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苗族的民族艺术

苗族的民族艺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苗族的民族艺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苗族的民族艺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艺术元素;箱包设计;审美水平

传统刺绣传统民族艺术元素主要包括图案、文字、色彩或其他形式的材料[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箱包的需求逐渐增大,甚至成为女性日常必备装饰品,因此,箱包设计企业为更好地满足人们需求,就必须重视创新箱包设计理念,设计出独特的箱包,赋予箱包更多的时代内涵,凸显出箱包个性,扩大其销售领域。

一、现代箱包设计的发展与历程

(一)箱包的发展历程与分类

箱包不仅能够较好地方便人们出行,更可从侧面反映出箱包持有者的审美水平和文化内涵,当纺织技术出现后,麻布袋等形式的箱包开始出现,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箱包设计样式越来越多样化,但其造型仍以中小型结构为主[2],更好地方便携带。箱包可分为手提包与“箱”,从手提包的角度分析,该种箱包属于常见工艺装饰品,当前,人们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因此,在选择手提包时,通常会从装饰性的角度出发,考虑其制作工艺、颜色的欢迎程度、箱包材质等;从“箱”的角度分析,箱子主要作为家居用品,传统材质大多为木质或者皮革,当前,“箱”的材质逐渐增多,包括PU材料、塑料、仿制真皮等[3]。

(二)箱包的设计发展

在古代,箱包与其他装饰品相比,鲜少受到人们的关注,直到近现代,受到国外思想、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箱包设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当前,箱包已经成为装饰品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国也成立了影响力较大的箱包品牌,因此,为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箱包的需求,设计师应立足于市场变化情况,综合考虑人们审美水平、流行元素等因素,设计出更好的箱包产品。

二、传统民族艺术元素在现代箱包设计中的融合与应用途径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民族艺术元素丰富多彩,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彰显着民族魅力,根据箱包发展历程可知,民族艺术元素应用得最为广泛的有刺绣元素、青花元素和民族服饰元素,因此,本文选择这三种元素的典型代表进行分析,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传统刺绣元素在现代箱包设计中的应用1.传统刺绣元素与皮革箱包的融合在不同的时代,刺绣都发挥着相应的作用,其生命力极强,将其合理地应用在现代箱包设计中,不仅能够彰显出箱包独特的价值。同时,箱包中最常运用到的材质为皮革,比较出名的品牌有LV(路易•威登)、PRADA(普拉达)、FENDI(芬迪)等,这一类箱包都有用上乘皮革做成的系列,且大多数均由手工完成。从国际品牌的不同系列可看出,刺绣已经逐步被应用在箱包设计中,刺绣作为单独的印花图案[4],与皮革表面相融合,使得箱包更加具有层次感[5],提升其整体立体效果,具体的设计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知,在平滑的皮革上加入细致的刺绣,通过不同的花卉图案,用丰富的色彩展现出箱包不同的特性,使其更具备民族风情。刺绣箱包不仅能够从细节出反映箱包工艺的精致性,更可为箱包添加美感,从箱包发展的潮流来看,刺绣与皮革的融合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成为消费者的箱包选择方向。需要注意的是,皮革是箱包制作中的承载材料[6],表面平滑但材质坚硬,选择刺绣的绣线、绣法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制作中可选用较粗、韧性较好的绣线,防止出现露底布、发泡等问题。2.传统刺绣元素与新型箱包材料的融合受到绿色环保意识、节约资源等因素的影响,箱包逐渐开始运用新型材料,将传统刺绣原纸与新型箱包材料融合,将现代化工艺与传统艺术元素相统一,能够给人们带来不同美的享受。新型箱包材料主要包括PP废料、PP编织布、环保纤维材料布等[7],通过运用这一类新型材料,不仅能够回收破损箱包、PP无纺实现箱包的循环利用,更可节约箱包制作材料,保护环境的同时,为箱包设计企业获取更大经济效益。

三、传统青花元素在现代箱包设计中的应用

(一)重视青花元素的渗透青花元素在我国传统民族艺术中独树一帜,其具备独特的艺术魅力,特别是在北京奥运会中,青花还被当作中国象征符号,备受人们关注与青睐,这也为青花元素应用在现代箱包设计中提供了前提条件。将青花元素融入箱包设计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其装饰作用,通过重新解释、构青花元素,或采用不同的箱包外观造型,更全面地展现出箱包艺术特色,具体如图2所示:从图2中可知,青花元素主要通过青色、白色两种颜色来丰富箱包的艺术性,并以帆布的材质为基础,凸显出提包的立体性。为全面展现出青花元素的装饰效果,将帆布包的一面分为不同的模块,并配以青色背带,两者相呼应,协调好虚实空间的关系,从而提升箱包整体的艺术感与内涵。(二)重视青花元素的细节设计青花元素的应用,不是简单地照搬或者空想,而需要综合考虑箱包的细节设置,在了解青花元素本身的含义后,再分析其箱包设计价值,设计师应敢于突破常规,真正提炼出青花元素的灵魂,应用在箱包设计中。青花元素本身的色彩单一,但通过合理地排列,更可营造出良好的箱包意境。当设计特殊箱包款式与图案时,更应重视其细节,采取点缀的方式,提高箱包的艺术品味。

四、传统苗族服饰元素在现代箱包设计中的应用

传统民族艺术元素中,服饰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苗族服饰作为其中典型代表,在现代箱包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一)传统苗族服饰元素概述传统苗族服饰元素主要有色彩,包括黑色、红色、白色、黄色与蓝色[8],且其用色大胆,通过色彩之间的碰撞彰显艺术性,且整体的色彩较为协调,同时,其他服饰元素还有面料、图案等,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设计师可根据箱包面向的受众、用途、理念,合理地运用不同服饰元素,在展现民族特色的同时,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二)传统苗族服饰色彩元素与现代箱包设计的融合苗族作为我国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在服饰方面拥有自身独特的风格,特别是绚丽的色彩,在设计箱包的过程中,应适当处理好色彩之间的搭配,如果色彩均匀地铺开在箱包上,很有可能导致箱包失去本身的时尚感,因此,当前,服饰的色彩元素通常以某一种颜色为主,设计师根据箱包的理念,选择好主色,再辅之以其他颜色作为点缀,协调好艺术感与民族特色之间的关系[9]。蜡染工艺是苗族服饰中独特的一部分,能够给人带来不同的色彩感受,但受到生产设备、工艺成熟度等因素的影响,蜡染的色彩较为单一,仅有白色和蓝色,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蜡染工艺逐步趋于完善,箱包设计可借助这一工艺,增加箱包的肌理美感,如应用在皮革等材质较硬的箱包设计中,充分发挥传统民族元素的魅力,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三)传统苗族服饰工艺元素与现代箱包设计的融合传统苗族服饰中工艺元素与现代箱包设计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随着加工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新面料开始运用在箱包等领域,且电脑智能绣花等工艺越来越先进,因此,箱包设计的理念也开始更新;其次,苗族服饰仍然以绣、纺织为主,并配以染、挑等工艺,将其运用在箱包设计中,不仅能够丰富箱包的编织图案,也能使箱包变得更有艺术性[10]。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箱包设计的方式逐渐增多,设计师可运用现代蜡染工艺,展现出箱包的民族个性,充分融合箱包中设计理念,在发挥箱包实用性能的同时,提升箱包的装饰性能,并不断学习西方箱包设计方式,融合传统民族元素的前提下,展现出箱包的不同魅力。

