动态的情状,因为都没有自己追求的现实利益,双方都不把对方作为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而是真诚地赏识对方,欢迎对方,肯定对方,同时也受到对方的赏识、欢迎和肯定。如果教师不认识到学生的需要和他们一样重要,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式互动。只有在这种开放的互动中,后现代教育所追求的“真实的学习”才能得以实现。

其次,后现代教育观也要求和推动着师生关系向开放互动性发展。后现代教育将关注教育中介的中心从知识转向生命,对生命的理解是方方面面的,即由单一走向多元,这一视阈的开阔自然也带来师生相处上的开放性和交流中的互动性。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 这里的“自由呼吸”也正是这种情景的体现。这种开放的互动带来的不仅仅是课堂上展现的繁荣和生气,更是对从前传授式和控制式逻辑衍生的教学关系的彻底颠覆,它让师生间成了一种共享和互惠的合作。而在这一合作中,教师的高高在上的地位再次被抹杀,最多只是“合作中的他者”。当生命成了教育关注的重心,当生活也纳入了教育的视野,师生也就处在一个更为广阔的教育领域。只有师生关系处在开放互动的状态中,关注生命的课堂才不是一潭死水,才能充满活力,充满乐趣和激情荡漾。再加上后现代课程呈现的多层次和多类别也给师生创造了开放互动的交流平台。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选择中对开设课程进行确定,甚至编定。这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中是不可想象的,而这正是后现代教育大力提倡的。这也必将推动着师生关系走向更深入地开放,真正地达到互动。

[英]弗里:《被压制的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三)发展的生成关系

后现代教育视野下的师生关系在实现了平等对话,突出了开放互动性外,它还是一种发展生成的关系。这是运用后现代教育理论对师生关系的进一步诠释,也是后现代教育中师生关系的第三个个性品质特征。

在后现代科学看来,宇宙是以开放性和非线性为基本特征的。后现代科学观是从生物学的角度认识世界,因此,生长、互动、平衡等生命世界的概念被突出。因此,后现代范式是以有机、开放的世界观为导向的,同时它也是以过程为导向的,结果只是副产品。怀特海曾说,“实际存在物质是如何生成的构成了实际存在物是什么,也就是说,它的‘存在’是由它的生成所构成的,这就是‘过程原理’”[6]。 后现代教育重视过程,而非结果。强调生命的生长,强调过程,其实也就在肯定教育中发展和生成的特点。在后现代教育中,学生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后现代教育视野下的师生关系也因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又充满情感、活力、个性的生命群体等诸多因素展现着不断发展和不断生成的特性。再加上这一过程本身充满个性化,具有自由选择和差异性,存在偶然性因素,师生在互相促进互相启发中,自然也就处于发展变化和不断生成之中。大卫?杰弗里?史密斯认为,“师生之间相互引导,臻入成熟,相互于现在中贡献各自的才干,而绝对不可能预先设定一个‘永久’的结构。[7]” 正因为后现代教育强调师生双方的“反思”,提倡“反思性实践”,强调反思后的再发展,也就进一步决定了这种互为主体、共同探索的动态过程一定是不断发展生成的。

统观这三方面,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用对话,还是用互动,抑或是用生成来解读后现代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它有一个前提或者说有一个共同观照的背景,那就是对人性的充分尊重和大力张扬。这也的确应该是教育本身的一种追求。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第439页。

[2] [3][日]佐藤学,钟启泉译:《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第20页。

[4][日] 佐藤学,钟启泉译:《课程与教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第1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