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交网络的特点

社交网络的特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社交网络的特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社交网络的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交网络;市场营销;营销模式;互联网

一、前言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联网应用平台不断发生重大变革,同时也为社交网络平台的涌现和壮大奠定基础。社交网络应用具有明显特点,即点击量高、用户多,使得网络购物逐渐成为市场上的重要内容。基于此,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市场营销模式已成为国内外多家企业普遍关注的重点。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将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市场营销模式作为研究的主要方向,探索创新网络时代背景下市场营销模式,以增强市场竞争力。社交网络时代背景下的全新的市场营销模式提示企业应当充分与时代相结合,通过社交网络平台降低运营成本、宣传产品,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及管理模式最优化。此外,企业还可通过调查不同购买者的能力和需求,制定详细具体的营销策略,以改善运营成效。鉴于此,本文将社交网络时代背景下的市场营销模式探索与分析作为重点,为企业市场营销的应用提供理论参照。

二、社交网络时代背景下市场营销概述

1、社交网络时代背景下市场营销的界定社交网络时代背景下市场营销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型商业模式,利用计算机技术,企业或商家可以将产品信息全面、清楚的展示给消费者,进行合理有效的市场营销。社交网络通过产品信息的传递和交流产生网络营销,利用其便捷性和高效性对不同用户或潜在用户进行宣传,最终达到提高产品影响力与知名度、改善销售业绩的目的,便是社交网络背景下市场营销的范畴。2、社交网络时代背景对市场营销的影响企业或商利用互联网对自己产品开展宣传和销售即可成为市场营销。在此过程中,企业与商、企业与企业、商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关于产品信息的传递和沟通均需要利用社交网络完成,上述不同角色均是社交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并通过后者产生相互关联。由此可知,社交网络是企业后商完成市场营销的重要手段,也是消费者购买生活用品的全新途径。此外,社交网络对所有企业和商赋予的功能和身份一样,可保证其公平参加竞争,且社交网络资源的广泛性和平等性给竞争能力较差的企业或商也提供了更多较为理想的契机。与此同时,基于社交网络的市场营销对企业和商技术要求也更高,对于营销人员的要求更为细化,不仅需要有专业的营销知识,还必须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才能成功完成市场营销。由此可知,社交网络时代对于市场营销具有双面性的影响,应当针对社交网络特点改善自身素养方能充分利用其优势取得营销业绩制高点。

三、社交网络时代背景下市场营销的特点

1、市场营销更具精准性和传统的市场交易模式相比较,社交网络时代背景下的市场营销更具精准性。通过利用QQ、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络工具,企业的营销部门或商能够将目标客户锁定于更小、更细化的范围内,进而对目标或潜在客户提供重点服务。此外,对于目标客户购买力、产品需求等信息的精准了解不仅可以提升服务质量以达到理想的服务效果,还可以利用目标客户群体在各自社交网络的宣传能力,产生“蝴蝶效应”,最终达到理想的品牌宣传效果,更进一步拓宽潜在客户的范围。由此可知,社交网络工具是企业或商寻找精准客户群体的重要途径,且消费者通过社交网络对产品质量的评价也会影响下一步市场营销业绩,故而二者可相互影响,使得企业或商对潜在客户的锁定也更具精准性。2、运营成本降低社交网络背景下的市场营销模式成本低、不受时间限制且收益较快。和传统的市场交易模式相比较,利用社交网络可以随时对产品进行宣传,也可以及时和目标客户完成产品信息的传递和沟通,无需实体店面、节约金钱和时间成本,具有明显的优势。此外,企业或商市场营销的前期通过利用社交网络减少资金投入,促使增强企业流动性并降低运营风险,再加上社交网络节点较强的互动性和分享性,将开设实体店面、店面装修和资源配备、名人代言宣传等费用均可节省下来,对降低产品价格、扩大客户群体也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由上述分析可知,社交网络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对企业市场份额扩大也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改善其经济效益。3、市场信息反应更为及时、直接、准确市场经济环境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也逐渐呈现出复杂多变趋势。但是众所周知,对于市场信息及时、准确的掌握有利于对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的评估和预测,同时对企业发展战略调整、竞争力的提高、营销业绩的改善均可产生重大作用。利用社交网络的市场营销模式能够通过直接与目标客户的沟通更为及时、直接、准确地了解客户的需求,且更具针对性地掌握消费者的反馈意见和信息。而建立在客户意见反馈基础上的企业产品设计和质量调整、营销能力的改建势必对优化产业结构、改善产品质量、合理调整企业资源至关重要,对企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

四、社交网络背景下市场营销模式分析及创新探索

1、社交网络背景下市场营销模式分析(1)社交网络下市场营销渠道的构建。社交网络在我国的应用及发展历程尚短,社交网络背景下的市场营销渠道仍存在诸多问题,如规章制度不够完善、企业营销秩序混乱、产品销售管理不够规范。在企业通过社交网络构建市场营销渠道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同时,需要完整和规范相应规章制度,保证市场营销渠道健康、长远发展。(2)产品植入。首先应当明确意识到社交网络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价值,才能对社交网络充分利用达到理想的市场营销业务水平。信息传递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社交网络平台的本质,在此过程中用户可通过网络平台上虚拟的礼品表达自身情感。企业将产品植入至虚拟礼品中利用社交网络实现市场营销的最大化利益。另一方面,人们在社交网络平成含有企业产品的虚拟礼品赠送与回赠过程中无形间扩大企业产品的宣传力度,增强其广告效应。(3)信息系统的建立。企业或商利用社交网络建立的市场营销模式具有多方面作用和价值,在对自我产品宣传外也可实时关注客户关于产品信息的反馈。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唯有建立完善的客户信息系统方能保证长期、稳定、健康发展。而客户信息系统的建立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掌握客户的信息并了解其心理和需求,进而有针对性地推送产品。另一方面,建立并完善客户信息系统可为挖掘潜在客户、制定个性化产品及销售服务、拓展企业的营销渠道奠定基础。2、社交网络背景下市场营销模式创新探索(1)多级商模式。社交网络时代背景下,企业在市场营销中首先应当注重营销员工能力。唯有提高对营销员工能力的要求才能更好地为企业创造价值和利润,且具有较强能力的营销员工可以通过拓展商群体完善多级商模式,进而达到理想的营销业绩。如在天猫、当当、京东等大型商品销售网站,企业可建立多级商模式,鼓励其发展下线,在“双11”、“情人节”等大型促销活动中,零售商可以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通过产品宣传建立多级商,利用较小的成本获得更大的收益。针对大型企业,可以将内部的营销团队划分为“分销商”,督促其利用各自的社交网络平台发展初具规模的零售商,并依据其业绩完成情况给予一定奖励,最终可提高产品销售量。(2)多个社交网络联合模式。多个社交网络联合模式无疑是社交网络时代背景下一种理想的市场营销模式。在市场营销中企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竞争对手、市场环境和自身等,将单一的社交网络发展成为多个社交网络联合的市场营销模式能够帮助企业轻松自如地面对挑战,完成自身蜕变和发展。如阿里巴巴在天猫、淘宝等购物网站平台上均有相关信息的链接,产品需求者可以通过不同社交网络联合更为清晰、全面了解产品信息,同时也更为直接比对不同企业产品特点及优势。在此种市场营销模式下,淘宝、天猫的销售业绩均有所提升,且产品相关信息的链接也可发送至QQ、微信等社交平台,进而网罗更多用户。(3)多渠道整合模式。随着社交网络多样化发展,多种市场营销模式和渠道整合是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必然途径。企业在推广产品相关搜索引擎的同时,还应当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页面,植入产品信息链接,利用更多机会达到更好的产品推广效应,充分发挥社交网络时代背景下各种交友软件、购物平台的销售功能,增强企业或商的市场营销能力。在社交网络销售平台和交友软件整合的同时,还可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宣传渠道共同扩展,将其作为企业商品广告的投放和植入对象,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的新型市场营销模式,完成企业产品的宣传和推广,促使其销售业绩和利润不断增长,同时增加其市场占有份额,最终促进企业健康、和谐发展。

五、结束语

社交网络时代背景下的市场营销模式越来越受到更多企业或商的关注和重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网络用户群体的增加,基于社交网络平台的市场营销将为企业产品营销带来更为客观的效益,且市场营销平台和渠道也将被拓宽。利用社交网络平台和客户的沟通交流为产品的改进方向提供了直接、及时的信息反馈,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闫春丽.论社交网络时代的市场营销模式探索[J].中国外资,2014,04:99-100.

