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范文第1篇

一、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劳动纪律,不迟到、不早退。

二、积极参加政治业务学习及其它的集体活动,无故缺席者按旷课处理。

三、严格按课程表上课,不私自调换课程。未经批准,按旷勤处理;造成后果的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四、认真完成学校规定的值日、值夜任务,有事换班要报学校审批。

五、自学履行请假制度,各类请假均应书写《请假条》,并按有关审批权限完善请假手续。

六、学校应认真做好教师的考勤登记,并将考勤情况记入教师个人业务档案,作为年度考评及评聘分开竞争上岗的依据之一。

七、关于准假权限:

1、教师事假3天以内,由所在学校校长审批;超过3天,8天以内,经学校签署意见后,由中心小学审批;8天以上报县教育局审批,原则上一年内事假不得超过8天。

2、病假

(1)、教职工因病例不能坚持工作需请假的,凭当地医院(卫生院)疾病证明,请病例假3天内的,由所在学校校长审批,3天以上,7天以内由中心小学审批。

(2)、请病例假8天以上,凭县级以上医疗单位证明,由中心小学签署意见后,送县教育局人事股审批。

(3)、如遇特殊情况,事先无法办理请假手续时,应先口头或电话向县局人事股请假,但随后必须补办书面请假手续。

(4)、教职工患病在家无法正常工作的,应严格按请病假要求请假,病例假时间超二个月的,应另具报告及县级以上医院病历,疾病证明,呈报教育局,经局务会研究,按《关于患病在家人员享受病假工资待遇的通知[永人综(2003)11号]》文件规定执行。

八、关于例假期限:

1、教职工婚假为1周,晚婚假期为2周,由中心小学审批。

2、产假:正常产假为2个月,办理独生子女证的,凭独生子女证(复印证),产假可延长至5个月(寒暑假可扣除)。此假由中心小学签署意见后,报教育局审批。

3、丧假:男教职工配偶或上下两代及岳父母去世;女教职工配偶家上下两代及自己的父母去世,假期为7天。此假由中心小学审批,如超假,则按事假处理。

九、请假程序

1、请假人必须填写请假审批表,按审批权限逐级签署意见,办理请假手续,准假后,将一份《准假单》交中心小学备存。

2、请假期满后,请假人应及时向批准单位销假,逾期不销假作旷工处理。

十、关于奖惩:

1、若遇特殊情况,事先无法办理请假手续,应先电话请假,待后补办手续,在请假手续未批准之前,不得擅自离岗,否则按旷工处理。

2、教职工准时上下班,出满勤者,学期末学校可视经济状况给予适当奖励。

3、例期未满,提早返校上课的,由学校给予适当补贴。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范文第2篇

关键词:竹林七贤 放任旷达 内心困苦

竹林七贤,充满传奇色彩的七个人物,充满传奇色彩的七段人生。闲云野鹤般的一段生活,竹林高歌、开怀痛饮的一段时光,给后世人留下了一段传奇,几许艳羡,几多感慨,几声叹息。

在魏末晋初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司马氏展现了除了军事才能的另一种才能,那就是――政治才能。司马氏活用了当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伎俩,逐渐掌握了朝廷的实权并在朝廷里开始排除异已。曹氏政权的旧臣,多数惧怕司马氏而转投于司马氏。具有传奇色彩的“竹林七贤”则选择了一种不合作的方式――隐居山林。他们在当时统治阶级争权夺利的斗争中,发挥道家崇尚自然的学说,在政治上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拒绝与司马氏合作,开始了他们那段给后人留下无限向往的时光。

“竹林七贤”,是指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七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竹林七贤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段故事,一段传奇人生。但这七个人当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嵇康和阮籍。他们也最能体现出放任旷达与矛盾彷徨在他们身上的统一。

嵇康这个帅哥级人物是“竹林七贤”的思想核心。无论是在文学、玄学还是音律上,他的造诣在当时都可堪称大师。但曹操的嫡孙女婿的身份,却使他在政治上只能招致祸端,于是这个英俊才子便带着家人隐居到山阳的一片竹林边上打铁避世。

朋友向秀等人常来帮他打铁浇园,又一起谈玄论道,聚众酣饮,生活貌似充实而快活的。在他隐居的这段日子里,他已经在思想上与自然融合,达到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境界。他不遵礼法、轻视俗务,清高直言,这也是他后来杀身之祸的原因。

一次朝廷新贵钟会也因仰慕才名而前来拜访,当时嵇康正在柳树下打铁,向秀在一旁拉风箱,见钟会来了,嵇康只管打铁,旁若无人,“连眼珠也不转过去”,咣当,咣当……这打铁的声音在那一瞬间便永久回荡在了历史的长河里,使得我们今天透过历史仍觉得这声音仿佛近在耳畔,钟会记住这耻辱的打铁声。尴尬的气氛在空气中凝结,钟会面带怒容拨马便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空气中终于传来了嵇康的声音。钟会虽怒火中烧,但脑筋还仍然会转弯,对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充满禅意的问答,却显露了嵇康的高傲与轻蔑,也显露了钟会的愤怒和怨恨,嵇康是彻底得罪了这个千古小人。

嵇康“刚肠疾恶,遇事便发”,偏又遇到一个对他不放心的皇帝,得罪一个小人,小人进了一番谗言,导致了他毫无道理但却轰轰烈烈的死。三千太学生刑场请愿,场面何等壮怀激烈。面对死亡,嵇康面不改色,席地奏《广陵散》一曲,激越昂扬、如泣如诉的琴曲,飘荡在刑场上空。曲罢,长叹一声,“《广陵散》今绝矣”,慷慨赴死。让我们后世人扼腕长叹,留给我们太多惋惜,《广陵散》究竟何种旋律,何种荡气回肠。一代洒脱渊博之人,至此也潇洒旷达的离开人世。“君性烈而才隽,其能免乎”,孙登的中肯评价,也总结了嵇康的人生。

那嵇康的竹林生活真的如外表那样充实快乐,放任旷达,令人艳羡吗?恐怕不是。首先,中国古代文人,所谓的隐居山林,大多都是为了后来能够扬名朝野,诸葛亮、李白都如此。当然也有真正的隐居者,则大多都像嵇康这样为朝廷政治所不容,在仕途上找不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只得以隐居山林来明哲保身,表以悠然自得。嵇康曾任中散大夫,史称“嵇中散”,这位才华横溢的中散大夫怎么能甘愿隐居山林打铁度日呢?所以嵇康爱好饮酒,借酒忘掉世事,解除现实矛盾的烦恼。还写下了《酒会诗》,诗酒交融,诗中有酒。但嵇康也很清楚,醉酒逃避只是暂时的,这不是彻底解脱的办法。所以嵇康又常服用一种中药散剂――五石散。五石散服用后,精神就进入一种忘我恍惚的境界里,忘记尘俗的烦忧、苦闷,灵魂得以超脱,精神得以麻醉,可以说是一种“”。然而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在嵇康坚信那是长生不老神药的情况下,后人怎么还能蔑视他呢,有的只是同情、怜悯与感叹。嵇康栖居在竹林,好似怡然自得实际也受着沉重的精神负担,除了放诞地打铁作器、服药饮酒,他又有什么办法能减轻灵魂的压抑呢?

