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苏轼的文学艺术成就

苏轼的文学艺术成就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苏轼的文学艺术成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苏轼的文学艺术成就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语文;诗词;创造;人生态度;艺术风格;儒佛道思想

笔者在执教2012年5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与诗同行的第4《给诗加“腰》一课时(书110页),我们发现苏小妹与苏轼两姊妹都很精通诗词,特别是苏轼在诗词方面留下了许多逸闻趣事,本课就介绍了他们在一起讨论诗句的境况,苏小妹说:“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两句中间各加一个字,作为诗的“腰”,成为五言绝句。”苏轼思索随即说出:“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苏小妹认为“摇”“映”二字能写出柳树的动态和月的皎洁,但还不是最佳的字,他们讨论后最后确定改为“扶”和“失”更好,于是诗最终成了:“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这样能准确地描写了月、梅花融为一体的情景。我们上课时要指导学生分析作者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

又从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一诗中看出,他壮志难酬、愤懑自嘲自解的难言之情,元丰六年正是作者被贬到黄州的第五个年头,虽有耕种田地可以自勉,也有壮丽山河可以游乐,却壮志未酬,心忧国事,从他的“月色入户”,则“欣然起行”,欢快之情,溢于言表。念无与为乐者,无不显露出作者那微妙变化的思想感情!作者的那种高尚人生态度,真正通过描写把人代入空明清蒸,亦真变幻,赏心悦目的境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两人耳”,表达了作者被贬做了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无事可做的闲职的那种悲凉与痛苦,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文中表达了作者集儒、道、佛思想一生的人生态度。笔者们再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诗词五首中的第五首(《浣溪沙》—苏轼)(书206页)一文时,看出了苏轼自己被贬官黄州期间的凄凉环境和悲凉心情,当时苏轼已经48岁了,但忽见泉水两流,激发起作者的不悲自发,虽失意而仍然干一番大事业的豪情壮志来,但从他的首句“山下兰芽短侵溪”到末句“休将白发唱黄鸡。”特别是从末句休将自发唱黄鸡,看出作者虽老犹少的精神壮志,老当益壮,奋发进取的理想感情。从这首小令描写暮春三月兰溪的雨后美景,抒发了自己虽处困难,仍力求振作精神的乐观向上的态度。因此我在语文课上指导学生们,让他们正确去理解苏轼的诗词艺术风格和他所追求的人生态度。

中国自古以来评价一位文人,看他不是成就而是人品道德的好坏,也就是他的人格。苏轼几千年来美名为人们一直传颂,我认为千百年来,人们对苏轼既敬且爱又喜,试从《东坡乐府》一书分析他的艺术风格和人生理想,该书一共收集了苏轼词三百四十余首,自然是苏轼在词作上的总结,世人已经公认这些词在总体上呈现出豪放、旷达、飘逸的韵味,但也可以看出他的人生乐观、健康、进步、坦诚、向上、平静的人生态度。比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文,表达了苏轼用儒家思想自律,以佛、道精神自解他的人生态度。“我乘风归去……何似在人间”!此词值得我们认真品味他那种求醉、求欢、求乐去达到心灵的自我平息,此词作于宋神宗宁九年(1076年),时值苏轼任职于密州太守,因不满王安石新法而对新法的拥护的那些人的排挤和打击,在政治上难免有失落之感,加上这一时期,他的胞弟加最好的朋友苏辙七年未见面了,在亲情上便难免有孤独之意。笔者认为:这首词实质上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痛苦——幻灭——觉醒——期盼的情感调节,他的一生历经坎坷,但他的精神逼真地展示了出来,于是他在词里慨然而歌“人有悲欢离和,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由此观之,苏轼把他的人生情感和自然界的物联系到一起,运用物我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来平扶内心。又如:《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中苏轼写到:一旦功成名遂,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可见苏轼心里,积极向上的思想,让很多儒家都崇尚他的功名仍是第一位的。又如:《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中写到: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可以看出作者苏轼人生似梦、解脱和超脱人生的观念,以可见佛道思想对苏轼侵之深,有以天下为己任,积极入世的一面,也有善处穷通,乐知天命的一面。又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词,词人在序中写到:“途中遇雨......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角”。正文里写到天地不薄,心怀亦厚,天地虽泠,情怀却不泠,任凭风雨阴晴,只要我心归于自己便可以无谓一切的坦荡心胸,这就是作者的佛、道、儒思想的折光。又如:《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写到: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此词中可看出作者有一颗求为君分忧,为国效命的赤子诚心,表现出其特有的儒家忠君爱国思想。再如:《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苏轼写到: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忧无。表现出作者有一种忧以天下的民本思想。突出苏轼性情的底蕴。不容质疑,苏轼是中华文学史上最突出的集中的儒、佛、道思想于一身的大家。

苏轼的文学艺术成就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自然辩证法是自然科学与哲学之间的桥梁,它在完善知识结构方面有着不可替代和无可比拟的作用。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的研究者,都需要以此来构建最完善的知识结构。我们作为中国新诗研究所的研究生,在诗歌研究中我们同样能寻找到二者在方法论上的契合点。

