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雅的文学艺术

高雅的文学艺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高雅的文学艺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雅的文学艺术范文第1篇

纠错:

“经厉”错误,应为“经历”。

分析:

“厉”,有“严格、严肃、猛烈、勉励”等意义,如“雷厉风行”“厉声”“厉害”“声色俱厉”中的“厉”。

比较起来“历“字就好区分多了,什么日历呀,历史啊,经历呀,都是时间的问题,大多数是过去发生的事。

既然说到“厉”和“历”,那就不能不提到“励”。

“励”的意思是“劝勉”,可组成“励精图治”“奖励”等词语。

接下来我想说的是“再接再厉”了,有许多同学总是误写成“再接再励”。其实,“再接再厉”与“再接再励”这两个词的差别就在“厉”与“励”字上。而“厉”与“励”的区别又是十分明显的。“厉”,有“勉励”的意义,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再接再厉”中“厉”是“勉励”“努力”“前进”的意思,结合这一词意,我们可以把“再接再厉”这个成语的意思解释为“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力、前进”。而“励”的意思是“劝勉”,如“奖励”等词语。当组成“再接再厉”时,不能写成“再接再励”。

强调:

“厉”:严格、勉励;“历”:表示时间;“励”:重在劝勉。

容易写错的“式”

纠错:

“方式”的“式”被画蛇添足写成了错字。

分析:

其实像这样容易被“画蛇添足”的字真的很多,我们来看一下:弋、代 武、式、贰、鸢、弑、贷、拭、试……

而也有一些字容易“缺胳膊少腿”,比如:戈、戉、戊、戎、戌、戍、成、戏、戓、戒、我、戕、或、戗、战、戛、戚、贱……

怎么才能区分它们呢?那就要准备一双明亮的眼睛,看清楚它们的不同;再准备一个有好记忆的脑瓜,把它们牢牢记住。让这些“错字”不再在我们的作业本上出现!

强调:

认字一定要仔仔细细把它看清楚、搞明白,不能写多笔画或者少笔画的错字!

错例

例一:它们以为中国的茶叶价格低廉、味道怪异,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不登大雅之堂的。

例二:这么高雅的音乐,岂是你们这些下里巴人听得懂的?

诊断

不明词义,误用词语。

例一和例二都错把“下里巴人”当作普通的人、土气的乡下人来使用了。实际上,“下里巴人”是指通俗的、普通的文学艺术

“下里巴人”常和“阳春白雪”对举,它们本来都是古代楚国流行的民国歌曲,有着相同的典源。《下里》和《巴人》是当时的通俗歌曲,广受欢迎;而《阳春》和《白雪》是当时比较高雅的歌曲,被人知晓和模仿的很少。

所以,“下里巴人”指通俗的歌曲、普及型的文学艺术。“阳春白雪”则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虽然“下里巴人”中有一个“人”字,但它真不是指人的成语。

错例

例一:《哈利·波特》以其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而引人入胜。

例二:李丽真是个鬼机灵,才上过王老师一节课,就能将其讲课的动作、神态模仿得栩栩如生。

诊断

例一和例二中对于“惟妙惟肖”和“栩栩如生”的应用错误。

“惟妙惟肖”和“栩栩如生”这两个成语,虽然都有很像、逼真的意思,但在使用上还是有差别的。

“惟妙惟肖”是说模仿得很精妙,强调的是模仿的效果与被模仿的原型一致。例二中,李丽逼真地模仿了王老师的讲课,所以应该用“惟妙惟肖”。

高雅的文学艺术范文第2篇

形容最高境界的成语有:

登峰造极: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金丹换骨:比喻诗人创作进入了造诣极深的顿悟境界。炉火纯青: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八窗玲珑:比喻通达明澈的修养境界。百丈竿头:百丈高的竿子,比喻道行达到很高境界。超凡入圣:超越平常人而达到圣贤的境界,形容学识修养达到了高峰。出神入化: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大雅之堂:比喻高的要求,完美的境界。超凡脱俗:指摆脱世俗的高雅境界。玄妙入神:形容技艺学问已进入高超而神奇的境界。

(来源:文章屋网 )

高雅的文学艺术范文第3篇

拼音:

yáng chūn bái xuě简拼:ycbx

近义词:

曲高和寡、鲲鹏图南

反义词:

下里巴人、阳阿薤露

用法: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指文学作品

解释: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出处: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

例子:

长老听了,赞叹不已道:“真是~,浩气冲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四回)

成语故事:

宋玉是战国后期楚国的一位文人。楚王听别人说了他一些坏话,就把宋玉找来问道:“先生的行为恐怕有些不检点的地方吧!为什么许多人都对你不满意呢?”