[2]王羽超.社交网络时代的市场营销模式探索[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4,01:49-51.

社交网络的特点范文第2篇

一、国内主要媒体在脸谱和推特账号运作现状

因为脸谱和推特没有类似于新浪微博的分类排行,所以无法准确获知究竟有多少中国媒体开设了账号。笔者在脸谱与推特中,以中英文分别搜索了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国际广播电台和人民网等五家媒体,挑选其关注度较高的机构主页或账号进行研究。

因为脸谱对机构账号有所限制,要通过个人账号设立机构主页并邀请好友等前来关注。机构主页面向所有用户公开,喜欢的用户可以点击“赞(like)”并订阅,从而实时获得该主页最新信息。所以,机构页面被“赞”的数量代表其被关注的数量,可被视作在脸谱上的人气指数。国内主要媒体在脸谱的机构主页获取“赞”的数量情况如表1所示:

从中可以看出,在脸谱上,各家中国媒体获“赞”数量各有不同,《中国日报(美国)》所获赞数最多,人民网英文和人民网美国公司位列其后,还有一些媒体机构页面的“赞”在几千和几百。

推特上人气衡量最重要的指标是“关注者(follower)”数量,类似微博的“粉丝数”。该指标最多的是《中国日报(美国)》,已超过21万,其次是人民网美国(4万以上)和央视非洲(近6千),如表2所示。

我国主要媒体在脸谱和推特上机构页面和账号运作的情况与国外,特别是英美国家主要媒体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如美国电视新闻网CNN在脸谱机构页面“赞”数超过490万,在推特上,仅“@cnn”一个账号的“关注者”数量就超过910万。尽管和国外主要媒体在社交网络上存在着差距,但与2012年底笔者的统计相比,国内媒体在脸谱和推特上受关注程度在迅速提升。例如,《中国日报(美国)》在脸谱上的“赞”数半年前是7.9万,如今已有19.1万,增幅141.8%;推特关注数半年前是14.7万,如今已有21.2万,增幅44.2%。“人民网美国”在脸谱上半年前的“赞”数是169,如今是5.4万;半年前在推特上关注数是60,如今是4.2万。

受关注程度与日俱增的同时,各主要媒体在海外社交网络上的运作也越发规范,从新闻不定时到逐渐讲究频率,注重用图片和视频丰富内容,想方设法与国外社交网络用户进行互动,如《中国日报(美国)》在推特上每条推文几乎都被转推,甚至被收藏、有回复,这较半年前都有进步。

二、海外社交网络媒体账号运作特点

我国主要媒体在海外社交网络上的运作尚处于发展初期,有必要适当借鉴国外主要媒体在日常社交网络运作中的“他山之玉”,不断适应和调整。

1、海外社交网络间差异明显,媒体账号运作需要因地制宜。

脸谱和推特虽然都是社交网络,但是其特点各不相同。首先,脸谱用户规模更大,数量是推特用户的一倍,有潜在的、更广泛的影响力扩散条件,其用户关系相较推特更倾向强关系。推特用户平均年龄低于脸谱,使用方法简单,不像脸谱对机构有诸多限制,适于新闻信息。脸谱则允许用户在别人贴文后面写评论,而推特只能转发,而无法评论。因此,推特便于更快地最新信息,适合传统媒体自己的信息,展示信息生产能力;而脸谱则有助于进行信息的评论与向线下活动的延伸,适合传统媒体将话题引向深入、获取用户反馈、开展线下活动和媒体品牌与塑造。例如《纽约时报》就注重推特上信息的时效,采取机器加人工形式,按照固定频率每日新闻链接80-120个。而其在脸谱的机构页面的新闻数量远远低于推特,往往选取一些更有深度、易于引发个人账号转发与回复的内容。

2、海外社交网络以海外人士为主,媒体账号运作更需本土化。

我国主要媒体在海外社交网络账号着重面向的对象是海外人士,其运作方式应该更加本土化,即便在同一个平台上,也应为全球不同人群量身定制内容。目前,我国媒体已经在同一社交平台上开设多个账号,如新华社驻各国分社就分别设立账号,主要是从语言上服务不同受众。但进一步发展需要在内容上做到本土化。本土化要揣度目标用户的兴趣,但并非一味地迎合对方,如“《朝日新闻》中文网&鲜活日本”账号一方面侧重对中国内政的分析与评论等“硬”内容,另一方面有关日本旅游推介等“软”内容。又如“纽约时报中文网”账号主要选取中美之间在理念上的冲突点进行信息,推动本国价值观的对外输出。

3、海外社交网络媒体账号举全员之力,组织加个人是最佳方式。

在国内社交网络运作中,媒体账号与员工账号往往各自为战。但在海外社交网络上,媒体账号与员工账号是密切结合的。社交网络体现了个体化、碎片化的特征,媒体以组织、机构的形态出现会显僵硬,所以在脸谱上机构仍是机构,无法像个人账户一样行动自如。而国外主要媒体也想尽办法提高机构页面或媒体账号的个人特性,如转发旗下新闻从业员工的账号内容,以更加个人的方式出现。如CNN在推特上主账号的内容中既有转发个人账户内容,也有转发的频道下各节目账户内容。此外,很多国外媒体将旗下所有员工账号都列为关注对象,如《纽约时报》等,使得媒体账号的个人性更加浓厚,淡化机构色彩。

4、海外社交网络媒体账号更加重视内容形式。

国外主要媒体账号的社交网络运作更加规范,在规律内容频率的基础上,他们更加注重内容形式。《纽约时报》、《卫报》、半岛电视台等在脸谱和推特上的不仅有文字内容,而且还有图片、视频等内容。《纽约时报》的推特账号内容中不仅有“展开(expand)”按钮,还有“查看摘要(summery)”按钮,用户只要点击便可看到该条新闻的主要内容,免去必须点击网站链接的烦恼。而且“查看摘要”都配有颜色艳丽的新闻图片,也提升了视觉效果。《中国日报(美国)》和“人民网美国”等受关注度较高的国内媒体账号也都贯彻了定时和多用图片等做法,效果不错。

三、对国内媒体在海外社交网络账号运作的建议

根据国内媒体、国外媒体利用我国社交网络的经验以及国外媒体利用海外社交网络的做法,本文对国内媒体利用海外社交网络的方法提出以下建议。

1、从加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的战略角度重视国内媒体对境外社交网络应用。在海外社交网络建立账号,媒体应摒弃“试试看”、“玩一玩”的心态,将之视为提高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一项战略。媒体间应密切合作,国家也应适当地予以协调,可将脸谱和推特上“赞数”、“评论数”和“关注者数”作为衡量媒体全球化经营和国际生存能力的指标,不断规范国内媒体在海外社交网络账号的运作。相关部门还可以设立研究海外社交网络应用的课题或项目,加强专项研究。

2、各媒体应制定可操作的阶段目标,逐步提高国内媒体在海外社交网络上的活跃度与受关注度。中国媒体在海外社交网络上是非本土作战,想如同在国内社交网络上很快达到数十万、数百万的“粉丝”数量并不现实。国内媒体可以按照账号关注数破千、过万、过五万、越十万等不同标准设置不同阶段和实现时间,逐步提高其账号在社交网络上的活跃度与受关注度。只要持之以恒地有规律境外用户感兴趣的内容,媒体账号在一年内吸引到十万“粉丝”并不是梦想。

