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英语教师实习总结

英语教师实习总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英语教师实习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英语教师实习总结范文第1篇

1英语专业基本功不过硬英语专业基本功包括英语语言知识和英语语言技能两个方面。这是英语教师最核心、最重要的职业基础。没有过硬的英语专业基本功,英语教学就无从谈起。在实习中,部分实习生英语语言知识掌握得不够到位,例如,讲授音标时,不能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述发音要领;遇到某些生词时,不能用英语简洁明了地释义,甚至对有常见单词有拼写错误;在讲授语法知识时,对一些语法概念模糊,常见用法不熟等。另一方面,在英语语言技能上,相当部分的实习生英语语音语调不标准,出现/n/与/l/不分,/n/与//不分,重音移位,随意吞音、加音、元音读错等现象屡见不鲜;教读单词时,不能正确使用升调;读课文和课堂英语口语时,缺乏情感,语调平淡。2教师职业意识模糊,职业技能欠缺“由于种种原因,当前我国高师院校培养的毕业生普遍存在从师任教的职业意识不强等问题。”(张勇,2008)“长期以来,高师院校的学生普遍有轻视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教师教育类课程学习的倾向。”(罗明礼,2006)一些不愿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进入师范专业后,对有关教师职业的实践活动如三笔字、普通话、写教案、试讲等缺乏应有的热情,参与积极性不高。而在教育实习中,英语师范生所表现出的教师职业技能问题在于:(1)板书版画技能差。板书总体设计不合理,无主次之分,缺乏美感。同时,板书随意性大,字迹潦草凌乱,英文字母大小写、连写不规范,书写速度过慢,彩色粉笔运用不当;简笔画技能薄弱,不能传神达意。(2)教学组织能力差。课堂各教学环节衔接不当,过渡不自然,课堂结构不紧凑或不完整。(3)缺乏教育机智,课堂驾驭能力弱。很多实习生不能有效控制课堂纪律,对课堂突发事件缺少随机应变能力。(4)缺乏以学生为中心的意识。有些实习生课堂上只顾自己讲课,无视学生的反应。在提问方面,缺乏相应策略,不能有效照顾全班,学生参与度不高,师生互动少。(5)教案书写不规范,详案和简案处理不当,用英语书写的教案,经常出现错误,特别是一些讲解用语和课堂用语。(6)教学设计能力差,对现行中小学英语教材不熟悉,抓不住教学的重难点,弄不清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的联系,出现教学内容处理不当。新课导入、过渡、结课时不讲究策略,过于直接。(7)备课不充分。首先体现在“不备学生”,只关注教材与教法,缺乏对学生个性特点、学习基础的了解;其次是“往往只看到教材的表面,不懂得深入教材的其他信息,适当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引申”(谢春苗,2010)。第三是“不备学法指导”,过于关注教学方法,不顾学习策略的渗透和引导。第四是在备教学内容方面,侧重词汇、语法教学和说读技能教学,忽视功能和话题,未能正确认识到: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应学习和掌握的全部语言基础知识,并非只是词汇、语法;而语言技能训练也绝非只是说和读,听说读写应该相辅相成,有机结合。(8)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能力差。在实习中,很多实习生不会制作英语课件,甚至不会使用投影仪等教学设备,更有学生不会使用多媒体语言实验室,操作程序混乱。3现代外语教育教学理论欠缺,教学理念滞后英语师范生虽然在实习之前学过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基本理论,但对此并不熟悉,仍停留在书本上,所以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较弱。在教学理念方面,英语实习生对基础英语教学和课程标准不熟悉,对其先进的教学理念理解不够准确,如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探究式、合作式、任务式的教学模式等。4教育实习准备不充分英语师范生在教育实习之前,首先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也要有充分的实践准备。思想上,应有良好的师范意识和教师职业意识,要对教育实习有明确的认识。实践上,要打好专业基本功,开展好教学见习、校内试讲。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当这些准备还未充分时,学生就要奔赴实习学校,仓促上阵,由此常常出现教育实习中的“捉襟见肘”现象,使得师范生们对出现的各种问题应接不暇。5教学反思能力较差“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或实践进一步思考、理解、评价的手段,以便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完善教学实践,达到全面发展。在英语师范教育中,要注重学生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的培养,注重反思性思维方式的培养。”(黄纪针,2006)然而,很多英语实习生在实习中往往缺乏反思意识,对自己和同伴的教学常常是“一听了之”,不主动去反思,也不懂得如何评价别人的课。由于缺乏反思意识,对指导教师的建议漠然置之。加之教育实习后期的总结与考核常流于形式,因此,学生的教学能力没有得到较大提高,教学水平基本维持原状。

二、地方高校英语专业教育实习问题的原因

1地方高校资金短缺,教育实习基地数量有限,未形成互惠双赢的合作机制众所周知,很多地方高校基本靠财政拨款维持学校发展。有些院校的硬件设施不够完善,有限的资金还要保障硬件设施如教学仪器设备购置等的建设,对于教育实习基地建设的资金投入十分有限。由于扩招原因,实习生数量较以往有所增加,而实习基地数量却没有随之增加,这就难以满足实习需求。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在和中小学合作时,未形成一套互利双赢的运作机制。这就使得中小学在对待教育实习上常常持排斥态度。此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实习过程中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未能发挥管辖地域范围内高等院校与地方中小学校之间的协调作用。因此,地方院校的教育实习、教学见习难以实施,这直接影响到英语师范生实习的效果与质量,给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带来了不利影响。2英语师范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师范特色不明显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今天,高校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目前,很多地方高校都在向综合性大学发展。“一些师范院校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开始走综合发展的道路。师范院校中‘去师范化’的倾向日益突出。”在课程设置问题上,“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在基础阶段除政治等公共课外,主要的课程为语言课程;从高年级的课程设置来看,似乎仍偏重于语言知识本身,师范特色不明显。”(程晓堂、孙晓慧,2010)另一方面,“我国外语教师教育课程,仍在相当程度上将那些抽象化、范畴化的教学法知识,当成师范生学习教学的主要内容。”(张逸岗,1998)而且,由于种种原因,“教育实习、见习时间短等问题,也使得我国外语教师职前教育整体上无法提供给师范生更多了解中小学实际教学情况的机会,从而使得师范生缺乏对现实教学情况中所存在问题的思考和分析,直接影响师范生的专业素质。”(程晓堂、孙晓慧,2010)3对待英语教育实习认识各异,尚未形成合力地方高校英语师范生的培养主要依赖于专业教师队伍。师范生的教育绝非某一任课教师所能完成,而是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但是,在现实中,很多英语专业教师却认为师范生的训练应当是英语教学法教师的事。教师在思想上还未形成师范意识,因此,教学中很少将学生的师范职业技能和专业学习联系起来,由此导致英语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单打独斗”局面。未来英语师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各英语师范专业教师应当在教育实习问题上达成共识,形成教育的合力,才有可能培养出合格的英语师资。

三、地方高校英语教育实习问题的对策

英语教师实习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9-0012-04

作者简介:邹娟,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法和中小学师资培训。

一、引言

小学英语教师职业技能是指小学英语教师通过学习教育教学相关理论和英语专业知识,参加校内、外实习而获得的顺利完成英语教学任务所必须的、比较稳定而系统的专业技能。从部分高校英语师范专业学生校内试讲和校外实习反馈信息以及对某市部分小学英语教师访谈、教学观摩的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英语课堂教学的要求。本文拟从职前小学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现状出发,结合课改和新英语课程标准,分析当前小学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小学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现状

