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媒体运营工作的理解

新媒体运营工作的理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新媒体运营工作的理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媒体运营工作的理解范文第1篇

一、新媒体技术演变形成传播“落差”

纵观互联网媒体占领商业广告致高点的手段和方式,其所形成的显著传播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无差别推广。无论是从最初的电脑PC端门户网开始,还是手机移动端信息流的推送,以“内容为王”的无差别推广模式一直是互联网媒体创造信息优势的重头。由于网站平台软件开发的日臻完善,其碎片化推广方式让信息的编辑、上传、审核到露出,传播空间、效率变得更加高速。网站海量的内容信息,打破了传统媒体有限的空间;手机移动端网媒自媒体、视频软件的开发和运用,让信息传播无差别化更为明显。内容为王,强调高质量的原创内容,而不是转载甚至抄袭的内容,其同样要从质量和数量上来看待原创内容,尽管法律规定的“避风港条款”给网站内容给予了最大限度的宽容,但不实新闻、“水军”、旧信息以及质量低劣的信息充斥其中,虽然赚取了眼球,但仍是网络媒体的短板之一。2.“一网打尽”式销售。网络实现了让网媒与受众随时直接“沟通”的可能,商业营运和推广成为网媒生存和发展基础。比如,腾讯、新浪、搜狐等大型门户网站分区域深入各省、市地方,采取直营、合作和方式设立分站,利用覆盖优势,开展新媒体宣传和营运。随后,专业网站异军突起,如汽车网运用百度、阿拉丁等搜索引擎收集购车意向人群数据信息,为各汽车4S店建立门店,首页设置汽车门户信息推送,通过综合+专业门店的服务模式,实现线上客户与销售店的直接对接,快速掌握购买信息,达到宣传与销售的融合。如今,专业网站已覆盖房产、商超、装饰等诸多领域,新型软件的开发也层出不穷。3.落地数据的对比与运用。传统媒体在传播商业广告信息的过程中,媒介载体的作用仅以买方电话单方沟通为主要方式,相关购买信息以语言表达来传递。在以卖方市场为主的销售环境下,传统媒体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传播力,但随着商品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以买方市场为主导的环境中,商家更看中的是销售直观效果和客户信息的有效掌握,才能在竞争中占领更大的份额。当前,网络媒体无差别推广手段已日益成熟,在市场竞争和淘汰中,运用“线上+线下”运营提升浏览、阅读数据和数字已被大众普遍接受,随着国家对互联网宣传的管理更加严格和规范,抢夺受众眼球停留时间成为网络媒体之间竞争的主要方向,如抖音、一直播等视频软件的成功运用成为了大众新宠。

二、辩证看待新媒体变化克服盲目观

报纸媒体的经营特别是商业广告在经历新媒体瞬息变化中也深刻感受到了冲击和阵痛。对待媒体形势的变化,传统媒体经营者大致存在四种心理和态度:1.区分对待。大多数人起初认为传统媒体在新闻宣传和广告经营等方面具有深厚的根基,新媒体的传播在网络不太发达的现实情况下不会形成气候,两者是不同的媒体传播方式和手段,等到大众阅读习惯已发生变化时,才感觉到商业广告的传统传播方式已固步自封;2.客户群迷失感。传统媒体分明细专业开发广告市场,如房地产、汽车、金融、商业等类别,用专业的媒介传播手段进行商业性推广,对于形象宣传和快速传播容易形成“集中轰炸”效应,很多商家很看重的也是这一优势特点。而网络媒体特别是移动端平台已形成了人群随时阅读便利,信息的无缝推送,使得专业性差别更为集中、对比效应突出,虽无“轰炸”效应的优势,但与客户购买落地链接,却能潜移默化地形成长期、持久的广告效应,客户易形成依赖性购买习惯,商家直观获得市场数据和交易,这就使得传统媒体间接媒介作用出现断层,使报媒人感觉报纸商业广告的客户群需求不再专业明细和持久,出现迷失感。3.本领恐慌。网络媒体具有很高的互联网科学技术含量,伴随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互联网网络综合技术发展而产生,传统媒体在未深入了解和熟悉新媒体时,很容易产生本领恐慌,甚至有“狼来了”的畏惧之感。等到诸多新媒体形式百花齐放进入市场时,传统媒体要做到与新媒体齐头赛跑,在商业广告宣传领域同样体味到无力之感;4.盲目应对。上新媒体项目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有时刚刚上马调试运行没几年又被新的形式所替代,广告推广才有起色又出现新的技术手段而落伍。在没有掌握新媒体发展趋势和规律,以及弄明白互联网核心技术运用之前,盲目地应对和迷信往往造成被动而得不偿失。

三、依托报媒内在源动力做好“四融合”

报纸经营是宣传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报社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基础。其中报纸广告经营是重中之重,在融媒体新形势下,更应探索新的商业广告全媒体融合形式,让报纸广告依托全媒体做到优势互补,使报纸与服务对象之间媒介宣传关系的有效融合,能够形成较为持久的商业广告市场影响力。针对以上对互联网新媒体的分析,结合报媒工作实践,管中窥豹,谈谈几点浅显的体会和认识:1.做到政治意识融。党报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担负着忠实履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不断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其中就要求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党报的政治性、权威性是媒体宣传最大的优势所在,近几年,地方报媒坚持导向为魂、移动为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打造了多种形式新媒体产品,努力建立融合传播矩阵,加快融合步伐,在新闻宣传等方面取得了许多积极的成效,也为报纸经营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因此,报纸经营工作者首先要做到心融、脑融,将政治意识放在首位,服从报社新闻工作的统一安排,加强学习提升新闻写作文字功底,为报社发展提供未来决策的参考和可持续保障。其次,要树立法律意识,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做好广告宣传工作,严格把关不出差错,提升报纸媒体的传播力和公信力。同时,报纸经营内部尽量减少区分意识,如果把报纸和新媒体人为地隔裂开,出现内部激烈竞争,会导致专业市场广告经营断层。2.做到全媒体手段融。近几年,较多商业广告客户改变了宣传战略,报纸投放前期形象,后期投放网媒带网销,这样会出现报纸广告昙花一现、报社新媒体后期商业推广跟不上的局面,导致商业广告出现瓶颈难以为续。从形式上看,新媒体商业广告主要靠线上销售信息的与收集占领市场,由于可操作性强、同质媒体相互竞争强导致信息重复、可转化率低,成为网络推广的制肘。因此,报纸媒体尤其是党报的政治占位与内容可信度,仍是网络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目前随着传统媒体在实践中已较为熟悉并掌握了网络媒体的操作规律,但有效的广告形式并不明朗。而网络媒体“媒介+销售”模式的深入推广,在很多商业领域逐渐出现同质饱和,重复、繁琐、非有效转化信息大幅提高了商家的人力、财力等经营成本,在没有有效舆论导向的状况下,纯商业推广容易使商家产生区域商品畅销假象,导致恶意竞争、不公平竞争或欺诈客户等情况出现。所以,我以为,报纸经营针对专业商业市场广告可逐步探索运用全媒体的手段融合,尝试引进合作、专业市场网媒的区域经营权,同时与报社全媒体联动,既可取长补短,发挥专业人力优势,也能够提高商业广告的推广能力,让报纸商业市场经营人员拥有更有力的用武之地。3.团队联动融。全媒体商业市场广告经营工作人员所联系和维护的对象在区域内相对固定,报社集团内部降低区分程度,充分利用报社商业专业市场仍有大量客户联络资源和基础,做到团队联动融合,整体对外策划,新媒体技术和宣传共享,借助专业市场“媒介+销售”一体推广平台,边掌握操作技术边加强宣传推广,从报纸走向“线上+线下”,整合全媒体融合型商业市场经营团队,让报纸商业广告焕发新的生机。4.活动推动融。无论在政务宣传还是商业市场领域,每年都会组织特色活动、专场展会等,过去选择纸媒宣传造势,现在更多选择网络媒体线上、线下合作进行全流程推广,报纸商业广告只占较少比例。如果报媒在前期联络信息时,能够提前介入,将活动与全媒体宣传组合,将活动流程准备、媒体宣传和展会布置分开策划,也是一条探索商业推广联动建立持久客户群关系的有效方式。比如,2018年笔者在与保利地产宜昌项目公司宣传联络时,对方提出联合举办一场公益性兵器科普展览,限于场地和时间较紧,而且也没有承接过类似活动,难度可想而知。于是,我将前期文案策划、人员招募等都纳入活动宣传中,将宣传与展会布置分开剥离核算,借助报社全媒体优势进行活动的推广,10万元的活动合作费用全部融合于全媒体宣传及活动组织策划中,既避免了活动中繁琐的布设环节,又发挥了报媒的群体宣传力量。

结语

新媒体运营工作的理解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共青团;航空;思索

一、依托党建带团建,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和团干部队伍建设

(一)要切实加强党建带团建工作。结合航空企业党建工作实际,要切实加强新形势下航空企业党建带团建工作,加强对青年工作的引导,企业首先应制定《党建带团建工作办法》,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实施完善,以积极推动共青团工作融入企业党建工作整体格局,为扎实推进基层团建工作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实施基层团组织目标量化管理考核机制。从企业共青团组织层面加强垂直化考核,不断完善基层团建评价考核机制,健全制度建设,完善考核体系。企业共青团首先要拟定《基层团组织目标量化考核实施办法》,着力围绕“思想教育引导、组织队伍建设、服务中心服务青年、推动和促进公司品牌形象和文化建设”等方面,通过制度的建立和健全,进一步提升共青团工作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推动企业团建工作新发展。

(三)建立基层团干业绩与收入绩效的考核管理制度。借助行政绩效考核管理手段,进一步提高基层共青团工作效率、团干部工作能力,全面激活基层团组织的活力。基层专职团干部要签订个人绩效合约,实现承接企业共青团工作下落指标,通过强化目标管理、推进绩效考核,促进共青团各项工作有效落实和推进。

(四)推进学习型团组织建设。把建设学习型团组织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切入点,定期为基层团组织购置指导性强、实用性好的书籍,营造全员学习的良好氛围。另外,各基层团组织要定期开展“座谈会”、“读书会”等各类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的交流和学习实践活动,适时组织学习型团组织工作交流会,制定企业共青团学习型团组织发展规划。

(五)定期组织“团青”培训班。要不断提高企业基层专(兼)职团干部、各级青年文明号集体负责人以及优秀团青骨干的综合素质、管理能力和团务能力,着力发现并培养一批政治坚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勤学上进的团青骨干队伍,企业共青团应定期组织“团青”培训班。运用户外拓展、互动讲授、交流联谊、情景模拟等青年易于接受的培训形式,达到发现人才,提升自我管理的目的要求。

二、坚持深入基层调研,加大青年员工思想教育引导工作力度

(一)制定企业青年思想教育引导工作方案。制定《企业青年思想教育引导工作方案》,以“抓基层调研,掌握青年动态;抓主题引导,以形势激励青年;抓典型人物,以榜样感染青年;抓学习型团组织建设,以知识提升青年素质;抓青年自组织建设,以舞台激发青年;抓阵地宣传,以舆论引导青年”为主要工作内容,积极发挥共青团对青年的引领作用,增强青年思想教育引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开展各类主题形势任务教育活动。利用共青团月度碰头会等形式,积极邀请行业专家及企业内部的业务骨干,做专题形势任务教育讲座。准确把握青年思想动态,抓准青年思想的共同点、关键点和敏感点,及时做好青年引导工作。同时,组织团干部积极参加企业党校大讲堂等活动,正确认识和把握企业形势任务,理解和支持公司各项改革政策和措施。

(三)举办青年论坛活动。定期举办主题论坛,以培养青年员工自发学习、主动思考问题、积极吐露心声、合理表达诉求的能力和意识,搭建平台使企业青年与领导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提高青年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新媒体时代舆论风险的防范意识,更好地维护企业品牌形象。