诗歌是“文学中的文学”,自然辩证法理论知识对于诗歌研究、诗歌研究者是十分重要的,也是诗歌研究者应该掌握的一门学科。

辩证法即对立统一法则,在自然、社会和人们的思维中普遍存在。文学是对生活进行艺术加工的产物,就必然程度不同地反映出对立统一的规律,形成文学艺术的辩证法。社会生活的辩证法反映于作家笔端,就形成了文学艺术的辩证法。批评方法则是文学艺术辩证法的一个分支,更是批评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1]古代诗论家根据中国古代诗歌的审美特点和规律,提出了“知人论世”、“以诗解诗”、“识鉴诸家”等重要批评方法,这些方法自成系统,不但对古代诗歌的创作、批评及鉴赏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一)客观分析批评法在诗歌中的运用

“以诗解诗”是王夫之提出的诗歌批评方法,它要求评诗者按照诗歌本身的特点、规律去客观地评论诗歌。王夫之《姜斋诗话》云:“以帖垫师之识说诗,遇转则割裂,别立一意,不以诗解诗,而以学究之陋解诗,今古人雅度微言,不相比附。陋于学诗,其弊必至于此。”这样解诗评诗,忽视了诗歌本身的审美特点,违背了诗歌的基本规律,势必曲解诗意。中国古代诗歌具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特点,若忽视这一特点,而拘泥于诗之字句形迹,则无法理解诗的真正意蕴。谢榛《四溟诗话》说:“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若“泥其迹”,只能割裂诗之本义精神。古代“不以诗解诗”者常有之,这种错误的评诗方法多为古人所指斥。如清代黄锡磺《汉诗总说》云:“世之说汉诗者,好取其诗,牵合本传,曲勘隐微,……执词指事,多流穿凿。又好举一诗,以为此为君臣而作,此为朋友而作,此被谗而作,此去位而作;亦多拟度,失本诗面目。”造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仍在于古代诗歌具有言简意丰、言外有意等审美特点。[2]古代诗歌贵在含蓄,“寓意”曲折委婉、幽深微妙,若局限于字面而“强解”,甚至考据式地解诗,不但无法把握这些诗的寓意,而且只能曲解其意。因而,诗“皆宜细参,不得强解”。

“以诗解诗”,一是要求解诗者不能局限于诗歌的表面文字,而应把握其幽深微妙的“寓意”;二是要以意为主,以韵为次,对于诗中“韵变而意不变者”,不能以韵害意;三是要避免以“拟度”、“强解”、“穿凿附会”等方式解诗。而应入乎诗内,把握诗歌之本义、诗人之本义。这样才能对诗歌作出正确评价。王夫之的“以诗解诗”说是一种十分科学的评诗方法,它体现了评诗应从诗歌本身特征出发的客观精神,它是根据古代诗歌自身审美特征及古代诗歌批评的常见错误而提出来的。这种批评方法不但对于批评古代诗歌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其它文学样式的批评,甚至对于今天的文学批评,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社会历史批评法在诗歌中的运用

“知人论世”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批评方法,由孟子提出。《孟子·万章下》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知人”,就是要了解诗人的生平、身世、思想状况等;“论世”就是要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社会背景。“知人论世”要求批评家必须对诗人及所处时代有比较全面地了解把握。这一观点的理论基础是作品与作者及时代三者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孟子认识到了诗歌创作受时代社会因素的影响,时代社会影响着诗人的思想感情,诗人的思想感情影响着诗歌作品,即时代诗人诗歌。诗歌受时代社会背景和诗人思想感情的制约,因而,只有把诗歌与诗人的身世及所处时代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对作品作出正确的评价。这种批评方法将诗歌批评与社会历史联系起来,不但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古今学者在研究、评论具体作品时,都离不开对作者身世遭遇历史背景的研究。很多诗歌只有“知人论世”,才能理解其本义内涵,如柳宗元的名篇《江雪》,写寒江独钓的渔翁,若不了解柳宗元当时的遭遇、处境、背景,就很难能理解此诗的真义。不知其人、论其事,对诗歌就无法“得其义、知其味、会其精神之妙”。[3]“知人论世”不但是诗歌批评方法,也是其它文学样式的批评方法,不但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批评有重要意义,对于现在的文学批评也有重要的意义。转贴于

(三)横向比较批评法在诗歌中的运用

选诗是古人表述自己诗歌审美态度的一种方式,如徐陵选《玉台新咏》、殷选《河岳英灵集》、方回选《瀛奎律髓》等,选诗也是一种诗歌批评,体现着一定的批评标准。选家选诗须“识足以兼诸家”,这样才能进行比较、鉴别,从而选出符合自己审美理想的作品。兼通诸家而进行横向比较,以显示出优劣高下,也是古人进行诗歌批评的常用方法。如钟嵘的《诗品》将122位诗人的诗歌分为三品,主要就是用横向比较法。《文心雕龙》中多处运用比较法,陈子昂、杜甫、苏轼、严羽、张戒等也多用此法评前人作品。横向比较法主要有不同作品之比较,不同诗人的成就、风格之比较,不同时代的诗歌之比较等。

诗歌作品之比较。将不同诗人的作品进行比较,从而在对比中见出作品的不同思想内容、艺术特征、风格特点等,是最常见的比较法。较早运用此种方法进行诗歌批评的是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云:“《国风》好色而不,《小雅》怨诽而不子厚发纤禾农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非余子所及也。”[4]这也是将不同诗人进行广泛比较。此外,严羽、张戒、刘熙载等也都屡用此法。

不同时代诗歌之比较。不同时代的诗歌有不同的特色,通过比较,而能见出不同时代诗歌的特色。如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篇,曾将西晋诗歌与建安、正始诗歌进行对比,云:“晋世群才,稍入轻靡,张潘左陆,比肩诗衢,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刘勰通过对这三个时代诗歌的对比,指出了西晋诗歌有“轻靡”、“采缛”、“力柔”等毛病,无法与建安、正始诗歌相比。严羽将诗歌分为词理意兴等要素,通过对比,而指出了南朝诗“尚词而病于理”,宋诗“尚理而病于意兴”,各有毛病,而汉魏盛唐诗才词理意兴俱佳。[5]不同时代诗歌的比较,更具有宏观比较批评的特点,其概括性也更强。

这三种批评方法内涵不同,各有特点。这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三种诗歌批评方法,它们涵盖了从诗歌生成的社会背景到诗歌文本及横向比较的多维度批评的宏观视野,构成了中国古代诗歌批评方法论的基本理论框架。

参考文献

[1]杨玉辉.现代自然辩证法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P212.

