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金融经济培训

金融经济培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金融经济培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金融经济培训范文第1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 就业 大学生 农民工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而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使得全球经济面临挑战,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其中就业问题首当其冲。随着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均进入减速通道,我国未来的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就业的现状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一些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企业岗位流失严重,继续生产的企业,新增就业岗位也大大减少,劳动力市场需求不足,供大于求十分明显。据人保部对500家重点企业的监控显示,从2008年10月到2009年4月,岗位增减相抵,仍有六个月出现岗位净减的情况,岗位流失率达到了8%。而从最近公布的数据来看,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和城乡调查失业率明显上升。一方面,城镇登记失业率上升。据人保部的数据,2008年底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8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另一方面,城乡调查失业率远高于登记失业率。中国社科院的2009年《社会蓝皮书》称我国城镇失业率已经攀升到9.4%,中西部地区的失业率超过10%,其中大中城市失业率约10.1%。同整个城镇失业率相比,大学生的失业率更高,达到12%,是登记失业率的3倍左右。导致这两者存在差距的原因是测算方法不一致,目前政府采用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子是登记的城镇失业人数,分母是城镇从业的人数与登记失业人数之和。在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中,不包括使用的农村劳动力。而“城镇调查失业率”是国际劳工组织通用的一个指标,是反映城镇常住经济活动人口中符合失业条件的人数占全部城镇常住经济活动人口的比率。相比较而言,城镇调查失业率更接近现实失业情况。

此外,民间和学界的一些专家认为,2008年真实的城镇失业率为12%左右,预计2009年真实的失业率将上升到14%左右,如果考虑农民工的失业情况,调查结果可能还要更高。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尽管用不同的测算方

法测算出来的结果不同,但表现出来的态势是一致的,即我国的失业率正在上升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面临着下滑的危险。根据奥肯定律,当实际经济增长率相对于潜在增长率每下降2个百分点,失业率将上升1个百分点。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就业问题就已经非常突出,现在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将导致就业增长空间更加狭小。

1、大学生就业遭遇寒流

金融危机的到来,使本已经积重难返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更加严峻。据国家人事部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610万,近两年沉积的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约有480万人,2009年需就业的大学生高达千万人。而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2008年到学校招聘的企业数量明显减少,招聘人数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受金融危机影响较为直接的金融、证券、房地产、制造等行业,人才需求偏少。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就业也受到巨大的冲击,跨国公司业务萎缩,减少用人数量,国内为国外多种产业提供零部件、原材料、半成品的制造业、出口型企业以及能源工业的就业岗位都在减少。同时作为吸引就业主体的中小企业由于受到劳动合同法、出口遇冷等多重因素影响,业务订单量明显减少,用工需求也明显减少,不少用人单位缩减了招聘数量,甚至取消了面向高校毕业生的招聘活动。

2、农民工失业问题凸显

一直以来,企业对农民工是需求大于供给,农民工找工作很容易,而企业招工却比较困难,甚至出现“民工荒”,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行业几乎一直在为“用工短缺”而犯愁。然而,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受影响最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也是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地方。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深入,市场急剧萎缩,以东莞、深圳、温州为代表的珠三角、长三角和东南沿海等一些地区的经济出现不景气,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沿海地区外向型的尤其是出口加工型的企业,钢铁、焦化、纺织服装等行业企业面临经营困难,处于限产、押产、半停产、停产等状态。据统计,截至2009年初,全国已有6.7万家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而农民工由于经验的和技能、素质的缺乏,主要集中在传统型、低技术、高耗能、产业链较短行业企业中,较高的生活成本和失业,造成农民工大量返乡。据人保部最新统计,中国1.3亿农民工中,有2000万人因金融危机失业返乡。

3、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难上加难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影响的加深,城镇失业率还会继续上升,劳动力需求不振,在大学生和农民工遭遇就业寒流的双重压力下,城镇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将变得难上加难。据调查显示:我国下岗职工平均年龄39岁,且35岁以上的占72.5%,而对这个年龄段的用人单位的需求仅占总用人需求的三成;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其中初中文化的占40%;劳动技能不高,初级技工及以下的占40%,既便是已有的职业技能也大多不能满足其转岗的需要;我国女性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率比男性下岗职工低近20个百分点。所有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城镇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的困难。

三、应对金融危机,促进就业的对策

1、刺激经济增长,拉动就业

经济增长是就业扩大的前提。根据奥肯定律,GDP每上升2个百分点,失业率将下降1个百分点。面对金融危机,政府已计划投资4万亿刺激经济增长,加上地方财政投入,最后形成的财政投入规模约近30万亿。这种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带动就业的增加。但是,同样的经济增长率却可能产生不同的就业扩大效果,特别是在刺激经济增长的投资计划中,偏重哪些产业会产生十分不同的就业拉动。中央政府进行的大规模投资和实施的产业振兴规划,通常以基础设施等大型项目和重化工业部门为关注重点,但这些产业都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拉动就业的直接效应较弱。因此,从就业优先的政策目标出发,财政投资在结构上需要考虑如何有效地使用财政资源投入,发挥最佳的拉动就业效果,对于吸纳就业效果最明显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则需要利用上述投资计划的地方和民间配套投资,以及减税、减负等财政手段给予扶持。比如采取招投标方式,对那些符合要求的、与重大工程配套的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给予优先权,提高财政政策解决就业的积极效果。

