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教结合的作用

医教结合的作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医教结合的作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医教结合的作用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医教结合 现状 问题 思考

分类号:G760

近年来,很多医学界和教育界的专业人员致力于残疾人教育和康复领域的研究。“医教结合”越来越被大家热议。从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医学从来没有离开特殊教育的学科视野;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更多相关学科的渗透与融合,医学慢慢走入了幕后。而今国内关于“医教结合”模式讨论与实践又将医学的作用从幕后拉到了台前,甚至被认为是中国特殊教育发展的关键。从医学角度讨论特殊教育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固然无可厚非,但是将其作为特殊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式是值得商榷的。本文从“医教结合”的提出、发展及其引出的问题探讨其对特殊教育、对于特殊儿童发展的意义,旨在对“医教结合”进行一些思考,为特殊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1.医教结合概念的提出及其发展

从现有文献中,“医教结合”最早始于何时、何地、由何人提出无法得到确切答案,但从相关文献中得知,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邳州开展的小儿麻痹症项目对儿童采用了“医教结合”的方法。邳州的“医教结合”是在用医学手段帮助小儿麻痹症儿童的时候,把教育与康复结合起来,使小儿麻痹症儿童在治疗期间不影响其受教育,不影响其发展。经过论证后,邳州设立了一个机构——希望之家,接纳部分患儿接受教育并同时接受治疗,此外有一部分患儿分散到当地学校学习,由康复人员到户开展康复工作。邳州的这种医教结合是从儿童发展的需要出发,从医学干预开始,进而开展医教结合,并逐步发展为职业教育与康复结合,在此基础上探索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康复模式。在这个项目中没有对“医教结合”做具体的概念解释,但是其做法体现了医学与教育相结合的理念。

国内学者对医教结合的明确定义始于对聋儿医教结合康复模式的探讨,他们将聋儿康复作为撬动对象,将聋儿的听力补偿与听力重建作为杠杆,以教育康复为动力。其支撑点就是医学康复,包括听觉康复与言语矫治。在杠杆原理下,在相同的条件下,支点越接近阻力点,推动阻力就越省力(见图1)。如果将杠杆下方的维度看成时间轴,就是说聋儿在听力补偿与听力重建的基础上,需要尽早地进行医学康复。聋儿医教结合模式的基本构成包括三大板块,即听觉康复、言语矫治和语言教育。

其后有学者认为对其他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也可以采用“医教结合”的模式。有学者认为“医教结合”的“医”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利用先进的临床医疗技术对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各种疾病实施专项检查、诊断、治疗;其二是利用康复医学的手段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人体各方面的功能。医教结合的“教”是指对学龄前期(0-6岁)的特殊儿童,根据其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教育、训练、医疗和康复综合的方法,在家庭和社会影响下对其所进行的补偿与补救性教育。在实践中,有人将“医教结合”总结为把现代医疗手段和方法结合起来、整合起来,对学生进行综合康复、多重干预、缺陷补偿、潜能开发等,可以有效地解决或改善智力残疾、脑瘫等学生在运动、感知、言语、语言、认知、心理和社会功能等方面的问题,提高相关方面的功能或机能,将技能进一步内化为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

从以上对“医教结合”的定义来看,尽管有学者对“医教结合”中的“医”的具体所指有所分歧,但是“医教结合”的医学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所指的医学康复,它所涵盖的范围已经有所变化,包含的内容大而广,多指包括医疗、心理、教育、社会、职业等多方面的综合康复。

2.医教结合引出的问题

2009年1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向有关省、市教育厅(教委)发出了《关于在特殊教育学校建立“医教结合”实验基地的通知(教基二司函[43]号)》。该文件决定委托华东师范大学“言语听觉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在部分特教学校建立“医教结合”实验基地,以探索在特教学校医疗康复与教育相结合的路径,通过试验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向全国特教学校推广。首批实验基地的名额为10个,试验学校确定后,华东师范大学将筹资给每所实验学校配备部分医疗、康复设备仪器,其教师将优先得到国内外医疗康复方面的系统培训和专家指导。

2011年4月,中国教育部首批特殊教育学校“医教结合”实验基地授牌仪式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来自上海、常州、广州、哈尔滨的18所特殊教育学校成为“医教结合”实验基地。此后,各个实验基地从硬件设施建设、专业师资培训、课程改革以及学校理念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使其更有利于“医教结合”的实施。

2013年1月,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推进医教结合,提高特殊教育水平”成果鉴定会在上海举行,通过课题实施,上海正在确保全体残疾学生享受持久的特殊教育医教结合服务,将医教结合的服务内容从传统的教育、康复领域扩大到保健领域,将服务对象从少部分残疾儿童扩大到全体残疾儿童,加强教育评估与医学评估的有机结合,深化课程改革,开展个别化医教结合服务,实现医教的融合。但“医教结合”在实施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不容忽视问题。

2.1导致我国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方向的迷惑

特殊教育与医学、康复等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一直存在着争议。医为主?还是教为主?或者二者并重?从特殊教育发展的历程来看二者并重是不可能的,如果只考虑医学、康复与特殊教育之间的关系,那社会学、心理学等其他与特殊教育相关的学科又该怎么办?

2.2导致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出现知识结构的迷惑

许多学校在理解上出现误差,“医教结合”就是配医生、配治疗师。更有甚者,教师也去受医疗训练,在课堂上进行一些医学的治疗与干预。例如,有的学校让教师学针灸、按摩。教师首先与专业医生的学历训练不符,另外,也不符合医学规律。虽然让教师学习些医学康复知识是有益的,但是让教师拿起“针”、穿上“白大褂”、教室成“病房”是何其可怕!

2.3导致特殊教育学校课程出现错位

特殊教育学校的课程是要以课程本位、关注潜能的方向,促进学生发展。医教结合使课程改革有明显的矫正、治疗性质,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课程需要从训练走向教育,这是特殊教育一个多世纪改革以来的成果与方向。

2.4导致医学设备和教学设备在购买和使用上的失衡

“医教结合”实施中忽视教学设备与材料的配备,投入大量资金购买昂贵的医学康复设备,在实际中有很多是用不上或者教师不会用的医学康复设备,这耗费紧缺的国家财力和物力,也耽误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发展。

3.医教结合:特殊教育发展政策的困惑

“医教结合”从2009年起在多个文件中提及,但是将其列为特殊教育发展的一项方针政策还存在许多困惑。

3.1将“医教结合”作为政策法规提出,视作为中国特殊教育发展的主导方向是否合适

政策方针具有的效力是权威的、影响范围是全国性的。2009年8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市教委等八部门制定的《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09-2011年)》。文件明确提出了上海市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具体措施,旨在以实施医教结合为核心,深化特殊教育改革,促进特殊教育内涵发展,提升特殊教育办学水平。2009年1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向有关省、市教育厅(教委)发出了《关于在特殊教育学校建立“医教结合”实验基地的通知(教基二司函[43]号)》,决定建立“医教结合”实验基地并向全国特殊教育学校推广。2010年9月,上海市颁布《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其中针对特殊教育的发展,提出“推进医教结合,加强残障儿童早期诊断,完善筛查-检测-建档-转介-安置-综合干预的运行机制,建立医教结合的信息资源平台。

以上体现了国家是将“医教结合”作为特殊教育发展的政策、方针,从而具有法规的效力,从某种角度上说这是对特殊教育发展的一种导向。相关政策、方针一旦颁布就引领了各地的特殊教育都朝着“医教结合”的方向发展,但是,医教结合却不是特殊教育发展的唯一策略。我们可以将医教结合作为特殊教育发展的一个切入点,鼓励多样化综合发展的特殊教育模式。国家从政策法规的角度,应该更加提倡尊重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与规律,进行学校变革与整体提升,提升特殊教育的质量。如若将“医教结合”作为特殊教育发展的主导策略,由此而产生的连锁反应可能会相当多,甚至会阻碍特殊教育的发展。

3.2医学与教育,谁为手段谁为目的

从特殊教育发展的历程来看,特殊教育发展历经了从医学模式跨入教育学模式再到现今的社会学模式。医学模式聚焦个体的病理缺陷,其目的是为了矫治缺陷,提供养护,否定或者忽视了教育的作用。教育学模式聚焦于个体残疾学习困难,肯定了教育的作用。但这两种模式都忽视了环境或个体之外的教育情境因素的支持。社会学模式强调个体与环境互动中的条件性;环境支持与环境障碍的消除;注重环境与个体适应,促进发展。美国著名的特殊教育专家柯克曾经说过“医学的终结就是教育工作者的起点”。从医学与教育对特殊儿童发展的作用来看,医学应为手段,教育才是最终目的。现今,我们对特殊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其最终目的是希望特殊儿童能够更好地接受教育。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让特殊儿童更好地生活并融入社会。学校是儿童接受教育的场所,学校是专业的教师代表社会传授知识、促进学生成长的地方,并非患有疾病的儿童接受医学治疗的场所。从医学的角度来说,培养一名合格的康复医生需要经过专业的知识学习、培训,从而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一名教师经过几个月的短暂培训是达不到医生的标准的。因此,我们不能将学校的职责本末倒置,让学校成为“医院”或者“康复机构”。

3.3医教结合是不是适合所有类型的特殊儿童

美国的《残疾人教育法案》(Individual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Act,IDEA)将特殊儿童分为特殊学习障碍、言语或语言障碍、智力落后、听觉损伤、自闭症等13类,不是所有类别的孩子都能通过医教结合的方法得到适合其自身的发展。以自闭症孩子为例,早期汉斯·阿斯伯格推测自闭症有生物和遗传方面的原因,但是科学家们至今仍不能明确指明自闭症儿童的大脑究竟有何问题。可以说自闭症的成因迄今为止并不明确,对于这种连障碍的原因、机制都没有弄清的自闭症孩子来说,医学措施的效果极其有限;医学康复对专业的医生尚且具有较强的挑战性,怎么可能是教师的专长?同样,对于学习障碍等儿童,医学与康复的作用极其有限,只有教育才能改变其人生。即使是目前采用医教结合模式最多的听力残疾学生,语言康复与训练也只是奠定教育的基础。而且,我们知道儿童的发展是存在关键期的,错过关键期,孩子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医教结合过程中,不是所有年龄阶段的孩子都能通过医教结合得到康复,只有把握了关键期才能够尽可能地促进特殊儿童的发展。

3.4特殊教育学科角度是不是只受医学和教育学的影响

从学科角度来说,特殊教育是不是只有医学、教育学这些学科对其有影响?显然,来自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奠定了特殊教育学科的最核心理论基础,其是语言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人类学等学科的养分,近代脑科学研究和电子计算机学也被特殊教育所利用。所以特殊教育是多学科结合框架下“教育为主的模式对于医学及其他学科的有机包容”。显然,特殊教育是具有跨学科特征的。“医教结合”体现的仅仅只是医学、教育学对特殊教育的影响,但忽视了其他学科对其影响。

4.医教结合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4.1“医教结合”违背了特殊教育的多学科交叉的规律