高雅的文学艺术范文第4篇

下里巴人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是xià lǐ bārén,比喻高深、不通俗的文学艺术。成语谜语是谜语的一个分支,猜成语是一种很有趣的益智游戏。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成语的谜底,供大家参考。

一、成语谜底望乡 …… 打一成语

二、成语解释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三、成语造句1.文艺既要普及,又要提高,群众熟悉的是"下里巴人",但他们也需要"阳春白雪"。

2.文艺要在普及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因为群众不仅需要“下里巴人”,也需要“阳春白雪”。

3.我的作品属下里巴人,他的才真正称得上阳春白雪。

4.她让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经过视听经典艺术知识体系与现代电子视听软件创作媒体的再创作之后,共同成为广大观众的审美对象和欣赏内容。

5.为了追求收视率,电视臺大多製作下里巴人的戏剧节目。

6.下里巴人在混沌生活中表现出的渺小真令人惊诧。

7.我喜欢看阳春白雪的世界名着,也喜欢看下里巴人的通俗小说。

8.我弹奏的曲子是阳春白雪,而你的唱的流行音乐是下里巴人。

9.在音乐会上,她为了从俗,也唱了一首流行歌曲,虽是下里巴人,但仍是韵味十足。

10.最棒的恶作剧总是让人分不清合法与非法,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对与错的界限。

11.从今以后,那些下里巴人的普罗大众也能进化出他们自己的音乐了无需作曲家和作词者,也无需音乐训练。

12.这次考试评出来的很多作品都是一些下里巴人的烂熟句子与文章。

13.像这种下里巴人的作品就不要拿上来丢人现眼了。

14.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都是艺术是不同表现形式,我们不能凭自己的一时喜好而有所偏废。

15.现代的流行歌曲,虽尽是一些下里巴人的乐曲,但也必然反映一些民众心声。

16.观众需要通俗的下里巴人来调剂身心,也需要高级的阳春白雪来提高品味。

17.网游和电影,一个阳春白雪,一个下里巴人。

18.它不是文化对娱乐、阳春白雪对下里巴人,地下对主流。

19.我喜欢看阳春白雪的世界名著,也喜欢看下里巴人的通俗小说。

20.长久以来,bbc都试图在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两种类型的节目之间把人们吸引过来观看那些在别处看不到的优秀的素材,然而科技的进步增加了人们的选择范围,这使得bbc的任务更加复杂化了。

21.咱们既要会欣赏阳春白雪,也要会观赏下里巴人。

22.阳春白雪固然不错,但往往曲高和寡,倒不如下里巴人雅俗共赏来得好,平民音乐虽不比天籁绝音那般高雅脱俗,却也能引人入胜,与人们灵魂共鸣。

23.我们固然需要有阳春白雪的艺术作品,但下里巴人的通俗作品也不容忽视。

24.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要求,不仅要有通俗易懂的下里巴人,而且也要有高雅深奥的阳春白雪。

25.很显然你这如此下里巴人的文章是通不过这次的评审的,你还是写一点有修养的作文吧。

26.为什么不用门铃呢下里巴人,闪开。

27.这位自负的艺术家,总是认为下里巴人的通俗趣味是不可取的。

28.当我在开始出一些下里巴人的作品的时候你还在吃奶呢。

29.语调不停变化,有时是阳春白雪,有时是下里巴人。

30.比起阳春白雪般的古代文学,我更喜欢下里巴人的穿越小说。

31.一座普通茶馆里,茶客们大多是引车卖浆的下里巴人。

32.领导号召革命文艺工作者要处理好普及和提高的关系,不能只搞"阳春白雪",不搞"下里巴人"。

33.文艺要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广大群众熟悉的是“下里巴人”,但也需要阳春白雪。

34.第五章宋元明清,农技诗与田园诗共峰峡宋元明清,是农技诗产生、繁荣时期,农技诗的产生,标志着诗歌这种阳春白雪形式与农事这种下里巴人内容的真正意义上的结合。

35.豪门雅士之居所,弥漫英格兰乡村优雅之清趣,此类情调虽为阳春白雪,亦可惠及下里巴人。

36.第五章宋元明清,农技诗与田园诗共峰峡宋元明清,是农技诗产生、繁荣时期,农技诗的产生,标志着诗歌这种阳春白雪形式与农事这种下里巴人内容的真正意义。

高雅的文学艺术范文第5篇

李文旺

多次收到江西省作协办的《星火》杂志,常常让我感动。因为老家离开南昌还不到一百里地,现在,在离开英雄城六百里地的地方,能够收到来自南昌那温馨而高雅的文学期刊,所以,我总觉得带着油墨香的《星火》,给我以家乡的温暖和热情,给我这个游子以莫大的慰藉。