随着我国小学英语新课标的实施和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归纳,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校师范生缺乏对英语教学理论和方法的系统学习和掌握。

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从课程设置到课时安排,学生的专业主干课程是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操练,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通常被看作是副科,不受重视,因此,真正学习英语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的时间很少。目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专业课约占总课时的65%,而教师职业技能课程仅占总学时的10%左右。较少的课时,一方面使学生对该类课程不够重视,另一方面也使他们对一些先进的教学理论、理念和方法摄入不多,掌握也不透。

2.教师职业技能培养不尽人意

一般说来,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主要通过大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和院内、外实习试讲两种途径完成。课堂教学指大学阶段师范生英语教学法的相关课程学习,院内实习试讲指师范生院外实习前必须参加的一次院内教学实习。通常情况是,大三阶段学生被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由4~6个学生组成,并由一名学科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写教案和说课稿。院内试讲时,每位学生轮番上台讲课20~30分钟,小组其他学生扮演同学配合“教师”上课。学科教师在下面听课,组织小组成员评课后给出该位学生的院内实习试讲成绩。公平地说,院内实习试讲为师范生提供了第一次登台讲课的机会,虽然试讲时间短暂,但写教案、写说课稿有教师一对一的帮助和辅导、第一次登台上课,亲身体验做教师的感受,上述经历对学生走进真正的小学课堂教学是有实际帮助的。但是,院内实习试讲毕竟不同于小学英语课堂。首先,“听课”的对象不是真正的小学生,不能反映真实的课堂状况和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因而这样的院内实习对提升师范生的课堂教学技能帮助有限;其次,由于“听课”的“学生”和上课的“教师”都是同班同学,“课堂”上“学生”与“教师”的英语水平相当,配合良好,上课当然轻松自如。因此,院内实习试讲的一大缺憾是掩盖了小学英语课堂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所以,大学阶段想通过短短的20~30分钟的院内实习试讲,就让师范生操练和掌握教师职业技能,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院外实习是按教学大纲要求,大三、大四阶段,师范院校安排学生院外实习。但由于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愿意去小学实习或都能联系到恰当的小学实习,加之目前我国有些高校还没有建立起可供师范生现场观摩、实习的教学基地,因此,英语师范生的校外实习不管是时间、质量和效果都要打折扣。缺少现场观摩和亲身体验,导致不少师范生无法应对和处理真实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诸多状况。由于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有实践性和过程性的特点。这就使得培养出来的准小学英语教师,一方面因为缺少真正的见习、实习而不拥有课堂教学经验和技能,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在大学期间对英语教学法相关课程重视不够,欠缺教学法系统知识的学习,因此,在大学阶段培养小英教师的职业技能基本上是纸上谈兵。

3.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不能满足教师岗位和新课标要求。

前面提到的两个因素,导致部分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较差。笔者以西部某市某高校2008级双语班学生2010年的院内实习试讲期间的“教案”和“说课稿”为例,说明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不能令人满意:

(1)教案编写不尽人意。尽管所有的教案都写有教学目标,但相当数量的教案中的教学目标写得不够明确,或没有在教学过程中反映和体现教学目标。教学步骤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和相互支撑,教案格式不规范,语言错误较多。有些教案写得太细,课堂上自己的每一个思维活动、要说的每一句话都写进教案中;有的又写得太粗;教学步骤有的仅用短语、片语表示。

(2)课堂教学技能较差。院内实习时,不少师范生在台上试讲都是照本宣科,手不离书,或带领“学生”朗读生词,或对所学的词组和句型做一些机械操练。课堂上缺少师生互动,缺少情感交流,新课标提倡的新型教学模式和方法如主题教学、情景教学、话题教学、活动化教学、任务型教学,几乎没有在该年级学生的院内实习试讲中展现出来。

(3)课堂教学基本功欠佳。部分师范生的发音不准确或存在错误,口语不流畅,课堂用语单一、重复,教学语言缺少生动性和鼓励性。板书不规范,欠缺整体安排。要么太轻,太小,不够粗壮有力;要么呈“爬坡走势”,越写越高,显幼稚,不美观。

三、问题分析

笔者分析,导致上述问题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课程设置不合理、课时安排不恰当

现行高校英语师范专业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是导致学生未能达到培养目标的重要原因。我国英语师范专业课程设置中,教师职业技能培训课程仅占总课时10%,而发达国家师范教育的同类课程占总课时约为30%,两者相比差距很大,这凸显了我国师范教育重视专业知识,轻视技能训练。此外,对小学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养非常重要的课程,如英语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案例评讲、教学评价等,要么开设不全,要么开设的时间不当。如“教学评价”课程,安排在师范生院外实习之后,学生上了“教学评价”课后的感叹是:“这样实用的课如果我们在实习前上的话,可以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评价小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了。”该门课排在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学期上,对师范生教学技能提高帮助不大,因为毕业前学生忙于到外面找工作,根本没有心思和时间认真上课。课堂上缺席3/4的学生是常事,教师综合技能课从课程设置到课时安排不恰当、不合理,直接影响了师范生对教学法理论和课堂教学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2.培养手段和教学方法缺少实践性

小学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相关课程实践性很强。但令人遗憾的是,此类课程的实践性在大学阶段长期被忽视。教学法课堂上,不少教师的教学囿于传统教学内容和模式,学生也习惯于“你讲我听、你写我记”的陈旧的教学形式,课堂教学沉闷、缺少生机,缺少互动、缺少现场模仿和体验。教师“教”的示范意识、学生学“教学”的意识和潜力远远没有被激发出来,加上前面谈到的教学实习不尽人意,使部分师范生在大学阶段缺少了一段宝贵的“准教师”经历,缺少了逐步实现由受教育者向教育者角色转换的关键阶段,这是制约师范生教师职能提高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3.评价手段单一、落后

新课标倡导评价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要对学生学习起导向作用。但目前对英语专业师范生的评价基本上都偏重检测、评价书本知识的掌握,没有对学生教师职业技能掌握的进行性评价,使得学生尽管教学法课程考核获高分,但实际课堂教学技能并不高,培养出来的未来的小学英语教师缺少对课堂教学的感悟、把握和处理能力。

四、师范生小学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对策

根据英语新课程标准对我国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的要求,笔者认为,培养小学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手段。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供同行们参考:

1.调整课程体系,完善课程结构,增强教学的完整性

围绕提高小学英语教师职业素养和技能,调整现行课程体系,完善课程结构,增加实践型、技能型课程,加强师范技能课与其它专业课的融合,如以必修课或选修课的方式,开设小学英语教学法、小学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综合训练、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小学英语课例点评、小学英语教学评价、小学英语教师口语技能培训以及小学英语教材分析等课程,使专业课既有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论课,又有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技能的实训课,充分体现小学英语教师岗位要求,体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

2.改革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实用性、实践性和针对性

小学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要求学生在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教育理论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小学英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应以小学英语教师岗位需要的综合能力和职业能力为目标,采用模块课程体系和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项目和任务训练培养学生具备职业所需要的各项能力,在毕业时成为真正的“零适应期”人才。本着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原则改革教学内容,增加能够提升教师实际教学技能的课程。借鉴国外师范教育的经验,笔者认为,我国的小学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可考虑采用以下六个模块教学:

模块1:驾驭教材的能力。本模块旨在一方面培养师范生根据小学英语教材设计教案、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另一方面训练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教学对象灵活运用、甚至改编英语教材的能力,即训练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下、根据不同需要完成不同的课堂教学任务的能力。

模块2: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技能。本模块旨在培养学生从新课导入、课堂提问、课文讲解、强调重点、课件演示、板书、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及偶发事件处理等系列课堂教学技能。

模块3:游戏运用和创编。本模块强调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以任务为驱动,以现行小学英语教材为素材,对学生进行游戏在不同教学环节中的运用的训练,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模块4:小学英语儿歌、韵律诗教唱和简笔画。本模块旨在训练小学英语儿歌、韵律诗教唱技能,要求学生会唱一定数量的英语儿歌,能画简笔画。能够结合课堂教学实际适时运用英语儿歌和简笔画。

模块5:英文故事教学。本模块旨在讲授英文故事讲述的方法与技巧,通过教学展示培养和训练学生选取和讲述英文故事的能力。

模块6:表演技巧。本模块旨在训练师范生了解小学生认知规律和特点,培养他们用身体语言教学的意识,将TPR(全身反应法)、哑剧表演、木偶表演、角色扮演等表演技巧应用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3.改革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启发性、示范性和实践性

小学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课堂教学应以诊断教学为手段,教师收集并与学生共同探讨,分析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的对策和办法。同时,教学法课程要体现示范性的特点,教师的课堂讲授要方法多样,生动有趣,使学生保持对这门课旺盛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学中可采用一些能培养学生实际教学技能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观摩教学、微格教学、参与――互动――探讨――反思等教学法。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充分体验小学英语教学技能应用的机会,包括教学任务设计、教学实践呈现、教学实践点评等。同时,为了帮助学生了解真实的小学英语课堂,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模式。请进来:通过邀请一线优秀小英教师走进大学课堂,结合小学英语教材进行讲课、说课、评课,结合真实的小学英语课堂讲解教材的使用、取舍和改编,使未来的准小学英语教师们对将来可能从事的工作有较为充分的心理和精神上的准备;走出去:把师范生带到小学校去听课,让师范生在真实课堂中见习、实习,观察、思考和感悟,自主完成从“我是学生”到“我是教师”的角色转换,切实有效地提高他们的教师职业素养和技能,使他们毕业后能较快、较好地适应小学英语教学工作。为增强教师技能培养的实践性,还应建设校内微格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建立完善配套的学生实训和实习管理措施,真正切实有效提高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

4.改革单一的考试方式,增强评价的导向作用

结合英语新课程标准和英语师范专业的特点,课堂教学的评价手段和方法要多样化,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用终结性评价检测师范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用形成性评价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学习方法的积累及心智成长的历程,以示范教学和体验教学的方式让师范生学会并运用符合新课标精神的新的评价方法和手段。笔者建议,小学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考核成绩可考虑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一是考勤10%:各模块任课教师要对学生严格考勤,并做好记载。

二是课堂作业及表现20%:各模块教学中有各个不同的任务,任课教师要对学生完成任务情况效果以及课堂表现进行评价。

三是校内教学实习40%:学生通过20~30分钟的试讲将所掌握的教师职业技能展现出来,相关课程教师当场评点并打分。

四是校外教学实习30%:要求学生填写校外实习报告,记录实习内容,校外实习结束后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反思,并上交有实习小学科任教师和相关负责人签名的实习报告。

四、结语

在英语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求教师、学生、负责课程设置及教学管理等各路人马通力合作,相互协调。在教风方面,倡导以学为本,因学思教,以教促学;在策略方面,提倡以实践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方法运用方面,推行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探索创新,重在实效,使整个小学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完成从原来的强调单一课程到整体培养模式、从重理论灌输到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讲授――接受”到“传授――实践――接受”、从封闭式教学到开放式教学的多项转变,从而为我国英语基础教育培养出大量合格的、具有较高教师职业技能的小学英语教师。

参考文献:

[1]崔晓明.对我国英语教学现状的思考和改革建议[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8).

[2]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傅道春,齐小东.新课程中教学技能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原国家教委师范司.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Z].1994.

[5]徐志伟.关于高师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

英语教师实习总结范文第3篇

对于实习,这就意味着大学的生活要结束了。当我带着一份既欣喜又紧张的心情来到实习的学校时,我真实的感受到了实习的难,新的环境,新的身份,不一样的心情,但我有信心可以很快适应这里的环境,认真工作的。

8月27日,经过了几天的调整,了解,我正式实习上班了,主要工作是先跟着任课教师到各个班级听课,指导教师张老师虽然不是教英语的但却是很热心的帮我安排听英语老师的课。当我第一次走进教室时,面对着黑板和同学们,我仿佛又回到了高中生的时代。但这次却是以一位实习教师的身份来到这个教室,感到非常紧张,不过还好我现在只是听课,即使心理紧张,同学们也不会看见。开始上课了,我调整好紧张的心态,认真的听老师讲课,如何以简洁明了的方式讲解英语语法,如何以流利的英语带动同学们积极的思考。课间,当有老师或同学和我打招呼时,我会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老师和同学也会热心的帮助我,我也虚心受教,不断总结自己,积累经验,因此和老师、同学们相处的很融洽。每天积极认真的到各个班级听课,到每个班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心理总是在想教师真是一个伟大的职业。

就这样,一周的实习时光结束了,回顾一周来在学校的工作,我觉得很充实,学到很多东西,我有信心可以顺利完成实习工作。

实习第二周

这一周,从学生转型到老师,我感触极深,获益匪浅。面对第一次上台授课,既期待也有少许紧张。为了上好第一堂课,紧紧一个版面的内容,却奋身备课到凌晨一点!第一堂英语课,大获好评。第二堂信息技术课,班主任石老师微笑的对我竖起大拇指。现稍稍总结我的实习表现:xx年英语教师实习周记

优点:精心的设计了教案,台风不错,教态自然大方,不慌不忙,亲切近人,自信,语言连贯紧凑,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进行教学,有较好的课程导入方法,奖评制度吸引学生目光,能与孩子们相互交流思想,平时指导他们的作业解题及批改,具备教师优良的道德情操,严格履行了教师职责……大家一致这么评价:第一次上台教课,这种水平已经是非常不错了。指导老师夸我很老练,让我稍稍有些成就感。

缺点:英语课因不能很好的掌握时间分配,前部分讲解太多,导致内容重点不够突出,及一些小的细节问题等。虽然信息技术课抹掉了这个缺点,但也有不足之处,依班主任石老师的话说就是:如果理论部分再稍讲慢一点,就很好了。

班主任石老师在我的实习成绩考核上,给了非常高的评价,评分99分(满分100),最后一句这么说的:真正成了学生的良师益友。这句话,也将会成为对我在未来路上的鼓励!我希望一直保持着这个骄人的姿态。

英语教师实习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英语师范生;职前;教学能力

一、引言

(一)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指教师依据英语教育教学理论,运用英语专业知识,通过教学实践而获得的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必需的、比较稳定而系统的专业技能。其基本要求是能结合学科特点设计教案,能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特点应用导人、讲解、提问、应变、巩固、结束和板书设计等教学技能,能结合学生实际正确批改作业和合理评定学生成绩。

