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污泥再生利用方案

污泥再生利用方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污泥再生利用方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污泥再生利用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问题;应对措施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在淡水资源被加速消耗的同时出现了城市污水大量增加的难题,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工业污水以及城市降水径流等。这种情况直接导致城市用水质量不断恶化,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降低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1、城镇污水处理难题

1.1 设备不足及技术低端

近些年来,城市人口暴增以及城市的飞速发展,加大了城市污水处理的压力,然而,城市排污系统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这表现在很多方面,如排污管网不够完善,导致很多地方雨污分流困难,这在一些城镇中心地区表现更为明显。另一方面,污水处理设备落后,自动化程度不足以及处理效率低下。除此之外,处理技术也有待提高。目前,国内处理技术大多沿用西方国家处理方案和路线,效率低、造价高且成本极高,严重削弱了国内污水处理企业的竞争力以及国内污水处理水平。

1.2 资金和投资不足

由于现代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需要雄厚的资金,一般而言包括厂房建设、排污管网铺建以及后期运行费,总共需要超过2000亿元的资金,如此昂贵的成本使得我国目前的经济实力不足以大规模建造现代化城市污水处理厂。目前,我国污水处理厂大部分资金由各种各样的信贷提供,导致国家信贷还款压力巨大。因此,想要照搬西方国家的技术路线通过大规模建设现代化污水处理厂来应对中国的污水处理问题是不符实际的。实际上,由于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昂贵,因此实际运营效率仅百分之五十。可见,资金短缺和投资力度不够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城市现代化污水处理系统完善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近些年国家加大了这方面的投资,但是难以满足庞大的污水处理需求,因此,如何通过经济杠杆以及国家政策支持来加大城市污水设施投入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

1.3 运营管理效率不高

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管理效率普遍低下,这主要是因为其运营机制和理念不合理以及相关操作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不足导致。因此,应该改变目前污水处理的公益事业现状,通过大力发展我国自有的技术和工艺,开发低能耗高效率的处理技术,彻底改善目前国内污水处理技术落后的局面。

2、应对方案

2.1 改善现有运营机制,采用更合理的运营方案

要提高现代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率,就必须对污水处理厂的管理方式进行改革,赋予污水处理厂合适的社会角色,通过一些合理的政策方案以及当地政府的适当参与,将污水处理仓改造成能够独立核算的经营实体,保证污水处理厂高效运行。不仅如此,通过整合供水排水等相关企业,建立大型联合一体化污水处理体系,摸索具有适合企业发展的经营模式,按照市场规律来探索污水处理厂的管理运营,使得污水处理厂的生产过程成为一种商品化生产过程,从而促使经营者不断追求新的污水处理工艺,提高自身处理水平,保证污水处理厂的可持续发展。

2.2 提升认识,变废为宝

在对待城市污水上,普遍存在的一个误区便是认为城市污水是一种废水。有这样一种认识,就不可避免的就不会考虑到如何对城市污水进行可持续利用。实际上,过去许多年,由于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导致了大量的城市污水被直接排掉,这直接导致的问题便是城市水资源越来越短缺,城市水危机不断恶化。由此可见,要想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首先应该提高认识,遵循水资源运行规律,将废水变为有用资源,强化污水再生技术,变城市废水为宝。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应该不断加强污水处理设备的研制以及先进的处理工艺的研究,提高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能力,不仅可以减少污染还可以节约水资源。

2.3 加大污水处理先进技术的研制和发展

2.3.1以实际为出发点,按照资源最大化利用原则,提高城市污水的资源化利用能力,如强化臭氧氧化、安全消毒以及各种分离技术的应用,最大程度使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加大循环利用水平,降低污泥处置危害,强化污泥资源化利用,改变目前单一化处理模式。

2.3.2改进工艺。不同的城市在污水处理方面差异较大,因此处理工艺的选择应该根据城市的具体特征而定。现代化氧化沟的选择应该遵循基建成本低、易处理、好操作、运行灵活及稳定性好的原则。

2.4 合理布局城市污水处理厂

由于过去认识上的不足,城市污水处理厂大部分位于城市下游,通过重力和官网的作用,污水到达处理厂经过适当的操作后,被排到下游自然水体,由此可见,这种布局不尽使得处理工艺落后而且布局严重欠合理。由于现有很多城市污水仅采用一级或者强化一级处理,虽然有少数污水处理厂采用二级处理方式,但是大多处理过程缺乏脱氮除磷过程,而且缺乏消毒措施,因此这种处理方式根本无法满足污水再生利用的需求。因此,想要将城市污水作为一种资源得到重新利用,就必须建筑新的管道的分级处理方法,最终输送到用户。但是这样产生极大的建设成本以及造成大量的土地浪费。由此可见,如何统筹规划,重新布局城市现有污水处理系统,改变以往大排放大集中的布局模式,采用循环多级和分散小型的处理方式,优化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行,对提高我国城市污水处理以及水资源的再生利用意义重大。

3、结语

可以预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污水处理将会变得越发重要,城市污水得不到有效合理的处理将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尝试寻求相对应的污水处理的对策和方法研究,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够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邬扬善.城市污水处理发展近况和问题[J].给水排水,1995,12:40-43+5.

污泥再生利用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 系统; 影响因素;

前言

城市污水处理项目作为一种公共工程,应通过环境影响评价论证其规划建设的合理性,防止项目可能造成的二次污染和带来的环境风险,真正发挥其改善城市环境的作用。

一、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环境影响因素

污水处理规模。城市污水处理从各规划阶段到具体项目实施,确定其水量规模是首要内容,规模预测是否符合发展趋势和实际需要,将对工程的总体布局、项目总投资、建设周期和运行费用产生重大影响。预测规模偏大,建成的污水处理工程不能充分发挥效益,甚至高额的运行管理成本导致污水处理厂难以运转;预测规模过小,则影响城市环境的改善,制约了城市的建设和经济发展,因而合理确定水量规模十分重要。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宜实行分阶段、分步实施的原则,分别制定近期规划和远期规划,并按照远期规划确定最终规模,以现状水量为主要依据确定近期规模。城市污水处理厂接纳的污水包括城镇居民生活污水和城市工业废水,在合流制排水系统的城市还应包括部分截流的雨水。