后来,我在浙江义乌、温州、杭州的图书馆,福建、湖南的一些地方图书馆,都看到《星火》的影子,让我感到既亲切又自豪。在外地,能够看到来自家乡的杂志,心里别提多美了。这足以说明江西省文联和省作协主办的《星火》杂志还是很有市场的,是很受欢迎的。

另外,从《星火》杂志收入的作品来看,《星火》最为可贵的是不看作者身份,不看资历,重在作品的质量,这让我想起了文艺上最为熟悉的《星光大道》。可以说,《星火》就是文学上的《星光大道》,或者说《星光大道》就是舞台上的《星火》,它们本身就是老百姓的舞台,而且,就《星火》作品来说,可以说几乎个个都是精品;从篇幅来说,作品凝练而精悍,在当今人们多方式的文艺生活中,在人们没有足够的时间阅读长篇大论的大作品的时代,《星火》是一份恰到好处的一份文学刊物,它不但歌颂了人世间的真善美,而且也不需要花去人们太多的时间。

在我看来,江西文学艺术界最大的两个成果有两个——————其一是《星火》,另一个是《红歌会》。因为《星火》具有悠久的历史,所以,《星火》至少是江西人的骄傲,它应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高雅的文学艺术范文第6篇

先前的电影理论家和批评家们根据电影创作者身份的不同,总是习惯性的把大陆电影分为“戏人电影”、“文人电影”、“影人电影”这三种类型。与此对应,大陆电影的现代化进程也就经历了“戏人电影”、“文人电影”、“影人电影”①这三个时期。当然,并不排斥这三类电影会有可能在同一时期交错出现。毫无疑问,这明显是受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黄继特先生的影响。但是,微传播时代的到来打破了这种传统观念,尤其是以微电影为代表的微传播更是将传统的“教堂式”传播演变为一场草根文化的大众狂欢。传播主体的全民性、传播方式的开放性、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和传播模式的互动性使得电影艺术开始从高雅、神秘的艺术殿堂中走出来,以更加从容的姿态走进大众生活中。同时,微电影的流行也改变了大陆电影的现代化进程,使之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即“人人电影”时期。只要有条件、有创意,人人都有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到微电影创作过程中。

微电影早已在网络上热播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对于微电影概念的界定,学界至今尚未统一。可以这么说,微电影的发展还不是特别成熟。根据先前的研究成果看,微电影具有适合在新媒体平台上播放、在移动状态下观看,具有完整故事情节,制作周期、放映时间短,投资规模小等特征。正是由于这些特征,要求创作者必须有创新意识,讲究方法与策略,将形式与内容尽可能的完美结合起来。除微视频外,时下流行的微电影恐怕是与广告的结合体了,也称广告式微电影。尽管可以将部分微电影看作是一种另类的广告,但无论如何其首先是电影艺术的一种。“电影叙事只有从电影艺术本体出发,最大限度的运用自己独特的艺术元素,并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可借鉴民间隐形结构,将民族色彩和人性内涵融入其中,增强新颖性和审美性,这样才能使电影叙事的形式与内容相得益彰。”[1]鉴于此,微电影不仅对叙事结构做了调整,还形成了巧设悬念、注重情感、幽默戏仿、名人参与等基本叙事策略。

一、叙事结构的改变

“结构是已具雏形的内容和尚无细节的形式,是内容与形式之间的过渡地带”[2],它对表现和深化主题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可以说,叙事结构是一部影片的骨骼和躯干,也是影片外在形式和作者美学风格的一种体现。百年电影史上,大部分电影叙事都选择了因果式线性结构模式。这种叙事结构与经典好莱坞叙事模式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能够使受众快速平稳的融入故事情节中。在好莱坞电影叙事中,情节=安宁扰乱斗争平定扰乱,而因果式线性结构叙事以时间顺序为主导,在情节结构上追求环环相扣,在故事结局上力求完整圆满。它强调戏剧冲突和外部动作,如生死关头的“最后一分钟营救”等。