五、结束语

苗族的民族艺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湘西文化;湘西鼓文化;传承和发展

一、 湘西鼓文化背景研究

鼓,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鼓文化源远流长,从农耕时期到现代,由每一代人不断传承和发展着。鼓映射着精神和力量,鼓的敲响激发着人们对未来的崇尚。作为优秀的民间鼓舞,湘西苗鼓传承着农耕文化底蕴,现如今也在日益走向世界。苗族人民将其美的天分和灵性融入对苗鼓的感悟之中,在苗鼓节奏、音色异常丰富的基础上,将叙事舞蹈表演艺术也融入其中,使苗鼓文化成了中国鼓乐文化中独特的一枝。鼓文化的影响广泛而深远,鼓声飘扬有力,深入人心,鼓舞步坚实有声,鼓舞服多彩绚丽,其在传承和发展上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究。

湘西苗族文化神秘而丰富。不仅有“湘西赶尸”的神秘,还有美味而神秘的湘醋,多彩的湘西苗族文化包罗万象,而湘西苗族的鼓文化在这份神秘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由于湘西的地理位置,多个少数民族文化的聚集以及山原地貌的原因,湘西苗族鼓舞文化存着多样的变化。苗族鼓文化受到多个方面的影响,主要是地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人文环境中族群的迁徙、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巫术与民俗的影响尤为重要,特别是、巫术与民俗引领着湘西苗族鼓文化的风潮。说得简单点,主要是受到丰富多彩的湘西文化底蕴所影响,也就是说什么样的文化熏陶就会出现什么样的文化特色。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人类文明的脚步一直在不停地前进,文化特色也在追逐前行。文化的变迁是社会的缩影,社会的变迁带来文化的调试与变迁,文化变迁与发展的累积同样带来社会的变迁与发展,湘西苗族鼓文化亦是如此。湘西苗族鼓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不断地发展。不管是从苗族鼓舞服饰道具,还是鼓舞的动作以及鼓舞的表演形态,都在发生潜移默化的转变。

湘西鼓文化,特别是鼓舞文化,不但有着生动的乐性,还伴随着鼓舞的动性。湘西苗族鼓舞文化伴随着特有的韵律和特有的舞姿,鼓舞文化广布开来,成为当地苗族在姊妹节、春节、苗年以及各种大型集体聚会活动中,由妇女们根据木鼓敲击的音乐节拍进行自编、自跳、自舞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现如今,国际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在湘西苗族地区举办过多场国际鼓文化节,湘西苗族的鼓声越来越响彻四方,鼓文化的内涵越来越深入人心。但是,鼓文化作为一项体育文化的传承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各个地区越来越重视鼓文化所带来的“快餐效应”,鼓文化的传承也越来越失去了内涵。

二、湘西鼓文化的传承

每一项民族艺术的创新与传承离不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离开了自身的文化底蕴,这个民族艺术就有可能走向退步甚至消亡。湘西鼓文化亦是如此,在丰富多彩的鼓舞文化韵律背后是湘西苗族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文化底蕴所造就的。一旦离开了自己原有的文化底蕴,就会变得有型而无神的状态。所以,对湘西苗族鼓文化的传承,我们不仅仅要传承它的技艺,更要传承它的文化以及其所带来的艺术性。

现如今“快餐文化”盛行,鼓文化也受到了一定影响。旅游公司的形式化表演让人们记住的是鼓文化所带来的多样的舞蹈和声音的外形,而表演者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把鼓舞的神韵表现出来,纯粹以经济利益为主,在传承鼓技艺的过程中丢失了其内在的文化价值。表演者只是为了表演而表演,没能真正地了解鼓舞背后的湘西苗族文化底蕴,有形而无神。一个只是有形而无神的民族艺术不能称之为艺术,而没有神韵的文化我们能称之为文化吗?所以我们在传承湘西苗族鼓文化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传承鼓文化的技艺,更需要传承这背后的文化底蕴以及其所形成的艺术性。

三、湘西鼓文化的未来发展

从几代鼓王的成长环境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都有很好的文化熏陶。第一代鼓王龙英棠,她出生并生长在一个苗鼓之乡,从小就看别人打鼓,先看觉得不过瘾,于是就偷偷跟着学,在勤学苦练中,她的鼓打得越来越好。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加上自己特别的兴趣,第一代鼓王打出来的鼓不仅仅在技艺上出类拔萃,更是打出了苗族文化的底蕴。再看看这后面几代鼓王,他们的出生环境以及成长的环境,无不围绕着苗族文化的气息,而且他们本身也正是苗族的一分子。这样一个环境使得他们具有了一定程度的苗家文化底蕴,从而使得他们在展示苗鼓文化的时候增加了不少的特色。周围的文化熏陶对成长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是毫无疑问的,周围文化环境的熏陶,促使他们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这也相当于传承了这个民族的文化特点。

现如今,鼓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地方也逐渐开设了一些相关的课程,比如,吉首大学体育学院就开设了相关的打鼓课程,有些中小学也逐渐加大了这方面的培训,在一些老年人活动中心,也能看到很多人在排练鼓舞。苗族鼓文化是一项很好的体育运动,鼓舞所带来的乐趣以及运动量特别能吸引人们的关注。在发展鼓文化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把鼓文化背后的苗族文化给传承下来。湘西苗族文化有少许区别于其他地区的苗族文化,这也使得湘西苗鼓文化有别于其他地区的鼓文化。所以我们在传授下一代的打鼓技艺时,是否需要考虑加深对湘西苗族文化的关注呢?

体育文化诠释着人律动的灵魂。现如今国家提倡全民健身,提倡通过艺术体育来修身养性。湘西鼓文化不仅仅有着韵律的音符,而且鼓舞的脚步处处体现出一个体育人的精神。湘西鼓舞文化多方面w现着健身的韵律,这可以从其舞蹈动作的的多样性、舞蹈动作的强度和群众参与的广泛性得以体现。比如,在湘西的“踩鼓舞”中,其核心是“鼓”,在整个体育活动中,每个动作、每种文化意象和表演的主题等,都是围绕“鼓”这个文化象征物来完成的。传统上,湘西苗族鼓舞与巫术、祭祀仪式、苗族文化模式以及社会制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鼓舞的组织者与参与者基本圈定在职业巫师和普通苗族民众范围内,同时呈现出人人都是艺术家、人人又不是艺术家的民间艺术普适的混沌状态。随着社会的发展,湘西鼓舞也在发生着变化,从鼓舞的声韵到鼓舞的步伐再到鼓舞的服饰,都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这也体现出湘西鼓舞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发展,民族艺术和体育文化艺术在逐渐深入人们的视野,这也彰显出湘西鼓文化的魅力所在。

时代在不断地发展,一项民族艺术若只是停滞不前,最后只能是消失。中国有许许多多的这样的案例,就像很多的茶文化艺术,最后只能从日本等国外再借鉴回来。在发展湘西苗族鼓文化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就如几代鼓王,他们不仅仅有着相当浓厚的文化熏陶,他们对于鼓的热爱更是深入,他们对鼓的热爱带着他们把鼓声打出了风采。我们在传承给下一代人时,更应该深入研究如何培养他们对于鼓文化的兴趣。

四、结语

湘西鼓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势在必行,而作为一项艺术文化遗产,传承的保护是一个很重要的渠道。传承文化是传承艺术的基础,文化传播是人与其意义空间交流互动的动态过程,而“湘西苗鼓”等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正表征了民间文化话语权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实践属性。在全球化的“非遗”保护进程中,传播者与受传者要摆脱消费社会文化过程中的庸俗和功利作为,把握湘西苗鼓文化现代传播的规律和趋势,从而客观科学地辨析其传播情境中的流变机理,回归区域自然生活,更进一步地感悟湘西苗鼓文化本源的生命力,并更多地、更切实地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和关怀。