[2]张丰.中国历代诗学论著选集[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P78.

[3]傅杰.王国维论学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P387.

苏轼的文学艺术成就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人画 发展 特色 画家

一、文人画的代表画家

文人画的代表画家有王维、苏轼、李公麟、米芾。

唐·王维(701-761),字摩诘。善画人物、山水,作品诗意赫然,被后人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开创文人画以佛理禅趣入画的先锋,把画意和禅心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禅意画,这种禅意画后称为墨戏,到明代又称作画禅。王维的泼墨山水可以说是开一代绘画先锋,并且从此以后扭转了中国画的绘画风格,并最终推向中国绘画的最高峰。为文人画找到了最恰当的表达语言——水、墨,王维虽然没有在理论上明确的提出文人画,但是他以自己的作品明确的表达了文人画的形式。

宋·苏轼(1037-1107)第一个在理论上明确提出“士人画”,也就是后来的“文人画”概念。如果说王维文人画的实践上先行一步,那么苏轼就是提出了文人画的内在追求。他提出“写形传神,形理两全,然后可以言晓画”,“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他使绘画从实用功能中脱离出来,强调画家的主观感受,将绘画作为一种自我消遣的载体,即在笔情墨趣中融入自己的心境。在艺术创作上他主张“画以适意”,是性之所发,笔之随之,无法无派,不拘泥古法。在观察描绘对象时、进行艺术构思时,强调画家主观情感与客观对象合二为一,融合成为审美意象,再通过艺术手段将审美意象物态化,从而更好的表达情思,达到“适意”的目的。所以说不管以后文人画如何衍变,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苏轼提出的“意”。

宋·李公麟(1049-1106),字伯时,能诗善文,绘画技巧全面而且娴熟。李公麟对绘画史的重要意义是,他在总结吸收前人的笔墨语言的基础上,创造了不着彩色,以单线勾勒来表现对象的形体、质感、量感、动感和空间感,完全以笔墨线条塑造形象的画法---“白描”。这种单纯洗练、精密严谨、朴素优美的艺术形式,充分体现了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致,成为后人的一代宗师。

米芾(1051-1108)北宋末年时期的著名书画家和鉴赏家,米芾在绘画上努力使书法和画法想贯通,他的成就主要是在山水画上,他在基于王维的水墨方式上,开创了一种用浑圆凝重的水墨横点错落排列,连点成线,以点为皴,干湿并用,再辅以渲染,贴切的表现出云雨微茫的江南山林景色。后来人们称这种画法为“米点皴”,米点画法是从巨然的“矾头皴”的印象派效果脱胎而得的。这种创新的画法丰富了文人画的语言形式。

二、文人画的产生、衍变、成熟

中国文化在唐安史之乱之前一直呈上升趋势,例如汉代的大气,盛唐辉煌。但自安史之乱以后,中国封建社会就处于下降态势,文人士大夫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失望,他们的心里状态变得封闭、内向,个性也趋向细腻,多愁善感。中国文化由注重外观的宏大转到注重内在的精神世界,后期的社会出现一种阴柔美的气氛,并且这种气氛被推波助澜,并最终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绘画方面,这种思潮形成了中国的特色,使人只要提起中国画就让人想到文人画,想到水墨画。封建社会发展到宋朝时推行“重文抑武”的政策,文臣儒士出任要职。经过五代十国的社会动荡,宋朝的政治稳定,物质生活富足,人们渴望一种平淡自然的生活,转向追求内心精神世界的充实,表现在绘画上就是这时苏轼提出士人画。

士人画在元达到鼎盛,明清成熟。元代社会急剧变化,同时带来了审美趣味的变异。元代是异族治国,民族等级制度很严格,汉族知识分子受到严厉打击,他们被迫或自愿放弃官位,把精力和情感寄托在文学艺术上。因此,元代的画坛上,绘画题材多是对古今文人雅士及文学作品的描述,流露出一种隐逸的特征。元代的院体画基本上处于销声匿迹的状态,绘画的主导权落到在野文人的手里。人的“主观意兴”被极力的张扬,对笔墨情趣的追求达到了痴迷的地步。他们将自身的情感完全投射于对象世界,再将对象世界转化为笔线墨道,继而又将笔线墨道转化为自己独特的情感符号。在元人的笔下,笔墨表现为一种净化了的审美趣味。线条自身的流动转折,墨色自身的浓淡、干湿,他们所传达出来的情感、意兴、气势及时空感,构成了重要的美学境界,其本身成为了一种被净化了的“有意味的形式”,把文人画推向高峰。