(四)广泛开展调研活动,准确把握青年思想动态。要全面了解和正确把握青年员工的思想动态,找出青年员工最关心、最敏感的问题和利益诉求,帮助青年员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和困难,使青年员工感到在困难时有支持、有依靠,不被困难和问题压垮,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斗志和生活激情,增强青年对公司的归属感。企业共青团组织应定期开展青年思想调研活动,认真分析并了解团员青年的思想、学习和工作情况以及对自身成长成才的期望和要求,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五)坚持共青团碰头会制度。企业共青团组织应主动走出去,定期到基层单位开展团干部碰头会,及时把握青年思想动态,增进各基层团组织间的工作交流。同时增设“团干部讲团课”环节,利用碰头会交流之余,团干部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六)利用新媒体工具,营造理性的网络舆论氛围,引领企业青年把握正确的思想航向。企业共青团组织应建立覆盖到基层团干部的微博矩阵。以“微博”、QQ群等载体,开设团青栏目,运用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营造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青年专属交流平台。

三、把握企业中心工作,加大共青团组织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贡献力

(一)开展“青”字号品牌活动。企业共青团要开展好青年文明号创建、青年创新创效行动、青年突击队活动等,并结合企业中心工作,号召各基层团组织积极行动起来,围绕航空企业生产运营工作进行深入思考与创新,着眼于企业业务流程优化、降本增效、增收节支等方面的管理实践。

(二)服务社会,组织“爱心活动”。首先,结合当前航空企业生产形势和岗位特点,要大力开展岗位奉献活动,动员员工立足岗位,为企业发展献计策;结合航空企业旅客需求,要在候机楼、航班上等场所开展引导乘机、答疑解惑、为特殊旅客提供帮助等支援生产的活动,为生产一线排忧解难。要结合岗位自身特色、地方特点和被关爱对象实际需求,深入开展品牌活动,带动青年员工参与爱心活动,展示团员青年的精神风貌,形成争当先进模范的良好氛围,为促进社会和谐做出积极贡献。

新媒体运营工作的理解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新闻宣传工作

企业的新闻宣传工作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能够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新闻宣传工作还具有强大的信息传播功能,能够增加企业的知名度,有助于企业营销工作的开展。新时期,我国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电力企业要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必须充分发挥新闻宣传工作的作用,全面提升新闻宣传的良好效用,为电力营销和服务提供保证,为电力企业品牌效应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1 电力企业提升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性

我国电力企业受到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其新闻宣传工作出现以下问题:企业内部宣传较多忽视了对外宣传,新闻宣传的类型单一多为政策管理内容,对民生问题关注较少,与客户的服务沟通较少。目前,我国电力行业不断发展,社会经济建设和人们日渐提高的电力服务需求对电力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电力企业的新闻宣传工作不到位,导致人们对企业的了解不够全面,认为电力企业作为国有的垄断企业,服务态度不够好,这些舆论对企业良好社会形象的树立造成了不良影响。为了改善人们对电力企业的传统观念,企业必须加强新闻宣传工作,根据新时期的社会和行业要求,对新闻宣传工作进行改革创新,为企业品牌形象的提升提供支持。

2 新时期电力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要点

新时期电力企业的新闻宣传工作要根据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发展战略,依照国家的宣传工作重点,把握正确的工作方向,实事求是,深入人们群众,为企业内外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增强企业凝聚力,深化电力改革,促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电力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要点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以企业发展战略为指导,反映企业的长期规划和目标,要求新闻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深刻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政策方针;第二,新闻宣传工作要围绕电力企业的中心工作开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将新闻宣传与企业的工作内容和流程结合起来;第三,要制定完善的新闻宣传工作计划和方案,进行全面的部署,对新闻宣传工作进行准备定位,遵循规范系统的工作流程,在实际工作中,突出电力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主题和特色,将各项方针落到实处;第四,新闻宣传工作要发挥实际作用,相关工作人员不仅要发挥这项工作对企业的鼓舞、宣传作用,还需要发挥其监督作用,在正面宣传报道的同时对电力企业出现的问题和事故进行监督,敲响警钟,改变企业中出现的不良行为,引导企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3 新时期提升电力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对策

3.1 深化电力企业的对内新闻宣传工作

企业对内开展新闻宣传,其目的是为了调动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发挥员工的创造和创新能力,反映基层员工的需求和心声,拓宽基层员工的展示平台,鼓舞激励员工的士气。电力企业深化对内新闻宣传工作,首先要考虑不同层次员工的理解能力和文化水平,在开展工作之前进行详细的群众调查,采用员工乐于接受的方式,选取贴近群众的主题和内容,在文字的处理方面,尽量做到平实有趣,例如企业可以选取基层员工中的典型事例和先进员工,发挥良好的榜样作用;还可以在企业内刊开设员工专栏或员工版面,不仅为员工提供了展示的机会,也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而且员工周围真实发生的例子更易于他们的充分接受和理解;其次,要对新闻进行专题策划,比如可以配合我国传统的节日和国家重大会议的召开时间,定期开展新闻宣传工作。新闻宣传内容不仅要创新,突出亮点,也要有日常的、基本的工作内容;再次,新闻宣传工作要注重时效,配合企业的营销经营活动,对企业内部发生的重要事件及时进行宣传报道,对重要的持续性活动设定主体开设专栏,这要求新闻宣传工作人员切实掌握电力企业的工作计划,对宣传工作提前进行策划和部署,以保证宣传的时效性;最后,新闻宣传工作人员要重视员工的信息反馈。对内进行新闻宣传能够迅速及时地收集反馈信息,分析是否到达了宣传目的,员工的接受程度如何,新闻宣传工作是否具有实效,通过调查分析,能够总结经验,并为下次工作的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此外,工作人员还可以借鉴其他企业成功的宣传经验,翻阅成功的企业内刊,对自身工作加以改革和完善,提高新闻宣传工作的水平。

3.2 加强对电力企业的对外新闻宣传工作

电力企业必须重视对外的新闻宣传工作,应对电力市场的激烈竞争,利用多种新闻宣传方式,为电力企业的营销工作做好准备和支持。加强对外新闻宣传工作的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要配合电力企业的营销和运营工作开展工作。新闻宣传工作人员要对企业的重要工作的战略方针有一个精准的把握,寻找合适的宣传视角,提高新闻宣传工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激发员工参与的热情,积极主动地为企业的宣传做出贡献,促使企业能够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又满足了电力客户的需要,促进企业提高服务质量,加强社会对企业的理解,提高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在进行宣传时,企业要利用多种形式的传播媒体,健全企业对外宣传的网络平台,利用新型的传播工具,比如微博、微信等,电力企业的最新消息和电力优惠政策,并将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传播出去。

(2)电力企业的新闻宣传工作要关注民生,以群众为中心,服务广大电力用户。新闻宣传工作的内容要注意对国计民生的侧重,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例如,企业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制作宣传海报和视频,响应社会号召,并鼓励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公益活动当中;电力企业还可以在社区内举办电力知识讲座,组织员工走上街头,走入生活社区进行宣传,并主动为电力用户提供服务,宣传电力基础知识,指导客户正确认识、使用电表设备。

(3)新闻宣传工作要加强与群众和沟通互动,对社会舆论进行引导。例如,电力企业还可以在用电高峰季节,进行节约用电的宣传,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还利用互联网展开宣传工作,配合网上提倡的传播效果和反映良好的停电一小时活动,进行深入的宣传推广,能够取得更加广泛的传播效果,也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4 总结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的新闻宣传工作对内能够增强企业凝聚力,对外能够提高企业的品牌的知名度和认知度,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进而提升品牌的美誉度和客户的忠诚度,企业要不断提升新闻宣传工作,为企业扩大影响提供动力和支撑,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电力企业的新闻宣传工作人员还需要对自身的工作进行改善和创新,为电力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强.如何做好新形势下供电企业新闻宣传工作[J].现代企业文化.2013(32).

新媒体运营工作的理解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医院信息系统;业务需求;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6 ― 0072 ― 02

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发展伴随着卫生行业信息化发展而迅速推进。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怎样改变医院信息管理不适应用户需求的现状,确定科学有效的发展方向,选择高标准的操作平台,使用兼容性好的数据库,以及开发网络版的信息处理系统,构建以日常医疗信息为基础数据、医院财务数据为重点的数据库系统、为管理层决策过程提供参考信息,建设智能化的节点数据库和数据仓库,是广大地区基层医院及中心地区三甲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医院间实现用户数据共享,是医院管理者需要深入思考和重点解决的问题。

1 医院信息系统建设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在医院信息化建设方面已经有了长足发展。基于大数据的医院财务管理与决策工作的系统需求分析该系统的数据来源于现有医院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以及相关子系统,通过对导出的财务和相关数据采集与分析,并按照中国财务软件数据暂行标准接口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和定制化。通过搭建现代化医院财务管理框架,满足当前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数字化建设需求,为医院管理层提供宏观财务数据报表、财务趋势分析等决策数据和医院财务监督体提供量化数据的数字化工作平台。不仅解决了传统医院财务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而且突破传统局限性,从正常运营角度规范了医院财务管理系统的工作流程,为管理层提供财务数据趋势分析、对比分析、盈亏损益等,实现从财务会计到管理会计的转型。〔2〕分析系行业有关资料,医院信息化的发展主要经历三个阶段。

(1) 单机版信息处理系统〔3〕

从八十年代开始,各类医院计算机系统的应用主要分布在挂号收费、患者住院费用管理、医疗器械和药类制成品管理、单位人事管理、考勤制度执行等具体方面。早期在卫生系统得到广泛应用的MOTOROLA系列计算机、DATAMAX等微型机,采用的处理语言有FORTUNE、 COBOL 语言,我国第一版的 ICD- CCD 医院病案管理系统就是在此基础上开发并得到广泛应用的。

(2)不同科室个性化应用系统

随着计算机在医院信息管理应用领域的扩大和深入,功能性强的科室应用系统在门类齐全的综合医院发展迅速。

(3) 基于LAN的资源共享网络应用系统

各医院内部及医院间网络版本的医院信息系统始建于上世纪最后10年,有实力的大医院相继在100M/1000M自适应以太网上建立了功能较强的医院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用户信息化处理的发展趋势, 开始向医院与医院、医院与社区、医院与患者信息共享的方向发展。信息处理的整合从前台走向后台,从以本科室的应用处理向跨科室、跨医院、跨地区、跨行业的综合信息系统相结合的集成模式方向发展。

2 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1)信息处理功能单一

当前软件应用系统在前台业务处理上的支持比较全面,但在后台的数据分析上不能有效地服务于医院管理层的科学决策。

(2) 系统建设没有统一标准

目前,信息的分类代码、信息处理的流程、报表的格式等都缺乏统一的规范与标准。软件产品的通用性和灵活性差,导致软件升级及扩展困难,孤立的信息节点难以共享资源,网络化程度低。

(3) 应用功能在临床领域普及率不高

目前业内的医院还没有建立“以病人需求为中心” 的信息管理系统,不能实现临床数据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患者查询信息系统的有机统一,应用功能不高。

(4)数据分析不能适应管理需要

在医院管理工作中,采用数据库系统管理海量数据是现代管理模式优势之一,在逐渐替代传统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实现了医院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从技术层面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所以,医院信息数据分析是提高管理质量的技术瓶颈,改革医院当前的管理体制、提高人员素质、更新观念、破除陈旧的管理模式对医院信息化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5) 行业标准和有关法律法规急需完善〔4〕

目前,卫生行业专业信息安全规范体系的规划设计还不完善,诸如涉及到值班医生数据签名、远程视频会诊的过程记载、对患者常规检查诊断及初步结论和后期医疗护理质量管理过程等都需要当事人的认可等。这些都没有形成法律法规。

3 应对策略与办法

(1) 必须进行卫生信息立法

首先,医院方面积极主动地以“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为出发点,找准医学信息和现代信息技术与医疗护理工作的最佳结合点。从法律上对计算机病历( Computer Medical Record, CMR) 应用和医疗护理执行过程进行规范,深入患者中间搞调研、听意见、询建议,形成医患双方共同遵守的行业规范;其次,聘请医学专家、医院管理专家、信息技术专家、法学家、新闻媒体等组成独立的第三方公证系统,推进卫生信息立法和医院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