(二)高职英语师范生在英语教学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为了适应中等职业(师范)教育的发展,部分高校开设了“3+2”办学模式即5年一贯制大专(3年中专+2年大专)。其中根据高校的师范专业办学特点,与之相对应开设各类专业:英语专业;中文专业;数学专业;学前教育专业等。从对某市几所师范院校高职英语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现状进行的调查结果来看,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英语学习和教学能力培养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课堂教学基本功较差。由于高职师范生本身语言基础较差,在英语学习中缺乏自信。大部分师范生的课堂用语单一、不准确或存在错误,教学语言缺少生动性和鼓励性,板书不规范,欠缺整体安排和板书设计。

2.课堂教学技能较差。由于这部分师范生教学实践操作较少,缺乏锻炼。不少师范生在讲台上试讲基本上是照本宣科,带领“学生”朗读生词,或对所学的词组和句型做一些机械的重复操练。课堂上缺少新课标提倡的新型教学理念和方法。尤其是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体现不明显。

3.课堂教学设计较差。这些学生平时知识面比较狭窄,再加上见习和实习机会较少。因此很难把握教学目标,或者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任务得不到到反映和体现。教学步骤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和相互支撑,教案格式不规范,语言错误较多。

二、高职英语师范生职前必须具备的教学能力体系

教师的教学能力本身是由许多不同的要素构成的一个复杂体系。根据《高师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等,英语教学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英语语言能力。由于英语的语言性特点,教师的语言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各种语言能力(听力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语法能力、写作表达能力)当中,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尤为突出。

(二)教学实施能力。它不仅需要教师对“教”和“学”的直接理解,还需要教师对教学现场敏锐的洞察力、及时的反应、调节和协调能力与水平。课堂实施能力包括:讲授能力、提问能力、纠错能力、创设英语学习环境能力、识别语言发展机会能力、教学组织管理能力、调动学生的策略能力、选择运用现代技术的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

(三)教学评价能力。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评价,对课程的评价和自我评价等能力。这项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对检查教学实施效果和提高教学水平非常重要,但英语师范生的这项教学能力往往被忽视或无视。只有具备了较高的评价能力,英语师范生的教学能力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地进步和提高。

三、高职英语师范生职前教学能力培养的策略和建议

(一)构建全面的高师英语课程体系,突出“师范性”的特点

师范类教学大纲的制定部门应在制定大纲的过程中注意调整英语基础知识课程和师范类教育教学课程的比例,与时俱进,同时开设一系列与提高高职师范生职前教学能力相关的理论和实际课程,如外语教育学、外语教育心理学、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发展、新课标解读、测试学、网络教学基础等。尤其针对高职3+2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更应该考虑3年中专和2年大专的课程同步衔接。同时在中专阶段加大对师范生职前基本功训练课程的比例,如板书设计,简笔画基础,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在大专选修课的设置上突出“动态”的特点,根据英语教学的前沿动态而调整课程内容,力求把最新最精的英语教育教学理论传授给学生,逐步使学生在职前阶段形成正确的英语教学理念,为今后正确、高效地开展教学实践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更新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行为模式,突出“多样性”和“自主性”的特点

在现存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对师范生的“指示性”引导太多。许多学者在中小学教育的对比研究中发现,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认知风格、理解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大部分时候我们都没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而直接告诉他们“是什么”,“怎么做”,而忽略了重要的“为什么”的环节,长此以往,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更是可谈而不可求。这种严峻的现状要求我们在教学形式上加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尤其对高职师范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上要加大改进力度。教师在这些过程中只起到监督和指导的作用,这样经过长期的实践以后,学生的反思、调整与改进和评价的能力必然得到提高。同时,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应依托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有效地开展反思性课堂教学技能的训练和教师行动研究。

(三)加强教育见习和实习的管理,突出“灵活性”和“研究性”的特点

英语专业学生需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过程,才能达到发展教学能力的目的。所以,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宝贵有限的实习机会,在教育实习后组织和开展针对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实习中的收获等展开讨论和研究,如自评、互评、实习成果大赛等活动,这将更有助于学生充分利用实习这个实践环节来提高和发展自己的教学能力。同时,在这个阶段中学生的反思和评价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和培养,为养成不断地在反思和评价中进步的良好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在对高职英语师范学生的职前教学技能培养过程中,不仅仅师范院校应该在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而且作为主体的英语专业学生自身也要有提高职前教学能力的意识,努力掌握学科专业知识,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高职英语师范生的职前教学技能,培养出一支具备高素质、高教学水平的英语教师后备军。

【参考文献】

[1]贾爱武.外语教师与教育专业发展研究综述[J].外语界,2005,(1):61-63.

[2]唐玉光.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J].外国教育资料,1999,(6).

[3]王少良.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多维结构[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英语教师实习总结范文第5篇

英语教师实习自我鉴定一

白驹过隙,岁月匆匆,为期两个月的第一中学实习生活转眼即逝。而让我感触良多的是:教育实习对每一位准教师来说,都是一步至关重要的棋,是我们师范类学生将理论付诸于实践的必需环节。我们可以通过实习,接触与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把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这不仅仅提高了自己在教育工作中的实际操作能力,更扩展了自身非局限于书本的知识,训练多方面视角和思维。

20xx年3月4日至4月26日,我在第一中学七(9)班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习。实习的基本内容包括两部分:英语课程教学、班主任工作。在两位指导老师和实习小组成员的指导和支持下,我顺利进行本次教育实习,总计听课20节,上课40节,代课8节。实习期间,我策划组织了两次主题班会活动及一次团队户外扩展活动;同时,我还主动参与或协助学校的各项活动,如:师生帮扶、年级篮球比赛、年级手抄报比赛、校际合唱比赛、校级雷锋月活动等。

在第一中学实习的每一天,我努力地做好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穿着外表大方得体,行为表现自然端庄,言行举止文明亲和,尽力给学生一种道德修养好,文化水平高的印象。

在教学工作方面,我认真独立备课、小组讨论、试讲修改、上课、反思总结,用心设计每一个教学步骤和活动细节,专注每一句课堂用语表达的清晰和艺术;以确保教学材料、教学课件规范、内容准确;确保教学重点难点突出,学生易于掌握学习;确保课堂形成互动性、高效性。同时,课外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的特点进行辅导;批改作业仔细认真,采用可爱的简笔画对学生作业进行表扬和鼓励;更经常请教英语科组老师指出缺点和不足,虚心听取指导老师的意见,弥补自己在教学工作上的不足,以不断地提升自己。

在实习班主任工作方面,从每天早自习、跑操、眼保健操、课堂纪律、晚自习的监督,课后处理学生矛盾、做学生思想工作,到通知班级规定的日常事务等,都予以高度的责任,认真对待,细致入微,保证各项工作到位。两个月的朝夕相处,我与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师生关系,热心真诚面对59位学生,理解体会正处于青春期的他们敏感、迷茫,给予更大的尊重和关爱,协助他们成长。期间,策划组织的第一次“感恩”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懂得现在的物资条件和生活环境来之不易,应常怀感恩之心,珍惜生活、感恩万物!第二次“祈福

雅安”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感到当面临天灾人祸时,人类是脆弱而无助的,唯有团结的力量是巨大无穷的;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更应该竭力保护。

这两个月的顶岗置换实习,站在教学一线,我接收到科学的、崭新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等多元信息,探究到不同阶段、不同特质的学生应该如何进行因材施教,经历并感受到教师这一职业的多重角色和社会作用;我的“为师”能力和素质在逐步提高,我的教学经验在日益积累,也更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的光荣与责任!