生活污水量。生活污水量估算按规划期服务区域内城镇人口(包括流动人口)、人均生活污水量指标估算。对中小城镇可按人口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及城镇人口转换率等相关指标估算。其中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量要考虑污水的收集率一一截污率 (指进入城市污水系统的污水量与产生的污水量之比值)。截污率与污水处理厂服务区域内城市污水收集系统的完善程度以及居民的居住条件、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工业废水量预测。对现有工业废水排放量可通过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获得,不足部分可实地测量加以补充。对于开发区建设,预测部分可参照经济发展状况及考虑到技术进步的因素按一定的倍数估算,也可按工业用地综合废水量指标估算,指每平方公里每天产生的污水量。根据有关资料,综合性开发区采用 0.4~0.5万 m ,高新技术开发区采用 0.2~0.3 万 ms为宜,对化工、冶金等大型工业区则宜按类比资料确定。

污水处理厂布局。污水处理厂的布局是否合理,对城市环境有着重大影响。污水处理厂的布局包括两部分内容需要考虑:一是污水采用集中处理还是分散处理,二是污水处理厂的厂址选择。集中建设大型污水处理厂可以体现规模效益,便于管理,尾水集中排放,正常情况下对水环境的影响小。但污水处理厂过于集中,必然造成污水管网收集系统工程量加大,整个污水系统的初期投资较高,实施困难。由于大型污水处理厂服务区域面积大,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增加;而小型分散的污水处理厂易于建设,有利于处理后污水的就近利用。

二、对系统科学建设污水处理工程的思考

因地制宜修订排水规划。排水规划是污水处理工作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相关部门通过广泛开展调查,因地制宜做好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规划工作,以及污水处理厂布局规划编制工作。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建设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道,实现建设费用的最小化,避免出现污水处理厂水量不足的现象,同时有利于污水的回用和排放。处理好污水处理厂规模化与分散建设的关系。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要处理好规模化处理与分散处理的关系。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宜大则大,宜小则小。坚持污水处理由点到面,能在点源就地解决则就地解决,特别是含重金属污染的工业废水,要就地处理。对于村镇地区,根据当地污水的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工艺建设小型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可节约大量污水收集管道建设资金;对于配套管网比较完善的城市管网地区,推荐建设大型污水处理厂,发挥污水集中处理规模效应。建议各地区以理性和长远的眼光和开放与合作的态度在污水处理厂合作方式、投融资模式、处理工艺等方面开展污水处理规模化建设与分散建设,实现污水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最大化。加强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和河道治理并举,推进工程建设与落实节能减排任务相结合。污水处理工程和河道治理都属于水环境治理工程重要内容,污水处理是手段,河道洁净、资源利用是目的。建议相关部门要加强河道治理和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并举,对所在地河道沿线排污口门认证调查梳理的基础上,统筹安排沿河排污管道的改造工程。大力推行污水处理厂特许经营。建议对于已投入运营的污水处理厂,由政府投资的项目可采用 TOT、托管运营模式,授予原运营企业特许经营权;由企业投资项目仍采用原有 BOT 模式实施特许经营;对于在建项目可参照已建项目模式实行特许经营;对于今后新建的污水处理厂原则上政府不作为投资主体,一律引入社会资金实行特许经营。沿河污水统一收集到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实现达标排放推进污水处理工程与实现资源综合利用相结合污水处理的根本目的是改善环境、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建议各相关部门把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紧密结合,逐步加大污水处理再生利用,通过新建改造污水处理厂和再生水厂、配套建设排水和再生水管网,实现污水收集、集中处理、再生利用的循环过程,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同时,要研究污泥利用,建立示范工程,逐步实现污泥无害化处置。

三、结语

城市污水处理是一项城市建设的基础工程。城市污水处理对于城市的水环境保护、水资源利用、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但是城市污水处理厂若规划不当,工艺方案不合理,造成污水处理厂不能正常运行,会带来重大的环境风险。污水处理厂项目本身产生的恶臭、噪声、固体废物(污泥)等未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及相关的生态保护、水源保护措施缺失也会对城市环境造成相当程度的危害,产生环境问题。因此,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建立要充分考虑。对影响系统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对污水处理厂的布局、工艺方案、污染防治措施、生态保护措施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对污水处理项目排放的恶臭、污泥、噪声等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以及项目建设和运行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符合城市环境规划要求、满足环境功能区要求和总量控制目标的环境管理、环境监测制度。为解决严重的水环境问题,近年来,我国加快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不仅在大城市进行了建设,中小城市也建成了一批不同规模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多数污水处理厂的建成对改善所在城市的环境质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有一些城市污水处理项目规划不当,没有能够使其充分发挥环境改善的作用,反而影响了环境,拖累了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城市污水处理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要对城市污水处理的规划合理性进行必要的分析和论证。

参考文献

[1]马勇,彭永臻.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实现全厂控制的发展前景[J].中国给水排水,2008.

[2]王宇烽,刚蕊.开展实验室认可加强排水监测站的建设[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06.

[3]何世钧,王化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溶解氧的控制[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03.

污泥再生利用方案范文第3篇

关健词:污水处理;处理现状;技术动态;

1 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与发展

我国解决城市污水的净化问题始于二十世纪70年代。80年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水污染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城市排水设施建设有较快发展。国家适时调整政策,规定在城市政府担保还贷条件下,准许使用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和设备供应商的优惠贷款,因此,推动了一大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兴建。“八五”期间,随着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的深化以及各流域水污染治理力度的加大,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经历了一个发展时期。

2 城市污水处理现状

2.1工艺技术

目前我国新建及在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所采用的工艺中,各种类型的活性污泥法仍为主流,占90%以上,其余则为一级处理、强化一级处理、生物膜法及与其他处理工艺相结合的自然生态净化法等污水处理工艺技术。传统上废水的处理方法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法的去除对象是水中不溶解的悬浮物质。化学法是指向废水中投加化学物质,通过化学反应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生物法指采取一定的人工措施,创造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环境,使微生物大量繁殖,从而提高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污染物的一种技术。生物法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呈溶解态和胶态的有机物,与物理和化学法相比,生物处理在去除废水中有机碳、硫、氮、磷等污染物质方面,存在许多优越之处。