传承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湘西鼓文化的多样性,在湘西各地苗族鼓舞风格特点和形式不尽相同,种类各有侧重。不同形式的苗族鼓舞,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各有其不同功能,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功能的转化,也促使鼓舞的节奏及击鼓动作发生更为复杂的变化,从而增强表演性和观赏性。湘西鼓文化作为湘西一大特色,在湘西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每年都在湘西地区举办鼓文化节,把神秘的湘西带向了世界。湘西地区旅游文化的开发,同时促进了湘西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在发展湘西鼓文化时,我们需要借助旅游特色把湘西鼓文化带出去,让旅游和文化相辅相成,更好地带动湘西城市的发展。

苗族的民族艺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湘西苗族民歌;发展构建;意义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2-0159-02

湘西苗歌流传已久,形式内容丰富多彩,是苗族地区劳动人民生活的见证,每一步的成长汇聚了当地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其声韵风俗别具特色,使得更多人的认识和欣赏。但是,由于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和转型,具有传统少数民族乡土特色的音乐文化逐渐落没,民歌赖以生存的环境也随之改变,导致不少民歌、民俗种类失传,若不对这些无形音乐文化遗产进行抢救,将会有更多的民族民间音乐在田野中消失。构建湘西苗族民歌的发展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分析现状、认识发展构建的必要性是一项持久的工作。

一、湘西苗族民歌发展构建的意义

(一)有利于延续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

全社会都要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树立“抢救民族文化遗产是对历史的负责”的观念,破除“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就是保护落后”的旧思想,真正懂得在推动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所起的重要作用和所处的地位,明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资源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湘西苗歌凝聚着苗族人民的艺术精华,体现了苗族人民的意志和追求。以宋祖英为代表的湘西苗歌歌手以她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在世人面前,让人们了解熟知湘西苗歌这一艺术瑰宝。更好的将其传承和保护并有利的持续发展,对于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湘西苗歌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对于改革与发展湘西苗歌的模式,扩大范围,延续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精髓有着重大意义,并能促进我国民族大融合,加强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使我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得以延续。

(二)有利于促进湘西苗族民歌的知名度

作为少数民族音乐瑰宝之一的湘西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众多艺术家、音乐学者的关注和研究,由于湘西地处偏远,很多少数民族乡土音乐文化的流传范围受到局限。湘西苗歌的历史久远悠长,尽管被很多人已认知,但其传承及其发展的前景令人担忧。随着各种社会因素的夹杂及其发展,处于十分艰难的境地。首先,湘西苗族民歌流传的地域严重萎缩。在苗族聚居地,老一辈的人还在用苗语交流,而年轻一代的人大多用汉语沟通,甚至有些不会讲也听不懂苗话,导致苗歌严重失传。其次,很多年轻一代人大多青睐于流行歌曲,对本土的少数民族艺术置之不理甚至漠不关心,造成后继无传人。最后,湘西苗族人民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对苗歌的发展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尤其体现在婚丧嫁娶,在仪式中的苗歌表演已经不多见,甚至逐渐消失。

时至今日,湘西苗族民歌的演唱者越来越少,对此深入研究的人更是为数不多,通过各个机构以及各方有利的宣传以及研究,使得更多的人了解湘西苗歌,提高它的地位以及知名度,使湘西苗歌走出湘西,走向世界。

二、湘西苗族民歌的发展构建

(一)致力于湘西苗族民歌的创新与改编

应有规模、有规律的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基层采风,进行挖掘、抢救已濒临后继无人的苗族民歌,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度创新和改编,与此同时,应该注重培养一批能够自编自唱的新一代苗族民歌继承人,面向经济建设、面向民生,考虑如何为民众服务,改编一系列经典民歌,使他们在承袭传统苗族民歌的基础上,能创作出更多可与时俱进新型苗族民歌来,这样湘西苗族民歌才能像苗族文化一样,在不断的积淀中完善与壮大。有学者认为“由于缺乏创新与超越,湘西苗族民歌的创作处于一种严重停滞和衰微的状况。”现实虽然没有达到上述状况的严重程度,但这确实是造成湘西苗族民歌发展无力的原因之一。缺乏既能编又能唱,且能将新时代、新气象融入湘西苗族民歌,能将民歌中的情感如实表现出来的高水平创作者已是不争的事实。希望歌手们、艺术家们、文化工作者们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多贡献一份力量,一定要主动面向经济建设、面向民生,考虑如何为民众服务,改编一系列经典民歌,创新出一些具有现代气息的,符合现代人民兴趣的新作品,并利用广播电视以及网络的媒体将其推广开来,使民歌艺术再次在人民中闪耀它的魅力。

(二)建立专门研究湘西苗族民歌的发展机构

致力于收集湘西苗族民歌,编录成册,且保存好录音录影资料,以防民族艺术的丢失,研究机构同时要研究湘西各地区苗族民歌的历史、产生、唱法、曲谱等特点,并且更应该就现在的生活需要适当改编一些具有现代特点的民歌供人们传唱,增强苗族民歌研究会等专业研究发展机构的能动性。湘西苗族民歌研究会的创设初衷就是要致力于苗族民歌的发扬光大,例如,可以在本地的高校音乐专业学生中推广、传唱,举办一些培训班,对有演唱天赋、热爱苗族民歌的人进行专业的、有针对性的培训;成立当地民歌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唱团体,以传承当地的民歌,培养民间歌手还要有用武之地,为了学有所用那就需要组织演出队,到外地演出或在本地旅游点演出,可以增加他们的经济收入,还可以给民间艺人生存的基地和民间文艺得以传承的环境,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已经成立了苗族音乐研究所,有土生土长的苗族专家进行专项研究。如今,来湘西地区旅游的人很多,可以借机让这些旅游者了解湘西苗族民歌的概况,组织有偿的民族风情表演,一方面让游客更了解苗族民歌,自觉地参与到我们的文化宣传当中;另一方面,也可开发财源,搞活湘西当地的经济。也可以与媒体联合举办民歌大赛等,做出较为专业的评判;举办民歌演唱比赛是发现和推荐新人的有效形式,它为歌手施展才华提供了舞台,以增进技艺及相互学习交流,提高民歌手的演唱水平。经过比赛的一系列磨练和体验,可以促使歌手在艺术上的突破与提高,不断完善自我,从而增加他们唱苗族民歌的积极性。也可以积极代表专业人士、广大苗族民歌爱好者与政府、社会各界积极沟通,发挥好一个中间纽带的功能。

保护民族音乐传统文化遗产,离不开政府的主导,社会的参与;相关部门不仅要从文化产出的角度,更要从文化发展的长远角度,采取相关措施,让更多朴实的野山花重新开满在乡村的田间地头,那才是发展的根本,也是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本文系2010年度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湘西苗族民歌及其传承与发展研究》(10C1124)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苗族的民族艺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民族艺术关系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往往与各民族的音乐、舞蹈以及美术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艺术的源泉。民族艺术中的舞蹈、戏剧、杂技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许多民族的现代文艺是由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发展演变成舞蹈、戏剧。目前许多被挖掘、整理出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黎族的跳竹竿、景颇族的刀术、苗族的狮子上金山等,把竞技、舞蹈、娱乐、体育融为一体,既有娱乐、健身的作用,又有艺术欣赏的价值。随着各民族、文化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将为现代民族艺术提供无穷无尽的发展源泉。

民族艺术促进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往往与各民族的音乐、舞蹈以及美术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如苗族人民喜爱的跳芦笙,健美的动作,配合内容丰富的歌词和优美的曲调,身着漂亮的民族服饰,边唱边舞,边跳边吹,说唱、交谊、运动三位一体,既交流思想感情,又得到娱乐和健身。又如黎族的跳竹竿,击竿者,时跪、时蹲、时站,节奏越打越快,难度越来越大。跳竿者随竹竿的分合、高低、快慢,灵巧地跳跃其间,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展现出各种优美的姿势,美不胜收。参加者不仅要求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和舞蹈技巧,形成了高度体育技巧性同高度艺术性统一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舞蹈