文人画的成熟是在明末清初。明末清初的画家石涛提出“一画”说。一画的意义为三个合一,画道与天道合一,自然与心灵合一,本原与境界合一。“一画”说表明文人画与传统文化合而为一;文人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影响,文人画以传统文化为营养,同时文人画又脱离了匠技的地位,而具有了“道”的大用;文人画与诗文、音乐、建筑、园林实现了融合,也就是说文人画已经达到了“化境”,这标志着文人画走向成熟,同时表明文人画的气运与传统文化相呼应,同盛衰。

三、文人画的主要艺术特色——“平淡天真”

文人画带有一种书卷气,也就是说题材上取材典籍,画意上注重理趣,画品上文品规定画品,风格上推崇冲和温润。文人画是艺术与文人的结合,文人画中的“文”是“天道之像”和“圣人之言”的内外统一体,这个“文”是内、外合一的一体。文人画表现及追求的是平淡天真的画风,如意象的孤洁,情思的高远,意境的空灵。文人画是集文学、书法、绘画后来又有篆刻为一体的绘画样式。文人画与书法的关系较为密切,书法的点、线、面和书法的结构组合是书法艺术的基本艺术形式,书法运笔的轻重、疏密、粗细所给人的视觉上形成的节奏和韵律,几乎被绘画全部吸收进来,同样通过这些书法的语言来传达画家的情感、性格、气质和文学修养。文人画主张不为物役,不拘泥与古法,更加突出画家的主体地位,只以最简单的工具(笔、墨、纸)和最概括的语言(黑、白、灰)传达画家最丰富、最深刻的生活感受。文人画家们同样注重个人修养,画品就是人品,追求深厚的文学、道德修养,以高尚的情操为豪。文人画的艺术追求强调书法主观情趣,画面不求形似,以自娱为主,画面最终追求典雅沉静、平淡天真的境界。其画面的具体形象不外乎有寒林、疏石、远山、孤亭等,用这些来衬托画面萧条、悲凉的气氛,体现画家脱离尘世、疏远人间的思想,表达玄远的志趣。画风体现出的风格最终是由人的品格修养决定,文人画是将自己的心性映射到笔墨当中的产物。绘画追求平淡天真,其人必定“平淡天真”。

苏轼的文学艺术成就范文第4篇

关键词:院体画文人画笔墨趣味画中有诗

从北宋后期至南宋,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个大转折时期。首先是“院体”在绘画技法上更加推崇工细勾染;其次是“文人画”的兴起。宋代文人画虽不能左右画坛,也不是宋代绘画的主流,但作为文人画的发展期,它在与院体画相斗争又相联系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己。并对院体画向着诗意境界的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对于研究文人画,苏轼是一个重要的人物,尤其是在几乎见不到早期文人画作品的情况下,苏轼的绘画理论和诗文就是研究文人画最原始最可靠的资料了。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诗人、学者、画家。他青年得志,很早就步入仕途,但一生坎坷,几度被入狱、放逐,临终前才得以赦免。他的思想极为复杂,儒家的中庸之道和乐天知命,道家的清净和知足不辱,他都兼而有之。苏轼不仅是文人画的最早提倡者,也是文人画基本理论的建立者和实践者。他提出的文人画理论,至今仍然是中国文人画最重要的基础理论。

苏轼是第一个比较全面的阐述了“士人画”理论:“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倦。汉杰真士人画也。”(《东坡题跋•跋宋汉杰画》)他的这一理论把文人画与画工画区别开来,着重强调文人的作品在立意时要远远高于一般的画工。其次,反对完全追求形似的画工风格,强调神韵,不拘形似,真实抒发自我胸中的意境。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何如此两幅,疏淡含精匀;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这是一首影响深远的题画诗,它集中体现了苏轼的美学思想――“诗画一律”、“不求形似。”这不是说绘画形象不需要自然的参照,而是“不求”,不要让自然的形态了来限制绘画的形象。他认为绘画作品要反映作者的心理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寄托着作者个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苏轼“不求形似”的文人画理论对后来文人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于后来成了文人画的基本原则。

诗与画的相互配合由来已久,唐代张彦远曰:“记传所以叙其事,不能载其行:赋颂所以咏其美,不能备其像,图画之制,所以家兼之也。”但是,首先提出“诗画一律”观点的却是苏轼。诗歌和绘画都是一种抒发个人情感的艺术,这样便将绘画艺术提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来看待,从一种完全是技术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成为文人们的一种自觉的表达手段。诗与画的结合使得宋代绘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典范意味,它赋予了中国画清新、洒脱的韵味。

后人引用最多的是(《书摩诘.《蓝田烟雨图》)里的诗句:“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作为文人画的鼻祖,其绘画富有诗情,诗句富有画意。如:“蓝溪白石出,玉川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家。”好象是一幅美丽的图画。“画中有诗”,实际上就是明确提出文人画应当具有超乎画面所描绘的有形之物内涵有更为丰富的无形的内容,他提出绘画与诗歌一样,不仅要写其景,还要写其意。这就是后世文人画重意境、重格调、重学养的开端。正因为如此,邓椿才会在他的画史名著《画继》一书中公然说:“画者,文之极也。”此立论不仅提出了文化修养与绘画之间的关系问题,还确立了文人画的地位。文人们与绘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逐渐兴起的文人画以勃勃向上、充满生机的力量促进了后世文人画的高度繁荣,开引了整个传统美术的格调和意境。

在苏轼看来,“瘦竹如幽人,幽花如处女”,自然界的一切物象在诗人眼中无不具有独特的情调,以这种满怀诗意的心境来进行绘画创作,便会“旧游心自省,信手笔都忘”,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作者的诗意了。这样一来,绘画艺术在苏轼那里便成为一种表达个人情感的方式,与“诗言志”的传统结合在一起,所以苏轼才提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才会提出“画中有诗”。画中是否有诗意应当在于画家是否有诗情,是否有非以绘画形式表达不可的情感的波澜:“空肠得酒芒角出,肝肺搓丫生竹石,森然欲作不可回,吐向君家雪色壁。使用绘画这种形式来表达情感,与“好诗冲口谁能择”的诗文一样,都成为诗人寄托情思的方式了。这在后来成了文人画最重要的传统。我们看到,从元代画家倪云林到明代文人画大师徐青藤的绘画作品不都是从苏轼这“森然欲作不可回”的枯木竹石中生发出来的吗?