最后,我要向指导和勉励我的徐老师、周老师以及第一中学的全体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英语教师实习自我鉴定二

刚进入校园,就被优雅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学习风气深深的吸引祝每一个学生都那么纯真可爱。初到班级里来自学生热情的欢迎掌声,我真的有一种说不出的幸福感。老师职业的神圣,是站在三尺讲台向学生们传授知识。在进行了近x月的实习后,我感受到更多的是做老师的不易。实习的经历虽已经过去,可我还会回头去看一下我在那里留下的脚印,非常感谢我的学校和实习单位给我这样一次宝贵的机会。让我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在实践中学会成长。以下是我的实习自我鉴定:

向老教师学习:我在听指导老师的课的时候,每一幕,每一个瞬间,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细节,我都非常认证,这些课对我来说都是那样的深刻,至今还记忆犹新。指导老师非常关心我,细心指导,每次师范讲课之前都要认真备课,上课前把她课上的重点,特点还有需要注意的地方都提示让我牢记。应该用怎样的语言对学生说话,如果与学生沟通,真是面面俱到,着实让我学到不少东西。

教学实习中,总的来说,我能认真备课,所设计的教案及课件规范,内容准确。课堂教学中,教学效果好,教学内容能当堂消化、巩固。教学语言表达清楚、流畅,课外辅导耐心细致,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区别情况,因材施教,答疑解惑正确而有启发性,批改作业仔细正确。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要有强烈的责任感,扎实的基本功,更应是一名很好的课堂组织者。对于英语初学者来说,老师如何组织课堂教学,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记得有一次学生们朗读课文,个个都像蔫了的白菜,有气无力。这时我就问他们有没有听说过疯狂英语,见他们好奇的表情,我就讲了讲什么是疯狂英语,以及李阳的一些英语学习方法,比如三最口腔肌肉练习法。最后我鼓励他们用疯狂英语的方法来朗读课文,没想到学生们一下子来了精神头儿,嘴也张开了,声音也大了。一堂课下来,觉得自己好有成就感,第一次体会到了作为一名老师的满足与快乐。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就不断运用多种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比如游戏,比赛,鼓励,幽默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从中我深深体会到老师的满足与自豪。

总之,我觉得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不单老师要认真投入教学,还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才能达到做老师的目的-把知识真正传给学生。这就是我的教育实习自我鉴定和深深的体会。非常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让我切实体会到了当一名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让我在短短的xxx几天中锻炼了自己。而作为一个师范生,作为一位未来教师,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

英语教师实习自我鉴定三

一年的见习期即将结束。在这一年里,在各位领导和老师的热心支持和帮助下,我认真做好班主任和英语教学工作,积极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下面我把本年度的工作做简要的汇报总结。

一、师德表现

平时积极参加全校教职工大会,认真学习学校下达的上级文件,关心国内外大事,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同时配合组里搞好教研活动。每周按时参加升旗仪式,从不缺勤。服从安排,人际关系融洽。另一方面,教师的言行,学生极易照样接受,很少去鉴别,因而,我本着要对学生的一生负责,认识到必须要正视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才能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如果言行脱节,说做不一,或者是要求学生这样做,自己却那样做,只能引起学生反感,造成恶劣影响。我坚信拥有健康的人格品位,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得到敬重,起到榜样作用。

二、班主任工作

学校领导出于对我的磨炼与培养,让我一个刚毕业的学生一进校就做五年级的班主任。通过向其他优秀班主任的学习,我认识到教育上单方面的严和爱都是不行的。班主任最主要的是要找到严和爱的切合点。

在工作中注意:

1.制定切实有效的班规,培养班委自主管理的能力。鼓励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的同时,要更严格要求干部个人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2.充分利用课间谈话和班会课。抓住和学生们沟通的时间,了解班级情况和学生们的心理状态,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和解决问题。或讲座、或讨论、或给他们讲充满人生哲理的故事的班会课是我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阵地。

3.关怀后进生、行为偏差生。后进生、行为偏差生是有着强大的自卑感难教育的一批。对此,我拿出了极大的耐心,通过家访和谈话等形式逐步使他们有所转变。现在我班已经逐步向着一个既有着严格的制度,又充满团结向上风气的集体靠拢。班主任工作精心而又繁琐,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职业,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我将用我的青春继续耕耘这片园地。

三、英语教学工作我所任教的是三年级和五年级共四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面对这两个有一定年龄差距的年段,我根据他们各自不同的特征因材施教,着重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中,我认真研究教材,力求准确把握重点,难点,并注重参阅各种资料,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以提高教学水平。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我在英语课堂采用多样化活动教学,把音乐、简单的舞蹈动作、游戏、画画、比赛等融入到课堂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在轻松自主的学习氛围中快乐求知,轻松学习,不断地鼓励自己“english,i cando”“english,i can say”。

3.认真及时批改作业,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辅导。

英语教师实习总结范文第6篇

一、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取向探析的意义

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开展英语专业教学主要是培养现阶段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师。其中,培养符合标准的优秀英语教育人才的关键是不断提升高师中的课程设置水平。新世纪背景下,我国中小学阶段的英语教育课程开展已经进入到全新阶段,这就与中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师素养提升之间关系密切。《英语课程标准》以及相关文件之中都强调了学生、社会所产生的对英语教师职业素养以及专业知识能力的需求,并需要英语教师能够从专业能力、教育实践能力、综合知识储备等各个方面符合新要求[1]。由此,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应对地方本科院校英语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的全新挑战。为此,通过具体分析地方本科院校中英语教师的专业课程设置现状以及问题,才能够更好地促进课程设置的优化,并对进一步提升我国基础英语教育教学水平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地方本科师范院校中专业课程设置是直接影响教师职前培训的载体,所以保证其课程设置科学、合理至关重要。在地方本科师范院校中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专业发展,加强其专业意识与专业素养的培养是目前教师教育改革中的重要问题。若想形成更专业、更高水平的专业知识体系,离不开合理课程体系的支撑。在目前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其关键环节在于课程改革,通过课程改革优化课堂教学,进而实现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围绕现阶段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探究出具体的应对措施,这对提升地方本科师范院校教师专业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以及促进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和提升都有着重要意义[2]。