阮籍是建安七子中阮的儿子,也是七贤当中比较有个性之人。阮籍狂放不羁,爱酒如命,最多一次竟然连醉两月。阮籍是个不拘礼法狂放的人。与人下棋时,接到母亲去世的噩耗,对手要求停止,阮籍不肯,直到一局结束,分出胜负。他的行为常人所不能理解,常理所不能容忍。然而阮籍并非一个不孝之子。因为棋局结束之后,“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母丧期间,虽然照常饮酒吃肉,“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瘠骨立,殆致灭性。”可见外表的不合常理,并不是阮籍内心的真正体现。他至孝,以至于不在乎外在形式,而伤其内心。比世人的表面孝顺,实则只是一阵的伤心难过要痛的多。他的伤,伤在了心里,伤在了骨髓里。隐藏了自己的伤痛,借外表的不拘礼法,来掩盖自己内心的痛彻心扉。阮籍的是非和礼教都要,他是孝的,然而人死不能复生,他却只能借酒浇愁罢了,又何足与外人道。

如此狂放、旷达之人内心的真正苦闷,恐怕只有自己知道。阮籍的至交是嵇康,但在政治上,他与嵇康有所取区别,他虽然也对司马氏集团怀有不满,但同时又感到时事不可改变,于是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或者如前所说闭门读书、驾车游学,或者大醉两个月,推脱司马氏的婚约。不过在有些情况下,阮籍也不得不应酬敷衍。他接受司马氏授予的官职,先后做过从事中郎、散骑常侍、步兵校尉等,因此后人称之为“阮步兵”。他还被迫写《劝进箴》。可见在政治上阮籍比嵇康成熟,练到“口不臧否人物”的地步,最后得以终其天年。然而越是这样,他的内心越是矛盾。对阮籍来说,醉酒是最好的摆脱政治困境的方法。其出发点同嵇康服药是一样的,都是希望以此为途径来超脱现实、消解矛盾。据传阮籍写完《劝进箴》曾到嵇康墓前吊唁,后闭门不出,不久阮籍病亡,足见其内心的矛盾困苦。

嵇康和阮籍是“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也是最能体现七贤的放任旷达和内心矛盾的典型代表。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的名人雅士,清谈雅论,超越生死,任情率性,这两个人给魏晋文学史增光添彩,也给后世留下太多感慨与遗憾。

参考文献:

[1]徐斌.魏晋玄学新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苏轼 题画诗 人文 精神

现存苏轼的题画诗有近160首。从题材上可大致分为四类:题人物画诗、题山水景画诗、题牲兽画诗、题竹花鸟虫及其他画诗。这些题画诗洋溢着苏轼独特的人文精神,颇可玩味。本文从人文意象、人文情趣、人文关怀三个方面分析苏轼的题画诗,以期得其人文精神之大概。

一、别具只眼的人文意象

在历代辑录书画诗的集子中,苏轼的题画诗数量往往居于首位。一是因为苏轼识画,懂画,能解画中之理趣,故能品评鉴赏;二是因为苏轼会诗,善诗,能借诗言志,表情达意。苏轼题画作诗,运笔独到,立意取象,别具只眼,多选他人未写或未能写之意象以吟咏抒怀。对于那些文人墨客历来喜咏的意象,他就生发延伸写出新意,绝不落窠臼。

苏轼有意选取颇具新意的画中意象题写,并注入自己独特的感悟和思考,赋予此类意象人的思想感情。以物象喻人事,物象就具有了某种人文意义。苏轼在《书艾宣画四首》组诗中题写了竹鹤、黄精鹿、杏花白鹇、莲龟四个意象;在《雍秀才画草虫八物》中题写了促织、蜣螂、天水牛、鬼蝶等八个意象;在《墨花》中题写了墨花,并在序中说:“世多以墨画山水竹石人物者,未有以画花者也。汴人尹白能之,为赋一首。”惟其少,故见新奇。这些为世人所忽视或鲜知的物象正是苏轼题写的对象,也是其别具只眼之所在。眼光独到,常人不及。此类诗作较为通俗,如“鹆之肉不可食,人生不才果为福”(《戏咏子舟画两竹两鸲鹆》),“慎勿困蜈蚣,饥蛇不汝放”(《虾蟆》)等。不可忽视的是,这些独特的意象都是作者用来比喻人事的,其讽世喻世的作用是很明显。如其在《扇》诗中,借扇批判朝用夕废、世态炎凉的现实,抒发无可奈何之感。又借《蜗牛》诗讽刺那些不知满足、一味高爬不知回头的世人。他们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搭上性命“竟作粘壁枯”(《蜗牛》)等。从诗中均可读出诗人独特的人生思考与哲理思辨,而非单单咏物题画。作者托物言志,通过眼光的过滤,将那些平常甚至冷僻的意象注入了丰盈的人文情态。

苏轼善于在传统人文意象上发掘新意,抒怀寄思。这类题画诗相对丰富。在释道题画诗上,苏轼抒发对得道的疑虑,如“西方真人谁所见,衣被七宝从双狻”(《记所见开元寺吴道子画佛灭度以答子由》);对佛道缥缈世界的远离,如“劝客眠风竹……妙迹苦难寻……成败无穷事,他年复吊今”(《过广爱寺见三学演师观杨惠之塑宝山朱瑶画文殊普贤三首》)等。《题三贤图》则着一“戏”字。且颇多雅谑。如其三云:“千首文章二顷田,囊中未有一钱看。却因养得能言鸭,惊破王孙金弹丸。”题寺院吴道子壁画《子由新修汝州龙兴寺吴画壁》。苏轼却用吊古伤今意,说世事变幻,翻作波涛,后来者如果复来吊古,就“姓名聊记东坡弟”,要知道苏辙曾新修过两壁吴道子画。此外,有《题李伯时渊明东篱图》,山水花鸟图等自古皆多题写的意象,除少数紧承古意外,苏轼都各出新意,达到“我手写我口”,以发胸中之所感。

传统的人文意象,古来吟咏者甚多。在表现这些意象的画作上题诗,复出新意,并不十分容易。苏轼的眼光、感想均是独到的。从这些意象中挖掘出的新意,都巧妙地融进了自身的理解、看法,或说观念。他新在思路,新在视角,新在价值。苏轼是一位特立独行又一任天然的诗人,故而能在题画诗中选意取象别具只眼,别出心裁,写得别有一番滋味。

二、出入雅俗的人文情趣

苏轼是中国文化史上独领的文化全才。他儒释道三家无所不精,诗书画无所不通,立意高远,卓识拔萃,是中国雅文化当之无愧的翘楚。但始终微笑的东坡先生眷恋风尘人生,他的幽默和“草根”魅力又使得作品散发“俗”的活力。一言以蔽之,苏轼是一个能雅能俗、充满温暖的人情味儿的文化大家。他的题画诗处处散发着这一特性,灵动活脱的人文情趣透过墨香娓娓而来。

窥一斑而见全豹。为细细品味苏轼出入雅俗的精妙和情趣的独特,以下重点分析三首题画诗。它们分别是:《慧崇春江晚景》其二、《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和《跋王晋叔所藏画五首》其三《赵昌踯躅》。

在《慧崇春江晚景》其二中,作者概括了画面景象:两两结伴北归的鸿雁想要离群而去,却又恋群依依不舍就像是北归之人。想起来北方朔漠风雪严寒,不如再在江南待上些许时日。人文情趣体现在哪呢?诗人看到画面上的北归鸿雁欲破群离去却又依依不舍,就替他们着想再于江南多停留一会儿,这种设身处地为鸿雁着想的心思是令人感动的。联想作者自身,元丰八年的苏轼已近50岁,经过了黄州贬谪的坎坷遭际,如今被召北归,不正如画中之雁一样吗?诗人也想在江南再待上一段,为的倒不是朔漠多风雪,或是近“京”情更怯,担心政治,又或是适应了贬谪生活不想离去。这其中的道理是苏轼留给我们的谜,供人臆想。为人处世、人之常情之旨趣就在这首诗里隐隐透出。