宋代书法与唐五代书法比较,便是苏轼等人倡导的行书大为盛行,而行书是极为强调抒情性的。苏轼引人到即兴创作的文人画之中的书法技巧,正是这种抒情性的行书技巧。苏轼的书法在当时被认为是不太合古法的,他自己则说:“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但这里所说的“不甚佳”,并不是他的自谦,他对此说得很清楚:“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苏轼将书法引人绘画,成了文人画技法中最为人注意的艺术手段,这就是以“笔墨”这样一个词出现的文人画技巧。到后来,“笔墨”逐渐发展成为文人画传统中最重要的技法标志,以至于一个画家的作品有无“笔墨”,成为他是否已经掌握了文人画技法的标尺。“笔墨”经过米蒂、杨补之等人的发展,到了元代,柯九思认为画竹“凡踢枝当用行书法为之,而赵孟颊则明白提出“石如飞白木如描,写竹还应八法通”。这种传统发展到明、清两代的文人画家中,就变成鉴定一幅画艺术水准的高下,重要的标准便是看其有没有“笔墨趣味”,因而后来的文人画家们纷纷称自己的画作是“写出来的而非画出来的。”

苏轼的绘画理论使北宋末年以后的绘画走向一个注重画外意境的表现途径,他以自己特有的诗书修养、文人心理而介人绘画,使笔下的花鸟已不仅仅是追求客观的自然之美,而是“借物以言志”,使传统绘画的面貌为之一新。最终,“写意”成为了文人画家审美意境追求的最大特点。

苏轼的美学思想深受老庄哲学和禅宗的影响,提倡“绚烂之极,复归于平淡。”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他还以丑怪不俗为美。可以看出他对“似与不似”的审美观的深刻理解。苏轼对庄子物我合一的审美境界十分欣赏,他高度赞赏的并不是人物、山水、花鸟皆精的全能型的画家吴道子,而是像王维、文同等具有深厚文化修养的文人画家。“吴生虽绝妙,犹以画工论。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鬲谢龙樊。”(凤翔八观•王维吴道子画)他说: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对文人画家来说,要紧的是托物寓性,游于物外。为物欲所奴役,求乐反生悲。能够做到这一点,再小的物质对象,也能给人带来欣喜。苏轼这种审美意境价值观,进一步对文人画家与画工在审美意境上加以区分,认为前者注重“意气”,后者只取“皮毛”。“曲尽其形”是“画工”做的事,而文人不则必在这件事上过度耗费时间,应该把精力用于个人的修养和意境表现之中。“形”之所以不被重视,是因为在他看来对形过多的追求可能不能很好的抒发胸中的情感。士人画要表达的是“常理”。

苏轼认为,“常理”是隐藏在自然界千变万化的景观后面的“物理”,也就是绘画本身的艺术规律。因此对“常理”的领悟要比对客观形象的如实描绘要难的多。一般的画工,因为悟不到它的内在“理”,不能体会到具体物象后面的规律,所以他们所能做的最多就是画一些“常形”的东西。而只有画家才能把握“常理”。他们的作品才可以称的上是佳作。

苏门学士在论画时强调“画者须得其理”,“常形之失止于所失”,“常理之不当,举废之矣”。意思是,自然物象没有固定的常态,某方面的缺失恰恰也是其具体性的表现;“常理”也就是“道”,违反“道”就是失去“常理”,会导致满盘皆失。“常形不失,人皆知之,常理不当,虽晓画者有不知”,“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欲得妙笔,当得妙于心”,这些美学思想,对宋人艺术思维向着意境的转变都有着重要意义。

苏轼本人并不以绘画为业,偶尔画一些枯木、丛竹、怪石等自娱。他的作品洒脱、奔放、无拘无束。他创作的心态,是超脱名利的,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享受。因此他强调:“能文而不求举,善画而不求售,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

苏轼认为绘画的“意”十分重要,“意”是创作者主观情趣的集中体现。唐代张彦远也曾说过:“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但是张彦远所讲的“立意”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艺术构思的范围,而苏轼强调的“意”却是指创作者意境之“意”,他的贡献正在于把“意”的概念范畴从“构思”扩展到一种精神境界。苏轼以画马为喻作了阐述:“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苏轼认为士人画之所以成功,在于“取其意气”,传达出马的神韵。诗中所言及的“意气”,是画家学识、品德、修养在作品中的综合体现。作为诗人、书家、画家的苏轼能把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视绘画为文人的一种高雅修养,“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他的这种绘画主张,在其画论中随处可见。如他称赞吴道子画时说:“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余,运斤成风。”对自己画的竹则说:“石室先生清兴动,落笔纵横飞小凤。借君妙意写,留与诗人发吟讽。”苏轼所论,或以画抒情,或借画遣兴。总之,就是为了表达“画中有诗”的意境和情趣。总之,苏轼所倡导的不求形似观,主旨就是在描绘事物的过程中,要抓住不同事物的各自的精神本质。苏轼这一思想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影响是相当大的。。