这种叙事结构与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古人信奉“中庸”之道,讲求“中和”之美;另一方面,这种“大团圆”结局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广大民众的愿望,如《西厢记》中张生与莺莺的结合、《琵琶记》中赵五娘“男耕女织度光阴”愿望的实现、《赵氏孤儿》中程勃最终惩恶复仇等。事实上,这种结局是民众对现实生活中自己的合理诉求无法实现的艺术寄托。若微电影仍沿袭这种叙事结构,那么微电影这种艺术形式也就不会诞生并会“病毒式”传播,微电影之所以称为微电影的理由也就显得有些牵强和冠冕堂皇了。毕竟,微电影的核心特征是“微”,如果要它像传统电影那样讲述一个时间较长、情节复杂的故事是很难的。但微电影又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就必须对叙事结构做一些改变,即开端与结局被尽可能的压缩,发展甚至被省略,大篇幅展现。之所以采用这种叙事结构,首先是因为微电影叙事时间有限,其次是因为戏剧冲突是一部影片节奏感最强、张力最集中的凸显区域,也是最吸引观众的部分,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影片的成败。另外,故事情节的开端与发展有时与受众的经历是相似的。也就是说,受众只通过影片中的某些符号元素就能得知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甚至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如《老男孩》,大部分观众对80后的生存状态几乎都是有了解和体悟的,根本不需要用大的篇幅去解读。《那些年女孩感动我们的一些事》让观众在欣赏的同时,也感受到丝丝怀旧之情。因为故事情节让每个人都似曾相识:每个女生都曾为某个男生倾心付出过,每位男生也都曾拥有过改变自己的女生。因此,微电影才能得以淡化甚至忽略次要情节,而无限放大戏剧冲突,以吸引受众的眼球。《一触即发》,一部“好莱坞式”的警匪片,部分即“追逐戏”几乎占了影片内容的全部,打斗跳伞、追逐爆破,男主角与神秘黑衣人演绎了一场殊死的较量。观众在注意力集中在这一场惊心动魄的视觉盛宴的同时也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和审美上的。

二、情感策略

高雅的文学艺术范文第7篇

关键词:翻译;雅;解释; 正确

引言

严复提出的译事三难“信达雅”一直倍受推崇并得到丰富和发展。许多文章也在评论严复的翻译观点,而人们对“雅”的理解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名正言顺,只有对“雅”字本义做出合理的解释,才能使之更好的指导当今的翻译理论与实践活动。

1.“信、达、雅”的提出

1898年《天演论》译例言中,严复就翻译问题提出了“信、达、雅” 的标准。

“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已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易》曰:‘修辞立诚:’子曰:‘辞达而已。’又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三者乃文章正轨,亦即为译事楷模。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严复 2002:147-148)。

“信、达、雅”的问世,一改中国译论零散的局面,至此,翻译中的种种问题被浓缩为三个字,短小,精练,朗朗上口,易于传诵,不失为一种历史的创新,是一千多年来中国译界的伟大突破,并在之后的一百多年间发挥巨大影响。严复“信达雅”作为中国经典译论之一,“客观上起到继往开来的作用,一方面集汉唐译经之大成,另一方面,开近代翻译学之先河”(罗新璋 1984:593)。如今人们谈论中国的翻译理论,离不开“信、达、雅”,甚至只要想起中国的译论,人们脑海中最易浮现出的也会是“信、达、雅”。“信、达、雅”在翻译中已经具有了约定俗成的效力。

2.“雅”的各种理解一瞥

随着“信、达、雅”的提出,人们对其争论似乎从未间断。在众多的争论中,“雅”字又成为其焦点:

陈西滢先生认为,严复的第三个条件,即“雅”,在非文学作品里根本用不着,认为“在翻译文学书时,‘雅’字或其他相类的字,不但是多余,而且是译者的大忌。”“译文学作品只有一个条件,那便是信”(陈西滢1984:401-403);

“‘雅’,就是典雅,特指译文的体裁、结构和修辞特点构成的整体效应与原著相一致,但它注重的是修辞,强调的是译文对原著文学语言形式的忠实,也就是再现原文文本语言的‘典雅’风格”(袁志广 2001);

“‘雅’是指译文应象客文一样雅,一样美,即要使译文在客文中达到原文在主文中的同等水平”(郭小静 2006);

王振平认为严复的“雅”,用“汉以前文字”的目的是“为达易”,“实则刻意求显”,实为“达”并最终服务于“信”的,是追求“达”的手段,但不是并列于“信”和“达”的第三个标准(王振平 2000)。他认识到简单地把“雅”解释为文辞古雅优美,甚或牵强到文章的风格上都有失偏颇,但是还是没有考虑给雅一个合理的解释。

王秉钦在谈到严复的“信达雅”时,给“雅”一个较为合理却宽泛的解释,认为“雅”有三层含义:第一是译作的文学艺术价值,即如郭沫若先生所说的“所谓‘雅’,不是高深或讲修饰,而是文学价值或艺术价值比较高”;第二是指(同城派文人的)雅俗观,“雅”是为了“达”;第三是指“雅”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理论“框架”(王秉钦 2004:69-70)。

王晨婕则认为“颇遭后人非议的‘雅’,其实质是雅正,即用纯正而标准的汉语,而不是像有些论者所谓的古雅或俗雅 (王晨婕 2008:70-73)。”在2005到2009年的跟踪关注中,笔者很高兴发现这一观点,只是她的作者没有集中对其作系统的深究。