从上述叙述中我们能够知道特殊教育是多学科结合框架下的“教育为主的模式对于医学及其他学科的有机包容的形式”,“医教结合”使特殊教育从多学科退回两学科,甚至是一个为主、其他为辅的学科,教育的学科地位严重削弱,这对特殊教育的发展是不利的。

4.2“医教结合”是对心理医学模式-社会教育模式的规律的违背

从特殊教育范式的发展变化的角度看,西方特殊教育经历了心理一医学(medical-psycho)、社会学(sociological)、组织学(organizational)、教育学等不同模式的转换与融合。无论是法国国立聋哑医院的医生伊塔德对狼孩维克多进行为期5年的教育和干预实践,还是法国精神科医生谢根在巴黎创办最早的智力落后儿童学校,抑或是奥地利儿科教授阿斯伯格在奥地利大学设置的治疗学部,都说明单纯的医学治疗不能将残疾人治愈并使之适应社会。“医教结合”把教育和医学结合起来,充其量只能把“医”作为促进教育的工具,“教”才是主要目的。如果“医”跨越工具就可能成为教育的枷锁,将特殊教育退回至心理一医学模式中,这并非是特殊教育本质的回归,而是历史的倒退! 4.3“医教结合”是对从隔离到融合教育的规律的违背

进入20世纪,人们普遍认为应该为所有孩子提供学校教育,学校不仅要为普通学生提供教育和指导,还应该对那些高于或低于平均水平的学生提供特殊的教育与服务。全纳教育的提出,彻底承认了每一个儿童所具有的享受平等适当教育的权利。教育应该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每一所普通学校必须接受服务区域内的所有儿童入学,并根据儿童自身的特殊需要提供特殊教育服务。医学、慈善模式到教育模式的发展变化正是体现了人们对看护与治疗为特点的隔离式特殊教育的摒弃。“医教结合”恰恰违背了从隔离到融合的发展规律。

4.4“医教结合”是对我国特殊教育完整体制特殊教育学校与随班就读二元融合发展的违背

我国特殊学校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一部分,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共同的;并没有什么医疗或者医疗性质的康复。教育目的是共同的,而“医教结合”显然偏离了素质教育的目标,仅仅是纠偏,而没有发展性的教育。对随班就读来说更是不可行,任何改革都需要在更高层次体现特殊教育的本质。“医教结合”打破了我国特殊教育的完整体制,对特殊教育的发展是不利的。

5.总结

医教结合的作用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医教结合 特殊教育 改革

分类号 G760

近年来,“医教结合”受到越来越多特殊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一方面,国家和一些地方政府把“医教结合”纳入到特殊教育政策法规和工作文件中,并且进行实验和试点。另一方面,各地不少特殊教育学校和学者正在坚持不懈地探索特殊教育学校职能转变,开发与实施康复课程。上述探索有的是在教育部或地方项目指导下进行的,有的是学校自发组织的。然而,也有人对特殊教育“医教结合”提出了一些质疑。在这一背景下,本文试图分析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的实施背景、内涵和积极作用,以期更多特殊教育研究者和教师能对“医教结合”实践有更全面、准确的认识,进而深入思考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的实践价值与重要意义,更科学合理地开展特殊教育实际工作。

1 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的实施背景

1.1 特殊儿童教育与康复的需求突出

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全国0-14岁残疾儿童总数为387万人,其中0-6岁残疾儿童141万,6-14岁的学龄残疾儿童246万。这些残疾儿童大多是学校教育的适龄对象。由于目前的医学手段尚无法治愈脑瘫、智力障碍、孤独症等疾病,这些疾病不能像肺炎、腹泻那样等儿童身体康复了再上学,患有这些疾病的儿童只能带病接受教育。因此,这些残疾(病患)儿童在接受教育的同时,都具有康复的需求,尤其是被安置在特殊教育学校的39.9万名特殊儿童,他们具有更加突出的康复需求。

1.2 特殊教育学校的对象改变及困境凸显

目前,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中聋校的规模和听障学生人数正在萎缩,培智学校的教育对象在结构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培智学校教育对象的改变具体表现为:障碍程度严重;障碍类型多样化,包括:中重度智障儿童、脑瘫儿童、自闭症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儿童等;多重残疾儿童增多。例如:某培智学校2001级9名学生中,构音障碍3人,不能说话,重度自闭症2人,严重多动症2人,其中一人还伴有抽动症,脑瘫1人,呈“剪刀腿”步态,行走困难,1人为唐氏综合症患者。目前,培智学校几乎都是类似的情况,以致原有传统、单纯的教育手段难以凑效,学校陷入了课堂集体教学难以进行,原有的教育教学目标及教学计划难以实施。教育效果无法体现的困境中。特殊教育学校教育对象的这种变化以及困境,势必引起特殊教育模式的改变。

1.3 特殊教育相关服务与支持体系缺失

在美国等特殊教育先进国家和地区,法律规定不仅要为特殊需要儿童提供特殊教育,还要提供听力学、言语语言病理学(ST)、职能治疗(OT)、物理治疗(frr)和心理服务等相关服务,并且建立早期疗育服务体系。在其实际工作中,康复治疗(含OT、PT、ST)等专业内容以特殊教育相关服务的形式进入到特殊教育学校,以满足特殊学生的多种需要、为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保障和支撑。而我国特殊教育的相关服务未受到应有重视,相应支持体系缺失。长期以来,我国康复治疗服务主要由医院承担,特殊教育主要由教育机构提供,它们分属于卫生、教育两个不同的系统,彼此相对封闭、相互分离。

针对目前特殊教育学校教育对象的变化、教育教学的困境以及相关服务的缺失,人们近年来开始反思康复与教育分离模式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特殊教育改革对策。比如,儿科专家、上海市副市长、原教委主任沈晓明教授指出,这种相互分离的模式有两个弊端,一是残疾儿童个体很难同时兼顾学习与康复,二是康复治疗与学习完全分离,医生和教师各念各的经,康复治疗不能有效为教学服务,提出应大力发展基于学校的康复治疗模式,并将其视为教育过程的一个部分。

1.4 医教结合是我国特殊教育改革的可行途径

进入新世纪以后,一些有条件的特殊教育学校基于满足特殊儿童的实际需要这一初衷,不断开展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的探索和康复训练实践,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详见《现代特殊教育》2011年第2期系列文章)。2007年2月教育部颁布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把“教育与康复相结合”作为课程设置的原则之一。要求在课程特色上,针对学生智力残疾的成因及类型,注意吸收现代医学和康复技术的新成果,融入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心理咨询和辅导、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等相关专业的知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并把康复训练课作为培智学校的选择性课程,为特殊教育学校的医教结合实践提供了直接的政策性支持。《“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2008―2010年)》及配套文件和资金等的落实,改善了部分特殊教育学校教学、康复训练设施的配置,为特殊教育学校康复课程的实施提供了硬件支持。2011年、2012年、2013年教育部都把“特殊教育‘医教结合’改革实验和试点”作为年度特殊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对推动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工作发挥了积极影响。2011年4月授牌的18个特殊教育学校“医教结合”实验基地正在进行的实验探索,2013年1月“推进医教结合,提高特殊教育水平”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结题,并总结了成果,上海市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工作也取得了初步成果。这些前期实践、有利条件以及成果可以说明,由特殊教育学校承担“康复与教育的双重任务”、改变“康复与教育”二元分离模式的“医教结合”实践探索是目前我国特殊教育改革的一条可行途径。

2 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的内涵

最初,“医教结合”作为一种较固定的提法,是“医学手段与教育手段相结合(注:在特殊教育、康复医学领域)”或“临床医疗与教学相结合(注:在医学人才培养领域)”等通常含义的简称。目前,“医教结合”已经成为特殊教育领域的热门名词,其内涵为许多特殊教育实践者和研究者所关注。

2.1 “医教结合”的已有论述

从现有文献中,“医教结合”最早始于何时、何地、由何人提出无法得到确切答案。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一些地区和特殊教育学校的特殊教育工作者进行了不断探索(详见《现代特殊教育》2011年第2期系列文章)。他们在教育教学中,有机地融入和运用现代医学康复的理念、内容和手段,力求科学、有效地对残疾孩子进行教育和干预,实现缺陷补偿和潜能开发,提高其素质和能力,并称之为“医教结合”。

在目前实践中,人们已经对医教结合进行了一些论述和总结。有的从特殊儿童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明确提出“医教结合是一种简称,它应当包括医教结合、综合康复、多种干预、潜能开发等内容”。有的站在特殊教育学校工作的角度,认为“‘医教结合’就是将医疗康复手段与教育方法进行有机结合,在尊重个体差异、面向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实施的一种教学模式”。有学者同样认为,在聋儿康复过程中,医学康复与教育康复是两个重要的手段。因此,聋儿康复中的“医教结合”,是指两者有机结合而形成统一的模式,并使两者在聋儿康复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也有人试图对“医教结合”进行较全面论述,指出:医教结合是指采用医学和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对残障儿童实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可以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其中“医”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利用先进的临床医疗技术对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各种疾病实施专项检查、诊断、治疗;其二是利用康复医学的手段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人体各方面的功能。此外,也有一些围绕“医教结合”的目标和意义来展开的论述,比如上海市相关文件指出,特殊教育实施医教结合旨在采用教育、医疗等多学科合作的方式,根据残疾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需求,对残疾儿童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与康复,开发其潜能,使每一个残疾儿童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这些论述从多个方面阐释了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反映出它是一种综合、跨学科、跨专业的理念,突出体现了特殊教育实践需要整合运用教育和医学的内容手段的思想。但这些论述都没有全面表述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的含义。即使有人试图全面论述,但并未形成共识。

2.2 “医教结合”的概念界定

作为一个专业性名词,目前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定义的表述值得进一步梳理。尤其是,有必要给出一个在学科结合、特殊教育学校实践、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具有可操作性的,更有利于特殊教育实际工作的定义。从前面的论述分析及其他相关资料可知,目前特殊教育实践中所提的“医教结合”都共同指向医学与特殊教育的结合。但是,具体含义可有特指和泛指之分。

2.2.1 特指的含义

现代医学可分为保健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四类,有上百个亚学科。特殊教育“医教结合”主要是指其中的现代康复医学与特殊教育的结合。教育部特殊教育学校“医教结合”实验基地项目中主要采用此特指的含义。

由于康复概念更新、全面康复思想的传播,康复医学范围逐渐扩大。发展于20世纪40年代的现代康复医学强调应用各种医学和相关学科的手段,对残疾者进行身体、心理、教育和社会等方面的全面训练,使其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善、代偿或替代,并最大限度地回归社会。与以往相比,现代康复医学的康复对象包含了残疾儿童;其手段扩展到工程、心理、教育、社会等各个领域,包括物理治疗(PT)、作业治疗(OT)、言语治疗(ST)、心理治疗、康复工程、艺体治疗、中医治疗、康复护理、职业咨询、社会服务等;内容已涉及到运动功能、感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语言交流能力、认知能力、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多种人体功能障碍。由于现代康复医学和特殊教育在内容和手段上都涉及运动、语言、认知、心理、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领域(或称课程);在对象和目标上又都指向使残疾儿童的功能和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善、代偿或替代,并尽量能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两者也都有神经可塑性(或关键期)、行为主义理论、身心发育(或发展)理论等相同的理论基础。由此可见,现代康复医学和特殊教育之间存在相互结合的天然基础和必然性。