3、结合脸谱和推特等社交媒体的不同特点,以不同的内容、方法和目标来进行品牌和内容推广。结合脸谱用户年龄结构偏大的特点,媒体机构页面可设定一些较为有深度、兴趣点丰富的话题,引发个人用户参与网上活动与讨论。在脸谱上不仅注意“赞数”的积累,更要注意“评论数”和“分享数”的提升,培养用户的参与习惯。而推特较为重视事件,人群年龄结构偏年轻,媒体账号可考虑以即时新闻为主,加大流行文化与时尚内容的。多个国外媒体已在实践中将脸谱与推特打通,交叉利用这两大社交媒体,注重二者的配合。

4、以英美用户为主,对内容进行贴近其需求的本土化设计。英文内容在海外社交网络上占有绝对强势,美国和英国用户在脸谱与推特上占据多数,结合这一特点,国内媒体的海外社交网络账号可将英文内容作为突破口,多贴合英文国家受众实际需求的内容。既可以从对方关心的角度介绍中国,也可以就对方所发生的时政内容进行评论,选取中国国内网民评论,会更吸引对方。无论是轻松,还是严肃的话题都可以,关键是要容易引起人们讨论和扩散。在账号创建初期,可多社会、历史、文化等内容,多利用图片与视频等跨越语言隔阂的内容形式,在海外社交网络立足,再谋求更进一步发展。

社交网络的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社交网络时代;市场营销模式;探索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当前网络已经是人们无法离开的,对人们的意义非常重大的事物,各种日常生活都需要用到网络。在网络上进行社交活动也是当前非常流行的,是目前非常大众化的方式,这给很多公司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当然也是挑战,如果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好好地利用社交网络,将其与市场营销进行结合,对公司的发展绝对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假如不能充分利用社交网络,仍使用传统的市场营销模式进行相关的经营,则将失去一次非常好的发展机会。可见,网络社交时代给各公司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各公司应该重视网络社交,积极采取措施,完善自己的市场营销模式。

(二)研究意义

将市场营销与社交网络相结合,对市场营销的相关工作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对公司的发展同样有很大的影响。社交网络是当前社会中大部分人进行社交的一种重要方式,所以在社交网络中的人流量是非常大的,各大社交网站的点击量之高,是非常惊人的,如果能将市场营销与社交网络结合,凭借社交网络如此多的人流量,足以给公司带来非常大的利益,可以迅速促进公司的发展。可见,社交网络对市场营销有很大的价值,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重视社交网络对市场营销的意义,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市场营销与社交网络的结合,推动公司的发展。

二、社交网络时代的市场营销的优势

市场营销,指的是相关的工作人员,根据市场环境的需要,对自己公司的商品进行经营、销售的行为的过程。通俗一点说,就是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销售的过程。而自从进入网络社交时代,网络营销相比于传统的市场营销的相关手段有很多优势。

(一)可以及时收集信息

市场营销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市场信息的收集。能够及时的收集、掌握相关的市场信息,可以使相关的工作人员更加准确,更加明确的掌握市场动态,从而更科学,更合理的制定相关的市场营销方向,推动市场营销。将市场营销与社交网络相结合,对于收集信息有非常好的影响。通过社交网络,做市场营销的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实现与消费者面对面交流的目的,从中可以得到有关的市场信息,进一步实现收集相关的市场信息的目的,这样,通过收集到的市场信息,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做出相关的决策,从而应对时刻改变的市场,推动市场营销的发展。另一方面,公司的相关工作人员在与消费者进行交流的过程,是一个对自身的工作进行检测的一个过程,通过与消费者交流、沟通,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找出自己工作过程中营销手段的缺陷,以及相关工作人员自身服务方面的不足,这样,可以让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自我反省,实现自我完善,并且对营销手段方面的问题进行改进,使营销手段更符合消费者的心理,不断完善市场营销模式。公司的相关工作人员应该重视社交网络对市场营销的作用,积极采取措施促进社交网络与市场营销的结合。

(二)投资相对较少,见效快

将社交网络运用到市场营销中,不仅仅可以使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及时收集到市场信息,随时掌握市场动态,还有很重要的一个优势,那就是相比于传统的市场营销,投资资金更少,但是见效很快。因为社交网络上有很大的人流量,利用社交网络的这个特点,进行市场营销的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在社交网络的这个大平台上,运用图片、视频、文字等方式或者三者相结合的方式对社交网络上的相关人群进行市场营销,这样,市场营销的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很少的投资,便将社交网络中的很多潜在客户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促进了潜在消费者变成公司真正客户的过程,推动了市场营销的发展。另外,在社交网络中的人们对公司的相关产品进行评价、讨论等,可以说是给相关的产品进行宣传的过程,这同样对市场营销起到了非常好的帮助。

三、社交网络时代的市场营销模式的完善

(一)将市场营销信息植入社交网络平台

将社交网络与市场营销结合起来,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可以选择通过社交网络的这个平台,将市场营销的信息出去,利用社交网络人流量大的特点,将市场营销的相关信息传播出去,对市场营销有很大的帮助。在进行相关的市场营销的信息的传播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各种网上活动,来吸引社交网络上的人群的注意力,比如通过各种打折活动、免费送礼品的活动,以及赠送网上的虚拟礼物等,这样,可以使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并且对可以让这些关注的人进行转发,从而引来更多的人,这对市场营销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可以说,这对于市场营销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二)合理建设社交网络的市场营销渠道

要想将社交网络与市场营销相结合,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建立社交网络的市场营销渠道,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而在建设社交网络的市场营销渠道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周全,必须要合理、科学的建设社交网络的市场营销渠道。如果社交网络的市场营销渠道的秩序很混乱,没有相应的行为规范,对各公司的市场营销都有很大的影响,根本就无法起到推动市场营销的发展的作用,相反,很可能起到反作用,同时,很可能引起社交网络中人们的反感,非常不利于公司的发展。所以,在建设社交网络的市场营销渠道时,必须要合理、科学的对其进行建设,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以及行为规范,从而促进市场营销的发展。

四、结束语

面对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的各个公司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这样才能在市场中立足。各公司要顺应时展,完善社交网络时代下的市场营销模式,要将社交网络与市场营销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市场营销的同时,推动公司的发展。

作者:杨芳 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学院

参考文献:

社交网络的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网络社交;青少年;人格发展;特点;类型;表现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2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于2013年1月15日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2013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增至42.1%。网民中年龄在10岁到19岁的青少年占了24%,在上网人群中所占比例较大[1]。该报告还指出,中国青少年网民在网络沟通交流上表现得非常活跃,使用博客/个人空间、社交网站、微博和即时通信的比例分别为71.9%、57.7%、61.6%和86.0%,这几类的应用和使用率均高于网民整体。可以说,网络社交正以其特有的方式和特点影响着处于人生转折和过渡期的青少年,特别是青少年人格的发展。

一、网络社交

(一)网络社交的概念界定

对于网络社交中的“网络”,简单来说,广义上的网络指所有的信息网络,包括互联网、手机等通信网络;狭义上则专指“互联网”。而“社交”,就是指社会交往,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往来,进行交流的社会活动。社会交往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基本现象之一,也是人的本质的内在要求。对于“网络社交”,我们则可以理解为是社会交往的一种新方式,是在网络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与传统的面对面的社会交往不同,是通过互联网及其他通信网络系统进行的社会交往。网络社交作为一种新的社会交往方式,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交往方式。

(二)网络社交的特点

1、开放性与多元性。网络化的交往使人们的交往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消除了“这里”和“那里”的界限,并且拓展了人们的交往范围和人际关系,使人际交往更具开放性。“电子社区”和社交网络的诞生,使得居住在不同地方的人,都可以“在一起”交往和娱乐,使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向多元化和复杂化方向发展。

2、自主性与随意性。网络中的每一个成员可以最大限度地参与信息的制造和传播,这就使网络成员几乎没有外在约束,而更多地具有自主性。同时,网络是基于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目的建立起来的由于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网民必须“自己管理自己”。

3、非现实性与匿名性。网络社会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定义,已经突破了传统社交和人际关系的内涵。在网上,人们可以“匿名进入”,网民之间一般不发生面对面的直接接触,这就使得网络人际交往比较容易突破年龄、性别、社会地位、身份等传统因素的制约。