众多专家学者对“雅”字的理解是对其很好的丰富和发展并对翻译理论与实践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但仔细推究不难发现,观点各异的根源在于对“雅”的基本意义,人们没有统一的认识。

3. 翻译中的“雅”字本义探索

严复当时提出“信、达、雅”,并没有为此三字作明确的界定,对于“雅”,他只是说,翻译要用“汉以前的字法句法”。一个“雅”字,足以让翻译界议论纷纷。

以下便是对 “雅”应作“正确,合乎规范”的这一新解释的论述。

3.1“雅”的词典之义

请看《辞海》(1989:3555-3557)对“雅”的一些解释:

雅:①通“复”,指中夏地区的语言。

②正确的,全乎规范的。例如:

雅之为言正也。——《风俗通•声音》;

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毛诗序》

文章尔雅。——《史记•三王世家》。索隐:皆训正也。

③高尚;不庸俗。如:雅兴,雅事。美好;不粗鄙。例如:

忽忘雅素。——《汉书•张禹传》

雅步擢纤腰。——《陆云诗》。注:“闲雅谓妖丽也。”

都督阎公之雅望。——王勃《滕王阁序》#p#分页标题#e#

翻译中的“雅”不作“文雅”而作“正确,合乎规范”来理解的根本依据就源于此。

3.2 “雅”并非elegance

中文有要求文章“文雅,高雅”的说法,英文也有对应的词“elegant”。也因此,严复提出的“雅”常被认为与“elegant”对等。

法国学者都雷(Etienne Dolet)提出的五条基本的翻译指导原则与严复的“信达雅”有一些相似处(Snell-Hornby 2001:12-13):

(1)译者必须正确理解原作者的信息和材料;

(2)译者应该完全精通源语和目标语;

(3)译者不该逐字翻译;

(4)译者应该小心拉丁语式而使用惯用的语言;

(5)译者应该追求一种流畅、优美以及自然平稳的风格(He should strive after a smooth, elegent, unpretentious and even style)。

其中最后一项提到“elegant”(优美)一词,但这里是与“流畅”、“自然” 及 “平稳”一起使用,是对译文风格的要求之一。确切地说,这一点与严复的“达”很相似。

请看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对其形容词形式“elegant”的解释:

“elegant. adj. tasteful and stylish in appearance or manner.(相貌或仪态优雅的,文雅的,高雅的):an elegant woman, coat, style of writing (文雅的女人,高雅的外衣,优美的写作风格).elegant manners(优雅的仪态)”(霍恩比 1997:466)。

在对雅的研究中,大多学者把“雅”理解为“优雅”,“文雅”,“高雅”,翻译成英文自然就是 “elegant”。而在对“雅”的研究中,多数学者都认为翻译中很难达到这个标准。广为译界推崇的三原则之一,居然成了高不可攀的东西!原因何在?因为他们心目中的“雅”就是“文雅”、“优美”。

为什么无论何时都要追求“文雅”?在翻译中谁能随时随地都做到译文的“文雅”?答案是否定的。翻译中“文雅”这个词并非什么时候都可用。若是翻译本来就很“文雅”的原文,无疑“文雅”的译文也就是译者所要努力追求的目标。若原文本来就不雅,译文“雅”了,岂不是对原文的不忠?是对“信”的破坏?

苏儒在谈到严复的“信、达、雅”时,明确指出“我们现在所说的‘信达雅’比当初严复在《译例言》中所作的解释,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充实”,并将“信达雅”分别解释为:

(一)“信”——译文须忠实于原文的内涵(意思、事实、语气、风格等)。

(二)“达”——译文须尽可能充分地、明白畅晓地表达原文的全部信息。

(三)“雅”——译文须用规范化的语言,并达到尽可能完善的文字(语言)水平,还要适合译入语使用群体的社会心理和文化背景,以使译作为其受众所便于理解、乐于接受或欣赏(沈苏儒 2005:8)。

高雅的文学艺术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中国工科大学;高等教育;艺术教育;理想模式;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的束缚,中国工科大学非艺术专业的艺术教育目前存在着认识不深、地位不高、师资不强、教育内容不够合理、教育方法有待改进等问题。本文试图立足目前艺术教育的现实情况,构建中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的理想模式,并制定具体措施推进这种理想模式的实现。