在《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中,苏轼更是运用巧妙的手法题画写诗,使我们感到情趣盎然。诗的前五句概括的是画面的自然景象:苍山隐隐,江水茫茫,大孤山小孤山耸立在江水中央。崖石崩空,绝岩无路,猿鸟迹渺,只有参天乔木映入眼帘。后四句写了画中的人物:画中一只客舟,不知从何处来,往何处去。作者观画中人的神情动作想象着他们棹桨摇波,放声歌唱,且如闻其高低抑扬之声。此句不仅摹画之态,更传其神,能使人想见画中人活生生的神情动态。软风中客舟遥遥远离江岸难望到,大小孤山也随着客舟高低起伏。此语写活了山水画面,给人以动感。诗的最后四句作者以民间传说作结,情趣无穷:大小孤山看来就如晓镜新开的梳妆美人的两螺云髻。作者紧接着想要告诉画中人:大小孤山的美景固然惹人怜爱,令人情不自禁地发出赞美。可是,客人你可不要轻佻漫狂,小姑已经嫁给了彭郎(即彭浪屿,在小孤山对面)了。这是联想之趣、化用之趣和天真之趣,真是无处不生情,无往而不趣。苏轼在这里引民间传说入诗,本身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化俗为雅,以雅谐俗意识的艺术化实践。

《跋王晋叔所藏画五首》其三《赵昌踯躅》有着更浓郁的人文气息。诗的大意是:楚江岸边,枫林茂,石壁翠。更有层层踯躅花生机勃勃地生长着。踯躅花,那是我家乡蜀中常见之花,如今我在画中见到了她。我知道,离家乡近了,而我却回不去,只好看着剑南樵叟画的这踯躅花聊寄乡思了。苏轼的家乡之思是自然而然、真挚深厚的。看着这幅踯躅花画作,诗人思绪万千,因此在题画时难以自抑地写出了“开卷便知归路近”这样的句子。这虽是一首题画诗,但我们读出了一颗漂泊思归的心。相比于《惠崇春江晚景》其二中的含蓄多情及敏锐之思、《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中的想象丰富,化俗为雅之趣,《赵昌踯躅》让我们体会到的是一种别样的略带哀伤的人文情趣。苏轼心中失落之时当然不会少,但重要的是他有智慧摆脱之。虽然难抑家乡之思致使他对踯躅花“不忍看”,但诗的最后一句他只是交代了作画之人,还有点感谢之意,而没有沉浸在思乡之中。他又“背负青天”、“依托大地”[1]而释然了。这才是真正的旷达,是一种更高的情趣。

苏轼题画诗中体现出他人文情趣的其他诗篇还有很多,自然多是些雅谑之词,如其本人一样,具有深厚、广博、诙谐的特色,这也是我们熟知的东坡的个性。他的题画诗,雅俗共赏。诗中的人文情趣,随和自然,处处让人感受到他那颗“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2]。坡是一个懂得生活,享受生活的文化人。他的真诚、学养还有乐观,融合在题画诗中,化作诗中之“魔力”(林语堂语)。这种情趣的出入雅俗,是让人一想到就会引起“亲切敬佩的微笑”[3]的。苏轼或调侃、或解趣、或自嘲的题画诗,读来大都会使人会心莞尔。这既是有感于他的诗才,更是有感于他雅俗调和、率性自然的人文情趣。

三、温暖旷达的人文关怀

清代张道《苏亭诗话》记:“东坡诗有自袭句,略为记之。如……‘吾生如寄耳’。”[4]他接着列举了五处出现这句话的诗篇来说明。其实,苏轼诗中自袭的现象还有很多,阅读苏诗,就会发现“死灰槁木”、“梦”、“鸿”等意象反复出现。这主要是因为苏轼深受道家尤其是庄子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人生如寄”的哲学态度[5]。但是,苏轼直至死也没有陷入佛道缥缈的世界中。他临终前的话“西方不无,但个里着力不得”、“着力即差”[6]就充分说明了这点。他所做的事及它留给我们的大量诗词散文告诉我们:苏轼是一个乐观旷达、热爱生活的人,他积极地关注着现实和人生。他要堂堂地做个行走在“大地”[7]上的人。因此,苏轼是旷达的,也是温暖的。他也是以这样一种态度面对周围世界的。诗与画都是艺术家心意的表达。题画诗沟通了诗画,达到了彼此心与心的交流。故而,题画诗中的人文关怀就具有了独特的魅力与内涵。

东坡题画诗中处处流淌着真挚和旷达。如《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其三写道:补之真是拙于生计,听说如今全家都食粥度日了。现在又做了一件令人十分佩服的事,通过给人家写墓志铭换得了一幅文与可先生的霜竹画。只是可怜补之你食盘之中,早起无食可享,朝阳下,只有苜蓿果腹。这岂不是跟我曾经写的诗说的一样吗:宁愿食中无肉,不可居所无竹啊。整首诗在风趣旷达的叙述中,让人感动的是苏轼对其门人晁补之暖暖的关怀和足足的欣赏。苏轼为晁补之境遇的解释“可使食无肉”,其实是饱含同情的。细细品味此诗,则一位充满温暖关怀的长者形象如在目前。他们虽是前辈后辈的关系,但在苏轼看来,晁补之也是“先生”,也是自己的朋友,与自己并没有大的差别,他关注的是晁补之人生的状态与生存光景。这样的人文关怀是具体的,是真挚的。因为苏轼的文化性格与道德人品及内心修养的完全,所以他在题画诗中表达的对人的关怀才这样真切。在他其他题画诗作诸如《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等中,苏轼多是在调谑中关怀他人,为他人着想思虑。他“清雄”的文字内蕴藏着的是一颗温暖的心,散发着人文关怀的温度。

东坡题画诗中的谑语戏音,本身就是苏轼旷达心境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今天讲人文关怀,关怀人本身,人的价值、尊严等,其实在苏轼那里,这些只是最基本的前提,他的人文关怀是超越了尘网的,故而显得旷达。东坡的名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水调歌头》)“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一樽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等,都表达了相似的“归去”情感。事实上,东坡从未归隐,也不会归隐,不会离开那些爱戴他的百姓。那么,他的此类“归去”之语就可以看做是他精神上的超越与旷达了。以此考量其题画诗中旷达的人文关怀是比较新的,但也不失为一种视角。如此说来,苏轼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抒感及感染劝慰他人的。这种旷达与超越的诗句有很多:《又书王晋卿画四首》其四中“仰看云天真笠,旋收江海入蓑衣”、《惠崇芦雁》中“欲买扁舟归去,故人云是丹青”、《赠写御容妙善师》“不须览镜坐自了,明年乞身归故乡”等句皆是。或以自己的体悟,或以他人的遭际以作旷达之语,一则发胸中之情感,二则劝慰观诗之众人。

苏轼题画诗中表现出的旷达的人文关怀是实实在在的。他的性格因素是一方面,人生遭际、所处境地及思考的通透则是另一方面。苏轼的题画诗有很多是作于元初期在朝任职时的,“两次在朝任职时期是苏轼文学创作的相对歉收期”[8],但他在元初创作的题画诗是名篇佳作。一是由于政治斗争占据了他的注意中心,二是在经历了起伏浮沉的人生遭遇后,苏轼对人生、对人世都有了更旷达、更透彻的认识。虽然他仍以积极的态度济世为民,但对得失并不看重。题画诗成为他抒情言志、关怀现世的重要载体。苏轼在欣赏与文化享受中题写着他的人生总结与生活态度,并在旷达中关怀他人,自我释放,完成了对自我、对他人的双重宽慰。

总之,苏轼题画诗中别具只眼的人文意象、出入雅俗的人文情趣、温暖旷达的人文关怀,构成了他的题画诗中宽厚博大的人文精神,反映了他出入于儒释道三家的潇洒情怀,折射出他乐观坚韧和热爱生活的态度。苏轼的人文精神就像一轮明月,永恒而又不静止,穿越时空,散发着独特魅力,并给后世以大美的享受和超越人生的智慧启示。

参考文献:

[1]王水照,朱刚著.苏轼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574.

[2][3]林语堂著.张振玉译.坡传[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6.

[4]四川大学中文系唐宋文学研究室编.苏轼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4:1995.

[5]王水照,朱刚著.苏轼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553.