4、失范性。网络世界的发展,开拓了人际交往的新领域,也形成了相应的规范。除了一些技术性规则(如文件传输协议、互联协议等),也需要道德规范和原则。但从现有情况看,大多数网络规则仅仅限于伦理道德,且缺乏可操作性和有效的控制手段。

5、人际情感的疏远和信任危机。网络的全球性和发达的信息传递手段,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没有了空间障碍,同时也使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更加疏远。网络虚拟化的人际交往方式往,致使网上的信任危机甚于现实社会。与此同时,一些网民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时,又会沉溺于“虚拟时空”,不愿直面现实生活[2]。

(三)网络社交的类型

1、网络聊天。网络聊天,是一种以书面文字进行的即时互动的聊天交谈形式,是目前在网络上最受青睐,最接近现实交往的一种网络交往形式。网络聊天是一种平等的人际交往模式,人们在其中可以无所顾忌地坦诚交流,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和情感。网络聊天使用的文字和特殊的语言文字。像腾讯QQ、微信等是其中比较受欢迎的形式。

2、电子公告板。电子公告板是网络社交中普遍使用的一种形式。她主要用于网络交往中是信息沟通,包括获取与信息、讨论和沟通等。在电子公告板上的信息沟通,可以以工作为中心进行,也可以围绕个人生活进行。在这种交往方式中,资讯是双向交流的,而不像传统媒体那样是单向的。像贴吧、博客等是其中比较受欢迎的形式。

3、虚拟社区。虚拟社区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在互联网上形成的,由具有共同兴趣及需要的人们组成的虚拟生活共同体,它是以网络中专门为网络交往主体提供的,可建立个人的电子空间。网络社交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这里安家落户,进行相互之间的交往互动。像天涯社区、豆瓣等是其中比较受欢迎的形式。

4、网络游戏。网络游戏是网络社交中的又一重要方面。网络游戏具有强烈的虚拟化色彩,可以满足网络交往主体的好奇和好胜心理,人们通过玩网络游戏不仅能够宣泄压抑的情绪,而且还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在网络游戏中,你可以轻松地找到自己的游戏搭档,建立起网络交往中的虚拟关系[3]。这也是很多青少年进行网络社交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青少年人格发展

青少年人格的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而且决定着青少年今后的人生走向和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因此,认识和了解青少年人格发展的内涵、特点和表现,对我们培养青少年健康人格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青少年人格发展的概念界定

青少年心理学家通常将青少年时期的年龄界定为11岁左右到21岁左右,大致相当于中学和大学教育阶段,是处于儿童和成人之间的的一个过渡阶段。“人格”,是指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价值观等方面的整合,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4]。而对于“青少年人格发展”,我们则可以理解为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个体在逐渐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有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心理品质,包括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组合模式。青少年人格发展受遗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其中的环境影响包括家庭、学校、周围环境和社会文化等因素。

(二)青少年人格发展的特点

青少年作为人生历程中一个特殊的阶段,其人格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主性。从儿童到成人的整个发展变化过程中,青少年会逐渐脱离对家庭和学校的依附,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发现自我上来,他们明显地表现出独立的倾向性,开始自己观察、思考、解决所面临的矛盾冲突,他们喜欢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世界,并作出自己的阐释,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他们的行为更多地受到来自主体的内在力量的影响。他们的行为更具有自主性、自觉性和能动性。

2、过渡性。青少年时期是由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期,这意味着青年期并不单纯是儿童期的延续,而是脱离儿童期的稳定世界之后进入成人期固定的精神结构之前的不稳定时期。青少年无论在生理、心理、还是社会方面都处于未成熟状态。此时,青年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而表现出自主、独立的强烈意识和摆脱成人的影响与束缚的意愿,希望摆脱对家庭成员和老师等亲近者的依赖,出现了“心理断乳期”,主观上为个体人格向成熟期过渡提供了内在的条件。

3、实践性。正是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未成熟状态才为青年人格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把这种可能性转变成现实性即达到成熟的健康人格取决于青少年个体参与社会实践的程度。青少年在当今这个更加多样化的社会中,接触到各种思想观念、价值体系、人生态度,并在自己的社会实践中体验内心的矛盾冲突和生活世界中的价值冲突,进而产生、证实及坚守观念,发展和稳定自己的人格特征。

(三)青少年人格发展的表现

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的群落,又作为一个特定的发展阶段,他们的人格发展有着自身独特而鲜明的特征和表现,我们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意识的发展。青少年个体由于个体生理、认知、情绪和行为等方面的急剧变化,促使他们的认识观发生了转移。他们把关注的重点从认识外部世界转向自我,自我意识有了迅速的发展。他们开始追求自己内心世界中存在着的“本来的”、本质的自我,并将注意力集中到发现自我、关心自我的存在上。

2、强烈的独立性。青少年的人格发展伴随着生理上的逐渐成熟,会产生强烈的独立性需要。他们渴望摆脱成人的控制,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发现自我上来,他们明显地表现出独立的倾向性,开始自己观察、分析、思考、解决所面临的矛盾冲突,他们喜欢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世界,并作出自己的判断和理解。

3、人生观与价值观的确立与发展。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个体开始了解、接纳和逐渐掌握更多的行为规范、价值标准、社会角色,更多地运用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来衡量和评判许多社会现象,开始关注人生、思考人生、投身人生,他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了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发展和养成了独立性、创造性和自我同一性,其人生观、价值观在这一关键时期得以形成和发展。

三、辩证思考

世界著名传媒大师麦克卢汉曾说过,任何技术都将倾向于创造出一个新的人类环境。随着Internet的诞生和演变,计算机、信息和通信技术为支撑的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以及手机和电脑的普及,信息网络已经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虽然网络不能代替现实生活,但是它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成为生活的一部份。更为重要的是,它为人类带来了一个崭新的生存环境,并使得一种全新的交往方式――网络社交跃然成型。网络社交以其自身特点和方式为人们的社会交往提供了一个特殊的途径和空间。

青少年时期时期是个体处于从生理成熟到心理成熟的人生发展阶段,也是青少年人格发展和培养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了暴风骤雨般的变化,他们的智力水平、情感体验和知识经验等在这一时期都有了飞速的发展。同时,由于身心发展快、社会经验的缺乏与适应能力的不足,他们在互联网海量信息的冲击下,除去所需信息量外,常常会感无所适从或沉浸不能自拔,以至于常常会“迷失自己”。这个阶段的青少年,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也充满了矛盾与困惑这些人格发展发展方面的弱点,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特别是在青少年热衷的网络社交面前,更容易被逐步放大,甚至导致错误的认知定向和严重的人格障碍。

因此,在当今这样一个网络时代的背景下,对于网络社交和青少年人格发展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对我们更好的指导青少年人格发展,促进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基金项目]2012年河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网络社交与青少年人格发展研究”(批准号:2012-JZ-002)。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cn/gywm/xwzx/rdxw/2012nrd/201301/W020130115444339760410.pdf

[2] 春雷教育网.网络交往的特点[EB/OL]http:///63/65/20106250/

[3] 马璐璐.实现网络社会合理往的路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级硕士论文.10

社交网络的特点范文第5篇

言语社区通常被定义为“指生活在一定地域、具有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相似的生活方式、在交际过程中遵守相同言语规则的一群人”。而言语社区中的人通常享有一种或两种共同的特征,“社会语言学家所考察的对象是使用着的语言(languageinuse)和语言的使用者(languageuser),而且他们所关注的是反复发生的而不是偶然出现的言语模式;是群体的而不是个人的语言行为”。从这一点看,通过社交网络而聚集的人构成了一个依托数据形成的言语社区。它摆脱地理位置和时间的局限,其成员虽有着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但是具有共同特点,即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有着通过社交媒体与他人进行沟通的动机,并且遵守网络交际的规范,相对于其他言语社区,它有其自身的特点,即广泛性、针对性和平等性。