一、中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实践的理想模式

19世纪末以来,西方艺术教育由以儿童为中心的“创造性的自我表现理论”转向“科目中心论”,又进而发展出了“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理论(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即DBAE)和定位于人文教育的多元文化主义艺术教育。随着艺术教育思潮的转变,艺术教育逐渐课程化、结构化,以艺术史、艺术原理、艺术批评和艺术实践为中心的教学内容成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科大学艺术教育应遵守下述原则:应定位于人文教育,旨在拓宽胸襟、涵养气象,提升人生境界;应以课程为中心,艺术实践和鉴赏并重,使学生在鲜活生动的艺术世界中有所体悟;应依照艺术学和教育学的内在规律,把握艺术教育以情动人、重视体验等特点;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艺术活动的参与程度,提升校园文化的层次。根据上述原则,中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实践应当是包括“课程体系――高雅艺术进校园――艺术实践活动”三位一体的模式。

1、课程体系

工科大学艺术教育的课程应当是以艺术类必修课程为中心,以艺术类选修课程和艺术讲座为补充的“一体两翼”的体系。

艺术类必修课应作为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让学生通过美学与艺术学基本理论的学习以及艺术作品的赏析步入艺术的瑰丽殿堂,将“美学原理与艺术鉴赏课程有机糅合起来,构成有序列、多层次的整体结构体系”①,提升艺术理论修养,培育欣赏水平和鉴赏能力。通过美学基础知识的讲授,为艺术鉴赏提供境界、方法上的指导,然后在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艺术鉴赏和批评认识具体的艺术门类。高等学校的艺术教育不同于中等或初等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知识的创造,这也就要求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要使学生掌握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途径,掌握基本的文献研究技能和方法,引导学生根据课程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养成批判性思考的习惯,在艺术的广阔天地里开拓视野,将艺术类必修课变为学生开始人文之旅的精彩开端。

艺术类选修课程提供了深入学习学生自己喜欢的艺术门类的机会。选修课程的内容要尽量丰富多彩,覆盖各大艺术门类,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在课程设计上,应能兼顾理论、赏析、技巧等多个层次,又要通过经典作品的赏析来深化认识;在课程形式上,则应多样化,体现学校的特色和个性。艺术选修类课程较之艺术必修课更能够针对具体的门类、具体的对象和领域展开来阐述,更加适合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学生主动对具体问题的深入分析,能够有效避免对文化艺术有机的生命体做简单而粗糙的抽象与压缩,避免艺术世界在理论构建中的板结化、贫瘠化。工科院校在“艺术”理论探索方面有许多优势,学生专业的背景常常能够给学科带来崭新的理论视角,学生凭借专业的背景往往对数字艺术、技术美学等有深刻的理解,能够联系既有的分散的学科知识体系进行研究,积极的加入到艺术理论体系动态的构建中来。

艺术类讲座起着提升与补充的作用。讲座是“学者们多年乃至毕生研究的心得,往往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即兴发挥”②。对于大多数工科大学来说,学校内艺术教育的资源还是相对有限的,将著名艺术家、学者“请进来”开设讲座就成为必要的选择。艺术类讲座应该包括美学与艺术学理论讲座和艺术示范讲座两类。前者对艺术领域内的某一点深入剖析,带动学生深化对艺术的全面理解;后者则可以提供亲身感受艺术作品的机会,激发兴趣,成为学生探求艺术精神与规律的基础。在具体组织的时候,要注重理论和示范的结合,以期达到最好的效果。有的高校采用了每学期按照某一主题调动社会资源组织相关讲座的方式,不仅一个学期内的内容能够构成合乎逻辑的有机整体,长期的规划更是精心设计,力求多次讲座立体、全面的展现艺术世界,将艺术教育活动按照时间序列排列的经线和按照互动内容分类的纬线交织起来,以长效机制强化和促进艺术教育的效果,形成了整合教育资源的新范式。

必修课程、选修课程、讲座组成了工科大学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整体。这其中,必修课程是核心,学生从宏观角度认识艺术,把握艺术人文课程的探索精神和研究方法;选修课程引导学生根据兴趣进行艺术鉴赏,探索具体领域的具体问题;讲座则发挥其整合资源的优势,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为实现课程体系的教育效果,学校要在政策上予以保证。一方面将艺术教育课程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设置相应的学分和评价制度;另一方面要强调高等教育的深度,强调在艺术教育中引导学生思考、批判和探究,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建立起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以艺术为突破口,深入理解人类文化和价值体系。