[6]以上两处引文均见傅藻《东坡纪年录》[C].《宋人所撰三苏年谱汇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44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范文第4篇

极光凛冽的光芒在冬日的夜空中如同拥有生命般地舞动;成群的座头鲸在东南阿拉斯加的海域中巡游:数以万计的驯鹿如风般掠过极北的旷野,沿着数千年的路线继续它们的旅行:还有脚下,那些只需些许养分就可以在冻原上开出美丽小花,脆弱又坚韧的植物们。

其实,以地球的时间来看,阿拉斯加还算是新生的大地。

大约一万年前,当地球的上一个冰河期结束了八千年的冰封,阿拉斯加大地上的冰川开始慢慢地后退。在出的无机质大地上,原始的地衣类植物拉开了令人难以想像的生物繁衍的序幕。经过万年的变迁,如今的阿拉斯加已经是云杉和铁杉的时代。是的,当你走人东南阿拉斯加茂密的森林,看那高耸的杉树和满目的葱绿,不要怀疑,这里就是万年前曾经的冰原冻野。

与自然共生息阿拉斯加的原住民族

要诉说阿拉斯加的历史,也是诉说人类发现这块广袤大地,并适应这里严酷自然的历程。

从人类踏上这块土地的那一天起,阿拉斯加就对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最早的阿拉斯加人生活在约一万五千年前的冰川期,那时的地球表面大多被冰雪覆盖。今天沉没在洋底的大片陆地,其中的一块就连接着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

一般认为阿拉斯加人来自亚洲中国北部。人类学家相信阿拉斯加原住民是从西伯利亚南下北美的蒙古游牧猎人。这些首批登陆阿拉斯加的人主要有三个种族,爱斯基摩人,阿留申人和印第安人。

爱斯基摩人分散在阿拉斯加的北部和西部地区,他们以狩猎,捕鱼为生。他们划着狭小的海狗皮制作的独木舟猎捕鲸鱼,海象海豹和北极熊,他们拥有最质朴的自然观,他们为捕获的猎物祈祷,将鲸鱼骨放回大海,并呼唤着“明年再回来”。

阿留申人主要定居在阿留申群岛,他们的生存依靠于阿拉斯加丰饶的海洋及岸边的生物。印第安人的两大种族特林基特(tne Tligits)和阿塔巴斯加印第安人(the Athabascan)则主要定居在阿拉斯加东南部和中部地区。特林基特印第安人在森林茂密,鱼群丰富食物充沛的阿拉斯加东南部繁衍声息。至今保留着家族传承与独特的图腾柱文化。如果你在阿拉斯加遇到一个真正的特林基特印地安人寻问他或她的家系,那回答很可能是“熊族”或者是“渡鸦族”。生活在中部地区的阿塔巴斯加印第安人则是天生的狩猎好手,他们曾经在深僻的山谷里、驯鹿迁徙的必经之路上建造起巨大的驯鹿栅栏,用来围捕迁徙的驯鹿群。

这些居住在阿拉斯加内陆千百年的原住民族,与身边的自然共生共存。他们的文化或许并没有留下如大理石神殿般辉煌的历史遗迹,但是他们却保存了从远古时代就存在,环绕在他们生活四周的森林和旷野,保留了我们现今所见的阿拉斯加伟大的自然。

世纪的变迁

一直到17世纪,才有外来者发现了这块阿留申人称作“Alyeska”或“大地”的广大区域。1741年6月,丹麦探险家Vitus Benng率领一批俄国水手从西伯利亚出发向东寻找新大陆。7月16日他们发现了阿拉斯加大陆。1745年俄国猎人在阿留申群岛建立了相对固定的狩猎点,1784年俄国人又在科迪亚克岛(Kodtak)建立了第一个永久定居点。到1799年俄国对阿拉斯加的拥有就此确立。1867年南北战争后,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威廉・西华德(William Seward)从俄国人手里以72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阿拉斯加,一英亩土地折合约两美分。这笔土地交易成为了世界土地交易史上面积最大的一笔。俄国人为什么会以这么便宜的价格将阿拉斯加卖给美国人?据说是因为1854年爆发了克里米亚战争,俄国害怕阿拉斯加这块殖民地被英国夺走,才提议将阿拉斯加卖给美国。然而当时很多美国人并不领情,他们认为这笔交易并不划算,并揶揄这是“西华德的蠢事”。可是,威廉・西华德讲了一句话,他说,“现在我把它买下来,也许多少年以后,我们的子孙因为买到这块地,而得到好处。”

没过多少年,人们就在阿拉斯加发现了金矿和石油,事实证明,威廉・西华德或许是世界上最有远见,最好的投资家。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范文第5篇

何谓旅游美育?旅游美育即通过旅游活动进行的审美教育,也就是在旅游进程中产生、完成的美感教育。旅游美育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旅游美育,其目的、任务是培养、提高旅游主体——旅游者对现实世界(自然的;社会的)和艺术世界的美的感知、鉴赏、创造,陶冶人格修养,丰富生活趣味,促进身心健康,升华道德情操。广义的旅游美育,则不仅对旅游主体而言,其对象推广为一切与旅游相关的人,如:旅游媒体从业人员、旅游客体中的人们。本文谈的是狭义旅游美育。

由于旅游资源一般分为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所以,人们每将旅游客体分为自然与人文两大类别。对旅游主体进行美育的基础,是旅游客体本身所具有的自然美与人文美。

自然本身是个纷繁的大千世界,产生美育作用的自然美是五彩缤纷的。本文姑将其拟为六个方面:形象美、色彩美、形态美、声音美、嗅觉美、内美。

形象美包罗万象,在旅游审美中占第一把交椅。不论地貌景观、水景、天文气象景观、动植物景观,无不以形象美为第一要素。依中国自然景观审美传统,形象美大体有雄美、秀美、险美、奇美、幽美、旷美等类型。雄美一般是就形体与气势而言。凡形体高大雄伟、气势豪壮磅礴者,皆谓雄美。雄伟的高山,喷薄的日出,参天的古树,凌云的雄鹰,无不给人雄壮的美感。雄美为阳刚,秀美为阴柔。“杏花春雨江南”的江南风光、清秀而妩媚的桂林山水,均堪称秀美的典型。险峻的瞿塘峡、“难于上青天”的蜀道、辽宁千山五佛顶,都是险美的代表。奇美在于形象之非同一般,变化多端,离奇怪异,出人意表。典型的奇山异水,有大西南之岩溶地貌,青藏高原神奇的湖泊,台湾、海南等沿海地区之海蚀柱、海蚀崖、海滩等。奇美之天象景观,人尽皆知的有佛光、海市蜃楼。号称世界奇观的云南纳西县“万朵花”茶花、山东邹县孟庙内“柏抱槐”,是植物界奇美之典型。幽美之最负盛名者,历来首举“青城天下幽”之四川青城山。东北幽深的镜泊湖景区,清幽的长白山天池,幽雅的大连海滨浴场,雁荡山清幽的灵岩,台湾花莲的鲁阁幽峡,无不是幽美景致的代表。与形成幽美的视域条件(较窄)相反,形成旷美须得辽阔、高远的视域。旷美的载体是大平原、大草原、大海、大湖、大河,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蒙古大草原,“洞庭天下旷”的八百里洞庭湖等。

色彩美是大自然的杰作。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碧海、金沙、霜林、雪原、美草、百果、黄土地、红高粱、似锦繁花、五彩云霞、镶金的落晖、镀银的月华……大自然是绘就色彩美的最伟大的画师。

形态美可分动态美与静态美两大类。动态美表现在流水、瀑布、海涛、潮汐、浮云、飘烟、流星、飞禽、走兽、游鱼等等。静态美是相对于动态美而言的,主要表现于山、石、树、花草、止水等。此外,尚有微动态,如涟漪之美即属此。

声音美无处不在。拍岸的惊涛,叮咚的山泉,淙淙的溪涧,哗哗的瀑布,苍莽的松涛,断肠的猿啼,雄壮的狮吼,呦呦的鹿鸣,婉啭的莺歌,呢喃的燕语,唧唧的秋虫,乃至雨打芭蕉、露滴清荷、风送秋叶……,无不表现出天籁之美。