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还要严格规范计算机病历数据的采集、修改、添加和删除等运行中各个环节的监控,依据医院应用信息系统数据流程的要求进行操作,并对后期的数据整理、分类和打印输出采用手工签名。

(2)使用ISO标准建立医学信息标准体系〔3〕

根据临床医学概念的丰富性和多样化特点,要规范医学术语的标准化,使医学数据的编码与医学术语标准化紧密相连,提高编码方式的科学实用性,对各类疾病、药品和医疗操作术语等进行统一编码,提高疾病分类的细致程度,并适用于流行病学及保健评估的需求。在保持医学文档半模板化或全部模板化的同时,创新文本格式,使电子病历能方便地记录患者特殊信息,所描述的临床医学记录既有严谨的学术化表述,又有通俗易懂的大众化色彩。

医院信息化发展越来越具有网络化、全球化的远程医疗和信息共享的趋势,为了充分利用互联网实现患者与患者之间、家庭与医院之间、同一地区的不同医院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国家之间实现医学数据的交换和共享,还要统一数据交换的标准问题,以更好的为医疗资源共享进行软件研发和提供技术支持,进一步增强计算机病历形成和使用的共性。

基于大数据思想的医院财务管理系统是对当前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功能的增强和扩充,通过引入大数据思想,实现大数据集存储、管理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和大数据的分析与挖掘。除了基本财务核算与财务报表基本功能外,还利用R Language统计分析、分类回归、聚类和关联规则等功能,重点实现了实时的财务报表、财务指标和现金流能力的预测模型功能,满足医院现代化财务管理需求〔4〕,达到了医院财务管理和决策系统的设计目标。通过完备的系统测试和性能测试,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针对医院信息化存在的共性问题与不足,借鉴和引入银行业财务系统的成熟管理思想与实现方法,设计和开发了基于大数据思想的医院财务管理与决策系统。在传统数据仓库和商业智能基础上,融合大数据思想,实现数据大集中。基于灵活、易扩展和健壮的软件体系架构设计与开发,加强数据协同性,提供高效的数据聚合、分析挖掘和动态展示。实现了财务数据的实时变化、信息挖掘和过程监管,对于提高当前医院整体运营工作效率、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绩效管理,重视资金的时间价值与运营风险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3) 采用B/S系统架构的数据中心建设〔2〕

采用服务器/浏览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设计和开发基于大数据理念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在不影响现有医院财务系统正常运营使用的系统设计理念下,通过对数据(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采集、清洗与集中,利用标准数据模型(standard data model,SDM)对目标数据的整合与优化,构建大数据平台,改变传统数据流拓朴结构,利用DBLOAD技术,建立作业自动进行批量数据导出、导入与备份,利用数据库外部链接技术实现实时更新系统数据,进行批量和实时数据的大集中于数据仓库;通过元数据管理实现,实现数据资源统一和规范化;通过数据库反规范化和数据分区等技术提高数据存储优化;按照业务流程抽象模型驱动数据互用性。

引入NOSQL非文档型数据库-MongoDB作为数据聚合层提高系统访问速度和数据分析与挖掘支撑平台。开发高性能的信息管理系统,系统开发服务器要基于J2EE体系,客户端基于Dot Net Framework开发,选择高性能、无模式的文档型数据库MongoDB作为后台聚合数据库,MS SQL Server作为后台数据仓库,Java和C#为主要程序语言,采用Spring框架和经典MVC设计模式进行高端C/S模式应用程序的开发。〔4〕其中,Dot Net FrameworkWPF作为表现层基于MVVM设计模式提供Rich Client实现Data Visualization,Spring+J2EE作为业务逻辑层,Hibernate作为ORM并提供数据持久化,MongoDB作为数据聚合层,Autosys作为系统前后台作业调度核心系统,保证了系统自动化运行管理。通过Spring框架将业务对象与业务逻辑相分离,并通过容器(Container)和非容器(Non-Container)两种管理方式完成业务逻辑对象的创建、调用和回收,保证系统的平立性和易扩展性。在MongoDB的设计和使用上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按照业务规则对数据进行横向(基础数据)与纵向(分析数据)处理并独立存储和有效隔离,另外MongoDB作为Near Cache(类缓存技术)使用,将数据存储在内存和磁盘上,提供快速访问和瞬间定位能力,实现对高性能信息管理系统的访问。

〔参 考 文 献〕

〔1〕 李维基于RUP的医院信息系统需求管理研究与实践〔J〕.中国医疗设备2010,(04).

〔2〕 袁珏.胡军浅谈软件项目管理中的需求管理〔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17).

〔3〕 倪爱银.软件项目需求管理解析〔J〕.软件导刊

新媒体运营工作的理解范文第5篇

李女士,我知道“温州购房团”活动最初是由《温州晚报》发起的,而您是策划人。所以有些问题想先请您谈一谈。

2001年你到上海动员房地产开发商到《温州晚报》登广告,推出“沪上看楼”活动,当时是出于什么想法,只是为了扩展广告客户吗?是否预料到在今天产生的影响?

李:当时搞这个活动,主要是顺应市场需求。首先是民间投资者的需求,温州经济发达、民间资本雄厚,民间向来对股市兴趣不浓,喜欢购买不动产,因人多地少、土地供应紧张,1600多亿的民间闲资四处寻求投资渠道,而国内大城市中心地段的名楼成为他们追求的目标。上海房地产市场的成熟规范、蓝印户口、租金收益、子女教育等优惠政策更引人心动,但由于两地信息交流不畅,市场情况不熟,又抑制了他们的投资意向。其次是满足了楼盘开发商的需求。当时一些在上海推广有难度或体量大的楼盘也正积极拓展外地销售市场,但楼盘开发商在异地销售过程中缺乏对当地市场的了解,需要借助媒体的力量推广和销售。再就是顺应了媒体竞争中做大广告市场的需求。在温州有4家平面媒体,相互之间新闻、广告、发行的竞争十分激烈,异地购房团作为《温州晚报》对广告客户的特殊服务内容,帮助广告客户研究市场、制定销售计划,同时组团到楼盘现场看房、购房。这种把商务考察与旅游观光两者合一的异地营销方式,在当时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这个活动大大缩短了楼盘的销售期,帮助开发商及时地回收开发资金,自然赢得客户的强烈反响。

赵:据说,规模最大、名气最响的温州购房团是由《温州晚报》广告部发起的,3年来己“横扫”北京、杭州、呼和浩特、武汉、青岛、南昌、深圳,甚至远及东南亚国家,目前会员己经发展到6000人,这个说法确实吗?在组织这些购房团的活动时,《温州晚报》还只是靠房地产广告来获利吗?

李:对,《温州晚报》是温州购房团最早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后来其他媒体竞相效仿。在长期的购房团活动、专业房产展示会、推介会等房产活动中,《温州晚报》积累了6000多人的购房俱乐部成员。

在《温州晚报》3年多的购房团活动中,《温州晚报》只是起着桥梁和广告信息沟通的作用,从不介入房产中介或活动。并且每次购房团都一直在负责任地请当地的房产界资深人士为投资者讲解楼盘,时时提醒冲动的买房人“购房有风险,入市须谨慎”,同时想方设法请到房地产专家做讲座,使投资者做出理性的决策。

赵:温州购房团之所以引发“众怒”,因为它的首要目的是投机,短线炒楼赚钱,而房价炒高不利于当地消费者。作为活动组织者是否意识到这一点,对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否采取了措施?有人说“温州购房团”是导致部分城市房价上涨的“罪魁”,您怎么看?

李:我们做的是温州购房团,不是炒房团,他们之间有根本的区别,前者是有资金投入。房产市场有涨、有降的风险,温州人购房产是对自我财富的一种保值、增值行为。在经历改革开放的黄金20年里,温州人凭借着勤劳和坚韧的性格,走南闯北积累了相当的财富。在银行连续降息的市场大背景下,温州人本着对财富保值增值的基本要求,不断探询投资渠道,而这几年房地产市场的红火刚好对接了温州人的投资需求,疏导了温州资本。而资金的不断流动是市场经济活跃的一种表现,就算没有《温州晚报》组织的购房团,这些资金也能通过别的途径无序地出去,只不过资金的市场化调配不会这么集中这么明显而已。假如前几年温州人不是到上海、北京等地购房,而是去香港购房,那亏得就大了。温州的一位开发商认为,就算温州人在本土炒房,那也未必是件好事,容易滋生腐败和犯罪。因为少数职权者以小订金或口头约定订购房号,回头到二手房市场高价转让,从中获利,一旦没赚,就把房还给开发商。所以应该鼓励温州人走出去,完全靠实力、靠自己的真本事去投资。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地区房价上涨是因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好,温州人没有本事炒高任何地方的房价,但温州人有本事发现哪里的房价有上升空间。说温州人炒高了当地房价的说法是不切实际的,并且掩盖了影响房价上涨最直接的原因是土地价格猛涨的事实。

赵:我个人认为,“温州购房团”从策划、组织上讲是一个很成功的营销案例。但媒体的特殊性质是否使它的成功与否要多一层检验标准。无疑,这个活动给媒体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作为负有舆论监督引导作用的媒体,不能只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还要考虑活动会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您认为媒体搞经营活动需要什么限制?当舆论将房价上涨归罪于“温州购房团”时,作为组织者的媒体是否也有责任?

李:《温州晚报》作为温州购房团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在整个活动中从未在自己的报纸上作过任何报道来渲染购房团。在今年年初社会各界未关注此事前,我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采访时就已经明确表示,温州购房团经过3年的发展和演变,目前有些变味,我们担心的是我们温州的投资者。因为听说温州人购买力强,在温州楼盘好卖,全国各地的楼盘都到温州推广,这样就难免鱼目混珠,好盘烂盘都有。最可怕的就是那些手续不齐全的融资项目、手续无法齐全的烂尾楼项目、高额包租或回购的楼盘项目。温州投资者己经有了投资风险,本着为温州购房者负责任的态度,我们已经决定要为温州购房团降温,放慢购房团脚步。我们向来不炒作自己,但我们无法阻止其他的媒体炒作我们,我们一直在回避采访,但仍然有不负责任、捕风捉影、不合实际的报道见报,更可笑的是有些记者在谈到我时称呼我为先生,报道的真实性由此可见。

赵:建设部住宅与房地产业司司长谢家瑾分析,温州购房团与媒体及当地房地产商联手进行了新闻炒作,形成了当地市场上房价上涨的恐慌心理,造成虚假的供求失衡,导致房价上涨,然后倒手并赚取利润。您是否同意这种说法?她对媒体的这种评价你怎么看?

李:我不同意上述说法。首先,恐慌的心理说明了当地市场的不成熟,广州和深圳就未见百姓恐慌、房价上涨的现象。其次,作为当地的百姓不能判断出当地房产供求状况,却让远道而来的温州人造成所谓的垄断信息、供求失衡,听起来都滑稽。还有,温州人购房赚取的是楼盘批发与零售之间的差价、期房与现房的差价,在房产买卖过程中机会是均等的,交易是公平的,没有强买强卖。

赵:据我所知,温州政府方己经通过主管部门禁止媒体组织购房团。温州房地产交易中心也表示,媒体将不能作为房展会的主办方。您怎么看待这两个“禁令”?这是对媒体的一种“警告”吗?

李:我刚才已经讲过我们放慢购房团的脚步是在所谓的政府“禁令”之前,房展会媒体是否能作为主办方并不重要,作为一种市场行为,房地产交易中心有什么权利不许别人搞房展?有本事你自己把房展会做得既强大又专业,别人谁也做不过你们那才叫本事。靠政府职权独家袭断不算本事。

赵:温州媒体组织的购房团现在已经暂时停止了活动,当我问及这是否是给这个活动画了个句号时,一位温州媒体的朋友说,或许是个逗号,也许是个问号,还可能是个省略号。 据她讲,由温州媒体协办的房展依然在举办,但在6月份最后一次房展后,可能会暂时停下来。

喻教授,现在有几个问题想听听您的看法。“温州购房团“最初由《温州晚报》广告部发起,现在其中的大部分也是由当地媒体的经营部门组织的。媒体以这种形式介入经营活动,是否违反有关法律和行业规定?