2、大力扶持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一直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力军,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蓬勃发展的民营中小企业创造了80%以上的新增就业岗位。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的影响加深,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遇到较大困难,企业的员工队伍难以稳定。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加大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金融、财政、税收的支持,积极发挥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带动个人就业的辐射拉动效应。一是要建立一批中小银行或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二是以政策减负来鼓励企业尽量不裁员或少裁员,稳定用工岗位,消除民营企业裁员的动机。比如对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实行税收优惠,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对暂时无力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困难企业,在一定条件下允许缓缴一些保险费或暂时降低社会保险费费率,困难企业不得不进行经济性裁员时,允许分期支付或以其他方式支付经济补偿。

3、鼓励自主创业带动就业

一个人创业,往往能带动一批人就业,一般而言,一人创业成功可带动3.5人就业。这表明鼓励创业不仅可以解决创业人员的就业问题还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就业,将极大缓解就业压力。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政府应当进一步完善鼓励创业和自谋职业的政策,鼓励大学生、农民工及城镇下岗职工自主创业,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对自主创业人员提供创业服务和创业扶持,扩大小额贷款的额度和范围,放宽资产担保的条件,并在创业场地和创业服务、税收和行政收费等方面给予优惠,为其提供创业支持。此外,应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村二三产业、生态农业和县域中小企业。在创业资金方面,可以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提供符合农民工返乡创业特点的金融产品,继续加大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推广力度,对符合财政贴息的项目给予财政贴息,帮助其解决创业资金困难。

4、健全就业培训和服务体系

在我国当前面临的就业困境中,劳动力技能总体水平偏低是其中的突出问题。大部分农民工和城镇下岗工人文化水平低下,无法适应今天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因此应抓住金融危机这一机遇,建立和优化各类培训机构,大力开展劳动力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职业技能教育包括职业技校全日制教育、职业技能继续教育和企事业单位员工在岗培训等。全日制职业技能教育可以发挥“蓄水池”和“精炼器”的作用。职业技能继续教育可以提升企业的技术力量,增强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企事业单位员工在岗培训能起到避免裁员给就业市场增加新的压力。有效应的职业技能培训还可以提高求职者就业竞争力,解决“找工作难”的问题。除了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外,还应注重加强劳动者的创业培训教育,包括其创业的观念、创业准备和一些基本的财务、策划、经济知识的培训,激发其自主创业的激情。培训所需的经费可由政府财政和个人共同承担,其中政府承担大部分的费用,个人承担剩余的小部分,对于那些经济确实困难的劳动力,可由政府提供就业培训券。

此外,应健全就业服务体系,畅通就业信息渠道。尤其在金融危机时期,信息的公开和及时传导,对于求职者至关重要。只有全面细致地公开金融危机的种种影响,求职者才可以尽快获得就业市场的相关资料,少走弯路。地方政府应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网络,为求职者顺利找到工作提供条件。鉴于农村网络发展落后,地方政府可将就业信息服务点设置到村镇,以保证信息的及时性,这样就可以及时地将异地用工信息传递给农民工群体,有效避免大规模“返乡潮”的出现,同时还可减少农民工异地求职成本,防止盲目、无序流动带来的成本损失和其他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 任菊: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形势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7).

[2] 张丽、吕康银: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就业问题的探讨[J].经济纵横,2009(3).

[3] 杨宜勇、池振合:2007-2008年我国劳动就业形势预测和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08(2).

[4] 马红梅、金彦平: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J].北方经济,2009(4).

[5] 汪孝宗:返乡农民工再就业调查[N].中国经济周刊,2009-03-01.

[6] 忠:大学生就业对策的整体性思考[N].吉林日报,2009-03-21.

金融经济培训范文第2篇

近年来,各级政府将发展劳务经济作为重要产业来培育,从政策环境、法律援助到资金支持等方面为“劳务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服务。同时,劳务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也产生了新的市场需求。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希望结合农民工实际开展金融知识宣传和培训。农民工的工作环境和方式决定了对金融知识的接受范围有限。虽然金融机构每年都在开展声势浩大的金融知识宣传活动,但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工却由于工作环境限制,难有机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大多数农民工对基金、外汇及人民币理财等金融产品一无所知,对银行业务的理解仅限于存款、贷款和汇款,并且对其中的程序、要求知之甚少。在农村的金融宣传中,对象主要限于在家的老人、小孩和妇女,外出农民工接受不到,常常面临金融知识缺乏所带来的困惑与经济损失,如不清楚银行的结算方式,盲目携带现金;未接触外国货币,经常买入假外币;不清楚贩运、使用假人民币属于违法行为,无意中触犯法律;不清楚利率的标准或计算方法,不清楚应该怎样购买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经常被诈骗分子实施银行卡诈骗,不能有效维护自己的权益。