2、高雅艺术进校园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为学生创造高雅艺术审美体验的机会,强调欣赏中的“体悟”和艺术活动的高雅。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重视亲眼见、亲耳闻的真实感受。德国哲学家狄尔泰(Wilhelm Dilthey)认为“‘生命’或‘精神’所创造出来的世界,就是‘精神世界’,而构成精神世界的基本细胞乃是体验。”③想要训练学生“音乐的耳朵”和“形式美的眼睛”,就要让学生身临其境。观看录制的戏剧作品不能够完全体会出剧场中观众和演员的互动;书本上的美术作品难以完全再现真作震撼人心的力量;观看工艺美术作品的照片难以真切感受作品的质感和体量。正所谓“操千曲而后知音,观千剑而后识器”,体验是艺术熏陶的途径,是物我之间同感共鸣的活动,是学生艺术体悟的源泉所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就是要创造“体验”的机会。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须树立“精品意识”。艺术“雅俗”的分别很大程度上在于高雅艺术有反映现实又超越现实、批判现实的艺术高度,如此才能经历时光筛选,成为艺术经典。学校应将有效发挥有限教育资源的作用,为学生提供高水准的艺术作品。近年来,“超女”、“快男”等流行艺术在强大的媒体宣传之下备受瞩目。然而这种流行艺术却往往为市场所左右,难以摆脱短期功利狭隘性的特质,也不能提供给学生超越现实的理想价值。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就是要打破高雅艺术“曲高和寡”的状况,用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进行阐述和解释,让那些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的艺术作品真正走进同学们的心里,以艺术水准的高度提供学生拥有“高峰体验”的契机,推动学校艺术氛围的形成。那些特别能体现中国艺术精神内核与气质的艺术门类(如古琴、昆曲等)以及西方艺术精髓与风神的艺术门类(如交响乐等)应当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中大力倡导。在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提倡讲解和演出相结合,请相关领域的专家针对作品进行阐释,将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结合起来。如东南大学经常邀请江苏省昆剧院来校演出,并请剧中演员就昆曲艺术做系列讲座,其中既有对昆曲艺术的宏观思考,也有对其唱腔及表演的微观解构,对鲜活的艺术作品进行理性的剖析。

3、艺术实践活动

工科大学艺术教育中的实践活动并不以技法训练为重心,而是为了让学生亲身去体验艺术创作的欢愉。总的来说,艺术实践活动包括以下四个层面:

第一是学生艺术团。有条件的工科大学应当组建高水平的学生艺术团,包括交响乐团、合唱团、管弦乐团、舞蹈团、军乐团等,其中应当有一个标志性的学生艺术团。艺术团可以招收部分艺术特长生来保证其质量和水准,其目的在于通过高水平的学生艺术团去辐射更多的学生参与艺术实践,营造学校的艺术教育氛围,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好面向全体与照顾个别的关系,要为全体学生提供进一步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平等机会,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对个别学生艺术特长的培养,以满足他们进一步学习艺术并在艺术方面获得更大发展的需求。

第二是学生艺术社团。学生艺术社团为有兴趣的同学提供“有益于施展才艺的广阔的天地”④,是艺术课程教育的延伸和有效补充。艺术社团强调广大同学广泛的积极参与,内容应尽量丰富,可以是摄影协会、流行乐队、街舞队等等。艺术社团应充分发挥灵活性、实践性、创造性等特点,与艺术课程形成合力,在保护并不断提高学生艺术兴趣的前提下,适当的进行艺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学校也应当对学生艺术团活动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引导,对于剪纸、相声、昆曲、乡土艺术等以传统艺术为活动内容的社团给予鼓励和支持。

第三是艺术实践课程。该课程有别于学生艺术团和学生社团组织的活动或训练,而是作为可以获得学分的课程纳入到艺术课程的管理中进行的。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课程教学中“艺术工作坊”环节举办的“张泽彩塑工作坊”、“李华先生水墨画工作坊”等。工科大学艺术教育体系中可以采用这样的思路,灵活开设艺术实践课程。亲身体验并得到专家的指导能够使学生对艺术有更为深入的认识,在实践中感受艺术中所蕴涵的绵绵不息的生命力,这种由体悟而来的经验远非“更多的知识”、“更深刻、更复杂的理论”和“更广泛的内容”做能够涵盖的。

第四是校外艺术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工科大学应当积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听戏、看电影、欣赏音乐,游览名胜古迹,参观博物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艺术实践。虽然目前艺术教育主要是以课程的形式进行的,但是学习与生活从来都是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艺术的经验不可能将所谓“正式场合”和“非正式场合”或是“课堂”、“课余”的学习泾渭分明的区分开来,参与校内校外的艺术实践有助于学生将艺术融入生活,使人生充满诗意。

二、中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理想模式的实践

理想模式和现实之间毕竟存在差距,工科大学艺术教育理想模式的实现还有赖于现实问题的解决。

1、“内融外联”,旨在整合师资

当前中国工科大学开展艺术教育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内融外联”的思路旨在解决艺术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