民族传统舞蹈是取得群众确认而流传下来的舞蹈形式,是由各族人民根据现实生活直接创作的,反映了人们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上的情感和态度。民族舞蹈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都属于人体艺术形态,有着深厚的民族群众性基础。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舞蹈与体育共生共存,栖息相伴的现象是有目共睹的。民族舞蹈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属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两种人体艺术文化、人体艺术形态。我们可以举出不少的实例来说明“舞中有体、体中有舞”的现象。我国的剑术就是很好的例证。这种融舞蹈与体育于一身的艺术形态至今仍受到群众的欢迎。

从历史上看,远在先秦时期,在东北、内蒙地区的阴山岩画和乌兰察布岩画中的原始狩猎舞蹈。魏晋南北时期,西南僚人的铜鼓舞。明清时期,中南地区瑶族的盘王舞。民国时期,朝鲜族的刀舞等等都有上述的特点。民族舞蹈侧重于内心情感的表述,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则以健身及竞技取胜为侧重,形成现在这种有分有合、以分为主的状况,即民族舞蹈形成自己独立的艺术形态,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则形成另一种独立的艺术形态。

此外,从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三个需要层次来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舞蹈都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享受和发展需要的实践,都是人类愉快、活力和自由的源泉,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参与身体活动的目的既具有健身性目的又具有审美性目的,既为了满足身体本身的需要,也为了满足心理和情感的需要,对身体活动的多目标追求将逐渐成为人们参与身体活动的重要特征。因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舞蹈这种“舞中有体”,“体中有舞”的融合形式,将成为一种趋势,将共同构成人们余暇生活的重要内容。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服饰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服饰共同体现各少数民族的特点。我国少数民族千百年来常常在佳节吉日借助民族传统体育来寄托美好心愿,表达欢娱的心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形式。又因不同的自然环境、生存方式、、生活习俗、审美心理等,形成了各具风采的民族节日盛装。这些民族盛装被广泛应用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它们在服装款式、色彩搭配、纹样装饰、饰品造型乃至整体着装风格上,既涵盖了少数民族服饰的日常样式,又荟萃了少数民族服饰的精华,因而具备了各少数民族服饰最直观的民族形象表征。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服饰互相促进,共同发展。随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演变出全方位、多层面的形式,反映出少数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动作也无限变幻,难度高超。此时的民族服饰为了配合视觉效果,必须将少数民族盛装原生的装饰、佩戴及穿着体系打散、解构其中最具少数民族服饰风采的元素,诸如款型、饰品、图案纹样等,作为少数民族形象的象征,被有选择地用于或重新组构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服饰的设计中,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服饰变得艺术化。而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设计的少数民族盛装,因其涵盖着少数民族服饰的日常式样,深受群众的喜爱,因而许多优秀项目经过多次的精选、提炼,世代传播,魅力无穷。

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器具

由于民族特色、地域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每个少数民族拥有不同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游戏,而不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别有不同的民族体育器具。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器具相互依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表演和比赛与民族器具的使用密不可分。民族体育器具在许多的民族传统体育竞赛和表演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纳西族武术“东巴跳”,是纳西族特有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它集中了纳西族有代表性的传统武功。纳西族每当祭风、祭神、消灾、除秽、开丧、走荐、求寿等七种道场,都要举行盛大的“东巴跳”。典礼时,人们头戴五色飘带佛冠或鸡冠帽,身披龙凤小旗,腰系黑红彩带,穿着各种彩色法衣或兽皮服饰,手执刀、剑、弓、弩、叉、矛、盾等武器,以及板铃、手鼓、大鼓、铜擦、铜锣、海螺、楞锤、魔样等民族器具进行演练。如果没有民族器具作为道具,“东巴跳”就不可能表达出应有的感彩。因此,民族器具在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和传播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民族器具的认识。多数人对哈尼族、普米族的“磨秋”和阿昌族的“车秋”没有太大的印象,但是通过各个级别的少数民族竞赛或少数民族项目表演等,人们就会认识到,“磨秋”是“打磨秋”运动的器材。“车秋”是阿昌族的“车秋”运动项目的器材,“车秋”形状略似纺车,有四根木柱分立两边作为支架,中间横担着秋辊,左右各用两根木柱交叉的镶在秋辊上,类似车的辐条,在顶端左右相连,挂着秋千绳。每架“车秋”可同时坐4人或8人,节日期间,阿昌族青年都身着节日服装,悠荡秋千,尽情娱乐。

参考文献:

[1]杨津津,张雁飞.试析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与传统体育的共同发展[J].贵州民族研究,2002,(3).

苗族的民族艺术范文第5篇

艺术创作的诞生和发展离不开特定的地域。民族与时代。苗族同胞因地制宜。因材施艺,创造出种类繁多的民间艺术品类。苗族民居建筑的鼓楼。吊脚楼等喜好使用各种装饰雕琢,绘制花鸟鱼虫。跳舞等喜庆和谐寓意的装饰。苗族服饰上的刺绣。蜡染图纹式样异常丰富。苗族同胞的思维世界充满了自由幻想与纯真活力,丰富的想象力在他们的艺术创作中得到了充分发挥。我们从苗族装饰中归纳出这样三类纹样特征: (1)具象性纹样,即接近于写实的纹样; (2)半抽象半具象纹样,这一类即由几何形线条组成的实物具象;(3)纯几何形纹样。贵州的苗族纹样中较少出现的是写实具象性纹样,比较普遍的是几何纹和半抽象半具象纹样。从这三类纹样特征中我们分析得出苗族装饰艺术的造型观。

(一)变形与夸张

苗族装饰纹样的造型简练概括,非常耐人寻味。其中一些变形大胆,例如把鸟的冠羽处理成朵朵蓓蕾,鸟的尾羽变成束束花朵。夸张在苗族装饰造型观中也随处可见,少数民族在审美上习惯于以大为美。在造型设计上,往往夸大动物的头部。翅膀。尾巴或爪子,增强视觉效果。比如苗族艺术青蛙造型的创作,就夸张地将其手脚放大,突出主要特征,或者用变形的方式删繁就简,大量以点。线。面的构成形式将原形用几何图形形式再创造。

(二)复合与重组

一些装饰纹样构思奇特,采用复合的方式,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相关的形象融合在一起,以期望达到吉祥。喜庆的美好愿望。如在鱼或蝴蝶的肚子里,可以装进石榴、桃子、兰花或雀鸟,甚至把人装在里面,这种充满想象力的艺术处理承载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又比如刺绣作品鲤鱼跳龙门,在水纹中又添进各式美丽的花朵,和鱼肚子里的花朵形成一致,提高了画面的整体协调性。从苗族装饰艺术中,我们可以发现苗族人民在创作龙的形态时,是随着个人喜好和对龙型的自身理解而任意发挥的,比如给龙加上牛头、风头、蛇身、鱼身、乌身、虫足甚至花卉,重组形成不同形式的龙。龙在苗族纹饰中出现的频率最高,其造型变化最丰富,可以说是各民族都难以见到的种类如此繁多的苗族龙群.苗族的龙纹没有汉族龙纹的那种固定形态,而是由创作者自由发挥,形成自由变化的形态。龙的名称也多种多样,有水中龙、蚕龙、双头龙、蛇龙、飞龙、盘龙等等。总结起来在苗族装饰中的复合方式有半人半兽、多动物合体、动物人物与植物合体、动物躯干中孕育出其他人物或代表吉祥的事物、双头共身或双身共头等几种形式。