二是希望从金融政策和金融产品上提供支持。目前,由于农民家乡的住房大部分不能被作为抵押物,金融部门对农民贷款绝大部分仅限于存单质押贷款和极少量的住房抵押贷款,农民取得贷款的范围小。在金融服务方面,对农民工的限制条件较多。如农民工在城里能存款却不能贷款,在城市创业难以得到贷款支持,而家乡的农信社等金融机构往往会因为人和项目都在外地而不愿放贷。对有一些有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务工人员想回乡创业发展,也难以得到金融部门信贷支持。他们希望金融部门能从政策上给予一定倾斜、产品设计上多一些创新,以满足农民工的不同需求。

三是希望提供方便快捷的支付结算服务绿色通道。外出打工人员挣得的劳务收入90%以上是通过银行、邮局汇兑方式寄回家。信用卡业务仅限于为郊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方便,对于偏远山区外出务工人员的劳务收入,如果汇划到离家较近的基层信用社,还得通过人民银行转汇,时间长,速度慢,效率低。而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汇划业务尚未自成体系,电子汇兑业务、信用卡业务尚未开办,尽管农村信用社通过发放“全国特约电子汇兑卡”的方式尽量为农民工提供方便,但由于结算方式的滞后,目前还不能满足当前劳务收入对汇划效率的要求,希望金融部门能为其提供方便快捷的支付结算绿色通道。

充分重视和创新适应劳务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适应劳务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提出的市场需求,是服务“三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应探索和创新一系列积极有效的举措。

首先,要有明确的金融政策支持。作为金融宏观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人民银行对农村劳务经济应给予高度重视,要比照“国家助学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下岗职工再就业担保贷款”那样,制定出台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金融政策措施,加强对银行业的窗口指导。要围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和劳动者本人打工、创业及其他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要,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尤其注意在两个环节上下功夫。一是劳务培训环节。农民工培训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础性工作,由于政府部门经费来源少,影响农民工培训的数量和效果。银行、信用社可根据这一需求,与各级政府劳务办协商,以培训基地、培训学校为借款主体,向劳务培训部门提供信贷支持。二是外出民工返乡创业环节。对于民工创办企业的信贷需求,可简化手续,积极支持,加大信贷投入比重。对返乡创业人员创办中小企业或从事农产品加工,金融机构应加大贷款支持力度,条件成熟的地区还可以实行财政贴息制度,鼓励和扶持外出民工回乡创业。

金融经济培训范文第3篇

(一)德国金融扶持政策提高农业发展水平

1.金融机构的构成。德国是欧洲农业信用合作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农村金融体系的国家。德国的金融合作组织与日本的农协有着相似之处,二者都有自上而下提供服务融通资金、自下而上逐级入股上存资金的合作金融机构。从这个结构的构成来看,主要有中央合作银行,地方合作银行和地区合作银行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中央合作银行,主要负责开发各类金融产品,提供资金融通、系统内支付结算等金融服务;第二层次是地方合作银行,社员本身就是存款者,采取了民主管理方式自主管理;第三层次是地区合作银行,主要为基层银行提供短期再融资、资金支付和结算的服务。

2.金融机构的特征。合作银行组织层次分明,体系完整,主要有四个特征:一是政府设置专门管理机构,加强立法保障,给予财税支持,甚至直接参股等形式的政策措施,以保障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有效运行。二是在运行管理方面都有严密的行业审计监管体制和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及行业自律体系。三是在风险控制方面,每个基层合作银行都要按年度用它风险资产的一定比例存入特别专项基金作为贷款担保基金,万一成员出现大的危机,无法独自承担,由该基金全数补偿。四是在层次关系方面,各级合作银行都拥有独立的经营自,上级机构的主要职责是为下级机构提供各类服务。

(二)日本科技技术政策鼓励农业发展进步

日本能够跻身世界经济强国,重要经验之一就是在二战后日本企业通过引进技术,不断实施再创新,形成了新的自主技术,走在了其他人的前端。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科技政策激励科技创新。

1.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日本政府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在第一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中就扩展了竞争性研究开发资金的规模,在第二、第三期的计划过程中又进一步扩张了竞争性研究资金开发的规模。同时,为保障重点领域和基础研究的开发,日本政府以纳米材料、生命科学、信息通信和环境保护四大技术为核心,兼顾边缘科学、社会基础设施、制造业和能源方面的关键技术,有效配置科技经费,切实地推进基础研究和研究开发,重点突出实施科技创新。

2.科技体制改革。日本政府加大营造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才作用和人才培养的社会环境。在农业经济组织的运营中,营造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生产环境。日本政府以及地方各个部门还搞活农业经济组织的经济发展,完善地方创新体系,推进有效的科技竞争,发挥政策的激励作用,消除科技创新的制度,全面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共同开展开发研究。3.增强科技振兴的社会基础。日本政府有重点有计划的改善农业经济组织科技振兴的基础设施,改善科技创新和研究开发的基础条件,促进科研机构和经济组织的只是产权的保护、利用和创造。

(三)英国人才培养政策推动农业发展进程

1.出台政策促进职业培训和教育的发展。英国培养技能型人才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以人为本的政策理念。二是建立长期的政策调研制度,为政策制定和完善提供可靠的依据。三是经济手段的调节机制。主要措施有:奖励技能竞赛优胜者、要求农业经济组织对技能等级提高者和职业资格证书持有者在薪资与晋级方面予以优先考虑、立法规定带薪培训、发放培训津贴、设立培训项目基金、制定税收优惠政策等。