嗅觉美之最典型、最普遍者,是花香之美。唐皮日休咏牡丹之香是“独占人间第一香”(《牡丹》),宋林逋为梅花的香气写下“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的千古名句。植物之香不惟花,叶亦香。元叶梅峤既赏荷花之香,又重荷叶之香:“未花叶自香,既花香更别。”(《荷花辞》)茶叶的香味,已被世界上十多亿人认同,中国人更视茶为“国饮”。唐刘禹锡称赞茶叶的香气是“芳越椒兰”(《代武中丞谢新茶表》)。水果、稻菽、海风……,大千世界给人以嗅觉之美者多多,就连泥土也有其芬芳,俗语常说的“清新的泥土气息”正属此。

内美。我国传统审美观的“比德”说,即属本文所指的内美。“比德”,就是把自然物象比附人之道德,使自然物象“人化”为赋有伦理价值的意象。观赏松柏而思人之气节,二千多年前孔子便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赞空谷幽兰之孤高:“芝兰之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而改节。”(《孔子家语·在厄》)清郑板桥赞竹、石,乃是发掘其内美:“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方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宋王淇赞梅“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梅》)至于陶渊明祝菊为高标的隐士,周敦颐喻莲为花中君子,更是人尽皆知。

产生旅游美育作用的人文美,亦可大致分为六大类:文物古迹之美、建筑景观之美、园林艺术之美、民俗风情之美、饮食之美、文学艺术与工艺美术之美。

文物古迹美大而至万里长城、龙门石窟、秦始皇陵……,小而至仰韶彩陶、殷墟酒尊、武威铜马(中国旅游标志)……。中国是五千年文明古国,广袤一千万平方公里,堪称世界文物古迹魁首。

建筑景观美,从性质上看,有造型美、气势美等不同类型;从时间上看,有古典美、时代美。建筑的造型美容易为人所认识,气势美则须作更深层次的把悟。如厦门集美海堤,硬是用花岗岩石从海中砌成,火车道、汽车道、人行道并列,全长五千多米,宛如跨海凌波的水上长城,气势雄壮而灵动。就中国而言,古建筑一般具有端庄、稳重的古典美;而新建筑则焕发着浓烈的时代美。如1993年建成通车的上海杨浦大桥,这座最新式的、世界最大的斜拉桥之成为上海一大人文旅游景观,不在其交通功能,而在其独领的时代美。

全世界著名园林虽各具个性,但主要艺术风范只有两种:一为欧陆式,一为中国式。欧陆式为几何规则式,中国式为自然山水式。二者形式迥异,审美情趣亦迥异。中国园林讲究诗情画意,从崇尚自然山水到追求写意山水。中国园林之美多多,最本质者在于含蓄美。游人置身园林,时闻弦外之音;游毕而归,每有不尽之意。

探究民俗风情已成为近年世界各地旅游“热点”。它之所以成为“热点”,在于其具有独特之美。民俗风情之美的独特性,源于民族的或地域的差异性。因这种差异性而形成的吸引力,对旅游者来说便会产生一种美感。这种异于旅游者本地“风光”的民俗风情,对以猎奇为旅游动机的旅游者来说,更是以之为美。从本质上说,民俗风情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形成、长期沿袭的群体性共有行为方式。它的涵盖面很广泛,遍及每个家庭。民俗风情美属于社会美的范畴。

饮食美具有社会美、艺术美、自然美多重美学属性。现代旅游业的六大要素是食、住、行、游、购、娱。可见,“食”之于旅游业之重要。对中国旅游业来说,最能吸引海外游客的是三大优势: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美食。中国饮食文化堪称世界饮食文化之绝。

孙中山先生在其宏著《建国方略》中指出:“昔者中西未通市以前,西人只知烹调一道,法国为世界之冠;及一尝中国之味,莫不以中国为冠矣。”饮食给予人的美感,不仅仅是生理科学上的味觉的美感。中国饮食之美,除味觉美之外,尚有嗅觉美、视觉美。譬如中国菜肴,菜系均讲究色、香、味、形,富有艺术性,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

文学艺术、工艺美术给人的美感,从生理科学上看,有听觉美(音乐)、意觉美(文学)、视觉美(绘画、雕塑)等;从美学属性上看,纯粹是艺术美。举凡历史悠久或知名度大的自然景观,往往有优美的神话、传说与之相伴。例如:新疆天山博格达峰之天池,是著名旅游胜地,又称瑶池,有周穆王与西王母宴乐于此的传说。人文景观更是如此。例如:安徽合肥包公祠是当地名胜。祠前之包河,盛产无丝莲藕,其无丝乃是因包公铁面无私(丝)之故。不论自然景观抑人文景观,每有集书法、诗词、哲理、雕刻于一体的楹联、碑刻、匾额。神话、传说、故事、楹联、雕塑等等成为旅游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使旅游者平添想象力、诗画美、梦幻美。

旅游美育就是凭借上述自然美、人文美来完成的。

旅游美育的核心是通过旅游进程中所见所历的自然美、人文美来培养、提高旅游主体的审美力。从本质上看,审美力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情感判断力。对旅游美育来说,这种审美力分别表现为旅游审美感知力、旅游审美联想力、旅游审美想象力。

旅游者一开始其旅游进程,便进入审美体验。审美体验的第一步便是审美感知。审美感知所凭借的工具是人类感受外界事物的五种感官——眼、耳、鼻、舌、身。这五种感官产生五种感觉:视、听、嗅、味、触。

对旅游者来说,审美感知最普遍、最重要的范畴是视觉范畴。

泰山海拔1545米,绝对高度并不高,但因其地处华北大平原东端,故相对高度大;又因总面积有426平方公里,山体庞大,故远望泰山高大雄伟,予游人以雄峻之感。与雄美的美育效果相近的是险美。山西浑源悬空寺、华山“鹞子翻身”险径等均给人以惊险之感。雄美、险美的美育作用,在于使旅游主体对旅游客体形象、形态、气势、氛围的雄壮、博大、惊险、热烈、威武而产生仰慕、敬畏、紧张、惊恐、痛快、豪迈、狂喜等生理、心理上的反应,最终的美感体验是:摒弃了怯懦、悲观,荡涤了委靡、猥琐,增加了豪情,平添了勇气,热爱生活,立志奋进,拼搏人生,积极追求,自强不息。

秀美、幽美的旅游景观,可使旅游者心绪平缓、温和、轻松、宁静、淡泊,心境愉悦、明净、逍遥、恬适、超然。幽美之境尤能使人凝神静思,潜心自修,颐情养性。古人的“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便是这种美育范畴。

奇美有奇特之美、奇丽之美、奇异之美、怪诞之美。除常见的自然景观外,人文景观中的奇风异俗、奇特的烹调技术与艺术、奇巧的工艺品、奇才怪杰的奇作(如附着于名胜古迹的碑刻、楹联、谜语、回文诗)、世所罕见的文物,均是奇美的载体。奇美能悦志畅神,能启迪心扉,能开发智商,使人聪慧灵巧、机敏干练。奇美之美育大体如此。

不论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式的平旷之美,还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晓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沈@①期《夜宿七盘岭》)式的高旷之美;不论是天造地设,还是人力所致(如天安门广场),举凡旷美的景观,无不使人视野大开。随着视域的豁然开朗,旅游者的心境也豁然开朗。大体说来,平旷之美令人心旷神怡,高旷之美令人超拔潇洒。这是旷美之美育。

自然保护区之旅、森林之旅等新兴旅游类型,在寻求上述诸美的同时,还能充分享受“野美”。野美,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野趣”。野,作为一种美,是一种淳朴的美、天然的美。野美,既有自然的,也有人文的。当旅游者到达荒山野寨,那种“重返大自然”的渴望既得到了满足,又与“天然去雕饰”的山寨娇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而怡然自乐的黄发垂髫相交谈,此种野美给予游人的,是童心的复萌,是纯真的回归,是胸怀的磊落。