二、广泛性

过去,主要是由于交通不便,地区间缺少交流,而形成了独属于该地区的地域方言。语言的地理性变异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现在,随着交通条件改善,大众媒体发展,不同地域交流日渐频繁,语言的地理差异性正在减弱。社交网络言语社区的广泛性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指横向的,主要是指其摆脱地域的局限。若我们将每一参与社交媒体进行交流的人看作一个独立的个体,而这些个体的分布范围可以至全世界。不同的个体携带着自身的文化背景进行交流,不断碰撞融合,摸索出适用于网络交流属于网络社区的语言。例如,网络用语“蓝瘦香菇”,其实就是南宁普通话与壮族语言的语调的结合体。它由一人发起,而后借由网络传播,而在网络言语社区的成员认同其用法,而广为采用,使之迅速传播。二是指纵向的,主要是指其摆脱时间的局限。时间是单向的,它只能前进而不能后退。我们此刻所说的话语,若是没有像书籍、录音等载体一样进行有效记录,则达不到有效交流的目的。不同于这些载体,社交网络提供的载体是指说话人和听话人双向的联系。即甲向乙发送一个信息,乙可以即时回复也可稍后回复,甚至可以选择不予回复,这样就是交流存在一种打破地域限制的“即时性”或是“延时性”。

三、针对性

传统统计学倾向于以性别、收入、年龄或是教育背景来划分群体。当然,以上分类都可形成独立的语言社区。不过,这同样显示了传统统计学的一个局限,即它事先将总体依据不同标准来划分成不同小组,进而得出不同小组的共性特点。例如,若以性别为划分标准,则得出女性的言语特点是倾向于语调上扬,习惯使用反义疑问句,更加注重措辞等。而男性的话语则往往语调低沉,语气坚定。可是,网络言语社区是自发形成的,其成员具有共同点或共识,比如兴趣或爱好甚至职业倾向。他们可以用专业术语来探讨问题和感兴趣的事,所用语言具有专业化或职业性的特点,无需提供先前的知识,不用担心听话人理解不了的情况,有利于交流继续。例如,网络工程师论坛可视作一个言语社区,他们有着自己的行业术语,比如“Switch#configterminal”表示的是“进入配置子模式”。类似于这种专业术语,若无一定的背景知识,确实不易被人理解。因为,该言语社区就是面向可以理解话语的“同道中人”。

四、平等性

由现实生活延伸至网络的关系,与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致性。也就是说个体在其言语社区中的位置未变,与其所在的言语社区的其他成员关系明确。此时网络仅仅相当于交流工具。而这种关系在网络言语社区中也依然存在,不过只占其一小部分。而对于在现实言语社区中不存在交际或是现实情况中处于同等地位的人来说,通过网络,其可以重新定义自己,并且“自由”地与他人进行交流。有的人甚至会打破其在现实社会的标签,在网络社区里可隐藏自己的姓名、年龄和性别,而其语言特征也不会随便被“标签化”。人们更多的是出于自身的兴趣来进行言语交流,而此时的“兴趣”便是这一言语社区的向心力。人们在用社交网络进行交流时,目的大多是出于想要了解和知道自己感兴趣的事并阐明自己的观点而忽略其他因素,例如说话人之间的相对权势或是年龄差异等因素。这体现了社交网络社区语言的平等性。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论坛、贴吧或是微博等社交媒体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以及在交谈时开始语往往是“你好”“在吗”,通常是“下了”“88”等。

五、结语

网络言语社区语言是一个特殊的言语变体,具有自身的特点,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并逐渐形成自身独立的体系。不过,个体本身在现实言语社区中便充当着多种角色,社交网络使其角色得以扩充。如何在不同言语社区采用恰当的言语变体进行角色转换,促进有效沟通,完善和发展“朋友圈”,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思考。

作者:倪莎莎 单位: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社交网络的特点范文第6篇

(一)营销的直接性

网络营销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直接对数以万计的消费群体进行营销。在应用社交网络平台的消费者中,有众多潜在的消费者,对这些人群直接进行宣传,有利于产品的认可和销售。社交网络时代的市场营销较传统的营销模式,更加快捷、可信度高,有利于提高企业产品的口碑,促进品牌的影响力,使企业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二)投资少见效快

目前,社交网络的市场营销不仅仅是各大企业巨头,还有许多个体企业,甚至是只有老板一个人的淘宝店。这样多元化、多领域的商家集合体促进了我国网络市场营销的整体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创造了巨大利润。通过社交网络平台,可以对客户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相结合等多种形式进行市场营销,有效的吸引客户的眼球,为产品的销售提供机遇。人们通过社交网络平台可以对产品进行宣传及评价,形成了浓郁的销售氛围,达到了投资少、见效快的效果。

(三)信息的掌控

谁能掌握市场的信息动向,谁就能掌握市场、主宰市场。社交网络可以实现企业与消费者直接进行沟通、交流,准确的掌握消费者对产品的反馈信息,从而促进企业及时对产品进行完善、更新。企业根据消费者的反馈意见,找出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合理的调节产业结构对产品进行有效的完善,实现对产品的更新换代,不断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二、社交网络时代的市场营销模式的探讨

(一)将产品植入互交媒体

人们在使用社交网络时,常常通过网上的虚拟礼品来表达感情。商家应该巧妙地利用虚拟礼品的优势,实现网络市场营销的利益最大化。许多企业将即将投入市场的产品投放到虚拟礼品中,幸运的用户可以免费的得到该礼品。目前,大型的社交网站都拥有1000万以上的用户,如果其中有百分之一的用户参与其中,通过虚拟的礼品实现礼物的收发,就会带来20多万的转发量。人们通过对虚拟礼物的赠送与回赠对这一活动有了深刻的印象,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会使更多的用户对此进行关注,由此产生了巨大的广告效应。将产品融入到互交媒体中,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网络营销手段,对企业获得良好的产品利润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用户在无形中接受产品

使用户在无形中接受产品,是商品市场营销的最高境界。改变传统一味的向网络用户灌输产品的优势,而使用户在潜移默化中自动的接受产品,进而购买、消费。人们熟知的欧莱雅群,已经拥有2万多的用户,在业内有着较高的人气,用户通过在群里可以分享许多关于欧莱雅产品的各种信息。另外,在欧莱雅群里还设置了直接前往商城的链接,将产品的抽象信息直接引入实际购买的区域,将网络营销在无形之中有效的开展,是实现企业网络营销的重要手段。

(三)对碎片化的信息实现重聚

网络平台具有庞大的信息库,每秒钟都有数以万计新的信息,极易导致企业在营销的过程中信息宣传的“碎片化”。所以,在利用社交网络平台进行营销的时候要重视对信息碎片化进行重聚,以此提高用户对产品的认可,进而购买产品,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四)重建社交网络营销渠道

目前,我国的社交网络营销渠道还存在不足之处,缺少具体的行为规范,容易导致营销秩序的混乱,从而影响企业在网络营销中产品的销售效果。所以,要想实现企业营销利润的最大化,就要建立一个完整、合理、规范的社交网络营销渠道,通过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优化企业营销的健康环境,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品牌效应,促进网络营销的公平、有序的开展。重建社交网络营销渠道对企业产品的营销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有助于全面改善我国网络市场混乱局面的现状;另一方面有利于企业更好的对产品进行宣传和销售,提高企业占有市场的份额,获得最大的产值,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美好。

三、结语

社交网络的特点范文第7篇

[摘 要] 在随着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以及4G网络时代的来临,人们的社交方式已经慢慢改变,移动社交开始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文章分析了现有公共社交网络在高校的应用现状,针对高校用户的特征,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出面向该校用户的校园社交网络,希望以此为广大师生营造更便捷、健康的校园生活。

[关键词] 社交网络;移动社交;数字化校园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7. 078

[中图分类号] TP3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7- 0174- 06

0 前 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交友活动早已不再局限于日常的生活、工作圈,基于互联网的交友与信息交互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在这样的趋势下,基于信息分享的社交网络(又称社交网络系统或者社交网络服务)(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悄然兴起,并逐步成为互联网应用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