(三)超现实的多维呈现形式

飞龙是苗族装饰造型中常见的众多龙形象之一。苗龙,中的飞龙不像汉族占代出现的飞龙那样高高在上,充满威慑力,而是极具亲和力,散发着纯朴的山野气息。其中一些龙的造型为无脚飞龙昂首曲身,扇动鱼翅状的两翼,极有动感。有的龙虽然眼、耳、角为正面写像,为侧面写像,且角于耳之下,这些与现实客观视觉不一致的描述,属心理视觉的超时空形式,使二维平面创作出多维的空间感受。就艺术角度而言,这种超时空的多维呈现形式,有着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思维。

二、动画造型观与苗族装饰艺术造型观的互通性

动画形象是动画作品的核心价值体现。美国许多成功动画形象往往吸取了世界各地的民族文化:取材中国民间故事的《花术兰》。讲述中国功夫的《功夫熊猫》,改变自埃及历史的《埃及土子》,展现印第安风情的《风中奇缘》,以及《马达加斯加》、《亚特兰蒂斯失落帝国》、《勇闯黄金城》等。

(一)动画造型中的夸张与变形

动画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夸张,与真人电影电视剧相比,动画完全是通过假定创造而来。动画把人们的幻想与现实紧密交织在一起,创作出了既合情合理又出人意料的视觉形象。所谓的夸张是在动画造型设计中猎取能够代表某一形象最典型的部分,根据需要进行放大或缩小。通过夸张的形象可以增加动画艺术的感染力。正如宫崎骏笔下的《龙猫》,这个经过夸张放大的毛茸茸胖乎乎的形象,整体采用曲线造型,几乎看不到大面积的直线,两个耳朵像过了电似的夸张地竖在头顶,有着圆圆的眼睛及硕大的肚皮。远看龙猫的造型就像一个不倒翁,造型比例夸张,但是给人温暖愉悦的视觉感受。再比如米老鼠的造型设计,它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老鼠原形,但是夸大了老鼠不同部位的比例圆圆的大耳朵,细长的四肢配上一双巨大的脚。这样的造型既来源于自然界真实的老鼠形象,又通过夸大其某些特征创造出更能使观众接受的可爱形象。

《怪物公司》中主人公的造型设计很好地体现了动画中的变形。萨利是完全凭空创造出来的形象。它的体形类似猩猩,但没有猩猩体形的笨重感。尤其是它身体上长满的蓝绿色的长毛,使其形象更加个性化,减少了身上怪物的恐怖形象,增加了可爱的魅力。再仔细分析其细部造型:耳朵似牛角,圆圆的大眼睛,狗鼻子,猩猩似的嘴巴,这些特征又源于现实生活,让角色增加了可信度。而另一个角色麦克,更是找不到现实中的原形。在身躯上,长着比例极度夸张的一只眼,打破了一般生物拥有的两只眼睛的格局。细小的四肢也和躯干比例极不协调,给观众塑造了新颖奇特的怪物形象。

(二)动画造型中的复合与重组

复合与重组是动画高度假定性的一个呈现方式,它使得动画形象增加了很多奇特的可能性,让我们能真正领略到动画造型设计的独特魅力。在宫崎骏的动画《千与千寻》中,锅炉爷爷这一角色形象就使用了复合造型观。为了突出人物形象的怪异和锅炉爷爷特殊的干活技能,创作者把人与蜘蛛的形象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一个拥有随意从药柜取药材的三双手臂的老爷爷形象。虽然看起来形象有些怪异,但总体上还是具有驼背。满脸皱纹。戴眼镜等特征的慈祥老爷爷形象。《花术兰》中悍马的造型很能体现造型设计上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借鉴。悍马借鉴了我国几个朝代马的造型并经过融合之后运用重组的方式创造而得出。首先,秦兵马俑中马的造型体现了其造型逼真。质朴的特点。鼻孔部位的造型很特别,双耳竖立,眼神专注,昂举头颈,体现出了战马矫健有力的形象。《花术兰》中悍马的头部吸收了秦马头部的特点。马踏飞燕是汉代马的代表,腿部矫健有力,有临空飞跃的态势,其造型以自由流动线与扭曲的团石结合。《花术兰》中悍马的腿部,同样具有汉代马稳定的整体造型又有强劲的动感。唐代以肥为美,所以唐马大都膘肥体壮。《花术兰》中悍马的躯干部分吸取了唐马造型中略微夸张的膘肥体壮特征。元代的马最大的特点是灵动飘逸,以气韵生动取胜,生动有律动感的元代马尾造型为《花术兰》中悍马吸收。悍马的整个形象跨时代地借鉴了中国传统艺术造型,最终形成了迪斯尼自己成功的马造型。

三、苗族装饰艺术造型观在民族动画造型设计中的运用

上世纪50年代,中国动画片提出了走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中国学派。中国学派的首要特点是角色造型成功地借鉴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突出角色主要特征,简约而含蓄,传神而生动这一批优秀动画的创作灵感直接来源于丰厚的本上传统艺术形式,如传统绘画。壁画。民间剪纸。皮影。年画。版画等,突出了本民族的审美意趣。例如术偶动画《神笔》、借鉴传统戏剧元素的《骄傲的将军》、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借鉴民间版画和连环画的《大闹天宫》、水墨动画《小鳅抖找妈妈》等。要树立民族的动画形象,应从当地民族文化中寻找创作来源。2008年,在东京举办的第10届数字内容大赛上,遵义奇利动画公司创作的《苗土传》获日本2008TBS Digicon6中国赛区金奖和第二届年亚青赛最佳视觉奖。贵州绘纹信息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的《蝉之歌》获第四届亚青赛入围网络作品。评委会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苗土传》之所以能够获奖的原因之一是它以苗族传统的蜡染手工艺术作为背景,真实再现了苗族的服饰,使人有耳目一新之感,体现出了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但是在这些本上动画作品中,对于少数民族题材动画的开发还停留在单纯的借鉴与模仿阶段。《苗土传》是以贵州苗族蜡染为表现手法的艺术动画,讲述了源自民间传说的苗土成长以及他拯救百姓的故事。片中人物造型。服饰设计。背景设计都借鉴了苗族蜡染的装饰造型,剧中神鸟和龙也能在苗族装饰造型中找到原型,可以说准确地呈现了苗族文化特征。不足的地方是人物造型大多是苗族装饰造型的复制,没有进行过多的艺术处理。对于观众来说,刚刚接触时觉得耳目一新,但造型设计己不符人生合当代主流的审美口味,缺乏生命力,难以持续流行。

再看同样展现少数民族风上人情的云南本上电视动画片《彩云南》,它讲述了男孩小轩的奇遇并拯救世界的历险故事,其中融入了云南的民间故事。风景名胜。少数民族文化和装饰造型元素。在造型设计上,设计者并没有完全照搬云南少数民族的人物和装饰造型,而是运用少数民族造型思维进行重构。比如为了配合整体清新奇幻的装饰风格,反派怪兽猪身上的尖刺可变为尖尖的树叶,尾巴末端放大可形成一朵花。还有魔土手下的刺猖背上的刺像是柔软的花瓣或是树叶。在造型上普遍使用了夸张。变形。复合等少数民族装饰艺术造型法并结合动画创作求新求变的思维创作出怪物猫。怪物恐龙。魔土等形象。整部动画片营造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奇幻世界,充满各种新奇事物,这一点与少数民族的造型装饰的目的不谋而合,即营造出一种理想化的浪漫世界。因此在《彩云南》这部动画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时代气息,又能体会出少数民族文化的多彩和奇幻。