色彩与形象都是物的基本属性。色彩在自然景观构景中作用极大。九寨沟之后来居上,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新贵,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水景的色彩美。九寨沟一百多个高山湖泊(土名“海子”),如同一百多幅美不胜收的图画。例如五花海,整个湖面呈黛绿、鹅黄、桔红、翠绿、宝蓝诸色,五彩缤纷,有如仙境。五彩池聚红、黄、紫、绿、白五色于一湖,其美几不可思议。在人文景观中,色彩美同样是重要角色。如宫殿、寺庙的彩绘,元宵节灯会,民族服饰,佳肴,等等。色彩与人生关系密切,以科学眼光衡量,红色令人兴奋、振作;绿色使人快慰,适于养目怡神,富有生命力;黄色每每使人进取;蓝色使人趋于宁静。从社会意义上看,红色象征革命,绿色象征和平,黄色象征权力,黑色象征悲哀。色彩美的美育,既在其科学意义上,也在其社会意义上。

声音美(即听觉美)是因声音悦于耳而产生的。对旅游者来说,耳之审美感知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一)自然类。最主要的是水声之美、风声之美、鸟语之美、虫吟之美。(二)人文类。最主要的为钟声之美、歌声之美、器乐之美。不论是水、风声、钟鼓、歌声……,凡声音激越、能量巨大、节奏跳跃的,一如上文所述雄美产生的美育作用——令人鼓舞、激动奋发。凡声音嘹亮、舒徐、悠扬,其美育效果类似上文所述之旷美的美育效果,令人心旷情怡、神思飞越。凡节奏舒缓、声音轻柔、能量细微者,如江南丝竹、苏州评弹、莺歌燕语,其美育效果一如上文之秀美。

嗅觉美、味觉美所起的美育作用,在于陶冶一种雅趣与乐趣。例如旅游资源之一的中国茶文化,以儒雅为特征,讲求三雅(人雅、器雅、境雅)三清(汤清、气清、心清)。触觉给人的是质感美,如置身黄山云海,身触云雾,有超然人世、飘飘欲仙的超脱感。

此外,旅游审美感知所及,尚有形式美、和谐美、技术美、艺术美等。

经过这样的审美体验,并且在旅游过程中不断提高、培养审美感知力,方不辜负旅游。否则,名山游毕,仅以“好玩啊”相评;美食旅游后只会说“吃饱啦”,而不能从审美感知方面有所收获,那么,这种旅游是未曾进入审美体验的,是低质量的。

至此,我们才更能理解这样的说法:旅游有净化情感的医疗作用,旅游是社会疗法,旅游能使世界保持正常秩序。究其原,乃在旅游美育。

旅游审美联想是由旅游审美感知与旅游主体的生活经验发生联系后而产生的。对旅游审美体验来说,旅游审美感知的进一步发展,便是旅游审美联想。所谓生活经验,所谓联想,其本质乃是记忆。依心理学理论,记忆一般分为四种:形象记忆、逻辑记忆、运动记忆、情感记忆。对旅游美育来说,记忆主要指情感记忆。因为,它最需要、最强调情感色彩。由于旅游审美联想是旅游审美感知与旅游审美主体情感记忆的有机结合,因此,审美体验的情感色彩必然是:审美联想比审美感知更为浓郁;审美体验与旅游审美客体——旅游景观的真实体距离更远。时间、空间的距离增大,美育效果更佳。例如我们游览著名景观路南石林,石峰中最负盛名的是阿诗玛石峰,石峰的命名是因阿诗玛的故事,其本身便是一种审美联想。在审美感知阶段,游人倾倒于石峰的自然美。在审美联想阶段,游人眼中的阿诗玛石峰已不再是又冷又硬的无生命的石头,而是将这一自然物“人化”了。游人会觉得此峰酷似硕长苗条、风姿婉约、楚楚动人的少女,这少女便是阿诗玛——民间故事中的阿诗玛、电影《阿诗玛》中的女主角。如此这般,峰石群也幻化成一群群内美外美合一的少女——阿诗玛的姐妹们。这将更令游人回味、咀嚼、遐想。这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司空图《诗品》)正是旅游审美联想。辛弃疾“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也是一种旅游审美联想。发现远山如卧佛、从而进行审美,是旅游审美联想。钟子期依伯牙琴声,联想到“魏魏乎若泰山”、“荡荡乎若江河”,因而由衷赞道:“美哉!”这种审美通感,也是审美联想。又如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面对大海,引起审美联想:“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所以,诗中的“洪波涌起”,既是眼前大海之洪波,也可以说是诗人此刻心中陡然涌起的洪波。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说的正是这种美育原理:“大海给我们以无际与渺茫的无限观念,而在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己的无限时,人类就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由此可见,旅游审美联想所起的美育作用,较之旅游审美感知,是更进一步的。

旅游审美想象是比旅游审美联想更为主动的心理活力。旅游审美体验进入审美想象阶段时,旅游主体不再仅仅是凭生活经验、情感记忆,而是进行一种崭新的创造。莱辛曾指出:“凡是我们在艺术作品里发现美的东西,并不是直接由眼睛,而是由想象力通过眼睛去发现其为美的。”(《拉奥孔》)莱辛说的是艺术作品,我们说的是旅游景观。在以寻取美为目的旅游者眼中,完全可以将旅游客体视作一件件艺术作品;因此,其审美原理、美育原理是相通的。中国传统审美理论一再强调惟作“妙想”才有“迁得”。“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姜夔冬日游吴松,分明见山雨欲来,却妙想是山峰在商量作雨。在这位旅游审美高手面前,山,活了;山,人化了。这样的山,当然也就更美。中国传统旅游审美心理结构的特点是:风景之美与民族精神之美融合。日本著名画家、作家东山魁夷旅游中国后,所论颇具慧眼:“谈论中国风景之美,同时也是谈论中国民族精神之美。”(《中国风景之美》)我们常说的对旅游景观的内美、象征美的把悟,正是审美想象力所至。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范文第6篇

国产手机突飞猛进。市场研究公司GfK公布的一组数字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智能手机厂商从去年的195家骤增至389家,在售智能手机数量由933款增长至2888款,国产手机市场份额已近七成。

刚满4周岁的朵唯是其中一抹亮丽的粉红色。在竞争残酷的手机行业,新品牌要站稳脚跟实属不易,而年轻的朵唯之所以能牢牢占据一席之地,除却产品创新等因素,成熟的品牌营销功不可没。无论是创建初期斥千万重金力邀舒淇代言一炮打响,为品牌奠定女性特征的个性化符号,还是持续投入《全家一起上》、《美丽俏佳人》、《天天向上》、《我爱记歌词》等金牌栏目,或者后来植入冯小刚电影《非诚勿扰2》,实现与代言人的捆绑营销,都为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升立下汗马功劳。

新媒体方面,朵唯同样营销有术。“社会化时代,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在品牌、产品、消费者沟通层面均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渠道。”朵唯女性手机整合营销传播中心总监马海霞对《广告主》说,其中最为出色的两个案例是官方微博发起的“朵享大使”和“旷世之恋”。

朵享大使:说出你的理由

“朵唯几时有?把酒问微博。不知朵享大使,选我是何年。我欲刷屏努力,又恐小编美女,精力不胜烦,关注唯长久,何似功利粉?新大屏,绚双核,高清照,不应有恨,支持力挺应恒远……”

去年10月,恰逢新品D9上市,@朵唯女性手机(昵称朵儿)发起了“朵享大使”的招募活动:粉丝说出自己申请成为“朵享大使”的理由,转发+@,就有机会获赠新款大屏、双核、高清拍照的D9手机一部。