总的说来,传统的废水生物处理方法无论在设计理论和实际运行管理等方面,都有比较成熟的经验。我国在污水处理新技术、污水再生利用新技术、污泥处理新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科研成果,某些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外许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被引进到我国,AB法、氧化沟法、A/O 工艺、A2/O 工艺、SBR法在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均得到应用。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在过去只注重去除有机物发展为具有除磷脱氮功能。国外一些先进、高效的污水处理专用设备也进入了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市场。

随着我国对水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修订后的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一l996)也越来越严格。特别是对出水氮、磷的要求提高,使得新建城市污水处理厂必须考虑氮磷的去除问题。由此开发了改良A2/O工艺和回流污泥反硝化生物除磷工艺,并已开始在实际工程中应用。从工程规模上看,一批大型污水处理厂的相继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污水处理事业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2.2规划布局

目前,大型集中污水处理厂在城市污水处理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较明显的规模效益。大型污水处理厂在单位水量投资和运行费方面较小型污水处理厂有明显的优势;随着污水处理厂规模的增加,单位污水量的建设费用和运行费用都会下降。

3 城市污水处理发展趋势 .

3.1 技术动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污水排放量持续增加,1997年,全国城市污水年排放量达到35l亿m3,而污水处理率只有25.84%,其中集中处理率仅为13.65%。因此提高处理率以及处理的技术成了当今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当务之急。

随着石油化工和有机化工的发展,有机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废水水质处理越来越复杂,需要研究开发新的废水处理生物技术。另外,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张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进一步寻求能够高效除去生物难降解物质和氮磷营养物质也要求研究开发新的废水处理生物技术。

3.1.1技术动态

近年来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有:对传统的活性污泥法流程和技术进行革新,使之更为经济合理;研究开发可以代替活性污泥法的处理流程和技术;研究开发目标为城市废水回用的处理流程和技术,由此开发了许多废水处理的新工艺,如吸附生物降解(AB)工艺,序批式间歇反应器(SBR)、膜分离活性污泥法、氧化沟工艺等。

3.2发展趋势

从近几年污水处理厂建设的情况来看,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有向小型化、分散化发展的趋势,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由于两个因素造成的,一是缺水城市和缺水地区越来越重视处理后污水的再生利用;另一个因素是随着污水处理厂的普及,一些小城镇和远离城镇的别墅区和渡假村也都开始兴建污水处理设施,进一步促进小型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

3.2.1 污水资源化使污水处理厂向小型、分散化发展

污水处理厂布局充分考虑了现有污水管道系统、污水回用、用地条件等因素,贯彻了污水处理厂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污水处理与回用相结合的原则。

3.2.2 污水处理厂的普及促进小型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

近几年来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大中城市污水处理普及率逐步提高。一些小城镇、工业开发区、别墅区和度假村等也开始建设污水处理厂站。

3.2.3污水处理厂布局规划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污水处理厂布局规划是污水管道和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关键,科学合理的处理厂规划方案,可以降低污水管道和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行费用,并有利于污水的回用和排放。在编制污水处理厂布局规划应考虑以下主要因素:

(1)处理厂规模要考虑大中小相结合

大型集中污水处理厂具有明显的规模效益,且来水水质稳定,易于日常运行管理。但处理厂过于集中,必然造成污水管道工程量加大,整个污水系统的初期投资较高,实施困难。因此,污水处理厂布局应因地制宜,规模大、中、小相结合。

(2)污水处理厂厂址的选择上要考虑上中下游相结合

在传统的处理厂布局规划中,一般都将处理厂安排在城市的下游,这样可以使尽可能多的污水自流进入处理厂。

(3)污水处理厂布局上要考虑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根据城市的特点综合考虑现状污水管道系统、处理厂用地条件、污水排放与回用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后确定。

(4)应充分考虑污水回用的需求

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北方缺水城市在编制污水处理厂布局规划时一定要将污水回用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加以考虑。

3.3管理体制与相关政策

3.3.1管理体制

我国城市水环境污染控制体制是依据国务院各部门分工和《城市规划法》、《水法》、《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采取分级和分部门管理体制,即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县、镇级分设行政主管部门;城市的独立工矿企业单位的水污染处理设施由各自行政部门管理,但业务、技术上受同级城市环保、建设部门的指导。相关部门责任如下:

(1)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审查。

(2)建设部负责建设行政管理。有关供水的水资源调配、水污染防护和治理、饮水卫生与健康,分别由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和卫生部协同管理。

(3)水利部门按照国家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组织水功能区的划分和向饮用水源区等水域排污的控制,监测江河湖库的水质.审定水域纳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总量的意见。

3.3.2相关政策法规

为推动产业发展,政府先后实施颁发了《城市排水当前产业政策实施办法》和《关于加快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建设的若干规定》。

为确保排水设施安全正常运行,进一步控制超标污水进入排水设施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和排水设施的损坏,制定了相应运行管理标准和《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城市污水水质检验方法标准》、《城市排水监测工作管理规定》,同时为加大对污水的监测力度,建立了《国家城市排水监测网》,并对监测网的成员单位进行了国家级城市排水监测计量认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要求建设、完善城市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建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及报告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全国开始征收排污费和城市排水设施有偿使用费,明确要求城市排水设施有偿使用费做到专款专用于排水设施的维修养护、运行和建设。

(1)规划目标

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水污染防治规划中城市污水处理规划要求:到20l0年,我国城市化率将达40%,城镇人口总量将从现在的3~8亿增加到6~7亿,城镇需水量将从目前的858亿m3 增加到l290亿m3 。污水处理率城镇不低于50%,城市不低于60%,重点城市不低于70%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规划在我国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规划目标主要包括水源保护目标、水环境质量控制目标和污水再生利用目标三个方面。