2.注意处理好社会与农业经济组织、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英国培养技能型人才注重政府主导的多元协作,以完善的职业培训和教育的法律体系作为合作的基础,以政府为中心,政府和地区、部门之间的合作以市场的最大经济利益为根本。这与当前我国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合作方式截然不同。为保障培训与考核工作的高效性、严肃性和公正性,英国采取分开培训与考核工作、考核与培训项目公开招标和透明的评审制度。培训机构、政府和行业组织在培训与考核体制中分担明确的职能。

3.注重技能培训后的就业导向。英国政府在制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政策时,充分考虑到合作社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文化的差异,更加注重人员技能的终身发展,即更加重视培养关键技能。这种技能不光满足目前的岗位技能的需要,而且还以目前岗位能力为基础,适应技术、经济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能力。

二、国外促进农业经济组织发展的经验借鉴

(一)全面的财政补贴

世界各国对农户购置农业机械基本上都是给予财政补贴,使其成为财政支持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补贴的方式。充分利用世贸组织中的相关条款,制定适于自身发展的农业机械化道路,其主要成员国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在财政支持上主要包括两个阶段:一是在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时期,政府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点是利用财政补贴、投资、信贷、税收等。由于原有农业经济发展的特征和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期差异,也有一些国家在农业机械化推广过程中,在施行补贴政策不到位的情况下,有效地利用行政组织运行机制来保证有效地实施补贴政策。二是大多数国家在乌拉圭农业协议达成以后,国内支持农业的政策就向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倾斜,采取向农民提供直接的支持。之前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过程中,多数国家采取直接资金支持的形式,企图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较为明显的收益。如今,政府支持农业发展的财政补贴已经重点转向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领域。我国发展基本机械化的阶段,按照国际惯例,这是政府支持农业器具和机械设备及其普及化发展的重点阶段。政府应该提供主要的支持,主要表现在信贷、财政等政策措施上,解决这一时期农村家庭居民户投资能力不足、农业经营规模较小等突出问题,以达到提高农村劳动力土地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目的。

(二)高效的金融政策

1.继续加强政府对合作金融机构发展壮大的政策支持。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主要为贫困阶层和中低收入阶层服务,其主要目的是为贫困人士提供第一桶金,不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因此,我国在进行农村合作金融改革的同时,要给与政策上的必要支持,建立强而有力的政策支持体系,从外力上支持其发展壮大,这是推动农村金融建设的必然要求,是从农业问题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上决定的。

2.用股份合作制形式构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体系。从德国的经验上得出,基层合作银行不光是地区性合作银行的股东还是它的客户,同时两者还都是中央合作银行的客户和股东,各级合作金融机构都是独立法人实体,盈亏自负。我国应该借鉴这种以资产为联合的现代产权制度和股份合作制。3.完善风险防范和法律法规机制、增强对合作金融机构的金融监管以帮助出现危机的合作银行弥补损失,德国还建立了信贷风险基金制度。我国也应该尽快完善各类失信惩戒、风险防范和守信激励等机制,并尽快建立可以互助救援的农村存款保险公司或基金,加强农村合作金融的防范风险水平。

(三)有效的科技政策

我国学者在研究世界各地农业经济组织的科技创新计划之后,发现西方的科技政策需要变通。要想加快国内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就要利用其科技创新力和资源,更好地整合各个合作社的整体实力。在实践过程中,要积极强调科学技术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提倡全社会重新看待科学,重新树立科技在人们心中的威望,加大对科技的重视程度。政府应该制定政策促进科学界和民间的积极互动,促进科技同大众的相互认同。我国的国家政策包含着科技政策的演变,因为计划经济是全社会共同分配资源,不存在特殊利益一说。科技政策的重点是主要针对具体产业发展的科技问题,比如机械行业科技攻关重点等。近几年来,国家科技政策积极关注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开展可持续发展试验区试点、发展高新技术园区、推出西部开发科技活动、出台加强地方科技工作的意见等工作。同时也大量研究关于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科技发展工作。

(四)合理的人才培养

金融经济培训范文第4篇

受益匪浅 意犹未尽

——商业金融师岗位能力培训有感

黄 寅

【导读】在学员黄寅看来,商业金融师岗位能力培训课程让其受益匪浅,感觉意犹未尽,总希望老师多讲一点,自己可以多学一点,还希望自己的脑容量可以更大一些,更多地吸收老师的讲课内容。

2015年9月,我踏进了中国人民大学校门,很有幸地参加了第五届商业金融师岗位能力培训。回顾这短短的五天培训,我总结的就是:课程让我受益匪浅,感觉意犹未尽,总希望老师多讲一点,自己便可以多学一点,同时也希望自己的脑容量可以更大一些,更多地吸收老师的讲课内容。

短短的学习旅程,多位教授名师的引导与解答,使得自己脑中的思想从凌乱到系统而焕然一新,老师谆谆的讲解,话真的是说到点上,落到实处。通过风趣幽默的讲课方式,让同学们把精力集中在自己身上的同时,也把一个个的课程要点结合实际的成功案例传送到同学们的心田,弥补了我自身专业知识的不足和实际经验的欠缺,无论从理论还是到实践都给我们"上演"一场丰富的听觉盛宴。