喻:从目前的法律法规来看,并没有明确的条文不允许媒体进入这个经营领域,所以说它并不是违法行为。但是,从新闻工作的特点来看,从它所担负的社会角色来看,这种行为是有违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的。因为媒介是巨大的社会力量,其号召力具有把社会闲散资源,包括人力、物力等聚集在一起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很强。所以在动用这种力量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尤其是不能用于非公益性的炒作。“温州购房团”其实是将媒体的这种组织号召力用于了大规模的资金炒作,是对现行市场经济秩序的干扰。

不过,这也提醒我们在以后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时要考虑如何禁止这种行为的出现。在国外,当媒体进入非媒体经营领域时都有相关的规定和健全的行业规范。但是在我国这方面的法律法规还是不足的。

赵:您认为,“温州购房团”作为一个广告经营活动的个体案例,是否是成功的?

喻:成功不成功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作为一个具体运营的活动它是成功的,因为它聚集起了相当的人力社会资源,达到了组织这个活动的目的,获取了可观的资金收益。但是从更高的层面讲,这是一件让新闻产业蒙羞的事情。作为公众力量,媒介产业化运营的目的不仅是赚取金钱,更应是使自己扮演的公共角色更好。如果媒介成为少数人赚钱的工具,那是媒体的堕落,这种行为也会让媒体的形象、信誉受到伤害。

我们讲媒介具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这种社会影响力不可为一己私利而动用,只能用于谋取社会的利益。“温州购房团”使局部或某些利益个体得到了好处,但媒体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要求要从全社会的角度来衡量它带来的后果。可以说“温州购房团”的行为实质上是对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破坏,这也是利用政策上的漏洞和经济发展中不良的东西而进行的一种投机行为。它虽然叫做“购房团”,但它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在购房,而是资金的一种投机行为。它通过大规模资金的游走,以赢利为目的,其实是在恶性炒房,对现在的社会经济秩序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

赵:关于认为“温州购房团”是一些城市房价上涨的“罪魁”的观点,您认同吗?

喻:我不完全同意这种观点。现在我国的房地产业确有不成熟的地方和不健全的机制,这些也是一些投机力量能够兴风作浪的原因。应该说,是“温州购房团”的出现使这些潜在的问题迅速显性化了,它起到的是催化剂的作用。把房价上涨完全归罪于“温州购房团”显然是不客观的。

赵:既然如此,《温州晚报》的李海彦女士也讲了,《温州晚报》没有在自己的版面上做渲染购房团活动的报道,可不可以认为媒体没有滥用自己手中握有的权利?

喻:媒体不能因此推卸应负的责任。虽然“《温州晚报》作为温州购房团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在整个活动中从未在自己的报纸上作过任何报道来渲染购房团”,但是当它作为“购房团”的组织者出现在公众面前的那一刻起,“温州购房团”实际上就利用了媒体的品牌,也就利用了媒体所具有的强大的号召力和社会影响力,所以它自然应该考虑作为媒体应担负的社会责任。

赵:李海彦女士谈到,在今年年初他们也感到“温州购房团”有些变味,由于担心到温州投资者的投资风险,考虑到要为投资者负责,他们已经决定要为温州购房团降温,放慢购房团的脚步。您怎么看这个行为?

喻:可以说,媒体在购房团活动中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它与投资者的利益是一致的。所以说这种对投资者利益的维护其实也是对他们自己利益的维护。另外,这种对局部利益的关照并不表示这个媒体有了多少社会责任感,应将这种关照放到整个社会利益中去衡量。

赵:那么,在搞经营活动时,媒体的经营部门应该如何预见并及时避免所组织的活动产生的负面影响呢?

喻:最主要的是要坚持这样一个原则,就是不仅自己能够得到市场回报,同时也不会对本地区、社会、国家产生破坏作用,甚至应有所贡献。现在社会上那些纯粹的企业都在讲“整合营销”,就是在经营活动中要着眼于长远,不能只顾一时利弊,作为以公信力为立身之本的媒介更应该考虑到自己的经营行为会产生什么后果。这是一种自觉。在我国现阶段,很多法律法规不健全,存在可以利用的空白,如果只顾利益回报,不惜以破坏社会经济秩序为代价,进行投机活动,虽然不违法,但是这种行为的境界很低,媒体品位的高下也就一目了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媒介经营者应该记住这句话,希望获得利益回报没有错,但是一定要有正确的利益标准。

赵:温州有关部门已禁止媒体组团炒房,您认为此举是否合适?

喻:这种举动可以理解,因为在之前的购房团活动中的确暴露出不少问题。关于禁止媒体搞房展的决定有些过分,媒体正常的经营权是不应被剥夺的。

新媒体运营工作的理解范文第6篇

“块”、“线”结合,挖掘广告经营潜力

报纸广告的营销,重点是开展差异化的广告客户结构规划,根据不同报纸自身的特色,确定具有长期广告需求的大客户群,形成较为稳定的优质广告客户结构。这是报纸广告部门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

作为江西省都市类报纸的“领头羊”,《江南都市报》的广告以区域为“块”,省内省外分开,在广告营销运作中进行市场细分;以行业为“线”,每年从房产、教育、金融、卖场等专版到中缝,再到报眼,细化为近30类,打包公开竞标。

同时,对房地产、汽车、教育、通讯等广告的“富矿”,则在报社广告部分别成立对应的子部门,抓住社会的难点、热点、焦点等重大社会话题,巧妙地与报纸广告联系起来,组织策划活动,从而达到不断开拓广告营销的目的。市场细分加上有效策划,取得了良好效果。

《江南都市报》2010年在广告上有3个主要增长点:专刊、活动、商业广告,这些无不得益于策划。该报几乎“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这些活动不仅仅创造了很好的经营效益――争取到了广告,还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提升了报纸品牌。2010年,该报策划的房地产行业推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一周年等大型活动,都取得了很好的收益。

此外,《江南都市报》还成立了专业客户工作室,对大行业、大客户,围绕节日、会议、展览、展销等活动时机,实行一对一的“专注服务”。同时,通过客户资源的整合,建立起客户数据库,实现数据库营销。如通过“楼市专刊”对读者进行调查,建立起购房数据库,并把数据资料提供给相应楼盘开发商,取得较好的广告收入。

同属江西日报社旗下的《新法制报》则根据自己的办报特点,在法制系统“做文章”,除债权公告外,车牌证照公告、公安系统专题项目等都成为其“拳头产品”,大大增加了广告刊登额。

加大多元经营,提供读者服务

“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句话鲜明地指出了经济创收单一性的风险。应该看到,报纸在经营过程中,广告并非单一可经营要素,报纸品牌价值、社会影响力、公信力、文化力、服务力等都是亟待开发的经营要素。

江西日报报业集团所属的子报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他们充分发挥发行网络的人力资源和媒体的社会资源,积极开展多种经营。

2010年,《江南都市报》成立会展工作室,成功举办“3?15”家装展、家博会、房展、家装建材砍价会、孕婴童展产品展、家装建材博览会、国际汽车展等10多场会展及活动,收入可观。

该报盘活发行网络,打造出多种发展模式:报刊代征,承接近10 余种优质报刊代征业务;开展电子商务落地快递配送业务; DM 夹带广告业务,该业务已占据省城市场总量“半壁江山”。

截至目前,《江南都市报》开展的多元化经营项目有会展、报刊代订、江南都市网、江南都市DM 杂志、财富地产DM 杂志、演艺、地市金刊、地市夹报、纸上商城和淘宝江西馆、江南艺术馆等,成为报社的经济发展增长点。

《信息日报》也进行了有益探索,他们开展的“旧报回收”活动,不仅优化了收入结构,而且锻炼了发行队伍。“旧报换新”、“DM直投”成为《信息日报》多元化经营的品牌产品。今年,该报与圆通快递进行合作,利用自己的投递队伍开展配送业务,开始“试水”物流业。

《新法制报》利用专业优势及行业服务优势,与江西省政法综治系统合作,联手创办《江西警方》、《法院连线》、《检察周刊》、《江西消防》、《交通周刊》、《平安江西》周刊和《平安江西》网站“六刊一网”,通过在各执法系统开展法律维权等活动,成为江西法律维权网络的权威阵地,吸引社会各界主动参与进来。在确保经营工作再上新台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其社会影响力、公信力。

“触网”“融网”,谋取新份额

非时政类报刊如今的发展环境与第一代都市报起家时的环境已大不相同,其中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与新媒体的融合。

目前报刊经营团队已分化为两支队伍――传统经营和新媒体经营,两个团队互相协调、资源共享,甚至共同策划项目。实践证明,这种协调发展、共同参与的模式使经营效果远远大于单一报媒自身的运作。

由《江南都市报》打造的江南都市网于2009 年上线。作为江西省首席生活门户网站,江南都市网着力打造最新、最全的生活信息资讯。网站设有“城市社区”、“吃喝玩乐”、“江南摄友”、“青青草地”、“市民热线”、“情感沙龙”等多个热门论坛栏目,更有房产、家居、二手房、分类查询、人才招聘、团购、旅游等七大专业频道为网友提供江西本土的生活资讯。2010 年以“报网互动、报网一体”的运作理念,推出了18个主频道近60个大小栏目,涵盖论坛、汽车、网购、房产、生活等资讯内容。广泛广告招商,实现当年推出当年赢利。

2011年新春伊始,《江南都市报》和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天下》合作的网络购物项目“淘宝天下?壹报壹店?江西馆”正式上线,并迅速成长为《江南都市报》多元化发展的重要平台。

《信息日报》则搭建“一报一网一公司一店铺”发展架构。2010年10月,优优网公开上线,网站定位于“让生活优滋优味”,内设“搜遍南昌”(信息分享平台)、“第一时间”(新闻资讯平台)、“失物招领”(网上招领平台)、“优优论坛”(互动社区平台),“房屋信息”等特色栏目,在开拓新媒体产业链上迈出重要一步,被权威部门评为“江西省十大优秀商务网站”之一。近日,该报又与一家企业合作,开展本土团购,打造百姓身边的团购省钱专家。

非时政类报刊的经营,其实质就是将报媒所蕴涵的公信力、影响力转化为生产力,同时又通过转化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快速反哺进行提升的一个系统工程。事实上,非时政类报刊经营的真正意义在于创新。除了技术、业务层面上的创新,更应该是传播理念、传播模式以及产业和组织、产权更深层次的创新,这种基于未来发展方向目标上的创新,才能使非时政类报刊最终获得发展。

作者单位江西日报社

中西方媒体议程设置的差异缘于媒体的业务层面、物质基础和报道理念三方面。西方媒体在业务层面表现为多样的报道形式、多重的信息来源、特定的报道框架;相比较,我国媒体的业务操作能力有限,议程设置信源单一、题材单一、立场单一,缺乏创新,受众信任度较低,尤其在重大、突发国际性事件中,不能及时发出强有力的中国之声。西方媒体塑造了人们信息消费的偏好,决定着有效传播的话语方式,其倡导的价值理念成为受众对于传播产品进行价值选择和鉴别的基础性标准;我国媒体在对外传播过程中,传统的宣传理念依然主导媒体的议程设置,宣传方式单调,不易被世界范围受众接受和认可。三个层面上存在的差异,使得西方媒体在议程设置过程中体现出表面客观和内在功利务实的充分结合,成为世界新闻议程设置的核心。相反,我国新闻报道的声音无法得到国际主流社会的广泛认同。

全球覆盖和网络传播能力差距

目前,英国广播公司、美国之音、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俄罗斯之声、日本广播协会等国际媒体均已创办环球广播,传播范围覆盖世界各地。国外跨国传媒公司广播影视的全球覆盖和网络传播实力雄厚。新闻集团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综合性传媒公司之一,在全球5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运营9种不同类型的业务。其电视节目涵盖全球2/3人口,仅在亚洲的观众就多达数亿。维亚康姆公司为覆盖资讯相对落后的非洲受众,建立了专门服务非洲人的娱乐电视爵士乐频道、娱乐电视影片公司、娱乐电视图书、娱乐电视在线等,其足迹已经遍布全球160多个国家。迪斯尼公司拥有可以在世界任何地点销售产品的条件。