(2)政策体制改革

①管理体制:基于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水工业管理与法律保障体系正在建立和逐步完善;政府、企业的职能和作用正在重新定位,机构正在重组;近几年还颁布了《城市供水价格改革管理办法》、《关于加大污水处理费征收力度的通知》等一系列法规政策。

②运营机制:供水与排水开始走向一体化,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投资、建设、运营机制。

③投资: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资金筹措体制,投资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

④污水处理费及水价政策:《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对城市供水价格的概念、组成、制定原则、制定程序及主管部门等都做了明确规定。

污泥再生利用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危险废物;含重金属污泥;综合利用;环境影响评价

中图分类号:X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6-0064-02

1 引言

综合利用、焚烧和安全填埋是危险废物末端处理处置的三大技术手段,其中,综合利用是采用环保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结合的方式。针对含重金属污泥危险废物综合回收利用项目的特点,结合笔者在该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实践经验,对此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探讨。

2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优势

2.1 减量化

减量化是指将产生的或随后处理、贮存或处置的有害废物量减少到可行的最小程度。废物减量化包括源削减和有效益的利用,重复利用以及再生回收。固体废物的减量化是解决固体废物污染的根本途径。含重金属污泥综合利用是重金属的减量化,有效减少重金属排放量,减轻环境负担。

2.2 资源化

资源化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含重金属污泥综合利用项目一般提取污泥中有用成分,或采用化学法将有用成分置换合成形成新的有用物质,将从污泥中提取的物质应用于社会,是资源化的明确体现。

含重金属污泥综合利用是废物资源化产业、资源节约型产业、环境友好型产业。也是对大量消耗、大量废弃的传统发展模式的重要变革,是推进循环经济、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3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需正确识别环境影响,做好二次污染防治。

3.1 水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含重金属污泥综合利用项目废水中可能含有重金属,处理不当排入水体可能污染影响项目周围的水环境质量。故最大程度提取污泥中有用成分后,工艺废水需采用切实可行的措施,将废水中重金属等污染物浓度降到最低。以重庆某企业为例,含重金属废水采用蒸汽机械再压缩(MVR)工艺,其原理是利用高能效蒸汽压缩机压缩蒸发产生的二次蒸汽,把电能转换成热能,提高二次蒸汽的焓,被提高热能的二次蒸汽打入蒸发室进行加热,以达到循环利用二次蒸汽已有的热能,从而可以不需要外部新鲜蒸汽,通过蒸发器自循环来实现蒸发浓缩的目的。该工艺将含重金属废水中重金属浓缩到污泥中,交与有资质单位安全处置,确保废水中一类污染物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达标,其他污染物符合相应排放标准。MVR工作原理见图1,MVR处理含重金属废水工艺流程见图2。

3.2 大气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含重金属污泥综合利用项目中一般采用化学提取及合成工艺提取重金属等有效成分,废物污染源通常为酸溶、氨水浸泡等工艺流程中产生的酸雾、碱雾等,采用的治理方法常用的有碱雾喷淋吸收塔、酸雾喷淋吸收塔等,采用酸碱中和原理,将工艺产生的酸雾、碱雾中和吸收,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3.3 声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含重金属污泥综合利用项目运行后产生的噪声主要是各种机械设备噪声,经过对高噪声设备采取减振、消声、隔声及绿化等综合措施后,确保厂界噪声昼间夜间等效A声级达标。

3.4 固废废物影响及措施

含重金属污泥综合利用项目固体废物为提取污泥中有效成分后剩余污泥以及工艺产生的污泥等,多为含重金属的危险废物,需交与有资质的单位安全处置,避免危废二次污染。

4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建议

4.1 注重治理措施的可行性评价

在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合理、可行的固体废物治理措施。固体废物治理措施应从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出发,减少危险废物污染源,最大程度地减少危险废物排放量。治理措施需要结合区域环境规划,突出强化监督管理措施。

4.2 注重环境风险评价

环境风险影响评价应注重考虑重大危险源的确定,不仅考虑危险废物的贮存量,还需考虑相关辅助材料的贮存量,结合相关物质临界量确定项目是否存在重大危险源。若存在重大危险源,需按照风险评价导则做风险相关预测评价。

同时考虑事故池及其他风险防范措施。事故池必须根据泄漏物料、消防废水、初期雨水的事故应急收集方式确定容积。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包括防止危险废物泄漏的防范措施、危险化工品泄露的防范措施、道路运输过程中危险废物泄漏的防范措施、安全管理措施等,同时需要提出项目环境事故应急预案。

4.3 注重运输环境影响评价

当前危险废物运输以道路运输为主,运输过程中需遵照《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做好收集、暂存、包装、转移等措施及手续。首先,产废单位需用符合要求的容器装盛危废,暂存地等需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志》(GBl8597-2001);其次,转运单位需持危险废物运输资质,运输容器符合相关要求,选择合适的运输路线,尽量避开居民聚居点、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敏感路段;第三,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单位需做好接收方案,外来危险废物进厂登记、检测、入库暂存、处理等;第四,做好危险废物转移联单手续等工作,做好危险废物登记记录,并保留10年以上。

污泥再生利用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生活污水;MBR法;处理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5-0112-02

1 项目概况

该工程废水主要是生活污水。处理后回用于冲厕、景观及洗车用水。该园区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餐厅、办公楼等功能单元。设计水量为400m3/d,每天运行20小时,平均小时处理量20m3/h。工程采用目前国内成熟可靠的A/O+先进的MBR工艺+消毒工艺。方案结合A/O工艺对COD、BOD、氨氮及磷的强大处理能力及MBR出水水质优良、稳定的特点,确保整个工程运行稳定,出水稳定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及景观用水水质标准。

2 工艺流程

2.1 流程框图

2.2 工艺介绍

原水经过格栅过滤大块的悬浮物、漂浮物后进入集水池。集水池与格栅井设置在一起。由于原水来水管位置较低,所以在集水池内设置提升泵,将污水提升至调节池,原水经过调节池均质均量后由污水泵输送到缺氧池,在缺氧池中有机污染物进一步得到分解,经缺氧池分解后的污水自流入MBR膜生物反应器中,进行生物降解和膜分离处理。污水在反应器中通过好氧污泥将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生化降解,同时利用膜将处理好的水与污泥分离,并通过自吸泵输送到吹脱池中,同时在输送管道上通过射流器加入二氧化氯,利用二氧化氯杀灭污水中残留的细菌和病毒。通过鼓风机向吹脱池中曝气,使处理后水中的二氧化氯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一方面防止供水系统中细菌的滋生,另一方面防止余氯过多对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