对于学科结合而言,“医教结合”是一种现代康复医学和特殊教育深度合作的理念和追求,即这两个交叉学科互通有无、相互借鉴,以促进两者交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对于特殊教育学校实践来说,“医教结合”是一种基于学校为特殊儿童提供康复与教育的综合服务模式,不同于一般学校中课程教学的教育模式,也不同于基于医院为病患者提供康复训练的模式。它具体是指整合教育、康复训练的内容和手段,主要为教育机构里学前及低年级(1-3)特殊儿童、以及其他兼具教育和康复两种需求的特殊儿童提供综合服务的一种工作模式。它要求打破学科壁垒,梳理和统整现代康复医学和特殊教育等学科间交叉重叠、相同相通的知识技能,以特殊儿童的需求为导向,分别从言语、听觉、语言、认知、情绪行为、学习能力和运动等领域对其进行康复训练与特殊教育。

2.2.2 泛指的含义

特殊教育“医教结合”一般泛指与特殊儿童相关的医学领域和特殊教育的全面结合。其中相关医学领域包括:儿科、其他临床科、康复科、保健科、护理科等学科,这些学科的内容涉及到特殊儿童的筛查、诊断、临床医疗、康复治疗、护理保健、建档、转介、综合干预等工作。而特殊儿童的教育教学只有与这些工作良好衔接,才能共同构成完整的特殊教育服务体系。可以认为,上海市《关于开展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工作的通知》及其承担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推进医教结合,提高特殊教育水平》所采用的是“医教结合”的此含义,体现在上海市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的制度建设、实践工作(内容、手段、服务流程等)、队伍建设和保障系统等多个方面的改革工作中。这些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工作“已在上海全市各区县普遍展开,内容丰富、涉及面广”。

对比特指和泛指的含义可知:两者并不矛盾。特指的含义是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的核心,泛指的含义包括更宽泛的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的内容,其外延比特指含义更大。无论是特指还是泛指的“医教结合”的论述,都对特殊教育实际工作、医教有机融合的特殊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等具有指导意义。

2.3 “医教结合”的做法

整合分析教育部特殊教育学校“医教结合”实验基地项目和上海市特殊教育“医教结合”改革的相关表述及实践内容以后,本文认为目前“医教结合”特殊教育的工作内容包括了:低龄段在校特殊学生的康复训练;基于学校的儿童康复中心建设;残疾儿童发现、诊断、评估、安置与综合干预的服务机制建设;特殊教育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的工作制度;医教结合的专业队伍建设;医教结合的特教课程改革;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人才培养等。整合分析这些内容,从特殊教育学校、政府两个层面来看,目前较成型的一些做法有以下几个。

2.3.1 引进个别化康复的内容与方法,落实特殊儿童个别化计划

个别化计划是特殊教育最重要的核心,特殊儿童与青少年的特殊教育需求正是通过个别化计划的拟定与实施得以实现的。个别化康复是康复医学所采用的一种形式,是指康复训练人员对患者进行某些方面功能或能力的系统评估,并制订相应的康复计划,对其进行个别化、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的过程。在“医教结合、综合康复”理念指导下,开展培智学校低年级、聋校学前和低年级儿童听觉(指聋校)、言语、语言、认知等康复训练的实践探索,以此验证和探索特殊儿童个别化训练的有效方法,促使教师系统地了解并掌握听觉康复、言语康复、语言康复和认知训练的理论知识体系,增强教师实施个别化言语、语言、认知等训练的实践能力,落实特殊儿童个别化教学和训练的工作,从而为提高培智学校低年级、聋校学前和低年级儿童的语言沟通和认知能力等奠定扎实的基础,增强其交流和社会适应能力。

2.3.2 注重课程教学与个别化训练的内容衔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在学前聋儿的康复教育中,“医教结合”实践以聋儿康复教育HSL理论和“1+x+Y”操作模式为依据,在听觉康复和言语矫治的基础上开展语言教育,将集体语言康复与个别化康复和家庭康复相结合。采用强化听觉、言语训练的主题教学活动,渗透语言、健康、社会、科学和艺术五大领域内容的六个康复活动以及生成课程等集体康复教育形式,在促进语言发展的前提下全面提升聋儿的各种技能,使得聋儿得到真正意义的全面发展。

目前,我国培智学校课程中的“实用语文(数学)”或“生活语文(数学)”,以及培智学校改革所强调的“综合课程”或“主题教学”都注重课程的功能性。功能性课程强调学科性的知识技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强调知识、技能学习的整合,重视内容选择的生活意义。在培智学校的低年级课程教学中,“医教结合”实践将言语康复、认知康复方法与生活语文教学互相融合、互相渗透,使课程教学与个别化训练的内容衔接,以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2.3.3 加强制度、队伍和运行机制建设,建立完整的特殊教育服务体系

采用“建立区县特殊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医教结合专项工作制度;成立特教专职康复教师队伍、专兼职的特教保健教师、专兼职的巡回教师队伍;多渠道开展培训,提高特殊教育教师、参与医教结合工作的医生的专业化水平”;开展教育康复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具体做法,以保障医教有机融合的特殊教育工作开展,保障特殊儿童发现一诊断一安置工作网络的运行。同时,采用“建立残疾儿童发现、诊断、评估、转介、安置运行机制;建立残疾儿童确诊和报告定点医疗机构制度、明确定点医疗机构的职责;建设残疾儿童信息通报系统;设置残疾儿童入学鉴定委员会”;加强康复课程建设和开展个别化教育与康复训练等具体做法,以规定残疾儿童“发现-诊断-安置”的工作流程与方法,确立“定向转诊-定点确诊-回访上报”及“医教结合综合鉴定-科学安置-统筹实施康复与保健”的工作模式。最终建立起残疾儿童发现-诊断-随访-安置-综合干预等完整的特殊教育服务体系,并不断完善。

3 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的积极作用

特殊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残疾学生的发展,使之融入主流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的实施,符合残疾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需求,有助于每一个残疾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对特殊教育学校工作而言,实施“医教结合”具有如下积极作用。

3.1 转变特殊教育观念,完善特殊教育学校职能

教师以往所采用的传统、单纯的教育手段在特殊教育中所能起的作用很有限。比如有的教师以往在面对不会开口说话或口齿含混不清的听障学生时,“教学手段和方法单一,对聋童发不出或发不清楚的音往往束手无策,常常只能用传统的教育手段一味地让聋童反复模仿”,效果往往很差。通过“医教结合”实践,教师可以学习康复技能,会知道说话困难可以从呼吸、口唇舌运动、发声和构音等方面去找原因,并实施针对性的言语训练方法,从而具备一些疗育结合的新思路和办法。“医教结合”实践可以使教师在特殊教育观念上逐渐走出那种“教育是万能的、是无所不起作用的”认识误区,加深对现代康复医学的认识,提高对残疾儿童康复过程、康复需求的认识,一定程度上改变过去那种“先医后教”、“医教分离”的认识和做法,逐渐采用“当医则医,当教则教;医中有教,教里融医;医为教用,教需医辅;医教结合,科学发展”的务实做法。

“医教结合”实践也能使一些特殊教育学校逐渐认识到,在面对中重度特殊学生时,学校的职能定位不只是单纯的学科教学和知识传授。提供康复训练,满足特殊儿童的康复需求也是特殊教育学校的重要职能之一。在有些自发探索康复课程的培智学校中,康复课程正逐步成为学校的核心课程。

3.2 掌握新技术新方法,解决特殊教育中的新问题

训练器具、假肢、矫形器、助听器、人工耳蜗、辅助沟通系统、电子导盲杖等现代科技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残疾儿童身上及学习生活场所中。这些新技术新科技的运用,给特殊儿童教育和康复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如何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这些辅助设备的作用,帮助残障学生改善生存和生活状况?如何教会残障学生或家长使用这些辅助设备?如何利用这些设备更好地为残障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成了特殊教育学校和教师们面临的新问题。

“医教结合”的实践探索,能帮助学校和教师逐渐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和途径。通过实践操作和继续教育的形式,大部分教师都能掌握一些可在学校环境和教学中实施的康复方法与技术,充分发挥学校所配备的基本康复设备、器械,以及残障个体所适配的辅助设备的作用。还可以和其他专业人员配合,通过教育、康复与医疗(与医生配合)等手段的综合运用,使残障学生得到更理想的发展。

目前,一些较先进的评估和康复训练的手段方法已运用在特殊教育学校的“医教结合”实践中。与一些传统的方法相比,这些手段方法可以提高特殊儿童参与教育训练的兴趣,减少教师的工作量,还能及时地反馈训练效果,提高训练的科学性、针对性。

3.3 推动最佳实践模式的探索,提升特殊儿童教育水平

特殊教育学校的“医教结合”实践是基于特殊儿童的实际需要、康复医学和特殊教育等领域所积累的科研成果、前人探索的成功经验而展开的。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实践探索证明了该模式对特殊儿童发展的有效作用,也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比如,有人将目前国内常用于医疗康复机构的“引导式教育”引入到特殊教育学校的脑瘫儿童教育康复中,并进行1年的随访评估,得出“引导式教育有助于特殊教育学校脑瘫儿童上肢、下肢和躯体、及平衡功能的改善,并有助于减少不良事件和副反应”。有实践者指出,“医教结合”的康复模式既促进了孤独症学生的身心康复进程,又能满足他们接受教育的需求。“医教结合”的康复模式是促进孤独症儿童心身健康发展、全面康复的一种趋势和比较理想的一种模式。而自2001年起开展“医教结合”试验,探索一种更科学、对残疾孩子的发展成长效果更好的教育教学模式的哈尔滨燎原学校,更是得到时任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的肯定:“哈尔滨燎原学校以“能生存、会生活”为办学目标,通过医教结合等创新模式培养智障学生,使他们树立信心,融入社会,事迹感人”。

这些特殊教育学校的实践证明:多年来,特殊教育学校里的“医教结合”探索,对残疾学生进行综合康复、多重干预、潜能开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将进一步推动特殊教育最佳实践模式的探索,推动更多适合我国国情、省情和各校校情的特殊教育实践模式的提出,推动特殊教育的内涵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国特殊儿童教育水平。