高校校园用户是互联网上最活跃的群体,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社交网络系统Facebook和“人人网”都是起源于高校,并在校园用户的接受和推广下得以发展和壮大。

虽然这些热门的公共社交网络系统能够满足高校用户在网络社交和人际沟通方面的需求,但对师生在高校校园内的学习、工作、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支持不足。例如,老师找不到理想的学生作为项目助手,同学找不到竞赛的合作伙伴或者文体活动的拍档。另外,出于商业赢利的考虑,公共社交网络的安全性仍存在着不少问题。

所以,构建适用于高校校园用户、与校园生活紧密结合的年轻化、个性化社交网络是社交网络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对推动数字化校园建设有积极意义。

1 SNS的演化

社交网络源自于网络社交,网络社交的起点是1971年人类第一封电子邮件的诞生。互联网本质上就是计算机之间的联网,早期的E-mail解决了远程的邮件传输的问题,至今它也是互联网上最普及的应用[1 ]。

BBS则把网络社交推进了一步,从单纯的点对点交流的成本降低,推进到了点对面交流成本的降低。把“群发”和“转发”常态化,理论上实现了向所有人信息并讨论话题的功能[1 ]。

随之发展而来的可以提供即时响应和同时交流的即时通信(IM)和可以体现越来越强的个体意识的博客(Blog)。此时,用户从简单的人机交互转向了灵活人-人交互,从单向地接收信息变成了信息传播的参与者和者。

随着网络社交的悄悄演进,社交网络(SNS)出现了。学术界对SNS有不同的定义,其中,由Boyd和Ellison提出的定义被引用最多的定义之一[2 ]。 Boyd和Ellison认为: “社交网络系统是一种允许个人在有边界的系统中构建公开或者半公开的个人空间, U明与自己有联系用户的列表,以及查看和遍历这一用户列表和列表中的用户的信息的网络服务” [3 ]。此时的 SNS 使用户能够与好友进行社交活动, 并在 Web 2.0 时代下取得了最显著的成功, 如Facebook、 MySpace等,在短时间内风靡全球,成为近年来最流行的互联网应用之一。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4年中国社交类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报告主要研究以社交功能为基础的互联网应用,包括狭义的社交网站、微博、即时通信工具等,以了解市场的整体情况。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三大社交类应用中,即时通信在整体网民中的覆盖率最高,为89.3%,其次是社交网站,覆盖率为61.7%,再次是微博,覆盖率为43.6% [4 ]。

作为互联网发展历程中的变革性应用,社交网络一度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和信息传播渠道。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4G网络时代的来临,社交网络又将迎来新的颠覆性转变。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就如同一剂催化剂,促使社交网络与移动终端的自然结合,产生了移动社交网络(M SNS,Mobile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

2 SNS与数字化校园建设

2.1 数字化校园建设现状

数字化校园包括了3个基本要素,即数字化环境、数字化资源和数字化运行方式。同时,数字化校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学习、工作和生活[5 ]。肇庆学院从2012年开始数字化校园工程建设,经过2年的努力,数字化环境和数字化资源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目前欠缺的是数字化运行方式的实施和推广。数字化校园里的学习、工作和文化生活方式随着数字化在高校教育中的建设和发展,正产生着变革、创新和进步。数字化运行方式应该围绕着3个核心,把移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渗透到各个领域当中,为高校师生创造一个主动式、探究式、交互式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提供以人为本的个性化移动网络服务。

2.2 校园社交网络的特征与发展现状

校园社交网络属于垂直型社交网络系统,综合了人人网、微博等公共社交网络的特性,并依托现有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已成熟应用的主页系统、门户系统、电子教务系统,学籍管理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以及一卡通电子身份认证系统,在校园内部利用这些实名制管理系统专注于整合学校教学、科研、文化生活和社会服务相关信息资源,挖掘师生之间潜在的各种合作、交流的社交关系,构建起真实可靠、便捷的社交圈子,并通过与现有的公共社交网络的互联互通实现更广泛的交流与协作。

2.3 基于数字化校园设计M SNS的基础条件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越来越普及,社交网络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逐渐地,社交网络如同上网,打电话,发短信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参与到社交网络中来的人会越来越多,人们乐于在网络中分享自己的信息,拓展自己的人脉,并且从他人分享的信息中也可以得到很多快乐。

于是乎,各类社交网站的手机端应用程序(APP,Application)迅速覆盖人们生活,校园APP也呈暴涨式增长出现。厦门大学的“厦大包打听”是全国高校中第一个APP,此后还有集美大学的“菜园帮”、福建医科大学的“空教室”等纷纷出炉。

校园APP的出现,成为了大学校园的新社交平台,也引发了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开发APP的团队中,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强,技术更硬。这些APP都是社区APP,属于一个小圈子的交友,这样的APP很好地将同学们关系拉近,成为校园社交的新利器。

3 基于数字化校园的M SNS的设计

3.1 设计理念及目标

以目前来看,高校的移动社交网络大多数都是把传统PC端的Web页面的功能采用一些框架加以打包,移植到移动设备端的APP上。用户安装后打开一看,还是清一色的校园新闻、通知、好友聊天,朋友圈分享等,并没有足够吸引校园用户的独家内容,如此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户新鲜度减退后,该APP被用户卸载的几率就很高,无法保持用户对该社交网络的黏性。因此,设计校园社交网络应该结合校园用户的以下特点:

(1)高校校园社交网络中的人和群体处于相对集中的地理位置中,具有背景相似度高、相互之间的联系类型丰富,而且数量众多。

(2)学习对于大学生来说还是至关重要的,他们十分关注学校考试、考研、各类资格证书的考试等,对于学校的动态信息比较重视,并且经常出现的地方是教室、图书馆。

(3)校园用户,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员工,都会涉及教学、科研、管理和文化生活等方面,彼此之间需要更多的渠道进行共享信息,分享资讯,加强联系,以达到更便捷的沟通与协作。

(4)校园内的师生对新鲜事物兴趣浓厚,创新意识强烈,他们希望时刻与外界保持信息的交流,从社会上获取各领域的最新资讯。社会上的新技术、新工具一般在校园内的接受和传播速度都更为迅速,并且加以演变后再影响社会公众。

本研究应用最新的 IT 技术、依托移动互联网,结合成功的热门社交网络的理念,在调研当前高校学生对社交网络需求的基础上,开发适用于高校校园用户、与校园生活紧密结合的移动社交网络(M SNS)。该设计拟实现以下目标:

(1)熟悉典型的社交网络系统结构,包括社交网络组件(基础组件、核心组件、应用组件和开放平台组件)和功能以及接口等等。

(2)调研当前高校学生对社交网络的需求,并且比较这些需求和当前典型社交网络的区别和联系,设计属于高校学生自己的社交网络需求。

(3)设置具有校园特色的应用组件,例如个人爱好管理,特别好友,活动管理等,使社交网络能够更好地支持高校学生在校园内的社交网络。

(4)以用户体验为中心,并保证信息查询的方便、快捷,以及注重社交网络用户的隐私的安全性。

3.2 M SNS的系统开发平台介绍

3.2.1 服务器端开发平台

服务器使用Tomcat,由Tomcat理客户端的HTTP请求。Tomcat版本为apache-tomcat-7.0.33-windows-x86。编译器为 JDK,版本为 jdk-7-windows-i586 。

服务器端数据库采用MySQL,版本为MySQL 5.6.10,主要存储系统用户的登录信息、账号、密码等。

3.2.2 客户端开发平台

客户端开发工具为Android,编译语言为Java。客户端的数据库采用轻量级的SQLite,主要存储客户端产生的缓存等。

3.3 M SNS的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根据系统设计的目标,借鉴微博、微信为设计蓝图,将整个系统分为四个模块,分别是信息管理模块、好友搜索模块、个人信息管理模块和设置模块。