3 主要构筑物设计

3.1 格栅井

针对生活污水中毛发等纤维类物质多的特点,在污水进入集水井之前设置一个细格栅,细格栅可去除悬浮物以防止后续处理构筑物的管道阀门或水泵堵塞,并尽量去掉那些不利于后续处理过程的杂物,细格栅滤过水自流入集水井。

格栅池尺寸:2 000*800*2 500(H)。

附属设备:

回转式机械细格栅 1台;

机宽:400mm,栅间距:3mm,安装角度75°,材质:碳钢防腐,功率:0.55kW。

3.2集水井

集水井一座,有效容积:12m3。集水井内设有提升水泵,由液位控制将污水提升至调节池。

附属设备:

污水提升泵:2台,1用1备;

单机流量:Q=40.0m3/h,扬程:10m,功率:2.2kW。

3.3调节池

调节池1座。有效容积:120m3,水力停留时间HRT=6.0 h。均衡废水的水质和水量。避免对后续生物处理系统造成较大的冲击负荷,保证生物处理系统的稳定进行。

附属设备:

二次提升泵2台(一备一用);

流量:Q=25m3/h,扬程:10m,功率:1.5kW;

毛发聚集器 1个;

流量:25m3/h,网眼=2mm,材质:外壳碳钢,内网不锈钢。

3.4 缺氧池

缺氧池一座。有效容积80m3,水力停留时间:4.0h。缺氧池内悬挂软性填料,为缺氧池内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环境。以控制缺氧池内溶解氧浓度不高0.5mg/L。

附属设备:

潜水搅拌机1台;

型号:MA0.55/4-230-1400,功率:0.55kW;

布水器1套;

材质:UPVC。

3.5 好氧池+膜池

好氧池+膜池1座,水力停留时间:8.2h,有效容积:165m3;

气水比:18:1;

结构:钢筋混凝土。

附属设施:

内回流泵:2台(一备一用);

流量:q=45m3/h,扬程:15m,功率:3.7kW;

供氧风机2台,1用1备;

风量:6.64m3/min;风压:53.9Kpa;功率:N=11kW;

微孔曝气系统:1套;

直径:Φ215mm; 单个服务面积:0.3~0.4m2/个;供气量:3m3/h个。

MBR膜组件:

数量:4套,每套可以装膜片26片;

外型尺寸为:1 160(L)× 1 400(W)× 2 300(H);

产水自吸泵:2台(1用1备);

流量:Q=25m3/h;扬程:H=9m;吸程:6m;功率:N=1.5kW;

膜反洗泵:2台(1用1备);

流量:Q=10m3/h;扬程:H=10m;功率:N=0.75。

3.6化学清洗池

化学清洗池1座。膜组件需要外置化学清洗时,在此池体内进行;

化学清洗池尺寸:2.0m×2.35m×2.5m×2。

3.7 清水池

清水池1座,有效容积:100m3。经过生化处理后并经消毒的水进入清水池,清水池作为用户用水的水源。附属设施:变频供水泵2台(1用1备);流量:Q=10m3/h;扬程:H=24m;功率:N=1.5kW二氧化氯发生器1套。

3.8 污泥池

污泥池1座,有效容积24m3。剩余污泥储存。

4 处理系统运行效果

该工程于20010年初投入运行至今,根据日常及环保定期监测结果来看完全达到设计要求,满足回用要求。

5 经济分析

工程总设备投资为150万元。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成本为1.08元/t废水,(其中:膜折旧0.41元,电费0.63元,药剂费0. 04元)。处理后的污水回用于冲厕、绿化、洗车等有效节约了水资源。

6 结论

污泥再生利用方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山区城市;污水处理工程;设计

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process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urbanization, the urban sewage treatment on traditional government supply mode has been far from being able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reality, the shortage of government funds, inefficient supply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 which is inmore obvious in some mountain cities. As of toda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n important caus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sues, how to deal with the good of the city's sewage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sign problems in sewage treatment works in the mountain city sewage treatment.

Keywords: mountain city; sewage treatment works; design

中图分类号: U6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众所周知,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为2205m3/a,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然而,在我国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仅有的水资源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与此同时,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也加剧了水环境质量的恶化,因此,城市的污水处理问题便显得极为重要也极为迫切,尤其是在山区城市当中。下面我就以自身的经验浅谈下在山区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山区城市污水处理工程规模的确定

合理地确定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规模,直接涉及到工程的投资、运行费用及费用效益。污水处理设施的总体方案遵照一次设计,分期实施的原则,既保证近期污水处理要求,又满足远期发展的污水处理要求,减轻工程的一次性建设资金投入,避免出现建大用小,投入资金发挥不了效益的情况。并要充分认识城区内管网改造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有的取决于旧城市的改造和道路的改造,有的已经铺设干管,支管迟迟未建成,致使许多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吃不饱”。对设计的污水水质,应该对现有实测的水质资料进行分析(包括工业废水正在限期达标排放的水质水量变化和管渠内地下水的渗入量),对雨污合流和老城区排水系统需科学地确定污水管道的截流倍数(干管和支管可采用不同的截流倍数)。现在设计的需处理污水水质偏高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设计的污水水量和污水水质要通盘考虑,留余地过大,既增加投资亦会使设备闲置或低效运行。一般按照2015年规划人口确定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管网建设规模按2025年规划人口考虑,并根据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铺设管道。

2山区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处理工艺的确定

2.1污水处理工艺

就目前我国山区污水处理工程所使用的处理工艺来看,主要由以下几种:

①氧化沟,氧化沟法1950年由荷兰公共卫生研究所研究成功。氧化沟工艺建成投入运行后,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出水BOD一般为10mg/L左右,被普遍认为是一种工艺流程简单、运行管理方便、处理效果稳定、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且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二级处理工艺。氧化沟的形式多种多样,目前,我国应用较多的主要有侧沟式氧化沟和独立沉淀区一体化氧化沟。