四、结语:借鉴与启示

通过分析苗族刺绣造型观,指导动画造型设计,是提升动画文化内涵的有效途径,也是发扬贵州民间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动画造型设计是动画作品创作中的灵魂所在,如何将苗族装饰造型观在动画造型设计中传承。创新,这是需要我们研究的课题。将苗族装饰艺术融入动画创作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如可能出现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元素生硬地结合,或者对传统的程式化照搬使我们沦为拿来主义者等。因此我们必须在吸取民间传统艺术的同时,把握时代脉搏,用现代的眼光发扬传统。例如《功夫熊猫》在造型设计上有借鉴中国五行拳而塑造出的角色神奇五侠,也有发挥想象创作出的鸵鸟爸爸。来源于传统又不局限于传统是借鉴传统的可行之道;来源于传统,为现代人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服务,是借鉴传统的目的。

苗族的民族艺术范文第6篇

关键词:苗族;银头饰;历史意蕴;影响

中图分类号:J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1-0173-01

一、银头饰的文化及宗教意义

苗族银头饰最基本的功能无疑是满足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对自身的展示,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样式、造型来装扮自己,凸显自己。苗族银头饰的风格独特,其银质饰件和头帕相得益彰,其中银簪的位置、银梳的方向、银帕的系法……各种银饰配件的佩戴都有严格的规定,一般都是由母亲为女儿一一佩戴。

苗族银饰反应出了苗族人民的审美观、价值观。苗族银饰的三大基本的艺术特征即大、多、重。这三点我可以清楚的从苗族银饰中观察到:在苗族银头饰的银角中不乏几乎有佩戴者身高一半的大银角,高者可达0.8米,最宽者可达1米,重约1公斤,让人不得不感叹苗族人民奇特的审美观。

除了炫富心理之外,苗族银饰还包含了大量的宗教元素,作为意识系统的物化符号而存在,表现了苗族人民对图腾的崇拜和精神上的追求。

如湘西苗族在“接龙”庆典活动中佩戴的名为“接龙帽”的银冠,其形状类似于古装戏中的凤冠;牛角形银饰被人们当做吉祥富贵的象征而推崇;银饰上的吊花多为三角形的枫叶纹,只因苗族认为除天地外,枫树是先祖之祖。

苗族银头饰在样式、图案纹样设计、各种装饰的组合上都有很高的文化品位。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苗族人常常将银质饰品作为礼品送给客人,这里的银饰与藏族的哈达一样珍贵。其银饰的洁白、纯净、细腻和坚硬的质地,都是苗族民族精神的实体化象征。但是,由于苗族银饰长久以来都是在苗族地区流传,其银饰锻打技术一般是在家庭内部传承,因而难以得到更好的传扬。

二、苗族银头饰在苗族历史上的意义和作用

(一)银头饰的象征意义

“银”对苗族人民而言象征着崇高、纯洁和光明,可以帮助他们趋避邪恶,在宗教上有着极高的地位。

而某些银头饰在苗族的巫蛊祭祀中也是必不可少的装饰品,在苗族人民心中有着独特的地位。

有这样一种对苗族人佩戴银头饰的起源的看法——苗族流行巫蛊之术,在巫蛊中有一种是以头发作为材料,摄走人的灵魂,致人以死命。因此,崇信巫蛊的苗族人费尽各种心思的制造各种银头饰,以此来保护自己的头发,防止自己的头发成为制蛊的材料,其银头饰的佩戴是有部分出于一种自我安慰的心理。

(二)银头饰于婚俗的作用

除了巫蛊之术,银头饰在苗族人的日常生活中也有着很大的作用。

我们还可以根据苗族银头饰来区分苗族人的性别、年龄以及是否婚配,在许多苗族的支系中,苗族女性按照不同的人生阶段分别有三类发式:童年、青春期、婚后,同样,已婚和未婚女子的头饰也有着明显的区别,如在岜沙支系,少女以白鸡羽为装饰,已婚妇女则挽发髻插银梳、银钗等。这对维护支系内部正常有序的婚恋生活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在不同支系中,作为区别的银头饰设计也各不相同,苗族头饰的多样性使我们迄今很难找到一个完全准确而通用的标准来进行辨别。

此外,苗族人在不同的节日还会穿着相应的服装,佩戴特殊的银头饰,这时的银头饰不仅仅代表着人们的审美观,它还是一个民族文化、习俗的要求和精神寄托,如银帽、银冠、插有银扇的银角都是苗族女性重要的头饰,是苗族姑娘在出嫁和节日盛装打扮时才使用。

苗族银头饰与其他的民族艺术如服饰和剪纸艺术相比,也更具有稳定性和保值功能,除了这些物质上的因素,银头饰的深层次内容是精神的、审美的、心理的、情感的、观念的、意志的,这些银饰的佩戴、使用方式都深深植根苗族人的心中,所有人都自动的遵守和维系这种风俗习惯,对自己民族传统的审美观有着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后,苗族银头饰经历了形式上的改变和文化上的进化。其形态上的转变在此不做详述。苗族银头饰在文化上的意义却是越来越复杂而浓厚,其象征意义远远大于了它作为头饰的装饰意蕴。时间的历练使它增加了民族凝聚力,成为了民族文化的一个代表,是苗族文化的符号和象征,此外,由于苗族是一个没有本土文字的民族,银头饰作为一个民族的文明载体的职责性加强了。我们只有悉心的保护好现存的苗族银头饰文化遗产,才能使这个曾经如此璀璨的文化不至于没落,使苗族银头饰充分的发挥出它的魅力和光彩。

参考文献:

[1]杨正文.苗族服饰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唐绪祥.银饰珍赏志.广西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3]伍秀珍.苗族文化论从.湖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苗族的民族艺术范文第7篇

摘要:苗族的服饰在整个中国少数民族服饰中独树一帜,绚丽多彩。无论是它的款式造型、色彩、纹饰艺术,还是它的审美工艺与文化意义,都值得我们细细研究。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正专注于此,但大多数都没有整体上全面的把握苗族服饰的特点,也就更谈不上对其更好的继承和发展了。本文从苗族服饰的各个要素出发,全面的对其做了阐述,揭示了其深刻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苗族;服饰;款式;色彩;纹饰;工艺;文化意义

苗族服饰,是典型的女性文化瑰宝,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和标志。苗族服饰由于性别、年龄等情况而有所不同,并且有着很大的地区差别,但都保持着苗族从古至今的传统款式就拿,苗族女性的百褶裙来说,图案花纹色彩斑斓,多刺绣、织锦、蜡染、挑花等装饰,这就包括了造型、色彩、工艺等众多方面的要素。

一、苗族服饰的分类及款式

在贵州东南的台江县流传着一首古老而优美的歌谣:“有一个聪明的青年,他上坡去打猎,打得一只锦鸡,送给心爱的姑娘,姑娘照着锦鸡的模样,打扮自己的美姿。”这充分体现了苗族人民与自然界的融合,苗族的服饰的分类及款式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苗族因居住地区的不同造成了风俗习惯等方面的颇多差异,而这种差异特别在妇女服饰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从总体上来说,苗族服饰可分为五型二十三式。五型,分别指的是黔东南型、黔中南型、川黔滇型、湘西型和海南省型。按衣服的局部特征又可细分为贯首服、无领服、矮领服、大袖服、小袖服、左衽服、右衽服、对襟服、圆摆服、方摆服等。

二、苗族服饰的色彩

1.苗族服饰色彩的特征与运用

使用少数的颜色,创造出单纯、鲜明的色彩效果,是苗族用色的风格,也体现了我国传统的审美观念。苗族喜欢红色,把红色认为是最美、最具有生命力的颜色。因此,红色在苗族的刺绣中也是使用最多的。因黄色为皇帝的御用服色,所以在苗族服饰中,黄色是较少见的。

2.苗族服饰色彩特征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启示

在当代,消费者和企业都越来越重视产品色彩带来的视觉冲击效果。使用颜色的套数少、纯度高、对比强在设计制作上的功效非常显著。苗人喜用红色忌用黄色,这种用色的偏向性在现代设计中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广告中,抓住了中国人过年过节喜欢红红火火的习俗,特意推出了“泥娃娃阿福”的形象。可以说,在中国人心目中,可口可乐就是红火、喜庆的象征,充分利用了色彩偏向性的作用。