二、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专业课程设置目标。师范性不够在英语教师专业培养过程中培养其专业英语技能与综合知识是教育的基础,如加强语言听、说、读、写能力培养,通过课程规划与实施为学生今后教师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地方本科师范院校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属于学科本位模式,在诸多院校课程设置中都以综合性大学为模仿对象,进行课程设置。英语学习和其他学科不同,仅仅掌握英语语言知识是不够的,在学习过程中要对语言结构进行详细了解,并掌握不同语境下语言的应用情况,这就需要教师自身具备更多的语言知识,以有效应对今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成功教学。但在诸多走访调查中了解到,地方本科师范院校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对这一师范性目标的认识不到位,忽视课程教学与专业教育中对学习者的社会认知、文化认同等多方面教育,在专业课程设置中重视程度不够。2.实践性课堂设置重视度不足。在开展实践性课程的过程中,需掌握实践性知识的内容,并以此作为核心内容。通过借助实践方式获得经验与规律。教师也能在这样的反思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通过分析如何教学,可以提升综合课程教学能力,更加可以帮助教师个体达到一种情景式互动。实践性课程教学是教师日常工作中对理论的践行,因此能够对教师形成支配性作用,更加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行为之中。基于对比角度分析,地方高校在开展英语教育实践性课程方面的经验相对较少,课程以及具体设置的教学实践联系不大,除了正常的毕业前夕的教学外,较少能够与中小学之间形成连接,因此,教育教学实习的全过程之中也并未能够形成严谨的科学安排,无法形成有效的管理方式。3.课程体系设置不足制约学生专业发展。目前在地方本科师范院校教育教学中,缺乏学术型、研究型教学骨干教师。英语教师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方面其难度与深度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这种课程结构设置上的缺陷使其综合能力培养不足,整体教学技能与科研能力的培养都不足,这就直接造成高素质人才培养不足[3]。另外,由于课程体系设置缺乏科学性,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学习动力不足,造成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中英语学习综合效率较低,综合素质培养效果较差,且缺乏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于课程体系的设置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造成整体知识教学与实践训练呈松散无序状态,这不利于学生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同时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因此,实现课程体系优化设置,从学生主体角度出发促进学生专业发展至关重要。4.课程结构内缺乏科研素质培养相关课程。在地方本科师范院校的英语课程设置中,将英语专业理论与专业知识培养等作为主要目标,在对英语科研素质培养方面缺乏重视,因此课程结构设置缺乏针对性和实质性。在教育教学改革新时期,保证学生具备一定的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十分重要,因此应注重自我反思与认知能力培养。在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教学中,其重点目的是为实现有效教学,为学生今后工作打好基础,在实践教学中不能缺乏长远意识,要将其科研素质培养能力作为课程教学中的重要部分。职前教育离不开对英语教师素质教育的开展,尤其是科研素质培养。一旦学生缺乏科研素养就将失去研究兴趣,忽视学习与工作中对问题的积累和研究,最终导致失去探索兴趣,形成一种机械模式的教学,制约其长远发展。

三、促进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策略分析

1.设置课程目标应凸显师范特征。在进行专业教师教育的过程中主要是培养师资具有良好的专业教育能力,专业性的教师教育培养也应当具有相应的课程体系作为基础和支撑。针对英语教师进行专业化的培养与发展,需要我们能够将教育科学类课程纳入到专业课之中。同时,应当重视英语教师教育专业标志性课程[4]。教育实践验证了作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除了需要具有十分系统性的英语知识储备,同时也应当具有可以熟练运用英语以及职业技能的能力,更加应当具有在实践中灵活应对与针对教学问题进行反思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能够从普通文化课程以及学科专业课程等方面做起。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国际劳工组织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针对70多个国家的教师开展了数据调查与分析,国际教师教育课程所形成的比例情况如下:学科专业课程可以达到35%,普通文化课程以及教育理论课程能够达到25%,教育实践课程可以达到15%。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整个课程体系之中,教师专业课程所能够达到的比重之中,教师专业性特征则比较明显[5]。地方高师英语教育课程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并应当经过充分科学的实证研究最终才能够确定合理结构比重。针对上述课程进行整合,对培养专业化英语教师具有重要意义,更加表现出了英语教师在进行教育与培养过程中的专业化需要。总而言之,结合英语教学以及跨学科特点以及社会性特质的需要,就应当以教育为基础并实现全面综合性英语教师教育,不断强化学生在教育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等方面的专业修养上的提升,借助语言教学等的综合发展,促使个人综合素养进一步提升。2.突出实践性课程地位。教师职业属于具有实践性特征的职业,因此,更加需要教师具有实践能力。实践能力的形成也不只是简单将他们所学内容应用到实践之中。实践能力教育与培养更加体现的是英语专业学生除了应当具有良好英语基础,看重对听说读写等方面能力的综合训练,还应当从不确定的教学情景之下掌握变化与适应的能力。需要能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最终能够形成创新与发展,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之中做到随机应变。这种实践性的能力已经远远超出对知识的简单技术操作,而是需要能够结合个人经验以及性格特点从而获得的。换言之,突出实践性课程地位就代表着要在教育实习引导下,完成每一位学生的实践课程检验。从某种角度分析集中实习模式的实践效果不如分散实习模式的实效效果好,通过分散实习与检验,更进一步完善教育模式,形成实践、反思、再次实践、再次反思的模式。在这种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对自身学习情况进行思考总结,并在理论基础上提升实践能力,对自己形成更清晰的认知,促进自我良好发展。3.真正关注学生专业发展。从课程建设角度出发,充分关注学生的专业态度课程建设。在实现教师的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加强功能提升,另外也包括了态度进步。专业态度属于教师主体针对自身职业的理智型的判断与情感体验。教师专业态度属于价值观的基础,更加是构成教师个性的重要因素。高师课程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了能够在教师的身上不断开发社会所期待教师应用的伦理、智力以及情感层面的素质,并促使教师可以在自己学生身上培养形成这样的品质。因此,在培养高师英语专业的师资的过程中,应当借助隐形课程优势,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进一步开发与探究,注重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创新教学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等,利用环境及文化因素影响促进学生进一步感知,进而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去适应专业学习,并在耳濡目染下形成良好综合素养。同时,学生在学习与实践探索过程中要加强专业化认知,注重对教育理念的接受与创新,并充分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前提下使自身更加完善,最终成为一名创新者、决策者。在不断地进行学习和锻炼的过程中认识到专业态度培养的重要性,并将专业态度与专业身份进行融合思考,这是教师职前教育的前提,也是学生在接受教育学习过程中形成自我专业发展的基本动力。在岗位工作过程中其敬业精神是教师这个职业的健康的心理素质。同时,也是教师职业道德感的重要表现。一旦学生缺少做人的基本要求,缺少道德标准,则无法形成对自身的一种认同感,更加缺少敬畏感,更加没有搞好教学工作的强烈的愿望,因此,就不能成为优秀的英语教师。4.科学设置形成教研课程。教师在进行个体专业能力提升的过程中,根本是应当能够实现英语教师的教育。现在社会不断进步,需要教育不断深化与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掌握如何才能够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科研技能,促使教师能够在系统性的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开展相关工作。结合相关数据研究,另一些教师则可以在课堂之中对所有理论进行深层次发展。这也是当前阶段,我国中小学阶段英语教师进行职前教育中需要探究的重要问题。需要知道,教育理论作为一种相对特殊的理论形式,其中缺少学习主体方面的研究。因此,也就必然表现出无法深刻感知教育的本质与内涵,例如赫斯特曾经提出,关于理论基础参与实践过程中的转化问题[6]。从本质上看,并不能够形成确定性的方案。从开拓者角度分析,教育理论应用在教育实践方面同样具有内在性以及间接性的特点。如果学生并不具有上述的种种素质,就不能够真正掌握相关教育理论内容,更加无法参与到实践活动之中。教育素质之中包括了学生实践行为相关要素,同时也包括了学生在实现终身发展过程中的基本要素。利用教育科研素质则可以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实践主体。学生在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活动之中,实现了自身发展,并能够真正获得职业上的乐趣,可以充分感受职业方面的尊重。例如实践已经证明了论文写作本身就是对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为此,任何完整性的写作行为都能够在思考行为上与实践之间相连接,并反思实践行为,也可以更进一步促进反思理论能力的提升,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认知结构,实现合理调整。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专业英语教师在校学习阶段、接受职前教育是影响其专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强调其专业教学有效性。从课程设置出发,加强其专业课程设置改革,促进课程结构优化;从基础能力出发,提高其整体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在今后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要切实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改革理念,在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还要注重其对工作责任感的培养,促进其形成对工作的热爱之情。加强课程设置改革,突出师范教学特色,引导学生在接受英语专业教育的同时不断进行反思,逐渐形成自己对专业学习与教学的独特认知,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己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促进实践能力的培养。

作者:杨铭 单位:汉江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何华清,王子猷.地方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与教学现状调查[J].中国高教研究,2015(1):102—106.