“从某种意义上说,‘朵享大使’相当于朵唯的代言人。”与朵唯合作此次活动的深圳尚道微营销总经理龚铂洋表示。传统媒体上各路明星、艺术家、企业家为产品代言背书的现象早已司空见惯,但甚少普通消费者的面孔。而在社交网络,大众的口碑传播对品牌美誉度至关重要。参考舒淇的特点,“朵享大使”的甄选标准确定为:18-35岁的时尚女性、有一定粉丝基础和影响力、乐于分享身边所见所闻。

彼时朵儿影响力有限,活动初始反响并不大。朵唯遂在@星座爱情001、@治愈系心理学等垂直行业账号和较活跃的时尚、女性、抽奖类微群内发布活动信息。这样的精准推广效果颇佳,很快为活动汇聚了大量爱美、爱时尚、爱自拍的女性,且“活跃份子”居多。她们又纷纷邀请闺蜜和周围朋友参加,雪球越滚越大,工作人员才松了一口气。

“说出你想成为‘朵享大使’的理由”的创意配合奖励机制,充分调动了粉丝们的积极性。为期2个月的选拔如火如荼,众位“朵儿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行动派们为朵唯做蛋糕、制图片、拍视频;才子才女则舞文弄墨,“甄嬛体”、“代言体”、“朵唯Style”一应俱全,前面提到的“宋词派”就是众多神级回复之一;更有一位“痴粉”,为了在学校公告栏和公共汽车上张贴朵唯D9的宣传海报,特意向公交线路公司和学校宿管处阿姨申请了广告张贴许可令。“这份诚意令人感动。”马海霞叹道,“只有我们想不到,没有她们做不到。”

龚铂洋认为,这次活动在内容建设方面能提供一些启发:“最好的内容,并不是我们精心编辑的各种段子或者纯粹的产品介绍,而是粉丝亲自参与产品体验,演绎她们与品牌真实的故事。”

旷世之恋:情感营销典范

“朵享大使”堪称“微代言”的典范之作,紧随其后的“旷世之恋”则将情感营销发挥到了极致。

说起去年12月,最热门的话题非玛雅预言莫属。在那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末日营销战中,网络扮演了主要战场和爆发点的角色,嗅觉灵敏的品牌官微无不使尽浑身解数,希望凭借出众创意脱颖而出,发一笔“末日财”。

时值朵唯的情侣对机——型号i1314,谐音“爱,一生一世”上市,号称“超敢爱信物”。它外观分爱慕蓝、倾心白两色,内置“6大爱情应用”、“5款爱情锁屏主题”以及“一键钟情”拨号、“爱的蜜次方”插件等温馨的应用功能,注重女性情感,以“爱情”为设计理念,立志成为情侣的感情促进剂。

基于此,朵唯推出了一场独具匠心的“旷世之恋”活动。首先,由官方微博发起情侣甄选,4双对朵唯品牌有一定认知且身体健康足以适应高原气候的恋人脱颖而出。12月8日,一行人组队开启奔赴雪域高原在末日之期许下爱情诺言的旅程,途经西安、兰州、西宁,并最终抵达电影《2012》中最后沉没的地方——生命延续之地拉萨,历时七天七夜。

@朵唯女性手机对全程进行了图文直播:风尘仆仆的旅程,爱意浓浓的情侣,朵唯i1314、logo不断穿插其间,巧妙地将玛雅预言、末日旅行、爱情誓言、新机发布等众多元素巧妙予以结合,实现品牌与时尚男女们在价值观和精神上的共鸣。

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有言:“营销3.0就是要和人们在价值观和精神上寻求共鸣”。“旷世之恋”以“爱情”为情感纽带,在产品与消费者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与消费者进行了深度的情感交流。“无论产品结合性还是目标人群贴合度都比较高。”马海霞评价说。

整合战役:船小方好调头

除了以上两个单兵作战的案例,微博也为朵唯的整合传播做出贡献。“跟过去不同的是,现在依靠单一的社会化媒体形式已经无法撬动资源,吸引眼球。”马海霞指出,“所有媒介都是整合营销中的组成部分,效力于同个推广主题之下,各司其职。”

以今年朵唯为“第六代自拍神器”isuper启动的线上线下整合推广战役为例,微博首先发挥了先遣队的作用——4月15日,公布新品即将上市消息引爆话题,并动员粉丝写下“女人爱自拍的100个理由”。在马海霞看来,微博的操作模式决定了它强大的时效性,其他媒体则需更多时间准备、策划。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范文第7篇

文学即人学,苏轼在人们思想受到禁锢的时代,一生嬉游歌唱,自得其乐。当悲哀和不幸降临时,他总是微笑着接受。即使一生起起落落,苏轼的精神也远远超出当时的社会斗争之外,他总是豁达乐观地面对世间的沉浮。难怪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说:苏轼一生并未隐退。苏轼只是超然地对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并努力从自然界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那苏轼为何会如此超然旷放、豁达乐观呢?

研析坡的诗词文赋,根据文学人性人情美的观点和环境育人的理念,我认为形成东坡超然豁达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三点:①舒适的家庭环境和父辈们的遗传养育了东坡乐观向上、狂放不羁的性格,为他的超然文化埋下了种子。②仕途的起起落落养成了他旷达超然的人生态度,为超然境界奠定了感情基调。③广泛地接受儒、佛、道、禅等各家思想,使其对人生有极通达的认识。

一、家庭环境和父辈们的影响

东坡于1036年生于四川眉山,这不是一座大城,却是很舒服的居家所在,街上的路边有许多荷花池,幽香遍野。坡的祖父苏序年轻时高俊体健,爱喝酒,为人豪爽、慷慨。苏序曾经在其次子(坡的二伯)考中进士时,用一奇怪的包袱包着牛肉、告示、官帽、官袍,骑着驴进城。苏轼对其祖父的这一举动很是赞赏,并说只有优秀的文人才能欣赏那份纯真。苏轼的父亲苏洵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他生性鲁直、脾气刚烈、思想独立、又常爱反抗。苏洵非常讨厌当时的正规教育,当他的哥哥、大舅子和两位姐夫都通过考试在外做官后,他才开始发奋读书,那时他已27岁,已近而立之年。应该说祖父苏序、父亲苏洵的个性对苏轼的影响非常大,使苏轼的骨子里就有些狂放,有些无畏。环境造就人才,四川纯朴的民风、优雅美丽的环境、苏家积存的大量文学典籍以及愉快开放的家庭氛围造就了苏轼这个具有强烈文学倾向的少年,加上其母程氏的谆谆教导和其弟子由得互帮互助,少年时代的苏轼就养成了乐观、自由、上进的品性。正是这种愉悦的品性,为他以后作品中的超然境界埋下了种子。

二、仕途的起伏跌落

东坡于嘉v二年(1057年)考中进士,深受考官欧阳修的赏识。1061年,他通过直言极谏科的制策殿试,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同年底到治所所在地扶风任职,正式踏上荣辱不定、迭起的坎坷仕途。熙宁初年,他在朝任职,因改革思想与王安石的变法主张多有不同,请求外调,被派任杭州通判,三年后改任密州知州,接着又移知徐州和湖州。在外任职期间,他也改不了心直口快、敢于坦诚相言的习性,写诗对新法实施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弊端进行讽谏,遭到新党中小人的陷害,引发“乌台诗案”。连做四个月的监狱后,他于元丰二年(1079年)十月被放出来,连削两个官职,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的名义贬谪黄州,四年后改贬汝州。元v元年(1086年)旧党得势,苏轼被召回朝,官职由起居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位极人臣。但他并不因受到旧党的重用而隐瞒和改变自己的政治观点,认为王安石的新法有一些已证明是有效的,不可一概废除。这就使他与旧党人物处于尖锐的矛盾对立状态,多次受到旧党的诬陷,在朝中难以立足。由于为人刚正、敢于直言,加之才华横溢、树大招风,苏轼的后半生一直处于新、旧两党的夹击和陷害中。绍圣年间(1094年)哲宗亲征,重新启用新党,把屡受旧党排斥的苏轼作为旧党要员处置,贬谪惠州安置,流放到当时是瘴疠之乡的岭南地区。1097年,再贬为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迫使苏轼垂老投荒,携幼子苏过告别家人,渡海抵达当年荒僻异常的儋州(今海南儋县)。元符三年(1100)年,宋徽宗即为大赦天下,苏轼始得内迁,可北归仅一年就病逝了。