李保民主任的金融改革及现代企业制度,郭庆旺教授的中国财政金融制度,宋华老师的互联网经济下供应链金融创新,胡俞越老师的期货市场交易实务,吴晶妹老师的商业信用风险评价与管理,庞红老师的国际金融,胡波老师的新常态下私募股安全投资领域的机遇与挑战,阴宏的"一带一路"战略下企业资本市场发展方向,每一个课题都紧紧地围绕着目前最火热的金融知识徐徐铺开,帮助我们真正了解到目前国家的金融政策,从政策中发现机遇、规避风险,在互联网金融的大环境下不断创新与发展。身经百战的老师们不遗余力地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我们,与我们进行思想碰撞,从而让我们从中多学习一些知识,以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每一堂课都让我有所顿悟,希望可以将自己的实际情况与老师所讲的思想相结合,再磨合出更完美的想法付诸于行动。

这几天的课程不仅是收获知识这么简单,还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通过课堂上老师发人深思的讲解,课堂下同学们都自发地互动交流,三两成组互相交流自己的感悟。从课堂些许紧张的气氛中大家认真听讲到课下和同学们有说有笑地侃侃而谈,让我们的感情从无形中拉近了很多,结下了这相遇的缘分,那就是同学情。

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机会来聆听老师们的精彩课程,让自己不断地得到进步!

高层次的知识洗礼

——商业金融师岗位能力培训心得体会

丁丽谱

【导读】在学员丁丽谱的眼中,商业金融师岗位能力培训是高层次的知识洗礼,让她明白了商业金融的深远意义:商业改变金融,金融服务商业。

2015年9月26日,为期五天的商业金融师岗位能力培训在美丽的中国人民大学结班了。

金融经济培训范文第5篇

(一)明确低碳经济的重要性,提高银行金融对低碳经济的认识

要想让银行金融提高对于低碳经济的重要性,首先需要加强社会对于低碳经济的认识,并且让银行了解到低碳经济确实可以给自身带来较大利润。要达成这点,必须使银行将低碳经济融入经营理念中,在这一方面可以吸取国外金融机构的经验,定期对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金融人员的综合素质,由人员这个“点”扩大到行业整个“面”对低碳经济的认识,只要有了扎实的理论技术作保障,才可以将低碳经济在银行经营活动中贯彻落实,进而促进低碳金融的发展。

(二)加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

低碳经济的核心就是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包括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使金融机构树立长远的发展战略,统筹好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的关系,提高绿色信贷的市场份额,在实现社会效益的同时兼顾好企业的自身效益。首先金融机构需要明确的是,在开展低碳经济发展的短时间内,会对自身的经济效益造成影响,但是从长远来看,能够解决企业高能耗高污染的长期发展缺陷,降低信贷风险,进而使银行良性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还要了解进行低碳经济发展会失去一部分的固定客户,在市场竞争中丢失一定份额,但是这也是为长远的发展以及寻求低碳环保型客户做必要的准备,也是将以前高污染的信贷模式向绿色信贷转变的必经过程。最后,由于银行金融企业与其他企业机构的差异性,其涉及的社会部门众多,牵连的范围广,所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是其义务,只有保证社会效益得到体现,银行才能实现其价值,只有通过绿色的经营发展战略,才可以实现社会效益与自身利益双赢的局面。

(三)加强对低碳金融人才的培养力度

进行低碳金融改革的主体是金融人才,其主观能动性直接决定改革的成果,所以加强对人才的培养是必要的改革过程,只有综合素质强的领导者才可以保证银行企业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保持在市场竞争中的有利处境。按等级将人员构成分为以下两个方面:管理人员以及金融人员。具体做法如下。一方面,加强领导队伍的建设。在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管理人员必须做好榜样作用,自身必须具备专业的技术,对于低碳经济业务能够熟练操作,并且可以承担其他人员的培训工作。另一方面,由管理至下,开展对金融人员的培训,人员需要了解国家对于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制定适当的奖惩措施,提高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且对人员的业务客观考评,将人员的工资绩效与低碳经济的业务开展相结合,增加金融管理人员对低碳经济的重视度,从而提高银行人员整体的综合素质,增加低碳经济实施的效率。

(四)强化监管机制

为了应对企业在进行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风险,必须要有完善的规范制度来约束银行的经营活动。从国外优秀的实践经验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在低碳项目交易中监管制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加强对低碳客户的信息收集,对与客户合作的过程中,要了解客户的低碳发展意向,并且组织专项人员研究,从而根据客户的变化情况调整自身的经营战略,逐渐形成有自我风格的服务内容,为采取针对性金融服务方案的制定打好基础。

二、结束语

金融经济培训范文第6篇

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决定着金融行业的发展方向和金融机构能否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的实现,坚持金融管理的科学发展,全面促进金融机构和金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避免金融危机,促进金融机构科学、规范、依法发展的重要发展战略。解决困扰金融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与金融机构利润最大化之间的矛盾,必须在金融管理中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科学、规范、严格的金融管理体系,全面落实金融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从金融管理的无序、盲目扩张向可持续发展转变,对金融管理实现事前的预防、事中的管理、事后的完善,实现金融管理的资源配置优化、管理流程明确、分工合理、职责分明、运行高效、科学规范,以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满足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成为金融管理的发展方向,是否有利于全面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是否有利于不断提高金融管理的水平是衡量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成败的关键因素。