(1) 信息管理模块:本模块的功能包括图文信息的、好友信息的浏览、评论和分享。

(2) 搜索模块:本模块的功能包括通过号码或者扫二维码搜索发现用户,加关注;也可生成本人的二维码提供给对方搜索加关注。

(3) 个人信息管理模块:本模块的功能包括本人已的信息的浏览和删除,粉丝管理(加关注或删除),关注用户管理(分组或删除),以及个人详细信息管理。

(4) 设置模块:这个模块用户可以更改登录密码,也可注销登录。

根据对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进行分析,总结出该系统的总体功能结构,如图1所示。

3.4 M SNS的系统架构设计

M SNS采用经典的C/S结构。客户端即智能手机,服务器包括Web服务器(Web Server)、即时通讯服务器(IM Server)和数据库服务器(DB Server),客户端通过WIFI或者GPRS/WCDMA与服务器连接。M SNS总体拓扑结构如图2所示。

目前,服务器均部署在同一台主机上。三种服务器的主要作用如下:

Web Server:该服务器用Tomcat处理客户端的HTTP请求。

IM Sever:负责提供即时通讯服务,主要包括转发好友之间的聊天信息。

DB Server:负责存取MSNS的用户数据和数据关系的维护。

3.5 M SNS的数据库设计

肇庆学院数字化校园第一期工程中已经完成了各业务系统的数据提取、清洗和转换,整合一个完善的共享数据中心,在此不做详细的介绍。

本系统共设计出8个数据库表,分别为:用户表(user)、用户关系表(user_relation_user)、信息表(msg)、信息和用户的关系表(msg_relation_user)、信息和评论的关系表(msg_relation_comment)、用户反馈信息表(feedback)、信息评论表(comment)、信息评论和用户关系表(comment_relation_user)。具体如表1至表8所示。

3.6 M SNS的系统界面实现

根据以上的设计目标和宗旨,参考校园用户普遍熟悉的微博、微信的操作界面,设计出肇庆学院M SNS系统界面。

M SNS启动后,显示注册或登录界面,新用户首先填写个人资料进行注册,f用户直接用账号密码登录系统,如图3所示。

如图4所示,用户正常登录后,可自己的图文信息,也可刷新查看已关注好友的信息,并对其进行评价和分享。在此,利用Android自带的ContentProvider接口实现数据共享。ContentProvider是封装在自定义API中的一组数据,可以读取该数据和向API中写入数据。这是在应用程序之间共享全局数据的最佳方法。例如Google为联系人提供了一个ContentProvider。任何要使用联系人信息的应用程序都可共享其中的所有信息[6 ]。

图5分别是搜索功能、个人信息管理功能和设置功能的界面。

3.7 M SNS系统设计中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设计出来的M SNS将会是高校数字化校园中的人际关系中心,从数字化校园中的各个业务系统中挖掘出所需的各类个人和群体的信息,并向决策支持平台提供数据来源,还要为M SNS的用户提供与之相关的服务。具体要做好以下几点:

3.7.1 基于数字化校园平台数据的关系挖掘

公共社交网络中的关系则完全来源于系统内部,而校园社交网络不同于公共社交网络的特点是,校园社交网络中的关系有很大部分来源于数字化校园平台,着重通过从数字化校园平台的数据中心中挖掘校园中存在的各种人际关系来增强好友推荐的能力。并且,校园社交网络结合的群组关系大都对应现实中的群体的特点增加了将群组成员批量加为好友的功能;还通过群组关系挖掘从数字化校园平台积累的数据中获得了大量的群组信息,包括与正式群体对应的群组(如班级,社团)和非正式群体对应的群组(如相同兴趣者)。

3.7.2 具有校园特色的应用组件设计

在应用组件的设计考虑,校园社交网络应该在包括微博、博客、相册、视频、网盘、投票和分享等应用组件的基础上,通过整合与高校教学、科研、文化生活和社会服务相关的信息资源,重点设计与高校校园的真实活动紧密结合的校园位置服务、生活导航、校园讲座、校园故事、校园求职等应用组件,使之能够很好地支持师生在校园内的教学、科研和文化生活等各类活动中的协作,为高校师生员工提供随时可用、处处能用的个性化网络社交服务。

3.7.3 隐私保护

由于没有商业利益方面的考虑,校园社交网络可以在实名制的基础上对个人资料和内容的隐私提供更为具体、个性化的访问权限控制。对不同类别的用户,不同的内容提供合适的访问权限控制建议方案,以图形、表格等容易理解的方式向用户提供信息传播方面的提示和统计。

4 应用效果

肇庆学院M SNS系统现已初步完成设计,通过模拟数字化校园的共享数据中心的结构,进行了系统的测试。经过设计小组成员以及部分校内师生的使用,发现已经基本能够系统的设计目标。

5 结 语

本文设计的是一个立足于数字化校园的实名制移动社交网络,借鉴当前微博、微信等受欢迎的公共移动社交网络的界面和功能,整合了学校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打通教学、科研、文化与生活之间的沟通渠道,已经实现了校内数据验证互通,校外社交平台互联的目标。然而,现在的功能基本上就是PC社交平台的复制,并未真正把移动终端的灵魂和内核发挥出来,还需要增加更有特色的移动应用,才能保持用户的黏性,这是下一步需要深思的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1]曹方.网络社交 找寻朋友还是制造孤独[J].上海信息化,2012(1):80-82.

[2]闫幸,常亚平. SNS研究综述[J]. 情报杂志,2010,29(11):44-47.

[3]Danah M Boyd,Nicole B Ellison. Social Network Site:Definition, History, and Scholarship[J].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2007,13(1): 210-230.

[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年中国社交类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R].2014.

[5]王宗善,冷飞,季晶晶.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5):162-164

[6]王保卫.申波.Android应用开发与系统改造实战[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33-39

社交网络的特点范文第8篇

关键词:企业;社交网络;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我们进入了由大数据而随之产生的社交网络时代。社交网络起源于能够为互联网用户提供各种社交服务的应用,最初起源于以点对点的方式进行交流的电子邮件;随后论坛的出现将这种点对点的信息沟通方式转换为点对面的沟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博客、微博的出现更加推动了社交网络的发展,使得信息沟通更加有效率。目前,微信等社交软件的发展,形成了“面对面”的交流,不仅凸显了人的特点,而且更加灵活且具有广泛性。

社交网络作为一个新型而又热门的研究领域,目前已经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但是目前多数研究集中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交联络,基于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客户之间的社交网络研究也比较混乱,本文基于中国知网(CNKI)这一在国内比较权威的文献数据库进行文献梳理,以此来展现国内有关企业间社交网络的研究热点与前沿领域。

一、材料与方法

1.方法

刘军在社会网络分析导论中认为,社会网络是指社会行动者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的集合。在社交网络中社会行动者包括个体、公司或者集体性的社会单位,也可以是一个组织或者社区等等。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研究中,通常用“点”来表示社交网络中的各个社会行动者,行动者之间的各种相互联系用“边”表示。社交网络分析立足于社会学,社会学是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起点。网络内结点之间的连接强度与密度对于建立结点间行为的相互关系尤为重要。

2.数据来源

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中与企业和社交网络相关的科研文献作为数据来源,检索时以“企业”“社交网络”“客户”“市场”为关键词,共获得了1372篇文献信息,剔除比较早期的几篇文章,从2000年到2014年还剩余1359篇文献信息。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研究趋势分析

图1 企业型社交网络论文发文量

关键词作为文献内容的高度浓缩,是文献的精髓,恰当的关键词能够有效地分析并把握企业型社交网络的研究热点与前沿。本文以“企业”“社交网络”“客户”“市场”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经过初期的剔除,剩余1359篇文献信息。由图1可显然得出从2000年起到目前的发文量趋势,从2010年开始发文量显著上升,而且还有逐年增长的趋势,需要指出的是图中2014年的发文量显著下降,原因之一是2014年这一整年还没有结束,所以发文量不是很准确,所以还是有望超越去年的。近几年研究人员在企业型社交网络方面的文献信息还是比较多的,所以企业型社交网络是当前社交网络研究的一大热点方向。因为社交网络的兴起,不仅给企业带来危机,也带来了机遇,在这样一个网络的转型时期,“企业是生还是死”这样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值得所有相关的科研人员和企业工作者去思考。