在中国,截至2010年10月26日,中央电视台新增整频道落地用户数达到3305万户。在海外落地项目达389李 岚张苗苗

项,覆盖141个国家和地区,整频道落地用户总数为1.65亿;目前国际台使用61种语言向全世界传播,每天累计播出节目2471多小时,拥有51家境外整频率电台、5套对内广播频道、18家环球网络电台、12家广播孔子课堂、32个驻外记者站。

不可否认,近年来我国广播影视全球覆盖范围呈现发展扩大态势,但其海外有效覆盖和落地入户水平不高,用户规模极为有限,实际的传播效果难以与西方跨国传媒巨头相比拟。为此,我国广播影视“走出去”过程中要重视质的提高,一方面需要继续扩大全球覆盖范围;另一方面,如何扩大用户规模、增强我国广播影视节目对于海外受众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将是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广播影视全球覆盖和网络传播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差距

西方媒体的市场主体多是资源深度整合下形成的实力雄厚的传媒巨头,它们在世界范围有效整合和利用资源,并且利用自身强大的营销网络传递其核心价值理念;而我国还缺乏具有实力的市场主体,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集中度低,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能力不足,市场竞争能力较弱。广播影视除了具有与一般物质产品相似的人、财、物等资源,还包括信息这一特殊资源。实际上,各国传媒产业早已认识到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从迪斯尼到时代华纳,从维亚康姆到新闻集团,从索尼公司到维旺迪等等,传媒巨头们通过频频整合、兼并、重组、收购等方式,拓展业务领域和经营范围,实现全球范围的资源配置和整合。

资源配置主要有三种方式:横向扩张、纵向扩张和斜向扩张。2010年,由互联网的普及所带来的媒介融合趋势也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化,广播影视媒体的国际并购变得更加不可阻挡。2010年7月,美国福克斯公司支付9000万美元现金来提高其在印度的合资企业――星空丘比特娱乐电视公司的股权,最终占到了“星空丘比特”所有股权的75%。目标是覆盖印度中南部地区,提升这一区域受众的电视体验;2010年8月,美国迪士尼公司宣布同韩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SK电讯成立了名为“TMK”的合资公司,正式进军韩国市场。此前,美国福克斯电视台已与韩国泰光集团旗下的有线电视台“Tbroad”成立了合资公司“Tbroad福克斯韩国”,将把福克斯各频道内容进行本土化改造,推向韩国全国。

新闻集团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英文报纸出版商,集团控股40%的英国报纸,并控制着澳大利亚2/3的报纸。集团拥有全美40%的电视台,在欧洲拥有天空电视台,在印度拥有EETV等等。在报纸领域或电视领域,新闻集团通过横向扩张,合并具有相似业务或在供应链同一环节的传媒机构,通过共享管理技术或更好的专业化分工,充分利用资源。新闻集团具有覆盖全球的传输网络,同时,其旗下还拥有20世纪福克斯制片公司等多家制片厂。如此,通过纵向扩张,集团整合上下游产业,将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交易内化,获得更多的控制权并降低交易成本。新闻集团目前业务包括书籍、报纸、杂志、音乐、卫星电视、制片、体育、网络等多个领域,几乎涉及所有的媒体业务并覆盖世界各地。

我国广播影视机构已经意识到资源配置的重要意义,中央级和省级多家媒体业务范围有所拓展。但是横向比较,我国广播影视资源配置能力难以与国外同行比肩。长期以来我国媒体发展存在条块分割的格局,广播影视媒体对文化资源、人才、资金、技术、产业链、设备等资源的配置能力依然不足。首先,创作者缺乏对传媒产品价值观念的现代化阐释,使得我们所传递的价值观念无法被理解,更无法被国际受众广泛认同,甚至有些情况下造成了受众的抵触心理,形成文化折扣,不利于我国国际形象的塑造。其次,人才储备不足,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落后,缺乏适应国际传播需求的传播、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人才,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另外,我国广播影视的投融资环境尚不成熟,银行、基金、民间资本等虽然已经开始关注广播影视产业,广播影视制作行业也开始探索新的融资渠道和方式,但现有的传媒体制结构仍然制约着信息、技术、资金、设备等资源的配置和合理流动。

产业实力差距

产业实力体现在传媒主体的数量、资产总额、盈利能力、市场规模等多方面。目前我国已是广播、电影、电视剧、影视动画、游戏动漫等内容生产大国,广播电视、电影、新媒体产业经营主体数量较多,但是,产品质量不高,国际竞争力不足,盈利能力有限,产业的发展方式还较为粗放,与国际强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广播电视产业方面。就传媒主体来看,目前美国的电视网基本是“3+2”的形式,每个电视网大概拥有200家左右的电视台。英国目前拥有近150家全国性的无线和有线电视台和频道,拥有BBC,ITV和BSkyB三大电视机构。2010年,我国共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2638座,其中广播电台227座,电视台247座,教育电视台44座,广播电视台2120座(其中包括非县级广播电视台129座,县级广播电视台1991座)。全年共开办4053套广播电视节目,其中广播节目2726套(不包括国际台的43种语言对外广播),电视节目1327套。虽然我国广电传媒主体的数量和频率频道数量比西方发达国家要多,但数量不能决定质量,更不能代表产业真正实力。2010年,我国广播电视创收收入为2002.85亿元人民币;但早在2009年,美国仅新闻集团营业收入便超过人民币2100亿元。我国最大的中央级广电媒体资产总额约为人民币350亿元,而新闻集团资产总额约是其10倍。

电影产业方面。2010年我国观影人次在2.5亿左右,即人均每5年才进一次电影院。有数据显示,美国年人均观影次数达到5.7次,韩国也达到2.27次(参见图1)。

在过去五年中,全世界电影银幕总数维持在15万块左右。尽管近年来我国电影银幕数量快速增长,但与我国13亿人口、其中6.22亿城镇人口相比,电影银幕还很缺乏。美国平均8000人就拥有一块银幕,邻国韩国平均2.4万人就拥有一块银幕,而我国城镇人口平均13万人才拥有一块银幕。以韩国的水平估算,当前我国城镇电影银幕缺口在2万块以上(参见表1)。

注:在中国,农村地区电影放映属于公共服务范畴,故农村人口不计入市场比较数据。

人均观影频次和人均拥有银幕不足制约了我国电影收益的增长。2010年北美票房约为106亿美元,与2009年持平。虽然2010年我国电影票房突破百亿元人民币,合15.2亿美元,但与世界各国重要电影市场相比,差距较大,北美票房是我国的近7倍。日本是26.6亿,英国17.1亿,法国16.1亿,排名均在中国之前(参见图2 )。??

新媒体产业方面。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国外主要国家及主流机构新媒体发展起步早,业务形态和盈利模式相对成熟,已经形成了相互延展、相互渗透的产业价值链,实现了广播影视视听产业的升级发展。中国视听新媒体产业发展尚处于初始阶段。

IP电视方面。美国的产业发展进程较为稳定,享受IP电视服务的家庭有500多万户,约占人口的5%。美国众多的本地运营商如威瑞森通信公司(Verizon)、美国在线(AOL)、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考克斯通信公司(Cox)、康卡斯特(Comcast)等都在开展DSL网络和光纤网络上的IP电视业务。目前我国的IP电视用户只有约400万户,约占人口的1%,较大的运营商仅上海百视通、云南爱上网络和杭州华数几家,还未形成规模。

手机电视方面。目前全球手机电视市场处于市场发展成长前期,随着3G网络的扩张以及内容的不断增多、移动视频服务网络的建设发展,整个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而亚太地区在手机电视应用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日本是手机用户发展最快的国家,现拥有手机电视用户超过2000万户。日本面向全国移动用户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服务“One Seg”专用手机已售出4200万台以上。在我国,截至2010年10月,中国移动的手机电视用户达到850万户。截至2010年年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覆盖网络发展迅速,全国331个地级市的基础覆盖网络初步建成,其中210个城市实现深度覆盖,但其业务的商用推广才刚刚启动。

网络视频方面。美国四大电视网早已推出自己的流媒体播放平台,提供节目的即时观看和回放点播。苹果、微软、谷歌、索尼等财力雄厚的公司也竞相进军电影和电视节目的在线发行。YouTube、Facebook、Hulu等网站已成为全球在线视频市场的霸主(参见图3)。

近两年,我国的广电网站开始向网络电视台升级。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已经成为我国内容最丰富的网络视频门户之一,开播一年多来,CNTV全球ALEXA综合排名已从2000位左右上升到1000位左右,CNTV月总独立访问用户达8425万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开办的中国国际广播电视网络台(CIBN)于2011年1月18日正式成立。湖南金鹰网、江苏广电网、浙江蓝网、安徽网络电视台的ALEXA综合排位也得到大幅度提升。但整体从全球范围来看,我国广电媒体网站的影响力相比国外商业网站仍存在很大差距,在体制、机制及运营能力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足,访问量和每位用户平均视频时间均难以与国外主流视频网站相比。

品牌建设差距

品牌建设是广播影视强国建设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在广播影视机构品牌、节目品牌、影视节(展)品牌等方面的建设与强国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广播影视机构品牌方面。国际上,时代华纳、新闻集团、维亚康母、索尼公司、迪斯尼、维旺迪等都是享誉国际的传媒巨头,早已成为全球传媒实体中的巨无霸。此外,美国的ABC、NBC、CBS、CNN、FOX,日本的NHK,英国的BBC、ITV,德国排名第一的商业广播上ProSiebenSat.1集团,荷兰跨国媒体公司John de Mol's Talpa等广播电视机构,在国际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好莱坞作为全球电影制作的工厂,形成了传统的电影公司品牌。我国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三大台及中影集团虽然在国内拥有绝对品牌优势,但还算不上国际一流媒体和传媒机构,在品牌影响力上难以与那些国际传媒巨头抗衡。

节目品牌方面。英国是节目品牌原创大国,在全球大受欢迎的益智类游戏节目《谁想成为百万富翁》1998年诞生不久即风靡全球。《英国达人》、《舞动奇迹》等均是英国电视节目海外版权发行的典型。英国BBC环球公司是除了美国六大制作室之外世界最大的成品电视节目出口商。我国目前缺乏原创节目品牌,在激烈的节目竞争环境下,许多品牌节目生命周期较短。

影视节(展)品牌方面。作为世界电影交易平台,目前国际电影联合会确定了包括戛纳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在内的国际五大电影节,此外还有多个被认证为“非专门类竞赛型”国际电影节。美国的奥斯卡金像奖和艾美奖、法国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奖、英国电影学院奖、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奖和银熊奖等则成为知名的国际奖项。随着对广播影视品牌建设的重视,我国的上海电影节、大学生国际动漫节等吸引了一定数量的国外影视机构,同时,制作的广播影视节目中也不乏精品,但整体而言,我国广播影视产业实体实力较弱,节目制作和推广能力有限,品牌奖项国际吸引力和知名度有待开发,尚未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广播影视品牌。内容生产与服务出口差距

西方广播影视强国内容生产与服务出口已发生深刻变革,正在从传统的、单一的节目出口和向节目出口与原创节目模式国际授权并行转变,引领全球电视节目潮流。

目前,美国控制着全球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总量达到30余万小时,在世界125个主要市场播出,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电视节目有60%~80%的栏目内容来自美国,几乎成为美国电视节目的转播站。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我国电视剧、动画片、纪录片、综艺专题等影视节目出口仅约1.1万小时,是美国的1/30;2009年,美国电影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放映,电影海外票房达到193亿美元,占其全球总票房的64%;2010年与2009年基本持平。而我国2010年电影的海外票房和销售收入刚突破5亿美元,几乎仅是美国的1/40。