三、苗族服饰的图案纹样艺术

苗族的服饰纹样主要用在衣裳、配饰、银饰以及背儿带、被面及床上用品等方面,所使用的装饰图案种类丰富、绮丽多变。苗族服装图案纹样形式在表现手法上大致可归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具象性纹样;第二类是半抽象半具象纹样;第三类是纯几何形纹样。所有的纹样都具有程式化的特征,所描述的主要有动物、花草、太阳、月亮等等,在一些地方支系中还配有一些人物活动。从纹样装饰的类型上,基本可分三类:几何纹,动物纹,植物纹。

苗族服饰的图案特征带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我们要表达某个创意时,需要我们将思维中与生活中相似的图形结合起来,创造出指定性的图形;我们进行图案设计和创意时,要使其具有深厚的内涵。我们可以看这样一个例子:在苗族服饰图案中,小花苗女裙上有形式各异的抽象图案,这些图案分为三层,下部分为大江与土地,地上有螺蛳、秋鸡眼、虫迹、毛稗四种图案;中部为天空;上部为大海。三部分表达了小花苗先民的时空观念和世俗场景,同时洁净的天空,也表现了苗族人民对美好时代的怀念。

四、苗族服饰的工艺

苗族人民善于纺麻和织锦,当然这与他们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麻布既满足了他们的生活需要又体现了其审美方面的要求。另外,苗族一直比较发达的纺织手工业也就为苗族服饰的绚丽多姿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而最能反映苗族服饰特点的恐怕就非苗族的蜡染和刺绣工艺莫属了。

关于蜡染,蜡染布虽然只有蓝白两种颜色,但因为蜡染的图案十分巧妙地运用了点和线、疏和密的结合。至今我们仍可以从苗族妇女服饰上找出与男子战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手笔。蜡染的图案以流水、花草、飞禽及几何图案为主,描画时不打底,亦不借助于任何规尺等工具,全凭描画者的审美情趣所决定,所以真正的蜡染无法复制更无法批量生产,每样作品仅此一件。刺绣是苗族渊源久远的工艺美术形式。刺绣的技法又分为平绣、盘绣、丝绣等十几种针法。苗族女子还善于挑花,其艺术魅力主要是通过针与线所创造出的点、线、面组合上的丰富变化来体现的。苗族的刺绣、织绵的丰富色彩和多种刺绣技法与质材的巧妙搭配,使得苗族服饰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五、苗族服饰的文化意义

1.苗族服饰的图腾象征意义

苗族的信仰和图腾在民族服饰文化体系中表现突出,他们将多种图腾崇拜的形象融合于一体,以水牛的头和角、鱼尾等整合为意象中的苗龙形象,刺绣在衣服上,这不仅使服装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艺术效果,更重要的是记录下了苗族社会意识形态的演变。如枫树、竹子、蝶等都是古代的图腾物。特别是蝴蝶,在苗族的神话中被誉为人类的祖先,称之为“蝴蝶妈妈”。他们认为人和一切动物都是蝴蝶妈妈生的蛋,在枫香树上孵化而生的。苗族对龙的崇拜以及佩戴的牛角形银冠也是对祖先祟拜的一种物化表现。至今苗族服饰把对“龙”的虔敬也倾注到刺锈的艺术上。

2.苗族服饰标示地位的意义

苗族服饰在一代代的历史传承中被符号化,用来标示人们的身份和社会地位。衣服制作越精美,表示越勤劳富有,也代表着着装者的心灵手巧。苗族是崇尚银饰的民族,妇女尤为突出,佩戴的银饰也最多。而且人们以佩戴银饰的多少来表达美和富有的程度。如施洞苗族妇女服饰所要配饰的一套完整的银饰品,共计34件之多。因此,过去除少数部分殷富之家能拥有整套这样的银饰外,绝大部分人家仅拥有相关部位饰品中主要物件,穿着时往往是相互借用,拼凑成套。

3.标示个体的文化身份认同

苗族是一个只有独立语言没有独立文字的民族。苗族的起源、迁徙和发展没有文字记载,全靠歌谣传说和有关史料反映出来。其中,苗族服饰就最能表现苗族的文化特征。如在湖南湘西一带的苗族被人们称为“红苗”。因为这里盛产朱砂,苗族用以染色。我们还可以通过服饰了解苗族女性是已婚还是未婚。如果是未婚女性,她们一般穿着色彩艳丽、刺绣复杂的服饰,并且她们会佩带很多的饰物。相反的,如果是已婚女性,则一般穿着色彩较单调、刺绣简单的服饰。苗族服饰给苗族人民带来了温暖,也蕴藏着他们强烈的民族自我认同感。

很多时候,苗装逐渐沦为以节日、娱乐为内容的道具和附庸,苗装服饰艺术也走向了衰微。我们所担忧的是再过若干年,这一民族瑰丽之花恐会随着时间黯然凋谢、流失。笔者以为,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与重视。我们应从苗族服饰的款式、颜色、工艺等各个要素出发,依托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其进行保护和发展。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四川;成都;610400)

参考文献:

[1] 杨正文.《苗族服饰文化》[M].贵州: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

苗族的民族艺术范文第8篇

一、湘西苗鼓的历史、文化及社会功能

湘西苗族经过七次大迁徙,才最后定居在武陵山脉的深山老林,过着原始氏族部落式的生活。那时,豺狼当道,虎豹成群,为了驱赶猛兽,苗民最初靠敲打树干、竹竿之类的方法来惊吓它们,给自己壮威。但日子久了,他们觉得这种声音不足以构成对猛兽的威胁,就开始寻找一些更洪亮的声音,如:将树干掏空,或将竹子做成竹帮,使其成为响器。在铜器时代,他们发明了铜鼓,开始用兽皮(主要是羊皮)做成了类似现代鼓的响器(雏形鼓)。由于牛皮的运用,最终演变出了早期的苗鼓,鼓声被用来聚集人群,和发出向大自然作斗争的信号。

历史上,苗民多次参与反压迫的斗争,在与恶势力对抗的过程中,苗族人民需要巨大的凝聚力用以形成强大的战斗集体。在这民族的生死关头,苗鼓和号角一样起到了巨大的号召鼓舞作用,它穿山越岭,唤醒了沉睡于深山壑谷中的古老苗寨。经过一次次艰苦卓绝的斗争,苗族鼓声与苗族人民的心脉跳动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就像苗族学者石启贵在《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中所述:“苗人在环境上,苦于种族、政治、经济之压迫,无以进展,故文化知识较落人后,而所居之地,在荒山峡谷之间,出作入息,少与汉人接近……若不寻求一种娱乐,则不足以资人生乐趣、提高思想、活跃精神、促进健康。”因此,他们在劳动之余、休闲季节、喜庆之时萌发出对苗鼓的艺术追求,他们在音色、力度、节奏上对原始鼓点进行了加工,并逐渐将舞蹈艺术引入苗鼓的表演之中,特别是把本民族的劳动、文化、生活等内容和片段揉入苗鼓的舞蹈表演之中(像伐木、栽种、梳妆等)。使苗鼓具有了完整的叙事效果,逐渐发展成集节奏音乐、舞蹈表演及逻辑叙事的“三位一体”的独特艺术形式,使本民族艺术传统和艺术表现得到充分发扬。

湘西苗族,虽然拥有自己的语言,但却没有自己的文字,对于本民族的风俗文化只能用口头语言进行传承。因此,湘西苗鼓的继承发展全凭言传身教,各地都有技艺精湛、舞艺超群的鼓手,这些鼓手被当地人称为鼓王,既有男鼓王,也有女鼓王,千百年来,鼓艺就是通过一代又一代鼓王传承至今的。