从艺术发展的规律来看,从古至今,绘画的审美境界都不可能到达发展的终点。因为生活常新,艺术风格长变,其美学趣味和审美意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被开拓和发展的。尤其是世界文化大发展的今天,画家们将会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探寻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语言,创造出具有新时代精神和内涵的作品出来。

参考文献:

[1] 俞剑华:《国画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 潘运告:《中国历代画论选》,湖南美术出版社。

苏轼的文学艺术成就范文第5篇

一、诗歌朗诵的意义

(一)可以创造情境,激发兴趣。兴趣,是指良好的情绪,人们对周围一定对象和现象的积极的特殊倾向,心理学称为“兴趣”。高中学生由于课业紧,学习压力大,对朗读重视不够等原因,对朗读,对学习无兴趣可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以说,“兴趣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往往能让诗歌中那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向往,像涓涓溪流一样流入学生心田,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尤其是那些选入课本中的文质兼美的诗篇,通过老师准确、流利、表情的范读,把文字转换成有声语言,进行创造性的表达,把学生吸引到优美的语境中,得以真的启迪,善的熏陶,美的享受。同时,学生借助听觉形象,进入文章意境,甚至产生跃跃欲试的朗诵需求,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走进诗歌的文学殿堂、

(二)可以感受语言美、形象美。朗诵,课文内容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多方感知,对文章感受极为深刻。朗读课文以至于成诵,文章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诵“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生同病相怜人世一叹;诵“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而生恍如隔世、悼然自伤之情;读“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自会如杜甫般心念武侯,许身社稷,涕泗并流。诗歌语言形象、精炼,这就要求学生用心去读,久而久之,培养了语感,进而化为自己的东西,终身受益。通过对作品形象的载体――文字加以联想和想象,使之在朗读者心中形成“内心视象”,当自己的“内心视象”与作者契合了,也就深得文章意旨了。

(三)可以提高审美情趣。在诗歌教学中如果能成功地应用抑扬顿挫等各种朗诵艺术技巧来朗读或朗诵,能够把作者的“喜、怒、哀、乐”及其他极细微的“情绪”和“心情”表达出来,这样会使读者整个身心都受到影响,受到感染,让读者一下子浸入到诗的意境里。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要读出其豪放之情,陶渊明的《饮酒》(其五)要读出淡雅闲情来。在语文教学中,一堂成功的古典诗歌教学课,如果让学生仅仅停留在了解和掌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那么有些微妙的感觉用语言是无法表现出来的,学生也就无法深入理解和延伸其内涵。

二、朗读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诗歌的音韵美也是在整齐而有变化的节奏朗读中体现出来的。要古典诗就要体现出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句内的停顿节奏,以“顿”显意,以“顿”显情,以“顿”悟情。杜甫的《蜀相》的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情景交融。要理解诗句的深层意蕴,首先要将其置于节奏的朗读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二字一拍一字半拍停顿,每顿延长字音,就会发现在诵读的过程中我们特别强调了“自”“空”二字,荒凉之境无限,寂寞之心难言,凭吊英雄,怀古伤己,一片诗心全凝结于此。

(二)读出重音。在词或语句里念得完足加重的音叫作重音。重音又可分为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语法重音是句中的主要动词和表性状和程度的状语。逻辑重音是读者随情感的需要突出和强调的词语。诗歌朗读要处理好这两方面的重音。

(三)读出韵脚。押韵是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借字音中韵母部分的重复,照应前后诗句,把涣散的声音组成一个整体,类似于音乐中的主旋律,起一唱三叹的作用。这一特点只有用声音才能传达出来,适合于诵读。而且大都押平声韵,适于做字音延长朗读,能起到余音绕梁、回环往复的效果。

(四)读出声调。中国古典诗歌的音调主要是借助平仄组织起来的。平仄形成了声调的高低抑扬之势,“同声相应”“异声相从”(《文心雕龙》)造成和谐优美的效果,近体诗(格律诗)这一特点尤为显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平仄相应相从,抑扬交措,声调美丽,单从语音效果上就能给人以美感。

我国是一个泱泱诗歌大国。从《诗经》到《楚辞》,从陶谢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迭起,名家辈出,璀璨夺目。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髓所在,她从来就代表着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养成诵读习惯,培养学生诵读诗歌的能力,在反复地诵读中,感受语言,品味诗句,从整体上感悟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艺术美和情感美,让学生逐步学会并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苏轼的文学艺术成就范文第6篇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1―0093―01

中国古典诗词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传唱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们洋溢着中国文字的魅力,充满了古人的智慧和情感。作为语文老师,该如何有效地进行古诗词教学?如何引导学生去学好古诗词呢?