在节目模式输出方面,数据显示:2009年,包括《神秘博士》、《地狱厨房》在内的英国电视节目海外发行销售额达到13.4亿英镑,其中,节目版权收入达到1.19亿英镑;其自然历史节目《生命》发行到158个国家和地区;ITV的主打电视剧《加冕街》也有不俗表现,海外发行到40多个国家,在加拿大成为收视第一的肥皂剧;英国Fremantle Media公司是全球经营原创节目模式国际授权业务的著名机构,它是世界“流行偶像”(“Idol”)节目模式的原创者。目前,“流行偶像”节目模式逐渐传播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偶像》(American Idol)最为著名。目前,这家公司在22个国家的320家电视播出机构拥有这类版权节目。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等的节目模式均从该公司引进。荷兰的Endemol公司也是全球原创娱乐节目模式输出的领军者,每年有500多个不同的真人秀在近200个国家播出。而我国的广播影视节目照抄照搬西方节目模式,重复同质现象严重,缺乏创新,难以形成自己的特色,节目出口不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从全球范围看,美、日、英等国家的广播影视产品和服务出口方面已经取得绝对优势地位,与之相比,我国在出口量和收入上差距显著,扩大出口量、增加出口额需要创新产品和服务。

科技创新引领能力差距

新技术革命下的信息传播与消费形式不断推陈出新,对传统广播影视形成巨大挑战,同时我们意识到,我国广播影视与美国等强国相比在创意与高新科技相结合的能力方面存在很大差距。

当前,广播影视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融合化进程加快,信息传播方式正发生着巨大变革。美国、德国、瑞典、荷兰、瑞士、芬兰等国家已经关闭地面模拟电视,而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有线电视数字化程度仅为47.73%,地面模拟信号传输仍然是地面电视的主要手段。

目前,日本公共媒体综合频道90%以上为高清节目,教育频道50%以上为高清节目,商业电视网中心台的地面数字电视70%~90%节目已实现高清传输,地方成员台也积极推进高清和进程。英国已开播几十套高清电视频道,高清电视已经成为其电视产业增长的重要拉动力。美国四大商业电视网均在黄金时间和夜间时段播出体育、电影方面的高清节目,两家主要数字卫星电视平台DirecTV和EchoStar共开办了230个以上数字高清频道,而我国高标清电视频道目前仅开办16个。

3D技术在电影产业中的运用,再一次让好莱坞领先全球。早在2008年好莱坞五家电影巨头联合出钱逾10亿美元,在北美安装2万块数字电影画面,为3D电影推出作准备。由美国最大电影院线构成的“数字影院执行伙伴”联合迪斯尼、派拉蒙影业等电影巨头公司将影院升级到能放映3D电影。2010年1月4日,美国电影《阿凡达》登陆中国内地,立即在电影市场掀起一场3D风暴,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轰动效应,成为街头巷尾谈论的社会话题。而此时,中国还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公映的3D电影。

全球范围内,能够连接互联网的新设备不断涌现,手机、iPad、高清电视、可上网蓝光影碟机等终端大面积接入互联网。笔记本成为电脑销售的主流,智能手机发展迅猛。2009年,美国有超过850种经过FCC认证的移动通讯产品,手机销售达到1.72亿部,其中27%为能上网的智能手机。智能手机用户在过去4年中增长了近7倍。设备之间实现互相通讯,移动互联网业务成为发展热点。电视机厂商也通过推出“互联网电视机”(Internet TV)加入竞争。用户拥有的电子设备种类花样不断翻新(参见表2)。

美国苹果公司生产的新型移动信息娱乐终端iPad,作为引导信息娱

乐消费方式和控制信息娱乐消费内容的“超级武器”风靡全球,对网络视听、移动电视、网络游戏、电纸书终端市场特别是传统广播影视带来了巨大冲击。iPad正在快速赢得市场份额,刚上市不到两个月即售出200万台以上。Xbox、Wii、PS3等掌上游戏机也正在发展为新兴音视频消费终端。2010年美国移动游戏市场收入超过8亿美元,绝大部分来自付费下载。

目前,我国广播影视新技术应用的动力不强、活力不足,前瞻性研究薄弱,产业规划滞后,新媒体新业态的发展没有脱离传统管理经验和经营模式,新媒体运营和融合能力较弱,与新技术新媒体相适应的监管和文化安全保障手段匮乏,创意与高新科技的结合和引领能力还十分缺乏。

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差距

由于长期以来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在广播影视政策法规体系建设方面与国际广播影视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美国对广播电视、电信与互联网实施统一监管,由融合监管机构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依据法律实施监管,信息通信政策逐渐明朗,以政府为主导,推进宽带网基础设施建设,明确支持“网络中立性原则”,确保信息安全,加强信息通信领域的科技研发。英国宣布实施了“画布”计划。我国目前则致力于“三网融合”的推进工作。

新媒体运营工作的理解范文第7篇

回顾移动的服务营销渠道发展历程,主要可分为四个成长阶段。分别为邮电分家初期的“创业起步阶段”,从2003年开始的“大规模扩张阶段”,自2006年开始渠道功能转型的“效益提升阶段”,自2008年至今的“体系重构、合作共赢阶段”.

(一)创业起步阶段

1999年-2002年是中国移动的创业起步阶段,在此阶段中国移动市场平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为不断增加向客户销售的触角,移动运营商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分销店和点,社会网点的优点是遍布城乡各地,移动运营商可以通过社会网点快速推销自己的业务和产品,有效利用资金,可以有效降低单位渠道的成本。

例如:在2001年11月,中国移动自营厅达3,410个,而店却有34,624个(其中合作营业厅1,817个,特约营业厅8,685个,普通店24,122个)大量普通店的核心能力在于扩大“销售”的覆盖,没有排他性的要求,即使在特约营业厅也出现销售两家运营商业务的情况。在实体渠道的自然增长阶段,运营商对自营厅的“窗口”形象要求和服务职能有一定要求,但大量存在店形象、管理和经营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商因利益驱动而自然加入渠道,运营商没有主动进行规划,包括实体渠道网络结构、网点布局、管理非常薄弱,导致实际运作效率低下。在此阶段,中国移动开始逐步探索渠道的建设、管理工作。

(二)大规模扩张阶段

2003年-2006年是大规模扩张阶段。2003年,运营商开始积极投入开展实体渠道建设,合理布局,加强控制,差异化整合实体渠道模式是这一阶段共同的特点。中国移动各省级运营商实体渠道建设分为两种模式,移动业务渗透率高的经济发达地区,实施“以市场职能和服务职能为主”的整合实体渠道模式,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建设差异化的实体渠道。在此阶段,为满足市场急速膨胀的需要,中国移动开始对渠道进行规模扩张。开始大规模建设渠道,提高主控比例,下发规范化的渠道,大力拓展社会渠道,渠道规模迅速增长,渠道功能还是以销售为主,发展并不均衡,缺乏系统规划,布局不够合理。

(三)效益提升阶段

效益提升阶段是指2006年-2008年。2006年后,中国移动营销渠道正式进入了效益提升阶段,在此阶段,中国移动的各类营销渠道开始渠道功能转型,提升渠道的新业务营销和终端销售能力,渠道类型逐渐丰富,各类渠道发展不平衡状况得到改善,社会渠道逐渐承担更多的职能,开始与大型连锁渠道合作,此时的渠道营销和服务是并重的。

(四)体系重构、合作共赢阶段

自2008年开始,全业务运营促使中国移动的渠道差异化逐步显现。渠道逐步分级,依照不同的客户群转型,主要向面向个人、家庭和集团客户转型。随着3G时代的到来,中国移动的渠道开始提供与G3产品相匹配的渠道体系结构,尤其是终端销售渠道。针对各类社会渠道则由绝对掌控转变为博弈中合作,谋求共赢。而在渠道功能上,原则为客户拓展和客户维系并重。

(五)发展规模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电子渠道也展现出了迅猛的发展势头,目前中国移动的电子渠道承担了90%以上的咨询和查询服务,2010年电子渠道话费查询量达犯亿次,比2009年12月份的20亿次增长60%.业务承载数量和业务办理量也呈快速上升态势,网上营业厅全网平均承载业务超过200项2010年9月自有电子渠道业务办理量达3,4亿笔,29个公司开通网上选号。2010年9月份网上交费金额2,9亿,自助终端交费32亿。电子渠道的使用客户数快速增加,2010年9月使用电子渠道客户数达到4,3亿,2010年9月渠道客户数达到1000万,是年初的3倍。

二、中国移动福州分公司营销现状

(一)公司简介

中国移动福州公司(以下简称福州移动)是国有大型电信企业,公司辖九个市(州)分公司、四个直属单位和40个县(市)分公司。福州移动除提供基本话音业务外,还提供传真、数据、IP电话等多种增值业务,拥有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等著名服务品牌。经过几年的建设与发展,公司已建成覆盖范围广、通信质量高、业务品种丰富、服务水平一流的移动通信网络,拥有客户近千万、年收入达40亿元[2].

从1999年福州移动挂牌正式运营到今天,福州移动确实经历了辉煌的成长岁月,从第一代移动通信的“大哥大”,到第二代移动通信的GSM手机,再到未来的3G移动多媒体手机,移动通信技术在中国一代又一代“繁衍”,见证了中国移动通信产业20年的“跨越式”发展[3].但是,经过多年的持续高速发展,福州移动的发展近年来已经呈现出逐渐放缓的态势,收入增长乏力。从近年来收入增长趋势可以看出,福州移动的收入增长率正在逐年降低,已经由2001年的16,8%下降到2007年的9,9%,首次低于中国GDP增长率[4].伴随着粗放的用户发展策略,福州移动的用户普及率已经达到67%.业界普遍认为当常驻人口普及率高于90%或还原后的实际人口普及率高于70%,该地区就进入到高用户普及率的状态。由此可见,福州公司也即将进入到用户市场的高渗透阶段。

对于原本发展十分滞后的移动通信产业来说,过去10年的发展主要解决了人们基础信息通信的问题,但是随着产业市场环境的变化,以语音业务收入作为运营收入主要支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2008年福州移动更要面临3G牌照发放、电信企业重组、资费管制政策压力及无线与有线Internet融合的技术替代压力,使得依靠新增拉动收入的传统增长模式面临巨大挑战[5].福州移动正处于突破现有市场格局,转变收入增长方式,实现企业转型的关键时期。福州移动迫切需要转变经营观念、适应新形势下的市场需要,探索出一套新的收入增长模式和增长路径。如何对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策略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和运用,有效的激发市场潜力,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是福州移动市场经营工作者必须攻克的重要难题,本课题正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6].

(二)经营现状

从1987年中国移动通信发出神州第一波到今天的移动通信客户接近5亿户,中国移动通信事业已走过了20年光辉历程。中国移动通信发展的20年,是把握技术机遇的20年,是带动产业发展的20年,是助推经济发展的20年,是惠及社会大众的20年。20年来,中国移动通信事业伴随着祖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创造出世界通信史上的奇迹[7].20年来,面对国家经济、社会各界和人民大众对信息的旺盛需求,中国移动审时度势,准确把握技术机遇,不断合作创新,为广大客户推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移动通信业务,以移动信息化有力地推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曾经,移动电话在中国被认为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如今,移动电话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8].在这个最简单、最直接的变化背后,可以看到移动超越固定的现状,看到移动超越固定的动力,看到移动超越固定的趋势,更能看到移动超越固定的艰巨使命[9].在中国移动通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助推祖国经济腾飞的同时,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作为国有大型企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集团公司成立至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超过260%,累计纳税超过2300亿元[10].中国移动的网络人口覆盖率超97%,累计为39700个偏远行政村解决通信困难,直接使我国行政村通电话率提高了5,5%.2007年,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被国务院国资委评为“业绩优秀企业”,获得《财富》“全球最受赞赏的公司”,《商业周刊》“亚洲最受尊敬的企业”荣誉[11].

公司市值列全球电信公司前茅。在《财富》“世界500强企业”的排名上升至180位,在《金融时报》“全球最强势品牌”排名列第5位,品牌价值1412亿美元。福州分公司作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伴随着中国移动通信行业及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的成长,近年来也得到迅猛发展。2007年,福州移动年收入超过40亿,客户数已超千万[12].