4 总结

医教结合的作用范文第3篇

关键词:特殊教育 医教结合 制度建设

分类号:G762.2

1 问题提出

特殊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每一个残疾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之融入主流社会,适应社会生活。实践证明,如果对残疾孩子仅仅施以单纯的教育,而没有医学方面的介入,残疾学生的发展便难以取得最理想的效果。在改革开放初期,上海的聋校已开始探索利用中医针灸技术提高听力训练效果。1993年上海低视力学校还编写出版了我国的第一套《低视力康复训练图谱》。然而,仅靠学校联合若干医生之力,虽能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但由于缺乏足够的制度、资金、人力保障,很难完成从点上探索到面上普及的过渡。更何况这类由学校驱动的工作,往往还未对医教结合的内涵作全面、深入的思考,便急于着手开发操作模式,致使各校医教结合工作的目标、框架并不相同。2009年,上海市教委正式颁布了以实施“医教结合、按需施教、开发潜能、人人有所发展”为目标的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0年,上海市教委和卫生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工作的通知》,并申报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推进医教结合、提高特殊教育水平”,从而转变了医教结合工作以往的发展模式。项目明确了特殊教育中的医教结合是指教育、康复、保健三个领域的结合。课程内容、教学手段的有机融合固然需要,工作理念、工作流程、保障体系等方面的制度整合更为重要。为更好地掌握几年来上海市各区县在“跨部门整合资源、建设长效机制”方面推进特教医教结合工作的情况,特进行本次调研。

2 研究方法

2.1 对象

本研究采用区县全样本调查,即不仅包含参与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推进医教结合,提高特殊教育水平”的10个实验区(卢湾、徐汇、虹口、杨浦、闸北、宝山、闵行、嘉定、青浦、崇明),也包括其它8个区县,以便更全面地掌握全市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工作的推进情况。

2.2 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区县推进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工作问卷》。该问卷由上海市教委基教处、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上海市教育技术装备部的项目组成员联合编制。内容涉及区域医教结合工作的制度建设、工作情况、队伍建设、保障系统等方面。

2.3 施测

问卷由各区县教育局的特殊教育专干填写,并经分管科室领导审核、盖章。问卷的有效回收率达100%。问卷提交时,要求同时提交与题目相对应的附件,包括三年来各区县制定的相关政策、制度、工作计划与总结等。

3 研究结果

3.1 制度建设情况

3.1.1 区县特殊教育联席会议制度

区县特殊教育联席会议是联合相关区级职能部门,共同商议、决策、落实特殊教育相关问题(含医教结合工作)的机构。目前,上海市88.89%(实验区10个,非实验区6个)的区县建立了该项会议制度。其中,68.75%(实验区7个,非实验区4个)定期召开会议(6个区一学期召开一次,5个区一年召开一次),31.25%(实验区3个,非实验区2个)不定期召开。未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的2个区均为非实验区。

在成员组成方面,87.5%的区县特殊教育联席会议包括了区教育局、区卫生局和区残联。部分区县的民政局(62.50%)、财政局(43.75%)、人保局(31.25%)也参加了联席会议。其中,实验区的闸北、宝山、嘉定及非实验区的奉贤成员组成比较齐全(还包括区计生委、区编制办、区发改委、区政府),基本兼顾了推进特殊教育发展的各个方面。1个非实验区未将区卫生局纳席会议成员单位,只是将医院作为成员单位,反映出对联席会议性质的把握不准。这种做法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区域卫生资源的充分利用。

3.1.2 医教结合专项工作制度

50%的区县(实验区7个,非实验区2个)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区县跨部门“医教结合”工作制度。另有22.22%的区县(实验区3个,非实验区1个)已经在组织框架、职责分工、合作方式、政策制度等若干方面取得了一些共识,但制度设计还不够完整。

(1)组织框架

11个区县(实验区9个,非实验区2个,共计61.11%)明确医教结合工作由区县教育局牵头。另有1个非实验区由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牵头。由于该中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行政管理部门,这种模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医教结合工作的全面推进。

在这12个区县中,9个区县(实验区7个,非实验区2个,共计50%)明确医教结合工作参与部门包括区卫生局和区残联。1个区县的民政局也参与了医教结合工作。个别实验区将特教指导中心、医院作为一个独立的参与部门。这与项目组在“落实政府职责、改革工作机制”理念下提出的工作机制构建要求不符,反映出各实验区对该项目工作重点与推进方式的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目前上海市还有6个区县(实验区1个,非实验区5个。共计33.33%)仍未明确该项工作的组织框架。

(2)职责分工

50%的区县(实验区7个,非试验区2个)明确了参与特教医教结合工作的各部门职责。根据这9个区县实际提交的材料来看,教育局的主要职责集中在统筹协调各部门工作(100%);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88.89%)和提供硬件与经费的基本保障(66.67%)三个方面。还有区县提到社会宣传与课程改革、残疾学生信息管理等方面。卫生局的主要职责集中在对教师与家长开展康复知识技能的培训与指导(100%),组建多专业的指导医生队伍(88.89%),筛查、确诊、上报残疾儿童信息并提出相关建议(88.89%)三个方面。还有区县提到要对学生的后续发展开展跟踪评估(含健康体检和康复评估)、共享相关医学康复设备资源等。残联部门的职责为对相关康复项目提供设备或经费上的支持(100%)、协助通报残疾学生信息(88.89%)等。另有1个区县明确民政局的职责为提供资金支持。

(3)合作方式

72.22%的区县(实验区9个,非试验区4个)已开展运行部门间的日常合作,主要方式为工作例会(实验区7个,非实验区2个,共计69.23%)、专题研讨(实验区7个,非实验区2个,共计69.23%)、项目委托(实验区5,非实验区2个,共计53.85%)和课题研究(实验区5个,非实验区1个,共计46.15%)。其中,工作例会召开的频率为1学期1—2次。总体而言,实验区较非实验区采用了更多的合作方式,且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的比例更高。全市尚有5个区县(27.78%)还没有

开展具体的医教结合部门合作。

(4)政策制度

全市50%的区县(实验区7个,非实验区2个)出台了与特教医教结合工作相关的文件。其中,4个实验区的教育局和卫生局联合下发了特教医教结合专项工作意见。工作意见主要规定了残疾儿童“发现一诊断一安置”工作的流程与方法,确立了“定向转诊一定点确诊一回访上报”,及“医教结合综合鉴定一科学安置一统筹实施康复与保健”的工作模式(100%)。明确了特教医教结合的工作对象为0-18岁的各类残疾儿童,工作内容为整合实施个性化的教育、康复与保健服务(75%)。建立多科室的特殊教育指导医生制度,匹配需求与专长,建立医教结合工作的合作单位(75%)。加强专业队伍建设,稳步提升专职康复教师、指导医生等专业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75%)。还有些区县提到了改善硬件、保障经费、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等方面的内容。另有2个实验区和2个非实验区将医教结合工作要求纳入特殊教育发展规划(如三年行动计划、“十二五”发展规划)之中。1个实验区的教育局自行或与区残联联合下发了4项具体的工作意见(如成立残疾儿童入学鉴定委员会、组建区自闭症康复训练中心等)。

另有11.11%的区县(2个非实验区)虽未正式发文,但内部已经形成了一些具体的工作制度,如特殊教育指导医生制度、高校、医院与特教机构的项目合作制度等。

3.2 工作情况

3.2.1 服务流程

10个实验区和6个非实验区已经建立了残疾儿童“发现一诊断一安置”的医教结合服务流程。即各级各类医疗部门(或教育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疑似残疾儿童时,定向转介到市级指定医院接受统一标准的医学诊断和检测。综合定点医院医生的诊断意见和康复建议,区县残疾儿童入学鉴定委员会在综合评估的基础上,最终确定儿童最适宜的教育安置形式。

今年所有残疾学生入学前均接受了医学检测。但还有27.78%的区县(实验区2个,非实验区3个)的残疾学生未全部到市级定点医院进行医学检测。3个非试验区(16.67%)未成立跨学科的残疾儿童入学鉴定委员会,不能对残疾学生进行专业的综合鉴定与科学安置。50%的区县(实验区3个,非试验区6个)未对就读幼儿园的残疾儿童进行入学鉴定。可见,工作流程的规范性有待提高。

3.2.2 服务对象

各区县应为各类安置形式中的各类残疾儿童提供医教结合服务,但具体落实程度并不一致。具体而言,各区县的幼儿园及小学阶段都已开展特教医教结合工作。在0-3岁(16.67%)、初中阶段(83.33%)和高中(22.22%)阶段开展工作的区县相对较少。各区县广泛开展了对脑瘫(100%)、自闭症(94.44%)、弱智(94.44%)及多重障碍(88.89%)儿童的相关工作,对盲(27.78%)、聋(55.56%)儿童提供相关服务的区县较少。全市所有的特教学校(幼儿园)、特教班、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点、学前特教点已开展医教结合工作,但在送教上门(61.11%)、0-3岁儿童早教中心(16.67%)及普通幼儿园随班就读(33.33%)中开展相关工作的区县数量相对较少。

3.2.3 服务内容

所有区县的相关教育机构都对残疾学生开展了康复训练。既有通过康复课程实施的集体训练,也有个训时开展的个别康复,主要内容包括认知训练(实验区7个,非实验7个,共计77.78%)、运动康复(实验区7个,非实验6个,共计72.22%)、感知觉训练(实验区6个,非实验6个,66.67%)、行为情绪辅导(实验区7个,非实验5个,共计66.67%)、听觉言语康复(实验区5个,非实验5个,共计55.56%),有2个区县还开展针对自闭症儿童的综合康复训练。但开展视功能康复的区县数量较少(11.11%)。

66.67%的区县(8个实验区,4个非实验区)为残疾儿童提供特殊的保健服务。在这些区县中,绝大部分(96.28%)开展的是卫生保健专题教育,内容主要集中于疾病预防与紧急情况处理,还未涉及针对残疾学生特点的营养搭配、运动计划、服药指导等方面。而为残疾儿童制定并实施个别化保健计划的区县更加有限,只占3.67%。

3.3 队伍建设

3.3.1 结构与数量

表1显示,上海市83.33%的区县(10个实验区,5个非实验区)成立了特教专职康复教师队伍,共计65人。大多具有特殊教育专业本科以上学历(88.28%),有相关医学背景的人较少(7.36%)_9]。上海市有专兼职的特教保健教师,共计31人。大多具有大专以上学历(83.89%),其中5人(16.67%)有医学背景,其他以学科教育背景为主(36.67%)。

50%的区县(7个实验区,2个非实验区)有专职的巡回教师队伍,共计23人。其中6个实验区和2个非实验区还同时配有兼职巡回指导教师。44.44%的区县(3个实验区,5个非实验区)只有兼职巡回教师。1个区县(非实验区)至今没有巡回教师。33.33%的区县(4个实验区,2个非实验区)有专职资源教师队伍,共计39人。其中,2个实验区和1个非实验区还同时配有兼职资源教师。50%的区县(4个实验区,5个非实验区)只有兼职资源教师。3个区县(2个实验区,1个非实验区)至今没有资源教师。具体人数配备情况见表1。

61.11%的区县(7个实验区,4个非实验区)成立了指导医生队伍,共计63人,以康复科、精神心理科、儿科的医生为主,部分区县还配备了儿保科、五官科和外科的医生(详见表2)。