二、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分析

金融行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来临,金融行业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金融行业的逐利性决定了金融行业发展存在着极大的风险,金融危机成为金融管理的头号死敌,而金融危机的影响日益扩展到全球经济发展领域,美国次贷危机、亚洲金融危机、巴西金融危机等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因此,全球金融界对金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的人是越来越深刻,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对金融行业的客观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各个层面上都离不开金融行业的资金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样需要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求金融管理必须针对金融行业的具体条件,打破传统的金融管理思维模式,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科学对待金融管理中可能出现的诱发金融危机的因素,从不同层面多视角、多角度地剖析困扰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的障碍,进行认真的比对分析,找出金融管理中困扰金融行业资金良性循环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剖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创新金融管理思路,在认真探寻金融管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全面促进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谋求整个金融行业利润的最大化。要善于抓住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节点,努力开创金融管理的新局面。竭尽全力掌握经济运行过程中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在金融管理实践中按照金融行业发展规律全面改进金融管理措施,善于总结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好的经验和做法,认真总结和吸收世界金融管理发展成熟的、经过金融危机考验的管理方式,不断更新金融管理理念,以世界金融发展中总结提升出的先进理论指导金融管理的实践,在金融行业内部建章立制,完善管理流程的基础上,针对金融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建立健全利于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体制,保障金融管理的经济成果和社会效果。实现金融与社会、金融与经济、金融与环境保护的全面、协调发展。

三、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健全运转协调的法人治理机构,全面落实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运转协调的法人治理机构,全面落实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实现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在金融管理机构保障方面必须采取的措施。对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就是金融行业的法人治理机构,法人治理机构是金融管理的大脑和神经中枢,金融行业是否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法人治理机构是否运转协调,能否适应金融行业发展的内部管理需求和外部发展环境的有效协调,直接决定着金融行业的有序扩张和健康发展。运转协调的法人治理机构有利于金融管理各项措施的全面落实,有利于给金融机构带来巨额的利润,实现金融机构资金的良性循环、资产的保值和增值。现阶段,由于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又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基础相对薄弱,抵御市场风险和金融危机的能力相对较弱,资金市场的运行尚不规范,民间高息借贷、食利者阶层的出现严重影响了金融管理的健康发展。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金融行业更应该排除干扰,认真进行法人治理机构的健全和完善,规范市场运作和金融管理行为,不断提高金融管理的现代化程度和金融管理的水平,促进金融管理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不断优化金融管理内外部环境,为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不断优化金融管理内外部环境,为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是实现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环境保障方面必须采取的措施。首先,要实现金融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中国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要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管理行业规范和管理流程,并监督金融机构严格按照金融管理行业规范和管理流程开展各种金融管理活动,并尝试大力发展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村镇银行、社区银行等多种类型的金融主体,丰富金融机构的构成,逐步开放金融市场,降低金融行业的门槛,规范金融市场行为,使大量有志于从事金融行业的资金拥有者拥有从事金融行业的机会,从而为金融行业注入新鲜的血液和大量的资金,为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要建立健全规范的金融管理体系,建设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心,各大商业银行为主体,其他商业银行为补充,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村镇银行、社区银行等小型金融性公司、中小银行为链条的金融机构体系,完善各类金融性机构的管理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大力发展在农村基层和偏远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机构的建设,全面促进金融机构的发展深度和厚度,做好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的储备,确保我国金融管理的良性、健康、科学发展。第三,建立健全金融管理规章制度,并能够严格按照金融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各种金融活动,建章立制工作是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在制度建设方面的重要工作,这是一个长期的、相对灵活的、与时俱进的系统工程,既要从硬件上给予足够的重视,又要在软件上注入大量的精力,有效建立金融管理信息自动化控制平台,实现公共资源的共享。在具体的金融管理实践活动中,严格按照金融管理规章制度办事,将金融管理规章制度落实到金融机构的每一个工作环节和重要节点,实现有章可依的良好局面。第四,加强对金融管理的监督管理,虽然我国的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行着对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职责,但是,由于力量薄弱,监督管理规章制度和监督管理标准、风险控制措施过于程序化,缺乏有效的可操作手段,致使一些金融机构在资金运作过程中存在一些违规行为,给金融管理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制约着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健康运行。因此,必须参照和学习国际金融管理成功的监管经验和监管标准,结合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监管标准和相应的措施,加强对金融管理的监督管理力度,确保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

(三)加强精通金融业管理业务、了解经济发展知识的复合型金融管理人才的选用和培训,为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

加强精通金融业管理业务、了解经济发展知识的复合型金融管理人才的选用和培训,为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金融市场的竞争,其实就是金融管理人才的竞争,我国金融管理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是一项历史遗留问题,要实现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精通金融业管理业务、了解经济发展知识的复合型金融管理人才的选用和培训,大量培训复合型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充实到金融管理人才队伍中去,为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参考文献

[1]刘冰,周晓冬.创新金融管理与服务的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1(17).