[2]覃幼莲.新课程标准与新建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201—202.

[3]刘丽,张勋和.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课程设置研究———基于需求分析的视角[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6(6):43—47.

[4]王靖涵.英语专业本科生跨文化敏感度提升策略研究[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6(11).

英语教师实习总结范文第7篇

研究生教学不同于本科生教学,其目的是培养具有科研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高层次人才。因此,研究生医学英语教学模式以此为指导方针,结合医学英语,从而开展相应的教学。研究生医学英语的课堂应该是“研究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一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要求

根据《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教学大纲》)的相关规定,“(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宗旨是为了使学生掌握英语这门工具,进行本专业的学习、研究与国际交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在教学中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学以致用的原则,培养和提高研究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据此可以了解到,研究生英语教学应该以英语为工具,以实用性为原则。换句话说,医学英语最终是为专业服务,是辅助硕士生文献阅读和论文撰写所用。

按照个人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总结,结合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基础研究或临床实践的实际情况,笔者了解到,硕士研究生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文献阅读和翻译。这部分认为主要取决于专业特色和导师的要求。以河北医科大学为例,硕士研究生需要在研究生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完成校内基础课程的学习,其中包括医学英语。第二学期临床专业学生将下院实习,基础专业学生也会跟导师做实验或学习。这期间,导师会给学生布置文献阅读任务,之后逐步步入翻译和写作实践。可以说,医学专业英语的学习压力主要来自于导师及工作和实习环境。

写作是对硕士研究生的另一项要求,但依据河北省硕士研究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和实践,多数硕士研究生无法达到直接用英语撰写摘要或综述的水平,而是经历了“英译汉”以及“汉译英”两个过程。也就是说,文献阅读、文献翻译和论文撰写可以概括为阅读和翻译两项主要技能。

二 研究生学习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指通过内省、访谈、观察和问卷等手段对需求进行研究的技术和方法。基于需求分析的外语教学研究开始于30多年前的国外,其中,欧洲委员会将需求分析应用于专门用途英语中,这一点非常符合高等医学院校的特征-ESP中的医学英语。陈朝晖等人对医学专业大学生ESP学习需求调查显示,医学专业的学生对英语学习,尤其是专业英语学习的动机很强,并且对听说、阅读写作、翻译等技能都很重视。本课题组成员根据个人教学经验和观察,发现研究生对于阅读、翻译、写作三项需求最大。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有助于我们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目标,也有利于教师自我提高。

三教师因素分析

就基础英语知识而言,研究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法基础和词汇基础。经过研究生入学考试,研究生也积累了一定的文献阅读能力和信息检索能力。但是就专业医学英语而言,硕士研究生积累并不多。研究生在入学之前基本上没有接触过足够的专业文献,而对论文的撰写要求几乎一无所知。这一切都需要专业英语教师加以指导。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专业医学英语学习的引路人。基于研究生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研究生自身的学习需求,我们可以推断出研究生学术教学中教师发挥了主导性作用。

1教师的教学理念

教师是英语教学的指导者和实施者,医学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直接影响到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第一,医学英语教师要时刻关心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要牢固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全面发展。第二,教师要对教学目标、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实施等各个环节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并且有个人独到的见解。教师是传统教学方法的传承者和革新者,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和具体,教学方法尽量做到灵活、高效。第三,教师要具有反思意识,不断反思、反馈个人的日常教学行为,寻找有效的教学方式。第四,策略性知识的掌握。医学英语教师不能把自己游离在专业知识之外,不能抱着侥幸心理,觉得只要能给学生分析清楚语法就可以了。医学英语教师要有更高的定位,要在自己了解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给学生讲解并扩充,以此增进对于所教授知识的理解,并且能够融会贯通,而不是沿袭传统过时的医学英语教学模式,仅仅做一个翻译文章的“工具”。

2教师的知识储备

《教学大纲》规定,研究生应该掌握本学科所需的常用专业词及词组,并能顺利阅读本专业的英文资料。这一目标要求医学英语教师具有坚实的医学英语词汇基础。就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言,一部分学生在本科开设过医学英语课程,对医学词汇的学习有一定的了解。也有一部分学生从未接触过医学英语,没有初步的概念。所以备课、授课中,要求教师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医学英语词汇相关的知识储备。医学英语教师对于双栖词汇、专业词汇的认知要讲究技巧和方法,教给学生最简便的医学词汇认知方法,做到“授人以渔”,然后举一反三。

《教学大纲》对于研究生的翻译能力进行了如下要求:“能借助词典将本专业的资料进行汉英互译,英译汉速度每小时不低于350个英文词,要求理解正确,译文通顺;汉译英一般难度的材料,速度每小时为250个左右汉字。要求正确表达思想,无重大语法错误。”这一要求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医学英语教师加以正确的引导和积极的鼓励。作为教师,要熟悉英汉双语的语法特征和用词特征,要了解英译汉和汉译英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并能够利用例句来阐释说明。医学英语教师要对“英语多静态、汉语多动态”、“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等原则内化于心,并能够灵活应用。教师提高了个人的翻译和欣赏水平,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

《教学大纲》在写作方面的规定为:“能用英文书写论文摘要,正确表达原意,无重大语法错误。在硕士生阶段,用英文写出10篇左右的英文摘要、综述等。”这对医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文献阅读能力可以借助原版文献来逐步提高,而写作能力则综合了阅读和写作水平两部分,要求更高。但就实际情况而言,硕士研究生一般无法达到直接使用英语撰写论文或摘要的水平,需要将阅读到的原版文献翻译为汉语,再借助汉语文字撰写汉语论文,之后将汉语论文反过来翻译成英语。这个过程对英汉双语的语言基础要求都比较高。这一过程需要教师的指导和点拨,否则学生无法灵活地利用翻译方法来实现“达意而不走形”的目的。另外,写作本身的要求是需要教师提前掌握的,比如时态要求、语态要求、选词精炼等句法特征。

3教师的科研水平

研究生的学术水平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科研水平。尽管专业医学英语教学不是医学专业知识教学,但对医学英语教师同样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为了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术水平,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和总结。教师的学术、科研态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努力程度。多数医学英语教师是没有医学教育背景的,而医学文献的阅读和翻译要涉及到医学专业知识的方方面面,作为英语的“行家”而专业的“门外汉”,是万万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

多数医学英语教师具有英语专业的扎实基本功,这为医学专业英语的阅读奠定了良好的语法基础。但是,这不足以完成医学英语教学任务,无法实现医学英语阅读、翻译的教学目标。在此情况下,要求医学英语教师在医学专业上要寻求多种途径填补自己医学专业知识的空白,同样在医学英语这一领域也要大量开展学习和研究,逐渐摸索出医学英语的相关规律,从而做到课堂上阅读、翻译讲解的游刃有余。

4教师的教学态度

教师的教学行为方式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态度。而教师的教学态度体现在对待教课内容和对待学生两个方面。