总体而言,实验区指导医生的种类和数量均优于非实验区。其中,闸北、徐汇的指导医生涉及的种类最多(5类),更能兼顾特殊学生多方面的医学需求。

3.3.2 工作领域

一般而言,特教康复、保健教师负责所处特教机构内学生的康复、保健工作的计划、组织与实施。巡回教师和资源教师除常规工作之外,也需要涉及康复、保健工作。特教指导医生主要负责指导合作教育机构内的康复、保健教师开展相关工作,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医学评估,并参与个别化干预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为残疾学生家长提供相关咨询服务。

38.89%区县(实验区6个,非实验区1个)的特教指导医生还参与了送教上门工作,对残疾程度较为严重的学生进行康复。72.22%区县(实验区8个,非实验区5个)的指导医生参与到特教康复指导中心的工作中。参与残疾学生的综合评估与入学鉴定,指导中心教师开展随班就读学生的康复训练,开展区域性的教师培训与家长咨询。

3.4 工作经费

调查显示,区县之间特教医教结合的经费投入不平衡。22.22%的区县(4个实验区)已发文设立了专项经费。以教育局的专项经费为主,数量从10万到30万不等。其中1个区县还同时有残联每年8万的专项经费。此外,44.44%的区县(实验区5个,非试验区3个)虽无专项经费,但可根据工作需要申请项目经费。

以2011年实际立项投入的经费情况来看,以教育局的项目投入为主,部分区县残联也提供相应的补贴。33.3%区县(实验区1个,非实验5个)至今未设专项经费,也没有正式批准相关项目的经费申请,实际工作缺乏经费保障。

3.5 困难与需求

94.4%的区县(实验区10个,非实验区1个)在调查问卷中列举了当前开展特教医教结合工作的主要困难与需求。涉及人才稀缺、专家紧张、培训不足、资金设备及人事等保障不充分,以及工作要求不明确、部门之间协调困难、家长不配合等几个方面。

为进一步推进工作,各区县比较集中的需求是出台市级特教医教结合工作指南(实验区3个,非试验区6个,共计52.94%)、组织系统的专业培训(实验区5个、非试验区3个,共计47.06%)、提供更多工作经费(实验区4个、非试验区4个,共计47.06%)。还有2个实验区提出了对专业指导医生的需求。

4 讨论

4.1 区县特殊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基本建立,但作用发挥有待提升

由于特殊教育的医教结合工作需要教育、卫生、残联、民政等部门的通力合作,建立跨部门的特殊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是此项工作开展的基础。目前,上海市该项制度的建立率虽已达88.89%,但还有2个区未成立联席会议,且有5个区不能定期召开会议,两者比例相加已近40%。这极大地削弱了它在搭建与特殊教育相关部门长效协同工作平台中所能起到基石作用,另外,各区县提交的材料中基本没有如何运作这一会议制度的具体内容。从高质量的议案产生、提交、审议、落实这个角度来说,该项制度的作用发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4.2 区县特教跨部门医教结合工作制度开始形成。但具体内涵差异较大

全市已有半数的区县着手架构区域性的医教结合工作制度。但实验区之间对牵头与参与此项工作的部门都未达成统一意见,出台文件的规格参差不齐,这都反映出各区县对特教医教结合具体内涵及运作方式的理解差异较大。医教结合绝不是一项新加出的工作,而是伴随着教育体制改革显现出一种特殊教育特点。医教结合作为上海特教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建立跨部门的合作工作机制是核心。区教育局牵头,区卫生局参与是该项制度必然的主体架构,区残联、区民政能对多项工作提供具体支持,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前的医疗水平下,残疾学生多元的医疗需求决不是一、两家综合医院就能全面、充分满足的。及时、准确的残疾学生信息通报更不可能离开区卫生局的网络化管理。

由于特教医教结合制度还处于初创时间,为确实推进这项工作的落实,明确各相关单位的具体负责处室十分重要。在局领导达成共识后,日常工作可由各负责处室联合发起、组织。区县特殊教育康复指导中心由于承担了一定的区域指导、服务功能,可以作为区县教育局基教科的重要助手参与进来。而制度保障等方面的协商工作可以通过原有的特殊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得到落实和解决,相关单位不一定要加入。理顺各相关机构、组织之间的关系既是建设医教结合工作机制的需要,也是完善、强化原有各机构功能的重要抓手。

总之,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工作是一项牵涉面广、系统性强、专业性高的工作。决不是零星几个工作通知就能涵盖。应在综合建构的基础上,由教育、卫生、残联、民政等部门联合出台工作指南,对各条线上的工作提出全面的要求。加以法律保障,促进残疾儿童医教结合工作的长效化、规范化和法律化。

4.3 医教结合工作已广泛启动,切实推进要靠跨部门长效工作机制建设

各学龄段、各类教育安置形式、各类残疾儿童的各类医教结合工作都有区县在尝试开展。康复与教育工作的整合已初具雏形,基本保健服务普遍开展。由于跨区县的盲、聋教育指导中心目前未能和服务区内的区县教育局建起有效的合作模式,很少有区县将盲、聋学生的医教结合工作统筹到自己的全局工作中来。这既增加了盲、聋中心跨区工作的不便,也极大地限制了此类医教结合工作的落实,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机制建设问题。

从残疾儿童发现到进入适合的教育机构接受有针对性的教育、康复、保健,整条医教结合的服务流程已初步建立。但各个节点工作的规范性仍需加强,特别是要保证定点诊断与多学科参与的综合性入学鉴定。各类专业队伍的建设已受到关注,不少区县配备了专职的教师、组建了特教指导医生队伍,但人员的数量和结构还有待进一步优化。特别是要重视指导医生科室的多元化和匹配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专长,提升卫生部门对各项工作的参与度。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两点上,实验区都有明显的优势。参与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促进区县对医教结合问题的系统思考。构建的工作规范和保障体系可以持续性地推动医教结合具体工作的不断深入,最终带动区域特殊教育综合优势的提升。因此,切实推进医教结合工作离不开专家、医生与一线教师的深入互动,需要搭建跨部门的长效工作机制,全面保障合作的持续、深化。

5 结论

综合本次调研的结果可见,特教医教结合工作已在上海全市各区县普遍展开,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实验区在制度建设、保障措施等方面明显优于非实验区,且卫生部门对于这项工作的参与度更高,部门间的沟通合作更为深入。搭建跨部门的长效工作机制,才能全面保障医生、教师、专家持续、深入的合作互动,从而在切实推进医教结合的过程中,提高特殊教育的适切性、有效性和科学性。

6 建议

6.1 医教结合工作制度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首先,上海全市各区县均要成立跨部门的特殊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并定期召开会议,切实搭建起教育、卫生、民政、残联、财政、人保等部门问的沟通、合作平台。

其次,要建立和完善医教结合专项工作制度。不仅明确该项工作的牵头部门和参与部门,更要理顺部门之间和部门内部的组织框架和职责分工,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制定和完善部门工作制度,形成并联合有地区特点的区县特教医教结合工作指导意见。

6.2 重视和加强医教结合专业队伍建设

首先,要配齐配足医教结合工作所需的各类工作人员,特别是专职康复教师、专职巡回指导教师与专职资源教师。

其次,要十分重视区县特教指导医生队伍的建立,不仅要逐步增加指导医生的人数,更要增加医生的种类,提高指导医生专长与残疾儿童需求的匹配度。同时要关注各类专业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开展医教结合工作的水平。

6.3 加强对医教结合工作的经费保障

首先,各区县要加大对特教医教结合工作的经费投入。区县教育局和卫生局都应设立专项工作经费,纳入区财政的整体预算之中。可按生均方式制定工作经费,保障日常医教结合工作的运转。

其次,在残疾儿童辅具、特殊规格书簿等物资的适配方面,可与区县民政、残联部门原有的资助政策整合。在医教结合的背景下,用好每一笔经费,为残疾儿童提供最需要的设施设备。

同时,各区县可在特殊教育联席会议的协调下,由民政、残联等部门提供针对年度重点工作、特色研究项目等的经费。整合各部门资源,多渠道筹措经费。

6.4 进一步完善特教医教结合工作实践

医教结合的作用范文第4篇

“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

一位来自泸西县的姓袁的学生家长打电话反映,亲戚家的小孩今年考上了云南农业大学,但家里比较贫困,想询问一下,教育厅能不能帮助解决一下生活费和学费问题。

就这位家长反映的问题,周荣回答道,我们的承诺是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首先,针对大学新生,我们开放了绿色通道,任何一个家庭经济困难的大一新生都可持录取通知书和相关证明办理入学,学费和其他费用都可以缓交;其次,我们有包括“减、免、奖、助、贷”等手段在内的一套完整的助学体系来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其中,“贷”是指地方贷款;“助”是指包括国家、地方、以及社会力量在高校设立的奖学金、助学金;同时,贫困学生还可以享受减免部分学费的优惠政策。针对袁先生反映的情况,首先希望你亲戚的孩子可以主动与班主任、辅导员以及学院分管领导主动取得联系,如实反映情况。同时,我也将督促教育厅分管负责人尽快到云南农业大学具体了解情况,并及时与你取得联系。

多措并举推进特殊教育发展

特殊教育依旧是听众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有听众反映,自家孩子身体残疾,想咨询一下特殊教育的相关政策。

对此,基础教育处负责人为听众进行了解答。省委、省政府历来对特殊教育的发展高度重视。从2012年开始,省政府便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我们还积极推进资源中心、资源教室的建设,对高中阶段的特殊教育学校进行实训基地建设,让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学生有一技之长,使他们在毕业后能顺利就业。同时,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残疾儿童,我们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普通学校举办特殊班作为主要形式,积极推进特殊教育学校和资源中心建设,切实贯彻送教上门和医教结合,采取多项措施来保证残疾儿童的入学率。

针对医教结合的问题,周荣强调,近年来,我省推进医教结合的力度很大。我们已经确立了昆明五华区、玉溪红塔区、大理市、文山市4个医教结合的试点,目前看来,试点的效果很不错。医教结合的推进不能仅仅依靠教育部门,还需要卫生、残联、民政等多个部门齐抓共管、协同推进,因此,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很不容易的。下一步,我们将把医教结合和送教上门工作作为今后特殊教育学校改革发展的主要内容。相信在“十三五”期间,我省医教结合和送教上门的覆盖面会进一步扩大。

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

直播过程中,周荣还针对听众普遍关心的职业教育问题与听众进行交流。

周荣表示,职业教育在教育精准扶贫当中起到基础性和根本性的作用,是助推精准扶贫的重要的抓手。当前,教育厅正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一是以全省应用型本科院校、院系、高职院校和16个州市职业教育园区基础能力建设为重点,制定了《云南省现代职业教育扶贫专项规划》;二是制定了《云南省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建设的计划》,以服务脱贫攻坚战略为目标,以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主线,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着力补齐职业教育的短板;三是投资375亿元,实施现代职业教育建设工程。

同时,周荣还向听众介绍了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相关优惠政策。周s说,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主要是以国家助学金和国家免学费政策为主,省政府奖学金为辅,学校和社会资助及顶岗实习为补充;在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将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各种形式相结合的资助体系已经形成。