[2]郑良芳.“十二五”规划,金融业肩负着历史发展的重任[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1(01).

[3]李富有,窦育民.中国商业银行技术进步的实证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

[4]贾小雷,刘媛.国外金融产品监管的新动向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11(54).

[5] 吴剑.电子银行发展问题探讨[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11).

金融经济培训范文第7篇

【关键词】金融事务专业 课程体系 改革 研究

一、课题研究分析

(一)金融事务专业人才现状分析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对社会发展起着第一推动力的作用,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引导和调控作用。总体而言,银行有一些员工经过短期培训上岗,他们的知识面窄、动手能力差,尤其是缺乏计算机、经营理财观念,不能适应现状化的管理要求,另外这些人员年龄偏大、近几年将逐渐离岗,高职毕业生虽然理论知识比较丰富,但实际操作能力较差。

(二)金融事务专业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通过对沈阳市金融行业、相关企业调研,认为当前学校教育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育人观念、教学模式陈旧单一;部分教学与实际需要相距甚远,学生不能在学校形成良好职业素质和熟练岗位能力;偏重理论教学及课堂讲解,传统考核目标有偏差。

首先,专业课程在设置上相对滞后,教材内容重知识、重原理,知识偏多、原理偏难。其次,教学方法和内容相对陈旧,教学效果不明显。再次,师资队伍建设薄弱。

(三)金融事务专业发展方向及目标

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创新教学制度为载体,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

就业能力培养,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服务学生。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专业教学与职业资格接轨、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融为一体的灵活开放的新型课程体系,更新教学体系,探索和建立适应企业需求的“订单式”教育和培养模式。即:基本素质+就业能力培训;吃饭、生存+社会稳定。

(四)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及岗位需求分析

面向银行、保险、证券司、商场超市等企业,从事收银员、银行储蓄员、保险推销员、保险理赔员、银行信贷员、证券发行员等基层工作。服务其他相关岗位如营业员、导储(导读)服务员、电子商务服务系统电子货币的操作等。

二、课题研究过程

1.研究对象:金融事务专业在籍学生

2.研究方法:本课题将采取文献法、调查研究法、比较法及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与途径开展研究。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制度建设

1.制定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2.不断完善修改各项金融专业制度,规范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考核制度。

(二)队伍建设

1.制定金融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计划,通过科研课题研究,特色课建设,专业学术交流,课件制作与软件应用等活动,提高教师教研能力、教学水平与学术水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金融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形成一支良好的教师梯队。

2.开展多种形式教师培训,送教师下企业实践,参与实训基地建设,提高了专业专任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

3.连续聘任金融行业专家作为外聘教师,及时引入与金融事务专业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满足金融专业实践教学需要。

(三)实训基地建设

建设金融实训基地,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建立全真、仿真实训室,实现教育、教学、培训、考核、评价一体化、网络化,使学校、教师、学生和企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使学生在现场岗位环境中完成实训教学要求。

(四)专业发展研究和专业改革

学校建立了由企业、行业专家、有关技术人员及高校专业教授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订单式”教育与培训机制,建立了产教结合机构及运行机制。

课程建设探索课程结构改革,紧紧围绕培养目标,针对职业岗位开发项目课程与校本教材,构建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重点,适应金融企业和个性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

积极开展专业技能大比武活动,改进考评方式,实现能力评价社会化,将实训环节与职业资格考核、技能等级考核接轨。

(五)社会服务

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开展银行、保险、证券从业资格培训等,利用资源向企业开放,为企业提供咨询;开展成人教育与继续教育,进行岗前岗后培训、职业资格培训及技术等级考证培训,实现资源效益、效率最大化。

四、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

(一)课堂教学引入“专业技能大比武”

开展技能大赛,通过竞赛提高学生基本能力和通用能力,加强了对学生的岗位资格培训,实现“两证制”,增强学生的岗位就业竞争能力。

(二)金融事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

将课程体系分为基本素质课程、专业课程(实验实训课)、专题讲座三个模块。开设第二课堂,成立微机、珠算、点抄、小键盘数字录入、模拟炒股、投资理财顾问等活动小队,配备专职教师常年对学生进行辅导和训练。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实践,课程体系不断完善,很好地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规格的需要,形成了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三)创新型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

学校实训中心建有保险、银行、证券、投资理财等13个模拟实训室,拥有全国一流的实训设备,包括液晶电脑、打印机、专业装订机、点钞机、验钞机、排队机等,配有先进的FAB校园实训系统、证券模拟交易软件和分析软件及用友财务软件,创建了先进的金融专业信息化资源平台。

(四)高标准的队伍建设

2007年金融事务专业教师“双师型”率已达91.1%,金融专业带头人2人,本专业骨干教师占教师总数的36%。

(五)特色实训教材开发

在充分调研,并参考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学校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和行业专家合作编写并出版了与金融实训基地FAB实训系统应用软件配套的系列校本实训教材,有《金融事务实训教程》、《会计实训教程》、《计算技术实训教程》、《办公自动化实训教程》等,填补了中等职业教育金融专业实训教材的空白,促进了学校金融专业建设。

五、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

(一)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全面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素质。

(二)激发学生学习活力,促进学生“低负、高效”的发展。

(三)形成“社会、家庭、学校”的教育网,营造学生成才的和谐氛围

通过改革,在全国中职学校中树立优势地位,形成特色品牌。学校建设的金融实训基地得到高等院校教授、专家的高度赞誉,学校金融事务专业建设和发展为沈阳市、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相关专业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刘福寿,李习华.一般院校经济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质量保证问题研究与实践.北京:高教出版社,2004.