②AmOn,AmOn工艺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工艺.该工艺将传统生物处理工艺的反应、沉淀和污泥回流集中于一个反应器中完成,反应器的容积负荷大,水力停留时间短,节省了基建投资与运行费用,增加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通过自控系统的调节,可根据不同进水水质和出水要求,沿反应进程自动调节曝气量和搅拌程度,根据要求实现脱氮和除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③IBR(或IBR+土地处理),IBR生物处理工艺是一种集厌氧、兼氧、好氧反应及沉淀于一体的连续进出水的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法。本技术源自华中科技大学主持的国家“十五”863重大科技专项中的高技术研究课题“城镇污水生物———生态处理技术与示范”的成果。该项成果通过示范工程的完善与发展,现已经成为适合中小城市污水处理的成熟技术。该工艺具有投资低、运行费用低、管理要求低,污泥量少的特点。本工艺后可接湿地处理系统,形成生物处理与土地处理方法相结合的组合工艺,不仅可降低生化段污水处理 负荷,降低能耗,还可形成一定的景观效益。

④BAF,BAF即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AeratedFilter),是80年代末在欧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工艺,于90年代初得到较大发展,该工艺具有去除SS、COD、BOD、硝化、脱氮、除磷、AOX(有害物质)的作用。曝气生物滤池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悬浮固体一体,节省了后续沉淀池(二沉池),具有容积负荷、水力负荷大,水力停留时间短,所需基建投资少,出水水质好,运行能耗低,运行费用少的特点。

⑤SBR,SBR是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BatchReactorActivatedSludgeProcess)的简称,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不同,SBR技术采用时间分割的操作方式替代空间分割的操作方式,非稳定生化反应替代稳态生化反应,静置理想沉淀替代传统的动态沉淀。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SBR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

2.2山区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工艺的选择

为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因地制宜地进行工艺方案(主要是生物处理方案)比较是很有必要的。污水处理厂的工艺选择应根据原水水质、出水要求、污水厂规模,污泥处置方法及当地温度、工程地质、征地费用、电价等因素作慎重考虑。污水处理的每项工艺技术都有其优点、特点、适用条件和不足之处,不可能以一种工艺代替其他一切工艺,也不宜离开当地的具体条件。同样的工艺,在不同的进水和出水条件下,取用不同的设计参数,设备的选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目前我国山区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情况来看:侧沟式氧化沟耐SS冲击负荷能力较差;AmOn工艺除磷脱氮效果不稳定;SBR工艺建设投资较高及运行管理水平较高,但随着自控系统的国产化后,建设投资大大降低,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独立沉淀区一体化氧化沟和IBR工艺运行较稳定、污染物去除效果较好,且占地较小,较适合山区地形、用地紧张的实际情况。“十二五”期间,针对规模较小、较分散的城镇污水处理工程的工艺选择可采用湿地、氧化塘、土地法等生态处理工艺,其余可合理采用SBR、IBR、一体化氧化沟等生物处理工艺。

3山区城市污水处理工程排水系统的设计

我们都知道山区地形,地势高低起伏,所以在具体的设计当中应根据实际地形情况、遵循“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的原则,并结合城市建设发展需要合理布局。一方面,使得污水尽可能采用重力流进入污水处理厂,降低能耗;另一方面,尽可能采用集中处理的方式,减少建设投资。

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目前我国山区污水处理设施现状,对山区污水处理推荐采用独立沉淀区一体化氧化沟、IBR、SBR等较为成熟、运行效果较稳定的工艺;我国将加大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对于规模较小的乡镇污水处理工程,推荐采用湿地、氧化塘、土地处理法等生态处理工艺。为更好更快地建设好我国山区城市污水处理工程,使来之不易的投资取得实实在在的效益,针对每一个污水处理工程,应切实做到建设规模恰当、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合理,各种建设前的设计工作都做到位,然后才能进行科学的施工建设,这有如此才能使污水处理工程发挥其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贵州省 “十一五”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2005.

[2]《贵州省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草案》,2010.8.

[3]叶晟.关于我国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的探讨[J].现代企业文化,2009,(23):144-145.

污泥再生利用方案范文第7篇

把污水处理设施放在城市建设的第一位。由于污水的特有水质,所以在选择对污水的处理工

艺上有很高的要求,它直接关系到对污水处理再利用的效果,还与当地环境的的可持续发展

战略有直接的联系。本文通过不同方式的污水处理特点,对污水处理厂建设时对工艺的选择

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污水处理工艺

中图分类号:X703文献标识码:A

一、背景

当今人类面临的最大环境危害之一就是水污染严重,城市的污水处理设施是每个城市发

展鼻部可少的基础建设,它体现着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对水污染的控制方式。是科学的坚

持可持续发展斩落的必然措施。而污水处理厂工艺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厂房的建设费用和运

行费用以及对污水的处理效果,还有也影响着污水厂占地面积的大小、管理上的方便与否等

关键问题。因此,在进行污水处理厂设计时,必须做好工艺方案的比较,以确定最佳方案。

污水处理厂工艺是指处理方法在达到要求的前提下,湖水处理的各个有机单位有效的组

合。污水通过污水处理厂水的自净能力和处理后的水的去向是决定污水处理厂选择工艺的主

要依据,所以各个地区依据自身城市不同的情况以及需求的不同选择了不同的工艺。每种处

理方法具有各自其自身的特点和只用范围,所以地方的不同应该选择不同的处理工艺。

二、处理方法

1.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是水体自净的人工强化,是使微生物群体在曝气池内呈悬浮状,并和污水接