落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相关政策

有来自昆明的听众打来电话,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相关政策进行询问。

医教结合的作用范文第5篇

2017年医养结合调研报告

为探索符合我区实际的医养结合模式,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区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进行了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我区在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

医养结合是在做好传统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为老服务基础上,更加注重老年人的医疗保健服务,既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含健康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等公共服务,也体现在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紧密合作,为入住机构的老年人提供养老和医疗服务。医养结合是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其优势在于整合了养老和医疗的两方面资源,为老年人提供连续性、协调性和整体性的医养护一体化服务。近年来,我区认真落实国家和市里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服务资源优势,积极满足不同群体养老服务需求,在推进医养结合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基本形成三种医养结合模式:

1、整体照料模式。由单一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养老服务,主要分两种情况:一是养老院办医院,即养老机构内设医疗卫生设施。如天颐和养老院和区养老中心先后引进华泰医院,为入住老人提供医疗、护理和健康检查服务。二是医院办养老院,即在有条件的一级医院增设养老病房。如学府医院和长江医院建设了医养护一体化病房,为老年患者提供医疗、养老、护理综合服务。另外我区明丰医院将部分病房改建为自费养老病房,收治了一批老年病及心脑血管病患者。

2、联合运行模式。即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医疗机构到养老机构开展驻点服务,在方便老人就医的同时,实现互利共赢。如几年前康泰养老院建院初期就与邻近长江医院建立合作关系,长江医院在康泰养老院内设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入住老人以及周边居民服务。

3、支撑辐射模式。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或社会医疗机构为居家老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近年来我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开设老年号、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设立家庭责任医生等多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同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或社会医疗机构还进驻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社区老人服务。

二、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区在推行医养结合模式方面取得一些进展,但目前仍处于初试阶段,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

1、政府多头管理,缺乏统筹协调。由于医养分属不同专业领域,相应的公共资源也由卫生、民政等不同部门分配,而且医养又受到社保、财政等因素制约,各部门对相关政策的认识、调整和落实难以做到协调一致和横向整合。要真正实现医养统一融合,需要打通政策和资源壁垒,加大工作协同力度。

2、发展规划不清晰,政策指引不明确。目前我市对推进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尚没有系统的规划和明确的政策支持,给区级政府推动此项工作带来了阻碍。如,我市对内设养老床位的医疗机构除现有医保政策外,没有来自财政和民政方面的资金补助,在实际运营中也没有统一收费标准。又如医养结合需要医保体系的支撑,养老机构推行医养结合首先要解决下属医院纳入医保结算问题,但实际上医保资源有限,民办养老机构等非医疗单位能搭上医保的车很难。

3、优质资源少,提升标准高。养老机构在向医养机构转型硬件方面要具有足够的空间、房屋设施和相当水平的医疗器械,软件方面要医院具有健全的科室和全面的诊疗项目,具备有资质的数量充足的医师和护士。目前我区24家区管养老机构绝大部分为民办,除规模较大、设施较好的天颐和养老院、康泰老年公寓等4家实现医养结合外,其余规模较小的由于硬件条件所限,尚没有力量自建内设医疗机构,入住老人的医疗护理需求还不能得到满足。

4、社区医养服务总量不足,居家养老供需矛盾突出。 受到个人习惯和现实条件影响,目前90%的老年人还是选择居家养老。他们最关注的是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健康咨询及中医保健服务,失能半失能老人还需要在生活照料基础上进行医疗诊断、康复护理等服务。但是目前全区公共卫生服务资源的配置尚不均衡,且存在药品单一、设施简单、医务人员缺乏的问题,要想实现为居家老人提供服务还有很大难度。

三、对策建议

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是人们在养老理念、医疗理念和消费理念上的重大转变,也是对现有行政管理体制、公共服务体系的改革与完善,必须依靠全市乃至国家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指引,其中涉及的制度和政策不是区级层面所能改变的。但就我区来讲,面对21万老年人的现实需求,应立足实际主动作为,力争成为全市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试点区。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规划引导,健全协调机制

医养结合涉及多个部门,需要明确的规划引领和统筹联动的机制。一是将发展养老服务业和健康服务业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规划,明确发展思路、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在十三五期间根据全区老年人群医疗服务需求和养老、医疗资源分布状况,统筹做好各类医养结合机构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实现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建设的有效配置和有机衔接,提高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对公共服务资源的利用效率。二是出台《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将此项工作作为全区2016年改善群众生活20件实事之一,成为惠及全区老年人的重要举措。三是建立民政、卫生、人力社保、财政等部门组成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各部门间的横向联系,定期召开会议,及时协调解决问题。

2、加大资金投入,落实政策措施

全方位的政策导向是保证医养结合模式顺利推进的基础,据报道,国家民政部已经协调卫生、人社等部门,简化优化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医保定点审批手续,推动解决异地就医结算问题,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国家卫计委、人社部、财政部也在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我区应在认真落实国家和我市政策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区情实际,加大对医养结合专门机构的政策优惠力度,制定更加全面具体、操作性强的措施。在土地使用方面,做好养老机构用地的预留和储备,保障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建设用地,对新建项目的土地出让金可适当优惠,同时强化对医养结合设施建设用地的监管,严禁改变用途。在机构管理方面,尽快建立养老服务机构老年人意外伤害、重大疾病保险制度,构建养老服务行业风险合理分担机制。在医保政策方面,协调有关部门将更多医养结合机构纳入医保范围,并适当提高报销比例和扩大报销范围。在市场准入方面,将医养结合作为养老机构设立许可的重要内容,对由医院转型的符合养老机构设立条件的老人护理院给予审批;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法规,对养老机构内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给予审批,并加大对这些医疗机构的业务指导力度。

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和金融支持力度,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形成多元化的资金保障机制。民营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运营成本很高,政府应探索建立对医养结合机构的财政补贴制度,使各类符合条件的机构均可享受国家扶持政策,包括相关法律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在建设经费、床位资助、运营补贴、医保定点等方面与公立机构相同政策;在水电气热费用上与居民价格持平等。另外,除公立机构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要严格执行政府价格政策外,其他服务主体可实行经营者自主定价或供需双方议价,以维持机构正常运营。在社会融资方面,应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采用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护理院、康复医院等专业服务机构,激发医养结合市场的活力。在金融支持方面,应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尝试设立由政府统筹协调、金融和产业资本共同筹资的南开区健康产业投资基金,为养老服务业和健康服务业提供金融信贷支持。

3、结合区情实际,完善服务方式

在统筹推进现有三种模式的基础上,探索不同类型的医养结合模式,形成功能互补、有序发展的医疗养老服务格局,努力实现医疗与养老的无缝对接。一是鼓励有一定规模的养老机构附设医院或医务室,鼓励有条件的区属一、二级医疗机构开设老年医疗护理病房,可借鉴上海市以奖代补的扶持政策,对非营利性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给予一次性补贴(其中护理站、医务室补贴10万元;门诊部、护理院补贴50万元),招用专职医护人员按医护人员数乘以上年度全市最低工资40%标准给予补贴。二是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用,将其作为医养结合的支持平台,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养老机构合作,委派医生上门提供基本医疗护理服务;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区老年日间服务中心合作,会同社区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慢病管理、健康教育、生活照料等一站式服务;进一步完善家庭医生制度,增设家庭病床,开展居家护理服务。三是优先考虑解决失能半失能老人医疗照护问题,在全区新建、改建23所医养结合护理院(或称失能老人医护养老中心),缓解了医院病床紧张问题,也使老人得到专业护理,有尊严、有质量的安度晚年。

4、发挥科技优势,推动服务创新

将医养结合纳入智慧南开惠民工程,以数字化健康管理为核心,全面推进医养结合信息化进程。一是在南开区养老服务管理云平台的基础上,继续整合来自区域医疗卫生系统的信息资源,打造老年人群数字化健康管理云平台,为老年人提供实时健康管理服务信息,为医护人员提供在线远程医疗服务平台,为卫生管理部门提供老年人群健康情况动态数据,并通过三方的有机结合形成大数据库,推动医养结合的有效实施。二是广泛复制昔阳里社区经验,建立居家养老一键通网络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IPTV数字电视等多个渠道,借助电脑屏、手机屏、电视屏等多种载体,推广应用家用健康检测、治疗智能终端,实现网络覆盖。三是引导电子信息企业投资养老市场,与专业医疗机构对接,开发可穿戴式健康监护设备,开展远程医疗监控服务,实现个人健康管理。

医教结合的作用范文第6篇

摘要:为提高《针灸医籍选》课程的教学质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学生的自主性,在《针灸医籍选》教学中,对平行班级分别运用结构化文献型数据库型与P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对比其教学成果。Y果显示,运用结构化文献型数据库型与PBL相结合教学方法的班级课程综合成绩优于传统教学班级。由此得出结论:结构化文献型数据库型教学内容与PBL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该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整理归纳教材内容,更好地引导学生,从而达到训练学生正确的思维和推理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结构化文献型数据库教学方法;PBL教学方法;针灸医籍选;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3-0143-03

《针灸医籍选》是研究古代医籍中关于针灸基础理论和针灸临床知识的一门原文课,摘选了《黄帝内经》《难经》中针灸理论的精华以及后世针灸医论、歌赋选,是针灸专业学生接受中医理论熏陶的基础。该课程内容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教材中包括阴阳、五行、经络腧穴、病因病机等多个模块;同时,具有实用性和启发性,针灸离不开操作技术,教材中同样含盖了许多有关针刺操作技术的内容,如:有关针灸补泻的原则与方法,针灸的禁忌内涵等。所以,《针灸医籍选》的内容具有以原创性、思想性为主导,兼具实用性的特点,是塑造学生中医思维的关键[1]。但是由于中医古籍广博浩瀚,《针灸医籍选》的教材按照原文排版,内容不乏重复,不利于初学者学习和理解;同时,本课程的教学方式主要以传统教学方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为主,即以老师授课为基础的学习,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课堂咬文嚼字枯燥无味,忽视了学生的各种技能培养。

本研究借鉴结构化文献型数据库的方法,讲授内容在教材组织处理上要做到“少而精”的原则,削枝强干,区分教材内容的主次,把握核心,重点讲授学生未知和有疑问的内容,非重点内容留给学生自己看书学习,将教材中相同题材的内容归纳在一起,集中分析讨论。这不仅可以避免授课者重复讲述相同内容,亦可使学生清晰明了本门课程的内容。同时,利用PBL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ning),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从而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自主性[2]。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2012级针灸推拿专业1班(86人)和2班(79人)为教改对象,采用抛硬币的方式,随机选取2012级针灸推拿专业1班作为实验班,2班作为对照班。

(二)研究方法

两个班使用的教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高希言主编的《针灸医籍选》精编教材)、教学学时(54学时)和授课教师(具有数十年《针灸医籍选》教学经历的教授)均一致。