[2]国家教委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职业技术教育原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金融经济培训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新时期;金融管理;特点;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体系不断进步,金融管理也在经济机构的运用中进入了新时期。在新时期的金融管理中要做到适应市场特性,合理运用管理方法,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保障金融行业的平稳、快速发展,促使金融行业提升竞争力,增加抵御风险的能力,本文将就金融管理的特点展开分析和讨论。

1、我国金融管理在新时期的特点

进入新时期意味着金融机构在日常运营下将遭遇更多风险,就目前而言,我国金融机构面临着重重阻碍。在此,大多数企业的应对方法是通过金融管理,合理有效的监管和应对发生的问题。

1.1制定严谨科学的金融管理制度。

制度是管理的基本依据与检验标准,合理、科学的金融管理制度能够保障金融管理操作的规范化、有效化,面对市场环境的新时期挑战,金融管理制度也要随之更新,迅速与时代特点完美融合,保障金融管理的时效性不落后与市场经济发展速度,使金融企业在市场环境下保持竞争实力,有效抵御风险。

1.2管理部门组织架构。

我国金融企业一直保持着稳固的金字塔管理结构,这种结构模式较为稳固,执行力强,决策力的应用能力也较高,但也有其中要注意的问题,如下层建筑的稳固、中层部门的执行力、高层部门的决策力和顶层的大局观和发展观。金融企业需要一个较强的管理部门作为结构中的监督和约束,在新时期风险无处不在的市场环境下,更需要这样一个部门帮助金融企业维护日常经营活动的平稳运行,面对越来越低的容错率就需要金融工作更加严谨认真。建立金融管理部门并使其正常运作离不开人员的培养,首先该部门负担着一部分提高工作人员水平和专业素养的职责,其本身的知识技能要过关,有丰富的经验作为积累,所以金融管理人才的选拔严格而且慎重。金融管理部门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一系列系统性的培训,从而提升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工作人员在相关的管理技能上或是在相应的理论知识上,都得到了极大的加强,从而使得金融管理工作得到更加顺利和高效的开展。

1.3区别金融管理具体情况。

现在,金融行业中依旧存在各种非法集资、机构不良贷款等情况,给整个金融行业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为金融行业的发展带来威胁,风险性增加。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现场检查工作,除此之外还要加大对非现场检查的力度。因此,将金融机构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作为重点工作是必须的,使得金融机构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的规范化和系统化,从而降低金融行业发展的风险来推动整个金融行业的发展。

2、金融管理在新时期所面对的问题

目前来看,我过的金融机构还是存在一些发展上的风险,这些风险的存在严重阻碍了金融机构的发展路程,为了我国的金融机构发展健康,就需要对金融管理进行强有力的优化,从而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深远发展。加强金融管理需要构建完善的金融管理体系,对旧系统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有效改进,从而使得整个体系更加健全。将现在的金融管理融入到金融机构中,从而进行对现在的金融机构的发展的合理控制和监督。

2.1优化金融监管的相关管理制度。

自从我国实施对外开放政策之后,我国的金融机构面对的不只是国内市场的挑战,还要面对来自外部市场的挑战,在内外市场的双重影响下,我国目前的金融管理制度并没有那么能够进行有效的约束和监督,在此种大背景下,我国就需要对金融机构开展的各种金融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降低金融机构收到的不良因素的影响,构建一个完善健全的金融管理体系。如果金融管理体系拥有有效强力的法律效力,就能使金融市场拥有一个硬性的保护政策,从而促使金融行业在良好的市场氛围中得到有效的发展。

2.2对从业人员进行专业素质培训,提高从业水平。

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我国的经济虽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市场的竞争也开始进入白热化状态,这种激烈的竞争状态对金融机构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这种市场经济背景下,如果出现了一些不良因素,就会使得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带来较大的动荡,更严重一点可能会使部分金融机构出现倒闭的现象。如果金融行业想要得到有效的发展,那么就必须要构建一套健全的金融管理体系。对金融管理从业人员进行系统性的素质培训,建立定期培训制度,提高从业人员专业能力,重点指导从业人员对员工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从而使他们能够早工作中规范自身行为。

3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整体金融行业的发展,在目前的时代背景下,金融行业的安全、平稳发展受到很多潜在因素的威胁。在此情况下,金融行业需要合理运用金融管理,用与时俱进的管理手段,提高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现在应当通过优化金融行业的管理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等构建完善健全的金融管理新体系来实现金融行业又快又好的发展这一目的。

【参考文献】

[1]邓湘宁.探究新时期我国金融管理的特点及思考[J].时代金融(中旬),2014(4)

[2]王乃玉.新时期我国金融管理的特点及思考[J].青春岁月,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