当前,鼓王的承传在苗族地区仍然十分盛行。比如:每年的春节前后、农历“四月八”与“赶秋”和“椎牛”等苗族传统的重大节日中,以及结婚生子、丰收喜庆、迎客送客等热闹场合,都是他们展示鼓艺的舞台。

苗族人民有着丰富的审美情趣与追求,他们将美的天赋和灵性融入对苗鼓的感悟之中,在苗鼓节奏和音色异常丰富的基础上,将叙事、舞蹈与表演艺术相互融合,使苗鼓文化成为中国鼓乐文化中的一枝奇葩。

苗族人民用自己的独特体验来表现美、创造美,并通过苗鼓颂扬美,湘西苗鼓可以说是体现了湘西苗族民族思想和美学追求的、富有激情的“第一苗语”。

二、湘西苗鼓的节奏与技法

湘西苗鼓是一种纯鼓(不加入其它乐器)表演形式,和其他的鼓乐相比,在演奏技法上有着与众不同的地方。它在同一个鼓上表现出两种不同的节奏和音色,即打鼓和打边,这是一种鼓点和鼓边相互配合的二重奏技法,鼓点为主奏,鼓边为伴奏,在表演过程中既有传统的节奏特色和技法体系,又能随机应变、灵活运用。苗鼓通过其特定鼓点的节奏、速度、力度、节拍等变化来体现它的旋法特征,在音响上和鼓边一起构建出一种独特的和声织体。

打边是一种固定节奏,它的速度决定着鼓点的速度,起到指挥整个鼓舞套路的作用。由于打边是敲击鼓身的木质部分,其音响与鼓点有着强烈的对比,对鼓点具有和声式的铺垫作用和补充效果。

打鼓边分为打单边和打双边两种。单手打鼓边称为打单边,其节奏有快慢、强弱之分,采用4/4拍子和1/4拍子两种形式,4/4拍子的节奏速度较慢,强弱分明,具有强烈的韵律感,1/4拍子的速度较快,节奏活泼、欢快;双手打鼓边称为打双边,其节奏在速度上只有快慢之分,情绪激昂,气氛热烈,基本采用的是1/4拍子。

在鼓点进入之前,都要先打几个小节的鼓边作为前奏,然后鼓者在打边情绪和速度的渲染下起鼓。有时为了加强打边,常用双人打边形式,以增强音响强度,营造更为浓烈的气氛。

湘西苗族不论男女老少都善打苗鼓,所表现的技法堪称一绝。表演以单个的鼓为主体,但表演的人数不等,其体裁形式因鼓点表演人数而定,分为“单人鼓舞”“双人花鼓舞”“四人跳鼓”和“团圆鼓舞”等。

在鼓槌的拿法上,就有握槌、卡槌、抓槌、板槌与虚拳等多种方式,可以拿鼓槌的一头,也可以拿鼓槌的中间。这就派生出许多不同的击鼓方式,特别是在表演过程中,受情绪的影响,击鼓方式还会有所变化,因而产生了许多其他鼓类所不具备的音色。

表演者的身体既可以面对鼓面,也可以背对鼓面;既可以左右侧身击鼓,也可以旋转翻转击之;击鼓的方式可以是用鼓棰打、徒手打,也可以用肘碰头撞、脚踢膝顶;有正手打、反手打,还有背手打,穿裆打;既用单手打,也用双手打等等。

如试鼓、起鼓、揉鼓、拍鼓、惊鼓、碰鼓、玩鼓、收鼓等技法,说明苗鼓具有规范的套路和章法,鼓手具有良好的技术素质;内花击鼓、外花击鼓、绕花击鼓、插杆击鼓、击鼓举旗、交替击鼓、双花击边、掀杆击鼓、下叉和下板腰击鼓等技巧组合,使苗鼓技法具有相当的难度,节奏富于变化,音色十分丰富;在击鼓技法与舞蹈动作配合的过程中,像绕胸花、六点转身、八槌转身、翻腰打鼓、平转身、仙人跳圈等高难度技法更是令人叫绝。

类似躲逃、单立察看、左右察看、雀展翘、美女梳头、欢欢喜喜、喜笑颜开等技法增强了苗鼓的表演性。

像猴亮相、猴摆身、猴扭身、猴抓痒、猴擦痒、转圈圈、攀藤戏秋、猴儿打秋千、丢石吓人、猴儿欢鼓等形成了逻辑性的组合技法,体现了苗鼓的叙事性。

苗鼓力度上的对比和变化,除了性别和地区上的差异外,还随着表演情节的发展,随着表演者情绪的不断变化和推动,自始至终地贯穿在乐曲的每一个乐句和乐段之中。

三、湘西苗鼓的舞蹈特色

鼓和舞常常相伴在一起,有鼓必有舞,只是由于地域和民族的不同,鼓舞在形式与内容上各具特色而已。湘西苗鼓同样是一种鼓和舞的伴生形式,它之所以能使人在听觉和视觉上都感受到强烈的冲击力和审美愉悦,主要原因不仅在于其高超的节奏音乐艺术,还因为苗鼓舞蹈既具有强烈艺术表现力的表演性,又具有贴近民族生命内涵的叙事性。

湘西苗鼓的舞蹈表演技巧十分成熟,拥有非常完整的技巧动作与组合体系,像专业舞蹈那样讲究基本步法、腿功、手法以及身体的协调和翻滚,并且注意与打鼓相结合、与面部表情相融通。许多优秀的鼓手还在一些特殊的表演技巧上有所突破,从而使苗鼓艺术不断地向前发展。

其基本步法有八字步、绞麻花、碎碎步、移步、梭步和磋步等。在舞蹈的表演过程中,根据表现的内容产生了更为丰富的步法,如:靠步、猴靠步、猴步、踏步、斜丁步、盖步、大跳、小跳等等。在表现一些组合和大的曲目的开始阶段,常常要运用到“半蹲”“吸腿”等腿部动作,进入表现主题后,就会运用到类似武术中的“虚步”“矮桩”“弓箭步”“扫堂腿”等,情绪高涨的时候还会运用“大踢腿”“盖腿”等大幅度的腿部动作。

手的技巧在舞蹈的表演中是最丰富和最复杂的,在变换鼓点技法的同时,还要运用各种基本手法,比如圆手、提襟、大摆、小摆、背手、勾手等,将这些手法配以各种形体动作去表达舞蹈内容。如:左手打鼓右手舞蹈,右手打鼓左手舞蹈;表现梳头、洗脸、穿衣等日常生活;砍柴、挑担、插秧、割禾、纺纱、打铁、推磨等生产劳动;猛虎下山、观音坐莲、雪花盖顶等武术动作;对各种动物(如鸡、牛、猴等)的动作模仿。

湘西苗鼓在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审美的基础上,创造了属于苗鼓的舞蹈语汇。如男子鼓舞中“鸡公啄米”“霸王举鼎”“大鹏展翅”“黄牛摆尾”“鹭鸶伸腿”“肩锄荷担”等,女子鼓舞中“鸡娘啄米”“美女梳妆”“左右插花”“巧妇织锦”“绣花数纱”“纶麻纺车”等。

通过艺术形式来记录历史和传承文明,是湘西苗族的文化特征。湘西苗族鼓舞不仅有抒情性,而且具有很强的叙事性,苗族鼓舞,除了宣泄情感,具有审美情趣外,还具有记录和承传之功效。苗族鼓舞在叙事的过程中,通过一个个富有逻辑性的舞蹈动作,生动地再现出苗族的历史文化与劳动生活等内容,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逻辑叙事的鼓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