1.实验班教学方法。实验班在授课前,教师借鉴结构化文献型数据库型的方法,将教材中相同题材的内容归纳在一起,“抓住重点,讲深讲透”,在学习古籍原文的同时,增加医案的讨论,将理论与临床相结合。同时结合PBL教学法教学,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根据学生能够掌握的程度与教材的深度,多组织专题讨论课。

具体实施方法如下:①内容分配:由教师先将教材中相同题材的内容归纳在一起,列出提纲,按组将标题分配给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必须准备的内容同时又可以对感兴趣的标题加以准备、发挥。对较难的题目适当给以提示,以防准备不充分,讨论不深入。②收集资料:学生围绕所设定的内容,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如图书馆、网络、求教专家等途径,获得与所讲内容相关的资料。③讨论:学生就所设定的内容,结合自己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深入地讨论。④堂交流:选出代表交流总结报告,同学们自由讨论。⑤总结升华: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讲评、补充和总结。

2.对照班教学方法。对照班教学内容采用传统教学法逐章地讲授,辅之以多媒体教学,传统教学法授课过程包括:组织教学―目标展示―讲授新课―归纳总结―课堂提问反馈五个步骤。

3.教学效果评价。采用课程综合成绩对教学改革的效果进行评价,课程成绩由考勤平均分、课堂提问讨论得分、两次作业得分以及期末笔试得分共同组成,其中考勤平均分、课堂提问讨论得分以及两次作为分别占10%,期末考试得分占60%。所有评价环节评分均采用百分制,由研究生分别将分数录入Excel 2010,采用SPSS统计软件19.0进行处理。

二、结果

2012级针灸推拿专业1班有1人申请缓考,共84人参加考试,2012级针灸推拿专业2班共79人参考考试,所有成绩均有效。

(一)考勤平均成绩

两个班的考勤平均成绩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个班同学考勤情况均较好(见表1)。

(二)课堂提问讨论成绩

两个班的课题提问成绩情况比较,2012级针灸推拿专业1班成绩优于2012级针灸推拿专业2班成绩,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三)课堂作业得分

每班分别布置了两次课堂作业,两个班课堂作业成绩情况比较,2012级针灸推拿专业1班成绩优于2012级针灸推拿专业2班成绩,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四)期末笔试成绩

两个班的期末笔试成绩比较,2012级针灸推拿专业1班成绩优于2012级针灸推拿专业2班成绩,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五)课程综合成绩

两个班的课程综合成绩得分比较,2012级针灸推拿专业1班得分优于2012级针灸推拿专业2班得分,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三、结论

本研究结果发现,采用结构化文献型数据库型教学内容与PBL教学方式相结合授课班级的课程C合成绩得分较高,其中课堂提问讨论成绩、课堂作业成绩以及期末笔试成绩得分均高于传统教学模式授课班级。可见,结构化文献型数据库的教学内容与PBL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该模式克服了本课程内容分布零散、重复不利于授课者讲述和学生接收困难的弊端,同时教师改变了传统教学中逐章讲授的角色,起到了分类整理教督的功能。教学理念从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科为基础”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教师讲授主题不再是某一方面具体的知识,而是获取某一方面知识的方法。教师如何更好整理归纳教材内容,更好地引导学生,从而达到训练学生正确的思维和推理方法,提高其自学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并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多提问,多看课外相关的书籍、文献,最后做到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目的。

《针灸医籍选》是针灸专业最具代表性的经典理论课程,本研究根据《针灸医籍选》这门课程的特点,采用结构化文献型数据库型的方式将教材中相同题材的内容归纳在一起,集中分析讨论,同时结合PBL教学模式可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明晰、轻松、主动的学习氛围,使其能够自主地、积极地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可以十分容易地获得来自其他同学和老师的信息;使有关课程的问题尽可能多地当场暴露,在讨论中可以加深对正确理论的理解,还可以不断发现新问题,解答新问题,使学习过程缩短,印象更加深刻;此外,还可锻炼学生们多方面的能力,如文献检索、查阅资料的能力,归纳总结、综合理解的能力,逻辑推理、口头表达的能力,主导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等,这些将对今后开展工作和科学研究等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侯中伟,马惠芳.针灸医籍选读课程设置再思考[J].中医教育,2010,29(1):78-79.

[2]张树剑.《针灸医籍选》课程设计的思考与应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55-57.

基金项目:成都中医药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YB201410)

医教结合的作用范文第7篇

关键词:体育管理学;竞技体育;训科医管一体化;高水平运动队;广东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4-0087-04

当今世界竞技体育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已经远超过去,要进一步提高训练水平和运动能力,取得优异运动成绩,进而突破人类“极限”,单纯依靠经验积累和刻苦训练已远远不够。运动训练过程是众多科技方法、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过程,包含着新的训练理念、新的训练方式与方法、科学的选材与训练监控、有效的医疗与恢复及营养措施和先进的训练比赛装备等。因此“训、科、医、管一体化”(以下简称“一体化”)的创建与运行就变得非常重要。“一体化”是对现阶段运动训练、科研、医务和管理等多方面资源的有机整合,在运动实践中已取得突出效果。本文结合广东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的具体实践,进一步完善“一体化”的理论内涵与实践体系。

1 “一体化”的理论发展

“一体化”是科学化训练的具体操作模式,是科学整合训练、科研、医务和管理四大要素形成工作合力的有效机制与方法,是竞技体育训练理论的创新,是训练体制与科、医、管保障控制系统的有机结合,是当今世界竞技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体化”训练模式形成了以训练为主体、教练为主导、科研为先导、医务为督导、领队为领导的科学化训练保障控制系统新格局。

在传统训练理念中,教练员常常忽视主动恢复这一科学化训练的重要环节,同时科、医、管人员很少介入训练过程,训练、科研、医务和管理各自为战。要切实改变这一状况就要求教练、科研、医务和管理人员协同攻关,不断完善科、医、管保障控制系统。“一体化”模式同训练、科研、医务、管理各自为战的最大区别就是教练员角色的转变。在“一体化”模式中教练员由被动的接受科、医服务,转变为主动运筹。这就要求教练员不但要拓宽视野、转变训练理念,还要全面提升综合素质,而作为辅佐的科、医、管人员,则要能根据不同运动项目和个体的特点为教练员提供科、医技术保障与支持,同时科、医人员也应把自身的工作看作科学化训练过程的重要环节。

2 竞技体育的发展离不开“一体化”

2.1 “科、医、管”保障控制系统越来越严密实效

现代竞技体育既离不开科技的先导与支撑,也离不开医疗、管理的保障与控制。现代科学技术、医务监督与管理正越来越影响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随着以奥运会为代表的现代竞技体育水平的提升,运动成绩提高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各国都十分重视开展体育科学技术的研究,不断提高体育运动训练的科学化,不断探索体育科研与训练结合的体制与机制,以科技作为新的“金牌增长点”,来推动竞技体育水平的全面提高。

“一体化”模式的成功成为广东省竞技体育飞跃的“核动力”,广东省各运动队坚持做到了“队队有科(科研人员)医(医务人员)管(领队)人员”,不断增强科研医疗攻关能力,优化管理体制,充实优秀人才,提高组织程度、服务水平和综合管理效益。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重点项目的科、医、管攻关组则具体体现了现阶段“一体化”的较高水平。

2.2 “一体化”训练管理模式将更加完善

目前的科、医工作还能够得到更进一步的加强,可再深刻强化相关人员的科、医意识和能力,在实践中要明确科、医工作的基本职责,小组人员共同制定科、医工作的具体任务和主要内容与措施,包括伤病的防治、生理生化指标的测试、基础体能的测试、神经机能测试、心理能力测试与咨询、运动疲劳的恢复、合理膳食与营养补剂、训练补水等,做到日常工作与应急事件处理相结合,以确保运动员保持良好的状态投人训练和比赛。需要进一步加强运动队的科普知识,尤其是教练员对训练工作以外的知识面的扩充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增强科、医人员对项目规律的准确把握能力。

虽然“一体化”模式自十运会以来已经在部分高水平运动队中应用,但是由于教练员、科、医人员对运动项目本质和规律的理解、感悟不同,对训、科、医、管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在训练实践中争论难免发生。但争论是有益的,争论有助于更有效地整合训、科、医、管各自的特长,有利于“一体化”训练控制系统的进一步完善。

现代竞技体育已经发展成为“科、医、管”实力的竞争,而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多学科的综合应用。“一体化”就是这一趋势的具体体现,即以教练员为主体,辅助以生理、生化、运动医学、生物力学等专业人员,形成一个以训练为中心的“训练一科研一医疗一管理”一体化的高效率研究服务结构。

实践证明,“一体化”控制系统正日趋成熟,竞技体育的进一步发展已离不开“一体化”训练控制系统的保障与支持。

3 “一体化”的实践创新

“一体化”是“训、科、医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是由广东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最先探索并应用的运动队科学化训练管理模式。早在九运会前广东省便全面推行了“训、科、医一体化”的先进训练管理模式,接连取得了九运会和十运会的辉煌,使得“训、科、医一体化”在全国开始被广泛认可并迅速推广。十运会后,广东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对“训、科、医一体化”管理模式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各专业队充分认识到在科学化训练中科学管理的重要作用,加强了对运动员日常训练、学习与生活的规范管理和对运动队的整合管理,进而将其发展为“一体化”的新模式,使得广东体育在2008年奥运会和2009年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北京奥运会获金牌11枚、奖牌总数25枚;11届全运会获金牌34枚、奖牌总数105枚。“一体化”训练管理模式在广东的运用已较成熟,在各项目训练中心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可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行。

3.1 “一体化”组织机构的主要职责

广东省运动队实施“一体化”训练模式的主体是各训练中心,其组织机构主要由主任(各训练中心的主要负责人)、副主任(各中心领队、科医领导)和成员(训练管理干事、教练、科研人员、医务人员)组成。

主任、副主任:制定本中心“一体化”整体工作计划;组织落实“一体化”的组织机构与相关制度;协调和推进运动队训练、科研、医务和管理工作;检查、考核“一体化”训练各项工作质量、效益和进程;

掌握和控制各项经费的合理使用。

训练管理干事和教练:协调配合科、医、管人员制定适宜的训练周期和“一体化”个体化训练方案及实施过程;加强对运动员的思想教育、生活管理和文化学习督导。

科研人员:规范生理、生化检测指标的测试、分析、诊断和应用工作;研究并实践科学恢复手段和方法;加强基础营养研究;研究和推广适合广东运动员的基础药物,并使其规范化、系列化,以解决营养、体能、恢复及伤病等问题;加强科技信息、情报工作。