三、当前中国移动福州分公司渠道营销中面临的挑战及问题(一)面临的挑战

1.市场竞争的挑战

竞争格局的变化导致运营商对优质社会渠道的争夺将更加激烈,对社会渠道的掌控力及忠诚度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竞争对手在家庭、集团市场的优势和深度覆盖、深度运营能力将对公司市场产生冲击[13].

2.技术演变的挑战

第一是以博客为代表的Web 2,0要求渠道具有更强的交互性和主动性。其次是存储、搜索技术的发展无限扩展了客户的选择范围,要求渠道具备更全的业务范围。最后是无线技术的发展,浏览器技术的突破,提高了移动终端的业务承载能力。

3.客户需求的挑战

信息化:更高的信息化业务占比要求渠道具备更强的信息化业务体验、销售能力;小众化:小众个性化业务的长尾效应,要求体验能力更强的电子渠道。扁平化、移动化:要求渠道能够提供及时、便利和不间断的服务。

面对以上三个方面的挑战,有限公司已组织全网进行了大量的渠道运营和管理能力提升工作,整个公司渠道管理工作虽已取得一定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两个方面有待提升:专业化管理有待提升,一体化协同有待提升。

(二)面临的问题

1.渠道结构不合理

福州分公司的营销渠道中,社会渠道占到94%在,自办营业厅仅占到6%左右。论文格式目前社会营销渠道所占比重大,导致出现鱼龙混杂,数量繁多,规模差异大,经营不规范,管理难度大。移动公司无法对社会渠道进行有效的控制。

2.社会渠道服务水平低下

(1)渠道的忠诚度和向心力低,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移动公司直接管理的经销商近3500家,相对各地方公司渠道管理人员而言,渠道管理幅度显得太宽,针对经销商的管理和监控手段执行性较差;移动公司与零售渠道的信息传递受到阻隔,无法全面及时获知市场信息和用户需求;移动公司缺乏主动的市场开拓和渠道发展。

(2)社会营销渠道缺乏提供优质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渠道管理的大量工作集中在针对经销商的酬金核发、卡号发放和业务培训上,制约了移动公司深入零售渠道减少管理盲区的努力。移动公司自身的销售力量薄弱,无力深入发展零售渠道,加之渠道商对福州分公司的政策与制度理解不充分,对福州分公司的满意度与忠诚度不高,表现出各种为追求短期利益的损害渠道体系的行为,如:渠道内部竞争(冲货、压价);降低销售政策实际效果(促销期间压货、倒货);降低用户价值(鼓励甚至诱使用户弃卡、换卡);虚增新用户数(虚报新用户骗取酬金)。

3.整体渠道的营销能力较弱

营销能力较弱首先表现在对特定的用户群进行特别营销。由于市场和业务的急剧膨胀,移动运营商还没投入更多的精力对集团客户、商业客户、重要客户进行精确营销;其次表现在由于激励机制的执行性较差,使的整体渠道缺乏持续的竞争力动力,导致营销的主动性不高。最后是渠道成员之间的协同性较差,没有整体的规划,渠道成员间的内部竞争引起的渠道内耗增加。

4.对渠道和产业链掌控力度不足

产业链即一种或几种资源通过若干产业层次不断向下游产业转移直至到达消费者的路径,它包含四层含义:一是产业链是产业层次的表达。二是产业链是产业关联程度的表达。产业关联性越强,链条越紧密,资源的配置效率也越高。三是产业链是资源加工深度的表达。产业链越长,表明加工可以达到的深度越深。四是产业链是满足需求程度的表达。产业链始于自然资源、止于消费市场,但起点和终点并非固定不变。移动通信的产业链涵盖以下几个主要方面:SIM卡制造产业,手机终端生产产业,无线网络设备产业,各种软件系统产业,增值业务内容提供商,企业和个人客户等。电信运营商要掌控产业链,成为一个资源的整合者,包括信息资源的整合和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有效整合。运营商应该要求终端设备厂商的研发以运营业务为中心,对内容的争夺应更激进,对CP/SP加强控制,向信息化内容提供商转型。

就福州来说,作为影响整个行业走向的领导运营商,目前在产业链的掌控上也没有发挥出和其规模相应的作用。福州分公司目前在整个产业链的掌控上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尤其是作为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角色还不明显。

四、中国移动福州分公司渠道营销的应对策略

(一)完善营销渠道结构与模式

1.加强自有渠道建设,扩展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

应继续加大自建营业厅比重,逐步减少合作营业厅和松散型商的数量,进一步完善自建营业厅作为核心渠道的功能,把自建营业厅改造成为品牌商品零售、大宗业务销售、终端商品销售、基础业务服务与展示、大客户服务、数据业务拓展、积分兑换、客户挽留、关系营销、集团客户营销与服务等的综合窗口和舞台,确保为高端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重点服务,为大众客户提供标准化的便捷服务。自有渠道的建设中,要统一做好渠道规划,合理分布建点位置,既要保证渠道网点的充足性,又要保证渠道分布的有效性。在自有渠道建设过程中,要重视选址工作,要确保自有渠道落点的人流量、周边商业配套和未来的城镇发展方向。自有渠道门店大小和设施投入要符合当地的客户服务需要,避免建设过大成本浪费或建设过小满足不了业务发展需求。要充分利用自有渠道的辐射功能,除发挥自有渠道本身的销售、新业务推广、客户服务功能外,还要充分发挥自有渠道对覆盖范围内的社会渠道的服务和管理功能。要加强农村自有渠道低端终端的销售,使自有渠道在区域内成为引导市场发展的核心。农村自有渠道分布广,管理是重点,培训是突破口,服务质量监督和完善的考核体系是保证,在自有渠道建设过程中,要把提升自有营业厅的整体服务营销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关注,切实发挥出自有渠道的核心作用。

2.继续拓展社会渠道,进一步增强社会渠道的营销服务能力在加强自有营销网络建设的同时,要积极拓展社会渠道的建设,扩大覆盖面和销售量,通过渠道大力发展中低端客户,扩大移动用户发展规模。同时考虑与终端厂商进行捆绑营销合作,在行业应用方面应与系统集成商进一步拓展合作范围。要把社会商作为自有渠道的重要补充,以新的商业模式为客户提供服务,最大限度占领市场潜在渠道合作者。

要重视专营直销渠道规划。专营直销渠道适合标准化产品销售和各种终端的零售,具体包括各种卡类、营销包/业务包的销售等,另外它还是一种建立面向城市郊区、农村山区市场的新型销售渠道模式,形式包括连锁店、中小型超市、书报亭和专营直销员等。在发展其它直销渠道的同时,要大力增强渠道控制力和营销服务的执行力,制定统一销售标准,完善服务质量考核,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渠道营销服务的执行力。

3.大力发展电子渠道

电子化渠道是解决客户服务和业务受理受地域空间及时间限制的良好途径,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和实体渠道难以有效覆盖且建设成本较高的区域。电子化渠道的建设过程中,要简化电子化受理手续、降低客户电子化受理门槛,充分考虑广大普通客户的接受能力和文化水平,重点推广短信类和语音WR类的业务与服务受理通道,网络类电子化渠道作为辅助手段。可以重点发展空中充值业务和短信话费查询服务,以解决广大移动客户重点关注的缴费及话费查询问题,并以此为切入点,带动其他电子化渠道使用的推广。

(二)提升对社会渠道的管理能力

营销服务渠道运营体系由渠道管理体系和渠道监控体系两大部分组成。从事前、事中、事后三阶段对渠道进行管理和控制。福州分公司提升对社会渠道的管理能力,就是要健全完善渠道管理体系和渠道监控体系,提高这两个体系的运作水平和效率。

1.渠道管理体系

渠道管理体系由渠道建设管理、渠道运营管理和渠道信息管理系统三部分构成。

(1)渠道运营管理:包括渠道商工作规范、业务流程、服务规范管理、营业人员管理、市场代表工作规范等等,保证渠道正常有效的运转。这里特别提到市场代表工作职能的转换。市场代表的工作职能由监控渠道为主转变为以服务渠道为主。

(2)渠道建设管理:渠道规划、经营点的选择、合作商的选择、经营点的装修、设备。从渠道的源头抓起。对布点的必要性、可行性、经济性进行综合分析。对有必要建立的地方,选择综合实力强的商家,建立经营点,并统一形象。

(3)渠道信息管理:对渠道收集的信息、对收集的信息的分析、反馈等进行规范。

2.渠道监控体系

渠道监控体系从监控客体划分为对公司渠道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的监控和对渠道商的监控。从监控主体来看可划分为公司监控、渠道商监控、员工监控、用户监控、第三方监控五个层面(1)对公司渠道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的监控。首先,由公司按照公司人力绩效考核制度进行考核。并且该项考核与其服务管理的渠道商业绩严格挂钩,使其与渠道商共同承担相应指标。其次,本着为谁服务由谁考核的原则,由其服务对象渠道商对其进行考评。将两项考评结果按一定权重相加所得计其得分,该得分决定绩效,严格与薪酬、奖惩挂钩。

(2)对渠道合作商的监控。由于我们对不同层级的合作商采取不同的政策,相应其也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同时在考核标准的制订上我们采用相对指标而不是绝对指标。对合作商采取单厅或单店考核方式。结合指标分别就业绩、服务规范、销售行为规范等方面对其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直接决定其酬金、层级,甚至合作关系。

(3)要有多方的监控主体。对以上的监控管理工作的实现主体将从单一主体(福州分公司)向多主体转变,由福州分公司监控、渠道商监控、员工监控、用户监控、第三方监控五方共同实现。对管理人员与服务人员的监控通过福州分公司、渠道商、员工三者来实现。对渠道商的监控则由福州分公司、用户、第三方来实现。对以上各不同监控主体的评价结果基于其反映事实的重要性、客观程度、以及监控的渗透力度分权重过行汇总。以期保障对渠道所做出评价的合理性与公正性。

(4)注重农村市场的渠道拓展。与城市市场相比较,农村市场具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市场总容量小、但发展空间大;市场分布相对分散,不容易管理;渠道发展相对不均衡。所以有必要根据农村市场不同的渠道特征分别设计对应的农村渠道结构体系。如果合作营业厅的实力足够管理控制当地市场,可以一步到位,直接将其他渠道商划归合作营业厅的自有渠道。福州分公司的大部分乡镇营销渠道成员只是合作营业厅,对该区域指定专营店的主要管理工作由当地的合作营业厅承担,福州分公司只进行协助市场规范管理,这种渠道体系下指定专营店将仍旧是福州分公司的营销渠道成员,依然需要与所在区域的营业厅类商共同维护区域市场。

(三)提升整体营销承载能力

由于与网络运营配套的终端产品(手机)销售渠道的广泛,福州分公司通信公司难以用完全独占的方式来完成渠道的搭建;借助社会力量来共同做好移动产品、业务的营销服务仍然是非常必要的选择。从总体上来看,福州分公司通信仍然处于快速成长阶段,承载产品销售是渠道当前最为重要的功能,渠道主要也是以此为核心建构起来。

福州分公司的自有渠道在大多数地区目前主要承载的是普遍服务的功能和部分批发及零售功能,另一部分的批发和大部分的零售功能主要还是由社会渠道来完成。

在大多数的地区,合作营业厅基本没有很好地对就近市场进行有效的管理,使不少的地区市场显得有些混乱。大客户服务体系由于工作设计和资源配置等问题,在大多数地区显得销售有余而服务不足。大多数的乡镇市场的大客户和集团客户都存在服务不到位的现象。

所以加强渠道。的服务承载能力还将是渠道体系建设的一个关键要点,内蒙古移动应在加强渠道的服务能力建设上充分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均衡发展。

1.加强高质量、可控性强的渠道业态的建设,尤其是自办实体渠道的建设,提高渠道执行力;