触而使之净化的方法。包括标准活性污泥法、长时间曝气法、分段式曝气法、限制曝气法以

及统活性污泥法的改型法来开发高效脱氮除磷工艺。目前,活性污泥法占主导地位,适用于处

理生活污水所占比重较大的城市污水,新工艺的开发对于工业污水成份比较高的污水的处理

效果也有了提高。他可以分为传统活性污泥处理法和间歇活性污泥处理法,这两种方法各自

有独有的特点。传统活性污泥处理方法在污水处理时,他在处理时可以达到很好的作用,建

设成本虽然高点,但是建成投产其运作成本就低的多。由于其建设过程中设备庞大,基建投

资较大,在建筑施工时占地面积大员造成管理困难。所以选择该项技术的主要是为了废水体

系的组分、浓度均匀化,重新估价预处理,重新研究调整槽;以及探讨选择活性污泥微生物系

的菌种;活性污泥法的设备中引入仪表化和拟定管理指标。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也就是小规模污水处理,主要是近几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展以

及城镇自身的发展,下水道设施已呈现出大城市转向中小城市、农村小镇的趋势,小规模污水

处理设施逐步增加,农村小城镇对于改善生活环境条件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了。

小规模污水处理设施与大规模处理设施比较,它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大不相同,因此,

必须研究采用适于小规模污水处理设施,用以取代过去的大规模处理方式。小规模污水处理

应具备运行管理方便、维修方便、建设成本低、处理的水水质良好等特点。经过国内外一些

污水处理厂(如日本千叶县的大原町污水净化厂等)的多年实践证明,间歇式活性污泥法正是

一种能满足这些条件的处理方法。间歇式活性污泥法是采用一个处理池进行曝气、沉淀、排

出处理水,使设备简单化、小型化,池内流态分明,运行管理方便,可做到无人运转,对于流入污

水的负荷变动,有缓冲能力,处理性能稳定,不仅能去除有机物质和悬浮固体而且脱氮效果好。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具有代表性的方式,一般设两个曝气沉淀池,连续进入混合污水,各自错开

半个周期进行运转,运行一个周期为6小时,这样循环处理。

2生物膜法

生物膜是由高度密集的好氧菌、厌氧菌、兼性菌、真菌、原生动物以及藻类等组成的生

态系统,其附着的固体介质称为滤料或载体。生物膜自滤料向外可分为厌气层、好气层、附

着水层、运动水层。生物膜法的原理是,生物膜首先吸附附着水层有机物,由好气层的好气

菌将其分解,再进入厌气层进行厌气分解,流动水层则将老化的生物膜冲掉以生长新的生物

膜,如此往复以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最早出现的生物膜法生物器是间歇砂滤池和接触滤池

(满盛碎块的水池)。它们的运行都是间歇的,过滤-休闲或充水-接触-放水-休闲,构成一个

工作周期。它们是污水灌溉的发展,是以土壤自净现象为基础的。接着就出现了连续运行的

生物滤池。新型塑料问世后,又有了新的发展。

3.序批式曝气法

序批式曝气法是一种古老的工艺,最初是在一个池中间歇进水、间歇曝气,然后沉淀、排

水、排泥,处理工序相当简化。如采用延时曝气的SBR法,还可省去污泥消化、沼气贮存利

用工序,整个污水厂只需要几个构筑物。目前,我国只在一些规模不大的城市污水厂应用,规模

为每天10000立方以下,但由于其突出的简易特点,已显示出管理简单、运行稳定等优点,引

起人们广泛的重视。该工艺不仅工艺简单,而且对水量水质的变化有很强的适应性,可以省去

调节池,不存在污泥膨胀的危险,污泥沉降性好,可以脱氮除磷,出水水质好,占地省,在一定规

模下造价省,运行费用低。它的缺点是进水、曝气倒换频繁,且由于排出装置,国内尚未形成该

工艺,发展有一定限制,一直未能推广。但仍是两种很有潜势的工艺,逐渐受到重视。序批式曝

气法工艺近年来发展很快,已出现多种改型,目前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型式:①传统间歇进水,

间歇曝气,这种型式对水量水质变化适应性强,水量变化很大,水型污水厂最为适用。②连续进

水,间歇曝气,对进水不加控制,但必须使其不影响沉淀。③双池串联,连续进水,前池连续曝气,

后池间歇曝气,从后池往前池回流混合液以保持污泥浓度。后两种形式均为连续进水,可用于

较大型污水处理厂。

4结论

总之,21世纪是水的世纪。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问题的加剧将对21世纪人类社会持

续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研究新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将处理后的水和泥变为可利用的资源,

使城市污水处理事业成为一种自然资源再生和利用的新兴工业,是解决水污染和合理利用

水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方向,重点在于降低能耗、改善出水水质、

减少污泥量、简化与缩小处理构筑物的体积、减少占地、降低基建与运行费用、改善管理条

件等。可以预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与方法在水污染的研究和水污染的控制应用方面

不断拓宽与加深,诸如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论、协

同学等基础学科和理论,以及化工技术、生物技术、生态工程技术、计算机技术、遥控遥测

技术等先进的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将会得到迅速发展。就我国目前的污

水处理现状而言,污水处理技术市场需求相当大。城市污水处理的发展将表现为以下几个方

面的特点:氮、磷营养物质的去除仍为重点,也是难点;工业废水治理开始转向全过程控制,

单独分散处理转为城市污水集中处理;水质控制指标越来越严;由单纯工艺技术研究转向工

艺、设备、工程的综合集成与产业化及经济、政策、标准的综合性研究;污水再生利用提上

日程;中小城镇污水污染与治理问题受到重视。

参考文献:

文武,贾丽艳,刘洪波,贾玉鹤.城市污水处理技术与工艺研究进展综述[J].环境保护科学.