一、以背景为依据,解读诗歌

凡是有生命力的古诗词都是诗人有感而发之作,诗歌所传达出的思想主旨无不与作者的生平、阅历、遭遇及他所处的时代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要使学生正确理解古诗词的含义,就必须对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个性特征、遭遇经历等知识有所了解,这样才易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比如李白傲视权贵的个性,渴望施展才华而郁郁不得志的失意;杜甫的穷困潦倒,乱世流离的不幸及忧国忧民的情杯;刘禹锡、苏轼屡遭贬官的经历;岑参、范仲淹的边塞军旅生涯;辛弃疾、陆游遭排挤打击,报国无门的无奈等等。诗人自身的经历与境遇离不开社会生活背景,了解他在什么情况下针对什么而写作,也就是要把诗作与写作的时代背景联系起来考察,那么学生学习诗词才会更有效。如赏读杜甫的《春望》诗,先要弄清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第二年,他乘隙逃离长安。这首诗就是他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诗人正是因为与家人难通音信,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牵梦萦,为了表达他对妻儿的强烈思念,于是发出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慨。若不跟学生讲清这一背景,学生就很难明白作者的这种境遇,也就理解不了一封家书何以值万金。鉴赏古典诗歌,要联系其写作背景,才能从深层次准确地解读诗歌。

二、以诵读为依托,欣赏诗歌

古诗词的教学常用的就是诵读教学法,诵读要渗透教学全过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因为古诗词语言高度凝练,讲究声韵和谐。要想诵出语感,初读时要读准字音,读懂大致的文义,要字正腔圆。再读,要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要有板有眼。深读,要读出感情,读出意境,要有滋有味。情是古诗文的魂,它渗透在字里行间,与事、景交融。教师只有带领学生尽情诵读,引导学生认真体味辨别,学生才会体会出作者的情感,并产生共鸣。

古代诗词不但要在读中体会感情,还要在读中品味意境。古诗词可以说是一种精练的综合的文学艺术,它往往将文字、绘画、音乐有机地统一。借助有限的文字来表达一种和谐的意境:有的抑扬铿锵,有的缠绵悱恻,有的迭沓酣畅,有的悠扬明快,有的清新含蓄。只有反复诵读,才能体味出其中的味道。只有读出感情,才能把有形的方块文字,演绎成各种丰富的画面和意境,从中体会到美,感受到美。

三、以情感为主线,体会诗歌

]有感情就没有诗歌。作者的感情体现在诗歌里,诗歌的感情包含在字里行间。学习杜甫的《春望》时,要引导学生挖掘诗歌中字里行间蕴藏的情感。“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前两句是望中所见,极概括,极沉痛。国家残破,河山尚存。暮春时节,长安城中草木丛生,一片荒凉。诗人睹物伤怀,伤国之情油然而生。颔联写花写鸟,借此来表达了诗人那种伤乱思家的感慨。因感叹时事,见悦目的花朵反而流泪;因深恨离别,听到悦耳的鸟声反而惊心,诗人感触异常。花鸟平时乃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足以见得诗人内心的忧伤。诗人那种忧时伤别的情感表现得更为具体和深沉。诗人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满腔愁情,真挚感人。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诗的内容的基础上,体味作者从字里行间凸现的跌宕的情感波澜,体味诗词深层的意蕴。

苏轼的文学艺术成就范文第7篇

前苏联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外阅读能为课堂教学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并“发展学生的爱好和才能,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而文学名着阅读更可使学生打破时空的界限,与文学、思想大师进行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以便学生在生命与语文学习的起点就占据精神和生命的制高点,为终身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可见名着阅读为学生打开了通向世界的一扇窗,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更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近年来文学名著阅读这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广阔天地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二、文学名著阅读的现状

我曾对本校的学生作过一次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发现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对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并非人人涉猎,对其他有影响的作品读得不多;二是 对古典诗词缺乏热情,有把苏轼说成唐朝诗人的; 三是对现代文学作品兴趣不高,连茅盾、巴金都不知道;四是对外国名着知之甚少; 五是喜爱看的偏重通俗刊物(如《故事会》、《民间故事》);偏重情节离奇、刺激性强的武侠、言情小说。 造成此原因主要有: 观念淡漠,认为读不读不会影响考试成绩、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对语文知识的操练和掌握上,缺少阅读的时间、由于远离阅读,长期享受不到阅读的,没有阅读的兴趣。

三、文学名著阅读的方法

(一)转变观念

古人很早就给我们指明了学习语文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和“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读书的重要性,只有多读书,才能有充足的“源头活水”,只有多读书,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现实的事例也告诉我们:鲁迅、郭沫若、茅盾等哪一位文学巨匠不是通过大量潜心阅读而取得辉煌成就的?哪一位高考状元在谈到学习经验的时候不是把“多读”放在第一位的呢?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大语文的教育观,明确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开拓学生学习视野,把学语文、用语文放到社会大课堂的广阔背景中去。课内学方法,课外得“营养”,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紧紧抓住文学名着阅读这块重要阵地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学习才会有成效。首先我们应该让学生感觉到阅读是一种寻找美和欣赏美的旅程。我们可以根据中学生阅读的特征,举办各种类型的阅读课或阅读讲座,引导学生理解作品所反映的不同时代背景下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所包含的深刻思想内容以及卓越的艺术成就,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产生美的追求,提高文化修养和欣赏水平,从而培养健康的阅读兴趣。因此在开学初,我就给学生讲明阅读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同时开列了80多部作品书目,简单介绍情节,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文学艺术价值、思想价值,使学生有个初步的印象,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三)拓展阅读渠道

(1)要求班中每人购买一本名著,各各不同,相互交流着看,无形中就在班里形成了一个小型书库,有语文课代表管理并督促同学定期借阅。(2)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图书,由8个小组长负责做好学生的借阅工作。(3) 通过网上查询资料,熟悉相关网址,推荐给学生阅读。