医务人员:加强一般性疾病的预防及运动性伤病的及时治疗、康复,提高医务监督的质量和效益;根据重点队员的实际配合教练员做好训练课前的准备活动及课后的按摩放松。

领队主要负责运动队各项工作的协调管理工作。

3.2 训练过程中科、医、管工作的主要任务

科、医、管工作主要本着突出重点,突显个性,以备战奥运会、亚运会及全运会等重大比赛需要的原则,使科、医、管各项工作紧密与运动队实际训练相结合。通过立体化、系统化、科学化的科、医、管工作,为最大限度地提升科学化训练水平提供有力的科研、医疗和管理保障服务。根据运动队现状,训练和比赛,科、医、管工作环境和条件,广东省目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科、医、管保障控制工作:通过综合监控来协助教练员对训练全过程实施科学化控制与管理;针对重点队员制定并实施训练恢复和赛前调整的个体化方案;根据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为教练员提供情报信息、技术分析、技术教学、技术改进及技术创新的科技支持;对重点队员进行系统科学的心理诊断与训练,并积极配合教练员进行心理状态的调整;采取系统化的综合措施加强伤病的预防和康复。

坚持重点队员“一点一组”的科、医、管保障管理模式。这种科、医、管保障管理模式,能够更好地突出重点、突出关键、突出个体化。对于有些复杂难解问题,科、医、管人员在展开共同讨论后,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而对于一些特殊的问题,通常在讨论后由科、医、管组统一寻求社会资源的支持和帮助加以解决。

在实践中,强化科、医、管保障的常规工作与模式创新。常规科、医、管工作要求每项工作都要有书面计划、实施方案和工作记录,必要时还需要运动员或教练员签字。在坚持原有科、医、管保障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根据训练、科研、医务和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适时进行科、医、管保障管理模式的不断完善与创新,使科、医、管工作能更好地适应不断发展的“一体化”训练管理模式。科、医、管工作要做到粗细、繁简、明暗、远近相结合。在“一体化”训练中,需要特殊关注的问题给教练员的反馈要细,而对运动员的反馈则相对粗放。对运动员的观察、教育、管理与关怀要明暗结合,尤其不要表现出对运动员的过分关怀,以免干扰其情绪状态,增加“关注性”压力。赛前科、医人员与运动员的接触要远近结合。不宜过于接近,保姆式的科、医保障对运动员的成长具有巨大的负面影响。要指导教练员、运动员科学认识营养补剂的功效和作用,让教练员、运动员正确认识到营养补剂在保障基础营养、适度调节机能状态、促进运动后疲劳的消除、增加肌肉力量等方面一定程度的功效,但这种营养药剂的作用是有限的,永远也代替不了运动训练的主体作用,并且在某种程度上营养补剂功效的发挥还受制于运动训练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从“训、科、医一体化”到“一体化”,科技管理越来越重要,一定程度上左右着运动训练成功与否。科学管理除表现在对运动员的日常规范管理外,还包括对运动队各项工作的整合管理。对运动队的科学管理保障了训练、体育科研和医务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有机融合。在广东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的实践中,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已融入到运动训练过程中,各训练中心主任和各运动队领队的管理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解决了许多教练员、科研人员与医务人员之间出现的种种“争议”。通过培训、自学等途径有效提高了教练员的认知、创新思维能力和管理水平。同时,教练员也发挥了训练管理干事的作用,除运动队的日常管理(思想、生活、文化学习与训练)外,协助项目中心主任和领队管理运动队,切实做到以训练为主体,并最大限度地发挥科研与医务的重要作用。

在广东省运动队“一体化”中,训练、科研、医务与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融合成一个高效科学的整体,保障了以运动训练为主体的“一体化”有序进行。广东省优异竞技成绩的取得,与出色的科学管理是密不可分的。

3.3 “一体化”控制系统日趋成熟

在实践中,加强训练业务主管部门、教练员、运动员的科技意识,继续组织领队、教练员、运动员、科研人员、医务人员对重大课题的联合攻关;充分发挥社会科研机构的优势,开展联合攻关;高度重视国内外体育科技信息、新成果的收集和研究;教练员、运动员要加强对科学选材、科学管理、科学训练的研究和实践运用,提高成材率和训练效益,进一步完善“一体化”的科学化训练保障控制系统。广东省把备战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的科学化训练保障控制系统细化为状态诊断系统、目标计划系统、质量控制系统、评价反馈系统和保障支持系统等相辅相成的5个严密控制系统。训练、管理、科研与医务工作有机结合,融合成一个高效科学的整体,保障了运动训练中心工作的有序进行。

4 结论与建议

“一体化”是广东省先创的运动训练科学化模式,它以训练为主体、教练为主导、科研为先导、医务为督导、领队为领导,以科技管理全方位介入运动训练全过程。广东省竞技体育的“一体化”实践是成功的,值得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在“一体化”模式中,教练员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转变传统训练理念和角色,主动与科、医、管人员协调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训、科、医、管多学科联合攻关的巨大作用。

医教结合的作用范文第8篇

关键词:医古文 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042-02

医古文承载着古代中医药文化的灵魂,对个人专业及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性。通过对医古文的学习,在基础理论指导下形成语感,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阅读兴趣,为后续研读古医籍奠定良好基础。然而,医古文课程教学任务重,课时数较少,加之学生古文阅读能力良莠不齐,储备的中医药基础知识不足等原因,导致部分学生对医古文兴趣不大。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医古文的兴趣与积极性,笔者根据自身教学,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阐述。

1 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医古文教学中,最基本、最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串讲法。这种方法优势明显,有利于准确把握知识点,讲透文章的重点与难点,尤其适合精讲课文。但如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从头到尾都采用这种教学法,很容易导致学生讲一课,懂一课,而对未讲文章较难理解。不能起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投入学习和思考的效果,不利于医学生后续研读中医药经典原著和其他古医籍文献。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将医古文教学的重点放到启发和诱导学生怎样学习医古文上面来,把学习医古文的方法和技能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多动脑、动眼、动口、动笔、动手。对于重点课文,文义深奥的词句以老师“教”为主,进行逐字逐句精讲。而对于难度适中的文章则以学生“学”为主,老师主要起组织领导的作用。可以采取提问式、自由讨论式、学生主讲式等不同的形式。提问可以采取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之间互相提问作答等多种形式。对于以学生“学”为主的课文,必须事先通知,让学生有一定的预习时间,事先尽量疏通繁体字的认识。如在学习《大医精诚》时,教师提问,学生思考讨论:作为大医应该具备哪些条件?文中对医生提出了哪些要求?结合自身情况谈谈如何做到“精”和“诚”?以此促使医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医学知识,同时又起到了强化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的作用。也可学生间相互提问,如《病家两要说》,提问思考讨论:病家“两要”的内容是什么?作者认为该如何做才能解决好“两要”的问题?文中提出的良医的标准是什么?你是如何认识的?对病家你还有哪些好的建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从各个方面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总之,改变传统“满堂灌”、“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应综合多种教学方法,将情景激励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角色扮演学习法、案例教学法、启发诱导式趣味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根据学生水平的高低,所选文章难易程度的不同,注意选择、穿插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2 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一门课程,只有对它产生了浓厚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医古文中古汉语字、词、句辩解颇多,也较难懂。教学中如一味地教字怎么读,词怎么辨,句怎么断,学生很快就会厌倦。如果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把枯燥乏味的字词句与医家的趣闻轶事、成语典故等相结合,丰富教学内容,学生就会觉得津津有味,并逐渐对医古文产生兴趣。

如在讲解人物传记《扁鹊传》时,除了课本中涉及的医案之外,可以适当地补充讲解一些关于扁鹊行医的传奇故事,如扁鹊给母亲治病开的药方“人骨天降雨露水,二龙脱衣洗澡汤,黑鸡新生双黄蛋,淋过暴雨晒太阳”的故事等;讲《大医精诚》时,除了介绍医家董奉的事迹及高尚的品德,了解医学界的代名词“杏林”的含义及出处和悬壶济世的典故,还可借助视频介绍“感动中国”获选人物乡村医生周月华和大医胡佩兰的行医故事,既加深了学生对大医的直观认识,同时也会起到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作用;讲医著序文《〈温病条辨〉叙》,可借助电影《医痴叶天士》辅助教学,学生就会更详细直观地了解中医学温病学家代表人物叶天士的精湛医术、精博医理和中正医道;讲医古文里所涉及的相关病症或药物可借助视频或PPT,生动直观;在涉及中药名时,适量穿插一些中药名谜语猜谜或医药相关的趣味对联等。如此,既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也利于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加深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同时,积极开展相关活动,增强学习趣味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医古文学习中。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掌握的知识及体会扁鹊的行医经过,在学习完《扁鹊传》之后,将学生分组,要求每一组合作讨论将《扁鹊传》改编成剧本并自主排练,学生分组分角色表演其中所涉及的内容。根据学生参与和表现情况,按5分制将分数纳入平时成绩中。繁体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载体。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是弱项。教学中可开展繁简字比赛活动,扫清医古文阅读障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阅读效率。教师可挑选100个医古文中常见的繁体字,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写出对应的简化字,所得分数按总分5分制折合纳入平时成绩中。通过这些活动,既帮助学生掌握了所学知识,又便于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得到充分的展现与锻练。

3 文学与医学相结合,提高阅读能力

医古文是古汉语和中医药类专业知识的结合体。教授医古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古代医学典籍的能力和水平,为后续研读古代医籍及临床实践奠定基础。通过《医古文》课程的教学,在引领学生学习名家医学思想,继承传统文化,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崇高的医德,提升医学人文素养的基础之上,重在学习古代医家临床经验,提高中医临床思维方法,培养古医籍阅读能力,提高自我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然而承担《医古文》教学的教师,要么是中医类专业毕业,要么是汉语言专业毕业。由于所学专业的限制,老师讲解《医古文》时,便会侧重于所学专业或文学或医学,不能很好地兼顾传授文学与医学知识,不利于学生更好地吸取古医籍精髓。在教学中,应充分认识到该课程对学生个人专业及将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将现代医学文化和古代医学经典、文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后续学习能力,达到医古文教学的目的。如讲《伤寒论》序,“夫天布五行,以\f;人A五常,以有五藏”,就要结合中医基础学的知识,给学生讲解“五行”、“五藏(脏)”相关知识。在讲授《不失人情论》时,既要从文学的角度讲“多歧亡羊”、“画饼充饥”、“车薪杯水”等成语典故及其含义,也要结合医学的知识讲解“五藏各有所偏,七情各有所佟本渥永镏幸剿讲的“五藏”与“七情”相关的医学知识。北京中医学院任应秋教授曾为首届全国医古文师资班题词指出:“文学是医学的基础……医古文是中医学基础的基础。”[1]只有将文学与医学相结合讲授,学生才能够在古汉语阅读能力和中医药文化相关知识方面都有所提高。

4 改革评价体系,以评促学

医古文课程传统的考核评价形式是“一张考卷定高下”的闭卷考试形式,这对提高学生医古文知识迁移与运用能力显得过于简单和武断,也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评价医古文学习效果应重在考核知识迁移与运用能力,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笔试成绩相结合,文学与医学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既要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参与表现的情况,也要注重最终笔试考试体现的掌握知识的情况;既要考学生的古汉语基础知识,也要考核医古文里所蕴含的中医药基础及文化知识,以更加全面、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与效果。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主动积极地掌握古医籍常用词语及文意理解的基本技能,提高阅读古医籍的能力,同时为后续研读与临床实践起到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