污泥再生利用方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污水处理;问题;现状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0-0368-01

一、城市综合污水处理概述

近几年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污水处理工艺有较大的发展,通常来说城市综合污水先经过初步处理或二级生化处理,处理后城市污水的主要污染物为氮、磷等富营养物质,然后再利用污水处理系统对它进行深度处理。一级处理主要是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方法有格栅、沉淀、沉砂、油分离、气浮等。二级处理目的是大幅度去除污水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性污染物质,目前常用的处理方法为活性污泥法和它们的改良型,工艺为一、二级可以混合处理,有的部分已达到三级混合处理,如缺氧好氧生物脱氮除磷法、缺氧-厌氧-好氧-生物脱氮除磷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吸附生物降解法、氧化沟法、生物模法等。这些工艺的特点是促使化学需氧量(COD)、生物需氧量(BOD)、酚等有机物进一步降解。为了更好地去除污水氮和磷,又进一步研制了除磷脱氮技术。其特点是利用优势菌种(主要为聚磷菌)在缺氧-厌氧-好氧处理过程中(特别在好氧过程中)需要大量吸氧以供生长的原理,从而降低污水中磷氮含量,使污水在这一过程中达到三级处理,最终使综合污水达到国家排放水体的标准,所剩污泥可以进行浓缩、消化、脱水、堆肥或农用填埋而最终处置。

二、目前城市污水处理的方法及存在问题

城市污水包括城市全部的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废水,水质污染主要为有机污染。目前国内外采用物化法和生物法处理技术,并以后者为主。

1.物化法

19世纪后期,英、美等国曾广泛采用絮凝沉淀技术。我国四川省遂宁市污水处理厂(8万m3/d)采用分期建设方案,预留二级处理场地,一期为化学强化一级处理(Chemically Enhanced Primary Treatment)(简称CEPT),采取投加化学药剂的絮凝沉淀法。该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出水水质难以达标。

2.生物法

(1)传统活性污泥法 传统活性污泥法是污水处理最早的工艺,有机物去除率高,污泥负荷高,池容积小,电耗省,运行费用低,但普通曝气法占地多,建设投资大,且不具备脱氮除磷功能,仅能满足BOD5、CODCr、SS三项出水指标。另外,普通曝气法生成的污泥量较多,认为不易处置。

(2)SBR法(序批式)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又被命名为序列间歇式反应器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或序列间歇式(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简称SBR法。其进水、反应、沉淀、排放和闲置顺序在同一池中完成,周期运行。其特点为:无二沉池和污泥回流设备,产生剩余污泥量少;结构简单,运转灵活,可随时调整运行计划;自控要求高。该方法适用于水量、水质排放均匀的工业废水,可省去调节池,节省投资。缺点是操作复杂,难于管理。

(3)氧化沟法 氧化沟实际上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形,废水和活性污泥的混合液在环状的曝气渠道中不断的循环流动,又有人称其为“循环曝气池”。它的特点为:一般不设初沉池和污泥消化池,结构简单,工艺稳定,管理方便;有机物去除率较高,具有脱氮、除磷(沟前增设厌氧池)功能,综合指标较优;适用于中小规模的低负荷污水处理厂。可电耗较大,经常运转费用偏高。

(4)A2/O(AA/O法)常用的脱氮除磷的工艺为A2/O(厌氧/缺氧/好氧,Anaerobic/Anoxic/Oxic)法。磷在厌氧区释放,在好氧区吸收,达到除磷目的。污染物在好氧区被氧化降解,去除COD和BOD5,同时在硝化菌作用下,有机氮转化的氨氮继而转化为亚硝酸氮和硝酸氮,含有硝酸氮的大量混合液回流到缺氧区进行反硝化脱氮。但污泥回流,污泥处理工作量大,节能差。

(5)AB法(Adsorption)Biodegradation)即吸附和生物降解两段生物处理法。它采用吸附和传统活性污泥法的两次生化处理,工艺单元构成复杂,污泥不稳定,建设投资和处理成本高,一般不设初沉淀。

(6)UNITANK法(一体化的曝气池)此工艺是以活性污泥法为基础的一种新工艺(由比利时史格斯公司开发)。本工艺的特点是将曝气和沉淀组成一体的新工艺,不是形式上的合并,而是工艺上的创新,是将池子分成若干格,首末两端交替曝气和沉淀。它周期性变更进水、出水方向,可省去污泥回流系统,并且布置紧凑,用地省,连续运转,省电耗,结构设计简单经济,但该方法不具备脱氮除磷功能。

三、城市污水处理的相关措施

1.优化污水处理工艺

当前城市污水处理采用的传统工艺路线较为落后,无论进水为何种水质都同等对待,导致有些特殊污水如难降解有机物含量高的污水、氮磷含量高的污水等经过处理后无法达标,另外大部分污水处理厂都是初级处理方式,出水不经过消毒处理,无法适应如今再生水回用技术的推广,因此,首先要根据进水水质的不同,为工艺需要配置不同的反应器,从而使其可以适应任何水质的处理,其次要在水处理工艺最后加上离子吸附或消毒等工序,使水资源可以被重复利用,减轻供水负担。

2.完成污水处理厂市场化转型

国家或地方政府应当加大对污水处理厂基础设施的投入,可通过建立股份制企业等方式,完成对污水处理厂从事业单位向企业单位的转型,充分吸引社会资金,使污水处理厂成为以营利为目的,并在市场竞争下良性发展的企业,这样有利于改变现今污水处理厂工作效率低下、管理不善等问题,使污水处理从被动处理变为主动处理。

3.建立健全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人是污水处理系统能够运行的核心,因此要加强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培养,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可采取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校企联合的方式共同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兼具的人才,以适应污水处理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换代。

4.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国家和各地方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对中水等回用水技术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使之逐渐接受回用水、再生水,在引用水之外的领域如洗车、冲厕所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就等节省城市自来水供应量,且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5.加强政府监管力度

城市污水处理工作的健康发展与正常运行,离不开政府的有效监管。目前,在城市污水处理监管方面,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监管体系,监管力量薄弱,监管手段落后,监管工作明显滞后。在工作方法上基本是临时抽查,“事后评价”,这种监管方式使得监管工作时常处于被动状态,导致了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建设资金铺张浪费以及污水处理系统运行不到位等问题,因此,必须建立以事先控制和事中控制为主,以事后控制为辅助手段的监管机制,以确保污水处理系统经济、有效的运行。

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加,所造成的污染会严重影响城市化进程以及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因此必须要对污水进行充分的治理,不断加快污水处理技术、设备、人才的发展,以提高我国城市污水处理效率,当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领域虽然存在一系列问题,但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提高以及人们传统观念的转变,相信在未来我国城市水资源治理和回用技术都会得到一个飞跃的发展,促进社会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