所谓“内融”,就是要加大工科大学内部实施艺术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充分利用和发展校内资源,有效地开展艺术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打破艺术课程教学的时空限制,加强公共艺术教育学术研究平台的建设,及时增加和更新艺术教育资源,做好网络教学的配套工作。工科大学艺术教育不同于专业艺术教育,要强化师资力量的建设,加强针对理工科院校的艺术教育方法与内容的研究,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积极举办和参与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学术交流活动,通过资源共享、学术互动促进艺术教育课程的完善和进步。

所谓“外联”,就是要广开渠道,积极开展合作共建,不失时机地积极邀请著名的艺术大师与高水平的艺术院团来校演出、展示。例如东南大学和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签订合作协议,借助文联的资源和力量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校外著名的艺术家和学者往往在某一专门的艺术门类中有着深入研究和理论造诣,借助社会的力量,将他们“请进来”可以发挥社会上艺术教育资源的效益。另一方面也要发挥社会上的艺术馆、博物馆以及自然风景区等艺术教育资源的效益,借助社会的力量“走出去”,为工科大学艺术教育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

2、“双重任务”,重在提升水准

所谓“双重任务”,即“补课”与“提升”。“双重任务”的定位在于应对我国工科院校学生艺术基础薄弱问题。由于我国地域发展的不平衡,各地教育水平也各不相同,目前中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对象组成复杂,其基础和水平参差不齐;加上应试教育的多年积弊的影响,工科学生的艺术基础较为薄弱,因此当务之急是补齐落下的艺术教育的课程。这就要求艺术类必修课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逐步完善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水平;但是必须明确的是,高等学校的艺术教育课程不应一味迁就于“薄弱的基础”,“补课”的过程也不仅仅是将本应该在中学就掌握的知识重新讲过,“补课”的目的在于搭建起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以求达到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应有的深度。

课程体系是工科大学艺术教育实现“提升”的中心环节,包括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创作、美学等内容在内的课程设计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其中既包含理论的学习,也包括实践的感悟,既有历史的梳理,也有理论前沿动态的研究,无法短期“速成”。然而目前能够用于艺术教育的课时很少,真正循序渐进的课程设计难以实现,鲜活的艺术史实和艺术理论往往被“压扁”、“瘦身”成为干瘪的概念罗列,而理论发展的背景、理论研究的脉络、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的动态关系难以系统阐述,艺术实践和理论相互促进更是难以实现。“提升”的任务就要求调整人文素质课程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课时比例,通过系统设计、整体优化、动态评估与调整设置课程,保障科学合理的课程构架。

3、“高峰体验”,注入推进动力

面对艺术基础薄弱与高等教育较高目标要求之间的差距,在艺术教育中贯彻“高峰体验”的理念能够为艺术教育向“提升”的目标迈进提供动力。高峰体验是美国的心理学家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颤栗、欣快、满足、超然的情绪体验”。高峰体验存在一定“顿悟”的色彩,其核心是让人们的心灵从现实中解放,他们接受现实,却保持着高度的心灵自由与超越。高峰体验不能由于个人的意愿而发生,但却有可能通过安排环境与事件提高它发生的可能性。艺术教育中树立“精品意识”、艺术教学中强调“独立思考”有助于高峰体验的发生。艺术教育中的精品意识体现为课程由高水准的学术梯队设计和教学,教材邀请各艺术门类权威专家完成,讲座延请高水平的学者和艺术家主讲,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由高格调的艺术团体承担,力求通过艺术精品震撼心灵,让学生获得“高峰体验”,让艺术欣赏带来的愉悦成为一种持久地引导学生朝向积极、健康、博爱发展的精神动力,产生对所有生命的珍爱、保护和敬畏之情,在心灵的最深处接近真正的自我,达到了自己独一无二的人格或特质的顶点。

从教学中落实“探究性”方面看,工科院校学生的学科交叉方面的研究有其专业背景的优势,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向专家和不熟悉该领域的听众阐述自己的发现,由参与理论的动态构建深化对艺术世界的理解,并由于在这一创造性过程中的自我实现获得高峰体验。“高峰体验”的理念在工科院校高等教育中可以为提高教学质量,为实现高等院校艺术教育应有的高度和深度提供动力。(责任编辑:陈娟娟)

① 张燕《综合大学美育课程教学模式和教材体系研究调查报告》,内部资料,第5页。

② 陆挺、徐宏《丛书后记》,载于陆挺、徐宏主编《人文通识讲演录》,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261页。

③ 韦政通《人文教育与人的品质》,引自《首届中国人文教育高层论坛会议材料》,内部资料,第141页。

④ 张道一《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内部资料,第43页。

Ideal Model for Chinese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Art Education

LING Ji-yao, LI Yi-na

(School of Art,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