2.丰富渠道状态,合理配比各类渠道的功能和规模,提高渠道整体协力;3.建立针对不同客户品牌、不同城市级别和不同业务的差异化渠道体系;4.重点提高渠道的服务职能、数据业务营销职能、对终端资源的捆绑职能,拓展和优化客户的渠道体验;5.创新渠道商务模式,整合社会稀缺资源,形成渠道的长期战略同盟,巩固渠道主导地位。

新媒体运营工作的理解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方案设计 职业技术人才 生产认知实习 课堂实训教学 实习实训平台

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识码:A

一、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和依据

高职院校在物流专业建设方面的现有条件是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方案设计的基础,它包括:

现有实训教学开设情况。如,按教学计划进行的生产认知实习、各种课程实训、实验室实训、岗位技能实训、职业技能鉴定、校外实训基地的实习等。

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的设备条件。设备条件的内容包括:校内实训基地的建筑面积,学校已有的实训教学实验室的数量,实训教学实验室的设备配备数量、价值及其技术先进性,实训教学实验室教学软件的配备等。

现有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包括:校内现有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职称、技术能力结构,校外实训基地的指导教师的数量及技术水平,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构成。

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校企合作的基础。包括:校外实训基地的数量及其各类物流企业的情况,校企合作的方式、成果等。

二、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主要类别及内容的设计

科学地设计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的内容,既有利于遵循教育规律,加强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活动,又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强化训练、实践操作能力训练、综合应用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专业水平。我们把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分为生产认知实习、课堂实训教学、实验室实训教学和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四种类型。

1.生产认知实习

生产认知实习是高职院校为了增强学生对社会活动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利用假期(寒、暑假,五一、国庆长假)自觉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性的实习活动。经济管理类专业在设计实习实训的内容时,设计生产认知实习的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感性认识,以增强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理解能力。物流管理专业也不例外。

物流管理专业在设计生产认知实习的内容时,应该有针对性地设计与物流管理专业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设计的内容应包括:观察了解和基本认识社会经济活动的情况和过程;观察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认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采用的生产经营工具和手段;观察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经营管理行为;体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方法、规则、理念和企业文化;观察了解物流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等。

2.课堂实训教学

课堂教学是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形式,在设计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方案时,不能否定课堂教学活动,减少其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更不能忽视课堂教学中实训活动的设计。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实训活动时要注意:

科学规划课堂实训教学活动的实施方案。课程的课堂实训教学方案是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认真研究每一门课程的专业岗位能力在教学体系中先后顺序及其地位和作用,认真设计每一门课程的技能点及其教学方案,制定完整科学的课程课堂实训教学实施方案。

在认真分析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科学界定课堂教学中实训的内容,确定实训的课时、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要采取“一刀切”的方法,简单规定实训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与次数。

不能片面地认为只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操性训练才是实训活动,以此否定理论课教学中的其他教学方法对学生能力训练的地位和作用。理论课教学的教学方法有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课程、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这本身就是实践性能力的培养。

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课堂实训的能力和水平要进行适当的培养、引导和提高。在实训活动中,鼓励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训练。如,启发式教学、案例法、项目法、实操法等。

注意课堂实训教学与实验室实训教学的有机结合。

3.实验室实训教学

实训教学实验室是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专业性较强单项技能的实践性教学训练和专业综合能力教学训练的场所。实验室实训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把不能在课堂教学场所完成或在课堂完成效果不好的教学活动,安排在实验室通过真实或仿真的专业场所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实验室实训教学又是对学生进行专业综合能力训练的教学活动,当专业教学计划完成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把一些相关的教学内容连贯综合起来,形成专业综合能力训练的内容,对学生进行专业综合能力训练。

实验室实训教学包括课程单元教学训练、课程综合训练、专业综合训练三个方面。在现代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各个高职院校都建立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的专业教学实验室,通过功能强大的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把专业课程单元教学训练、课程综合训练、专业综合训练的软件融入其中。再辅之于相应的专业化的生产运营设备,构建成专业实验室。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实训内容的设置应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实验室实训内容的设置要紧紧抓住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紧密配合专业教学计划,按照教学计划的进度和课程教学进度安排实训活动。

实验室实训的目标应以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操作技能训练和应用能力训练为主。学生的专业岗位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包括专业岗位基本技能、专业岗位核心能力、专业岗位知识应用能力。要把实训的重点放在物流管理专业的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上。

实验室实训方法以学生操作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在训练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分析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切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不是简单地培养操作工人。

实验室实训内容的设计以仿真企业物流管理的生产经营场景为准,进行模拟企业的生产经营运作过程训练。

正确处理实验室实训与专业实习的关系。实验室实训是为专业实习作准备的,是专业实习的基础,它不能可替代也替代不了专业实习。因此,不必强求把实验室实训建成与物流企业完全相同的生产经营环境。实验室建设的标准,应充分考虑学院自身的财力和国家有关方面的财力支持程度,不必贪大求洋,追求奢华。

4.校外实习基地实习

高职院校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学生建立能够运用其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平台,使他们学习企业带教老师优良的品质、敬业精神和高超技能,在实践中检验其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情况,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校外实习基地的实习有四种方式:生产经营过程参观实习,课程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

生产经营过程参观实习。组织生产经营过程参观实习的教师在事前必须精心设计和安排。要与校外实习基地的有关指导教师共同制定参观实习方案,要求学生明确参观实习的目的、内容、步骤、要求,并制定相应管理办法,在参观实习结束后,要求师生各自做出认真细致的总结,教师要及时探讨课程教学改革问题,提高课程教学的水平。

课程认知实习。课程认知实习是学生针对某一专门课程的学习内容,利用假期(寒、暑假,五一、国庆长假)自觉地到校外实习基地或自己联系企业去实习。是高职院校为了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课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和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自觉参与相关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认识性的实习活动。这种实习方式与生产认知实习有着相似之处,它与生产认知实习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学生针对专门课程而进行的实习,而生产认知实习是学生针对学习专业的需求而进行的实习。

任课教师要依据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课程认知实习的目的、内容和要求,制定课程认知实习的方案和具体的管理办法。学生要明确专业课程认知实习的目的、内容和要求,使学生在课程认知实习时有的放矢。通过正确的引导和相应的管理办法促进和提高学生进行课程认知实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专业实习。专业实习是高职院校在专业教学活动进行了一个阶段后,有计划地安排一定的教学时间,组织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的专门实习。物流管理专业建立的校外实习基地,必须是专业的物流企业,或者是企业的物流管理部门。设计专业实习的目的、内容和要求的主要依据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它是高职院校在课堂实训教学、实验室实训教学的基础上,通过校外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进行实战性操作锻炼的专业平台,通过实战锻炼,既可以检验学校课堂教学的质量,使学生在课堂、实验室学到的技能、岗位核心能力得到实践的检验,又可以使学生在实习中找到专业学习中的不足之处,以便在毕业前补上所欠缺的相关专业知识和能力,通过实习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端正学风。

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是高职院校完成了全部教学计划后,在就业前对学生有计划地进行的岗位能力适应性训练,以缩短毕业生在工作单位的见习期,提高学生的社会认可程度的实践性教学活动。高职院校通过学生在毕业实习中反馈的信息,进行专业建设改革。

毕业实习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一个环节,加强毕业实习的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和专业建设的需要。高职院校要加强毕业实习管理,就要与校外实习基地的有关指导教师共同制定毕业实习实施方案,明确毕业实习的目的、内容、步骤、要求、标准、信息反馈等办法,总结毕业实习工作的经验教训,探讨专业建设的新问题,提高专业建设的水平。

三、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方案的总体框架

1、专业基础认知平台

专业基础认知平台,主要是通过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利用各种假期进行生产认知实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去校外实习基地的生产经营过程参观实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和训练,增强学生对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加强基础技能的学习与训练。这个平台采取的训练方式主要有:有针对地到相关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到相关企业进行经营环境体验、参与系部组织的各种专业报告会、学习兴趣小组、专业协会、教学竞赛等。教学管理系部在设计专业基础认知平台方案时,要根据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认真研究和确定实训内容、制定规范的实训作业及规程、专业基础认知能力的鉴定或成绩考评办法等制度。

建立专业基础认知平台的目的是把学生引入本专业的门槛,使学生对本专业的职业方向有一个比较清楚地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的认同、了解和憧憬感,开拓他们的学习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学习的自觉性。这个平台又被称作专业入门训练平台。

2、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平台

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平台,主要是通过对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专业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训练,实验室的教学训练,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的课程认知实习,培养与训练学生掌握与应用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能力。这个平台采取的训练方式主要有:课堂讨论、课堂训练、案例分析、课后作业训练、相关单证的认知、相关技能的演示、相关软件的使用等。教学管理系部在设计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平台方案时,要根据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认真研究和确定实训内容、制定规范的实训作业及规程、专业基本技能能力的鉴定或成绩考评办法等制度。

建立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平台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较为扎实的(专业)单元技能,基本具备从事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技能,为学生顺利接受下一个环节的教学训练,即专业岗位能力训练平台的训练,打下扎实的基础。

3、专业岗位能力训练平台

专业岗位能力训练平台,主要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训练,实验室的教学训练,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的课程认知实习,培养与训练学生的专业岗位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物流管理业务活动的专业岗位能力。专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学生在本专业学习与训练的核心与重点环节。这个平台采取的训练方式主要有:课堂单证制作演练、课堂实操训练、案例分析、课后作业训练、现场参观、相关技能的演示、相关设备的操作能力的训练、相关专业软件的使用等。教学管理系部在设计专业岗位能力训练平台方案时,要根据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认真研究和确定实训内容、制定规范的实训作业及规程、专业岗位能力的鉴定或成绩考评办法等制度。

建立专业岗位能力训练平台的目的是使学生达到具有最基本的就业能力的要求,基本完成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由低到高”的培养训练任务。

4、专业综合能力训练平台

专业综合能力训练平台,主要是把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与训练中受到的专业基础认知、专业基本技能、专业岗位能力等训练,通过科学、系统的集成,形成仿真的物流管理业务活动场景训练,并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接受和体验物流管理实际业务活动的氛围,经受实际业务活动的锻炼,形成和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这个平台采取的训练方式主要有:模拟物流管理业务环节训练、仿真物流管理业务活动场景训练、仿真物流管理业务应用软件的训练、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教学管理系部在设计专业综合能力训练平台方案时,要根据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认真研究和确定实训内容、制定规范的实训作业及规程、专业综合能力的鉴定或成绩考评办法等制度。

建立专业综合能力训练平台的目的是形成和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使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完成“由专到精”的应用型、技能型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素质的训练,使之成为符合国民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等物流管理职业技术人才。

5、专业创新能力训练平台。

专业创新能力训练平台,是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中求知欲较强、学习成绩在中等水平以上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学生进行适当接触物流管理专业前沿理论与业务知识,适当扩展与物流管理专业相关的专业理论与业务知识的培养和训练,挖掘学生专业创新能力的潜力,对学生进行潜在的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学生通过直接参与教师的研究课题、参与校企产学研合作项目、参与各个平台实习实训的操作作业,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平台贯穿于前四个平台的全过程,可以说是对中等水平以上的学生,尤其是对上游以上的学生吃的“偏饭”,也可以说是“善于思考的学生”提升自我,完成“适当延伸”高等应用型、技能型素质训练体系的升华和提高。教学管理系部在设计专业创新能力训练平台方案时,要根据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认真研究和选定有潜质的学生群,对他们的潜质和能力进行认真分析,确定适合他们接受能力的实训内容、制定规范的实训作业及规程、专业创新能力的鉴定或成绩考评办法等制度。

建立专业创新能力训练平台的目的是挖掘学生专业创新能力的潜力,形成和提高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使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完成“适当延伸”的应用型、技能型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素质的训练,使之成为符合国民经济建设需要的、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等物流管理职业技术人才。

总之,通过上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和依据,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主要类别及内容的设计,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方案的总体框架等三个方面的研究,就可以形成比较完整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方案,希望本文的粗浅探索能够对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实习实训方案的设计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本文是教育部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课题的子课题(教高司函[2005]202号)

作者单位: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职成厅[2005]2号).高等职业教育物流管理专业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

[2]杨应崧主编.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1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