(四)加强阅读指导

1.课内示范,教给方法

在课外阅读初期,我们可利用课堂适当延伸,以起到示范与抛砖引玉的作用。例如:在讲《香菱学诗》时,先让学生仔细阅读有关文字,了解作者对香菱的刻划是多视角、全方位的,并通过对香菱苦志学诗的细节描写品析讨论,使同学们对香菱的性格特征达成公识:天资聪慧、专心致志、废寝忘食。然后布置同学们回去看《红楼梦》第一、五回等,联系香菱(甄英莲)的悲惨身世,对香菱的强烈求学欲望和专心致志的精神进一步体会。由此学生们不难悟出作者对香菱悲惨的一生寄予了深深地同情。而这也为学生了解其他人物特别是有着类似经历的林黛玉指点了迷津。

2.指导学生自我咀嚼

读书切不可走马观花,读完后一点不留痕迹。学生往往在了解了故事情节后,就把书弃置一旁。这种蜻蜓点水式的阅读远远没达到要求。我要求学生每月阅读一本文学名着,写两篇读书笔记。笔记的内容可评论作品主题、人物性格、人物的行为价值取向、人物的评价、篇章结构、语言特色,甚至可改变情节、续写结局等。每学期进行一次舞台剧表演,让学生自己把名着改编成剧本,然后由学生自己编排、设计、表演。没有对名着的一定把握,就不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3.组织学生相互交流

苏轼的文学艺术成就范文第8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 阅读方法 培养兴趣

教师既要重教书,也要重读书。要让学生热爱读书,教师首先要爱读书。语文教师不仅要读经典作品,还要多接触报刊、图书等,根据学生的胃口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报章杂志,把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带进教室,供学生传阅。学生能读到自己喜爱的书,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从小读经典名著,加以思考,对孩子的人格塑造有很大的好处。

一、文学名着阅读的现状

笔者曾对我校的学生作过一次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发现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对中国四大古典名着并非人人涉猎,对其他有影响的作品读得不多;二是 对古典诗词缺乏热情,有把苏轼说成唐朝诗人的;三是对现代文学作品兴趣不高,连茅盾、路遥都不知道;四是对外国名着知之甚少;五是喜爱看的偏重通俗刊物(如《故事会》、《民间故事》);偏重情节离奇、刺激性强的武侠、言情小说。

造成此原因主要有:观念淡漠,认为读不读不会影响考试成绩、把大量的时间化在对语文知识的操练和掌握上,缺少阅读的时间、由于远离阅读,长期享受不到阅读的,没有阅读的兴趣。

二、文学名着阅读的方法

1、转变观念。

古人很早就给我们指明了学习语文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和“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读书的重要性,只有多读书,才能有充足的“源头活水”,只有多读书,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现实的事例也告诉我们:鲁迅、郭沫若、茅盾等哪一位文学巨匠不是通过大量潜心阅读而取得辉煌成就的?哪一位高考状元在谈到学习经验的时候不是把“多读”放在第一位的呢?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大语文的教育观,明确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开拓学生学习视野,把学语文、用语文放到社会大课堂的广阔背景中去。课内学方法,课外得“营养”,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紧紧抓住文学名着阅读这块重要阵地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学习才会有成效。首先我们应该让学生感觉到阅读是一种寻找美和欣赏美的旅程。我们可以根据中学生阅读的特征,举办各种类型的阅读课或阅读讲座,引导学生理解作品所反映的不同时代背景下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所包含的深刻思想内容以及卓越的艺术成就,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产生美的追求,提高文化修养和欣赏水平,从而培养健康的阅读兴趣。因此在开学初,我就给学生讲明阅读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同时开列了80多部作品书目,简单介绍情节,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文学艺术价值、思想价值,使学生有个初步的印象,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学期中间我利用教科书上的名着选段引发学生阅读名着的兴趣,例:在教《杨修之死》时推出许多三国的人物,课后布置学生列出《三国演义》中的一系列英雄人物,写出他们不平凡的事迹等。还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VCD,让学生欣赏名着拍成的影片,从而获得较直观的感受,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加强阅读指导。

(1)课内示范,教给方法。

在课外阅读初期,我们可利用课堂适当延伸,以起到示范与抛砖引玉的作用。例如:在讲《香菱学诗》时,先让学生仔细阅读有关文字,了解作者对香菱的刻划是多视角、全方位的,并通过对香菱苦志学诗的细节描写品析讨论,使同学们对香菱的性格特征达成公识:天资聪慧、专心致志、废寝忘食。然后布置同学们回去看《红楼梦》第一、五回等,联系香菱(甄英莲)的悲惨身世,对香菱的强烈求学欲望和专心致志的精神进一步体会。由此学生们不难悟出作者对香菱悲惨的一生寄予了深深地同情。而这也为学生了解其他人物特别是有着类似经历的林黛玉指点了迷津。 再例如:在讲《出师表》是时,在了解诸葛亮生平事迹之后,重点分析他身上那种忠心报国的儒家思想,所以才能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后要求学生课后找到《后出师表》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进行比较阅读,深刻地体会仁人志士那种身怀天下的崇高使命感和责任心。

(2)指导学生自我咀嚼。

读书切不可走马观花,读完后一点不留痕迹。学生往往在了解了故事情节后,就把书弃置一旁。这种蜻蜓点水式的阅读远远没达到要求。我要求学生每月阅读一本文学名着,写两篇读书笔记。笔记的内容可评论作品主题、人物性格、人物的行为价值取向、人物的评价、篇章结构、语言特色,甚至可改变情节、续写结局等。每学期进行一次舞台剧表演,让学生自己把名着改编成剧本,然后由学生自己编排、设计、表演。没有对名着的一定把握,就不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3)组织学生相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