研究生课程设置中医学英语所占比重不是很大,这就要求医学英语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帮助研究生完成从本科的过渡。医学英语教师应该客观、严谨地对待所教授课程的内容,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途径弥补个人专业知识方面的缺陷,认真对待每一课的授课内容,“打有准备之仗”。教师的非专业缺陷完全可以凭借认真、积极的学习和教学态度来逐渐加以弥补,但仅仅有态度还不够。医学英语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学习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专业医学英语水平和眼界,在教学相长中迅速提升个人素质和业务水平。

英语教师实习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大学英语教师 转型发展

一、前言

为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理工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任务重大,同时也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重大举措。应用型人才的大力培养,一方面有助于我国高等教育实现特色教育体系的建设,满足特色发展要求;另一方面也能够满足企业对于高新技术人才的需求。英语水平高低也成为衡量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准,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传统大学英语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而教师作为教育改革创新的主体,要高度关注其自身定位与转型发展,以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走向。

二、理工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及要求

1.理工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转型发展必要性。多元化的社会结构中,不同行业需要大量的人才作为发展支撑。但受到行业价值层面的影响,对不同的人才需求也存在显著的差异。经济全球化的社会快速发展对于理工院校大学英语实用性层面已经提出较高的要求,并且约束标准也已经得到明确,英语语用能力受到重视。但想要充分实现这种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离不开高等教育的准确定位与全面评估。大学英语作为理工院校重要基础学科,要与时代的步伐保持高度一致,则要求整个培养环境、培养体系以及培养模式做到全面更新,融合应用性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曾有研究结果指出,教师已经从传统逐渐走入到现代的教育体系当中,需要在观念、角色、行动以及学习等多角度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完成传统角色的转变。教师是整个教学环境发挥实效的关键,对全面素质教育的质量提升价值显著。总而言之,在现代高等教育改革以及企业人才需求的双重作用下,大学英语教师转型升级已经十分迫切,这关系着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实效性。

2.理工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转型发展要求。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理工院校大学英语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其不得不开设多种英语课程以满足不同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看似是英语课程改革,但对理工院校大学英语教师形成了严峻的考验。大学英语单一的语言基础课程性质向着多元课程体系转换,由此对教师转型发展也提出了全新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知识结构要求。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更新作用显著,传统单一知识结构已经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迫切面临知识结构的转型与升级。大学英语知识结构的要求提升,对大学英语教师具有挑战性。在这一要求和背景下,教师需要掌握学科专业知识体系、心理学以及哲学等多层面的学科体系,做到学科融合,增强教育实效性。

其二,职业定位要求。职位定位需要以教师为核心,即在大学英语教学环境当中,教师处于何种地位。传统的教学环境中,大学英语教师是具备英语教学能力的专业型教师。而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教师职业定位则是具备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教学过程也已经从传统的静态环境中解脱出来,以动态化的实践能力为依托。

其三,能力结构要求。应用型人才培养对大学英语教师的能力结构提出新的要求,与传统教学环境相比较而言,新的大学英语教学环境对能力结构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高质量的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具备专业的水准,在广博的知识结构与环境当中,注重多专业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全新的教师能力结构,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师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完成转型发展。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理工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转型发展策略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理工院校的根本目标,同时也是理工院校大学英语教师开展教学的核心。教师转型发展,需要在具体策略的指导下进行。笔者经过研究与总结,得出以下教师转型发展策略及途径。

1.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是理工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转型的基础,要求其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先进理念。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教师通常将重点放在语法、词汇、句型等讲解方面,注重英语基础性知识的传授。但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将重点放在英语的语用能力方面,强调英语的应用价值。作为理工院校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充分适应英语教学转型的基础性目标,最终确定“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传统衡量学生的大学英语能力通常以英语四、六级作为衡量依据。但这种衡量方法及标准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悖,可积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并开展行业英语词汇教学,运用ESP的教学方法去实践与探索,增强学生行业英语的应用能力。结合不同的教学语言与教学价值,更深入的感受教学观念转变所带来的冲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基于此,教师转型发展,要求教师做好定位,以思想观念为引导去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推动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全面提升。

2.开展多样职后培训。营造ESP教学环境,要求大学英语教师掌握专业英语知识,弥补传统英语知识结构当中的不足之处。该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较高,要求其能够具备多元知识结构,将行业的基本知识与传统知识结构融合,拓宽知识面的同时完成知识的累积,增强教师行业经验。职后培训策略如下:

第一,理工院校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注重和专业课教师合作教学,在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中积极开展ESP教学。两者相互借鉴经验,实现共同备课。大学英语教师在开展教学环境中,也应该注重不同专业教师所讲解的内容,以便于发挥语言挖掘的优势。发挥专业教师的英语语言运用便捷性,提炼专业课教师的专业性,做到双赢。

第二,学校为理工院校大学英语教师创设良好的进修环境。教师积极参加学术会议,或申请去重点大学进修,完成校内外的培训工作,将学术多元化的价值充分展现,从而增强自身教学能力及水平。除此以外,还可积极与本地区的高等院校开展良好的交流活动,使得教师之间交流教学经验与心得体会,借鉴不同学校大学英语教学的成功经验,以便于增强本校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取长补短,相互借鉴。

多元化的职后培训工作,是推动理工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走向成熟、走向专业化的关键因素。其在促进教学改革,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方面不失为一种高效方法。

3.组织教师企业“顶岗学习”。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应该准确定位,向社会输送高质量人才,填补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中应用型人才缺口。理工院校教学目标要求以及社会人才需求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而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为满足这一人才与企业缺口之间的均衡性关系,大学英语教师面临转型发展与升级。“顶岗学习”的方式是让教师进入到企业当中,投入到整个生产环境当中,感受企业对于人才的本质要求。亲自从事该行业生产,掌握生产规律以及基本流程,注重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全面融合,增强大学英语教师的自身实践能力。单纯形式主义无法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主动性,学校可制定相关的引导政策,包括年终考核、评先表优、职称晋升等多方面积极鼓励教师去参与其中,投身到“顶岗学习”中,这样做的优势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在企业实习过程中了解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特备是企业对于行业英语人才的需求情况,进而在总结经验基础之上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完成授课;另一方面,教师身在企业,能够充分了解并掌握行业英语特点,为提高自身实践以及大学英语课程优化创新打下坚实基础。

4.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加大理工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策略如下:首先,学校应该制定良好的政策环境,引进具备ESP实践能力的大学英语教师,为理工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基础保障,并注重教学价值的全新探索,营造全新教学环境;其次,大学英语教师在企业实践中总结行业特点,更好的将英语知识与实践全面融合,探索两者的结合途径,为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奠定基础;最后,结合ESP教学实践要求,可积极聘请一线的企业员工进行指导,与教师之间进行经验交流,进而为“双师型”教师培养转型发展奠定基础,提供一条转型捷径。

总之,依据理工院校发展的要求以及实际情况,转型发展是大学英语教师的必由之路。它符合理工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其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及行业英语能力,将大学英语基础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内容,与实践融合后更注重学生对英语的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黄玲玲.浅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转型[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02:132-133.

[2]利洁红,翟子惠.大学英语教师转型发展探析――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J].钦州学院学报,2014,04:64-67.

[3]屈社明,栾宏.大学英语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路径研究[J].教育评论,2012,02:102-104.

[4]吕绍全.应用型人才培养框架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研究[J].职业技术,2012,06:24-25.

[5]李丹.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1: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