2.研究热点分析

对原始文献信息进行简单的前期处理后,筛选与主题词内容最相关的前150篇文献进行分析,通过知网分析软件会得出一个非常形象的知识图谱,其中用结点表示各篇独立文献,结点与结点之间的连线表示文献之间的引用与被引用关系,而且连线的密集度反映出该文献信息与其他文献信息的紧密程度,蓝色为选中文献,绿色为蓝色的参考文献,黄色为蓝色的引证文献,文献与文献之间的连线表示,且球的大小表示引用的次数多少。

通过形象的知识图谱中结点之间的密集度可以得出国内企业型社交网络的研究热点与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企业家社交网络的绩效研究、以农业产业组织为核心的绩效研究、企业在社交网络时代的营销模式研究、社交电子商务网络构建、大数据背景下的企业管理问题的思考等。下面主要分几部分对这几个研究热点的相关内容进行简单的阐述。

(1)企业家社交网络的绩效研究

在社交网络时代,关系网络已经成为解决企业某些问题、提高企业绩效的主要途径。刘苹认为,企业家本身所占有的社会网络为企业提供了获取不同的资源和信息的机会。企业家可以依据企业当前所处的外部环境和企业家个人的特点构建适当的外部社交网络,并且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固有的脆弱性,这样不仅能够使企业依靠外部社交网络获取有效的资源,而且在这些中小企业遇到问题时给予有效的帮助与支持,从而给企业的长期发展带来强大的后盾。在实践中有许多的例子可以证明这种关系网络的重要性,例如蒙牛集团遇到问题时,牛根生先生利用自己的关系网络解决了这一困境,或者目前社交网络平台――正和岛的构建同样也是通过提供安全可信赖的社交环境和社交资源来推动各个企业形成一种多赢共生的社会大环境。

企业家社交网络作为企业获取其他必需资源的重要来源之一。杨X以社会资本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为基础,通过企业家社会网络来分析企业家社会网络、资源获取与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企业家个人本身所具有的异质性特征,使得政府关系网络、中介关系网络、媒体关系网络、企业关系网络和员工关系网络等网络对知识资源和运营资源的获取都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并进而使得资源获取对企业绩效的提升产生正向的影响。

目前市场中小企业众多,而且面临的环境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市场的波动性等现实状况,而企业家又处于结构洞的一个特殊位置,所以建立企业家社交网络就显得更加重要。毋庸置疑,构建企业家社交网络是目前学术界在社交网络方向的研究热点之一。

(2)以农业产业为核心的绩效研究

世界级投资大师詹姆斯・罗杰斯在参加第四届中国期货(证券)资产管理大会时说道:“未来20年,最赚钱的行业不是做房地产,而是做农业!”农业,似乎也在经历着类似房地产行业由“分散”向“集中”转变的过程。家庭农场具有我国农村经营体制制度下的特有性质,这一制度必将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汤文华认为我国目前家庭农场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家庭农场土地流转集聚困难;家庭农场主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农业的科技含量提供不足;家庭农场主融资困难;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低等。

中国农产品、食品消费,从数量向品质、营养与健康的方向转变不可逆转,同时也会呈现出高价格、高附加值的消费特征;分散经营、低价大路货的无序竞争将成为过去,一个品牌个性化的、有规模的市场竞争格局开始向我们走来。据统计,未来会有大量的人由于食品的危害而致病,这即将威胁到我们人类自己的生存。与此同时,我们面临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环境保护的问题,而是人类生存的严峻挑战,毫无疑问,农业将是这一切的源头。所以虽然目前的研究文献还不是特别多,但这将是一个研究趋势,同时也是投资者未来进行投资的一种走向。

(3)企业在社交网络时代的营销模式研究

李晓婷等人认为社交网络营销是一种通过数字化的社交网络软件或者社区与客户或者潜在客户进行沟通,并不断了解他们的需求,进而把恰当的产品展示给他们的一种营销过程。在研究社交网络的营销策略和社交网络盈利模式时重点研究了社交网络的盈利模式,并从构建社区、创建内容、调整营销策略和创新产品这四个方面来进行研究,进而增加利润。由于目前企业的营销方式处在一个由传统的营销方式向社交网络营销转型的特殊时期,并且通过社交网络的方式进行销售具有销售成本低、覆盖面广、宣传力度大和传播速度快等固有的属性,所以通过社交网络的销售渠道进行营销是一种必需经历的转型过程以及转型的方式。通过社交网络的方式进行营销有许多企业取得了成功,比如玩转微博实现品牌传播的杜蕾斯,利用微信实现自助服务的招商银行等。

目前,所有传统企业都具有非常严重的危机感,传统的营销优势没有了,俗话说“不转型等死,转型怕转死”,企业家们面对目前的社交网络营销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所以实践中的茫然更加刺激我们科研工作者在理论上找到能够支持转型的理论和转型的正确方式来指导实践的发展,所以目前有许多的研究者在探讨企业在社交网络时代的营销模式这一热点问题。

(4)社交网络时代大数据背景下的企业管理问题思考

在知识图谱中可以得知,在社交网络时代有关企业管理的问题是该图谱中研究者最多、发文量最多,而且被引用频次最多的文献。所以不论在哪个时期,企业的管理问题都是企业家、经理人、科研工作者等不可回避的一项内容。冯芷艳从社会化的价值创造、网络化的企业运作、实时化的市场洞察三个研究视角出发,探讨了当今在大数据背景下我国众多企业所面临的商务管理的一些前沿问题。邵鹏从管理学的视角对大数据研究问题进行了探讨,结合信息服务业企业、制造业企业以及社会管理机构的一些实际情况,研究了大数据背景下社交网络时代所面临的产业发展和社会管理问题。

在社交网络时代,社交网络的快速发展如同双刃剑一样,不仅给我们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与传递带来了便利条件,一定程度上也给企业对员工的管理带来了便利,推动管理层级的扁平化发展。但是如此快速的信息传递方式也给企业带来了风险,任何企业都可能由于一时的风波而毁于一旦。面临这样的问题,作为企业管理人员应该何去何从,我们科研工作者应该给予一定的理论指导,所以这也是我们科研工作者的研究重点和热点之一。

3.文献量的分布情况

图2 论文来源期刊和来源机构分布图

由中国知网分析软件可得知文献信息的来源期刊和来源机构,这样便于相关研究者对文献信息的搜集。在来源期刊中,《信息与电脑》占2.7%,《企业管理》占2.7%,《IT经理世界》占2.0%等,显然企业型社交网络的文献信息主要分布在以上几种重要的期刊中,而来源机构主要分布于北京邮电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等几个企业和学校,通过这样一个来源期刊和来源机构的分析可以帮助一些新的研究者查找相关文献时更具有目的性。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知识图谱等相关的理论在近几年有比较快速的发展,而且利用这样一个文献的量化分析,能够比较清晰地展现企业型社交网络这一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与研究重点,便于相关的研究者进行文献的收集与查找。本文基于中国知网(CNKI)这一国内比较权威的文献数据库,对国内企业型社交网络文献信息的研究重点与研究热点进行了比较清晰的梳理,认为企业家社交网络的绩效研究、以农业产业为核心的网络组织绩效研究、企业型社交网络的营销模式探讨和大数据背景下社交网络对于企业内部管理问题的研究以及通过社交网络进行电商的研究等几个方向是目前社交网络在企业间和企业内的研究重点和研究热点,而且企业型社交网络在实践中也是值得我们长时间进行探讨的话题,相关的研究者可以在以上几个方向的基础上参考各自相关的文献进行深入的探讨,希望本文能够给予相关的研究人员一定的启迪和思考。

参考文献:

[1]宗乾进.国外社交网络研究热点与前沿[J].图书馆情报知识,2012(6).

[2]刘军.社会网络分析导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漆晨曦.社交网络分析及案例详解[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4]杨X.企业家社会网络对中小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11.

[5]汤文华.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视角[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86-190.

[6]李晓婷,孙佳宁,李明建.社交网络营销策略及盈利模式探讨[J].电子商务,2013(1):32-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