苏轼在政治仕途上的抑郁、坎坷不仅没有消磨他的意志,摧毁他的理想,反而使他学到了坦然地接受生活的偶然和必然,使其性格愈发坚贞、坦荡、旷达。苏轼虽历经磨难却笑对人生,尽情享受生命的悠然自得,真正做到了凌驾于人生之外的超然。在《自题金山画像》一诗中,苏轼对自己的后半生总结为“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所谓不系之舟,就是对自己无所系念,随缘自适的生活态度的形象比喻,含有随波漂泊于生灭流转的人生苦海而毫不在乎的意思。他少年时所养成的愉悦、无畏的性格特点,在他坎坷的仕途中开始扎根发芽,为他的超然豁达奠定了感情基调。

三、广泛地接受儒、佛、道等各家思想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范文第8篇

南朝宋史学家范晔在《后汉书・逸民传》中为隐逸分类时写道:“或隐居以求其志,或回避以全其道,或静己以镇其躁,或去危以图其安,或垢俗以动其概,或疵物以激其情。”可见,他是以剖析隐逸的动因为依据来对其进行分类的。《南史・隐逸》有云:“夫独往之人,皆禀偏介之性,不能摧志屈道,借誉其通。若使夫遇见信之主,逢时来之运,岂其放情江海,取逸丘樊?不得已而然故也。”坡《大臣论》说道:“天下之势,在于小人,君子之欲击之,不亡其身,则亡其君。”这些论断道破隐士在意识形态上表现出超脱,而内心实则有无穷的痛苦。隐士无处展志,唯有托山水以寄情致,流连于山水之间,悠然自得。诸如此语,比比皆是,均可为证。如果根据隐逸的方式对其进行划分的话,那么可以将其大致分为朝隐和林泉之隐两类。朝隐的情形十分复杂,有东方朔式的倡优朝隐,有李东阳式的亢直朝隐,也有李泌的待时朝隐和王羲之的凉心朝隐,其实,这些都是一种政治策略,有助于存身成事。朝隐者不为权势富贵活着,不为庸俗的功名利禄出卖良心,即便他们不能“杀身成仁”,也会在隐逸中完成他们的人格。林泉之隐与朝隐相对,指的则是不入仕途而隐于山林泉石之间的人,正所谓“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是也。

孔子的隐逸思想以无道则隐、存身术仁为内核,以审时而动、明哲保身为外在表现形式,构建了一套积极入世者的极其高明的处理策略,后世的隐士对这一处世策略进行了形态各异的发展变化。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时,中国的隐逸文化发展已趋于成熟,林泉之隐就是其典型的表现形态。《诗经》时代的文人与后世的文人区别较大,如孔子、墨子等一生都在诸国之间游历,积极推销自己的学术主张。这与后世文人推崇山林之乐和隐逸生活有极大差别。当然,《诗经》时代亦有隐士,但人数不多。魏晋这个时期的名士、隐士、狂人及朝野耿介之士的超卓的风采、潇洒的风度、宏远的深思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向往。齐一儒道、齐一仕隐,是魏晋隐逸文化突出的特点。此时的隐士并不是把廊庙殿堂看做修身养性的地方,不是把出仕当做实现独立人格、价值的途径,而是有意抹杀二者的区别,全身避祸又安慰心灵。

士大夫,古代指官僚阶层。《考工记・序》:“作而行之,谓之大丈夫。”郑玄注:“案受其职,居其官也。”隐士的身份地位,便与中国古代的士阶层有关。士是中国古代王权统治中,地位和身份十分独特的一个群体,它介于统治者和平民之间,自身拥有文化知识,通古明今,洞察事理,心气甚高,主观上把一切都看得很清、很透,人世间的权力、利益、富贵、功名等,在他们眼里并不是什么神秘、尊贵的东西,在精神上不愿屈从。历史赋予了中国士大夫实现王道的重任,以不羁的性格来标举自由,以放诞的行为来惊世骇俗,以特异的举止来彰显使命,但现实却又总是与他们的愿望相背离。于是,士大夫便以激越的言辞来标示独立。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动荡和战争的年代,门阀世俗既富贵安乐又满怀忧虑,往往身不由己地处于政治斗争的漩涡中。他们虽然内心非常执著和痛苦,但外表却洒脱不凡,表现出旷达放诞、寄情山水、追求超脱等不同流俗的处世态度。在这样一个大动乱的时代,文人士大夫为明哲保身,或出仕朝隐,或酒隐山野林泉,隐身遁世。正所谓“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妒”,这的确是封建官场的铁定法则,高士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能仕则仕,不能仕则隐,以能为国为民做点正经事为最高准则。魏晋时,党人遭遣,正直官吏被黜,他们怀着愤懑的情绪隐居,关怀现实,思考现实,批判现实,并准备有朝一日东山再起,他们的隐不是无所为的隐,而是有所为的隐,即便是游心于皋壤之间,也是对政治的不合作和无声的抗战,这恰是林泉之隐的精义所在。

魏晋时期,很多文人不堪忍受政治的压迫,逃逸到文学、艺术与山水中,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学艺术和思想发展的一个高峰期。魏晋士人欲做直臣而不得,欲做隐士而不能,在这种特殊的历史文化境遇中难以得到解脱和超度,但在这种痛苦中,他们创造出了丰富的精神价值――魏晋风度。这是一种真正的名士风范,从何晏、王弼、“竹林七贤”、谢安等,莫不清俊通脱,表现出“风流自赏”的气度。魏晋士子在意识形态上表现出超脱,而内心实则有无穷的痛苦,崇尚魏晋风度的晋人说,“小隐隐于薮,大隐隐于市”,又说,“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可见,魏晋士人的人格充满矛盾,文心与人心往往被严重剥离,他们内心里充满了极度的痛苦。虽然这其中可见西晋时期士人们对朝隐的倾慕,但是他们并不想借朝市借机建功立业,更多的是一种消极避退,他们在官场失意之后往往以隐逸的方式构建起执著而超越的人格。由此,造就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个极端崇尚隐逸的时期。

从汉末的“处士横议”,到阮籍从游的袁松山,这期间士人是经历了说不尽的无奈与辛酸,许多隐士有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冷漠转入了存在的冷漠。为了求生存,他们玄谈或隐游于林泉。魏晋时期便是中国历史上这么一个特定的时代,当时的世人对政治的逃避逐渐转移到了对人的生命状态上来。名士们的交往中也越来越多地注重人的精神自由,以及这种精神自由所带来的整个生命状态的旷达、潇洒、飘逸的意味,因此,魏晋士子对可以同游山林的朋友是有选择的。他们这种归隐谈玄的时尚,其思想和理论依据来源于老庄的自然无为。这些隐逸的士大夫以“道”为法,绝圣弃智,心志清净,归隐山林。他们悠闲于林泉之间,纵酒放歌,率真旷达,行为乖张,放诞不羁,以解脱内心忧国忧民的痛苦。而以“三玄”为本的玄学,它适应了魏晋时期政权更替迭起、社会动乱的不安时代以及士族阶层的心理需要,因而谈玄理,辨“有无、无为、性空”之风成为时尚所趋。魏晋玄学攻击司马氏对知识分子的镇压,标榜老庄为背景的学说得以充分发展,并以《老子》、《庄子》、《周易》,即所谓“三玄”为研究对象。由此,当时的士大夫多秉玄学之性,以游乐、放浪自然山水而闻名。怪诞放达的行为方式和谈尚玄远的清谈风气最为魏晋士族文人所好,因为他们的生活达到了一种理想化的状态,所以,“魏晋风流”屡被后人推崇。